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边境贸易发展现状、优势与对策建议

合集下载

浅谈“一带一路”战略下滇缅边贸发展现状及对策

浅谈“一带一路”战略下滇缅边贸发展现状及对策

2015年16期总第791期浅谈“一带一路”战略下滇缅边贸发展现状及对策■王浩骅中央民族大学摘要:我国当前的“一带一路”战略已成为国内外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云南作为沿边地区,地理和人文环境特殊,长期以来与缅甸保持着紧密的经贸、文化和社会联系,缅甸也一直是云南第一大边贸伙伴。

本文以我国“一带一路”战略为出发点,试图分析新形势下滇缅边境贸易的发展现状并提出促进滇缅贸易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边境贸易;一带一路;对策2013年9月、10月,习近平总书记分别在访问中亚四国和东盟期间提出了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一带一路”战略应运而生。

给我国与沿线国家边境贸易发展带来了新机遇。

紧接着十八届三中全会做了进一步明确说明:“加快同周边国家和区域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形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

”的发展规划。

从此,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将成为中国今后建设开放经济新体制的重要立足点和着眼点。

一、滇缅边境贸易繁荣的原因首先,滇缅边境地区人民在历史上就有广泛深刻的交往,云南德宏、保山、临沧、西双版纳等6个州市与缅甸接壤。

滇缅自古以来山水相连,人文相近,唇齿相依,胞波情谊浓厚。

双方在经济贸易、文化互通、社会互联上关系紧密。

其次,两地产业互补性很强。

云南在资金、技术、管理等方面较缅方先进,而缅甸丰富的资源、广阔的市场、低成本的劳动力较云南有优势。

两地经贸合作呈现出了全方位、多层次的特征,再次,两地民间交往频繁,德宏和西双版纳的傣族、景颇族与缅甸的掸族、克钦族同宗同源,跨境而居。

民族风俗习惯、与宗教信、语言文字等同宗同源,为发展双边边境贸易创造人文基础。

最后,我国“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有利于与沿线国家积极合作,消除贸易壁垒,加强贸易的发展。

二、滇缅边境贸易发展的现状与问题1.滇缅双方边境贸易多且发展迅速到如今,缅甸是云南省第一大边贸伙伴。

缅甸占据着云南省第一大出口市场和第二大进口市场的地位。

中缅边境贸易现状

中缅边境贸易现状

中缅边境贸易现状摘要:中缅边境贸易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快速发展,其中以云南省与缅甸的边境贸易最为活跃。

本文运用统计数据和文献分析的方法,对中缅边境贸易的现状进行了详细的梳理和分析,包括贸易规模、贸易结构、产业特点、环境等方面。

据研究结果显示,中缅边境贸易虽然规模庞大,但是依然存在着诸多问题,如产业单一、流通环节不规范、调整频繁等。

因此,本文提出了促进中缅边境贸易发展的若干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中缅边境贸易;贸易规模;贸易结构;产业特点;环境;对策建议1. 前言自古有“南来北往”的贸易文化,在中缅两国边境地区也有着悠久的贸易历史。

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缅边境贸易快速发展,成为两国经济交流的主要形式之一。

由于跨越了中缅两国的政治、文化和经济因素,中缅边境贸易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特殊性。

本文旨在通过对中缅边境贸易的规模、结构、特点、环境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以期为进一步推进中缅边境贸易的有序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启示。

2. 中缅边境贸易的发展历程中缅边境贸易可以追溯至20世纪60年代中期。

当时,由于中缅两国政治、军事关系的转变,中缅边境贸易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随着缅甸领导向东南亚邻国的经济的调整,1990年代初期,中缅边境贸易逐渐走出低迷期,开始迅速增长。

