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心泵基础知识

离心泵基础知识
离心泵基础知识

2-2 离心泵

离心泵结构简单,操作容易,流量均匀,调节控制方便,且能适用于多种特殊性质物料,因此离心泵就是化工厂中最常用得液体输送机械。近年来,离心泵正向着大型化、高转速得方向发展。

2.2.1 离心泵得主要部件与工作原理

图2-1 离心泵活页轮

一、离心泵得主要部件

1.叶轮

叶轮就是离心泵得关键部件,它就是由若干弯曲得叶片组成。叶轮得作用就是将原动机得机械能直接传给液体,提高液体得动能与静压能。

根据叶轮上叶片得几何形式,可将叶片分为后弯、径向与前弯叶片三种,由于后弯叶片可获得较多得静压能,所以被广泛采用。

叶轮按其机械结构可分为闭式、半闭式与开式(即敞式)三种,如图2-1所示。在叶片得两侧带有前后盖板得叶轮称为闭式叶轮(c图);在吸入口侧无盖板得叶轮称为半闭式叶轮(b图);在叶片两侧无前后盖板,仅由叶片与轮毂组成得叶轮称为开式叶轮(a图)。由于闭式叶轮宜用于输送清洁得液体,泵得效率较高,一般离心泵多采用闭式叶轮。

叶轮可按吸液方式不同,分为单吸式与双吸式两种。单吸式叶轮结构简单,双吸式从叶轮两侧对称地吸入液体(见教材图2-3)。双吸式叶轮不仅具有较大得吸液能力,而且可以基本上消除轴向推力。

2.泵壳

泵体得外壳多制成蜗壳形,它包围叶轮,在叶轮四周展开成一个截面积逐渐扩大得蜗壳形通道(见图2-2)。泵壳得作用有:①汇集液体,即从叶轮外周甩出得液体,再沿泵壳中通道流过,排出泵体;②转能装置,因壳内叶轮旋转方向与蜗壳流道逐渐扩大得方向一致,减少了流动能量损失,并且可以使部分动能转变为静压能。

若为了减小液体进入泵壳时得碰撞,则在叶轮与泵壳之间还可安装一个固定不动得导轮(见教材图2-4中3)。由于导轮上叶片间形成若干逐渐转向得流道,不仅可以使部分动能转变为静压能,而且还可以减小流动能量损失。

注意:离心泵结构上采用了具有后弯叶片得叶轮,蜗壳形得泵壳及导轮,均有利于动能转换为静压能及可以减少流动得能量损失。

3.轴封装置

离心泵工作时就是泵轴旋转而泵壳不动,泵轴与泵壳之间得密封称为轴封。轴封得作用就是防止高压液体从泵壳内沿间隙漏出,或外界空气漏入泵内。轴封装置保证离心泵正常、高效运转,常用得轴封装置有填料密封与机械密封两种。

二、离心泵得工作原理

装置简图如附图。

1.排液过程

离心泵一般由电动机驱动。它在启动前需先向泵壳内灌满被输送得液体(称为灌泵),启动后,泵轴带动叶轮及叶片间得液体高速旋转,在惯性离心力得作用下,液体从叶轮中心被抛向外周,提高了动能与静压能。进而泵壳后,由于流道逐渐扩大,液体得流速减小,使部分动能转换为静压能,最终以较高得压强从排出口进入排出管路。

2.吸液过程

当泵内液体从叶轮中心被抛向外周时,叶轮中心形成了低压区。由于贮槽液面上方得压强大于泵吸入口处得压强,在该压强差得作用下,液体便经吸入管路被连续地吸入泵内。

3.气缚现象

当启动离心泵时,若泵内未能灌满液体而存在大量气体,则由于空气得密度远小于液体得密度,叶轮旋转产生得惯性离心力很小,因而叶轮中心处不能形成吸入液体所需得真空度,这种虽启动离心泵,但不能输送液体得现象称为气缚。因

此,离心泵就是一种没有自吸能力得液体输送机械。若泵得吸入口位于贮槽液面

得上方,在吸入管路应安装单向底阀与滤网。单向底阀可防止启动前灌入得液体

从泵内漏出,滤网可阻挡液体中得固体杂质被吸入而堵塞泵壳与管路。若泵得位

置低于槽内液面,则启动时就无需灌泵。

2.2.2 离心泵得主要性能参数与特性曲线

一、离心泵得主要性能参数 离心泵得性能参数就是用以描述一台离心泵得一组物理量

1. (叶轮)转速n:1000~3000rpm;2900rpm 最常见。

2. 流量Q:以体积流量来表示得泵得输液能力,与叶轮结构、尺寸与转速有

关。泵总就是安装在管路中,故流量还与管路特性有关。

3. 压头(扬程)H:泵向单位重量流体提供得机械能。与流量、叶轮结构、尺

寸与转速有关。扬程并不代表升举高度。一般实际压头由实验测定。

4. 功率:

(1)有效功率e N :指液体从叶轮获得得能量——g HQ N e ρ=;此处Q 得单位为

m 3/s

(2)轴功率N :指泵轴所需得功率。当泵直接由电机驱动时,它就就是电机传

给泵轴得功率。

5. 效率η:由于以下三方面得原因,由电机传给泵得能量不可能100%地传给

液体,因此离心泵都有一个效率得问题,它反映了泵对外加能量得利用程

度:N N e /=η

①容积损失;②水力损失;③机械损失。

二、离心泵得特性曲线

从前面得讨论可以瞧出,对一台特定得离心泵,在转速固定得情况下,其压

头、轴功率与效率都与其流量有一一对应得关系,其中以压头与流量之间得关系

最为重要。这些关系得图形称为离心泵得特性曲线。由于它们之间得关系难以用

理论公式表达,目前一般都通过实验来测定。包括H ~Q 曲线、N ~Q 曲线与η~Q

曲线。

图2-3 某种型号离心泵得特性曲线

离心泵得特性曲线一般由离心泵得生产厂家提供,标绘于泵得样本或产品说

明书中,其测定条件一般就是20℃清水,转速也固定。典型得离心泵性能曲线如

图2-3所示。

1.讨论

(1) 从H ~Q 特性曲线中可以瞧出,随着流量得增加,泵得压头就是下降得,

即流量越大,泵向单位重量流体提供得机械能越小。但就是,这一规律对流量很小

得情况可能不适用。

(2) 轴功率随着流量得增加而上升,流量为零时轴功率最小,所以大流量输

送一定对应着大得配套电机。另外,这一规律还提示我们,离心泵应在关闭出口阀

得情况下启动,这样可以使电机得启动电流最小,以保护电机。

(3) 泵得效率先随着流量得增加而上升,达到一最大值后便下降。但流量为

零时,效率也为零。根据生产任务选泵时,应使泵在最高效率点附近工作,其范围

内得效率一般不低于最高效率点得92%。

(4) 离心泵得铭牌上标有一组性能参数,它们都就是与最高效率点对应得性

能参数,称为最佳工况参数。

三、离心泵特性得影响因素

1.液体得性质:

(1) 液体得密度:离心泵得压头与流量均与液体得密度无关,有效功率与轴

功率随密度得增加而增加,这就是因为离心力及其所做得功与密度成正比,但效

率又与密度无关。

(2) 液体得粘度:若粘度大于常温下清水得粘度,则泵得流量、压头、效率都

下降,但轴功率上升。所以,当被输送流体得粘度有较大变化时,泵得特性曲线也

要发生变化。

2.转速

离心泵得转速发生变化时,其流量、压头、轴功率与效率都要发生变化,泵

得特性曲线也将发生变化。

若离心泵得转速变化不大(小于20%),则可以假设:①转速改变前后液体离

开叶轮处得出口速度三角形相似;②转速改变前后离心泵得效率不变。从而可导

出以下关系:

1212n n Q Q =, 21212???? ??=n n H H , 31212???? ??=n n N N (比例定律)

(2-2) 3.叶轮外径

当泵得转速一定时,压头、流量与叶轮得外径有关。对于某同一型号得离心

泵,若对其叶轮得外径进行“切割”,而其她尺寸不变,在叶轮外径得减小变化不

超过5%时,离心泵得性能可进行近似换算。此时可以假设:(1) 叶轮外径变化前

后,叶轮出口速度三角形相似;(2) 叶轮外径变化前后,离心泵得效率不变;(3)叶

轮外径变化前后,叶轮出口截面积基本不变。从而可以导出以下关系:

22''D

D Q Q =, 22'2'???? ??=D D H H , 3

22''???? ??=D D N N (切割定律) (2-3)

与比例定律同样,要注意公式使用得条件。

[例2-1]:以20o C 得水为介质,在泵得转速为2900r/min 时,测定某台离心泵性能

时,某次实验得数据如下:

流量12m 3/h,泵出口处压强表得读数为0、37MPa,泵入口处真空表读数为0、

027MPa,轴功率为2、3Kw 。若压强表与真空表两测压口间垂直距离为0、4m,且泵

得吸入管路与排出管路直径相同。测定装置如附图。求:这次实验中泵得压头与

效率。

解:(1)泵得压头

以真空表与压强表所在得截面为41-1'与2-2',列出以单位重量为衡算基准得

伯努利方程,即

2122

22121122-+++=+++f H g p g u z H g p g u z ρρ

其中,2121,4.0u u m z z ==-,p 1=-2、7×104Pa(表压), p 2=3、7×105Pa(表压)

因测压口之间距离较短,流动阻力可忽略,即H f1-2≈0;故泵得压头为:

H =m 87.4081.91000107.2107.34.04

5=??+?+ (2)泵得效率

581.010003.2360081.910001287.40=?????==N g HQ ρη,即58、1%。

分析说明:在本实验中,若改变出口阀得开度,测出不同流量下得若干组有关数据,

可按上述方法计算出相应得H 及η值,并将H-Q 、N-Q 、η-Q 关系标绘在坐标纸上,

即可得到该泵在n =2900r/min 下得特性曲线。

2.2.3 离心泵得工作点与流量调节

一、管路特性曲线

前面介绍得离心泵特性曲线,表示一定转速下泵得压头、功率、效率与流量

得关系。在特定管路中运行得离心泵,其实际工作得压头与流量不仅取决于离心

泵本身得特性,而且还与管路特性有关。即在泵送液体得过程中,泵与管路就是互

相联系与制约得。因此在讨论泵得工作情况前,应先了解管路特性。

管路特性曲线表示液体通过特定管路系统时,所需得压头与流量得关系。如

图所示得送液系统,若液体贮槽与受液槽得液面均维持恒定,输送管路得直径均

一,在图2-4中1-1'与2-2'间列伯努利方程式,则可求得液体流过管路系统所需

得压头(即要求离心泵提供得压头),即:

f e H

g p z H +?+?=ρ (2-4) 该管路输送系统得压头损失可表示为:

g u d L L H e f 2)(2

ζλ∑+∑+= 因 2

4d Q u e π=

故 (2-5)

