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中音乐 悲剧美与喜剧美教案

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中音乐 悲剧美与喜剧美教案
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中音乐 悲剧美与喜剧美教案

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4高中音乐悲剧美与喜剧美教案

一、教学目标:

1、感受音乐作品《松花江上》、《一个华沙幸存者》(片段)、《跳蚤之歌》、《野蜂飞舞》等

悲剧美与喜剧美,并与大家交流欣赏体验。

2、了解音乐悲剧美与喜剧美的表现特征。

3、能从音乐要素的角度来分析:音乐作品是通过怎样的手法将悲剧或喜剧效果进行呈现的。

二、教学难点与重点

重点——理解悲剧美与喜剧美的内涵。

难点——区分悲剧美与喜剧美的不同特点。

三、教学音像资料

1、《辛德勒名单》片段(视频)

2、《卓别林》片段(视频)

3、歌曲《松花江上》(视频)

4、勋伯格的《一个华沙幸存者》(片段)(CD)

5、歌曲《跳蚤之歌》(视频)

6、科萨可夫《野蜂飞舞》(视频)

四、教学流程设计

1、导入:欣赏两段视频:《辛德勒名单》片段、《卓别林》片段。

提问:这两段视频给人的感受有什么不同?

(第一段:悲伤、沉重,第二段:幽默、令人发笑)

出示课题:悲剧美与喜剧美。

2、听赏张寒晖创作的歌曲《松花江上》。

①、创作背景:

战争给人类带来的是心灵与肉体无尽的伤痛,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入侵我国东北,发动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拉开了侵略中国的战争序幕。1936年,当时身为中学教员的张寒晖先生,亲眼目睹了日本帝国主义在我国东北犯下的滔天大罪和当地百姓四处逃亡的悲惨景象,含泪写下了具有浓郁悲剧色彩的歌曲《松花江上》。

②。初步听赏。

提问:歌曲的哪一部分最具悲剧美?它是怎样表现的?

③、深入体验。

提问:随音乐哼唱“九一八,九一八……”唱段,谈谈其音乐语言有何特点?

(在音乐的悲剧美中,旋律和音色具有最为重要的作用,它们或如泣如诉、婉转低回;或暗淡深沉、浑厚浓郁;刚烈悲愤、警号长鸣。当悲剧美与壮美结合时起到悲壮的效果。另外沉缓滞重的节奏、爆发式的力度变换、表现中起不可忽视的作用。)

3、听赏勋伯格的《一个华沙幸存者》(片段)。

①、作品创作背景。

在整个20世纪,人类社会最大的悲剧莫过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了,德国法西斯犯下的滔天罪行罄竹难书。1947年奥籍犹太裔作曲家勋伯格,用现代作曲技法创作了一部震惊世界的音乐作品,来表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法西斯在华沙集体杀害犹太人的事件。

②、感受体验音乐。

提问:你听到了些什么?

作品给了你怎样的感受?(紧张、恐怖)

这种感受是用怎样的音响来营造的呢?(尖锐、不和谐)

③、师生交流。

④、小结:音乐的悲剧美是把现实生活中的悲剧从情感体验的角度加以集中、浓缩,以音乐所特有的表情效果,使人们在苍凉悲愤或慷慨激昂的感受中,获得音乐美的体验。鲁迅先生说过,悲剧就是将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当有价值的东西遭到毁灭的时候,总是能给人的心灵以震撼的。在这部作品中,作者用这种尖锐、不和谐的声音,就是为了描写纳粹集中营的紧张、恐怖,表现纳粹的残暴,从而激起人们对法西斯暴行的愤怒与仇恨,对受害者的同情。

4、欣赏穆索尔斯基创作的歌曲《跳蚤之歌》。

①、听赏音乐。

提问:歌曲为什么让人发笑,其喜剧美的特征是怎样呈现出来的?

②、小结:歌曲为我们讲述的这个荒诞故事;演唱者塑造出的生动音乐形象;以及这种半朗诵、半歌唱的曲调风格,使作品展现出鲜明的喜剧美的特点。)

5、欣赏科萨可夫创作的《野蜂飞舞》。

①、听赏音乐

提问:纯音乐的喜剧美是通过什么样的手法来体现的?

②、小结:音乐之所以产生喜剧效果,同电影或文学作品一样,都是因为采用了夸张、变形

的手法。如:故意破坏音乐发展的逻辑习惯;力度的突然转换;两极音域的应用;纠缠不休的反复;不切适宜的快速和慢速;拨弦奏法;管弦乐色彩的奇妙使用等。)

6、课堂小结

同学们,音乐的悲剧美与喜剧美虽然是两个极具对比的音乐美的范畴,但无论是悲痛与欢笑都能引发人们的思考,只是两个范畴的音乐所表现的手段不同,产生的美的效果也各异。同学们,让我们在今后的音乐生活中,多一些思考,多一些理性吧。

音乐的悲剧美与喜剧美教案

音乐的悲剧美与喜剧美 教学目标: 1、懂得悲剧美与戏剧美的概念。 2、能认真听赏《松花江上》、《一个华沙幸存者》(片段)、《跳蚤之歌》,感受到音乐的悲剧美与喜剧美,并与大家交流欣赏体验。 3、能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并能从音乐要素的角度来分析:音乐作品是通过怎样的手法将悲剧或喜剧效果进行呈现的。 4、能认识欣赏音乐悲剧美与喜剧美的现实意义。 授课年级:高一年级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导入 1、视频欣赏:《野蜂飞舞》片段 Q:指挥在干什么?(作品简介) 2、视频欣赏:《辛德勒名单》片段 Q:这段视频表现的是什么内容?(作品简介) 3、Q:这两段视频给人的感受有什么不同? (第一段:幽默、令人发笑,第二段:悲伤、沉重。) 4、导入课题:今天让我们一起来了解音乐美中极具对比两个范畴:悲剧美与喜剧美。 二、了解音乐的悲剧美与喜剧美的概念 1、Q:请用自己的话来说说:什么是悲剧美,什么是喜剧美?

