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地球物理导论读书报告剖析

应用地球物理导论读书报告剖析
应用地球物理导论读书报告剖析

应用地球物理导论读书报告

班级:地质工程1104

学号: 010*******

姓名:魏世豪

摘要:本文先介绍了地球物理学,它包含了重力学、地磁学、地电学、地热学、地重学以及岩石物理学,其中地球物理勘探是它应用非常广泛的一个分支。本文着重介绍了地球物理勘探的几种方法和使用范围,最后讲述了地球物理对社会的作用。

关键词:地球物理学,地球物理勘探,电法勘探法,探地雷达法,地震波勘探,弹性波测试,层像分析,水声勘探,综合测井,放射性测量,应用

前言

地球物理学是通过定量的物理方法研究地球的学科,特别是通过地震弹性波反射,折射、重力、地磁、电、电磁、地热和放射能等方法。地球是这门科学的研究对象,物理学是研究这门学科的理论基础.利用物理学的电学、磁学、热学、运动学和动力学等方面的原理和方法,研究地球各部分的物理条件、物理性质、物理状态,从空间和时间两个方面找出以上各方面的发展和联系,寻求其变化规律,就构成了地球物理学的内容。地球物理学的主体是固体地球物理学,这门学科自20世纪初就已经自成体系。到了20世纪60年代以后,发展极为迅速。

地球物理学,从广义上理解,除了固体部分还应包括研究地面形状的大地测量学,研究海洋运动规律的海洋物理学,以及研究高空和星际空间的空间物理学。不过,一般谈地球物理学是指固体地球物理部分,故称固体地球物理学。固体地球物理学包含许多分支学科,涉及海、陆、空三域,是天文、物理、力学、数学、计算数学、化学和地质学之间的一门边缘科学。固体地球物理学可分为两个大的方面:研究大尺度和一般原理的,叫普通地球物理学;勘察是有、金属、非金属矿、或其它地质体的,叫勘探地球物理学,又称物理探矿学。它在地球科学领域里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将地球作为一个天体来研究,这边确定了固体地球物理学和天体地球物理学直接的关系;在研究地球本身的结构和发展时,固体地球物理学又和地质学及地球化学有着很密切的联系。

普通地球物理学又包括重力学地磁学地电学地热学地重学以及岩石物理学。球物理学形成了独立的分支学科:地震学、重力学、地电学、地磁学,还有正在发展可能形成地热学。研究地球和大气圈之磁性的科学,主要研究有磁性的现象、来源、磁场等方面。地震学

(Seismology):研究地震、地震波及其在地球的内部传播等与地震有关的科学。地震学是用来研究地球内部结构的一门重要科学。

重力学(Gravity):研究关于地球重力的科学,研究范围包括地球上的重力现象、重力分布、重力场及其他相关性质的研究。

地磁学(Geomagnetism):研究地球和大气圈之磁性的科学,主要研究有磁性的现象、来源、磁场等方面。

地电学(Geoelectricity):研究地球电场的科学,藉以推导地球内部介质的物性、组成和分布状态。

地热学(Geothermometry):研究地球热的科学,包括地球的温度、内部的热流、地表温度分布的现象及地球热能的来源等。

地球物理探勘学(GeophysicalProspecting):此为地球物理技术的运用,包括地震、地电、重力和地热等方面,可利用在石油、金属与非金属矿床、地下水资源及工程基址等的探勘及探测上。

经过前一段时间地学习,我对应用地球物理勘探的技术和应用有了一些了解,下面简略地介绍一下我对应用地球物理勘探的认识。

正文

地球物理探测属于应用地球物理的一个分支,相对资源勘探,研究对象主要针对地球浅表介质,利用的是物理场近场,研究介质也更加复杂。方法手段主要包括地震或声波勘探、电(磁)法勘探及电磁波勘探。从观测方法看,又分为地面(包括水上)与地下方法,如间、井间,硐、硐间的探测就属于地下方法。目前工程地球物理探测广泛使用的主要为以下技术方法

●电法勘探研究地层电学性质及电场、电磁场变化规律,根据研究对象的电性差异,经仪器测量电场分布,进而研究电场的分布规律,以了解地下深处地质体的状况,从而达到勘探结果。电法勘探的方法电法勘探分为传导类电法和感应类电磁法,主要有:电测深法、K 剖面法、电剖面法、高密度电法、激发极化法、自然电场法、充电法、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瞬变电磁法。a、电测深法在同一测点上逐次扩大电极距使探测深度逐渐加深,观测测点处在垂直方向由浅到深的电阻率变化,并依据目的体与周边介质电阻率的差异,探测地下介质分布特征的一种电法勘探方法。b、K剖面法反射系数K剖面法是以电磁场和波动场为理论基础的一种电法勘探方法,它从现场数据采集到解释方法理论上突破了常规的视电阻率量板法的思路,建立了一整套的数值解释处理方法。早期的K剖面解释中只应用了一次微分K、二次微分K等几个基本的参数,且大部分只能进行单支曲线的求解。经过多年来的完善,当前应用的K剖面法已发展成利用曲线的一次微分K、二次微分K及相关参数推导出直接与岩体的孔隙率相关的广义充填系数vK,以及与软弱界面相关的广义界面系数vJ。利用这些参数更能较

好地反映岩土体中包含不同电阻率地质体及构造体的相对概念,这对解决岩溶、构造破碎带、滑坡体物质分区及滑面探测等工程地质问题更为有效。它的优点在于利用了相对精度提高的似真电阻率zρ为基础的vK参数来解决地质异常问题,而传统的电法勘探是直接以视电阻率sρ来解决地质问题的,因此,大大提高了勘探精度。c、电剖面法将某一装置极距保持不变,沿测线观测地下一定深度内大地电阻率沿水平方向的变化,依据目的体与周边介质的电阻率差异,探测地下介质特征的一种电法勘探方法。d、高密度电法电测深与电剖面方法的组合,其观测点密度高,可同时探测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电性变化的一种电法勘探方法。e、激发极化法依据目的体与周边介质的激发极化效应差异,探测地下介质分布特征的一种电法勘探方法。f、自然电场法通过观测地下介质的电化学作用、地下水中微粒子的过滤作用、岩体水中盐的扩散和吸附作用等产生的自然电场规律和特点,了解水文工程地质问题的一种电法勘探方法。g、充电法通过向被探测目的体供电,提高被探测目的体与周边介质的电位差并形成充电效应,探测目的体分布特征的一种电法勘探方法。h、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CSAMT) 根据不同频率电磁波具有不同穿透深度的特点,利用人工可控源产生音频电磁信号,探测地面电磁场的频率响应从而获得不同深度介质电阻率分布信息和目的体分布特征的一种电法勘探方法。i、瞬变电磁法(TEM) 利用不接地回线或接地电极向地下发送脉冲电磁波,测量由该脉冲电磁场感应的地下涡流而产生的二次电磁场,探测地下介质特征的一种电法勘探方法。电法勘探各方法的主要应用范围a、电测深法或K剖面法可用于探测覆盖层厚度和下伏基岩面起伏形态,进行地层分层和风化分带,探测地下水位埋深等,也可用于探测构造破碎带、岩性分界面、喀斯特、洞穴、堤坝隐患等:还可用于测试岩土体电阻率。b、电剖面法可用于解决非水平板状或球状电性异常体探测问题,也可用于探测构造破碎带、岩性分界面、喀斯特和洞穴等。c、高密度电法可用于探测构造破碎带、岩性分界面;喀斯特、洞穴、堤防和防渗墙隐患等;也可用于探测覆盖层厚度,进行地层分层和风化分带、岩性分层等。d、自然电场法可用于探测地下水流向,进行堤防和防渗墙探测,也可用于探查地下金属管道、桥梁、输电线路铁塔的腐蚀情况等。e、充电法可用于测试地下水流速流向,也可用于探测黏土或水充填的喀斯特洞穴、含水断层破碎带等低阻地质体的分布情况。f、激发极化法可用于地下水探测,圈定含水的古河道、古洪积扇、喀斯特、构造破碎带等,确定含水层的埋深,评价含水层的富水程度。g、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可用于探测隐伏断层破碎带、覆盖层厚度、地下古河道、喀斯特、洞穴等,也可用于堤防和防渗墙隐患探测,地下水和地热资源探测等。h、瞬变电磁法可用于探测覆盖层、构造破碎带、喀斯特、洞穴等;也可进行地层分层、风化分带,地下水和地热水资源调查,圈定和监测地下水污染情况,探测堤防和防渗墙隐患等。

