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课件教案ppt】 经皮二尖瓣修复术(mitraclip)的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冠脉介入治疗术后护理ppt课件

卧床期间加强生活护理,满足病人生 活需要,为患者创造一个安静、舒适、整 洁的休养环境。
ppt课件
10
5、抗凝治疗的护理
术后常规给予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 注意观察伤口和皮肤黏膜有无出血倾向 (如伤口渗血、牙龈出血、鼻出血、血尿、 血便、呕血等),并随时监测出凝血时间 和凝血酶原时间。同时注意观察血压、意 识、瞳孔等改变,尽量发现可能的出血并 发症,早期争取有效的治疗措施。
ppt课件
11
6、观察血运 冠脉造影、PCI术后,
尤其是留置血管鞘的病人, 应注意观察足背动脉搏动情 况(因出现血栓首先为足背 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皮 肤颜色及温度变化,如发现 动脉搏动下消失、皮肤苍白、 发凉或肢体肿胀时,多为肢 体动脉栓塞,应通知医生及 时应用血管扩张剂,并应用 溶栓、抗凝等治疗。
ppt课件
4
三、适应症
1、稳定型心绞痛经药物治疗后仍有症状,狭 窄的血管供应中到大面积处于危险中的存 活心肌的病人;
2、有轻度心绞痛症状或无症状单心肌缺血的 客观证据明确,狭窄病变显著,病变血管 供应中到大面积存活心肌的病人;
3、介入治疗后心绞痛复发,管腔再狭窄者;
ppt课件
5
4、急性心肌梗死;
ppt课件
28
ppt课件
23
(五)低血压
原因:多为拔除鞘管时伤口局部加压后引 发血管迷走神经反射(抑制交感和副交感 神经,导致心率减慢,血管扩张,血压下 降)所致 表现:面色苍白、冷汗、心悸、血压下降 甚至测不到,及恶心、呕吐等迷走神经张 力增高的表现,严重时心跳停止。
ppt课件
24
措施: 1、备好利多卡因,协助做好拔管前局麻,减
轻疼痛感。 2、备好阿托品、多巴胺等急救药品,密切观
ppt课件
10
5、抗凝治疗的护理
术后常规给予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 注意观察伤口和皮肤黏膜有无出血倾向 (如伤口渗血、牙龈出血、鼻出血、血尿、 血便、呕血等),并随时监测出凝血时间 和凝血酶原时间。同时注意观察血压、意 识、瞳孔等改变,尽量发现可能的出血并 发症,早期争取有效的治疗措施。
ppt课件
11
6、观察血运 冠脉造影、PCI术后,
尤其是留置血管鞘的病人, 应注意观察足背动脉搏动情 况(因出现血栓首先为足背 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皮 肤颜色及温度变化,如发现 动脉搏动下消失、皮肤苍白、 发凉或肢体肿胀时,多为肢 体动脉栓塞,应通知医生及 时应用血管扩张剂,并应用 溶栓、抗凝等治疗。
ppt课件
4
三、适应症
1、稳定型心绞痛经药物治疗后仍有症状,狭 窄的血管供应中到大面积处于危险中的存 活心肌的病人;
2、有轻度心绞痛症状或无症状单心肌缺血的 客观证据明确,狭窄病变显著,病变血管 供应中到大面积存活心肌的病人;
3、介入治疗后心绞痛复发,管腔再狭窄者;
ppt课件
5
4、急性心肌梗死;
ppt课件
28
ppt课件
23
(五)低血压
原因:多为拔除鞘管时伤口局部加压后引 发血管迷走神经反射(抑制交感和副交感 神经,导致心率减慢,血管扩张,血压下 降)所致 表现:面色苍白、冷汗、心悸、血压下降 甚至测不到,及恶心、呕吐等迷走神经张 力增高的表现,严重时心跳停止。
ppt课件
24
措施: 1、备好利多卡因,协助做好拔管前局麻,减
轻疼痛感。 2、备好阿托品、多巴胺等急救药品,密切观
心血管疾病介入治疗培训ppt课件

心血管疾病介入治疗
