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土木工程管理与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

浅论土木工程管理与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
浅论土木工程管理与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

浅论土木工程管理与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

摘要: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对我国土木工程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过程

中工程管理和工程造价对土木工程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必须对其加强重视,本文首先从进度管理,安全管理,现场管理三个方面探究如何改进土木工程管理,然后分别从决策阶段,设计阶段,施工阶段,竣工阶段四个方面探究如何进行更

为有效的造价控制,希望能够进一步推进我国土木工程建设。

关键词:土木工程;工程管理;工程造价

引言:

在进行土木工程建设过程中,对其进行科学有效的工程管理和造价控制,能

够确保进一步管理工程项目,为我国建筑行业更高程度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为了进一步明确在进行土木工程建设过程中如何进行更为有效的工程造价和工程

管理,特此展开本次研究。

一、土木工程管理改进策略

(一)加强进度管理

在进行土木工程项目过程中,只有确保合理优化整体工程进度,才能进一步

保障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相关工作,在进行具体工作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必须进

行工程进度表的合理构建,同时管理人员还需要集中监督工程进度,确保严格基

于进度计划表和施工图纸展开各项工作。在具体工作过程中,如果出现问题,管

理人员和现场监理人员需要重建进度计划,同时还需要综合考量施工项目基础条

件和施工技术,严格基于具体情况进行深入分析,确保工程进度具有更高的完整性。

(二)改进安全管理

在建行土木工程建设过程中,只有确保合理优化基础质量,才能保证顺利完

成整体项目,在进行基础质量管理过程中,不仅需要集中监控施工过程整体质量,同时还需要进一步管理施工项目安全运行。在项目具体运行过程中,相关工作人

员需要进行施工合同的合理签订,相关单位必须确保严格基于合同内容推进工程

进度,保障基础质量。管理人员需要进行施工材料的科学选择,确保其安全性,

同时还需要科学应用施工技术,保证基础工程具有更高的可靠性和安全性[1]。通

过进行专业培训确保基础施工人员具有更高的综合素养,同时还需要保障整体工

程质量能够更高程度的满足工程需求,保障工程相关人员具有更高的责任心,实

现项目质量整体优化。

(三)强化现场管理

在进行工程建设过程中,施工其中一项极为重要的环节,在具体建设过程中,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此,如果要确保有效解决工程造价出现各种问题,必须进一步管理土木工程施工,确保在进行施工作业时能够有效避免出现人才问

题和建筑材料问题,进而对建筑工程进行更为有效的造价管理。在进行具体工作

过程中,相关部门必须严格考核工程人员,工程人员进行定期培训,真情具有更

高的专业素养,实现其文化知识的合理丰富,进一步保障相关人员综合能力,确

保能够有效解决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出现的各种人员问题。与此同时,相关人员

在进行材料选择时,还需要进一步确保其规范性,避免材料费用超出工程预算,

对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进行更高程度的保障。最后在具体施工作业时,工作人员

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工作内容

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工作内容 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工作内容 工程全过程造价控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前期准备阶段: A:在工程施工前期,编制施工图预算,从而对整个工程有一个总体的造价控制依据,有利于建设方方案计划的制定与实施。 B:编制施工图预算,从而对整个图纸有了一个深刻的认识,发现图纸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自己的建议,便于建设方参考及决策。 二、工程施工阶段: A:在施工过程中,根据工程的形象进度编制工程割算,得出这一阶段工程的进展情况以及完成整个工程量的比例。从而有助于建设方了解工程情况,为建设方拨款提供依据。 B:在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出现工程审计变更,工程签证,这就要求我们协助建设方审查设计变更内容是否符合规定:审查设计变更内容与原工程标底预算是否重复列项,即设计变更增加的经费是否已包含在合同造价中,如有上述情况,应与签证人员联系补充修改,使其符合规定后,再进行调整修改。审查内容是否清楚。设计变更都应资料齐全,内容表达清楚,有具体的变更部位、变更原因、变更项目、数量,以及特殊情况的技术处理意见等。审查签证是否准确。有无把不属签证范畴的内容列入签证参与决算的情况,诸如像施工单位自身原因返工的项目,施工现场临时设施项目,及施工单位现场用工等。 C:在施工过程中,协助建设方考察材料价格,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三、工程结算阶段: A:竣工资料的收集工作。包括设计图纸、设计变更、现场变更、设备清单、材料及设备的采购发票等。 B:竣工资料的认定工作。工程竣工资料,应由建设单位的现场管理人员、造价管理人员及施工单位有关人员共同认定,以确保竣工资料的准确、可靠,从而更好地维护建设方的利益。 C:竣工结算审计,主要目的是帮助建设方强化管理意识、改进管理方法等,使工程建设投资达到最佳的经济性,工作中应坚持深入施工现场,了解工程变更内容的具体做法,熟悉工程变更增减工程量情况,同时要建立严格的审计制度,严格坚持项目全程审计制度,把好事后控制关。 1 / 1

06397工程造价管理与案例分析(精华版)