式中 Q e -管路中液体流量,m 3/s;

d -管路直径,m;

L -管路长度,m;

λ-摩擦系数,无因次。

式中L e 与ζ分别表示局部阻力得当量长度与阻力系数。

对特定得管路系统,上式中等式右边各物理量中,除了λ与Q e 外,其它各物理量为

定值。且

)(e Q f =λ, 则)('e f Q f H = (2-6)

将上式代入,可得:)('e e Q f g p z H +?+?=ρ,即为管路特性方程。 (2-7)

对特定得管路,且在一定条件下操作,则?z 与g p

ρ?均为定值,并令:

K g p z =?+

(2-8)

若液体在管路中得流动已进入阻力平方区,则此时λ与Q e 无关,并令:

B d

d L L g

e =∑+∑+?))(8(452ζλπ (2-9)

则可得特定管路得特性方程:2e e BQ K H += (2-10)

它表示在特定管路中输送液体时,在管内流动处于高度湍流状态下,管路所需得

压头H e 随液体流量Q e 得平方而变。将此关系方程标绘在相应得坐标图上,即可得

到H e -Q e 曲线。这条曲线称为管路特性曲线。此线得形状由管路布置与操作条件

来确定,与离心泵性能无关。

二、离心泵得工作点

将泵得H ~Q 曲线与管路得e H ~Q e 曲线绘在同一坐标系中,两曲线得交点称

为泵得工作点M 。如图2-4所示。

图2-4 管路特性曲线与泵得工作点

1.说明 (1) 泵得工作点由泵得特性与管路得特性共同决定,可通过联立求

解泵得特性方程与管路得特性方程得到;

(2) 安装在管路中得泵,其输液量即为管路得流量;在该流量下泵提供得扬

程也就就是管路所需要得外加压头。因此,泵得工作点对应得泵压头与流量既就

是泵提供得,也就是管路需要得;

(3) 工作点对应得各性能参数(N H Q ,,, )反映了一台泵得实际工作状态。

三、离心泵得流量调节

由于生产任务得变化,管路需要得流量有时就是需要改变得,这实际上就就是

要改变泵得工作点。由于泵得工作点由管路特性与泵得特性共同决定,因此改变

泵得特性与管路特性均能改变工作点,从而达到调节流量得目得。

1.改变出口阀得开度——改变管路特性

出口阀开度与管路局部阻力当量长度有关,后者与管路得特性有关。所以改

变出口阀得开度实际上就是改变管路得特性。

图2-5 改变阀门开度时工作点变化

关小出口阀,e l ∑增大,曲线变陡,工作点由M 变为M 1,流量下降,泵所提供得压头上

升;相反,开大出口阀开度,e l ∑减小,曲线变缓,工作点由M 变为M 2,流量上升,泵所

提供得压头下降。如图2-5所示。

采用阀门调节流量快速简便,且流量可连续变化,适合化工连续生产得要求,

因此应用很广泛。其缺点就是当关小阀门时,管路阻力增加,消耗部分额外得能量,实际上就是人为增加管路阻力来适应泵得特性。且在调节幅度较大时,往往使离

心泵不在高效区下工作,不就是很经济。

2.改变叶轮转速——改变泵得特性

如图2-6所示,12n n n <<,转速增加,流量与压头均能增加。这种调节流量得

方法合理、经济,但曾被认为就是操作不方便,并且不能实现连续调节。但随着得

现代工业技术得发展,无级变速设备在工业中得应用克服了上述缺点。就是该种

调节方法能够使泵在高效区工作,这对大型泵得节能尤为重要。

图2-6 改变泵转速时工作点变化

3.车削叶轮直径

这种调节方法实施起来不方便,且调节范围也不大。叶轮直径减小不当还可能降

低泵得效率,因此生产上很少采用。在生产中单台离心泵不能满足输送任务要求

时,可采用离心泵并联或串联操作。

[例2-2] 确定泵就是否满足输送要求。

将浓度为95%得硝酸自常压贮槽输送至常压设备中去,要求输送量为36m 3/h, 液

体得升扬高度为7m 。输送管路由内径为80mm 得钢化玻璃管构成,总长为160m(包

括所有局部阻力得当量长度)。输送条件下管路特性曲线方程为:

2

06058.07e e Q H +=(Q e 单位为L/s)。现采用某种型号得耐酸泵,其性能列于下表

中。

问:

(1) (1) 该泵就是否合用?

(2) (2) 实际得输送量、压头、效率及功率消耗各为多少?

Q(L/s)

0 3 6 9 12 15 H(m)

19、5 19 17、9 16、5 14、4 12 η(%) 0 17 30 42 46 44 已知:酸液在输送温度下粘度为1、15′10-3Pa ×s;密度为1545kg/m 3。摩擦系数

可取为0、015。

解:(1)对于本题,管路所需要压头通过在贮槽液面(1-1’)与常压设备液面(2-2’)

之间列柏努利方程求得:

f e H

g p z g u H g p z g u +++=+++ρρ2222112122

式中0)(0,7,0212121≈=====u ,u p p m z z 表压

管内流速:s m d Q

u /99.1080.0*785.0*360036

422===π

管路压头损失:m g u d l l H e f 06.681.9*299.108.0160015.022

2=?=∑+=λ

管路所需要得压头:()m

H z z H f e 06.1306.6712=+=+-= 以(L/s)计得管路所需流量:

s L Q /1036001000*36==

由附表可以瞧出,该泵在流量为12 L/s 时所提供得压头即达到了14、4m,当流量

为管路所需要得10 L/s,它所提供得压头将会更高于管路所需要得13、06m 。因

此我们说该泵对于该输送任务就是可用得。

另一个值得关注得问题就是该泵就是否在高效区工作。由附表可以瞧出,该

泵得最高效率为46%;流量为10 L/s 时该泵得效率大约为43%,为最高效率得93、5%,因此我们说该泵就是在高效区工作得。

(2)实际得输送量、功率消耗与效率取决于泵得工作点,而工作点由管路特性

与泵得特性共同决定。

题给管路得特性曲线方程为:206058.07Qe H e += (其中流量单位为L/s)

据此可以计算出各流量下管路所需要得压头,如下表所示:

Q(L/s)

0 3 6 9 12 15 H(m) 7 7、545 9、181 11、91 15、72 20、63

其对应得压头为14、8m;流量为11、4L/s;效率0、45;轴功率可计算如下:

kW HQ N 68.545.0*1021545*104.11*8.141023=?==-ηρ

Q, L/s η, %

分析说明:(1)判断一台泵就是否合用,关键就是要计算出与要求得输送量对应得

管路所需压头,然后将此输送量与压头与泵能提供得流量与压头进行比较,即可

得出结论。另一个判断依据就是泵就是否在高效区工作,即实际效率不低于最高

效率得92%

(2)泵得实际工作状况由管路得特性与泵得特性共同决定,此即工作点得概念。它所对应得流量(如本题得11、4L/s)不一定就是原本所需要得(如本题得10L/s)。此时,还需要调整管路得特性以适用其原始需求。

思考题:

1、就是不就是所有情况下离心泵启动前都要灌泵?

2、离心泵结构中有哪些就是转能部件?

3、离心泵铭牌(标牌)上标出得性能参数就是指该泵得最大值吗?

4、离心泵得扬程与升扬高度有什么不同?

2.2.4 离心泵得气蚀现象与安装高度

离心泵在管路系统中安装高度就是否合适,将直接影响离心泵得性能、运行及使用寿命,因此在管路计算中应正确确定泵得安装高度。

一、离心泵得气蚀现象

由离心泵工作原理可知,在离心泵叶轮中心附近形成低压,这一压强得高低与泵得吸上高度密切相关。

1.泵得吸上高度就是指贮槽液面与离心泵吸入口之间得垂直距离。

当贮槽上方压强一定时,若泵吸入口得压强越低,则吸上高度就越高,但就是泵吸入口得低压就是有限制得。当在泵得流通(一般在叶轮入口附近)中液体得静

时,液体将部分气化,产生压强等于或低于该液体在工作温度下得饱与蒸汽压p

V

气泡。含气泡得液体进入高压区后,气泡就急剧凝结或破裂。因气泡得消失而产生了局部真空,周围得液体就以极高得速度流向原气泡中心,瞬间产生了极大得局部冲击压力,造成对叶轮与泵壳得冲击,使材料受到破坏。

2.气蚀现象:通常把泵内气泡得形成与破裂而使叶轮材料受到损坏得过程,称为气蚀现象。

离心泵在汽蚀状态下工作:

(1)泵体振动并发出噪音;(2)压头、流量效率大幅度下降,严重时不能输送液体;(3)时间长久,在水锤冲击与液体中微量溶解氧对金属化学腐蚀得双重作用下,叶片表面出现斑痕与裂缝,甚至呈海绵状逐渐脱落。

离心泵在正常运行时,必须避免发生气蚀现象。为此,叶轮入口附近处液体得绝对压强必须高于该液体在工作温度下得饱与蒸汽压。这就要求离心泵有适宜得

安装高度。通常由离心泵得抗气蚀性能(又称吸上性能)来确定其安装高度。

二、离心泵得抗气蚀性能

一般采用两种指标来表示离心泵得抗气蚀性能(又称吸上性能)

1.离心泵得允许吸上真空度

允许吸上真空度就是指为避免发生气蚀现象,离心泵入口处可允许达到得最高真空度(即最低得绝对压强)。其值通过实验测定。由于实验中不易测出叶轮入口附近处得最低压强得位置,因此以测定泵入口处得压强代替。

如图所示,假设大气压强为p

a ,泵得入口处得液体静压强为p

1

,则允许吸上真空度

得定义为:

g p

p

s

H a

ρ1

'

-

=

(2-11)

式中s

H'-离心泵得允许吸上真空度,m液柱;

p

a

-当地大气压,若贮槽为密封槽,则应为槽内液面上方得压强,Pa;

p

1

-泵入口处得静压强,Pa;

