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节目制作的理念修订稿

电视节目制作的理念修订稿
电视节目制作的理念修订稿

电视节目制作的理念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电视节目制作客观题:

1.电视节目制作的理念?

服务意识

2.比制作理念更高一级的是什么?

政治立场

3.什么叫艺术?

来源于生活,重现生活。

4.电视节目制作的要点?

热点视点经典

5.摄像机操作的四要素是?

稳平准匀

6.电视节目制作的手段?

实况直播、电视影片制作、录像制作、电子制作

7.电视节目制作的方式?

ENG方式:电子新闻采集,是使用便携式的摄像、录像设备,来采集电视新闻。

EFP方式:电子现场制作,是以一整套设备连结为一个拍摄和编辑系统,进行现场拍摄和现场编辑的节目生产方式。

ESP方式:电视演播室制作,是指演播室录像制作。

8.线形编辑与非线编辑的区别

线形仅仅是覆盖或取代,非线才实现了真正的插入。

9.白平衡的调节以及目的调白

1.结合实际谈谈电视节目制作与技术的关系?

电视是一种特殊的建立在技术基础上的艺术创作,技术为艺术提供技术支持,艺术则是技术得以发展的灵魂,纵观我国电视节目制作历程,每前进一步都是以科学技术为先导,以电视技术和电视设备为基础,以技术与艺术的密切结合而发展的。特别是近年来,随着非线性编辑系统在电视节目制作中的广泛应用,使得这种合作关系表现的比以往更直接、更密切。

非线性编辑系统主要是指以计算机为核心构成的视频/音频工作站。一套完善的非线性制作系统应具有的基本功能包括:高质量的视音频输入/输出功能;支持多种格式的素材采集和存储;灵活、方便、快捷的剪辑功能;简明精确的音频制作和音效处理;丰富的二维/三维特技;出色的图文字幕处理;专业抠像和颜色校正能力;精确的基于色彩点的跟踪稳定功能;强大的基于矢量技术的绘图系统;大量独特的粒子效果;高效的特技合成和网络渲染能力;完善的素材管理;良好的开放性、兼容性和系统稳定性。非线编强大的技术功能为我们创作出激动人心的视听效果提供了必备的技术基础,这就要求制作人员不仅要熟悉和掌握非线编中每一个制作软件的基本功能和操作方法,同时还必须熟悉和掌握编辑中应该遵循的艺术原则,这样才能在电视节目的制作中更好地实现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达到技术与艺术的和谐统一。

如非线编钟的声音效果:电视艺术的表现力从根本上很大程度地包含在对电视制作技术和工艺的掌握之中。不仅包含视觉领域,同样也涉及听觉领域。声音,作为视听媒介的基本物化元素,与画面一起构成特定的审美时空。声音的全方位传播使画面的内涵得到伸延,使人物的情感得到更充分的展现。电视技术的采录设备为我们提供了同步记录和编辑真实声画时空的手段。在声音的编辑过程中,要根据主题的需要,把画面和同期声进行优化组合和艺术处理,力求完善和升华主题思想,增强表现力和感染力。

⒈结合实际谈谈广播电视编导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广播电视编导和其他创作人员是从事精神产品生产的,精神产品具有很强的社会性,因而在这方面更要有较高的要求和自觉性。作为-名电视文艺专题的编导,从事艺术生产,实质上就是从事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因而必需具备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2、艺术素质

作为一名广播电视编导,必须具备一定的艺术素质,具有一定的艺术欣赏和审美能力。广播电视编导工作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艺术欣赏和审美活动基础之上进行的审美创造,艺术欣赏和审美判断却是须臾也不能离开的。从根本上说,艺术素养是长期艺术欣赏活动的结果,审美能力是长期审美实践的产物。

3、知识素质

?对于电视文艺的编导而言,知识结构的要求也有其特殊性,我们必须着力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学习:

①、文艺理论知识。文艺理论知识是对文艺创作和评论的经验总结,对各种文艺现象的科学概括,一名优秀的电视文艺专题编导要对纳入作品的文艺作品、文艺现象等做出判断和处置,就不能单靠艺术直觉,还要运用理性思考,这就要借助丰富的文艺理论知识,凭借文艺理论所提供的系统知识,范畴,概念、思维模式,方法和特定语言。

②、社会生活知识。作为一名电视文艺专题编导,对当代社会生活的现状,尤其是文化艺术领域的生活与现象、流向和发展趋势、它的表面现象和深层运动,都需要有深入的理解。

任何一种职业都要依靠人来从事,所以职业心理素质的研究日益为人们所重视。从人的心理活动来看,都离不开感觉、知觉、观察、记忆、想象、思维、情感、注意、意志等心理过程,而所谓职业心理素质问题,主要研究这些心理过程中应强化那一些,具有什么特征,对于电视文艺专题的编导而言,这些心理素质应当为我们所注意和加强。

5、专业素质

电视是一种视听艺术,声画并存,构成要素的多元化决定了创作思维的立体化。诸如景别、光线、色彩、运动、特技、声音、字幕等等要素,都有可能共时空存在于一个电视画框之内,对于电视文艺编导而言,在专业素质上,也就要求全方位掌握电视语言系统。

电视节目制作试题库附答案资料

电视节目制作试题库(Ⅰ) 一、填空题(共60小题) 1.电视节目制作的手段可以分为实况直播、和三大类。 2.摄像机镜头光圈调节的方式一般有调节和调节两种。 3.在电视节目后期制作过程中,常见的两种编辑系统是__ __ _ __系统和系 统。 4.按功能分类,可以把摄像机分成___ ______ ___和__________________两大类。 5.外景节目制作系统主要有__ __________和__ _________两种类型。 6.演播室布光方法中的三点布光法指的是运用、 _和三种基 本光线进行照明布光,把三维物体的立体感、质感和纵深感的基本造型呈现在二维的电视屏幕上。 7.日出后、日落前一小时,日光的色温大约是 K。 8、ENG方式的特点:、。 9、连续电子快门在情况下使用。 106、CCD的中文说法是。 11.EFP方式的特点:、。 12.电子特技的类别有特技、特技、特技。 13.最基本的电子编辑方式是编辑和编辑。 14.2.轴线可分为轴线、轴线、轴线三类。 15.演播室制作系统分类:和两部分 16.要达到电视画面的取材要求,镜头运动时要力求__________、流畅、到位。 17.广角镜头视角__________、景深__________。 18.光线方向中的__________从摄像机方向照明被摄对象,用来处理杂乱的场景可使画面背 景显得较为干净和明亮。 19.__________是指被摄对象的视线方向、运动方向和不同对象之间的关系所形成的一条虚 拟的线。

