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网格化管理系统的关键技术及示范应用

城市网格化管理系统的关键技术及示范应用
城市网格化管理系统的关键技术及示范应用

城市网格化管理系统的关键技术及示范应用

作者:许绘慧

指导教师:王毅

(山东农业大学文法学院泰安 271018)

【摘要】传统的城市管理手段和方式远远不能满足现代城市管理的要求,将现代城市管理理论与“数字城市”技术相结合而形成的城市网格化管理,将是21世纪城市管理的新模式。城市网格化管理系统的核心部分由城市管理协同子系统、呼叫中心受理子系统、城市管理监督指挥子系统和城市管理综合评价子系统等几部分组成,同时还包括城市网格化管理数据库等。

【关键词】网格;城市管理;城市网格化管理;城市网格化管理系统;

进入20世纪90年代,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出现了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等一系列城市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固然有城市建设方面的原因,但更重要的还是由于城市管理体制和城市管理手段等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传统城市管理体制存在许多薄弱环节,主要表现为:信息滞后,管理被动,各专业管理部门职能交叉,多头管理等[1],这些粗放式管理手段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城市发展的需要。随着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网络和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其在城市管理化管理中的应用,城市网格化管理进程明显加快,相继出现了“数字城市”,“智能城市”等[2]。

1.城市网格化管理的概念

城市网格化管理是将网格化管理的思想用于城市管理而形成的,依据“各司其职、优势互补、规范运作、快速反应”的原则,按照政府流程再造的要求,将城区各网络的经济、巡警、城管、环卫、城管人员之间的联系、协作、支持等内容以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形成新的城市管理体系,以提高城市的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

2.城市网格化管理系统的关键技术

2.1“3S”及其集成技术

“3S”(GIS、RS、GPS)技术是现代空间信息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GIS是对多种来源的空间数据进行综合处理、集成处理、动态存取,作为新的集成系统的基础平台,并为智能化数据采集提供技术支撑;GPS主要用于实时、快速地提

供目标的空间位置;RS用于实时或准时地提供目标及其环境的各种信息,及时对GIS数据进行更新。“3S”技术是指将GIS、RS和GPS技术这三种相关技术有机地集成在一起,实现空间数据的实时采集、管理和更新。“3S”技术及其集成是“城市网格化管理”实现的关键。

2.2分布式数据库及分布式计算技术

分布式数据库是由相互关联的数据库组成的系统,它是物理上分散在若干台互相连接着的计算机上,而逻辑上完整统一的数据库[3]。它的物理数据库在地理位置上分布在多个数据库管理系统的计算机网络中,对于每一用户来说,他所看到的是一个统一的概念模式。分布式数据库的设计需要用到分布式计算技术。从概念上讲,分布式计算是一种计算方法,在这种计算法中,组成应用程序的不同组件和对象位于已连接到网络上的不同计算机上。用于城市管理的数据位于不同地区、不同部门的系统或者数据库中,因此城市网络化管理系统需要分布式计算机来构建异构的分布式数据库。

2.3网格及网格计算技术

互联网把各地的计算机连接起来,网格则把各种信息资源连接起来。而网格计算则是把计算机和信息资源都连接起来。在网格计算中,资源是分布的,资源及其提供者也是分布的。[4]在城市的网格化管理中,各种计算资源和信息资源异构的分布在不同地区和不同的部门,网格和网格计算技术对信息处理一体化、信息资源共享与协同工作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2.4构件与构件库技术

构件是被用来构造软件可复用的软件组成成分,可被用来构造其他软件,它可以是被封装的对象类、类树、功能模块、软件构架、分析件、设计模式等[5]。应用构件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软件开发质量和效率。构件库是把一组功能和结构有联系的一组构件组织在一起形成的有机的系统。城市网格化管理系统有许多结构和功能差异很大的子系统,需要用到不同的数据库和软件系统,因此在系统开发过程中构件和构件库技术的使用将大大提高系统的开发效率。

3.城市网格化管理系统的构成

根据城市网格化管理的流程,结合北京、上海等地的经验,该系统由以下几部分组成[5]:

3.1城市网格化管理应用系统

(1)城市管理协同子系统:城市管理协同子系统是本系统的协同平台,通过

浏览器完成城市管理各项业务的具体办理和信息查询,提供给监督中心、城市管理部门、各个专业部门以及各级领导使用。同时,该子系统还具备供各级领导、监督中心、城市管理部门方便查阅事件可视化的基本信息、处理结果信息,并对审批流程进行检查、监督、催办。该子系统将任务派遣、任务处理反馈、任务核查、任务结案归档等环节关联起来,实现城市管理部门、城市管理监督部门、各专业管理部门和政府之间的资源共享、协同工作和协同督办。

(2)呼叫中心受理子系统:该子系统专门为城市管理监督中心的呼叫中心设计。通过信息传递服务引擎将各种途径报送的事件消息传递到呼叫中心接线员的工作平台,呼叫中心通过“呼叫中心受理工作子系统”对各类事件进行相应处理,为“城市管理协同子系统”提供事件信息和案卷信息的采集和立案服务,保证事件相关信息和立案信息能及时准确地受理并传递到相关部门和人员。

(3)城市管理监督指挥子系统:该子系统为城市管理部门和城市管理监督中心服务,该系统通过显示器或者大屏幕能够直观显示城市管理的相关地图信息、案卷信息和相关详细信息等全局情况,并可以直观查询显示每个社区、监督员、部件等个体的情况,直接指挥城市各类事件的管理,监督各类事件的处理进展情况,实现城市管理监督中心对城市管理全局情况的总体把握。

(4)城市管理综合评价子系统:按照工作过程、责任主体、工作绩效、规范标准等在系统内设置评价模型,对数据库群中人员、事件和案卷办理的相关信息进行综合分析、计算评估,形成系统内评价,结合政府网站公众投票信息的外评价,可以生成以图表表现为主的针对部门、个人和区域的评价结果。

3.2城市网格化管理数据库

数据库是实现城市网格化管理的关键,由以下几部分组成:(1)城市基础数据与专业数据库:城市基础数据与专业数据库是进行城市网格化管理的资源基础。按照城市管理相关的数据标准编码体系,从城市管理应用出发,设计和构建包括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地理编码数据、网格单元数据以及与城市协同管理相关的业务数据、组织机构数据等在内的数据库群,为城市职能管理部门提供信息共享、信息交换、信息服务的基础数据。

(2)城市部件与事件数据库:按照城市管理的要求,将所有用于城市管理的基础设施、公共设施等部件及可能发生的各类事件分类编码,建立各类部件和空间及属性数据库,为城市的协同管理查询及业务分发提供可靠依据。

3.3城市管理构建平台

该平台用于实现工作流、输入表格、地图、组织机构等城市管理相关信息的灵活配置,使用构建平台提供的各种工具和组件,可以配置形成协同工作系统相应的资源信息、业务规则和数据操作定义。当组织机构、流程、表单和地图等方面发生扩展和变化时,也可以通过该平台进行修改、调整、维护和版本管理,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用户需求。

