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机车总体设备布置

电力机车总体设备布置
电力机车总体设备布置

学习情境:电力机车总体设备布置团队队名:

队训:

工作者:

班级:

工作日期:

工作工时:

工作地点:

一、团队任务分配表1-1所示:

表1-1电力机车总体设备布置任务分配

工作者工作内容

田殿东电力机车总体设备布置

肖长江电力机车总体设备布置

王晋电力机车总体设备布置

李志辉电力机车总体设备布置

郭修洪电力机车总体设备布置

列车供电柜

二、SS9型电力机车总体设备布置图(机械间和司机台)。 1、 机械间

中 央 走 廊

电阻柜 低压电器柜

1

端子柜1

电器

1

硅整流柜1

储油柜

制动 风机

劈相机 2

牵引 风机4

电源柜

牵引 风机2

逻辑

压缩机 端子柜

高压电器柜2

硅整流柜2

低压电器柜2

端子柜2

牵引 风机1 劈相 机2 变压器 风机 压 缩 机

牵引 风机3

电阻柜

制动 风机

电源柜

空气管路柜

干燥器

2、

司机台

(1)1为仪表座设备布置,仪表座位于司机台的前方,在仪表座上几乎集中了所有提供给司机的显示信息。仪表座上安装有仪表面板,共4快,从左至右依次为压力仪表模块、监控显示安装、多功能状态组合模块、微机显示和开关安装。压力仪表模块由两块风压表,一个语音箱和供风指示灯组成。多功能状态组合模块包括2块状态表、1快双针速度表、1个紧急制动按钮和24个状态指示灯。微机显示同样安装了TPX10型通用屏幕显示器。开关安装板安装了列车供电钥匙开关、屏切转换开关、微机复位按钮和停放制动按钮,另外还装了一个后视镜制动阀。

(2)2为左柜组成,左柜主要布置了司机室空气管路屏和刮雨器的二联体。

(3)3为主司机脚踏板组成。

(4)4为中柜组成。

(5)5为台面板组合,司机台面左侧布置有小闸、电空制动控制器和记点灯,正前方是记点台面和主扳键开关组。右侧布置司机控制器、风笛按钮和扳键开关组2。

(6)6为副司机脚踏组合。

(7)7为右柜组合。

三、叙述机械间各设备的作用与功能(电器的总体布置,各电器的作用,电器布置方式及特点。)

1、端子柜:用于接线。

2、列车供电柜:装有列车供电系统部件,该系统用于控制主变压器的列车供电绕组用电的输出。

3、电源柜:DC 110 V 电源是由DC 110 V电源柜及蓄电池组构成。在通常情运行情况下,两者并联为机车提供稳定的110 V电源;在降弓情况下,蓄电

池供机车作低压实验和照明用;在运行中电源柜故障情况下,蓄电池作维持机车故障运行的控制电源。110 V电源柜具有恒压、限流的特点,输出电

压稳定在110 V±5%,输出电流即使在短路情况下也被限制在55 A±10%〔此时不在稳压〕。

4、低压柜〔1、2号〕: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为电源部分,装有蓄电池、充电机、车辆制动系统交流和直流电源、各控制电路过流保护用的自动开关和

相应的电源控制电路部件;另一部分为电器部分,装有各种接触器、自动开关和继电器等,主要是辅助电路和控制电路的控制电器。

5、制动电阻柜:由电阻柜、弹性连接件、过渡风道、通风机、底版和风道继电器等组成,其中电阻柜中的制动电阻是机车电阻制动时,消耗电能的元件。

6、高压柜〔1、2号〕:安装的主要是主电路直流供电电路中除平波电抗器和制动电阻以外所有的电气设备。

7、硅整流柜〔1、2号〕:主要由大功率晶闸管、整流管元件组成,具有主电路整流和相控调压、制动励磁、加馈制动和作为无级磁场削弱分路开关的功

能。

8、牵引通风机组:牵引风机通过相应风道吸风然后将冷风吹入牵引电机带走硅整流柜及牵引电机工作时产生的热量。

9、储油柜:用于储油。

10、劈相机:结构与三相鼠笼式异步电动机相似,定子绕组按三相不对称规律嵌放在定子槽内,转子为鼠笼式。其中定子由铁心、定子绕组、机座等组成。转子由转子铁心、铸铝导条、端环等组成。其作用是将主变压器的辅助绕组a6—x6供给的单相电源“劈”成三相电源,以供给辅助电路的所有三相电动机。

11、压缩机:由油气筒、安全阀、温控阀、油细分离器、进气阀、压力开关、空气滤清器、蜗壳、电机、输气接口、减震器、冷却器卸油口、冷却器、有过滤器、电控箱、鞋油阀、温度开关,其作用是专门用于铁路机车车辆的电动空气压缩机设备。

12、逻辑柜:主要由一个万能转换开关、一个钮子开关、两个插件箱、七个56芯连接插座组成,在两个插件箱中间装有风扇层。钮子开关用于切除空转/滑行保护,向上为投入,向下为切除。其功能是a、牵引、制动特性控制;b、空转/滑行保护;c、速度分级控制系统对机车控制要求的实现;d、自动过

分相区;e、空电联合制动;f、机车过流、过压、超速保护、小齿轮弛缓保护;g、脉冲控制器复位。

13、空气管路柜:集成了DK-1型电空制动机和空气管路系统的相关部件以及相关的制动逻辑控制单元。

14、干燥器:用于空气干燥。

四、SS9型电力机车总体布置特点与SS4G型电力机车比较异同。

SS9型电力机车总体布置特点:

1、采用中央直通走廊。

2、标准化双司机室。

3、主变压器采用卧式结构,悬挂在主变流室底部。车内设备采用斜对称布置方式。

4、机车车内设备布置可分为Ⅰ、Ⅱ端标准化司机室设备布置;Ⅰ、Ⅱ端电气室设备安装;主变流室设备安装。

不同之处:1、SS9为中央直通走廊,SS4G为双边走廊;2、SS9为6轴车,SS4G为4轴车;3、SS9为双端司机室,SS4G为单端司机室;4、SS9有两台劈相机,SS4G只有一台劈相机;5、SS9没有连接器,SS4G有高压连接器;6、SS9为一台车,SS4G为两节车重联成一台车。

五、安全作业与环境保护。

1、工作场地整洁。汽油等易燃品应存放良好,严禁烟火。

2、按规定穿戴安全用品和使用劳动保护用品。

3、工作前要认真检查所使用工具,严禁使用不合格工具。

4、使用电源插头及插座,必须完整,不得用线头直接插入插座孔内。

5、用汽油清洗部件时,严禁使用明火或吸烟,并注意室内通风情况。

6、使用仪器与设备时,试验人员应熟悉其性能,否则不能操作使用。

六、6S管理:

整理(SEIRI)——将工作场所的任何物品区分为有必要和没有必要的,除了有必要的留下来,其他的都消除掉。目的:腾出空间,空间活用,防止误用,塑造清爽的工作场所。

整顿(SEITON)——把留下来的必要用的物品依规定位置摆放,并放置整齐加以标识。目的:工作场所一目了然,消除寻找物品的时间,整整齐齐的工作环境,消除过多的积压物品。

清扫(SEISO)——将工作场所内看得见与看不见的地方清扫干净,保持工作场所干净、亮丽的环境。目的:稳定品质,减少工业伤害。

安全(SECURITY)——重视成员安全教育,每时每刻都有安全第一观念,防范于未然。目的:建立起安全生产的环境,所有的工作应建立在安全的前提下。

清洁(SEIKETSU)——将整理、整顿、清扫进行到底,并且制度化,经常保持环境外在美观的状态。目的:创造明朗现场,维持上面3S 成果。

素养(SHITSUKE)——每位成员养成良好的习惯,并遵守规则做事,培养积极主动的精神(也称习惯性)。目的:培养有好习惯、遵守规则的员工,营造团队精神。

电力机车主电路发展概述(I)

电力机车主电路的发展概述 电力机车(electric locomotive)本身不带原动机、靠接受沿线接触网送来的电流作为能源、由牵引电动机驱动车轮的机车。所需的电能,可以由多种形式(火力、水力、风力、核能等)转换而来。电力机车具有功率大、热效率高、速度快、过载能力强和运行可靠边等主要优点,而且不污染环境,特别适用于运输繁忙的铁路干线和隧道多、坡度大的山区铁路。 发展概况【top】最早造出第一台标准轨距电力机车的是苏格兰人R·戴维森,时间是1842年,由40组蓄电池供电,但没有实用价值。1879年5月,德国人W·VON西门子设计制造了一台能拉乘坐18人的三辆敞开式“客车”的电力机车,它由外部150V直流发电机通过第三轨供电,这是电力机车首次成功的试验。1881年,法国在巴黎展出了第一条由架空导线供电的电车线路,这就为提高电压,采用大功率牵引电动机创造条件。1895年,美国在巴尔的摩—俄亥俄间5. 6 km长的遂道区段修建了直流电气化铁路,在该区段上运行的干线电力机车自重97 t,采用675 V直流电,功率为1 070 kW。1903年德国的三相交流电力机车创造了每小时210km 的高速记录。 中国最早使用电力机车在1914年,是抚顺煤矿使用的1 500 V直流电力机车。1958年中国成功地生产出第一台电力机车,从采用引燃管整流器到硅整流器,机车性能不断改进和提高,到1976年制成韶山型(SS1型)131号时已基本定型。截止到1989年停止生产,SS1型电力机车总共制造出厂926台,成为中国电气铁路干线的首批主型机车。1966年SS2型机车制成。1978年研制成功的SS3型机车,不仅改善了牵引性能,还把机车的小时功率从4 200kW提高到4 800kW,载止到1997年底,共生产了987台,成为中国第二种主型电力机车。1985年又研制成功了SS4型8轴货运电力机车,它是国产电力机车中功率最大的一种(6 400kW),已成为中国重载货运的主型机车。以后又陆续研制成功了SS5、SS6和SS7 型电力机车。1994研制成功了时速为160 km的准高速四轴电力机车等。至此,中国干线电力机车已基本形成了4、6、8 轴和3 200、4 800和6 400kW功率系列。1999年5月26日,中国株洲电力机车厂生产出第一台时速超过200km的DDJ1001号“子弹头”电力机车,标志着中国铁路电力牵引已跻身于国际高速列车的行列。为追踪世界新型“交—直—交”电力机车新技术,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中国铁路一直在进行中小功率变流机组的地面试验研究和大功率的交—直—交电力机车的研制,也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类型【top】电力机车是从接触网上获取电能的,接触网供给电力机车的电流有直流和交流两种。由于电流制不同,所用的电力机车也不一样,基本上可以分为三类: 直—直流电力机车采用直流制供电时,牵引变电所内设有整流装置,它将三相交流电变成直流电后,再送到接触网上。因此,电力机车可直接从接触网上取得直流电供给直流串励牵引电动机使用,简化了机车上的设备。直流制的缺点是接触网的电压低,一般为1 500V或3 000V,接触导线要求很粗,要消耗大量的有色金属,加大了建设投资。 交—直流电力机车在交流制中,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采用工频(50Hz)交流制,或25Hz低频交流制。在这种供电制下,牵引变电所将三相交流电改变成25 kV工业频率单相交流串励电动机,把交流电变成直流电的任务在机车上完成。由于接触网电压比直流制时提高了很多,接触导线的直径可以相对减小,减少了有色金属的消耗和建设投资。因此,工频交流制得到了广泛采用,世界上绝大多数电力机车也是交—直流电力机车。 交—直—交电力机车采用直流串励电动机的最大优点是调速简单,只要改变电动机的端电压,就能很方便地在较大范围内实现对机车的调速。但是这种电机由于带有整流子,使制造和维修很复杂,体积也较大。而交流无整流子牵引电动机(即三相异步电动机)在制造、性能、功能、体积、重量、成本、及可靠性等方面远比整流子电机优越得多。它之所以迟迟不能在电力机车上应用,主要原因是调速比较困难。改变端电压不能使这种电机在较大范围内改变速度,而只有改变电流的频率才能达到目的。因此,只有当电子技术和大功率晶闸管变流装置得到迅速发展的今天,才能生产出采用三相交流电机的先进电力机车。交—直

