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治疗分析
三叶草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临床分析

( 苏 省 常 熟 市 第 二 人 民 医 院 骨 科 , 江 苏 常 熟 江 关 键 调 : 三叶草钢板 ; 肱 骨近端 骨折 ; 临床 分析
中图分类号 : R 文献标识码 : B
25 0 1 5 0)
肱 骨近端 骨折是 临床 常 见骨 折 , 占全身 骨 折 的 约
1 临床 资料
随访 4一l 8月 , 均 l 平 O月 。肩 关 节 功 能按 黄 公 怡 肩关 节评分标 准 。优 : 痛 消 失 , 乏力 感 , 疼 无 肩关 节活动 范围外 展 、 上举 在 正常范 围 , 外旋 > 0 , 3 。生活 自
理, 并恢复伤前 的生活及工作能力。良: 疼痛消失 , 活 动后尚有轻度乏力感 , 上举 > 2 。外展 > 0 , 10 , 9 。外旋 > l。 O , O 3 。生活 自理 , 能从事轻体力劳动。进步 : 疼痛
4% 一5 % l J
。
或外侧 , 即肱 二头 肌长 头腱外 侧 , 意螺钉不 要穿 出肱 注 骨头关 节 面 。钢 板术 后 采用 颈 腕 三角 巾悬 吊 , 在悬 吊 下 逐步功 能锻炼 , 被 动 活动 , 过 渡到 主动 活动 , 先 再 以 后 开始力 量锻炼 。
2 结 果
1 1 一般资料 : . 本组 2 例 , 5 其中男 l 例 , l , 5 女 O例 年
龄3 O一6 4岁 , 均 3 平 5岁。全部 病例 术 前 常规 行 肩 部 正位 及腋 位 x线 检 查 ,2例 进 行 肩 部 c l T平 扫 。按 N e 分类法 分为 : er 二部分骨折 6例 , 三部 分骨折 l , 5例 四部分 骨折 4例 。6例二部 分骨折 手 法 复位 不 满意 而 改行 手术 治疗 , 外三部分 以上 l 首先手 术治疗 。 另 9例 12 手术 方法 : 用 臂丛 神 经 阻 滞麻 醉 ,病 人 取 仰 . 采 卧位, 垫高 患肩 , 肩关节前 内侧弧形 切 口, 自喙突 , 取 起 经 三角肌 前缘 至三角 肌止 点 , 护 头静 脉 。如 骨折 位 保
肱骨近端骨折87例临床分析论文

肱骨近端骨折87例临床分析大连市普兰店中心医院,辽宁普兰店116200【摘要】目的:探讨锁定钢板对肱骨近端骨折的治疗效果。
方法:我院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87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采用锁定钢板治疗方案,并进行追踪随访。
结果:术后9个月后,所有骨折全部愈合,且没有感染、骨折移位等症状的发生,根据肩关节neer的评分标准,优41例,良37例,中9例,优良率为91.7%。
结论:锁定钢板治疗肱骨骨折,治疗效果稳定,并发症少,可以早期的进行关节功能的锻炼,对于肩关节功能的恢复有明显的效果,是目前临床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最佳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肱骨近端骨折;锁定钢板;肩关节功能【中图分类号】r68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5-0864-01肱骨近端骨折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临床骨折类型之一,相关文献报道,其发生率可达2.5%甚至是更高,对于肱骨近端骨折,治疗方法也并不是单一的,这也就导致了对于肱骨近端骨折的诊断有一定的难度,以及在临床的治疗方法上存在着很大的争议。
近几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病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我们就要不断的提高临床治疗的复位手法,改善治疗的技巧,不断的更新固定所用的材料,从而进一步减轻骨折病人在治疗中的痛苦。
我院2008年1月到2011年12月共收治肱骨近端骨折87例,均采用肱骨近端钢板手术治疗的治疗方案,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87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其中男患者51例,女患者36例,年龄26到72岁,平均年龄57.4岁。