20.电视场面调度包括__________和镜头调度两个方面。 21.摄像机按质量性能和各自用途的不同分为:级、级、级三类。 22.光学系统由、、系统组成。 23.剪辑中,我们把远景、全景称为系列,而把中景、近景、特写称作系列。 24.画面剪接点可分为:剪接点、剪接点和剪接点。 25.剪辑点分为剪辑点和剪辑点两大类。 26.我们把被摄对象运动,摄像机固定称作镜头运动;把被摄对象相对静止而摄像 机运动称作镜头运动。把被摄对象和摄像机一起运动称作运动。 27.影视节奏包含着两层含义,一是节奏,二是节奏。 28.影视的转场可分为转场和转场两种。 (幻觉)是视听语言的语法基础,是影视剪辑的心理基础,也是剪辑的根本依据所在。 29.色彩三要素:(色相)、(明度)、(纯度)。 30.影视镜头的景别一般分为:、、、、。 31.在进行视频捕获设置时,Logging选项的主要是用于设置一些捕获的常用信息,共由四个窗口构成。分别为、、、。 32.监视器窗口的主要任务是显示和。 33. 控制器是用来预览当前序列,为其设置标记或者指定入点和出点,以确定添加 或删除的部分帧,而控制器用来查看素材,为其设置标记货指定入点和出点,以确定添加到序列中的部分帧。 34.AdobeTitleDesigner界面主要分为,,属性设置区,变形设 置区。样式库。 35.视频捕获卡也可以称之为____ _____,它是对模拟视频图像捕捉并转化为数字信号 的工具。 36.预卷是以___ ___为单位,设置项目在开始点之前多少秒进行播放。 37.导入素材可以从弹出的【导入】对话框进行导入,也可以通过对【项目】面板的空白处作____ _________操作导入素材。 38.在Premiere中,使用________ ___________可以将素材分门别类地进行管理。 39.右击执行_____ _________命令,即可以将素材的视频和音频分离。 40.在【工具】面板中,单击_______ _____按钮,将鼠标移到时间线的指针位置单击,即可以剪切该素材。 41.在编辑过程中为素材标记2个入点和1个出点,或者2个出点1个入点的操作方式,一般称之为____ ____________。

结合实际谈谈电视节目制作艺术和技术之间的关系

结合实际谈谈电视节目制作艺术和技术之间的 关系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结合实际,谈谈电视节目制作艺术和技术之间的关系 电视节目制作是建立在技术基础上的艺术创作,技术为艺术提供支持,艺术则是技术得以发展的灵魂。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电视节目制作的硬件越来越先进,而赋予电视节目内容的创作者则越来越需要有新的艺术理念来创作更优秀的作品。在技术日益进步的时代,通过技术手段能完成创作者心目中的构思的任何场景,这就是技术给艺术带来的创作大空间。 以前两年获得巨大成功的电影《阿凡达》和最近比较热门的美食类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为例,它们都取得了高额的商业回报,而且好评如潮,细细分析,他们的成功不仅是由于采用各种高科技制作技术,还在于导演能把技术和艺术融为一体,让观众在观看的时候有美的享受。电影《阿凡达》中使用了三项突破性技术:虚拟摄像和技术、表情抓取和联合数字立体摄像机。没有这三项技术创新就没有那种身临其境的潘多拉星体验,观众就不能切身体会那种神秘、瑰奇,不能领会漫游夜森林的色彩,不能感知生命之树的呼吸和呢喃。 在电视节目制作过程中,设备、光、影和后期技术至关重要,表现在节目的逻辑性和艺术性方面。目前后期制作中,蒙太奇的艺术思路给电视节目制作者创造了延展的时空,它确立了表现动作的新形式,打破了对空间的限制,形成了新的时间观念,所以,蒙太奇的创作思维是电视节目制作艺术与纪实结合的焦点,为技术设备的使用提供了必备的指导思想。非线性编辑是电视节目后期制作的主要手段,它带来的最大优点不仅是技术的提升,更是艺术空间的扩展。随着电视节目制作设备的发展,其创作艺术也影响着更新的思维和理念诞生。技术和艺术像马车的双轮一样并驾齐驱,只有这样电视艺术才有前进的美好未来。 一部只有技术进步的电影只能停在电影学院的教科书上,却无法停留在影迷心里,比如《变形金刚》那样的好莱坞电影,再多的技术投入,再炫的视觉效果,再复杂的打斗场面,也只是一场缺乏真情的噱头。而《阿凡达》和《舌尖上的中国》之所以成功,不仅是因为空前的3D技术,不仅因为它无以匹敌的视觉效果,更主要的是它让我们审视自己、感受美。 一个好的电视节目,所做的就是把技术运用和艺术创作进行混合,或者说是平衡。就像中国的‘阴阳’。 (894字)

电视节目制作题型及答案

第一章简答题 一、(教育电视节目)电视画面构图的特点 1.运动性:被摄主体和摄影机本身的运动将不断改变画面的结构; 2.整体性:系列镜头构图时应注意整体性; 3.时限性:因画面信息量大,时间长度不一样,电视画面构图应当简洁、明确; 4.多视点:电视画面在拍摄过程中不断变化方位、角度和景别; 5.一次性:电视节目的画面固定性和构图处理要求一次性完成。 二、电视摄像中斜侧面方向拍摄的特点 斜侧面方向即常说的左前方、右前方以及左后方、右后方方向。 特点:能使被摄对象的横向线条在电视画面上变为斜线,使物体产生明显的形体透视变化,同时能扩大画面的容量,使画面生动活泼,有利于表现景物的立体感和空间感。 斜侧面方向拍摄有利于安排主体和陪体,有利于突出主次关系,因而是摄影运用最多的一种拍摄方向。 三、试说明电动变焦距200M的作用 当开关被摄定为SERVO时,才可以使用电动变焦距。按压W端,可以拍摄广角图像:按压T端,可以拍摄长焦画面。用力按压焦距变化快,轻轻按压焦距变化慢。 四、摄像中仰摄的拍摄特点 1.景物的地平线在画面中处于下部或下部画面以外; 2.仰摄地面的景物时,近景景物高耸于地平线上,十分醒目突出;而后景被前景遮挡,得不到表现。仰摄有净化背景的作用,当有后景出现时,有被压缩在地平线上的感觉; 3.画面中竖向的线条有向上透视集中的趋势。用广角镜头仰摄拍摄某些景物时,高耸的近景和被压缩的远景可造成强烈的透视对比。 五、瞬时光圈的调节方法 使用“瞬时光圈”时,应该先将光圈控制开关置于“手动”位置,并将目标图像位于所拍画面的中心,然后再按下“瞬时光圈”键,调整摄像机的位置,使所拍摄的主要目标充满寻像器。此时,摄像机依据寻像器内的图像信号水平自动调节光圈,使得信号峰值电平达到预定的标准。释放“瞬时光圈”键后,光圈即停留于此位置上,并恢复手动方式。 六、教育电视节目的种类 1.按性质任务分:思想品德、社会教育、教育新闻、课堂教学、课后复习、教学参考等; 2.按内容长度分:系列片、专题片、教学片段等; 3.按表达方式分:讲授型、图解型、示范性、表演型、综合型等。