ρ-液体得密度,Kg/m3。

图2-7 离心泵得吸液示意图

注意:离心泵得允许吸上真空度s

H'值越大,表示该泵在一定操作条件下抗气蚀性能越好。s

H'值大小与泵得结构、流量、被输送液体得性质及当地大气压等因素有关,通常由泵得制造工厂实验测定。实验值列在泵得样本或说明书得性能表

上。应注意,该实验就是在大气压为10mHgH

2

O(9、81×104Pa)下,以20o C清水为介质进行得。因此若输送其它液体,或操作条件与上述得实验条件不同时,应按下式进行换算:

ρ1000)]24.01081.9()10(['3

?-?--+=v a s s p H H H (2-12)

式中 s H '-操作条件下,输送液体时允许吸上真空度,m 液柱;

s H -实验条件下,输送清水时得允许吸上真空度,m 水柱;

H a -当地大气压,mH 2O;

p v -操作温度下液体得饱与蒸气压,Pa;

ρ-操作温度下液体得密度,Kg/m 3;

10-实验条件下得大气压强,mH 2O;

0、24-实验条件下水得饱与蒸气压,mH 2O;

1000-实验条件下水得密度,Kg/m 3

不同海拔高度得大气压强见教材表2-1

应予指出,由允许吸上真空度定义可知,它不仅具有压强得意义,此时单位为

m 液柱,又具有静压头得概念,因此一般泵性能表中把它得单位写成m,两者数值

上就是相等得。

允许吸上真空度也就是泵得性能之一,一些离心泵得特性曲线图中也画出H s

-Q 曲线。应注意在确定离心泵安装高度时应按泵最大流量下得H s 值来进行计算。

2.离心泵得气蚀余量

为防止气蚀现象得发生,在离心泵得入口处液体得静压头与动压头之与必须

大于操作温度下得液体饱与蒸汽压头某一数值,此数值即定义为离心泵得气蚀余

量Δh,其定义为 h g p g u g p v ?+=+ρρ22

11 或

g u g p p h v 2211+-=?ρ m (2-13) 式中: p v -在操作温度下液体得饱与蒸气压,Pa 。

目前在国产泵样本得性能表中,离心油泵中得气蚀余量用符号Δh 表示,离

心水泵得气蚀余量用NPSH 表示,本节中为简化均用Δh 表示。而允许吸上真空度

即将被停止使用。

而临界汽蚀余量K f K v c H g u g u g p p h -+=+-=?1,2

21min 122ρ m (2-14)

当流量一定且流体流动进入阻力平方区时,气蚀余量Δh 仅与泵得结构及尺寸有关,它就是泵得抗气蚀性能参数。

离心泵得Δh c 由泵制造厂实验测定,其值随流量增大而增大。为确保离心泵

得正常操作,将所测得得临界汽蚀余量Δh c 加上一定得安全量后,称为必需气蚀

余量Δh r ,并且列入泵产品样本性能表中。离心水泵用(NPSH)r 表示,离心油泵用

Δh r 表示。在一些离心泵得特性曲线图上,也绘出Δh r -Q 曲线。也应注意在确定

离心泵安装高度时应取可能出现得最大流量为计算依据。

三、离心泵得允许安装高度

由离心泵得吸液示意图2-7,列出伯努力方程式,可求得离心泵得允许安装高度H g : 10,2

112----=f a g H g u g p p H ρ m (2-15)

若已知离心泵得必需气蚀余量Δh r ,则有:

10,--?--=f r v a g H h g p p H ρ (2-16) 若已知离心泵得允许吸上真空度,则有:

10,2

12'---=f s g H g u H H (2-17)

四、讨论

1.从前面得讨论中容易使人获得这样一种认识,即汽蚀就是由于安装高度太高引起得,事实上汽蚀现象得产生可以有以下三方面得原因:①离心泵得安装高度太高;②被输送流体得温度太高,液体蒸气压过高;③吸入管路得阻力或压头损失太高。允许安装高度这一物理量正就是综合了以上三个因素对汽蚀得贡献。由此,我们又可以有这样一个推论:一个原先操作正常得泵也可能由于操作条件得变化而产生汽蚀,如被输送物料得温度升高,或吸入管线部分堵塞。

2.有时,计算出得允许安装高度为负值,这说明该泵应该安装在液体贮槽液面以下。

3.允许安装高度H g 得大小与泵得流量有关。由其计算公式可以瞧出,流量越

大,计算出得H

g 越小。因此用可能使用得最大流量来计算H

g

就是最保险得。

4.安装泵时,为保险计,实际安装高度比允许安装高度还要小0、5至1米。(如考虑到操作中被输送液体得温度可能会升高;或由于贮槽液面降低而引起得实际安装高度得升高)。

5.当液体得操作温度较高或其沸点较低时,应注意尽量减小吸入管路得压头损失(如可以选用较大得吸入管径,减少管件与阀门,缩短管长等);或将离心泵安装在贮槽液面以下,使液体利用位差自动流入泵体内。

2.2.5 离心泵得选用、安装与操作

一、离心泵得类型:

1.清水泵:适用于输送清水或物性与水相近、无腐蚀性且杂质较少得液体。结构简单,操作容易。(IS型、B型、D型、sh型)

2.耐腐蚀泵:用于输送具有腐蚀性得液体,接触液体得部件用耐腐蚀得材料制成,要求密封可靠。(F型)

3.油泵:输送石油产品得泵,要求有良好得密封性与冷却系统。(Y型)

4.杂质泵:输送含固体颗粒得液体、稠厚得浆液,叶轮流道宽,叶片数少。(P

型)

单吸泵;双吸泵;

单级泵;多级泵;

二、离心泵得选用

1.根据被输送液体得性质与操作条件确定泵得类型。

2.确定输送系统得流量与所需压头。流量由生产任务来定,所需压头由管路得特性方程来定。

3.根据所需流量与压头确定泵得型号

(1)查性能表或特性曲线,要求流量与压头与管路所需相适应。

(2)若生产中流量有变动,以最大流量为准来查找,压头也应以最大流量对应值查找。

(3)若H与Q与所需要不符,则应在邻近型号中找H与Q都稍大一点得。

(4)若几个型号都满足,应选一个在操作条件下效率最高得

(5)为保险,所选泵可以稍大;但若太大,工作点离最高效率点太远,则能量利用程度低。

泵得类型与型号选出后,应列出该泵得性能参数。

4.核算泵得轴功率。若输送液体得密度大于水得密度时,则要核算泵得轴功率,重新配置电动机。

三、离心泵得安装与操作

1.安装:

(1) 安装高度不能太高,应小于允许安装高度。

(2) 尽量设法减小吸入管路得阻力,以减少发生汽蚀得可能性。主要考虑:吸入管路应短而直;吸入管路得直径可以稍大;吸入管路减少不必要得管件与阀门,调节阀应装于出口管路。

2.操作:

(1) 启动前应灌泵,并排气。

(2) 应在出口阀关闭得情况下启动泵,使启动功率最小,以保护电动机。

(3) 停泵前先关闭出口阀,以免损坏叶轮。

(4) 泵运转中应定时检查、维修等,特别要经常检查轴封得泄漏情况与发热与否;经常检查轴承就是否过热,注意润滑。

[例2-3]:用IS80-65-125型离心泵从常压贮槽中将温度为50o C 得清水输送到她处,槽内水面恒定,输送量为50m 3/h 。已知泵吸入管路得压头损失为2m,动压头可忽略,当地大气压为9、81×104Pa 。求:该离心泵得安装高度H g 。

解:由附录可查出:对IS80-65-125型离心泵来讲,转速为2900r/min,流量为50m 3/h 时得必需气蚀余量为Δh r =3、0m 。

又查出50o

C 时水得物理性质为:Pa p m Kg v 4310234.1,/1.988?==ρ 故离心泵得允许安装高度可用下式计算:

m H h g p p H f r v a g 85.32381.91.98810234.11081.94

410=--??-?=-?--=-ρ

为安全起见,离心泵得实际安装高度应比允许安装高度H g 低0、5~1m 。

[例2-4]:用某离心泵从贮槽向反应器输送液态异丁烷,贮槽内异丁烷液面恒定,液面上方压强为652、37KPa(绝压),泵位于贮槽液面以下1.5m 处,吸入管路得全部压头损失为1.6m 。异丁烷在输送条件下得密度为530Kg/m 3,饱与蒸气压为637、65 KPa 。在泵得性能表上查得输送流量下泵必需气蚀余量为3.5m 。

试问:该泵能否正常操作?

分析:要判断该泵能否正常操作,应根据已知条件,核算泵得安装高度就是否合适,即能否避免汽蚀现象。

解:先用公式计算允许安装高度,以便与该离心油泵得实际安装高度-1、5m 进行比较。

10--?--=f r v a g H h g p p H ρ

由题意知:m H m h Pa p Pa p f r v a

6.1,5.3,1065.637,103

7.6521033==??=?=-,代入上式得:

m H g 27.26.15.381.953010)65.63737.652(3

-=--??-=

说明:已知泵得实际安装高度为-1、5m,大于允许安装高度-2、27m,即表明泵得实际安装高度偏高,可能发生气蚀现象,故该泵不能正常操作。

思考:若要使该泵能够正常操作,则应该采取什么措施?

措施1:必须使该泵得安装位置向下移动,至少移动(2、27-1、5)=0、77m,但为了安全起见,应向下移动:0、77+0、5=1、27m 以上,才能保证安全操作。

措施2:请读者回答:若泵得安装位置不能移动,还可以采取什么措施,以保证该离心油泵能正常操作?