第一章工程造价概论 建设程序是指建设项目从设想、选择、评估、决策、设计、施工、竣工验收到投入生产整个过程中的各项工作过程及其先后次序。 项目建议书是项目建设程序中最初阶段的工作,根据各部门的规划要求,结合自然资源、生产力布局状况和市场预测,向国家提出要求建设某一具体项目的建设文件。 项目建设书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提出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可行性及建设依据;2建设项目的用途、产品方案、拟建规模和建设地点的初步设想;3项目所需资源情况、建设条件、协作关系的初步分析;4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5项目的进度安排并对建设期限进行估测;6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初步估算。 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就是在投资决策前对新建、改建、扩建项目进行调查、预测、分析、研究`、评价等一系列工作,论证建设项目目的的必要性和技术上的先进性、经济上的合理性。 可行性研究的三方面:1可行性研究2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3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批。 计划任务书是确定建设项目和建设方案的基本文件,是对可行性研究所得到的最佳方案的确认,是编制设计文件的依据,是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深化和细化。必须报上级主管部门审核。 选择建设地点的地址时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等自然条件是否可靠;2建设所需水、电、运输条件是否落实;3是否满足环保要求;4投产后原材料、燃料等是否具备;5项目生产人员的生活条件、生产环境是否安全。 设计文件包括文字规划和整个工程的图纸设计,一般建设项目分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两个阶段。如果初步设计提出的总概算超过可行性研究报告确定的总投资估算10%以上或其他主要指标需要更变时,要重新报批可行性研究报告。 项目在开工建设之前要做好各项准备工作,主要内容有:1组织图纸会审,协调解决图纸和技术资料的有关问题;2征地、拆迁和施工现场的场地平整,领取“建设施工许可证”;3完成施工用水、用电、用路等工程;4组织设备、材料订货;5编制项目建设计划和年度建设投资计划;6组织招投标,择优选定施工单位。 项目开工是指建设项目设计文件中规定的任何一项永久性工程第一次破土、正式打桩,建设工期则是从开工时算起。 施工阶段一般包括土建、装饰、给排水、采暖通风、电器照明、工业管道以及设备安装等工程项目。 竣工验收是全面考核建设成果、检验设计和工程质量的重要步骤,也是项目建设转入生产或使用的标志。建设项目后评价是指项目竣工投产运营一段时间后,再对项目的立项决策、设计、施工、竣工投产、生产运营等`全过程进行系统评价的一种技术经济`活动,是固定资产`投资管理的一项主要内容`,也是固定资产投资`管理的最后一个环节。 项目建设是指具有独立的行政组织机构并实行独立的经济核算,具有设计任务书,并按一个总体设计组织施工的一个或几个单项工程所组成的建设工程,建成后具有完整的系统,可以独立的形成生产能力或或使用价值的建设工程。 建设项目一般在行政上实行统一管理,在经济上实行统一核算。一个建设项目由若干个单项工程单位工程、分布工程、分项工程组成。 单项工程是指具有独立的设计文件,竣工后能独立发挥生产能力和效益的工程。单项工程一般包括建筑工程和安装工程。 单位工程是单项工程中具有独立的设计图纸和施工条件,可以独立组织施工,但完工后不能独立发挥生产能力和效益的工程。 分部工程是按照单位的不同部位`不同施工方式\不同材料和设备种类,从单位工程中划分出来的中间产品。 分项工程是指通过较为简单的施工过程就能产生出来的,并可以利用某种计量单位计算的基本的中间产品. 工程造价是指建设工程产品的建设价格,工程造价本质上属于价格范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工程造价有两种含义,一是从投资者的角度来定义的,建设项目工程造价是指建设项目的建设成本,即预期开支或实际开支的项目的全部费用,包括建筑工程\安装工程设备及相关费用;二是指建设工程的承包价格,即工程价格,是在建设某项工程,预计或实际在土地市场\设备市场\技术劳务市场\承包市场等交易活动中,所形成的工程承包合同价和建设工程总造价. 工程造价的两种含义既是一个统一体又是相互区别的。主要区别在于需求主体和供给主体,在市场追求的利益不同。从管理性质看前者属于投资管理范畴,后者属于价格管理范畴。从管理目标看,作为项目投资费用,投资者在进行项目决策和项目实施中,首先追求的是决策的正确性。项目决策中投资数额大小`功能和成本价格比,使投资决策的最重要的依据。工程造价具有以下特点:1工程造价的大额性2个别性和差异性3动态性4广泛性和复杂性5阶段性 工程造价的特殊的职能:1预测职能2控制职能3评价职能4控制职能 工程造价的计价特点:1单体性计价2分部组合计价3多次性计价4方法多样性 工程造价管理的两种管理:1建设工程投资费用管理2工程价格管理。 工程投资费用管理属于投资管理范畴,是为了实现一定的预期目标,在拟订的规划、设计方案的条件下,预测、计算、确定和监控工程造价及其变动的系统活 动。 工程造价管理特点1时效性2公正性3规范性4准确 性 工程造价管理的基本内容就是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 工程造价。 工程造价的控制途径1以设计阶段为重点的建设项 目全过程的造价控制2由被动控制转为主动控制3 技术与经济的结合。 国外工程造价管理的特点1政府的间接控制2有章可 循的计价依据3多渠道的工程造价信息4动态估价5 通用的合同文本6动态控制 造价工程师应具备的能力1了解所建项目的生产工 艺条件,了解工程和房屋建筑以及施工技术等了解各 分部工程所包括的具体内容,了解指定的设备和材料 性能并熟悉施工现场各工种的职能2能采用现代经 济分析方法,对拟建项目计算期内投入产出诸多经济 要素进行调查、预测、研究、计算和论证,从而选择、 推荐较优方案作为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3能够运用 价值工程等技术经济方法,组织评选技术方案,优化 设计,使设计在达到必要功能前提下,有效的控制投 资项目4具有根据图纸和现场情况计算工程量的能 力,能够对工程项目进行投资估算、设计概算、施工 图预算,能使估价的准确度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5 需要对合同协议、法律有确切的了解,当需要时能对 协议中的条款做出咨询,在可能引起争议的范围内要 有与承包商谈判的才能与技巧。 