车祸伤59例,高空坠落伤14例,跌倒摔伤5例,重物砸伤9例。
按neer分型,一部分骨折13例,二部分骨折11例,三部分骨折34例,四部分骨折29例。
所有的患者都进行肱常规行肩关节政委以及腋为x线检查以及ct重建检查。
1.2手术方法:患者取仰卧的姿势,并且垫高患者的肩,取三角肌与胸大肌之间切口入路,在二肌之间保护头静脉,让三角肌前部肌肉与整体肌之间分离,有效的让肱骨的近端显露出来,对血肿和软组织做彻底的清除。
肱骨近端骨折的外科治疗

肱骨近端骨折移位较 小的, 一般可采用非手术治疗 。对 于 移位严 重的 Ner eⅢ型和Ⅳ型骨折 ,早期采 用开放复位 T形和
三 叶 形 钢 板 内 固定 , 后 早 期 行 外展 固定及 适 当的 功 能 锻 炼 可 术
获得 满意的疗效 。治 疗的关键是 准确的复位 、 可靠的 固定和适
或 缺失I 先天因素 , 由于直肠盲端位置较 深 , 3 珲 但 为完成手术难
免 会对括约肌 造成破坏 , 因此不 可勉强 追求 I 手术 , 期 而应先 行结肠造瘘术 。 门口纵隔儿 5例 , 3例失访 , 可能 已到 上级医院完成 手
楚 患儿 术后 可能出现 的各种并 发症 , 以免 日后发生纠纷。
术 方式 治疗 , 以尽可能减少术后并发 症的发生[ 而不是一种 手 4 1 , 术 方式 能治尽所有类 型的肛 门闭锁 。
参考文献
疗。 ③病儿耐受手术 的能力 。 手术的原则是尽量保 留耻骨直肠
肌 和括约肌 的生理功 能四 。
位 满 意后 夹 板 、 膏 外 固定 , 石 6周 ~ 8周 后拆 除 石膏 , 行 功 进 能锻炼 。手术治 疗方法 : 常规前 外侧人 路 , 三角肌 、 沿 胸大肌
间沟进入 , 牵开头 静脉 , 必要 时切 断部分 三角肌 前份 , 暴露骨 折 , 骨折 和脱位 同时 纠正复位 。 将 由于老年 患者骨 质疏松 , 骨 皮 质常有 压缩 , 复位标志 不清楚 , 其是侧 位 , 中常 需要将 尤 术
[ 朱倩 仪 , 3 1 詹江华 , 胜 , 先天性肛 门闭锁直肠远端神经节细胞 赵林 等.
及 c a 细胞分布研究【 . 医药 ,0 0 3 ( )4 6 4 8 a1 j J天津 】 2 1 ,8 6 :8 - 8 . [ 刘 贵麟.,D 4 ] d J 外科 手术 学[ 】 2 . : 民军 医出版社 ,0 5 M . 版 北京 人 第 20 :
肱骨近端骨折的治疗方案

肱骨近端骨折的治疗方案肱骨近端骨折是指肱骨上端发生的骨折,常见于肱骨头或肱骨颈部位。
这种骨折通常由于外力直接作用于肱骨而引起,如跌倒、运动损伤或交通事故等。
肱骨近端骨折的治疗方案主要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方式。
保守治疗是指通过保守手段来治疗肱骨近端骨折,适用于一些稳定性较好的骨折类型。
保守治疗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外固定或石膏固定来保持骨折部位的稳定,促进骨折的愈合。
在保守治疗中,医生通常会对患者进行详细的检查和评估,确定骨折类型和稳定性,并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在保守治疗中,外固定是一种常用的治疗方法。
外固定通过将金属钢针或钢板插入受伤骨折部位的骨髓腔内,外固定器将骨折部位固定,使之保持稳定。
外固定可以有效地减少骨折的移位和早期并发症的发生,促进骨折的愈合。
外固定治疗的优点是操作简便、创伤小,但需要定期复查和调整。
另一种保守治疗的方法是石膏固定。
石膏固定通过将患肢置于适当的位置,并用石膏固定患肢,使骨折部位保持稳定。
石膏固定具有成本低、方便快捷等优点,适用于一些稳定性较好的骨折类型。
但石膏固定也存在一些缺点,如固定时间较长、关节僵硬等。
对于肱骨近端骨折中一些不稳定性较高或严重移位的骨折,手术治疗是更好的选择。
手术治疗可以通过内固定或外固定来实现骨折部位的稳定。
内固定通常采用金属板、钢钉或螺钉等器械,将骨折的骨片固定在一起,促进骨折的愈合。
手术治疗的优点是恢复快、功能恢复好,但需要较高的技术水平和手术风险。
在手术治疗中,外固定通常用于一些严重移位或骨折稳定性较差的病例。
外固定通过将金属钢针或钢板插入骨折部位,外固定器将骨折部位固定,使之保持稳定。
