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高危妊娠管理办法修订

广州市高危妊娠管理办法修订
广州市高危妊娠管理办法修订

为进一步规范我市医疗保健机构的高危妊娠管理工作,保障母婴安全,我局组织专家制定了《广州

市高危妊娠管理办法(修订)》,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广州市高危妊娠管理办法》(穗卫[1996]69号)、《广州市孕产妇三级转诊管理规定(试行)》(穗卫妇[1998]6号)和《广州市高危妊娠评定标准(修订)》(穗卫基(2006)15号)同时废止。二○○九年九月八日广州市高危妊娠管理办法(修订) 为进一步规范我市医疗保健机构高危妊娠管理工作,保障母婴安全,降低孕产妇及围产儿死亡率,特

制定本管理办法。

一、高危妊娠的定义

凡妊娠期有某种并发症、合并症或致病因素,可能危害孕妇、胎儿与新生儿或导致难产者,称为高危妊娠。

二、高危妊娠的范围

(一)特殊基本情况:包括年龄18岁或≥35岁,体重40kg或85kg或过度肥胖(超过标准体重20%),身高145cm。

(二)先天异常或遗传病家族史:夫妇一方或双方先天异常或具有遗传性疾病家族史。

(三)不良嗜好和不良接触史:有吸烟(每天10支以上)、酗酒、吸毒等不良嗜好;孕期接触过可以致畸因素,如服用对胎儿有影响的药物、接触有毒物质等。

(四)不良孕产史:多次人工流产或自然流产,早产史、死产史、死胎史、新生儿死亡史、畸形儿史、阴道难产史、产后出血史等。

(五)患有产科并发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前置胎盘、胎盘早剥、羊水过少或过多、胎儿生长受限、先兆早产、胎膜早破、母儿血型不合、过期妊娠等。

(六)患有内外科合并症:妊娠合并心脏病、肝病、高血压、肾脏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或低下、血液病、严重贫血、肺结核、胸廓畸形、精神病、性病及其他感染等。

(七)可能发生分娩异常的因素:胎位异常、巨大胎儿、骨盆异常、软产道异常、多胎妊娠、盆腔肿瘤等。

三、高危妊娠分类

(一)按照高危因素对母婴危害的严重程度分类

高危妊娠分为一般高危妊娠和严重高危妊娠,分类标准如下:

1.一般高危

(1)年龄:小于18岁或大于等于35岁;

(2)体重:小于40公斤或大于85公斤,或超过标准体重20%;

(3)身高:小于145厘米;

(4)人流≥3次;

(5)单方或双方家庭有先天异常或遗传性疾病史;

(6)新生儿死亡史;

(7)孕早期感染史;

(8)不孕史;

(9)分娩巨大胎儿史;

(10)孕期可疑致畸因素接触史,包括服用对胎儿有影响的

药物、职业毒物接触史等;

(11)先兆早产(34周);

(12)34周胎膜早破,时间在24小时内;

(13)可能影响分娩的软产道异常;

(14)妊娠合并良性妇科肿瘤(直径5cm);

(15)辅助生殖技术妊娠者。

2.严重高危

(1)自然流产≥2次;

(2)不良孕产史:包括死胎史、死产史、早产史、畸形儿史、阴道难产史、产后出血史等;

(3)新生儿溶血病史或双方血型不合且本孕抗体滴度超过正常且逐步上升者;

(4)吸毒或吸毒史;

(5)本孕死胎或胎儿畸形;

(6)本孕估计巨大胎儿;

(7)疤痕子宫;

(8)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9)产前出血(前置胎盘、胎盘早剥等);

(10)先兆早产(≤34周);

(11)胎膜早破超过24小时未临产或≤34周胎膜早破;

(12)过期妊娠;

(13)胎儿生长受限;

(14)羊水过少;

(15)羊水过多;

(16)骨盆异常;

(17)胎位异常(臀位、横位等);

(18)双(多)胎;

(19)妊娠合并内科疾病,如心脏病、肝病、慢性高血压、糖尿病、中重度贫血、甲亢或甲低、肺结核、肾脏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血液病等;妊娠合并精神病、妊娠合并恶性肿瘤、妊娠合并胆汁淤积症、妊娠合并性病或严重感染、孕妇胸廓畸形等;

落千丈)》((20)妊娠合并急性外科疾病,如急性阑尾炎、急性胆囊炎、急性胰腺炎、泌尿系结石和胆石症等。

(21)妊娠合并妇科良性肿瘤(≥5cm)

(二)按照高危因素的稳定性分类

分固定因素和动态因素两大类。固定因素是指怀孕前已经存在,而且整个孕期不会发生改变的高危因素,如年龄、身高、不良孕产史、骨盆异常、疤痕子宫等。动态因素是指怀孕前或怀孕后发生,随着孕周变化可能会发生痊愈、好转、加重等变化的高危因素,如胎位异常、妊娠合并内科疾病、妊娠期并发症、妊娠合并妇科肿瘤等。

四、高危妊娠的管理程序

(一)筛查与评定

1.初筛:孕妇初诊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镇卫生院(医院)等单位建立《广州市孕产妇保健系统管理手册》(以下简称“孕管册”)时,通过详细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常规化验等进行高危妊娠评定,及早发现高危孕妇。

2.复评:对首次来各级助产机构行产前检查的孕妇进行评定,以后在每次产前检查时发现新的高危因素及时评定。一般在孕28周与37周时常规各复评一次。

(二)登记管理

1.标识:

初筛时,将评定结果写在孕管册的左上角;复评时,将每次评定结果写在孕管册“高危妊娠评定栏”中或助产机构产前检查病历封面相应的栏目内,以后评定如有改变再填写,无变化则不填写。

2.登记

各级助产机构应设立高危妊娠管理登记册,记录高危妊娠的发生、转归和妊娠结局的全过程及转诊情况。登记册内容应包括编号、姓名、联系电话、产检病历号、发现高危的日期和孕周、高危因素及其严重程度分类、转诊情况、分娩日期及方式、转归情况及产后42天转归情况等(参考《广州市母婴技术服务工作登记表(册)》)。

各级助产机构在初筛或复评中,应将新发现的每例高危妊娠登记入册,已评定高危妊娠的,应在高危情况有变动时及时在登记册中登记。

负责监护和处理高危孕产妇的各级助产机构应为高危孕妇建立高危妊娠管理个案登记卡,以落实对高危妊娠孕产妇追踪、随访工作,保证高危登记工作的及时性和登记资料的完整性。高危妊娠管理个案登记卡项目应体现对高危妊娠的动态管理过程,并反映转归和妊娠结局情况(参考《广州市母婴技术服务工作登记表(册)》)。高危妊娠管理结案后应根据高危妊娠个案登记卡内容及时核对和登记高危妊娠管理登记册。

(三)监护与处理

1.监护与处理的范围

(1)一级医疗保健机构:取得助产技术服务资格的,可承担一般高危妊娠的监护与处理。

(2)二级医疗保健机构

①负责对一般高危妊娠的监护、处理。

②辖区重症孕产妇救治中心、有规范新生儿科的二级医疗保健机构,除以下高危妊娠情况外,均可进行监护与处理:

A、妊娠合并内外科疾病等病情较重者;

B、妊娠≤32周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C、孕周≤32周、胎儿体重预计<1500g的早产或胎膜早破;

D、新生儿溶血病史或双方血型不合且本孕抗体滴度超过正常且逐步上升者;

E、吸毒或吸毒史;

F、中央性前置胎盘;

G、胎儿生长受限;

H、有以下五种情况外的疤痕子宫妊娠:①穿透内膜的子宫肌瘤剔除术后;②子宫肌瘤(6cm)剔除术后;③2年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后;④古典式剖宫产术后;⑤胎盘附着于子宫疤痕处。

