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朗西斯·麦康伯短促的幸福生活》中的人物形象分析
一场男性身份危机导致的悲剧——《弗兰西斯·麦康伯短暂的幸福生活》新探

作者: 戴桂玉[1]
作者机构: [1]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东广州510420
出版物刊名: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页码: 241-243页
主题词: 社会性别角色颠倒;男性身份危机;强迫的男子气概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海明威短篇小说<弗兰西斯·麦康伯短暂的幸福生活>中的男女人物的社
会性别角色的颠倒,尤其是男主人公麦康伯的死因,来阐明海明威不是一个固守社会性别成规,强力
主张男子气概,对社会性别问题麻木不仁的作家.海明威对麦康伯的悲剧的描写,揭示了男女社会性
别角色的颠倒和强迫的男子气概都是违背常理的,最终会导致悲剧的发生,同时暗示社会性别的合
理重构才是解决两性间矛盾冲突的根本办法.
内聚焦模式在文本中的体现——以《弗朗西斯·麦康伯短促的幸福生活》为例

静到不平静是 由威尔逊完成的。可怜 的麦康伯一直不愿提起
“ 狮子 ” , 可威 尔逊 反复提醒他 、 他的妻 子玛格 丽特 以及 读者 “ 那是 头呱呱 叫的狮子 ” 、 “ 为 打到狮子 干杯” 。玛格 丽特也 不 愿谈及狮 子 , 故 意将 话题绕 开 , 聊起谁 的脸 红这之类 的话 题, 可威尔逊 却掌握 了话题 的选择权 , 以致在 他第三 次吐 出 “ 狮子” 时, 玛格 丽特 急得哭着走开 了, 且 不说玛格丽特为什么
玛格丽特 的形象 也主要是通过语 言和神态来刻 画的 , 一个母
就是 某个人 物本身 , 而这个 人物可 以是小 说里 的主角 ( 如日
夜叉式 的人 物 , 威尔逊 见得多 了。即使麦 康伯夫妇有什 么心
理活动 , 威尔逊也 能揣 摩出来 。海 明威着 重描写威尔逊 的心 理得益于他对人 物性格 的把握 , 因为威 尔逊 是个 虚伪 、 阴险的 人, 很 少说 自己想说 的 , 一旦 被暴 露 , 小说便更具有讽刺 意味 了 。在这里 , 与其说海 明威是根据人物性格来用 墨 , 倒不如海 明威 是把 威尔 逊作 为 这篇 小说 的镜 子 , 它 能照 到 每一个 角
记、 书信 体小说 ) , 也 可 以是一般 的见证人 ( 如菲 茨杰拉德 的
《 了不起 的盖 茨 比》 中的青年商人 尼克 ・ 卡拉 韦 ) ; 他也 可以并 不直接在作 品中露面 , 但却始终 黏附于某个人物 的内心深处 , 成为他 的灵魂 的窥探者 。 “ 在 内聚焦中 , 焦点与一个人物重合 , 于 是他变成一切感觉 、 包 括把他 当作对 象的感觉 的虚构 ‘ 主体 ’ : 叙事 可 以把 这个人 物 的感觉 和想法 全部告诉 我们  ̄ 1 3 ] o读 者
海明威两篇短篇小说中自然和女人的象征性对应关系

海明威两篇短篇小说中自然和女人的象征性对应关系从生态女性主义解读海明威短篇小说《弗兰西斯·麦康伯的短暂幸福生活》和《了却一段情》中的自然和女人的形象,发现在这两篇小说中自然和女性呈象征性的对应关系。
这两篇小说反映的是典型的父权制文化,自然和女人处于支配和压迫的地位。
标签:海明威短篇小说;生态女性主义;自然;女人;人类中心主义一、从生态女性主义的角度看海明威对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复杂理解从生态女性主义解读海明威小说《弗兰西斯·麦康伯的短暂幸福生活》和《了却一段情》中的自然和女人的形象,笔者发现在这两篇小说中自然和女性呈象征性的对应关系。
在前一小说中自然和野女人形象对应,在后一小说中,自然和任人利用温顺的女人形象对应。
