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几何图形问题同步练习

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几何图形问题同步练习
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几何图形问题同步练习

第3课时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几何图形问题

要点感知面积(体积)问题属于几何图形的应用题,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将不规则图形分割或组合、平移成规则图形,找出未知量与_____的内在联系,根据_____公式列出一元二次方程.

预习练习1-1 (襄阳中考)用一条长40 cm的绳子围成一个面积为64 cm2的长方形.设长方形的长为x cm,则可列方程为( )

(20+x)=64 (20-x)=64 (40+x)=64 (40-x)=64

1-2 (兰州中考)如图,在一块长为22米,宽为17米的矩形地面上,要修建同样宽的两条互相垂直的道路(两条道路分别与矩形的一条边平行),剩余部分种上草坪,使草坪面积为300平方米.设道路宽为x米,根据题意可列出的

方程为_____.

知识点1 一般图形的问题

1.(白银中考)用10米长的铝材制成一个矩形窗框,使它的面积为6平方米.若设它的一条边长为x米,则根据题意可列出关于x的方程为( )

(5+x)=6 (5-x)=6 (10-x)=6 (10-2x)=6

2.有一个面积为16 cm2的梯形,它的一条底边长为3 cm,另一条底边长比它的高线长1 cm,若设这条底边长为x cm,依据题意,列出方程整理后得( )

+2x-35=0 +2x-70=0 =0 +70=0

3.(宿迁中考)一块矩形菜地的面积是120 m2,如果它的长减少2 m,那么菜地就变成正方形,则原菜地的长是_____m.

4.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相差5 cm,面积是7 cm2,这两条直角边长分别为_____

5.如图,某中学准备在校园里利用围墙的一段,再砌三面墙,围成一个矩形花园ABCD(围墙MN最长可利用25 m),现在已备足可以砌50 m长的墙的材料,试设计一种砌法,使矩形花园的面积为300 m2.

知识点2 边框与甬道问题

6.如图,在宽为20 m,长为32 m的矩形地面上修筑同样宽的道路(图中阴影部分),余下的部分种上草坪.要使草坪的面积为540 m2,求道路的宽.如果设小路宽为x m,根据题意,所列方程正确的是( )

A.(20-x)(32-x)=540

B.(20-x)(32-x)=100

C.(20+x)(32-x)=540

D.(20-x)(32+x)=540

7.如图所示,某小区计划在一个长为40米,宽为26米的矩形场地ABCD上修建三条同样宽的甬路,使其中两条与AB 垂直,另一条与AB平行,其余部分种草,若使每一块草坪的面积都为144平方米,求甬路的宽度.

8.如图,某单位准备在图书馆直角墙角处搭建一个面积为450平方米的矩形堆物场,其中两边可以利用图书馆的墙角,并利用已有总长60米的铁围栏,并且中间要用铁围栏分隔为两块,求AB的长度.设AB的长为x米,则可列方程为_____.

9.如图所示,在一块正方形空地上,修建一个正方形休闲广场,其余部分铺设草坪,已知休闲广场的边长是正方形空地边长的一半,草坪的面积为147 m2,则休闲广场的边长是_____m.

10.在高度为 m的一面墙上,准备开凿一个矩形窗户.现用 m长的铝合金条制成如图所示的窗框.问:窗户的宽和高各是多少时,其透光面积为3 m2(铝合金条的宽度忽略不计)?

11.某村计划建造如图所示的矩形蔬菜温室,要求长与宽的比为2∶1.在温室内,沿前侧内墙保留3 m宽的空地,其他三侧内墙各保留1 m宽的通道.当矩形温室的长与宽各为多少时,蔬菜种植区域的面积是288 m2?

12.如图,要设计一个等腰梯形的花坛,花坛上底长120 m,下底长180 m,高80 m,在两腰中点连线(虚线)处有一条横向甬道,上、下底之间有两条纵向甬道,各甬道宽度相等,设甬道的宽为x m.

(1)用含x的式子表示甬道的面积;

(2)根据设计的要求,甬道的宽不能超过6 m.如果修建甬道的总费用(万元)与甬道的宽度成正比例关系,比例系数为,花坛其余部分的绿化费用为每平方米万元,那么甬道宽度为多少米时,所建花坛费用为239万元?

挑战自我

13.已知如图所示,在△ABC中,∠B=90°.AB=5 cm,BC=7 cm.点P从点A开始沿AB边向点B以1 cm/s的速度移动,点Q从点B开始沿BC边向点C以2 cm/s的速度移动.

(1)如果点P,Q分别从点A,B同时出发,那么几秒后,△PBQ的面积等于4 cm2?

(2)如果点P,Q分别从点A,B同时出发,那么几秒后,PQ的长度等于5 cm?

(3)在问题(1)中,△PBQ的面积能否等于7 cm2?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要点感知已知量,面积(体积)

预习练习1-1 B

1-2 (22-x)(17-x)=300.

. cm、7 cm.

5.设AB=x m,则BC=(50-2x)m.根据题意,得x(50-2x)=300.

解得x 1=10,x 2=15.

当x=10,BC=50-2×10=30>25,故x 1=10不合题意,舍去.∴x=15. 答:可以围成AB 为15 m ,BC 为20 m 的矩形.

7.设甬路的宽度为x 米.依题意,得 (40-2x)(26-x)=144×6.

解得x 1=2,x 2=44(不合题意,舍去). 答:甬路的宽度为2米.

(60-2x)=450.

10.设窗户的高为x m ,则窗户的宽为35.025.9--x =3-32x(m),则根据题意列方程为:x(3-3

2

x)=3,

解得x 1=,x 2=3(不合题意,舍去). 所以窗户的高为 m ,宽为3-

3

2

×=2 m. 11.设矩形温室的宽为x m ,则长为2x m.根据题意,得 (x-2)·(2x-4)=288.

