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计划与进度控制1

生产计划与进度控制1
生产计划与进度控制1

生产计划与进度控制1

精品资料网(https://www.360docs.net/doc/b811961413.html,)

25万份精华管理资料,2万多集管理视频讲座

Helping you build a better business ! 协助您建立更佳的事业!

生产控制篇

第一章生产与计划控制概论

什么是生产与物料控制(PMC)?

良好的生产与物控管理应该做到哪几点?

PMC管理做得差,容易造成什么现象?

第二章生产管理的组织结构与职能

第一节生产管理人员的工作职责

生产控制部门的作用有哪些?

生产控制部门的工作职能有哪些?

生产控制主管的工作职责有哪些?

生产控制主管助理的工作职责有哪些?

生产计划员的工作职责有哪些?

生产控制统计员的工作职责有哪些?

生产控制文员的工作职责有哪些?

第二节生产管理人员的岗位素质要求

生产控制主管的岗位素质要求有哪些?

生产控制主管助理的岗位素质要求有哪些?

生产计划员的岗位素质要求有哪些?

生产控制统计员的岗位素质要求有哪些?

生产控制文员的岗位素质要求有哪些?

第三章生产计划与进度控制

第一节生产能力

什么是生产能力?

决定产能的步骤有哪些?

产能分析主要针对哪几个方面?

人力负荷如何进行分析?

机器负荷如何进行分析?

短期的生产能力如何调整?

第二节销售与生产计

缺乏良好的销售计划会产生什么不良后果?

月出货计划与月生产计划应如何协调?

周出贷计划与生产计划如何协调?

生产计划的作用有哪些?

生产的类型可分哪几种?

需求计划型与订单生产型的优缺点有哪些?

订单生产型(BTO)企业的生产运作流程

周生产计划决定后应做哪些方面的准备?

生产混乱的原因有哪些?

生产命令单的作用有哪些?

生产排期应注意什么原则?日程计划如何安排?

完整的生产排程系统应具备哪些特性?

生产排程包括哪些要素?

什么是前置时间,它包括哪些要素?

生产计划控制程序

造成企业外发加工的原因有哪些?

第三节生产进度控制

生产进度落后时应采取什么措施?

进度控制的步骤有哪些?

进度控制可分为哪几方面?常用进度控制工具有哪些?

第四节生产控制的单据与报表

生产进度控制表

生产计划排程表

生产日报表

生产进度异常分析表

生产能力分析表

生产异常处理表

制造命令单

生产线进度跟踪表

交期交量变更通知单

第一章生产与计划控制概论

◎什么是生产与物料控制(PMC)?

PMC代表Product Material Control的缩写形式,意思为生产及物料控制。通常它分为两个部分:

PC:生产控制或生产管制(台、日资公司俗称生管),主要职能是生产的计划与生产的进度控制。

MC:物料控制(俗称物控),主要职能是物料计划、请购、物料调度、物料的控制(坏料控制和正常进出用料控制)等。

◎良好的生产与物控管理应该做到哪几点?

生产与物控是企业的总调度,整个企业的生产与物料运作都是围绕着这个部门运转的,PMC部门计划能力、控制能力与协调能力对企业的运作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企业要建立良好的生产与物控管理,应做到:

1. 建立制定完善的生产与物控运作体系(即从销售到出货的整体运作程序)。

2. 预测及制定较为合理的短、中、长期销售计划。

3. 对自身的生产能力负荷预先进行详细的分析,并建立完善的资料。

4. 生产前期做好完整的月销货计划(生产总排程)和周生产计划。

5. 配合生产计划做到良好的物料控制。

6. 对生产进度及物料进度的及时跟进以及沟通协调。

◎PMC管理做得差,容易造成什么现象?

PMC的计划能力、控制能力及沟通协调能力做得差,容易造成以下现象:

1. 经常性的停工待料:因为生产无计划或物料无计划,造成物

料进度经常跟不上,以致经常性的停工待料。

2. 生产上的一顿饱来一顿饥:因为经常停工待料,等到一来物

料,交期自然变短,生产时间不足,只有加班加点赶货,结果有时饿死,有时撑死。

3. 物料计划的不准或物料控制的不良,半成品或原材料不能衔

接上,该来的不来,不该来的一大堆,造成货仓大量堆积材料和半成品,生产自然不顺畅。

4. 生产计划表仅起形式上的作用,生产计划与实际生产脱节,

计划是一套,生产又是一套,生产计划根本不起作用,徒具形

式。

5. 对销售预测不准或对产能分析不准,不能针对产能进行合理

安排,没有空留余地,生产计划的机动性不强,生产计划变更频繁,紧急订单一多,生产计划的执行就成了泡影。

6. 计划、生产及物料进度协调性不强,影响交货期,降低公司声誉。

7. 生产经常紊乱,品质跟着失控,造成经常性的返工,经常返

工又影响生产计划的执行,造成恶性循环。

第二章生产管理的组织结构与职能

第一节生产管理人员的工作职责

◎生产控制部门的作用有哪些?

生产控制部门的作用主要有:

1. 对销售部门接到的订单能协调出一个较为合理的年度、季度、月度销货计划。

2. 对销售部门随意变更生产计划、紧急加单或任意取消单能进行适当的限制。

3. 根据产能负荷分析资料,能制定出一个合理完善的生产计划,

对生产订单的起伏、生产计划的变更有准备措施,预留“备份程序”。

4. 能准确地控制生产的进度,能对物料控制人员做好物料进度的督促。

5. 当生产进度落后时,能及时主动地与有关部门商量对策,协

商解决办法,并采取行动加以补救。

◎生产控制部门的工作职能有哪些?

生产控制部门的工作职能主要有:

1. 协调销货计划。

2. 制定生产计划。

3. 控制生产进度。

4. 督促物料进度。

5. 分析产能负荷。

6. 生产数据统计。

7. 生产异常协调。

◎生产控制主管的工作职责有哪些?

PC主管的工作职责主要有:

1. 综合协调销货计划。

2. 综合调整生产各车间产能。

3. 生产计划的制定与审查。

4. 对生产计划的各项进度加以检查。

5. 对生产计划及生产进度的适当调整。

6. 物料进度的督促检查。

7. 统计数据的分析。

8. 部门间的沟通与协调。

9. MRPII系统的推动与完善(逻辑测试)。

10. 部门员工的培训。

◎生产控制主管助理的工作职责有哪些?

PC主管助理的工作职责主要有:

1. 部门有关文件的起草拟定。

2. 部门员工的培训实施。

3. MRPII系统的具体推动与完善(逻辑测试)。

4. 部门间一般事务的沟通协调。

5. 主管不在时暂代主管职务。

◎生产计划员的工作职责有哪些?

生产计划员(PC)的工作职责主要有:

1. 生产计划的制定。

2. 产能的调整。

3. 生产进度的控制。

4. 生产计划及生产进度的适当调整。

5. 物料进度的督促。

6. 统计数据的分析。

7. 部门间有关事务的沟通与协调。

8. MRPII系统的推动与完善(逻辑测试)。

◎生产控制统计员的工作职责有哪些?

PC统计员的工作职责主要有(建立MRPII系统此职位可不设):

1. 生产进度的统计(主要工作)。

2. 产能分析的统计。

3. 销货计划的统计。

4. 生产计划的统计。

5. 物料进度的统计。

6. 出货的统计以及其他有关的统计。

7. 各种统计图表的绘制。

◎生产控制文员的工作职责有哪些?

PC文员的工作职责主要有:

1. 文件的归类、保管与分发。

2. 文件的打印工作。

3. 各种数据的输入工作等。

第二节生产管理人员的岗位素质要求

◎生产控制主管的岗位素质要求有哪些?

PC主管的岗位素质要求主要有:

1. 25~35岁,大学本科以上,英语六级,电脑应用熟练(计算机专业优先)。

2. 有3年以上PMC管理工作经验。

3. 精通ISO 9000体系,能熟练编写有关文件。

4. 对MRPII原理非常熟悉,能推动与完善MRPII系统(能自

行参与MRPII软件开发最佳)。

5. 有良好的组织协调能力。

◎生产控制主管助理的岗位素质要求有哪些?

PC主管助理的岗位素质要求主要有:

1. 23~30岁,大专以上,英语四级,电脑应用熟练。

2. 有2年以上PMC部门工作经验,熟悉PMC部门整体运作。

3. 懂ISO 9000品质体系,能编写有关文件。

4. 懂MRPII系统,能对二次开发提出改善意见。

5. 懂培训工作优先。

◎生产计划员的岗位素质要求有哪些?