此后,双方领导在加强边境贸易合作的同时,逐步完善了贸易体系,建立了一系列贸易市场和产业园区,推动了中缅边境贸易的进一步发展。

3. 中缅边境贸易的现状3.1 贸易规模当前,中缅边境贸易规模日益壮大。

数据显示,2019年,中缅两国边境贸易额达到109.63亿美元,其中,中国对缅甸出口68.22亿美元,进口41.41亿美元。

从2000年到2019年,中缅边境贸易额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年均增长率高达18.29%。

3.2 贸易结构目前,中缅边境贸易的产品结构以资源产品为主。

中国主要向缅甸出口石油产品、钢铁制品、机电产品、农产品等,缅甸主要向中国出口原矿、农产品、水产品、木材、宝石等。

云南省边境水果贸易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云南省边境水果贸易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云南省边境水果贸易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1. 背景介绍云南省是我国边境最为集中的省份之一,毗邻越南、老挝、缅甸等多个国家,同时云南省境内还有大片的云南医药资源,这样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为云南省企业跨国经营提供了天然的优势。

云南省的水果资源也十分丰富,例如柚子、火龙果、山竹、橙子等当地农民喜欢吃的水果,同时这些水果在境外也有不少受众,特别是东南亚、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

2. 发展现状2.1 水果贸易的现状云南省的水果种类较多,主要有柚子、山竹、荔枝、龙眼、火龙果、柿子等常见品种。

其中,柚子和山竹是云南比较特色的水果品种,也是我国向东南亚、南亚、欧洲等地出口的主要水果品种之一。

在过去的几年中,云南省的水果出口业务一直呈逐年增长趋势, 2019年实现了水果出口额4575万美元,比上一年增长14.5%。

2.2 存在问题尽管云南省的水果贸易发展势头看起来很好,实际上仍存在着一些问题:•云南省水果贸易实际上集中在进口业务上,对出口业务的发展还需进一步挖掘和发掘,特别是针对水果的深加工业务;•对出口水果的质量要求不高,往往造成水果在运输过程中容易损坏,一旦货物质量出现问题,将会对整个行业形象造成负面影响;•在水果生产环节,对于种植技术、包装环节、检验环节等方面都需要进一步提高和规范。

3. 发展对策3.1 挖掘和发展出口业务对于水果贸易而言,出口才是业务真正能够带来经济效益的方向。

因此,提升云南省水果出口业务的比重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需要开拓新的出口市场,尽可能将云南省水果出口到更多的国家和地区。

同时,加强与相关国家或地区的贸易往来,深入了解当地市场和政策,以便更好地提供适当的产品和服务。

此外,针对不同的市场,还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开发出有特色或适应当地口味的云南水果制品,以便更快地赢得市场或拓展占有率。

3.2 提高质量和包装标准在提高水果贸易业务的同时,需要从质量和包装方面入手。

水果是易损品,其在质量方面水平达到一定标准之后,就需要对其包装等方面进行注意和完善。

浅析云南边境贸易的现状、问题及发展对策

浅析云南边境贸易的现状、问题及发展对策

毕业论文题目浅析云南边境贸易的现状、问题及发展对策英文题目Brief Analysis of Yunnan Frontier's Trade Status、Problems and Development Strategies毕业论文(设计)《选题报告》院(系):摘要云南是我国的西南大门,与缅甸、越南、老挝三国接壤,山水相依,边境线总长4060千米,具有连接国内市场和国外市场的地理区位优势。

改革开放至今,云南在对外开放政策的指引下,致力发展边境贸易,并形成以内地经济为依托,以经济技术合作为重点,不断的开拓周边国家市场的局面。

随着经济全球化、区域集团化和中国的WTO进程不断深入,云南边境贸易的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