造价工程师的权利1有独立依法执行造价工程师岗 位业务并参与工程项目经济管理的权利2有在其经 办的工程造价成果文件上签字3有使用造价工程师 名称的权力4造价工程师对违反国家有关法律、法规 的行为,有权提出劝告、拒绝执行并有向上级或有关 部门报告的权利5有依法申请开办工程造价咨询单 位的权利。造价工程师的义务1熟悉并严格执行 国家有关工程造价的法律、法规2恪守执业道德和行 为规范,遵纪守法、秉公办事3对经办的工程造价文 件质量负有经济的和法律的责任4积累工程的新技 术、新材料、新工艺及已完工程造价资料,为工程造 价管理部门制定修订工程定额及数据库,提供资料并 进行资源共享5接受继续教育,更新知识,积极参加 职业培训,提高业务技术水平6保守在执业中得知的 技术和经济秘密7不得允许他人以本人名义执行业 务8造价工程师因工作失误造成的经济损失,由其所 在单位承担赔偿责任,所在单位有权向签字的造价工 程师追偿。 资金时间价值指资金在生产和流通的过程中随着时 间的推移而产生的增值。 第二章工程造价的构成 工程造价一般是指进行某项工程建设所花费(指预期 花费或实际花费)的全部费用,即该工程项目有计划 地进行固定资产再生产和形成相应的无形资产的一 次性费用的总和。 建设项目总投资:是指投资主体为获取预期收益,在 选定的建设项目上投入所需全部资金的经济行为。 固定资产投资包括:基本建设投资,更新改造投资, 房地产开发投资和其他固定资产投资。 静态投资:是以某一基准年、月的建设要素的价格为 依据所计算出来的建设项目投资的瞬时值。 动态投资:是指为完成一个工程项目的建设,预计投 资需要量的总和。 动态投资包括:静态投资,静态投资是动态投资最主 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动态投资的计算基础。 设备购置费:是指为工程建设项目的购置或自制达到 固定资产标准的设备、工器具及家具的费用。 固定资产的确定: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单位价值在 1000元或1500元或2000元以上的资产。 设备购置费=设备原价+设备运杂费 共器具及生产家具购置费是指新建项目或扩建项目 初步设计规定所必须购置的不够固定资产标准的设 备、仪器工具、生产家具和备品备件等的费用。 工器具及生产家具购置费=设备购置费×工器具及生 产家具定额费率 成本计算估价法非标准设备原价=制造成本+利润+增 值税+设计费 扩大定额估价法非标准设备原价=材料费+加工费+其 他费+设计费 进口设备原价=货价+国际运费+运输保险费+银行财 务费+外贸手续费+关税+增值税+消费税+海关监管手 续费+车辆购置手续费 直接费指在工程施工过程中直接耗费的构成工程实 体或有助于工程形成的各种费用。 人工费指直接从事于建筑安装工程施工的生产工人 开支的各项费用。 材料费指为完成建筑安装工程所耗用的构成工程实 体的原材料、辅助材料、构配件、零件、成品、半成 品的费用和周转材料的摊销(或租赁)费用。 施工机械使用费指在建筑安装施工过程中,使用施工 机械作业所发生的一切费用。 确定直接费的方法有实物法和单价法。 其他直接费指除了直接费之外的,在施工工程中直接 发生的其他费用。其组成内容:冬季、雨季施工增加 费;夜间施工增加费;材料二次搬运费;仪器仪表使 用费;生产工具用具使用费;检验试验费;工程定位 复测、场地清理等费用;特殊工程培训费;特殊地区 施工增加费。 土建工程其他直接费=直接费×其他直接费费率 安装工程其他直接费=人工费×其他直接费费率 土建工程现场管理费=直接费×现场管理费费率 安装工程现场管理费=人工费×现场管理费费率 直接工程费=直接费+其他直接费+现场经费 间接费指虽不直接由施工的工艺过程所引起,但却与 工程的总体条件有关的,建筑安装企业为组织施工和 进行经营管理以及见解为建筑安装生产服务的各项 费用。 企业管理费指施工企业为组织施工生产经营活动所 发生的管理费用。 其他费用指包括按规定支付工程造价(定额)管理部 门的定额编制管理费和劳动定额管理部门的定额测 定费,以及按有权部门规定支付的上级管理费。 土建工程间接费=直接工程费×间接费费率 安装工程间接费=人工费×间接费费率 土建工程计划利润=(直接工程费+间接费)×计划利 润率 安装工程计划利润=人工费×计划利润率 税金指国家税法规定的应计入建筑安装工程费用的 营业税、城乡维护建设税及教育费附加。1)营业税= 营业额×3% 营业额指从事建筑、安装、修缮、装饰 及其他工程作业收取的全部收入,还包括建筑、修缮、 装饰工程所用原材料及其他物资和动力的价款。2) 城乡维护建设税指国家为了加强城乡的维护建设,稳 定和扩大城市、乡镇维护建设的资金来源,对有经营 收入的单位和个人征收的一种税额。应纳税额=应纳 营业税额×适用税率纳税人在市区的税率7%;在 县镇的税率5%;在农村的税率1%。3)教育费附加 应纳税额=应纳营业税额×3%。4)综合税率应纳 税额=不含税工程造价×综合税率 工程建设其他费用指从工程筹建起到工程竣工验收 交付使用止的整个建设期间内,除建筑安装工程费用 和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用以外的,为保证工程建设顺 利完成和交付使用后能够正常发挥效用而发生的各 项费用。分为:1.土地使用费 2.与工程建设有关的 其他费用3.与未来企业生产经营有关的其他费用。 土地使用费:指建设项目通过划拨或土地使用权出让 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所需土地征用及迁移补偿费或 土地使用权出让金。 (一)土地征用及迁移补偿费:指建设项目通过划拨 方式取得无限期的土地使用权,依照《中华人民共和 国土地管理法》等规定多支付的费用。包括:1.土地 补偿费 2.青苗补偿费和被征用土地地上附着物赔偿 费3.安置补助费4.缴纳耕地占用税或城镇土地使用 税、土地登记费及征地管理费等5.征地动迁费6.水 利水电工程水库淹没处理补偿费 (二)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指建设项目通过土地使用 权出让方式,取得有限期的土地使用权,依照《中华 人民共和国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 例》规定,支付的土地使用权出让金。 建设单位管理费:指建设项目从立项、筹建、建设、 联合试运转、竣工验收交付使用和使用后评估等全过 程管理所需的费用。包括建设单位开办费,建设单位 经费。 建设单位开办费指新建项目为保证筹建和建设工作 正常进行所需办公设备、生活家具、用具、交通工具 等购置费用。 