●探地雷达法(GPR)属电磁波勘探类,是利用高频电磁波以宽频带短脉冲形式,由地面发射天线定向送入地下,经存在电性差异的地下地层或目标体反射返回地面,被发射天线附近的接收天线接收。电磁波在介质中传播时,其路径、电磁场强度与波形将随所通过的介质的电性及状态而变化。当发射与接收天线以固定间距沿测线同时移动时,就可以得到反映测线

地下介质界面分布情况的地质雷达图像。完整致密、性质相对均一的介质,反射波较弱;当存在岩溶破碎带时,这部分区域与周围介质之间的介电差异增大,反射波增强。探地雷达法主要应用范围:a、雷达剖面法可用于浅层覆盖层分层,探测喀斯特、构造破碎带、滑坡和塌陷等地质灾害、堤坝隐患和地下管线等,进行隧道施工掌子面超前预报。也可用于检测公路施工质量、地下洞室围岩与混凝土衬砌结合部状况、混凝土内部缺陷等。b、雷达透射法可用于孔间探测及其他二度体空间探测。c、雷达宽角法可用于估算介质的电磁波传播速度或确定反射界面的深度。d、孔中雷达可探测钻孔周边一定范围内的地质异常或进行地层分层,孔间雷达也可较精确地探测孔间的地质异常体。

●地震波勘探依据的物性基础是岩体的弹性,通俗的讲就是岩体的波阻抗差异。地震波勘探采用人工激发弹性波,沿测线的不同位置用地震勘探仪器检测大地的振动,检测的信号以数字形式存储,以便通过计算机处理来提高信噪

c、瑞雷波法利用瑞雷波在层状介质中的几何频散特性进行分层的一种地震勘探方法,按激振方式分为稳态和瞬态。地震勘探主要应用范围:a、浅层折射波法可探测地层厚度及其分层、基岩面起伏形态及风化带厚度、隐伏构造破碎带、松散层中的地下水位以及滑坡体厚度等,对探测岩体卸荷和洞室围岩松弛范围亦很有价值,也可测试岩土体纵波速度,不宜探测高速屏蔽层下部的地层。b、浅层反射波法不受地层速度逆转限制,可探测高速层下部地层,划分沉积地层层次和探测有明显断距的断层,可探测地层厚度及其分层、基岩面起伏形态及风化层厚度、隐伏断层构造等,探测松散层中的地下水位以及滑坡体厚度,也可测试岩土体纵波速度。水上可采取地震映像成像,在浅部松散含水地层探测时,可使用具有较强分层能力的横波反射法。c、瑞雷波法是一种颇具发展潜力的地震勘探方法,可进行浅部覆盖层分层,饱和砂土液化判定,地基加固效果评价,在测定岩土体密度,地基承载力等地基力学参数测试方面也作了许多有意义的工作。d、垂直反射法利用弹性波的反射原理,采用极小等偏移距的观测方式对目的体进行探测,根据反射信息的相位、振幅、频率等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和解释的一种弹性波勘探方法。在工程质量检测中应用较广。

●弹性波测试利用弹性波运动学和动力学特征对岩土体或混凝土进行波速测试或缺陷探测的方法。弹性波测试实际上就是弹性波勘探法在岩土体或混凝土质量检测中的运用,分声波法和地震波法两种,声波法包括单孔声波、穿透声波、表面声波、声波反射、脉冲回波法;地震波法包括地震测井、穿透地震波测试、连续地震波测试等。弹性波测试主要应用范围:a、单孔声波可用于测试岩体或混凝土纵波、横波速度和相关力学参数,探测不良地质结构、岩体风化带和卸荷带,测试洞室围岩松弛圈厚度,检测建基岩体质量及灌浆效果等。b、穿透声波可用于测试孔间或其他二度体空间的岩土体或混凝土波速,探测不良地质体、岩体风化和卸荷带,测试洞室围岩松弛圈厚度,评价混凝土强度,检测建基岩体质量及灌浆效果等。

c、表面声波可用于大体积混凝土、基岩露头、探槽、竖井及洞室的声波测试,评价混

凝土强度和岩体质量。d、声波反射可用于检测隧洞混凝土衬砌质量及回填密实度,检测大体积混凝土及其他弹性体浅部缺陷。e、脉冲回波可用于检测地下洞室明衬钢管与混凝土接触状况,也可用于检测混凝土衬砌厚度和内部缺陷。f、地震测井可用于测试地层波速,确定裂隙和破碎带位置。g、地震穿透波速测试可用于测试岩土体纵波、横波速度,也可圈定大的构造破碎带、喀斯特等速度异常带,检测建基岩体质量和灌浆效果等。h、地震连续波速测试可用于洞室、基岩露头、探槽、竖井等岩体纵波、横波速度测试,也可检测建基岩体质量,探测风化带和卸荷带。

●层析成像利用弹性波或电磁波的透射原理,对被测区域进行断面扫描,重建介质的波速或能量吸收图像的方法;分地震波CT、声波CT、电磁波CT。层析成像(CT)就是对物体进行逐层剖析成像,若一张物体的切片图像是两个空间变量(x,y)的函数,称之为图像函数,记作f(x,y),用不同方向的入射波“照射”物体,测到的波场信息至少是入射波方向θ和观测点位置ρ两个变量的函数称之为投影函数,记作u(ρ,θ)。1971年,奥地利数学家J·Radon 证明:已知所有入射角θ的投影函数u(ρ,θ),可以恢复唯一的图像函数(x,y)。这个定理就是层析成像的理论基础——Radon变换。层析成像(CT)主要应用范围:a、声波CT 适用于岩体和混凝土体的声波速度或衰减系数成像,主要用于不良地质体探测,灌浆效果检测,建基岩体质量检测,混凝土粱柱及坝体质量检测等。b、地震波CT 适用于岩土体地震波速度成像,可进行岩体质量分级,圈定构造破碎带、裂隙密集带、喀斯特及洞穴等速度异常地质体。c、电磁波CT 适用于岩土体电磁波吸收系数成像,可探测喀斯特等具有一定电性差异的地质体,圈定构造破碎带和风化带等。

●水声勘探利用声波反射原理专门探测水底地形地貌和进行水下地层分层的一种勘探方法。发射探头向水底发射声波脉冲,接收探头接收来自水底和

地层分界面的反射波,当测船航行时可获得连续的地层剖面记录,根据该记录可探测水底地形并进行水底地层分层。可探测水库、河道、湖泊和浅海深水区的水下地形,探测坝址、桥基、港口工程水下地层剖面。

其中我比较喜欢直流电法技术。

直流电法探测技术研究深度方向地层导电性的变化特征与规律,从而获得深度方向地层各种地电信息,它在同一点(称为观测点或记录点)逐次增大供电电极距(即增大电流的穿透深度)并进行相应的电场响应观测,这种响应包含了所穿透地层及所包含地质体的地电信息,于是可以得到观测点处沿深度方向由浅到深地层的电性变化特征,该方法它主要用于解决电性分层和小构造探测并解决有关水文地质问题。一般煤系地层常见岩石电阻率值

