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运动PPT课件9 人教版
合集下载
五四爱国运动优选PPT课件

一个有勇气放弃他无法实现的梦想的人是完整的;一个能坚强的面对失去亲人的悲痛的人是完整的—因为他们经历了最坏的遭遇,却成功的抵御了这种冲击。
生命不是上帝用于捉弄你的错误的陷阱。你不会因为一个错误而成为不合格的人。生命是一场球赛,最好的球队也有丢分的记录,最差的球队也有辉煌的一天。我们的目标是尽可能让自己得到的多于失去的。
D.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2.五四运动的最主要贡献是;
A.促使北洋军阀政府释放被捕学生 B.罢免三个卖国贼的职务 C.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 D.促进中国人民的新觉醒
3.为什么说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 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从革命的范畴看 世界无产阶级革命
从革命的领导 看 无产阶级
从革命的前途看 新民主主义社会
然而,有时人们并不能正确对待自己的过失。也许我们的父母期望我们完美无暇;也许我们的朋友常念叨我们的缺点,因为他们希望我们能够改正。而他们难以谅解的是因为我们的过失总在他们最脆弱的时候触痛了他们的心。
这让我们感动负疚。但在承担过错之前,我们必须问问自己,那是否真是我们应背负的包袱。
也许正是失去,才令我们完整。一个完美的人,在某种意义上说,是个可怜的人,他永远也无法体会有所追求、有所希冀的感觉,他永远也无法体会爱他的人带给他某些他一直求而不得的东西时的喜悦。
G-K-LS
中国近现代史
山西阳城二中 栗天红
1919年
五
四
历史背景
爱 国
经过
运
历史意义
动
国 帝国主义的侵略
历
际 十月革命的影响
史
背
国 政治—北洋军阀黑暗统治
景
阶级—无产阶级队伍壮大
内 思想—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Hale Waihona Puke 经 开始1919.5.4. 北京 学生
生命不是上帝用于捉弄你的错误的陷阱。你不会因为一个错误而成为不合格的人。生命是一场球赛,最好的球队也有丢分的记录,最差的球队也有辉煌的一天。我们的目标是尽可能让自己得到的多于失去的。
D.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2.五四运动的最主要贡献是;
A.促使北洋军阀政府释放被捕学生 B.罢免三个卖国贼的职务 C.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 D.促进中国人民的新觉醒
3.为什么说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 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从革命的范畴看 世界无产阶级革命
从革命的领导 看 无产阶级
从革命的前途看 新民主主义社会
然而,有时人们并不能正确对待自己的过失。也许我们的父母期望我们完美无暇;也许我们的朋友常念叨我们的缺点,因为他们希望我们能够改正。而他们难以谅解的是因为我们的过失总在他们最脆弱的时候触痛了他们的心。
这让我们感动负疚。但在承担过错之前,我们必须问问自己,那是否真是我们应背负的包袱。
也许正是失去,才令我们完整。一个完美的人,在某种意义上说,是个可怜的人,他永远也无法体会有所追求、有所希冀的感觉,他永远也无法体会爱他的人带给他某些他一直求而不得的东西时的喜悦。
G-K-LS
中国近现代史
山西阳城二中 栗天红
1919年
五
四
历史背景
爱 国
经过
运
历史意义
动
国 帝国主义的侵略
历
际 十月革命的影响
史
背
国 政治—北洋军阀黑暗统治
景
阶级—无产阶级队伍壮大
内 思想—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Hale Waihona Puke 经 开始1919.5.4. 北京 学生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第13课《五四运动》课件

上海
学生 工人
“外争主权,内除 国贼”,“誓死力 争,还我青岛”, “废除二十一条” ,拒绝在“和约” 上签字
结果
五四爱国运动取得初 步胜利。 北洋政府释放被捕的 学生,罢免曹汝霖等 人的职务,中国代表 没有在“巴黎合约” 上签字。0 0ຫໍສະໝຸດ 0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任务四
【小组探究】阅读课本第61—62页“五四运动的 历史意义”正文部分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第四单元 新时代的曙光