3.4城市网格化管理的网络及网络设备

网络及网络设备是实现城市网格化管理的基础,用来传输、网络管理员等。目前的网络协议是主要是互联网协议、万维网协议等,将来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应用,网格协议将会成为网络通讯的主导协议。

4.示范应用-山西长治”三位一体"管理模式

山西长治“党的建设、社会管理、公共服务”三位一体的网格化社会管理服务运作模式。工作中,城区一方面创新管理服务资源整合方式,建设“三网合一”、“三位一体”的大型数据系统。系统由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和党的建设三大板块、三个子网站有机集成,可统筹整合全区各类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资源,有效汇集相关数据和需求信息,实现资源信息的共享和高速便捷的调用。

“社会管理”子系统及时收集、有效处置事关市容环卫、安全稳定等社会管理方面的问题,对信息的采集、传送、处置全程实时动态管理,实现对社会管理事务的统一指挥、快速反应、协同处置;“公共服务”子系统有效聚合政务服务、便民服务信息资源,通过上门服务、热线服务、信息匹配服务、网上政务服务等,为居民群众提供求助救助、商品配送等20余种、150余项服务,让居民群众足不出户便可享受生活便捷;“党的建设”子系统汇集党务政务信息、社情民意信息和街道、社区、职能部门处理政务和评议考核排队信息,将街道、社区和职能部门的办事情况、服务质量等置于公众监督之下。同时,借助信息技术优势,实现了区委、区政府、街道社区和社管职能部门协同电子办公。各社区单元网格信息采集员收集到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方面的信息,通过手机终端即时发送至信息平台,平台即刻受理,按照“分级负责,逐级上报,分类处理”的原则,下达信息指令派遣相应层级网格责任人到现场处理,网格责任人通过组织协调网格内管理服务资源和力量协同处理,处理完毕反馈、核实、结案。如无力处理,反馈至平台报上一层级,由上一层级责任人在更大范围组织协调各类管理服务资源和力量进行处理,直至问题解决。大量的社会管理和公共事务通过信息平台快速处置,实现了上下级之间、部门之间协同办公,简化了群众办事环节,提高了政府

办事效率。

另一方面,城区创新体制机制,搭建提升社会管理服务效能的应用载体。“三位一体”社会管理服务信息系统的运用,创新了社会管理服务模式,实现了三个“转变”:一是实现了由“被动”向“主动”的转变。网格化管理,划细了责任单位,明确了网格职责,由以前的“坐等上门”变为现在的“主动发现”,使问题、矛盾发现和处理的关口前移;二是实现了由“单一”向“协同”的转变。信息平台构建了上下级之间、职能部门之间的协同办公机制,改变了以往单一部门办理、各方推诿扯皮的现象,提升了管理服务的效率和水平;三是实现了由“分散”向“统筹”的转变。网格化社会管理服务有效统筹网格内、网格间各类人力资源、信息资源和管理服务资源,形成联系和服务群众的合力,改变了以往街道社区行政资源分散、力量薄弱、手段单一等问题,提高了服务群众的能力。同时,该信息系统作为一个内、外网结合的信息系统,一方面各级工作人员通过内网办公处理公共事务;另一方面,居民群众可通过互联网直接登录系统外网,参与征询意见、社会调查和留言板等互动,表达自己的需要、诉求和对社会管理服务的意见建议,增强他们对城市的认同感、归属感、参与感。依托系统强大的信息发布、统计排队和监督评议功能,有效激励鞭策党员干部转变思想观念、改进工作作风、改善方式方法;区委、区政府领导可以随时随地查询、督办和点评各单位各部门管理服务情况,构建领导监督与公众监督相统一的考核管理机制[6]。5.结论与建议

城市网格化管理系统被认为是目前最新的城市管理模式,已经被国家建设部推广使用,在将来相当长的时间里,将成为我国城市管理的重要模式[7]。但从目前实践来看,该系统的开发和研制还存在许多问题,需要不断地充实和完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纳入城市网格化管理的内容相对较少,现有的系统只包括城市的市政管理市容环卫等基本内容,随着系统的不断完善和应用的不断深入,应该将更多的内容纳入城市网格化管理的范畴,如经济、商业人口等均可作为城市网格化的对象,形成城市政务的网格化管理,以充分发挥网格化管理系统的作用。

(2)现在开发的城市网格化管理系统中“网格”的概念仅是指空间网络,很少涉及计算机网络的概念和技术,计算机网络强大的数据管理能力和协调能力尚未得到应有的应用。各种数据库基本上还安装在同一区域的计算机上,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分布式计算。今后应深入研究城市网格化管理系统的关键技术,不

断完善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特别是要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及网络GIS的协调机制,以实现各种信息和资源的有效共享。

参考文献

[1]程朝晖.我国城市管理的问题及对策[J].北京市工会干部学院学报,2004,19(3):52-57

[2]陈辉.城市管理信息化战略探索[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4,5(6):98-104

[3]邵佩英.分布式数据库及其应用[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4]罗秉安,张立辰.网络技术及其应用[J].微机发展,2002,(6):3-6

[5]方金云,何健邦.网络GIS体系结构及其实现技术[J].地理信息科学,2002,15:80-82

[6]百度百科

[7]马文荣,李东,刘东芬.网络技术将推动数字化城市的进程[J].计算机与网络,2004,19:57-58

城市网格化管理信息系统

**区 城市网格化管理信息系统 技术方案 北京同方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2009年5月

目录 1 综述 (1) 1.1 项目背景 (1) 1.2 用户特点 (1) 1.3 项目创新 (2) 2 系统设计 (5) 2.1 总体设计目标 (5) 2.2 总体设计原则 (5) 2.3 总体框架 (7) 2.4 技术路线 (9) 2.4.1 技术架构图 (9) 2.4.2 WebService (9) 2.4.3 工作流技术 (12) 2.4.4 MVC (14) 2.4.5 J2EE (15) 2.4.6 集成技术 (17) 2.5 执行的标准规范 (19) 2.5.1 质量管理标准 (19) 2.5.2 数字化城市管理行业标准 (19) 2.5.3 计算机软件工程规范国家标准 (19) 2.5.4 通信行业标准 (20) 2.5.5 公安部网络安全标准 (21) 2.6 性能规定 (22) 2.6.1 精度 (22) 2.6.2 时间特性要求 (22) 2.7 安全与保密 (22) 2.8 数据管理能力要求 (23)

2.9 故障处理要求 (23) 3 项目软件系统详细设计方案 (24) 3.1 系统总体功能体系 (24) 3.2 业务流程分析 (24) 3.2.1 总体业务流程 (25) 3.2.2 案件报送流程 (26) 3.2.3 案件受理流程 (26) 3.2.4 指挥调度流程 (27) 3.3 无线数据采集子系统(城管通) (27) 3.3.1 需求分析 (27) 3.3.2 体系结构 (27) 3.3.3 主要功能 (28) 3.3.4 功能特色 (29) 3.3.5 工作原理 (30) 3.3.6 性能技术指标 (30) 3.4 城市部件在线更新子系统 (31) 3.5 呼叫中心 (32) 3.5.1 方案选择 (32) 3.6 监督中心受理子系统 (32) 3.6.1 需求分析 (32) 3.6.2 体系结构 (33) 3.6.3 主要功能 (34) 3.7 调度指挥中心子系统 (35) 3.7.1 需求分析 (35) 3.7.2 体系结构 (36) 3.7.3 主要功能 (36) 3.8 职能部门子系统 (37) 3.8.1 需求分析 (37) 3.8.2 体系结构 (37) 3.8.3 主要功能 (37)

