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轮课程设计说明书

凸轮课程设计说明书
凸轮课程设计说明书

目录

一、零件的分析 (2)

1.零件的作用 (2)

2.零件的工艺分析 (2)

二、工艺规程设计

1.确定毛坯制造方法,初步确定毛坯形状 (2)

2.基准的选择 (2)

3.工件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 (2)

4.制定工艺路线 (2)

5.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 (3)

6.确定切削余量及基本工时 (4)

三、夹具设计 (10)

四、小结 (11)

五、参考文献 (12)

一、零件的分析

(一)零件的作用

凸轮零件是CA6140变速箱内的零件,起作用是换挡变速。

(二)零件的工艺分析

主要加工表面为带有工件的端面、Φ28mm的孔、凸轮槽和键槽,端面满足一定的粗糙度以及与Φ28mm孔轴线的垂直度,Φ28mm的孔和键槽满足粗糙度以及公差等级要求,凸轮槽满足形状以及粗糙度要求。

二、工艺规程设计

(一)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零件的材料为灰铸铁。HBS=200,由于是成批大量生产,而且零件的轮廓尺寸不大,采用熔模铸造。

(二)基面的选择

(1)粗基准的选择:按照有关粗基准的选择原则(即当零件有不加工表面时,应以这些不加工的表面作为粗基准;若零件有若干个不加工表面时,则应以与加工表面有要求相对位置精度较高的不加工表面作为粗基准)以小端作为粗基准,Φ45的外圆表面作为定位基面。

(2)精基准的选择,以先加工出来的大端面作为精基准,加工小端面时以加工出的Φ28孔轴线作为精基准来加工凸轮槽、工艺孔等

(三)制定工艺路线

制定工艺路线的出发点,应当是使零件的几何形状、尺寸精度及位置精度等技术要求能得到合理的保证。在生产纲领已确定为大批生产的条件下,可以考虑采用万能性机床配以专用的加工卡具,并尽量使工序集中来提高生产效率。初此之外,还应当考虑经济效益,以便使生产成本尽量下降。

1.工艺路线方案一

工序Ⅰ粗车凸轮大端面,精车凸轮大端面,扩Φ28的内孔,粗铰Φ28的内孔并倒角

工序Ⅱ扩两个工艺孔

工序Ⅲ粗车凸轮小端面,精车凸轮小端面并倒角

工序Ⅳ钻螺纹底孔

工序Ⅴ攻螺纹M8

工序Ⅵ加工凸轮槽

工序Ⅶ粗拉键槽,半精拉键槽,精拉键槽

工序Ⅷ检查

2.工艺路线方案二

工序Ⅰ粗车凸轮大端面,精车凸轮大端面,粗车Φ28的内孔,精车Φ28的内孔并倒角

工序Ⅱ粗车小端面并倒角,精车小端面,倒角。

工序Ⅲ靠模法加工凸轮槽

工序Ⅳ加工键槽

工序Ⅴ钻铰Φ6的通工艺孔

工序Ⅵ预钻加工螺纹孔到Φ6.8

工序Ⅶ攻M8的螺纹

工序Ⅷ检验

3.工艺方案的比较分析

上述两个工艺方案的相同点在于:方案一和方案二都是先加工大端面和Φ28的孔的加工,然后再以Φ28轴的轴线作为定位基准来加工小端面,方案二的第三道工序是靠模法加工凸轮槽,在加工时采用一面双销的方式定位,但是所利用的那个工艺孔还没有加工只能算是粗基准,但是另外一个销是与Φ28孔相配合的轴,这是精基准,所以这样严重影响加工精度。方案一是先加工两个Φ6的工艺孔,这样为后道工序加工凸轮槽的时运用一面双销的定位方式可大为减小加工误差。方案二的第四第五道工序又加工一个M8的螺纹孔,但是这又存在加工零件原则性的问题,一定要先加工主要平面,后次要。

所选的工艺路线为:

工序Ⅰ粗车凸轮大端面,精车凸轮大端面,粗车Φ28的内孔,粗铰Φ28的内孔,精铰Φ28的内孔并倒角

工序Ⅱ扩两个工艺孔

工序Ⅲ粗车凸轮小端面,精车凸轮小端面并倒角

工序Ⅳ粗拉键槽,半精拉键槽,精拉键槽

工序Ⅴ粗铣凸轮槽,精铣凸轮槽

工序Ⅵ钻M8螺纹光孔

工序Ⅶ攻M8螺纹

工序Ⅷ检查

(四)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

“凸轮”零件材料为灰铸铁,硬度约为200HBS,生产类型为大批大量生产,采用熔模铸造制造毛坯。查表可得毛坯公差为8~12级,取10级,公差为3.2,机械加工余量为G级,公差为1.4mm,记为CT10-RMA1.4(G)

根据上述原始资料机加工工艺,分别确定各加工表面的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如下:

1.工序间的加工余量:

大端面的加工余量为5mm ,小端面的车削余量为5mm 。 孔的加工余量:扩孔余量为0.7,粗铰余量为0.3。 2.工序尺寸及公差的确定: (1)两端面

端面最大加工余量Z 总=5mm 。 (2)孔

0.021

28+Φ孔,IT 为7扩孔到Φ27.4达到IT10,公差为0.084mm 粗铰至Φ28mm 达到IT7公差值为0.021mm

Φ6工艺孔,查表得 扩孔到Φ6 (3)凸轮槽

采用靠模法铣削加工,立铣刀直径d=16mm ,达到尺寸为0.1

0.116+-

(4)拉键槽 拉刀

(五)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

工序Ⅰ 粗车凸轮大端面,精车凸轮大端面,扩Φ28的内孔,粗铰Φ28的内孔并倒角。本工序采用计算法确定切削用量。

1.加工条件

工件材料:灰铸铁,b σ=0.45Gpa 。

加工要求:大端面和Φ28的孔的轴线有垂直度要求,垂直度为0.05,大端面的粗超度要求为3.2 ;Φ28孔的公差为0.021,空内壁粗超度要求为3.2。

2.计算切削用量和切削工时 (1)粗车大端面

4p a mm = 0.8

f m m = v

v

v v

c x y m p C v k T a f

=

242v C =0.15v x =0.35

v y =0.2

m =1.440.8 1.040.810.97v mv sv kv krv bv k k k k k k ==????

81.45/min v

v

v v c x y m p C v k m T a f

=

=

车床转速:1000346/min c

s v n r d

π=

= 选车床主轴转速为480r/min 车床为C620-1

实际切削速度为:150/min 1000

c n d

v m π=

= 工时:0.13min l

t nf

=

= (2)半精车端面:

1p a mm =0.3f mm = 325.8/min v

v

v v c x y m p C v k m T a f

=

=

车床主轴转速:10001037/min c

s v n r d

π=

= 选车床主轴转速为1150r/min 车床为C620-1

实际切削速度:359/min 1000

c n d

v m π=

= 工时:0.14min l

t nf

=

= (3)扩孔:

0.166~0.3/min v m = 0.25~0.3/f m m r = 0.7p a m m

= 100023/min c

s v n r d

π=

= 选车床主轴转速为 20r/min 机床床为摇臂钻床Z33100

实际切削速度为:0.21/min 1000c n d

v m π=

= 工时:7.14min l

t nf

=

= (4)粗铰孔

0.033~0.1/min v m = 1.6/f mm r =0.3p a mm =

10000.57/min c

s v n r d

π=

= 选机床Z33100

实际切削速度为:0.044/min 1000

c n d

v m π== 工时: 3.6min l

t nf

=

= (5)倒角

车床:卧式车床C620-1

0.08/f mm r =16/min v m = 1000118/min c

s v n r d π=

= 16.2/min 1000c n d v m π==

工时:0.83min l

t nf

=

= 工序Ⅱ 扩两个工艺孔。

0.08/f mm r =钻 9/min v m =钻

1.350.16/f f mm r ==钻 0.4 3.6/min v v m ==钻

1000191/min c

s v n r d

π=

= 选车床主轴转速为 160r/min 机床为摇臂钻床Z33100

实际切削速度:3/min 1000c n d

v m π=

= 工时:0.58min l

t nf

=

= 工序Ⅲ 粗车凸轮小断面,精车凸轮小断面并倒角. (1)粗车端面

4p a mm = 0.8

f m m = v

v

v v

c x y m p C v k T a f

=

242v C =0.15v x =0.35

v y =0.2

m =

1.440.8 1.040.810.97v mv sv kv krv bv k k k k k k ==????

