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型UM71无绝缘轨道电路工作原理

改进型UM71无绝缘轨道电路工作原理
改进型UM71无绝缘轨道电路工作原理

无绝缘轨道电路

Z PW-2000R型无绝缘移频自动闭塞 系统说明 第一章移频自动闭塞基本知识 第一节自动闭塞概述 一、自动闭塞的基本概念 铁路信号的概念:铁路信号是在列车运行时及调车工作中对列车乘务人员及其它有关行车人员发出的命令,有关行车人中必须按信号指示办事,以保证行车安全并准确的组织列车运行及调车工作。为发出这些命令,铁路信号又分为固定信号、移动信号、手信号、信号表示器、信号标志及听觉信号等。它在铁路运输中对保证行车、提高运输效率和改善行车工作人员劳动条件等,均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目前,我们铁路采用的行车闭塞方法主要有半自动闭塞和自动闭塞两种。 闭塞的概念:为使列车安全运行,在一个区间,同一时间内,只允许一个列车运行,保证列车按这种空间间隔运行的技术方法称为闭塞。 区间的划分:为了保证列车运行的安全的提高运输效率,铁路线路以车间、线路所及自动闭塞的通过色灯信号机为分界点划分为若干区间。 区间分为三种: 1、站间区间――车站与车站间构成的区间。 2、所间区间――两线中所间或线中所与车站间构成的区间。 3、闭塞分区――自动闭塞区间的两个同方向相邻的通过色灯信号机间或进站(站界标)信号机 与通过信号机间。 自动闭塞的概念:是实现列车运行自动化的基础设备,它对保证列车行车安全、提高区间通过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所谓自动闭塞,就是办理闭塞的过程全部实现自动化而不需要人工操纵。这种闭塞制式,是通过色灯信号机把区间分成若干个小区段,称为闭塞分区。在每个闭塞分区内装设轨道电路,用于检查闭塞分区是否有车占用,这样色灯信号机可随着列车运行而改变显示,以指示追踪列车的运行。根据列车运行及有关闭塞分区状态,自动变换通过信号机显示的闭塞方法称为自动闭塞。 自动闭塞的优点:

基于轨道电路的ATC系统

基于轨道电路的ATC系统 基于轨道电路的ATC系统,包括基于模拟轨道电路和数字编码轨道电路的ATC 系统,在城市轨道交通中得到大量使用,尤其是后者,本章介绍用于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各种基于轨道电路的ATC系统。 第一节西屋ATC 西屋信号有限公司(WestinghOUSe Signals Ltd,简称WSL)的ATC,充分利用WSL多模式列车自动防护系统TBSl00的灵活性。系统具有很强的可维护性,一旦发生故障,修复时间可以尽量缩短。这种高水平的可维护性是通过广泛采用下列技术来实现的: 用自诊断法和发光二极管指示或故障提示,进行有效的故障报告,可快速找出故障所在;使用模块化“在线可更换单元”,可更换失灵的模块,快速排除故障;尽量减少在不可及地点(例如隧道内)的设备;各系统一般分散布置,某些方面采用冗余,以提高系统可用性。 WSL的ATC已在世界各地的地铁系统上运营,在我国则用于北京地铁系统和天津 地铁l号线。 一、系统组成 WSL的ATC由TBSl00ATP和AT0系统、FS一2500无绝缘轨道电路、基于WE—STRACE处理器的联锁,以及WESTCAD监控系统组成。所提供的设备主要为模块式, 便于扩大功能或延伸系统。 该系统大量采用处理器技术。例如,轨道电路以处理器为基础,联锁采用处理器,ATP和AT0车载系统及轨旁系统基于处理器为基础,ATS系统也采用处理器。正线列 车行车间隔采用自行开发的“多列车模拟器”。 基本的信号功能采用WESTRACE处理器为基础的联锁装置来实现。它包括特别 设计的模块,可以与无绝缘轨道电路直接衔接。WESTRACE联锁装置将接通本地或远 程终端,并有端口供连接维修用的便携式计算机。 ATP子系统采用最新的TBSl00系统。这种系统极为灵活,并采用了最新的技术 成果。ATP系统利用联锁通过轨道电路传来的信息,决定列车的运行速度。 ATO子系统采用与TBSIOOATP系统相同的基本车载模块。它载有有关轨道布置 和坡度的所有资料,能优化列车控制指令。它配备双向站台列车通信系统,确保能与ATS系统直接衔接,从而优化列车的运行。AT0还能从ATP系统中提取数据,以判断 前方信号情况。 ATS子系统使用WSL最新的WESTCAD控制与显示系统。每个WESTRACE联 锁接通一台WESTCAD控制终端,以便对该区域进行就地控制。它还通过电信链路, 接至控制中心。控制中心的WESTCAD终端可以遥控正线上的所有路线、信号机和 道岔。, 系统正常时,ATC系统自动控制正线运行的列车,必要时调度员可人工介入控制。控制中心故障时车站信号系统由车站值班员人工控制。在控制中心ATS正常时,可对 全部正线列车进行监控,并对车辆段内列车进行追踪、监视。 二、ATP子系统 ATP系统可先按照目标距离模式来设计,这是可以满足城市轨道交通初期运营要 求的最经济的低风险模式。在“目标距离”系统中,每列列车被告知它可以安全行驶的目标距离,据此列车决定到达该点的安全速度。即使发生某些故障,列车仍能以一定的限制速度行驶。