(3)三级医疗保健机构

负责对所有高危妊娠者的产检、监护、处理及接产。

(四)转诊与随访

1.转诊范围

(1)一级医疗保健机构:对规定范围外筛查出的高危妊娠孕妇应转二级及以上的医疗保健机构;急危重病例直接转诊到三级医疗保健机构,严禁超范围监护。

(2)二级医疗保健机构:对规定范围外筛查出的高危妊娠孕妇应转三级医疗保健机构。

(3)三级医疗保健机构

①负责收治一、二级医疗保健机构转送的高危妊娠患者及急危重症病例,不得无正当理由推诿、拒绝收治急危重病人。

②对于疑难危重的孕产妇,应及时组织院内抢救小组会诊,及时转诊到广州市重症孕产妇救治中心或有救治条件的三级综合医院,必要时请广州地区妇女儿童保健工作委员会围产保健组专家会诊。

2.转诊要求

转出医院应认真写好转诊病历(含诊断、主要病情介绍和治疗经过、必要的辅助检查结果),交给病者自行带到转入医院就诊。病情危重者应由医务人员护送,并当面向接诊医生说明主要病情与转送途中病情。

转诊接收单位接到转诊孕产妇后,应立即检查处理,需住院治疗者应及时收治入院,并使用指定的转诊反馈单向转诊医院反馈孕产妇情况。

3.随访要求

(1)各级医疗保健机构对高危妊娠孕妇按要求进行登记,纳入专案管理,由专科门诊及时落实追踪与随访,或收入高危妊娠病房进行严密监护和处理。

(2)各级医疗保健机构对未按约定时间来诊者,应以电话、信访或上门等方式进行追踪随访,确保高危妊娠管理得到落实,保障母婴安全。

(3)建立孕管册的医疗保健机构于产后7天、14天、28天期间,选择一次时间进行产后访视。

(4)产妇所在分娩医疗保健机构按照产后病情进行追踪随访,并于产后42天常规门诊随访一次,以便继续管理和治疗,追踪母婴转归。

(五)结案

高危妊娠出现以下情况视为结案:

u高危因素经处理后痊愈

u分娩时仍存在高危因素的,随访至产后42天结案

u转诊到其他医疗保健机构时,转出医疗保健机构的高危妊娠监护工作结束,视为结案。

结案时,各级医疗保健机构应按照结案时孕产妇情况进行转归情况登记,完成高危管理登记工作。

(六)总结评估

1.各级医疗保健机构应将每季所收治的高危妊娠的发生数、转诊数及转归情况统计、上报给区、县级市妇幼保健院(所)。应对本院严重高危妊娠病例进行讨论。

2.区、县级市妇幼保健院(所)在定期的例会上,向辖区医疗保健机构通报全辖区高危妊娠管理情况,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3.市妇幼保健院根据全市高危孕产妇及围产儿的动态,及时在定期的业务例会上通传。重点对高危孕产妇死亡及部分围产儿死亡病例进行研讨,提出降低发病率及死亡率的干预对策。

五、管理措施

(一)明确各级医疗保健机构职责

1.一级医疗保健机构

(1)通过详细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常规化验等,进行高危妊娠的初筛。

(2)对筛出的高危孕妇给予专册登记,同时在孕管册首页左上角作出标记,并转二级或三级医疗保健机构,做好转诊登记。

(3)能承担高危妊娠监护职责的,应按规定收治指定范围的高危孕妇,并设立高危妊娠专科门诊,由主治医师职称以上的医师专人负责。要求实行专案管理,进行高危孕妇的登记、随访和妊娠结案工作,并定期进行讨论分析。

2.二级医疗保健机构

(1)对来院产检的孕妇进行高危初评、复评。

(2)按规定收治指定范围内的高危孕产妇。

(3)开设高危妊娠专科门诊及高危妊娠病房,由主治医师职称以上的医师专人负责。要求做到门诊、病房一贯制,实行专案管理,进行高危孕妇的登记、随访和妊娠结案工作,并定期进行讨论分析。

(4)提高对高危妊娠的监护手段,实施孕期监护,有条件者可依法开展部分的特殊检查和处理。

3.三级医疗保健机构

(1)对每次产前检查中新发现的高危妊娠因素,随时评定。

(2)承担高危妊娠的会诊、抢救、治疗工作。接收一、二级医疗保健机构转送的高危孕产妇。并对

一、二级医疗保健机构进行技术指导,不得推诿、拒绝收治急危重病人。

(3)开设高危妊娠专科门诊及高危妊娠病房,由高级职称医师专人负责,实行专案管理。要求做到门诊、病房一贯制,进行高危孕妇的登记、随访和妊娠结案工作,并定期进行讨论分析。

(4)开展高危妊娠的特殊检查和处理。根据多种监护结果,对高危孕妇予以相应的处理或终止妊娠、适时计划分娩。

(二)健全高危妊娠管理制度

各级医疗保健机构应按照本办法的管理程序对筛查评定、登记管理、转诊与随访等项工作的要求,建立本院的高危妊娠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等相关制度、措施,以保证高危妊娠管理工作得到有效的落实。

各级医疗保健机构每月应至少对医院高危妊娠管理工作质控一次,了解高危妊娠的登记、追踪、结案等工作的落实情况,对发现问题应及时给予指导并督促改进,严格按照本办法开展高危妊娠监护和管理工作。

(三)加强各级妇幼保健网管理职能

1.一级妇幼保健网

①负责收集辖内已婚需生育妇女名单,对已怀孕并可以继续妊娠者,要动员其在孕12周内建立孕管册,并对其进行早孕期心理、营养、卫生等健康教育。

②通过详细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和常规化验等,进行高危妊娠的初筛。

③负责产后访视,了解并记录初筛高危孕妇的转归及妊娠结局,并按照规定对地段内所有高危妊娠定期进行统计上报。

2.二级妇幼保健网

定期检查、督促和指导辖区内各级医疗保健机构落实高危妊娠管理的工作,掌握全辖区高危妊娠情况及转归,并定期向辖区卫生局和市妇幼保健院汇报。

3.三级妇幼保健网

收集、整理、统计和分析有关数据,掌握全市高危妊娠管理情况;定期检查各区、县级市医疗保健机构对本办法的执行情况,向市卫生局上报高危妊娠管理情况。

本文有效期五年,期满后由我局组织专家修订。

高危孕产妇管理制度

高危孕产妇管理制度 为切实有效降低孕产妇、围产儿死亡率,进一步加强高危妊娠管理工作,我院按照上级文件精神,特制定高危孕产妇管理制度如下: 1、实行孕期首诊负责制,开展早孕、中、晚(或临)高危妊娠评分筛查,指导孕期产前检查。 2、在产前检查中,对高危孕妇要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并实行专案管理。 3、本院对查出高危孕妇及时登记、预约下次检查日期,并对高危孕产妇的追踪、转诊情况进行监督管理,按要求逐级上报。 4、做好高危孕妇孕期保健知识宣传。 5、做好宣传动员工作,使孕妇和家属明白,高危妊娠的母亲和婴儿的危险性,使之能听从医务人员的指导及安排。 6、对孕妇,实行分级分类管理,妇产科门诊负责动态高危因素的筛查工作,发现高危孕妇,应及时记录,并在《健康档案》上做高危标记,并定期进行随访。凡高危孕妇应增加产前检查次数,根据存在的高危因素给予治疗监护;重症高危孕妇,我院不能处理或难做出诊断的,应及时指导孕妇转上级医院进一步确诊治疗。 7、妇产科门诊要统一使用《孕产妇保健手册》和高危妊娠转诊三联单。 8、实行高危妊娠转诊制度,妇产科做好高危妊娠的管理,门诊筛出的高危孕产妇应及时转到指定的上级医院检查治疗,同时填写高危妊娠管理登记册和高危妊娠转诊三联单。 9、与黄山市人民医院妇产科、儿科建立围《高危孕产妇、高危新生儿》转诊急救通道,由专业产科医师陪护转诊。 10、认真落实高危孕妇追访制度,妇产科门诊要建立并加强与上级医院的联系,落实高危妊娠追访制度。 11、应由有经验的医护专人监管高危孕产妇,由科主任定期主持高危妊娠门诊。