81.45/min v

v

v v c x y m p C v k m T a f

=

=

车床主轴转速:1000577/min c

s v n r d

π=

= 选车床主轴转为速600r/min 机床为C620-1

实际切削速度为:56.52/min 1000

c n d

v m π=

= 工时:0.06min l

t nf

=

= (2)半精车端面:

1p a mm =0.3f mm = 325.8/min v

v

v v c x y m p C v k m T a f

=

=

车床主轴转速:10001728/min c

s v n r d

π=

= 选车床主轴转速:1800r/min 车床为C620-1

实际切削速度:362/min 1000

c n d

v m π=

= 工时:0.06min l

t nf

=

= (2)倒角C1、C2 车床:卧式车床C620-1

0.08/f mm r =16/min v m = 1000197/min c

s v n r d π=

= 16.2/min 1000

c n

d v m π==

选车床转速:200 工时:10.5min l

t nf

=

= 总工时:121min t t == 工序Ⅳ 钻螺纹底孔到Φ6.8

0.17/f mm r =

计算速度公式v

v

v v c x y m p C v k T a f

=

4.8v C =7v x =0v y =2m = 修正系数v k 查表

4.3/min v

v

v v

c x y m p C v k m T a f

=

=

机床主轴转速:1000195/min c

s v n r d

π=

= 取机床主轴转速 200r/min 选机床为摇臂钻床Z33100

实际速度为16.6/min 1000

c n d

v m π=

= 工时: 1.48min l

t nf

=

= 工序Ⅴ 攻螺纹M8

0.1/6/min v m s m ==

机床主轴转速238/min s n r = 取机床主轴转速195r/min

实际切削速度 4.9/min 1000c n d

v m π=

= 机动工时0.6min l

t nf

=

= 工序Ⅵ 加工凸轮槽 (1)粗铣凸轮槽

铣刀直径 016d mm = 齿数 3z =

0.09f mm z =

v

v

v v c x y m p C v k T a f

=

21.5v C =0.1v x =0.5

v y =0.33

m =1.440.8 1.040.810.97v mv sv kv krv bv k k k k k k ==????

车床主轴转速1000484/min c

s v n r d

π=

= 选车床主轴转速为490r/min

实际切削速度为24.8/min 1000

c n d

v m π=

= 工时:0.73min l

t nf

=

= (2)精铣凸轮槽

0.07f mm z =

27.56/min v

v

v v c x y m p C v k m T a f

=

=

机床主轴转速1000548/min c

s v n r d

π=

= 选机床主轴转速为590r/min

实际切削速度为28/min 1000

c n d

v m π=

= 工时:0.76min l

t nf

=

= 工序Ⅶ 粗拉键槽,半精拉键槽,精拉键槽 粗拉键槽

0.4/f mm r =16/min v m =

主轴转速:1000177/min c

s v n r d

π=

= 取机床主轴转速180r/min 机床为立式内拉床 L5120

实际切削速度16.4/min 1000

c n d

v m π=

= 工时:0.56min l

t nf

=

= 半精拉键槽

0.35/f mm r =16/min v m =

主轴转速:1000170/min c

s v n r d

π=

= 取机床主轴转速180r/min 机床为立式内拉床 L5120

24.31/min

v

v

v v c x y m p C v k m T a f

=

=

实际切削速度16.4/min 1000

c n d

v m π== 工时:0.78min l

t nf

== 精拉键槽

0.3/f mm r =16/min v m =

主轴转速:1000166/min c

s v n r d

π=

= 取机床主轴转速180r/min 机床为立式内拉床 L5120

实际切削速度16.3/min 1000

c n d

v m π=

= 工时:0.77min l

t nf

=

= 最后将以上各工序的切削用量、工时定额的计算结果,连同其它加工数据,一并填入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综合表中。

三、夹具设计

为了提高劳动生产效率,保证加工质量,降低劳动强度,需要设计专用夹具。 问题的提出

对于加工M8的螺纹,在加工过程中,主要考虑如何提高生产率,降低成本。 卡具设计

1、定位基准的选择

钻孔时有垂直度的要求,其设计基准为凸轮的小端面,加工时取Φ6mm 和

Φ28mm 的孔作为工序基准。

2、切削力及扭矩的计算 刀具为高速钢钻头

0ZF yF F r F C d f k =

其中,600F C =1ZF =0.7yF =0.17f =

01389ZF yF F r F C d f k N == 0ZM ym M m M C d f k =

其中,0.305M C =2ZM =0.8ym =

0 4.7ZM

ym M m M C d f k N M ==?

3、卡具操作说明

本卡具设计在动力方面采用了气动式,采用“两销一面”的定位方式。气动式能够提高成产率,两销一面限制了5个自由度,仅剩+Z 方向一个自由度,既不出现过定位,也没有出现欠定位。

加工时,把工件放置位置正确(见附图),手动控制开关,汽缸开始进气,汽缸内的气压逐渐增大,推动运动杆向前移动,带动了压紧头的接近工件的运动,最后慢慢压紧工件,当压紧力达到某一定值后,压紧头的受力处于平衡状态,此后加工工件。

四、小 结

为期三周的夹具课程设计已经接近尾声,回顾整个过程,我在老师的指导下,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在此对老师致以衷心的谢意!

课程设计作为《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的重要环节,使理论与实践更加接近,加深了理论知识的理解,强化了生产实习中的感性认识。

本次课程设计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零件分析,第二阶段是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第三阶段是专用夹具设计。第一阶段我们运用了几何尺寸,公差配合等知识;第二阶段我们运用了基准选择、切削用量选择计算、机床选用、时间定额计算等方面的知识;夹具设计的阶段运用了工件定位、夹紧机构及零件结构设计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此次设计,使我们基本掌握了零件的加工过程分析、工艺文件的编制、专用夹具设计的方法和步骤,学会了查相关手册、选择使用工艺装备。

总的来说,这次设计,使我们在基本理论的综合运用及正确解决实际问题等方面得到了一次较好的训练。提高了我们的思考、解决问题创新设计的能力,为以后的设计工作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由于能力所限,设计中还有许多不足之处,恳请批阅老师批评指正!