【关键词】云南边境贸易现状问题ABSTRACTYunnan is the gate of China's southwest , bordering with Myanmar, Vietnam, Laos. The border line reach to 4060 km , which has advantages in connecting the local market and the foreign market . Reform and opening up to date, with the guidance of open policy ,Yunnan makes the great effort to develop border trade and forms Situation with bais of the mainland economy, the focus on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cooperation, continuously opening up the market situation in neighboring countries. As the economic globalization, regional groups and China's WTO process continued developing , the development of border trade in Yunnan will face with tremendous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KEYWORDS】Y unnan Frontier trade Status Problems目录第一章云南开展边境贸易的理论分析 (7)1.1人文、地理优势 (7)1.2市场、资源优势 (7)1.3产业优势 (8)第二章云南省边境贸易现状分析 (9)2.1与缅甸的贸易现状 (9)2.2与越南的贸易现状 (10)2.3 与老挝的贸易现状 (11)2.4云南边境贸易的特点 (11)第三章云南边境贸易存在的问题 (13)3.1交通运输条件滞后 (13)3.2进出口产品结构不合理,贸易发展不协调 (13)3.3边贸企业竞争力弱 (16)3.4有优势丧失的危险 (17)第四章解决问题的思路 (19)4.1进一步完善交通运输条件 (19)4.2优化调节进出口产品结构 (19)4.3吸收资金技术,增强企业竞争力 (20)4.4实施“走出去”战略 (20)参考文献 (22)谢辞 (23)引言边境贸易是毗邻国家边境地区边民之间进行的商品交换,包括边民互市、边境民间贸易(或称边境小额易货贸易)、边境地方政府之间贸易以及其他边境地区经济技术合作和科学技术交流活动的总称。

云南边境小额贸易现状

云南边境小额贸易现状

1) 云南边境贸易的现状①地缘相接云南省与缅甸、老挝、越南三国接壤,边境线长4061公里。

其中,中越段1353公里,中老段710公里,中缅段1997公里。

我省十七个地州市有八个属边境地区:文山、红河、思茅三个地州与越南的河口、老街、莱州省接壤;西双版纳、思茅两地州与老挝的丰沙里、马多姆塞、南塔省接壤;德宏、保山、临沧、怒江、西双版纳、思茅六个地州与缅甸的掸邦与克钦邦接壤。

沿边共二十六个县市中有八个国家级口岸,十个省级口岸与八十多条通道与境外相连。

从昆明到周边国家首都,行程均在二千公里以内,比绕道马六甲海峡近三千多公里。

经滇越铁路到越南海防,比到广东湛江少八百多公里,从西双版纳的打洛出境到泰国的夜柿才二百多公里。

②贸易历史悠久云南的边境贸易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

远在商朝建立之初,云南与东南亚地区就已出现民间贸易住来。

当时云南的贡品中不仅有本地产品,还有不少就是来自东南亚的产品。

这就是当地各族人民之间长期交住与名不见经传的各国商人年复一年开展贸易活动的结果,它并不就是依靠政府有意识的干预活动而产生的。

西汉时期,政府并不知道它的存在。

东汉明帝永平十二年(公元69年)设立永昌郡(保山地区),西汉王朝打通这条民间商路所作的长期努力始告成功。

当时的永昌郡,就就是中国西南地区与东南亚、南亚地区进行商业贸易的一个繁荣中心,来自不同国家与地区的货汇集在这里进行交易。

这条用双脚与马蹄在崇山峻岭中踏出的“南方丝绸之路”比“北方陆上丝绸之路”早二百年,比“南方海上丝绸之路”早一千多年,此后,边境贸易一直延续,没有中断。

改革开放以来,在云南省对缅、老、越的贸易中边境贸易发挥了先导作用,并占有相当的比重,与一般贸易优势互补,使沿边开放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从“七五”“八五”期间的统计分析可以清楚地瞧到这一点。

年份全省对周边三国贸易额进出占全省小额贸易一般贸易口总合计进出口小计占三国小计占三国额额比重% 比重% 比重%1986-1990 301329 91702 30、44 87236 95、13 4466 4、871991-1995 665996 207590 31、17 135819 65、43 71771 34、571986-1995 967324 299292 30、94 223055 74、53 76237 25、48十年合计特别值得一提的就是1988年、1989年、1992年、1993年,边境小额贸易分别占全省进出口额的34、25%、31、74%、30、54%、30、25%。