[例2-5]:某车间有一冷却塔,需用离心泵将地面下水池中20o C 得水送至塔顶水槽内,然后再压入塔内。水池与水槽内液面高度均维持恒定,两液面上方均为大气压。已知塔顶水槽液面比地面高15m,水池液面又比地面低1.5m 。已估计出管路计算总长度为52m(包括直管长度与所有局部阻力得当量长度),摩擦系数λ为0、018,管路系统要求送水量为72m 3/h 。试由教材附录中选用一台适宜得离心泵。 解:(1)确定输送水管得规格及水在管内得实际流速。

据教材表1-1中可查出,输送自来水时,可选取s m u /5.1=,故可求出管径d, m u V d h 13.05.1785.0360072785.03600=??=??=

由附录可选用mm 5.4140?Φ热轧无缝钢管合适,此管得实际内径mm d 13125.4140=?-=

管径确定后应重新核定流速,水在管内实际流速为:

s m u /48.1)131.0(785.03600722=??=

(2)确定压头损失H f1-2

由题给018.0,52==∑+λm L L e 则

m g u d L L H e f 80.081.92)48.1(131.052018.022221=???=?∑+?=-λ (3)确定管路所需得外加压头H e

选取水池液面为1-1’截面,高位槽液面为2-2’截面,以地平面为基准面,在两截面间列出伯努利方程: 212222121122-+++=+++f H g P g u Z He g P g u Z ρρ

已知: Z 1=-1、5m , Z 2=15m , P 1=P 2=0(表压) , u 1=0 ,u 2=0 ,

H f 1-2 = 0.80m , 代入柏努利方程中,可求出He

He =15+1、5+0、80 = 17.3 m

据 Qe=72m 3/h, He=17、3m, 查附录(教材)二十四,可选用IS100-80-125型离心泵,其性能如下:

转速n=2900r/min,Q=100m 3/h,H=20m,η=78%,N 轴=7KW,N 电机=11KW,(NPSH)r =4、5m

[例2-6]用泵将混酸(以硫酸为主),从常压贮槽运送到表压为196、2KPa 得设备中,要求流量为10m 3/h,升扬高度为6m,全部压头损失为5m,混酸得密度为1600Kg/m 3。

试选用适宜得离心泵。

解:输送以硫酸为主得腐蚀性混酸,宜用F 型泵。参考手册及有关资料得知,其材

质宜用高硅铸铁(材料代号为G),即选用FG 型离心泵。现计算管路所需得外加压头He :

由公式 f H g P g u Z He +?+?+?=ρ22

已知:m Z 6=?,Pa p 3102.196?=?,21u u =,

m H f 5=,3/1600m Kg =ρ,代入上式,可得:

离心泵的基础知识

离心泵的基础知识 一、离心泵的基本构造是由六部分组成的 离心泵的基本构造是由六部分组成的分别是叶轮,泵体,泵轴,轴承,密封环,填料函。 1、叶轮是离心泵的核心部分,它转速高出力大,叶轮上的叶片又起到主要作用,叶轮在装配前要通过静平衡实验。叶轮上的内外表面要求光滑,以减少水流的摩擦损失。 2、泵体也称泵壳,它是水泵的主体。起到支撑固定作用,并与安装轴承的托架相连接。 3、泵轴的作用是借联轴器和电动机相连接,将电动机的转距传给叶轮,所以它是传递机械能的主要部件。 4、轴承是套在泵轴上支撑泵轴的构件,有滚动轴承和滑动轴承两种。滚动轴承使用牛油作为润滑剂加油要适当一般为2/3~3/4的体积太多会发热,太少又有响声并发热!滑动轴承使用的是透明油作润滑剂的,加油到油位线。太多油要沿泵轴渗出并且漂贱,太少轴承又要过热烧坏造成事故!在水泵运行过程中轴承的温度最高在85度一般运行在60度左右,如果高了就要查找原因(是否有杂质,油质是否发黑,是否进水)并及时处理! 5、密封环又称减漏环。叶轮进口与泵壳间的间隙过大会造成泵内高压区的水经此间隙流向低压区,影响泵的出水量,效率降低!间隙过小会造成叶轮与泵壳摩擦产生磨损。为了增加回流阻力减少内漏,延缓叶轮和泵壳的所使用寿命,在泵壳内缘和叶轮外援结合处装有密封环,密封的间隙保持在0.25~1.10mm之间为宜。 6、填料函主要由填料,水封环,填料筒,填料压盖,水封管组成。填料函的作用主要是为了封闭泵壳与泵轴之间的空隙,不让泵内的水流不流到外面来也不让外面的空气进入到泵内。始终保持水泵内的真空!当泵轴与填料摩擦产生热量就要靠水封管住水到水封圈内使填料冷却!保持水泵的正常运行。所以在水泵的运行巡回检查过程中对填料函的检查是特别要注意!在运行600个小时左右就要对填料进行更换。 二、离心泵的过流部件 离心泵的过流部件有:吸入室,叶轮,压出室三个部分。叶轮室是泵的核心,也是流部件的核心。泵通过叶轮对液体的作功,使其能量增加。叶轮按液体流出的方向分为三类: (1)径流式叶轮(离心式叶轮)液体是沿着与轴线垂直的方向流出叶轮。 (2)斜流式叶轮(混流式叶轮)液体是沿着轴线倾斜的方向流出叶轮。 (3)轴流式叶轮液体流动的方向与轴线平行的。 叶轮按吸入的方式分为二类: (1)单吸叶轮(即叶轮从一侧吸入液体)。 (2)双吸叶轮(即叶轮从两侧吸入液体)。 叶轮按盖板形式分为三类: (1)封闭式叶轮。 (2)敞开式叶轮。 (3)半开式叶轮。 其中封闭式叶轮应用很广泛,前述的单吸叶轮双吸叶轮均属于这种形式。 三、离心泵的工作原理 离心泵的工作原理是:离心泵所以能把水送出去是由于离心力的作用。水泵在工作前,泵体和进水管必须罐满水行成真空状态,当叶轮快速转动时,叶片促使水很快旋转,旋转着的水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从叶轮中飞去,泵内的水被抛出后,叶轮的中心部分形成真空区域。水原的水在大气压力(或水压)的

离心泵原理及应用

离心泵原理及应用 离心泵工作原理 驱动机通过泵轴带动叶轮旋转产生离心力,在离心力作用下,液体沿叶片流道被甩向叶轮出口,液体经蜗壳收集送入排出管。液体从叶轮获得能量,?使压力能和速度能均增加,并依靠此能量将液体输送到工作地点。 在液体被甩向叶轮出口的同时,叶轮入口中心处形成了低压,?在吸液罐和叶轮中心处的液体之间就产生了压差,吸液罐中的液体在这个压差作用下,不断地经吸入管路及泵的吸入室进入叶轮中。 离心泵主要工作参数 流量 即泵在单位时间内排出的液体量,通常用体积单位表示,符号Q,单位有m3/h,m3/s,l/s等, ⑴体积流量Q :m3/h m3/s L/s ⑵质量流量m :kg/h kg/s t/h m=ρQ ρ液体密度kg/m3 扬程 输送单位重量的液体从泵入口处(泵进口法兰)到泵出口处(泵出口法兰),其能量的增值。 常用H表示,单位J/kg、m液柱 转速 泵的转速是泵每分钟旋转的次数,用n来表示。 单位:rpm,或r/s 一般离心泵转速970 rpm、1450 rpm、2950 rpm; 高速离心泵的转速可达20000 rpm以上 功率 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 ⑴有效功率Ne 单位时间内泵输送出去的液体有效能头。

⑵轴功率N:泵轴输入的功率。 效率 用η表示,是衡量泵的经济性的指标 汽蚀余量 离心泵的汽蚀余量是表示泵的性能的主要参数,?用符号Δhr表示,单位为米液柱。 有效汽蚀余量 液体流自吸液罐,经吸入管路到达泵吸入口后?,所富余的高出汽化压力的那部分能头。用Δha表示。 泵的必须汽蚀余量 液流从泵入口到叶轮内最低压力点K处的全部能量损失,用Δhr表示 离心泵结构 叶轮 它是离心泵内传递能量给液体的唯一元件,叶轮用键固定于轴上,随轴由原动机带动旋转,通过叶片把原动机的能量传给液体。 叶轮的作用是将原动机的机械能直接传给液体,以增加液体的静压能和动能(主要增加静压能)。 叶轮 叶轮有开式、半闭式和闭式三种,如图所示。 开式叶轮在叶片两侧无盖板,制造简单、清洗方便,适用于输送含有较大量悬浮物的物料,效率较低,输送的液体压力不高;半闭式叶轮在吸入口一侧无盖板,而在另一侧有盖板,适用于输送易沉淀或含有颗粒的物料,效率也较低;闭式叶轮在叶轮在叶片两侧有前后盖板,效率高,适用于输送不含杂质的清洁液体。一般的离心泵叶轮多为此类。泵体 即泵的壳体,包括吸入室和压液室。 ①吸入室: 它的作用是使液体均匀地流进叶轮。 ②压液室: 它的作用是收集液体,并把它送入下级叶轮或导向排出管,与此同时降低液体的速度,使动能进一步变成压力能。?压液室有蜗壳和导叶两种形式。 轴 轴是传递机械能的重要零件,?原动机的扭矩通过它传给叶轮。泵轴是泵转子的主要零件,轴上装有叶轮、轴套、平衡盘等零件。泵轴靠两端轴承支承,在泵中作高速回转,因而泵轴要承载能力大、耐磨、耐腐蚀。泵轴的材料一般选用碳素钢或合金钢并经调质处理。

离心泵知识点汇总

离心泵知识点汇总 1、机泵维护保养内容有哪些? 认真执行岗位责任制及设备维护保养等规章制度。 设备润滑做到“五定”、“三级过滤”,润滑器具完整、清洁。 维护工具、安全设施、消防器材等齐全完好,置放齐整。 2、离心泵振动的原因有哪些? 转子不平衡。 泵轴与电机不对中,对轮胶圈老化。 轴承或密封环磨损过多,形成转子偏心。 泵抽空或泵内有气体。 吸入压力过低,使液体汽化或近于汽化。 轴向推力变大,引起串轴。 轴承和填料润滑不当,磨损过多。 轴承磨损或损坏。 叶轮局部堵塞或外部附属管线振动。 润滑油(脂)过多或过少。 机泵基础刚度不够,螺栓松动。 3、离心泵抽空时有什么现象? 运行中的泵开始抽空时,会突然发出噪音、振动,并伴有压力、流量的降低和电流减小。抽空严重时,泵会发生强烈振动,压力回零,泵中无液体打出。 4、泵在冬天为什么要防冻? 水在零度以下发生体积膨胀,如果留在泵体内的水不清理出去,低温下的体积膨胀产生的力量会使泵体胀裂,造成不必要的损坏。防冻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排净闲置泵内的存水。 保持冷却水细水长流。 对泵保温或用蒸汽、热水伴热。 备用泵保持出入口流通。 5、泵冻了以后如何处理? 泵冻了以后,决不能用蒸汽直接吹,以防因泵体热胀不均而破裂。 泵冻了以后先用冷水浇,然后待盘动车,可以用蒸汽或热水浇淋。 6、离心泵的主要工作原理是什么? 电动机带动叶轮高速旋转,使液体产生离心力,由于离心力的作用,液体被甩入侧流道排出泵外,或进入下一级叶轮,从而使叶轮进口处压力降低,与作用在吸入液体的压力形成压差,压差作用在液体吸入泵内,由于离心泵不停的旋转,液体就源源不断的被吸入或排出。 7、润滑油(脂)有哪些作用? 润滑冷却作用、冲洗作用、密封作用、减振作用、保护作用、卸荷作用。 8、润滑油使用前要经过哪三级过滤? 第一级:润滑油原装桶与固定桶之间; 第二级:固定油桶与油壶之间; 第三级:油壶与加油点之间。 9、什么是设备润滑“五定”? 定点:按规定点加油; 定时:按规定时间给润滑部位加油,并定期换油; 定量:按消耗定量加油; 定质:根据不同的机型选择不同的润滑油,并保持油品质量合格; 定人:每一个加油部位必须有专人负责。