五、参考资料

1.《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吉林大学于俊一、邹青主编,

2006年1月第一版,机械工业出版社。

2.《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指导书》哈尔滨工业大学

赵家齐编,2002年6月第二版,机械工业出版社。

3.《金属切削机床夹具设计手册》上海柴油机厂工艺设备研究编,

1984年12月北京第一版,机械工业出版社。

4.《金属切削手册》上海市金属切削技术协会编,1984年4月第二版,上海

科学技术出版社。

5.《实用机械加工工艺手册》陈宏钧主编,2003年7月第二版,

机械工业出版社。

6.《机械制造工艺设计手册》哈尔滨工业大学王绍俊主编,

1985年11月第一版,机械工业出版社。

7.《机械制造工艺学》王启平主编,1995年11月第二版,

机械工业出版社。

自动车床凸轮设计教程

1.自动车床主要靠凸轮来控制加工过程,能否设计出一套好的凸轮,是体现自动车床师傅的技术高低的一个标准。凸轮设计计算的资料不多,在此,我将一些基本的凸轮计算方法送给大家。凸轮是由一组或多组螺旋线组成的,这是一种端面螺旋线,又称阿基米德螺线。其形成的主要原理是:由A点作等速旋转运动,同时又使A点沿半径作等速移动,形成了一条复合运动轨迹的端面螺线。这就是等速凸轮的曲线。 凸轮的计算有几个专用名称: 1、上升曲线——凸轮上升的起点到最高点的弧线称为上升曲线 2、下降曲线——凸轮下降的最高点到最低点的弧线称为下降曲线 3、升角——从凸轮的上升起点到最高点的角度,即上升曲线的角度。我们定个代号为φ。 4、降角——从凸轮的最高点到最低点的角度,即下降曲线的角度。代号为φ1。 5、升距——凸轮上升曲线的最大半径与最小半径之差。我们给定代号为h,单位是毫米。 6、降距——凸轮下降曲线的最大半径与最小半径之差。代号为h1。 7、导程——即凸轮的曲线导程,就是假定凸轮曲线的升角(或降角)为360°时凸轮的升距(或降距)。代号为L,单位是毫米。 8、常数——是凸轮计算的一个常数,它是通过计算得来的。代号为K。 凸轮的升角与降角是给定的数值,根据加工零件尺寸计算得来的。 凸轮的常数等于凸轮的升距除以凸轮的升角,即K=h/φ。由此得h=Kφ。 凸轮的导程等于360°乘以常数,即L=360°K。由此得L=360°h/φ。 举个例子: 一个凸轮曲线的升距为10毫米,升角为180°,求凸轮的曲线导程。(见下图) 解:L=360°h/φ=360°×10÷180°=20毫米

升角(或降角)是360°的凸轮,其升距(或降距)即等于导程。 这只是一般的凸轮基本计算方法,比较简单,而自动车床上的凸轮,有些比较简单,有些则比较复杂。在实际运用中,许多人只是靠经验来设计,用手工制作,不需要计算,而要用机床加工凸轮,特别是用数控机床加工凸轮,却是需要先计算出凸轮的导程,才能进行电脑程序设计。 要设计凸轮有几点在开始前就要了解的. 在我们拿到产品图纸的时候,看好材料,根据材料大小和材质将这款产品 的 主轴转速先计算出来. 计算主轴转速公式是[切削速度乘1000]除以材料直径. 切削速度是根据材质得来的,在购买材料时供应商提供.单位是米/分钟. 材料硬度越大,切削速度就越小,切的太快的话热量太大会导致材料变形, 所以切削速度已知的. 切削速度乘1000就是把米/分钟换算成毫米/分钟,在除以材料直径就是 主 轴每分钟的转速了.材料直径是每转的长度,切削速度是刀尖每分钟可以移动的 距离. 主轴转速求出来了,就要将一个产品需要多少转可以做出来,这个转的圈数求出来.主轴转速除以每个产品需要的圈数就是生产效率.[单位.个/分钟] 每款不同的产品,我们看到图纸的时候就先要将它的加工工艺给确定下来. 加工工艺其实就是加工方法,走芯机5把刀具怎么安排,怎么加工,哪把刀具 先做,按顺序将它安排,这样就是确定加工工艺.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详细

目录 一、设计题目 (2) 1、牛头刨床的机构运动简图 (2) 2、工作原理 (2) 二、原始数据 (3) 三、机构的设计与分析 (4) 1、齿轮机构的设计 (4) 2、凸轮机构的设计 (10) 3、导杆机构的设计 (16) 四、设计过程中用到的方法和原理 (26) 1、设计过程中用到的方法 (26) 2、设计过程中用到的原理 (26) 五、参考文献 (27) 六、小结 (28)

一、设计题目 ——牛头刨床传动机构 1、牛头刨床的机构运动简图 2、工作原理 牛头刨床是对工件进行平面切削加工的一种通用机床,其传动部分由电动机经 带传动和齿轮传动z 0—z 1 、z 1 、—z 2 ,带动曲柄2作等角速回转。刨床工作时,由导 杆机构2、3、4、5、6带动刨刀作往复运动,刨头右行时,刨刀进行切削,称为工 作行程;刨头左行时,刨刀不进行切削,称为空回行程,刨刀每切削完一次,利用 空回行程的时间,固结在曲柄O 2 轴上的凸轮7通过四杆机构8、9、10与棘轮11和棘爪12带动螺旋机构(图中未画),使工作台连同工件作一次进给运动,以便刨刀继续切削。

二、原始数据 设计数据分别见表1、表2、表3. 表1 齿轮机构设计数据 设计内容齿轮机构设计 符号n01d01 d02 z0 z1 z1’m01 m1’2n2 单位r/min mm mm mm mm r/min 方案Ⅰ1440 100 300 20 40 10 3.5 8 60 方案Ⅱ1440 100 300 16 40 13 4 10 64 方案Ⅲ1440 100 300 19 50 15 3.5 8 72 表2 凸轮机构设计数据 设计内容凸轮机构设计 符号L O2O4 L O4D φ[α]δ02 δ0 δ01δ0/ r0 r r 摆杆运动规 律单位mm mm °°°°°°mm mm 方案Ⅰ150 130 18 45 205 75 10 70 85 15 等加速等减 速 方案Ⅱ165 150 15 45 210 70 10 70 95 20 余弦加速度方案Ⅲ160 140 18 45 215 75 0 70 90 18 正弦加速度方案Ⅳ155 135 20 45 205 70 10 75 90 20 五次多项式 表3 导杆机构设计数据 设计内容导杆机构尺度综合和运动分析 符号K n2L O2A H L BC 单位r/min mm 方案Ⅰ 1.46 60 110 320 0.25L O3B 方案Ⅱ 1.39 64 90 290 0.3L O3B 方案Ⅲ 1.42 72 115 410 0.36L O3B 表4 机构位置分配表 位置号位置 组 号 学生号 A B C D 1 1 3 6 8/ 10 2 5 8 10 7/ 1/ 4 7 8 10 1 5 7/ 9 12 2 1/ 4 7 8 11 1 3 6 8/ 11 2 5 7/ 9 11 1/ 3 6 8/ 11 3 2 5 7/ 9 12 1/ 4 7 9 12 1 3 6 8/ 12 2 4 7 8 10

插床导杆机构课程设计

大学普通高等教育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题目题号:插床导杆机构位置3的设计 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 学生: 指导教师 成绩: 2013 年7月 2 日

目录 一、工作原理 二、设计要求 三、设计数据 四、设计容及工作量五. 设计计算过程 (一). 方案比较与选择 (二). 导杆机构分析与设计 1.机构的尺寸综合 2. 导杆机构的运动分析