电视节目后期制作技术

电视节目后期制作技术 电视节目后期制作是电视节目制作的最后环节,对整个电视节目质量的影响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电视节目制作技术包含方方面面的内容,如录音、剪辑以及后期的二次加工及创造等。每一项后期操作的失误都将影响整个电视节目的质量。下面文章就针对电视节目后期制作中的几个关键技术问题进行详细地分析与讨论,希望通过文章的简要论述可以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建议,对后续电视节目的制作提供质量依据,进而不断提高电视节目的收视率。 标签:电视节目;编辑;后期制作 Abstract:The post-production of TV programs is the last process in the production of TV programs,which has an important effect on the quality of the whole TV programs. In a sense,TV program production technology includes all aspects of the content,such as recording,editing and post-processing and creation. Each post-operation error will affect the quality of the entire television program. The following paper makes a detailed analysis of and discussion on several key technical problems in the post-production of TV programs,hoping to provide some reference for the relevant practitioners through the brief discussion of the article,to provide quality basis for the subsequent production of television programs so that they continue to provide the ratings of television programs. Keywords:television programs;editing;post-production 1 后期編辑对于电视节目的重要性 电视节目作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逐渐提高,对于电视节目的欣赏度和审美度也在逐渐的提高。开始对电视节目中的画面、声效、内容有了新的要求。在满足其不断变化的需求,要求电视制作后期人员必须对整体电视节目后期制作有一个清晰的认识,确保节目播出的连贯性和统一性。同时,在设计风格上要关注观众较认可的画面,尤其是综艺节目,为了达到效果就必须寻找到节目的最大亮点,然后依据节目氛围制定出符合场景的节目特效。如声音、字幕等。电视编导也要时刻把握整部电视节目的衔接性,通过节目流程的连贯性来吸引观众,获得更多的认可及好评。所以说,一档好的电视节目必须重视后期编辑制作在其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2 电视节目后期制作概述 一档电视节目的播出是由前期制作和后期制作共同完成的,电视节目后期制作主要是指电视节目后期相关制作人员要依据实际情况或是编导流程,对前期采集和录制的电视节目进行后期的加工处理。某种意义上来讲,电视节目的播出对后期制作的要求较高,通常情况下是将前期采集回来的资料或是图片进行编辑、

电视节目制作实验指导手册 精品

电视节目制作实验指导手册 电视节目制作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做为广播电视行业人的必修内容,也是当代电视技术与电视艺术的普及内容。本课程包括电视节目后期制作中的“线性编辑”、“DPS非线性编辑”、“电子新闻采集”、“电视演播室节目制作”四个部分。四门课程均在学校的综合实验楼内的最新建立的专业实验室和专业演播室内进行。每门课程配备的是专业主讲教师。做为一名立志要成为“电视人”的在校学生,就应该懂得电视节目制作这方面的知识,学习电视节目制作这方面的理论,提高电视节目制作这方面的能力,多角度、全方位、系统地确立自己“电视人”的知识结构,使得自己的工作、生活、学习都能够顺利发展。 电视节目制作实际上是一个非常复杂、非常庞大、技术性与艺术性的要求都非常高的认真细致的工作,这里面还应该包括:转播车、晚会现场录像转播、片头包装、声音的后期合成等等重要的工作。通过本课程的教和学,将使我们每一名同学 1.全面了解电视媒体在信息社会中的意义、地位和作用; 2.提高在电视节目制作中的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自我创新能力;3.掌握电视节目制作的系统构成、简单原理和操作方法; 4.能在一定程度上掌握电视节目的制作技术与技巧,并能完美地、艺术地再现作品的主题; 授课方式:精讲多练,课程讲练比例大概按照1:2进行,三部分内容分配方案如下:对编9学时/非编12学时/ENG、演播室节目制作15学时 考核方法:1,考勤要求全勤,不迟到早退(不能请假)更不许旷课; 占总成绩59%; 2,课程的每一部分都有一个阶段性测验:实际操作记录成绩(百分制),三部分成绩均合格者给予学分; (测验内容:对编—“小片”,非编—“小片”,演播室—“自编 访谈小品”);占总成绩21%; 3,课程结业后每人上交一篇《学习总结》占总成绩20%。

电视节目制作作业(第二章)