网格化管理信息系统

网格化管理信息系统 一、网格化定义 网格化,就是将城区行政性地划分为一个个的“网格”,使这些网格成为政府管理基层社会的单元。 网格化管理,直接表现为管理单元的细化,实质是针对现行管理制度弊端,开展的一次行政管理和社会管理的机制创新,是按照转变领导方式,落实“三具两基一抓手”要求,推进人、财、物、权、责全面下沉,强化基层基础建设的制度再造。 网格化管理是根据属地管理、地理布局、现状管理等原则,将管辖地域划分成若干网格状的单元,并对每一网格实施动态、全方位管理,它是一种数字化管理模式。这一创新模式是依托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建立的一套精细、准确、规范的综合管理服务系统,政府通过这一系统整合政务资源,为辖区内的居民提供主动、高效、有针对性的服务,从而提高公共管理、综合服务的效率。 二、网格化的意义 一是解决现行管理制度弊端,强化政府职责落实的迫切需要,二是转变领导方式,深化“坚持依靠群众推进工作落实”长效机制的有效载体,三是强化干部监督管理,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有效措施 三、网格化核心与框架 以网格化管理为载体,以差异化职责为保障,以信息化平台为手段,促进条块融合,联动负责,形成社区(村)管理、服务和自治有效衔接,互为支撑的治理结构,实现政府职责特别是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在基层的有效落实。 网格化基本架构:明确一个目标,坚持两个原则,细化三级网格,搭建四级平台,形成五级联动。 明确一个目标:努力营造稳定、有序、和谐的发展环境和群众生活环境 坚持两个原则:一是低成本、高效率、可持续,二是条块融合、职责明确、联动负责、逐级问责 三级网格:一级网格是乡(镇)办,二级网格是村(社区),三级网格是村组(楼院、街区)

(完整版)网格化细化城市管理

网格化细化城市管理 在网格化城市管理模式下,石景山区政府能否实现由“公婆式”的审批管理型向“公仆式” 的服务型转变? 2006 年最后一天,北京城区下起纷纷扬扬的大雪。“真是好兆头,瑞雪兆丰年呀。”家住石景山区的张大爷一早起来晨练,就发现小区门口马路上积雪很厚,马路中央还有个小雪堆,不用说,大雪给出行的人带来了很大的麻烦,尤其是像张大爷这样腿脚不利落的老年人。对市民来说,生活在这个发达和繁忙的城市中,居民有了问题谁来管?比如,公共设施被破坏,冬天暖气温度不够等。市民想打个电话报告给有关部门,却苦于不知道该找哪个部门,该打哪个电话。 石景山区结合多年的“数字石景山”和电子政务经验,在东城经验的基础上,经过推广实践探索出了一些新的思路,称为GBCP 模式,它在信息采集、管理调度、日常监管、成本控制、公共服务等方面进行了完善、丰富和大胆创新。市民可以随时拨打政府24 小时便民 电话68812345 或通过网上留言、电子邮件等多种方式反映问题,设立在监察局的监管中心将全程跟踪问题的解决过程,对问题进行催办,并对各职能单位进行考评。在GBCP 模式 的管理下,石景山区真正实现与百姓零距离,体现由“公婆式”的审批管理型政府向“公仆式” 的服务型政府转变。 石景山区城市管理与公共服务平台对石景山区的管理将带来什么影响?又会带给生活在石景山区的市民什么样的改变呢?带着这些疑问,记者走访了北京市石景山区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富大鹏主任。 城市管理+公共服务 《中国信息化》:富主任您好!北京市推广电子政务全新的管理理念,请您具体阐述一下什么是网格化城市管理模式? 富大鹏:所谓网格化城市管理,就是在城市管理中运用网格地图的技术思想,以一万平方米为基本单位,将城市所辖区域划分成若干个网格状的单元,由城市管理监督员对所分管的单元进行全时段监控,形成区政府、重点地区、街道、社区和万米单元网格五个层次的分级分层管理体系。好比一个巨柜,东西都放进去了,但要找起来相当麻烦,整理起来更是啰嗦,如果把柜子内部做成一个个小格子,东西放置起来有条不紊,对主妇来说,找起来或者整理起来都可以按图索骥了。当然城市管理作为一个巨系统,要比整理一个柜复杂几万倍。而这个网格化正是化繁为简,化粗为细,化低效率为高效率的先进模式。 石景山区积极响应北京市全市正全面推广东城“万米单元网格”城市管理经验,以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和城市运行效率为最终目的。根据石景山区自身的特点,引入强网公司此前在市科委承担的GBCP 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课题理念,进行了大胆应用试点。G 代表政府(Government) ,B 代表企业(Business),C 代表公众或社区(Citizen and community) ,P 代表公共设施与公共环境(Public facilities and public environment) 。GBCP 模式涵盖城市公共管理服务各方面的完整动态循环系统,构成以P 为内点核心、G、B、C 为外点的三角。也就是说,让市民自主参与,与政府一起做管理的主导方和监督方。另外,充分发挥街道分中心(9 个) 和专业分中心(环卫、环保、城管、公共服务企业等)的作用,形成区级平台与分中心协同互动,根据行标、地标,对地标5 大类69 小类城市管理事件的责任单位进行划分,公共服务企业参与到城市管理中来,达到属地自治。 我区依托已经建成的“规划、土地、房屋和市政管网三位一体的城市管理信息系统”,逐渐整合建委、环卫、园林、环保、旅游、综治等信息资源,提高政府部门管理能力、水平和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不断拓展政府服务职能,通过整合政府呼叫中心资源、建立城市管理指挥调度中心、城市管理监督中心,通过创新的精细化管理,建设具有石景山区特点的城市管理与公共服务管理平台,实现城市管理体制的创新,加强市民和政府互动。

网格化管理系统类型

网格化管理系统类型 网格化管理是一种革命和创新。 网格化系统平台 基础数据平台 (1)地图信息模块;(2)小区信息模块;(3)楼栋信息模块;(4)房屋信息模块;(5)人口信息模块(人口信息查询、常住人口、流动人口、残疾人、老年人、低保人员);(6) 单位门店信息模块;(7) 校园信息模块;(8) 党建信息模块(党员信息、社会职务、少数民族、宗教信息);(9) 计划生育信息模块;(10) 特殊人群信息模块;(11) 治安信息模块(值班室信息、巡防队信息、红袖标信息、案发情况);(12) 经济发展(招商引资、安全生产);(13) 统计分析; 统计分析平台 (1)智能化统计当前系统内所有数据;(2)柱状图一目了然;(3)饼状图全盘分析;(4)案情分析,疏而不漏; 社情民意平台 指对街道、社区、网格以内发生的事件、民众的矛盾纠纷、问题隐患以及社会治安等事件的调处整治、督办督察等; 督办督查服务办事平台 (1)排查登记模块;(2) 待处理事件管理模块;(3)事件列表管理;(4)事件统计管理; 该模块主要是提供社会服务办事的流程和事项的管理。各个网格的信息事件,如果处理不了可以随时逐级上报到社区工作站、街道服务指挥中心、区级服务中心,各级再进行分流处理,完成后通知上报人核查,核查满意结案。不满意服务中心人员再进行分流处理,直到核查满意再结案 考核评比平台 (1) 日志管理模块;(2) 绩效评估管理模块; 指挥中心平台 (1) 公告管理模块;(2) 个人通知管理模块;(3) 通知管理模块;(4) 短信管理模块;

