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反倾销法律制度的完善

合集下载

中国反倾销机制不断完善

中国反倾销机制不断完善
初步建立 了贸易壁垒调查 制度 ,化工和 全工作前置化 。
推动” ,发展到中央政府 、地方政府 、企 业 、行业组织的 “ 四体联动” 。新修订的 出 口反倾销应诉规定》 ,将行业协会确
石化行业产业损害预警机 制己在积极 建
立之 中。
为 了做 好 化 工 行 业 的 预 警 工 作 ,
世贸组织的框架下,利用WT O赋予 的各 话磋商 机制初步形成 。
“ 人世”5年多来,中国已经进入一 法 律框架下履行承诺的 、有预 见的、共
已成为我 国反倾销的前沿阵地 。 因此, 在 建 立工作关系,加强信息沟通, 民间对 个 “ 全方位 、多层次 、宽领域,在 WT 0 种贸易救济措 施维护产业安全,是我们
化工行 业 的产 业 安全 提供 了更好 的 法 了对 出 口商 品统 计监 管系
律 环 境 和基 础 。只要 我 们认 真 掌握 这 统 和 贸易救 济 案件信 息 收
些法 律武 器,依法竞 争,善用 规则,我 集反馈 机 制的建 立 外,还 们就 一 定能 够在 反 倾销 的较 量 中变被 要建 立律 师信息 库 ,这 样 动为 主动 。 就 可 把在 代理行 为 中 曾严
然趋势 。随着国际交往增多和贸易量的 体 系。这 些体系的建设 已在实践 中形成 人 世承诺 ,不断增强我 国化工产 品在 国
扩 大,国际间的贸易纠纷 日趋频繁 。从 基本框 架,包括 对重点行业 、重点产品 内外市 场的竞争力和 占有率 。
已立案的比例看,我国石化和化工行业 进行跟 踪、监测,与企业 、律师事务所
目前的首要任务 。 WT 预警机 制是维 护产业 安全和 同约定的制度性开放”的新 的历 史发展 O
采取贸易救济措施的有机组成部分 ,它 期 。

WTO背景下我国应对反倾销的法律问题探讨

WTO背景下我国应对反倾销的法律问题探讨

对 ?笔者认 为 , 应该利用法律手段维护我们 自己的正当权 益。

助长了其肆 意妄 为对华反倾销 的气焰。如 2 0 0 3 年美 国对我们 国 家木 制卧室家具 的反倾销案中 , 1 3 0多家应诉企业 中,就有 至少

WT O 背 景 下 反 倾销 的基 本 问题
1 . 法律视角下的反倾销定义 。 反倾销是指进 口国针对进入本 7 4家企业没有 应诉 , 还有许 多应诉企业 应诉 很不 得力 , 如有 一 国的倾 销产品可以征收一定 幅度 的反倾 销税 ,是保护进 口国免 家 应诉 企业 , 对美 国商 务部 预先选 定的销售发票不予核查 , 甚至
懂 如 何 应 对 国外 的反 倾 销 调 查 ,国家 和政 府 应 该 对 这 一 问 题 引
起高度重视 , 加 大宣传帮扶 和救济工作 , 使 企业真正 转变观念 ,
拿起法律的武器积极应诉 。 3 . “ 非市场经济国家” 问题的 出路。 “ 非市场经济 国家” 问题在
口, 甚至导致该产业 的遭受几乎灭顶之灾 。2 0 1 2 年 7月始 的欧盟 我们还有一段时间长期存在 。 在 这个 问题上 , 我们并不是无能为 可 以主动 出击 , 多管齐 下 : 多方谈判 , 扩 大承认我 国是“ 市场 对华光伏反倾销案 ,如 2 0 1 3 年 7月中国与欧盟未能 达成解决方 力 , 案, 欧盟启动反倾销措施 , 中国的光伏产业将遭受灭顶之灾。 1 . 我国的反倾销 法不完善 。由于历史 的原 因 , 我 国反倾销法
2 . WT O规则认定反倾销的标准。WT O ( ( 反倾 销协 议》 明确规 和美 国认定 为“ 非 市场经济 国家” , 计算 中国 出口产品正常价 格
方法来计算我 国出 口产 品的正 常价值 , 进 口国根本不考 虑我 个程序是 正常价值 的确定 ,正常 价值 主要 由产品在 出口国的价 国 ) 认定 , 确定 出口价格可 能采 用真实价格 、 首 次转 售价格和合理价 实 , 而强行认 同我 国出口产 品倾销 , 这也 是我们国家出 口产 品屡 格三种方法 ; 第三个程 序是倾 销幅度进行准确判定 , 界定 的时候 遭反倾销调查的重要原 因。 需要根据不 同具体情况和具体案件进行综合研判。 反倾销是进 口国产业在面对倾销不 当行 为时的一种 贸易 保 护手段 。但是 , 一些别 有用 心的国家为 了本 国利益 , 滥用反倾 销 三、 我 国应对反倾销 的法律对策 1 .完善反倾销法 。我们国家的反倾销法在发挥其作用 的同 时, 已经 日益暴露它的不足 , 政府应该 积极着 手反 倾销立法 以及