解得x 1=-10(不合题意,舍去),x 2=14. 所以x=14,2x=2×14=28.

答:当矩形温室的长为28 m ,宽为14 m 时,蔬菜种植区域的面积是288 m 2. 12.(1)-2x 2+310x. (2)根据题意,得×[

2

120

180+×80-(-2x 2+310x)]+=239. 整理,得2x 2

-25x+50=0,

即(x-10)(2x-5)=0.解得x 1=10,x 2=

2

5. ∵x=10>6(舍去).∴x=

25. 答:此时甬道的宽度为2

5

m.

挑战自我

13.(1)设x 秒后,△PBQ 的面积等于4 cm 2.根据题意得x(5-x)=4.解得x 1=1,x 2=4. ∵当x=4时,2x=8>7,不合题意,舍去.∴x=1. (2)设x 秒后,PQ=5,则(5-x)2+(2x)2=25.

解得x1=0(舍去),x2=2.∴x=2.

(3)设x秒后,△PBQ的面积等于7 cm2.根据题意,得x(5-x)=7.此方程无解.所以不能.

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同步练习题(含 答案)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课时同步练习-2.8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1)附答案 1.求下列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轴的交点坐标,并作草图验证. (1)y= x2+x+1; (2)y=4x2-8x+4; (3)y=-3x2-6x-3; (4)y=-3x2-x+4 2.一元二次方程x2+7x+ 9=1的根与二次函数y=x2+7x+9的图象有什么关系? 试把方程的根在图象上表示出. 3.利用二次函数的图象求下列一元二次方程的根. (1)4x2-8x+1=0; (2)x2-2x-5=0; (3)2x2-6x+3=0; (3)x 2-x-1=0. 4.已知二次函数 y=-x2+4x-3,其图象与y轴交于点B ,与x轴交于A, 两点. 求△AB的周长和面积. 5..在体育测试时,初三的一名高个子男生推铅球,已知铅球所经过的路线是某二次函数图象的一部分(如图),若这个男生出手处A点的坐标为(0,2), 铅球路线的最高处B点的坐标为 B(6,5). (1)求这个二次函数的表达式; (2)该男生把铅球推出去多远?(精确到0.01米).

6.如图,已知抛物线y=-x2+bx+与x轴的两个交点分别为A(x1,0),B(x2,0) , 且x1+x2=4, .(1)求抛物线的代数表达式 ; (2) 设抛物线与y轴交于点,求直线B的表达式; (3)求△ AB的面积. 7.试用图象法判断方程x2+2x=- 的根的个数. 答案: 1.(1)没有交点;(2)有一个交点(1,0); (3)有一个交点(-1,0);(4)有两个交点( 1,0),( ,0), 草图略. 2.该方程的根是该函数的图象与直线y=1的交点的横坐标. 3.(1)x1≈1.9,x2≈0.1;(2)x1≈3.4,x2≈-1.4;(3)x1≈2.7,x2≈0.6;(4)x1≈1.6,x2≈-0 .6 4.令x=0,得y=-3,故B点坐标为(0, -3). 解方程-x2+4x-3=0,得x1=1 ,x2=3. 故A、两点的坐标为(1,0),(3,0) . 所以A=3-1=2,AB= ,B= , B=│-3│=3. △AB=AB+ B+A= . S△AB= A•B= ×2×3=3. 5.(1)设y=a(x-6)2+5,则由A(0,2),得2=a(0-6)2+5,得a= . 故y= (x-6)2+5

一元二次方程练习题含答案

经典解法20题(1)(3x+1)^2=7 (2)9x^2-24x+16=11 (3) (x+3)(x-6)=-8 (4) 2x^2+3x=0 (5) 6x^2+5x-50=0 (选学) (6)x^2-4x+4=0 (选学) (7)(x-2)^2=4(2x+3)^2 (8)y^2+2√2y-4=0 (9)(x+1)^2-3(x+1)+2=0 (10)x^2+2ax-3a^2=0(a为常数) (11)2x^2+7x=4.

(12)x^2-1=2 x (13) x^2 + 6x+5=0 (14) x ^2-4x+ 3=0 (15)7x^2 -4x-3 =0 (16)x ^2-6x+9 =0 (17)x2+8x+16=9 (18)(x2-5)2=16 (19)x(x+2)=x(3-x)+1 (20) 6x^2+x-2=0 海量111题 1)x^2-9x+8=0 (2)x^2+6x-27=0 (3)x^2-2x-80=0 (4)x^2+10x-200=0

(6)x^2+23x+76=0 (7)x^2-25x+154=0 (8)x^2-12x-108=0 (9)x^2+4x-252=0 (10)x^2-11x-102=0 (11)x^2+15x-54=0 (12)x^2+11x+18=0 (13)x^2-9x+20=0 (14)x^2+19x+90=0 (15)x^2-25x+156=0 (16)x^2-22x+57=0 (17)x^2-5x-176=0 (18)x^2-26x+133=0 (19)x^2+10x-11=0 (20)x^2-3x-304=0 (21)x^2+13x-140=0 (22)x^2+13x-48=0 (23)x^2+5x-176=0 (24)x^2+28x+171=0 (25)x^2+14x+45=0 (26)x^2-9x-136=0 (27)x^2-15x-76=0 (28)x^2+23x+126=0 (29)x^2+9x-70=0

一元二次方程练习题(难度较高)