教师小结:抓住关键词,悲和喜。 2、课件出示音乐的悲剧美与喜剧美的概念 音乐的悲剧美:是把现实生活中的悲剧从情感体验的角度加以集中、浓缩,以音乐所特有的表情效果,使人们在苍凉悲愤或慷慨激昂的感受中,获得音乐美的体验。 音乐的喜剧美:是人类乐观主义精神的生动表现,是在对美的肯定的基础上,对旧事物的鞭挞,对丑恶的否定,期引起的直接效果就是:笑。 三、体验音乐的悲剧美与喜剧美 一)《一个华沙幸存者》(片段) 1、欣赏导入:在整个20世纪,人类社会最大的悲剧莫过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了,德国法西斯犯下的滔天罪行罄竹难书。1947年奥籍犹太裔作曲家勋伯格,用现代作曲技法创作了一部震惊世界的音乐作品,来表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法西斯在华沙集体杀害犹太人的事件,让我们一起欣赏《一个华沙幸存者》(片段) 2、带着问题,听赏作品。 Q:你听到了些什么? Q:作品给了你怎样的感受?(紧张、恐怖) Q:这种感受是用怎样的音响来营造的呢?(尖锐、不和谐) 3、师生交流 教师小结:鲁迅先生说过,悲剧就是将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当有价值的东西遭到毁灭的时候,总是能给人的心灵以震撼的。在这部作品中,作者用这种尖锐、不和谐的声音,就是为了描写纳粹集中营的紧张、恐怖,表现纳粹的残暴,从而激起人们对法西斯暴行的愤怒与仇恨,对受害者的同情。

高一音乐课教案

高一音乐课教案 【篇一:高中音乐课欣赏教案】 高中音乐课欣赏教案 授课年级: 高中一年级 课时: 一课时 主讲: 丁强 一、课题:音乐与影视 内容:1、电视连续剧《西游记》片头音乐 2、电影《平原游击队》中鬼子进村音乐 3、电影《悍牛与牧童》配乐 二、教学目标: 1、通过三首影视乐曲的听赏自己说出各自在影片中的作用,且自己 在教师引导下分析音乐表现要素更深层理解音乐作品。 2、通过对以上乐曲的感受及相关知识的了解,激发学生乐观向上、 憎爱分明、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体验,培养对音乐的兴趣。 3、通过本课教学为学生提供独立欣赏影视音乐的方法。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对乐曲由感性到理性认识过程的引导 难点:《mongdong》现代派音乐风格的认识把握及对该曲欣赏兴 趣的调动。 四、教学准备 vcd机、投影机及相关vcd片投影材料,录音机磁带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vcd播放电视连续剧《西游记》片头音乐 问题:该段音乐的风格特点,对电视画面起什么作用。(导入语:在 大家记忆中除《西游记》音乐外肯定还会有许多令同学们难忘的影 视音乐,不信听我唱上一段我幼时观看过的一部电影中的乐曲片段,音乐虽不优美,但令我们这个时代的人刻骨铭心:引出所听音乐“鬼 子进村音乐”) (二)《平原游击队》中“鬼子进村”音乐片段欣赏 1、投影:该片剧情介绍 2、vcd播放该片段问题:(1)听后的感受

(2)为何会有这种感受(分析音乐表现手段:配器、铜管乐恢宏的气势、强力度、进行曲风格) 3、比较欣赏:《樱花》与鬼子进村音乐的联系,认识音乐与画面的 关系 问题:该段音乐换成日本民歌来表现刻画日本鬼子的形象效果会怎样,你们熟悉的日本民歌有哪些,请唱唱,试试,想想。(樱花是一 首抒情的日本民歌,表现日本人民对生活、大自然的热爱,日本的 音乐文化是美的,而日本的侵略行径是丑恶的。语言设计:音乐其 奇妙,同一音乐材料通过变换表现手段会产生不同的效果,下面的 音乐更加奇妙,你们听听便会知道它的奇妙之处) (三)《mongdong》欣赏 1、录音机播放乐曲abc三段初步感受问题:(1)你能听出哪些声音(乐器、人声) (2)该曲与前两首电影音乐的区别:(旋律、节奏、结构等音乐要素) (3)该曲给你的感受 2、投影仪显示:该曲相关知识介绍 (1)该曲作者瞿小松及创作风格,代表作 (2)该曲创作背景,音乐素材来源 (3)混合室内乐及其特点 3、结合以上知识欣赏乐曲d-g段 问题:如让你为该曲配置画面,你会配之以什么样的电影画面。 4、音画结合完整欣赏 六、总结本课布置作业 结束语:通过今天的影视音乐欣赏,我们发现,恰当的音乐放在哪里,哪里的画面就会生辉,音乐在影视中的作用也各有不同,音乐 是美妙的,学会欣赏它是其乐无穷。 作业:观看电视vcd《大宅门》欣赏其中的片头音乐及片中主题音乐,思考:这些音乐的风格特点,在片中起到什么作用,省去这些 好不好,为什么。 【篇二:高一音乐教学设计-王亚敏】 高一音乐教学设计 肥西农兴中学音体美组王亚敏 [课题]高中音乐鉴赏《丝竹相和》 [教学内容] 1.“江南丝竹” 、“广东音乐”乐种介绍

第二单元:音乐美之悲剧美与喜剧美

第二单元: 音乐的美之悲剧美与喜剧美教案 彭芳 一、授课时间:2013年9月22日-----9月28日 二、课型:音乐欣赏课 三、课时:一课时 四、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课件等 五、教学内容: 湖南文艺出版社高中一年级《音乐鉴赏》第二单元《音乐的美》第三节《悲剧美与喜剧美》 六、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欣赏悲剧美与喜剧美的代表作 教学难点: 分析两种音乐美的特点及歌曲片断的演唱 七、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在活动中感受音乐的情感,体验音乐的美,结合听赏的作品和课本上的知识,口述两种美的基本概念,内涵及音乐特点。 过程与方法:

通过欣赏比较、弄清楚,音乐悲剧美与喜剧美的特点。 知识与技能: 能认真听赏《一个华沙幸存者》(片段)、《松花江上》、《跳蚤之歌》、《这一仗打的真漂亮》四首作品,能够分辨音乐的悲剧美与喜剧美。 八、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播放电影《辛德勒名单》的主题曲。 提问:这是一部具有什么色彩的影片?(学生讨论后回答) 2、师简评引出课题 这是一部具有悲剧色彩的影片,德国法西期残暴地杀害了600多万犹太人,奥籍犹太裔作曲家勋伯格根据这一题材写出了一部震惊世界的音乐作品——《一个华沙的幸存者》。 什么是悲剧? 鲁迅先生说过,悲剧就是将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当有价值的东西遭到毁灭的时候,总是能给人的心灵以震撼的。 二、新课教学: A、音乐的悲剧美 1、播放《一个华沙的幸存者》 学生思考,讨论发言 (1)这首作品采用了什么样的演唱形式? (朗诵、合唱、乐队综合表现的形式) (2)这首作品使用了什么样的音响,其用意何在?