12、妇产科医师熟练掌握高危妊娠的基础理论,重点掌握妊娠及分娩并发症(妊娠高血压疾病、妊娠晚期出血、胎儿宫内窘迫、产科出血、休克、DIC、羊水栓塞、严重感染等),妊娠合并症(心脏病、肝脏病、肾脏病、血液/内分泌系统疾病、多器官功能衰竭、外科合并症等),妊娠合并性传播疾病/艾滋病以及新生儿急救的基础理论。重点掌握高危孕产妇的识别及急危重症抢救知识,抢救药物、药理及药物代谢动力学等抢救原则和基础知识。掌握危重孕产妇急救的基本技能,不断提高识别和处理异常分娩的能力,掌握静脉切开技术,心肺、脑复苏,各种监护技术及其结果的识别,合理的输血输液,抢救药物的合理应用,新生儿窒息复苏技能,转运途中抢救及监护技能等。 13、储备急救药品和血液制品:缩宫素、前列腺素类制剂(欣母沛、卡孕栓)、地塞米松、西地兰、罂粟碱、氨茶碱、阿托品、肾上腺素、多巴胺、速尿、纳洛酮、硫酸镁、立止血、维生素K1、止血芳酸、肝素、甘露醇、硫酸氢钠、10%葡萄糖酸钙、酚妥拉明、地西泮、各种晶、胶体液、杜冷丁等。药剂科保证急救药品的进购储备;妇产科、产房、手术室储备同时抢救两人以上的急救药品;与县医院血液科保持密切联系,保证紧急用血的绿色通道畅通。

高危妊娠的筛查及管理-(word)可编辑

高危妊娠的筛查及管理 对每位前来产前检查的孕妇,严格按孕产妇系统保健管理规范实施细则,认真填写孕产妇系统保健卡(外卡)和产前检查记录单(内卡)按高危妊娠评分标准筛查出高危孕妇,由专人负责治疗追踪、随访,并在保健卡上标出“高危”记号,同时填写高危孕妇登记簿,高危预约卡、将预约卡放入高危预约表内,并向孕妇预约复诊时间,每天由专人负责查看预约表内的预约卡,对于无法及时复诊的孕妇进行电话通知,如电话无法联系则填写高危妊娠联系卡,由居住地乡镇卫生院协助追踪,督促其来院复诊。 一、定义 高危妊娠是指可能危害母婴健康或导致围产期预后不良的妊娠。 高危妊娠的早期识别及处理是围产保健的重点之一。处理得当可使高危妊娠转化为低危妊娠,改善母婴预后。 二、高危因素 高危因素有很多,从发生时间上分为:固定的高危因素,指孕前已有的高危因素;动态的高危因素,指妊娠期间逐渐出现的高危因素。从危险程度上分为:绝对高危和相对高危 高危因素包括:

1)基本情况:年龄、身高(<1.4米)、体重、步态、胎产次、家族史等; 2)既往史; 3)妊娠分娩史; 4)本次妊娠有异常情况; 5)产程中异常情况。前三项为绝对高危、固定的高危因素,后两项为动态的高危因素。 因此,对高危妊娠的筛查应进行全面仔细的动态监测,按危险程度给予不同的监测和管理。孕早期:如不宜妊娠的应终止妊娠。孕28周以后:全面评估、注意高危因素的发展及胎儿发育。孕足月:鉴定、制定分娩时间和方式。 三、高危妊娠的诊断 (一)一般资料 年龄小于16岁或大于35岁,身高小于145厘米;从事有毒职业者;有烟、酒或某些药物成瘾者。 (二)既往病史 有心血管、肝、肾、呼吸、内分泌、神经、精神病史者或有重大外科手术病史者。家族及本人遗传病或先天异常者。 (三)既往孕产史

公路工程考核管理办法

沧州市高速公路管理局 沿海高速公路建设管理处 土建工程管理考核评比实施办法 (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全面实现沿海高速公路“工程要优良,人员要优秀,创建全省全国优质工程”的总目标,彻底贯彻“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质量方针,加强对工程质量和进度的全面控制,加强对现场管理、文明施工和安全生产的管理力度,结合沿海高速公路沧州段工程建设实际情况与特点,特制定《工程管理考核评比实施办法》。(以下简称《考评办法》)。 第二条一切参加沿海高速公路工程的施工、监理单位及个人均执行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实行综合评分制,同时适用于单项评分。根据排分名次确定奖罚单位和奖罚金额。 第二章考评小组机构设臵 第四条成立工程管理考核评比小组,由沧州市高速公路管理局沿海高速公路建设管理处(以下简称建管处)组织,总监办参加。 第五条考核评比小组成员主要由建管处和总监办人员组成。该小组负责制定《考评办法》并组织实施。同时在实

施过程中,根据掌握的施工质量动态和质量信息及时修改完善该办法。 第三章考评原则、依据、办法及形式 第六条考评原则: (一)考核实行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 (二)当工程质量评比被一票否决时,施工单位将被取消评优资格。 (三)当质量考核评分不足75分或单项检查分值低于该项检查分值为70%时,对施工单位做出停工整顿决定,同时暂停计量支付,直至达到要求后再行支付;对于情节严重的视为施工单位违约,建管处有权做出终止合同的决定,清退出场。 第七条考评依据: (一)质量考评标准严格执行《沿海高速公路合同文件—技术规范部分》和交通部《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考评单元除按以上标准中单位、分部及分项工程进行划分外,考评小组可以根据工程实际另行指定。 (二)进度检查的主要依据为施工单位根据建管处、总监办总体进度目标分解制定,且经总监办、建管处审核批准的月施工进度计划进行考核。 (三)综合质量管理检查的主要依据为建管处制定的有关管理办法和承包人自行编写且经总监办、建管处审核认可

高危孕产妇分级管理和转诊制度

企业管理,人事管理,岗位职责。 高危孕产妇分级管理和转诊制度 一、首诊医疗机构应当对首次就诊建档的孕产妇进行妊娠风险筛查,筛查结果记录在《母子健康手册》及相应信息系统中。 二、医疗机构要对妊娠风险筛查为阳性的孕产妇进行妊娠风险评估分级,按照风险程度分别用“绿(低风险)、黄(一般风险)、橙(较高风险)、红(高风险)、紫(传染病)”5种颜色进行分级标识,加强分类管理。对于妊娠风险分级为“黄色”、“橙色”、“红色”和“紫色”的孕产妇,应当建议其在二级以上医疗机构接受孕产期保健服务和住院分娩。相关医疗机构在提供孕产期保健服务过程中,要对孕产妇妊娠风险进行动态评估,根据病情变化及时调整妊娠风险分级和管理措施。 三、全面加强高危孕产妇专案管理 1.依据风险程度明确管理职责。对妊娠风险分级除“绿色”低风险人群外,均应建议孕产妇在二级以上医疗机构接受孕产期检查和住院分娩。 2.对妊娠风险分级为“紫色”的孕产妇,应当按照传染病防治相关要求进行管理,并落实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综合干预措施。 3.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应当根据高危专案管理职责,特别是针对伴有妊娠合并症的孕产妇,既要及时观察其妊娠情况,又要留意其妊娠合并症情况。同时,要注意信息安全和孕产妇隐私保护。 4.建立高危妊娠专案管理制度。医疗机构要将妊娠风险分级为“橙色”、“红色”和“紫色”的孕产妇作为重点人群纳入高危孕产妇专案管理,保证专人专案、全程管理、动态监管、集中救治,确保做到“发现一例、登记一例、报告一例、管理一例、救治一例”。 四、转诊制度:认为本院无力救治需要转诊的孕产妇,应及时转诊并填写相关记录。 1.妇产科有关人员负责为转诊孕产妇联系所转医院专家,同时将孕产妇病情向专家或专家所在科室值班医生汇报。 2.根据患者意愿,医院用急救车将危重孕产妇转诊至定点联系医院,选派专门医护人员护送。护送医护人员向接诊医生介绍孕产妇病情和前期诊治情况。 3.定期收集整理急救转诊情况并进行分析,沟通协调有关转诊医院和专家,协助做好危重孕产妇急救转诊工作。 青年人首先要树雄心,立大志,其次就要决心作一个有用的人才 a