应对反倾销,关键在于未雨绸缪——论构建我国反倾销“前应诉”机制

应对反倾销,关键在于未雨绸缪——论构建我国反倾销“前应诉”机制
: 数据 , 并以此为根据 , 出反倾销的初裁 机 制” 做
目前, 国外对我国的反倾销呈现出 和最终裁定 ,而且不论这些事实和数据
第一, 政府应该加大反倾销的宣传 力度, 落实谁应诉谁受益原则 , 建立合理
以下趋势: , 第一 对我国反倾销的案件和 是否 对被诉 方有利 。
国家数目急剧上升 ; 第二, 涉案商品种类
四, 反倾销税税率越来越高 ; , 第五 对华 B A条款而导致败诉。 I 反倾销具有连锁效应。
企 业 不 积 极 应 诉 主 要 有 以 下几 方 举其领导 ,并聘用一批具有反倾销知识
20 年 1 月 2 06 1 7日, 世贸组织发布 面的原 因:、 1无法承受高额的应诉费用。 的专业人员 ,建立国外反倾销预警机制
我国 出 口的产 品提 起 反倾 销调 查 时 , 我
“ 可获最佳信息原则”英文为 B s 本原因就在于没有为应对反倾销做好充 , et 则, 是指在反倾销调查程序中, 如果反倾 常就做好各种准备工作 ,那么在其他国 查当局配合,不允许反倾销调查当局使 们就能够从容应对了。
no t al l,又称 B A 原 足的准备, m o a I 如果我们能够未雨绸缪 , 在平 国能够从容应对,使我国企业免受损失 Ifr ain Av i be
北( 6起) 43 , 2 0 多 . 倍 比 0 5年同期 (3 场经济的国家,我国企业在应诉反倾销 制度, 2 使用符台 国际标准的会计准则。 中国面临如此严峻的反倾销形势 , 位” ,在没有获得市场经济地位的情况 在整个行业 内就只有一家或者数家企 但是我国企业在应对国外反倾销调查时 下 ,退而 求其 次的选择就 是主动 选择 一 业 , 企 业 大 多 财力 雄 厚 , 且 完全 有 能 力 却存在两个问题: 一是反倾销应诉率低 , 个在我国被调查的产品上和我国具有可 在 政 府 的支 持 下 直 接 应对 对 其 提 起 的 在 已经发生 的 6 0多起对华反倾销案 E 的替代 国 。即在市场 经济 国家 中选 反倾销调查 , 0 匕生 『 故而就没有建立行业协会

论我国如何应对国际对华反倾销

论我国如何应对国际对华反倾销

论我国如何应对国际对华反倾销作者:林濂薇来源:《科教导刊·电子版》2013年第01期摘要面对国际上不断提起的对华反倾销案件,本文从我国反倾销法制不足之处谈起,提出了完善我国反倾销法律制度,建设专业人才队伍,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和强化出口商法律意识的建议。

关键词倾销反倾销应对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背景:2012年6月以来,韩国、阿根廷、秘鲁、巴西先后对中国启动了反倾销调查。

9月15日,欧盟对华陶瓷反倾销案终裁,我国1440多家涉足欧盟市场的陶瓷企业中,6家企业获得26.3%至36.5%不等的单独税率,120多家参与调查的企业获得30.6%的加权平均税率,其他没有回应的企业,无一例外均被征收69.7%的惩罚性关税,有效期长达5年。