(不和谐的音响,描写了集中营的紧张、恐怖和纳粹的残暴) 2、播放《松花江上》 (1)、学生对照歌谱,欣赏视频《松花江上》音乐片段,回答问题。 ①、这首作品表现的是我国什么时期的情景? (抗日战争时期) ②、歌曲的情绪与前面欣赏到的作品有何不同? (悲伤,苍凉等) ③、歌曲的哪些音乐要素突出表达了这种情意? (旋律的起伏跌宕,悲伤激奋,下行音阶的运用,以及缓慢的速度……) 师:刚才的歌曲表达了悲伤的情绪,这就是音乐的美之悲剧美!(2)、再次感受《松花江上》 ①、你认为歌曲的哪一部分最具悲剧美,最能引起你内心共鸣? ②、根据歌词给歌曲分段,并说说每段旋律的特点。 第一段:旋律起伏跌宕、悲伤激愤。 第二段:旋律具有呼号、痛苦、悲愤和呻吟。 尾声部分:旋律呼天喊地,悲痛欲绝。 ③、演唱《松花江上》第二、三段,老师先范唱,范唱结束后给学生伴奏,学生再亲身体验,有感情的演唱。 3、通过已欣赏的歌曲找出悲剧美音乐的特点。 节奏——沉缓、滞重 旋律——如泣如诉,婉转低回或暗淡,浑沉或刚烈悲愤 力度——爆发式 4、小结:

高一音乐 中国通俗歌曲教案

中国通俗歌曲 一、基本说明 教学内容 1)教学内容所属模块:(音乐鉴赏) 2)年级:高一年级 3)所用教材出版单位:湖南文艺出版社 4)所属的章节:第五单元第七节《中国通俗音乐》 5)学时数:45 分钟 二、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⑴、通过鉴赏,能在聆听中体验通俗歌曲特点与歌曲内涵。 ⑵、在欣赏中积极参与讨论、交流、评价、等活动了解中国通俗音乐的发展简况,能对通俗音乐作品进行价值判断。 (3)、能够有表情、轻松自如地演唱歌曲,形成自信的表现能力。 2、设计思路:(包含教材结构、内容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思路及教学方法及手段) 中学生喜欢流行音乐,但是他们的理解非常的狭隘,很多学生的喜欢只不过停留在歌者的长相服饰等方面,对于即使他们曾很喜欢的歌曲听过几遍后也会丢在一边,也会觉得厌烦。针对诸多情况从《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出发,让学生在对音乐作品的审美体验中形成健康向上的审美观,使学生在真善美的音乐世界里陶冶情操。本课以通俗音乐的发展历程为线索,选择典型性、学生熟悉的歌曲为内容将新课标“过程与方法”中的“体验、比较、探究、合作”贯穿全课,注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强调探究,鼓励学生的自我表现意识,在积极参与中了解知识,掌握知识,表现技能。 三、教学过程描述 教学环节 及时间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导 入 2分钟一、情景创设 1、课前播放有视频的歌曲《好 汉歌》 2、教师稍点评导入新课 1、请同学说这是什 么类型的歌曲? A艺术歌曲B民歌C 通俗歌曲 2、说说词曲特点及 演唱风格?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与求知欲。 自主二、播放背景音乐按提供的线 索浏览书本内容 1、了解通俗音乐的概念与特点 2、你能列举并唱唱不同发展阶 段的通俗歌曲吗? 1、根据阅读及自己 的认知程度,相互 讨论说出通俗音乐 特点及概念。 1、明确本课的学习目 标,围绕目标展开探究 学习。

音乐的喜剧美教案

音乐的喜剧美(教案) 一、教学对象:高二年级学生 二、教学目标: 1、能辨别出音乐的喜剧美并记住歌剧《跳蚤之歌》的旋律。 2、能了解音色、力度、速度等音乐要素在音乐的喜剧美中的作用,并从中体验音乐喜剧美的韵味与愉悦感。 3、能简述音乐喜剧美的基本概念及特点。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能辨别出音乐的喜剧美。 难点:从音乐中中体验音乐喜剧美的韵味和愉悦感。 四、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音响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上课之前我们先来回顾一下之前几节课我们学了哪几种音乐的美? 生:优美、壮美、崇高美、欢乐美、悲剧美。 师:那么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下这最后一种美—喜剧美。 (二)授新课: 1.《憨豆先生》 师:这是一部英国的喜剧片《憨豆先生》的片段。大家欣赏以后告诉老师这种表演形式是属于戏剧表演的哪种类型?

生:喜剧 师:我们通过憨豆的这种表演,能够发现喜剧具有什么特点? 生:夸张、幽默的特点。 师:那下面再请同学们欣赏一下这一片段,这一次你又发现了什么? (加上音乐,再次欣赏《憨豆先生的黄金周》片短) 生:有音乐了 师:是的,加进了背景音乐,那这带音乐的和不带音乐两个片段哪一个更好的表现出喜剧的特点来? 生:带音乐的 师:那也就是说,音乐增强了喜剧效果。夸张、幽默的喜剧特点,通过音乐是不是更好的表现出来了。 2.《猫和老鼠》 师:那下面,我们再欣赏一个喜剧片段《猫和老鼠》,一起感受一下音乐的喜剧美。(重点感受音乐) 生:欣赏...... 师:这个片段有何特点? 生:比较幽默,诙谐。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比较超常、夸张,能够引人发笑。 师:采用了怎样的表现形式呢? 生:拟人,用动物来模仿人的动作并进行夸张处理来表现出它的喜剧效果。 3.《跳蚤之歌》

2020-2021年高一音乐 音乐的悲剧美与喜剧美教案

2019-2020年高一音乐音乐的悲剧美与喜剧美教案 教学目标: 1、能认真听赏《松花江上》、《一个华沙幸存者》(片段)、《跳蚤之歌》、《这一仗打的真漂亮》四首作品,能够分辨音乐的悲剧美与喜剧美。 2、能在活动中感受音乐的情感,体验音乐的美,结合听赏的作品和课本上的知识,口述两种美的基本概念,内涵及音乐特点。 授课年级:高一年级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视频欣赏:卓别林电影《摩登时代》片段 2、这段视频给你带来了什么样的感受? (风趣幽默、令人发笑等) 3、对这就是音乐的喜剧美。今天让我们一起来了解音乐美中的另外两种美,悲剧美与喜剧美。因为悲剧和喜剧具有很强烈的对比性,所以请同学们了解这两种美的形式后认真填好手里的对比卡。(老师发放课堂记录卡) 二、新课教学 A、喜剧美 1、学生通过课本64页的阅读了解喜剧美的含义。 2、欣赏体验。

《跳蚤之歌》听音乐片段回答问题。 a.喜剧美的特点在这首作品中是如何体现出来的?歌曲采用了什么样的演唱形式? (学生可结合课本63页的鉴赏提示回答问题) 老师总结并深层分析歌曲的结构。(全曲分为三个部分……等) 《这一仗打的真漂亮》 a:这首作品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怎样的演唱形式,音乐有何特点? b、老师简介作品 c、教学生哼唱《这一仗打的真漂亮》主题音乐,体验喜剧美的情韵。 教师小结喜剧美的特点。(提醒学生填写课堂记录卡) B、悲剧美 《松花江上》 a、学生对照歌谱,欣赏视频《松花江上》音乐片段,回答问题。 1、这首作品表现的是我国什么时期的情景? 2、歌曲的情绪与前面欣赏到的作品有何不同? (悲伤,苍凉等) 3、歌曲的哪些音乐要素突出表达了这种情意?(旋律的起伏跌宕,悲伤激奋,下行音阶的运用,以及缓慢的速度……) 师:刚才的歌曲表达了悲伤的情绪,这是音乐的另外一种美——悲剧美 b、再次感受《松花江上》 你认为歌曲的哪一部分最具悲剧美,最能引起你内心共鸣?

