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教学设计教学提纲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教学设计教学提纲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教学设计教学提纲

学科:生物

年级:高一

教材:苏教版必修1《分子与细胞》模块中第2章第2节

学校:榆林市镇川中学

姓名:孙惠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教学设计

教学分析

蛋白质是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重要有机物,在细胞及生物体生命活动起着重要甚至是关键的作用:如:结构物质、催化、免疫、信息传递、运输功能等,所以蛋白质是细胞和生物体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生物性状的体现者。近代分子生物学研究表明蛋白质在遗传信息的控制、细胞的通透性,以及高等动物的记忆、识别机构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本节内容与第三章第四章和第五章知识内容都有紧密的联系,本节知识是学习生物学的基础,本节内容是本章的重点难点。

但本节课内容比较抽象,为避免学生产生枯燥、无味的感觉,要更加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主动探索。教师应该注意从以下三个方面去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一、注意将课本中的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内容紧密联系,尽可能从生活中选取学生熟悉的事例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二、事先布置生物学习小组成员搜集相关资料,以扩大教学容量并提高一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的能力;三、在教学过程中多设置一些拓展性、趣味性的问题,和学生一起分析讨论,增强师生互动。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掌握氨基酸的结构特点及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

②、概述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的区别;

③、说明蛋白质分子结构的基本方式;

④、说明蛋白质结构多样性的原因;

⑤、概述蛋白质的功能;

2、能力目标

①、通过对氨基酸、蛋白质分子结构等知识的讨论分析培养学生分析综合能力。

②、通过讨论交流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③、通过课外资料的收集培养学生收集、整理、遴选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①、通过关注蛋白质研究进展与生物体生命活动和健康的关系,激发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求知欲。

②、帮助学生树立“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③、初步形成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局部与整体、多样性与共同性相统一的观点。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④、认识生物科学的价值,乐于学习生物科学,初步养成质疑、求实、创新及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1、氨基酸的分子结构。

2、蛋白质的分子结构方式和多样性。

3、蛋白质的功能。

教学难点

1、氨基酸的分子结构通式。

2、蛋白质的分子结构方式。

教学方法与手段

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利用数学排列组合方法讲解氨基酸的组合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展示台、学生准备的资料和图片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教学]

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收集来的学生非常熟悉的各种食品的包装袋,放大包装袋上有关食品成分说明,指导学生注意包装袋上有关蛋白质、氨基酸的名称和含量的内容。然后提出问题:人类日常的食物中如果缺乏蛋白质会出现什么情况?

学生讨论一段时间后,播放“三鹿奶粉”事件的有关资料片,教师简单说明解释,以此明确蛋白质在人体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性,引起学生深入了解蛋白质相关知识的兴趣。

[探究新知引导分析]

一、氨基酸及其种类

提问:联系生活,根据经验说出富含蛋白质的食品

(大豆制品,如豆浆、豆腐;奶类制品,如奶粉、酸奶;还有肉、蛋类食品,如烤肉、肉肠、鸡蛋,等)

牛吃的是草为何挤出来的是奶?我们喝的是奶,为何长的是肌肉?

讨论回答

我们吃了蛋白质,蛋白质经消化成为各种氨基酸,被吸收的是氨基酸,氨基酸在我们体内重新合成新的蛋白质。我们的头发,肌肉等都是由

蛋白质构成的。

氨基酸是蛋白质的基本单位,要想深入学习蛋白质的知识,必须首先对氨基酸的知识有全面的了解。

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课本中的四种氨基酸分子的结构式。

提问:组成生物体蛋白质的氨基酸约有20种,书本中列举了其中的四种,仔细观察它们的分子结构有什么特点?

学生讨论总结: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学生得出结论后,请生物学习小组的成员展示他们搜集的若干其他组成生物体蛋白质的氨基酸的分

子结构式,为其他学生简单讲解,进一步加深学生印象。

用多媒体展示相关习题——学生练习

提问:在食品的广告片中,广告词经常出现:“……添加了人体必需的×××氨基酸”,请学生思考如何理解“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区别。

学生结合课本内容讨论后应该明确,20种氨基酸都是组成人体蛋白质不可缺少的氨基酸,只不过其中若干种氨基酸人体自身不能合成,必须从外界直接获取,才称为“必需氨基酸”,(“笨蛋来宿舍亮凉鞋”八种必需氨基酸)其余的称为“非必需氨基酸”。

二、蛋白质的结构及其多样性

教师在刚才学习的基础上,带领学生继续探索: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只有约20种,但这些氨基酸却能形成多达1010~1012种之多的蛋白质,氨基酸是如何构成种类众多、结构复杂的蛋白质的呢?

讨论下面几个问题:

两个氨基酸结合在一起形成什么?三个氨基酸呢?多个氨基酸?蛋

白质跟多肽链有什么联系?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有多少种?

结合课本中的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示意图,用多媒体动画演示氨基酸分子之间发生脱水缩合反应形成肽链,并进一步形成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分子的过程。演示过程中教师注意指导学生关注过程中的每个细节。

指导学生结合演示和课本内容讨论回答以下问题:

1、氨基酸到蛋白质大致有哪些结构层次?

2、假如一条肽链总共只有10个氨基酸组成,理论上这条肽链有多少种不同的可能?

学生分组讨论后,教师请学生代表回答。教师注意指导学生回答内容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同时也要对学生语言组织、生物科学术语的应用做相应点评。

最后利用数学排列组合方法讲解氨基酸的组合。

▲问题拓展

四年级下册生命与健康常识教案(全)

四年级下册生命与健康常识教案(全)

生命与健康常识三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年级共有学生 130多人,大部分学生的个人习惯有待改进,且不懂得如何自我心理调整与控制,维护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的意识不强。 二、教材简析: 本教材的总目标是:引导学生认识、感悟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掌握必要的保护生命、维护健康的知识和技能,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形成尊重生命、爱惜健康的态度,进而尊重、关怀他人的生命与健康,为学生的终身幸福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三、教学目标: 帮助学生初步认识自然界的生命现象,懂得尊重生命,珍视健康,拒绝诱惑,远离危险,防范伤害.学会爱生活,爱世界,爱自己,健康、安全、快乐地成长。 四、单元分析 (一)呵护呼吸系统健康 认识呼吸系统,了解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 (二)预防寄生虫 认识寄生虫,预防寄生虫病 (三)你的文具玩具安全吗 文具玩具很重要,怎么选择适合自己的文具玩具?