佛山是全球知名的建筑陶瓷基地,占全国陶瓷出口总量的75%以上,这次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反倾销的切肤之痛。

1倾销的定义和判断标准1.1倾销的定义关于执行1994年关贸总协定第6条的协议规定,如果在正常的贸易过程中,一项产品从一国出口到另一国,该产品的出口价格低于在其本国内消费的相同产品的可比价格,也即以低于其正常的价值进入另一国的商业渠道,则该产品将被认为是倾销。

一国向另一国低价倾销,有的是为了抛售库存,有的是为了打击另一国的民族产业,出口商一方面可以在本国获得政府补贴,另一方面,可以在进口国市场以低价倾销抢占市场,对进口国产业形成强烈冲击,然后在抢占市场后,再提高价格获得高额利润,严重扰乱进口国市场秩序,因此倾销是不正当竞争的行为,出口国在发现倾销行为后都会积极采取反倾销措施,制裁违规出口商。

1.2判定倾销的标准(1)出口国产品在进口国内以低于正常价值或公平价格销售(2)出口国的低价产品给进口国的产业造成了实质性的损害、威胁或者阻碍了进口国产业的的发展。

(3)出口国的低价销售行为与损害有因果关系。

2反倾销的定义和被反倾销的标准反倾销历史由来已久,早在 1904年加拿大《海关法》(Customs Act)就在世界上第一次以国内法形式规定一整套系统的反倾销法律制度。

WTO的反倾销规则与我国反倾销法的完善

WTO的反倾销规则与我国反倾销法的完善
维普资讯
20 0 6年 1 德第三卷。 1期 ( 月. 第 缌第 1 4期 )
美 中法律鲆榆
U - hn a e iw IS 5 86 0 。 S S C ia L w R v ,S N 1 4 -6 5U A e
WT 的反倾销规则舆我圈反倾销法的完善 O
福建虾筢大擎法荦院 昧培芳 睬 晖” 厦门市集美匠人 民法院 艰废柬“ 摘 要:本文结合世界 贸易组绒和一些脊逮国家的反倾销 法律 , 徒贵髓规则和程序规刖雨佃方面,封 中国反俩销 立法 的的现状及其 完善造行深 入探讨 ,并封我 圆反 倾销 法 的未来餮展作 出展望。
阴鳢搁 :倾销 反 倾销 法 立 法完善
随着圆隙贸易的骚展,反倾销已经成禺各团防止倾销、保镬国内座紫的一项普遍措施。而在中园, 固 外商 品的倾销越柬越 频繁 ,带束 的负面影罄越束越 殷重 。鏖于此现状 ,在 加强研究世 界留易组娥反倾销规 则典其他骚连固家反倾销法的同畴 , 虑常借鉴其先造的、符合中国胄隙的制度 , 逐步完善中圜的反倾销立
反倾销法是禺 了抵制 倾销而彦 生的 ,可分禺 园隙规鲍和 园内规施 。
反倾销园隙规鲍 目 前主要包括 《 网税舆贸易德惋定》第 6 像和舄拉圭回合 《 网于履行 19 94年网税舆
’ 睬培芳 ( 94 ),女 ,福建省泉 州人 ,福建 师托 大擎法擎F 2 18 -  ̄0  ̄擎生。主要研 究方 向:固除艇济法擎。通讯地址 :福建省 福州市福建师筢 大擎法擎院 ,部鳊 :3 0 0 。 5 07 ” 昧晖 ( 9 3 ),男,福建省三明 市人 , 18 - 福建 }托大擎法擎院O 衄擎生。主要研 究方向:固除娌济法擎。通讯地址:福建省 币 2 福州市福建 }筢 大擎法擎院,部编:3 0 0 。 币 50 7

我国的反倾销措施有哪些

我国的反倾销措施有哪些

我国的反倾销措施有哪些
我国的反倾销措施有哪些
1、熟悉国际惯例,依法应对反倾销。

反倾销在本质上就是一个法律问题,我们应从法律的角度去寻找外国对华反倾销的原因与对策,企业要了解有关国际反倾销方面的法律知识,了解反倾销协议及有关国家的反倾销依据和程序,熟悉反倾销的国际惯例,才能更好的采用应对措施。