高中音乐湘文艺版《音乐鉴赏》第二单元《松花江上》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高中音乐湘文艺版《音乐鉴赏》第二单元《松花江上》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1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能认真聆听歌曲《松花江上》,感受作品的音乐意境,获得音乐悲剧美的体验。 2.知识目标:通过分析探讨,了解作品中表现悲剧美的音乐语言。 3.能力目标:能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松花江上》片段,以及进行简单的创作。 2学情分析 本课是湖南文艺出版社高中《音乐鉴赏》教材第二单元的内容, 本单元通过大量的音乐作品, 使学生从优美、壮美、崇高美、欢乐美、悲剧美和喜剧美六个基本范畴中体验音乐的美。在前面我们已经体验了音乐的优美、壮美、崇高美和欢乐美,为本节课体验、分析音乐的悲剧美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选材上,由于学生对国外的作品缺乏一定的专业素养和知识基础, 理解起来可能比较困难, 所以选取了近代中国声乐作品《松花江上》 ,作品表现的是抗日战争时期的内容, 学生在情绪上容易产生共鸣。 高中学生知识面宽,理解能力强,对音乐能进行一定的概括归纳, 教学过程可将视听、演唱结合, 引起他们的无意注意, 在情境中感受作品的音乐美。 3重点难点 探讨音乐语言的特点 , 感受、分析音乐作品的悲剧美。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营造氛围 听赏:课前播放华彦钧的《二泉映月》 欣赏两幅体现悲剧美的绘画作品《南京大屠杀》《流民图》 ( 1 )教师:前些年曾流行一首歌曲叫《笑比哭好》,歌中唱到:“啊朋友你是喜欢哭来还是喜欢笑 ? ” ( 出示油画《南京大屠杀》 ) 教师:这幅画在向我们表达什么意思?用了怎样的手法? ( 2 )教师:当时遭受日本侵略者蹂躏的不仅仅是南京同胞,还有被逼迫背井离乡,过着悲惨生活的东北同胞。

高一音乐 音乐的基本要素教案

课题:音乐的基本要素 教学年级:高一(或高二) 教学目标: 一、能在聆听与感受音乐作品的过程中,用简短的话说出节奏、旋律、音色、和声、速度、 力度等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 二、能主动探索音乐的欣赏过程,并在全班交流。 教学重点与难点: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 教学方法:对比、合作、探究、练习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设计意图:在进行高中《音乐鉴赏》教学时,我们总是感觉到学生的鉴赏水平不高,没有养成良好的欣赏习惯,对音乐的基本要素也是一知半解。所以,在启始课后,我设计了这堂以音乐的基本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为重点的常规课,补充了第一单元的教学内容,为后面的鉴赏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聆听音乐,根据感受选择相应的词语。(采用小组竞赛的形式,每组派一个代表上台,写出相应词语的序号。) (1)欢快活泼(2)优美抒情(3)雄壮有力(4)悲惨凄凉 音乐(1)《乱红》(钢琴与笛子)音乐(2)《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 音乐(3)《江河水》音乐(4)《喜洋洋》 2.评价。(自评、互评、师评) 3.导题:为什么会这么选择呢? 二、表现与感受 (一)节奏与旋律 1.请同学把下面这一部分内容表达出来。 3 3 3 2 3 6 5 3 2 3 6 5 2.节奏 问题:假设这是音符,好听的音乐,少了什么?——节奏

3.旋律 (1)有了节奏,数字变成了什么?——旋律 (2)旋律的进行:上行、下行、平行、波浪型(举例说明) 4.探讨:旋律能脱离节奏单独存在吗?反过来呢? (二)和声 1.出示《欢乐颂》曲谱,比较不同处。(有和声) 2.演唱,体验和声。学生唱《欢乐颂》高声部,老师唱低声部。 3.欣赏 (1)歌曲《音乐故事》(蝌蚪合唱团演唱)(和声饱满时用手势引导学生)(2)民乐曲《春江花月夜》主题(感受乐曲的意境美) (3)管弦乐曲《第五命运交响曲》主题(感受乐队的磅溥气势) (三)音色 1.聆听歌曲《蜗牛与黄鹂鸟》(童声) 问(1)属人声中的哪一类? (2)假如用男中、男低来演唱,表现出来的意境合适吗? 2.人声的分类。(学生回顾) 3.听辨音色(分组抢答) 笛子、二胡、长笛、小提琴、唢呐、大提琴、小号、古筝等。 4.聆听乐器音色。(学生不太熟悉的) 单簧管、双簧管、短笛、大管、大号、圆号等。 (四)速度与力度 1.对比欣赏《隐形的翅膀》与《保卫黄河》。问题;速度与力度能不能换一下?2.请用演唱来证明。 (五)调式、调性、织体等。(在以后的课堂中再学习) 三、巩固。 1.聆听《春节序曲》(片段),你能听到哪些音乐要素? 2.学生分组回答。 四、音乐的欣赏过程 1.说说你欣赏音乐时有怎样的心理过程。 2.音乐的欣赏过程: 音响感知——情感体验——想象联想——理解认识——审美评价

《舞蹈艺术概论》期末考试复习材料

《舞蹈艺术概论》期末复习材料 一、填空题(20分) 1、一部舞蹈作品的创作过程可以分为三个环节:一是对生活的观察、体验和感受;二是舞蹈艺术构思;三是舞蹈艺术表现。 2、鲜明生动的舞蹈形象应当具有典型性、直观动态性、情感性和审美感染性。 3、舞蹈艺术思维的过程,是以人体动作为感性材料的形象思维不断活跃发展的过程。 4、舞蹈动态在特定时空中可以转化和变异,因此具有情感性、多义性、虚拟性和模糊性等特点。 5、舞蹈艺术创造舞蹈意境的物质材料,是经过提炼美化、节律化的人体动作和姿态,其表现手段是舞蹈运动的过程。 6、情景交融存在着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其结构层次依次表现为:景→情→形→象→韵。 7、意境是由实境和虚境两个部分构成,虚实相生,乃成意境。 8、根据舞蹈艺术发展的现状,舞蹈美的形态可以分为优美、壮美、悲剧美和喜剧美四种类型。 9、壮美形态的舞蹈在舞蹈领略可以分为雄壮和崇高两个层次。其中雄壮类舞蹈的审美特征大致有雄壮的气势、强烈的动态和高超的技巧以及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共三点。 10、欣赏悲剧美要求主体采取逆受形式的心理反应形式。悲剧感的特点是包含悲的情感内容、包含积极的“净化”效果、能引起强烈的情感反应。 11、人永远是舞蹈创作的主体与核心,以人的本体为手段,直接表现人本身的情感和思想,这就是舞蹈艺术的真谛和本质所在。 12、按舞蹈的艺术特性,一般把舞蹈作品分为抒情性舞蹈、叙事性舞蹈和戏剧性舞蹈三大类。 13、从舞蹈结构的形式规范来看,大致可以分为时空顺序式结构和时空交错式结构两种类型。 14、戏剧性舞剧是按照戏剧的艺术特性来创作的舞剧,即有完整的故事情节,通过戏剧性的矛盾冲突来塑造不同的人物性格。 15、一部舞蹈艺术作品的具体创作活动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即艺术构思和艺术传达。 16、一个训练有素,能够作为创造舞蹈美的物质材料的人体,至少应当具备有三方面的专业技能,即基本能力、技巧能力和艺术表现能力。 17、一个演员在创造舞蹈形象的过程中需要进行两次转化,即感觉的转化和形体的转化。 二、名词解释(20分) 1、舞蹈思维: 即舞蹈艺术思维或舞蹈形象思维,是形象思维在舞蹈创作中的特定思维方式。其突出的特点就是以具体的舞蹈动作、舞蹈语言和舞蹈形象等感性材料进行思维,并贯穿于舞蹈创作

