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江流域生态足迹计算与分析

合集下载

赣江流域生态经济价值与生态补偿研究

赣江流域生态经济价值与生态补偿研究

赣江流域生态经济价值与生态补偿研究肖池伟;刘影;李鹏【期刊名称】《地域研究与开发》【年(卷),期】2016(035)003【摘要】借鉴生态补偿研究中生态价值当量的思路,构建森林、草地、农业用地、湿地、河流湖泊和荒地6类不同生态系统指标,对赣江流域的生态经济价值进行测算与分析。

结合以生态服务功能价值为基本依据的生态补偿,引入经济学中的博弈论,以赣江流域上游的赣州市和下游的南昌市为例,建立流域生态补偿模型。

结果表明:基于修正系数下赣江流域2013年的生态价值当量为730.16万,生态经济价值为46.85亿元,各县域的生态价值当量和生态经济价值差异均较大且二者表现高度一致。

从生态价值当量看,最小值为赣州市区的2.87万,最大值为宁都县的31.36万;从生态经济价值来看,最大为宁都县的2.04亿元,最小为赣州市区的0.18亿元。

空间上看,赣江流域的生态价值当量和生态经济价值存在一定的地域分异规律,上游明显优于中下游,高值区域集中分布在梅江流域的宁都县、兴国县等县域,低值中心分布在除宜春市区外流域内的各个地级市区,其中林地生态系统的贡献最大,比重达58.98%。

利用2004—2013年赣州市的GDP数据和环保投入与南昌市的GDP数据,结合博弈论分析得到上下游的补偿额度在91.53亿~113.18亿元之间。

%According to the ecological value equivalence, six different ecosystems indicators of forest, grass-lands, agricultural lands, wetlands, rivers-lakes and desert were constructed with the help of six ecosystems data of Ganjiang Basin in 2013.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is an important economic instrument to coordinate regional eco-nomicdevelopment, protect the ecosystem. This paper introduced the economic game theory and established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model by examples of Ganjiang Basin downstream of the Nanchang and upstream of Ganzhou. County ecological value equivalent and ecological value are differ huge in Ganjiang Basin, a maximum of Ningdu reached to 31.36 ten thousand and 2.04 one hundred million yuan(RMB), the minimum is Ganzhou reached to 2.87 ten thousand and 0.18 one hundred million yuan( RMB) , the county’ s gap of more than 150 times. Upstream county is much better than downstream in Ganjiang Basin, high value area concentrated in Ningdu, Xingguo and other counties in Meijiang Basin, low value area is located at urban other than Yichun City. The ecological value of woodland ecosystems contribute the largest proportion in the basin, up 58.98%. The game theory analysis indicates that the eco-compensation value of the basin is at the range of 91.53 one hundred million yuan( RMB) and 113.18 one hundred million yuan ( RMB) .【总页数】6页(P133-138)【作者】肖池伟;刘影;李鹏【作者单位】江西师范大学鄱阳湖湿地与流域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昌330022; 江西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南昌330022;江西师范大学鄱阳湖湿地与流域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昌330022; 江西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南昌330022;江西师范大学鄱阳湖湿地与流域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昌330022;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1001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205【相关文献】1.流域生态补偿居民支付意愿与水平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以赣江流域南昌段为例[J], 熊凯;孔凡斌2.流域生态补偿居民支付意愿与水平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以赣江流域南昌段为例[J], 熊凯;孔凡斌;;3.基于生态经济价值的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标准研究 [J], 黄迪;温岩;张子平4.赣江流域农户生态补偿受偿意愿和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498户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 [J], 熊凯;王奔;程迪卿5.赣江流域生态补偿量化研究 [J], 吴林芳;谢帮生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于遥感生态指数的小江流域生态环境评价与变化分析

基于遥感生态指数的小江流域生态环境评价与变化分析

基于遥感生态指数的小江流域生态环境评价与变化分析本研究区域赣江流域位于江西省中部和南部,其面积约为84100km~2,占全省面积一半多,其生态环境质量对全省社会经济具有重要影响。

对赣江流域生态环境质量进行综合评价,不仅对流域内乃至于整个江西省环境治理与保护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

本文以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和技术为支撑,选取1994、2004年Landsat TM和2014年OLI 三期遥感影像为主要数据,结合DEM、统计数据以及气象资料,针对研究区域特点,参照《生态环境评价技术规范》,选取生物丰度、植被覆盖度、水网密度、土地退化以及社会经济因素五个因子,构建生态环境综合评价体系。