元二次方程练习题 1、已知关于X 的方程X 2 —2(k —1)x + k 2 =0有两个实数根 ⑴、求k 的取值范围; ⑵、若x 1 + X 2 = X i " X 2 —1,求 k 的值。 2.、已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 亠 2(擀+5 +存+5=0 有两个实数根X 1与X 2 (1)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 ⑵若(X i -1)(x 2 -1)=7,求 m 的值。 2 3.已知A(X 1 , yj , B(X 2 , y 2)是反比例函数y =-一图象上的两点,且x^ x^ -2 X (1)求5 72的值及点A 的坐标; (2)若一4V y < —1,直接写出X 的取值范围. k 2 4.(本小题 8分)已知关于X 的方程x 2-(k+1)x + +1=0的两根是一个矩形的两邻边的长。 4 (2)当矩形的对角线长为亦时,求k 的值。 (1) k 为何值时,方程有两个实数根; x 1、x 2

5已知关于x 的一兀二次方程F-(2上+1)才+4^■- 3- 0 . (1) 求证:方程总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2) 当Rt △ ABC 的斜边长□二后,且两直角边i 和C 是方程的两根时,求△ ABC 的周长和面 积. 那么称这个方程有邻近根” (1)判断方程X 2 -(J 3+i)x + 73 =0是否有 邻近根”并说明理由; (2)已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mx 2-(m-1)x-1 = 0有 邻近根”求m 的取值范围. 7设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X 2+2px+1=0有两个实数根,一根大于1,另一根小于1,试求实数P 的范围. 8已知方程X 2 -mx +m + 5=0有两实数根P ,方程x 2-(8 m + 1)x + 15m + 7 = 0有两实数根 Y ,求a 2 PY 的值。6如果一元二次方程ax 2+bx+c=0的两根X 1、x ?均为正数,且满足1< x X 2 <2 (其中 X 1 > X 2),

用因式分解求解一元二次方程同步训练题(含答案)

用因式分解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 一、填空题 1、如果两个因式的积是零,那么这两个因式至少有__________等于零;反之,如果两个因式中有__________等于零,那么它们之积是__________. 2、方程x 2-16=0,可将方程左边因式分解得方程__________,则有两个一元一次方程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分别解得:x 1=_________,x 2=_________. 3、填写解方程3x(x+5)=5(x+5)的过程 解:3x(x+5)_______=0 → (x+5)(_________)=0 → x+5=________或________=0 ∴x 1=__________,x 2=__________ 4、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关键是 (1)通过移项,将方程右边化为零 (2)将方程左边分解成两个__________次因式之积 (3)分别令每个因式等于零,得到两个一元一次方程 (4)分别解这两个__________,求得方程的解 5、x 2-(p+q)x≠qp=0因式分解为____________. 6、用因式分解法解方程9=x 2-2x+1 (1)移项得__________; (2)方程左边化为两个平方差,右边为零得__________; (3)将方程左边分解成两个一次因式之积得__________; (4)分别解这两个一次方程得x 1=__________,x 2=__________. 7、分解因式:2x 2 +5x -3 = ; 8、用因式分解法解方程x 2 -5x = 6 , 得方程的根为 ; 9、方程2(x +3)2 -5(x +3) = 0的解为 ,最简便的解法是 . 10、 因式分解: ①= ②= ③= ④ = ⑤= 11、一个两位数等于它个位数的平方,且个位数比十位数大3,则这个两位数是_________。 12、某药品经两次降价,从原来每箱60元降为每箱48.6元,平均每次降价率为_________。 13、有两个数不等,和17,积比小点数的平方大30,用方程求这两数,设_________,根据题意,列方程得_________。 14、 一矩形面积132cm 2,周长46cm ,则矩形长是_________,宽是_________。 15、连续两个正奇数的平方和等于202,这两个奇数中较小的是_________。 3222m mn n +-4452a a --x xy y 22223--x xy y x y 2222--+-m n n 22222-+-

一元二次方程检测题(WORD版含答案)

一元二次方程检测题(WORD 版含答案) 一、初三数学 一元二次方程易错题压轴题(难) 1.如图,在矩形ABCD 中,6AB cm =,8AD cm =,点P 从点A 出发沿AD 向点D 匀速运动,速度是1/cm s ,过点P 作PE AC ∥交DC 于点E ,同时,点Q 从点C 出发沿 CB 方向,在射线CB 上匀速运动,速度是2/cm s ,连接PQ 、QE ,PQ 与AC 交与点 F ,设运动时间为()(08)<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详细解析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详细解析 【一元二次方程要点综述】:【要点综述】:一元二次方程和一元一次方程都是整式方程,它是初中数学的一个重点内容,也是学生今后学习数学的基础。在没讲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之前,先说明一下它与一元一次方程区别。根据定义可知,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的整式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一般式为:。一元二次方程有三个特点:(1)只含有一个未知数;(2)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3)是整式方程。因此判断一个方程是否为一元二次方程,要先看它是否为整式方程,若是,再对它进行整理,如能整理为的形式,那么这个方程就是一元二次方程。下面再讲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思想方法是通过“降次”,将它化为两个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解法有四种:1、直接开平方法;2、配方法;3、公式法;4、因式分解法。如下表:方法适合方程类型注意事项直接开平方法≥0时有解,<0时无解。配方法二次项系数若不为1,必须先把系数化为1,再进行配方。公式法≥0时,方程有解;<0时,方程无解。先化为一般形式再用公式。因式分解法方程的一边为0,另一边分解成两个一次因式的积。方程的一边必须是0,另一边可用任何方法分解因式。【举例解析】例1:已知,解关于的方程。分析:注意满足的的值将使原方程成为哪一类方程。解:由得:或,当时,原方程为,即,解得.当时,原方程为,即,解得,.说明:由本题可见,只有项系数不为0,且为最高次项时,方程才

