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解急性化脓性鼻窦炎

详解急性化脓性鼻窦炎
详解急性化脓性鼻窦炎

详解:急性化脓性鼻窦炎

急性化脓性鼻窦炎(acute purulent sinusitis)是鼻窦粘膜的急性化脓性炎症,重者可累及骨质。上颌因窦腔较大,窦底较低,而窦口较高,易于积脓,且居于各鼻窦之下方,易被他处炎症所感染,故上颌窦炎的发病率最高,筛窦炎次之,额窦炎又次之,蝶窦炎最少。

急性化脓性鼻窦炎的病因

(一)局部病因

1.感染和鼻腔疾病:常继发于呼吸道感染或急性鼻炎。鼻中隔高位偏曲、中鼻甲肥大、鼻息肉、鼻肿瘤、异物或填塞物留置过久,均可妨碍窦口引流而致病。游泳时潜水或跳水方法不当,可使污水经鼻腔进入鼻窦而发病。

2.外伤:前组鼻窦,特别是上颌窦和额窦位置表浅,易受外伤而发生骨折,细菌可由皮肤或鼻粘膜侵入鼻窦。也可因弹片、尘土等异物进入而引起感染。

3.牙源性感染:上颌第二双尖牙及第一、二磨牙的牙根,位于上颌窦底壁,当其发生牙根感染时,可能穿破窦壁,或拔牙时损伤底壁均可引起上颌窦炎,称牙源性上颌窦炎(dentogenic maxillary sinusitis)。

4.气压改变:航空、潜水、登山时,可因气压骤变,鼻腔内发生负压而引起损伤,称气压创伤性鼻窦炎(baro-traumatic sinusitis)。

(二)全身病因

过度疲劳、营养不良、维生素缺乏、变应性体质、内分泌失调,以及患得患失有各种慢性病如贫血、结核、糖尿病、慢性肾炎等,身体抵抗力减弱,亦为鼻窦炎的诱因,也可继发于流感等急性传染病后。

急性化脓性鼻窦炎的症状

1.鼻阻塞:因鼻粘膜充血肿胀和分泌物积存,可出现患侧持续性鼻阻塞及暂时性嗅觉障碍。

2.脓涕多:患侧鼻内有较多的粘脓性或脓性分泌物擤出,初起时涕中可能带少许血液,牙源性上颌窦者脓涕有臭味。

3.局部疼痛和头痛:急性鼻窦炎除发炎鼻部疼痛外常有较剧烈的头痛,这是由于窦腔粘膜肿胀和分泌物潴留压迫或分泌物排空后负压的牵引,刺激三叉神经末梢而引起,前组鼻窦接近头颅表面,其头痛多在额部及患侧局部,后组鼻窦在头颅深处,其头痛多在头顶部、颞部或后枕部。

急性化脓性鼻窦炎的检查

1.局部红肿及压痛:前组急性鼻窦炎由于接近头颅表面,其病变部位的皮肤及软组织可能发生红肿、由于炎症波及骨膜,故在其窦腔相应部位有压痛。后组急性鼻窦炎由于位置较深,表面无红肿或压痛。

2.鼻腔检查:鼻腔粘膜充血肿胀,尤以中鼻甲、中鼻道及嗅沟等处为明显。前组鼻窦炎可见中鼻道积脓,后组鼻窦炎可见嗅沟积脓。

3.体位引流:如疑为鼻窦炎,鼻道未查见脓液,可行体位引流试验,以助诊断。

4.X线鼻窦摄片:X线鼻颏位和鼻额位摄片有助于诊断,急性鼻窦炎时可显示鼻窦粘膜肿胀,窦腔混浊、透光度减弱,有时可见液平面。

急性化脓性鼻窦炎的鉴别诊断

(1)与慢性鼻炎鉴别:慢性鼻炎流鼻涕不呈绿脓性,亦无臭味,故观察鼻涕的性质是鉴别关键;拍摄X光片检查鉴别可准确无误,慢性鼻炎病变局限于鼻腔,而慢性鼻窦炎则鼻窦内可见有炎性病变。

(2)与神经性头痛鉴别:有些患神经性头痛的病人可长年头痛,反复发作,往往误认为有鼻窦炎,但这种病人基本没有鼻部症状,故从表现及拍X光片即可加以鉴别。

急性化脓性鼻窦炎的并发症

1、球后视神经炎,导致视力下降。

2、咽部感染。

3、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可导致支气管哮喘

4、胃肠刺激反应,多见于幼儿,儿童脓涕与细菌被咽胃肠,致胃肠功能紊乱,引起食欲不振、胃痛、腹泻或便秘、;类似溃疡病症状。

5、心脏病变:可引起心内膜炎、心包炎或心肌炎。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可致心动过速、心动徐缓、心绞痛等。