直流电法仪主要有以下技术指标:直流电法仪对井下掘进工作面的超前探水80m、底板测深80m,帮探和采面的平切处理,有三极探测(MS=1)和四极探测(MS=0)两种。三极测深探时面板上AB/2为跑极距离,是以5m为递增常数,MN/2为相临发射极距的一半,通常MN/2=10,设置中发射时间TT=22,MS=1,Zro=5;三极超前探桩号为1、2、3,MN/2=2,AB/2以6开始,按4的递增系数变化,设置中发射时间TT=22,MS=1,Zro=4;四极测深桩号按探测点发生变化,初始设置MN/2=1,AB/2=4,在设置中TT=22,MS=0,Zro=4即可开始工作。直流电法探测技术是一门新兴的地球物理勘探技术,分析人员利用物探仪器能有效的分析出一定范围内地质体的赋存状态,并能迅速地作出地质预报,为矿井提供及时、有效的地质预测,保障矿井的安全生产。确切的说,音频电透技术属于直流电法技术的特例,它们的原理是利用各类岩(矿)体之间在导电性方面存在电性差异,影响人工电源场的分布形态,以此差异性来断定地质异常体的存在性及存在范围。该类仪器的影响因素较少,主要是带电设备运行时产生的游离电磁场干扰人为产生的微弱电场。在这种条件下,非地质异常区中很容易形成物探异常区,也可能在实际的地质异常区中形成非物探异常区,这样我们达不到探测目的,甚至误导生产。电法探测影响的因素还有探测电极的打设情况,电极应尽量避免打设在积水、浮煤和干燥处。操作人员对仪器的熟知程度对数据质量产生的影响也不容忽视。电法数据的分析相对瑞利波来讲不是太依赖现场资料,对成果图的异常中值的确定是一个相当关键的问题,通过对平禹煤电各矿井的探测发现,探测中值取40~50较为合适;电法测深校正系数的选取,通过钻探改造发现以0.8为宜;音频电透的平剖图值15HZ深度定义为采面斜长的1/2,120HZ深度定义为15HZ的1/1.4较为合适。在这个指导思想下,我们利用直流电法所开展的测深探、超前探、测帮探还有对采面的横切,基本上能满足生产需求的精度。直流电法探测技术主要流程为完成井下原始数据采集及地面综合分析和报告编制,技术成果为物探报告书,并及时提交矿井,指导矿井生产。直流电法探测技术的亮点是利用仪器能够探知井下未知区域的构造分布情况,所得成果与实际吻合性好,有极好的指导生产意义。该技术操作方法简单,成果分析模式化,能有效探测出目标范围内的构造分布和发育情况,成果图直观,探测准确率高,是从事地质研究、勘探、矿产开采等行业技术人员的好帮手,有很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总结

地球物理对社会的作用:

1.用于做地质类专业勘查,以科研工作为主要方向,通过各种地球物理方法从事地质研究。包括复杂地质条件下大型岩体工程稳定性分析的理论与方法;地震正反演及地震数据处理中的热点问题研究;重大工程建设和城市发展中的环境工程地质问题;灾害环境下重大工程安全性问题的基础研究;滑坡形成机理与预测预报等。可以到地质调查局、海洋局等相关单位就职或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做相关的研究,教学工作。

2、预测自然灾害,利用各种数字地震台网和台站观测数据为基础,结合重力、形变等地球物理观测手段,通过震源运动学与动力学、近断层地面运动和重力变化场等方面的研究,为地震发生机理研究与地震预测提供理论指导。开展工程与城市防震减灾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研究;开展地震区划理论研究,编制地震区划图;开展强震观测、震害调查场地勘测与工程结构测试与分析;开展城市灾害预警和减灾技术、地震紧急救援技术与方法研究。

3.服务于工程探测类,通过地球物理方法,探测工程、建筑进行水文工程地质、城市环境与建筑基础以及地下管线铺设情况的勘查等,通过工程地质、浅层地球物理与岩土力学的理论、实验研究和工程实践及其信息综合集成,认识地球表层物质、结构、状态及其在自然和工程作用下变形破坏机理与过程,评价工程岩土体的稳定性及其环境效应,寻求相应的工程技术与处理措施,保证重大工程的安全构筑与运行,实施工程建设与环境保护、改善相互协调。

4.用以勘查石油与天然气和煤田地质构造,寻找金属与非金属矿产,可以到涉及到煤田、油田、矿井性质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做相关技术性工作。中国石化,中国石油,中国海洋石油等大型国企都有大量的地球物理学专业人才。

5.做相应的地球物理软件程序设计,地球物理仪器开发等工作,广泛应用于环保、城市给排水、地质、冶金、卫生防疫、商检、农业、渔业及教育科研等多个领域,这是在国内较为紧缺的行业。

6.服务于其他工程应用方向。提供区域地质;矿产地质;工程地质勘查;地球物理勘察;水文凿井;城市地下管线勘测及系统建设;路、桥、基桩质量无损检测;地质灾害评估与治理;地形测量、工程测量;管道测漏;地理信息系统建设;专题地图制作;农业地质;旅游地质;非开挖管线铺设;岩矿测试;矿产品开发等服务。总之,地球物理专业主要致力于开展战略性、综合性、先导性的应用基础创新研究,以解决国家在进行水电、矿山、油气勘探、铁路、交通、国防等部门工程建设中所提出的各种工程地质力学、地表结构、勘探地震资料处理难题。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地球物理专业有着越来越广阔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陈祖传.地球物理勘探技术的最新发展及今后的趋向

贾豫葛.地质工程专业地球物理勘探技术课程教学实践与思考

宋文杰,刘玉华,肖贵学.地球物理勘探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赵大鹏《矿产勘查理论与方法》,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刘天佑《地球物理勘探概论》,地质出版社;

网络资料

“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读书报告

“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读书报告 科学的历程,我们的在路上 有幸在老师的推荐了下匆匆拜读了吴国盛老先生的《科学的历程》一书,当然这样的书值得收藏,看一遍自然是不够的。自幼喜欢历史的我,对于科学史也是有极大的兴趣。 第一次接触“科学史”这个词还是高中时,听说一位熟人凭借科学史专业的硕士学位考上了公务员进入了科技局工作,世俗的眼光对于这个专业自然是不太看,但是当你走上了科研的这条里,回头看看才会发现我们是多么的幸运,居然踩在那么多人的肩膀上。 研究生报道前,父亲送我折转北京,第一次来北京繁忙中抽的一日空闲,父亲说天安门坐车经过一下就可以了,但是科学技术馆一定要去,因为我即将踏上科研的旅途。我开始认为科技馆就是给小孩子科普的地方,一个准研究生去不合适,但是去了之后发现我们在那里都只是小孩子。在中国科学技术馆花了整整一天的时间参观,老实说那里参观用三天的时间都不够。就在这一天的时间里面,我们将近一上午的时间用在一楼的华夏之光展厅,那里就是一副生动鲜活的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有代表性成就和发展轨迹的情景在线图,从纺织到印染,从建筑到造船,从天文到数学,期中很多的理论基础我还要煞费脑筋的去想一想算一算。在看了郑和宝船的复原模型后我们彻底被折服了,但是大脑中增加更多的不解,为什么近现代我们的科学技术是如此的落后,这个问题一直带到了现在。 吴国盛老前辈是这样论述的,中国的科学技术在明代继续缓慢的发展,并且出现了四部集传统科学技术之大成之作的科技名著。但是在清代特殊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即使按照中国传统科技固有的发展模式,其发展速度亦大大减慢。更何况与文艺复兴之后欧洲的科学技术的加速发展相比,老大腐朽的更是一落千丈。处于中国封建社会模式的没落的清朝学者,以它们的没落之心,抗拒传教士带来的西方科技,使得中国人对近代科学的创建者贡献甚微。原有的传统科学技术得不到飞快的发展,对于西方新兴的科技又予以抗击,结果是中国科技大大落后。 人们一般把为什么中国近代科学技术落后问题,等同于为什么中国没能产生出近代欧

磁法勘探实验报告

重力勘探实验报告 学号: 班号: 061123 :梦谨 指导教师:永涛

目录 前言 (2) 实验目的 (3) 实验原理 (3) 磁力仪工作原理 (4) 工作容及步骤 (3) 实验容及步骤 (6) 实验数据分析与解释 (7) 评述与结论 (13) 总结 (8) 建议 (9)