试析云南边境贸易及其发展对策

试析云南边境贸易及其发展对策

试析云南边境贸易及其发展对策云南省位于中国西南边境,是中国通往南亚、东南亚和印度洋的重要门户。

由于地缘位置的独特性,云南自然形成了与缅甸、老挝、越南等国家的贸易往来,形成了边境贸易。

边境贸易是指两国或多国相邻的边境地区之间进行的商品流通和服务贸易的经济活动。

本文将从云南边境贸易的现状、问题以及发展对策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云南边境贸易的现状1.商品类型:对于越南和老挝而言,云南对于水果、蔬菜等农副产品、建材、石材等原材料、机电产品等工业品、家居用品等生活用品都有着较大需求;对于缅甸而言,主要是木材、玛瑙等特产。

2.贸易方式:大部分边境贸易采用小额贸易、中转贸易、直接进口等方式。

其中,小额贸易是以顺客、顺物等方式进行的个体间贸易,交货地和货款地都在边境上;中转贸易是指在边境内将出口货物重新发往海港或国内市场的贸易方式;直接进口是指企业根据合同工程向缅甸、老挝、越南等国家直接采购商品。

3.贸易额度与流通方式:相比其他中外贸易,边境贸易的流通方式更加灵活,通常以进出口贸易额度、跨境人员往来方式等作为限制,以确保贸易流通正常。

二、云南边境贸易的问题1.贸易额度:现在云南地区的出口额度受到了较为严格的限制,增加了企业的难度,影响了贸易的正常流通。

2.区域税收政策:云南地区与周边国家的税负状态形成营业税分成、税率和政策等各个方面的不同,这也导致了企业的经营成本增加。

3.跨境电商政策:在跨境电商发展的大环境下,云南地区难以承载大量的跨境电商进口业务,也无法引导更多的电商企业进入境内站营业务。

三、云南边境贸易的发展对策1.完善边贸政策,降低税负:在与周边国家协商下,应给予云南地区的企业较为优惠的财税政策,以降低经营成本。

2.加强地区间合作:应通过政府间合作项目,建立贸易额度管控机制,优化贸易流通方式,降低贸易成本,进一步推进云南边境贸易的发展。

3.发挥产业优势,加强外交合作:政府可通过多渠道、多方式进行外交合作,积极推进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扩大云南地区的跨境贸易规模。

云南省边境贸易发展现状、优势与对策建议

云南省边境贸易发展现状、优势与对策建议

27 云南省边境贸易发展现状、优势与对策建议杨 蔚(云南大学滇池学院,云南昆明650228)摘 要:近年来,云南省边境贸易规模不断扩大,但在发展中仍存在贸易便利化水平低、企业竞争实力弱、产业结构不完善以及高素质人才缺乏等问题。

据此提出以下对策建议:改善交通运输,提高贸易便利化;积极开拓市场,培育边贸龙头企业;加快工业发展,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劳动者素质,培养外贸人才。

关键词:云南省;边境贸易;优势中图分类号:F061 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283(2016)06-0027-02 [作者简介]杨蔚(1984-),女,汉族,云南昆明人,讲师,研究方向:国际贸易。

一、边境贸易发展现状目前,云南省共有边境口岸23个,其中一类口岸16个,包括陆运口岸11个、航空口岸3个和水运口岸2个;二类口岸7个,均为陆运(公路)口岸。

还有90多个边民通道和100多个边民互市点。

边境小额贸易所占比重较大,进出口商品1000多种。

从图1可以看出,“十二五”期间云南省小额贸易规模不断扩大,2014年全省边境小额贸易额35 8亿美元,占全省外贸额的12 1%。

同时边民互市也在稳步增长,2015年云南省边民互市货运量471 1万吨,货值人民币10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8 1%和32 9%,边民互市进出口总值首次突破100亿元。