(四)远离危险地带 1、使学生懂得危险无时不在,生活中存在着危险的隐患。 2、使学生知道危险的发生大多都是行为不良带来的后果,应时时注意自己的行为。 3、学会生活中的一些安全常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五)洪水来了让我们一起如何正确面对洪水的威胁。 (六)地震逃生记 1、了解地震是地壳运动的表现,是一种自然现象,会导致地形的剧烈变化,并给人类带来灾难。 2、知道地震爆发前有预兆,是可以预测的。知道地震的分布有一定的规律。 (七)我读书我快乐 养成良好的读书的习惯,学会读书,体验读书的快乐。 (八)责任伴我成长 1、初步形成责任意识,知道自己的事情能做的应该自己做,作为家庭、社会的一员还应承担相应的责任。 2、热心参与家务劳动和学校的活动,并能主动承担一项任务。九)我爱简朴生活 了解当代社会生活俭朴的内容和具体表现,懂得在经济发展、生活水平提高的情况下崇尚生活俭朴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十)美丽的生命历程 1、学生了解什么是生命。

高中生物 蛋白质教学设计

《蛋白质》教学设计 永城市高级中学生物组孟晓 一、设计思路 1、本节是第二章的重点内容,与遗传部分联系很多。 2、由于学生缺乏有关氨基酸和蛋白质的化学知识,而细胞的分子组成又是微观内容, 比较抽象,所以在教学时应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利用图解加强教学的直观性, 增加学生对微观内容的感性认识,使学生在主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完成重点、难点 知识的学习,提高思维能力,形成相应的观点。宜采用“提出问题—获取信息—解 决问题”的教学模式。 3、利用“科学史话”“科学前沿”的内容拓展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其中既有科学方法,又有科学发展的曲折历程,更有科学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感的渗透,对学生也是一种情感教育。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蛋白质的功能。 2.了解蛋白质是一种高分子化合物,它的元素组成。了解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氨基酸的种类和结构特点。理解蛋白质的结构(氨基酸连接成多肽的方式及其不同的空间结构)。 3.理解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相互关系。 4.掌握生物组织中的蛋白质检测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认同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树立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2. 通过阅读“科学史话”与“科学前沿”,知道了我国在蛋白质研究方面的两项重大科研成果,培养了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能力目标】 1.通过理解蛋白质分子结构的层次性及多样性,培养学生化繁为简的学习能力,空间想象能力。通过学习蛋白质结构的组成,进而加深对多糖、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的理解。 2.通过联系数学、化学等知识来理解蛋白质的分子结构及其多样性,培养学生跨学科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生物组织的中蛋白质检测”,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 三、重点和难点 重点:氨基酸的结构特点、结构通式以及多肽的形成;蛋白质结构多样性和功能多样性;生物组织中的蛋白质检测。 难点:理解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氨基酸,以及其连接成蛋白质的方式;理解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掌握生物组织中的蛋白质检测方法。 解决方法:在实验环境下,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主。在个别化学习的基础上,进行讨论交流,并辅以练习法、辅导法、展示法等,帮助学生进行意义建构。 四、教学方法探究式学习法合作学习 五、课前准备多媒体实验室,学生分组,分析材料,实验材料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教案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教案 教学目标: ⒈知识与技能 ⑴说明氨基酸的结构特点,以及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 ⑵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⒉过程与方法 ⑴培养学生跨学科分析综合能力。 ⑵收集资料、分析资料的能力。 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⑴认同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⑵关注蛋白质研究的新进展。 教学重点: ⒈氨基酸的结构特点,以及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 ⒉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教学难点: ⒈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 ⒉蛋白质的结构多样性的原因。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两三块海绵,肽键形成的动画课件,血红蛋白、胰岛素的空间结构示意图。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情境创设 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重要物质之一,它在组成细胞的化合物中的含量仅次于水,占细胞干重的50%以上。食品包装上常常附有食品成分说明,如果你留心观察的话,你会发现蛋白质是许多食品的重要成分,有时你还会看到添加某些氨基酸的食品。 二. 师生互动 ㈠教师提问:你能过说出多少种富含蛋白质的食品呢? 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回答。 教师:我们平时所吃的食物中,一般都含有蛋白质,瘦肉、蛋、奶和大豆制品中的蛋白质含量尤其丰富。蛋白质必需经过消化成为各种氨基酸,才能被人体吸收和利用。 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在生物体中组成当白质的氨基酸约有20种。氨基酸的结构有什么特点呢?请大家观察课本第20页的《思考与讨论》中的几种氨基酸的结构,思考讨论,这些氨基酸的结构具有什么共同特点? 教师引导:教师在黑板上写出甲烷分子(CH4)的结构式。比较课本上氨基酸的分子结构式与甲烷分子的不同,再思考氨基酸的结构具有什么共同特点。 学生回答:每种氨基酸分子中都含有一个氢原子,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 教师总结:用一个氨基,一个羧基,一个侧链基团R基分别取代甲烷中的三个H,就组成蛋白质分子的基本单位氨基酸的结构通式: R │ NH2─C─COOH │ H