电力机车发展史

我国电力机车发展史 6Y1型电力机车 1957年,中国组织了一个由第一机械工业部、铁道部以及高校有关专家学者组成的电力机车考察团,于1958年初赴前苏联考察。考察团用半年时间,在前苏联专家帮助下,以当时前苏联新设计试制成功的H60型铁路干线交直流传动电力机车样机为基础,结合中国铁路规范,选用单相交流工频25kV电压制,作出了机车的设计方案。考察团回国后,组成电力机车设计处,在前苏联专家帮助下,进行了全面设计。1958年底,湘潭电机厂在株州电力机车工厂等厂所协助下,试制出了中国第一台电力机车,即6Y1型干线电力机车。6Y1小时功率3900kw,最高速度100km/h,6轴。机车经环形铁道运行试验,由于作为主整流器的引燃管不能正常工作返厂整修。 1959年起,株州工厂和株州电力机车研究所(下称株洲所)等厂所联合对6Y1机车进行了多次试验,做了很多改进,到1962年共试制5台机车,并在宝凤线上试运行。但是由于引燃管、牵引电机、调压开关等仍存在问题,6Y1型未能批量生产。 6Y2型电力机车 1961年,中国第一条电气化铁路宝鸡到凤州线建成,由于6Y1型机车性能不过关,国家从法国阿尔斯通公司进口了部分6Y2型电力机车,其功率(指持续功率)4740kw,最高速度101km/h,6轴。 SS1型电力机车 SS1型电力机车是我国第一代(有级调压、交直传动)电力机车。它是由我国1958年试制成功的第一台引燃管6Y1型电力机车(仿苏联20世纪50年代H60机车)逐步演变而来,但其三大件(引燃管、调压开关、牵引电动机)可靠性较差,而经历了三次重大技术改造。 第一次技术改造从8号车开始:首先是采用200A、600V螺栓型二极管取代引燃管组成中抽式全波整流桥;牵引电动机改为4极、有补偿绕组的高压牵引电动机;由于低压侧调压开关的级位转换电路中过渡电抗器的跨接会产生环流,使开关触头分断极为困难,调压开关经常放炮。 第二次技术改造从61号车开始:采用300A、1200V平板型二极管组成中抽式全波整流电路,利用二极管的反向截止特性组成过渡硅机组,取代过渡电抗器以消除级位转换电路中的环流,大大提高了调压开关可靠性,也使33个运行级全部成为经济运行级。 第三次技术改造从131号车开始:将主电路中抽式电路改为单拍式双开口桥式整流调压电路。该电路取消了过渡硅机组,而与主整流机组合并。整个机组采用500A、2400V的整流二极管。这种改造于1980年从SS1-221号车定型,这也就是这里介绍的SS1型电力机车。 SS2型电力机车 株洲厂和株洲所于1966年开始韶山2(SS2)型电力机车的设计工作。在吸取了法国6Y2型大量先进技术基础上,于1969年在株洲工厂设计试制出第一台机车。其小时功率4800kw,最高速度100km/h,6轴。采用高压侧调压开关32级调压,硅整流器整流,800kw,6级低压脉流牵引电动机,并大量采用了其他先进技术。后经两次改造,于1978年投入试运行。主要改进有采用大功率晶闸管两段半控桥相控调压,相控他励牵引电动机和电子控制等新技术。SS2虽然由于个别技术不能配套,未能批量生产,但它为SS1机车改进,以及其他型

SS9型电力机车电气试验及常见故障处理

目录 摘要 (3) —、前言 (4) 1、电力机车电器的定义及分类 (4) (1)电力机车电器的定义 (4) (2)电力机车电器的分类 (4) 2、SS6B型电力机车低压电器概述 (4) (1)低压电器柜布置 (5) (2)司机室布置 (5) 3、本文的主要内容 (5) 二、SS6B型电力机车部分低压电器结构组成与工作原理分析 (5) 1、继电器 (5) (1)电磁继电器 (5) (2)机械继电器 (10) (1)型号及含义 (11) (2)结构 (11) (3)动作原理 (12) (4)参数 (12) 3、司机控制器 (13) (1)结构组成 (13) (2)性能参数: (13) (3)工作原理 (13) 四、SS6B型电力机车低压电器检修 (14) 1、电磁继电器检修工艺 (14) (1)基本技术要求 (14) (2)主要原形尺寸及限度 (15) (3)主要设备及工具 (15) (4)主要工序及操作方法 (15) 2、电磁接触器检修工艺 (16) (1)基本技术要求 (16) (2)主要原形尺寸及限度 (17) (3)主要设备及工具 (17) (4)主要工序及操作方法 (17) 3、司机控制器检修工艺 (18) (1)基本技术要求 (18) (2)主要原形尺寸及限度 (18) (3)主要设备及工具 (19) (4)主要工序及操作过程 (19) 总结 (21) 致谢 (23) 参考文献 (24)

SS6B型电力机车低压电器的分析与检修 摘要: 由于电力机车电器安装在运行的电力机车上,而电力机车内部空间又极为有限,因此,电力机车电器的工作条件与一般工业企业用电器截然不同。电力机车电器要承受连续而强烈的机械振动和断续的机械冲击,并且电器所处环境的温度和湿度变化很大,电力机车在正常工作时电器操作频繁,所以尽管电力机车电器的工作条件十分恶劣,但也要必须保证他具有最大的可靠性,其要求是:准确可靠、质轻体小、经济耐用、易造易修。 本文主要介绍了SS6B型电力机车低压电器的布置,分析了SS6B型电力机车部分低压电器结构组成与工作原理。最后,探讨了SS6B型电力机车低压电器的检修工艺。 关键词:SS6B型电力机车低压电器检修

铁路机车司机考试通用知识复习题及答案学习资料

铁路机车司机考试通用知识复习题 及答案 SS4简答题型电空制动机为什么要设初制风缸?答:DK-1型电控制动机设置初制风缸,为的是在实施最小减压量时,即使电控制动控制器手柄在制动位短暂停留,也能保证均衡风缸的压力向初制风缸均衡,使制动管得到最小有效减压量,并且大大缓和了压力回升现象,并使最小减压量得到控制,减压效果明显? D.电阻制动时,调整手轮离开0位,均衡缸减压排风不止的原因是什么?如何判断?答:原因:(1)压力开关209的接点SA卡住下不来;(2)中间继电器452KA的常开连锁未闭合?判断:可将800线与822线短接,如仍不停止排风,则为中间继电器452KA常开连锁未闭合,运行中电制前可将465QS放切除位

J.机车风源系统有哪几部分组成?答:机车风源系统空气压缩机组,空气干燥器,压力控制器,总风缸止回阀,逆流止回阀,高压安全阀,启动电空阀以及总风缸软管连接器,总风折角塞门,排水阀塞门和连接钢管等组成? J.机车进入挂车线后应注意什么?答:(1)机车进入挂车线后,应严格控制速度,确认脱轨器,防护信号及停留车位置;(2)据脱轨器,防护信号,车列前10m左右必须停车;(3)确认脱轨器,防护信号撤除后,显示连挂信号,以不超过5km/h的速度平稳连挂;连挂时,根据需要适量撒沙? J.机车重联转为本务机操纵时,使用制动机应注意什么?答:机车重联转为本务机操纵时,应将操纵节重联阀打本位机,非操纵节打补机位,关闭分配阀156塞门并进行制动实验? 运行中一旦忘记关闭156塞门, 在需要制动时,应果断使用电空制动器紧急位或按紧急停车按钮停车? J.机车整备作业的要求是什么?答:机车整备作业的要求是在机车整备作业过程中,必须保证各