生产计划员(PC)的岗位素质要求有:

1. 23 ~ 30岁,大专以上,英语四级,电脑操作熟练。

2. 有2年以上PMC部门工作经验,熟悉PMC整体运作,能独立编制合理的生产计划。

3. 懂ISO 9000品质体系。

4. 对MRPII系统有一定了解。

◎生产控制统计员的岗位素质要求有哪些?

PC统计员的岗位素质要求有:

1. 18~30岁,高中或中专以上,电脑操作熟练,略懂英语。

2. 有1年以上PMC或货仓部门统计或仓管工作经验。

3. 熟练掌握统计技术,懂各种图表绘制。

4. 对ISO 9000有一定了解。

◎生产控制文员的岗位素质要求有哪些?

PC文员的岗位素质要求主要有:

1. 女,18~28岁,高中或中专以上,电脑操作熟练。

2. 有PMC或货仓工作经验优先。

3. 熟悉各种单据报表管理工作。

第三章生产计划与进度控制

第一节生产能力

◎什么是生产能力?

生产能力(简称产能)是指生产设备在一定的时间内所能生产的产品数量,产能通常以标准直接工时为单位。

产能分为正常产能和最大产能。

正常产能:指历年来生产设备的平均使用量。

最大产能:指生产设备所能产出的最大产量或所能安排的最高负荷量。

超乎产能的工作负荷,将导致失信于顾客并且造成过高的在制品库存标准;反之,太少的工作负荷会造成高的产能差异,成本上升。

◎决定产能的步骤有哪些?

决定产能的步骤可分为以下三步:

1. 决定毛产能:

假定所有的机器每周工作7天,每天工作3班,每班8小时且没有任何停机时间,这是生产设备在完全发挥最理想的状态下的最高生产潜力。毛产能是个理论值,它是个理想值或者可以说是个标准参考值,作为以后计算实际产能的基准。

10人。

按每周工作7天,每天3班,每班8小时,10人1周毛产能标准工时为10X7X3X8=1680工时。

2. 决定计划产能:

此计算基于每周的工作天数,每台机器排定的班数和每班的工作时数。这是算完毛产能的进一步修正,但仍不足以代表有效产出的实际产能。

此计划产能标准工时为 10X5X2X10=1000工时。 3. 决定有效(可用)的产能:

有效产能是以计划产能为基础,减去因停机和良率所造成标准工时损失。良率损失,包括可避免和不可避免的报废品的直接工时。

不到计划时间,且生产的产品有不良品,因此有效产能标准直接工时为 1000X80%X90%=720工时。 ◎产能分析主要针对哪几个方面?

产能的分析主要针对以下几个方面: 1. 做何种机型以及此机型的制造流程。

2. 制程中使用的机器设备(设备负荷能力)。

3. 产品的总标准时间,每个制程的标准时间(人力负荷能力)。

4. 材料的准备前置时间。

5. 生产线及仓库所需要的场所大小(场地负荷能力)。

◎人力负荷如何进行分析?

2. 设定每周工作6天,每天工作时间为10小时,则其人员需求

为:总需工时÷(每人每天工作时间X每周工作日)X(1十时间宽松率)

时间宽松率=1-工作时间目标百分比(假设为90%)=10%人员需求=470÷(10X6)X(1+10%)=8.6人

◎机器负荷如何进行分析?

1. 对机器进行分类:

如车床、铣床、磨床、冲床、钻床、啤机、折弯机、波峰焊机、端子机等等。

2. 计算每种机器的产能负荷:

例:啤机每6秒成型1次,每次出8个(1出8模),即每分钟成型10次

每分钟生产80pcs

每天作业时间=24小时=1440分钟

工作时间目标百分比=90%

时间宽松率=1-工作时间目标百分比=10%

总啤机数=10台

开机率=90%

则10台机24小时总产能

=每分钟生产量X每天作业时间÷(1+时间宽松率)X机器台数X开机率

=80X1440÷(1+10%)X10X90%

=942545

即10台啤机24小时总产能为942545pcs。

3. 计算出生产计划期间,每种机器的每日应生产数。

每种机器设备的总计划生产数÷计划生产日数=每日应生产数4. 比较现有机器设备生产负荷和产能调整:

每日应生产数小于此机器总产能者,生产计划可执行;每日

应生产数大于此种机器总产能者,需要进行产能调整(加班、增补机器或外协等)。

◎短期的生产能力如何调整?

当出现临时的加单,生产数量有较大的变动,人力负荷与机器负荷均较为繁重时,调整的方法有:

1. 加班、两班制或三班制,机器增加开机的台数、开机时间。

2. 培训员工的熟练操作程度,增加临时性的工人。

3. 一些利润较低或制程较为简单的可以发外包。

第二节销售与生产计划

◎缺乏良好的销售计划会产生什么不良后果?

缺乏良好的销售计划可能会产生以下后果:

1. 因销售计划不完善,因此材料、零件的购置数量、购置时间

不准确,材料购备时间的延长,造成交货期的延长。

2. 因销售计划不准确,机器设备在调试等方面未有充分的准备,

产能无法在短时间内提升。

3. 销售计划淡季、旺季预测的不准确,造成人员招聘的无计划,

因此时而大量招人,时而大量裁人,严重影响生产效率及产品品质,且对公司人心造成严重影响。

◎月出货计划与月生产计划应如何协调?

限于物料、人力、机器等各种原因,销售部门的月出货计划与PC部门的月生产计划往往不可能完全一致的,PC部门可能根据人力负荷、机器负荷、物料进度、工艺、环境等因素对计划进行适当的调整与安排,最大限度地使生产计划即能满足生产的需求,又能符合客户的要求。出货计划与生产计划协调的方面主要有:

1. 出哪些订单:当订单数量超过生产能力时,根据轻重缓急协调出哪些订单。

2. 出哪些客户的订货:哪些是重点客户,哪些是一般客户,哪些客户可以协调。

3. 出哪些产品:纵观全局,选择出哪些产品最有利。

4. 产品的数量:产品数量出多少有利于生产的安排。

5. 总数量是多少。

6. 根据以往的情况,保留适当的时间余地,以利于紧急加单使用。◎周出货计划与生产计划如何协调?

周生产计划是生产的具体执行计划,其准确性应非常高,否则,无充裕的时间进行修正和调整,周生产计划应在月生产计划和周出货计划基础上进行充分协调,应考虑到以下因素:

1. 人力负荷是否可以充分支持,不能的话,加班、倒班是否可以解决。

2. 机器设备是否准备好,其产能是否能达到预定产能,若人力

或机器无法达到,发外包是否可以解决。

3. 物料是否已到位,未到位是否完全有把握在规定的时间到位。

4. 工艺流程是否有问题,有问题能否在规定时间内解决。

5. 环境是否适合生产产品环境的要求。

◎生产计划的作用有哪些?

通常生产计划都是预先做好下月、下周的生产计划,由于事先安排好了工作进度,因此各部门可以很容易控制生产成效。早在生产计划排程定案前,就将所有可能预期会发生的问题解决掉了,因此可以节省时间并减少成本。生产计划主要有以下作用:

1. 可以很容易看出各部门与每一机器的工作负荷。

2. 机器时数都是预先安排好的,因此可以一目了然,心中有数。

3. 制造部门的组长、领班可利用所列出的工作标准。

4. 周生产计划更可进一步分解成日计划,以供基层生产管理人员控制。

5. 可明显看出机器超过负荷或机器使用率偏低,以便作适当的调整。

◎生产的类型可分哪几种?

生产的类型有两种:

1. 需求计划型(BTN型):是销售部门根据产品、市场状况以往

销售业绩、增长速度、销售方法等做销售预测,根据此预测来设定最低的成品存量,而有计划进行生产的一种类型。

2. 订单生产型(BTO型):是不进行销售预测,接到客户的订单

后即安排生产的一种类型。

◎需求计划型与订单生产型的优缺点有哪些? 1. 需求计划型的优点有:

※备有一定存货,可防备旺季时的产能不足。

※准备较为充分,因此在人力、机器、物料上有良好的计划。 ※因能提早准备,交货能及时。

※能调节淡旺季的人力需求,人员较为稳定,产品品质有保障。 2. 需求计划型的缺点有:一旦销售预测不是很准确,容易造成成品浪费。

3. 订单生产型的优点有:根据订单安排,人力、机器、物料上不会造成大的浪费。

4. 订单生产型的缺点有:

※人力、机器、材料准备不充分,容易延误交期。 ※容易造成旺季时的产能不足。

※容易造成人力需求上的大起大落,影响员工的稳定性和产品品质。

◎订单生产型(BTO )企业的生产运作流程

单位

◎周生产计划决定后应做哪些方面的准备?