6、可引起关节炎、风湿热、舞蹈病、肾炎、肾盂炎、膀胱炎、骨髓炎等。

慢性鼻-鼻窦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12年,昆明)解读

·继续教育园地· 慢性鼻-鼻窦炎诊断和治疗指南 (2012年,昆明)解读 * 金加欣1 殷敏1 程雷1 *基金项目:卫生部卫生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202005);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PAPD2010-2013);江苏省“科教兴卫工程”医学重点人才(RC2011071) 1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江苏省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210029)通讯作者:程雷,教授.Email:jspent@https://www.360docs.net/doc/b9472936.html, doi:10.3969/j.issn.1007-4856.2013.05.021 慢性鼻-鼻窦炎 (chronic rhinosinusitis,CRS)是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常见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可引起颅内、眶内和肺部并发症。为了提高我国CRS的诊疗水平,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委会和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鼻科学组在制(修)订临床诊疗指南方面 做出了很大努力,从1995年“FESS -95广州标准” [1]到1997年“海口标准”[2];从2008年“南昌指南”[3] 再到2012年“昆明指南” [4],我国鼻科学者不断深入科学研究,积累临床实践经验,参考国外最新进展,以期使指南更能符合国内临床需要。目前大多数医学专业书籍及临床诊疗规范参考的是2008年版“南昌指南”,对2012年新版“昆明指南”还缺乏全面的介绍。现将这2个版本的CRS诊疗指南作一分析和解读,供同道们在临床工作中参考。1 疾病诊断方面1.1 诊断依据 “昆明指南”与“南昌指南”一样,将CRS分为2种临床类型:不伴鼻息肉和伴有鼻息肉。在诊断依据方面,新、旧版指南也基本一致,要求2个或2个以上相关症状,强调主要症状(鼻塞、黏性或黏脓性鼻涕)必具其一。次要症状包括头面部胀痛、嗅觉减退或丧失。根据临床症状,结合鼻内镜检查和(或)鼻窦CT扫描可作出诊断。需要指出的是,影像学检查不能作为单一诊断标准,因为在健康人群中,鼻窦影像学也可能存在异常。而且“昆明指南”特别指出,对儿童CRS诊断时应严格掌握CT扫描的指征。目的是减少临床滥用影像学检查,避免过多的放射线暴露给儿童生长发育带来不良影响。在同年制订的“儿 童鼻-鼻窦炎诊断和治疗建议 (2012年,昆明)”[5] 中则明确指出,如无特殊情况,不建议进行鼻部CT检查。 1.2 病情评估 值得注意的是,“昆明指南”提出CRS病情评估的概念,包括主观和客观评估,目的是查找病因和诱发因素,判断病变类型、范围及严重程度,并据此选择恰当的治疗方式,以及对治疗效果和预后进行评估。关于主观病情评估,仍延用“南昌指南”中介绍的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 AS),根据评分将病情分为:轻度0~3,中度>3~7,重度 >7~10。也可采用鼻腔鼻窦结局测试-20 (sino -nasal outcome test -20, SNOT -20)量表。在此基础上,“昆明指南”提出对病情进行客观评估,着重强调了5个方面的评估内容,包括解剖变异、感染和变态反应因素、伴发疾病、病变 范围(Lund -Mackay评分) 及鼻内镜检查(Lund -Kennedy评分)。鼻部解剖变异会影响鼻腔鼻窦通气和引流功能,目前认为是CRS的致病因素之一。纠 正这些异常结构,可促进CRS整体症状缓解[6]。 通常采用鼻内镜检查和CT扫描对鼻腔鼻窦解剖进行准确评估。细菌培养可确定是否存在感染,但临床上可通过鼻腔分泌物的性状作出初步判断。一般来说,脓性或黏脓性分泌物常与细菌感染有关。研究表明 变态反应因素与部分CRS发生发展相关[7]。 若CRS 患者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阳性、血清特异性IgE阳性,则提示存在变态反应因素。CRS伴发疾病主要是指纤毛不动综合征、囊性纤维化、免疫功能低下、气道高反应性、阿司匹林不耐受、慢性阻塞性肺病和支 气管哮喘等[8]。 这些伴发疾病增加了CRS治疗难度,而积极治疗这些伴发疾病有助于CRS症状缓解和疾病控制。 “昆明指南”推荐主要根据鼻窦C T 扫描 (Lund -Mackay评分) 来评定病变范围,同时认为“海口标准”(1997)中的CRS分型分期也可继续使用,这是在“南昌指南”中没有提及的。但Lund -Mackay评分法有其局限性,忽略了对骨炎进行评估。鼻窦骨质组织病理学检查是评价骨炎程度的金标准,但因术前无法取得骨质活检标本,目前临床