从生态女性主义看,这两篇小说反映的是典型的父权制文化,自然和女人处于支配和压迫的地位1.《弗兰西斯·麦康伯的短暂幸福生活》中自然和野女人象征性对应关系在西方文化中,女人和自然有多种面孔。
在多种面孔中,野性的面孔是女人和自然的一种常见形象。
女人和自然常常表现其野性的一面,显示出危险的野性力量。
女人的野性力量是西方文化的常见主题。
在古希腊罗马的传说中,女人常常会爆发出可怕的野性力量。
宙斯夫人女神赫拉嫉妒时会爆发出可怕的野性力量,连最高的神宙斯也惧怕。
在文学中,女人常常以野性的形象表征出来。
比如在英国名著《简爱》中,主人公罗彻斯特的前妻就以一种野性的疯女人形象出现并被关在阁楼上,最后这个疯女人一把火把房子毁掉,表现出女人危险的野性力量。
此外,在西方文化中,在人和自然二元对立中人类代表文化和理性的一极,自然常常代表野性和非理性。
自然尚未被人类驯化的野性是西方文化的常见主题。
在古老的《圣经》中就有关于大洪水毁灭人类,诺亚一家逃在船上避难的传说。
在文学中,自然有时以野性的形象表征出来。
比如在英国名著《呼啸山庄》中,自然就以一种野性的形象出现。
这样,从生态女性主义看,野性的女人和野性的自然在形象上相似。
实例评析译文《弗朗西斯·麦康伯短暂的快乐生活》

实例评析译文《弗朗西斯·麦康伯短暂的快乐生活》
弗朗西斯麦康伯(FrancisMcComber)是英国和美国小说家艾米莉赫伯特(EmilyHebert)的主要作品,讲述了弗朗西斯麦康伯短暂的快乐生活。
弗朗西斯麦康伯年轻时,他们家里有一定的财富,父母关心着他,给他提供了衣食住行无忧的基本保障,他在一个充满温馨气息的环境中长大,有安稳的舒适的生活方式,让他的成长期充满快乐。
当他长大之时,他有幸收到一份实习生工作,他感到自己有了一份大事业,在这个他能够把理想变成现实的平台上,如愿以偿,他开始努力工作,准备把自己的梦想变为现实。
他热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在这段期间,他参与到不同的项目,学到了大量的知识,熟悉了不同企业之间的联系,他经历过挫折,受过创伤,但他仍然坚持,最终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成为了一名优秀的商人。
期间,弗朗西斯麦康伯遇到了爱情,与他的未婚妻维罗尼卡一起享受美好的生活,他们拥有一个快乐和文明的家,把它当作天堂,他们用自己流淌的汗水去换取未来的理想,无时无刻不在鼓励彼此,勇往直前。
他们获得了成功,当他们拥有了快乐、爱情、温暖以及钱包之后,弗朗西斯从未停止探索,他把每一次成功都当作进步,不断把自己往前推进,他也把自己的成果分享给其他人,帮助他们实现自己的梦想。
弗朗西斯麦康伯的快乐生活未能持久,最后,他在一场车祸中丧
生,虽然他的生命过得并不长,但他在这段时间里也给了我们深刻的思考:活着时应当珍惜每一个机会,不断实现自己的梦想,让自己的生活充满快乐。
从自然主义看《弗朗西斯·麦康伯短促的幸福生活》

作者: 何志敏
作者机构: 福建师范大学外语学院
出版物刊名: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页码: 192-194页
年卷期: 2010年 第10期
主题词: 懦夫;“硬汉”;自然主义;遗传因素;社会环境
摘要:�弗朗西斯·麦康伯短促的幸福生活》是海明威最优秀的短篇小说。
以往的研究大多从玛格丽特开枪打狮子的动机去分析这篇小说,但该论文则侧重从自然主义的观点入手进行分析,首先对海明威及这篇小说做了一个简要的概括;然后提出问题:麦康伯是否是真懦夫?针对这个问题,论文从自然主义的两个方面:遗传因素和社会环境对麦康伯进行分析研究,并得出结论:麦康伯是个真正的'硬汉'而非胆小鬼;最后从海明威本身的性格特征及其对'硬汉'的描写得出麦康伯其实是海明威自身的写照。
探析海明威的语言艺术——以《弗朗西斯·麦康伯短暂的幸福生活》为中心

探析海明威的语言艺术——以《弗朗西斯麦康伯短暂的幸福
生活》为中心
胡珊
【期刊名称】《今古文创》
【年(卷),期】2024()21