周生产计划方案决定后,应在以下几方面有所准备:

1. 人员:人力负荷是否合理,人员是否符合需求数量。

2. 机器:机器是否够用,其产能是否很快提升,有无其他异常问题。

3. 工模、夹、治具:是否准备充分,其品质是否良好。

4. 物料:物料是否准备充分,未准备充分的是否确定能按时归位,其品质是否有异常。

5. 生产工艺:生产工艺、制造流程是否有问题。

6. 品质控制:品质控制方法、规程是否准备,各控制点是否准备妥当。

7. 培训:人员的培训是否到位,是否能熟悉本岗位的操作,速

度如何,是否会影响生产效率。

◎生产混乱的原因有哪些?

许多公司有生产混乱的现象,如客户天天催货,计划部门频频更改出货计划,生产部门时而待料,时而通宵加班,品质老是上不去,生产效率极低下等,主要原因有:

1. 销售部门没有进行销售预测,没有制定适当的销售计划。

2. 销售部门没有对订单进行评审,没有根据企业的生产能力接单,大量超额度接受订单。

3. 生产部门没有进行完善的产能分析。

4. 计划部门的生产计划与销售部门的销售计划不同步。

5. 物料计划与生产计划不能协调同步进行。

6. 物料进度经常延迟或品质经常不良。

7. 关键性机器设备保养不善,经常有故障,修理时间太长。

8. 生产过程中品质不稳定,频频出现返工或返修。

9. 生产进度控制不好,不能与生产计划同步。

10. 紧急加单或临时取消订单太多,生产计划变更频繁。

11. 实际生产能力未达到预定的标准生产能力。

◎生产命令单的作用有哪些?

生产命令单的作用主要有:

l. 制造部门:为生产部门提供生产依据,协助生产部门主管分派工作并控制产品制造。

2. 财务部门:提供用料情况给成本会计部门作为成本计算的依据。

3. 材料仓库:作为领用材料多少的依据。

4. 成品仓库:作为成品入库的依据。

5. 计划部门:作为生产计划部门控制生产进度的依据。

◎生产排期应注意什么原则?

生产计划排程的安排应注意以下原则:

1. 交货期先后原则:交期越短,交货时间越紧急,越应安排在最早时间生产。

2. 客户分类原则:客户有重点客户,一般客户之分,越重点的

客户,其排程应越受到重视。如有的公司根据销售额按ABC 法对客户进行分类,A类客户应受到最优先的待遇,B类次之,C类更次。

3. 产能平衡原则:各生产线生产应顺畅,半成品生产线与成品

生产线的生产速度应相同,机器负荷应考虑,不能产生生产瓶颈,出现停线待料事件。

4. 工艺流程原则:工序越多的产品,制造时间愈长,应重点予以关注。

◎日程计划如何安排?

从接到订单到成品出货中间所需的时间,可以安排成一个日程计划进度表,根据不同的进度进行适当的调节,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产品设计需要的时间(有的已提前设计好则不必考虑)。

2. 接到订单到物料分析需要的时间。

3. 采购物料需要的时间。

4. 物料运输需要的时间。

5. 物料进货检验需要的时间(包括等待处理宽裕的时间)。

6. 生产需要的时间。

7. 成品完成到出货准备时间。

◎完整的生产排程系统应具备哪些特性?

一个完备的生产排程系统,通常具备以下特性:

1. 应简单明了,从最高管理者到基层管理人员都能了解和使用。

2. 通过适当努力,目标可以达成。目标不至于太松,也不会太

严,排程表有适当宽裕时间可应付一些意料之外的事情。

3. 能提供使用者可靠的资料,使用人员可以完全信任其正确性,

并可据此决定问题发生时,如何适当协调。

4. 能及时显示排程偏差给有关的管理人员,使其能作必要的修

正,因为偏差是排程不能达到预期目标的最主要原因,所以发生后必须受到管理人员的重视。时间通常很紧迫而重要,必须严格控制。

5. 必须具备相当的弹性,以便更改而又不会中断破坏原先排程。◎生产排程包括哪些要素?

所有的生产排程系统都有一些共通的要素。不管生产计划系统是由人工安排还是由电脑设计,都必须包括:

1. 工作部门(车间、线、组、拉、机器)的种类与名称。

2. 按从零件到成品的制造顺序。

3. 制造产品所需要的时间。

◎什么是前置时间,它包括哪些要素?

前置时间就是总的制造时间,它主要包括:

1. 操作时间(包括机器操作时间,装配时间等)。

2. 设置时间。

3. 等候时间(等待加工的时间)。

4. 延误时间(机器发生问题)。

5. 等待时间(完成操作、等待运往下一操作的时间)。

6. 搬运时间。

◎生产计划控制程序

生产计划控制程序:

1. 目的:为使本公司的产能安排有所依据,满足客户订单品质

及交期要求,以保证本公司有履行合约的能力,降低库存、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2. 范围:适用于本公司所有生产产品的生产计划控制。

3. 定义:

3.1 《生产计划表》《制造通知单》:指由PC部门签发作为通知生产的依据。

3.2 《制程标识单》:指由生产计划部门签发,规范批量和记录制作流程的单据。

4. 职责:

4.1 销售部。

4.1.1 销售主管:接受客户订单,组织评审及审核,重要订单之协调。

4.1.2 销售业务员:接受客户订单,对订单进行评审,协调订单变更事宜。

4.2 PMC部。

4.2.1 生产计划主管:负责生产计划安排,生产进度控制

及督导生产计划管理作业的执行。

4.2.2 生产计划员:负责生产指示与生产计划管理及生产

进度控制的执行,且负责出货作业的执行。

4.3 采购部:负责生产物料的采购及交期进度的控制。

4.4 货仓部:负责物料收发等作业。

4.5 PIE部:负责物料料号的编订和生产流程条件的确定。

4.6 制造部:负责领用材料、生产进度控制及品质控制。

5. 作业流程:

5.1 接收订单:销售部业务人员按(订单评审程序)规定暂

时接受客户订单,填写《顾客订货单》,经主管审核后交给

PMC部门人员。

5.2 生产负荷评估:

5.2.1 PMC部门人员应根据《顾客订货单》做生产计划账

目。生产计划主管根据《生产能力负荷表》上所显示

的生产能力,组织进行生产能力负荷评估。

5.2.2 如评估确认生产能力无问题者,生产计划员、物控

员与货仓人员确认物料是否可以满足生产,如不能满

足者,填写《物料请购计划表》通知采购人员。

5.2.3 采购人员根据《物料请购计划表》询问有关厂商是

否能满足交期,得到较为肯定的答复后,将结果回馈

给物控人员,由物控员开出请购单,采购人员根据《采

购控制程序》进行采购作业。

5.2.4 如评估的结果会影响订单交期者,生产计划人员应

通知销售部门人员与客户协商,客户同意后,即可正

式将订单接受。

5.3 安排生产计划:

5.3.1 生产计划员根据《顾客订货清单》的接单状况,依

南开20秋《生产运营管理》《生产计划与控制》在线作业

1.运作战略属于公司的()战略 A.发展战略 B.职能战略 C.竞争战略 D.多元化战略 答案:B 2.设计是把计划、规划、设想、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表达出来的过程 A.视觉方式 B.嗅觉方式 C.触觉方式 D.听觉方式 答案:A 3.下列不属于“5S”推进阶段的是() A.形式化 B.行事化 C.习惯化 D.制度化 答案:D 4.某月饼店固定成本30000元,每块月饼人工和材料等可变成本平均为6元,每块月饼售价16元。要达到损益平衡,必须制作及销售多少块月饼?() A.5000 B.3000 C.1875 D.1500 答案:B 5.是谁首次提出了劳动分工的概念() A.泰勒 B.亚当·斯密

C.霍桑 D.甘特 答案:B 6.不属于科学管理内涵的是() A.组织要科学 B.要有科学的精神 C.产品设计要科学 D.方法和工具要科学 答案:C 7.下列哪项战略属于公司战略?() A.成本领先 B.差异化 C.集中化 D.多元化 答案:D 8.按生产要素密集程度和与顾客接触程度划分,医院是() A.大量资本密集服务 B.大量劳动密集服务 C.专业资本密集服务 D.专业劳动密集服务 答案:C 9.下列基本质量管理图表工具中哪一种显示的是两种变量相关程度() A.直方图 B.散布图 C.流程图 D.控制图 答案:B 10.项目管理有()大生命周期