19
常见血管名称
左主干,LMT 左前降支,left anterior descending,LAD 左回旋支,left circumflex,LCX 对角支,diagonal branch,D 右冠状动脉,right coronary artery,RCA 后降支,右室支,etc
心血管疾病介入治疗
导管从右 股静脉通 过房间隔 缺损至左 房造影
46
ASD封堵术
心血管疾病介入治疗
封堵伞到 位
47
ASD封堵术
心血管疾病介入治疗
释放封 堵伞
48
VSD封堵术
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 VSD) 是指左右心室之间存在着异常交通, 引起心室水平的左向右分流,导致血流动 力学的改变。占先心病的12~23%。
3
冠心病介入治疗
冠心病是目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一大类 疾病。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 称,是因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腔狭 窄(心绞痛)或阻塞(心肌梗死)导致心 肌缺血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
心血管疾病介入治疗
4
冠心病介入治疗
冠脉造影+球囊扩张术+支架置入术(经皮 冠脉内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是目前治疗冠心病,解 除冠状动脉狭窄或阻塞病变的比较成熟和 有效的方式
blood pressure control 控制血压 C. cholesterol lowering 控制血脂水平
cigarettes quitting 戒烟
心血管疾病介入治疗
31
冠心病的二级预防
D. diet control 控制饮食 diabetes treatment 治疗糖尿病
心脏瓣膜病PPT课件

风湿性心脏病(rheumatic heart disease)简称风心病, 是风湿性炎症过程所致瓣膜损害,主要累及40岁以下 人群
.
3
第一节 二尖瓣疾病
二尖瓣狭窄
二尖瓣狭窄(mitral stenosis)的最常见病因为风 湿热。2/3的患者为女性。约半数患者无急性风 湿热史,但多有反复链球菌扁桃体炎或咽峡炎
.
14
并发症的处理
1.大量咯血:坐位,镇静剂,利尿及降低肺静脉压 2.急性肺水肿 处理原则与急性左心衰竭 ①选用扩张静脉药物,避免使用扩张小动脉为主的药物 ②正性肌力药对二尖瓣狭窄的肺水肿无益,仅在快速房
颤时可静注西地兰,以减慢心室率 3.右心衰竭 限钠盐摄入,利尿,强心等 4.心房颤动 争取恢复和保持窦性心律 控制心室率 预防
间闻及舒张早期吹风样杂音,称Graham-Steel杂音 ②右心室扩大伴相对性三尖瓣关闭不全时,三尖瓣区闻及SM
.
9
并发症
一、心房颤动 二、急性肺水肿 三、血栓栓塞 四、右心衰竭 五、感染性心内膜炎 六、肺部感染
.
10
实验室检查
一、X线检查 双心房影,梨形心脏(左房右
室增大,主动脉结缩小,肺动脉 扩张),肺淤血,增大的左房压 迫食管下段后移 二、心电图
.
17
病因
慢性:二尖瓣脱垂、风心病、冠心病、腱索断裂、二 尖瓣环和环下部钙化、感染性心内膜炎、左心室显著 扩大、其它
急性:腱索断裂、感染性心内膜炎、AMI、创伤损害二 尖瓣结构、人工瓣膜损坏
.
18
临床表现
一、症状
急性:轻度反流仅有轻微劳力性呼吸困难。严重反流很快发生急 性左心衰竭。
慢性:轻度可终身无症状。严重反流有心排血量减少的症状, 疲乏无力为突出症状。
.
3
第一节 二尖瓣疾病
二尖瓣狭窄
二尖瓣狭窄(mitral stenosis)的最常见病因为风 湿热。2/3的患者为女性。约半数患者无急性风 湿热史,但多有反复链球菌扁桃体炎或咽峡炎
.