图1 2009—2014年云南省边境小额贸易情况 数据来源:海关进出口数据统计。

二、开展边境贸易的优势(一)区位优势云南省位于中国西南的边陲,全省面积39万平方千米,东西最大横距864 9公里,南北最大纵距900公里,北回归线从云南省南部横穿而过,国境线长达4060公里。

国内与四川、贵州、广西和西藏三省相邻,国外与缅甸、老挝和越南接壤,并且与泰国、柬埔寨、孟加拉、印度等国相距不远。

在与国外接壤的瑞丽、磨憨和河口地区还分别设有瑞丽姐告边境贸易区、磨憨经济开发区和河口边境经济合作区。

省会昆明是西部第四大城市,仅次于成都、重庆、西安,是东盟自由贸易区和大湄公河合作圈的交汇点,昆曼国际公路的起点。

云南果敢贸易现状分析报告

云南果敢贸易现状分析报告

云南果敢贸易现状分析报告1. 简介果敢是位于中国云南省的一个边境小镇,毗邻缅甸,文化和贸易往来密切。

云南果敢贸易现状的分析对了解该地区的经济形势以及贸易潜力非常重要。

本报告旨在分析云南果敢贸易的现状,包括进出口商品、主要贸易伙伴以及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2. 进出口商品果敢贸易的主要进出口商品包括农产品、水产品、木材和矿石等。

云南省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和水资源,在农产品出口方面具有一定的竞争力。

另外,果敢地区位于云南省西南边境,紧邻缅甸,矿山资源丰富,矿石的开采和出口也成为该地区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

3. 主要贸易伙伴果敢与缅甸有着紧密的贸易往来,缅甸是果敢的主要贸易伙伴之一。

果敢与缅甸接壤,有着便捷的物流和交通网络,两国之间的贸易发展迅速。

此外,果敢也与泰国和老挝等周边国家保持了良好的贸易关系。

这些国家都是果敢的重要贸易伙伴。

4. 面临的挑战果敢的贸易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由于果敢地区的基础设施和物流网络还不够完善,导致物流成本较高。

其次,果敢地区在贸易中也存在一定的风险,比如政治风险、经济风险和法律风险等。

最后,水资源短缺和环境保护也是该地区贸易发展的困扰。

5. 机遇和前景尽管面临一些挑战,果敢的贸易仍然具有较大的机遇和发展前景。

首先,果敢地区位于中国和东南亚之间,地理位置优越,连接着中国、缅甸、泰国等国家和地区,可以发挥贸易中转和辐射的作用。

其次,随着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果敢地区将成为贸易合作的重要节点之一,有望进一步提升贸易发展水平。

6. 建议和展望为了促进果敢贸易的发展,政府和相关部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建议。

首先,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提升物流和交通网络的效率,降低贸易成本。

其次,加强与周边国家的贸易合作,深化贸易伙伴关系,拓展出口市场。

此外,注重环境保护,推动可持续的贸易发展,提高果敢地区的生态形象。

7. 结论果敢作为云南省的一个重要贸易小镇,贸易发展前景广阔。

通过对果敢贸易现状的分析,可以看出果敢在农产品、水产品、木材和矿石等方面具备一定的竞争力,主要贸易伙伴包括缅甸、泰国和老挝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云南省边境贸易发展现状、优势与对策建议作者:杨蔚
来源:《对外经贸》2016年第06期
摘要:近年来,云南省边境贸易规模不断扩大,但在发展中仍存在贸易便利化水平低、企业竞争实力弱、产业结构不完善以及高素质人才缺乏等问题。

据此提出以下对策建议:改善交通运输,提高贸易便利化;积极开拓市场,培育边贸龙头企业;加快工业发展,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劳动者素质,培养外贸人才。

关键词:云南省;边境贸易;优势
中图分类号: F06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283(2016)06-0027-02
一、边境贸易发展现状
目前,云南省共有边境口岸23个,其中一类口岸16个,包括陆运口岸11个、航空口岸3个和水运口岸2个;二类口岸7个,均为陆运(公路)口岸。