一、 1.自然光线—日光 人工光线—人造光源 .混合光线—自然光和人工光 2.、柔光、混合光 3.主光、辅光、轮廓光、背景光、装饰光、效果光、场景光 4.早晨与黄昏时刻 正常时刻 顶光时刻 天光时刻 二、 1.光通量:光源在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面积时的辐射光能量 2.照度:照度是景物被光源照明的程度。其大小用单位面积上所得到的光通量来表示。 3.亮度:用来说明物体表面发光的物理量。光学中是指光源某一方向上单位面积上的发光 强度。 4.为了描述各种光源的颜色,将光源与绝对黑体的颜色进行比较,如果光源的颜色与绝对黑体在某一温度时的颜色相同,我们就称黑体温度为该光源的颜色温度,简称色温。 三、 1.如何进行照明的角度选择? 1、能正确地表现被摄体的形状和形态; 2、表现出被摄体的立体感、质感; 3、画面的影调要适当; 4、使用多光源时,注意画面中应只有一个影子; 5、光源以及在光滑面、镜面上的反射光,不要直接进入摄像机。 2.阴天拍摄注意什么问题? (1)把观众的视线引导到镜头的主要形象上来。 a:尽量拍摄人物的近景或特写,获得色彩丰富质感细腻的效果。 b:拍摄人物的全景时,选择较暗的景物作背景,让人脸的色调在画面上占亮调,人显得有精神。 (2)精心选择人物或景物的色调,通过明暗对比、色调对比,表现被摄物的立体感、质感、空间感。 c:利用阴天上下午时间的侧光和斜侧光表现被摄体的立体感和质感。 d:利用景物远近明暗和大小对比,选择有形线条或多层次景物,加强画面的空间感。 3.聚光型灯具与散光型灯具有什么特点?如何选用这些灯具布光? 聚光型灯具 特点:聚光型灯具投射光斑集中,亮度高,边缘轮廓清晰,大小可以调节,光线方向性强,易于控制,使被摄物产生明显阴影。 常用作主光、轮廓光。 散光型灯具 特点:散光型灯具是一种漫反散式灯具,投射光斑发散,亮度低,边缘模糊,散射面积大,光线没有特定方向,柔和均匀,不产生明显的阴影。 常用作辅助光,基础光,背景光。

电视节目制作技术模拟试题

一、填空: 1.电视制作的方式_ ENG方式电子新闻采集、EFP方式电子现场制作、ESP方式电视演播室制作。 2.电视制作的手段实况直播;影片制作;录像制作;电子制作。 3.ENG方式的特点-既可以先摄录,后编辑;也可即摄、即播、即录(实况播出/录像)。 4.连续电子快门在拍计算机屏幕情况下使用。 5.使用增益功能后,画面会出现__________________变化。 画面变亮、杂波会增多,图像信噪比下降,画面上出现雪花干扰 https://www.360docs.net/doc/b615053377.html,D的中文说法是___电荷藕合器件___。 7.磁带电子编辑的实质是_ 电子编辑实质是按一定的要求,完成视频、音频和控制磁迹的对接,并重新排列在同一磁 带上。 8.插入编辑的条件是在已录制有完好信号的磁带上进行。 插入编辑方式则必须在已录制有完好信号的磁带上进行(已经录有控制磁极的磁带—母 带),然后根据需要更换某一段信号内容(或声音或图像),即消去原有的信号而插入新 的信号内容。 9.电视特技的类别_ 1、光学特技___ 2、机械特技_ 3、模拟特技 4、数字特技 10.非线性特技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演播室方式的特点既可以先摄录,后编辑;也可即摄、即播、即录(实况播出/录像)。 12.白平衡调节的目的是为了确保在照明条件发生变化的图像中的白色仍然保持白色不 变,图像的色调依然保持自然。 一、填空: 1、电视制作的方式--------、-----------、-------------。 2、电视制作的手段-------、-----------、-------------。 3、 ENG方式的特点----------、--------------。 4、连续电子快门在-----------------情况下使用。 5、使用增益功能后,画面会出现-------------变化。 6、 CCD的中文说法是--------------------------。 7、磁带电子编辑的实质是-----------------。 8、插入编辑的条件是-------------------------。 9、电视特技的类别-------------、------------、------------- 10、非线性特技的含义是----------------------。 11、演播室方式的特点-----------、-------------。 12、白平衡调节的目的是--------------。 网上教程自测题试题(A) 二、简答题: 1、 CCD摄象机的优缺点有哪些? 2、与传统的磁带编辑相比较,非线性编辑有哪些优缺点? 3、虚拟演播室节目的特点。

电视节目制作试题库附答案

. 电视节目制作试题库(Ⅰ) 一、填空题(共60小题) 1.电视节目制作的手段可以分为实况直播、和三大类。 2.摄像机镜头光圈调节的方式一般有调节和调节两种。 3.在电视节目后期制作过程中,常见的两种编辑系统是__ __ _ __系统和系 统。 4.按功能分类,可以把摄像机分成___ ______ ___和__________________两大类。 5.外景节目制作系统主要有__ __________和__ _________两种类型。 6.演播室布光方法中的三点布光法指的是运用、_和三种基 本光线进行照明布光,把三维物体的立体感、质感和纵深感的基本造型呈现在二维的电视屏幕上。 7.日出后、日落前一小时,日光的色温大约是K。 8、ENG方式的特点:、。 9、连续电子快门在情况下使用。 106、CCD的中文说法是。 11.EFP方式的特点:、。 12.电子特技的类别有特技、特技、特技。 13.最基本的电子编辑方式是编辑和编辑。 14.2.轴线可分为轴线、轴线、轴线三类。 15.演播室制作系统分类:和两部分 16.要达到电视画面的取材要求,镜头运动时要力求__________、流畅、到位。 17.广角镜头视角__________、景深__________。 18.光线方向中的__________从摄像机方向照明被摄对象,用来处理杂乱的场景可使画面背景 显得较为干净和明亮。 19.__________是指被摄对象的视线方向、运动方向和不同对象之间的关系所形成的一条虚拟

的线。 20.电视场面调度包括__________和镜头调度两个方面。 21.摄像机按质量性能和各自用途的不同分为:级、级、级三类。 22.光学系统由、、系统组成。 23.剪辑中,我们把远景、全景称为系列,而把中景、近景、特写称作系列。 24.画面剪接点可分为:剪接点、剪接点和剪接点。 25.剪辑点分为剪辑点和剪辑点两大类。 26.我们把被摄对象运动,摄像机固定称作镜头运动;把被摄对象相对静止而摄像 机运动称作镜头运动。把被摄对象和摄像机一起运动称作运动。 27.影视节奏包含着两层含义,一是节奏,二是节奏。 28.影视的转场可分为转场和转场两种。 (幻觉)是视听语言的语法基础,是影视剪辑的心理基础,也是剪辑的根本依据所在。 29.色彩三要素:(色相)、(明度)、(纯度)。 30.影视镜头的景别一般分为:、、、、。 31.在进行视频捕获设置时,Logging选项的主要是用于设置一些捕获的常用信息,共由四文档Word . 个窗口构成。分别为、、、。 32.监视器窗口的主要任务是显示和。 33. 控制器是用来预览当前序列,为其设置标记或者指定入点和出点,以确定添加 或删除的部分帧,而控制器用来查看素材,为其设置标记货指定入点和出点,以确定添加到序列中的部分帧。 34.AdobeTitleDesigner界面主要分为,,属性设置区,变形设置 区。样式库。 35.视频捕获卡也可以称之为____ _____,它是对模拟视频图像捕捉并转化为数字信号的 工具。 36.预卷是以___ ___为单位,设置项目在开始点之前多少秒进行播放。 37.导入素材可以从弹出的【导入】对话框进行导入,也可以通过对【项目】面板的空白处作____ _________操作导入素材。 38.在Premiere中,使用________ ___________可以将素材分门别类地进行管理。 39.右击执行_____ _________命令,即可以将素材的视频和音频分离。