急性鼻窦炎患者的护理体会

急性鼻窦炎患者的护理体会 发表时间:2013-02-05T09:46:47.06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45期供稿作者:王霞刘雪峰才立萍[导读] 加强体育锻炼,增强机体抵抗力,避免过度疲劳。 王霞刘雪峰才立萍 (大庆油田总医院 163001) 【中图分类号】R473.76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2)45-0270-02 【摘要】目的讨论急性鼻窦炎患者的护理。方法配合治疗进行护理。结论发病期间卧床休息,减少活动,多饮水或进食高营养流质饮食。剧烈头痛时,可用冰袋冷敷前额部,减少疼痛,也可遵医嘱使用镇痛剂。避免用力擤鼻,防止鼻腔内炎性分泌物或污物被吸入鼻窦内。保持口腔内清洁,防止炎症扩散。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定时开窗通风。患者鼻腔阻塞时,常表现为张口呼吸,可造成口腔黏膜干燥,此时给予口鼻处覆盖湿纱布,缓解口腔黏膜干燥现象。每日监测体温情况,遵医嘱合理使用抗生素。若体温超过38.5℃,及时通知医生予以处理。 【关键词】急性鼻窦炎护理 急性鼻窦炎是鼻窦黏膜的急性化脓性感染,常继发于急性鼻炎。发病时多发生在单个鼻窦,以筛窦、上颌窦为多发。由于鼻窦和眼、颅底的密切毗邻,严重的鼻窦炎可致颅、眼等并发症的发生。 一临床表现 (1)询问患者病史及起病原因: 1)全身症状:患者近期有无过度疲劳,营养不良,患有感染性疾病,如流感、猩红热等导致机体抵抗力减弱而发病。表现为畏寒、发热、食欲减退、周身不适、精神委靡等症状。 2)局部症状:患者因鼻腔疾病,急、慢性鼻炎、鼻中隔偏曲、鼻甲肥大、鼻腔肿瘤或异物、鼻变态反应等引起。直接感染,如游泳、潜水方法不当、鼻窦外伤后、鼻腔内填塞物留置时间过久、邻近器官感染灶扩散。表现为鼻部症状,鼻塞、流涕、嗅觉障碍、局部疼痛和头痛。 (2)评估患者各个鼻窦引起头痛的不同特点: 1)急性上颌窦炎:疼痛部位多为眶上额部痛,可伴有患侧颌面部或上列磨牙痛。头痛和局部疼痛的一般规律:晨起不痛,上午轻,午后重;站立或久坐时加重,侧卧患侧居上时减轻。 2)急性额窦炎:开始表现为全头痛或眶上神经痛,后局限到前额部。头痛呈周期性发作,晨起后头痛,逐渐加重,中午最剧烈,午后逐渐减轻,夜晚完全消散。 3)急性筛窦炎:头痛一般较轻,局限在内眦和鼻根深部,发胀或微痛。一般规律是晨起渐重,午后转轻。 4)急性蝶窦炎:出现颅底或眼球深部的钝痛,可放射至头顶和耳后,也可出现枕部痛。一般规律是晨起轻,午后重。 (3)辅助检查 1)一般检查:一般患者,尤其是儿童,在鼻窦表面皮肤及软组织可出现红肿、局部压痛和叩击痛;急性额窦炎时,额部及上眼睑水肿;急性上颌窦炎时,颊部或下眼睑红肿,轻叩磨牙或按压牙冠时,可产生特殊的酸痛感;急性筛窦炎时,内眦部可出现红肿。 2)鼻腔、咽喉部检查:鼻黏膜充血肿胀,中鼻甲和中鼻道黏膜充血或水肿;前组鼻窦炎可见中鼻道积脓,后组鼻窦炎表现为嗅裂积脓。咽喉部黏膜常可充血、肿胀。 3)上颌窦穿刺冲洗法:先用浸有l%丁卡因溶液的棉片放置于下鼻道前段,做表面麻醉5~10分钟。穿刺右侧上颌窦时以右手持穿刺针(穿刺左侧以左手持穿刺针),将穿刺针伸入下鼻道内,在距下鼻甲前端约1.5cm处,下鼻甲附着下缘,针尖指向外上方,即朝向右侧眼外眦方向,固定位置后,左手固定头部,右手稍用力旋转即可将针头穿通上颌窦内侧壁。感到阻力消失时,说明穿刺针已进入上颌窦腔内,拔出针芯,用空针抽吸一下,以证实是否确实在窦腔内。用温生理盐水缓缓冲洗,至脓液洗净为止。冲洗完毕后,可注入抗生素溶液或甲硝唑溶液,最后拔出穿刺针,将消毒棉片填压于鼻底部以防止出血。应注意记录脓液的性质、量和上颌窦容量。 4)鼻内镜检查:用1%麻黄碱和1%丁卡因棉片对鼻腔进行收缩和麻醉后,清除鼻腔内分泌物,使用各种角度的鼻内镜检查鼻腔、中鼻道、嗅裂、蝶筛隐窝,观察黏膜的色泽,是否有肿胀、黏膜息肉样变性、窦口阻塞。 5)鼻窦CT检查:可以清晰显示鼻腔鼻窦结构及其变异,以及窦内的病变程度和范围。 二护理问题及护理目标 1.头痛与鼻窦炎有关。 2.体温过高与鼻腔炎症有关。 3.鼻塞与鼻腔疾病引起鼻黏膜充血、肿胀有关。 4.嗅觉障碍与鼻塞或分泌物阻塞嗅裂有关。 5.知识缺乏与缺乏相关疾病知识有关。 6.头痛 2小时内患者主诉疼痛减轻;3日内患者主诉疼痛缓解。 7.体温过高患者2小时内体温下降至37℃;3日内患者体温保持在37℃以下。 8.鼻塞 3日内患者主诉鼻塞症状减轻。 9.嗅觉障碍 3日内患者鼻塞症状减轻,鼻腔内分泌物减少,嗅觉逐渐恢复。 10.知识缺乏 3日内患者能够复述引起鼻窦炎原因、治疗、用药和并发症等,并能够积极配合治疗。 三临床护理措施 (一)一般护理 1.发病期间卧床休息,减少活动,多饮水或进食高营养流质饮食。 2.剧烈头痛时,可用冰袋冷敷前额部,减少疼痛,也可遵医嘱使用镇痛剂。 3.避免用力擤鼻,防止鼻腔内炎性分泌物或污物被吸入鼻窦内。

慢性鼻炎的真正效方及原理

慢性鼻炎的真正效方及原理 补中益气汤出自李东垣《脾胃论》,方剂组成:黄芪党参白术陈皮当归甘草柴胡升麻。 从诞生至今,补中益气汤在中医的临床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神话,翻阅《续名医类案》你会发现,看上去这样简单平和的一个方剂,竟被古代医家屡屡应用来治疗危急重症,且疗效神奇。我也曾经数次使用此方,治疗一些慢性的疑难杂症,均受良效。 在出色的疗效之后,必蕴含着深奥的医理。当我在网上搜索到西北产地道药材时,对着网上罗列的药材,该处方忽然跃入脑海。 黄芪、党参、甘草、柴胡、当归均为西北产地道药材。 西北,先天艮卦,后天乾卦之地。 在人体而言,胃属艮,头属乾。先天艮卦后天乾卦之地的西北,所产之药必与人体这两部分有关,所以通常而言的所谓中气,应该是指胃气的。补中益气汤是补益胃气的良药。 在全方剂的八味药中,有五味产于先天艮卦的西北,那么另三味药物未必就与艮卦无关的。东北为后天艮卦之地,在网上搜索升麻的产地,果然搜索到一条:主产地,辽宁、吉林、黑龙江。虽然升麻产地颇多,但参考黄芪、党参、甘草、柴胡、当归的思路,该处方中的升麻应该是产于东北的最佳。因为这里的升麻得后天艮卦之气,也作用于胃。 艮为燥土。五行关系中,火生土。由火而生的土必然是燥土吧。白术主产于浙江,那里是东方,先天离火之地。白术得先天离火之气。补中益气汤中用白术,补火以生土。陈皮是南方所产最好,南方后天离火之地。 所以,用《易》的理论分析,补中益气汤是补益胃气的良方,胃气与人体各个脏腑有关联,补中益气汤最主要的治疗是既与胃又与头有关的疾病。