是一元二次方程,才能使用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题中对一元二次方程的描述是不完整的,应该说明最高次项系数不为0。通常用一般形式描述的一元二次方程更为简明,即形如的方程叫作关于的一元二次方程。若本题不给出条件,就必须在整理后对项的字母系数分情况进行讨论。例2:用开平方法解下面的一元二次方程。(1);(2)(3);(4)分析:直接开平方法就是用直接开平方求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用直接开平方法解形如的方程,其解为。通过观察不难发现第(1)、(2)两小题中的方程显然用直接开平方法好做;第(3)题因方程左边可变为完全平方式,右边的121>0,所以此方程也可用直接开平方法解;第(4)小题,方程左边可利用平方差公式,然后把常数移到右边,即可利用直接开平方法进行解答了。解:(1)∴(注意不要丢解)由得,由得,∴原方程的解为:,(2)由得,由得∴原方程的解为:,(3)∴∴∴,∴原方程的解为:,(4)∴,即∴,∴,∴原方程的解为:,说明:解一元二次方程时,通常先把方程化为一般式,但如果不要求化为一般式,像本题要求用开平方法直接求解,就不必化成一般式。用开平方法直接求解,应注意方程两边同时开方时,只需在一边取正负号,还应注意不要丢解。例3:用配方法解下列一元二次方程。(1);(2)分析:用配方法解方程,应先将常数移到方程右边,再将二次项系数化为1,变为的形式。第(1)题可变为,然后在方程两边同时加上一次项系数的一半的平方,即:,方程左边构成一个完全平方式,右边是一个不小于0的常数,即:,接下去即可利用直接开平方法解答了。第(2)题在配方时应特别注意在方程两边同时加上一次项系数的一半的平方。解:(1)二

(完整版)一元二次方程解法及其经典练习题

一元二次方程解法及其经典练习题 方法一:直接开平方法(依据平方根的定义) 平方根的定义:如果一个数 的平方等于a ( ),那么这个数 叫做a 的平方根 即:如果 a x =2 那么 a x ±= 注意;x 可以是多项式 一、 用直接开平方法解下列一元二次方程。 1.0142=-x 2、2)3(2=-x 3、()162812=-x 4..25)1(412=+x 5.(2x +1)2=(x -1)2. 6.(5-2x )2=9(x +3)2. 7..063)4(22 =--x 方法二: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1. 定义:把一个一元二次方程的左边配成一个 ,右边为一个 ,然后利用开平方数求解,这种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叫做配方法。 2. 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骤:(1) (2) (3) 4) (5) 二、用配方法解下列一元二次方程。 1、.0662=--y y 2、x x 4232=- 39642=-x x 、 4、0542=--x x 5、01322=-+x x 6、07232=-+x x

方法三:公式法 1.定义:利用求根公式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叫做公式法 2.公式的推导:用配方法解方程ax 2+bx +c = 0(a ≠0) 解:二次项系数化为1,得 , 移项 ,得 , 配方, 得 , 方程左边写成平方式 , ∵a ≠0,∴4a 2 0,有以下三种情况: (1)当b 2-4ac>0时,=1x , =2x (2)当b 2-4ac=0时,==21x x 。 (3)b 2-4ac<0时,方程根的情况为 。 3.由上可知,一元二次方程ax 2+bx+c=0(a ≠0)的根由方程的系数a 、b 、c 而定,因 (1)式子ac b 42-叫做方程ax 2+bx +c = 0(a ≠0)根的 ,通常用字母 “△” 表示。当△ 0时, 方程ax 2+bx+c=0(a ≠0)有 实数根; 当△ 0时, 方程ax 2+bx+c=0(a ≠0)有 实数根; 当△ 0时, 方程ax 2+bx+c=0(a ≠0) 实数根。 (2)解一元二次方程时,可以先将方程化为一般形式ax 2+bx +c = 0,当ac b 42-≥0时,?将a 、b 、c 代入式子=x 就得到方程的根.这个式子叫做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利用求根公式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叫公式法. 4.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骤:(1) (2) (3) (4) (5) 二、用公式解法解下列方程。 1、0822=--x x 2、22 314y y -= 3、y y 32132=+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一元二次方程同步训练

一元二次方程 【学习目标】 1.理解一元二次方程及其有关概念; 2.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正确认识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及常数项; 3.了解根的意义. 【前置学习】 一、基础回顾: 1.多项式1232--x x 是 次 项式,其中最高次项是 ,二次项系数为 ,一次项系数为 ,常数项为 . 2. 叫方程,我们学过的方程类型有 . 3.解下列方程或方程组:①1)1(2-=+x x ②?? ?=+=-4 2y x y x ③211=-x 二、问题引领: 方程0422=+x-x 是以往学过的吗?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将认识这种新的方程. 三、自主学习(自主探究): 请你认真阅读课本引言及32-P 内容,边学边思考下列问题: 1.方程①②③有什么共同特点? 2.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等号两边都是 ,只含有 个未知数(一元),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 (二次)的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 3.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一般地,任何一个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经过整理,都能化成如下形式: (a ≠0),这种形式叫做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其中 是二次项, 是二次项系数, 是一次项, 是一次项系数, 是常数项. 4.下面哪些数是方程0652=++x x 的根? -4,-3,-2,-1,0,1,2,3,4. 5.一元二次方程的解也叫做一元二次方程的 ,即:使一元二次方程等号左右两边相等的 的值. 四、疑难摘要: 【学习探究】 一、合作交流,解决困惑: 1.小组交流:(在小组内说说通过自主学习,你学会了什么?你的疑难与困惑是什么?请同伴帮你解决.) 2.班级展示与教师点拨: 【点拨】