音乐教案-音乐要素(高一年级)

音乐教案-音乐要素(高一年级) 音乐教案-音乐要素(高一年级) 教材分析:这是人类音社高中《音乐》课本第一单元第二部分内容,这部分内容介绍了音乐要素节奏、旋律的基本知识和要点,以及中国历史歌曲《长城谣》。通过学习,使学生对节奏和旋律在音乐中的作用有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教学目的明确学习音乐要素的重要性,并以欣赏和学唱声乐作品《长城谣》入手,引导学生运用节奏和旋律知识,体会和感受其在音乐作品中的作用,感性体验和理性知识相结合,更多地从音乐的表现手段入手,分析理解作品。教学过程(.fwsir.)(一)导入新课1、学习音乐要素的知识的重要性,了解节奏和旋律要音乐中的作用,更深刻地感受和理解音乐作品。2、有重点地简述节奏和旋律的基本知识和要点,并作必要的解释和提问。(二)欣赏音乐作品《长城谣》1、导言:运用节奏和旋律要素,感受不同节奏的组合和旋律线的进行,在音乐作品中表现出的不同情感。2、简介作品:歌曲《长城谣》是流行于我国抗战时期的一首优秀作品,刘雪庵曲,潘孑农词,作于1937年,原是潘孑农所编电影剧本《关山万里》中的主题歌,后因“八·一三”上海爆发战争,影片未拍成,但此曲却风行全国。写法上和《孟姜女》一类传统民歌相近,具有浓厚的叙事特点,典型的`五声调式。3、播放歌曲录音后,请学习讲述歌曲表达的基本情感(悲愤,感情深

切)。4、再次播放歌曲欣赏,提出分析作品曲式结构,旋律线进行的要求。5、请学生作分析作品的具体回答(宫调式、四乐句、单二段体曲式结构),学生分析歌曲旋律线的进行,并作不同旋律线表达不同情感的比较。6、教师小结:上行旋律往往表现高涨、激动、紧张的情绪,有渐强的趋势。下行旋律可将紧张的情绪松驰,表现出抒情、宁静、悲伤的情感,有渐弱的趋势。平行的旋律则有沉思、叙事的意境。(三)学唱歌曲《长城谣》1、学唱歌曲。提示:用所感受认识到的三种旋律线的进行,唱出不同的情感和强弱趋势。2、教师演唱歌曲第二段,并将结尾的下行旋律55 61 3·5 3211-----| | 改为上行旋律556132|1------|| 试唱,请学生作不同旋律线进行表达的情感比较(上行更激昂、高涨)。3、教师归纳:旋律要素对音乐作品的作用和影响。(四)音乐作品中节奏的分析和比较1、试分析歌曲中第二、三乐句节奏的松紧,对情感表达的作用和影响。2、播放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中,“草桥结拜”和“抗婚”两段乐曲片断,请学生作节奏的比较认识。教师可将两段乐曲的节奏的松紧,作反向调换试唱,学生再作比较,进一步加强学生对节奏在音乐中作用的认识。3、教师小结:表现婉转、抒情、优美沉思的情感,节奏比较松,音的时值长一些,音与音连接较松驰。表现激动、紧张的情绪,节奏紧密,音值短的,音的连接紧凑。(五)教学总结音乐要素节奏和旋律在音乐中的作用是很大的,不同的节奏结合和旋律的进行,表达情感是不一样的。学习音乐

罗马假日

浅谈《罗马假日》之“美” 摘要:本文从美学的角度来浅析《罗马假日》,主要从轻松愉快的喜剧美、和谐宁静的优美、净化心灵的悲剧美和庄严伟大的崇高美来赏析这部经典的电影。 关键词:《罗马假日》;喜剧美;悲剧美;崇高美。 还记得第一次看《罗马假日》的时候,那时除了知道女主角奥黛丽赫本很美外,觉得这部电影没什么值得回味的,可一个偶然的机会听到我的一个老师对这部电影的解析,才慢慢的让我认识到这部电影的魅力所在。于是我又看3遍,对这部电影甚是喜欢,每看一次都有不同的体会,下面我就浅析一下我对这部电影的一些认识。 美国派拉蒙影片公司1952年出品的《罗马假日》,曾获得第26 届奥斯卡最佳女演员、最佳编剧、最佳服装设计三项大奖。此后,《罗马假日》一直是电影观众和影评人士心仪的经典。究其原因,传统影评一般认为是两个方面:一是演员及其演技,观众被奥黛丽赫本与格里高利派克这两位影坛巨星的绝代风华所倾倒;二是浪漫的爱情故事,故事本身如梦如幻,美好的仿佛是一个发生在现实中的童话。笔者却认为,《罗马假日》历久弥新的根本原因是其演技和剧情所包含的丰富感人的美学意蕴。从美学角度看,美有四个主要范

畴,即崇高美、优美、悲剧美和喜剧美。一般的影片只是具备其中的部分美学特质,而《罗马假日》却是“四美”具备,因此造就了该影片的永恒魅力,令人百看不厌,回味无穷。 一、轻松愉快的喜剧美 德国美学家康德认为,喜剧美的本质是一种特殊的主体情感体验,即笑的体验。喜剧美是《罗马假日》最突出的美学元素。在欣赏影片的过程中,观众看到剧中人物的对话和行为,有时会会心地微笑,有时会爆发出大笑,充满着欢乐的气氛。诙谐幽默成为影片的主调。因此,有人把《罗马假日》定性为一部“历久不衰的轻喜剧爱情故事片“。黑格尔认为:“任何一个本质与现象的对比,任何一个目的与手段的对比,如果显出矛盾或不相称,因而导致这种现象的自否定,或是使对立在现实之中落了空,这样的情况就可以成为可笑的。“《罗马假日》在讲述发生在公主和小记者之间的纯真爱情故事时,深谙这一制造笑声的原理,即主体的目的和手段之间的错位,主体行为的动机和结果的悖论。 首先是人物身份的喜剧错位。安妮公主在接见外国使节时,不小心弄掉了鞋子,这一与公主身份明显不协调的幽默情节,直接对公主的性格做了烘托与表现,让观众对少不更事的公主产生了一丝怜爱之情。安妮公主被注射了催眠