14
并发症的处理
1.大量咯血:坐位,镇静剂,利尿及降低肺静脉压 2.急性肺水肿 处理原则与急性左心衰竭 ①选用扩张静脉药物,避免使用扩张小动脉为主的药物 ②正性肌力药对二尖瓣狭窄的肺水肿无益,仅在快速房
颤时可静注西地兰,以减慢心室率 3.右心衰竭 限钠盐摄入,利尿,强心等 4.心房颤动 争取恢复和保持窦性心律 控制心室率 预防
间闻及舒张早期吹风样杂音,称Graham-Steel杂音 ②右心室扩大伴相对性三尖瓣关闭不全时,三尖瓣区闻及SM
.
9
并发症
一、心房颤动 二、急性肺水肿 三、血栓栓塞 四、右心衰竭 五、感染性心内膜炎 六、肺部感染
.
10
实验室检查
一、X线检查 双心房影,梨形心脏(左房右
室增大,主动脉结缩小,肺动脉 扩张),肺淤血,增大的左房压 迫食管下段后移 二、心电图
.
17
病因
慢性:二尖瓣脱垂、风心病、冠心病、腱索断裂、二 尖瓣环和环下部钙化、感染性心内膜炎、左心室显著 扩大、其它
急性:腱索断裂、感染性心内膜炎、AMI、创伤损害二 尖瓣结构、人工瓣膜损坏
.
18
临床表现
一、症状
急性:轻度反流仅有轻微劳力性呼吸困难。严重反流很快发生急 性左心衰竭。
慢性:轻度可终身无症状。严重反流有心排血量减少的症状, 疲乏无力为突出症状。
冠脉介入治疗ppt课件

患者的年龄、性别、基础疾病等自身 状况对冠脉介入治疗的预后产生影响。
术后护理和药物治疗对冠脉介入治疗 的预后起到关键作用,需严格遵循医 嘱,定期复查。
病变严重程度
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病变部位 和数量等因素也会影响治疗效果和预 后。
04
冠脉介入治疗的并发症与处理
常见并发症
出血
冠脉介入治疗过程中可能导致 穿刺部位出血,严重时可能引
利用基因检测和大数据分析等技术,预测患者对不同治疗方法的反应,为个体化治 疗提供科学依据。
开展多学科协作,综合考虑患者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因素,制定全面的个体化治疗 方案。
未来发展方向与挑战
探索更加安全、有效的介入材 料和器械,提高治疗的远期效 果和安全性。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共同推 进冠脉介入治疗领域的科技进 步与发展。
特点
具有微创、安全、有效的优点, 是治疗冠心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历史与发展
历史
冠脉介入治疗始于20世纪70年代, 经过多年的发展,技术不断改进和完 善。
发展
目前,冠脉介入治疗已经成为全球范 围内治疗冠心病的主要方法之一,技 术仍在不断进步和创新。
适用范围与限制
适用范围
适用于冠状动脉狭窄、心肌梗死等冠心病患者的诊断和治疗 。
术前评估
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 了解患者的病情和药物 过敏史,减少并发症的
发生。
规范操作
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 冠脉介入治疗,减少血 管损伤和过敏反应的发
生。
术后观察
术后密切观察患者情况, 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如出血、血管损伤等。
药物治疗
对于过敏反应和心肌梗 死等并发症,及时使用 药物治疗,减轻症状、
03
PCI术后患者的心脏康复整体治疗病例分享PPT精选课件