一元二次方程典型例题解析

龙文教育学科辅导学案 教师: 学生: 年级: 日期:2013. 星期: 时段: 学情分析 课 题 一元二次方程章节复习及典型例题解析 学习目标与 考点分析 学习目标:1、通过对典型例题、自身错题的整理,抓住本章的重点、突破学习的难点; 2、通过灵活运用解方程的方法,体会四种解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进一步熟练根据方程特征找出最优解法; 3、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进一步熟练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体会方程思想在解决 问题中的作用 考点分析:1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 、解法、及根与系数的关系 学习重点 理解并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及解法 学习方法 讲练说相结合 学习内容与过程 一 回顾梳理旧的知识点(这些知识点必须牢牢掌握) 一元二次方程 1、一元二次方程: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的整式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 2、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0(02≠=++a c bx ax ,它的特征是:等式左边十一个关于未知数x 的二次多项式,等式右边是零,其中2ax 叫做二次项,a 叫做二次项系数;bx 叫做一次项,b 叫做一次项系数;c 叫做常数项。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1、直接开平方法: 利用平方根的定义直接开平方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方法叫做直接开平方法。直接开平方法适用于解形如b a x =+2)(的一元二次方程。根据平方根的定义可知,a x +是b 的平方根,当0≥b 时,b a x ±=+,b a x ±-=,当b<0时,方程没有实数根。 2、配方法: 配方法的理论根据是完全平方公式2 22)(2b a b ab a +=+±,把公式中的a 看做未知数x ,并用x 代替,则有222)(2b x b bx x ±=+±。 配方法的步骤:先把常数项移到方程的右边,再把二次项的系数化为1,再同时加上1次项的系数的一半的平方,最后配成完全平方公式 3、公式法 公式法是用求根公式解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方法,它是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方法。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 一元二次方程同步练习题含答案【精华版】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第21章《一元二次方程》同步练习1 带答案 ◆随堂检测 1、判断下列方程,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有____________. (1)32250x x -+=; (2)21x =; (3)221352245 x x x x --=-+; (4)2 2(1)3(1)x x +=+;(5)2221x x x -=+;(6)20ax bx c ++=. (提示:判断一个方程是不是一元二次方程,首先要对其整理成一般形式,然后根据定义判断.) 2、下列方程中不含一次项的是( ) A .x x 2532=- B .2916x x = C .0)7(=-x x D .0)5)(5(=-+x x 3、方程23(1)5(2)x x -=+的二次项系数___________;一次项系数__________;常数项_________. 4、1、下列各数是方程21(2)23 x +=解的是( ) A 、6 B 、2 C 、4 D 、0 5、根据下列问题,列出关于x 的方程,并将其化成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 (1)4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的面积之和是25,求正方形的边长x . (2)一个矩形的长比宽多2,面积是100,求矩形的长x . (3)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为10,两条直角边相差2,求较长的直角边长x . ◆典例分析 已知关于x 的方程22 (1)(1)0m x m x m --++=. (1)x 为何值时,此方程是一元一次方程? (2)x 为何值时,此方程是一元二次方程?并写出一元二次方程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及常数项。 分析:本题是含有字母系数的方程问题.根据一元一次方程和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分别进行讨论求解. 解:(1)由题意得,21010m m ?-=?+≠? 时,即1m =时, 方程22 (1)(1)0m x m x m --++=是一元一次方程210x -+=. (2)由题意得,2(1)0m -≠时,即1m ≠±时,方程22(1)(1)0m x m x m --++=是一元二次方程.此方程的二次项系数是2 1m -、一次项系数是(1)m -+、常数项是m . ◆课下作业

一元二次方程练习题及答案

一元二次方程练习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 一元二次方程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常数项分别是() A.3,2,1 B. C. D. 2.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x2-4x=5时,此方程可变形为() A.(x+2)2=1 B.(x-2)2=1 C.(x+2)2=9 D.(x-2)2=9 3.若为方程的解,则的值为() A.12 B.6 C.9 D.16 4.若的值为() A.0 B.-6 C.6 D.以上都不对 5.某品牌服装原价为173元,连续两次降价后售价为127元,下面所列方程中正确的是() A. B. C. D. 6.根据下列表格对应值: 判断关于的方程的一个解的范围是() A.<3.24 B.3.24<<3.25 C.3.25<<3.26 D.3.25<<3.28 7.以3,4为两边的三角形的第三边长是方程的根,则这个三角形的周长为()

A.15或12 B.12 C.15 D.以上都不对 8.已知是方程的两个根,则的值为() A. B.2 C. D. 9.关于x的方程的根的情况描述正确的是() A.k为任何实数,方程都没有实数根 B.k为任何实数,方程都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C.k为任何实数,方程都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D.根据k的取值不同,方程根的情况分为没有实数根、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和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三种 10.某城市为了申办冬运会,决定改善城市容貌,绿化环境,计划用两年时间,使绿地面积增加44%,这两年平均每年绿地面积的增长率是() A.19% B.20% C.21% D.22%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1.(2013·山东临沂中考)对于实数a,b,定义运算“*”:例如:4*2,因为4>2,所以4*2=42-4×2=8.若x1,x2是一元二次方程x2-5x+6=0的两个根,则 x1*x2= . 12.(2013·山东聊城中考)若x1=-1是关于x的方程x2+mx-5=0的一个根,则此方程的另一个根x2= . 13.若一元二次方程有一个根为1,则_________;若有一个根是,则与之间的关系为________;若有一个根为,则_________. 14.若关于x的方程x2-2x-m=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则m的值是. 15.如果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6x+c=0(c是常数)没有实数根,那么c的取值范围是. 16.设m、n是一元二次方程x2+3x-7=0的两个根,则m2+4m+n= .