2珍惜生命健康成长第一框生命来之不易教学设计

第二课珍惜生命健康成长 第一框生命来之不易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学生懂得:生命的诞生是艰辛的;生命既属于个人,也属于家庭和社会;任何人都要珍爱生命,为家庭、社会添光彩。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课前与父母交流、模拟怀孕体验,收集有关资料,课堂交流等方 法,学生领悟到:生命来之不易,家人、老师、社会给予自己很多关爱。懂得生命不仅属于 个人,也属于家庭和社会的道理。通过合作交流等方法,学生学会珍爱生命,回报家庭、 回报社会。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激发学生对父母、老师、社会的感激之情,增强其对家庭、社会及他人的责任感,并能珍爱生命,积极地面对生活、学习,做一个对家庭、对社会、对国家有贡献的人。 二、课前准备: 1 ?听母亲讲述孕育自己时的经历与感受; 2?星期天,在自己腹部捆绑一重3--4公斤的物体,并从事正常的其他活动,体验孕妇的辛苦。 3?以小组为单位,收集反映自己从出生到现在不同成长阶段的照片若干张;写出父母关爱自己、令自己感动的两件事及感受。 4 ?小组合作,搜集反映社会群体关爱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典型事例材料、国家和社会为 使青少年健康成长而制定的法律、法规,制成多媒体课件。 三、教学过程: 【导入】 【多媒体播放】背景音乐: “感谢我的爸爸,感谢我的妈妈,感谢你们当初决定把我生 下,感谢你们让我看到这个世界, 还把我养大,还给我一个温暖的家……” 师:歌曲表达了人们对父母、老师、亲朋等的感激之心。我们知道生命来之不易,一个生命从诞生到长大成人,得到家庭、学校、社会的许多关爱,生命是可贵的。今天,我们学 习第二课:珍爱生命健康成长第一框:生命来之不易。 【多媒体显示】课题:生命来之不易。 教师:上星期我们布置了回家作业,要求听母亲讲述孕育自己时的经历与感受;在自己腹部捆绑一重3--4公斤的物体,并从事正常的其他活动,体验孕妇的辛苦。现在一起来分享一下。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蛋白质教案复习课程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说明氨基酸的结构特点,以及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概述蛋 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2、能力目标:教材中并没有直接给出氨基酸的结构通式,而是让学生观察4种 氨基酸的结构,通过思考与讨论,找出氨基酸的共同特点,加深对氨基酸结构的理解。这种让学生通过主探究得出结论的处理方式,是新教材的特点之一,是落实探究性学习课程理念的具体体现。于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多样性,教材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让学生在获取形象、丰富的信息的同时,培养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3、情感与态度目标:学生能够认识到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重要性。“认同蛋白 质是生命活动的要承担者”。世界上第一个人工合成蛋白质的诞生,是我国科学家在生物学史上创造的奇迹。国际人类蛋白质组计划,是继人类基因组计划之后的又一项大规模的国际性科技工程是我国科学家第一次领衔国际重大科研协作计划。科学史话和科学前沿分别介绍了这两项大科研成果,让学生在了解蛋白质研究有关的科学史和前沿进展的同时,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氨基酸的结构特点以及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的方式形成多肽链、蛋白质的过程。 2、难点: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蛋白质的结构多样性的原因。 三、教方法学:讲授法、问答法、导论法 四、课时:2个课时 五、板书 一、基本单位:氨基酸 二、氨基酸的种类及其结构 1、氨基酸的通式: 2、元素组成:C H O N S 3、种类:20 必需氨基酸8种,非必需氨基酸12种

三、蛋白质的结构及其多样性 1、脱水缩合: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和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相连接,同时脱去一分子水,这种结合方式叫做脱水缩合。 2、多肽的形成: 3、蛋白质的多样性 (1)氨基酸的种类不同 (2)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数目不同 (3)氨基酸的排列方式不同 (4)多肽盘曲折叠的方式及形成的空间结构不同 四、蛋白质的功能: 六、教学过程 1、导入 教师:同学们上课了,在上课之前,老师问一下大家,今天早上同学们吃早餐的时候有喝牛奶了么? 学生:有/没有 老师:那同学们有自己买过牛奶么?同学们平时买牛奶或喝牛奶的过程中有没有多那么一点用心,注意到牛奶列表上大量含有那些物质么? 学生:蛋白质 老师:很好,同学们都是很细心的人,牛奶是一类含高蛋白的物质,那么除了牛奶之外,同学们还有没有留意的到生活中哪些物质含有高蛋白的吗? 学生:鸡蛋,豆浆,瘦肉等 老师:同学们回答得很好,我们每天都摄入大量的蛋白质,蛋白质是我们生命活动中一类中要的物质,同学想一下我们摄入的蛋白质能不能被我们人体直接吸收? 学生:能/不能/不知道 2、新授 老师:蛋白质是大分子物质,需要分解成氨基酸才能被人体吸收利用。氨基酸是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那么氨基酸又是一种什么物质呢?它有具有什么结构特点呢? (老师板书:基本组成单位:氨基酸。) (学生思考,讨论。老师在黑板上画出几种氨基酸的结构) 老师:现在同学们观察黑板上这几个氨基酸有什么特点? 学生:中心都有一个碳原子,与碳原子相连的三个共价键都含有相同的基团,但一个共价键所含的基团不同。 老师:同学们都观察的很仔细。结构的中心是碳原子,-NH2称之为氨基,-COOH 称之为羧基,-H 为氢原子,那么与另一个键连接的那个不同基团我们用一个-R 基来表示。其实不仅这些氨基酸有这个结构特点,其它氨基酸也符合这个结构。所以我们可以用一个通式来表示。下面同学跟老师写这个通式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教案

第2章第2节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说明氨基酸的结构特点,以及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 2.概述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解释蛋白质分子结构多样性与功能复杂性的关系。 能力目标 比较几种氨基酸的结构,写出氨基酸的结构通式。看图说明氨基酸、多肽、蛋白质的关系。学会分析、比较,获取信息。 情感目标 认同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进一步确立生命物质性的观点。关注蛋白质研究的新进展。【教学重点】 氨基酸的结构特点,以及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 【教学难点】 脱水缩合反应中的有关计算。 【课时安排】 2课时

PPT展示几种多肽,学生判断其含氨基酸的数目,指出R基。 计算:①n个氨基酸连接成1条肽链,失去几分子水?形成几个肽键?至少有几个氨基、几个羧基?为什么是至少1个氨基、1个羧基?②n个氨基酸连接成2条肽链,失去几分子水?形成几个肽键?至少有几个氨基、几个羧基?③n个氨基酸连接成m条肽链,失去几分子水?形成几个肽键?至少有几个氨基、几个羧基? 可用人体类比氨基酸,帮助学生理解相关计算。 教师提问:20种氨基酸能组成多少种蛋白质呢?1010-1012种。每种生物体内所含的蛋白质都是不同的。PPT展示相关资料,学生分析蛋白质结构多种多样的原因。 总结: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不同,肽链的空间结构不同。 类比:post,spot,pots,stop →排列顺序不同。to,too,in,inn →数量不同。yes,god,but,she →种类不同。关于空间结构的不同,教师补充介绍蛋白质变性的知识,帮助学生理解:不同的蛋白质具有不同的空间结构,如果空间结构被破坏,其生物活性也将丧失。(上述类比工作最好让学生完成,老师不要代办,否则达不到效果) 蛋白质的功能 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蛋白质究竟有哪些作用?组织学生阅读P23图2-7,说出蛋白质的功能。 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因此我们必须每天从食物中获取足够的蛋白质。挑食、偏食的习惯容易造成某些重要的蛋白质无法合成,导致营养不良。学生阅读P21“与生活的联系”,教师提问:必须氨基酸与非必须氨基酸的区分依据是什么?根据作用还是来源?非必须氨基酸是不是可有可无? 课堂小结学生完成蛋白质概念图。 【板书设计】第2章第2节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 【教学反思】 1、氨基酸的结构通式、氨基和羧基的名称及结构,脱水缩合反应要求学生动手写,必须过关。通过与学生交流发现,有的学生在课堂上虽然听懂了,但课后没有及时巩固,并不能准确的写出相关内容。 2、相关计算仍然是难点。特别是“每种氨基酸都至少含有一个氨基酸和一个羧基”、“m条肽链中至少含有m个氨基和m个羧基”要帮助学生理解。如果不考虑R基,每个氨基酸就只含一个氨基、一个羧基,如果有多个氨基或羧基,就说明R基上有。