选取综合指数法对研究区域生态环境进行评价,同时确定等级以及做了相关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各个指标完成了定量分析以及生态环境质量影响,同时生成个指标相应的专题图。

评价结果显示:(1)生物丰度以及植被覆盖度指数比较高,两者共同作用对生态环境综合指数造成比较大的影响,在两者指数值高的年份生态环境综合指数也高,两者变化趋势与生态环境综合指数一致。

(2)土壤侵蚀指数由1994年的75.1881到2004年的57.4056再到2014年的44.3158,由于土壤侵蚀指数是逆向指标值越大土壤状况越恶劣,结果表明在研究年间,土壤侵蚀退化情况逐年好转。

(3)社会经济指数1994年、2004年和2014年分别为63.1636、74、4826和85.3571,指数呈现直线上升趋势,说明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质量干扰越来越严重。

(4)在研究年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综合指数由1994年的65.1626下降到2004年的62.9033,在上升到2014年的67.4433。

在1994到2004年间流域内生态环境综合指数变化为-2.2593,表明生态环境质量存在略微恶化现象,2004到2014年间生态环境综合指数变化为4.54,表明生态环境有好转,在1994到2014年间生态环境综合指数变化为2.2807,说明生态环境整体有变好的趋势。

生态足迹理论及其定量分析方法

生态足迹理论及其定量分析方法

3
一、理论产生背景
从80年代开始,一些国际组织及有关研究人员就 努力探寻能定量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的可持 续性指标。因此评价和监测可持续发展的状态和 可持续发展的程度,这是当前可持续发展研究的 热点与前沿。 人文发展指数(HDI) 绿色国民生产净值(绿色GNP)和可持续的经济福利 指标(ISEW)等可持续性标
10
三、生态足迹计算模型

生态足迹指标将人类消费的资源和能源折算成全球统一、 具有同等生态生产力的地域面积,以进行不同区域的比较。 生态足迹的计算一般由生态足迹的需求和能供给的生物生 产土地面积(生态承载力)2部分组成。 区域的生态足迹如果超过了区域所能提供的生态承载力, 就出现生态赤字;否则将表现为生态盈余。区域的生态赤 字或盈余,反映了区域人口对自然资源的利用状况。
5
一、理论产生背景

许多研究结果表明,发展的可持续性主要取决于
自然资产。但是由于很难定量测量生态目标,这 方面的研究进展一直较缓慢。在对生态状况的测 量方面,即用具体的生物物理指标来测量人类的 发展是否处于生态系统的承载力范围内的研究中, 生态足迹模型是一种直观而综台的研究方法,是 基于土地面积的、最具代表性的可持续发展的量 化指标。

4
一、理论产生背景

生态足迹分析法是由加拿大生态经济学家William
及其博士生Wackernagel于90年代初提出的一种度 量可持续发展程度的方法。生态足迹理论目前发 展的较为成熟,已经用于测算世界、国家或地区 的生态足迹。据统计,目前已有20个国家利用 “生态足迹”指标计算各类承载力问题。
“全球公顷”(gha)是为了形成一个各国通用的 指标而推出的一个面积单位。