一、工作原理: 插床机械系统的执行机构主要是由导杆机构和凸轮机构组成。下图为其参考示意图,电动机经过减速传动装置(皮带和齿轮传动)带动曲柄2转动,再通过导杆机构使装有刀具的滑块6沿导路y —y 作往复运动,以实现刀具的切削运动。刀具向下运动时切削,在切削行程H 中,前后各有一段0.05H 的空刀距离,工作阻力F 为常数;刀具向上运动时为空回行程,无阻力。为了缩短回程时间,提高生产率,要求刀具具有急回运动。刀具与工作台之间的进给运动,是由固结于轴O 2上的凸轮驱动摆动从动件D O l 8和其它有关机构(图中未画出)来完成的。 二、设计要求: 电动机轴与曲柄轴2平行,使用寿命10年,每日一班制工作,载荷有轻微冲击。允许曲柄2转速偏差为±5%。要求导杆机构的最小传动角不得小于60o ;凸轮机构的最大压力角应在许用值[α]之,摆动从动件8的升、回程运动规律均为等速运动。执行构件的传动效率按0.95计算,系统有过载保护。按小批量生产规模设计。

三、插床导杆机构设计数据 四、设计容及工作量: 1、根据插床机械的工作原理,拟定2~3个其他形式的执行机构(连杆机构),并对这些机构进行分析对比。 2、根据给定的数据确定机构的运动尺寸, ()46.0~5.0BO BC l l =。要求用图解法设计,并将 设计结果和步骤写在设计说明书中。 3、导杆机构的运动分析。分析导杆摆到两个极限位置及摆到与机架O 2O 4位于同一直线位置时,滑块6的速度和加速度。 4、凸轮机构设计。根据所给定的已知参数,确定凸轮机构的基本尺寸(基圆半径r o 、机架82O O l 和滚子半径r b ),并将运算结果写在说明书中。用几何法画出凸轮机构的实际廓线。 5、编写设计说明书一份。应包括设计任务、设计参数、设计计算过程等。 6、按1:2绘制所设计的机构运动简图。

直动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设计说明书

机械原理大作业二直动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设计任务书 课程名称:机械原理 设计题目:盘形凸轮机构设计(20) 院系:机电工程学院 班级:1508104 设计者:关宇珩 学号:1150810423 指导教师:陈明 设计时间:2017.6.15 哈尔滨工业大学机械设计制造

目录 一.凸轮设计要求 (1) 二.凸轮轮廓设计数学模型 (3) 三.计算流程框图 (4) 四.matlab程序 (5) 五.计算结果与分析 (10)

一.凸轮设计要求

二.凸轮轮廓设计数学模型 1.确定凸轮偏心距与基圆半径(mm ) 通过matlab 对已给s 方程求导,通过许用压力角做斜率已知的直线,找出其与线图的切线,并找出切线的y 轴截距。 由于最大截距绝对值为65,则取偏心距3/56e =,基圆半径12/385r 0=,滚子半径 3/28r =。计算2200e -r s =。 2.建立压力角方程 已知方程: ??? ? ? ?+=e -d /ds arctan 0?α分段代入s 方程,计算升程和回程的压力角。 3.建立凸轮轮廓线的坐标方程 已知凸轮轴心在从动件左方。建立方程(理论轮廓线): ()??ecos sin s s x 0++=;()??esin -cos s s y 0+=; 建立方程(外包络实际轮廓线): ()() 2 2 d /dy d /dx d /dy r x X ??? ++=; ()() 2 2 d /dy d /dx d /dx r -y Y ??? +=; 4.建立曲率方程

已知方程: ()() 2 /322 2dx /dy 1dx /y d k += ; ; k /1R =通过参数方程的求导方法建立R ~ψ的方程。 三.计算流程框图 设时间ψ为未知量 对s ,v ,a 方程求导,绘制位移、速度、 加速度和?d /ds ~s 线图 利用许用压力角做已知斜率曲线,寻找与?d /ds ~s 线图相交的y 轴截距绝对值最大的直线为切线,取偏 心距e 、基圆半径r0、滚子半径 建立压力角方程 建立理论轮廓线和实际轮廓线的坐标方 程

机械原理凸轮设计C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说明书 题目:双联凸轮写“C”机构 学院:xxxxxxxxxxxxxxxxx 班级:xxxxxxxxxxxxx 姓名:xxxxxxxxxxx 学号:xxxxxxxxxxxxx 指导教师:xxxxxxxxx 2015年1月23日

一.设计任务…………………………………………二.原始数据设计及设计要求………………………三.设计方案分析……………………………………四.设计内容…………………………………………五.设计小结…………………………………………六.参考文献…………………………………………

一.设计任务 设计能写出英文字母C的凸轮写字机构。且该机构由两凸轮连续回转的协调配合及相应的连杆,控制绘图部件画出英文字母C。 二.原始数据设计及设计要求 1. C字高60mm(y方向)。 2. C字宽45mm(x方向)。 3. 机构体积小,质量轻,工作可靠,启动或停顿时冲击小。 三.设计方案分析 1. 方案一:两对心直动尖顶推杆盘形凸轮写字机构。 尖顶推杆虽然构造简单,但易磨损,且启动或停顿时冲击大。 2. 方案二:两对心直动滚子推杆盘形凸轮写字机构。 滚子与凸轮间为滚动摩擦,磨损小,传动精度高,冲击小。 3. 方案选择:通过对上述两种方案分析比较,选用方案二。

四、设计内容 目标C曲线 通过作图工具,得到想要的C曲线如下图所示 该“C”曲线为一段半径是30mm的圆弧的一部分。由于双联凸轮机构的特性,作出的曲线应为封闭图形。所以要用一条线段将“C”的首尾相连,即得到如图所示的曲线。

数据处理 通过建立如图所示的坐标系,得到X的相对偏移量和X=X(Φ)和Y的相对偏移量和Y=Y(Φ)。并建立如下的表格。

第9章凸轮机构及其设计(有答案)

1.图示凸轮机构从动件推程运动线图是由哪两种常用的基本运动规律组合而成?并指出有无冲击。如果有冲击,哪些位置上有何种冲击?从动件运动形式为停-升-停。 (1) 由等速运动规律和等加速等减速运动规律组合而成。 (2) 有冲击。 (3) ABCD 处有柔性冲击。 2. 有一对心直动尖顶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为改善从动件尖端的磨损情况,将其尖端改为滚子,仍使用原来的凸轮,这时该凸轮机构中从动件的运动规律有无变化?简述理 由。 (1) 运动规律发生了变化。 (见下图 ) (2)采用尖顶从动件时,图示位置从动件的速度v O P 2111=ω,采用滚子从动件时,图示位置的速度 '='v O P 2111ω,由于O P O P v v 1111 22≠'≠',;故其运动规律发生改变。

3. 在图示的凸轮机构中,画出凸轮从图示位置转过60?时从动件的位置及从动件的位移s。 总分5分。(1)3 分;(2)2 分 (1) 找出转过60?的位置。 (2) 标出位移s。

4. 画出图示凸轮机构从动件升到最高时的位置,标出从动件行程h ,说明推程运动角和回程运动角的大小。 总分5分。(1)2 分;(2)1 分;(3)1 分;(4)1 分 (1) 从动件升到最高点位置如图示。 (2) 行程h 如图示。 (3)Φ=δ0-θ (4)Φ'=δ' 0+θ