高危孕产妇专案管理制度(1)(1)

高危孕产妇专案管理制度 为切实有效降低孕产妇、围产儿死亡率,进一步加强高危妊 娠管理工作,我院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加强母婴安全 保障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及《稷山县高危孕产妇风险评估 与管理实施方》,特制定高危孕产妇专案管理制度如下: 1、强化首诊妊娠风险筛查责任制。首诊负责责制对首次就 诊建档的孕产妇要进行妊娠风险筛查,筛查结果记录在《母 子健康手册》、《孕产妇保健手册》及相应信息系统中。 2、首诊医生对妊娠风险筛查为阳性的孕产妇要进行妊娠风 险评估分级,按照风险严重程度分别以“绿(低风险)、黄(较高风险)、红(高风险)、紫(传染病)”并用 5 种颜色进行分级标识,以便加强分类管理。 3、对妊娠风险分级为“绿色”“黄色”的孕产妇可接受孕产 期保健和住院分娩。如有异常,尽快转诊到上级医院。妊娠 风险分级为“橙色”的孕产妇继续在我院接受孕产期保健服 务,确有特殊原因需要收治,进行科内或院内会诊,并报告 院领导,同时联系安排随时准备转诊。对妊娠风险分级为“红色”的孕产妇,应当建议其尽快到三级医疗机构接受评估以 明确是否适宜继续妊娠。如适宜继续妊娠,应当建议其在危 重孕产妇救治中心接受孕产期保健服务,原则上应当在三级 医疗机构住院分娩。 4、对妊娠风险分级为“紫色”的孕产妇,应当按照传染

病防治相关要求进行管理,并落实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 母婴传播综合干预措施。 5、对于妊娠风险分级为“橙色”、“红色”及以上的孕产妇 除按上述要求处理外,应注意签写“妊娠风险筛查阳性孕产 妇转诊单”及“孕产妇妊娠风险评估分级报告单”,联系上级医院安全转运孕产妇,保证孕产妇的保健服务和住院分娩, 并向卫生行政主管部门。 6、孕产期保健服务过程中,要对孕产妇妊娠风险进行动态 评估,根据病情变化及时调整妊娠风险分级和管理措施。并 进行高危专案管理,保障高危孕产妇就诊需求。要注意信息 安全和孕产妇隐私保护。 7、严格落实高危专案管理。将妊娠风险分级为“橙色”、“红色”和“紫色”的孕产妇作为重点人群纳入高危孕产妇 专案管理,保证专人专案、全程管理、动态监管、集中救治,确保做到“发现一例、登记一例、报告一例、管理一例、救 治一例”。对妊娠风险分级为“橙色”和“红色”的孕产妇, 尽快与上级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联系,做好转诊并追访结果, 橙色7 天内,红色 3 天内追访转诊结果。其余 2 周内追访转诊结果。由上级医疗机构制订个性化管理方案、诊疗方案和 应急预案。对于患有可能危及生命的疾病不宜继续妊娠的孕 妇,应当由三级医院副主任以上任职资格的医师进行评估和 确诊,告知本人继续妊娠风险,提出科学严谨的医学建议。

高危妊娠管理概述

高危妊娠管理概述 一、定义在妊娠期和分娩期,由于某种致病因素和并发症,对孕妇、胎儿、新生儿可能构成危险,增加孕产妇和围产儿的发病率、死亡率的都统称为高危妊娠。识别和系统管理高危妊娠、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围产儿死亡率是衡量围生医学质量的指标之一。我国建立三级卫生保健卫生网,实行分级管理、逐级转诊制度,使孕产妇死亡率、围产儿死亡率降低。 高危妊娠的病理:1)年龄<18岁或>35岁;2)有异常妊娠史:流产、早产、死胎、死产、难产、新生儿死亡等;3)妊娠并发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前置胎盘、胎盘早剥、胎儿生长受限等;4)妊娠合并症;5)可能发生分娩异常的:胎位异常、巨大儿、多胎妊娠、产道异常等;6)胎盘功能不全;7)妊娠期间接触大量放射线、化学性毒物或服用对胎儿有害的药物;8)盆腔肿瘤或有手术史等。

二、高危因素有很多,从发生时间上分为:固定的高危因素,指孕前已有的高危因素;动态的高危因素,指妊娠期间逐渐出现的高危因素。从危险程度上分为:绝对高危和相对高危。高危因素包括:1)基本情况:年龄、身高(<1.4米)、体重、步态、胎产次、家族史等;2)既往史;3)妊娠分娩史;4)本次妊娠有异常情况;5)产程中异常情况。前三项为绝对高危、固定的高危因素,后两项为动态的高危因素。因此,对高危妊娠的筛查应进行全面仔细的动态监测,按危险程度给予不同的监测和管理。孕早期:如不宜妊娠的应终止妊娠。孕28周以后:全面评估、注意高危因素的发展及胎儿发育。孕足月:鉴定、制定分娩时间和方式。三、高危新生儿1)孕龄<37周或≥42周;2)出生体重<2500g ;3)小于孕龄儿或大于孕龄儿;4)生后1分钟Apgar评分0~3分;5)产时感染;6)高危孕妇的新生儿;7)手术产儿;8)新生儿的兄姐有严重的新生儿疾病或新生儿死亡等。 四、高危妊娠的管理婚前及孕前咨询、保健(>35岁、畸形胎儿史、遗传病家族史,进行绒毛、羊水或脐血染色体检查)。(一)孕早期保健孕早期保健是指怀孕1--3月时的保健。这个时期是受精卵胚胎层分化发育形成各器官的重要阶段,对来自各方面的影响特别敏感,如不注意保健,可致流产或新生儿畸形。孕早期要注意预防遗传病和先天性畸形,异常胎儿应终止妊娠;经过产前筛查、诊断的正常胎儿可继续妊娠。(二)孕中期保健指孕13~27周。重点为高危妊娠的筛查及管理预防。1、系统产前检查。其目的为:指导孕期生活对此次分娩做出估计,根据骨盆情况、胎位及胎儿发育情况,估计分娩方式

产科管理制度大全

[常宁现代妇产医院] 产科管理制度

目录 产科门诊工作制度 (1) 产科病房管理工作制度 (1) 高危妊娠管理制度 (2) 健康教育科工作制度 (3) 待产室工作制度 (3) 产房工作制度 (4) 母婴同室管理制度 (5) 产科、儿科医师双查房制度 (5) 《出生医学证明》管理制度 (6) 妇幼卫生信息登记上报制度 (10) 新生儿安全管理制度 (10) 孕产妇安全管理制度 (14) 新生儿疾病筛查制度 (15) 出生缺陷管理工作制度 (16) 出生缺陷诊断制度 (16) 出生缺陷监测工作制度 (17) 死婴、死胎管理制度 (17) 胎盘处置管理制度 (18) 产后访视工作制度 (18)

妇幼卫生信息管理工作制度 (19) 妇幼卫生信息质量控制制度 (19) 妇幼卫生信息安全制度 (20) 妇幼卫生信息资料分类归档管理制度 (21) 妇幼卫生信息归口管理制度 (21) 妇幼卫生信息安全管理制度 (22) 妇幼卫生信息报告管理制度 (23) 促进自然分娩实施方案 (23) 目录 设备科医疗设备管理制度 (25) 人才培养制度 (30) 继续医学教育管理制度 (31) 妇幼保健工作例会制度 (32) 孕产妇死亡评审制度 (33)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 (33) 麻醉科质量与安全管理制度 (34) 首诊负责制度 (35) 产科门诊工作制度 (38) 产科三级查房制度 (39) 孕产妇死亡讨论及报告制度 (40)