蛋白质与生命活动(知识+练习+答案)修改版(新、选)

“蛋白质与生命活动” 一、教材中与“蛋白质”有关的知识点归纳: 二、知识概要 1、生命中的蛋白质:蛋白质是生物体内一种重要的高分子化合物,是生命活动的承担者。它对生命的重要性体现在两个字:质和量 质: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体现者,有什么样的蛋白质就表现出什么样的生物性状。 量:各种物质在细胞中的含量: 水:85%~90%;蛋白质:7%~10%;脂质:1%~2%; 无机盐:1%~1.5%;糖类和核酸:1%~1.5%。 2、蛋白质的化学组成和结构 (1)化学组成和结构图 (2)多肽与蛋白质的区别 蛋白质的结构层次可简写为:C、H、O、N等元素→氨基酸→多肽(肽链)→蛋白质。多肽与蛋白质是不同的两个层次,区别如下: ①多肽和蛋白质的结构有差异。多肽仅仅是蛋白质的初级结构形式,而蛋白质具有一定的空间结构。蛋白质是由多肽和其他物质结合而成的,一个蛋白质分子可由一条肽链组成(如高等动物的细胞色素c是由104个氨基酸残基的一条肽链组成),也可由多条肽链通过一定的化学键(肯定不是肽键,如二硫键、 氨基酸 C、H、O、N等多肽链空间结构 通式 种类 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分子病 非必需氨基酸(12种) 必需氨基酸(8种) CH COOH NH2 R 病症 病因 脱水缩合

氢键等)连接而成(如胰岛素由2条肽链组成、胰凝乳蛋白酶是由3条肽链组成、血红蛋白分子由4条肽链组成、免疫球蛋白分子由4条肽链组成等)。 ②多肽与蛋白质的功能有差异。多肽往往是无生物活性,而蛋白质是具有生物活性的。 因此,一条刚从核糖体中合成的多肽链实际上不能称为蛋白质。 3、与蛋白质有关的计算 ①肽链(链状肽)中氨基酸数目,肽链数目和肽键数目之间的关系: 缩合时失去的水分子数=肽键数=氨基酸的分子数-肽链数 ②环状肽的计算 缩合时失去的水分子数=肽键数=氨基酸的分子数 环状肽主链中没有氨基和羧基,环状肽中氨基或羧基取决于构成环状肽氨基酸的R基中的氨基和羧基的数目。 ③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与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的关系: 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氨基酸分子数-18×缩合时失去的水分子数 ④氨基酸分子数与基因中碱基数,mRNA碱基数的关系: 基因中碱基数=mRNA碱基数×2=氨基酸分子数×6 ⑤氨基酸的排列与多肽的种类 假如有A、B、C三种氨基酸,由这三种氨基酸组成多肽的情况可分为两种情况分析:第一种:A、B、C三种氨基酸,每种氨基酸的数目无限的情况下,可形成肽类化合物的种类为:形成二肽的种类3×3=32=9,形成三肽的种类3×3×3=33=27,……形成n肽的种类3n 第二种:A、B、C三种氨基酸,且每种氨基酸只有一个的情况下,可形成肽类化合物的种类为:形成二肽的种类3×2=6,形成三肽的种类3×2×1=6。 4、蛋白质的特点——多样性 (1)蛋白质结构多样性 组成蛋白质分子结构具有多样性(原因是组成蛋白质分子的氨基酸种类不同,数目成百上千,排列次序变化多端,由氨基酸形成的肽链的空间结构千差万别)。 蛋白质分子结构的多样性主要从4个层次加以理解:一是构成蛋白质分子的氨基酸种类不同;二是组成每种蛋白质分子的氨基酸数目不同;三是氨基酸的排列顺序不同;四是由于前三项造成蛋白质分子的空间结构不同。蛋白质分子结构的多样性实际是由DNA分子结构的多样性决定的。 (2)蛋白质功能多样性 蛋白质分子结构具有多样性就决定了蛋白质分子具有多种重要的生理功能,蛋白质功能多样性从根本来讲是由DNA(多样性)决定的。 5、蛋白质的主要理化性质 (1)两性:因为蛋白质是氨基酸通过肽键构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分子内存在一NH2和一COOH,所以蛋白质具有酸碱两性。 (2)水解反应:蛋白质在酸、碱或酶的作用下,能生成一系列的中间产物,最后生成氨基酸。例如,人体内蛋白质的消化过程。 (3)显色反应: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反应生成紫色络合物。一般有苯环存在的蛋白质分子与浓硝酸

生命健康权教学设计

生命健康权 汕头聿怀初级中学周晓明 从北京地铁电梯事故,到哈尔滨居民楼垮塌;从京珠高速上客车燃烧,到动车追尾事故……频发的公共安全事故引发网民深度关注。“谁来保护我们的生命健康权”成为人们高度关注的话题。 让生命健康教育真正走进校园,走进课堂,走进社会,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具备敬重生命的意识,提高生存技能和生命质量,是思想品德课教师应尽的职责。 生命和健康教育是思想品德课程中的重要内容,体现了现代教育理念,有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中学《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明确规定:“知道法律保护公民的生命和健康不受侵害,了解法律对未成年人生命和健康的特殊保护,学会运用法律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和健康,不得侵犯和危害别人的健康、生命和权利。” 《思想品德》教材提供了大量进行生命健康教育的素材。下面以人教版八年级下第三课第一节《同样的权利同样的爱护》为例来探讨一下如何灵活运用案例教学法进行生命健康教育 同样的权利同样的爱护(教学设计) 三维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尊重、珍爱生命和健康,不仅是一项权利,也是对自己的关爱和责任,树立正确的生命意识和人生观;自觉尊重他人的生命与健康,关爱他人,助人为乐,增强法律意识和公民意识,提高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感。 能力 积极正确地行使自己的生命健康权;运用法律保护自己和他人生命健康权,如果受到伤害能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知识 正确行使生命健康权的表现,不得损害他人生命健康权,学会自我保护,远离暴力。 教学重点 正确、积极地行使生命健康权 教学难点 关爱他人生命和健康