ZPW2000A型无绝缘轨道电路原理说明

原理说明 1.系统原理 ZPW-2000A型无绝缘移频轨道电路系统,与UM71无绝缘轨 道电路一样采用电气绝缘节来实现相邻轨道电路区段的隔离。 电气绝缘节长度改进为29m,由空心线圈、29m长钢轨和调谐 单元构成。调谐区对于本区段频率呈现极阻抗,利于本区段信 号的传输及接收;对于相邻区段频率信号呈现零阻抗,可靠地 短路相邻区段信号,防止了越区传输,这样便实现了相邻区段 信号的电气绝缘。同时为了解决全程断轨检查,在调谐区内增 加了小轨道电路。 ZPW-2000A型无绝缘移频轨道电路将轨道电路分为主轨道 电路和调谐区小轨道电路两个部分,并将短小轨道电路视为列 车运行前方主轨道电路的所属“延续段”。 主轨道电路的发送器由编码条件控制产生表示不同含义的低 频调制的移频信号,该信号经电缆通道(实际电缆和模拟电缆)传给匹配变压器及调谐单元,因为钢轨是无绝缘的,该信号既 向主轨道传送,也向小轨道传送。主轨道信号经钢轨送到轨道 电路受电端,然后经调谐单元、匹配变压器、电缆通道,将信 号传至本区段接收器。 调谐区小轨道信号由运行前方相邻轨道电路接收器处理,并将 处理结果形成小轨道电路轨道继电器执行条件通过(XG、 XGH)送至本轨道电路接收器,做为轨道继电器(GJ)励磁的

必要检查条件之一。本区段接收器同时接收到主轨道移频信号及小轨道电路继电器执行条件,判决无误后驱动轨道电路继电器吸起,并由此来判断区段的空闲与占用情况。主轨道和调谐区小轨道检查原理示意图见图2-1。 该系统“电气—电气”和“电气—机械”两种绝缘节结构电气性能相同。 2.电路工作原理及冗余设计 2.1 发送器 2.1.1 用途 ZPW-2000A型无绝缘移频轨道电路发送器在区间适用于非电码化和电码化区段18信息无绝缘移频自动闭塞,供自动闭塞、机车信号和超速防护使用。在车站可适用于非电码化和电码化区段站内移频电码化发送,并可作站内移频轨道电路使用。2.1.2 原理框图及电路原理简要说明 同一载频编码条件,低频编码条件源,以反码形式分别送入两套微处理器CPU中,其中CPU1产生包括低频控制信号Fc的移频信号。移频键控信号FSK分别送至CPU1、CPU2进行频率检测。检测结果符合规定后,即产生控制输出信号,经“控制与门”使“FSK”信号送至滤波环节,实现方波——正弦波变换。功放输出的FSK信号送至两CPU进行功出电压检测。两CPU

第六章 基于轨道电路ATC系统

第十一章基于轨道电路基于轨道电路ATC ATC系统系统 ? 第一节:西门子第一节:西门子ATC ATC 第二节:US&S US&S ATC ?第二节:第二节:US&S ATC US&S ATC

第节第一节西门子西门子ATC ATC 一系统构成 一、系统构成 参考图11-2参考图 西门子的西门子的ATC ATC系统按系统功能可划分为系统按系统功能可划分为44个层次 1、操作层(中央层) 2、轨旁层(车站层) 3、轨道层 车载层 4、车载层

二系统特点 二、系统特点安全与效率特性的兼顾 1.安全与效率特性的兼顾 ATP ATP安全系统按故障安全系统按故障——安全原则设计,采用冗余障用 技术技术((车裁车裁ATP ATP为计算机为计算机22取2系统,轨旁系统,轨旁ATP ATP为为3取2计算机系统计算机系统)),ATS ATS系统采用双套冗余系统,系统采用双套冗余系统,系统可靠性和安全性高 系统可靠性和安全性高。

采用多级控制方式,有控制中心控制采用多级控制方式,有控制中心控制((人工及自动人工及自动))、RTU RTU后备自动控制、车站控制后备自动控制、车站控制((人工及自动人工及自动))方 式。式。 模块化设计,故障识别及自动控制模式的自动转模块故障动制模动转换,系统可用性高,且便于维修。 以单个信号机及单个列车为基本单元的自动功能设定及取消 设定及取消。

自动功能设定的多种操作方法,如控制中心或车站对单个信号机,整个联锁区或控制中心对所有站对单个信号机整个联锁区或控制中心对所有 信号机自动功能的设定和取消,控制中心对单个 列车或全部列车自动功能的设定及取消。 灵活、多样、简便的人工介人控制手段。

轨道电路

轨道电路 概述 车站是列车交会和避让的场所,因此在车站内铺设有道岔。列车在站内运行的径路叫进路,进路由道岔位置决定。为了防护进路,在进路的入口处设置有信号机。 现场设备主要由三种:一是信号机,包括进站、出站和调车信号机;二是道岔;三是进路,它由轨道电路和道岔组成。 第一部分轨道电路 为了监督铁路线路是否空闲,自动地和连续地将列车的运行和信号设备连续起来,以便保证列车的运行,在线路上安设轨道电路。 第一节轨道电路的组成原理与种类 轨道电路是以铁路线路的两根钢轨作为导体,(目前所采用的类型,多以轨道绝缘在两端作为分界),并用引接线连接信号电源和接收设备所构成的电气回路。它是由钢轨、轨道绝缘、轨端接续线(减少两条钢轨接头处的电阻而增设的连线)、引接线(将设备接向钢轨所需的连线)、送电设备及受电设备等主要元件所组成。 2 1 4 2-钢轨绝缘;3-送电端;4-限流器;5-受电端)图中一端为送电端,设置送电设备。送电设备有轨道电源和防止过载电流

的限流装置。另一端为受电设备,受电设备主要是轨道继电器。一般轨道电路是由三个主要部分组成的 ①送电端:主要有电源设备,限流装置和引接线 ②线路:主要为钢轨,轨端接续线和轨道绝缘; ③受电端:主要有引接线和轨道继电器。 轨道电路的基本工作原理: 平时,列车未进入轨道电路,即线路空闲时,电流通过轨道继电器线圈,使它保持在吸起状态,接通信号机的绿灯电路。 GB 当列车进入轨道电路时,即线路被占用时,电流同时通过轮对和轨道继电器,由于轮对电阻比轨道继电器线圈电阻小得多,形成很大的分流作用,并使电源输出电流显着加大,限流电阻上的压降随之增加,送向两根钢轨间的电压降低,因而流经轨道继电器的电流减少到它的落下值,使轨道继电器释放衔铁,用继电器的后接点接通信号机的红灯电路。信号机红灯显示向续行列车发出停车信号,以保证列车在轨道电路区段内运行的安全。 由此可知,轨道继电器GJ监督着轨道电路的工作状态,继电器的接点又控制着信号机的显示,信号又指示着列车的运行,列车的运行又改变着轨道电路的工作状态,反复循环,从而实现信号自动控制。 由此可见,轨道电路能否正常工作,直接关系到行车安全和行车效率。 有闭路式和开路式轨道电路