电力机车发展史

电力机车-概况 由牵引电动机驱动车轮的机车。电力机车因为所需电能由电气化铁路供电系统的接触网或第三轨供运行中的电力机车 给,所以是一种非自带能源的机车。电力机车具有功率大、过载能力强、牵引力大、速度快、整备作业时间短、维修量少、运营费用低、便于实现多机牵引、能采用再生制动以及节约能量等优点。使用电力机车牵引车列,可以提高列车运行速度和承载重量,从而大幅度地提高铁路的运输能力和通过能力。电力机车起动加速快,爬坡能力强,工作不受严寒的影响,运行时没有煤烟,所以在运输繁忙的铁路干线和隧道多、坡度陡的山区线路上更能发挥优越性。此外,电力旅客列车,可为客车空气调节和电热取暖提供便利条件。电力机车由于电气化铁路基本建设投资大,所以应用不如内燃机车和蒸汽机车广泛。电力机车没有空气污染,且善于保养,牵引列车速度可达几百千米,所以高速列车都是电力机车牵引的。电力机车另一个优点就是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启动和制动,这个性能比蒸汽机车和内燃机车要优秀很多。所以在世界范围内,正大力发展电气化铁路。在绿色环保的今天,电力机车的发展更加受到重视。由于我国的电气化铁路较少,所以会选择把原本无电气化的铁路经电气化改造。电气化改造后的铁路速度将从100-120km/h提高到160-200km/h,这样不仅能缩短列车的运输时间,还能达到5000t以上的货运列车运输。如今,走向“高铁时代”的中国,正大力发展电气化铁路。 电力机车-历史沿革 历史简述

1835年荷兰的斯特拉廷和贝克尔两人就试着制以电池供电的二轴小型铁路车辆。1842年苏格兰人R.戴维森首先造出一台用40组电池供电的重 5吨的标准轨距电力机车。由于电动机很原始,机车只能勉强工作。1879年德国人 W.von西门子驾驶一辆他设计的小型电力机车,拖着乘坐18人的三辆车,在柏林夏季展览会上表演。机车电源由外部150伏直流发电机供应,通过两轨道中间绝缘的第三轨向机车输电。这是电力机车首次成功的实验。电力机车用于营业是从地下铁道开始的。1890年英国伦敦首先用电力机车在 5.6公里长的一段地下铁道上牵引车辆。干线电力机车在1895年应用于美国的巴尔的摩铁路隧道区段,采用675伏直流电,自重97吨,功率1070千瓦。19世纪末,德国对交流电力机车进行了试验,1903年德国三相交流电力机车创造了每小时210.2公里的高速纪录。 来到中国 中国于1914年在抚顺煤矿使用1500伏直流电力机车。干线铁路电力机车采用单相交流 25000伏50赫电流制。1958年制成第一台以引燃管整流的“韶山”型电力机车。1968年改用硅整流器成功,称“韶山1”型,持续功率为3780千瓦。近年来干线电力机车向大功率、高速、耐用方面发展,客运电力机车速度已从每小时160公里增加到200公里,并向250公里迈进。各国制造的电力机车电压制较复杂,不便于国际间铁路联运过轨。近年来国际上已定出几种电力机车用标准电压。直流电压为600伏(非优先选用)、750伏、1500伏和3000伏。单相交流电压6250伏(非优先选用)、工频50或60赫,电压15000伏、工频赫,电压25000伏、工频50或60赫等几种。 各种类型的电力机车(19张) 电力机车-构造

电力牵引传动与控制的发展状况

电力牵引传动与控制技术 的发展状况 交通设备与信息工程1001班 陈群 1104101014 李涛 1104100903 赵龙飞 1104101003 何富军 1104100412

1电力牵引传动与控制技术的发展状况 陈群李涛赵龙飞何富军 (中南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湖南长沙 410075) 摘要:综述了我国机车电传动技术各个发展阶段的技术特点,揭示出电力电子技术与电传动技术的密切关系,重点阐述了我国新型机车交流传动系统的技术特点和发展趋势,并对我国第一、二、三代电力机车控制技术的发展过程及技术特点进行了介绍。 关键字:电力机车交流传动控制技术 The Development of Electric Drive And Control Technology for Locomotive CHEN qun LI tao ZHAO long-fei HE fu-jun (School of Traffic &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Changsha, Hunan 410075) Abstract: It was summarized the technical characteristic of electric drive technology for locomotive each development stage. The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power electronic and electric drive technology is revealed. It was especially illustrated technical characteristic and developing trend of new style locomotive AC drive system, and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and technical features of the electric locomotive control technologies of the first, second and third generations were introduced. Key words: electric locomotive, AC drive,control technology 0 引言 铁道牵引电传动技术是牵引动力设备的核心技术,其发展目标一直是致力于改善机车牵引和电制动性能,提高运用可靠性和能源的有效利用率,减少对环境的影响,降低运营成本,更好地满足铁路运输市场的需求。自上世纪50年代末,我国第1台干线电力机车问世至今,我国机车电传动技术随着电力电子和功率电力电子器件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经历了从第1代SS1型电力机车的低压侧调压开关调幅式的有级调压调速技术,到第2代的SS3型电力机车调压开关分级与级间晶闸管相控平滑调压相结合的调压调速技术,再到第3代的SS4~SS9型电力机车的多段桥晶闸管相控无级平滑调压调速技术,直到全新一代的“和谐”型交流传动机车的跨越式发展历程。近20年来, 随着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应用技术的迅猛发展, 国际上从事电力机车制造业的各大公司纷纷加大对电力机车控制技术的投入, 作者简介:陈群(1991~),男,大学本科,从事于交通设备控制工程机车车辆方向