• 在安静条件下,正常人每分钟耗氧量为3.5ml/kg,定 为1MET(代谢当量)。不同活动状态下的能量消耗为 3.5ml/kg的倍数,即为其代谢当量数METs。
• 用METs表示康复运动方案中运动强度的大小和能量代谢 的情况,用来评定康复时的心脏功能水平及日常生活活 动能力(ADL)水平,是一种公认的客观指标。
13
主动循环呼吸技术(ACBT)
• 主动呼吸循环技术(ACBT)目前已广泛用于左心衰、胸腹 部术后、慢性支气管炎、COPD等疾病的康复治疗之 中.ACBT是一种可变化的弹性治疗方法,用于松动和清除 过多的支气管分泌物,可提高肺功能,可以根据每个患者 气道分泌物的情况进行调整,患者可以主动完成或经过辅 助完成.该呼吸训练技术起源于新西兰,随后多个随机临床 试验在英国皇家布朗普顿医院进行.1979年,Pryor等在 “用力呼气技术”的相关研究中,首次使用“主动呼吸循环 技术”一词,而Webber于1990年对ACBT进行定义,ACBT 不仅包括用力呼气技术,而且强调了胸廓扩张训练的应用 以及呼吸控制的必要性。
后 呼吸次数
末梢利用氧能力
总
变化变Leabharlann 化2倍5~
7 2.5~3.5倍 倍
1
↑↑
0
~
2
↑↑
0
倍
30 30
II期康复
• 运动方式
• 有氧训练
•步行、骑车、慢
跑、游泳等 • 抗阻运动 • 柔韧性训练 • 作业训练 • 医疗体操、气功
31
II期康复
最准确
• 运动强度(靶强度)
• 心肺运动试验方式
• 最大心率的70%-85%
帮助
术后第三天 66
135/77 + 25
• 用METs表示康复运动方案中运动强度的大小和能量代谢 的情况,用来评定康复时的心脏功能水平及日常生活活 动能力(ADL)水平,是一种公认的客观指标。
13
主动循环呼吸技术(ACBT)
• 主动呼吸循环技术(ACBT)目前已广泛用于左心衰、胸腹 部术后、慢性支气管炎、COPD等疾病的康复治疗之 中.ACBT是一种可变化的弹性治疗方法,用于松动和清除 过多的支气管分泌物,可提高肺功能,可以根据每个患者 气道分泌物的情况进行调整,患者可以主动完成或经过辅 助完成.该呼吸训练技术起源于新西兰,随后多个随机临床 试验在英国皇家布朗普顿医院进行.1979年,Pryor等在 “用力呼气技术”的相关研究中,首次使用“主动呼吸循环 技术”一词,而Webber于1990年对ACBT进行定义,ACBT 不仅包括用力呼气技术,而且强调了胸廓扩张训练的应用 以及呼吸控制的必要性。
后 呼吸次数
末梢利用氧能力
总
变化变Leabharlann 化2倍5~
7 2.5~3.5倍 倍
1
↑↑
0
~
2
↑↑
0
倍
30 30
II期康复
• 运动方式
• 有氧训练
•步行、骑车、慢
跑、游泳等 • 抗阻运动 • 柔韧性训练 • 作业训练 • 医疗体操、气功
31
II期康复
最准确
• 运动强度(靶强度)
• 心肺运动试验方式
• 最大心率的70%-85%
帮助
术后第三天 66
135/77 + 25
冠心病介入治疗PPT课件

机制:斑块压缩;斑块破裂;偏心病变无病变血管壁 扩张;病变冠脉均衡扩张并伴有斑块的
轻微压缩;斑块碎裂、撕裂伴局部管壁分离
支架植入术
▪1986年Sigwart首次应用于临床,目前已取代单纯PTCA成 为PCI首选 ▪应用范围 ➢ 治疗因球囊扩张造成的血管急性闭塞或严重的血管夹层
➢ 预防再狭窄的作用 ➢ 冠状动脉桥血管支架
脑血管意外/卒中:病人有脑血管意外的临床表现,至少发作 24小时内症状持续。
再狭窄:随访时冠脉造影示原扩张血管段狭窄>50%;临床再 狭窄是指发生与再狭窄相关的临床事件,需要对靶血管再次 行血运重建治疗,多发生在术后6个月内,发生率约为20%~ 40%。