【摘要】海明威一生创作颇丰,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他擅长描写对话,经常用对话来代替描写、叙述、议论,运用口语式的对话来叙述故事,推动情节发展,并且提出了“冰山理论”写作原则。
本文就《弗朗西斯·麦康伯短暂的幸福生活》中的人物对话及语言描写进行分析,旨在更好地把握故事中人物的性格特征和作品传达的主题思想,进一步领会海明威独特的写作技巧。
【总页数】3页(P25-27)
【作者】胡珊
【作者单位】重庆师范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712
【相关文献】
1.浅析海明威的女性形象创作——以《弗朗西斯·麦康伯短暂的幸福生活》中玛格丽特为例
2.海明威的“冰山之美”——以《弗朗西斯·麦康伯短促的幸福生活》对话为例
3.冰山底下的谋杀案
——海明威《弗朗西斯·麦康伯短促的幸福生活》解析4.大师小品——英美短篇小
说名作赏析(十三) 海明威式的“懦夫”——《弗朗西斯·麦考伯短暂的幸福生活》赏析5.海明威与精神分析的原始主义观比较——以《弗朗西斯·麦康伯短促的幸福生活》为中心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从生态伦理角度解读《弗朗西斯·麦康伯短促的幸福生活》

斯・ 麦康伯把征服 自然界的动物们作为消除心中不快 , 体验快感的 手段和重获 男人尊严的工具 . 只看到了动物们的工具价值, 他 而无
视 它们 的 内在 价值
关键词 : 海明威 ;弗朗西斯・ 《 麦康伯短促 的幸福生活》 弗朗西 ;
斯・ 麦康伯 : 态伦理 生
的胆小鬼 。麦康伯怕妻- i T X出那,骗人的事 , - 1 、 他感到害臊夕 , E 力
发现文中存在违背生态伦理的行为 : 主人公弗朗西斯 ・ 麦康伯把征
接 着, 又是砰的一响, 它身旁擦过 , 从 撕裂 了空气。接着, 又是砰的
一
响, 它感到子弹打中了它的下肋 . 而且一直穿进去 , 嘴里突然涌
出热呼呼的、 尽是泡沫的血。” 随后 , 它向高高的野草丛跑去 , 蹲在
那儿 , 隐蔽起来。麦康伯和威尔逊就因为狮子夜间不时的吼叫, 可 能打扰了自己的休息 , 就把它作为猎 杀的对象 , 藉此 , 排除心中的
方, 全身疼痛 、 难受 、 充满仇恨 ,打穿它圆滚滚的肚子的那一处枪 “
伤使 它不好 受 : 它肺 的 那一 处枪 伤使 每呼 吸 一次 , 里就 冒 穿透 嘴
出稀 薄的、 有泡沫的血, 它越 来越 衰弱 了 它的两胁湿漉漉、 热呼
呼 ; 蝇 停在 实心子 弹在 它 褐 色的 皮毛 上打 开的 小窟 窿上 : 苍 它那 双
愤懑情绪 , 这也显示出他 信守人类利 己主义原则, 门 心中没订怀仃 尊重和关爱动物的生态伦理l l 青J 不。 尽管麦康伯喜欢跟狮子打交道 ,但面对狮 了惨痛的情景还足 有点儿心 1。他只知道自己的手在嗦嗦发抖 ,两条腿』平挪不动 7 1 1 L 了。 之后f 1 f发现了那头大狮子昕在的野草丛。 它在这个隐蔽的地
实例评析译文《弗朗西斯·麦康伯短暂的快乐生活》

实例评析译文《弗朗西斯·麦康伯短暂的快乐生活》
弗朗西斯麦康伯是19世纪英国有名的诗人,他追求自由和快乐,他认为只有快乐才能让生活完美无缺。
他对快乐生活的追求被称为“麦康伯主义”,是一种特殊的哲学理论。
弗朗西斯麦康伯的快乐生活,包括了他的追求快乐的哲学,以及他为追求快乐作出的努力。
在他看来,完美的快乐生活,需要时刻保持一个幸福的心态,即使有时会遇到挫折和苦难。
他坚信任何时候都可以找到快乐,只要专注于积极的事物,适时调整心态,将负面情绪放在一边,就可以实现快乐生活。
他认为,人们应该学会欣赏生活简单的快乐,把握眼前的美好,而不要总是追求那些无止尽的追求。
只有当你喜欢自己做的事情,喜欢自己的生活时,才能享受到最大的快乐。
他也坚信,有时对一件小事情感到兴奋,让自己在主动享受的快乐中疯狂一把,也有助于获得更多的快乐。
弗朗西斯麦康伯的快乐生活并不仅仅是追求快乐,而是追求自由和幸福。
他将自己在时间中更多地投入到了自由而有意义的活动中,避免糟糕的环境和无聊的工作。