A.3 B.4 C.5 D.6 答案:B 11.在服务能力生命周期的()时期竞争更多地表现为某一方面的(价格/质量)竞争 A.创业期 B.合理化 C.成长 D.成熟 答案:D 12.供应链管理下的采购与传统采购不同在于() A.为库存采购 B.与供应商一般是买卖关系 C.与供应商结成战略伙伴关系 D.让供应商竞争以获利 答案:C 13.是()首次提出全面质量管理的概念 A.贝尔 B.费根鲍姆 C.戴明 D.克劳斯比 答案:B 14.波士顿大学的5个运作竞争重点中,总是排在第一位的是() A.交货可靠性 B.产品可靠性 C.一致性质量 D.低价格 答案:C

生产计划与进度控制管理知识

生产计划与进度控制管理知识 生产与计划控制概论 ●什么是生产与物料控制(PMC)? PMC代表Product Material Control 的缩写形式,意思为生产及物料控制。通常它分为两个部分: PC:生产控制或生产管制(台、日资公司俗称生管),主要职能是生产的计划与生产的进度控制。 MC:物料控制(俗称物控),主要职能是物料计划、请购、物料调度、物料的控制(坏料控制和正常进出用料控制)等。 ●良好的生产与物控管理应该做到哪几点? 生产与物控是企业的总调度,整个企业的生产与物料运作都是围绕着这个部门运转的,PMC 部门计划能力、控制能力与协调能力对企业的运作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企业要建立良好的生产与物控管理,应做到: 1、建立制定完善的生产与物控运作体系(即从销售到出货的整体运作程序)。 2、预测及制定较为合理的短、中、长期销售计划。 3、对自身的生产能力负荷预先进行详细的分析,并建立完善的资料。 4、生产前期做好完整的月销货计划(生产总排程)和周生产计划。 5、配合生产计划做到良好的物料控制。 6、对生产进度及物料进度的及时跟进以及沟通协调。 ●PMC管理做得差,容易造成什么现象? PMC的计划能力、控制能力及沟通协调能力做得差,容易造成以下现象: 1、经常性的停工待料:因为生产无计划或物料无计划,造成物料进度经常跟不 /上,以致经常停工待料。 2、生产上的一顿饱来一顿饥:因为经常停工待料,等到一来物料,交期自然变 短,生产时间不足,只有加班加点赶货,结果有时饿死,有时撑死。 3、物料计划的不准或物料控制的不良,半成品或原材料不能衔接上,该来的不 来,不该来的一大堆,造成货仓大量堆积材料和半成品,生产自然不顺畅。 4、生产计划表仅起形式上的作用,生产计划与实际生产脱节,计划是一套,生 产又是一套,生产计划根本不起作用,徒具形式。 5、对销售预测不准或对产能分析不准,不能针对产能进行合理安排,没有空留 余地,生产计划的机动性不强,生产计划变更频繁,紧急订单一多,生产计 划的执行就成了泡影。 6、计划、生产及物料进度协调性不强,影响交货期,降低分司声誉。 7、生产经常紊乱,品质跟着失控,造成经常性的返工又影响生产计划的执行, 造成恶性循环。

生产计划控制程序

生效日期2015-03-24 页次4/4 生产计划控制程序 编制部门:供应链管理部 编制: 审核: 会签部门:中国业务中心、海外业务中心、制造部 会签:、、 批准: 修订记录: No 章节号修订摘要修订人修订日期 备注:如本修订记录页不够,可另加修订的记录页面。 1 目的

生效日期2015-03-24 页次4/4 为使生产管理规范化,以确保能按时、按量生产出符合客户要求的产品,确保生产计划的完成,按时出货。 2 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自制产品生产计划全过程控制和管理。 3 权责 3.1 中国/海外业务中心 3.1.1 负责销售预测及下达产品需求备货计划。 3.1.2 负责接受客户订单,组织订单评审及安排出货。 3.1.3 负责客户交货期沟通与协调事宜。 3.2 供应链管理部(计划管理课) 3.2.1 负责生产计划的编制、组织实施。 3.2.2 负责生产计划进度控制及全面协调。 3.3 供应链管理部(采购课) 3.3.1 负责生产所需物料的采购,并对采购的及时性、配套率负责。 3.3.2 负责生产过程中物料异常状况处理及协调事宜。 3.4 制造部(生产课) 3.4.1 负责依照生产计划任务安排生产。 3.4.2 负责生产过程的组织、调度及协调。 3.4.3 负责统计及报告每日生产任务完成状况。 4 定义 无 5 程序 5.1 生产计划依据 5.1.1 中国业务中心根据市场的实际需求以旬计划下达产品需求计划,经业务中心总经理、财务部负责人审核确认,公司总经理审批,作为阶段期间的产品需求依据,计划管理课录入URP系统。 5.1.2 海外业务中心根据实际情况需要(每月18日前)制定N+1及N+2月度产品需求备货计划,供应链管理部会签,海外业务中心总经理、财务部负责人审核确认,公司总经理审

生产计划与控制简答题

简答题 1、预测工作的步骤有哪些? 答: 1.明确预测的对象与有关的预测要求; 2.确定预测期的长短; 3.选择预测方法; 4.收集与分析数据资料; 5.进行预测; 6.对预测过程进行监控。 2、简述什么是综合计划 答:综合计划:是对劳动力水平、工作时间、库存及积压订单进行权衡的计划活动。目标是以最少的成本实现企业的生产能力和产品市场需求之间的平衡. 3、简述什么是德尔菲法 答:德尔菲法:挑选专家;开始第一轮函询调查。即向专家寄去一些背景材料,并提出所需预测的具体项目。由专家回答问题,通过对专家的各种回答进行综合整理,把主要相同的结论统一起来,剔除次要及分散的事件。然后将整理结果反馈给各位专家,进行第二轮函询。各位专家对整理结果加以评价,修正原来的预测值,对预测目标重新进行预测。 4、制定生产作业计划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答: 1.确保实现已确定的交货期 2.减少作业人员和设备的等待时间 3.使作业加工对象的流程时间最短 4.减少在制品的数量和停放时间 5.标准化基本原理是什么? 答:统一、简化、最优。同类产品统一参数,统一计量单位,采用优先数列;简化规格品种;进行优化设计,取得最好经济效益。 6、生产调度工作的原则是什么 答: 1.计划性:以生产作业计划为依据 2.统一性:给调度部门权力,保证调度指示和命令的统一性,防止出现多头指挥的现象。 3.预防性:调度工作要以预防为主。 7、简述企业计划的种类和内容 答:企业的计划按计划期的长短可分为长期计划、年度计划和作业计划。 按业务内容分为生产计划、质量计划、人力资源计划、采购计划、财务计划、销售计划等。按范围可分为企业计划、车间计划、工段计划、班组计划及机台计划。 8、合理组织生产过程有哪些基本要求? 答:合理组织生产过程的基本要求是 (1)生产过程的连续性。 (2)生产过程的比例性。 (3)生产过程的节奏性。 (4)生产过程的柔性。 9、生产作业计划工作的内容有哪些?