轨道电路讲解

轨道电路 一.交流480轨道电路。 (一)工作原理: 交流电源经由BG1变压器降压后送到轨道电路,经过轨道的传输,在受电端经过BZ4变压器,使钢轨线路的特性阻抗与继电器阻抗相匹配,然后经过继电器内部的桥式整流器,使继电器励磁吸起。当列车进入轨道区段时,由于车轮的分路作用,轨道继电器励磁落下。 (二)各器材的作用: ⒈熔断器的作用 防止室外轨道电路因故在某个区段将电源短路时,造成室内电源屏中的熔断器烧断。 ⒉轨道变压器的作用 (1)将室内发送出的高电压变成轨面所需的低电压 (2)利用轨道变压器的Ⅱ次侧可输出多种电压的特点,做到对轨道电路的调整。 (3)起隔离供电作用,减少绝缘节破损对轨道电路的影响。 ⒊限流电阻的作用 (1)防止车辆在送端轨面上分路时,分路电流过大烧毁轨道变压器。 (2)可对轨道电路的调整起到一定作用。 (3)可改善轨道电路的分路特性。 ⒋中继变压器BZ4的作用 (1)将从轨面上传过来低电压信号变成高电压,送回室内动作轨道继电器。 (2)减少信号在电流传输过程中的衰耗。 (3)改善整个回路的阻抗匹配器的条件。 ⒌轨道继电器JZXC-480的作用。 室内送回的交流信号(73、83端子),经过整流再送到轨道继电器线圈(1、4端子)上动作继电器衔铁,所以在继电器插座扳上,可测得交流、直流两种电压。 二.25HZ相敏轨道电路 (一)工作原理 从电网送入50HZ电源,经专设的25HZ分频送出轨道电路的专用电源。轨道线圈的电压由轨道变压器降压后再经扼流变压器降压送至轨面,传输到受电端,经扼流变压器升压后送至轨道变压器再次降压,有电缆传输至轨道继电器的轨道线圈上,而轨道继电器的局部线圈电压由局部分频器直接供给。当轨道电压和局部电压达到规定值,且局部电压相位超过轨道电压90度时,轨道继电器励磁吸起。 (二)各器材的作用 ⒈ 25HZ分频器 25HZ分频器是一种利用参数激励震荡原理构成的铁磁震荡器,由其向轨道电路提供25HZ轨道线圈电压和局部线圈电压。 ⒉二元二位继电器 25HZ相敏轨道电路采用的二元二位继电器(型号为JR-JC-66/345型插入式)是一种交流感应式继电器,是根据电磁铁所建立成的交变磁场与金属转子中感应电流之间相互作用的原理而动作。型号JRC1-70/240 ⒊扼流变压器 扼流变压器在轨道电路中的作用是用以构通牵引电流。变比1:3

12.测试轨道电路绝缘作业指导书

广州铁路(集团)公司 电务系统岗位作业指导书 (测试轨道电路绝缘) 广铁集团公司电务处 2016年6

测试轨道电路绝缘作业指导书 工序 作业项目 作业内容、标准及图示 预测预判 通过微机监测等手段,检查轨道电路电压有无波动情况,对绝缘破损部位做出基本判断。 碰头会 明确测试作业负责人、室内联络员、室外防护员、作业时间、地点、检修分工及要求等 工器具 材料准备 按照作业项目准备工器具,照明灯、锤子、锉刀、万用表、兆欧表等。 检修 准备 联络防护 联络员登记运统46,作业人员佩戴防护用品,未取得联络员同意不得上道作业。 未设专职防护员,天窗未给点,严禁上道检修作业。 一看绝缘外观 1.看轨缝应保持在6―10mm,两钢轨头部应在同一平面,高低相差不大于2mm; 2.看钢轨、槽形绝缘、鱼尾板吻合,轨端绝缘与钢轨接头保持平直,绝缘处钢轨、 鱼尾板应无肥边、无毛刺; 3.看绝缘接头处是否存在肥边、压溃或掉块;是否拉开或挤死,夹板与钢轨的粘 接是否脱离。 测试绝缘尽量使用测量电压的方法。 二测试轨端绝缘 测量前先在接头夹板和各螺栓上制造一个亮点(露出金属光泽),便于表笔接触、测试,用凿、锯、锉的方法均可。 1.将万用表一端表笔搭在钢轨左股,另一端表笔搭在右股钢轨绝缘夹板c 上。用万用表2.5V 档测试电压;如果测得的电压为零,则右股钢轨与绝缘夹板c 绝缘良好。如果测得电压为轨道电压(0.5-0.8)V 时,则右股钢轨与绝缘夹板c 绝缘破损; 2.将万用表一端表笔搭在钢轨左股,另一端表笔搭在右股钢轨绝缘夹板d 上。用万用表2.5V 档测试电压;如果测得的电压为零,则右股钢轨与绝缘夹板d 绝缘良好。如果测得电压为轨道电压(0.5-0.8)V 时,则右股钢轨与绝缘夹板d 绝缘破损,右股测试方法同左股。 测试前应与室内联络员联系确认线路上无列车接近或通过,将牵引电流对测试的影响减小到最小,尽量排除干扰。 检修作业 三测试轨距 杆、地锚拉杆绝缘 1.目测、手扳动、锤轻击的方法检查轨距杆、地锚拉杆正常与否; 2.万用表测试轨距保持杆、地锚拉杆与轨面之间应无电压; 3.测试轨距杆、地锚拉杆与轨面电阻有较大阻抗,阻抗值>20MΩ为良好。

ZPW-2000A型轨道电路的原理和技术

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论文 课题:ZPW-2000A型轨道电路的原理和技术专业:城市轨道交通控制 班级:城市轨道交通控制312-3班 学生姓名:李魁 指导单位:广铁(集团)公司 指导教师:霍芳

