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盆腔囊性病变CT鉴别诊断
盆腔内常见疾病CT诊断ppt课件

38
69岁,前列腺横径约 55mm
39
良性前列腺增生
40
41
鉴别诊断:前列腺癌
前列腺癌密度不均,包膜不完整 ,易累及精囊腺,并有淋巴结转移。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和特异性抗体阶性 者有助于二者的鉴别,最后确诊需行 组织活检。前列腺增大可同时合并有 前列腺癌,二者鉴别困难。
42
[评 述]
当癌肿穿破包膜,前列腺明显增大,包膜 不完整,密度不均匀;累及精囊腺和膀胱则膀 胱三角消失;前列腺癌亦可沿着尿道粘膜侵及 膀胱,但较少累及直肠;前列腺癌经淋巴道转 移至附近盆腔淋巴结、髂内和髂外淋巴结、腹 主动脉旁淋巴结、纵隔淋巴结,甚至还能转移 至颈部和腋窝淋巴结。由于前列腺静脉与脊柱 静脉系统相连通,故常发生骨转移。
[CT诊断] ①膀胱癌? ②膀胱炎?
20
膀胱炎CT表现
一.膀胱壁增厚,厚度均匀 二.增强扫描膀胱内侧壁呈环状强化,环状强化为 膀胱黏膜的充血所致。 三.局限性膀胱炎:膀胱壁局限性增厚,内壁光滑 。局限性膀胱炎易误诊为膀胱癌,但膀胱癌增厚的 膀胱壁表面常不光滑且僵硬。 四.血吸虫膀胱炎可形成多发性充盈缺损和钙化, 结核性膀胱炎亦可见钙化。
81
盆腔炎并双侧输卵管积脓
82
双侧输卵管积水
左侧输卵管积水
83
双侧输卵管脓肿
84
鉴别诊断:
①输卵管肿瘤:输卵管良性肿瘤少见,输卵管癌
很似输卵管炎,肿瘤为细纤维分隔。早期 和输卵管炎鉴别较为困难,晚期常有转移 和浸润。 ②卵巢囊腺瘤:呈囊性单房或多房,囊内分隔细 ,囊壁上可有乳头状突起。 ③卵巢癌:呈囊实性肿块,有盆腔转移及侵犯。
即功能性囊肿,包括滤泡囊肿、黄体囊肿、多囊性 卵巢。 一.滤泡囊肿:由卵泡排卵失败后继续生长而成, 常无症状,可自行缩小或消失 二.黄体囊肿:由排卵后囊性黄体持续存在或黄体 血肿含血量多所致 三.多囊性卵巢:由于内分泌紊乱所导致的卵巢囊 状增生硬化。特点为重复性不排卵,不孕、月经不 规则及继发性闭经、多毛和肥胖。
女性盆腔肿瘤影像学表现及鉴别

Case 9 CT号:1820484。 杨玉红 ,女,41岁。
CT诊断 1、左附件区占位,考虑囊腺瘤可能性大, 建议进一步检查。 2、宫颈部低密度灶,考虑囊肿可能。
增殖期子宫内膜,慢性子宫颈炎伴鳞状上皮化生; 阑尾组织呈慢性炎;
免疫组化结果示:AE1/AE3(3+),Vimentin(-),EMA(3+) ,CR(-),CA125 (3+),P16(3+),CA19-9(-),CK7(2+),CK20(-),ER (局灶弱+),Her-2 (-),PR(-),P53(3+),Ki-67(+65%-70%)。
占卵巢肿瘤的2~3% 很少恶性 由含有致密基质及移行细胞组成,一般<2cm,偶然发现, 30%同时伴发其他卵巢肿瘤 影像学表现:
多房囊实性肿块或小实质性肿块 CT实性成分轻中度强化,可有不定形钙化 MRI纤维基质成分呈低信号,类似纤维瘤
Brenner瘤,女,68岁,意外发现。增强CT示一小的卵圆形肿块,均匀强 化。CT表现无特异性。
A
B
成熟畸胎瘤,女,3岁。A. CT平扫示盆腔内子宫上方占位性病变,以脂 肪成分为主,其左侧壁见一壁结节,壁结节内有斑点样钙化。B. CT增强 见囊壁和壁结节内软组织成分轻度强化。
非成熟畸胎瘤(Immature Teratoma)
占畸胎瘤<1%,含不成熟组织 发病年龄<20岁 良、恶性畸胎瘤区别
女性附件囊性病变的CT诊断