一.实验目的: 1.学习磁法勘探的基本原理,会用磁力仪进行简单的勘探; 2.根据勘探的结果,能够反演出地下物体的基本形态和特征。 二.实验原理 磁法勘探是利用地壳各种岩(矿)石间的磁性差异所引起的磁场变化(磁异常)来寻找有用矿产资源合查明隐伏地质构造的一种物探方法。 自然界的岩石和矿石具有 不同磁性,可以产生各不相同 的磁场,它使地球磁场在局部 地区发生变化,出现地磁异 常。利用仪器发现和研究这些 磁异常,进而寻找磁性矿体和 研究地质构造的方法称为磁 法勘探。磁法勘探是常用的地球物理勘探方法之 图1 磁异常示意图 一,它包括地面、航空、海洋磁法勘探及井中磁测等。磁法勘探主要用来寻找和勘探有关矿产(如铁矿、铅锌矿、铜锦矿等)、进行地质填图、研究与油气有关的地质构造及构造等问题。

三.磁力仪的工作原理 磁力仪按其测量的地磁场参数及其量值,可分为:相对测量仪器和绝对测量仪器。从使用磁力仪的领域来看,可分为:地面磁力仪,航空磁力仪,海洋磁力仪及井中磁力仪。下面重点介绍电子式磁力仪中的质子磁力仪。 (1)性能指标 图3-6 GSM-19T型质子磁力仪 主要技术指标如下: 灵敏度:0.05nT 分辨率:0.01nT

绝对精度:±0.2nT 动态围:20000到120000nT 梯度容差:>7000nT/m 采样率: 3秒至60 秒可选 温飘:0.0025nT/°C(环境温度为0到-40°C); 0.0018nT/°C(环境温度为0到+55°C) 工作温度:-40℃—+55℃ 存储4M字节:对流动站可存209715个读数 对基点站可存699050个读数 对梯度测量可存174762个读数 对步行磁测可存299593个读数 尺寸及重量:主机223×69×240mm,重2.1Kg 传感器170mm(长)×75mm(直径),重2.2Kg (2)测量原理 应用质子自旋磁矩在地磁场的作用下围绕地磁场方向做旋进运动的现象进行磁场测量。在水、酒精、甘油等样品中,质子受强磁场激发而具有一定方向性,去掉外磁场,质子在地磁场作用下绕地磁场T旋进,其旋进频率f与地磁场T强度成正比,关系式为: T=23.4872f 单位:伽马或纳特。测定出频率f即可计算出总磁场强度T的数

美学导论读书报告

美学导论读书报告 本来想读康德的《判断力批判》,但去图书馆借了翻看之后,发现它太过于抽象,太过于晦涩难懂。鉴于这个原因,又去借了曹俊峰的《康德美学导论》,一是因为其与老师开的当代美学有一定关系,有助于理解老师讲的一些名词、知识点。二则是这本书毕竟是导论,有指引的意思,作者会帮助解释其中的一些高深难奥的概念。经过一段时间的阅读,其中大部分理论已有所掌握,如什么先天原理,判断力批判的大致过程及其内容,康德关于美学的一些看法等。但由于书中涉及内容过于繁杂,且自己的能力有限不能一一进行阐释。而且有些东西也不求甚解。所以笔者计划选取其中一些自己相对理解的理论或美学观点对其进行归纳整理,阐释康德的美学观点,并会穿插一些笔者自己的见解。因为笔者以为读书笔记不应当仅仅是罗列书中内容要点,更重要的是阅读者自身应该从中学到或领悟到一东西,最好的结果是能够与作者产生思想上的共鸣。此乃读书笔记之要旨。 下面笔者将主要阐释康德对于艺术的定义及其看法。“艺术”的定义自古以来有众多的美学家、哲学家、文学家都进行过解读及其阐释,在此笔者不再一一赘述,鉴于笔者所阅读之书,将主要对本书中的观点进行整理归纳。 艺术一词的解释在本书的第十三章第一节,题目就是“什么是艺术”。题目虽是“什么是艺术”,好像作者要给

我们一个定义,但事实上却不是这样的。因为在康德看来没有什么事物是能够用一段文字来进行定义的,他能做的只是通过对比比较的方法,找出它与其他事物的不同点,进而归纳出其最本质的东西。了解了它的本质我们自然就会对其总体概念有一个明确的把握。 康德在此就是将艺术与非艺术进行对比,这些非艺术主要包括自然、科学、手工艺三个方面。先不提康德是怎样将他们进行比较的,在此我们先看一下康德进行对比的思路,即其思维方式是怎样的。首先他将艺术与自然进行对比。这说明了他首先承认了艺术的社会性或是人工性,他将二者对立开来。然后是科学,科学是一种探索事物运行规律的学科,是物质性的,由此看来康德将艺术区别于具有一定目的性或是目的性十分明确的事物。最后是手工艺,手工艺是具有使用价值的技术,可见康德将艺术与实用也有所区别。这就是他的基本思路,从大到小,从粗到细一层一层进行剖析。 康德首先是这样将艺术与自然区别的:艺术不同于自然。艺术是与自然绝然不同的两类事物。艺术与自然最大的不同就是它是一种“人工产品”而不是自然作用的结果。由于是人工产品它就有了一个重要特征,即它是以理性为基础的有目的有意图的自由的产品。在这里康德强调了“理性”这个词。理性在这里应该理解为有意识的,经过思考的。为了将它更加明了化康德又举了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即蜂房

物探报告模版

物探报告模版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龙水南路云锦路、茶陵路瞿溪路 工程物探成果报告 2015年7月 龙水南路云锦路、茶陵路瞿溪路 工程物探成果报告 项目负责: 报告编写: 报告审核: 报告提交日期:2015年7月 一、工程概况 项目名称:龙水南路云锦路、茶陵路瞿溪路移动非开挖工程 探测目的:龙水南路云锦路、茶陵路瞿溪路管线情况 探测范围:施工单位指定探测范围 提交日期:2015年7月 二、方法技术及仪器 1、根据探测目的,采用电磁法原理,通过对地下发射频率为33KHz、8KHz的交变电磁场,地下金属管线因感应而产生二次场,并在管线内形成感应电流,通过跟踪测量金属管线内电流变化,就能确定地下金属管线的平面位置,对二次场场强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得到地下管线的埋置深度;非金属管线采用地质雷达探测方法进行探测。

在工作区内采用盲探方法,通过扫描发现管线线索,然后进行追踪,确定管线的平面位置,根据发现管线的平面位置,通过二次场场强分析确定管线的埋置深度,最后在数字化地形图上标明管线的位置和埋深。 2、使用美国Ditch Witch 950R数字式精密地下管线探测仪。 三、探测成果 经过现场实地探测,管线分布如下: 龙水南路南侧电力排管一根 龙水南路北侧电信排管一根 龙水南路南侧燃气管一根 龙水南路南北两侧各有上水排管一根 龙水南路北侧信息顶管一道 四、说明 1、根据《城市地下管线探测技术规程》(CJJ61-94),各个管线的水平位置限差±(5+)cm,埋深限差为±(5+)cm,其中h为地下管线的中心埋深(cm):使用时要考虑管线探测误差。 2、地下管线有可能是上下两根重叠或左右两根距离很近,探测时只能探明一根;个别的特殊管线有可能仪器不能识别,因此在施工时应特别小心。