勘察设计费指委托勘察、设计单位为本建设项目进行 勘察、设计工作,提供勘察、设计工作的成果,按规 定支付的勘察、设计费用;为本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 和评价工作按规定支付的前期工作费用;在规定范围 以内由建设单位自行完成的勘察、设计工作所需要费 用。 研究实验费指为建设项目提供和验证设计参数、数 据、资料等所进行的必要的试验费用以及设计规定在 施工中必须进行试验、验证所需要费用。 建设单位临时设施费指项目建设期间,建设单位所需 临时设施的搭设、维修、摊销或租赁费用。 工程监理费指委托工程监理单位对工程实施监理工 作所需要的费用。 工程保险费指建设项目在建设期间根据需要实施工 程保险多需的费用。 工程承包费指具有总承包条件的工程公司,对工程建 设项目从开始建设至竣工投产全过程的总承包所需 的管理费用。 联合试运转费指新建企业或新增生产工艺过程的扩 建企业在竣工验收前,按照设计规定的工程质量标 准,进行整个车间的负荷或无负荷联合试运转发生的 费用支出大于试运转收入的亏损部分。 生产准备费指新建企业或新增生产能力的企业,为保 证竣工交付使用进行必要的生产准备所发生的费用。 办公和生活家具购置费指为保证新建、改建、扩建项 目初期正常生产、使用和管理所必须购置的办公和生 活家具、用具的费用。 预备费包括基本预备费和涨价预备费 基本预备费指在初步设计文件及概预算中难以事先 预料,而在建设期间可能发生的工程费用。 涨价预备费指建设项目在建设期间内由于价格等变 化引起工程造价变化的预测预留费用。 直接费用构成1.工资2.材料费3.施工机械费 暂定金额指包括在合同中,供工程任何部分的施工或 提供货物、材料、设备或服务、不可预料事件的费用 使用的一项金额,这项金额只有工程师批准后才能动 用,也称特定金额或备用金。 分包工程费指分包工程的直接费、管理费和利润,还 包括分包单位向总包单位缴纳的总包管理费、其他服 务费和利润。 第三章工程造价的确定方法 工程造价计价依据是计算工程造价的各类基础资料 的总称。 工程造价计价依据的内容包括1计算设备数量和工 程量的依据2计算分部分项工程人工,材料,机械台 班消耗量及费用的依据3计算建筑安装工程费的依 据4计算设备费的依据5建设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6 计算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依据7计算造价相关的法规 和政策。 工程建设定额的特征1真实性和科学性2系统性和统 一性3稳定性和时效性 工程建设定额的分类:按定额反映的物质消耗内容分 类1劳动消耗定额2机械消耗定额3材料消耗定额 按定额的编制程序和用途分类:1施工定额2预算定 按投资 的费用性质分类:1建筑工程定额2设备安装工程定 额3建筑安装工程费用定额4工器具定额5工程建设 其他费用定额按主编单位和管理权限分类:1全 国统一定额2行业统一定额3地区统一定额4企业定 额5补充定额 施工定额是指具有合理劳动组织的建筑安装工人或 小组在正常施工条件下,为完成单位合格工程建设产 品所需人工,机械台班,材料消耗的数量标准。 劳动定额是指在合理的劳动组织和正常的施工条件 下,生产单位质量合格产品所需消耗的工作时间,或 在一定的工作时间中产生的合格产品数量。 施工中工人工作时间消耗中必需的消耗时间包括有 效工作时间,休息时间和不可避免中断时间。损失时 间爱你包括多余和偶然工作时间,停工时间,违背劳 动纪律时间。 劳动定额的表示可用时间定额和产量定额表示 材料消耗定额是指在合理和节约使用材料的条件下, 生产单位合格产品所必需消耗的一定品种,规格的原 材料,燃料,半成品,配件和水,电,动力等资源的 数量标准。 材料消耗量=材料浄耗量+材料合理消耗量 损耗率=损耗量除以净耗量 损耗率是指周转性材料每使用一次后的损耗率。 周转次数是指周转性材料从第一次使用起可重复使 用的次数。 机械台班消耗定额是指在合理使用机械和合理施工 组织条件下,完成合格单位产品必需消耗的机械台 班数量的标准。 预算定额是指规定消耗在合格质量的单位工程基本 构造要素上的人工,材料和机械台班的数量标准。 预算定额是计算建筑安装工程造价的直接依据。 预算定额中人工消耗量指标应包括为完成该分项定 额单位所必需的用工数量,即应包括基本用工和其 他用工两部分。基本用工是指完成某一项合格分 项工程所必需消耗的技术工种用工。其他用工是指 辅助基本用工完成生产任务所消耗的人工。 人工幅度差是指预算定额与劳动定额由于定额水平 不同而引起的水平差。 实体性材料消耗指标包括主要材料净用量和材料损 耗量,其计算方法有观察法,实验法,统计法和理 论计算法。 预算定额中的机械台班消耗量指标一般按施工定额 中的机械台班产量,并考虑一定的机械幅度差进行 计算。 概算定额是指在正常的生产建设条件下,为完成一定 计算单位的扩大分项工程或扩大结构构件的生产任 务所需人工,材料和机械台班的消耗量标准。 概算指标是指以统计指标的形式反映工程建设过程 中生产单位合格工程建设产品所需资源消耗量水 平。 影响人工单价的因素:1政策因素2市场因素3管理 因素 人工单价费用的组成:1生产工人基本工资2生产工 人工资性补贴3生产工人辅助工资4职工福利费5 生产工人劳动保护费 影响机械单价的因素1施工机械的价格2机械设备的 采购方式3机械设备的使用年限4机械设备的性能 5折旧的方法6市场条件7管理水平及有关政策规 定 综合单价是指在具体的资源条件下,完成一个规定计 量单位项目所需的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 管理费和利润以及考虑风险因素的费用之和,不包 括为了工程项目施工,发生于该工程施工前和施工 过程中技术,生活,安全等方面的非工程实体项目 费用和按政府规定应交的税费。 工程量清单计价的意义:1更好地规范建设市场秩序 2促进建设市场有序竞争3有利于我国工程造价管 理政府职能的转变4有利于提高国内建设各方主体 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有利于提高工程建设的管理 水平。 工程量清单计价法的特点1真实性2实用性3竞争性 4通用性 工程造价指数是反映一定时期由于价格变化对工程 造价影响程度的一种指标,是调整工程造价价差的 依据。 工程造价指数的分类:按照工程范围,类别,用途分 类:1单项价格指数2综合造价指数按造价资料期 限长短分类:1时点造价指数2月指数3季指数4 年指数按不同基期分类:定基指数2环比指数 第四章建设项目投资决策阶段工程造价的确定与控 制 可行性研究:是指对某工程项目在做出是否投资的决 策之前,先对与该项目有关的技术、经济、社会、环 境等所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对项目各种可能的拟建 方案认真地进行技术经济分析论证,研究项目在技术 上的先进适用性,在经济上的合理性和建设上的可能 性,对项目建成投产后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 效益等经济科学的预测和评价,据此提出项目是否该 投产建设以及选定最佳投资建设方案等结论性意见, 1