围产儿死亡讨论制度 (40) 交接班制度 (41) 剖宫产术前讨论制度 (42) 剖宫产术后审核制度 (42) 疑难病例转诊、会诊制度 (43) 死亡病例讨论制度 (44) 危重病人抢救制度 (44) 差错防范制度 (45) 登记统计制度 (46) 急救药品管理制度 (46) 产科质量自我评估制度 (47) 妇产科科主任职责 (47) 临床主治医师职责 (48) 临床住院医师(士)职责 (49) 助产士职责 (49) 待产室消毒隔离制度 (50) 目录 母婴同室消毒隔离制度 (50) 产房消毒隔离制度 (51) 安全管理制度 (51)

高危孕产妇追踪随访管理制度

高危孕产妇追踪随访管理制度 一、乡村医生每月进行一次孕情摸底及高危筛查,各乡、社区每月进行一次高危筛查,县级每季度进行一次高危筛查,对筛查情况完成高危筛查总结。 二、各医疗保健机构实行孕期首诊负责制,开展早(12周以前)、中(孕16~24周)、晚(28~40周)高危妊娠评分筛查,查出高危及时登记、上报,指导定期产前检查。门诊不能处理或难做出诊断的应及时指导孕妇转诊至上级医院进一步确诊治疗。 三、进一步强化高危孕产妇的报告、追踪、面访制度。各单位要严格执行《高危孕产妇逐级报告制度》。对筛查出来的高危孕产妇,乡村医生要入户面访二次,乡妇幼专干对评分在15分以上的高危孕妇要进行个案追踪并面访1—2次,县妇幼保健院对评分在20分以上的高危孕妇要进行个案追踪并面访1—2次,重点指导其孕产妇保健及相关注意事项。 四、进一步落实高危孕产妇的分级管理及转诊制度。一般乡卫生院处理无高危因素的孕产妇;中心卫生院仅能处理高危(除社会因素、致畸因素)评分10分以下的孕产妇;县级医疗保健机构除县原则上只接受(除社会因素、致畸因素)评分在10—20分孕产妇住院分娩;对评分在20分以上的高危孕产妇应向州级医疗保健机构转送,严禁、隐瞒、滞留高危。 五、对高危评分20分以上的高危孕妇,实行州、县、乡三级三重管理,县妇幼保健院按月上报评分≥20分或固定高危因素评分≥

10分的孕产妇至州妇幼保健院。 六、各级医疗保健机构对新发生的急危重症孕产妇及时电话上报至县妇幼保健院基层科,再由县妇幼保健院及时上报至州妇幼保健院。 七、县保健院对乡镇转入的孕产妇应及时安排专人进行面访,并及时将病情反馈给辖区的妇幼保健科。各级均需按要求追踪管理高危孕产妇直至产后42天结案。

孕产妇健康管理制度于流程

孕产妇健康管理制度与流程 1、早孕检查:妇保人员通过了解本辖区的已婚育龄妇女疑有早孕者,督促在12周内到所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乡镇卫生院做早孕检查,建立《母子健康手册》和孕产妇管理档案。 2、产前检查:督促孕妇进行至少5次产前检查,高危妊娠者酌情增加检查次数,并转诊至上级医院进行检查。凡可能分娩出生缺陷儿者,应在孕20—24周前尽早明确诊断,必要时终止妊娠。 3、住院分娩:要求到开展产科的医疗机构住院分娩。 4、产后访视:产后14天进行产后访视,并填写《母子健康手册》及管理档案。 5、产后健康检查:妇保人员督促产妇于产后42天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乡镇卫生院接受产后母婴健康检查。

流动人口孕产妇管理办法 1、为进一步加强流动人口孕产妇保健管理工作,提高保健服务质量,促进流动孕产妇的身心健康和母婴安全,结合本区实际,制定本办法。 2、本办法适用于所有居住在新兴区内的非本地户籍孕产妇。 3、市外户籍孕产妇在本场居住一年以上的,原则上按本地户籍孕产妇保健要求进行管理,统计归入居住地常住人口。 4、省外户籍孕产妇在本地居住不足一年的,由所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乡镇卫生院建立母子健康手册,定期进行产前检查,并填写孕产妇管理登记,统计归入居住地流动人口。 5、按照“首诊建册、有查有管、高危随访”的原则,提供与常住人口孕产妇相同的流动人口保健服务。 6、对不能定期检查的流动孕妇,应及时登记检查信息,并将保健手册交孕妇随身携带,尽量避免重复建册。 7、流动孕产妇系统管理原则具体要求是:初次检查时或孕28周前建卡,产前检查一般不少于5次,高危孕妇酌情增加检查次数。 8、严格遵守诊疗常规,确保诊疗安全,对经筛选复查的高危孕产妇严格按照高危孕产妇管理要求,实行分级管理、重点监护,必要时转上级医疗卫生单位诊治,并做好追踪随访工作。 9、保健门诊、妇产科等科室要相互配合,共同促进流动孕产妇保健管理工作。

高危妊娠筛查监测处理(1)

高危妊娠筛查、监测与处理 一.定义及范畴 在妊娠期有某种并发症、合并症或致病因素可能危害孕妇、胎儿与新生儿或导致难产者称为高危妊娠。 *高危妊娠包括所有的病理产科 1、孕妇的年龄为<16岁或>35岁。 2、有异常妊娠病史者:自然流产、异位妊娠、早产、死产、死胎、难产、新生儿死亡。 3、各种妊娠并发症:妊高征、前臵胎盘、胎盘早剥、羊水过多或过少、IUGR、过期妊娠、母儿血型不合。 4、各种妊娠合并症:心脏病、糖尿病、高血压、肾病、肝炎、甲亢。 5、可能发生分娩异常者:胎位异常、巨大儿、多胎妊娠、骨盆异常,软产道异常。 6、胎盘功能不全。 7、妊娠期接触大量放射线,化学毒物及服用对胎儿有影响的药物。 8、盆腔肿瘤,曾有手术史。 *高危孕妇: 具有高危妊娠因素的孕妇。 *高危儿: 1、胎龄<37周或>41周。 2、体重<2500g。 3、<或>胎龄。 4、Apgar评分0-4分。 5、产时感染。 6、高危妊娠产妇的新生儿。 7、手术产儿。 8、兄弟姐妹有严重的新生儿病史或新生儿期死亡等。 二.高危妊娠评分 1.孕妇危险因素 年龄35岁及以上或18岁及以下15 身高小于或等于145厘米15 体重小于45kg或大于70kg15 骨盆和脊柱、下肢、骨骼异常15牙龈出血或皮肤有出血点和出血癍15 牙龈出血或皮肤有出血点和出血癍15 流产史或2次以上人工流产史15 有不正常分娩史(产后出血、胎盘粘连、死产、死胎、难产剖宫产史)30 2.孕期危险因素 孕期阴道出血15 血压≥130/90mmHg15 腿、手、面部浮肿15孕期体重增长过快或过慢15 胎位不正或查不清15 腹部过大(如双胎、羊水过多、胎儿过大)15 怀孕7个月从未进行过产前检查15

危重孕产妇管理细则

高危妊娠管理实施细则 为提高围产保健工作质量,规范高危孕产妇的管理,有效降低孕产妇、围产儿死亡率,切实保障母婴的安全与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市实际,修订本实施细则。 一、高危妊娠的定义 凡妊娠期具有各种危险因素,可能危害孕妇及胎儿健康或导致难产者称高危妊娠,高危妊娠的孕妇称高危孕妇。 二、高危因素及范围 为了便于高危孕妇的管理和追踪,将高危因素及范围分为固定因素、环境与社会因素、妊娠合并症和并发症等。 1、固定因素和环境、社会因素 (1)孕妇的一般情况:年龄<18周岁或≥35周岁;体重<40公斤或≥80公斤;身高≤145厘米;骨盆狭小或畸形;胸廓、脊柱畸形;既往严重疾病史等。 (2)异常孕产史:流产≥2次、早产史、围产儿死亡史、先天异常儿史、阴道难产史、剖宫产史、产后出血史、不孕史等。 (3)妇产科手术史:附件手术史、子宫肌瘤剜除术史、子宫破裂史等。 (4)母子血型不合史和特殊血型。 (5)精神病;智力低下。 (6)珍贵儿:婚后2年以上不孕或输卵管吻合术后怀孕者、辅助生育怀孕者。 (7)致畸因素:孕妇本人及一级亲属有遗传病史,接触可疑致畸药物、物理化学因素,孕早期病毒感染或接受大量射线。 (8)文盲、家庭中受歧视等。 2、妊娠合并症和并发症 (1)妊娠合并症:原发性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肾病、肝炎、肺结核、哮喘、血液病(贫血、血小板减少)、卵巢子宫肿瘤、恶性肿瘤等。 (2)妊娠并发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肝内胆胆汁淤积症(ICP)、胎位异常(臀位、横位、斜位)、先兆早产、产前出血(前置胎盘、胎盘早剥等)、延期或过期妊娠、羊水过多或过少、胎儿宫内窘迫(胎心<120次/分或>160次/分、胎