5.图示直动尖顶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凸轮等角速转动,凸轮轮廓在推程运动角Φ=? 从动件行程h=30 mm,要求: (1)画出推程时从动件的位移线图s-?; (2)分析推程时有无冲击,发生在何处?是哪种冲击? - 总分10分。(1)6 分;(2)4 分 (1)因推程时凸轮轮廓是渐开线,其从动件速度为常数v=r0?ω,其位移为直线, 如图示。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凸轮设计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编程说明书 设计题目:牛头刨床凸轮机构指导教师:王琦王春华设计者:雷选龙 学号:0807100309 班级:机械08-3 2010年7月15日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二) 姓名雷选龙专业机械工程及自动化班级机械08-3班学号 五、要求: 1)计算从动件位移、速度、加速度并绘制线图。 2)确定凸轮机构的基本尺寸,选取滚子半径,画出凸轮实际廓线,并按比例绘出机构运动简图。以上内容作在A2或A3图纸上。 3)编写出计算说明书。 指导教师: 开始日期:2010年07月10日完成日期:2010年07月16日

目录 一设计任务及要求-----------------------------------------------2 二数学模型的建立-----------------------------------------------2 三程序框图--------------------------------------------------------5 四程序清单及运行结果-----------------------------------------6 五设计总结-------------------------------------------------------14 六参考文献-----------------------------------------------------15

一 设计任务与要求 已知摆杆9为等加速等减速运动规律,其推程运动角φ=70,远休止角φs =10,回程运动角φ?=70,摆杆长度l 09D =125,最大摆角φ max =15,许用压力角[α]=40,凸轮与曲线共轴。 (1) 要求:计算从动件位移、速度、加速度并绘制线图(用方格纸 绘制),也可做动态显示。 (2) 确定凸轮的基本尺寸,选取滚子半径,画出凸轮的实际廓线, 并按比例绘出机构运动简图。 (3) 编写计算说明书。 二 机构的数学模型 1 推程等加速区 当2/0?δ≤≤时 角位移 22max /21?δ?=m 角速度 2max /4?δ?ω= 角加速度 2max /4??ε= 2 推程等减速区 当?δ?≤<2/时 角位移 22max max /)(21?δ???--=m 角速度 2max /)(4?δ??ω-= 角加速度 2max /4??ε-= 3 远休止区 当s ??δ?+≤<时 角位移 max 1?=m 角速度 0=ω 角加速度 0=ε

(完整word版)摆动式固定凸轮与连杆机构的设计

摆动式固定凸轮与连杆机构的设计 姓名:xxx 学校:湖南工业大学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班级:机设1002班 学号:xxxxxxxxxx 指导老师:贺兵 时间:2013年12月20日

目录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 (3) 二、设计内容与步骤 (3) 1、设计内容 (3) 2、设计步骤 (3) 三、设计要求 (3) 四、设计指导 (4) 1、概述 (4) 2、基本参数 (5) 3、设计步聚 (6) 1)确定驱动方案 (6) 2)确定e (7) 3)确定h (7) 4)确定α (7) 5)确定δ (7) 6)求算b1、b2 (7) 7)设计凸轮廊线 (9) 8)检验压力角 (12) 五、结论 (14) 六、参考文献 (14) 七、附图 (14)

摘要 包装设计课程设计是在完成机械设计课程学习后,一次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高等工科院校大多数专业学生第一次较全面的设计能力训练,也是对机械设计课程的全面复习和实践。其目的是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设计思想,训练综合运用机械设计和有关选修课程的理论,结合生产实际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巩固、加深和扩展有关机械设计方面的知识。 本次设计的题目是直动式固定凸轮与连杆机构的设计。根据题目要求和机械设计的特点作者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①根据有关参数进行计算或编写有关设计计算程序;②利用程序设计的方法输出结果并自动生成图形;③画出装配图及其主要零件图;④完成设计计算说明书。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 《包装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是本课程各教学环节中重要的一环,它让学习者联系实际进一步深入理解、掌握所学的理论知识。其基本目的是: (1)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设计思想,训练综合运用包装机械和有关先修课程的理论,结合生产实际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巩固、加深和扩展有关包装机械设计方面的知识。 (2)通过制订设计方案,合理选择裹包机中块状物品推送机构和零件类型,正确计算零件工作能力、确定尺寸和选择材料,以及较全面地考虑制造工艺、使用和维护等要求,之后进行结构设计,达到了解和掌握机械零件、包装机械经常采用的机构的设计过程和方法。 (3)进行设计基本技能的训练。例如计算、绘图、熟悉和运用设计资料(手册、图册、标准和规范等)以及使用经验数据、进行经验估算和处理数据的能力。 二、设计内容与步骤 (一)设计内容 以裹包机中块状物品推送机构的典型机构——固定凸轮与连杆组合机构为题。课程设计通常包括如下内容:读懂块状物品推送机构典型机构——固定凸轮与连杆组合机构,了解设计题目要求;分析该块状物品推送机构设计的可能方案;具体计算和设计该方案中机构的基本参数;进行机体结构及其附件的设计;绘制装配图及零件工作图;编写计算说明书以及进行设计答辩。 (二)设计步骤: (1)设计准备 认真研究设计任务书,明确设计要求、条件、内容和步骤;通过阅读有关资料、图纸、参观实物或模型、观看电视教学片、挂图以及推送机构进行拆装实验等,了解设计对象;复习有关课程内容,熟悉零部件的设计方法和步骤;准备好设计需要的图书、资料和用具;拟定设计计划等。 (2)推送机构装置的总体设计 决定推送机构装置的方案;选择机构的类型,计算机构装置的运动参数。 (3)装配图设计 计算和选择机构的参数;确定机体结构和有关尺寸;绘制装配图草图;选择计算轴承和进行支承结构设计;进行机体结构及其附件的设计;完成装配图的其他要求;审核图纸。 (4)零件工作图设计 (5)整理和编写计算说明书 (6)设计总结和答辩 (三)、设计要求 在课程设计之前,准备好必要的设计手册或参考资料,以便在设计过程中逐步去学习查阅资料。确定设计题目后,至少应复习在课程中学过的相关内容。完成本课程设计的具体要求如下:

第九章凸轮机构及其设计

第九章凸轮机构及其设计 第一节凸轮机构的应用、特点及分类 1.凸轮机构的应用 在各种机械,特别是自动机械和自动控制装置中,广泛地应用着各种形式的凸轮机构。 例1内燃机的配气机构 当凸轮回转时,其轮廓将迫使推杆作往复摆动,从而使气阀开启或关闭(关闭是借弹簧的作用),以控制可燃物质在适当的时间进入气缸或排出废气。至于气阀开启和关闭时间的长短及其速度和加速度的变化规律,则取决于凸轮轮廓曲线的形状。 例2自动机床的进刀机构 当具有凹槽的圆柱凸轮回转时,其凹槽的侧面通过嵌于凹槽中的滚子迫使推杆绕其轴作往复摆动,从而控制刀架的进刀和退刀运动。至于进刀和退刀的运动规律如何,则决定于凹槽曲线的形状。 2.凸轮机构及其特点 (1)凸轮机构的组成 凸轮是一个具有曲线轮廓或凹槽的构件。凸轮通常作等速转动,但也有作往复摆动或移动的。推杆是被凸轮直接推动的构件。因为在凸轮机构中推杆多是从动件,故又常称其为从动件。凸轮机构就是由凸轮、推杆和机架三个主要构件所组成的高副机构。 (2)凸轮机构的特点