术后再狭窄
弹性回缩(elastic coil)
TIMI分级可反应IRA开通情况,与死亡率相关
TIMI3级:TIMP0或1级,死亡率高达5.4%;
TIMP2级,死亡率为4.4%;
(p=0.007)
TIMP3级,死亡率为2.0%;
TIMP分级是AMI病人30天死亡率的独立危险因素
PCI术前准备
术前当日晨禁食、可饮少量水,可服药 术前充分抗血小板治疗(波立维或抵克力得) 完善凝血全套
PCI术后处理
右腿伸直平卧至拔除股动脉鞘后24小时。
术后常规心电监护,血压监测24小时,并注意监测 心肌酶,肾功能情况。
术后补液2000—3000ml(包括口服和静脉补液)。 术后24小时内若无明确心绞痛发作慎用硝酸酯类制剂, 特别是右心梗死的病人,以防有效循环血量不足。
术后用药:阿斯匹林0.3 Qd+波立维75mg Qd 2月或 抵克立得0.25 Bid一个月,然后改为阿斯匹林0.1 Qd 持续使用。
▪临床试验证明:开通梗塞相关血管(IRA)是治疗AMI的关 键,可有效改善近期及远期预后 ▪直接PCI效果优于溶栓治疗 ▪溶栓失败后补救性PCI对患者仍然有益 ▪直接PCI时支架植入优于单纯PTCA治疗 ▪转运至有条件的中心实施PCI术优于就地溶栓治疗
轻微压缩;斑块碎裂、撕裂伴局部管壁分离
支架植入术
▪1986年Sigwart首次应用于临床,目前已取代单纯PTCA成 为PCI首选 ▪应用范围 ➢ 治疗因球囊扩张造成的血管急性闭塞或严重的血管夹层
➢ 预防再狭窄的作用 ➢ 冠状动脉桥血管支架
脑血管意外/卒中:病人有脑血管意外的临床表现,至少发作 24小时内症状持续。
再狭窄:随访时冠脉造影示原扩张血管段狭窄>50%;临床再 狭窄是指发生与再狭窄相关的临床事件,需要对靶血管再次 行血运重建治疗,多发生在术后6个月内,发生率约为20%~ 40%。
术后再狭窄
弹性回缩(elastic coil)
TIMI分级可反应IRA开通情况,与死亡率相关
TIMI3级:TIMP0或1级,死亡率高达5.4%;
TIMP2级,死亡率为4.4%;
(p=0.007)
TIMP3级,死亡率为2.0%;
TIMP分级是AMI病人30天死亡率的独立危险因素
PCI术前准备
术前当日晨禁食、可饮少量水,可服药 术前充分抗血小板治疗(波立维或抵克力得) 完善凝血全套
PCI术后处理
右腿伸直平卧至拔除股动脉鞘后24小时。
术后常规心电监护,血压监测24小时,并注意监测 心肌酶,肾功能情况。
术后补液2000—3000ml(包括口服和静脉补液)。 术后24小时内若无明确心绞痛发作慎用硝酸酯类制剂, 特别是右心梗死的病人,以防有效循环血量不足。
术后用药:阿斯匹林0.3 Qd+波立维75mg Qd 2月或 抵克立得0.25 Bid一个月,然后改为阿斯匹林0.1 Qd 持续使用。
▪临床试验证明:开通梗塞相关血管(IRA)是治疗AMI的关 键,可有效改善近期及远期预后 ▪直接PCI效果优于溶栓治疗 ▪溶栓失败后补救性PCI对患者仍然有益 ▪直接PCI时支架植入优于单纯PTCA治疗 ▪转运至有条件的中心实施PCI术优于就地溶栓治疗
MitraClip经导管二尖瓣产品、临床试验数据及销售情况

2002 年,初代 MitraClip 原型产品问世,其设计核心是采用了可 Clip Arm+Gripper 的设计,Clip Arm 可以做 0-120°左右的运动进行瓣叶抓捕,Gripper 为带有倒刺的金属 丝,用以稳定瓣叶。
2016 年,第二代MitraClip NT 上市,它在初代的基础上,增加的 Gripper 的展开角度 从 85°增加到 120°。