外固定可以有效地减少骨折的移位和早期并发症的发生,促进骨折的愈合。
外固定治疗的优点是操作简便、创伤小,但需要定期复查和调整。
总的来说,肱骨近端骨折的治疗方案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方式。
保守治疗适用于一些稳定性较好的骨折类型,通过外固定或石膏固定来保持骨折部位的稳定。
人工肩关节置换术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l 0 月 ,我们采用人工肩关节置换术治疗肱骨近端粉 丝 或 者 可 吸 收 缝 线 将 大 、 小 结节 同假 体 牢 固 固定 , 垂直方 向将大、小结节 同肱骨干近端可靠 固定 。肩
关 节 复 位 后 ,适 量 内旋 、外 旋 肩 关 节 ,观 察 肩 关 节 活 动 度 及 大 小 结 节 移位 情 况 , 以此 观 察其 活动 度 及 稳 定 性 , 留置 负压 引流 管4 8 h ,逐 层关 闭切 口 。术 后 三 角 巾悬 吊,术 后第 1 d 开始 进行 钟 摆练 习, 1 周后 开
l 资料 与方 法 1 骨 水 泥 固 定置 入 假 体 ,并检 查
其位 置及关节活动度 。以肱骨 内外侧髁作为解剖标
志 ,确 认假 体 高度 及 后倾 角 度 约3 0 。 。将 上肢 后 伸 、 内收 、外 旋 ,将 肱 骨 干暴 露 于 前 方 ,手 动扩 髓 后 髓 腔 置 入 一 骨 栓 ,用 骨 水泥 固定 置 入 假 体 。然后 修 复 相 关 的软 组 织 及 肩 关 节稳 定结 构 ,水 平 方 向使 用 钢
国外 医药抗 生素分册 2 0 1 4 年1 月第3 5 卷第1 期
人工肩 关节置换 术治疗肱 骨近 端粉碎 性骨折 的临床疗效分析
汤岱,李博
( 南充市第五人 民医院, 四J i 】南充 6 3 7 1 0 0 ) 摘 要 :目的 总结人 工肩 关节 置换术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 的临床疗效及经验 。方法 回顾 分析2 O 例患者的临床 资料 。 结果 患者均获得 1 2  ̄3 6 个 月的随访 ,其 中优6 例、 良1 1 例、可2 例和差 1 例 ,优 良率8 5 %,患肩关节活动度无 明显受 限,无 并发 症发生 。结论 采用 人工肩关节置换术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临床疗效满意 ,但应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及注意事项 。 关键词:肱骨近端骨折 ;粉碎性骨折 ;肩关节置换 ;关节成形
肱骨近端骨折分型及治疗

• 旋肱前动脉沿着肩胛下肌 下缘向外于喙肱肌深面通 过,到达肱二头肌腱沟处, 并发出一条升支,于大结 节水平进入肱骨头。
• 弓状动脉位于肱二头肌长 头腱和肱二头肌腱沟的后 外侧几毫米处。
• 冈上肌、冈下肌、小 圆肌穿插附着于大结 节,可从后上方牵拉 骨折块。肩胛下肌附 着于小结节,可向内 侧牵拉骨折块。
二部分骨折 1. 外科颈骨折 2. 解剖颈骨折 3. 单纯大结节骨折 4. 单纯小结节骨折 5. 二部分骨折脱位
三部分骨折 外科颈骨折 大结节骨折 外科颈骨折 小结节骨折
四部分骨折 骨折累及上述四部分,外科颈、大结节骨折、小结节骨折 为肱骨近端骨折的严重类型。 Neer在2002年对该部分骨折添加了新的类型: ① 外翻压缩型骨折:其肱骨近端内侧软组织铰链相对完好
是否移位:
距离:1cm 成角:45°
根据四部分的关系分为: 未移位骨折(一部分骨折) 二部分骨折 三部分骨折:坏死率17% ~38% 四部分骨折:坏死率33% ~56% 肱骨头劈裂或压缩骨折
未移位骨折(一部分骨折) 肱骨近端骨折多为此类型,只要肱骨近端的骨折块移位<
1cm或成角< 45°,无论骨折线是否多个部分,均为一部 分骨折
肱骨近端骨 折分型及治
疗
创伤骨科 李伟雄
肱骨近端骨折(PHF)是指包括肱骨外科颈在内及其以上部 位的骨折;占全身骨折的5%,常见于骨质疏松的老年患 者 ,随着人口老龄化,其发生率有逐渐增加的趋势。
多数PHF跟髋部骨折一样属于脆性骨折,约
占老年(大于等于65岁)骨折的10% 。
• 肱骨头的血供:旋肱前动 脉、旋肱后动脉
将肱骨上端4个组成部分即肱骨头,大结节,小结节和肱骨上 端。采用移位>1 cm或成角> 45°的标准,诊断几部分骨折 。否则不能认为是移位骨块。