系统管理平台 (1) 用户管理模块;(2) 角色管理模块;(3) 部门管理模块;(4) 字典管理模块; (5) 预警线管理模块;(6) 系统日志模块;(7) 图片管理模块; 百姓互动平台 为百姓提供一个和各级管理人员互动平台。社区的居民足不出户就可以随时随地把他们的各类问题和建议发表到网站上。主要是为百姓提供一个反馈诉求的渠道,让百姓参与并监督社会管理。通过互动服务平台,百姓可以随时发表看法及意见,反映各类社情民意问题。同时,乡镇街道以及社区的各级人员可以随时随地的处理答复,并纳入全地区整体的考评体系。 网格化系统的特点 基础信息管理全面:涉及到所有社会管理基础数据的信息管理,尤其是流动人口信息、特殊人群信息的管理、残疾人、低保人群等。 覆盖面宽:涉及到社会管理的方方面面,从党建群团、计划生育、社会救助、经济发展、安全生产、城市管理、维稳管理、治安防控等各方面。 流程简捷、流畅、高效、快捷:从社区到街道,从街道到县区,从县区到城市。各级职责明确,快速高效,闭环处理。 多手段共用:计算机互联网、手机短信平台、移动手持终端。 多渠道百姓互动:社区服务网站、电话呼叫中心、直接上门服务。 系统安全稳定:采取多种加密和安全管理措施。 乡镇调度平台布局 1、电视墙(各村监控布局) 2、LED屏2块(侧墙数据显示一块、电视墙顶段一块) 3、操作台包含(电脑4台、电话1部、远程多媒体广播设备1套、公网对讲机 2部、打印机2台、音箱4套、稳压器及UPS不间断电源1套) 4、门禁系统(对调度中心人员进出管理)

城市网格化管理系统技术框研究.doc

城市网格化管理系统技术框研究7 doi:10.3969/j.issn.1674-2346.2009.03.014 城市网格化管理系统技术框研究 董云铮刘瑜 摘要:通过对城市网格化管理系统的技术框架研究,结合城市管理的实际情况,对技术框架的发展作了探讨,并提出了适合中小城市管理的新型技术框架模式。新型技术框架下的该系统将更好的适应城市管理需求,产生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城市网格化;管理系统;技术框架;效益 中图分类号:C931.9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4-2346(2009)03-0057-004 1前言 上世纪末21世纪初,随着以网络、Gis(地理信息系统)、通信、计算机等为代表的IT技术的突破,国内也提出了数字中国、数字城市的概念。所谓“数字化城市”,是指充分利用数字化及相关计算机技术和手段,对城市基础设施与生活发展相关的各方面内容进行全方面的信息化处理和利用,具有对城市地理、资源、生态、环境、人口、经济、社会等复杂系统的数字网络化管理、服务与决策功能的信息体系。2004年北京东城区城市网格化管理系统的正式运行,把我国城市数字化管理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从2004年到2008年夏,全国范围已有几十个城市在实施该系统,这一方面说明了城市网格化管理系统是有生命力的,至少是符合城市管理者的要求的;另一方面由于城市网格化管理系统从诞生到发展也就短短的几年,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适应问题,存在如何更好发展的问

题。如城市网格化系统投入产出问题,系统本身发展问题,中小城市是否需要问题,结合以上几个问题,通过对网格化系统技术框架的解析和发展探讨,以期城市网格化管理系统有更好的发展方向,同时体现城市数字化管理的价值。 2现有网格化系统技术框架解析 现有城市网格化管理系统主要以北京东城区为蓝本而开发实施的,期间得到了建设部的认可,并在技术上形成了建设部的行业标准。根据建设部“《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技术规范》CJJ/T106—2005”,对该系统的具体技术要求,形成的主要技术框架如图1所示。该技术框架主要分4个层面:应用层、中间层、数据层、硬件层。 应用层:主要面对城市管理单位,解决业务流程的问题。目前建设部行业标准规定了该系统分“无线数据采集子系统”、“监督中心受理子系统”、“协同工作子系统”、“大屏幕监督指挥子系统”、“综合评价子系统”、“地理编码子系统”、“基础数据资源管理子系”、“数据交换子系统”、“应用维护子系统”等9大子系统。见表1。 ———————————— 收稿日期:2009-04-18 第一作者简介:董云铮,女,宁波市北仑区人民法院,硕士(浙江宁波315800) 表1可见网格化系统应用层主要由应用软件和Gis 两大块技术组成。应用软件构成了监督和执行2级管理单位的主要操作功能,Gis 嵌入应用软件中主要起地理定位、查找、参考和数据维护等作用。 中间层:主要在系统后台运行,不直接面向业务管理者,对技术实现起重要的支撑服务作用。具体有Gis 平台支持系统、第三方软件支持控件(如报表支持

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系统介绍

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系统培训概要更详细内容请致wk11725@https://www.360docs.net/doc/b64975752.html, 一、概述 按照“网格覆盖、条块融合、责权明晰”的原则,构建“三级网格,四级平台、五级联动”的管理工作格局。依据建立地市、县(市)区、乡(镇)办、村社区四级网络,搭建问题受理平台,将网络遍及到乡(镇)办及社区的要求,系统的网络架构如图所示: 根据“三级网格,四级平台、五级联动”的系统构建原则,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系统框架如下所示:

五级联动中包含地市、县(市)区、乡(镇)办、社区(村)、村组(楼院)的业务流程图如下所示: 县(市)区层面的办件业务流程图如图所示。 在“三级网格、四级平台、五级联动”中,通过三级网格中的网格、村组等对发现的问题进行采集、处理、上报;在二级网格的社区(村)问题受理平台中

对上报的问题进行处理、上报;在一级网格的乡(镇)办问题受理平台中,对各类上报的问题,按职责交与各科室处理、解决或直接上报上级平台;在县(市)区的问题受理平台中,对上报过来的问题按职责交办到各职能部门,职责范围外的问题上报上级平台;市级平台协调各方面的资源,对上报的问题进行最终处理、解决。 标准业务功能流程图如下所示: 在问题处理的过程中,各职能部门(科室)对处理结果及时反馈,三级网格责任人对结果进行认定,上级平台对下级解决问题的情况有督查的职能。 二、系统介绍 根据网格化管理的需要,本系统的功能包括:机构人员管理、社情信息管理、移动终端信息采集处理、台账信息管理、基础信息管理、电子地图信息、媒体监督管理、督查管理、综合统计分析、绩效考核管理、系统管理等部分。 在金水区部署的系统功能图如下所示:

环境监管网格化管理系统

环境监管网格化管理系 统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网格化环境监管系统采用万米单元网格管理法和环境管理部件、事件管理法相结合的方式,应用、整合多项智慧环保技术,实现环境监管管理的信息化、标准化、精细化、动态化;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无缝对接、全面覆盖、责任到人”的原则,以政府为责任主体,明确相关部门环境监管职能,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网格化环境综合监管平台,明确职责分工,促进管理流程再造,落实管理职能逐步,建立起发现迅速、分工明确、责任到位、处置及时、运转高效的安全管理和监督的长效机制,保证环境监管运行使用中管理问题能够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及时解决。 项目名称:秦皇岛市网格化管理系统 1、项目背景: 秦皇岛网格化环境监管系统,是构建在秦皇岛市电子政务基础设施之上,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以互联网、城管通信技术为平台,以数字地理信息为基础,结合移动定位系统、数字通信技术和计算机软件平台,为城市管理者提供声、像、图、文字四位一体的城市数字化管理平台,实现针对城市部件的检查、报警、紧急事件处理、指挥调度、督察督办等功能。我们希望建成的系统能够达到:

搭建网格化环境监管平台,建立城市管理长效机制,深化环境监管体制改革,建立条块结合、责权利相统一的环境管理新模式,推进安全社区创建,保障城市安全稳定,打造“平安高新”,实现城市环境监管管理资源的横向共享和业务的整合,立足城市科学管理,为城市发展服务。 2、项目内容: (1)采用环境监管“五级管理、三级网络”的模式以村镇为单位,以村镇网格为基本单元,区县、乡镇结合,集合区县级管理,建立全市统一编码,实现县、乡、村三级网格管理层面信息资源共享。 (2)环境网格化管理数据中心 对全市的网格化监管数据的整合梳理工作,包含基础空间数据、网格化环境业务数据以及网格化管理数据的汇总。 (3)环境网格化监管GIS平台 将网格监管数据以空间地图数据进行网格区划管理,实现网格地图上的业务管理。 (4)网格手机APP平台 可以实现对事件监管的上报管理、部件情况的填报以及案件处置情况的反馈管理。 (5)网格案件管理

网格化城市管理模式研究——以北京市东城区为例

网格化城市管理模式研究——以北京市东城区为例 网格化城市管理模式是在“数字城市”迅速建设与发展的背景下产生的新型城市管理模式,是城市管理工作的新突破。以北京市东城区为代表的实践经验表明,网格化城市管理模式能够有效提高城市管理工作绩效。网格化城市不仅是现代信息技术在城市管理领域的集中应用,而且为城市管理理念提供了新的范式。对这一模式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本文对网格化城市管理模式的产生背景、概念特征、基本内容、成效与问题等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对策,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之功效,以促进网格化城市管理模式的进一步研究与发展。 1 网格化城市管理模式产生的背景 1.1 传统城市管理模式暴露出的弊端迫切需要用新的方法加以解决 我国传统的城市管理模式经历了几十年的调整和变迁,但其弊端一直未能根除,主要体现在: 一是管理机构规模庞大、管理人员繁多、运营成本越来越高。 二是管理空间划分不明确。城市管理在总体上应统一,但具体工作应有明确分工。传统城市管理模式缺乏统一调度,层次混乱,职责不清,面对不同的管理对象,或者是多龙治水,或者是无人问津互相扯皮的现象经常发生。 三是管理方式落后,过多地依赖突击管理和运动式管理,结果经常造成管了又乱,乱了再管的局面,浪费了行政资源,降低了管理效果。 四是管理粗放,城市管理信息的获取和处理均显得被动和滞后,不能做到精确、高效、处理及时。 五是对城市管理各职能部门的工作成效缺乏统一的评价标准及合理的、可操作性强的强化机制,对各职能部门的制约和监督流于形式。 这些老大难问题依靠传统方法已无法解决,需要寻求新的方法模式,而网格化就成为一种较好的选择方式。 1.2 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对现代城市管理工作提出了新要求 城市的发展与繁荣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从改革开放初到2004年,我国的城市化率由18%上升到42%,平均每年增加近1个百分点,内地城市数量由193个增加到660个,其中人口50万以上的大城市、特大城市已达94个。但是另一方面,也带来了城市规模膨胀、人

网格化管理服务平台项目建议书

某区网格化数字城市管理服务平 台 项目建议书

目录 一、项目背景 (1) 二、建设目标 (2) 三、遵循标准 (4) 四、体系结构 (5) 4.1逻辑架构 (5) 4.2功能架构 (8) 五、建设内容 (12) 5.1基础数据建设 (12) 5.2平台建设 (13) 六、预期效果 (14)

一、项目背景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改进社会治理方式。在《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改进社会治理方式,创新社会治理体制,以网格化管理、社会化服务为方向,健全基层综合服务管理平台。 网格化管理是采用网格化管理理念,根据地域特点和人口分布合理划分网格,并指定网格管理服务人员。实现对各级网格内“人、地、事、情、物、组织”等全要素信息的常态化管理与服务(如图1), 图1 社会管理要素图 通过建立数字化网格服务管理平台,建立一种监督和处置互相分离的形式。将过去传统、被动、定性和分散的管理,转变为今天现代、主动、定量和系统的管理。促进社会管理由“粗放型管理”向“精细型管理”的转变。从而实现社会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网格化、精细化和科学化。 某区作为城市发展的新区,规划面积159.3平方公里,到2020年,规划建设面积75平方公里,人口67万,区内生产总值2500亿元以上。确立了“两带、七板块”的城市空间布局,实现该区现有资源的

有效整合。但是伴随着城市建设发展的快速步伐,如何提升城市管理和服务水平,实现对该区城市基础建设、经济发展、国土资源管理、房屋动态监控、安保、城市综合管理、民生服务有效管理成为该区城市迅猛发展的制约部分,因此基于城市地理空间框架,打造该区网格化数字城市管理服务平台,有效的为该区发展提供信息化手段。 二、建设目标 1)建设一个网格化数字城市平台数据中心。通过建设该区最全面、最准确、最实时的城市管理基础信息库。 2)搭建“区级——二级(职能部门、街镇)”管理平台。 实现“一个大数据库、二级管理平台、四级应用对象、多元业务管理”的应用模式:

2019年智慧社区大数据网格化管理平台建设和运营一体化解决方案 智慧社区整体解决方案

智慧社区大数据网格化管理平台建设和运营一体化解决方案 智慧社区整体解决方案 一、背景 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是针对传统社区中出现的多头管理、职能交叉、资源共享不畅、服务不能落地等问题提出的新的社区服务管理模式,是网格化管理技术和管理理念在社区管理中的应用。 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依托统一的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平台,根据属地管理、地理布局、现状管理等原则,将管辖地域划分成若干网格状的单元,并把“人、地、物、事、组织”等全部纳入网格管理,对每一网格实施精细化、主动化、可视化管理;同时根据网格划分,按照对等方式整合公共服务资源,对网格内的居民进行多元化、便捷化、个性化服务,实现社会服务“零距离”、社会管理“全覆盖”、居民诉求“全响应”。 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系统建设以满足政府对社区的管理需求、优化管理模式、提升效率、建设服务型政府为基本需求;同时为社区居民和社区小微企业构建和谐环境,引导创新应用,提升生活品质,打造高效、便捷、幸福生活。 以智能、人文、服务为理念,通过整合街道管理和服务运行的关键信息,探索社会管理、社区服务、惠民兴业的发展新途径,通过细