危重孕产妇管理细则

危重孕产妇管理细则 GE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GEIHUA16H-GEIHUA GEIHUA8Q8-

高危妊娠管理实施细则 为提高围产保健工作质量,规范高危孕产妇的管理,有效降低孕产妇、围产儿死亡率,切实保障母婴的安全与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市实际,修订本实施细则。 一、高危妊娠的定义 凡妊娠期具有各种危险因素,可能危害孕妇及胎儿健康或导致难产者称高危妊娠,高危妊娠的孕妇称高危孕妇。 二、高危因素及范围 为了便于高危孕妇的管理和追踪,将高危因素及范围分为固定因素、环境与社会因素、妊娠合并症和并发症等。 1、固定因素和环境、社会因素 (1)孕妇的一般情况:年龄<18周岁或≥35周岁;体重<40公斤或≥80公斤;身高≤145厘米;骨盆狭小或畸形;胸廓、脊柱畸形;既往严重疾病史等。 (2)异常孕产史:流产≥2次、早产史、围产儿死亡史、先天异常儿史、阴道难产史、剖宫产史、产后出血史、不孕史等。 (3)妇产科手术史:附件手术史、子宫肌瘤剜除术史、子宫破裂史等。 (4)母子血型不合史和特殊血型。

(5)精神病;智力低下。 (6)珍贵儿:婚后2年以上不孕或输卵管吻合术后怀孕者、辅助生育怀孕者。(7)致畸因素:孕妇本人及一级亲属有遗传病史,接触可疑致畸药物、物理化学因素,孕早期病毒感染或接受大量射线。 (8)文盲、家庭中受歧视等。 2、妊娠合并症和并发症 (1)妊娠合并症:原发性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肾病、肝炎、肺结核、哮喘、血液病(贫血、血小板减少)、卵巢子宫肿瘤、恶性肿瘤等。(2)妊娠并发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肝内胆胆汁淤积症(ICP)、胎位异常(臀位、横位、斜位)、先兆早产、产前出血(前置胎盘、胎盘早剥等)、延期或过期妊娠、羊水过多或过少、胎儿宫内窘迫(胎心<120次/分或>160次/分、胎动<20次/12小时或<以往胎动的50%)、胎儿生长受限、多胎妊娠(双胎、三胎等)、巨大儿(≥4000克)、胎膜早破等。 (3)其他:急性阑尾炎、性传播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癫痫、严重感染、不明原因的发热等。 三、高危孕妇的筛选与评定方法 各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开展围产保健建册服务工作时,通过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及有关辅助检查等手段进行高危妊娠因素的初筛选,以后每次产前检查时

高危孕产妇管理制度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

高危孕产妇管理制度 高危妊娠的分级管理是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给世界各国作为降低孕产妇、围产儿死亡率的有效措施。为进一步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提高妇幼保健管理水平,参照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高危妊娠管理级别,结合我县实际情况,特制定我县高危妊娠管理制度。 高危妊娠是指凡妊娠时具有各种危险因素、可能危害孕妇及胎儿健康或导致难产,造成各种不良妊娠结局者称高危妊娠。高危妊娠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重要因素,为了做好高危妊娠的筛查、监护和管理,使具有不同危险因素的孕妇能按其危险程度,及时得到相应的医疗保健服务,改善妊娠结局,降低孕产妇及围产儿死亡率。 一、高危妊娠评分标准 《高危孕妇评分标准》根据基本情况、不良孕产史、妊娠合并症、 妊娠并发症、环境及社会因素及其他检查异常等情况,分 5 分、10分、20 分三个高危分值进行评定。有两种以上高危因素时,总高危评分由各单项评分累加。具体标准见附件2。 二、高危妊娠管理程序 (一)筛查与评定 1.初筛:各级医疗保健机构在开展早孕检查时,要详细询问病 史,进行体格检查,常规辅助检查等,严格按照《高危孕妇评分标准》进行妊娠高危评分,及早发现高危孕妇。 2.复评:孕妇在以后每次产前检查时发现新的高危因素要及时 评分。

3.凡属妊娠禁忌者,尽早动员孕妇终止妊娠。 (二)登记管理 1.各级医疗保健机构在早孕建卡时应进行高危妊娠登记,并在 《孕产妇保健手册》右上角作红色高危妊娠标记,以加强管理。2.各医院产科门诊应进行高危妊娠专案管理,对新发现的高危 对象应及时在《孕产妇保健手册》上作红色高危妊娠标记,有专人对孕妇档案进行整理和检查,并负责与孕妇之间的联系,了解其发生、治疗、转归的全过程及妊娠结局。 (三)转诊及随访 1.一级医院筛查出高危评分达到10 分及以上的孕妇,应及时转至二级或三级医院。 2.二级医院接受一级医院转诊的高危孕妇,对高危评分达到20 分及以上的孕妇,应及时转至三级医院,并负责详细介绍病情及治疗过程。 3.二、三级医院接受的高危孕妇根据其危险程度,可在门诊或 病房治疗,未按约定时间来诊者,应进行追踪随访。 4.上级医院对下级医院转入的高危孕妇应由高年资主治以上医 生进行检查和处理,经处理好转但未临产的高危孕妇,应持续观察直到分娩。 5、转诊医院应对转诊的高危孕妇在2 周内随访转诊结果。 6、单项高危评分20 分的严重高危孕产妇在保证转院途中安全的情况下转至三极医疗保健机构进一步诊治。

高危孕产妇管理制度

高危孕产妇管理制度 为了进一步做好孕产妇的管理,做到预防为主,防止高危孕产妇病情加重和意外的发生,制定本制度。 1、强化首诊妊娠风险筛查责任制。首诊医师对首次就诊建档的孕产妇进行人身风险筛查(孕产妇风险筛查表见附件1),筛查结果记录在《孕妇保健手册》及相应信息系统中。 2、首诊医师对妊娠风险筛查为高危的孕妇要进行风险评估分级(孕产妇风险评估分级表见附件2 ),按照风险严重程度分别以绿(低风险)、黄(一般风险)、橙(较高风险)、红(高风险)、紫(传染病),并用五种颜色进行分级标识,以便加强分类管理。 3、对妊娠风险分级为“绿色”、“黄色”的孕产妇可接受孕产期保健和住院分娩。如有异常,尽快转诊到上级医院。妊娠风险分级为“橙色”的孕产妇原则上建议其在二级以上医院接受孕产期保健服务,确有特殊原因需要收治,进行科内或院内会诊,并报告院领导,同时联系安排随时准备转诊。对妊娠风险分级为“红色”的孕产妇,应当建议其尽快到三级医疗机构接受评估以明确是否适宜继续妊娠。如适宜继续妊娠,应当建议其在为重孕产妇救治中心接受孕产期保健服务,原则上应当在三级医疗机构住院分娩。对妊娠风险分级为“紫色”的孕产妇,应当按照传染病防治相关要求进行管理,并落实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