生命感言

教学反 思: 案 例教学 法将学生置身于案例的环境之中,真正从案例当事人的角度思考问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需要,有利于开启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能够把所学知识和理论“内化”为发现问题的认知 思维、分析问题的推理思维和解决问题的判断思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

蛋白质与生活

本科课程论文题目蛋白质与生活 院(系)文学院 专业汉语言文学(师范) 年级2012级 学生姓名彭锐 学号2012213397 任课教师刘珂 二○一五年四月

内容摘要:本文主要从一个文科生的角度,认识蛋白质及其作用,以及如何摄取蛋白质保持健康,以及对蛋白质摄入有个大致的认识。 关键词:蛋白质健康蛋白质摄入 层出不从的高校花样百出将校园里的宅男宅女赶去操场,白天断网断电、操场打卡制度、与学分学位挂钩……这些花样百出的背后显而易见一个令人沮丧的事实——大学生健康现状堪忧。大学生的营养状态可以用以下六点来表述,营养知识缺乏;相当比例大学生处于亚健康状态;女大学生蛋白质摄入量偏低;大学生钙摄入量不足;维生素A的摄入量明显不足国家标准。 一、认识蛋白质 大学生糟糕的营养现状,摆在我们的面前不容我们否认,尤其是在身体成分分析课堂,课堂上的同学测得自己的身体成分之后,对上述事实有了更为清晰直观的认识。据不完全统计,课堂一百人几乎身体成分测评综合得分没有一个达到八十,很多大学生包括我自己都缺乏蛋白质,这是在测试前始料未及的。这也是我为什么作为一个文科生,选修了这门课。 (一)蛋白质 蛋白质人体内建造和修补组织的最重要的原料,被誉为“人体工程师”。通俗地说,蛋白质就是构成人体组织器官的支架和主要物质,在人体生命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可以说没有蛋白质就没有人体生命活动的存在。 (二)蛋白质的作用 (1)构成、修复身体各种组织细胞的材料 人体的肌肉、骨骼、皮肤、头发、指甲等都是由蛋白质构成的,人体的所有器官都是蛋白质的有机组合。蛋白质是人体建筑的组织材料。 (2)运输氧和营养物质 载体蛋白对维持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是至关重要的,可以在体内运载各种物质。比如血红蛋白——输送氧、脂蛋白——输送脂肪、细胞膜上的受体、转运蛋白等。蛋白质就象一条船作一个载体,人体的各种营氧素都要和蛋白质结合,里面都含有脂蛋白,这种脂溶性的物质不能在水溶性的环境中运输,必须有一些特殊的载体,这些载体就是脂蛋白。 (3)为人体提供能量 蛋白质分解后可以为人体提供能量,蛋白质是人体的重要供能物质。当人体缺乏能量时,体内的蛋白质和脂肪会自动分解,为人体补充能量。 (4)参与生理功能的调节 对组织进行修复,提高人体免疫力。蛋白质构成人体必需的催化和调节功能的各种酶。酶有促进食物的消化、吸收、利用的作用。相应的酶充足,反应就会顺利快捷地进行,我们就会精力充沛,不易生病。否则,反应就变慢或者被阻断。 (5)免疫和修复人体组织 二、蛋白质与人体健康

三年级下册生命与健康教案

三年级下册生命与健康教案 第1 课走进生命花园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了解大自然的各种生命体,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教学重点: 了解多彩的生命世界 教学难点: 学会与动植物和谐相处,共享生命家园。 课前准备: 1、课前让学生走进大自然,了解一些动植物知识。 2、准备一些动植物标本。 教学内容与过程: 1、讲故事,引课题。 2、通过图片,带同学们一起走进美丽的大自然。 (1)走入大自然,你会发现哪些美丽可爱的生命呢? (2)多彩的生命世界,你还认识哪些有趣的生物朋友? 让学生边学习课本第三自然段。 (3)请在你家附近先一棵树,仔细找找有哪些生物朋友生活在它周围,你的发现一定会有 很趣! (4)与从不同的生存本领,许多生物朋友会用巧妙的方法来应对各种复杂的情况。 (5)你认为动植物也有情感吗?说说你所了解的故事吧! (6)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你希望生活在这样的家园里吗? 3、阅读与拓展奇妙的食物链。如果食物链中的一种生物灭绝了,其他的生物会受到什么影响呢? 总结:地球是迄今为止为类发现的唯一一颗有生命存在的星球。地球上适合的光和热,液 态的水和大气是生命存在必不可少的条件。陆地、海洋,热带、温带、寒带,地球上多样的 地理环境孕育了丰富多彩的生命。目前,地球上已发现的生物有200 多万种。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了解大自然的各种生命体,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教学重点: 了解多彩的生命世界 教学难点: 学会与动植物和谐相处,共享生命家园。 课前准备: 1、课前让学生走进大自然,了解一些动植物知识。 2、准备一些动植物标本。 教学内容与过程: 1、讲故事,引课题。 2、通过图片,带同学们一起走进美丽的大自然。

蛋白质教学设计

蛋白质教案设计 一,教学内容分析 蛋白质(protein)是生命的物质基础,是有机大分子,是构成细胞的基本有机物,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氨基酸是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它是与生命及与各种形式的生命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物质。机体中的每一个细胞和所有重要组成部分都有蛋白质参与。蛋白质占人体重量的16%~20%,即一个60kg重的成年人其体内约有蛋白质9.6~12kg。人体内蛋白质的种类很多,性质、功能各异,但都是由20多种氨基酸(Amino acid)按不同比例组合而成的,并在体内不断进行代谢与更新。 (查找自百度百科) 二,学情分析 学生学习认真,且本章节内容有趣,可延展性强,可以进行系统的讲解,并且进行一部分的课外延展,比如蛋白质的使用,蛋白质发现的历史,对此有突出贡献的人等。 三,教学目标 1,说明氨基酸的结构特点,以及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 2,蛋白质的化学结构和空间结构及其特性。 3,阐述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1.氨基酸的结构特点,以及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 2.蛋白质的化学结构和空间结构及其特性 (2)教学难点 1.蛋白质的结构多样性的原因 2、蛋白质的鉴定

五,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教师导读,PPT与传统板书结合 六,教学过程 安排学生课前阅读相关教材内容,完成自主的内容。 步骤1:导入新课,分析本课教学地位和重要性。 步骤2:强调二肽以及多肽的合成原理; 步骤3:强调蛋白质的检验方法及注意事项。。 步骤4:6至7分钟完成习题,教师明确答案并给予适当点评或纠错。 步骤5:回顾本课堂所讲,师生共同归纳总结出课堂小结。 七,小结及任务 小结: 蛋白质结构不同,在细胞中承担的功能就不同。蛋白质分子结构的多样性决定了其功能的多样性。 只有当蛋白质具有一定的空间结构时,才能表现出生物活性。 任务: 1,思考蛋白质失去其活性的方法有哪些? 2,思考蛋白质失活后能否恢复?