外文翻译----工程造价管理浅论

the stage of the project cost management Abstract:Project cost management is the basic contents to determine reasonable and effective control of the project cost. Described the current stage of the project cost management situation on the strengthening of the various stages of construction cost management of the importance of and raised a number of key initiatives. Keywords:project cost;the current stage of the project;project cost management; Even under the WTO and China's accession to the world community,China's construction industry how to effectively control construction cost of the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of an important component part. However,the current budget for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s - estimate,budget,Super budget accounts for the "super three" is still widespread and that eventually led to a serious loss of control of project investment. Project cost management is the basic contents to determine reasonable and effective control of the project cost. As the project cost to the project runs through the entire process,stage by stage can be divided into Investment Decision stage,th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phases. The so-called Project Cost effective control is the optimiza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plans and design programs on the basis of in the building process at all stages,use of certain methods and measures to reduce the cost of the projects have a reasonable control on the scope and cost of the approved limits.

浅议工程项目全面造价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浅议工程项目全面造价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发表时间:2017-07-13T16:17:16.043Z 来源:《基层建设》2017年第8期作者:贺润厅[导读] 摘要: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控制在整个项目目标管理体系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实施全过程造价控制,对降低工程造价,改善企业经营管理,提高企业员工的主人翁意识和劳动积极性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身份证号码:43252219830402xxxx 深圳市建业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广东深圳 518109 摘要: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控制在整个项目目标管理体系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实施全过程造价控制,对降低工程造价,改善企业经营管理,提高企业员工的主人翁意识和劳动积极性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探讨工程项目全面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对策研究。 关键词:工程项目;全面造价管理;问题对策;研究引言我国现有的工程管理模式迫切需要改革,尤其是在工程管理中起重要作用的造价管理模式已经难以满足现阶段工程造价管理的需要。从某种意义上讲,目前我国工程造价管理理论和方法上的缺陷是导致工程管理问题层出不穷的根源。现阶段迫切需要建立起我国科学规范的工程造价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1.关于工程项目全面造价管理的简介及现状 工程项目全面造价的概念是比较系统的,其中包含的造价模块也是很多的,例如安装工程、电力工程、市政工程以及水利工程等,简单说工程造价是指进行某项工程在建设过程中所支出的全部费用,以工程的建设规划方案设计图、工程项目策划书为主要依据,具体包括工程项目投资的估算、项目设计时的概算、施工和修正预算、工程结算以及竣工决算。 工程项目全面造价管理主要是工程造价的集中化处理,结合企业的总体目标以及工作内容,以项目的特性为基础,通过先进的科学技术方法与原理,实现企业统一目标的一项系统性综合性的工程,在工程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应以社会的现代发展为基础对工程的实际情况进行造价分析,通过对工程进行统计和总结,对其进行造价上的分析、归纳以及总结,以达到提高施工效率的目的,而且工程造价是提高工程项目的控制力度和竞争力度的重点,是对工程项目进行全方位、全过程分析的一项管理工作。 2.工程项目造价管理存在问题 2.1对投资估算管理十分薄弱 投资决策是产生工程造价的源头,这一阶段耗资约占总投资额的0.5%~3%,但能有效提高项目的投资效益。对建设项目进行合理的选择是对经济资源进行优化配置的最直接、最重要的手段,项目投资效益影响到整个国民经济的效率和效益。发达国家对投资决策阶段工程造价的管控十分重视,不惜花大本钱、大力气进行投资决策阶段的工程造价研究,做出相对准确的工程造价预测,从而进行控制。 长期以来,我国的工程建设存在投资膨胀严重的现象,造成工期越拖越长,工程造价越来越高,原因是缺乏建设前期确定工程造价的有效依据,只能依据专家、决策者们借鉴已完成的项目工程造价进行估算。目前我国虽有一套投资估算指标体系,通过它计算的投资额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预测性,但指标本身仍存在一些问题。