传播综合干预措施。 4、对于妊娠风险分级为“橙色”、“红色”及以上的孕产妇除按上述要求处理外,应注意签写“妊娠风险筛查阳性孕产妇转诊单”及“孕产妇风险评估分级报告单”,联系上级医院安全转运孕产妇,保证孕产妇的保健服务和住院分娩,并报告上级主管部门。 5、孕产期保健服务过程中,要对孕产妇妊娠风险进行动态评估,根据病情变化及时调整风险分级和管理措施。并进行高危专案管理,保障高危孕产妇的就诊需求。要注意信息安全和孕产妇的隐私保护。 6、严格落实高危专案管理。将妊娠风险分级为“橙色”、“红色”、“紫色”的孕产妇作为重点人群纳入高危孕产妇专案管理,保证专人专案、全程管理、动态监管、集中救治,确保做到“发现一例、登记一例、报告一例、管理一例、救治一例”。对妊娠风险分级为“橙色”和“红色”的孕产妇,要及时向辖区妇幼保健机构报送相关信息,并尽快与上级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联系,做好转诊。由上级医疗机构制定个性化管理方案、诊疗方案和应急预案。对于患有可能危及生命的疾病不宜继续妊娠的孕妇,应当有三级医院副主任以上任职资格的医师进行评估和确诊,告知本人继续妊娠风险,提出科学严谨的医学建议。 7、发生紧急情况和意外情况时,要依托区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专家组,指导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抢救工作。

高危妊娠的筛查及管理常规

高危妊娠的筛查及管常规 对每位前来产前检查的孕妇,严格按孕产妇系统保健管理规范实施细则,认真填写孕产妇系统保健卡(外卡)和产前检查记录单(内卡)按高危妊娠评分标准筛查出高危孕妇,由专人负责治疗追踪、随访,并在保健卡上标出“高危”记号,同时填写高危孕妇登记簿,高危预约卡、将预约卡放入高危预约表内,并向孕妇预约复诊时间,每天由专人负责查看预约表内的预约卡,对于无法及时复诊的孕妇进行电话通知,如电话无法联系则填写高危妊娠联系卡,由居住地乡镇卫生院协助追踪,督促其来院复诊。 一、定义 高危妊娠是指可能危害母婴健康或导致围产期预后不良的妊娠。 高危妊娠的早期识别及处理是围产保健的重点之一。处理得当可使高危妊娠转化为低危妊娠,改善母婴预后。 二、高危因素 高危因素有很多,从发生时间上分为:固定的高危因素,指孕前已有的高危因素;动态的高危因素,指妊娠期间逐渐出现的高危因素。从危险程度上分为:绝对高危和相对高危 高危因素包括: 1)基本情况:年龄、身高(<1.4米)、体重、步态、胎产次、家族史等; 2)既往史; 3)妊娠分娩史;

4)本次妊娠有异常情况; 5)产程中异常情况。前三项为绝对高危、固定的高危因素,后两项为动态的高危因素。 因此,对高危妊娠的筛查应进行全面仔细的动态监测,按危险程度给予不同的监测和管理。孕早期:如不宜妊娠的应终止妊娠。孕28周以后:全面评估、注意高危因素的发展及胎儿发育。孕足月:鉴定、制定分娩时间和方式。 三、高危妊娠的诊断 (一)一般资料 年龄小于16岁或大于35岁,身高小于145厘米;从事有毒职业者;有烟、酒或某些药物成瘾者。 (二)既往病史 有心血管、肝、肾、呼吸、内分泌、神经、精神病史者或有重大外科手术病史者。家族及本人遗传病或先天异常者。 (三)既往孕产史 有月经失调、不孕症史;多次流产、早产、死胎、死产及新生儿死亡,畸形病史;难产、产后出血史者。 (四)本次妊娠经过 孕早期有阴道出血、病毒感染、服过某些对胎儿有影响的药物或接触放射性物质者。 (五)本次妊娠检查发现异常者包括有内外科合并症如心血管病、呼吸系统疾病、肝肾内分泌、血液系统疾病及外科疾患。也包括有产科并发症者

高危妊娠管理制度

高危妊娠管理制度 为降低孕产妇、围产儿死亡率,进一步加强高危妊娠管理工作,我院按照上级文件精神制定高危妊娠管理制度,具体如下: 一、高危孕妇筛查制度 1、所有孕妇应在辖区卫生所或乡级以上医疗保健机构建册(卡),首次建册(卡)时特别强调要询问既往难产史、生育史、、外、妇产科病史,医疗机构产前检查时必须做心、肝、肾、血液等病史的采集和检查,按规范认真预约产前检查,并将检查结果记录在《江口县母子保健手册》相应之处,做到早期发现妊娠并发症和合并症。 2、产前检查要按照《高危孕产妇评分标准》进行高危因素筛查。 评分在10—30分以上的孕妇应到县级以上医疗保健机构诊治和分娩,并在《江口县母子保健手册》左上角作特殊标记(△或▲)。 二、高危孕妇首诊负责制度 产科门诊医生对高危妇要实行首诊负责制,发现高危孕妇要建档管理(专案管理),专人负责,做到早期干预,及时转诊,避免诊治延误。 三、高危孕妇逐级报告制度

村级(街道)发现高危孕妇及时报告辖区医院妇保医生,妇保医生负责全乡(镇)街高危孕妇动态管理,并将高危孕妇每月10日前报告市级保健院妇保科进行动态管理。 四、高危孕产妇追踪随访制度 县级妇幼保健机构负责将收到的高危产妇信息卡及时反馈到孕产妇所在地医院防保科,妇保医生定期下村(委)跟踪随访高危孕产妇,并做好追访笔录。 五、高危孕产妇护送转诊制度 负责转送的医护人员应在转送途中有初步急救能力,转出单位要使用《高危孕产妇转诊及反馈通知单》。乡镇卫生院一旦识别出高危孕产妇后应立即与上级产科急救中心联系,及时转诊。上级产科急救中心要及时向下级单位反馈转诊病人的诊断、治疗、处理、结局等信息,评价转诊是否及时和延误,并指导和纠正不正确的处理方法,不断提高转诊的效率。 六、宣传工作 做好高危孕妇孕期保健知识宣传,使孕妇和家属明白高危妊娠对母亲和婴儿的危害,听从医务人员的指导。 江口县妇幼保健院 二O一二年一月八日

孕产妇保健管理制度

孕产妇保健管理制度 一、由主管领导牵头,产科、儿科及有关科室负责人组成围产保健质量管理小组。成员基本固定,定期开展活动。 二、妇产科六诊要按《孕产妇系统管理制度》,做好孕产妇的产前检查,填写《孕产妇系统管理保健手册》。督促初次检查的孕产妇到妇幼保健机构《孕产妇系统管理保健手册》。 三、对产前检查中发现的高危孕妇,应在孕产妇系统管理保健手册封面用红笔表明高危妊娠,做好高危因素的初评分和复评分工作。同时填写《高危妊娠监护卡》。并上报县妇幼保健院,由县妇幼保健院医师取卡后,进行专案登记和定期检查监护。对于流动人口中的高危孕妇,必须填写高危孕妇管理委托书,寄给孕产妇所在地防保站,由居住地和户籍地共同管理。 四、产房、病房医师或助产干要在《保健手册》中认真填写分娩记录,并督促其家属在7天内将《保健手册》送交户口所在地的防保站,以便及时进行产后视访。 五、凡在围产死亡《指孕周28周的死胎,死产及产后七天内新生儿死亡》,妇产科和新生儿科要负责填写,围产儿5岁以下儿童死亡报表,并做到不缺项,漏项、居住地址中要填写清楚母亲户口所在地,以便核对落实。 六、凡有孕产妇死亡(指怀孕开始至产后42天内),医院须填写湖南省孕产妇死亡登记卡,并在24小时之内向据地妇幼保健机构报告,同时提供孕产妇死亡的全部原始病历,接受核实调查。 七、建立健全孕产妇、围产死亡评审制度,定期进行孕产付、围产儿死亡评审。 八、按时参加市、县围产协作组会议和活动,如无特殊情况不得缺席。 九、帮助产妇在产后半小时内开奶,鼓励按需哺乳,实行母婴同室,做好母婴喂养的宣传指导。 十、开展不同形式的围产保健宣传活动,举办孕期保健知识讲座,提高孕产妇的自我保健能力。