女性附件囊性病变的CT诊断来源:本站原创作者:沈文荣发布时间:2008-01-23一、检查方法和技术在盆腔CT检查中,胃肠道的充分准备和膀胱的良好充盈是必不可少的,有助于盆腔正常结构的显示和准确判断脏器间的关系,避免误诊。
常规于检查前3小时、2小时、1小时分别口服300ml经肾排泄的稀释成1%~1.5%的造影剂。
应用这种方法,盆腔部小肠大部充盈良好,部分排泄较快的病人,结肠和(或)直肠亦可充盈造影剂。
应用同样稀释的造影剂充盈直肠、乙状结肠,能使骶骨前区易于辨认,但不常用。
对女性生殖系统的检查,应常规应用阴道塞,以确定阴道穹隆和子宫颈情况。
如发现盆腔有病变或可疑病变,可行增强扫描以显示盆壁血管、鉴别肿块性质和(或)了解肿块血供。
二、良性病变(一)卵巢囊肿大多数卵巢囊肿无症状。
在CT上卵巢囊肿表现为外形光滑的囊性块影,密度均匀,CT值接近于水;囊壁薄而均匀,边缘光滑;增强后囊内容物不强化、囊壁通常亦不强化。
大多数卵巢囊肿为单个,一般较小(直径小于4cm),但亦可能较大或多个或两侧卵巢同时有囊肿。
CT不能鉴别浆液性囊肿、滤泡性囊肿、或黄体囊肿,但可确诊囊肿急性出血,因为出血时囊内密度增高。
(二)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征常见于30~40岁的不孕妇女,临床上有痛经史,最常见于卵巢。
CT表现为:1、卵巢部位有圆形或类圆形病变,呈水样密度或稍高于水样密度,可见分层现象,与出血有关。
2、病变可较大,且半数为双侧性。
3、囊壁厚薄可不一致,可光滑或粗糙。
但无结节或肿块。
4、囊肿与周围粘连呈幕状突起,与邻近器官无明确分界。
5、增强后囊内无明显强化,但囊壁可无或稍有强化。
(三)囊性畸胎瘤约占卵巢肿瘤的10%~15%,主要见于育龄妇女,少见于青春期前或更年期。
绝大多数囊性畸胎瘤为良性,其中约0.25%~0.8%发生恶变。
CT表现为:1、肿瘤呈囊状或混合密度软组织肿块影,内含有脂肪,CT值低于-40Hu,有时可见脂液分层,改变体位时其内容物可随重力而改变位置。
多层螺旋CT对女性盆腔囊性病变的鉴别诊断

cscm se c ddflwn i ae: vr ncsctrt (= 3 3css oa a yt e0 (: 5 1 ae) oa a ytdn — yt ass nl e l igds ss oa a yt a ma 1,1 ae) vr ncs d nma 1, css vr ncs e o i i u oo e i i e o n , i a n 1 , i a crio a = , ae)oainme s s m r = , css oained m ta cs n 1, 2css oai ytn 2 , 9css tb l acnm ( 9 5c ss vr t t i t o( 4 3ae) vr n o er l yt = 6 1 ae) vr ncs ( 2 1 ae) ua n , a a a su n , a i ( , a = , ases r yrslix = , ae)cr nmao ed m tu ( 3 e i cscifc dmas = )a dmi el eu(= ) o cu bcs o h doa n ( 7 5c ss ac o n o e im n ) lc yt et s( 8, n s l n0 s 5.C nl— p n , i f r = ,p v i n e n c a n
女性盆腔囊性占位病变的CT影像特征分析