2、优化出口商品结构,改善出口市场布局。

为避免进口国对华反倾销,就要不断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加大科技投入,不断研制开发新商品,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树立品牌意识,实施名牌战略。

3、规范企业财务制度争取有利的技术条件。

在进行反倾销调查时,无论确定是否存在倾销以及倾销幅度如何,都需要企业提供大量详实的有关产品生产成本的数据。

健全的企业财务制度是提供正确数据的根本保证。

4、加强政府的调控和监管。

一是积极争取市场经济国家地位,二是建立健全反倾销应诉机制,三是加强区域经济合作。

1。

反倾销反补贴法

反倾销反补贴法
2、提供担保(保证金或保函)。
3、作出价格承诺(改变价格或停止以倾销 价格出口)。
在作出初步裁定后4—9个月内必须作 出终局裁定。作出价格承诺后,反倾销调 查中止或终止。
(四)最终裁定
1、征收固定的反倾销税(5年)。由国务 院关税税则委员会作出,海关执行。
2、纳税主体:倾销进口产品的进口经营者。
Hale Waihona Puke 《反补贴协议》附件1具体列举了下列几项属 于对出口的补贴行为:(1)政府对出口企业直接 给予的现金补贴;(2)给予出口企业的外汇留成 或其他类似的鼓励措施;(3)在运输上为出口货 物运输提供更优惠的待遇;(4)在生产上和服务 上为出口企业提供更优惠的待遇;(5)减免、退
回或缓征出口企业应缴或已缴的直接税和社会福 利缴款;(6)给予出口企业比内销企业更高的征 税基数折扣,以减少出口生产的征税额;(7)对
人或有关组织,可以依规定向商务部提出 书面申请; 2、商务部自行立案。
(二)立案调查
商务部在60天内决定是否立案调查。
反倾销调查应当在立案调查决定公告之 日起12个月内结束,特殊情况可以延长, 但不得超过6个月。
可以通过问卷、抽样、听证会、现场核 查等方式了解情况。
(三)初步裁定
1、临时反倾销税;一般不超过4个月,特 殊可延长至9个月。
(二)反倾销产品品质的认定,即倾销产 品是否是相同或相类似产品。
如国内产品与进口产品在原材料、加工 过程、外观、物理特征、产品用途及可替 换性等方面相同或相似。
(三)倾销事实的认定,即进口产品的出口 价格是否低于其正常价格,且符合关于倾 销幅度的规定。
1、出口价:
1)实际支付价款;
2)不能确定时,以该进口产品首次转售给 独立购买人的价格或者商务部根据合理基 础所推定的价格为出口价。

第十八章 反倾销和反补贴法律制度

第十八章 反倾销和反补贴法律制度

2.自行立案 自行立案就是在当事人没有提出申诉的情况下, 反倾销或反补贴主管机关在有充分证据证明进口 产品构成倾销、补贴时,作出反倾销或反补贴决 定的行为。适用条件: (1)当事人没有提起申诉; (2)反倾销和反补贴主管机构已经掌握充分 的证据证明某一进口存在倾销或补贴; (3)只能由反倾销和反补贴的主管机关决定。
③对建立国内工业的实质阻碍(Material Retardation of the Establishment of an Industry)
指因为国外产品的倾销,而使进口国的某一新的 工业不能建立。
3.倾销与其损害之间的因果关系 反倾销法意义上的因果关系,只要求倾销行为与 损害结果之间存在某种联系即可,至于二者之间是 否内在、本质联系,是否主次关系,这对于反倾销 机构反倾销措施来讲,是无关紧要的。
(2)出口价格(export price)。出口价格也 就是被诉产品在进口国(即反倾销调查国)市场上 的销售价格。
确定出口价格的方法有二: ①销售价格。即产品实际销售的价格。 ②推定出口价格(Constructed Export Price)。欧盟的法律对此作了规定,即在一定条 件下可以依据某种合理基础,确定产品的出口价格。 2.倾销损害 从国际反倾销法的规定来看,倾销的损害主要 涉及损害对象、损害形式两大问题。 (1)损害对象 国际上通常将其界定为“国内产业”。
四、倾销、补贴的利弊 (一)倾销、补贴的作用 1.有利于进口国的竞争 2.有利于进口国的消费者 3.暂时性倾销符合市场规律 4.反倾销、反补贴措施属于国际贸易壁垒的范畴 (二)倾销、补贴的危害 1.对出口国的损害 由于倾销企业具有经济上的有利地位,导致国内 生产同类产品的其他企业失去国外市场。 2.对进口国的损害 (1)直接的损害 使进口国生产与所倾销产品相同的产品的那些企 业或行业受到严重的冲击、产品滞销、生产下降、 市场萎缩,甚至企业破产或行业的崩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文摘要
摘要:我国新颁布的《反倾销条例》较旧条例有很大的进步,其规定与WTO要求基本一致,但其立法体系仍不尽合理,立法内容仍较为原则。