我国现在使用的投资估算指标是以定型化的典型工程,利用预算、概算及其他方法分析编制而成,是以量价合一的形式表现出来的指标性数据。而拟建项目由于时间、地点、规模、标准等方面的差异,导致投资额与估算总有一定差距,如果不准确加以调整,投资估算就会有较大出入。 2.2技术与经济分离现象较为严重 由于目前设计收费办法以及设计单位所承担责任的不合理,使得在设计阶段的投资控制难以落实到位。目前的设计收费大部分是根据设计项目的总投资的一定比例进行收费的,如出现质量事故由设计人员承担设计责任,但如果设计保守引起的极大浪费,则由于没有相应的制约措施,建设单位不得不承担全部费用,因此在这种不合理的制度下,设计人员往往侧重于技术角度,而基本上不考虑经济合理性。长期以来形成的设计技术专业水平和工作能力都能与国外同行平分秋色,但设计思想保守,经济观念缺乏,设计规范和施工规范落后,设计多半只图方便、凭经验而不作方案经济对比,甚至盲目追求安全系数和设计收费,再加上为了竞争,变相压低设计费后所造成的设计先进条件下的经济合理性,在经济合理性基础上的技术先进性,使造价管理在设计阶段处于失控状态。 2.3规避招投标现象屡禁不止 在现实生活中的招投标实际操作中,行政干预无所不在,无时不有。工程造价管理体制受行政管理分工的限制,致使工程造价管理的整体效力不高。工程造价管理涉及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设计、施工招标投标、合同签定等诸多方面,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现行工程造价管理体制的现状是建设前期的造价管理属于发展改革部门,工程实施阶段的造价管理属于建设行政管理部门,另外还涉及财政、审计等部门。部门与部门之间,部门内部之间涉及工程造价的制度和措施缺乏有机的联系和相互协调机制,工程造价的分割管理,各管一段的管理体制,使工程造价管理的整体效力难以发挥。同时,在招标过程中最终由谁中标,往往取决于行政权力的角逐。有些企业与业主串通,搞量身定做,甚至挂靠其他合适企业,串标、围标现象十分普遍。有的工程本来可以公开招投标,却人为以“保密”为由变为邀请招标,甚至直接发包。 3.全面造价管理的实施对策 3.1全面细致编制投资估算 投资估算是指在整个投资决策过程中,依据现有的资料和一定的方法,对建设项目的投资数额进行的估计。它是项目决策的重要依据之一。在整个投资决策过程中,要对建设工程造价进行估算,在此基础上研究是否建设,因此投资估算要保证必要的准确性,如果误差太大,必将导致决策的失误。全面、准确地估算建设项目的工程造价,是项目可行性研究乃至整个建设项目投资决策阶段造价管理的重要任务。 3.2建立完善的责任评价指标体系 责任评价是根据国家现行财税制度和价格体系,分析、计算项目直接发行的责任效益和费用,编制责任报表,计算评价指标,考察项目的盈利能力、清偿能力等责任状况,据以判别项目的责任可行性,它是项目可行性研究的核心内容,其评价结论是项目取舍的重要决策依据。建设项目责任评价指标体系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作不同的分类。根据是否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可分为静态评价指标和动态评价指标。

工程造价管理论文:工程造价管理浅析

工程造价管理论文: 工程造价管理浅析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发展,一个工程建设项目的实施就不再是单单考虑工程质量问题了,在达到既定的工程质量不变的前提下追求尽可能经济是每一个项目必须面对的问题。因此应该正确认识和解决工程造价管理各方面存在的问题,建立科学的工程造价体系。把强化工程造价管理以确保建设工程进度,建设工程质量的理念,贯穿于工程项目的全过程,实现把建设项目的投资控制在合理的、批准的投资限额之内,保证投资管理目标的实现,达到理想的投资效益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工程工程造价造价管理 一、前言 近年来,国民经济高速增长,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社会固定资产额快速增长。作为固定资产投资的主要项目部分,建设工程投资大幅度上升,相应地,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也显得越来越突出。搞好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一方面,可以直接控制、节省投资,在一定投资额度情况下,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可以间接规范建设市场竞争秩序,引导建设市场健康有序发展,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工程造价的控制、管理是一个动态过程,工程造价管理工作要始终贯穿于整个项目实施的全过程。为控制好工程建设资金,节约投资,做到有的放矢,下面就如何抓好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略谈浅识。 二、工程造价管理的含义 工程造价是指建设某项工程项目所花费的全部费用。我们所指的造价管理即是对建设项目在投资决策阶段、设计阶段、招标投标阶段和项目实施阶段以及建设结算阶段实行全过程的管理,把建设项目的投资控制在批准的投资限额内,保证项目管理目标的实现,以求能在建设项目中合理地使用人力、物力、财力,取得较好的投资效益。 工程造价管理是遵循工程造价的运动规律和特点,运用科学、技术原理和经济及法律等管理手段,解决工程建设活动中的工程造价确定与控制,技术与经济,经营与管理等实际问题,达到提高投资效益的全部业务行为和组织活动。工程造价管理的基本内容是合理确定,提高效益,有效控制。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面临的竞争日益激烈。我国工程造价管理模式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才能适应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没有工程造价管理体制、管理内容、管理方式的改革创新,当今我国的建筑业就难以在世界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强盛起来。 三、目前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投资体制、价格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基本建设项目造价控制与管理工作在工程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目前我国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工程造价管理还有很大差距,还存在许多问题有待解决,其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工程造价管理计价模式落后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多年沿用了前苏联的计划经济模式,在工程计价上一直采用定额计价。但由于定额的推广模式浪费大量时间,造成定额落后。因此,我们必须树立“全过程、全