电视台的电视节目制作流程完整版

电视台的电视节目制作 流程 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

电视台的电视节目制作流程 一、前期制作工作流程 第一阶段:构思创作 (1)节目构思,确立节目主题,搜集相关资料,草拟节目脚本。 (2)主创人员策划、写出分镜头方案。 (3)拍摄计划,计划是节目的基础,节目的构思越完善,拍摄的条件和困难考虑得越周全,节目制作就会越顺利。各部门主要负责人讨论并确认拍摄计划并执行。 (4)各部门细化自己的计划,如建造场景道具,征集影片、录像资料等等。 第二阶段现场录制 不同类型节目有其不同的制作方式,以演播室拍摄为例: (1)排演剧本; (2)进入演播室前的排练:演员练习走位、表情、动作、交流;导演阐述,灯光、舞美的最后确定;音响、音乐处理;转播资料的确定。 (3)分镜头剧本:镜头序列、景别、角度、技巧、摄像机编号、切换钮编号;提词器的准备,租赁的设备,移动车,摇臂,布景,道具,美工装饰服装等。 (4)演播室准备:舞美置景,服装配齐,灯光试验,通信联络,录像磁带。

(5)摄像机准备:各设备准备,摄像机检查,调整灯光,带声音操作,化妆,服装,布景,道具,特技的运用。 (6)走场。以上诸项完成之后进行。 (7)最后排演(带机排练)。开始表演、导演处理、协调运用等等。 (8)录像。正式录制或试录,每段的场记、时间标准,适当穿插及备份镜头的拍摄。2、后期制作工作流程 第三阶段:编辑混录 (1)素材编辑;确认编辑方式、搜寻素材的入、出点并确定;搜寻母带的入、出点并确定。 (2)特技的运用、字幕的制作。 (3)画面编辑后,可进行初审看,结构是否合理,段落层次是否清楚,有无错误并修改。 (4)混录。录解说词及所需的音乐,将解说词、效果声、音乐进行混录,进行音调、音量等处理。 (5)完成片审看。负责人审看并提出意见。 (6)播出带复制存档。

电视节目制作的理念

电视节目制作客观题: 1.电视节目制作的理念? 服务意识 2.比制作理念更高一级的是什么? 政治立场 3.什么叫艺术? 来源于生活,重现生活。 4.电视节目制作的要点? 热点视点经典 5.摄像机操作的四要素是? 稳平准匀 6.电视节目制作的手段? 实况直播、电视影片制作、录像制作、电子制作 7.电视节目制作的方式? ENG方式:电子新闻采集,是使用便携式的摄像、录像设备,来采集电视新闻。 EFP方式:电子现场制作,是以一整套设备连结为一个拍摄和编辑系统,进行现场拍摄和现场编辑的节目生产方式。

ESP方式:电视演播室制作,是指演播室录像制作。 8.线形编辑与非线编辑的区别 线形仅仅是覆盖或取代,非线才实现了真正的插入。 9. 白平衡的调节以及目的调白 1.结合实际谈谈电视节目制作与技术的关系? 电视是一种特殊的建立在技术基础上的艺术创作,技术为艺术提供技术支持,艺术则 是技术得以发展的灵魂,纵观我国电视节目制作历程,每前进一步都是以科学技术为先导,以电视技术和电视设备为基础,以技术与艺术的密切结合而发展的。特别是近年来,随着 非线性编辑系统在电视节目制作中的广泛应用,使得这种合作关系表现的比以往更直接、 更密切。 非线性编辑系统主要是指以计算机为核心构成的视频/音频工作站。一套完善的非线性制作系统应具有的基本功能包括:高质量的视音频输入/输出功能;支持多种格式的素材采集和存储;灵活、方便、快捷的剪辑功能;简明精确的音频制作和音效处理;丰富的二维/三维特技;出色的图文字幕处理;专业抠像和颜色校正能力;精确的基于色彩点的跟踪稳 定功能;强大的基于矢量技术的绘图系统;大量独特的粒子效果;高效的特技合成和网络 渲染能力;完善的素材管理;良好的开放性、兼容性和系统稳定性。非线编强大的技术功 能为我们创作出激动人心的视听效果提供了必备的技术基础,这就要求制作人员不仅要熟 悉和掌握非线编中每一个制作软件的基本功能和操作方法,同时还必须熟悉和掌握编辑中 应该遵循的艺术原则,这样才能在电视节目的制作中更好地实现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 达到技术与艺术的和谐统一。 如非线编钟的声音效果:电视艺术的表现力从根本上很大程度地包含在对电视制作技术 和工艺的掌握之中。不仅包含视觉领域,同样也涉及听觉领域。声音,作为视听媒介的基 本物化元素,与画面一起构成特定的审美时空。声音的全方位传播使画面的内涵得到伸延,使人物的情感得到更充分的展现。电视技术的采录设备为我们提供了同步记录和编辑真实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知识点归纳(2021021617271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知识点归纳 第一部分电视镜头的摄制 1、画面的视觉要素 电影、电视中画面的视觉形象,由下述五种基本要素构成: 一、人物 二、环境 三、事件 四、光线 五、色彩 2、镜头画面的安排 镜头画面的安排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明确画面的主体 二、艺术地处理陪休 三、环境的烘托作用:在环境中,处在主体前面的对象称前景处在主体后面的对象称背景. 前景:大都安排在画面的边缘,它成像大,色调深,在镜头画面上可以起到以下作用: 1.渲染季节气氛和地方色彩 2.加强画面的空间感(拍摄时使用广角可达到此种效果) 3.加强画面的概括力?把要表现事物中最富有特征的部分安置在前景位置上?加强画