而近年来出现了一些较隐蔽的倾销方式,例如规避行为,这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刚加入WTO的国家的国内产业造成了潜在威胁。

我们迫切地需要完善我国现行的反倾销法律制度体系,并将其内容具体化,以维护公平的竞争秩序和保护我国的相关国内产业。

关键词:反倾销法律制度完善 WTO
目录
一、反倾销法的作用 (4)
(一)反倾销法的立法概述 (4)
(二)反倾销法的作用 (5)
二、我国现行反倾销法律制度现实问题 (6)
(一)立法层次不高 (6)
(二)反倾销法实体方面的缺陷和漏洞 (6)
(三)反倾销程序方面的缺陷和不足 (8)
(四)正常价值确定的几个问题 (10)
三、完善我国现行反倾销法律制度的具体思路 (11)
(一)提高反倾销法律的“档次” (11)
(二)配套法规的完善 (11)
(三)进一步明确和规范反倾销调查程序 (11)
(四)建立与完善我国反倾销诉讼体制 (12)
论我国反倾销法律制度的完善
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外开放步伐进一步加快,市场贸易的自由化和国际化程度提高,国外产品对我国市场倾销问题也逐步凸现,我国面临反倾销的任务将更加艰巨。

运用完善的反倾销法律制度实施对国内产业的有效保护,已成为加入WTO 后对外贸易的新形势和我国经济发展的迫切要求。

2002年1月l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倾销条例》对我国的反倾销实践经验进行了总结,与1997年国务院发布的《反倾销与反补贴条例》相比,在形式上将反倾销和反补贴分开,单独立法;在一些重要概念、定义上引入了WTO《反倾销协议》的规定,与世贸组织《反倾销协议》基本衔接;较好地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注意维护国内产业利益,是我国反倾销立法的重大进步,对促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必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但是现行的反倾销法律仍有一些需完善之处,本文主要就健全我国反倾销法律制度有关问题进行探讨。

一、反倾销法的作用
(一)反倾销法的立法概述
WTO《反倾销协议》第二条第一款对倾销的定义是指:“如果在正常贸易过程中,一项产品从一国出口到另一国,该产品的出口价格低于在其本国内消费的相同产品的可比价格,亦即以低于其正常的价值进入另一国的商业渠道,则该产品将被认为是倾销。

”从理论上讲,倾销是一种价格歧视,它不符合贸易公平原则,破坏了公平竞争机制下的价格水平,不利于实现国际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利用。

因此,需要通过法律对倾销行为加以规制。

反倾销法是为维护正常的国际贸易秩序对出口贸易中的倾销行为和进口国所采取的反倾销措施进行限制和调整的国内法规范和国际法规范的总称,加拿大、美国、欧盟等都制定了自己的反倾销法。

WTO也通过其《反倾销协议》建立起了一套反倾销制度。

自1994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实施生效以来,我国已初步建立了反倾销法律制度。

该法第30条明文规定了中国的反倾销规则,即“产品以低于正常价值的方式出口,并由此对国内已建成的相关产业,造成实质损害或者产生实质损害的威胁,或者对国内建立相关产业造成实质阻碍时,国家可以采取必要措施,消除或者减轻这种损害,或者损害的威胁或者阻碍。

”其第32条规定:“当发生上述情况时,国务院规定的部门或者机构应当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进行调查,作出处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