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侵犯商业秘密罪的认定

目录

摘要 (Ⅰ)

Abstract (Ⅱ)

第一章引言 (1)

第一节研究背景与意义 (1)

第二节研究重点与方法 (2)

第三节本文拟解决的问题 (2)

第二章刑法中的“商业秘密” (3)

第一节商业秘密构成要件的内涵 (3)

一、外国及国际条约中的“商业秘密” (3)

二、学者对“商业秘密”的理解 (5)

三、我国立法对商业秘密构成要件的认定 (6)

第二节商业秘密的主要构成要件 (8)

一、秘密性 (8)

二、价值性 (11)

三、保密性 (12)

第三章侵犯商业秘密罪的客观表现 (14)

第一节侵犯商业秘密罪的客观表现 (14)

一、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 (14)

二、滥用以不正当手段获取的商业秘密 (15)

三、滥用以合法手段获取的商业秘密 (16)

四、以侵犯商业秘密罪论处 (17)

第二节侵犯商业秘密罪的客观表现的例外 (18)

一、通过独立开发取得商业秘密 (18)

二、通过反向工程取得商业秘密 (19)

三、通过信息分析取得商业秘密 (20)

四、因权利人受让而获得 (20)

五、因权利人大意而获得 (20)

六、因为公共利益的需要而获得 (21)

第三节、对侵犯商业秘密罪客观表现设置的评价 (21)

一、以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的行为的价值评价 (21)

二、侵犯商业秘密罪客观表现的立法缺陷及完善 (22)

第四章侵犯商业秘密罪的主观罪过 (23)

第一节侵犯商业秘密罪中的主观罪过 (23)

一、侵犯商业秘密罪中的主观罪过争议 (23)

二、刑法第219条第二款“应知”的理解 (23)

第二节本文关于侵犯商业秘密罪的主观罪过的观点 (24)

一、侵犯商业秘密罪的主观罪过不包含过失 (24)

二、侵犯商业秘密罪的主观罪过包含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 (24)

第五章侵犯商业秘密罪中重大损失的认定 (30)

第一节侵犯商业秘密罪的犯罪形态 (30)

第二节重大损失认定的争议及其对司法实践的意义 (30)

一、理论界对“重大损失”定义的深入探讨 (31)

二、“重大损失”认定的争议 (32)

三、“重大损失”认定对司法实践的意义 (34)

第三节正确认定“重大损失” (36)

参考文献 (39)

致谢 (42)

烟台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一章引言

当今时代,知识产权已经成为经济快速增长、社会飞速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作为知识产权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商业秘密所具有的价值性和实用性注定了需要对其进行专门的保护。伴随着侵犯商业秘密事件的逐渐增多,法律对商业秘密的保护越来越重视,由追究民事责任、行政责任逐步上升到到追究刑事责任。然而自从1997年《刑法》增设了“侵犯商业秘密罪”以来,司法机关每年受理的侵犯商业秘密刑事案件却寥寥无几,甚至很许多地方的司法机关到目前为止没有办理一起侵犯商业秘密刑事案件,主要原因是我国理论界和实务界关于侵犯商业秘密罪中有关一些疑难问题争议的声音层出不穷,对于该项罪名认定中仍存在一些争议,在司法认定上还存在一些疑难棘手问题,担心办不好此类案件会招来社会各界的压力和指责。司法实践证明,我国的商业秘密刑事保护还很不成熟。本文主要从侵犯商业秘密罪的“商业秘密”的含义和特征、侵犯商业秘密罪的客观表现及排除犯罪的行为、侵犯商业秘密的主观罪过、重大损失的认定等方面入手,期望对该项案件的办理中遇到的相关难题有所突破,以指导司法实践。

第一节研究背景与意义

在市场主导的经济社会中科技创新是第一生产力,作为一项市场竞争的制胜武器——商业秘密,已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焦点。但是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主导的商业竞争也导致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层出不穷,侵犯商业秘密的刑事案件逐年上升。在各种经济犯罪中侵犯商业秘密罪作为一项关注度很高的罪名,多年来也吸引了许多学者对其做出了深入研究。虽然在1997年《刑法》修订案中新增了商业秘密罪并对其作了相关的规定,但是作为一项新的罪名在现实实施过程中有诸多问题值得探讨。由于我国刑法对于侵犯商业秘密罪行为的规定不细致,其中对于“商业秘密”的内涵和范围描述的较为笼统,同时对于侵犯商业秘密罪的主、客观的表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