高一音乐鉴赏

高一音乐鉴赏 音乐的悲剧美(教学设计) 一、教学理念: 1.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培养兴趣爱好。在师生共同感受、鉴别、创造和表现美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整体把握音乐的表现形式和 情感内涵。 2.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使每一个学生的音乐潜能得到开发,并从中受益;同时提供发展个性的空间,满足不同学生 的发展需要。 3.重视音乐实践,增强创造意识。淡化基本技能的学习过程,注重艺术实践,设定生动有趣的活动内容、形式和情境等,发展 学生想象力,进行音乐实践创造。 二、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能认真聆听歌曲《松花江上》,感受作品的音乐意境,获得音乐悲剧美的体验。 2.知识目标:通过分析探讨,了解作品中表现悲剧美的音乐语言。 3.能力目标:能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松花江上》片段,以及进行简单的创作。 三、教材分析: 本课是湖南文艺出版社高中《音乐鉴赏》教材第二单元的内容,本 单元通过大量的音乐作品,使学生从优美、壮美、崇高美、欢乐美、 悲剧美和喜剧美六个基本范畴中体验音乐的美。在前面我们已经体 验了音乐的优美、壮美、崇高美和欢乐美,为本节课体验、分析音 乐的悲剧美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选材上,由于学生对国外的作品缺乏一定的专业素养和知识基 础,理解起来可能比较困难,所以选取了近代中国声乐作品《松花 江上》,作品表现的是抗日战争时期的内容,学生在情绪上容易产 生共鸣。 四、学情分析: 高中学生知识面宽,理解能力强,对音乐能进行一定的概括归纳, 教学过程可将视听、演唱结合,引起他们的无意注意,在情境中感 受作品的音乐美。 五、教学重点: 探讨音乐语言的特点, 感受、分析音乐作品的悲剧美。 六、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电脑平台钢琴 七、教学课时:1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营造氛围 听赏:课前播放华彦钧的《二泉映月》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耳熟能详的作品,引起学生的共鸣,更有易于学生对音乐悲剧美的最初体验。) (二)、导入:欣赏两幅体现悲剧美的绘画作品

音乐的悲剧美

音乐的悲剧美(教学设计) 一、教学理念: 1.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培养兴趣爱好。在师生共同感受、鉴别、创造和表现美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整体把握音乐的表现形式和 情感内涵。 2.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使每一个学生的音乐潜能得到开发,并从中受益;同时提供发展个性的空间,满足不同学生 的发展需要。 3.重视音乐实践,增强创造意识。淡化基本技能的学习过程,注重艺术实践,设定生动有趣的活动内容、形式和情境等,发展 学生想象力,进行音乐实践创造。 二、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能认真聆听歌曲《松花江上》,感受作品的音乐意境,获得音乐悲剧美的体验。 2.知识目标:通过分析探讨,了解作品中表现悲剧美的音乐语言。 3.能力目标:能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松花江上》片段,以及进行简单的创作。 三、教材分析: 本课是湖南文艺出版社高中《音乐鉴赏》教材第二单元的内容,本 单元通过大量的音乐作品,使学生从优美、壮美、崇高美、欢乐美、 悲剧美和喜剧美六个基本范畴中体验音乐的美。在前面我们已经体 验了音乐的优美、壮美、崇高美和欢乐美,为本节课体验、分析音 乐的悲剧美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选材上,由于学生对国外的作品缺乏一定的专业素养和知识基 础,理解起来可能比较困难,所以选取了近代中国声乐作品《松花 江上》,作品表现的是抗日战争时期的内容,学生在情绪上容易产 生共鸣。 四、学情分析: 高中学生知识面宽,理解能力强,对音乐能进行一定的概括归纳, 教学过程可将视听、演唱结合,引起他们的无意注意,在情境中感 受作品的音乐美。 五、教学重点: 探讨音乐语言的特点, 感受、分析音乐作品的悲剧美。 六、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电脑平台钢琴 七、教学课时:1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营造氛围 听赏:课前播放华彦钧的《二泉映月》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耳熟能详的作品,引起学生的共鸣,更有易于学生对音乐悲剧美的最初体验。) (二)、导入:欣赏两幅体现悲剧美的绘画作品 (1)教师:前些年曾流行一首歌曲叫《笑比哭好》,歌中唱到:“啊朋友你是喜欢哭来还是喜欢笑?”

高一音乐教学设计课题《悲剧美》教案

课题:《悲剧美》 教学目标: 1.以“悲”为主线让学生能带着悲与愤相结合的情感,认真感受歌曲《松花江上》、歌剧《白 毛女》选段、乐曲《一个华沙幸存者》音乐作品。 2.在鉴赏和体验音乐的过程中,激发的情感,从而学生为正义而斗争、憎恨罪恶的审美情操。 3.能积极参与讨论,对具有悲剧性美作品的音乐艺术表现和现实历史意义进行探讨分析。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感受音乐时,体验喜剧美的意蕴。 教学难点:感受体验,分析音乐作品的悲剧美。 教具准备:钢琴,多媒体 课时:一个课时 年级:高一年级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师生活动设计意图 导入:(情景创设) 播放管子演奏乐曲《江河水》片段。观看舞 剧作品《红色娘子军》中《英勇就义》影视片段。 学生边思考边感受:同学们,你们感受到了怎样 的情感?学生讨论:《江河水》凄惨、悲凉;《英 勇就义》悲愤。 情感创设 新课: 悲剧美课题引出。 一、悲剧美特点 二、感受体验: 1、《松花江上》 提问:从以上两个作品给同学们的情感感受 看,作品该属哪种美?(喜剧美、崇高美、壮美、 悲剧美) 学生讨论。(悲剧美) 教师小结:同学们回答得很对,是悲剧美,这悲 凉、凄惨、悲愤的情感也正是悲剧美音乐作品的 特点。 1.导入 思考:你能联想起在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我国的时 期中给中国人民带来的悲剧吗? 学生讨论回答:七三一部队细菌站、潘家峪惨案、 南京大屠杀等。 播放《南京大屠杀》:“草鞋峡大屠杀”影视片 段。 思考:你是否能联想起造成悲剧的历史事变? 学生思考回答:七七事变,九一八事变等。 教师:同学们回答得很好,九一八事变给中国人 民带来了怎样的悲剧呢?歌剧作品《松花江上》 就真实的反映了这一幕。 2.感受 (1)播放《松花江上》让学生感受一遍 A.《松花江上》背景简介:1931年9月18日, 日本帝国主义入侵我国东北,发生 “九一八”事变,拉开了侵华战争序幕,张寒晖, 目睹了日本帝国主义主义在东北犯下的种种滔 天罪行和当地百姓四处逃亡的悲惨景象,他含恨 速扣学生对 《江河水》、《英 勇就义》的情感感 受而及时提问,直 接自然的进入新课 题:悲剧美。并兼 得悲剧美特点,起 到一举两得(事半 功倍)的效果。 观看《南京大屠杀》 影片片段,把学生 进一步带入悲剧之 中,激发学生悲愤 的情感。 提问思考:引出 9.18事变,用9.18 事变引出歌曲《松 花江上》。把学生 引进作品《松花江 上》的氛围中,“投 入、动情的感受” 作品,以免造成学 生对此歌曲不感兴