第13课 五四运动
0 0 0 0
右图展现的是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 浮雕作品“五四运动”。1919年5月,一 群情绪激昂的爱国青年学生与全国同胞 立下两个信条: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 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 可以低头!这就是著名的五四爱国运动。
0
0 0
0
目标1:通读教材,完成自学检测,初步了解本课教材内容,并记录疑惑点,培养自 主学习及发现问题的能力。 目标2:阅读教材,观看视频,归纳出五四运动兴起的时间、地点、口号、主力、斗 争形式、要求。通过阅读教材相关史事,及教材插图《五四运动》绘画、“誓死力 争,还我青岛”图片,感悟五四运动精神;通过对口号的认识,分析出五四运动的 性质及原因。培养从材料、图片中获取历史信息,分析综合的能力。(重点) 目标3:阅读教材,结合第二子目教材插图,记住五四运动第二阶段运动中心、运动 主力的变化及斗争胜利结果的表现。(重点) 目标4:阅读0 教材,结合材料,概括出五四运动的意义,并探讨出新民主主义革命新 在哪里?0 (重点、难点)
0
0 0
0
0 0 0
0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13课 五四运动
第四单元
鸦片战争
1840
五四运动 新中国成立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第13课五四运动课件新人教版

第13课
五四运动
1.20世纪初,北京大学和《新青年》成为哪一运动的主要阵地?该运动有何积极 影响? 2.1919年,北京大学又成为哪一反帝爱国运动的发源地?
一、五四运动的爆发 结合如图,说出五四运动的导火线、爆发时间、地点、口号。
1.导火线: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提出的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特权、废除“二十
为什么摆脱不了漫画中的悲剧?这个事实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图片的解读能力。图一中“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体现了五四运动的爱国性质;图二充分反映了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的失败,成为
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据此,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尝试解答:(1)五四爱国运动。巴黎和会。巴黎和会上将德国在山东的特权全部转
一条”、收回青岛主权等正当要求遭到拒绝,列强还把德国在山东的特权全部转让
给日本。 2.爆发: 1919 年5月4日,北京学生在天安门前举行示“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废除二十一条”“拒
绝在和约上签字”等。 4.要求:严惩亲日派卖国贼 曹汝霖 、陆宗舆、章宗祥。
二、五四运动的扩大 自学课本,找出五四运动后期的中心、主力和结果。 1.扩大:1919年6月5日,上海工人罢工,商人罢市。 工人阶级 成为五四运动的主 力,运动的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了 上海 。 2.结果:北洋政府被迫释放被捕的学生,罢免 曹汝霖 等人的职务,拒绝在“巴黎
让给日本,导致中国爆发了五四爱国运动。
(2)五四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3)原因:当时中国国力衰弱,北洋军阀政府实行封建统治,中国的社会性质是半殖民
地半封建社会,等等。
道理:弱国无外交,落后就要挨打。
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1)从领导阶级看,从五四运动开始,中国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并成为革命的领导 力量。 (2)从指导思想看,五四运动以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 (3)以上两方面正是从五四运动开始产生显著变化的,可见五四运动构成了新旧民
五四运动
1.20世纪初,北京大学和《新青年》成为哪一运动的主要阵地?该运动有何积极 影响? 2.1919年,北京大学又成为哪一反帝爱国运动的发源地?