计算科学导论读书报告

计算科学导论读写报告 一、引言:时间过的真快,眨眼之间我们已经过完了一学期的大学生活。记得刚上大学的时候,我对计算科学完全不认识,也不知道如何开始自己的学习,但经过半年时间对计算科学的学习,我受益匪浅。老师循循善诱,让我渐渐的明白了该如何学习计算科学以及计算科学的意义是什么,对今后的发展也有了较清晰的认识,这对我以后的学习和生活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二、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初步认识 计算机经过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达到了现在的水平。1946年由冯诺依曼发明的ENIAC是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它的产生明确了计算机的五大部分: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并使用二进制运算代替了原来十进制运算,对今后计算机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随后又经历了第一代计算机(电子管1951—1959)、第二代计算机(晶体管1959—1963)、第三代计算机(集成电路1964—1975)、第四代计算机(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式微处理器1975—至今)的四次改革,使得计算机走进寻常人家,适应了社会的需要。 当今社会是计算机技术高速发展的社会,计算机的应用相当广泛,下到深海之下的蛟龙号,上到天穹之上的墨子号,无论是国家战略层面的导弹,核弹:还是走进千家万户的微型计算机,手机······计算机已经无孔不入的进入了人们的生活,成为了人们的必需品。所以计算机在未来的应用是无法估量的,而我国在计算机的发展上落后了一段时间,我国的计算机人才依然短缺,与美国等超级大国在计算机上的差距依然较大,所以在以后的时间里面,我国的计算机发展依然是受到国家重视的,这对我们来说是一场不小的机遇。 那么,我国的计算机行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呢?据我看来,应该有一下所说的素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系统地、较好地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包括计算机硬件、软件与应用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能在科研部门、教育单位、企业、事业、技术和行政管理部门等单位从事计算机教学、科学研究和应用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本专业培养和造就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系统掌握计算机硬件、软件的基本理论与应用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政府机关、行政管理部门从事计算机技术研究和应用,硬件、软件和网络技术的开发,计算机管理和维护的应用型专门技术人才。 我们也要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特别是数据库,网络和多媒体技术。掌握计算机应用系统的分析和设计的基本方法。具有熟练地进行程序设计和开发计算机应用系统的基本能力和开发CAI软件的能力。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良好的教师职业素养,具有从事计算机教学及教学研究的能力,熟悉教育法规,能够初步运用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具有善于与人合作共事的能力。了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动态。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独立获取知识和信息的能力。 还有,它所阐述的理论和方法对于我们今后的学习起到一个指导作用。它教会我们怎样才是一个科学的思维过程,面对所要处理和解决的问题,我们要有一套怎样的科学细想方法:一个科学的认识,一套科学的方法,一个科学的程序。看问题要从本质出发,发现问题的根本所在,这样给有利于实际问题的解决。强调了理论知识的重要性,这也是这门学科与其它学科的明显区别。 三、进一步的思考

多道瞬态面波探测实验报告

同济大学四平路校区文远楼前防空洞多道瞬态面波探测实验报告 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地球物理系 指导老师:吴健生赵永辉 小组成员:刘佳叶何文俊马驰 2011年6月

目录 1. 目的 2. 原理 3. 仪器介绍 4. 野外实施 5. 数据处理 6. 保证质量措施 7. 问题对策 8. 结论分析 9. 体会展望 10. 参考文献

摘要:利用多道瞬态面波探测方法,测定不同频率的面波速度VR,达到了解同济大学四平路校区黑松林斜坡地下的情况。 关键词:面波探测黑松林斜坡 1.实验目的 通过人工地震资料的采集、处理的方法对同济大学四平路校区黑松林斜坡进行勘察。要求勘探出黑松林斜坡地下的情况。 2. 实验原理 面波分为拉夫波和瑞利波。本实验主要应用的是瑞利波。同一频率的面波的相速度在水平方向上的变化反映出地质条件的横向不均匀性;不同频率的面波的相速度的变化则反映了地下介质在深度方向上的不均匀性。 通过测定不同频率的面波速度VR ,即可达到了解地下地质构造的目的。 3. 仪器介绍 4. 野外实施 4.1 实验区概况 试验区域位于同济大学四平路校区文远楼前,入口朝北,由于无法进入内部,初步估测

该防空洞在平面上呈长方形。实验区上部覆盖种有草皮的土壤层,堪探时土壤较湿润。 4.2 野外布线 此次实验本小组总布线条数为 2条,布线方向为南北向。我们根据实验场地具体情况,在防空洞入口边缘布下了第一条线,在第一条线西侧距离为3米处布下第二条线。在实验过程中,炮点距为1米,检波器间距为1米,检波器每次向北移动距离也为1米。进行人工激发时,我们在每点处各激发两次并采集数据,总共得到数据14组。 4.3 野外操作 1. 排线,布检波器 第一道测线 第二道测线

电气专业概论读书报告

成绩: 2010-2011学年 2 学期 “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概论”课程读书报告未来电力技术趋势 姓名:xxx 专业:电气工程xx自动化 班级:xx 学号:xx 2011 年 5 月

未来电力技术趋势 摘要 在跨入21世纪之际,人类面临着实现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挑战。在有限资源和环保严格要求的制约下发展经济已成为全球最重要的话题。所谓“可持续发展”是指当代的发展应以不损坏子孙后代的环境权益和生活质量为前提。由于人类的活动造成的全球气候变化便是当今世界关注的焦点,由于化石燃料利用产生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效应气体引起的全球变暖的趋势还在发展。近年来自然灾害大幅增加、地表平均气温升高、冰川溶化便是证据。另一方面,人口增长和工业发展能源需求不断增加。据国际能源协会(IEA)统计,1971~1991年期间全世界一次需求量每年平均增加2.4%,电力每年平均增长4.1%。预计,1991~2004年间,全球一次能源需求每年平均增长2.1%,发展中国际由于人口快速增长,工业化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等因素,对能源需求的增长更快。目前发展中国家有70%人口(20亿)缺电,今后这些地区的能源短缺将更加严重。为了维持当代的发展,化石燃料利用的势头不减。 我国人口众多,又处在经济高速发展阶段,能源供需矛盾突出。此外,化石燃料在一次能源中占很大比例。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实施新的能源发展战略,采用新技术。舍此别无他途。 本文将分析21世纪我国电力工业面临的挑战,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的技术,下世纪可能出现的技术突破,在此基础上,介绍几项电力新技术的发展现状和前景。 关键字:发展能源电力 In 21st century, human beings are facing to realiz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and soci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major challenges. In the limited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trict requirements under the control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has become the world's most important topic. The so-calle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refers to the development of contemporary generations should not damage the environmental rights, and the quality of life for the premise. Because of human activity is causing global climate change in the world today, because the focus of fossil fuel use carbon dioxide from the greenhouse gases such as a result of global warming trend is still in development. In recent years, the ground natural disaster greatly increased average temperatures, melting glaciers is evidence. On the other hand, population growth and industrial development energy demand increases ceaselessly. According to the international energy association (IEA) statistics, 1971 ~ 1991 once a year on average around the world during demand increased 2.4% annual average increase 4.1%, power. From 1991 to 2004, expects global energy demand, once a year on average growth in developing international because revaluation, rapid population growth, industrialization and urbanization process factors of energy demand growth faster. Currently developing countries have 70% population (20 billion) lack of electricity, the shortage of energy in the future these areas will be more serious. In order to maintain the contemporary development, fossil fuel use

直流电法仪物探报告

登封市慧祥煤业YDZ(A)直流电法仪探测报告 探测地点:12181巷道 探测日期:2007.10.23

本次YDZ(A)井下直流电法仪探测的地质任务是:12181掘进巷道前方地质含水结构 1、井下电法基本原理 矿井直流电法属全空间电法勘探。它以岩石的电性差异为基础,与地面电法不同,在全空间条件下建场,在地下巷道中进行电法测量工作,地下电流通过布置在巷道内的供电电极在巷道周围岩层中建立起全空间稳定电场,该稳定电场特征取决于巷道周围岩石的电性特征及其赋存状态,测量该电场的变化规律,使用全空间电场理论处理和解释,就可找到巷道周围岩石中引起电场变化的水文、地质构造等规律。 井下直流电法的方法技术很多,巷道迎头超前探测使用三点——三极探测法效果好; 该技术改变了传统的探测方法和解释方法,包括: (a)不使用传统容易的对数坐标,而使用难度较大的算术坐标,进行高密度采集数据; (b)改变过去单点解释方法,使用新的断面连续解释方法,能大大提高物探解释的准确性; (c)确定相应方法判断解释潜在突水通道的物探标准。 井下采集第一手资料是反映岩石电性特征的视电阻率,使用西安分院研制的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矿井电法专用软件进行处理和解释:(1)单独提取视电阻率中的含水信息——用于解释工作面巷道底板100m深度内的含水、导水规律,潜在的突水通道。 (2)单独提取视电阻率中的岩石电性分层信息——用于解释工作面底板隔水层厚度、含水层厚度、含水层原始导升高度。 (3)超前探测——井下巷道侧帮、迎头前方80米内的断层及含水、导水构造。