二零一五年四月十九日 摘要 ZPW-2000A型无绝缘轨道电路,是在法国UM71无绝缘轨道电路技术引进及国产化基础上,结合国情进行提高系统安全性、系统传输性能及系统可靠性的技术再开发。它克服了UM71在传输安全性和传输长度上存在的问题。在轨道电路传输安全上,解决了轨道电路全路断轨检查、调谐区死区长度、调谐单元断线检查、拍频干扰防护等技术难题。延长了轨道电路的传输长度。采用单片微机和数字信号处理技术,提高了抗干扰能力。 ZPW-2000A型无绝缘轨道电路系统,与UM71无绝缘轨道电路一样采用电气绝缘节来实现相邻轨道电路区段的隔离。电气绝缘节长度改进为29m,电气绝缘节由空芯线圈、29m长钢轨和调谐单元构成。 调谐区对于本区段频率呈现极阻抗,利于本区段信号的传输及接收,对于相邻区段频率信号呈现零阻抗,可靠地短路相邻区段信号,防止了越区传输,实现了相邻区段信号的电气绝缘。同时为了解决全程断轨检查,在调谐区内增加了小轨道电路。 ZPW-2000A型无绝缘轨道电路分为主轨道电路和调谐区小轨道电路两部分,小轨道电路视为列车运行前方主轨道电路的所属“延续段”。 主轨道电路的发送器由编码条件控制产生表示不同含义的低频调制的移频信号,该信号经电缆通道(实际电缆和模拟电缆)传给匹配变压器及调谐单元,因为钢轨是无绝缘的,该信号既向主轨道传送,也向调谐区小轨道传送,主轨道信号经钢轨送到轨道电路受电端,然后经调谐单元、匹配单元、电缆通道,将信

轨道电路标准检修

轨道电路标准化检查 一、绝缘检查 ①绝缘轨缝6?10mm两钢轨头部应在同一平面,高低相差不大于2mm ②钢轨,槽型绝缘,鱼尾板相吻合,轨端绝缘安装与钢轨接头保持平直。 ③绝缘完整无破损,轨头无肥边,扣件、螺栓无封连。 ④绝缘处无可能造成圭寸连的铁屑等金属物。

二、引接线、钢轨接续线、道岔跳线、横向连接线、牵引回流吸 上线检查 ①连接牢固、固定良好、无锈蚀、断股不超过1/5,防混、防腐措施良好,无掩埋; ②小水泥枕固定良好,无破损,达到平、靠、齐; ③钢轨接续线密贴鱼尾板,达到平。紧、直; ④穿越钢轨处,距轨底不小于30mm不得与可能造成短路的金属件接触; ⑤跳线,引接线和横向连接线处不得有防爬器,轨距杆等 物; ⑥塞钉式接续线无脱焊,塞钉打入深度最少与轨腰平,露 出不超过5mm塞钉与塞钉全面紧密接触,漆封良好; ⑦引接线与箱盒连接处绝缘完整无破损,不与箱盒,中心 连接板等金属物接触。 三、箱盒、扼流变压器。中心连接板检查 ①箱盒外观良好,无锈蚀,无破损,安装牢固,加锁良好, 标示清晰完整; ②基础稳固,不倾斜,无破损裂纹; ③中心连接板(线)固定牢固,无锈蚀,无变形,各部螺丝紧固,弹垫作用良好,焊接处不开焊。开口销齐全标准,劈开角度大于60°,两臂劈开角度应基本一致。 四、轨距杆及护轮轨绝缘检查

①外观良好,齐全,无破损; ②护轮轨与基本轨间以及两护轮轨之间不得有封连隐患; ③护轮轨超过200m时每根护轮轨间隔200m应加装一组钢轨绝缘。 五、补偿电容检查 ①连接牢固,固定良好,无损伤,无掩埋; ②塞钉无脱焊,打入深度最少与轨腰平,露出不超过5mm 塞钉与塞钉孔全面紧密接触,漆封良好。 六、电缆、配线检查 ①箱盒部清洁无尘,无潮气,无异物;盘根,二次防尘及通风措施完整,作用良好; ②瓷端子住固定牢固,不破裂,标识完整清晰; ③配线、电缆绑扎良好,整洁美观,留有余量,防护措施 良好,无损伤,各部接线端子螺母无松脱,虚接和滑扣; ④线环大小适当不反上,无伤痕,垫片不压绝缘皮; ⑤每两个线环之间用垫片隔开,接线端子应双螺母紧固; ⑥熔断器座固定良好,接点片清洁,压力适当; ⑦熔断器,断路器容量符合规定标准,熔断器六面接触良 好,熔丝不变色,不变形; ⑧弓I线孔,电缆引入口封堵良好; ⑨地线连接线与电缆钢带,铝护套连接紧固,不虚接,不脱