离心泵基础知识(正式版)

文件编号:TP-AR-L4331 In Terms Of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It Is Necessary To Form A Certain Guiding And Planning Executable Plan, So As To Help Decision-Makers To Carry Out Better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 (示范文本) 编订: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 离心泵基础知识(正式版)

离心泵基础知识(正式版) 使用注意:该安全管理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一定的具有指导性,规划性的可执行计划,从而实现多角度地帮助决策人员进行更好的生产与管理。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一.离心泵的工作原理 驱动机通过泵轴带动叶轮旋转产生离心力,在离 心力作用下,液体沿叶片流道被甩向叶轮出口,液体经 蜗壳收集送入排出管。液体从叶轮获得能量,?使压力 能和速度能均增加,并依靠此能量将液体输送到工作 地点。 在液体被甩向叶轮出口的同时,叶轮入口中心处 形成了低压,?在吸液罐和叶轮中心处的液体之间就产 生了压差,吸液罐中的液体在这个压差作用下,不断地 经吸入管路及泵的吸入室进入叶轮中。

二、离心泵的结构及主要零部件 一台离心泵主要由泵体、叶轮、密封环、旋转轴、轴封箱等部件组成,有些离心泵还装有导轮、诱导轮、平衡盘等。 1.泵体:即泵的壳体,包括吸入室和压液室。 ①吸入室:它的作用是使液体均匀地流进叶轮。 ②压液室:它的作用是收集液体,并把它送入下级叶轮或导向排出管,与此同时降低液体的速度,使动能进一步变成压力能。?压液室有蜗壳和导叶两种形式。 2.叶轮:它是离心泵内传递能量给液体的唯一元件,叶轮用键固定于轴上,随轴由原动机带动旋转,通过叶片把原动机的能量传给液体。 叶轮分类: ①按照液体流入分类:单吸叶轮(在叶轮的一

离心泵基础知识

编号:SM-ZD-57755 离心泵基础知识 Organize enterprise safety management planning, guidance, inspection and decision-making, ensure the safety status, and unify the overall plan objectives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离心泵基础知识 简介:该安全管理资料适用于安全管理工作中组织实施企业安全管理规划、指导、检查和决策等事项,保证生产中的人、物、环境因素处于最佳安全状态,从而使整体计划目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一.离心泵的工作原理 驱动机通过泵轴带动叶轮旋转产生离心力,在离心力作用下,液体沿叶片流道被甩向叶轮出口,液体经蜗壳收集送入排出管。液体从叶轮获得能量,?使压力能和速度能均增加,并依靠此能量将液体输送到工作地点。 在液体被甩向叶轮出口的同时,叶轮入口中心处形成了低压,?在吸液罐和叶轮中心处的液体之间就产生了压差,吸液罐中的液体在这个压差作用下,不断地经吸入管路及泵的吸入室进入叶轮中。 二、离心泵的结构及主要零部件 一台离心泵主要由泵体、叶轮、密封环、旋转轴、轴封箱等部件组成,有些离心泵还装有导轮、诱导轮、平衡盘等。 1.泵体:即泵的壳体,包括吸入室和压液室。 ①吸入室:它的作用是使液体均匀地流进叶轮。

离心泵的基本知识

泵的分类方法有以下三种:(一)按工作原理分类 1.容积式泵依靠泵内工作室容积大小作周期性地变化来输送液体的泵;2.叶片式泵依靠泵内高速旋转的叶轮把能量传给液体,从而输送液体的泵;3.其它类型泵依靠一种流体(液、气或汽)的静压能或动能来输送液体的泵。此类泵又称流体动力作用泵。 采用这种分类方法时,根据泵的结构又可分为以下几种。 (二)按泵产生的压力(扬程)分类 1.高压泵总扬程在600m以上; 2.中压泵总扬程为200~600ml 3.低压泵总扬程低于200m。 (三)按泵用处分类 第2节离心泵的工作原理及分类 一.离心泵的基本构成 离心泵的主要部件有:叶轮、转轴、吸入室、泵壳、轴封箱和密封环等,如图2-1所示。有些离心泵还装有导轮、诱导轮、平衡盘等。 离心泵的过流部件是吸入室、叶轮和蜗壳。其作用简述如下: (1)吸入室吸入室位于叶轮进口前,其作用是把液体从吸入管引入叶轮,要求液体吸入室的流动损失要小,并使液体流入叶轮时速度分布均匀。 (2)叶轮叶轮是离心泵的重要部件,液体就是从叶轮中得到能量的。对叶轮的要求损失最小的情况下,使单位重量的液体获得较高的能量。

(3)蜗壳蜗壳位于叶轮出口之后,其功用是把从叶轮内流出来的液体收集起来,并按一定要求送入下级叶轮或送入排出管。由于液体在流出叶轮时速度很高,为了减少后面的管路损失,液体在送入排出管以前,必须将其速度降低,把速度能转变成静压能,这个任务也要求蜗壳等转能装置来完成,而且要求蜗壳在完成上述两项任务时流动损失最小。 二.离心泵的工 图2—1 离心泵基本构件 作原 1一转轴2一轴封箱3一扩压管4一叶轮5一吸入室6一密封 理 离心泵是由原动机(电动机或汽轮机)带动叶轮高速旋转,使液体由 于离心力的作用而获得能量的液体输送设备,故名离心泵。 当原动机带动叶轮高速旋转时,充满在泵体内的液体,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从叶轮中心被抛向叶轮的外缘。在此过程中,液体获得了能量,提高了静压强,同时由于流速增大,动能也增加了。液体离开叶轮进入

离心泵基础知识

图 2-1 离心泵活页轮 2-2 离心泵 离心泵结构简单,操作容易,流量均匀,调节控制方便,且能适用于多种特 殊性质物料,因此离心泵是化工厂中最常用的液体输送机械。近年来,离心泵正 向着大型化、高转速的方向发展。 2.2.1 离心泵的主要部件和工作原理 一、离心泵的主要部件 1.叶轮 叶轮是离心泵的关键部件,它是由若干弯曲的叶片组成。叶轮的作用是将原 动机的机械能直接传给液体,提高液体的动能和静压能。 根据叶轮上叶片的几何形式,可将叶片分为后弯、径向和前弯叶片三种,由 于后弯叶片可获得较多的静压能,所以被广泛采用。 叶轮按其机械结构可分为闭式、半闭式和开式(即敞式)三种,如图2-1 所示。在叶片的两侧带有前后盖板的叶轮称为闭式叶轮(c 图);在吸入口侧无 盖板的叶轮称为半闭式叶轮(b 图);在叶片两侧无前后盖板,仅由叶片和轮毂 组成的叶轮称为开式叶轮(a 图)。由于闭式叶轮宜用于输送清洁的液体,泵的 效率较高,一般离心泵多采用闭式叶轮。 叶轮可按吸液方式不同,分为单吸式和双吸式两种。单吸式叶轮结构简单, 双吸式从叶轮两侧对称地吸入液体(见教材图2-3)。双吸式叶轮不仅具有较大

的吸液能力,而且可以基本上消除轴向推力。 2.泵壳 泵体的外壳多制成蜗壳形,它包围叶轮,在叶轮四周展开成一个截面积逐渐扩大的蜗壳形通道(见图2-2)。泵壳的作用有:①汇集液体,即从叶轮外周甩出的液体,再沿泵壳中通道流过,排出泵体;②转能装置,因壳内叶轮旋转方向与蜗壳流道逐渐扩大的方向一致,减少了流动能量损失,并且可以使部分动能转变为静压能。 若为了减小液体进入泵壳时的碰撞,则在叶轮与泵壳之间还可安装一个固定不动的导轮(见教材图2-4中3)。由于导轮上叶片间形成若干逐渐转向的流道,不仅可以使部分动能转变为静压能,而且还可以减小流动能量损失。 注意:离心泵结构上采用了具有后弯叶片的叶轮,蜗壳形的泵壳及导轮,均有利于动能转换为静压能及可以减少流动的能量损失。 3.轴封装置 离心泵工作时是泵轴旋转而泵壳不动,泵轴与泵壳之间的密封称为轴封。轴封的作用是防止高压液体从泵壳内沿间隙漏出,或外界空气漏入泵内。轴封装置保证离心泵正常、高效运转,常用的轴封装置有填料密封和机械密封两种。 二、离心泵的工作原理 装置简图如附图。 1.排液过程 离心泵一般由电动机驱动。它在启动前需先向泵壳内灌满被输送的液体(称为灌泵),启动后,泵轴带动叶轮及叶片间的液体高速旋转,在惯性离心力的作用下,液体从叶轮中心被抛向外周,提高了动能和静压能。进而泵壳后,由于流道逐渐扩大,液体的流速减小,使部分动能转换为静压能,最终以较高的压强从排出口进入排出管路。 2.吸液过程 当泵内液体从叶轮中心被抛向外周时,叶轮中心形成了低压区。由于贮槽液面上方的压强大于泵吸入口处的压强,在该压强差的作用下,液体便经吸入管路被连续地吸入泵内。 3.气缚现象 当启动离心泵时,若泵内未能灌满液体而存在大量气体,则由于空气的密度