很多疾病是表现为胃与头有关的。比如说头晕伴呕吐;再比如说鼻炎。 头晕伴呕吐的情况颇多,可能是晕车等小疾,也可能是脑炎等重症的疾病,这里不去说它。这里着重要提的是鼻炎。 鼻炎并非大病,然而患者却倍感痛苦,鼻塞不通头晕脑胀,无心工作无心生活,整日里浑浑噩噩。 我曾多年为鼻炎所苦,深知鼻炎对人的影响。 在搜索历代治疗鼻炎的案例时,对于慢性鼻炎,有古代医家就已经总结说,一般的处方疗效均不理想,并无好方法----那种没有医案而直接记载苍耳子、辛夷花治疗鼻炎的书,根本是不可靠的,我曾服用治疗鼻炎的药物无数,一个很重要的经验是:慢性虚性的鼻炎,用这两种药物后会立即加重。在历代关于鼻炎的医案中,我只看到一例疗效非常理想的。不记得准确地医案了,但大概是一个妇女,患鼻炎后医生给开了补中益气汤,天天服用,几个月后还没有任何疗效,于是询问医生,医生说,继续服用。过去的人没现在这么多的选择,医生说继续服用那么就继续服用,结果在某一天,鼻涕突然消失,鼻炎痊愈。 这个唯一看到的治愈慢性鼻炎的医案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直很想弄明白补中益气汤能够在这例患者身上起效的机理,也只是在明白补中益气汤的易理之后,也才彻底的明白。鼻炎乃窍之病,而且是头上的窍之病。在传统的中医理论里,窍与胃有非常密切的联系。故头上的窍的毛病用既作用于头又作用于胃的补中益气汤能够真正地根治。 李东垣生活在战火纷飞之后,由于饥饱的失常,老百姓的胃气大多有损伤,故创制补中益气汤,以补益胃气,消除因胃气的损伤而导致的种种疾患的根源;如今的百姓丰衣足食,但因种种缘由,也经常过饱过饥,使胃气受损,于是生种种疾病。因而,用补中益气汤来纠正胃气的受损,可以治疗多种疾患,如慢性鼻炎等。只是,人的胃每天都辛勤地劳作,一旦受损

老中医治疗鼻窦炎药方和病例

老中医治疗鼻窦炎药方和病例 鼻窦炎传统名称为鼻渊、脑漏、脑渗、脑泻、流涕、脑砂、控脑砂、鼻颓、脑崩等。 凡先天性筛板或蝶窦骨缺损,颅前窝及颅中窝底骨折或手术外伤等,都可以有脑脊液从鼻中流出,但这与中医所称“脑漏”有本质区别。《素问·气厥论》的“胆移热于脑,则辛安鼻渊”和《素问·至真要大论》的“少阳之变,甚则入肺,咳而鼻渊”,是祖国文献中鼻窦炎的最早记述。《外科正宗》的“脑漏”,决非陈氏所撰,当时《景岳全书》中也用此名。 清·王士贞《香祖笔记》:“王安石常患偏头痛,神宗赐以禁方,用新萝卜取自然汁,入生龙脑少许,调匀,昂头滴入鼻窍,左痛则灌右鼻,右则反之。”由此判断王安石可能曾患过鼻窦炎。 慢性鼻窦炎 慢性鼻窦炎较急性为多见,其中多窦炎和全窦炎又较单发于一个鼻窦者为多见。单鼻窦炎中,上领窦炎最多见。 慢性鼻窦炎多因急性鼻窦炎不能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当及反复发作而 转化为慢性的。至于急性与慢性之间的分划界线,至今无明文规定。按临床上习惯,凡急性鼻窦炎超过4-6星期而不得告愈者,即成为慢性了。

[临床表现] 基本上类似于急性的所有一切症状,唯反复发作不休,缠绵难愈,但没有寒热等急性症状。急性发作时,其症状与急性鼻窦炎很相似,不过其程度较第一次急性发作时轻些,病程(指急性发作期)也较为短些。一般说来,大体上是: 分泌物特多:和急性的一样,也是主要症状之一。其质较急性的为稠厚,多呈黄绿色,粘液性或脓液性但以脓液性为主。但也有少数,质稀薄呈青白色。牙源性上领窦炎,则常有粪样恶臭味。 鼻阻塞:并不比急性的缓解,由于鼻粘膜肿胀和分泌物增多之故。而 且久病于肺经者,气必为之而虚,气以帅血,气虚则血滞而瘀,瘀留鼻甲则鼻甲肥大,瘀积不化则鼻甲之肿也无法收缩,所以长期呼吸不畅。 嗅觉减退或消失:因长期浊气蒸熏,清阳不升,致一片阴履笼罩,空 清之窍,早已不空不清。古训谓“虚以纳物”,故嗅觉出现不同程度的障碍。 头痛常有下列几个特点:①常有时间性和定位特点,且多为一侧性。若为双侧,必有一侧为重点。②疼痛不剧烈,属钝性疼痛。③疼痛在休息、安静、睡眠及滴过药、蒸汽吸入时鼻腔通气引流改善之后,即可缓解一些。在咳嗽、喷嚏、弯腰、低头、用力或突然转动头位时即加重。如吸烟、喝酒及情绪激动时,也可加重。

急性鼻窦炎一般药物治疗(一)

急性鼻窦炎一般药物治疗(一) 【摘要】急性鼻窦炎(acutesinusitis)系鼻窦粘膜的急性炎症。多继发于急性鼻炎。急性传染病、牙根感染、变态反应、气压性损伤、鼻腔异物、肿物、腺样体肥大、慢性疾病以及机体抵抗力差等均可诱发。致病菌以化脓性球菌多见,如肺炎双球菌、链球菌、葡萄球菌等。真菌感染较少。主要症状为鼻塞、流脓涕、头痛、重者畏寒、发热、全身不适。以上颌窦及筛窦多见。X线检查为确诊手段之一。 【关键词】急性鼻窦炎鼻窦粘膜药物治疗 (一)常用药物种类及品名 1.抗茵药物多种抗微生物药物皆可使用。青霉素属首选,其他如复方新诺明、庆大霉素、先锋霉素、四环素、洁霉素等也可根据细菌敏感性选择使用。 2.血管收缩剂多为拟交感神经性药物,主要为麻黄素制剂,局部应用为主。以改善鼻窦炎的引流,促进愈合。 3.抗组胺药此类药物有消除鼻粘膜肿胀作用,与抗生素和血管收缩剂合用,有利于鼻腔通气和鼻窦引流。 4.其他一些药物如稀化粘素等可以降低分泌物的粘稠度,刺激和恢复纤毛运动,对鼻窦炎的治疗也有裨益。一些对症治疗也很重要,如患者有发热,可使用解热镇痛药复方阿司匹林等。 (二)治疗药物的选用 以下主要列举一些常用的药物:

1.抗生素 (1)青霉素及半合成青霉素类 ①青霉素(PenicillinG):青霉素用于临床已50多年,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链球菌等引起的感染仍有效,是治疗急性化脓性鼻窦炎的首选药物,成人每日用量100万~800万U,可静脉和肌肉途径用药,使用前应常规做皮试。目前有一些细菌对该药已有较高比例耐药菌株。 ②氨苄青霉素(Ampcillin):为一广谱的半合成青霉素,毒性较低,对革兰阳性或阴性细菌具有抑制和杀菌作用,可供口服和注射。 ③羧苄青霉素(carbenicillin):为一广谱的半合成青霉素,其特点为对各种变形杆菌有效。 ④阿莫西林(amoxicillin):抗菌谱与氨苄青霉素基本相同,但口服吸收较好,且不受食物影响。 ⑤氧哌嗪青霉素(piperacillin):本品具有广谱抗菌作用。 (2)先锋霉素族(头孢菌素族cephalo—sporin): ①头孢氨苄(cefalexin,先锋霉素Ⅳ):本品耐酸,口服吸收良好,对耐药金葡菌有良好抗菌作用。 ②头孢拉定(cefradine,先锋霉素Ⅵ):抗菌作用与头孢氨苄相似。本品耐酸,口服吸收好。 ③西力欣:为第二代头孢菌素,对金葡菌、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有高度抗菌作用。

鼻窦炎诊疗指南

定义 鼻窦炎是一种常见的急慢性炎症性疾病,与其他常见病如变应性和非变应性鼻炎、哮喘、鼻息肉、对阿司匹林高敏反应性、肺囊性纤维化增生性病变、纤毛功能异常、免疫功能缺陷、呼吸道感染、中耳炎、口腔疾病等相关联。根据鼻窦炎的分型、病因及相关的病理生理学改变选择适当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提高疗效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由于鼻窦炎可以就诊于除耳鼻咽喉科以外的其他专科,如过敏专科、呼吸科及儿科,因此对鼻窦炎和鼻息肉的诊断及治疗建立统一的认识和标准尤为重要。 分型 1.急性鼻窦炎突发性出现鼻窦炎症状且病程少于12周。急性鼻窦炎在一年内可发生数次,但是在两次发作间期必须无症状。急性鼻窦炎主要是由感冒/急性病毒性感染所致,但急性病毒性鼻窦炎的病程一般少于10d,如果5d后症状加重,或症状持续超过10d,可诊断为继发病毒性急性鼻窦炎 在临床上,急性细菌性鼻窦炎(acute bacterial rhinosinusitis)主要是指患者出现以下症状,如脓性鼻涕(双侧多见),发热(38℃以上),血液检查时出现红细胞沉降率(ESR)和C-反应蛋白增高等。该病的发病率很低,有报道5%~13%患有急性病毒性鼻窦炎的儿童有可能继发细菌感染[4],而在成人中其发病率则更低。 2. 慢性鼻窦炎指症状持续超过12周的鼻窦炎。慢性鼻窦炎可分为慢性鼻窦炎伴发息肉和无伴发鼻息肉两个亚组。慢性鼻窦炎的病因比较复杂,除了常见致病原(病毒、细菌、真菌等),还有其他许多因素如基因(或遗传)、纤毛功能异常、细菌生物膜、骨炎、免疫功能低下或缺陷、哮喘、对阿司匹林高敏感、内分泌功能失调、过敏、解剖、环境和医源性(如既往不适当的药物和手术治疗)等。 鼻息肉和鼻窦炎一样,同属于鼻和鼻窦黏膜炎症性疾病。有些研究试图通过检测和分析鼻息肉及鼻窦炎黏膜中T细胞的功能,或炎症性标记物(如细胞因子、趋化因子和炎症性介质等)的改变来区分这两种疾病,但是到目前为止,从疾病的特征上还很难将鼻息肉从鼻窦炎中区分出来。所以目前的共识是将鼻息肉看作慢性鼻窦炎的一个亚型。但是,为什么鼻息肉只在一部分慢性鼻窦炎患者中发生且为何具有如此高的复发率还有待更深入的研究来阐明。 与鼻窦炎一样,鼻息肉的严重程度可分为轻、中、重度,根据(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进行区分。根据鼻内窥镜检查结果,鼻息肉的大小还可以分为以下四个类型:0,没有鼻息肉或息肉样变;1,鼻息肉仅出现在中鼻道内;2,鼻息肉已经延伸到中鼻道以外,但仅局限于下鼻甲上方的鼻腔内;3,鼻息肉已经延伸到鼻道底部。 3鼻窦炎诊断和治疗要点 3.1急性鼻窦炎 3.1.1诊断急性鼻窦炎可通过病史分析,尤其是主要症状发生和持续时间的分析来进行诊断。急性鼻窦炎通常发生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如病毒感染)之后,其鉴别诊断的重点在于区别其他类似疾病,如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变应性鼻炎(过敏性鼻炎)、口腔或牙源性疾病以及慢性面部疼痛综合征等。此外,对急性鼻窦炎所引发的严重并发症,如眶周水肿/脓肿和视觉障碍等应予以重视。 急性鼻窦炎的症状:指由鼻和鼻窦黏膜炎症反应引起的至少以下两个临床症状,如鼻塞,流鼻涕(前或后鼻孔),前额和(或)面部疼痛或胀痛,以及嗅觉功能减退或丧失等,其中鼻塞或流鼻涕是必不可少的症状之一。 急性鼻窦炎的体征:包括①鼻腔检查:是否出现鼻黏膜充血、水肿和脓性分泌物等;②口腔检查:是否出现后鼻孔脓涕;③注意排除牙源性感染。 急性鼻窦炎的常见并发症及体征:包括眶周水肿/充血,眼球移位,复视或视力下降,眼肌