面的概括力?如:描写战争的镜头中,背景为横七竖八的尸体,主体是冲锋陷阵的战士,背景是硝烟冲天的战场。这样的安排,把战斗的艰苦和激烈的充分反映出来。 4.给观众以主观地位感?如:用门、窗、栏杆和建筑的一角,飞机翅膀等具有地位特征的景物作为前景,让它们在画面占有较大的位置,可使观众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5.加强装饰美,产生均衡感。背景:一般安排在主体的背后,背景的选择,要注意三个方面:1.选取富有地方特征,时代特征的景物,以利于交代时间、地点和时代背景。 2.力求简洁,画面不能显得凌乱,以免造成观众注意力分散。 3.力求得与主体形成影调上的对比,使主体具有主体感,加强主体的视觉力度。 四、空白和均衡 空白:影视画面中,除了实体对象之外,还有一些由单一色调背景组成的部分,称之为空白。它形成实体对象之间的空隙。空白可以起到下面作用: 1.突出主体 2.创造意境 3.组织呼应关系 4.留下活动的余地 均衡:在把画面的各个部分组成一个完整的统一体的过程中,还要注意画面的均衡性。但在特殊情况下,也可以有意违反均衡性要求,使画面产生一种动荡感,以达到一定的艺术目的。 3、景别的划分和作用 景别:一般可分为:远景、全景、中景、近景和特写?大特写 一、远景:展示区巨大的空间,介绍环境、展现事物规模和气势,或者,表现大环境下主体的活动情况. 二、全景:用来交代事件发生的环境,主体在该环境中的活动,以及主体和周围的环境的关系。 三、中景:常常以动作,情节取胜,并配合语言,表达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交流和相互关系.

《教育电视节目编导与制作》复习资料

《教育电视节目编导与制作》复习资料 1.电视节目的艺术特性包括:兼容性、逼真性、运动性等方面。 2.电视节目的传播特性体现在:即时传播的现场性、互动传播的参与性、节目收视的选择性等方面。 3.电视节目包含了戏剧、音乐、绘画、文学、电影等艺术中的某些元素,是一种以视觉形象为主、时空兼备、 声画结合的综合艺术样式。 4.电视节目按照节目在电视传播活动中所显现的主要性质及其功能来划分可分为:新闻(资讯)类节目、社教(科 普)类节目、文娱(综艺)类节目、服务(生活)类节目。 5.按照电视节目所记录和反映的客观事物的内容进行划分,也就是通常所谓的按题材划分:政治、经济、军事、 科技、文化、法制、民族、宗教等类型。 6.按照节目的形态划分:日常型节目:《新闻联播》,各卫视新闻联播及日常电视剧、杂志型节目:《新闻周刊》、 《东方时空》、综艺娱乐型节目:《快乐大本营》、《星光大道》、特别型节目:《香港回归现场直播》、《十六大专题报道》。 7.按照节目的播出方式划分:录播节目、直播节目。 8.我们将电视节目制作分成三个阶段:构思创作阶段、摄录阶段、编辑混录阶段;或者说:前期构思创作准备 阶段、实施拍摄阶段、后期编辑、混录阶段; 9.构思创作是电视节目制作的第一阶段,是对电视节目进行的总体设计,也是制作成功的关键,因为这个阶段 涉及到整个节目制作理念和意图的具体运作。 10.影视节目文案包括:节目及影视剧的策划方案书、节目剧本、分镜头剧本、拍摄计划书、拍摄现场场记等。 11.演播室制作方式摄制阶段的导演工作包括:包括导演阐述、舞台美术、灯光确定;演员练习走位、交流、表 情、动作;音乐、音响的处理;转播资料的确定,进演播室前的排练等。②落实分镜头剧本中的有关事项:它包括镜头序号、景别、角度、技巧、摄像机编号、导播台切换按钮编号、题词器准备,移动车、升降级、美工对道具布景的准备、美术对服装的装饰等。 12.后期编辑、混录阶段要做的主要工作是:对节目进行线性、非线性编辑及特效处理,按需要配好音乐、字幕、 片头片尾;具体有如下几项工作要做:①确定编辑方式;②素材审看;③素材编辑;④混录合成;⑤成片审看;⑥播出带复制存挡。 13.电视节目的摄制方式,按设备和场地的使用情况对电视节目制作方法进行界定,主要分:1、ENG电视制作 方式;2、EFP电视制作方式;3、ESP制作方式等三种; 14.ENG (Electronic News Gathering ),即“电子新闻采集”,使用便携式的摄像、录像设备采集电视新闻。主要 特点:是迅速、灵活、轻便、而且能同期录像和录音,声画合一,便于进行现场采访和报道。 15.EFP电子现场制作(Electronic Field Production):它是以一整套设备连结为一个拍摄和编辑系统,进行现 场拍摄和现场编辑的节目生产方式。特点:综合了ENG的移动性、灵活性和演播室的制作管理和技术指标控制两个方面的长处,它能把几个小时的节目内容,包括画面、声音、字幕、特技切换等一次制作完毕,即特点是多机拍摄,即时编辑。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连续性、同时性、拓宽了观众视野、机动性强16.ESP (Electronic Studio Production)电子内景制作(或称电子演播室制作))定义:ESP制作方式是在电视台的 演播室内录制节目。主要指演播室录像制作。ESP可以先摄录后编辑;也可以即摄、即播或即录(实况直播或实况录像)。电视演播室由演播室、控制室两部分组成 17.演播室制作方式的特点:第一、同时具备ENG、EFP制作方式的长处。演播室内,既可以采用前期拍摄,后 期制作的分段制作方式,又可以采用多机拍摄,即使编辑的同时制作方式,还可以两者结合。第二、可以排除ENG、EFP两种方式的局限,既可加快分段制作的时效性,又可提高即时制作的把握性。第三、演播室制作必须在编、导、摄、美(工)、服、化(妆)、道(具)、灯光、音响、器材等人眼共同参与下进行,各个部分诨为一体,特别利于特技制作,演播室里可以制作出来令人惊叹的画面艺术效果来(高来高去、陆地飞腾)。第四、完善的设备可以制作出符合广播标准的电视节目 18.虚拟演播室系统:现代演播室结合ESP (Electronic Studio Production)电子内景制作与电脑虚拟现实技术,在 演播室节目制作过程中,利用电脑制作的3D制作产生大量不同栏目背景的2D或3D“虚拟场景”,经电子抠像器实时抠像,产生逼真虚拟现实效果用于制作多个栏目的节目;虚拟演播室系统主要由一套包括:演播室蓝箱、灯光、摄像机跟踪系统、虚拟场景渲染服务器、抠像控制服务器、视音频延时器、色键器等几部分组成。 19.电视摄影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1、过硬的政治素质和高度的敬业精神;2、扎实的技术功底和全面的艺术素