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疗效分析

节屈伸功 能锻炼 , 术后 1 可在 医生指导下 进行肩 关节摆动锻 周 炼, 术后 2周 可进行上举锻炼 , 逐渐增 加活动 的范 围和 幅度 , 以
利 于 正 常 关 节 功 能 的恢 复 。 I4 手 术 治疗 效 果 评 定 . 术 后 肩 关 节 功 能 评 定 参 考 N e 百 er
【 关键词 】 锁定加压接 骨板( C ) 内固定 ; 骨骨折 ; LP ; 肱 老年人
【 中图分类 号】 R634 8 .1
【 文献标 识码 】 A
【 文章编 号 】 10 . 362 1)8 2 1 0 02. 8 (00 1 — 55— 2 7
肱 骨近端解剖结 构特 殊 , 加之 老年 人群 骨质 疏松 、 节 肌 关 肉退 化 、 糖尿病等 基础疾病的存在 , 极易发 生外科 骨折 , 肱骨 近 端骨 折 临 床 治 疗 方 法 较 多 但 疗 效 不 一 。锁 定 加 压 接 骨 板 (okn o pes npaeL P 是在传 统接骨板 动力加 压接 骨 1 igcm rsi l ,C ) c o t
未坚 持锻炼导致功能恢 复不 佳。
3于老 年 骨 质 疏 松 患 者 , 创 伤 骨 科 治 疗 是 的重 点 和难 点 之 一 , 理 不 好 严 重 影 响 患 者 肩 功 能 的恢 复 。 根 处 据 骨 折 移 位 和 成 角 的不 同 可 分 为 I型 骨 折 、 Ⅱ型 骨 折 、 型 骨 Ⅲ
力 带 、 钢 板 、 叶 形 钢 板 是 非 刚性 钉 板 结 合 , 中 需 要 剥 离 T型 三 术
以充分暴露肱骨近端骨 折部位及关节囊 , 意勿剥离 大结 节软 注 组织及周 围软组织 , 法复位 发生 移位 的 骨折 断端 , 游离 骨 手 有
肱骨近端骨折22例临床分析

其他 固定者 术后 2 周行被 动功能锻炼 ,钢 板及螺钉 固定者 术后第 3 周 行主 动功能 锻炼 ,穿针 固定者 术后 6 8 - 周拔针 并进行 主动功 能锻炼 ,
钢板 固定者术 后需悬 吊保 护 6 8 ~ 周。 2结 果
本组 2 例 均获得随访 ,随访时 间 3 1 个月 ,平均 l 个月。骨折 2 -8 2 均愈合 ,愈合 时间为 6 2 周 ,平均 9 ,肩关节活动范 围:前屈上举  ̄4 周 角度为 9 。- 8 。 0 10 ,平均 15 ,外旋 1 。- 0 ,平均 3 。 4。 5 8。 8 ,内旋 T 水 平 ( : 。2 例患者对 疼痛 的满意度为 9 %,对 功能恢复 的满意度 L ̄ ) 0 T 5
颤 ,2 例为黄 斑变性 。l 中度 弱视 ,3 为重度弱 视 ,虽在 弱视构成 例 例
比中,这些 因素比例较小 ,但弱视程度都较严重 。
肱骨近端骨折2例 临床分析 2
冯 丹 张 立 新
【 关键 词】 骨折 ;肱 骨近 端 ; 内固定 ;骨科 手术
中 图分类号 :R8 .1 6 34
视性屈光不正 。 在4 例其 他 类型 弱视 中, 1 为 先天 性 白 内障术 后 , 1 例 例双 眼震
[ 杨智 宽. 床视光 学 [ . 技术 出版社 , 1718 2 ] 临 M】 科学 7 8—8 . :
[] 王 利华, 秀敏 , 萍, . 3 于 刘丽 等 山东省 1 3 7名学 龄前 儿童弱视 现状 01
1 . 术 后处理 .4 2
数经过保守疗法,通过一段 时间的制动而获得 良好治疗效果。但对于存
在移位倾向的不稳定性骨折 ,多数学者认 为应手术治疗。在微创技术 日 益广泛应用的情况下,我们对 20 年 2 00 月至 20 年 4 06 月间得到随访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研究在治疗肱骨近端骨折中,肱骨近端钢板锁定的治疗效果。
方法:收集2009年7月-2012年7月于笔者所在医院进行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详细研究,采用巩固近端钢板锁定的方式进行治疗。
结果:愈合时间在25~72周之间,平均愈合时间为(40.22±0.72)周。
无损伤伸进血管、固定位置断裂松动、感染伤口等并发症发生,效果良好。
52例优秀,约占86.67%;5例满意,约占8.33%;3例不满意,约占5.00%,未出现失败案例。
结论:在治疗肱骨近端骨折中,肱骨近端钢板锁定的治疗方式效果比较好,有助于患者肩关节的理想恢复,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标签:钢板锁定;肱骨近端骨折