离心泵培训题库教学文案

离心泵试题库 一、填空:(每个空1分) I ?石化装置离心泵密封类型主要有2种,分别是:机械密封、填料密封。 2. 离心泵主要工作部件有叶轮、轴、吸入管和排出管。 3?当离心泵输送不出液体时,主要原因有:排气不良、旋转方向不对、吸入过滤_______________ 吸入阀未开等。 5.离心泵紧急情况下的切换,是指油喷出,电机起火,泵严重损坏等事故。6?离心泵的操作,必须用排出阀、调节流量,决不可用吸入阀来调节流量,以免抽空。 7?对于泵的工作温度在80 C以上的泵,在运转前要充分进行预热暖机(用蒸汽或工作液)。预热速率为2~3C /分左右。预热过程中要经常盘车,保证预热均匀。当泵壳外侧的温度达到工作温度的80 %左右时才能启动泵。 &离心泵加入的润滑油是N46防锈汽轮机油。 9 ?热油泵是指工作温度在200C以上的泵。 10?切换泵时,应严格保证系统流量、压力不变原则,严禁抽空、抢量等事故发生。 II ?离心泵有不同的类型,按叶轮数目可分为:单级泵和多级泵_____ 12?离心泵在启动之前应罐满液体,此过程称为灌泵。 ___ 13?离心泵的主要性能参数有:转速、流量、扬程、功率和效率等。 14 ?由于液道入口附近某些局部低压区处的压力降低到液体饱和蒸汽压,导致部分液体汽化, 并伴有局部高温、高压水击现象,称为:汽蚀_ 15?泵的叶轮按结构形式可分为:闭式叶轮、半开式叶轮和开式叶 _________ 16?高速泵也称高扬程泵,转速一般在10000rpm以上。 仃?调节普通离心泵出口流量的方法有:出口阀调节、变转速调节、旁路调节和切割叶轮调节等。(填"台数调节、连接方式调节”也可。) 18?两台普通离心泵并联工作时,其总流量为各分支流量之和,扬程与单台泵扬程相同。—19?两台普通离心泵串联工作时:总扬程等于同一流量下各泵扬程之和;流量等于单台泵流量。 20?离心泵各有其特性曲线,但一般都有共同特点:⑴:扬程随流量的增大而下降:⑵:功率随流量增大而上升;⑶效率先随流量增大而上升,达到最大值后便下降。_ 21 ?离心泵按讲液方式可分为单吸式泵和双吸式泵。 22 ?离心泵按泵轴位置可分为卧式泵和立式泵。 23?离心泵按支撑方式可分为悬臂泵和双支撑泵。 24?离心泵的切割定律为Q/Q仁D/D1 , H/H1=(D/D1)2, N/N1=(D/D1)3。 25?离心泵的比例定律为Q/Q仁n/n1 , H/H1=(n/n1)2, N/N1=(n/n 1)3。 26?防止气蚀的条件为NPSHa>NPSH。 27?NPSHa表示有效气蚀余量,NPSHr表示必须气蚀余量,NPSH表示允许气蚀余量。28?离心泵的两大主要危害因素是离心泵的气蚀和离心泵的轴向力。 29?气蚀对泵的危害有泵的性能突然下降和泵体产生振动和噪音。 30 ?泵的效率定义为有效功率/轴功率。 二、判断题:(每题1分) 1 ?为了节约能源,冬天备用离心泵可以停冷却水。(X) 2 ?离心泵在轴承壳体上最高温度为80C, —般轴承温度在60C以下。(V) 3?为避免气蚀现象,离心泵在安装时应尽量减少泵的入口阻力,选择合适的吸入高度,合 理调节。(V )

离心泵操作步骤

离心泵操作步骤 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化工离心泵的工作原理 电动机通过泵轴带动叶轮高速旋转,叶轮间的液体随之旋转。由于离心力的作用,液体从叶轮中间甩向叶轮边缘,液体的动能增加。当液体进入泵壳后,由于蜗型泵壳的流道逐渐增大,液体的流速逐渐降低,其中一部分动能转变为静压能,从而以较高的压强被压出。当泵内液体从叶轮中间被甩向叶轮边缘时,在叶轮中心形成了没有液体的局部真空,造成了储槽液面处与叶轮中心的压强差,在这个压强差的作用下,液体便沿吸入管连续不断的被吸入到叶轮中心,补充排出的液体。只要叶轮连续旋转,液体便不断的被吸入排出。 1化工离心泵启动步骤 检查油位、油质,注意连轴器螺栓及地脚螺栓是否松动。 将出口阀关闭后,全开进口阀,引液入泵体,注意排气并盘车。 打开出口压力表根部阀,检查并打开泵休保护阀。 打开泵机封冷却水,调节其压力在说明书要求的范围内。 启动泵缓慢打开出口阀送液,并检查泵运行情况。 2化工离心泵停止步骤 关泵出口阀。 按停车电钮。 关闭机封冷却水。(冬天为防冻,不允许关闭) 关闭进口阀。及时冲洗泵的进出口管线。 3化工离心泵切换步骤 按开车步骤先将备用泵启动送液。 按停车步骤再将原运行设备停下。 4化工离心泵运行中注意事项 泵的流量扬程是否稳定并符合要求、电流是否稳定。 机组是否有异常声响,振动是否过大。 轴封是否泄漏。

轴承温升35℃,最高温度不得大于90℃。 5启动离心泵前为什么要关闭出口阀 为防止过压引起电流过高,对电动机有过高电流的保护作用。因为电动机启动电流是正常运转时的5-7倍。为了减少启动电流保护电机,以防止电机烧坏,启动时必须关闭出口阀门。但是注意关闭时间不能超过2-3分钟以防止泵内产生汽化。 6化工离心泵不打液的原因及处理 7化工离心泵振动大、有杂音的原因及处理 8化工离心泵流量小或扬程低的原因及处理

泵类知识基础学习

1.什么叫泵? 答:通常把提升液体,输送液体或使液体增加压力,即把原动的机械能变为液体能量的机器统称为泵。 2.泵的分类? 答:泵的用途各不相同,根据原理可分为三大类:1.容积泵 2.叶片泵3.其他类型的泵 3.容积泵的工作原理 答:利用工作容积周期性变化来输送液体,例如:活塞泵、柱塞泵、隔膜泵、齿轮泵、滑板泵、螺杆泵等。 4.叶片泵的工作原理? 答:利用叶片和液体相互作用来输送液体,例如:离心泵、混流泵、轴流泵、旋涡泵等5.离心泵的工作原理? 答:离心泵依靠旋转叶轮对液体的作用把原动机的机械能传递给液体。由于离心泵的作用液体从叶轮进口流向出口的过程中,其速度能和压力能都得到增加,被叶轮排出的液体经过压出室,大部分速度能转换成压力能,然后沿排出管路输送出去,这时,叶轮进口处因液体的排出而形成真空或低压,吸水池中的液体在液面压力(大气压)的作用下,被压入叶轮的进口,于是,旋转着的叶轮就连续不断地吸入和排出液体。 6.离心泵的特点? 答:其特点为:转速高,体积小,重量轻,效率高,流量大,结构简单,性能平稳,容易操作和维修;其不足是:起动前泵内要灌满液体。液体精度对泵性能影响大,只能用于精度近似于水的液体,流量适用范围:5-20000立方米/时,扬程范围在3-2800米。 7.离心泵分几类结构形式? 各自的特点和用途? 答:离心泵按其结构形式分为:立式泵和卧式泵,立式泵的特点为:占地面积少,建筑投入小,安装方便,缺点为:重心高,不适合无固定底脚场合运行。卧式泵特点:适用场合广泛,重心低,稳定性好,缺点为:占地面积大,建筑投入大,体积大,重量重。例如:立式泵有CFL立式离心泵,DL立式多级泵,潜水电泵。卧式泵有CFW泵、D 型多级泵、SH型双吸泵、B型、IH型、BA型、IR型等。按扬程流量的要求并根据叶轮结构组成级数分为: A.单级单吸泵:泵有一只叶轮,叶轮上一个吸入口,一般流量范围为:5.5-300m2/h,H在8-150米,流量小,扬程低。 B.单级双吸泵:泵为一只叶轮,叶轮上二个吸入口。流量Q在120-20000 m2/h,扬程H在10-110米,流量大,扬程低。 A.单吸多级泵:泵为多个叶轮,第一个叶轮的排出室接着第二个叶轮吸入口,以此类推。 8.什么叫CFL立式泵,其结构特点? 答:CFL立式泵是单级吸离心泵的一种,属立式结构,因其进出口在同一直线上,且进出口相同,仿似一段管道,可安装在管道的任何位置,故取名为CFL立式泵,结构特点:为单级单吸离心泵,进出口相同并在同一直线上,和轴中心线成直交,为立式泵。 9. CFL型立式泵的结构特点及优点? 答:CFL型立式离心泵的结构特点、优越性为:第一:泵为立式结构,电机盖与泵盖联体设计,外形紧凑美观,且占地面积小,建筑投入低,如采用户外型电机则可置于户外使用。第二:泵进出口口径相同,且位于同一中心线,可象阀门一样直接安装在管道上,安装极为简便。第三:巧妙的底脚设计,方便了泵的安装稳固。第四:泵轴为电机的加

立式单级单吸离心泵应用及参数

立式单级单吸离心泵应用及参数 一、立式单级单吸离心泵产品概述: 立式单级单吸离心泵,是在ISG技术的基础上,自行研究开发的新一代节能、环保立式离心泵。该系列泵性能优、可靠性高、寿命长、结构合理、外形美观。 二、立式单级单吸离心泵产品特点: 1、泵为立式结构,进出口口径相同,且位于同一中心线上,可象阀门一样安装于管路之中,外形紧凑美观,占地面积小,建筑投入低,如加上防护罩则可置于户外使用。 2、叶轮直接安装在电机的加长轴上,轴向尺寸短,结构紧凑,泵与电机轴承配置合理,能有效地平衡泵运转产生的径向和轴向负荷,从而保证了泵的运行平稳,振动小、噪音低。 3、轴封采用机械密封或机械密封组合,采用进口钛合金密封环、中型耐高温机械密封和采用硬质合金材质,耐磨密封,能有效地延长机械密封的使用寿命。 4、安装检修方便,无需拆动管道路系统,只要卸下泵联体座螺母即可抽出全部转子部件。 5、可根据使用要求即流量和扬程的需要采用泵的串、并联运行方式。 6、可根据管路布置的要求采用泵的竖式和横式安装。 三、立式单级单吸离心泵工作条件: 1、吸入压力≤1.0MPa,或泵系统最高工作压力≤1.6MPa,即泵吸入口压力+泵扬程≤1.6MPa,泵静压试验压力为2.5MPa,订货时请注明系统工作压力。泵系统工作压力大于1.6MPa时应在订货时另行提出,以便在制造时泵的过流部分和联接部分采用铸钢材料。 2、环境温度<40℃,相对湿度<95%。