分责任网格和规范工作流程,建立科学有效的监督考核机制,打造资源数字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人文化、工作规范化、组织高效化的社区工作运行新模式。 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实现对社区的精细化管理,使管理更高效,并实现公共服务业务下沉,由“被动受理”变为“主动服务”,由以前的线条管理演进到为社区居民提供综合服务。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系统的建设,有助于转变政府职能,着力打造“服务型政府”,对于加强政府与居民的联系,提升社区行政服务能力具有现实意义。 二、建设目标 依托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系统,整合资源,精细管理,改变传统的城市管理运行模式,提升政府管理和服务效率,实现: 1、资源整合,统筹管理,一处采集,多方共享。 针对人、地、物、组织等各类城市综合管理要素进行统一的采集、校对、分析,并采用信息化手段实施资源数据多渠道、标准化的整合,在实现统筹管理的同时,为各相关职能部门提供信息共享。 2、业务优化,协同办理,条块融合,整体联动。 围绕城市综合管理的各类资源,以所发生的事件为驱动,制定统一的处置流程,对各类资源情况变动、资源所涉及的各类社会问题、不稳定因素等通过信息化手段进行全面整合,对承担社会管理的条块

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方案

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建设方案 1.1 项目概况 1.1.1项目概述 数字化城市管理的专业名称叫“万米单元网格化城市管理”,这缘于2004年底北京市东城区推出的“万米单元网格管理法”和“城市部件管理法”。这种管理模式将辖区划分为若干个网格单元,再利用地理编码技术,将路名牌、井盖、垃圾站、城市雕塑等城市部件逐一编码后,定位在每个大致1万平方米的单元网格中。手持数字化城市管理的城市监督员在各自负责的网格单元内巡查,发现问题或接到居民举报即可在第一时间将信息发送到城市管理监督中心。城市监督中心利用网格化城市管理平台,实现精确定位、快速处置和对城市监督员的科学管理。 “数字城管”业务是基于移动通信网络、移动终端(终端应用软件)和政府内部办公系统,集成地理空间框架数据、单元网格数据、管理部件数据、地理编码数据等多种数据资源,通过各部门的信息共享、协同工作实现对城市市政工程设施、市政公用设施、市容环境与环境秩序的监督、管理和预警的整体业务解决方案。 1.1.2指导思想与建设目标 1.1. 2.1指导思想 1、整个系统符合相关标准、规范。遵照建设部数字化城市管理的指导思想和建设规范,以及数字城管总体规划,并结合城市化进程的实际情况,在借鉴全国其他城市成功建设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城市管理的新模式和运行机制。 2、信息化作为城市管理最重要的手段。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整合现有城市管理资源,加强市民与政府的良性互动,建立政府部门监督协调、规范运作、各司其职、市民广泛参与、各尽其能、相互配合的城市管理联动机制,在技术上有所突破、有所创新。 3、高标准设计,分步骤实施。 高标准设计:一是指按照数字城管信息系统进行设计;二是指按照数字城市信息系统进行设计,目前应用在城管,将来随时可应用在交通、治安联防等各方面;三是指按照市区两

网格化城市管理的全套解决方案

“网格化城市管理新模式”是将现代工程科学与现代社会科学有机结合,采用“万米单元网格管理法”和“城市部件管理法”相结合的方式,将十几项数字城市技术整合集成应用于城市管理领域,全时段监控、全方位覆盖的现代化城市管理模式,是政府管理实践中一项宝贵的创新成果。作为建设部重点推广项目,“数字城管”建设在全国范围内正不断普及开来。 项目建设必要性和可行性 1、实施数字化城市管理是城市管理发展趋势的需要。 当代城市管理的理念和实践面临着变革与创新:一是体现以人为中心,从对人、财、物等“硬件”为重点的管理转向以知识和学习等“软件”为重点的管理柔性化趋势。二是把管理的决策、执行和监督建立在数字化、自动化基础上的管理数字化趋势。三是不断完善民主制度,扩大市民参与,增强管理透明度的管理民主化趋势。在这“三个趋势”中,信息化管理是关键。以信息化作为现代化城市管理突破口,通过信息化管理内在的系统性、网络性、程序性和透明性等要求,推进城市管理资源优化整合,管理流程科学再造,管理主体多元参与,并不断深化管理体制机制改革,这是提高城市管理水平的有效手段。 2、实施数字化城市管理是城市管理走向精细化管理的必然要求。 城市基础设施部件和管理对象事件的优化运作,要求城市管理手段不断更新。随着城市容量不断扩大,市民对城市交通、环境、居住等质量要求日趋增强,网络化管理和动态调控需求也越来越高,这就迫切要求城市管理必须从定性变为定量、静态变为动态、单一变为综合,滞后变为实时,以增强管理的科学性,进一步提高城市的运行效率。 3、实施数字化城市管理是创新城市管理体制的催化剂。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借助“科学技术”这个第一推动力,从管理工具的变革来引发管理体制的变革。通过建立城市管理数字化基础平台,促进城市管理手段创新,进而实现管理模式的创新,形成以数字化为标志的体制协调、运作高效、方式先进的现代化城市管理体系。建成城市管理对象、管理过程和管理评价数字化的城市管理决策支持、执行支持、监控支持新模式。 4、城市管理新模式能有效解决城市管理中“政府失灵”问题,可以建立起城市管理长效机制。 由于旧模式存在体制、机制上的弊端,对管理部门是否尽职尽责缺乏有效的监控和制约,造成了城市管理中一定程度上的“政府失灵”。新模式通过创立“两个轴心”的管理体制,再造城市管理流程,克服了突击式、运动式、被动、滞后、多头管理等弊端,有效解决了城市管理中的“政府失灵”问题,实现了城市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通过完善的考核评价体系能有效地建立起城管工作人员行政、执法的“硬约束”环境,全力打造出一个全局观念强、责任意识强、善政、有执行力的团队。 5、城市管理新模式将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科学技术相结合,再造了城市管理流程,大大提高了城市管理效率。 在新模式中,坚持将系统化、数字化、可持续发展、协同、善政、精确、敏捷的城市管理理念,和以人为本、全民参与,职能整合、全面协同,敏捷效能、精确管理,依法管理、求真务实、立足实践的原则,与管理体制、管理技术创新及成熟的数字城市技术运用相结合,将会实现城市管理革命性的变革,大大提高城市管理效率。这种新管理模式在北京市东城区的初步试点表明:系统对城市管理问题的发现率达到90%以上,指挥中心的任务派遣准确率达到98%,问题处理平均时间由原来的一周左右缩短为13.5小时,结案率为94.18%。能真正做到问题及时发现、任务准确派遣、问题及时处理。