还有90多个边民通道和100多个边民互市点。

边境小额贸易所占比重较大,进出口商品1000多种。

从图1可以看出,“十二五”期间云南省小额贸易规模不断扩大,2014年全省边境小额贸易额358亿美元,占全省外贸额的121%。

同时边民互市也在稳步增长,2015年云南省边民互市货运量4711万吨,货值人民币10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81%和 329%,边民互市进出口总值首次突破100亿元。

(一)区位优势
云南省位于中国西南的边陲,全省面积39万平方千米,东西最大横距8649公里,南北最大纵距900公里,北回归线从云南省南部横穿而过,国境线长达4060公里。

国内与四川、贵州、广西和西藏三省相邻,国外与缅甸、老挝和越南接壤,并且与泰国、柬埔寨、孟加拉、印度等国相距不远。

在与国外接壤的瑞丽、磨憨和河口地区还分别设有瑞丽姐告边境贸易区、磨憨经济开发区和河口边境经济合作区。

省会昆明是西部第四大城市,仅次于成都、重庆、西安,是东盟自由贸易区和大湄公河合作圈的交汇点,昆曼国际公路的起点。

随着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泛亚区域合作和“一带一路”的建设,昆明更是成为了中国面向东南亚、南亚和东盟开放的门户城市,也成为了泛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战略推进点。

独特的地理位置,为云南发展边境贸易提供了极大便利。

(二)资源与文化优势
云南省气候多样,有北热带、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北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和高原气候区等七个类型,兼具低纬气候、季风气候、山原气候的特点。

多样化的自然环境与景观不仅形成了独特的生态文化旅游区,更为云南省带来了丰富的物产。

云南省素有“动物王国”、“植物王国”和“有色金属王国”的美誉,全国162种自然矿产中,云南就有148种,其中锡、铜、金、锌、锰、钨、铁、磷等都是对东盟出口具有相对优势的矿种。

除了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也是云南发展边境贸易的优势所在。

云南省自古以来便是少数民族的聚居地,其中16个少数民族跨境而居。

他们的语言文化、生活习惯和宗教信仰与周边邻国的民族极其相似,而且还互相通婚。

云南周边三国大约有140多万华侨,大多经商、办厂,积极从事各种贸易活动,这些都为边境贸易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三)政策优势
1992年由亚洲开发银行发起成立的大湄公河区域经济合作机制(GMS),使云南省与柬埔寨、越南、老挝、缅甸、泰国的经济联系更加密切,跨境道路建设、跨境物流和金融保险合作更加深入。

2001年3月九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确定了包括云南省等 19个省(市)在内的西部大开发战略,为云南省的对外开放和边贸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和更多的资金支持。

2002年11月中国与东盟签署的《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和2009年胡锦涛主席考察云南后提出的“桥头堡战略”,再次将云南省推向了改革开放的前沿。

此外,在“一带一路”和“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等新理念牵引下,云南省的边贸发展更具活力。

昆曼公路全线贯通,越南河内—老街高速公路建成通车,泛亚铁路东线的蒙自—河口段通车,泛亚铁路中线—中老泰铁路全线开工建设,红河综合保税区通过国家验收运行,勐纳(磨憨)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正式获批等,为云南省的边贸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三、边境贸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贸易便利化水平低
虽然云南省边境口岸城市经过多年建设,基础设施得以明显改善,口岸间的连接道路不断拓宽、修缮,各口岸物流中心也在规划建设中,但口岸城市建设进程缓慢,城市化水平低、运输批量小、运输停留时间长,除满足基本运输需求和低层次的物流外,对现代仓储、国际物流和流通加工等业务仍无法完成,难以适应边境贸易的发展需要,贸易便利化仍处于中低水平。

(二)企业竞争实力弱
边贸企业是边境贸易的主体,而云南省的边贸企业大部分是民营的贸易流通企业,小部分是加工贸易企业,总体实力较弱,人才缺乏,组织化、集团化程度低,抗风险能力差。