29.1%,对照组为 46.1%;MitraClip 组年化再住院率为 35.8%,对照组年化再住院率为 67.9%。在 MitraClip 组存活患者中,12 个月 MR≤2+的比例达到 94.8%,2 年时达 99.1%, 显示出优异的治疗效果,并且在 6 分钟步行试验改善、生活质量评分改善、NYHA 评级、 左心室逆重构也都显著优于药物治疗组。
107
71 18%
46%
G4 System
59
77
5%
-
COAPT
302
72
8%
57%
左室射分 数 LVEF
NA 43% NA 48% 37% 48%
-
54.4%
60.0%
62%
50% 31%
继发性 MR 71% 72% 77% 70% 78% 62% 40%
59%
27%
21%
56% 100%
治疗后 MR≤2+
1
第三代 MitraClip NTR/XTR 系统于 2018 年上市,该系统具备两个不同型号 (XTR/NTR),以适应不同类型的瓣叶条件,其中 MitraClip NTR 与 NT 设计基本类 似,XTR 将 ClipArm 的长度由原来的约 9mm 提升到约 12mm (单臂长度),相应 的 Gripper 长度也增加了约 3mm,从而获得更大的抓捕面积。同样 MitraClip 输送系统 的设计也独具特色,采用了三层双调弯设计的输送系统,可以通过股静脉房间隔 入路的途径,将 MitraClip 准确的释放到二尖瓣区域的目标位置。
2016 年,第二代MitraClip NT 上市,它在初代的基础上,增加的 Gripper 的展开角度 从 85°增加到 120°。
29.1%,对照组为 46.1%;MitraClip 组年化再住院率为 35.8%,对照组年化再住院率为 67.9%。在 MitraClip 组存活患者中,12 个月 MR≤2+的比例达到 94.8%,2 年时达 99.1%, 显示出优异的治疗效果,并且在 6 分钟步行试验改善、生活质量评分改善、NYHA 评级、 左心室逆重构也都显著优于药物治疗组。
107
71 18%
46%
G4 System
59
77
5%
-
COAPT
302
72
8%
57%
左室射分 数 LVEF
NA 43% NA 48% 37% 48%
-
54.4%
60.0%
62%
50% 31%
继发性 MR 71% 72% 77% 70% 78% 62% 40%
59%
27%
21%
56% 100%
治疗后 MR≤2+
1
第三代 MitraClip NTR/XTR 系统于 2018 年上市,该系统具备两个不同型号 (XTR/NTR),以适应不同类型的瓣叶条件,其中 MitraClip NTR 与 NT 设计基本类 似,XTR 将 ClipArm 的长度由原来的约 9mm 提升到约 12mm (单臂长度),相应 的 Gripper 长度也增加了约 3mm,从而获得更大的抓捕面积。同样 MitraClip 输送系统 的设计也独具特色,采用了三层双调弯设计的输送系统,可以通过股静脉房间隔 入路的途径,将 MitraClip 准确的释放到二尖瓣区域的目标位置。
PCI术健康教育PPT课件

(1)对药物治疗中心绞痛仍较重者,明确动 脉病变 情况以及考虑介入性治疗或旁 路移植手术;
(2)胸痛似心绞痛而不能确诊者;
(3)中老年病人心脏增大、心力衰竭、心律 失常, 疑有冠心病而无创性检查未能
确诊者。
.
3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
概述:
是用心导管技术疏通狭窄甚至闭塞的冠状 动脉官腔,从而改善心肌的血流灌注的方 法。
.