他坚信,只有在一个安宁、安全的环境中,才能享受到快乐的生活。
他不喜欢那些过高的要求和奢侈的享受,他只想简单快乐的生活,让自己的心情维持在一个安宁的幸福状态中。
在一个社会性的视角来看,弗朗西斯麦康伯的快乐生活也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它以正确的价值观驱动,从而对正常的人际交往有
着重要的意义。
快乐生活不仅注重个人的内心,而且重视社会生活中不断持续的社会活动。
总之,弗朗西斯麦康伯的快乐生活是一种理想的生活方式,我们也可以从中吸取经验,坚持追求幸福,把握时间,努力追求自由和快乐,从而实现快乐生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弗朗西斯·麦康伯短促的幸福生活》中的人物形象分析摘要:由海明威创造的角色总是相似的。
他作品中的男性形象都是经常面临死亡而毫不畏惧的“硬汉”,但在成长过程中他们或多或少都曾扮演一个懦夫的角色。
海明威的女性人物往往只是作为一个男性世界中的陪衬,并作为一种阳刚之气的测试方法。
她们也许是“泼妇”亦或是“天使”,在短篇小说《弗朗西斯·麦康伯短促的幸福生活》中就体现了海明威所塑造的人物的这些特点。
关键词:海明威,男性形象,女性形象
中图分类号:i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2)08-0000-01
海明威是美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他的短篇小说也非常著名。
《弗朗西斯·麦康伯短促的幸福生活》是海明威的著名短篇小说之一,其独特的特点为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从中也反映出海明威短篇小说的风格和个性。
1.麦康伯的人物形象分析
海明威的作品中的男性角色多是“硬汉”(菲利普·扬,1996:12),指面对死亡毫不畏惧的人。
硬汉的典型特征是意志坚强,勇于克服生活中的困难和厄运。
他们认为生命是一个悲剧,唯一的出路和人类独特的价值就是面临死亡毫不畏惧。
海明威把硬汉定义为怀着自尊,勇气和耐力的理想在时而混乱,经常有压力和痛苦的世界中正确的生活着的人们。
是否能够成为硬汉要看他们如何应对生活抛给他们的困难局面。
故事的结局硬汉会输,因为我们都是凡人,
但真正的衡量标准是一个人如何面对死亡。
硬汉通常是个人主义者和自由意志者。
包含勇敢,冒险和旅行这些要素也定义为硬汉。
然而,在这篇短篇小说中,麦康伯是以一个懦夫的形象出现在读者的面前。
我们可以从三个主要角色的第一次对话中看出麦康伯的性格特点。
当麦康伯提议喝柠檬汁或酸橙汁时,玛格丽特和威尔逊都不同意。
他俩选择了烈酒,丝毫没有估计到麦康伯的面子。
作为一个雇主他的建议并没有被采纳,却竟反过来顺从了他雇佣的人。
从这一点就可以明显看出麦康伯软弱和怯懦的性格。
小说中麦康伯在他妻子的面前完全没有脸面可言,那是因为他犯了不可原谅的罪:他在受伤的狮子面前落荒而逃,所以连威尔逊都说这是不可饶恕的事,“有史以来没有白种男人逃跑”。
除此之外,麦康伯继续在犯错:他求威尔逊不要把这件事告诉别人。
当他们准备去结束一头受伤的狮子的性命的时候,他却仓皇而逃。
在那之后他的妻子就在他眼前跟威尔逊亲吻,他却什么也做不了。
于是我们可以看出麦康伯是如何的懦弱之极。
在对狮子的恐惧,威尔逊的蔑视和妻子的背叛这难以喘息的压力下,麦康伯痛苦难堪(范能维,2009:2)。
在这个故事中,作者试图呈现主人公在压力之下的优美,瞬息之间的永恒。
正是这巨大的压力促使了麦康伯的成长,让他成为了一个英勇无比的硬汉。
当他射杀了三头巨大的野牛之后,麦康伯发现“他评审个第一次真正觉得一无所惧”。
直到这时,他完成了一个男人的成长,成为了一个真正的硬汉。
麦康伯问威尔逊:“说到头来,它们能把你怎么样
呢?”,他回答说,“最狠就是能要你的命”,“人只能死一回”他用了莎士比亚的话。
这也许也是海明威的人生格言,他曾参加战争经历过死亡。