生产进度控制办法

生产进度控制办法

生产进度控制办法 1.总则 1.1.制定目的 为把握生产进度,使生产计划得以顺利执行,公司生产目标如期达成,特制定本办法。 1.2.适用范围 生管部对制造部执行生产计划的进度的监督、支援、协助、制造部对执行生产计划的进度的 自我控制,均适用本办法。 1.3.权责单位 1)总经理室负责本办法制定、修改、废止之起 草工作。 2)总经理负责本办法制定、修改、废止这核准。 2.生管部作业规定 2.1.物料进度控制 1)根据月生产计划及客户订单预估,编制物料 需求计划,提出请购。 2)根据常用物料库存状况,确定订购日期、数 量及交货时间。 3)根据周生产计划确认具体的物料入库时间, 协调采购部作业,并对于可能缺料之订单物 料作重点管理。 4)根据每日生产进度安排确认次日物料缺料 状况,作缺料追踪。

5)处理因物料供应脱节而产生的事宜。 6)处理因进度落后或提前而产生的物料供应 事宜。 7)处理因生产计划变更而生产的物料问题。 8)处理因订单变更而导致的物料问题。 2.2.生产进度控制 1)编制月生产计划,作产能负荷分析,安排每 日工作日历。 2)编制周生产计划、安排每日生产进度。 3)收集、汇总、统计、分析每日、每周之异常 工时。 4)收集、汇总、统计生产日报表,作生产效率 分析。 5)根据生产进度之异常,适时作进度安排调 整,以满足交期。 6)根据市场需求(客户)的变化,作生产计划 调整变更。 7)根据生产条件(技术、品质、物料、工艺等 等)之变化,作生产计划调整变更。 8)追踪影响生产进度之责任单位,督促其研拟 对策加以改善。 9)制作生产推移图控制生产进度。

生产计划与控制作业

作业 1、某零件批量为4件,有4道工序。各工序的单件作业时间为t 1=15min ,t 2=20min ,t 3=5min ,t 4=5min ,试计算该批零件在三种移动方式下的加工周期。 解:(1)1 T =m i i n t =∑顺=4×(15+20+5+5)=180min (2)1 = (1)m i L i T t n t =+-∑平=(20+15+5+5)+(4-1)×20=105 min (3)1 1 1 1 =n (1)min(,)m m i j j i j T t n t t -+==--∑∑平顺 =4×(15+20+5+5)-(4-1)×(15+5+5)=105min 2、北京双菱牌拉锁的历年销售记录如下: 年份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销售量 198 207 225 262 275 280 207 353 420 456 试用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二次移动平均法(取n=5)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二次指数平滑法(取ɑ=0.1,0.3),预测2001~2005年的销售量。 解:选用二次指数平滑法进行预测,计算1991~2000年各年的一次指数平滑值和二次指数平滑值(表1所示),例如: 依据公式 [1][1]1[2] [1][2]1 (1)(1)t t t t t t SA A SA SA SA SA αααα--=+-=+- 得 [1][1]199219921991[2][1][2]199219921991(1)0.1207(10.1)198198.9(1)0.3198.9(10.3)198198.27 SA A SA SA SA SA αααα=+-=?+-?==+-=?+-?= 表1 拉锁市场销售量及指数平滑值 年份 销售量 SA t [1] SA t [2] 年份 销售量 SA t [1] SA t [2] 1991 198 198 198 1996 280 220.87 210.12 1992 207 198.9 198.27 1997 207 219.49 212.93 1993 225 201.51 199.24 1998 353 232.84 218.90 1994 262 207.56 201.74 1999 420 251.55 228.70 1995 275 214.30 205.51 2000 456 272.00 241.69 计算参数值,利用预测方程式进行预测: [1][2]2000[1][2]2000=22272241.9302.31()0.3/0.7(272241.69)12.991t t t t a SA SA b SA SA α α -=?-== -=?-=-

生产计划与生产进度控制

企业管理专题培训教材 (V3.0版) 专业严谨高效诚信

一、生产管理概论 在组织里,最高主管当然是指挥中心.面在厂内生产运作过程中,生产管理部门(或称生管)显然扮演的角色就是”生产指挥中心”或”运作枢纽”.中小企业因为生产管理经验不足和或认识不足,生管部门的附属单位.在生产管理不善的工厂内,经常会发生. 1.经常停工待料,甚至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2.无休止的加班,人变成了生产机器. 3.前后工序的半成品或材料不衔接. 4.半成品堆积如山. 5.生产计划表,徒具形式,你做你的计划,我做我的产品,生产计划达成率低, 生产计划表更动频繁,不是追加,就是取消. 6.紧急订单很多,生产计划无法执行. 7.交货经常迟延,影响公司信誉. 8.生产紊乱,品质跟随着失控,返工重做. 9.材料、零件或产品积压过多,造成企业资金调度困难. 以上乱象就是意味着生产缺乏“秩序”与“纪律”,就像人一样,要有秩序就得有一套既科学又切实际的生产管理制度,只有这样才能消除生产中发生的乱象. 生产管理制度,基本上的做法:生管部门先与营业部门协调好销售计划(出货计划),依此销售计划做基础,制订生产计划,生产工厂再依据此“生产计划”进行物料、人力、设备及场所的先期准备(计划),并依计划做生产排程,再依排

程做进度控制。 建立良好的生产管理应: a.制订完善的生产管理运作系统。(表1) b.制订短、中、长期的销售计划。 c.自身的产品能事前建成立分析资料。 d.生产前做好完善的生产计划。 e.配合良好的物料控。 f.生产中做好进度控制与及时的调整。 表1: 生产工厂生产运作系统(订单生产型)

生产计划与控制(作业集)

第1章测试题 一.填空题 1:企业的生产类型按照工艺过程可划分为_______和_______两种。 答案 连续型。离散型 2:编制生产计划的两个关键参数是_______和_______。 答案 时间。数量 3:流程企业计划管理重点是_______和_______,而离散企业计划管理重点是_______。答案 综合生产计七(或年度生产大纲)。设备维修计划。短期计划 4:生产过程的组织原则包括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答案 工艺专业化。对象专业化。成组技术 5:生产计划主要回答三个问题,即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答案 需要什么。什么时间。需要多少 6:订货生产又可以分为三类,即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答案 订货组装方式。订货制造方式。订货工程方式 7:生产控制的基本内容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确定工艺流程。安排生产进度计划。下达生产指令。生产进度控制 二.名词解释 1:MTS 答案 备货生产。 2:MTO 答案 按订单生产。 3:Mass Production 答案 大批量生产。 4:Production Planning and Control 答案 多品种小批量生产。 5:Multi-products and Low Volume Production 答案 离散型生产。 6:Discrete Production 答案 生产计划与控制。 7:Process Specialization 答案

工艺专业化。 8:Object Specialization 答案 对象专业化。 9:Group Technology 答案 成组技术。 10:WIP 答案 在制品。 三.简答题 1:简述MTO和MTS两类生产方式的特点和管理重点。 答案 MTO指生产任务是根据用户的订单确定的,产品和服务按用户的特殊要求设计,有明确的交货期;基于市场的拉动进行生产,成品库存低,销售风险小;每种产品的规格、数量、质量和交货期均不同;大多属于多品种、小批量生产。其管理重点是保证产品的交货期,提高顾客满意度。 MTS指在没有接到用户订单时,根据市场需求预测,按已有的标准产品或产品系列组织生产,其目的是补充库存,通过维持一定量的库存来满足用户需要。该类方式生产效率髙,但企业经营风险较大。需求预测是备货生产方式的重点。 2:简述生产计划和生产控制的目的。 答案 生产计划的目的:为未来某段时间(计划期)事先规定生产活动的目标和任务, 以指导企业的生产工作按经营目标的要求进行。 生产控制的目的:对生产计划的具体执行情况进行跟踪、检查和调整。 3:试对流程式生产和离散型生产进行比较。 答案 4:简述大批量生产和单件小批生产的特征。 答案 (1)大批量生产类型特征:①设计方面:重复生产,设计工作量小、设计质量髙;②工艺方面:产品结构相对稳定,标准制造工艺,工艺准备周期短,精确制定材料消耗定额,原材料消耗低;③生产组织方面:精确分工,工人操作简化,标准操作方法I④生产管理方面:工时定额准确,质量易保证,计划调度工作简单,生产进度易掌握。 (2)单件小批生产类型特征:①设计方面:设计工作量大、设计周期较长、设计质量底; ②工艺方面:工艺工作量大、周期长,材料定额不准确;③生产组织方面:粗略分工,工人要求水平髙,设备专业化程度底;④生产管理方面:工时定额较粗,质量不易保证,计划调度工作复杂。 第2章测试题 一.填空题 1:需求预测主宴应用于_______型企业,它是这类企业编制_______的前提。 答案 备货型。生产计划 2:定性预测方法包含四种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而定量预测中的时间