1)优点:只要适当地设计出凸轮的轮廓曲线,就可以使推杆得到各种预期的运动规律,而且机构简单紧凑。 2)缺点:凸轮廓线与推杆之间为点、线接触,易磨损,所以凸轮机构多用在传力不大的场合。 3.凸轮机构的分类 凸轮机构的类型很多,常就凸轮和推杆的形状及其运动形式的不同来分类。 (1)按凸轮的形状分 1)盘形凸轮(移动凸轮) 2)圆柱凸轮 盘形凸轮是一个具有变化向径的盘形构件绕固定轴线回转。移动 凸轮可看作是转轴在无穷远处的盘形凸轮的一部分,它作往复直线移动。圆柱凸轮是一个在圆柱面上开有曲线凹槽,或是在圆柱端面上作 出曲线轮廓的构件,它可看作是将移动凸轮卷于圆柱体上形成的。盘形凸轮机构和移动凸轮机构为平面凸轮机构,而圆柱凸轮机构是一种 空间凸轮机构。盘形凸轮机构的结构比较简单,应用也最广泛,但其推杆的行程不能太大,否则将使凸轮的尺寸过大。 (2)按推杆的形状分 1)尖顶推杆。这种推杆的构造最简单,但易磨损,所以只适用于作用力不大和速度较低的场合(如用于仪表等机构中)。 2)滚子推杆。滚子推杆由于滚子与凸轮轮廓之间为滚动摩擦,所以磨损较小,故可用来传递较大的动力,因而应用较广。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偏置直动滚子从动杆盘型凸轮机构讲解

目录 (一)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目的和任务 (2) (二)设计题目及设计思路 (3) (三)凸轮基圆半径及滚子尺寸的确定 (5) (四)从动杆的运动规律及凸轮轮廓线方程 (7) (五)计算程序框图 (8) (六)计算机源程序 (11) (七)计算机程序结果及分析 (14) (八)凸轮机构示意简图 (20) (九)体会心得 (20) (十)参考资料 (21)

(一)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目的和任务 一、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目的: 1、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是一个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其目的在于: 进一步巩固和加深所学知识; 2、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在机械的运动学和动力分析方面初步建立一个完整的概念; 4、进一步提高学生计算和制图能力,及运用电子计算机的运算能力。 二、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任务: 1、偏置直动滚子从动杆盘型凸轮机构 2、采用图解法设计:凸轮中心到摆杆中心A的距离为160mm,凸轮以顺时针方向等速回转,摆杆的运动规律如表: 3、设计要求: ①升程过程中,限制最大压力角αmax≤30o,确定凸轮基园半径r0 ②合理选择滚子半径rr ③选择适当比例尺,用几何作图法绘制从动件位移曲线,并画于图纸上; ④用反转法绘制凸轮理论廓线和实际廓线,并标注全部尺寸(用A2

图纸) ⑤将机构简图、原始数据、尺寸综合方法写入说明书 4、用解析法设计该凸轮轮廓,原始数据条件不变,要写出数学模型,编制程序并打印出结果 备注: 凸轮轮廓曲率半径与曲率中心 理论轮廓方程 () () x x y y ? ? = ? ? = ?,其中 22 22 // // x dx d x d x d y dy d x d y d ?? ?? ?== ? ? == ?? 其曲率半径为: 3 222 () x y xy xy ρ + =- -;曲率中心位于: 22 22 () () y x y x x xy xy x x y y x xy xy ρ ρ ?+ =- ?- ? ? + ?=- ?- ? 三、课程设计采用方法: 对于此次任务,要用图解法和解析法两种方法。图解法形象,直观,应用图解法可进一步提高学生绘图能力,在某些方面,如凸轮设计中,图解法是解析法的出发点和基础;但图解法精度低,而解析法则可应用计算机进行运算,精度高,速度快。在本次课程设计中,可将两种方法所得的结果加以对照。 四、编写说明书: 1、设计题目(包括设计条件和要求); 2、机构运动简图及设计方案的确定,原始数据; 3、机构运动学综合;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凸轮送料机构)

冲床冲压机构、送料机构及传动系统的设计 一、设计题目 设计冲制薄壁零件冲床的冲压机构、送料机构及其传动系统。冲床的工艺动作如图5—1a所示,上模先以比较大的速度接近坯料,然后以匀速进行拉延成型工作,此后上模继续下行将成品推出型腔,最后快速返回。上模退出下模以后,送料机构从侧面将坯料送至待加工位置,完成一个工作循环。 图1 冲床工艺动作与上模运动、受力情况 要求设计能使上模按上述运动要求加工零件的冲压机构和从侧面将坯料推送至下模上方的送料机构,以及冲床的传动系统,并绘制减速器装配图。 二、原始数据与设计要求 1.动力源是电动机,下模固定,上模作上下往复直线运动,其大致运动规律如图b)所示,具有快速下沉、等速工作进给和快速返回的特性; 2.机构应具有较好的传力性能,特别是工作段的压力角应尽可能小;传动角γ大于或等于许用传动角[γ]=40°; 3.上模到达工作段之前,送料机构已将坯料送至待加工位置(下模上方);4.生产率约每分钟70件; 5.上模的工作段长度L=30~100mm,对应曲柄转角 0=(1/3~1/2)π;上模总行程长度必须大于工作段长度的两倍以上; 6.上模在一个运动循环内的受力如图c)所示,在工作段所受的阻力F0=5000N,在其他阶段所受的阻力F1=50N;

7.行程速比系数K≥1.5; 8.送料距离H=60~250mm; 9.机器运转不均匀系数δ不超过0.05。 若对机构进行运动和动力分析,为方便起见,其所需参数值建议如下选取:1)设连杆机构中各构件均为等截面均质杆,其质心在杆长的中点,而曲柄的质心则与回转轴线重合; 2)设各构件的质量按每米40kg计算,绕质心的转动惯量按每米2kg·m2计算;3)转动滑块的质量和转动惯量忽略不计,移动滑块的质量设为36kg; 4)传动装置的等效转动惯量(以曲柄为等效构件)设为30kg·m2; 5 ) 机器运转不均匀系数δ不超过0.05。 三、传动系统方案设计 冲床传动系统如图5-2所示。电动机转速经带传动、齿轮传动降低后驱动机器主轴运转。原动机为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其同步转速选为1500r/min,可选用如下型号: 电机型号额定功率(kw)额定转速(r/min) Y100L2—4 3.0 1420 Y112M—4 4.0 1440 Y132S—4 5.5 1440 由生产率可知主轴转速约为70r/min,若电动机暂选为Y112M—4,则传动系统总传动比约为。取带传动的传动比i b=2,则齿轮减速器的传动比i g=10.285,故可选用两级齿轮减速器。 图2 冲床传动系统 四、执行机构运动方案设计及讨论 该冲压机械包含两个执行机构,即冲压机构和送料机构。冲压机构的主动件是曲柄,从动件(执行构件)为滑块(上模),行程中有等速运动段(称工作段),并具有急回特性;机构还应有较好的动力特性。要满足这些要求,用单一的基本机构如偏置曲柄滑块机构是难以实现的。因此,需要将几个基本机构恰当地组合在一起来满足上述要求。送料机构要求作间歇送进,比较简单。实现上述要求的机构组合方案可以有许多种。下面介绍几个较为合理的方案。

平面盘型凸轮设计说明

设计实践设计计算说明书题目:盘形凸轮轮廓设计 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班号:08401 学号:1050840124 姓名:林飞跃 日期:2007年10月04号

设计实践任务书 题目:盘形凸轮轮廓设计 设计任务及要求: 用图解法设计滚子直动从动件盘形凸轮轮廓。原始信息: 凸轮机构型式:平面盘形凸轮机构 从动件运动形式:偏置直动 从动件类型:滚子从动件 凸轮的封闭方式:力封闭 从动件行程h:40mm 从动件偏距e:12mm 滚子半径Rr:12mm 推程运动角β1:140度 远休止角β:40度 回程运动角β2:120度 基圆半径Rb:50mm