(4)立体成图——对工作面底板下不同深度进行类似“CT”成像的断面、平面切片,分离出电法含水异常区域,得到视电阻率低阻异常断面图、平面图,进行立体解释。 2、系统组成 YDZ(A)防爆数字直流电法仪(以下简称电法仪)是井下电法勘探仪器,也可用于地面进行电法探测地质构造。由9节1.8Ah锂电池组成5.4 Ah 10.8V电池组,逆变电路,整流滤波电路,极性变换发射输出,单片机控制电路,接收电路,显示、存储、通讯等电路组成。 电法仪的各功能板如图1所示,电池输出的直流电压经逆变升压电路产生70或100V的高压,经整流滤波、极性变换输出,通过AB 供入大地;同时通过MN接收大地的感应信号,经A/D转换器放大并转换成数字后送给单板机存入存储器。存储器中的数据通过RS232串行通讯口进行数据交换;供电时间有可选。供出的电流在显示器上显示。 电法仪的组成

地球物理勘探课程报告

地球物理勘探课程报告 学号:20111002833 班级:012111 姓名:李海亮 指导老师:曲赞

序言 叙述学习本课程的目的、任务和重要性 地球物理勘探方法是以岩矿石等介质的物理性质差异为基础,利用物理学原理,通过观测和研究地球物理场的空间与时间分布规律,以实现基础地质研究,环境工程勘察和地质找矿等目的的一门应用科学。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我们应当了解和掌握各种地球物理勘探方法的基本原理,了解这些勘探方法在基础地质研究,矿产勘查等领域的应用,学会在自己专业中运用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学会利用地球物理资料去分析和解决各种地质问题。 第一节重力勘探 重力方法的物理原理和重力方法的特点 原理重力勘探是利用地质体与围岩之间的密度差在地表产生的重力异常来确定地质体形状、大小、埋深等因素,从而对工作地区的地质构造和矿产分布情况作出判断的一种地球物理勘探方法。重力异常是重力勘探的主要研究对象,其实质就是地壳内部物质密度分布不均匀,地质体与围岩间有质量差,即剩余质量,剩余质量产生了一个指向地质体质量中心的附加引力,该引力在正常重力方向上的投影即为重力异常。得出重力异常后,再对其进行地形、高度、中间层和正常校正后,便可得出由地质体引起的异常。 为了了解不同形状、大小、产状的地质体所引起的异常,需进行异常的正演计算,即计算一些简单规则几何体引起的重力异常特征,利用它们来近似代替不同特征的实际地质体;而反演则正好相反,是已知地质体的异常特性,来推算其几何特征。反演是最终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目标是寻找、研究或推断金属或非金属矿体和研究地质构造等。 特点相比其他勘探方法,重力勘探的特点在于:①可利用重力勘探透过覆 盖层寻找隐伏的地质构造或盲矿体;②仪器轻便、观测简单、工作效率高、施工 进度快、成本低;③应用范围广,目前可用于找矿、划分大地构造单元、石油天 然气勘探、工程勘探等。 如何利用重力方法来解决地质问题(举例说明) 基本方法为:重力勘探——发现异常——综合分析、反演推测——实际探测——正演计算、推测异常是否合理 重力法在天然地震预报,油气、煤炭、金属非金属矿及地下水勘查,海洋环 境调查,了解上地幔的密度变化、研究地壳深部构造及地壳地活动性、划分大地 构造单元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 例如20世纪70年代在吉林省某地区进行勘探金矿石时,采用的是重力法勘探,成功发现了含铜硫铁矿。该区已发现小型矽卡岩磁铁矿。为了扩大矿区范围,

物探报告

勘查地球物理概论

重力勘探 重力勘探是利用地壳内部各种岩(矿)石间因密度差异而引起的重力场变化来查明地质构造和寻找有用矿产的一种地球物理勘探方法。 重力场 地球上任何物体都要受到重力作用,物体的重量和自由落体运动都是重力作用的表现。 地面上一切物体都要受到两种力的作用,其一是地球的全部质量对物体的引力,其二是 物体在自转的地球上受到的惯性离心力C,重力P就是它 们的矢量和(图2-1-1)。 地球对物体的引力遵从万有引力定律。按照这个 定律,质量分别为m1和m2的两个质点间的引力F,与它们 质量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之间的距离r的平方成反比, 其模量为: (2-1-1) 式中G为万有引力常数,在SI制(国际单位制)中, G=6.67×10-11m3/(kg?s2)(米3/千克?秒2)。F的方向 沿着两质点的连线,单位为N(牛顿)。 地球对某一质点的引力,就是地球内所有质点对该质点引力的合成。如果知道地球的形状、大小和密度分布,原则上可以通过积分算出这个合力,它的方向近似地指向地心。 (图2-1-1) 重力作用质量为m的质点在自转的地球上要受到惯性离心力C的作用,C的大小与地球自转角速度ω的平方和该质点到自转轴的距离R成正比,其模量为: (2-1-2) C的方向垂直于地球自转轴,并沿着R指向球外。显然,惯性离心力是由赤道向两极逐渐减小的。 事实上,惯性离心力是相当小的,其最大值也仅为平均重力值的三百分之一,因此重力基本上是由地球的引力确定,其方向大致指向地心。 地球周围具有重力作用的空间称为重力场。根据牛顿第二定律,作用于质量为m0的质点上的重力P的模值可表示为 P=m0g 式中g为重力加速度。显然 (2-1-3) 上式左端表示单位质量所受的重力,即重力场强度。由此可见,空间某点的重力场强度,无论在数值或量纲上都等于该点的重力加速度,且二者的方向也一致。为叙述方便,今后如无特殊说明,我们提到的重力即是指重力加速度或重力场强度。 【重力位】从场力做功的观点出发,重力场的特征还可以用重力位来表示,重力场中某点的重力位W等于单位质量的质点由无穷远移至该点时场力所做的功。等重力位面称水准面,

专业导论的心得与体会

专业导论的心得与体会 专业导论课心得 要说专业导论课的心得,我坦白说没什么,因为专业导论课就是 说一些专业的知识,有点枯燥乏味,不过这门课也让我们更了解我们的专业。回想起当初选英语这门专业的时候,我根本就没有考虑那么多,例如英语是一门什么专业;英语专业的学生要怎么就业的问题;英语专业的学生竞争有多激烈等等的问题。但是专业导论课就让我们全面认识了英语这个专业,也让我们知道了现实的残酷。 作为英语专业的学生,应该对自己的专业,环境,及其 __有相当程度的了解,这样才能给自己一个准确的定位,进而更专心致志地学习英语。专业导论老师告诉我们:专业英语不仅包括英语技能的训练,而且有明确的专业内涵,是语言技能的训练与专业知识学习的结合,即作为表现其实质内容的语言技能,功能意念的语料载体可以随专业方向变化,使学与用紧密结合。换句话说,我们不能死读书,不能认为学英语就是英语说的很流利,读写都没有问题就是人才,我们要因应我们不同的专业方向去扎实我们的英语技能,丰富我们的专业内涵。由于特定职业的需要,要求达到在本职业范围内的使用英语目的。例如选择旅游英语方向,我们就要在西方国家人文历史,风土人情上深入了解,这样可以让我们在就业竞争中更胜一筹;如果选择翻译英语方向,我们就要认真选择我们主要翻译的方面,选择法律的话就要好