电力机车机械部分

电力机车机械部分 Last updated on the afternoon of January 3, 2021

填空 2电力机车机械部分包括车体转向架车体与转向架连接装置和牵引缓冲装置组成。 3电力机车电气部分的主要功用是将来自接触网的电能变为牵引列车所需要的机械能实现能量转换,同时实现对机车的控制。 9排障器的作用主要是排除线路上的障碍物确保列车运行安全。排障器底面距轨面的高度是110+—10mm。10SS4改电力机车单节车共有4个车顶盖,从前至后依次为第一高压室顶盖变压器室第二高压室顶盖和辅助室。 11车体按不同用途可分为工业用电力机车和干线运输大功率电力机车。 12某机车走行部为三台六轴转向架,各轴为单独驱动,其轴列式用字母法表示为Bo-Bo-Bo. 17机车设备布置要求重量分配均匀,目的是减少机车轴重保持平合保证牵引力的充分发挥。 18机车设备布置必须保持重量分配均匀,目的是在于使机车车轴重保持均衡,以利于牵引力的充分发挥 1按工作原理分电力机车通风机分为离心式通风机和轴流式通风机。 2SS4改电力机车通风系统设有牵引通风系统主变压器油散热器通风系统和制动通风系统。3SS4改电力机车牵引通风 系统的冷却对象为牵引电动 机PFC电容柜和整流硅机 组。 5电力机车空气管路系统包 括风源系统辅助系统控制管 路系统和制动机四大部分组 成。 7空气干燥器是风源系统中 用来清除机车压缩空气中的 油分水分尘埃等机械杂质, 它具有再生作用。 9风缸系统由高压控制阀 (517KF)来自动控制压缩 机电机电路的闭合和断开工 作从而达到调节总风缸内空 气压力的目的。 11SS4改电力机车控制管路 系统主要由主断路器受电弓 门联锁阀和高压电气柜等设 备提供压缩空气。 12控制风缸102的设置是 为了稳定控制管路系统内的 风压,防止分合闸操作时引 起的压力波动。 13在机车受电弓升起时, 为了保证与高压区隔离,在 升弓通路中设置了保护电空 阀(287YV)和门联锁阀 (37、38) 16机车停放前,为了保证 下次使用时的升弓合闸操 作,应将控制风缸内的压缩 空气充至大于900KPa,然 后关闭塞门97. 5转向架的作用是传力承受 转向和缓冲. 9机车轮对的轮箍由轮缘和 踏面组成 10轮箍与轮心套装过紧, 会引起轮箍崩裂套装过松容 易引起轮箍弛缓 12轮箍外表面与钢轨顶面 接触的部分称为踏面,与钢 轨内侧面接触的部分称为轮 缘 15轴箱与转向架构架的连 接方式称为轴箱定位 18轴向定位起到了固定轴 距和限制轮对活动范围的作 用 20机车上常用的弹性元件 有板弹簧圆弹簧和橡胶弹簧 三种 21主悬挂设置在转向架构 架和轴箱之间 22次悬挂设置在车体底架 和转向架之间 23对于速度低的机车其悬 挂装置的特点是一系软二系 硬 24对于速度高的机车其悬 挂装置的特点是一系硬二系 软 30牵引电机的悬挂方式大 致可分为轴悬式架悬式和体 悬式三种 31电机悬挂中,架悬式和 体悬式又称全悬式 34机车每走行(40~50) *104km时需对轴箱进行一 次全面检查。 35轴箱容许温升30℃ 36机车每走行(8~10) *104km需对轴箱进行一次中 检 3降低机车牵引点可以减少 转向架轴重转移提高机车的 粘着牵引力 4车体支承装置是转向架和 车体的连接部分 9电力机车牵引缓冲装置包 括车钩缓冲器和车钩复原装 置 10车钩的三态作用包括闭 锁开锁和全开三种作用 12自动车钩就是具有自动 连接性能并具有三态作用的 车钩 选择 1SS4改电力机车的轴列式 用字母表示2(Bo-Bo) 4SS4改电力机车的持续功 率是6400KW 6SS4改电力机车平波电抗 器采用油冷方式冷却。 8SS4改电力机车的一号端 子柜在1端电器室。 9SS4改电力机车的劈相机 在辅助室。 10SS4改电力机车车体采用 整体承载式车体。 13下列不属于车体的是车 轮。 1SS4改电力机车制动通风 的冷却风从车底大气吸入。 4SS4改电力机车单节牵引 通风系统使用了2台离心式 通风机。 5SS4改电力机车通风系统 使用了3台轴流式通风机。 6SS4改电力机车用空气干 燥器对压缩空气进行干燥处 理。 8总风缸压力大于450KPa 后,停止辅助压缩机的工 作。 9SS4改电力机车共装有8个 砂箱和撒砂器。 11辅助压缩机是由机车蓄 电池供电,直流电动机驱 动。 12SS4改电力机车库停后由 辅助压缩机工作的条件是总 风缸和控制风缸的压力均低 于450KPa。

电力机车总体及走行部

电力机车总体及走行部 一、填空题 1、电力机车由电气部分、机械部分和空气管路系统三大部分组成。 2、电力机车机械部分包括车体、转向架、车体与转向架的连接装置和牵引缓冲装置四大部分组成。 3、电力机车车体多采用底架承载式车体结构、整体承载车体结构、侧壁承载结构 底架承载式车体结构由底架承担所有载荷,侧墙、车顶均不承载。侧墙结构较为轻便。由于底架需要承受车体的所有载荷,即要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所以底架结构比较笨重。这种车体主要用于工业用电力机车车体以及客车车箱。 侧壁承载结构侧墙和底架共同承载,侧墙骨架较为坚固,外蒙钢板也较厚,与车体底架焊成一个牢固的整体。侧墙骨架采用型钢材或压型钢板制成框架式或桁架式两种结构形式。桁架式侧墙骨架有斜拉杆,强度、刚度高于框架式侧墙骨架,但开设门窗不便,多用于货车,电力机车车体以及客车车箱的骨架多采用框架式侧墙结构。 整体承载车体结构底架、侧墙、车顶组成一个坚固轻巧的承载结构,使整个车体的强度、刚度更大,而自重较小。 4、工矿用电力机车重量轻、车速低,故多采用工业电力机车车体结构。 5、SS4改电力机车车体采用16Mn低合金高强度钢板压型梁与钢板焊接整体承载结构。 6、每节SS4改型电力机车的压缩空气由一台VF3/9空压机供风,该空压机为四缸V形排列两级压缩活塞式压缩机。 7、电力机车主断最低工作风压为450KPa. 8、电力机车转向架的作用有承重、传力、转向、缓冲功能。 9、机车转向架的车轴数越小在小半径曲线运行性能越高。 10、三轴转向架固定轴距大,仅适合在大半径曲线运行。 11、SS4改电力机车轴重23t总重为184t,故仅用于货运。 12、SS9改电力机车轴重21t总重为126t,故仅用于客运。 13、机车转向架按制造工艺分类,可分为焊接构架和铸钢构架。 14、JM3型轮对踏面轮缘原始厚度为 15、JM3型轮对踏面轮缘最小厚度为 16、为减小磨损,齿轮传动比应选择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或是无限不循环的无理数。 17、电力机车构架清洗,一般选用70~80c的碱水冲洗,然后漂净。 18、机车中修时,轴颈拉伤深度不得大于1mm。 19、轮毂过盈量不足加热时,其垫板厚度不得大于1.5mm。 20、轮毂过盈量不足加热时,其垫板厚度数不得大于4。 二、简答题 1、空气管路中,启动电空阀有什么作用? 答:在机车受电弓升起时,为保证与高压区的隔离,在升弓通路中设置了保护电空阀和门连锁阀,起到连锁保护作用,压缩空气由风缸经保护电空阀送到门联锁阀时,由于保护电空阀是一个闭式电空阀只要线圈有电就能使电空阀保持开启状态,保证供给门联锁阀压缩空气。 2、电力机车止回阀有什么作用? 答:为了防止控制系统压缩空气逆流,同时替代换向阀实现风源转换而设置的。 3、电力机车压力控制器有什么作用? 答:为保证安全和将具有稳定压力的压缩空气供给各个系统工作使用,必须使总风缸的压力空气保持在一个规定的范围之内。风源系统由压力控制器来自动空气压缩机电动机电路的闭