电视节目制作教案

《电视节目制作》教案 授课对象:(根据不同专业、讲授内容侧重点不同) 教学目的: 本课程介绍了电视节目制作的发展历程。重点讲解电视节目制作的规律和电视节目构思与策划。重点要求学生重点掌握电视节目制作的要领,能够独立完成电视节目的制作。具体要求学生掌握摄像机、编辑机及非线性编辑等制作设备的操作,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电视节目制作的实践。 授课方式:讲授为主,实习为辅。 授课学时:36学时。 授课时间: 授课教材:《电视数字制作技术》孟群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授课教师:孟群教授 授课内容与教学进度: 第一周讲授2学时观摩2学时 教学内容(章、节): 第一章电视节目制作概况 第一节电视节目制作手段 第二节电视节目制作方式 第三节电视节目制作流程 教学目的: 了解电视节目制作概况, 掌握电视节目制作流程 教学重点: 1、电视系统的全面数字化使节目制作、传输直到播出都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了解数字化带来的变化,具体体现的方面。 2、数字电视系统构成。数字系统为基础的制作环境(如图1-2)是图像、声音及有关信息统一作为数字数据处理,同时一些基本工作如选材、合成和编辑都是以综合方式来完成的 3、电视节目制作手段:实况直播;电视影片制作;录像制作;电子制作。 4、电视制作方式:ENG方式、EFP方式、ESP方式。 5、重视节目制作工艺流程,加强制作节目的计划性,遵循制作流程的科学性,才能有条不紊地进行节目制作工作,提高制作节目的质量和效率。 教学方法: 多媒体课件教学 第二周讲授6学时实习4学时

教学内容(章、节): 第二章 ENG工作方式 第一节摄像机性能 第二节摄像机操作 第三节 ENG方式工作要点 教学目的: ENG工作方式特性, 熟练操作摄像机 教学重点: 1、摄像机是进行光电转换的设备,它利用三基色原理,通过光学系统,把彩色景物的光像分解为红、绿、蓝三种基色光像,由摄像器件完成光信号到电信号的转换,然后进行信号处理,编码形成彩色全电视信号。 2、摄像机按其性能和用途不同,可划分为广播级、业务级和家用级。CCD摄像器件常用的有IT方式、FT方式、FIT方式。 3、数字摄像机的基本操作,菜单的调出与调整,白平衡的调节,电子快门的调节等实用性技能的掌握。 4、摄像机的使用要点及维护保养。 教学方法: 多媒体课件教学 上机操作 第三周讲授4学时观摩4学时 教学内容(章、节): 第三章电视节目策划 第一节电视节目类型 第二节电视节目策划 第三节电视节目编排 教学目的: 掌握电视节目策划规律, 了解电视节目类型与编排 教学重点: 1、电视节目策划是一个以观众为出发点、以节目为产品、以提高收视率进而提升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目标的媒体运作过程 2、影响策划的外围因素:受众分析电视特性价值判断 2、电视特性: 3、价值判断:教学方法: 多媒体课件教学

电视台的电视节目制作流程修订稿

电视台的电视节目制作 流程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电视台的电视节目制作流程一、前期制作工作流程 第一阶段:构思创作 (1)节目构思,确立节目主题,搜集相关资料,草拟节目脚本。 (2)主创人员策划、写出分镜头方案。 (3)拍摄计划,计划是节目的基础,节目的构思越完善,拍摄的条件和困难考虑得越周全,节目制作就会越顺利。各部门主要负责人讨论并确认拍摄计划并执行。 (4)各部门细化自己的计划,如建造场景道具,征集影片、录像资料等等。 第二阶段现场录制 不同类型节目有其不同的制作方式,以演播室拍摄为例: (1)排演剧本; (2)进入演播室前的排练:演员练习走位、表情、动作、交流;导演阐述,灯光、舞美的最后确定;音响、音乐处理;转播资料的确定。 (3)分镜头剧本:镜头序列、景别、角度、技巧、摄像机编号、切换钮编号;提词器的准备,租赁的设备,移动车,摇臂,布景,道具,美工装饰服装等。 (4)演播室准备:舞美置景,服装配齐,灯光试验,通信联络,录像磁带。 (5)摄像机准备:各设备准备,摄像机检查,调整灯光,带声音操作,化妆,服装,布景,道具,特技的运用。 (6)走场。以上诸项完成之后进行。 (7)最后排演(带机排练)。开始表演、导演处理、协调运用等等。 (8)录像。正式录制或试录,每段的场记、时间标准,适当穿插及备份镜头的拍摄。 2、后期制作工作流程

第三阶段:编辑混录 (1)素材编辑;确认编辑方式、搜寻素材的入、出点并确定;搜寻母带的入、出点并确定。 (2)特技的运用、字幕的制作。 (3)画面编辑后,可进行初审看,结构是否合理,段落层次是否清楚,有无错误并修改。 (4)混录。录解说词及所需的音乐,将解说词、效果声、音乐进行混录,进行音调、音量等处理。 (5)完成片审看。负责人审看并提出意见。 (6)播出带复制存档。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教学内容

1.课程定位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是为播音与主持专业的本科生而设置的专业基础课,是文科类学生的一门基础课程。本课程围绕“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的特点和优势”这一核心问题,所涉及的知识贯穿了广电产制全过程,包括从前期的策划、采访、拍摄到后期的编辑、写作、技术制作的多维度内容。本课程在系统阐述节目制作基本原理/手法的基础上,结合广播电视媒体的大众传播特性,侧重介绍节目制作的现代思维和创作理念,注重对学生创作理念、创作思维和创作技巧等综合素质的培养,使得学生能够树立一种对于广播电视节目的“整体把握观”。 2.课程教学目标 (1)该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能够掌握广播电视制作的基本特点和基本原理,为进一步深入学习专业课程打下基础; (2)正确认识课程的性质、任务和研究对象,全面了解课程的体系、结构,对电视节目制作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3)掌握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4)要求学生紧密联系实际,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正确认识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的实际情况及现状,了解国内国际广播电视节目制作发展状况,能比较正确地吸取相关经验、理论。 知识模块顺序及对应的学时:

第一章:广播电视节目发展绪论(4学时) 第一编电视节目的制作 第二章:电视节目制作基础(4学时) 第三章:电视节目视听语言构成(6学时) 第四章:电视节目摄影造型(10学时) 第五章:电视节目的采访(8学时) 第六章:电视节目的编辑(10学时) 第七章:电视节目解说词(4学时) 第二编广播节目的制作 第八章:广播节目的特点与类别(2学时) 第九章:广播节目的元素构成(4学时) 第十章:广播节目的采访与制作(6学时) 第三编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综合训练(6学时)

从广播电视节目制作流程看《快乐大本营》论文设计

从电视栏目制作流程角度分析《快乐大本营》 摘要: 本文将从电视节目拍摄机位安排场面调度剪辑合成后期包装等方面对湖南卫视品牌节目《快乐大本营》进行分析,把握电视栏目制作流程,学习《快乐大本营》在娱乐方面打造的这一档精神大餐。 关键词快乐大本营机位安排场面调度剪辑合成后期包装研究背景及意义:通过分析湖南卫视品牌节目《快乐大本营》,了 解湖南卫视娱乐电视制作方面的一些流程,通过分析一些在机位安排,场面调度等方面让我们借鉴学习的地方来了解电视栏目制作流程中的不同之处,更好的服务于我们的专业方向。为我们以后从事有关电视节目制作方面的工作打下

一个坚实的基础。 正文: 机位安排: 根据我们在摄像课上的所学,我们知道我们所接触的最基本的机位有九个,根据看《快乐大本营》的镜头组接,我大体推算它有以下机位:

场面调度 场面调度的概念最早用于戏剧,意为”摆在适当的位置”或”放在场景中”,后来引入电影.在电影中场面调度包括演员调度和镜头调度.演员调度就是导演和摄影师依据剧本提供的情节,人物的性格来组织与安排演员的姿态,位置,行动路线以及演员之间的交流。镜头

调度是指确定摄像机的机位,景别,拍摄角度,距离和运动方式。常见的场面调度形式有:分切式,移动式,重复式,对比性,象征性等。因为电影的产生先于电视,所以在电影中的一些理论逐渐地被应用到电视节目中,给电视节目增色不少。 布景,服装,灯光和人物的表情,动作都是场面调度的元素,然而没有一个元素是独立存在的。《快乐大本营》中充分运用场面调度的元素,主持人每次亮相都是注重穿着打扮,以新的装束出现在观众面前,给观众以新颖的感觉。通常电视节目中的各个元素都必须遵守一些通用的形式原则,比如人们可以通过协调或者不协调,统一或者不统一,符合常规或者违背常规,庸俗模仿或者创造型设计等原则来判断电视节目的艺术成败,电视节目的风格特点以及画面是否具有感染力,它用什么形式影响观众,引导观众,支配观众并对观众产生作用,往往都取决于导演的场面调度。在电影中的演员调度在《快乐大本营》中就成了对主持人,嘉宾及现场观众的调度,同时结合摄像机机位的安排,使得节目呈现在电视观众面前的画面优于现场。 剪辑合成 剪辑合成阶段的任务是:依据文本的描述与勾勒,遴选出合用的影响和声音,将事先采集的若干”构件”剪辑,组合起来,并通过一系列的补救手段,全面实现表述意图.只有经过剪辑合成,电视节目才能实现最后的活的呈现.剪辑合成是决定电视节目生死,决定创作成败的最后冲刺阶段.拍摄时可能不能尽善尽美,但通过剪辑技巧,通过把场景合起来,能弥补拍摄的不足.剪辑合成阶段的目标是:集腋成裘,聚

电视节目制作系统复习要点

1.简述彩色电视摄像机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基本组成:光学系统(包括变焦镜头、分色棱镜、滤色片)、摄像管系统(包括CCD和CCD驱动电器)、视频处理系统(视频信号放大与处理电路)、编码器、信号同步发生器等。 工作原理:利用三基色原理,通过光学系统,将景物的彩色光像分解为三幅单色光像,然后由摄像器件完成光电转换,并通过视频通道进行校正、处理、编辑后形成所需的复合信号、分量信号等。 光学系统的作用;成像、分色、改变入射光的强度和校正摄像机的光谱特性 摄像管系统的作用;将红绿蓝三色图像转换成RGB三路图像信号 视频处理系统的作用;将各摄像管输出的微弱的信号经取样保持、放大、和各种加工处理,使输出的图像信号符合编码要求 编码器的作用;将RGB三路基色信号按所采用的彩色电视制式的要求,通过混合矩阵和平衡调制等电路处理,得到合乎标准的亮度信号、分量信号和彩色全电视信号,作为摄像机的输出同步信号发生器的作用;是产生摄像机所需要的各种消隐脉冲、箝位脉冲、行场同步脉冲及彩色副载频信号等,有些还产生各种测试信号以供测试本机和调整彩色电视机输出信号的质量

2.简述CCD摄像器件的工作原理: 光——光电转换——电荷储存——电荷转移——电荷输出 CCD单元(MOS)结构施加正电压产生可以储存少数载流子的势阱,光照射后,电子被吸收到势阱中,形成点荷包。随着光照产生点荷包,势阱高地变换,点荷在按一定顺序排列的MOS结构中不断转移向外电路输出,形成电流信号 3.摄像机的主要性能指标: 1)电荷耦合器件 a)CCD类型(帧间、行键、帧-行间转换) b)CCD数量(1.2.3.) c)CCD尺寸(越大感光区越大,像素数越多) d)CCD像素数(越多分辨率越高) 2)分解力:分解图像的能力,水平、垂直分解力,水平分解 力越高清晰度越高 3)灵敏度:光电转换灵敏程度,实质是光电转换效率 4)信噪比:有用信号与噪声的比值,信噪比越高,画面越干 净,图画质量越高 5)量化比特数:数字摄像机模拟信号/数字信号(A/D)的信 号比,现在厂家生产一般都为12比特 6)光学系统,光学变焦比越大越好 4.摄像机的正确操作步骤: 装电池——装磁带——打开电源,开机预热——打开镜头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