222降次--解一元二次方程(教案说明)

第八届全国初中青年数学教师优秀课观摩与评比活动 教案说明 课题:22.2 降次----解一元二次方程(第2课时) 单位:河南省安阳市梅园中学 姓名:张立界 日期:2012年9月16日

22.2 降次----解一元二次方程(第2课时) 教案说明 河南省安阳市梅园中学张立界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数学教材九年级上册第22章第2节降次----解一元二次方程(第2课时). 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解法包括配方法、公式法和因式分解法等.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策略是将其转化为一次方程,就是降次.配方法是解一元二次方程的重要方法,是在学生已掌握直接开平方法解方程的基础上,讨论比较复杂的一元二次方程,通过对比一边为完全平方形式的方程,使学生认识配方法的基本原理并掌握其具体方法.有了配方法的基础,可以得到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另一重要方法—公式法,进而引出判别式及根与系数的关系,为以后学习二次函数打下良好基础. 二、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 理解配方法的算理,会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一元二次方程二次项系数是否为1的分类处理,让学生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锻炼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使用导学案,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自学能力,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每天四道题,天天爱学习”的训练,化整为零,化难为易,增加数学的趣味性,让学生在解题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三、教法分析 本课采用“自主、探索、导引”教学思路,学生先学后教,先练后讲,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导学案”的设计,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层层推进,让学生逐步学会学习.根据时间安排,导学案可让学生提前预习时完成,节约课堂时间,让学生在课堂上讲思路、讲解法,可进一步提升学生学习能力. 四、教学问题诊断 学生的知识储备:学生已了解平方根和算术平方根概念,已掌握完全平方公 式,会解一元一次方程.前两节已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上一节已学过直接开平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具备了学习本课时的基础知识. 学生的能力水平:学生在学习一元一次方程和分式方程中已了解“化归”数学思想,具备了学习本课时的能力.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十一章一元二次方程 21.2 解一元二次方程 同步练习(含答案)

解一元二次方程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共12小题) 1.一元二次方程2(x-2)2+7(x-2)+6=0的解为() A.x1=-1,x2=1B.x1=4,x2=3.5 C.x1=0,x2=0.5D.无实数解 2.将方程x2+8x+9=0配方后,原方程可变形为() A.(x+4)2=7B.(x+4)2=25 C.(x+4)2=-9D.(x+8)2=7 3.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2x+m=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m的值可能是()A.3B.2C.1D.0 4.已知矩形的长和宽是方程x2-7x+8=0的两个实数根,则矩形的对角线的长为() A .6B.7C.D. 5.已知等腰△ABC的底边长为3,两腰长恰好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0.5kx2-(k+3)x+6=0的两根,则△ABC的周长为() A.6.5B.7C.6.5或7D.8 6.等腰三角形三边长分别为a、b、4,且a、b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12x+k+2=0的两根,则k的值为() A.30B.34或30C.36或30D.34 7.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a2-3a)x+a=0的两个实数根互为倒数,则a的值为()A.-3B.0C.1D.-3 或0 8.定义运算:a*b=2ab,若a、b是方程x2+x-m=0(m>0)的两个根,则(a+1)*b+2a的

值为() A.m B.2-2m C.2m-2D.-2m-2 9.若整数a既使得关于x的分式方程有非负数解,又使得关于x的方程x2-x+a+6=0无解,则符合条件的所有a的个数为() A.1B.2C.3D.4 10.已知m,n(m≠n)满足方程x2-5x-1=0,则m2-mn+5n=() A.-23B.27C.-25D.25 11.若整数a使得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a+2)x2+2ax+a-1=0有实数根,且关于x的不等式组有解且最多有6个整数解,则符合条件的整数a的个数为()A.3B.4C.5D.6 12.设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的两根为x1,x2,记S1=x1+2011x2,S2=x12+2011x22,…,Sn=x1n+2011x2n,则aS2012+bS2011+cS2010的值为() A.0B.2010C.2011D.2012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3.方程(x-1)(x+2)=0的解是. 14.已知(x2+y2+1)(x2+y2+3)=8.则x2+y2的值为 15.已知a、b是方程x2+2x-5=0的两个实数根,则a2+ab+2a的值为. 16.若关于x的方程x2-4|x|+3-m=0有4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m的取值范围是. 17.若x1,x2是方程x2-2mx+m2-m-1=0的两个根,且x1+x2=1-x1x2,则m的值为.

中考一轮复习一元二次方程检测题(含答案)

一元二次方程检测题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 方程230x x -=的根是( ) A.10x =,23x =- B.10x =,23x = C.0x = D.3x = 2. 把方程2((1)0x x x -++-=化为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是( ) A.22260x x --= B.22240x x -+= C.22240x x --= D.2260x -= 3. 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2(1)10a x x a -++-=的一个根是0,则a 的值为( ) A.1 B.1- C.1或1- D. 12 4. 在一副长80cm ,宽50cm 的矩形风景画四周镶一条金色纸边,制成一幅挂图,如果要使整个挂图的面 积是54002cm ,设金色纸边的宽为x cm ,那么满足的方程是( ) A.213014000x x +-= B.2653500x x +-= C.213014000x x --= D.2653500x x --= 5. 下列方程中,无实数根的方程是( ) A.230x x += B.220045610x x +-= C.220045610x x ++= D.(1)(2)0x x --= 6. 若2540x x -+=,则所有x 值的和是( ) A.1 B.4 C.0 D.1或4 7. 方程22340x x +-=根的情况是( ) A.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B.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C.没有实数根 D.只有一个实数根 8. 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21)(1)10a x a x -+++=的两个根相等,那么a 等于( ) A.1-或5- B.1-或5 C.1或5- D.1或5 9. 若关于x 的方程2210kx x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k 的取值范围是( ) A.1k >- B.1k ≥- C.1k ≥-且0k ≠ D.1k >-且0k ≠ 10. 已知三角形两边长分别为2和9,第三边的长为方程214480x x -+=的一根,则这个三角形的周长为 ( ) A.11 B.17 C.17或19 D.19 11. 若代数式2833k k ++的值为66,则k 的值为( ) A.3- B.11- C.3-或11- D.3或11- 12. 用因式分解法把(21)(3)4x x -+=分解成两个一次方程,正确的是( ) A.212x -=,32x += B.211x -=,34x += C.10x -=或270x += D .10x +=或270x -= 13. 一个直角三角形三边的长为三个连续的偶数,则这个直角三角形三边长分别是( )