电气化铁路的发展史

电气化铁路的发展史 最早造出第一台标准轨距电力机车的是苏格兰人R·戴维森,时间是1842年。1879年5月,德国人W·V·西门子设计制造了一台能拉乘坐18人的三辆敞开式“客车”的电力机车,这是电力机车首次成功的试验。1881年,法国巴黎展出了第一条由架空导线供电的电车线路,这就为提高电压,采用大功率牵引电动机创造了条件:1895年,美国在巴尔的摩—俄亥俄间5.6 km长的隧道区段修建了直流电气化铁路。1903年德国的三相交流电力机车创造了每小时210 km的高速记录。 电力机车的发展取决于电气化铁道的发展。建设具有真正意义的电气化铁路首先要解决如何提供高压电,改变供电制式的问题。 接触网供给机车的电流制,分为直流制和交流制两种(交流制中又分单相交流、三相交流),这就叫供电制式。工频单相交流制推动了电气化铁道的发展。20世纪70年代初,欧洲大陆以及亚洲的日本基本上实现了运输繁忙的主要铁路干线电气化。1973年~1974年爆发石油危机之后,各国对铁路电力和内燃牵引重新进行了经济评价,电力牵引更加受到青睐。英国原先主要是发展内燃牵引,也开始重视发展电力牵引。连已经完全内燃化的美国,铁路电气化的呼声也很高。到20世纪80年代初期,全世界已有50多个国家和地区修建了电气化铁道,其中,苏联的电气化铁道总长度达到4万多公里,日本、法国、西德都拥有1万公里以上的电气化铁道。目前,世界电气化铁道已达到20多万公里,中国也加入了拥有1万公里以上电气化铁道的“高级俱乐部”。 电气化铁道的供电问题解决之后,发展大功率、高速度的电力机车就成为各国追求的目标。这时候,半导体技术和微机控制技术的突破和发展推动了新型电力机车的问世。1979年,第一台E120型大功率交流传动电力机车在德国诞生,开创了电力机车发展的新纪元。 随着既有电力机车的更新换代和高速铁路的蓬勃发展,干线电力机车的研制已从直流传动转向交流传动。20世纪90年代,欧洲、日本等主要机车制造厂商几乎已停止了直流传动电力机车的生产,交流传动电力机车已成为世界电力机车发展的主流。

世界电力机车的发展中英文

冯博:基于MA TLAB的HXD3电力机车主电路的建模和仿真 附录B 中文翻译 世界电力机车的发展 电力机车本身的原始动机接受触网发出的电流作为能源,由机车牵引电机驱动车轮。随着电力机车功率,热效率,速度的提高,以及有力和可靠的操作过载能力成为其主要优势,但不污染环境,所以特别适用于繁忙的铁路运输和隧道,以及斜坡的山区铁路。 电力机车从接触线获得电力,接触网供电电流机车都是直流和交流。根据目前的供电电流形式的不同,而不涉及电力机车本身,电力机车系统可分为基本直-直流电力机车,交-直流电力机车,交-直-交电力机车三种。 直-直流电力机车采用直流电源系统,牵引变电所装有整流装置,它将成为一个三相交流-直流装置,然后访问互联网。因此,电力机车可直接从网上联络供应DC系列直流牵引电动机使用,简化了机车设备。直流系统的缺点是接触网电压低,通常l500伏或3000伏,接触线要求较粗,因此要消耗大量的有色金属,并增加建设投资。 对于交-直流电力机车交流电源系统,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使用的是频率(50赫兹)交换系统,或25赫兹的低频通信系统。在此电力供应系统中,牵引变电所将改为三相交流电频率的25千伏单相交流电源,然后传送到网络。但是,在电力机车上使用的字符串仍然是直流电动机(这是最大的优势:调速简单,只需改变电机端电压,因此就可以很容易地实现在较大范围内的机车速度,但这种电机由于需要使用换向器,制造和维护是非常复杂的,体积更大),这样,交流到直流机车的转变任务完成。接触网系统的直流电压没有提高很多。但接触导线的直径可以相对减少,从而减少了消费的非铁金属,但建设投资并没有减少。因此,高频通信系统已被广泛采用,世界上大多数的电力机车也开始采用交-直流方式。 交-直-交流,交流非电力机车牵引电机换向器(即三相异步电动机),其在汽车制造,性能,功能,大小,重量,成本以及维护性和可靠性等方面比换向器容易得多。这是失败的电力机车,其主要的原因是提高速度相当困难。但这种机车具有优良的牵引能力。因此还是大有希望。德国制造的电力机车E120就是这种机车。 电力机车的工作原理:目前的接触线和电力机车经过拱形后后重新进入断路器后,主变压器,交流牵引从主变压器绕组通过硅整流单位,分成两组,六个平行对牵引电机直流电源集中到牵引电动机的扭矩,机械能变成电能通过传动齿轮驱动的机车驱动车轮转动。

SS9型机车应急故障处理

SS9型机车应急故障处理

目录 第一章故障处理 故障处理 1. 受电弓故障的处理方法 (6) 2. 主断路器合不上的处理办法(无故障信息显示) (11) 3. 机车主断已闭合,但微机显示屏显示“蓄电池合”的故障处理方法 (13) 4.保护装置动作,跳主断的处理方法 (13) 5. 劈相机不能启动的处理 (18) 6. 提手柄预备灯不灭的处理 (21) 7. 牵引通风机故障处理方法 (23) 8. 网压表显示为零的处理方法 (24) 9. 提手柄预备灯灭,微机显示屏显示牵引,但没有电流电压输出,机车不走车的处理方法 (24) 10. 雷雨天提手柄时由牵引工况突然转为电制动工况的处理方法 (25) 11. 辅机启动正常,但控制电压不足110V的处理方法 (25) 12. 直供电装置故障的处理 (27) 13. 重联、附挂时的操作 (32) 14. 电空闸转空气闸操作方法 (34) 15. 运行中使用电空闸均衡风缸,列车管不减压的处2

理方法 (36) 16. 紧急制动后列车管不充风的处理方法 (37) 17. 常用制动后不缓解的处理 (37) 18. 运行中主显示屏“停车制动”灯亮,机车无流无压的处理方法 (38) 19. 电空闸运转位,均衡风缸、列车管不充风的处理 (38) 20. 电空阀运转位、均衡风缸有压力而列车管无压力的处理方法 (39) 21. 干燥器故障时的处理 (40) 22. 总风缸打不进风的处理 (40) 23. 各止阀冻结的判断方法 (41) 24. 夏季螺杆空压机运行中过热起保护的处理 (42) 25. DKL故障,列车管不充风时的处理 (42) 第二章总体布置 1. 机车总体布置 (44) 2. 司机室示意图 (44) 3. 各电器柜及制动屏柜简示图 (45) 4.电源柜布置简示图 (45) 5.低压柜外部简示图 (46) 6. Ⅰ端低压柜布置简示图 (47) 7. Ⅱ端低压柜布置简示图 (48) 8. 高压柜布置简示图 (49) 9. 制动屏柜简示图 (50) 3