轨道电路的基本原理

(轨道电路的基本原理) 以铁路的两根钢轨作为导体两端加以机械绝缘或电气绝缘接上送电和受电设备构成的电路。(轨道电路的作用) 1.监督列车的占用 2.传递行车信息 (轨道电路主要用于区间和站内) (工频交流轨道电路的构成) 送电端、受电端、钢轨绝缘、钢轨引接线、钢轨接续线、钢轨 (工频交流轨道电路工作原理) 1.当轨道电路完整且无车占用时,交流电源由送电端经钢轨传输至受电端,轨道继电器吸起,表示本轨道电路空闲。 2.当车占用轨道电路时,轨道电路被车辆轮对分路,使轨道继电器端电压低于其工作值,轨道继电器落下,表示本轨道呗占用。 (电气化牵引区段的轨道电路的要求) 1.必须采用非工频制式的轨道电路 2.必须采用双轨条式轨道电路 3.交叉渡线上两根直股都通过牵引电流时应赠加绝缘节 4.钢轨接续线截面加大 5.道岔跳线和钢轨引接线截面加大,引接线等阻。 (电气化轨道电路均采用25HZ相敏轨道电路) (扼流变压器:为保证牵引电流顺利流过绝缘节) (25HZ轨道电路原理) 25HZ电源屏分别供出25HZ轨道电源和局部电源。轨道电源由室内供出,通过电缆供向室外,经送电端25HZ轨道电源变压器(BG25)、送电端限流电阻(RX)、送电端25HZ扼流变压器(BE25)、受电端25HZ扼流变压器(BE25)、受电端25HZ轨道中继变压器(BG25)、电缆线路、送回室内、经过防雷补偿器(Z)、25HZ防护盒(HF)给二元二位轨道继电器(GJ)的轨道线圈供电。局部线圈的25HZ电流由室内供出。当轨道线圈和局部线圈电源满足规定的相位和频率要求时,GJ吸起,轨道电路处于调整状态,表示轨道电路空闲。列车占用时,轨道电源被分路,GJ落下。若频率、相位不符合要求时,GJ也落下。这样,25HZ相敏轨道电路就具有相位鉴别能力,即相敏特性,抗干扰性能较高。 (25HZ部件:防护盒、防雷补偿器、25HZ轨道变压器) (97型25HZ相敏轨道电路的改进) 1.提高绝缘破损防护能力 2.取消不设扼流变压器的送、受电端的单扼流轨道电路 3.改变扼流变压器的连接方式 4.优化电源屏的匹配 5.改进交流二元继电器 6.增加扼流变压器的类型 7.改善移频电码化发送条件 8.极限长度延长 9.提高了系统的抗干扰能力 (97型25HZ相敏轨道电路的电气特性) 调整状态时,轨道继电器轨道线圈上的有效电压应不小于18V,即高于轨道继电器工作值(15V)的20%,以保证继电器可靠吸起。用Ω标准分路电阻线在轨道电路送、受电端轨面任一处分路时,轨道继电器端电压(分路残压)应不大于,而轨道继电器的释放值是,留有一定余量,以保证前接点可靠断开。 (25HZ相敏轨道电路的的种类) 按送、受电端分:送、受电端均设扼流变压器和送、受电端均不设扼流变压器 根据受电端设置情况:一送一受、一送两受和一送三受轨道电路。 (对驼峰电路的技术要求) 应变速度快、分路灵敏度高、对高阻轮对及瞬间失去分路效应的车辆应予以防护等。 (驼峰电路的特点) 1.轨道长度较短,一半小于50M 2.为适应轻车分路电阻大的情况,分路灵敏度要高(规定为),轨道继电器应可靠落下,释放时间要短。从车辆分路开始至前接点离开时止,其时间不超过。

高铁与既有ZPW-2000A轨道电路系统的区别要点

高铁与既有ZPW-2000A轨道电路系统的区别 针对高速铁路轨道结构和列车运行速度高等特点,则要求所提供的高铁ZPW-2000A/K无绝缘轨道电路系统应具有高可靠性和高安全性。它是在既有线ZPW-2000A无绝缘轨道电路基础上,对其优化而提出的高速铁路ZPW-2000A轨道电路系统。与既有的ZPW-2000A 无绝缘轨道电路系统相比,在以下几个方面对进行了升级和改进:(1)高铁ZPW-2000A/K轨道电路系统取消了既有线ZPW一2000A无 绝缘轨道电路系统大量的继电编码逻辑电路,采用无接点的计算机编码方式。 (2)发送器由既有线的“N+1”冗余方式改为“1+1”的冗余方式,最大限度地降低了因设备故障而影响行车的故障。 (3)将既有ZPW-2000A无绝缘轨道电路的调谐单元和匹配单元整合 为一个调谐匹配单元,减少了系统的设备数量,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 (4)根据高速铁路的道床电阻高的特点,将既有线补偿电容按频率选择容值优化为一种容值,减少了补偿电容的种类。 (5)补偿电容采用了全密封工艺,一方面补偿电容的容值稳定性,另一方面延长了其使用寿命,从而,提高了轨道电路系统工作的稳定性。 (6)增加了空心线圈的导线线径,从而,提高了设备的安全容量,使轨道电路系统工作更加稳定可靠。 (7)高铁ZPW-2000A/K轨道电路系统带有监测和故障诊断功能,使得

轨道电路系统能够及时准确地对轨道电路工作的临界和故障状态,较为准确地给出预警或报警,为系统的“状态修”提供了技术保证。(8)对于站内ZPW-2000A轨道电路,在大秦线的基础上,使道岔分支长度由小于等于30m延长到的120m,提高了机车信号车载设备在站内使用的安全性,提高了轨道区段划分的灵活性。 (9)对高铁ZPW-2000A轨道电路系统相关的配套器材,增加了相应的技术指标要求,大大提高了高铁ZPW一2000A轨道电路系统工作稳定性。 如:对扼流变压器增加不平衡牵引电流和大电流条件下的电气指标要求。 (10)区间小轨道:不纳入联锁,一旦小轨断轨和占用,地面信号显示不变,要求工务部门加强小轨的巡视,电务部门加强报警信息的调阅。

轨道电路基础知识

轨道电路定义: 把一段钢轨用导线连接起来,两端用轨道绝缘节分割开来,这个区段就是轨道区段,以这段钢轨为导体,形成的电路就叫做轨道电路。一个进路有若干个轨道电路组成。 是利用钢轨线路和钢轨绝缘构成的电路。也叫轨道区段。一个进路有若干个轨道区段组成。 轨道电路的作用: 1、监督列车的占用,反映线路的空闲状况,为开放信号、建立进路或构成闭塞提供依据。 2、传递行车信息。如移频自动闭塞利用轨道电路传递不同的频率信息来反映列车的位置,决定通过信号机的显示或决定列车运行的目标速度,从而控制列车运行。 因此,轨道电路的性能直接影响行车安全和运输效率,是铁路信号的重要基础设备。 轨道电路的基本原理: 这是一个最简单的轨道电路原理图,它是由机械室的电源通过电缆传送到送电端接线盒,在通过限流器、导引线接到钢轨上,通过钢轨传送到受电端的导引线、接线盒,然后通过电缆传送到机械室的继电器,有继电器的动作来判断区段内有无车辆占用。 送电端是由电源、限流器(可调电阻)用来调整供钢轨的可靠电压的,通过导引线接到钢轨上。 限流器他有两个作用:1、保护电源不因电流过载而损坏。2、保证在钢轨上的电流大小轨道继电器能够吸气。 受电端主要设备就是继电器。 这是一个最简单的轨道电路原理图,它的基本组成,是由钢轨、轨道接续线、和送电端(轨道电源、限流器)、受电端(轨道继电器、) 当钢轨完整且没有列车占用的时,我们看这个电源通过电源正极、限流器送到钢轨上然后经过钢轨传输到受电端,又通过钢轨接续线送到继电器,给继电器送电。使继电器历磁,继电器吸起,继电器接点上节点闭合,电流回到负极,构成电流回路。表示线路空闲。 当轨道电路被车占用时,相当于两根钢轨之间连结了一个短路线,也就是车轮把两根钢轨短路。这时送电端的电流,通过限流器、接续线、钢轨、车轮又返回到送电端。也就是说,受电端的继电器,此时没有电流,或有很少一部分电流,不能把继电器吸起,因此,受电端继电器在重力的作用下处于落下。表示这个区段有车占用。 轨道电路的分类: 1、、按动作电源分:直流轨道电路和交流轨道电路。通常采用交流轨道电路(低频300HZ 以下、音频300---3000HZ、高频10-40KHZ)。 2、按工作方式分:开路式和闭路式。常用的是闭路式。 3、按传送的电流特性分:连续式、脉冲式、计数电码式、频率电码式、数字电码式五 种。 4、按分割方式分:有绝缘轨道电路和无绝缘轨道电路。 5、按所处位置分:站内轨道电路和区间轨道电路。