好了解法律条文中的专业术语,选择历史文学的话就要多读一些外国作者的原著,了解一些外国作者的生平,写作风格,作品等都有利于我们准确的翻译;选择商贸英语方向,我们要好好了解我国国情和英语国家的 __发展,具有较好的外语表达能力和基本调研能力。所以 英语专业是以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创新型、应用型人才为核心,全面强化素质教育,注重对学生获取知识能力、运用知识能力、独立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培养出来的的外语人才具有扎实的外语基本功、宽广的知识面、一定的相关专业知识、较强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能适应军事、教育、科研等部门的工作需要。 专业导论课的老师还让我们了解到如何有效率的学习英语,提高 各项英语技能。英语专业学习要求学生需要在听说书写方面狠下工夫,平时多听多练,平时多开口进行语音的矫正,多与国外的教师进行交流,进行语法及其书本的课后练习。课后多读些国外的文学作品和写写不同话题的英语文章,练就扎实的写作基本功,打好听说读写实践能力的基础。英语专业毕业以后就业的方向主要有英语教师、英语翻译、外贸业务员、外贸跟单员等,不过无论哪一个职业,英语口语都是非常重要的。英语学习要重视句子和文章的朗读背诵,以培养语感。学英语记单词很重要,但机械记忆是没有用的,我们要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文。要记住:记句子比记单词划算。我们要养成记句子的习惯,因为句子中既包含了发音规则,又有语法内容,还有词的具体用法。英语学习注重积累,多用英语回答问题,多用英语写日记是不错的学

地球物理勘探方法

地球物理探矿法 一、地球物理探矿法的基本原理 物探的基本特点是研究地球物理场或某些物理现象。如地磁场、地电场、放射性场等,而不是直接研究岩石或矿石,它与地质学方法有着本质上的不同。通过场的研究可以了解掩盖区的地质构造和产状。它的理论基础是物理学或地球物理学,系把物理学上的理论(地电学、地磁学等)应用于地质找矿。因此具有下列特点和工作前提: (一)物探的特点 1.必须实行两个转化才能完成找矿任务。先将地质问题转化成地球物理探矿的问题,才能使用物探方法去观测。在观测取得数据之后(所得异常),只能推断具有某种或某些物理性质的地质体,然后通过综合研究,并根据地质体与物理现象间存在的特定关系,把物探的结果转化为地质的语言和图示,从而去推断矿产的埋藏情况与成矿有关的地质问题,最后通过探矿工程验证,肯定其地质效果。 2.物探异常具有多解性。产生物探异常的原因,往往是多种多样的。这是由于不同的地质体可以有相同的物理场,故造成物探异常推断的多解性。如磁铁矿、磁黄铁矿、超基性岩,都可以引起磁异常。所以工作中采用单一的物探方法,往往不易得到较肯定的地质结论。一般情况应合理地综合运用几种物探方法,并与地质研究紧密结合,才能得到较为肯定的结论。 3.每种物探方法都有要求严格的应用条件和使用范围。因为矿床地质、地球物理特征及自然地理条件因地而异,从而影响物探方法的有效性。 (二)物探工作的前提 在确定物探任务时,除地质研究的需要外,还必须具备物探工作前提,才能达

到预期的目的。物探工作的前提主要有下列几方面: 1.物性差异,即被调查研究的地质体与周围地质体之间,要有某种物理性质上的差异。 2.被调查的地质体要具有一定的规模和合适的深度,用现有的技术方法能发现它所 引起的异常。若规模很小、埋藏又深的矿体,则不能发现其异常;有时虽然地质体埋藏较深,但规模很大,也可能发现异常。故找矿效果应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3.能区分异常,即从各种干扰因素的异常中,区分所调查的地质体的异常。如铬铁矿和纯橄榄岩都可引起重力异常,蛇纹石化等岩性变化也可引起异常,能否从干扰异常中找出矿异常,是方法应用的重要条件之一。 二、地球物理探矿法的应用及其地质效果 (一)应用物探找矿的有利条件与不利条件 1.物探找矿有利条件:地形平坦,因物理场是以水平面做基面,越平坦越好;矿体形态规则;具有相当的规模,矿物成分较稳定;干扰因素少;有较详细的地质资料。最好附近有勘探矿区或开采矿山,有已知的地质资料便于对比。 2.物探找矿的不利条件:物性差异不明显或物理性质不稳定的地质体;寻找的地质体或矿体过小过深,地质条件复杂;干扰因素多,不易区分矿与非矿异常等。 (二)物探方法的种类、应用条件及地质效果简要列于表4—5。 物探方法的选择,一般是依据工作区的下列三方面情况,结合各种物探方法的特点进行选择:一是地质特点,即矿体产出部位、矿石类型(是决定物探方法的依据)、矿体的形态和产状(是确定测网大小、测线方向、电极距离大小与排列方式等决定因素);二是地球物理特性,即岩矿物性参数,利用物性统计参数分析地质构

机制专业导论学习报告

机制专业导论学习报告 17本机制一班孟宪哲20171030119 一、对专业的认识: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是培养具备机械设计制造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能在工业生产第一线从事机械制造领域内设计制造、科技开发的人才的专业。以机械设计制造为基础融入计算机科学、信息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等交叉科学。本专业的主要任务是运用先进机械设计制造技术理论与方法解决现代工程领域中的复杂技术问题以实现产品智能化的设计与制造培养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工作地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本专业主要用于国防建设、民用运输、资源开发等与国民经济命运相关的领域。随着高科技的发展,本专业会逐渐运用智能化技术、新材料、环保技术、新能源等。不久的将来,本专业会向航天领域、单兵化作战、机器人领域进一步发展。就业是每个人都关心的问题,对本专业来说就业不是个难题。因此只要我们具有真才实学就一定会在今后的社会上大放光芒。我国的工业基础难以和欧美强国相比因此我们更要不断学习新技术、努力研发新产品为我国的工业强国之路打下坚实的基础。此外各种新技术的应用会让机械迅猛发展,所以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这是挑战与机遇共存的年代,只要我们努力奋斗就一定会有美好的明天。 二、专业简介: 本专业以现代机械设计、制造技术为主,并兼顾微电子技术在机械行业应用的工科专业。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综合素质高,具备机电系统设计制造的基本知识与应用能力,能在工业生产第一线从事机电系统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工作复合型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机械设计与制造的基本理论,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技术、控制理论及方法的基本知识,受到现代机械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进行机电产品设计、制造及设备控制、生产组织管理的基本能力。毕业生应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及正确运用本国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技术理论基础知识,掌握机、电、计算机结合的机电系统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的能力;具有从事现代柔性加工系统的应用、运行管理和维护的能力;了解其科学前沿及发展趋势,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创新意识。 三、机械制造业现状: 机械制造业作为世界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状况与其所处的外围环境有着紧密的关系,并受制于经济周期变动的影响,既表现为对经济周期的敏感性,又表现出一定的滞后性。上世纪90年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导论读书报告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导论读书报告材控普0903 覃春花20094406 摘要: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导论科目上课时间:从本学期的第五周到本学期的十二周。上课地点:A106。第五、六周学习内容:本科目的学习方法、基本要求、目的、任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的介绍。第七周学习内容:金属塑性加工中的基础理论及现代设计分析方法运用介绍。第八、九周学习内容:焊接的相关知识。第十、十一周学习内容:体积成形技术中的锻造、轧制相关知识。第十二周学习内容:特种成形及其它成形,板料成形、模具相关知识。 本课程主要学习内容有材料加工技术的发展与现状、金属塑性加工、模具技术、焊接与连接技术等,要求学生通过学习对材料加工技术的基本方法有较全面、较概括的了解,对相关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最新发展成果有所了解,初步掌握材料加工工程中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及发展概况。本课程是为以后专业学习做准备的,让我们进一步了解我们的专业。 材料加工技术的发展与现状: 1.材料加工技术的发展与人类文明 我们通过学习了解了关于石器、陶瓷、青铜器相关知识,以及

对学科的历史有了一定的了解。 (1)石器——数百万年前,人开始用骨头、石头制成简单的工具,具有了材料加工痕迹。开始了人类历史达二、三百万年之久的石器时代。50万年前,北京猿人使用的石头和骨头工具,制作粗糙,无用途分化,无美的概念。 (2)陶器——六千多年前的西安半坡遗址出把锡矿石加到铜里一起熔炼,制成的物品更加土的制作十分精美的尖底陶罐、鱼纹彩陶盆等。出现了带装饰性的容器类陶制器皿。 (3)青铜器——生产力发展,古人在不断改进石器和寻找石料的劳动中,发现了天然铜块,加热锻打,加工成各种器物。我国的青铜冶炼始于夏代。青铜器是中国伟大文明历史的记载,她在记载伟大文明的同时,也见证了中国近代屈辱史。 材料加工技术的学科内涵: 材料加工技术属于材料加工工程学科,是研究控制材料的外部形状和内部组织结构,以及将材料加工成人类社会所需求的各种零部件及成品的应用技术的学科。而材料加工工程学科又属于材料科学工程学科,这是一个一级学科。其中,材料加工工程又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金属压力加工。2、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3、焊接。4、铸造。5、金属材料及热处理。其中金属压力加工包括我们学校的特色:金属的轧制。