中国电力机车发展史图文稿

中国电力机车发展史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电力机车的发展史 学生:XX 指导老师:XXX 摘要:今交通发达、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电力机车在交通生活等领域发挥着在当重要的作用。电力机车由牵引电动机驱动车轮的机车。电力机车因为所需电能由电气化铁路供电系统的接触网中的电力机车给,所以是一种非自带能源的机车。电力机车具有功率大、过载能力强、牵引力大、速度快、整备作业时间短、维修量少、运营费用低、便于实现多机牵引、能采用再生制动以及节约能量等优点。使用电力机车牵引车列,可以提高列车运行速度和承载重量,从而大幅度地提高铁路的运输能力和通过能力。 关键词;韶山系列电车中国电车发展 一·电力机车相关历史背景 1835年荷兰的斯特拉廷和贝克尔两人就试着制以电池供电的二轴小型铁路车辆。1842年苏格兰人R.戴维森首先造出一台用40组电池供电的重5吨的标准轨距电力机车。由于电动机很原始,机车只能勉强工作。1879年德国人W.VON 西门子驾驶一辆他设计的小型电力机车,拖着乘坐18人的三辆车,在柏林夏季展览会上表演。机车电源由外部150伏直流发电机供应,通过两轨道中间绝缘的第三轨向机车输电。这是电力机车首次成功的实验。电力机车用于营业是从地下铁道开始的。1890年英国伦敦首先用电力机车在 5.6公里长的一段地下铁道上牵引车辆。干线电力机车在1895年应用于美国的巴尔的摩铁路隧道区段,采用675伏直流电,自重97吨,功率1070千瓦。19世纪末,德国对交流电力机车进行了试验,1903年德国三相交流电力机车创造了每小时210.2公里的高速纪录。

和谐型电力机车车顶绝缘子的故障分析与处理探讨

和谐型电力机车车顶绝缘子的故障分析与处理探讨 发表时间:2019-07-05T11:25:59.180Z 来源:《电力设备》2019年第4期作者:李忠田1 崔一鸣2 [导读] 摘要:本文对和谐型电力机车车顶绝缘子结构及车顶绝缘子与其他部件之间的相互配合进行了阐述,结合事例对车顶绝缘子进行了故障分析并提出相关处理建议。 (1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天津电力机车监造项目部天津 300452;2.天津电力机车有限公司天津 300452)摘要:本文对和谐型电力机车车顶绝缘子结构及车顶绝缘子与其他部件之间的相互配合进行了阐述,结合事例对车顶绝缘子进行了故障分析并提出相关处理建议。可为相关行业技术人员提供技术经验。 关键词:车顶绝缘子;故障分析;处理 引言 随着时代发展机车作为铁路运输的主要载运工具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不论是方便出行的客运还是运载万千物品的货运,运行安全是保证运行任务顺利完成的基础。机车中众多断路器的正常工作不仅仅关系到机车装备及人员安全,同时关系到运输任务的完成。车顶绝缘子在众多安全保证中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1 车顶绝缘子的组成 HXD2C型电力机车车顶采用硅橡胶复合支柱绝缘子,用来支撑车顶受电弓和母线(导电杆)。该绝缘子由环氧玻璃纤维引拔棒(以下简称树脂芯棒)、高温硫化硅橡胶伞裙以及两端的连接金属器具三部分全封闭式组成,如图一所示。 图一 树脂绝缘芯棒是绝缘子的骨架,起着支撑伞套、内绝缘、连接两端金具的作用,具有良好的抗张强度,抗弯曲疲劳,抗冲击性。硅橡胶伞裙主要起着保护芯棒,这档风雪,增大爬电距离和外绝缘的作用,具有良好的憎水性和迁移性,以及良好的耐老化、耐高温、电绝缘等性能,并且具有很高污闪电压和耐碎性能。 该复合绝缘子使用环境温度-40℃~+70℃,海拔高度≤2500m,结构高度400mm,最小公爬电距离不小于1050m,耐受标准雷电冲击电压(峰值)≥180kv,工频干耐受电压(有效值)≥90kv,工频湿耐受电压(有效值)≥80kv,人工污秽耐受电压(灰密2.0mg/cm2盐密0.4mg/cm2)≥50kv。 2 故障简要情况 某机车在段整备过程中受电弓升弓时绝缘子被击穿导致接触网断电。 故障发生后公司在段售后现场检查发现车顶绝缘子底座有明显放电烧伤痕迹,绝缘子第一伞裙上颈处有周向裂纹约30mm,绝缘子硅橡胶伞裙下方有多处炸裂痕迹。 3 返厂检查情况 为进一步分析原因所在,实验人员对该故障绝缘子进行细致检查。在外观检查中发现绝缘子上下连接金属器具有电流击穿痕迹,绝缘子硅橡胶表面有裂痕,绝缘子伞裙下方出现裂纹。 将绝缘子解剖后发现绝缘子内部树脂芯棒中央有明显贯通裂纹,绝缘子被击穿部位的树脂芯棒和硅橡胶之间存在缝隙。 4 故障原因分析及可能性分析判定 4.1过电压 绝缘子工作时存在如雷击等高压情况,这个电压能给予价带电子足够的能量,将其激发到导带,使绝缘子的绝缘性能遭到破坏,形成导电通道,通电后瞬间有强电流流过从而将其击穿。 4.2超温 在高温(350℃以上)情况下,绝缘子伞裙内部电子会从外界获得能量,这个能量越大,其从价带跃迁至导带的几率就越高,即进入导带的数量徒增产生电流造成击穿。 4.3受潮 绝缘子受潮,其上铸铁件会产生铁锈,下雨时水流带着锈物流在绝缘子表面,水分子和锈物作为导电介质,在工频电压下,会造成电子定向移动形成电流将绝缘子击穿。 4.4伞裙老化 绝缘子由于长时间使用,绝缘子伞裙上有裂纹,砂眼等缺陷,使绝缘子内部芯棒外露,长时间裸露会使绝缘子绝缘性能下降,这种情况下长时间工作,绝缘子流过电流激增,从而导致绝缘子被击穿。 4.5树脂芯棒内部存在裂缝 绝缘子内部树脂芯棒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工艺控制不当形成裂缝,在使用过程中由裂缝位置进入空气和水分子,从而形成导电通道,通电后击穿绝缘子。 5 防范、改进措施 加强对绝缘子检修,检修时注意检查绝缘子伞裙下方颈处是否有裂痕。增加检查频次及时去除绝缘子上铸铁件的铁锈,在检修过程中,对修复绝缘子进行75kV工频电压试验,不使用工频耐压试验不合格的绝缘子,并对车顶绝缘子检修过程中进行绝缘检测。 参考文献: [1]吴光亚,有机复合绝缘子运行性能分析[M].华中电力.1997.06 [2]王勇.运行中合成绝缘子早期故障检测的研究[D].武汉水利水电大学,1995