工程造价的全过程管理

工程造价的全过程管理 工程造价的全过程管理 摘要:工程造价的高低,直接反映着投资效益的好坏,充分体现了建设项目的工作质量和管理水平。在工程建设中,只有把造价管理工作作为一项核心工作,才能真正降低工程造价,提高经济效益。本文为提高工程造价管理质量,对如何加强工程造价的全过程管理和如何促进工程造价的全过程管理的实施提出了几点建议。关键词:造价管理全过程必要性管理质量 中图分类号: TU72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和改革的不断深化,工程造价领域改革的步伐也在不断地加快,原有的工程造价管理体制已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之后,这种体制已不适应参与国际工程咨询市场的经营和竞争。尤其是实行建设项目法人负责制,加大了项目法人对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的责任和风险,客观上要求对建设项目实行全过程造价管理。传统的基于资源消耗的相对静态的造价确定方法不同,工程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要求在确定造价时,首先从分析项目具体活动与具体活动过程入手,然后依据开展项目活动的过程和开展项目所用的技术方法与工效水平去确定项目的资源消耗几占用,最终定出项目的造价。一、参与和加强工程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的必要性 1.建设工程造价咨询单位是建筑市场中介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市场、企业之间联系的纽带。规模庞大、信誉良好的造价咨询单位可以充当业主和承包商的代理人,使政府不必对项目进行直接管理,而仅依靠间接管理手段即可达到目的。从投资估算、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到招标承包合同价,再到工程结算和竣工决算,整个计价过程均应由造价咨询单位来完成。所以培育和完善造价全过程的咨询服务是提高投资效益、保证工程质量、维护甲乙双方当事人合法权益的重要内容。 2.随着WTO的加入,我国正式纳入世界经济一体化范围,市场的开放会突破封闭条件下需求和资源的制约,极大提高我国的建筑资源配置效率,由社会资源有效

06397工程造价管理与案例分析

06397工程造价管理与案例分析习题 【案例一】 题 1.某隧道洞内喷锚支护劳动定额,采用观察测时法测定的基础资料为:现场有业主代表1名,监理人员1名,现场技术管理人员1名,混凝土班组工人7名,混凝土喷射机操作手1名,符合正常的施工条件;整个设计喷锚支护的混凝土工程数量为25m3,回弹率为20%;基本工作时间600min,因停水耽误时间18min,辅助工作时间为基本工作时间的1.5%,准备与结束时间为15min,不可避免中断时间测时为28min,休息时间占定额时间的15%,工人上班迟到时间6min,下班早退时间3min。 问题:根据上述资料计算隧道喷锚支护的时间定额和产量定额。(计算结果取三位小数) 答案: 1.必需消耗时间=基本工作时间+辅助工作时间+不可避免中断时间+准备与结束工作时间+休息时间 设定额时间为X,则有 X =600+600×1.5%+15+28+X×15% X=767.059(min) 2.混凝土数量计算: 25×(1+20%)=30(m3) 3.时间定额计算: 767.059×7÷60÷7÷30=0.426(工日/m3) 4.产量定额计算: 1/0.426=2.347(m3/工日) 题2.某项毛石护坡砌筑工程,定额测定资料如下: 1. 完成每立方米毛石砌体的基本工作时间为7.9h; 2. 辅助工作时间、准备与结束时间、不可避免中断时间和休息时间等,分别占毛石砌体的工作延续时间3%、2%、2%和16%; 3. 每10m3毛石砌体需要M5水泥砂浆3.93m3,毛石11.22m3,水0.79m3; 4. 每10m3毛石砌体需要200L砂浆搅拌机0.66台班; 5. 该地区有关资源的现行价格如下:人工工日单价为:50元/工日;M5水泥砂浆单价为:120元/m3;毛石单价为:58元/m3;水单价:4元/m3;200L砂浆搅拌机台班单价为:88.50元/台班。 6.人工幅度差10%,机械幅度差50%。 问题:

浅谈土木工程管理施工过程质量控制策略 张萃

浅谈土木工程管理施工过程质量控制策略张萃 发表时间:2019-08-06T16:40:54.937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15期作者:张萃[导读] 摘要: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的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促进了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工程建设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 西咸新区泾新置业有限公司陕西西安 710000摘要: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的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促进了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工程建设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在建筑行业的各个项目中,土木工程的质量对建筑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土木工程的管理施工过程和质量控制成为工程界讨论的焦点。本文从土木工程管理施工过程质量控制为出发点,提出了施工过程管理和质量控制的具体措施,对于建筑业施工实践提出了具体 实际施工建议。 关键词:土木工程;管理施工;质量控制措施引言 作为道路与桥梁建设、铁道、隧道工程建设的基础,随着现代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建筑行业日新月异的变化,土木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的标准已经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土木工程包含道路与桥梁建设、铁道工程、工程管理、工程造价、以及隧道工程等内容,土木工程的施工质量管理涉及了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弹性力学、工程力学、流体力学、岩土力学和市政工程等各个学科的知识和理论。因此,对于土木工程施工质量和安全的控制,需要综合上述学科的理论和知识进行积极的把控和调整,以便更好地加强土木工程施工管理及质量控制的工作。 1当前土木工程施工管理中缺乏高效的质量控制 1.1施工人员素质亟待提高 国内土木工程施工以劳动力密集型模式为主,劳动强度大,劳动时间长。建筑施工企业为节省人工成本,往往大量聘用没有高学历、没有土木工程专业背景的农民工填补用工数量上的巨大缺口;而很少招聘专业技术人员。这就导致土木工程施工人员整体素质较低,人员的流动性较大,学习能力不足,在施工中存在着技术不熟练、工艺选择不合理等问题,难以保证施工质量。 1.2土木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机制不健全 首先,土木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机制不健全是对土木工程施工管理和质量控制出现问题的首要影响因素。一个完善、健全的土木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机制是其在实施过程中的重要基础,一切施工管理和质量控制均需要在其的把控和指导下进行。但是,部分土木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对于健全土木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机制这一问题没有足够的重视,从而对于质量控制的监督和管理便会出现许多疏漏的部分,由此对于土木工程施工管理及质量控制将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1.3开工前购进的材料、设备不合格 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安全事故的大部分原因是施工前购进的材料、设备不合格,项目部门为了节省支出,偷工减料,购进大批不合格的产品,使得施工过程乱配比原材料,施工质量深受考验。另外,设备的不合格也会导致工程质量下降,还会导致施工人员的安全隐患,例如高空作业,如果设备不经常维修检查,会出现突发状况,影响施工进度,甚至危及高空作业人员的生命。 2加强土木工程施工过程管理,做好质量控制的策略 2.1加强施工人员控制 人员是土木工程施工的组织者、操作者。人员既是质量控制的对象,同时也是质量控制的动力。为提升土木工程施工质量,必须尽量选择具有高中以上学历、持有专业资格证、经验丰富的施工人员,并尽量物色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的成绩较好的青年学生。若施工企业一时难以物色到高素质的施工人员,则必须稳定住本企业现有的施工人员队伍,对他们厉行人性化管理,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工作中的实际困难,增强他们的情商(一些施工人员表面上吃苦耐劳,但内心深处常常有自卑感、绝望感,在工作中自暴自弃,得过且过,这是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的),提高企业的凝聚力。继而组织施工人员学习土木工程专业的理论知识与技术知识,并对大家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劳动纪律教育、安全常识教育、逻辑思维能力教育(通过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可以在短时间内提高人的学习能力),让大家尊重自己的工作,熟悉自己的工作,驾驭自己的工作。在施工过程中,还应本着量才适用、扬长避短的原则安排施工人员,让大家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 2.2建立完备质量管控体系 土木工程的质量管理也是关键,图纸校审完毕后,要针对整个工程的质量制订完善的管理体制,为后续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提供基础保障。施工单位负责人可参考国内外一些优秀的质量管理体系,并结合丰富的工作经验,科学合理制定出健全的质理管理制度,才能够在针对整个施工工程进行全方面的监管。首先要对施工原材料进行监管,采购原材料时,要对供货商的资质进行严查,并对原材料的各项指标进行严格把控,并做好登记,严格监督采购时出现材料以次充好的行为。原材料进入施工现场时,也要进行严格的审查与检验,保证原材料的质量达到国家标准,进场后要做好原材料的储存工作,在运输过程中要精心仔细,不能出现差错,保障施工的正常进行。在具体施工中,要明确施工人员的岗位职责,分工具体,责任落实清晰,并制订完善的施工现场管理体制。 2.3加强施工材料管理 在采购施工材料时,施工企业必须详细研究材料市场的各类信息,掌握价格的波动,严格挑选信用可靠的供应商,运用价值工程理论,选择性价比最佳的材料。各种材料进场前必须采用看、摸、敲、照及量测法、试验法等方法对材料质量进行检验(尤其要检测材料的抗拉强度、抗压强度、抗弯强度、冲击韧性、比重、安定性、耐酸性、耐碱性、抗腐蚀性),发现质量缺陷则坚决不允许进场。同时,施工企业也必须敬畏自己签署的承包合同,约束自己的行为,在使用材料时主动杜绝以次充好的违规做法。 2.4提升施工的技术 施工技术对施工的质量控制有非常关键的影响,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技术进步与否会直接导致该企业项目最终产品的质量好坏,在施工过程中,为保证施工工程的质量,必须重视新技术是否适用,同时也应注意工艺流程、操作规程、质量标准等。随着科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要求各施工单位必须加快技术的更新,落后的技术不仅导致施工进度的缓慢,还会导致施工质量的不合格不标准,因此,施工单位需要提升自身的施工技术水平,学习新的技术,引进新的材料、设备,提高施工的进度和施工的质量。另外,在施工单位选用施工团队问题上,建议选用施工经验丰富,应对能力强的团队,确保施工工程的质量和进度的正常。 2.5加强安全管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