女性盆腔囊性占位病变的CT影像特征分析摘要】目的探讨CT诊断盆腔囊性占位病变的影像表现与临床特征。
方法应用分类效果分析法对2014年6月~2017年1月经我院治疗的女性盆腔囊性占位病变患者86例进行CT资料与手术结果对比分析研究。
结果通过手术后对比所有病例的CT影像分析得出,CT在诊断病灶形态、囊壁、分界、位置、密度以及边缘的准确率分别是91.86%、94.18%、90.69%、96.51%、91.86%和88.37%,说明CT影像在诊断盆腔囊性占位病变的辨别中准确率较高。
结论 CT影像表现的大小、边缘、密度以及增强后的特征与手术后的病理分析基本一致,CT诊断对盆腔囊性占位病变的判断比较准确。
【关键词】盆腔囊性占位病变 CT影像诊断妇科病是当前女性生活和工作中具有相当影响的一类疾病,而女性盆腔囊性占位病变在妇科病中属于多见类型,其产生的原因以及诊断和鉴别都存在一定的难度[1]。
螺旋CT的应用针对盆腔进行细微的观察和鉴别已成为当前检查和诊断女性盆腔疾患主要的手段[2]。
本文通过应用飞利浦6排螺旋CT对女性盆腔疾病病例平扫后增强扫描盆腔病变范围,并进行了多平面重建,分析女性盆腔囊性占位病变的表现与特征,为诊断和鉴别女性盆腔囊性占位病变准确性提供详细的依据。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整理我院2014年6月至2017年1月经手术治疗的86例女性盆腔囊性占位CT资料。
所有病例均经手术后病理证实,年龄在31~42岁,平均年龄(36.6±2.5)岁;病程3~12月,平均病程(7.1±1.5)个月;所有病例均以盆腔包块入院。
临床症状中痛经38例,下腹痛22例,月经紊乱18例,不孕3例,阴道流血5例。
1.2方法 CT检查设备为飞利浦6排螺旋CT。
首先利用清洁水自肛肠灌入结肠清洗肠管,放置阴塞[3]。
选取仰卧位从耻骨下缘开始CT螺旋扫描到髂前上棘,扫描层厚5mm,层距5mm。
以碘海醇为造影剂,以2.5~3ml/s的注射速度进行CT三期增强扫描,层厚3.3mm。
螺旋CT对女性盆腔囊性病变的鉴别诊断

Dif r nta a n sso ia f e e ilDi g o i fSp r lCT o s i so s o m a e Pev c f r Cy tc Le i n fFe l l i
W ANG Ha L ii g Z o AIL yn HANG s Ru i
[ ] 中华人 民共 和 国 卫 生 部 . 药新 药 , 研 究 指 导 原 则 , 3 中 晦床
1 3, 99 41.
[ ] 江 苏新 医 学 院. 药 大辞 典 . 海 : 海 科 学 技 术 出版 社 5 中 上 上
注 l 对 照组 比较 X = 4 7 6 P 0 0 与 2 .8,< .5
Ab ta t src :Obe t e:Toi r v h c ua yr t fs ia i h ig o i f y t so so e l evc jci v mp o et ea c rc aeo prl CT t eda n sso si l in ffmaep li.Meh d:1 a n c ce to 5c—
s swih p l i y t e i n r e f r d CT li c n.a d t e rCT n f s a in r e r s c ie y a a y e . Re ut e t e vc c s i lso s we e p ro me c pans a n h i ma i t t s we e r to p tv l n l z d e o e s l:
女性盆腔囊性病变的CT、MR诊断