这个故事以麦康伯的死去结尾,是麦康伯为他的成长付出的代价。
作者以此结尾的目的就是想要表达以生命换取尊严是值得的。
2.玛格丽特的人物形象分析
海明威的女性角色总是评论家争论的焦点。
大多数评论家认为,这些女性没有个性,依附着男人生活,或简单地划分为“泼妇”或“天使”(徐小芳,2009:219)。
其实这只是海明威的作品表面,作品中包含了情感,而这些情感又反映了一些思想。
了解到这些,重读海明威作品的时候就会发现他塑造的“好女人”和“坏女人”都有丰富的内涵,这一点在玛格丽特的身上体现的更为明显。
玛格丽特被认为是海明威的作品中最彻底的“泼妇”了(贝克c.海明威,1956:273)。
她极力操纵她懦弱的丈夫,并公然出轨丝毫不理会她软弱胆小的丈夫的感受。
最后,她甚至“杀”了她的丈夫。
因此,很多评论家认为她是一个极可耻的的女性形象,但笔者持有不同的看法。
不可否认的是玛格丽特的确是淫荡的,但她变成这样一个女人麦康伯也是有责任的。
在吵架中麦康伯对玛戈说她承诺了如果他们出来旅行她不会外遇。
玛戈回答,此行完全因为他的逃跑给破坏了。
这就说明玛格丽特希望此行能开心,但她的希望和梦想再次被麦康伯的怯懦所击溃。
她虽然做错了,但她仍然试图保持他俩的关系,
所以她并不是完全自私的。
这一点也可以在最后的狩猎过程中当麦康伯变得勇敢时发现:
麦康伯哈哈大笑,这是非常自然的衷心大笑。
“你知道我变了,”
他说,“我真的变了。
”
“是不是迟了一点呢?”玛戈沉痛地说。
因为过去多少年来她是尽了最大的努力的;现在他们两个人的关系弄成这个样子不是一个人的过错。
“对我来说,一点儿不迟,”麦康伯说。
玛戈默不作声,靠在座位的角落里。
在这段对话中我们可以直接的看到夫妻关系恶劣的原因:“因为过去多少年来她是尽了最大的努力的;现在他们两个人的关系弄成这个样子不是一个人的过错。
”玛戈拼尽浑身解数来维持他们的婚姻,但他们的关系仍然是难以回头,这意味着麦康伯一定是要负一定的责任的。
玛戈特认为他的变化已经太迟了,这是因为她知道,他们再也不可以回到过去,即使麦康伯成为了她一直希望他成为的勇敢的人。
是对婚姻和丈夫的绝望才造成了玛格丽特的今天,她在本质上应该不是这么可恨的。
许多学者认为是玛格丽特故意杀害麦康伯的,如埃德蒙·威尔逊在1939年说,在他的灵魂被拯救的最后时刻,他的女人却杀害了他,因为她不希望他有他自己的灵魂。
按照上述分析,玛戈有很大的可能性只是意外杀死了他。
如果她是故意杀害麦康伯,她会反驳威尔逊,而不是只重复地说“别说啦”。
因为凶手通常要掩盖他
们的罪行,当受到别人怀疑他们会明显的紧张。
但在故事结束,玛格丽特真实的表现出对麦康伯死亡的巨大悲痛,因为她“歇斯底里地哭着“和“坐汽车的角落里哭”,如果她哭得“歇斯底里”是假装,以避免成为犯罪嫌疑人,那“坐在角落哭泣”对她似乎并没有必要。
表面上看玛戈特显然是悍妇,坏女人。
但经过分析后玛格丽特的形象是丰富的和多方面的。
虽然玛格丽特不能被视为一个好女人,但她表现出了强烈的自我意识和女性的完全独立。
同时,她也是在婚姻中受到挫折的问题女人,但不能正确地解脱出来。
所以说玛格丽特也是一个让人同情的女人。
3.结论
麦康伯是以懦夫的形象出现在读者面前的,他被排除在男性世界的边缘之外。
对于海明威来说,他认为塑造硬汉形象就是他的职责,麦康伯这个角色可能是对男人弱点的正视和无奈的承认。
海明威在男性主导的社会得到的传统的教育让他认为他必须战胜怯懦成为一个坚强的人。
因此在小说的结尾,海明威还是还给麦康伯一个男人的尊严和勇气。
玛格丽特是一个放荡的女性形象,海明威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往往是遭到批判和忽略的,硬汉才是唯一被称赞的形象。
这是海明威受到男性占主导地位的社会传统观念的影响。
在这篇小说中海明威把玛格丽特描绘成了男人的敌对角色,这实际上是不公平的,使读者忽视了一个真正女人多面形象。
通过这两位主要人物,我们可以
看到在那个时期的社会大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