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

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平台——精益化管理零距离服务简述: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体系是一种创新型的社会服务管理模式,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平台是实现创新社会服务管理体系的重要手段,包括了全民网格、移动采集、事件处理、综治维稳、应急指挥、工作监管、智能预警、人口管理、网格管理、决策支持、便民服务、公共服务、人地事物组织资源管理、考核评价和三维仿真等子系统。 1. 背景 为贯彻党的十八大关于全面深化体制改革的发展战略,落实三中全会“以网格化管理、社会化服务为方向,健全基层综合服务管理平台,及时反映和协调人民群众各方面各层次利益诉求”的精神,全面实施《关于推进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体系建设的意见》的部署,切实提高社会服务管理水平,以基层党建创新引领社会服务管理创新,以社区网格为载体,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落实责任为核心,以整合力量和优化流程为重点,建立起“精细化管理、个性化服务、多元化参与、科学化运转”的工作体系和运作机制,努力实现社会服务管理信息化、智能化、集约化、精细化,基本形成具有国家特色的社会服务管理新格局的基本框架。 面对如今城市发展,城市规模膨胀、新型市政设施大量涌现、人口流动加速、城市地理复杂性提高、辖区卫生环境脏乱、公共安全隐患增多、社会事务不断增加、服务管理方式被动粗放、服务管理手段落后、信息难以共享、政府监管不分、居民服务诉求迫切等一系列新问题,传统城市服务管理模式下落后的组织方式和工作方法,只能疲于应对,不能从根本解决问题。因此,改革社会服务管理模式,采用先进技术,创设新的服务管理方法,是提高服务管理水平,满足服务管理发展的需要。 随着政府改革的意识不断加强、力度不断加大,政府的服务管理重点在不断的调整、优化,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体系便由此应运而生。 网格化服务管理模式能够作为一个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的模式,有着“数字城市”的前期铺垫,也有着“智慧城市“的高瞻远瞩,在国家大改革、大建设、大发展的背景下,网格化模式作为一个突破,有着把握群众需求的多样性、群众利益的多元化,解决城市问题、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的能力;有着直面政务服务、便民服务和公共服务改革中遇到问题解决问题的魄力。 2. 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是什么? 网格化社会服务与管理,即是将城市管理辖区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成为“单元网格”,并将网格作为政府管理基层社会的单元,通过创新服务管理体系,建成网格-社区-街镇-区四级管理的责任落实、三级上报的问题处理、资源共享整合模式、主动亲民为民服务的“一网一库一平台”。 网格化模式特点: ?该模式是整合管理资源的有效手段; ?具有精细化管理的监控、反馈和督办功能; ?可以避免城市管理和社会管理中的死角和盲点; ?事前预警性管理; ?该模式是城市管理改革与管理现代化的一个方向; ?有利于实现市民与政府的快速互动。 网格化建设技术创新点: ?利用微信技术实现全民网格; ?利用GIS技术实现数据可视化展示; ?利用GPS技术实现高精度的事件、部件和人员的定位;

城市网格化信息管理解决方案(草稿)

“无线青岛”城市网格化信息管理 解决方案 青岛艾维通信有限公司 二OO九年十二月

目录 第一章前言 (5) 第二章概述 (7) 2.1建设目标 (7) 2.2建设范围 (7) 2.3建设规划 (7) 第三章平台架构 (8) 3.1层次架构 (8) 3.2部署架构 (10) 3.3系统环境 (12) 3.4安全策略 (12) 3.4.1安全风险 (12) 3.4.2安全策略 (13) 第四章平台功能 (15) 4.1监督中心受理子系统 (15) 4.2协同工作子系统 (16) 4.3指挥中心案件受理子系统 (16) 4.4职能部门案件受理子系统 (17) 4.5大屏幕监控子系统 (17)

4.7数据交换子系统 (20) 4.8基础数据资源管理子系统 (20) 4.9地理编码子系统 (21) 4.10短信服务子系统 (21) 4.11手机数据采集与上报子系统 (21) 4.12构建与维护子系统 (23) 4.13突发事件处置子系统 (23) 第五章平台特色 (25) 5.1“大城管”的管理模式创新 (25) 5.2运行机制创新 (25) 5.3技术集成创新 (25) 第六章项目实施 (26) 6.1需求研究 (26) 6.2数据加工 (26) 6.3数据库构建 (26) 6.4应用开发 (27) 6.5队伍培训 (27) 6.6平台试运行 (27) 6.7成果验收 (27) 6.8系统维护 (28)

第七章典型案例及获得荣誉 (30) 7.1成功案例 (30) 7.2“城市网格化信息管理平台”获奖情况 (30) 7.3参与制订的相关标准 (30)

环境监管网格化管理系统

环境监管网格化管理系 统 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网格化环境监管系统采用万米单元网格管理法和环境管理部件、事件管理法相结合的方式,应用、整合多项智慧环保技术,实现环境监管管理的信息化、标准化、精细化、动态化;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无缝对接、全面覆盖、责任到人”的原则,以政府为责任主体,明确相关部门环境监管职能,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网格化环境综合监管平台,明确职责分工,促进管理流程再造,落实管理职能逐步,建立起发现迅速、分工明确、责任到位、处置及时、运转高效的安全管理和监督的长效机制,保证环境监管运行使用中管理问题能够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及时解决。 项目名称:秦皇岛市网格化管理系统 1、项目背景: 秦皇岛网格化环境监管系统,是构建在秦皇岛市电子政务基础设施之上,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以互联网、城管通信技术为平台,以数字地理信息为基础,结合移动定位系统、数字通信技术和计算机软件平台,为城市管理者提供声、像、图、文字四位一体的城市数字化管理平台,实现针对城市部件的检查、报警、紧急事件处理、指挥调度、督察督办等功能。我们希望建成的系统能够达到: 搭建网格化环境监管平台,建立城市管理长效机制,深化环境监管体制改革,建立条块结合、责权利相统一的环境管理新模式,推进安全社区创建,保障城市安全稳定,打造“平安高新”,实现城市环境监管管理资源的横向共享和业务的整合,立足城市科学管理,为城市发展服务。 2、项目内容:

(1)采用环境监管“五级管理、三级网络”的模式以村镇为单位,以村镇网格为基本单元,区县、乡镇结合,集合区县级管理,建立全市统一编码,实现县、乡、村三级网格管理层面信息资源共享。 (2)环境网格化管理数据中心 对全市的网格化监管数据的整合梳理工作,包含基础空间数据、网格化环境业务数据以及网格化管理数据的汇总。 (3)环境网格化监管GIS平台 将网格监管数据以空间地图数据进行网格区划管理,实现网格地图上的业务管理。 (4)网格手机APP平台 可以实现对事件监管的上报管理、部件情况的填报以及案件处置情况的反馈管理。 (5)网格案件管理 针对事件监管上报信息,系统采用事件生成与上报处理的信息化管理手段,将数据进行流程化管理,将案件的处置管理进行全程监管与控制。 (6)网格综合管理系统 将与环境网格监管业务中涉及到的其他业务部门的管理进行关联协作,最终对监管信息进行统计分析与信息的发布。 (7)网格评估管理系统 建立环境网格化评价管理系统,通过一整套科学完善的监督评价体系,对秦皇岛市网格化环境监管的各方面进行考核评价。 3、项目成效:

北京东城区网格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

北京东城区网格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

北京东城区网格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 导读:数字城管新模式是采用万米单元网格管理法和城市部件、事件管理法相结合的方式,研发“城管通”,创新信息实时采集传输的手段,创建城市管理监督中心和指挥中心两个轴心的 管理体制,再造城市管理流程,实现精确、敏捷、高效、全时段、全方位覆盖的城市管理模式。 一、项目概述 随着城市现代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城市管理滞后几乎成为各个国家、各个城市的共性问题。北京市东城区与全国各城市的发展情况一样,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特别是“十五”期间,城市建设突飞猛进,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但城市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仍然很突出,主要是管理体制、机制不顺和理念滞后,政府管理缺位,条块分割,专业管理部门职责交叉和不明确,缺乏有效的监督和评价机制,造成了信息滞后、管理被动,粗放、突击式、运动式管理成为常态。创新城市管理模式迫在眉捷。

城市管理中的如井盖丢失、垃圾乱堆乱放等问题,及时报告给东城区城市管理监督中心,东城区城市管理监督中心将通过专用网络迅速通知担负城市管理职能的有关部门。通过一张网络和一个平台,将城市管理信息集纳于无形之中,不仅实现了城市管理的信息化、标准化、精细化、动态化,也实现了对市民的意见、心声进行实时的收集与反馈。 “城管通” 研发项目作为东城区万米单元网格城市管理新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通过为城市管理监督员提供现场信息快速采集与传送的专用通讯工具(即“城管通”手机),利用实时无线通讯技术和政府政务信息共享平台进行连接,在第一时间内详实准确地提供关于城市管理的现场资料,为城市管理部门的快速响应和科学决策奠定基础。 此项目的研发得到了国家和北京市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国务院信息办将其列为国家信息化建设示范工程,北京市信息办也将其列为北京市信息化重大应用项目。 二、管理体制

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系统

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系统 项 目 方 案

目录 第1章项目综述 (3) 1.1项目背景 (3) 1.2项目范围 (3) 1.3项目内容 (3) 1.4网格划分 (4) 1.5工作机制 (5) 1.6项目周期 (7) 1.7项目依据 (7) 第2章应用软件平台设计 (7) 2.1基础信息应用 (8) 2.1.1基础信息子系统 (8) 2.1.2综治信息库管理系统 (9) 2.2业务管理应用 (10) 2.2.1掌上网格管理系统 (10) 2.2.2矛盾纠纷调处子系统 (10) 2.2.3问题处置子系统 (11) 2.3决策支持应用 (12) 2.3.1 分析考评子系统 (12) 第3章预算组成 (13)

第1章项目综述 1.1项目背景 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突飞猛进,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大量的人口流入城市,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就业机会,同时也给社会治理工作带来巨大的挑战。我国既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又处于社会矛盾凸显期,社会治理任务更为艰巨繁重,我国社会治理滞后于经济发展的现象也愈来愈明显,在此背景下,深入推进社会治理创新工作,强化维稳信息资源关联整合与综合复用,维护来之不易的安定团结的社会大好局面,进而保障我国国民经济健康稳定发展已成为政府领导的普遍共识。 1.2项目范围 本次建设主要系统平台实现全覆盖。实现网格内“人、地、事、物、情、组织”等全要素信息的常态化管理,实现“小事化解不出网格,大事调解不出街道”,实现“粗放型管理”向“精细型管理”转变,“实现防范、控制型管理”向“人性化、服务型管理”转变。 1.3项目内容 一、重点排查化解社会矛盾,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加强辖区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管理服务,加强对重点区域、复杂场所的监督与管理,建立基层群防群治体系;深入开展城市管理整治提升活动 二、实现对群防群治队伍的管理,范围包括专职治安巡防队、民兵治安巡防队、义务治安巡防队、保安队伍、治保会、调委会、治安志愿者、平安和谐理事会、综治工作协会等。 三、实现有害违法组织管理,建立重点人群(刑释解教人、社区矫正人、吸

网格化信息平台

为落实中央关于加强社会创新管理的要求,推行县乡村三级“网格化”基层社会服务管理模式,即在县级建立县社会服务管理指导中心,在乡镇(街道)、社区(村)将建立乡镇(街道)、社区(村)社会服务管理中心,在全县村(社区)全面建立“网格化”服务管理模式。以全面提升我县基层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为目标,以建立县、乡、村三级社会服务管理中心为基础,以推进信息化建设为前提,以实施网格精细化管理为着力点,以体制机制创新为核心,以加强组织保障建设为关键,实现基层社会服务管理体系全覆盖,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一、基层社会服务管理组织架构体系建设 1、建立县社会服务管理指导中心。 以县社会服务管理指导中心为龙头,形成基层社会服务管理的整体联动。在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下,由综治办牵头,整合政法各部门、组织、纪检、宣传、信访、民政、文化、教育、卫生、人社、住建、国土、农业、林业、水利、畜牧、安监、工商、人口计生等部门力量,融合共享政务大厅、信访接待大厅、书记县长公开电话、110指挥中心等资源,建立县社会服务管理指导中心。 2、建立乡镇(街道)社会服务管理中心。 以乡镇(街道)社会服务管理中心为纽带,形成基层社会服务管理承上启下的枢纽。由乡镇(街道)综治为牵头,整合基层政法各部门、信访、民政、教育、卫生、人社、国土、农业、畜牧、安监、人口计生等部门资源,建立乡镇(街道)社会服务管理中心,实行集中办公,“一站式”办理、“一条龙”服务。

3、建立村(社区)社会服务管理中心。 以村(社区)社会服务管理中心为基础,形成基层社会服务管理便民利民的平台。在城市社区,建立社区社会服务管理中心,在党组织、居委会领导下,充分发挥社区“兜底”功能,设立“一站式”服务大厅,形成方便群众和各方参与的服务管理平台,为群众提供方便、快捷、优质的服务。在农村,建立社会服务管理中心,在村党支部、村委会领导下,整合服务管理资源,按照“政事分开、民事村办”的原则,协调处理农村服务管理事项。 二、建立“网格化”服务管理模式。 在全乡镇(街道)、村(社区)全面建立“网格化”服务管理模式,整合各部门网格资源,形成职责明确、信息畅通、管理有效、服务精细的网格运行体系。 1、科学设置网格。 根据“地理布局、区域属性、人员相熟、便于管理”的原则划分网格。2、明确网格工作人员及职责。 每个网格配备相应的工作人员作为网格员,进行日常信息录入、事件处置、各类民生服务事项的办理。乡镇(街道)主要领导、分管领导、综治办工作人员,综治委成员单位领导和办公室人员,政府主要领导及四套班子分管领导均为社会管理综合信息系统的管理和使用者。 3、规范网格工作流程。 对网格内发现的问题,规范问题上报、案卷建立、任务指派、调查落实、处理反馈、结案归档六个环节的工作,形成“六步闭环”运作机制。 4、加强制度运行管理体系建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