肱骨近端骨折是一种比较普遍的骨折类型,可发生于不同性别、任何年龄阶段的人身上,这个部位发生骨折的概率是肩部位骨折的30%,约占全身部位骨折的5%左右。
截止到目前,对于该部位骨折的治疗效果不是很理想。
随着医学的发展,锁定钢板的治疗方式开始兴起,为进一步研究在治疗肱骨近端骨折中,肱骨近端钢板锁定的治疗方式的效果,笔者收集了2009年7月-2012年7月来笔者所在医院进行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详细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了2009年7月-2012年7月来笔者所在医院进行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详细研究,其中男32例,女28例,年龄32~67岁,平均(50.20±5.32)岁。
18例车祸伤,30例摔伤,12例重物压伤。
对患者进行CT检查,Neer分型,其中18例患者Ⅱ型,约占30.0%,26例患者Ⅲ型,约占43.33%,16例患者Ⅳ型,约占26.67%。
1.2 方法
采用巩固近端钢板锁定的方式进行治疗:对患者进行全身或臂丛麻醉,将患者仰卧并垫高,保护好患者的头部位置,分开胸大肌和三角肌间隙,显露肱骨上端和肩关节,检查巩固近端有无损伤情况。
在结节肌腱处穿过ethibon线,有利于骨折位移控制方向[1]。
复位骨折块时,尽可能降低对软组织剥离,选用手法推压以及撬拨方式推压骨折块[2]。
在骨折复位完全后,在肱骨节后大约5~10 mm 处将钢板固定锁定,并利用细克氏针将肱骨与钢板头端临时进行固定,同时,在滑动孔位置钻孔,用皮质骨螺钉固定牢固,然后通过C臂肌进行观察、透视,效果满意之后,进行后钻孔(钻头导向器),远端位置用皮质骨螺钉和锁定螺钉进行固定。
经检查患者骨折部位复位良好,钢板可靠固定,肩关节可以被动良好活动即可,结束手术后,止血、冲洗,留置引流管,闭合切口。
1.3 效果评定
Neer测评系统对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测定,其中总分100分:疼痛35分,功能30分,活动范围25分,解剖位置10分。
90~100分为优秀;80~89分为满意;70~79分不满意;0~70分为失败。
2 结果
上述患者愈合时间在25~72周之间,平均愈合时间为(40.22±0.72)周。
手术后患者均能够达到近似解剖或解剖复位,没有出现损伤伸进血管、固定位置断裂松动、感染伤口等并发症。
对患者进行了12~24个月的随访,52例优秀,约占86.67%;5例满意,约占8.33%;3例不满意,约占5.00%,未出现失败案例。
3 讨论
通过本文的研究发现,钢板锁定的治疗方式对于肱骨骨折的治疗效果比较理想,优秀率达到86.67%。
此方法是一种新型的固定材料,运用这种方法可以较好的在软组织内进行框架固定,促使骨折部位等到良好的复位和充分的固定,有利于患者进行早期的锻炼,有利于骨折位置愈合。
通过本文研究发现,手术后患者均能够达到近似解剖或解剖复位,没有出现损伤伸进血管、固定位置断裂松动、感染伤口等并发症。
这种钢板的设计采用的人体解剖的构造,与巩固近端的构造十分相似,因此,可以大大节省手术时间和手术难度,不需要预弯处理,就可以方便、快捷、准确的植入患者骨折部位。
在钢板的两端,还有设计精妙的4个螺丝孔,有效的保证了螺钉准确的、成不同方向的进入肱骨。
钢板还设计有锁定孔和螺钉孔,方便患者结合自身情况进行螺钉的锁定和拉力。
钢板与螺钉之间有着良好的较稳定性,不会对骨膜造成不必要的破坏,也不会发生应力遮挡。
钢板近端设计的缝合孔,有利于大小结节骨折和肩袖损伤的患者进行固定、缝合。
综上所述,在治疗肱骨近端骨折中,肱骨近端钢板锁定的治疗方式效果比较好,有助于患者肩关节的理想恢复,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杨杰,肱骨近端锁定钢板联合早期肩关节功能锻炼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J].现代预防医学,2011,12(18):526-527.
[2]宫福良,李杰,姜勇,等.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8,14(7):541-5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