鼻窦炎导致鼻涕倒流怎么办

文章导读 鼻窦炎这是人体鼻腔受到病菌感染而引起的一种呼吸道疾病,而患有鼻窦炎最明显的症状就是会有流鼻涕的症状了。虽然我们日常生活中或多或少的都会有一些流鼻涕的情况,而鼻窦炎导致的流鼻涕是非常严重的而且还有鼻涕倒流的症状,流入人的口腔非常烦人,下面就来介绍一下鼻窦炎导致鼻涕倒流怎么办? 治疗方法 鼻后滴流综合征的治疗首选第 1 代抗组胺类药( 如马来酸氯苯那敏) 和减充血剂( 盐酸伪麻黄碱) 。目前研究认为,第 1 代抗组胺药和减充血剂是对大部分鼻后滴流综合征患者最有效的治疗方案,可以缓解患者鼻塞、流涕、打喷嚏、减少鼻腔分泌物等临床症状,多数患者在初始治疗后数天至2 周内产生疗效,经过 3 周治疗可以使 96. 9%的患者临床症状消失。而非过敏性因素引起的鼻后滴流综合征并非由组胺介导,选用第 2 代抗组胺药治疗很可能无效。 鼻腔吸入糖皮质激素也是变应性鼻炎、鼻窦炎引起的鼻后滴流综合征的常选药物,吸入剂量通常为鼻喷布地奈德鼻喷雾剂64 μg/次或等同剂量的其他吸入性糖皮质激素,每天1 ~2 次。鼻窦炎引发的鼻后滴流综合征也通常选用适当的抗生素治疗,但需覆盖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和厌氧菌,我国慢性咳嗽诊治指南中推荐使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发病机理 鼻黏膜纤毛系统担负着重要的防御功能, 通过纤毛有规律的摆动, 将表面的黏液毯输送至鼻咽部 , 以清除外来的致病微生物及其他颗粒性物质。当鼻腔、鼻窦发生炎性疾病时 , 刺激分布于鼻、鼻窦、咽喉等处的咳嗽感受器 , 使其产生同下呼吸道相似的炎症反应, 同时感觉神经末梢所含神经肽和神经递质, 可以刺激气道感觉神经 , 增加咳嗽反射的敏感性。 PNDs时 , 鼻黏膜纤毛功能受损, 上呼吸道分泌物增多、倒流滴入到咽喉部或下呼吸道时 , 刺激此处咳嗽感受器, 产生冲动, 通过神经反射而咳嗽。 引起鼻后滴流综合征的病因主要有急慢性鼻炎、急慢性鼻窦炎、变应性鼻炎( AR) 、感染后鼻炎、药物性鼻炎、鼻息肉及鼻腔肿物等。

急慢性鼻窦炎的中医治疗

急慢性鼻窦炎的中医治疗 (谭敬书、李凡成、徐绍勤经验) 西医认为本病是鼻窦黏膜的化脓性炎症,有急、慢性之分。中医称鼻渊(急性鼻渊、慢性鼻渊),或称脑漏、脑崩、脑渗、脑泻等。 古代文献中,《内经》最早述及本病。如《素问·气厥论》说:“胆移热于脑,则辛頞鼻渊。鼻渊者,浊涕下不止也。”又《素问·至真要大论》说:“少阴之复,懊热内作......甚则入肺,咳而鼻渊。”指出了胆、肺之热可致鼻渊。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卷四说:“鼻流浊涕,是脑受风热。”陈实功《外科正宗》卷四说:“脑漏者,又名鼻渊,总因风寒凝入脑户,与太阳湿热交蒸乃成。”指出了风寒、风热、湿热是鼻渊发病的原因。张介宾《景岳全书》卷二十七谓:“其有脑泻既多,伤其髓海,则气虚于上,多见头脑隐痛及眩运不宁等症。此非补阳不可,宜十全大补汤、补中益气汤之类主之。”清代,陈士铎《辨证录》卷三说:“夫脑漏者,即鼻渊也,原有寒、热二症,不止胆热而成也......盖涕臭者热也,涕清而不臭者寒也。热属实热,寒属虚寒。兹但流清涕而不腥臭,正虚寒之病也。”许克昌《外科证治全书》卷二说:“鼻流浊涕,经年累月不止,当别寒热......涕清不臭觉腥者,属虚寒,用八味地黄丸加川芎、升麻、苍耳子,所以用肾药者,脑属肾也。”指出了鼻渊属虚寒的病机证治。费伯雄《医醇賸义》卷二说:“脑漏者,鼻如渊泉涓涓流涕,致病有三:曰风也、火也、寒也。”概括了前人对鼻渊病因的认识。 辨证论治: 1、肺经热邪,宜清肺通窍鼻为肺之外窍,热邪蕴积于肺,常上灼鼻窍而为涕为渊。《素问·至真要大论》说:“少阴之复,懊热内作......甚则入肺,咳而鼻渊。”肺热熏灼窦窍而成鼻渊病机主要有三,治亦有别。 一为风热袭表,客于肺卫,治当辛散风热,可以苍耳子散合银翘散加减,常用药物,苍耳子、白芷、辛夷、黄芩、桑白皮、赤芍药、连翘、荆芥各10g,金银花、天花粉各15g,薄荷、甘草各6g。二为风邪中人,多来疾去速,且易化热化火,故较多见的为风去而肺热壅盛。风寒犯表亦常从火化,郁伏于肺。当视火热之微甚,选用《医宗金鉴》之黄芩汤。常用药物,黄芩、栀子、桑白皮、知母、天花粉各12g,赤芍药12g,连翘、白芷、桔梗各10g,甘草各6g。或在麻杏石甘汤重用石膏基础上,并入苍耳子、辛夷、黄芩、鱼腥草、芦根等清肺泻热,通窍排脓。三为病久肺气已虚,而热邪未清,病者具肺气虚的表现,然鼻涕黄黏缠绵,鼻黏膜红,应益气与清热并举,以《永类钤方》之补肺汤加减,清补兼施,此时切忌大剂苦寒清泻或骤用温补,以免犯虚虚实实之戒。常用药物,党参12g,当归6g,生黄芪20g,白芷、紫菀、桑白皮、黄芩各10g,鱼腥草、芦根各12g。 2、胃火上炎,重清泻阳明鼻渊之急者多缘于火热,有肺、胆、胃热之分。阳明胃热蒸灼窦窍而成鼻渊,局部可见涕黄浊量多,鼻塞甚,嗅觉差,鼻甲肿胀,黏膜深红而干,头痛明显,鼻窦相应部位有叩、压痛或红肿。全身常具发热,口渴引饮,口臭,牙龈红肿,便秘、尿赤等症。明·张三锡《医学准绳六要》谓:“浊涕如渊,《内经》谓胆移热于脑,则辛頞鼻渊,要皆阳明伏火所致”;明·张介宾《景岳全书》说,鼻之“经络所致,专属阳明”。诸经之