蛋白质与生命活动(知识+练习+答案)修改版教学内容

蛋白质与生命活动(知识+练习+答案)修改 版

“蛋白质与生命活动” 一、教材中与“蛋白质”有关的知识点归纳: 二、知识概要 1、生命中的蛋白质:蛋白质是生物体内一种重要的高分子化合物,是生命活动的承担者。它对生命的重要性体现在两个字:质和量 质: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体现者,有什么样的蛋白质就表现出什么样的生物性状。 量:各种物质在细胞中的含量: 水: 85%~90%;蛋白质: 7%~10%;脂质: 1%~2%; 无机盐: 1%~1.5%;糖类和核酸: 1%~1.5%。 2、蛋白质的化学组成和结构 (1)化学组成和结构图 (2)多肽与蛋白质的区别 氨基酸 C、H、O、N等空间结构 通式 种类 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分子病 非必需氨基酸(12种) 必需氨基酸(8种) CH COOH NH2 R 病症 病因 脱水缩合

蛋白质的结构层次可简写为:C、H、O、N等元素→氨基酸→多肽(肽链)→蛋白质。多肽与蛋白质是不同的两个层次,区别如下: ①多肽和蛋白质的结构有差异。多肽仅仅是蛋白质的初级结构形式,而蛋白质具有一定的空间结构。蛋白质是由多肽和其他物质结合而成的,一个蛋白质分子可由一条肽链组成(如高等动物的细胞色素c是由104个氨基酸残基的一条肽链组成),也可由多条肽链通过一定的化学键(肯定不是肽键,如二硫键、氢键等)连接而成(如胰岛素由2条肽链组成、胰凝乳蛋白酶是由3条肽链组成、血红蛋白分子由4条肽链组成、免疫球蛋白分子由4条肽链组成等)。 ②多肽与蛋白质的功能有差异。多肽往往是无生物活性,而蛋白质是具有生物活性的。因此,一条刚从核糖体中合成的多肽链实际上不能称为蛋白质。 3、与蛋白质有关的计算 ①肽链(链状肽)中氨基酸数目,肽链数目和肽键数目之间的关系: 缩合时失去的水分子数=肽键数=氨基酸的分子数-肽链数 ②环状肽的计算 缩合时失去的水分子数=肽键数=氨基酸的分子数 环状肽主链中没有氨基和羧基,环状肽中氨基或羧基取决于构成环状肽氨基酸的R基中的氨基和羧基的数目。 ③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与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的关系: 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氨基酸分子数-18×缩合时失去的水分子数 ④氨基酸分子数与基因中碱基数,mRNA碱基数的关系: 基因中碱基数=mRNA碱基数×2=氨基酸分子数×6 ⑤氨基酸的排列与多肽的种类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教学设计

学科:生物 年级:高一 教材:苏教版必修1《分子与细胞》模块中第2章第2节 学校:榆林市镇川中学 姓名:孙惠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教学设计 教学分析 蛋白质是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重要有机物,在细胞及生物体生命活动起着重要甚至是关键的作用:如:结构物质、催化、免疫、信息传递、运输功能等,所以蛋白质是细胞和生物体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生物性状的体现者。近代分子生物学研究表明蛋白质在遗传信息的控制、细胞的通透性,以及高等动物的记忆、识别机构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本节内容与第三章第四章和第五章知识内容都有紧密的联系,本节知识是学习生物学的基础,本节内容是本章的重点难点。 但本节课内容比较抽象,为避免学生产生枯燥、无味的感觉,要更加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主动探索。教师应该注意从以下三个方面去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一、注意将课本中的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内容紧密联系,尽可能从生活中选取学生熟悉的事例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二、事先布置生物学习小组成员搜集相关资料,以扩大教学容量并提高一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的能力;三、在教学过程中多设置一些拓展性、趣味性的问题,和学生一起分析讨论,增强师生互动。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掌握氨基酸的结构特点及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 ②、概述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的区别; ③、说明蛋白质分子结构的基本方式; ④、说明蛋白质结构多样性的原因; ⑤、概述蛋白质的功能; 2、能力目标 ①、通过对氨基酸、蛋白质分子结构等知识的讨论分析培养学生分析综合能力。 ②、通过讨论交流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③、通过课外资料的收集培养学生收集、整理、遴选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①、通过关注蛋白质研究进展与生物体生命活动和健康的关系,激发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求知欲。 ②、帮助学生树立“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③、初步形成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局部与整体、多样性与共同性相统一的观点。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④、认识生物科学的价值,乐于学习生物科学,初步养成质疑、求实、创新及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1、氨基酸的分子结构。 2、蛋白质的分子结构方式和多样性。 3、蛋白质的功能。 教学难点 1、氨基酸的分子结构通式。 2、蛋白质的分子结构方式。 教学方法与手段 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利用数学排列组合方法讲解氨基酸的组合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展示台、学生准备的资料和图片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教学] 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收集来的学生非常熟悉的各种食品的包装袋,放大包装袋上有关食品成分说明,指导学生注意包装袋上有关蛋白质、氨基酸的名称和含量的内容。然后提出问题:人类日常的食物中如果缺乏蛋白质会出现什么情况? 学生讨论一段时间后,播放“三鹿奶粉”事件的有关资料片,教师简单说明解释,以此明确蛋白质在人体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性,引起学生深入了解蛋白质相关知识的兴趣。 [探究新知引导分析] 一、氨基酸及其种类 提问:联系生活,根据经验说出富含蛋白质的食品 (大豆制品,如豆浆、豆腐;奶类制品,如奶粉、酸奶;还有肉、蛋类食品,如烤肉、肉肠、鸡蛋,等) 牛吃的是草为何挤出来的是奶?我们喝的是奶,为何长的是肌肉? 讨论回答 我们吃了蛋白质,蛋白质经消化成为各种氨基酸,被吸收的是氨基酸,氨基酸在我们体内重新合成新的蛋白质。我们的头发,肌肉等都是由