7
3. 术后护理
① 心电、血压监护24h。
② 即刻做12导联心电图,与术前对比,有症状时复查。
③ 拔除动脉鞘管后,按压穿刺部位15~20分钟以彻底止血,以弹力 绷带加压包扎,桡动脉压迫止血4-6h,要平躺24小时,砂袋压迫 6~8h术侧肢体制动24h,防止出血。如果病人要做咳嗽、打呵欠
一部分手术做的较晚的患者,因为心脏损伤较重,介入治疗虽然能够改善缺血区域的血供,但对已经损伤的 心肌效果有限。因此这类病人应当避免过多劳累,以免心脏压力体大
.
10
THANKS.
.
11
等动作时,最好让家属协助压迫穿刺部位后再做。
④ 术后病人应尽可能的多饮水,最好进饮1500-2000ml水,以促进 造影剂的排出。
⑤ 术后除密切观察穿刺点有无渗血外,还应观察穿刺侧手臂血液循 环情况,并随时询问患者有无胀、痛、麻木感觉,根据指体的色 泽、温度、手指活动、毛细血管充盈试验、指腹张力情况等综合 判断,以便更好地观察血液循环情况。
适应症:
① 稳定型心绞痛经药物治疗后仍有症状
,狭窄的血管供应中到大面积处于危
险中的存活心肌的病人。
② 有轻度心绞痛症状或无症状但心肌缺
血的客观证据明确,狭窄病变显著,
病变血管供应中到大面积存活心肌的
(2)胸痛似心绞痛而不能确诊者;
(3)中老年病人心脏增大、心力衰竭、心律 失常, 疑有冠心病而无创性检查未能
确诊者。
.
3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
概述:
是用心导管技术疏通狭窄甚至闭塞的冠状 动脉官腔,从而改善心肌的血流灌注的方 法。
.
7
3. 术后护理
① 心电、血压监护24h。
② 即刻做12导联心电图,与术前对比,有症状时复查。
③ 拔除动脉鞘管后,按压穿刺部位15~20分钟以彻底止血,以弹力 绷带加压包扎,桡动脉压迫止血4-6h,要平躺24小时,砂袋压迫 6~8h术侧肢体制动24h,防止出血。如果病人要做咳嗽、打呵欠
一部分手术做的较晚的患者,因为心脏损伤较重,介入治疗虽然能够改善缺血区域的血供,但对已经损伤的 心肌效果有限。因此这类病人应当避免过多劳累,以免心脏压力体大
.
10
THANKS.
.
11
等动作时,最好让家属协助压迫穿刺部位后再做。
④ 术后病人应尽可能的多饮水,最好进饮1500-2000ml水,以促进 造影剂的排出。
⑤ 术后除密切观察穿刺点有无渗血外,还应观察穿刺侧手臂血液循 环情况,并随时询问患者有无胀、痛、麻木感觉,根据指体的色 泽、温度、手指活动、毛细血管充盈试验、指腹张力情况等综合 判断,以便更好地观察血液循环情况。
适应症:
① 稳定型心绞痛经药物治疗后仍有症状
,狭窄的血管供应中到大面积处于危
险中的存活心肌的病人。
② 有轻度心绞痛症状或无症状但心肌缺
血的客观证据明确,狭窄病变显著,
病变血管供应中到大面积存活心肌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itraclip超声评价
超声提示严重MR
10
ACCESS EU – ESC 2012
Investigational Device only in the U.S. Not available for sale in the U.S.
Mitraclip超声评价
释放Clip前后反流明显减轻
11
ACCESS EU – ESC 2012
4
ACCESS EU – ESC 2012
Investigational Device only in the U.S. Not available for sale in the U.S.
二尖瓣反流治疗
低危、年轻患者接受二尖瓣外科修复术住院期间 死亡率1%-2%,而高危或老年患者接受二尖瓣 置换术的死亡率高达25%,也并不是所有患者都 能耐受外科手术;
13
ACCESS EU – ESC 2012
Investigational Device only in the U.S. Not available for sale in the U.S.