电力机车总体及走行部复习样卷精编版

电力机车总体及走行部复习样卷精编版 MQS system office room 【MQS16H-TTMS2A-MQSS8Q8-MQSH16898】

一、选择题 1.DF4型内燃机车采用()形式的电机悬挂方式。 A刚性轴悬式B弹性轴悬式 C体悬式D架悬式 知识点:干线客运机车一般采用架悬式形式的电机悬挂方式。货运机车一般采用轴悬式电机悬挂。如SS4改:刚性轴悬式 2.轮心结构中,()是轮箍压装的部分。 A轮毂B轮辋C轮箍D轮辐 知识点:轮心结构中,轮辋是与轮箍压装的部分;轮毂是与车轴压装的部分。3.以下哪个不是引起基本阻力的原因之一。() A轮轨间的摩擦B冲击和振动 C隧道空气阻力D车轴滚动轴承的摩擦 4.车钩三态中,()状态是准备摘钩的状态。 A锁闭B锁开C全开D全闭 知识点:锁闭状态是连挂后的状态,全开是准备连挂的状态。 5.SS系列电力机车大多采用()的轴箱定位方式。 A牵引杆式B拉杆式C有导框式D八字形橡胶堆 知识点:各型机车使用的多为无导框式拉杆式轴箱定位方式。SS系列多为双拉杆,HXD系列多为单拉杆。 6.SS9型电力机车车体属于()车体。 A车架承载式B桁架式侧墙承载式C框架侧壁承载式D整体承载式 知识点:SS4改以后的机车车体设计都是整体承载方式。 7.一般机车车钩距轨面的高度约为()mm。 A、110+10 B、450+10 C、880+10 D、900+10 二、填空题 1.电力机车从构造上由3部分组成,他们分别是___________、电气部分和。 2.电力机车机械部分由、转向架,及牵引缓冲装置4部分组成。 3.轴列式为B 0-B 的机车表示转向架的特征是。轴列式为B -B -B 的机车表示 转向架的特征是。 4.电力机车通风系统的冷却对象有制动电阻柜、主变压器、和。 5.和是利于曲线通过的两种常见措施。

铁路机车司机考试通用知识复习题与答案

SS4简答题 D.DK-1型电空制动机为什么要设初制风缸?答:DK-1型电控制动机设置初制风缸,为的是在实施最小减压量时,即使电控制动控制器手柄在制动位短暂停留,也能保证均衡风缸的压力向初制风缸均衡,使制动管得到最小有效减压量,并且大大缓和了压力回升现象,并使最小减压量得到控制,减压效果明显? D.电阻制动时,调整手轮离开0位,均衡缸减压排风不止的原因是什么?如何判断?答:原因:(1)压力开关209的接点SA卡住下不来;(2)中间继电器452KA的常开连锁未闭合?判断:可将800线与822线短接,如仍不停止排风,则为中间继电器452KA常开连锁未闭合,运行中电制前可将465QS放切除位 J.机车风源系统有哪几部分组成?答:机车风源系统由空气压缩机组,空气干燥器,压力控制器,总风缸止回阀,逆流止回阀,高压安全阀,启动电空阀以及总风缸软管连接器,总风折角塞门,排水阀塞门和连接钢管等组成? J.机车进入挂车线后应注意什么?答:(1)机车进入挂车线后,应严格控制速度,确认脱轨器,防护信号及停留车位置;(2)据脱轨器,防护信号,车列前10m左右必须停车;(3)确认脱轨器,防护信号撤除后,显示连挂信号,以不超过5km/h的速度平稳连挂;连挂时,根据需要适量撒沙? J.机车由重联转为本务机操纵时,使用制动机应注意什么?答:机车由重联转为本务机操纵时,应将操纵节重联阀打本位机,非操纵节打补机位,关闭分配阀156塞门并进行制动实验?运行中一旦忘记关闭156塞门, 在需要制动时,应果断使用电空制动器紧急位或按紧急停车按钮停车? J.机车整备作业的要什么?答:机车整备作业的要在机车整备作业过程中,必须保证各项工作互相联成一个整体, 做到作业流程顺畅,避免相互交叉干扰,保证走行短,作业快,效率高,从而达到缩短机车整备作业时间,提高机车运用效率,保证机车正常运转的目的? J.简述空气制动阀的构造及功用?答:空气制动阀主要用手柄,转轴,凸轮,凸轮箱,定位销,作用柱塞,转换柱塞,及电连锁开关等部件组成?空气制动阀的功用是用来单独操纵机车的制动和缓解?当电控制动控制器部分发生故障不能继续使用时,可将空气制动阀转换成空气位对全列车进行操纵? J.简述空气制动阀电空位操作时缓解位的作用?答:手柄放缓解位后,作用柱塞受凸轮的推动向左移动一个升程,此时作用柱塞与转换柱塞共同形成的通路为作用管通大气?使分配阀溶积室的压力

试谈世界电力机车的发展(doc 8页)

试谈世界电力机车的发展(doc 8页)

世界电力机车的发展 电力机车本身的原始动机接受触网发出的电流作为能源,由机车牵引电机驱动车轮。随着电力机车功率,热效率,速度的提高,以及有力和可靠的操作过载能力成为其主要优势,但不污染环境,所以特别适用于繁忙的铁路运输和隧道,以及斜坡的山区铁路。 电力机车从接触线获得电力,接触网供电电流机车都是直流和交流。根据目前的供电电流形式的不同,而不涉及电力机车本身,电力机车系统可分为基本直-直流电力机车,交-直流电力机车,交-直-交电力机车三种。 直-直流电力机车采用直流电源系统,牵引变电所装有整流装置,它将成为一个三相交流-直流装置,然后访问互联网。因此,电力机车可直接从网上联络供应DC系列直流牵引电动机使用,简化了机车设备。直流系统的缺点是接触网电压低,通常l500伏或3000伏,接触线要求较粗,因此要消耗大量的有色金属,并增加建设投资。 对于交-直流电力机车交流电源系统,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使用的是频率(50赫兹)交换系统,或25赫兹的低频通信系统。在此电力供应系统中,牵引变电所将改为三相交流电频率的25千伏单相交流电源,然后传送到网络。但是,在电力机车上使用的字符串仍然是直流电动机(这是最大的优势:调速简单,只需改变电机端电压,因此就可以很容易地实现在较大范围内的机车速度,但这种电机由于需要使用换向器,制造和维护是非常复杂的,体积更大),这样,交流到直流机车的转变任务完成。接触网系统的直流电压没有提高很多。但接触导线的直径可以相对减少,从而减少了消费的非铁金属,但建设投资并没有减少。因此,高频通信系统已被广泛采用,世界上大多数的电力机车也开始采用交-直流方式。 交-直-交流,交流非电力机车牵引电机换向器(即三相异步电动机),其在汽车制造,性能,功能,大小,重量,成本以及维护性和可靠性等方面比换向器容易得多。这是失败的电力机车,其主要的原因是提高速度相当困难。但这种机车具有优良的牵引能力。因此还是大有希望。德国制造的电力机车E120就是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