一元二次方程练习题23718

一元二次方程练习题 一、填空 1.一元二次方程12)3)(31(2 +=-+x x x 化为一般形式为: ,二次项系数为: ,一次项系数为: ,常数项为: 。 2.关于x 的方程023)1()1(2 =++++-m x m x m ,当m 时为一元一次方程;当m 时为一元二次方程。 3.已知直角三角形三边长为连续整数,则它的三边长是 。 4. ++x x 32 +=x ( 2);-2x x (2=+ 2 )。 5.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是3︰4,而斜边的长是15㎝,那么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是 。 6.若方程02 =++q px x 的两个根是2-和3,则q p ,的值分别为 。 7.若代数式5242--x x 与122 +x 的值互为相反数,则x 的值是 。 8.方程492=x 与a x =2 3的解相同,则a = 。 9.当t 时,关于x 的方程032 =+-t x x 可用公式法求解。 10.若实数b a ,满足022=-+b ab a ,则b a = 。 11.若8)2)((=+++ b a b a ,则b a += 。 12.已知1322++x x 的值是10,则代数式1642++x x 的值是 。 二、选择 1.下列方程中,无论取何值,总是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的是( ) (A )02=++c bx ax (B )x x ax -=+2 21 (C )0)1()1(2 22=--+x a x a (D )0312=-+=a x x 2.若12+x 与12-x 互为倒数,则实数x 为( ) (A )±2 1 (B )±1 (C )±2 2 (D )±2 3.若m 是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02=++m nx x 的根,且m ≠0,则n m +的值为( ) (A )1- (B )1 (C )21- (D )2 1 4.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02=++m nx x 的两根中只有一个等于0,则下列条件正确的 是( )

一元二次方程经典练习题(6套)附带详细答案.doc

练习一 一、选择题: ( 每小题 3分 , 共 24 分) 1. 下列方程中 , 常数项为零的是 ( ) A.x 2+x=1 B.2x 2 -x-12=12 ; C.2(x 2-1)=3(x-1) D.2(x 2 +1)=x+2 2. 下列方程 : ①x 2 =0, ② 1 - 2=0,③2 2 ④3 2 x 2x 3 -8x+ 1=0 x +3x=(1+2x)(2+x), - =0, ⑤ x 2 x x 中 , 一元二次方程的个数是 ( ) A.1 个 B2 个 C.3 个 D.4 个 3. 把方程( x- 5 ) (x+ 5 ) +(2x-1) 2=0 化为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是 ( ) A.5x 2-4x-4=0 B.x 2 -5=0 C.5x 2 -2x+1=0 D.5x 2 -4x+6=0 4. 方程 x 2=6x 的根是 ( ) A.x 1 2 B.x 1 2 D.x=0 =0,x =-6 =0,x =6 C.x=6 5. 方 2x 2-3x+1=0 经为 (x+a) 2=b 的形式 , 正确的是 ( ) 2 3 2 1 2 1 A. x 3 16 ; B. 2 C. x 3 ; D. 以上都不对 2 x ; 4 16 4 16 6. 若两个连续整数的积是 56, 则它们的和是 ( ) A.11 B.15 C.-15 D.±15 7. 不解方程判断下列方程中无实数根的是 ( ) A.-x 2 =2x-1 B.4x 2 +4x+ 5 =0; C. 2 x 2 x 3 0 D.(x+2)(x-3)==-5 4 8. 某超市一月份的营业额为 200 万元 , 已知第一季度的总营业额共 1000 万元 , 如果平均每月 增长率为 x, 则由题意列方程应为 ( ) A.200(1+x) 2 B.200+200 ×2x=1000 =1000 C.200+200×3x=1000 D.200[1+(1+x)+(1+x) 2 ]=1000 二、填空题 : ( 每小题 3分,共 24分) ( x 1) 2 5 ________, 它的一次项系数是 9. 方程 3x 化为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是 2 2 ______. 2 10. 关于 x 的一元二次方程 x +bx+c=0 有实数解的条件是 __________. 11. 用 ______法解方程 3(x-2) 2=2x-4 比较简便 . 12. 如果 2x 2+1 与 4x 2-2x-5 互为相反数 , 则 x 的值为 ________. 13. 如果关于 x 的一元二次方程 2x(kx-4)-x 2 +6=0 没有实数根 , 那么 k 的最小整数值是 __________. 2 14. 如果关于 x 的方程 4mx -mx+1=0 有两个相等实数根 , 那么它的根是 _______.

一元二次方程检测题

一元二次方程检测题 Document number:WTWYT-WYWY-BTGTT-YTTYU-2018GT

一元二次方程检测题—— 姓名 学号 一、选择题:(2×12=24分) 1、方程x 2=x 的根是( ) A 、x=1 B 、x=0 C 、x 1=0,x 2=1 D 、x 1=0,x 2= —1 2、方程x 2=2的根是( ) A 、x 1=x 2=2 B 、x 1=2,x 2= —2 C 、x 1=x 2=2 D 、x 1=2,x 2=-2 3、不解方程,判别方程x 2-5x=1的根的情况是( ) A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B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C 、没有实数根; D 、无法确定 4、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k 2x 2-(2k+1)x+1=0有两个实数根,则k 的取值范围是( ) A 、k>-1/4 B 、k ≥-1/4 C 、k>-1/4且k ≠0 D 、k ≥-1/4且k ≠0 5、如果x 1、x 2是方程2x 2+3x -1=0的两个根,那么2 111 x x +的值是( ) A 、3 B 、—3 C 、1/3 D 、—1/3 6、若一元二次方程ax 2+bx+c=0(a ≠0)的两个实数根互为倒数,则( ) A 、a=b B 、a=c C 、b=c D 、ac=1 7、如果方程()0121122=-++--mx x m m m 是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那么m 的值是( ) A 、3或—1 B 、—3或1 C 、3 D 、—1 8、如果二次三项式4x 2+mx+1/9是一个完全平方式,那么m 的值是( ) A 、4/3 B 、-4/3 C 、±4/3 D 、±3/4 9、若实数x 、y 满足(x 2+y 2)(x 2+y 2-1)—6=0,则x 2+y 2的值是( ) A 、3 B 、—2 C 、3或—2 D 、—3或2