一、五四运动的爆发 结合如图,说出五四运动的导火线、爆发时间、地点、口号。
1.导火线: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提出的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特权、废除“二十
为什么摆脱不了漫画中的悲剧?这个事实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图片的解读能力。图一中“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体现了五四运动的爱国性质;图二充分反映了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的失败,成为
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据此,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尝试解答:(1)五四爱国运动。巴黎和会。巴黎和会上将德国在山东的特权全部转
一条”、收回青岛主权等正当要求遭到拒绝,列强还把德国在山东的特权全部转让
给日本。 2.爆发: 1919 年5月4日,北京学生在天安门前举行示“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废除二十一条”“拒
绝在和约上签字”等。 4.要求:严惩亲日派卖国贼 曹汝霖 、陆宗舆、章宗祥。
二、五四运动的扩大 自学课本,找出五四运动后期的中心、主力和结果。 1.扩大:1919年6月5日,上海工人罢工,商人罢市。 工人阶级 成为五四运动的主 力,运动的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了 上海 。 2.结果:北洋政府被迫释放被捕的学生,罢免 曹汝霖 等人的职务,拒绝在“巴黎
让给日本,导致中国爆发了五四爱国运动。
(2)五四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3)原因:当时中国国力衰弱,北洋军阀政府实行封建统治,中国的社会性质是半殖民
地半封建社会,等等。
道理:弱国无外交,落后就要挨打。
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1)从领导阶级看,从五四运动开始,中国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并成为革命的领导 力量。 (2)从指导思想看,五四运动以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 (3)以上两方面正是从五四运动开始产生显著变化的,可见五四运动构成了新旧民
近代史五四运动PPT课件

第18页/共25页
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
• 时间:1920年8月 • 地点:上海(后在武汉、北京、长沙) • 创建人:陈独秀、李大钊 • 影响: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
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准备了条件。
第19页/共25页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 一、历史条件: • (1)思想基础:新文化运动后期马克思主义在
中国的传播; • (2)阶级基础: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及工人运
动的发展; • (3)组织基础: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
第20页/共25页
二、概况
• 时间:1921年7月23日 • 地点:上海 • 主要代表人:毛泽东、董必武、何叔衡、陈潭
秋、李达、王尽美、邓恩铭等。
第21页/共25页
三、大会内容
• 1、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党纲; • 2、确定了党的中心工作是组织和领导工人运动; • 3、选举了陈独秀担任中央局书记。
的主使人。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因同情学生而被迫辞职出走。
5月19日,北京各校学生同时宣告罢课。 清华学生焚烧日货现场
6月3北日大,师北生京欢各迎校被学生捕分学组生出返发校到街头演讲。
第11页/共25页
五上四海运国民动大第会 二阶段:
上海市民示威游行
6月3日,上海各界举行民众大会,号召全国罢工罢市来援助学生。
参加,大会提出四条办法:
楼
(一)联合各界一致力争;
申
(二)通电巴黎专使,坚持北不大在学和生讨约大上罢签课字;
(三)通电全国各省市于5月7日国卖 国耻纪念日举行群众游行示威运动;
(四)定于5月4日(星期日)齐集贼天安门举行学界大示威。 五
四
5月4日,北京十三所学校的三千多名学生,汇集于北京天安门前,举行游行示威运, “五四运动”就此爆发。游行队伍来到赵家楼胡同卖国贼曹汝霖的住宅,曹宅被烧动爆毁,
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
• 时间:1920年8月 • 地点:上海(后在武汉、北京、长沙) • 创建人:陈独秀、李大钊 • 影响: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
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准备了条件。
第19页/共25页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 一、历史条件: • (1)思想基础:新文化运动后期马克思主义在
中国的传播; • (2)阶级基础: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及工人运
动的发展; • (3)组织基础: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
第20页/共25页
二、概况
• 时间:1921年7月23日 • 地点:上海 • 主要代表人:毛泽东、董必武、何叔衡、陈潭
秋、李达、王尽美、邓恩铭等。
第21页/共25页
三、大会内容
• 1、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党纲; • 2、确定了党的中心工作是组织和领导工人运动; • 3、选举了陈独秀担任中央局书记。
的主使人。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因同情学生而被迫辞职出走。