儿童急性鼻窦炎指南最新版

儿童急性感染性鼻-鼻窦炎诊疗临床实践指南 中国医师协会儿科医师分会儿童耳鼻咽喉专家委员会 急性感染性鼻-鼻窦炎是儿童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近年来研究表明儿童鼻-鼻窦炎与下呼吸道疾病关系密切,所以该病越来越得到儿科医师的重视。本指南参考国内和国外的相关文献[1-3],以及国内资深专家临床实践经验,并遵循“宜简不宜繁,宜粗不宜细”的原则,针对从事儿童耳鼻咽喉科及儿科医师而制定。本指南适用于18岁以下的儿童。 一.儿童急性感染性鼻-鼻窦炎定义 指鼻腔和鼻窦黏膜的感染包括病毒和/或细菌感染,其鼻部感染症状持续,但不超过12周;或脓涕伴发热(体温≥39℃)持续至少3天[4],排外其它因素(特别是下呼吸道感染)所导致的发热。 二、儿童急性感染性鼻-鼻窦炎诊断 (一)症状 主要症状:鼻塞、黏(脓)性鼻涕、、颜面部疼痛或头痛,严重时甚至伴发热。 症状特点:年龄越小则全身症状越明显,病毒性鼻部感染症状拟在第10天之内缓解,细菌性症状通常持续10天以上仍无改善。疾病初期可能出现严重症状包括脓涕伴高热(体温≥39℃)和头痛。 (二)体征 主要体征:鼻甲黏膜充血肿胀、鼻腔及鼻道有黏(脓)性分泌物、咽后壁淋

巴组织增生并可见黏(脓)性分泌物附着、颜面部鼻窦部位压痛。 (三)辅助检查 1. 鼻内镜检查:鼻内镜检查是诊断的重要手段,适用于任何年龄段的儿童。镜下可见下鼻腔黏膜充血与肿大,总鼻道、鼻底、后鼻孔及下鼻甲表面有黏/脓性分泌物,多来源于中鼻道或嗅裂,部分患者可见腺样体增大。 2. 鼻窦CT扫描:CT扫描显示窦口鼻道复合体或鼻窦黏膜病变,可见密度增高,有以下情况者可考虑检查[5-6]: ①有颅内、眶内或软组织脓肿等并发症征象者; ②足量抗生素按疗程治疗效果不佳者; ③反复发作者; ④怀疑有良性和恶性新生物。 3. 病原菌检测:诊断急性细菌性鼻窦炎的金标准是鼻窦中菌群浓度≥10000 单位/ml,然而此微生物样本提取需窦腔穿刺在儿童临床缺乏可操作性,不易作为儿童鼻-鼻窦炎的常规检查手段,但有下列情况需行细菌学检查[7]: ①病情严重,甚至出现中毒症状; ②抗生素治疗48-72小时仍无改善者; ③有免疫缺陷者; ④出现眶内或颅内并发症者。 三.儿童急性感染性鼻-鼻窦炎治疗 (一)抗菌药物 抗菌药物在儿童中应用主要针对细菌感染或继发细菌感染引起的急性鼻-鼻窦炎,其最常见的致病菌为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和卡他莫拉菌。根据国内外文献报道及临床实践经验,对此疾病选用最敏感的抗生素为阿莫西林-克拉维酸[8],其用法为 45mg/kg/day BID、疗程为10-14天如症状改善后再用7天,或着

治疗鼻窦炎的好方法

治疗鼻窦炎的好方法 治疗鼻窦炎的好方法多喝水 充足的水分供应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鼻黏膜肿胀导致的疼痛,也能帮助身体及时排出毒素,减轻免疫系统负担,让免疫系统集中精力对付炎症。 鼻子完全堵塞时,少量使用血管收缩剂如滴鼻液缓解鼻塞。鼻子部分堵塞或者交替堵塞则不需要使用。 鼻子部分堵塞或者交替堵塞时,来回按压鼻梁两侧,减少鼻黏膜血液供应,缓解鼻塞。 使用专门的洗鼻用具如鼻舒乐洗鼻器,彻底将鼻腔内的脓性分泌物清洗干净。 鼻子部分堵塞时,可使用热但不烫的生理盐水洗鼻,缓解鼻塞。 清洗出的脓性分泌物不但是鼻炎的表现,也是不断加重鼻炎的罪魁祸首。当鼻腔中的分泌物较为黏稠时,其中含有的病菌更多,更要注意将鼻腔后面的分泌物清洗掉。 清洗后,随鼻纤毛运动到达咽喉处的脓性分泌物减少,黏膜受刺激减弱,可减轻咳嗽。 清洗次数早晚各一次,若伴随感冒,可适当增加次数。 晚上睡觉前泡热水脚,提高免疫系统活力,加速痊愈过程。 鼻炎发作期间,避免冷风直吹。