Mitraclip技术参考适应症
(4)二尖瓣开放面积>4.0 cm2(避免术后出现 二尖瓣狭窄); (5)二尖瓣初级腱索不能断裂(次级腱索断 裂则不影响); (6)前后瓣叶A2,P2处无钙化、无严重瓣中 裂; (7)二尖瓣反流主要来源于A2、P2之间,而 不是其它位置;
二尖瓣反流的从病因上可分为功能性及器质性(退 行性)两大类; 中重度以上的二尖瓣反流病因中,以退形性变和风 湿性多见,其次是功能性,多由于瓣环扩大导致二 尖瓣关闭不全。
2
ACCESS EU – ESC 2012
Investigational Device only in the U.S. Not available for sale in the U.S.
与其相比,Mitraclip瓣膜修复术与外科瓣膜置 换术比较,同样能改善患者左心室功能、死亡率 更低且不用抗凝等优点;
5
ACCESS EU – ESC 2012
Investigational Device only in the U.S. Not available for sale in the U.S.
Investigational Device only in the U.S. Not available for sale in the U.S.
二尖瓣反流治疗
临床试验显示药物治疗只能改善患者症状,而 不能延长患者生存或手术时机; 外科手术瓣膜修复或置换术被认为是该疾病的 标准治疗方法,已被证实能缓解患者的症状及 延长其寿命,但对功能性MR效果较差,特别是 缺血性二尖瓣反流;
6
ACCESS EU – ESC 2012
Investigational Device only in the U.S. Not available for sale in the U.S.
Mitraclip植入过程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7
ACCESS EU – ESC 2012
Investigational Device only in the U.S. Not available for sale in the U.S.
经皮二尖瓣修复术(MitraClip)的研究进展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中心 马依彤
1
ACCESS EU – ESC 2012
Investigational Device only in the U.S. Not available for sale in the U.S.
二尖瓣反流概述
二尖瓣反流是由于二尖瓣叶、瓣环、乳头肌、腱索 等器质性或功能性改变导致二尖瓣前后叶吻合不良 导致的;
Mitraclip技术原理
MitraClip技术是在外科修缘对缘二尖瓣修复 技术的启发下,使用一个特制的二尖瓣夹合器 ,经股静脉进入、穿刺房间隔、进入左心房及 左室,在三维超声及DSA引导下,使用二尖瓣夹 合器夹住二尖瓣前、后叶的中部,使二尖瓣在 收缩期由大的单孔变成小的双孔,从而减少二 尖瓣反流;
Mitraclip技术过程
8
ACCESS EU – ESC 2012
Investigational Device only in the U.S. Not available for sale in the U.S.
Mitraclip技术过程
9
ACCESS EU – ESC 2012
Investigational Device only in the U.S. Not available for sale in the U.S.
14
ACCESS EU – ESC 2012
Investigational Device only in the U.S. Not available for sale in the U.S.
二尖瓣反流概述
严重二尖瓣反流患者会引起左室肥大及扩张,最终 导致收缩功能障碍及心衰。左心房压力也因为反流 而增大,容易导致房颤和肺动脉高压;
≥65岁人群至少中度及以上MR发生率为6.4%。中重度MR见于15-30%心衰患者,12%心梗后1月内患者 。
3
ACCESS EU – ESC 2012
Investigational Device only in the U.S. Not available for sale in the U.S.
Mitraclip超声评价
三维超声下显示二尖瓣呈双孔
12
ACCESS EU – ESC 2012
Investigational Device only in the U.S. Not available for sale in the U.S.
Mitraclip技术参考适应症
目前MitraClip主要参考适应症根据欧洲ESC瓣膜病指 南、EVEREST I、II及ACCESS EU等系列研究: (1)功能性或者器质性中、重度二尖瓣反流; (2)患者具有症状,或者有心脏扩大、房颤或肺动 脉高压等并发症; (3)左室收缩末内经≤55mm、左室射血分数(LVEF )>25%,心功能稳定,可以平卧耐受心导管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