企业管理专题培训教材生产计划与进度控制

企业管理专题培训教材 (版) 专业严谨高效诚信 一、生产管理概论 在组织里,最高主管当然是指挥中心.面在厂内生产运作过程中,生产管理部门(或称生管)显然

扮演的角色就是”生产指挥中心”或”运作枢纽”.中小企业因为生产管理经验不足和或认识不足,生管部门的附属单位.在生产管理不善的工厂内,经常会发生. 1.经常停工待料,甚至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2.无休止的加班,人变成了生产机器. 3.前后工序的半成品或材料不衔接. 4.半成品堆积如山. 5.生产计划表,徒具形式,你做你的计划,我做我的产品,生产计划达成率低,生产计划表更动频 繁,不是追加,就是取消. 6.紧急订单很多,生产计划无法执行. 7.交货经常迟延,影响公司信誉. 8.生产紊乱,品质跟随着失控,返工重做. 9.材料、零件或产品积压过多,造成企业资金调度困难. 以上乱象就是意味着生产缺乏“秩序”与“纪律”,就像人一样,要有秩序就得有一套既科学又切实际的生产管理制度,只有这样才能消除生产中发生的乱象. 生产管理制度,基本上的做法:生管部门先与营业部门协调好销售计划(出货计划),依此销售计划做基础,制订生产计划,生产工厂再依据此“生产计划”进行物料、人力、设备及场所的先期准备(计划),并依计划做生产排程,再依排程做进度控制。 建立良好的生产管理应: a.制订完善的生产管理运作系统。(表1) b.制订短、中、长期的销售计划。 c.自身的产品能事前建成立分析资料。 d.生产前做好完善的生产计划。 e.配合良好的物料控。 f.生产中做好进度控制与及时的调整。 表1:

生产工厂生产运作系统(订单生产型) 二、产能负荷分析 产能分析主要针对产品 1、做哪些产品。 2、产品的制程。 3、每个制程的使用机器设备(设备负荷)。 4、产品的总标准时间,每个制程的标准时间(个人负荷)。 5、材料的准备前置时间。 6、生产线及他仓库需用之场所大小(场所负荷) 一般,着重于人力负荷及机器设备的能力分析。 (一)人力负荷分析步骤 1 、依椐期间月的销售计划所预订的生产计划,针对各种产品的数量、标准时间,计算出生 产该产品所需的人力。 标准时间又称“标准工时”。

西工大16秋《生产计划与控制》在线作业

奥鹏17春西工大16秋《生产计划与控制》在线作业 一、单选题(共20 道试题,共40 分。) 1. lean manufacturing中文表示为精益生产,支撑精益生产的三大手段包括: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 。() A. JIT、TQC、GT B. JIT、Pull、TQC C. Pull、STR、TQC D. Pull、TQC、GT 正确答案: 2. 物料需求数量的计算算法为:可用数量=________+ _________ - _________ 。( ) A. 已定购量,需求量,现有库存量 B. 毛需求量,现有库存量,已定购量 C. 现有库存量,已定购量,需求量 D. 现有库存量,已定购量,净需求量 正确答案: 3. 预计可用库存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A. 本时段的计划产出量,本期的毛需求,本时段的在途量,上期可用库存量 B. 上期可用库存量,本时段的计划产出量,本期的毛需求,本时段的在途量 C. 上期可用库存量,本时段的在途量,本期的毛需求,本时段的计划产出量 D. 上期可用库存量,本时段的在途量,本时段的计划产出量,本期的毛需求 正确答案: 4. 流程企业计划管理重点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而离散企业计划管理重点是_________。( ) A. 年度生产大纲,综合生产计划,短期计划 B. 综合生产计划,设备维修计划,短期计划 C. 短期计划,年度生产大纲,综合生产计划 D. 短期计划,综合生产计划,设备维修计划 正确答案: 5. CRP制订有两种方式是________和________。() A. 无限能力方式,有限顺排计划 B. 无限能力方式,有限能力方式 C. 有限能力方式,优先级计划 D. 有限能力方式,有限顺排计划 正确答案: 6. 时间序列分析预测将需求作为________,将________作为唯一的独立变量,但忽略了影响需求的其它诸多因素。() A. 因变量,实际值

生产计划与控制考试题库

一是非判断 1、凡是将投入的生产要素转换成有效用的产品和服务的活动称为生产。(√) 2、生产过程的投入有直接投入和间接投入两种(√) 3、生产系统的投入除生产要素外,还包括外部信息和市场信息的投入(√) 4、生产过程中,人工成本和设备折旧都是直接投入。(√) 5、生产过程中,人工成本和设备折旧都是间接投入。(×) 6、生产过程中,管理者和技术人员的劳动属于间接投入。(√) 7、生产转换过程一般包括直接转换和间接转换两种(×) 8、生产转换过程大体包括形体转换、位置转换、信息转换三种。(√) 9、生产系统中的直接产出包括有形产出和无形产出两种。(√) 10、间接产出包括税收、工资及奖金、技术发展和环境保护等。(√) 11、虽然制造生产与服务运作在产品物质表现方面有差异,但在质量标准及度量方面是相同的。(×) 12、“劳动分工的经济效益”是泰罗制的要点。(×) 13、“时间动作研究”是泰罗制的要点。(√) 14、“推动式”生产作业计划与控制系统主要着眼于提前期信息,用以管理和控制物流。(√) 15、“拉动式”生产作业计划与控制系统也称为“准时制”(JIT)。(√) 16、“水池式”生产作业计划与控制系统着眼于保持库存量以维持生产过程的正常进行。(√)二填空题 1、现代生产管理的任务就是运用(D )生产的职能,把投入生产过程中的各种要素有效地组织起来,形成有机整体,按最经济的生产方式生产出满足社会需要的廉价、优质的产品(服务)。 A、现代化 B、组织、计划、控制和指挥 C、组织、计划、控制和协调 D、组织、计划、控制 2、现代生产管理的任务就是运用组织、计划、控制生产的职能,把投入生产过程中的各种要素有效地组织起来,形成有机整体,按(C )生产出满足社会需要的廉价、优质的产品(服务)。 A、客户的要求 B、最低的成本和最快的时间 C、最经济的生产方式C、最大的经济效益 3、和其他管理一样,生产管理的基本职能是(A )。 A、组织、计划、控制 B、组织、计划、控制和指挥 C、组织、计划、控制和协调 D、计划、控制和指挥 4、从管理职能角度来分析,可以将生产管理内容,概括为(B )三大方面。 A、采购管理、库存管理、计划管理、质量管理、设备管理和财务管理等 B、确定合理的生产组织形式、制订科学的生产计划及计划的实施和控制 C、厂级生产管理、车间生产作业管理和工段(班组)生产任务管理 D、从原材料投入开始到产品装配入库的全过程的管理 5、生产管理应遵循的原则是多方面的,是不断变化和深化的。归纳起来,应强调坚持(C )的原则。 A、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 B、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的需要 C、以市场为导向、讲究经济效益、科学管理、均衡生产

生产计划与进度控制培训教材(附表格)

生产控制篇 第一章生产与计划控制概论 ●什么是生产与物料控制(PMC)? PMC代表Product Material Control 的缩写形式,意思为生产及物料控制。通常它分为两个部分: PC:生产控制或生产管制(台、日资公司俗称生管),主要职能是生产的计划与生产的进度控制。 MC:物料控制(俗称物控),主要职能是物料计划、请购、物料调度、物料的控制(坏料控制和正常进出用料控制)等。 ●良好的生产与物控管理应该做到哪几点? 生产与物控是企业的总调度,整个企业的生产与物料运作都是围绕着这个部门运转的,PMC 部门计划能力、控制能力与协调能力对企业的运作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企业要建立良好的生产与物控管理,应做到: 1、建立制定完善的生产与物控运作体系(即从销售到出货的整体运作程序)。 2、预测及制定较为合理的短、中、长期销售计划。 3、对自身的生产能力负荷预先进行详细的分析,并建立完善的资料。 4、生产前期做好完整的月销货计划(生产总排程)和周生产计划。 5、配合生产计划做到良好的物料控制。 6、对生产进度及物料进度的及时跟进以及沟通协调。 ●PMC管理做得差,容易造成什么现象? PMC的计划能力、控制能力及沟通协调能力做得差,容易造成以下现象: 1、经常性的停工待料:因为生产无计划或物料无计划,造成物料进度经常跟不/上,以致经 常停工待料。 2、生产上的一顿饱来一顿饥:因为经常停工待料,等到一来物料,交期自然变短,生产时 间不足,只有加班加点赶货,结果有时饿死,有时撑死。 3、物料计划的不准或物料控制的不良,半成品或原材料不能衔接上,该来的不来,不该来 的一大堆,造成货仓大量堆积材料和半成品,生产自然不顺畅。 4、生产计划表仅起形式上的作用,生产计划与实际生产脱节,计划是一套,生产又是一套, 生产计划根本不起作用,徒具形式。 5、对销售预测不准或对产能分析不准,不能针对产能进行合理安排,没有空留余地,生产 计划的机动性不强,生产计划变更频繁,紧急订单一多,生产计划的执行就成了泡影。 6、计划、生产及物料进度协调性不强,影响交货期,降低分司声誉。 7、生产经常紊乱,品质跟着失控,造成经常性的返工又影响生产计划的执行,造成恶性循 环。 第二章生产管理的组织结构与职能 第一节生产管理人员的工作职责 ●生产控制部门的作用有哪些?