初中道德与法治《珍爱生命1健康成长》优质教学设计、教案

《珍爱生命,健康成长》教学设计 一、设计理念 本课坚持“生命至上”的宗旨,以“美”为突破口,以“情”为纽带,以“思”为核心,以“练”为手段,以游戏活动为平台,以自主探究为方法,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珍爱生命、热爱生命的意识,增强学生面对失败和挫折的勇气,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二、教材分析 这部分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生命需要相互关爱和人的生命的独特性的基础上,学习如何珍爱生命,如何延续生命的价值。教材分三部分内容:珍爱自己的生命,尊重他人的生命、提高生命的质量。 教学重点:树立永不放弃生的希望的意念,肯定生命、尊重生命 教学难点:怎样的生命才更具有价值?怎样才能让自己的生命更有价值的? 三、学生分析 现在的七年级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家庭教育百般呵护,逐步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缺乏对周围生命体的关爱,更不懂得珍惜其他生命,因此对他们进行热爱生命的教育是十分必要的。七年级的学生对生命世界并不陌生。一方面他们意识到生命的存在,但另一方面,他们由比较缺乏对生命领域的探索与思考。受享乐主义思想的影响,在学生中普遍有一种及时行乐,得过且过的想法,对未来的希望、对生命的意义缺少思考,对他人、对家庭、对社会缺少必要的责任感。这种虚度年华的现象滋生出许多负面影响。因此,对青少年进行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教育已迫在眉睫了。 四、设计思路 以新闻《鲁甸地震,救人第一位》导入新课,使学生感知生命的重要。通过几组生命脆弱的具 体事例来突破教学重点——永不放弃生的希望。 再通过身临其境8 个活动,对第一部分内容的拓展延伸。以阅读思考的活动使学生明白认识到应该尊重、保护自己的生命。 第三部分,通过朱艟的事迹,认识到延伸生命的价值,人的价值不在于长短,而在于它的内涵。最后,通过表达、感悟珍爱生命的歌曲《珍爱生命中的每一天》抒发自己珍爱生命的决心。 五、活动目标 认知目标:懂得生命的意义在于让它充实,焕发光彩。

高中生物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

高中生物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2019年3月 20日 (考试总分:100 分考试时长: 120 分钟) 一、单选题(本题共计 20 小题,共计 100 分) 1、(5分)下列关于生物大分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M个氨基酸N条肽链构成的蛋白质分子完全水解共需(M-N)个水分子 B.在小麦细胞中由A、G、T、C四种碱基参与构成的核苷酸最多有7种 C.细胞中氨基酸种类和数量相同的蛋白质不一定是同一种蛋白质 D.糖原、脂肪、蛋白质和脱氧核糖都是细胞内的生物大分子 2、(5分)奶粉中蛋白质含量检测通常不是直接测定蛋白质含量,而是通过测氮含量来推算蛋白质含量。2008年9月“三鹿假奶粉”被曝光,奶粉中被检测到“三聚氰胺”这一化学品,添加后能够造成氮含量增高,从而产生蛋白质含量增高的假象。正常蛋白质平均含氮量为16%,这些氮主要存在于蛋白质的A.肽键 B.游离的氨基 C.游离的羧基 D.R基 3、(5分)下列四个式子中,是氨基酸分子的是 A . B . C . D . 4、(5分)在组成生物体蛋白质的氨基酸中,酪氨酸几乎不溶于水,而精氨酸易溶于水,这种差异的产生取决于 A.两者的R基组成不同 B.酪氨酸的氨基多 C.两者的空间结构不同 D.精氨酸的羧基多 5、(5分)现有氨基酸800个,其中氨基总数为810个,羧基总数为808个。由这些氨基酸合成的含有2条肽链的蛋白质共有肽键、氨基和羧基的数目依次分别为 A.798、2和2 B.798、12和10 C.799、1和1 D.799、11和9 6、(5分)如图是某蛋白质分子的结构示意图,图中α链由21个氨基酸组成,β链由19个氨基酸组成,图中“—S—S—”是在蛋白质加工过程中由两个“一SH”脱下2个H形成的。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蛋白质多样性原因包括肽链形成的空间结构不同 B.该蛋白质分子中至少含有44个0原子 C.该蛋白质最多含有20种氨基酸 D.形成该蛋白质分子时相对分子质量减少了686 7、(5分)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性激素调节生命活动,体现了蛋白质的功能 B.蛋白质变性,肽键会被破坏;蛋白质盐析时,肽键不会断裂 C.已知某化合物具有催化功能,可以推断此物质一定为蛋白质 D.人体内的抗体是蛋白质,可以帮助人体抵御病菌和病毒等病原体的危害 8、(5分)下列有关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蛋白质都是由2条或2条以上多肽链构成的 B.高温使蛋白质变性是由于肽键的断裂造成的 C.将抗体溶于NaCl溶液中会使其生物活性丧失 D.氨基酸序列相同的肽链可形成不同的空间结构 9、(5分)现有100个氨基酸合成的4条多肽链中,至少含有肽键、氨基、羧基的数目是 A.99、1、1 B.96、1、1 C.96、4、4 D.96、2、2 10、(5分)下列各项与蛋白质的多样性无关的是 A.氨基酸的种类 B.多肽的空间结构 C.肽键的结构 D.氨基酸的排列顺序 11、(5分)组成生物体蛋白质的氨基酸中,酪氨酸几乎不溶于水,而精氨酸易溶于水,这种差异的产生取决于 A.酪氨酸的氨基比较多 B.两者R基团组成不同 C.精氨酸的羧基比较多 D.两者的结构不同 12、(5分)下图表示有关蛋白质分子的简要概念图,对图示分析正确的是 A.A中的元素仅有C、H、O、N

浅谈蛋白质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浅谈蛋白质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蛋白质是人体组织不可缺少的构成成分,是人体生命的物质基础,如果从生命活动过程去衡量,蛋白质加上核酸,是生命存在的主要形式。人体有无数细胞构成,蛋白质是主要部分。蛋白质不仅是人类机体的主要构成物质,而且蛋白质也是构成人体内各种生物活性物质的主要成份。人体内许多重要的生理活动均由蛋白质来完成,如酶、激素、抗体等;肌肉收缩,血液凝固等也都是通过蛋白质来实现的。如果人体内没有酶、激素等物质的存在,那么人体内的物质代谢、神经传导细胞分裂与分化等生理活动将无法进行;蛋白质是人体正常代谢的物质保证,是维持组织的生长、繁殖、更新和修复的必需营养素。蛋白质提供人体必需的部分能量。因此,可以肯定地讲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人体健康就无从谈起。 蛋白质是荷兰科学家格里特在1838年发现的。蛋白质主要由氨基酸组成,因氨基酸的组合排列不同而组成各种类型的蛋白质。多个蛋白质可以一起,往往是通过结合在一起形成稳定的蛋白质复合物,折叠或螺旋构成一定的空间结构,从而发挥某一特定功能。人体中估计有10万种以上的蛋白质。生命是物质运动的高级形式,这种运动方式是通过蛋白质来实现的,人体内的一些生理活性物质如胺类、神经递质、多肽类激素、抗体、酶、等都离不开蛋白质,它对调节生理功能,维持新陈代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人体运动系统中肌肉的成分以及肌肉在收缩、作功、完成动作过程中的代谢无不与蛋白质有关,离开了蛋白质,体育锻炼就无从谈起。所以蛋