5月19日,北京各校学生同时宣告罢课。 清华学生焚烧日货现场
6月3北日大,师北生京欢各迎校被学生捕分学组生出返发校到街头演讲。
第11页/共25页
五上四海运国民动大第会 二阶段:
上海市民示威游行
6月3日,上海各界举行民众大会,号召全国罢工罢市来援助学生。
参加,大会提出四条办法:
楼
(一)联合各界一致力争;
申
(二)通电巴黎专使,坚持北不大在学和生讨约大上罢签课字;
(三)通电全国各省市于5月7日国卖 国耻纪念日举行群众游行示威运动;
(四)定于5月4日(星期日)齐集贼天安门举行学界大示威。 五
四
5月4日,北京十三所学校的三千多名学生,汇集于北京天安门前,举行游行示威运, “五四运动”就此爆发。游行队伍来到赵家楼胡同卖国贼曹汝霖的住宅,曹宅被烧动爆毁,
五四运动PPT课件

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1)条件:①
主义的传播;②
队伍的壮大;
③建立
早期组织。
(2)时间: 年 月
(3)地点:先是在
举行,后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游船上。
(4)代表人物:
董必武、李达等13人。
(5)内容:①通过党的纲领,纲领确定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
,建立
专政,实现
。 ②确定党的中心任务是领导
:
③大会选举了党的中央领导机构中央局,选
2.他是建立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发起者之一。
a
19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诞生间的联系:
• 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 中国共产党成立早期组织奠定了思想基 础。
• 五四运动中的骨干和领导,为中国共产 党成立早期组织奠定了干部基础。
• 所以,五四运动属于共产党诞生的原因 之一。
a
20
P49 活动与探究:
反对外国侵略坚强 学习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或关心 不屈的爱国精神 祖国前途命运或关心国家大事)
(3)为弘扬五四精神,我国把5月4日
定为 青年 节。a
28
李敖在清华大学演 讲时认为:
我为什么赞成共产党?
因为只有中国共产党改 变了近代以来中国人的 二个“挨”:
挨打和挨饿。
我为什么要喊毛主席万岁?
a
29
的 诞 生
① 奋斗目标: (4)内容 ② 中心任务:
③领导机构:
3.意义:P49
a
14
中共二大制定的民主革命纲领:
a
15
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分布与建立
此图说明中共一大代 表来自哪些地方?
a
16
什么地方?
a
17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8年级上册第13课《五四运动》精品课件

扩大 1961.95.上海
工人
罢工 罢市
青岛”、“ 废除二十一 条”、“拒
绝在和约上
签字”
结果
遭到北洋 军阀镇压
取得初步胜利 ①释放被捕学生; ②罢免曹汝霖等人 的职务; ③拒绝在和约上签 字。
牛刀小试
1、如图是某校同学排练的历史课本剧的演出顺序。据此,
该剧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五四运动
B、戊戌变法
——胡锦涛讲话 【思考】材料体现了五四精神的哪些内涵?
爱国、进步、民主、科学,忧国忧民、不屈不挠、乐 于奉献和敢于斗争的爱国主义精神
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爆发 时间:1919年5月4日
五
第一阶段:北京
四
口号: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运 经过 动
主力:学生
第二阶段:上海
学生罢课、工人罢工、商人罢市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 1、兴起的时间和标志: 青年杂志》,后改名为《新青
年》
2、代表人物 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
3、重要阵地 北京大学和《新青年》
①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 4、内容: ②提倡民主与科学
③提倡文学革命
5、意义: 进步性: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
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和科学的洗礼 ,为五四运动起到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 局限性: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带有一定的片 面性。
意义
吾以青春之名, 誓与祖国同发展、共奋斗,
牢记使命, 筑梦前行!
2.拒对绝于,这并些要将求德,国西在方山列东强的做特出了权怎全样部的转决让定给?日本 愤怒
3. 对这一决定,你是什么感受?
4. 你觉得落中后国就外交要失挨败打的,根弱本国原无因外是什交么,?强权即公理 。
五四运动PPT

革命前途
社会主义社会 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相同点: ①社会性质相同:都发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革命任务相同:都是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和本国封建主 义、官僚资本主义。 ③革命性质相同:都属于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革命。
谢谢!
了解学习内容
五 背景、导火线
四
爱
时间、地点、人物、发展过程
国
运
动 结果及意义
五四运动的背景
国际背景: 帝国主义的侵略
十月社会主义革 命的胜利
国内背景:
北洋军阀的专制 统治激起民愤
无产阶级的壮大 新文化的影响
导火线:巴黎和会外交的失败
北京爱国学生游行示威
• 口号:“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导作用
• 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一部分,推动了马克
思主义的传播
• 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思考:五四爱国运动传递给我们的 正能量是什么?