物探方法试验及仪器一致性检验报告

长沙市城市地下管线补探补测第一标段物探方法试验及仪器一致性检验报告 中国有色金属长沙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二〇一五年四月

长沙市城市地下管线补探补测第一标段物探方法试验及仪器一致性检验报告 编写: 项目负责: 技术负责: 审核: 审定:

目录 1.目的 (1) 2.仪器检查 (1) 3.方法试验内容 (1) 4.方法试验数据 (2) 5.一致性检验 (3) 6.一致性检验数据 (3) 7.结论 (5)

1.目的 在长沙市城市地下管线补探补测第一标段(雨花区)项目中,为确保管线探测仪器的一致性和有效性,选择最佳的探测方法,在进入测区探测前,进行了物探方法试验和仪器一致性检验。 2015年4月1日,我公司在在雨花区汇金路西侧进行了物探方法试验和仪器一致性检验,并通知了相关监理人员到现场旁站。 2.仪器检查 在进行试验检验前,首先对投入工程的2台管线探测仪进行了检查。检查结果:仪器各按键、显示屏等状态良好,附件齐全;发射机、接收机自检正常,可以进行方法试验和一致性检验。参加试验及校验仪器的情况见下表。 管线探测仪及编号一览表表1 3.方法试验内容 根据《长沙市地下管线探测技术规程》和本项目的具体要求,我公司组织了物探人员在已知电力管线上用两台探测仪进行了方法试验。本试验对于电力管线采用对比的方式进行,即在已知管线点上分别采用不同信号施加方式对管线探测仪器进行试验。试验中采用的是夹钳法。 (1)收发距的选择。本次试验对夹钳法的最小收发距和最佳收发距进行了试验。最小收发距为夹钳法下的最小收发距,从夹钳的一端开始,每1m观测一次,以一次场的影响程度最小为原则确定最小收发距。最佳收发距为发射机夹钳在无干扰的已知单根电力管线上,接收机沿管线走向方向进行观测,把采用70%法测深的结果与已知深度进行比较,确定最佳收发距。详见最小收发距试验图表及最佳收发距试验图表。 (2)工作频率的选择。本次试验的两台仪器工作频率各不相同,其中RD8000的频率主要有8kHz、33kHz、65kHz、83kHz,RD4000的频率主要有8.19kHz、32.8 kHz、65.5kHz,不同的工作频率对管线探测结果有一定影响。对比各工作频率的探测结果,电力管线探测RD8000应以33kHz为主,RD4000应以32.8kHz为主。 (3)信号激发方式的选择。由于本项目探测项目只有排水和电力类管线,且电力

机械专业导论学习报告

教案 机械设计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导论学习报告 【 BJ1201 02 姜采苓】从进入学校到现在,已经快要四个月,一个学期的课程几乎也要结束了。随着专业导论课的结束,我对本专业的要求等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一、参观工业博览会体会 11月,经由学校的带领,我们去参观了位于龙阳路国际会展中心的第14届工业博览会。展馆极大,参展的各类工业企业也很多,带来了许多国内外先进的机器和技术。让我们体会到了机器带来的魅力。 1、参观内容 本届工博会共设置了数控机床与金属加工展、工业自动化展、新能源与电力电工展、新能源汽车展、环保技术与设备展、信息与通信技术应用展、科技创新展等7个专业展。各个不同的展馆连接在一起,方便我们穿行和参观。去的当天人头攒动,好不热闹。在惊叹于人的密度之后,更让人惊叹的莫过于各个展馆里的让人耳目一新的新科技,新机器。 参观工博会之前便通过网站对工博会有了初步的了解,本次工博会首发产品数量是历届最多的,如代表世界切割和折弯加工最高水平的瑞士百超公司将在工博会现场首发ByJin激光切割机;德国通快将在工博会现场首发TruPunch 3000+最新型冲压机床等,有不少是国家专项。除了新产品首发,本届博会上还有不少“世界之最”。工业机器人史上体积最小的速度选手,IRB120机器人在中国工博会上表演组装鼠标;上海机床厂有限公司展出的MK84300超重型精密数控轧辊磨床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顶磨型精密数控轧辊磨床;西门子将带来目前市场上最紧凑的解决方案——科里奥利流量测量技术;代表世界工业清洗设备领域最顶尖技术的四巨头,意大利的Interpump通用泵业、彗星COMET、AR公司以及来自德国的凯驰等厂家,均携带新产品亮相。 有心去参观这些机器后,许多有趣的机器也吸引了我,会打乒乓球的手脚敏捷的机器人,能模仿马匹大象走路的机器人,特别是安川电机有限公司展出的MH5型号会玩魔方的机器人能手。据说机器人面部内置照相机,在玩魔方前,它会将魔方具到“面”前,对魔方的6个面进行拍照,然后用其色彩识别功能自动生成程序,快速地将魔方复原。让我觉得科技充满了无穷的魅力,技术能改变世界。因此还忍不住拍了很多照片回去和高中同学们介绍。特别印象深刻的就是我校参展的八个项目中,“基于直线电机的地铁屏蔽门控制系统”荣获高校展区项目优秀展品二等奖。学校荣获高校展区的优秀组织奖。

超前探物探报告

瞬变电磁法超前探物探报告

编制: 参加人员: 资料处理: 审核: 技术负责: 施工单位:武汉地大华睿地学技术有限公司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高科资源仪器探测研究所武汉地大华睿地学技术有限公司 2012年09月27日 秭归实验 掘进头瞬变电磁法超前探物探报告

前言 为了避免巷道掘进中直接揭露含水构造,依据现场巷道施工情况,在实验巷道正前方50米处采用矿井瞬变电磁探测技术进行超前探测,依据探测结果和矿井水文地质地质资料,探测巷道前方150m范围和底板斜向下150m范围内含水构造发育情况,为布置探防水钻孔设计提供依据。 本次基本工作范围为巷道掘进方向,做一次超前探探测任务,结合矿方已有的水文地质资料,对掘进头前方的富水性分布进行分析,为后期探防水钻孔设计提供依据。 一、物探勘探任务及目的: (1)每次超前探基本测线2条,每条测线11个物理点,总计22个物理点。探测掘进头前方顺层及底板的低阻体异常及分布范围。 (3)分析测区内含水构造形态、水力联系。 (4)对测区内煤层开采或水害治理提供物理探测技术依据。 (5)为布置探防水钻孔设计提供依据。 二.矿井瞬变电磁工作仪器 现场仪器使用的为武汉地大华睿地学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TEMHZ75矿用瞬变电磁仪和TEMJF50矿用隔爆兼本安型发射机(大功率)组合实现。这套矿用瞬变电磁仪对低阻充水破碎带反映特别灵敏、体积效应小、纵横向分辨率高,且施工快捷、效率高等优点,既可以用于煤矿掘进头前方,也可以用于巷道侧帮、煤层顶、底板等探测,为煤矿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水患和导水构造的超前预测预报提供技术手段。同时这套瞬变电磁仪系统可以通过加大发射功率的方法增强二次场,提高信噪比,从而加深勘探深度;通过多次脉冲激发场的重复测量叠加和空间域多次覆盖技术的应用提高信噪比,应用于工作复杂、噪声干扰大的煤矿井下水害超前预报使用,有效勘探深度能达到150米。 三、工作布置与工作量、技术措施及质量评述 1.本次矿井瞬变电磁法勘探试验施工布置与工作量,沿巷道掘进头,布置测线3条,通过在掘进头移动发射接收线圈,形成3条超前探测的实测剖面。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