ZPW—2000无绝缘轨道电路模拟实验方法

ZPW—2000A无绝缘轨道电路模拟实验方法的分析 洛阳电务段————丁福顺 ZPW—2000A型无绝缘自动闭塞在郑州—洛阳段投入使用以来、因其设备稳定可靠、方便调整等优点深受现场维修单位的欢迎。该制式还要在全路大力推广,因此掌握ZPW—2000A无绝缘轨道电路模拟实验方法对该设备的维修及今后的施工均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一、ZPW—2000A无绝缘轨道电路的设置原理 ZPW—2000A无绝缘轨道电路将轨道电路分为主轨道电路和调谐区小轨道电路两部分。小轨道电路是主轨道电路的延续段,延续段的信号由运行前方相临轨道电路的接收器处理并将处理结果以24V电压的形式送至本轨道接收器。如:6811G接收器接收主轨道1700-2信号,还检查运行前方6825G接收器输出的24V电源条件,此时反映6811G空闲的QGJ才会吸起。而6825G接收器24V小轨输出的条件是接收到电压幅度符合要求的1700-2的小轨信号(即6811G频率信号)。如下图: 二、ZPW—2000A无绝缘轨道电路主轨道电路模拟实验方法(以6811G为例) 1、6811G区段的发送器电平暂时调为9级,功出电压38V(S1 、S2) 2、6811G区段送、受端电缆模拟网络的输出端封连贯通即D1-1——D1-2;D1-3——D1-4 3、由于室外设备没有连接6825G的接收器无小轨24V输出,因此6811G的接收器的小轨输入端(XGJ,XGJH)需要人为提供24V条件。 4、6811G的发送电码电路检查6825信号机灯丝条件(DJF)或6825G区段的轨道条件(GJF),因此需暂时封连DJF或GJF的第一组前接点,满足以上4种条件,且主轨道接收的信号电压大于240mv,室内通道正常,则6811G区段的QGJ吸起。衰耗盘上轨道占用表示灯由红灯变为绿灯,说明主轨道电路逻辑关系正确。 5、编码电路实验 模拟不同的编码条件,在衰耗盘轨入测试孔分别测量有不同的低频信号输出。测试数据如下

ZPW-2000A型无绝缘轨道电路原理说明复习过程

原理说明系统原理 ZPW-2000A型无绝缘移频轨道电路系统,与UM71无绝缘轨道电路一样采用电气绝缘节来实现相邻轨道电路区段的隔离。电气绝缘节长度改进为29m,由空心线圈、29m长钢轨和调谐单元构成。调谐区对于本区段频率呈现极阻抗,利于本区段信号的传输及接收;对于相邻区段频率信号呈现零阻抗,可靠地短路相邻区段信号,防止了越区传输,这样便实现了相邻区段信号的电气绝缘。同时为了解决全程断轨检查,在调谐区内增加了小轨道电路。 ZPW-2000A型无绝缘移频轨道电路将轨道电路分为主轨道电路和调谐区小轨道电路两个部分,并将短小轨道电路视为列车运行前方主轨道电路的所属“延续段”。 主轨道电路的发送器由编码条件控制产生表示不同含义的低频调制的移频信号,该信号经电缆通道(实际电缆和模拟电缆)传给匹配变压器及调谐单元,因为钢轨是无绝缘的,该信号既向主轨道传送,也向小轨道传送。主轨道信号经钢轨送到轨道电路受电端,然后经调谐单元、匹配变压器、电缆通道,将信号传至本区段接收器。 调谐区小轨道信号由运行前方相邻轨道电路接收器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形成小轨道电路轨道继电器执行条件通过(XG、

XGH)送至本轨道电路接收器,做为轨道继电器(GJ)励磁的必要检查条件之一。本区段接收器同时接收到主轨道移频信号及小轨道电路继电器执行条件,判决无误后驱动轨道电路继电器吸起,并由此来判断区段的空闲与占用情况。主轨道和调谐区小轨道检查原理示意图见图2-1。 该系统“电气—电气”和“电气—机械”两种绝缘节结构电气性能相同。 2.电路工作原理及冗余设计 2.1 发送器 2.1.1 用途 ZPW-2000A型无绝缘移频轨道电路发送器在区间适用于非电码化和电码化区段18信息无绝缘移频自动闭塞,供自动闭塞、机车信号和超速防护使用。在车站可适用于非电码化和电码化区段站内移频电码化发送,并可作站内移频轨道电路使用。2.1.2 原理框图及电路原理简要说明 同一载频编码条件,低频编码条件源,以反码形式分别送入两套微处理器CPU中,其中CPU1产生包括低频控制信号Fc的移频信号。移频键控信号FSK分别送至CPU1、CPU2进行频率检测。检测结果符合规定后,即产生控制输出信号,经“控制与门”使“FSK”信号送至滤波环节,实现方波——正弦波变换。