15

江西省生态足迹计算与分析

江西省生态足迹计算与分析
笔者利用生态足迹 算法对江西省 20 03年 的生态 足迹进行 了计 算和分析 , 结果 人均生态赤字 为
03 8 m 由此 分析 了该 省面 临的严 峻生态 形势 , .88h . 并对缓 解生 态赤字 提 出 了相 应 的措 施 . 江西省 位 于长江 中下游 交接 处 的南 岸 , 地处北 纬 2 。9 3 。4、 经 133 1。8之 间. 42 一 00 东 1。4 一182 全省 面积 l.9×1 m . 66 0k 全境 以山地 、 丘陵为 主 , 山地 占全 省总 面积 的 3 % , 6 丘陵 占4 % .0 3年全 省平 均 2 20 气温 为 l. 87℃ , 降水 量为 14 .m 日照 为 10 . … . 年气 候温 暖 , 337 m, 96 4h 全 光照 充足 , 雨量 充 沛 , 霜期 无 长 , 热带 季风气 候 . 亚
Vo . 5. . 1 3 N0 4
2006 ,ALeabharlann g.江 西 省 生 态足 迹 计 算 与分 析
王亚凤 , 谢先坤 2 温家洪 ,
( .上海师范大学 旅游学院,上海 20 3 2 1 0 24; .上海市水务工程设 计研 究院,上海 20 6 ) 0 0 3
1 研究 区域与研 究方法
维普资讯
第3 卷第4 5 期
2006 年 8月
上海 师范大学学报 ( 然科学版 ) 自
Junl f hnh i r l nvri ( a r cecs ora o aga No iesy N t a S i e) S ma U t ul n
表 1 0 3年江西省生态足迹 2 0
在生态承载力的计算 中, 耕地的产出因子取 17 , .3 表明江西省耕地 的生物 出产率是世界平均水平 的 17 倍. .3 其他的产出因子 的值均取 自于参考文献[ ] 根据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的报告 , 4. 至少保 留 1%的生态承载力来保护全球生物 多样性 , 2 因此将生态承载力 的计算结果扣除 1% , 2 人均生态承载 力为 0 75 h .03 m .计算 结果 详见 表 2 03年江西 省人均 生 态承载 力合计 为 0 8 1h .20 .05 m .

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的计算和分析

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的计算和分析

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的计算和分析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快速增长,我们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这使得人类面临着严重的环境问题。

为了评估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人们逐渐提出了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的概念,并通过计算和分析来进行评估和预测。

生态足迹是指一个个体、社区或者国家所需的土地、水、能源等自然资源来维持其生活和消费水平的总量。

生态足迹分为生产性生态足迹和消费性生态足迹两种,前者是指一个地区所消耗的全部资源,包括生产和生活过程中消耗的资源,而后者只针对消费的活动进行计算。

生态承载力是指一个地区可持续存活和发展的最大生态容量,是一个区域内自然资源供给的能力和生态系统的恢复和更新速度的综合体现。

当一个地区的生态足迹超过其生态承载力时,就会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和资源的枯竭。

为了计算和分析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人们需要测量和估算各种自然资源的使用量和产生的环境影响,然后将其转化为一个通用的度量单位,称为“全球公顷(GHA)”。

在计算生态足迹时,需要测量和统计建筑用地、耕地、林地、草地、渔业区和城市公共用地等各种用地的面积,以及所使用的各种资源的数量,包括能源、水和材料等。

在计算生态承载力时,需要评估区域内各自然资源的供应量和生态系统的修复能力,例如土地的肥力、水资源的重复利用和生物多样性等。

同时,还需要考虑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和对区域生态环境的长期影响,如土地荒漠化、水污染和空气污染等。

通过计算和比较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可以评估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和对生态系统的恢复和更新速度的影响。

如果生态足迹超过了生态承载力,就表明该地区正处于过度开发和资源过度消耗的状态,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保护生态环境和促进可持续发展。

总之,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的计算和分析是评估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影响的重要手段,需要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和层面。

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应该更加注重保护生态环境和提高生态承载力,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同发展,并为人类持续发展铺平道路。

赣江实践报告(2篇)

赣江实践报告(2篇)

第1篇一、前言赣江,作为我国南方的一条重要河流,全长766公里,流域面积16.4万平方公里,流经江西、湖南、广东三省。

为了深入了解赣江的生态环境、水资源利用和保护情况,我们团队于2023年夏季开展了为期两周的赣江实践调研活动。

以下是我们的实践报告。

二、实践目的1. 了解赣江的生态环境状况,评估其生态环境质量;2. 探究赣江水资源利用和保护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3. 调研赣江流域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4. 为赣江流域的生态环境保护提供有益建议。

三、实践内容1. 生态环境调研(1)实地考察我们团队首先对赣江干流及部分支流进行了实地考察。

通过观察河流水质、两岸植被、湿地保护等情况,初步了解了赣江的生态环境状况。

(2)数据分析我们收集了赣江流域近年来的生态环境监测数据,包括水质、水量、生物多样性等指标,对数据进行了整理和分析。

2. 水资源利用和保护调研(1)实地考察我们走访了赣江流域的部分水利设施,如水库、水闸、泵站等,了解了水资源的调配、利用和保护情况。

(2)访谈调研我们与当地水利部门、环保部门、企业等进行了访谈,了解了赣江水资源利用和保护的政策、措施及存在的问题。

3. 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关系调研(1)实地考察我们走访了赣江流域的部分工业园区、农业园区,了解了产业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数据分析我们收集了赣江流域近年来的经济发展数据,包括GDP、工业增加值、农业产值等,分析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四、实践结果与分析1. 生态环境状况通过实地考察和数据分析,我们了解到赣江生态环境总体较好,但部分区域仍存在水质污染、生物多样性减少等问题。