21.2降次--解一元二次方程(第一课时)

22.2降次--解一元二次方程(第一课时) 22.2.1 配方法(1) ◆随堂检测 1、方程32x +9=0的根为( ) A 、3 B 、-3 C 、±3 D 、无实数根 2、下列方程中,一定有实数解的是( ) A 、210x += B 、2(21)0x += C 、2(21)30x ++= D 、21()2x a a -=3、若22 4()x x p x q -+=+,那么p 、q 的值分别是( ) A 、p=4,q=2 B 、p=4,q=-2 C 、p=-4,q=2 D 、p=-4,q=-2 4、若28160x -=,则x 的值是_________. 5、解一元二次方程是22(3)72x -=. 6、解关于x 的方程(x+m )2=n .◆典例分析 已知:x 2+4x+y 2-6y+13=0,求22 2x y x y -+的值.分析:本题中一个方程、两个未知数,一般情况下无法确定x 、y 的值.但观察到方程可配方成两个完全平方式的和等于零,可以挖掘出隐含条件x=-2和y=3,从而使问题顺利解决.解:原方程可化为(x+2)2+(y-3)2=0, ∴(x+2)2=0,且(y-3)2=0, ∴x=-2,且y=3, ∴原式=2681313 --=-.◆课下作业 ●拓展提高 1、已知一元二次方程032=+c x ,若方程有解,则c ________. 2、方程b a x =-2 )((b >0)的根是( ) A 、b a ± B 、)(b a +± C 、b a +± D 、b a -±

3、填空(1)x 2-8x+______=(x-______)2;(2)9x 2+12x+_____=(3x+_____)2 4、若2 2(3)49x m x +-+是完全平方式,则m 的值等于________. 5、解下列方程:(1)(1+x)2-2=0;(2)9(x-1)2-4=0. 6、如果x 2-4x+y 2,求()z xy 的值.●体验中考 1、(2008年,丽水)一元二次方程2(6)5x +=可转化为两个一次方程,其中一个一次方程是6x +=, 则另一个一次方程是_____________. 2、(2009年,太原)用配方法解方程2250x x --=时,原方程应变形为( ) A .2(1)6x += B .2(1)6x -= C .2(2)9x += D .2(2)9x -=

数学 一元二次方程的专项 培优易错试卷练习题附答案

一、一元二次方程真题与模拟题分类汇编(难题易错题) 1.阅读下列材料 计算:(1﹣﹣)×(+)﹣(1﹣﹣)(+),令+=t,则: 原式=(1﹣t)(t+)﹣(1﹣t﹣)t=t+﹣t2﹣+t2= 在上面的问题中,用一个字母代表式子中的某一部分,能达到简化计算的目的,这种思想方法叫做“换元法”,请用“换元法”解决下列问题: (1)计算:(1﹣﹣)×(+)﹣(1﹣﹣)×(+) (2)因式分解:(a2﹣5a+3)(a2﹣5a+7)+4 (3)解方程:(x2+4x+1)(x2+4x+3)=3 【答案】(1);(2)(a2﹣5a+5)2;(3)x1=0,x2=﹣4,x3=x4=﹣2 【解析】 【分析】 (1)仿照材料内容,令+=t代入原式计算. (2)观察式子找相同部分进行换元,令a2﹣5a=t代入原式进行因式分解,最后要记得把t换为a. (3)观察式子找相同部分进行换元,令x2+4x=t代入原方程,即得到关于t的一元二次方程,得到t的两个解后要代回去求出4个x的解. 【详解】 (1)令+=t,则: 原式=(1﹣t)(t+)﹣(1﹣t﹣)t=t+﹣t2﹣﹣t+t2+= (2)令a2﹣5a=t,则: 原式=(t+3)(t+7)+4=t2+7t+3t+21+4=t2+10t+25=(t+5)2=(a2﹣5a+5)2 (3)令x2+4x=t,则原方程转化为: (t+1)(t+3)=3 t2+4t+3=3 t(t+4)=0 ∴t1=0,t2=﹣4 当x2+4x=0时, x(x+4)=0

解得:x1=0,x2=﹣4 当x2+4x=﹣4时, x2+4x+4=0 (x+2)2=0 解得:x3=x4=﹣2 【点睛】 本题考查用换元法进行整式的运算,因式分解,解一元二次方程.利用换元法一般可达到降次效果,从而简便运算. 2.如图,在△ABC中,AB=6cm,BC=7cm,∠ABC=30°,点P从A点出发,以1cm/s的速度向B点移动,点Q从B点出发,以2cm/s的速度向C点移动.如果P、Q两点同时出发,经过几秒后△PBQ的面积等于4cm2? 【答案】经过2秒后△PBQ的面积等于4cm2. 【解析】 【分析】 作出辅助线,过点Q作QE⊥PB于E,即可得出S△PQB=1 2 ×PB×QE,有P、Q点的移动速 度,设时间为t秒时,可以得出PB、QE关于t的表达式,代入面积公式,即可得出答案.【详解】 解: 如图, 过点Q作QE⊥PB于E,则∠QEB=90°. ∵∠ABC=30°, ∴2QE=QB. ∴S△PQB=1 2 ?PB?QE. 设经过t秒后△PBQ的面积等于4cm2, 则PB=6﹣t,QB=2t,QE=t. 根据题意,1 2 ?(6﹣t)?t=4. t2﹣6t+8=0. t2=2,t2=4. 当t=4时,2t=8,8>7,不合题意舍去,取t=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