五四精神
爱国 民主 科学 进步
拓展:新旧民主革命的异同
不同点 新民主主义革命 旧民主主义革命
领导力量 指导思想
无产阶级 马克思主义
资产阶级
资产阶级的民主思想
•
“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
•
“废除二十一条”
要求:拒签合约,惩办卖国贼
曹汝霖:外交次长 陆宗舆:驻日公使 章宗祥:签字者
火烧曹宅
愤怒的学生毫不畏 惧翻墙入院,火烧 赵家楼
现行法律规定:公 民的私人合法财产受 法律保护,禁止个人 哄抢、占有、破坏!
法律引荐
五四运动的过程
第一阶段(5.4-5月 底) 第二阶段(6月初—6月底)
运动中心:北京 主要成员:爱国学生
运动中心:上海 主要成员:学生、商人、工人 主要活动:罢课、罢市、罢工
人教版八年级上历史第13课五四运动

——<<上海学联告同胞书>>
问: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的决定性因素是
A.青年学生发挥了先锋作用 BB.工人阶级登上历史的舞台,发挥了主力军作用 C.有先进知识分子的指导、推动 D.广大人民的彻底觉醒
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学生一日不放,本店一日不开。” “国家将亡,无心营业。”
材料二 “罢学救亡,罢市救亡,我两界挺身 而起;民心不死,民国不死,愿诸 君努力进行。”
( )B
A、废除“二十一条”
B、外抗强权,内除国贼
C、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D、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2、中国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是在( A)
A、五四运动中 B辛亥革命后 C第一次世界大战间 D北伐战争中
3、材料:
“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惟不理,且对待日益严厉。 乃商界罢市不及一日,而北京被逮捕之学生释;工界罢工 不及五日,而曹、陆、章去。”
外抗强权,内除国贼, 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誓死力争青岛
1919年5月4日,北京大学队伍浩浩荡荡从红楼向天安门前进
北京学生爱国游行示威队伍
<<北京学界全体宣言>>
务望全国工商人各界,一律行起来, 外抗强权,内除国贼,今与全国同胞立两个 信条道:
(1)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但不可以断送!
(2)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 国亡了,同胞们,起来呀!
五.新旧民主主义革命比较
资产
阶级 反帝 资产 民主 反封建 阶级
革命
资产 阶级 共和国
资本 主义
三民 主义
资产
阶级 反帝 无产 民主 反封建 阶级
革命
人民民 社会 主专政 主义 国家
马克思 主义
问: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的决定性因素是
A.青年学生发挥了先锋作用 BB.工人阶级登上历史的舞台,发挥了主力军作用 C.有先进知识分子的指导、推动 D.广大人民的彻底觉醒
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学生一日不放,本店一日不开。” “国家将亡,无心营业。”
材料二 “罢学救亡,罢市救亡,我两界挺身 而起;民心不死,民国不死,愿诸 君努力进行。”
( )B
A、废除“二十一条”
B、外抗强权,内除国贼
C、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D、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2、中国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是在( A)
A、五四运动中 B辛亥革命后 C第一次世界大战间 D北伐战争中
3、材料:
“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惟不理,且对待日益严厉。 乃商界罢市不及一日,而北京被逮捕之学生释;工界罢工 不及五日,而曹、陆、章去。”
外抗强权,内除国贼, 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誓死力争青岛
1919年5月4日,北京大学队伍浩浩荡荡从红楼向天安门前进
北京学生爱国游行示威队伍
<<北京学界全体宣言>>
务望全国工商人各界,一律行起来, 外抗强权,内除国贼,今与全国同胞立两个 信条道:
(1)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但不可以断送!
(2)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 国亡了,同胞们,起来呀!
五.新旧民主主义革命比较
资产
阶级 反帝 资产 民主 反封建 阶级
革命
资产 阶级 共和国
资本 主义
三民 主义
资产
阶级 反帝 无产 民主 反封建 阶级
革命
人民民 社会 主专政 主义 国家
马克思 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