2. 水资源利用和保护赣江水资源利用和保护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以下问题:(1)水资源调配不合理,部分地区水资源短缺;(2)水资源污染问题依然突出,部分地区水质未达标;(3)水资源保护意识有待提高,部分企业、居民环保意识不强。

3. 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关系赣江流域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存在一定矛盾,但并非不可调和。

生态足迹的计算步骤

生态足迹的计算步骤
Slide14
详解一下产量调整
• 为进行区域间的比较,需要通过产量调整因子作适当调 整。
• 产量调整因子,即所核算区域单位面积生物生产力与全 球平均生物生产力的比值。
• 产量调整因子大于1,说明该地区单位面积的生态生产 力或者废物吸收能力高于全球平均水平;
• 反之,则说明该地区的生态生产力或者废物吸收能力低 于全球的平均水平。
扩展:生态足迹测算的
• 优点 – 全新的思维方式。生态足迹分析指标为度量可持续性程度提供了一杆"公平 秆",实现了对各种自然资源的统一描述,实现了各国各地区各类生态生产 性土地的可加性和可比性。它能够对时间、空间二维的可持续性程度做出 客观量度和比较 – 可操作性强:资料取得相对容易,计算简单,结果直观,易于模型化,应 用范围广阔,可作国际比较
• 将消费分门别类折算成资源消耗量 • 将资源消耗量和人类活动所排放的废弃物按照区域的生态生产
能力和废弃物吸纳能力分别折算成具有生态生产力的 – 耕地 – 草地 – 化石能源用地 – 森林 – 建筑用地 – 海洋 • 等六类主要的陆地和水域生态系统的面积
哦六类啊,那还不行,得先搞点:均衡处理
• 六类生态系统的生产力也有差异,因此,需通过均衡因 子把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空间调整为具有全球生态系统 平均生产力的、可以直接相加的生态系统面积,之后加 总为区域的生态足迹。
耕地、建筑用地为2.8, 林地、化石能源土地为1.1, 牧地为0.5, 海洋为0.2。
如均衡因子为2.8,表明生物生产面积的生物生产力是全球生 态系统平均生产力的2.8倍。
Slide10
好的,这个均衡因子的工具先准备好了
Slide11
好了,再可以正式计算人均生态足迹分量

生态足迹的概念及计算模型

生态足迹的概念及计算模型

生态足迹的概念及计算模型张志强徐中民程国栋(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冻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兰州730000)摘要生态足迹是一种定量测量人类对自然利用程度的新方法。

通过跟踪区域的能源和资源消费,将它们转化为提供这种物质流所必须的各种生物生产土地类型的面积,并同区域能提供的生物生产土地面积进行比较,能定量判断一个区域的发展是否处于生态承载力的范围内。

介绍了生态足迹的概念及其计算模型,分析总结了模型的优缺点。

关键词生态足迹生物生产土地面积计标模型定量测量The Concept of Ecological.Footprints.and Computer ModelsZhang Zhiqiang Xu Zhongmin Cheng Guodong (Frozen Earth Key State Engineering Laboratory Frigid and Arid Zone Environment and Project Research Institute China Academy of Sciences Lanzhou730000)Abstr act Ecological-Footprints.are a kind of new method of quantifiably measuring the extent of hu2 manity.s use of nature.Through following the tracks of consumption of energy and natural resources of a region,these consumption patterns provide information of areas,showing each type of land necessary for providing these material resources.Through comparison of these different areas providing natural re2 sources,we can quantifiable judge the scope within which that area.s capacity to provide can be developed. Here we give an introduction to the concept of ecological-footprints.and computer modeling,as well as analyzing and summarizing the strong and weak points of such a model.Key Words nd Areas Providing Natural Resourecs Computer Modeling Quantifiable Measurement自然生态系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人类要实现可持续发展,人类社会就必须生存于生态系统的承载力范围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