高中音乐课教案

高中音乐课教案 默认分类2008-08-05 10:13 阅读231 评论0 字号:大大中中小小教学目的:结合歌曲《祖国颂》,了解音乐艺术的基本特征。 重点难点: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哪些声部的节奏宽松、舒展,旋律起伏、跌宕?哪些声部节奏密集、紧凑,旋律线平直,同音连续重复?让学生体会和欣赏音乐中所包含的情绪及表达方法。 高中音乐课、欣赏课教案 一、自我介绍及导课。 1、今天是我和同学们共同学习和欣赏音乐的第一课,在学习和欣赏音乐的过程中,安静应该是必须的一种条件。试想,在嘈杂的环境中有可能进行音乐创作或者音乐欣赏吗?显然是不可能的,所以请同学们配合我,让我们共同创造良好的课堂环境,为我们成功的进入音乐的美妙世界创造前提条件。 2、首先老师来介绍一下什么是音乐艺术?音乐艺术是声音的艺术、是时间的艺术、是听觉的艺术、是情感的艺术。可能同学们对最后一项的感觉比较明显,是的,音乐对人们情感的影响力是很强大的,比如在我们听《义勇军进行曲》时情绪会比较激昂,听二胡演奏的《二泉映月》是心中会感到凄凉悲伤,这些都是音乐在对我们的情绪产生影响。 下面我们就来举一个例子,请同学们和我一起欣赏《祖国颂》,听听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二、授新课 1、用录音机放《祖国颂》的音乐(欣赏一部分),对作者及背景进行介绍。 乔羽作词,刘炽作曲。原系作者1957年冬天为彩色宽银幕文献纪录片《祖国颂》(初名为《1957年国庆节》)写的两首混声合唱曲之一(另一首为《今夜到处有歌声》)。影片在1958年元旦献映后,这首歌就随之广泛流传至今。 歌曲的体裁是颂歌。颂歌是一种声乐作品的体裁,主要是歌颂祖国、英雄或歌颂作者所崇敬的人物和事物。《祖国颂》为混声合唱歌曲,旋律宽广,速度从容,气势宏伟。F大调、单乐章,分为A、B、A三个部分。 A段(第一部分),描写祖国大地山川壮丽,人民迎接社会主义时代到来的无比兴奋的心情。开头是男高音领唱和合唱形式的乐段,旋律悠长、开阔,中段有一段朗诵伴有优美动听的复调合唱,具有秦腔的某些特点,而朗诵词之后则配上了2/4拍子的曲调:“鸟在高飞,花在盛开,江山壮丽,人民豪迈,我们伟大的祖国进入了社会主义时代。”速度转快,节奏明快而富有弹性,间奏之后,进入B段(第二部分)。 B段旋律悠扬而富有民族特色,是领唱、合唱形式。在d小调上的舒展、深情的分节歌,先

音乐教案-音乐要素高一年级

音乐教案-音乐要素高一年级 音乐教案-音乐要素(高一年级) 教材分析:这是人类音社高中《音乐》课本第一单元第二部分内容,这部分内容介绍了音乐要素节奏、旋律的基本知识和要点,以及中国历史歌曲《长城谣》。通过学习,使学生对节奏和旋律在音乐中的作用有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 教学目的 明确学习音乐要素的重要性,并以欣赏和学唱声乐作品《长城谣》入手,引导学生运用节奏和旋律知识,体会和感受其在音乐作品中的作用,感性体验和理性知识相结合,更多地从音乐的表现手段入手,分析理解作品。 教学过程(https://www.360docs.net/doc/b618602082.html,) (一)导入新课 1、学习音乐要素的知识的重要性,了解节奏和旋律要音乐中的作用,更深刻地感受和理解音乐作品。 2、有重点地简述节奏和旋律的基本知识和要点,并作必要的解释和提问。 (二)欣赏音乐作品《长城谣》 1、导言:运用节奏和旋律要素,感受不同节奏的组合和旋律线的进行,在音乐作品中表现出的不同情感。 2、简介作品:歌曲《长城谣》是流行于我国抗战时期的一首优秀作品,刘雪庵曲,潘孑农词,作于1937年,原是潘孑农所编电影剧本《关山万里》中的主题歌,后因“八·一三”上海爆发战争,影片未拍成,但此曲却风行全国。写法上和《孟姜女》一类传统民歌相近,具有浓厚的叙事特点,典型的`五声调式。 3、播放歌曲录音后,请学习讲述歌曲表达的基本情感(悲愤,感情深切)。 4、再次播放歌曲欣赏,提出分析作品曲式结构,旋律线进行的要求。 5、请学生作分析作品的具体回答(宫调式、四乐句、单二段体曲式结构),学生分析歌曲旋律线的进行,并作不同旋律线表达不同情感的比较。 6、教师小结:上行旋律往往表现高涨、激动、紧张的情绪,有渐强的趋势。下行旋律可将紧张的情绪松驰,表现出抒情、宁静、悲伤的情感,有渐弱的趋势。平行的旋律则有沉思、叙事的意境。 (三)学唱歌曲《长城谣》 1、学唱歌曲。提示:用所感受认识到的三种旋律线的进行,唱出不同的情感和强弱趋势。 2、教师演唱歌曲第二段,并将结尾的下行旋律55 61 3·5 3211-----| | 改为上行旋律556132|1------|| 试唱,请学生作不同旋律线进行表达的情感比较(上行更激昂、高涨)。 3、教师归纳:旋律要素对音乐作品的作用和影响。 (四)音乐作品中节奏的分析和比较 1、试分析歌曲中第二、三乐句节奏的松紧,对情感表达的作用和影响。 2、播放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中,“草桥结拜”和“抗婚”两段乐曲片断,请学生作节奏的比