一.分析从动件运动规律 凸轮转向:逆时针方向 第1段运动规律为: 从动件运动规律:等速(直线) 该段从动件行程h=40mm 相应凸轮起始转角:0° 相应凸轮终止转角:140° 第2段运动规律为: 从动件运动规律:停止 该段从动件摆角φ=40° 相应凸轮起始转角:140° 相应凸轮终止转角:180° 第3段运动规律为: 从动件运动规律:等加速、等减速(抛物线)该段从动件摆角φ=60° 相应凸轮起始转角:180° 相应凸轮终止转角:240° 第4段运动规律为: 从动件运动规律:等加速、等减速(抛物线)该段从动件摆角φ=60° 相应凸轮起始转角:240° 相应凸轮终止转角:300°

第5段运动规律为: 从动件运动规律:停止 该段从动件摆角φ=60° 相应凸轮起始转角:300° 相应凸轮终止转角:360° 二.作图法设计(反转法) (1)先选取合适的比例尺μl。任选一点作为凸轮的转动中心O。以O为圆心,e=12mm为半径作偏距圆。以O为圆心r0 =12mm为半径作凸轮的基圆。作偏距圆的一条切线,它代表了起始位置从动件的轨道,它与基圆的交点A就是从动件在起始位置时与凸轮轮廓线的交点。 (2)再从OA开始按-ω的方向依次量取与升程角、远休止角、回程角和近休止角相等的角度,在基圆上得到B、C、D点。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内燃机设计——凸轮轮廓线程序、图像

凸轮理论轮廓线与实际轮廓线数据 x y x1 y1 0 0 35 0 30 5 -3.06104 34.9879 -2.98506 29.9885 10 -6.16038 34.9373 -5.96929 29.9409 15 -9.32665 34.8075 -8.95079 29.8217 20 -12.5705 34.5372 -11.9229 29.5794 25 -15.8791 34.0528 -14.8684 29.156 30 -19.2135 33.2787 -17.756 28.4959 35 -22.5107 32.1486 -20.5396 27.5536 40 -25.6887 30.6146 -23.163 26.2995 45 -28.6546 28.6546 -25.5658 24.7228 50 -31.3147 26.2762 -27.6908 22.8313 55 -33.5852 23.5166 -29.4895 20.6488 60 -35.4018 20.4392 -30.9252 18.2121 65 -36.727 17.1261 -31.9759 15.5683 70 -37.5544 13.6687 -32.6356 12.7712 75 -37.909 10.1577 -32.9168 9.87707 80 -37.8432 6.67277 -32.8502 6.93899 85 -37.4301 3.27471 -32.4829 3.99979 90 -36.7538 9.84813e-007 -31.8734 1.08708 95 -35.8983 -3.14069 -31.0846 -1.78862 100 -34.9373 -6.16038 -30.1769 -4.6311 105 -33.9248 -9.09012 -29.2009 -7.45161 110 -32.8892 -11.9707 -28.1908 -10.2606 115 -31.7208 -14.7916 -27.1892 -12.6785 120 -30.3109 -17.5 -25.9808 -15 125 -28.6703 -20.0752 -24.5746 -17.2073 130 -26.8116 -22.4976 -22.9813 -19.2836 135 -24.7487 -24.7487 -21.2132 -21.2132 140 -22.4976 -26.8116 -19.2836 -22.9813 145 -20.0752 -28.6703 -17.2073 -24.5746 150 -17.5 -30.3109 -15 -25.9808 155 -14.7916 -31.7208 -12.6785 -27.1892 160 -11.9707 -32.8892 -10.2606 -28.1908 165 -9.05867 -33.8074 -7.76457 -28.9778 170 -6.07769 -34.4683 -5.20945 -29.5442 175 -3.05045 -34.8668 -2.61467 -29.8858 180 -1.87564e-006 -35 -1.60769e-006 -30 185 3.05045 -34.8668 2.61467 -29.8858 190 6.07768 -34.4683 5.20944 -29.5442 195 9.05866 -33.8074 7.76457 -28.9778 200 11.9707 -32.8892 10.2606 -28.1908

机械原理 凸轮机构及其设计

第六讲凸轮机构及其设计 (一)凸轮机构的应用和分类 一、凸轮机构 1.组成:凸轮,推杆,机架。 2.优点:只要适当地设计出凸轮的轮廓曲线,就可以使推杆得到各种预期的运动规律,而且机构简单紧凑。缺点:凸轮廓线与推杆之间为点、线接触,易磨损,所以凸轮机构多用在传力不大的场合。 二、凸轮机构的分类 1.按凸轮的形状分:盘形凸轮圆柱凸轮 2.按推杆的形状分 尖顶推杆:结构简单,能与复杂的凸轮轮廓保持接触,实现任意预期运动。易遭磨损,只适用于作用力不大和速度较低的场合 滚子推杆:滚动摩擦力小,承载力大,可用于传递较大的动力。不能与凹槽的凸轮轮廓时时处处保持接触。 平底推杆:不考虑摩擦时,凸轮对推杆的作用力与从动件平底垂直,受力平稳;易形成油膜,润滑好;效率高。不能与凹槽的凸轮轮廓时时处处保持接触。 3.按从动件的运动形式分(1)往复直线运动:直动推杆,又有对心和偏心式两种。(2)往复摆动运动:摆动推杆,也有对心和偏心式两种。 4.根据凸轮与推杆接触方法不同分: (1)力封闭的凸轮机构:通过其它外力(如重力,弹性力)使推杆始终与凸轮保持接触,(2)几何形状封闭的凸轮机构:利用凸轮或推杆的特殊几何结构使凸轮与推杆始终保持接触。①等宽凸轮机构②等径凸轮机构③共轭凸轮 (二)推杆的运动规律 一、基本名词:以凸轮的回转轴心O为圆心,以凸轮的最小半径r0为半径所作的圆称为凸轮的基圆,r0称为基圆半径。推程:当凸轮以角速度转动时,推杆被推到距凸轮转动中心最远的位置的过程称为推程。推杆上升的最大距离称为推杆的行程,相应的凸轮转角称为推程运动角。回程:推杆由最远位置回到起始位置的过程称为回程,对应的凸轮转角称为回程运动角。休止:推杆处于静止不动的阶段。推杆在最远处静止不动,对应的凸轮转角称为远休止角;推杆在最近处静止不动,对应的凸轮转角称为近休止角 二、推杆常用的运动规律 1.刚性冲击:推杆在运动开始和终止时,速度突变,加速度在理论上将出现瞬时的无穷大值,致使推杆产生非常大的惯性力,因而使凸轮受到极大冲击,这种冲击叫刚性冲击。 2.柔性冲击:加速度有突变,因而推杆的惯性力也将有突变,不过这一突变为有限值,因而引起有限

机械原理大作业3凸轮结构设计说明

机械原理大作业(二) 作业名称:机械原理 设计题目:凸轮机构设计 院系:机电工程学院 班级: 设计者: 学号: 指导教师:丁刚明 设计时间: 工业大学机械设计

1.设计题目 如图所示直动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根据其原始参数设计该凸轮。 表一:凸轮机构原始参数 序号升程(mm) 升程运动 角(o)升程运动 规律 升程许用 压力角 (o) 回程运动 角(o) 回程运动 规律 回程许用 压力角 (o) 远休止角 (o) 近休止角 (o) 12 80 150 正弦加速 度30 100 正弦加速 度 60 60 50 2.凸轮推杆运动规律 (1)推杆升程运动方程 S=h[φ/Φ0-sin(2πφ/Φ0)]