同时政府的扶持“门槛”高,国家对边境贸易的政策较多变,银行也对边贸企业的贷款意愿提出更多的
苛刻要求。

不太宽松的发展环境让大多数边贸企业观望思想严重,只能处于规模小、层次浅、低水平发展的阶段,很难在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上立足。

(三)产业结构不完善
一直以来云南省的出口规模不断扩大,出口额高于进口,但云南省的边境贸易,仍以附加值低、科技含量低、劳动和资源密集型的农副产品、工业原材料和半制成品为主,技术贸易、服务贸易和加工贸易所占比重小。

很多出口商品也不是本地企业生产,而是来自省外。

例如在缅甸建设的邦郎水电站的主要设备均来自省外,变压器来自重庆,主机购自哈尔滨等。

可以看出云南省边境贸易产品结构单一、规模小、出口创汇能力和竞争力都比较弱,没有形成自身的特色和优势,产业结构需调整。

(四)高素质人才缺乏
边境贸易的发展离不开人才队伍的建设,尤其需要既精通外贸知识,又熟知当地状况,并且无语言障碍的复合型人才。

而云南省在人才培养和引进方面比较落后,由于地处边陲,教学硬件设施和师资力量远不如东部沿海地区,加之多数边境城市条件艰苦,即使引进了人才也很难留住。

四、对策建议
(一)改善交通运输,提高贸易便利化
健全、良好的基础设施条件是边境贸易发展的前提。

云南省应进一步加强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合作,推动边境城市的发展和出入口岸的基础设施建设,发挥边境口岸城市在国际大通道中的重要节点作用。

在国家扶持建设云南参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国际大通道的背景下,应积极争取国内外对出入口岸所在地的县乡公路的投资改造和沿边公路的建设,克服交通瓶颈,为沿边经济带的建设发展奠定基础。

以“一带一路”建设为契机,推动云南省与周边国家互联互通,更有效地进行资源互补和跨境监管合作,促进边境贸易的纵向发展。

(二)积极开拓市场,培育边贸龙头企业
云南省要在边境贸易中有所突破,必须密切注意周边市场的变化,实施多元化的市场战略,积极开拓新市场,同时关注边贸企业的发展,加快培育和发展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优势企业。

可以选择一批具有产业优势、经营管理规范、发展前景好的企业作为龙头企业进行重点培养扶持,再由他们来帮助中小企业进行改革创新。

(三)加快工业发展,优化产业结构
借助“一带一路”与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的良好时机,云南省应利用自身优势,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在不放松农副业等传统优势产业发展的同时,大力促进工业和服务业的快速发展,积极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加快工业园区、经济合作园区和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建设,努力发展绿色、环保、创新型的产业,提高产品的附加值、科技含量和竞争力,真正做到“以贸促工,以工推贸”。

(四)提高劳动者素质,培养外贸人才
一是要重视基础教育和继续教育,加大教育投资和校企合作,培育本土的人才。

二是要利用优势、特色项目及优惠政策吸引人才,各级政府应做好大项目的人才引进和管理工作,打破人才任用的身份限制和地区限制,对高层次的人才在就业、生活等方面都应该给予优惠和照顾。

三是要加强与周边国家地区政府及国际组织的沟通协作,通过交流互访、语言文化训练和经贸合作等促进人才的交流和培训,提升外贸人才能力。

[参考文献]
[1] 常文娟关于边境贸易的重新思考[J]统计与决策,2010(6):124-126.
[2] 张必清云南边境口岸经济发展分析[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13(7):8-15.
[3] 邓道勇云南边境贸易区处境尴尬[N]中国经济时报,2010-2-4.
[4] 刘光溪,陈嘉祥云南省全面对外开放的建设发展规划[Z]2011,6.
[5] 张彪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视阈中云南的机遇与挑战[D]东北财经大学,2011.
[6] 张丽君,郑妍云南边境对外贸易成就、问题与对策研究[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14(2):43-51.
(责任编辑:董博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