LKD―yh列控系统与ZPWK型轨道电路通信原理分析

LKD―yh列控系统与ZPWK型轨道电路通信原理分析

————————————————————————————————作者:————————————————————————————————日期:

LKD2―yh列控系统与ZPW2000K型轨道电路通信原 理分析 【摘要】列控系统与ZPW2000K轨道电路普遍运用于高速铁路,列控系统通过轨道电路CAN板与ZPW2000K接口单元通信对轨道电路进行实时编码,ZPW2000K接口单元同时向列控系统发送区段占用状态信息及向微机监测系统提供实时电气特性数据信息。其中ZPW2000K通信单元具有实时的设备数据采集功能,方便现场维护人员进行ZPW2000K轨道电路数据分析及故障处理。 【关键词】LKD2-yh ZPW2000k 轨道电路功能原理 LKD2-yh列控系统与ZPW-2000K型轨道电路运用于衡柳线与柳南客专高速铁路上,ZPW-2000K型轨道电路是在既有ZPW2000A无绝缘轨道电路的基础上进行了适应性改进。相比对于ZPW2000A轨道电路,2000K型通过增加接口单元,由列控系统直接控制编码,替代了原来的继电器编码方式,信息处理更加快速准确,适用于高速铁路或客运专线。柳南客专ZPW2000K接口单元还采用了分线采集器,对网络模

拟盘设备侧和电缆侧电压进行实时采集,更利于现场电气特性分析和故障处理。 一、LKD2-yh基本构成 (一)电源板。电源板负责为列控中心主机提供直流5V的工作电源 (二)CPU板。CPU板负责列控中心系统的逻辑运算和处理工作,列控中心每一系的主机部分配置2块CPU板(1主1从),这两块CPU板逻辑运算的过程相互独立,并通过相互比较运算结果来检查自己的工作状态,是2取2安全计算平台的核心组成部分。编码条件的运算由CPU完成。 (三)CAN总线通信板. 负责列控中心主机与智能I/O单元的通信。 (四)轨道电路通信板。与ZPW2000K轨道电路系统进行通信,将编码控制信息传递于ZPW-2000K 型轨道电路接口柜,驱动移频发送器进行编码工作。 (五)CTC通信板。用作与CTC/维护终端通信。 (六)以太网板。站间通信板、LEU通信板均属于以太网板,责列控中心对外的以太网通信。用作与联锁及临站列控中心通信。 (七)加扰板。对实时生成的报文进行加扰运算。 (八)比较板。自动比较列控中心主机中两块CPU

3V化25Hz相敏轨道电路系统介绍及施工指南

目录 一、原理图册简要说明 (1) 二、器材选择 (8) 三、施工指南 (9) 四、各种制式3V化25Hz相敏轨道电路施工及调试 (11) 五、系统可能出现的故障 (15)

一、原理图册简要说明 图1-图4为电气化3V化25Hz相敏轨道电路一送一受构成简图,图5为非电气化3V化25Hz相敏轨道电路一送一受构成简图,其它 3V化25Hz相敏轨道电路构成图可参见电路原理图册。 对应图册的说明如下: 图1:从电路结构上电气化3V化25Hz相敏轨道电路同97型25Hz 相敏轨道电路的结构基本一致,以电气化非电码化一送一受为例,送端器材有送端变压器BG25,送端6.6Ω固定限流电阻,送端BE2-F 扼流变压器等器材;受端器材有受端端BE2-F扼流变压器,受端2.2Ω固定限流电阻,受端BGK电抗变压器,QT-25调相器等器材;室内各种器材同97型保持一致。3V化25Hz相敏轨道电路通过将扼流变压器谐振提高轨道回路的25Hz阻抗,并利用第三线圈并接的调谐器抗50Hz牵引不平衡电流干扰;受端电抗变压器变比较以前有所减小并有5种变比以满足不同轨面电压的要求,且受端电抗变压器能够稳定受端扼流轨道侧的25Hz阻抗,使系统整体性能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受端增加QT-25调相器可以将相位调整至合适的相位。以上器材按照构成简图搭接起来便组成了电气化非电码化3V化25Hz相敏轨道电路,确定想要的轨面电压,通过参照3V化25Hz相敏轨道电路调整表调整送端变压器Ⅱ次侧电压,确定系统极性正确,便完成了系统的调整;室内继电器的工作值、释放值维持其本身的特性不变。通过调整受端电抗变压器的变比和送端变压器Ⅱ次侧电压,可以实现轨面电压1.5~7.5V的变化,以满足不同生锈程度造成的分路不良问题。

高铁与既有ZPW-2000A轨道电路系统的区别

高铁与既有ZPW-2000A轨道电路系统的区别针对高速铁路轨道结构和列车运行速度高等特点,则要求所提供的高铁ZPW-2000A/K无绝缘轨道电路系统应具有高可靠性和高安全性。它是在既有线ZPW-2000A无绝缘轨道电路基础上,对其优化而提出的高速铁路ZPW-2000A轨道电路系统。与既有的ZPW-2000A无绝缘轨道电路系统相比,在以下几个方面对进行了升级和改进: (1)高铁ZPW-2000A/K轨道电路系统取消了既有线ZPW一2000A无绝缘 轨道电路系统大量的继电编码逻辑电路,采用无接点的计算机编码方式。 (2)发送器由既有线的“N+1”冗余方式改为“1+1”的冗余方式,最大限度地降低了因设备故障而影响行车的故障。 (3)将既有ZPW-2000A无绝缘轨道电路的调谐单元和匹配单元整合为 一个调谐匹配单元,减少了系统的设备数量,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 (4)根据高速铁路的道床电阻高的特点,将既有线补偿电容按频率选择容值优化为一种容值,减少了补偿电容的种类。 (5)补偿电容采用了全密封工艺,一方面补偿电容的容值稳定性,另一方面延长了其使用寿命,从而,提高了轨道电路系统工作的稳定性。 (6)增加了空心线圈的导线线径,从而,提高了设备的安全容量,使轨道电路系统工作更加稳定可靠。 (7)高铁ZPW-2000A/K轨道电路系统带有监测和故障诊断功能,使得轨道电路系统能够及时准确地对轨道电路工作的临界和故障状态,较为准确地给出预警或报警,为系统的“状态修”提供了技术保证。