白质有极其重要的生物学意义。与人体健康更是息息相关。 人体的大部分都是由蛋白质所组成,皮肤、肌肉、内脏、毛发、指甲、大脑甚至骨骼等除了尿液、胆汁都是由蛋白质构成。蛋白质充足时,才能维持细胞正常的功能与新陈代谢。因为人体的肌肉组织中,蛋白质的含量最高,因此只要照照镜子,就可以看出自己所摄取蛋白质是否充足。 强壮而营养充足的肌肉,自然会使身体挺拔健壮。如果肌肉得不到所需的养分,便会失去弹性,向旧轮胎一样松松垮垮,姿势会不好看。一个要求孩子站有站相、坐有坐相的母亲,等于是承认自己对食物的忽视。一个健康的人,总是抬头挺胸,两肩自然下垂、小腹微缩、脊椎略微弯曲、步伐稳健有节奏。毛发与指甲也是由蛋白质所构成,因此需要充分的营养来维持他们的健康。没有光泽、没有弹性、甚至断裂的头发,只要补充适度的营养也能在几个星期内恢复健康。 摄取充足的蛋白质,可以是精力旺盛、心情愉快。倦怠的主要原因 除了血糖过低之外,还有缺乏蛋白质所造成的许多原因,如血压太低、贫血、身体机能障碍、无法产生将食物分解为能量的酶等。这些都无法在短期内得到改善。 血压是指血液对血管壁的压力。血管壁的组织坚韧才能维持正常的血压。如果血管壁变得脆弱或松弛,血管扩大,而血液的流量固定,血压相对降低,红血球输送养分的功能减弱,组织细胞的不到充足的养分,就会产生

新人教版化学选修5高中《蛋白质和核酸》教案一

新人教版化学选修5高中《蛋白质和核酸》教案一四章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学物质 第三节蛋白质和核酸(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一、基本说明 1、教学内容所属模块:高中化学选修模块《有机化学基础》 2、年级:高二年级 3、所用教材出版单位:人民教育出版社 4、所属的章节:第四章第三节 5、教学时间:40分钟 二、教学设计 1、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来自人教版选修 5 《有机化学基础》第四章第三节蛋白质和核酸。蛋白质是生命的基础,是一类非常重要的含氮生物高分子化合物,它水解的最终产物是氨基酸。这节内容从蛋白质在生物界的广泛存在引入,教材先介绍氨基酸的结构与性质,在此基础上结合插图常识性地介绍了蛋白质的四级结构,然后重点讨论了蛋白质的水解、盐析、变性、颜色反应等性质。教材最后对酶和核酸作了介绍。氨基酸的教学,应抓住氨基酸是多官能团化合物,在教学中应用迁移、替代、延伸的方法来突破难点 2、学情分析: 学生在必修2教材中,有“基本营养物质”一节,已经简单介绍了蛋白质的性质,学生已经学习羧基的有关性质,在生物课中已学习酶和核酸的知识,本节教学可在这些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展开。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实验探究能力及应用所学知识对身边生活问题进行解释的能力。 3、设计思路: 本节的教学设计总的思想是从身边事从学生已有知识引入,然后引导学生在探询相关问题的答案中学习新知识。具体来讲就是对氨基酸和蛋白质的学习,蛋白质的性质的学习通过学生动手实验来进行,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4、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氨基酸的组成、结构特点和主要化学性质;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学生动手实验培养操作技能与观察能力,使之正确进行实验分析,从而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并抽象形成规律性认识。 ②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进行分析、推理,得出结论的思维能 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生实验,使学生的科学态度、思想情趣得到陶冶; 5、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氨基酸的性质

教案精选:初三化学《蛋白质和维生素》教学设计

教案精选:初三化学《蛋白质和维生素》教 学设计 教案精选:初三化学《蛋白质和维生素》教学设计 课题 蛋白质和维生素 知识与技能 (1)知道蛋白质、维生素都是有机化合物,知道蛋白质的组成元素; (2)了解蛋白质和氨基酸的关系,知道蛋白质是分子结构复杂的高分子化合物,通过简单实验了解蛋白质的一些性质特征; (3)了解蛋白质的营养作用,知道几种人们熟知的维生素的名称、来源和作用,从那些食品中可以摄入蛋白质和维生素; (4)学习用实验的方法了解有机物的性质、区别某些有机物。 过程和方法 (1)通过对本节课的预习,培养学生从生活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并对获取的信息进行整理。

(2)联系日常生活和生物医学的常识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有关蛋白质和维生素的知识。会用实验的方法区别某些有机物。 (3)通过小组实验并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从实验中获取知识逐步形成良好的思维能力和动手做实验的好习惯。 (4)提出问题,进行初步的科学探究。 情感态度 与价 值观 (1)养成合理膳食的习惯 (2)鼓励学生通过调查访问和查找资料扩大知识面,培养学习兴趣。 重点 了解蛋白质的营养作用和性质特征,知道人们熟知的维生素的名称来源和作用。 难点 用实验的方法了解有机物的性质并会区分某些有机物。 课前准备 教师:酒精灯、试管、试管夹、火柴、镊子、鸡蛋白(生)、棉纱线、饱和硫酸钠溶液、浓硝酸、乙酸铅溶液、0.5%的淀粉溶液、碘溶液、PH试纸

学生:(1)联系日常生活实际,举例说出几种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品 (2)头发、维生素C片、梨汁、白菜汁、橘子汁(约30ml) 教学环节 教师调控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那些食物中含有蛋白质和维生素 蛋白质的作用 蛋白质的利用及存在 蛋白质的性质 创设问题情境: 你昨天一天吃了那些东西?那些食物中含有蛋白质?那些食物中含有维生素? 提出问题: 吃了这些含有蛋白质的食物,你知道蛋白质是什么样的物质吗?它对人体有什么作用吗? 创设问题情境: 1. 既然蛋白质那么重要,你知道它在人体中是怎样被利用的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