V=hω1/Φ0[1-cos(2πφ/Φ0)] a=2πhω12sin(2πφ/Φ0)/Φ02 式中: h=150,Φ0=5π/6,0<=φ<=Φ0,ω1=1(为方便计算) (2)推杆回程运动方程 S=h[1-T/Φ1+sin(2πT/Φ1)/2π] V= -hω1/Φ1[1-cos(2πT/Φ1)] a= -2πhω12sin(2πT/Φ1)/Φ12 式中: h=150,Φ1=5π/9,7π/6<=φ<=31π/18,T=φ-7π/6 3.运动线图及凸轮线图 运动线图: 用Matlab编程所得源程序如下: t=0:pi/500:2*pi; w1=1;h=150; leng=length(t); for m=1:leng; if t(m)<=5*pi/6 S(m) = h*(t(m)/(5*pi/6)-sin(2*pi*t(m)/(5*pi/6))/(2*pi)); v(m)=h*w1*(1-cos(2*pi*t(m)/(5*pi/6)))/(5*pi/6); a(m)=2*h*w1*w1*sin(2*pi*t(m)/(5*pi/6))/((5*pi/6)*(5*pi/6)); % 求退程位移,速度,加速度 elseif t(m)<=7*pi/6 S(m)=h; v(m)=0; a(m)=0; % 求远休止位移,速度,加速度 elseif t(m)<=31*pi/18 T(m)=t(m)-21*pi/18; S(m)=h*(1-T(m)/(5*pi/9)+sin(2*pi*T(m)/(5*pi/9))/(2*pi)); v(m)=-h/(5*pi/9)*(1-cos(2*pi*T(m)/(5*pi/9))); a(m)=-2*pi*h/(5*pi/9)^2*sin(2*pi*T(m)/(5*pi/9)); % 求回程位移,速度,加速度

凸轮连杆机构课程设计

第一章 固定凸轮连杆机构参数选取 1.确定驱动方案 图1 如上图所示,设:与从动杆升程运动相对应的曲柄转角为1?,即101AB B ∠=?;而与降程运动相对应的曲柄转角为,即3?323AB B =?,则: (1)当21??>时,选用曲柄AB 拉着BC 杆运动的方案。 (2)当21??<时,选用曲柄AB 推着BC 杆运动的方案。 (3)当21??=时,任选其中一种驱动方案。 已知数据?=1101?,?=1503?,很明显21??<,所以选用方案2。 2.确定e 直动从动杆,取m S e 2.0~0=,取0=e 3.确定h 从结构紧凑和减小凸轮压力角考虑,应将h 值取小些。但h 值愈小,对从动杆驱动力的压力角也愈大。通常取m S h ≥,去mm h 120= 4.确定a

若a 值过小,会使凸轮压力角明显增大,甚至不能实现预期动动。可取a=0.6~0.9S m 或a=1.2~1.8lsin 2m ψ。取a=70mm 6、确定δ 其值对凸轮的压力角影响极大,δ过小,尤其是过大,会使压力角急剧增加。在前述参数确定后,最好将δ优化,目标函数为 a 1m (δ) (a 1m )min 式中a 1m 为凸轮的最大压力角。 暂时取?=8δ 7. 求算b 1、b 2 须先求算b max 、b min 。 依据铰销B 、D 的坐标,可建立它们之间距离的公式。B 的坐标为 ? ??+-=+=)cos() sin(?δ?δa y a X B B D 的坐标为 ???+==S h y e X D D 式中 ?——曲柄转角,取升程起始时的? =0°; S ——与?相对应的从动杆位移,即铰销D 至其最低位置的距离。S 值分为升程(?=0~?1)、最高位置停留(?=?1~?1+?2)、降程(?=?1+?2~?1+?2+?3)、最低位置停留(?=?1+?2+?3~360°)四个阶段求算。b 值为 b=2 2)()(D B D B y y x x -+- (1)用matlab 编程画出b 与?曲线图,并算出min max b b 、: clear sm=100; h=120; e=0; a=70; d=8*pi/180; fa1=110*pi/180; fa2=0*pi/180; fa3=150*pi/180; fa4=100*pi/180; fa01=0:0.001:fa1; s=sm/2*(1-cos(pi*fa01/fa1));

自动车床凸轮设计详细教程..

自动车床主要靠凸轮来控制加工过程,能否设计出一套好的凸轮,是体现自动车床师傅的技术高低的一个标准。凸轮设计计算的资料不多,在此,我将一些基本的凸轮计算方法送给大家。凸轮是由一组或多组螺旋线组成的,这是一种端面螺旋线,又称阿基米德螺线。其形成的主要原理是:由A点作等速旋转运动,同时又使A点沿半径作等速移动,形成了一条复合运动轨迹的端面螺线。这就是等速凸轮的曲线。 凸轮的计算有几个专用名称: 1、上升曲线——凸轮上升的起点到最高点的弧线称为上升曲线 2、下降曲线——凸轮下降的最高点到最低点的弧线称为下降曲线 3、升角——从凸轮的上升起点到最高点的角度,即上升曲线的角度。我们定个代号为φ。 4、降角——从凸轮的最高点到最低点的角度,即下降曲线的角度。代号为φ1。 5、升距——凸轮上升曲线的最大半径与最小半径之差。我们给定代号为h,单位是毫米。 6、降距——凸轮下降曲线的最大半径与最小半径之差。代号为h1。 7、导程——即凸轮的曲线导程,就是假定凸轮曲线的升角(或降角)为360°时凸轮的升距(或降距)。代号为L,单位是毫米。 8、常数——是凸轮计算的一个常数,它是通过计算得来的。代号为K。 凸轮的升角与降角是给定的数值,根据加工零件尺寸计算得来的。 凸轮的常数等于凸轮的升距除以凸轮的升角,即K=h/φ。由此得h=Kφ。 凸轮的导程等于360°乘以常数,即L=360°K。由此得L=360°h/φ。 举个例子: 一个凸轮曲线的升距为10毫米,升角为180°,求凸轮的曲线导程。(见下图) 解:L=360°h/φ=360°×10÷180°=20毫米

升角(或降角)是360°的凸轮,其升距(或降距)即等于导程。 这只是一般的凸轮基本计算方法,比较简单,而自动车床上的凸轮,有些比较简单,有些则比较复杂。在实际运用中,许多人只是靠经验来设计,用手工制作,不需要计算,而要用机床加工凸轮,特别是用数控机床加工凸轮,却是需要先计算出凸轮的导程,才能进行电脑程序设计。 要设计凸轮有几点在开始前就要了解的. 在我们拿到产品图纸的时候,看好材料,根据材料大小和材质将这款产品 的 主轴转速先计算出来. 计算主轴转速公式是[切削速度乘1000]除以材料直径. 切削速度是根据材质得来的,在购买材料时供应商提供.单位是米/分钟. 材料硬度越大,切削速度就越小,切的太快的话热量太大会导致材料变形, 所以切削速度已知的. 切削速度乘1000就是把米/分钟换算成毫米/分钟,在除以材料直径就是 主 轴每分钟的转速了.材料直径是每转的长度,切削速度是刀尖每分钟可以移动的 距离. 主轴转速求出来了,就要将一个产品需要多少转可以做出来,这个转的圈数求出来.主轴转速除以每个产品需要的圈数就是生产效率.[单位.个/分钟] 每款不同的产品,我们看到图纸的时候就先要将它的加工工艺给确定下来. 加工工艺其实就是加工方法,走芯机5把刀具怎么安排,怎么加工,哪把刀具 先做,按顺序将它安排,这样就是确定加工工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