生产计划与进度控制细化.

第二章生产计划与进度控制细化执行与模板 第一节生产计划制订流程与工作执行 二、生产计划制订执行工具与模板 (一)产品生产计划表 产品:□内销□外销年月日第页共页

(二)月度生产计划表 月份,工作天数: 天 年 月 日 第 页共 页 (三)途程计划表 作业

人员 工事分类 (四)生产日程表 年 月 日 第 页共 页

(五)周生产计划表 生产车间: (六)生产计划变更通知

生产部经理:总经理: (七)季度生产计划书模板 ××工厂××××年第四季度生产计划书 一、背景 第四季度是实现全年生产计划的最后一个阶段,更是年度生产计划能否完成的关键阶段。全体生产工作人员必须要增强信心,全力以赴地投入到生产中去,在顺利完成第四季度生产任务的基础上,确保年度生产任务的完成。 二、生产任务 第四季度生产产值达到万元以上,A产量达到只,B产量达到只,产品合格率达到%以上。 三、指导思想和原则 (一)指导思想 根据年度生产会议的精神,严格执行年度生产经营计划,贯彻厂领导的指示和职代会的精神,扩充生产周期较短的生产线,同时降低生产成本,减少内耗。 (二)原则 1.以产量为中心,以质量求发展。 2.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3.实现生产能力最大化。 四、工作重点 (一)生产线扩充 为确保完成生产任务,要增大生产周期较短的产品的产量,则需要扩充生产线。扩充措施包括优化配置生产任务、加强生产协作、充分使用闲置或开工不足的生产线。 (二)返工控制 在扩充生产能力的同时,要严把质量关,减少返工次数和返工工作量。 1.生产部监管人员、车间主任需加大生产检查力度,指导工人工作。 2.开展“传帮带”活动,积极发挥熟练工人的示范作用。 3.增加对原料和物料的检验力度,严格控制不合格原料、物料的使用。 (三)安全生产 1.在11月份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普及安全防范知识。 2.加大安全隐患的排查力度。 3.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加大对不按照安全操作规程操作的处罚力度。 五、各个车间的生产任务分配 (略)。 (九)生产计划变更办法模板 第1章总则 第1条为规范生产计划变更管理,使变更后的生产计划能够得到顺畅执行,特制定本办法。 第2条本办法所指的生产计划变更是指已列入月度生产计划之内的生产订单,因市场需求变化、生产条件变化或其他因素变化而引起变更的情况。 第3条为保证生产的稳定性,原则上不允许变更生产计划,但出现下列情形之一时,可变更生产计划。 1.客户要求追加或减少订单。 2.客户要求取消订单。 3.客户要求变更交期。 4.因技术问题延误生产。 5.因物料短缺预计将导致较长时间的停工。

生产计划与控制作业

作业 1 某零件批量为 4件,有4道工序。各工序的单件作业时间为 t i =15min , t 2=20min , t 3=5min , S=5min , 试计算该批零件在三种移动方式下的加工周期。 m 解:(1) T 顺 =n 、t i =4x( 15+20+5+5) =180min m (2) T 平 =7 t i ? (n - 1)t L = (20+15+5+5) +(4-1) x 20=105 min i 4 m m _1 (3) T 平顺=n' t i -(n-1)' min(t j ,t j .J i 4 jd : =4x( 15+20+5+5) -(4-1) x( 15+5+5) =105min 2 试用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二次移动平均法(取 n=5)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二次指数平滑法(取=0.1, 0.3),预测2001?2005年的销售量。 解:选用二次指数平滑法进行预测,计算 所示),例如: 八 A t (1 - : )SA t [1[1 二:-SA t [1] (1 - :)SA t [ ?1 SA 19]92 =aA 1992 + (1 — a)SA 1[991 = 0.1 X 207 +(1 —0.1) x 198 =198.9 得 SA 1992 二:SA 19]92 (1 - : ) SA W ]91 二 0.3 198.9 (1 - 0.3) 198 二 198.27 a 2000 =2SA t [1] -SA t [2] -2 272 -241.9 =302.31 b 2000 (SA ⑴-SA 2]) =0.3/0.7 (272 - 241.69) =12.99 1 —a 1991?2000年各年的一次指数平滑值和二次指数平滑值(表 1 依据公式 SA ^] SA t [2]

生产计划与控制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课程设计报告 级质量与可靠性工程专业班级 课程名称生产计划与控制 姓名学号指导教师职称 二О一二年五月二十二日 目录 课程设计报告 (1) 一,课程设计简介 (3) 1课程设计案例 (3) 2课程设计数据 (4) 3设计依据及任务 (5) 二,根据各道菜的工序表列出逻辑关系网络图 (6) 三,初步作业计划排程及分析 (8) 1初步作业计划甘特图 (8) 2初步作业计划网络图 (9)

3简单分析 (10) 四,改善后作业计划排程及分析 (10) 1改善后作业计划甘特图 (10) 2改善后作业计划网络图 (12) 五,总结 (13) 参考文献 (14) 课程设计答辩评语 (15) 一、课程设计简介 1、课程设计案例 主妇为招待丈夫的4个同事到家里吃晚餐而进行晚宴的准备工作。所有客人在晚上7点左右来,在8点钟能吃完。晚宴中总共6菜1汤,分别是:凉菜拼盘、糖醋里脊、西湖醋鱼、宫保鸡丁、清蒸河蟹、锅巴肉片,另加一份丸子汤。 妻子盘算:客人们7点钟来,几点开始炒菜好?早了菜凉了,晚了时间来不及。各个做菜工序全加在一起总共需要将近3个小时(168分钟)。以前从没有被要求在这么短时间做这么多的菜。怎么办?妻子有点发蒙。 仔细算了算,家里有三个煤气灶,正好可以同时开火做上三个锅:炸锅、蒸锅、炒锅。妻子一人同时应付三个锅没问题,每道菜准备原料的过程还另外需要一个人,丈夫可

以担任,这样,很多工作都可以同时做。按经验,应该用比3个小时短得多的时间完成。 看看都需要什么原料……鲤鱼1条、螃蟹1斤、瘦肉1斤、鸡肉半斤、锅巴一袋、番茄5个、鸡蛋10个、调料若干。再看看冰箱里还有些什么……还需要再买鱼、螃蟹、6个鸡蛋、5个西红柿、锅巴等等。 事不宜迟。妻子立即出发,下午4点左右就把需要的东西都买回来了。丈夫也帮忙做一些准备工作。现在的时间是下午5:30,家宴一切准备齐全。离7点开餐还有1个半小时的时间,两口子决定立即动手。 这次由于没有科学的作业计划,导致主妇手忙脚乱,并最终导致家庭晚宴的失败。其中: 第一,螃蟹和鱼买早了,本来是活着的,结果到了做菜的时候已死了1个多小时,味道不好了。 第二,有几个热菜早早做出了,等到客人来了上的却是凉菜。 第三,还有的菜上得太晚了,为了等最后一道菜大家空坐着半天,工序明显安排不合理。连最后去打球也耽误了。 未解决这个问题,又不能太早做,不然菜会凉。如果是你,你如何来安排整个晚宴的计划,使得能够最短时间内完成所有工作。

生产计划与控制作业封面及排版格式

浙江工业大学 生产计划与控制作业 题目预测四月份发货量 专业:工业工程1202

1.1用移动平均法进行分析 根据简单移动平均法对数据进行处理,目的是预测4月份,4月13号的发货量。 简单移动平均法是指对由移动期数的连续移动所形成的各组数据,使用算术平均法计算各组数据的移动平均值,并将其作为下一期预测值。 根据公式Ft=(At-1+At-2+At-3)/n 式中,Ft--对下一期的预测值; n--移动平均的时期个数; At-1--前期实际值; At-2,At-3分别表示前两期、前三期的实际值 表1过往几个月份的发货量表 根据前几个月13号的发货量的简单移动平均,预测4月的预测销量分别为,(1886+732+1709)÷3=1442.33. 1.2结论分析 由此方法预测的结论4月13号发货量为1442。然而因为数据量不足,该结果的误差较大,并不实用。 2.用线性回归分析 以将各个月发货量反应在折线图上,如图1所示。