3、所输送介质中固体颗粒体积含量不超过单位体积的0.1%,粒度<0.2mm。 注:如使用介质为带有细小颗粒,采用耐磨式机械密封。 四、立式单级单吸离心泵型号参数:

离心泵的基础知识

离心泵的基础知识 一、离心泵的基本构造就是由六部分组成的 离心泵的基本构造就是由六部分组成的分别就是叶轮,泵体,泵轴,轴承,密封环,填料函。 1、叶轮就是离心泵的核心部分,它转速高出力大,叶轮上的叶片又起到主要作用,叶轮在装配前要通过静平衡实验。叶轮上的内外表面要求光滑,以减少水流的摩擦损失。 2、泵体也称泵壳,它就是水泵的主体。起到支撑固定作用,并与安装轴承的托架相连接。 3、泵轴的作用就是借联轴器与电动机相连接,将电动机的转距传给叶轮,所以它就是传递机械能的主要部件。 4、轴承就是套在泵轴上支撑泵轴的构件,有滚动轴承与滑动轴承两种。滚动轴承使用牛油作为润滑剂加油要适当一般为2/3~3/4的体积太多会发热,太少又有响声并发热!滑动轴承使用的就是透明油作润滑剂的,加油到油位线。太多油要沿泵轴渗出并且漂贱,太少轴承又要过热烧坏造成事故!在水泵运行过程中轴承的温度最高在85度一般运行在60度左右,如果高了就要查找原因(就是否有杂质,油质就是否发黑,就是否进水)并及时处理! 5、密封环又称减漏环。叶轮进口与泵壳间的间隙过大会造成泵内高压区的水经此间隙流向低压区,影响泵的出水量,效率降低!间隙过小会造成叶轮与泵壳摩擦产生磨损。为了增加回流阻力减少内漏,延缓叶轮与泵壳的所使用寿命,在泵壳内缘与叶轮外援结合处装有密封环,密封的间隙保持在0、25~1、10mm 之间为宜。 6、填料函主要由填料,水封环,填料筒,填料压盖,水封管组成。填料函的作用主要就是为了封闭泵壳与泵轴之间的空隙,不让泵内的水流不流到外面来也不让外面的空气进入到泵内。始终保持水泵内的真空!当泵轴与填料摩擦产生热量就要靠水封管住水到水封圈内使填料冷却!保持水泵的正常运行。所以在水泵的运行巡回检查过程中对填料函的检查就是特别要注意!在运行600个小时左右就要对填料进行更换。 二、离心泵的过流部件 离心泵的过流部件有:吸入室,叶轮,压出室三个部分。叶轮室就是泵的核心,也就是流部件的核心。泵通过叶轮对液体的作功,使其能量增加。叶轮按液体流出的方向分为三类: (1)径流式叶轮(离心式叶轮)液体就是沿着与轴线垂直的方向流出叶轮。 (2)斜流式叶轮(混流式叶轮)液体就是沿着轴线倾斜的方向流出叶轮。 (3)轴流式叶轮液体流动的方向与轴线平行的。 叶轮按吸入的方式分为二类: (1) 单吸叶轮(即叶轮从一侧吸入液体)。 (2) 双吸叶轮(即叶轮从两侧吸入液体)。 叶轮按盖板形式分为三类: (1) 封闭式叶轮。 (2) 敞开式叶轮。 (3) 半开式叶轮。 其中封闭式叶轮应用很广泛,前述的单吸叶轮双吸叶轮均属于这种形式。 三、离心泵的工作原理 离心泵的工作原理就是:离心泵所以能把水送出去就是由于离心力的作用。水泵在工作前,泵体与进水管必须罐满水行成真空状态,当叶轮快速转动时,叶片促使水很快旋转,旋转着的水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从叶轮中飞去,泵内的水被抛出后,叶轮的中心部分形成真空区域。水原的水在大气压力(或水压)的作用下通过管网压到了进水管内。这样循环不已,就可以实现连续抽水。在此值得一提的就是:离心泵启动前一定要向泵壳内充满水以后,方可启动,否则将造成泵体发热,震动,出水量减少,对水泵造成损坏(简称“气蚀”)造成

离心泵使用与维护

离心泵使用与维护 中国泵业网离心泵是广泛应用于化工工业系统的一种通用流体机械。它具有性能适应范围广、体积小、结构简单、操作容易、操作费用低等诸多优点。通常,所选离心泵的流量、压头可能会和管路中要求的不一致,或由于生产任务、工艺要求发生变化,此时都要求对泵进行流量调节,实质是改变离心泵的工作点。 目前,离心泵的流量调节方式主要有调节阀控制、变速控制以及泵的并、串联调节等。由于各种调节方式的原理不同,除有自己的优缺点外,造成的能量损耗也不一样,为了寻求最佳、能耗最小、最节能的流量调节方式,必须全面地了解离心泵的流量调节方式与能耗之间的关系。 在实际应用时应该从多方面考虑,在二者之间综合出最佳的流量调节方法。 人们称的多级离心泵就是就是有多个叶轮的离心泵,叶轮的目的主要就是提高水压。等待气体从真空泵内吸出之后,整个工作环境就会变得真空了。多级泵就是依靠容积变化从而实现吸气,压缩和排气的,因此他是可以改变的离心泵。 在机构上面多级离心泵采用的是定子,轴承,转子和轴封四大部分组成的。多级泵定子的功能是吸入段、中段,吐出段和导叶而组成的。多级离心泵多数用于园林,石油,化工,轻工,医药和食品等多个行业,在工业中多数工业用途,比如正常的真空过滤,真空引水,

正空送料,真空蒸发,真空浓缩,真空脱气,真空回潮等等,而除了一些可燃气体或者含有水的气体除外的。 在保养方面多级离心泵在使用时,应该多主要卫生,除尘,除湿;在使用之前要检查装备是否有松动和老化的现象,再看看个部件是否灵活;看看是否需要加入润滑剂,加入润滑剂的时候要注意方法,不要弄的到处都是;拧下多级泵的水塞,然后注入液体或者液浆;拧动看看电机转向是否正确;在使用是轴承的问题不能超过三十五度,最高问题不能超过八十度。三昌水泵提醒最后要注意使用人员的安全,在使用多级离心泵时要好好的检查好装置,这样的话才能确保使用人员的安全,规范操作多级离心泵才能使他的寿命更长久。 不锈钢离心泵的工作原理就是在泵内充满水的情况下,叶轮旋转产生离心力,叶轮槽道中的水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化工离心泵甩向外围流进泵壳,于是叶轮中心压力降低,这个压力低于进水管内压力,水就在这个压力差的作用下由吸水池流入叶轮。这样水泵就可以不断地吸水不断地供水了。在操作完化工离心泵之后我们应注意保养,可以注意的有以下几点: 一、运行中的维护和保养 1.水管路必须高度密封。 2.禁止泵在汽蚀状态下长期运行。 3.禁止泵在流量运行时,电机超电流长期运行。 4.定时检查泵运行时,电机超电流长期运行。 5.泵在运行过程中应有专人看管,以免发生意外。

离心泵基础知识

2-2 离心泵 离心泵结构简单,操作容易,流量均匀,调节控制方便,且能适用于多种特殊性质物料,因此离心泵是化工厂中最常用的液体输送机械。近年来,离心泵正向着大型化、高转速的方向发展。 2.2.1 离心泵的主要部件和工作原理 图2-1 离心泵活页轮 一、离心泵的主要部件 1.叶轮 叶轮是离心泵的关键部件,它是由若干弯曲的叶片组成。叶轮的作用是将原动机的机械能直接传给液体,提高液体的动能和静压能。 根据叶轮上叶片的几何形式,可将叶片分为后弯、径向和前弯叶片三种,由于后弯叶片可获得较多的静压能,所以被广泛采用。 叶轮按其机械结构可分为闭式、半闭式和开式(即敞式)三种,如图2-1所示。在叶片的两侧带有前后盖板的叶轮称为闭式叶轮(c图);在吸入口侧无盖板的叶轮称为半闭式叶轮(b图);在叶片两侧无前后盖板,仅由叶片和轮毂组成的叶轮称为开式叶轮(a图)。由于闭式叶轮宜用于输送清洁的液体,泵的效率较高,一般离心泵多采用闭式叶轮。 叶轮可按吸液方式不同,分为单吸式和双吸式两种。单吸式叶轮结构简单,双吸式从叶轮两侧对称地吸入液体(见教材图2-3)。双吸式叶轮不仅具有较大

的吸液能力,而且可以基本上消除轴向推力。 2.泵壳 泵体的外壳多制成蜗壳形,它包围叶轮,在叶轮四周展开成一个截面积逐渐扩大的蜗壳形通道(见图2-2)。泵壳的作用有:①汇集液体,即从叶轮外周甩出的液体,再沿泵壳中通道流过,排出泵体;②转能装置,因壳内叶轮旋转方向与蜗壳流道逐渐扩大的方向一致,减少了流动能量损失,并且可以使部分动能转变为静压能。 若为了减小液体进入泵壳时的碰撞,则在叶轮与泵壳之间还可安装一个固定不动的导轮(见教材图2-4中3)。由于导轮上叶片间形成若干逐渐转向的流道,不仅可以使部分动能转变为静压能,而且还可以减小流动能量损失。 注意:离心泵结构上采用了具有后弯叶片的叶轮,蜗壳形的泵壳及导轮,均有利于动能转换为静压能及可以减少流动的能量损失。 3.轴封装置 离心泵工作时是泵轴旋转而泵壳不动,泵轴与泵壳之间的密封称为轴封。轴封的作用是防止高压液体从泵壳内沿间隙漏出,或外界空气漏入泵内。轴封装置保证离心泵正常、高效运转,常用的轴封装置有填料密封和机械密封两种。 二、离心泵的工作原理 装置简图如附图。 1.排液过程 离心泵一般由电动机驱动。它在启动前需先向泵壳内灌满被输送的液体(称为灌泵),启动后,泵轴带动叶轮及叶片间的液体高速旋转,在惯性离心力的作用下,液体从叶轮中心被抛向外周,提高了动能和静压能。进而泵壳后,由于流道逐渐扩大,液体的流速减小,使部分动能转换为静压能,最终以较高的压强从排出口进入排出管路。 2.吸液过程 当泵内液体从叶轮中心被抛向外周时,叶轮中心形成了低压区。由于贮槽液面上方的压强大于泵吸入口处的压强,在该压强差的作用下,液体便经吸入管路被连续地吸入泵内。 3.气缚现象 当启动离心泵时,若泵内未能灌满液体而存在大量气体,则由于空气的密度