盆腔 囊性包 块在女性盆 腔病变 中较为常见 ,类 型多种 多样。笔者 收集我院经手术及病 理证实 的女性盆腔 囊性包块7 O 例 ,分析 其螺旋C T 及 MR 影像 表现 ,探讨 螺旋C T 及MR 对 女性 患者盆 腔囊性 包块 的诊断 及鉴别 诊断意义 ,提高对盆 腔囊性病变的定位及定性诊 断水平 。 1资料 与方 法 收集我 院2 0 0 7 年8 月至2 0 1 2 年7 月经 手术及病理证 实的女性 盆腔囊
节 ,增 强后 均明显 强化 ,其 中 1 N 为交界性 ,并双侧 发病 。卵巢囊腺 癌共3 例 ,浆液性囊腺 癌2 例 ,黏液性 囊腺癌 1 例 ,均为单侧 ,多房病 灶 ,有壁 结节 ,囊 壁 、分 隔厚 薄不 均匀 ,增 强后强 化 明显 ,边 界欠 清 ,合并有 盆腔 积液 ,1 N盆腔 、腹 股 沟见淋 巴结 肿大 ,1 例 并发大 网膜转 移。卵 巢囊性 畸胎瘤 1 2 例 ,圆形或类 圆形 ,l 0 例为单 侧 ,2 N 为双 侧发病 ,3 N多 发 ,分 界清 ,1 1 N见 脂肪密 度 ,8 例见 斑片 状或 壳样钙 化。其 中1 例为 多房囊 性密度 ,未见脂 肪及钙化 ,误诊 为囊腺
性包 块7 O 例 。年龄 1 5 ~6 9 岁 ,平均3 9 . 5 岁 。其 主要临 床症状为腹 部包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例 ,呈 圆 形 或卵 圆形 薄壁 囊性 包 块 ;巧克 力 囊肿 1 1 例 ,其 中单侧 8
例 ,多 房 8 例 ,囊 壁 薄 ,囊 内出血 2 例 ,1 例 囊 内见子 囊 。卵巢 囊腺
3 m m),增强对 比剂为碘海醇 ,剂量 8 O ~1 0 0 m L,速率2 . 5 ~3 . 0 m L / s 。
盆腔包裹 性脓 肿3 例 ,均为厚 壁多房 ,囊 内密度 较高 ,周 围脂肪 间隙
25例女性盆腔肿块的CT诊断

摘要:目的分析和总结25例女性盆腔肿块的CT表现,以提高女性盆腔肿块的诊断水平。
方法回顾性分析CT扫描诊断女性盆腔肿块的25例患者,与其术后病理情况进行对比。
结果本组25例病例中,CT作出准确性诊断22例,符合率88%(22/25),误诊率12%(3/25),准确定位率92%(23/25)。
结论 CT扫描能为大多数典型表现的盆腔肿块提供明确的定位、定性诊断,但表现不典型的盆腔肿块,定位、定性诊断还有困难。
关键词:女性;盆腔肿块;CT;诊断女性盆腔肿块是女性的多发病、常见病,CT检查是继B超之后女性盆腔肿块的主要检查之一,正确诊断盆腔肿块是及时治疗的必要手段。
我院于2009年1月~2011年12月使用CT 对25例患者进行诊断,并通过手术或病理对这些患者进行验证,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5例中,卵巢肿块15例,子宫平滑肌瘤5例,宫外孕破裂出血1例,子宫颈癌1例,子宫内膜癌1例,双侧附件炎性包快2例,年龄16~77岁,平均38岁,病程7 d~3年,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下腹部不适或疼痛,月经紊乱、阴道流血,自触或医生触诊及其辅助检查发现盆腔肿块等。
1.2方法采用西门子16排螺旋CT机,已婚患者检查前阴道填塞纱布,扫描前30 min 口服1.5%泛影葡胺约800 mL,平卧,自耻骨联合下起10 mm层厚10 mm层距连续扫描至双侧髂骨上棘联线水平,部分病例向上至肿块扫完为止,在CT影像上,由2位经验的影像诊断医师共同阅片,意见一致者纳入统计。
2结果本组25例女性盆腔肿块中,CT作出准确定性诊断22例,符合率88%(22/25),误诊率12%(3/25),准确定位率92%(23/25),主要病变CT作出初步诊断后,再经手术及病理确诊,卵巢囊肿1例,卵巢囊腺瘤4例,卵巢癌2例,卵巢畸胎瘤5例,卵巢巧克力囊肿3例,子宫肌瘤5例,宫颈癌1例,子宫内膜癌1例,宫外孕破裂出血1例,双侧附件炎性包块2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