05001000150020002500300035009 10 11 12 13 图1. 过往几个月份的发货量折线图 200400600800100012001400160018002000910111213 图2. 4月份的发货量折线图 将四月的数据取出另外作图,预测4月份发货量根据线性发展,线性公式为:y=119.8x+1266 预测13号发货量为2823.4 2.2结论分析 由此方法预测的结论4月13号发货量为2823。然而因为数据量不足,该结果的误差较大,并不实用。 3综合方法

通过观察比较发现,单单根据前两种方法计算出的结果4月13号的发货量误差较大。由于提供的数据不足想通过找到一种新的方式。利用已有的数据找到误差相对较小的方法。 我们发现已有的数据中有一些数据的波动比较大,说明发货量受到不同因素的相对影响,而造成了数据的变化,产生了新的误差。 我们采取的方法是在已有的数据条件下,对数据进行分析比较,剔除受一些外界因素影响的数据(如,9月份,10月份,2月份,12月份)对剩下的月份进行线性回归分析 表2修正后的发货量表 050010001500200025009 10 11 1213 图3.修正后的发货量折线图 将修正后的数据取出另外作图,预测4月份发货量根据,发现并不按线性发展。发现11月的曲线和4月份相近。9到13号的发货趋势为增减增增。预测4月13号的发货量在10月13号和11月13号之间,即在1907到2187 左右。取2050. 4结论 根据综合方法预测,4月份的发货量为8312。

生产进度控制办法

生产进度控制办法 1.总则 1.1制定目的 为把握生产进度,使生产计划得以顺利执行,公司生产目标如期达成,特制定本办法。 1.2适用范围 生管部对制造科执行生产计划的进度监督、支援、协助,制造科对执行生产计划的进度的自我控制,均适用本办法。 1.3权责单位 (1)总经理室负责本办法制定、修改、废止之起草工作。 (2)总经理负责本办法制定、修改、废止之核准。 2. 产前准备事项 2.1事务进度控制:从接到客户后,进行销货计划的协调、生产计划的编排、物料的分析、物料的请购、物料的订购等事务进度控制。 2.2采购进度控制:接到物料控制部门人员的请购单后,进行供应商选择、比价、议价、采购、跟催等采购进度控制(包括外发加工的时间内控制)。 2.3进货检验进度控制:物料进厂后进行检验与试验,遇有异常情况在限定的时间内完成。 2.4生产进度控制:生产时的进度,由制造部门管理人员不时反馈给计划部门人员,用以适当调整进度。 3.生管部作业规定 3.1物料进度控制 (1)根据每日生产进度安排确认次日物料状况,作缺料追踪。 (2)检验人员按规程检验物料,有异常情况在规定的时间内处理完毕。 (3)处理因物料供应脱节而产生的事宜。 (4)处理因进度落后或提前而产生的物料供应事宜。 (5)处理因生产计划变更而产生的物料问题。 (6)处理因订单变更而导致的物料问题。 3.2生产进度控制 (1)编制月生产计划,作产能负荷分析,安排每月工作日历。 (2)编制周生产计划、安排每日生产进度。 (3)收集、汇总、统计、分析每日、每周之异常工时。 (4)收集、汇总、统计生产日报表,作生产效率分析。 (5)根据生产进度之异常,作适时进度安排调整,以满足交期。 (6)根据客户订单的变化,作生产计划调整变更。 (7)根据生产条件(技术、品质、物料、工艺等)的变化,作生产计划调整变更。 (8)追踪影响生产进度的责任单位,督促其研拟对策加以改善。 (9)制作生产推移图控制生产进度。 (10)适时召开生产协调会或临时会议检讨生产进度。 (11)其他与生产进度相关的事宜处理。 4.制造科作业规定 4.1生产任务安排 (1)根据周生产计划与每日生产进度安排,确定各拉别、班组每日生产任务。 (2)根据各拉别、班组人力、设备状况、安排每日生产任务,分配至各责任人

20.10月西工大《生产计划与控制》机考作业答案

试卷总分:100 得分:96 一、单选题(共20 道试题,共40 分) 1.下面()不属于大批量生产类型特征。 A.重复生产 B.标准制造工艺 C.标准操作方法 D.计划调度复杂 正确答案:D 2.订单生产(MTO)型企业的管理重点是()和提高顾客满意度。 A.需求预测 B.保证产品交货期 C.成本控制 D.库存控制 正确答案:B 3.库存决策控制的两个关键参数是订货点和()。 A.安全库存量 B.订货批量 C.需求量 D.订货时间节点 正确答案:B 4.下面()不属于制造企业的主要库存形式。 A.原材料 B.在制品 C.成品 D.供应链 正确答案:D 5.物料需求计划(MRP)在计算各层物料的需求时间时,需根据产品的()和各零部件的提前期来倒推出计划下达的时间。 A.完工时间 B.交货期 C.提前期 D.加工时间 正确答案:B

6.主生产计划计算净需求量的公式为:净需求量=()+安全库存量-库存剩余量-在途量。 A.预计可用库存量 B.计划产出量 C.毛需求量 D.上期可用库存量 正确答案:C 7.物料需求计划的计划对象是()。 A.成品 B.工序 C.零部件 D.产品族 正确答案:C 8.能力计划检验可提供生产能力和制造任务需求之间是否平衡,以避免能力不足和()。 A.需求过剩 B.能力不足 C.能力过剩 D.人员过剩 正确答案:C 9.备货生产(MTS)型企业的管理重点是()。 A.补充库存 B.成本控制 C.质量控制 D.需求预测 正确答案:D 10.编制生产计划的两个关键参数是()和时间。 A.成本 B.数量 C.质量 D.批量 正确答案:B 11.作业计划的主要任务是在满足制造资源约束条件的前提下确定工件在各机器上的(),以及每道工序的开始时间和完成时间,并优化一些性能指标。 A.时间安排

生产计划与控制期末复习题(含标准答案)

生产计划与控制期末复习题(含答案)

————————————————————————————————作者:————————————————————————————————日期: 2

生产运作管理期末复习题(含答案) 一、填空题 1.从生产管理角度,可以将生产分成两大类:()生产和()生产。 2.按工艺过程的特点,可以把制造性生产分成()生产和()生产两种。 3.按企业组织生产的特点,可以把加工装配式生产分成()生产与()生产两种。4.与备货型生产相比,订货型生产的产品品种较多,对产品需求的预测较(),多采用()设备。 5.按产品专业化程度划分生产类型是依据产品的品种数、()和()来进行的。 6.大量生产品种单一、产量()、生产的重复程度()。 7.单件生产品种繁多、数量()、生产的重复程度()。 8.提高多品种小批量生产效率的途径有二:()与()。 9.生产计划的主要指标包括()、()、()和产值指标。 10.生产年度计划是企业的纲领性计划,而()是落实性计划,是年度计划的()。11.制造企业的物料库存包括:原材料库存、()库存、与()库存。 12.A类物品一般占品种数的()左右,占总费用的()左右。 13.基本的库存控制方法有三种,即定期法、()、()和ABC库存控制方法。14.对独立需求,订货提前期与需求率不可控,库存控制是通过控制()和()来实现的。 15.MRP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即MRP、闭环MRP 和MRPⅡ,其中()相当于需求计算器,()为计划与控制系统,()为资源协调系统。 16.MRP的三项基本输入是主生产计划、()和()。 17.一个完整的网络图,应该而且只有一个()节点和一个()节点。 18.凡是超出增加产品()所必需的()的物料、机器和人力资源的部分,按JIT思想,都是浪费。 19.无库存生产方式提供了一个不断改进的有效途径,即降低库存-()-()-降低库存……的一个无限循环的过程。 20.看板及其使用规则,构成了()系统。 21.一切按PDCA办事。即按()、()、检查、处理的循环进行,不断提升质量管理的水平。 二、单项选择题 1.组织创造价值的主要环节是(B)。 A.营销环节B.生产运作环节C.财务环节 D.组织环节 2.下列生产属于加工装配型生产的是(A)。 A.汽车B.饮料C.造纸 D.烟草 3.下列生产属于流程型生产的是(D)。 A.机床 B.计算机C.家具 D.纺织 4.下列反映了基于时间的竞争思想的是(C)。 A.把生产转移到低工资的国家 B.把资源集中在最具有经济效益的生产活动中 C.弹性制造、快速反应等 D.兴建新的设施 5.下列不属于控制成本途径的是(C)。 A.降低物料消耗 B.提高生产率 C.降低管理费用 D.降低库存 6.并行工程的主要目标是(C)。 A.降低生产成本B.提高生产作业计划的编制效率和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