山东省高危妊娠管理办法

山东省高危妊娠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我省孕产妇围产期保健工作,做好高危妊娠的筛查、监护和管理,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实施办法》,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实施本办法的目的是使具有不同危险因素的孕妇得到相应的保健医疗服务,以改善妊娠结局,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围产儿死亡率。 第三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办法的具体实施和监督管理。 第二章各级医疗保健机构的职责 第四条凡具有产前检查能力的医疗保健机构,都有责任进行高危妊娠筛查。 第五条乡镇卫生院(一级医院)只负责高危妊娠的筛查、高危妊娠相关知识的宣传及向上级医疗保健机构转诊,不从事高危妊娠的治疗和助产工作。 第六条县级以上医疗保健机构除负责高危妊娠筛查外,还应接纳下级转诊及高危妊娠的诊断与治疗。 第七条县级以上医疗保健机构要健立健全高危妊娠登记和随访制度。 第八条县级以上医疗保健机构要开展高危妊娠的特殊检查、处理和监护,要承担严重高危妊娠的会诊、治疗和抢救工作。 第九条在卫生行政部门组织管理下,县以上医疗保健机构有责任定期检查下一级单位高危妊娠的筛查及管理情况并对其进行业务指导及专业培训。 第十条省、市级妇幼保健机构应掌握所辖地区高危妊娠的基本情况及变化趋势,及时对下级单位进行行业培训指导。加强高危妊娠的管理,提高高危妊娠的诊断及处理质量。 第三章管理程序 第十一条初筛。孕妇在初诊建卡时,通过询问病史、体格检查、相关化验等,进行高危评定,及早发现高危孕妇。对可疑者应进一步做有关辅助检查或转上一级医疗保健机构处理。 第十二条复查。孕妇在以后的每次产前检查时发现新的高危因素要及时评定,根据病情适当增加产前检查次数和必要的辅助检查。 第十三条登记管理。建卡单位应进行高危妊娠登记,对高危妊娠加强管理,积极处理。

妇产科急危重症管理制度汇编

孕产妇死亡报告制度 1、了解辖区内妇女健康状况,掌握孕产妇死亡情况,分析死亡原因,制订有效的干预措施。 2、监测对象为辖区内(不管其户口所在地)死亡的孕产妇。孕产 妇死亡是指从妊娠期开始至产后42天内死亡者,包括妊娠各期和不同部位,凡与妊娠有关或因妊娠病情加重及治疗上的原因造成的死亡, 但不包括妊娠各期的意外死亡和外省来镇江就医而死于镇江者。 3、发生孕产妇死亡的医院负责填写《镇江市孕产妇死亡病历报告》,并报所在辖市(区)妇幼保健所。辖市(区)妇幼保健所接到《镇江市孕产妇死亡病历报告》后,汇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妇保人 员进行入户调查、到医院核实,将资料汇总后报市妇幼保健院。在家 死亡或途中死亡的孕产妇,由所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负责填报 《镇江市孕产妇死亡病历报告》。 4、凡发生孕产妇死亡的单位,应在24小时内以电话或书面材料形式报所在辖市(区)妇幼保健所;在一周内将《镇江市孕产妇死亡 病历报告》上报辖市(区)妇幼保健所。以上年10月1日—当年9月30日为一个统计年度,每年10月15日以后补漏的上年死亡数放到下一年度统计。 5、通过查户籍档案、生命统计、疾控中心死亡报告单等方式,核 对15-49岁育龄妇女死亡名单,填报育龄妇女死亡调查表,并报辖市(区)妇幼保健所;从育龄妇女死亡名单中筛查孕产妇死亡名单,与 上报的孕产妇死亡报告卡核对,避免漏报。 6、参加相关的工作例会和培训;负责对基层妇保医生进行孕产妇 死亡监测的业务培训和技术指导。 7、加强孕产妇死亡补漏、质控工作的管理,孕妇产妇死亡病例要经过

医院、辖市(区)级围产保健协作组、市级围产保健协作组三级评审, 质控和死亡评审做到有记录可查。 孕产期保健工作制度 1、孕产期保健工作必须由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并经专业培训合格的妇幼卫生人员负责。 2、本地户口的孕产妇和寄居本地的流动人口孕产妇均应建立《江苏省孕产妇保健手册》。 3、掌握辖区内孕产妇保健情况,提供孕产妇系统管理服务,妇女 妊娠12周内建立《江苏省孕产妇保健手册》,产前检查次数≥8次,进行高危妊娠筛查、管理,实行住院分娩,产后访视≥3次(剖宫产术后不少于2次访视),产后42天健康检查(经市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由一、二级医院转型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方可开展助产技术服务);做好孕妇在妊娠20-24周转往接产医院就诊的工作。 4、通过每次产前检查筛查高危因素,对高危孕产妇进行专册登记,并在《江苏省孕产妇保健手册》上详细记录高危妊娠的发生、转归、 结局等情况;根据职责分工,对高危孕产妇及时给予治疗或者转往上 级医院就诊。 5、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宣教工作,门诊有健康教育展板、健康教 育处方,普及孕产期保健、优生优育等妇幼卫生科普知识。 6、开展孕产妇死亡、出生缺陷监测工作,认真及时填写各种台账、报 表,做好统计、分析总结和上报工作。

1、高危妊娠的筛查、诊断、处理

---------------------------------------------------------------最新资料推荐------------------------------------------------------ 1、高危妊娠的筛查、诊断、处理 高危妊娠的筛查、诊断、处理一、高危妊娠的定义高危妊娠是指可能危害母婴健康或导致围产期预后不良的妊娠。 高危妊娠的早期识别及处理是围产保健的重点之一。 处理得当可使高危妊娠转化为低危妊娠,改善母婴预后。 二、高危妊娠的筛查与诊断(一)一般资料: 年龄小于 16 岁或大于 35 岁,身高小于 145 厘米,从事有毒职业者,有烟、酒或某些药物成瘾者。 (二)既往病史: 有心血管、肝、肾、呼吸、内分泌、神经、精神病史者或有重大外科手术病史者,家族及本人遗传病或先天异常者。 (三)既往孕产史: 有月经失调、不孕症史;多次流产、早产、死胎、死产及新生儿死亡、畸形病史;难产、产后出血史者。 (四)本次妊娠经过: 孕早期有阴道出血、病毒感染、服过某些对胎儿有影响的药物或接触放射性物质者。 (五)本次妊娠检查发现异常者包括有内外科合并症如心血管病、呼吸系统疾病、肝肾内分泌、血液系统疾病及外科疾患、也包括有产科并发症者如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多胎妊娠、胎儿宫内发育异常(受限或加速)、胎盘异常、羊水异常、胎位异常、骨盆 1 / 3

狭窄、软产道异常、胎儿宫内窘迫、早产或孕过期等。 三、高危妊娠的处理高危孕产妇管理制度为降低孕产妇、围产儿死亡率进一步加强高危妊娠管理工作,我院按照上级文件精神制定高危孕产妇管理制度,具体如下: 1. 实行孕期首诊负责制,开展早孕、中、晚(或临)高危妊娠评分筛查,指导孕期产前检查。 2. 查出高危孕妇,实行分级分类管理,凡高危孕妇应增加产前检查次数,根据存在的高危因素给予治疗监护;重症高危孕妇,门诊不能处理或难做出诊断的应及时指导孕妇转上级医院进一步确诊治疗。 3. 由有经验的医师专人管理高危孕产妇,科主任要定期出高危妊娠门诊。 4. 在产前检查中,对高危孕妇要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并实行专案管理, 5. 查出高危孕妇要及时登记、预约下次检查日期。 6. 做好高危孕妇孕期保健知识宣传。 7. 做好宣传动员,使孕妇和家属明白高危妊娠对母亲和婴儿的危害,听从医务人员的指导。 高危孕妇转诊常规 1、门诊筛查出的高危孕妇,根据存在的高危因素给予产前检查指导及治疗,监护重病高危孕妇,我科因限于技术和设备条件,对不能诊治的病员,应及时指导孕妇转上级医院,进一步确诊治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