离心泵在化工生产的应用 毕业论文

目录 第一章离心泵的概论 (1) 1. 1 离心泵的基本构造 (1) 1. 2 离心泵的过流部件 (2) 1. 3 离心泵的工作原理 (2) 1. 4 离心泵的性能曲线 (3) 第二章离心泵的应用 (5) 2. 1 离心泵在工业工程的应用 (5) 2. 2 离心泵在给水排水及农业工程中用 (6) 2. 3 离心泵在航空航天和航海工程中的应用 (7) 2. 4 离心泵在能源工程中的应用 (9) 第三章离心泵的拆装 (11) 3. 1 离心泵的结构图 (11) 3. 2 离心泵一般拆卸步骤 (11) 3. 3 离心泵的拆卸顺序 (11) 3. 4 离心泵泵拆卸注意的事项 (12) 3. 5 离心泵的装配 (12) 第四章常见故障原因分析及处理 (13) 4. 1 离心泵启动负荷 (13) 4.2 泵不排液 (13) 4.3 泵排液后中断 (13) 4. 4 流量不足 (13) 4. 5 扬程不够 (13) 4. 6 运行中功耗大 (14) 4. 7 泵振动或异常声响 (14) 4. 8 轴承发热 (14) 4. 9 轴封发热 (15) 4. 10 转子窜动大 (15) 4. 11 发生水击 (15) 4. 12 机械密封的损坏 (15) 4. 13 故障预防措施 (18) 小结 (19)

致谢 (20) 参考文献 (21) 第五章英文翻译 (22)

第一章离心泵概论 1.1离心泵的基本构造 离心泵的基本构造是由六部分组成的分别是叶轮,泵体,泵轴,轴承,密封环,填料函。 图1.1 离心泵 (1)叶轮是离心泵的核心部分,它转速高出力大,叶轮上的叶片又起到主要作用,叶轮在装配前要通过静平衡实验。叶轮上的内外表面要求光滑,以减少水流的摩擦损失。 (2)泵体也称泵壳,它是水泵的主体。起到支撑固定作用,并与安装轴承的托架相连接。 (3)泵轴的作用是借联轴器和电动机相连接,将电动机的转距传给叶轮,所以它是传递机械能的主要部件。 (4)轴承是套在泵轴上支撑泵轴的构件,有滚动轴承和滑动轴承两种。滚动轴承使用牛油作为润滑剂加油要适当一般为2/3~3/4的体积太多会发热,太少又有响声并发热!滑动轴承使用的是透明油作润滑剂的,加油到油位线。太多油要沿泵轴渗出并且漂贱,太少轴承又要过热烧坏造成事故!在水泵运行过程中轴承的温度最高在85度一般运行在60度左右,如果高了就要查找原因(是否有杂质,油质是否发黑,是否进水)并及时处理。 (5)密封环又称减漏环。叶轮进口与泵壳间的间隙过大会造成泵内高压区的水经此间隙流向低压区,影响泵的出水量,效率降低!间隙过小会造成叶轮与泵壳摩擦产生磨损。为了增加回流阻力减少内漏,延缓叶轮和泵壳的所使用寿命,在泵壳内缘和叶轮外援结合处装有密封环,密封的间隙保持在0.25~1.10mm之间为宜。 (6)填料函主要由填料,水封环,填料筒,填料压盖,水封管组成。填料函的作用主要是为了封闭泵壳与泵轴之间的空隙,不让泵内的水流不流到外面来也不让外面的空气

离心泵在工业中的应用

离心泵在工业中的应用 摘要:离心泵通过旋转设备的叶轮加速的液体将输入功率到在液体中的动能。最常见的类型是蜗壳泵。流体进入,通过它的高速旋转叶轮的眼的泵。流体从泵追逐加速径向向外。真空是在叶轮的眼睛,不断地吸引更多的流体进入泵内创建。这篇文章强调了一系列离心泵。从一个简单的介绍的原则。 关键词:离心泵;工作原理;空化;空化机制;解决方案和解决办法 1.简介 泵,装置中使用,以提高,转移,或在下面描述。在所有这些压缩泵为液体的液体和气体的你的一般类,采取措施,以防止气穴(真空的fomution),WHI CH会减少流和破坏用于气体和蒸气泵泵的结构通常被称为流体运动被称为流体动力学comptessors。本研究。 水泵,用于移动水从一个位置到另一个位置,使用管或其它机械装置。水泵的压力下,从一斤的分数超过10000磅每平方英寸.Everyday水泵的例子包括从小型电动泵的循环,活化水水族馆和fbuntains到污水泵从地基下面除去水运行的家园。 用于移动水一类的现代泵是离心泵,螺杆泵的离心泵- 提早贝隆,由一个螺旋形的形机构中的管如此,在旋转时,拉水向上.Screw泵经常使用的污水处理厂,因为他们可以将大量的水“vithout变得顽强的碎片。在古代中东地区需要灌溉农田是一个强大的诱因制定水泵泵夫人在这个区域是简单的设备吊装水从一个容器或沟槽.Greek数学家和发明家阿基米德被认为是源水桶已经发明了第一个螺杆泵在公元前三世纪。后来的希腊发明家克特西比乌斯开发的第一个提升泵在晚17 DI和18月初世纪AD,英国工程师托马斯·萨弗里,法国phycist 丹尼斯·帕潘和英国铁匠和发明家托马斯·纽科促成了水泵的使用蒸汽动力泵“活塞.The 蒸汽-Powered水泵的第一个广泛使用是在抽水的发展水出矿是那些使用离心泵.Modem天的例子在大古力坝哥伦比亚河。这个泵系统上有imgate超过一万英亩的土地的潜力。 也被称为旋转式泵,离心泵具有旋转叶轮,也称为一个刀片,即浸在液体.Liquid进入叶轮的轴线附近的泵,和旋转叶轮扫液体朝向的端部叶轮叶片在高压力。叶轮还给出了液体中的相对高的速度可以转换成压力的泵,被称为扩散器的一个固定部分。在高压泵,aNumber 的叶轮可以串联使用,并按照每个叶轮的扩散器可以含有引导叶片逐步降低液体velodtr对于较低压力泵,扩散器通常一个螺旋通道,结作为一蜗壳,其横截面面积逐渐增加,以有效地降低速度。叶轮必须灌注前车开始动作,即必须wiien泵启动由液体包围叶轮。这可以通过将一个单向阀,在吸入管线,它保存在泵的液体来完成',那么叶轮不转动如果此阀泄漏,泵可能需要通过引入液体从外部源,例如引作为放电贮量。离心泵通常具有在排出管线,以控制流量和PRESSUR&对于低流量和高压力的阀,叶轮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是径向对于较高流量和lowr排出压力,流量的泵内的方向更几乎平行于轴的轴线,和该泵是说,有一个轴向流动在这种情况下的叶轮作为一个推进器。 2.离心泵 离心泵是迄今为止最广泛使用的类型,在化学和石油工业,将泵送液体与很宽范围内具有高的固体含量包括属性和suspemions,例如水泥浆,并且可以从一个vety宽响构造的corroion耐磨材料-The整个泵壳体可以由塑料构成,如聚丙烯,或者它可以被装配有耐腐蚀衬里。因为它以高速操作4吨可以直接耦合到的电动机,它会给出一个高流速为其泽- 在这种类型的泵,流体被供给到旋转叶轮的中心并且被扔 向外通过离心作用由于旋转速度高的结果,所述液体获取一个 高动能和吸入和输送侧之间的压力差产生

离心泵的应用与维修

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 离心泵的应用与维修 专业班级化机1002班 学号 41 姓名 指导教师 成绩

【摘要】 我们的许多专业课程中都涉及到了离心泵的内容,且我们考取的化工检修中级钳工证也必须要学会如何拆装离心泵。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对离心泵的多次拆装及老师的多次解说,我们都对离心泵的主要结构及基本原理有了一定的了解,并且通过在图书馆查询的一些资料也让我对离心泵在各个领域,尤其是化工生产方面的应用有了更多的了解。然而事物并不可能是完美的,离心泵虽然因其诸多的优点而得到广泛的应用,但其问题也是不可忽视的。我们都知道由于泵工作的动力较大,相对的它的震动幅度也比较大,故而它在运行期间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与故障,所以我们在充分利用离心泵的优点大力发展国民经济的同时也不能忘记要努力解决其存在的问题,从而大力提高离心泵的工作效率! 本文主要介绍了离心泵的基本结构、基本工作原理、在多个领域的应用并重点描述了离心泵的应用、拆装、常见故障原因分析及处理等。在离心泵运转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故障。因而如何提高泵运转的可靠性、寿命及效率以及对发生的故障及时准确的判断处理是保证生产平稳运行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离心泵 故障 分析 处理

目录 第一章绪论 (5) 1.1 什么是离心泵 (6) 1.2 离心泵的分类 (6) 第二章离心泵的概述 (6) 2.1 离心泵的基本构造 (6) 2.2 离心泵的工作原理 (8) 2.3 离心泵的主要性能参数 (9) 2.4 离心泵的性能曲线 (11) 第三章离心泵在生活或生产中的应用 (12) 3. 1 离心泵在工业工程的应用 (12) 3. 2 离心泵在给水排水及农业工程中用 (13) 3. 3 离心泵在航空航天和航海工程中的应用 (15) 3. 4 离心泵在能源工程中的应用 (16) 第四章离心泵的拆装 (19) 4. 1 离心泵的结构图 (19) 4. 2 离心泵一般拆卸步骤 (19) 4. 3 离心泵的拆卸顺序 (20) 4. 4 离心泵拆卸注意的事项 (20) 4. 5 离心泵的装配 (20) 第五章常见故障处理 (21) 5.1常见故障原因分析与处理 (21) 5.2机械密封的损坏 (22) 5.3.离心泵的气蚀及其解决措施 (25) 5.4离心泵完好标准 (26) 5.5故障预防措施 (27) 第六章泵的使用与维护 (2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