《音乐中的悲剧美与喜剧美》教学设计

《音乐中的悲剧美与喜剧美》
教师行为
(一)创设情境导入
1. 上课之前先观看视频 1 《举起手来》片段和 《辛德勒名单》片段。 2. 两段视频中都有背景 2 音乐,听完了回答你 们的感受 3. 今天让我们一起了解 音乐美中极具对比的 两个范畴:悲剧美与 喜剧美
学生学习活动
设计意图
学生观看视频,并且 聆听音乐,思考两段 音乐带给他们的感受 第一段:幽默、令人 发笑, 第一段:悲伤、沉重
先用情境吸引住学生的 注意力, 提高学生学习兴 趣 对比的方法直接引入新 课
导入新课
(二)音乐小知识
1. 请大家先用自己的话 1 说说:悲剧美与喜剧 美 2 2. 大家的回答很不错, 下面来看看老师是怎 么总结的。课件出示 音乐的悲剧美与喜剧 美的概念 学生回答问题 了解学生对于悲剧美与 喜剧美的认识
学生认真观看、理解 学生通过回答问题, 在看 教师的定义会更进一步 了解音乐的悲剧美与喜 剧美
(三)体验音乐的悲剧美与喜剧美
1. 下面我们欣赏《一个 1. 学生思考 学生通过对作品背景的 华沙幸存者》 (介 片段 a) 听到了些什么? 了解在欣赏的过程中能 绍音乐创作背景引 b) 作品给了你怎样 够更深切的思考所提问 入) 的感受?(紧张、 题,主动探究答案

教师小结: 鲁迅先生说过, 恐怖) 悲剧就是将有价值的东西 c) 这种感受是用怎 毁灭给人看。当有价值的 样的音响来表现 东西遭到毁灭时,总是能 的?(尖锐、不 给人的心灵以震撼。在这 和谐) 部作品中,作者用这种尖 2. 师生交流 让学生更深切的体会到 锐、不和谐的声音,就是 音乐中悲剧带给我们的 为了描写纳粹集中营的紧 美的享受 张、恐怖,表现纳粹的残 暴,从而激起人们对法西 斯暴行的愤怒与仇恨,对 受害者的同情。 2. 欣赏导入:战争给人 类带来的是心灵与肉 体无尽的伤痛,1931 年 9 月 1 日,日本帝 国主义入侵我国东 北,发动震惊中外的 “九 一八事变” ,拉 开了侵略中国的战争 序幕。张寒晖歌曲的 作者目睹了当时的悲 惨景象,含泪写下了 具有浓郁悲剧色彩的 歌曲《松花江上》 (介 绍中国抗日战争)欣 赏歌曲 a) 初步听赏: 你认为 歌曲的哪一部分 最具悲剧美, 最能 引起你内心共 鸣? b) 深入体验: 随音乐 哼唱你认为最感 动的唱段, 谈谈其 音乐语言有何特 点? c) 教师小结 3. 《跳蚤之歌》 a) 欣赏导入: 和悲剧 美相比, 喜剧美要 显得轻松与愉悦 多了, 下面让我们 让学生了解作品背景, 更 好的感知音乐
学生思考回答
引导学生主动思考、 学习
学生深入体会歌曲的语 深入感知音乐旋律与音 言、情感 乐语言带给我们的悲剧 美的效果 师生交流 学生带着问题听赏音乐 带着问题听赏是学生注 歌曲为什么让人发笑,其 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 喜剧美的特征是怎样呈 现出来的?

高一音乐教学设计

高一音乐教学设计 肥西农兴中学音体美组王亚敏 [课题]高中音乐鉴赏《丝竹相和》 [教学内容] 1.“江南丝竹” 、“广东音乐”乐种介绍 2.赏析《中花六板》、《娱乐升平》 [教材分析]本堂课的江南丝竹《中花六板》与广东音乐《娱乐升平》同属于丝竹音乐,江南丝竹音乐风格以轻巧、明朗、欢快、活泼为主,有时也表现得较为粗犷。其乐曲多表现江南人民朴实键朗的欢乐性格,也从一个侧面体现了江南山清水秀的美丽风貌。广东音乐则节奏清晰、旋律流畅活跃,常以装饰音群构成习惯音型,因而形成一种轻快活泼、细腻缠绵、艳郁华丽、流畅动听的休闲餐饮运营风格。 本堂课的教学目的是通过让学生聆听感受与体验丝竹音乐的地方风格,帮助学生认识两种音乐风格的特点,以及形成原因。提高学生对丝竹音乐的内涵及艺术价值的认识和理解,拓宽学生的音乐文化视野,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 [教学目标] 1.聆听民间丝竹音乐,激发、培养学生对民间丝竹乐的兴趣及中国。2.感受、体验江南丝竹及广东音乐的音乐风格,掌握江南丝竹、广东音乐之特色乐器的知识及判断其音色的能力,知道形成他们音乐风格的主要原因。 3.掌握有关江南丝竹和广东音乐的相关知识。 [教学重点]感受、体验、认识两种音乐的情绪和音乐风格,知道形成其音乐风格的主要原因。 [教学难点]聆听《中花六板》,《娱乐升平》,感受、体验其音乐情绪,掌握江南丝竹乐队及广东音乐的编制知识及主奏乐器音色的能力。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课前播放江南丝竹乐《紫竹调》音乐,营造气氛。

二、导入新课: 1.引导学生认识二胡和高胡,辨别其音色特点。 中国休闲餐饮运营网:今天上课,我们先来认识两样乐器--二胡和高胡。 听辨乐器录音:二胡和高胡的音色,音色有何不同? 学生回答:二胡----悠扬抒情,高胡---清脆明亮,有力,音调高于二胡。2.听辨《中花六板》《娱乐升平》音乐片断: 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 1)《中花六板》----二胡为主奏乐器《娱乐升平》---高胡为主奏乐器 2)说出两首作品里一些其它乐器的名称?--扬琴琵琶笛子箫等乐器 3)课前播放的音乐和这两首乐曲,属于我国哪个区域:东北江南中原或中国休闲餐饮运营网地区? 学生回答:江南地区/南方 教师小结:这些乐器中有弦乐器,也有竹制的吹管乐器,所以通称为“丝竹中国休闲餐饮运营”,丝与竹是古老八大乐器的两种,在晋时就有“丝竹更相和,执节者歌” 的文字流传。 4)呈示课题:丝竹相和。 新课导入: “丝竹”这个名称,源于我国传统的休闲分类方法,它泛指民族管弦乐器。丝竹乐器有很多的的组合,就象我们前面听到的两段音乐片断,不同的组合下音乐会餐饮运营出不同的情绪和风格特点,就好比江南餐饮音乐和广东音乐,同属于丝竹乐种,却有着不同的情绪风格和地域特征。 (一)、江南丝竹 1.江南丝竹简介: 教师:广义上说,是指包括以南的所有丝竹乐,1958年,江南中国休闲餐饮运营网有有了特定的含义,即专指流传在上海—江苏---浙江一带的民间器乐合奏曲。乐曲曲目大多来自民是乐曲或古典乐曲,有些则由其它器乐曲衍化而来。著名的八大名曲有《中花六板》、《三六》、《行街》、《欢乐歌》、《云庆》、《慢六板》、《花三六》、《四合如意》。获得国内外高度评价的《春江花月夜》,亦属于江南丝竹。 2.视频观看、听赏《中花六板》 1)思考提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