(8)对于站ZPW-2000A轨道电路,在大线的基础上,使道岔分支长度由小于等于30m延长到的120m,提高了机车信号车载设备在站使用的安全性,提高了轨道区段划分的灵活性。 (9)对高铁ZPW-2000A轨道电路系统相关的配套器材,增加了相应的技术指标要求,大大提高了高铁ZPW一2000A轨道电路系统工作稳定性。如:对扼流变压器增加不平衡牵引电流和大电流条件下的电气指标要求。 (10)区间小轨道:不纳入联锁,一旦小轨断轨和占用,地面信号显示不变,要求工务部门加强小轨的巡视,电务部门加强报警信息的调阅。

轨道电路的原理及应用

25Hz相敏轨道电路的原理及应用 前言 截止到2005年底,中国铁路总营业里程已达到7.5万公里,复线达到2.5万公里,电气化达到2万公里,并且还将修建更多铁路。目前在电气化铁路上有90%的车站采用25Hz相敏轨道电路,因此该制式成为电气化铁路站内轨道电路的首选。 1997年经铁道部鉴定,决定用“97型25Hz相敏轨道电路”替代原“25Hz 相敏轨道电路”在全路推广使用。97行25Hz相敏轨道电路具有工作稳定可靠,维修简单和故障率低的优点,具有很高的抗干扰能力,并延长了轨道电路的极限长度(可达1500m),深受现场欢迎。 第一章轨道电路概述 一、轨道电路作用及构成 轨道电路是铁路信号自动控制的基础设备。利用轨道电路可以自动检测列车、车辆的位置,控制信号机的显示;通过轨道电路可以将地面信号传递给机车,从而可以控制列车运行。 轨道电路是以铁路线路的两根钢轨作为导体,两端加以电气绝缘或电气分割,并接上送电和受电设备构成的电路。 二、轨道电路的原理 当两根钢轨完整,且无车占用,即轨道电路空闲时,电流通过两根钢轨和轨道继电器,使轨道继电器吸起,前接点闭合,信号开放。当列车占用轨道电路时,电流通过机车车辆轮对,轨道电路被分路。由于轮对电阻比轨道继电器电阻小得多,使电源输出电流显著加大,限流电阻上的压降随之增加,两根钢轨间的电压降低,流经轨道继电器的电流减少到它的落下值,使轨道继电器落下,后接点闭合,信号关闭。同时,当轨道电路发生断轨、断线时,同样会使轨道继电器落下。 三、轨道电路分类 1、按轨道电路的工作方式分为开路式和闭路式轨道电路。闭路式轨道电路能够检查轨道电路的完整性,所以目前信号设备中多采用闭路式轨道电路。 2、按牵引电流通过方式分为单轨调和双轨条轨道电路。双轨条轨道电路工作比单轨条轨道电路稳定可靠,极限长度基本上可以满足闭塞分区长度的要求,但成本高。电气化区段多采用双轨条轨道电路。 3、按相邻钢轨线路的分割方法分绝缘节式和无绝缘节式轨道电路。 4、按信号电流性质分直流、和交流;连续式和脉冲式供电等几种。我国目前应用的有:50Hz轨道电路、25Hz相敏轨道电路、微电子交流计

ZPWA型无绝缘轨道电路原理说明书修订稿

Z P W A型无绝缘轨道电路原理说明书 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X9QT-X8QQB8Q8-NQ8QJ8-M8QMN]

原理说明 1.系统原理 2.ZPW-2000A型无绝缘移频轨道电路系统,与UM71无绝缘轨道电路一样采用电气绝缘节来实现相邻轨道电路区段的隔离。电气绝缘节长度改进为29m,由空心线圈、29m长钢轨和调谐单 元构成。调谐区对于本区段频率呈现极阻抗,利于本区段信号的传输及接收;对于相邻区段频率信号呈现零阻抗,可靠地短路相邻区段信号,防止了越区传输,这样便实现了相邻区段信号的电气绝缘。同时为了解决全程断轨检查,在调谐区内增加了小轨道电路。 3. ZPW-2000A型无绝缘移频轨道电路将轨道电路分为主轨道电路和调谐区小轨道电路两个部分,并将短小轨道电路视为列车运行前方主轨道电路的所属“延续段”。 4.主轨道电路的发送器由编码条件控制产生表示不同含义的低频调制的移频信号,该信号经电缆通道(实际电缆和模拟电缆)传给匹配变压器及调谐单元,因为钢轨是无绝缘的,该信号既向主轨道传送,也向小轨道传送。主轨道信号经钢轨送到轨道电路受电端,然后经调谐单元、匹配变压器、电缆通道,将信号传至本区段接收器。 5.调谐区小轨道信号由运行前方相邻轨道电路接收器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形成小轨道电路轨道继电器执行条件通过(XG、 XGH)送至本轨道电路接收器,做为轨道继电器(GJ)励磁的

必要检查条件之一。本区段接收器同时接收到主轨道移频信号及小轨道电路继电器执行条件,判决无误后驱动轨道电路继电器吸起,并由此来判断区段的空闲与占用情况。主轨道和调谐区小轨道检查原理示意图见图2-1。 6.该系统“电气—电气”和“电气—机械”两种绝缘节结构电气性能相同。 7.2.电路工作原理及冗余设计 8.2.1 发送器 9.2.1.1 用途 10. 11.ZPW-2000A型无绝缘移频轨道电路发送器在区间适用于非电码化和电码化区段18信息无绝缘移频自动闭塞,供自动闭塞、 机车信号和超速防护使用。在车站可适用于非电码化和电码化区段站内移频电码化发送,并可作站内移频轨道电路使用。12.2.1.2 原理框图及电路原理简要说明 13. 14.同一载频编码条件,低频编码条件源,以反码形式分别送入两套微处理器CPU中,其中CPU1产生包括低频控制信号Fc的移频信号。移频键控信号FSK分别送至CPU1、CPU2进行频率检 测。检测结果符合规定后,即产生控制输出信号,经“控制与门”使“FSK”信号送至滤波环节,实现方波——正弦波变 换。功放输出的FSK信号送至两CPU进行功出电压检测。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