鼻腔免疫系统本身在鼻炎发作期需要较高的温度来杀灭病菌,若冷风直接吹身子或者头部,会加重鼻炎症状。 忌食辛辣刺激食物。 辛辣刺激食物会直接增加鼻腔脓性分泌物总量,导致急性鼻窦炎或者中耳炎的发作风险升高,同时加重鼻炎症状。 多吃猕猴桃、草莓、柑橘等含丰富维生素c的水果。 维生素c是人体产生免疫球蛋白的必需成分,多吃维生素c 含量高的水果有助于提高身体免疫力,加速鼻炎痊愈过程。 鼻窦炎怎么治疗效果好1、丝瓜藤煲猪瘦肉 主治慢性鼻炎急性发作,萎缩性鼻炎,鼻流脓涕,脑重头痛。取近根部的丝瓜藤3-5克洗净。 猪瘦肉60克切块,同放锅内煮汤,至熟加少许盐调味,饮汤吃肉,五次为一疗程,连用1-3个疗程自愈。 2、辛夷煮鸡蛋 主治慢性鼻窦炎,流脓涕。用辛夷花15克,入沙锅内,加清水2碗,煎取1碗; 鸡蛋2个,煮熟去壳,刺小孔数个,将沙锅复火上,倒入药汁煮沸,放入鸡蛋同煮片刻,饮汤吃蛋。 3、黄花鱼头汤 主治慢性萎缩性鼻炎,感冒频繁。取胖头鱼100克,洗净后用热油两面稍煎待用。 将大枣15克去核洗净,用黄花30克,白术15克,苍耳子10克。 白芷10克,生姜3片共放沙锅内与鱼头一起煎汤,待熟吃肉

慢性鼻窦炎_中医病历模板

入院记录中: 中医望、闻、切诊:神清、神萎,面色XXX,未闻及明显异味,+若是①肺经风热证:舌质红,舌苔薄白,脉浮数。若是②胆腑郁热证:舌质红,舌苔黄或腻,脉弦数。若是③脾胃湿热证: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若是④肺脾气虚证:舌淡,苔白,脉细弱。 首次病程记录模板(慢性鼻窦炎) ****-**-** **:**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主因“(主诉)”于****-**-** **:**由急诊以“(急诊或门诊诊断)”收入院。 病例特点: 1、 2、现病史: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若是①肺经风热证:间歇性或持续性鼻塞,鼻涕量多而白粘或黄稠,嗅觉减退。可伴头痛,兼有发热恶风,汗出,或咳嗽。舌质红,舌苔薄白,脉浮数 若是②胆腑郁热证:鼻涕脓浊,量多,色黄或黄绿,或有腥臭味,鼻塞,嗅觉减退。可兼有头痛剧烈,烦躁易怒,口苦,咽干。舌质红,舌苔黄或腻,脉弦数。 若是③脾胃湿热证:鼻塞重而持续,鼻涕黄浊而量多,嗅觉减退。兼头昏闷,或头重胀,倦怠乏力,胸脘痞闷,纳呆食少。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若是④肺脾气虚证:鼻塞,头昏,记忆力减退,鼻涕混浊,时多时少。面色萎黄或白,少气乏力,大便溏薄。鼻腔粘膜不充血,但肿胀,并有粘性或脓性分泌物。舌淡,苔白,脉细弱。

3、既往史: 4、查体: 专科情况描述: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5、辅助检查: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入院诊断: 中医诊断:鼻渊 —①肺经风热证②胆腑郁热证③脾胃湿热证④肺脾气虚证西医诊断: 1、慢性鼻窦炎 中医辨证依据: 患者以“XXXXXXXXXXXXXXXX”为主要表现,当属祖国医学“鼻渊”范畴。 ①肺经风热证:风热邪毒犯入,犯肺化热,壅遏肺系,肺气闭郁,清肃失司,邪热上蒸鼻窍,则鼻塞、头痛、嗅觉减退,胸痛,咳嗽;肺为邪壅,失去宣畅之机,水湿停聚,则鼻涕脓浊,量多,痰稠;外邪未解,则发热,恶风,头痛,舌质红,苔薄白,脉浮数为肺经风热之征。 ②胆腑郁热证:因情志所伤,肝气郁结,肝胆互为表里,气滞痰凝,痰热内扰,胆腑蕴热,痰浊移则鼻塞,鼻内肌膜肿胀、赤,鼻涕脓浊,量多,色黄或黄绿,或有腥臭味,鼻塞,嗅觉减退。脓浊鼻涕停积鼻内,头额、眉间或两颧压痛,烦躁易怒,口苦,咽干。舌质红,舌苔黄或腻,脉弦数为胆腑郁热表现。 ③脾胃湿热证:因湿热蕴结脾胃,上蒸头面清窍,则鼻塞涕黄浊量多肌膜肿胀,嗅觉减退;湿困中焦,脾失健运,则胸脘痞闷,纳呆便溏;湿困清阳,则困倦乏神,头昏闷胀或头重胀,倦怠乏力。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为脾胃湿热表现。 ④肺脾气虚证:因肺主一身之气,肺气虚弱,腠理不固,则自汗畏寒,咳嗽痰粘,鼻窍失于温煦,易为邪侵,邪滞鼻窍,则鼻塞,嗅觉减退,鼻涕粘浊,时多时少;脾为后天之本,气血津液生化之源,脾气虚弱,运化无力,大便溏

慢性鼻窦炎 中医病历模板1

. 入院记录中:①肺若是XXX,未闻及明显异味,+中医望、闻、切诊:神清、 神萎,面色②舌质红,舌苔黄胆腑郁热证:经风热证:舌质红,舌苔薄白,脉 浮数。若是④③肺脾脾胃湿热证:若是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或腻,脉弦数。若是气虚证:舌淡,苔白,脉细弱。 首次病程记录模板(慢性鼻窦炎)****-**-** **:** 由****-**-** **:**主因“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主诉)”于”收入院。急诊以“(急诊或门诊诊断) 病例特点: 、1 。2、现病史: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①间歇性或持续性鼻塞,鼻涕量多而白粘或黄稠,嗅觉减退。肺经风热证:若 是可伴头痛,兼有发热恶风,汗出,或咳嗽。舌质红,舌苔薄白,脉浮数②鼻涕脓浊,量多,色黄或黄绿,或有腥臭味,鼻塞,嗅觉若是胆腑郁热证:减退。 可兼有头痛剧烈,烦躁易怒,口苦,咽干。舌质红,舌苔黄或腻,脉弦数。③鼻塞重而持续,鼻涕黄浊而量多,嗅觉减退。兼头昏闷,若是脾胃湿热证:或 头重胀,倦怠乏力,胸脘痞闷,纳呆食少。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④肺脾气虚证:鼻塞,头昏,记忆力减退,鼻涕混浊,时多时少。面色萎若是黄或白,少气乏力,大便溏薄。鼻腔粘膜不充血,但肿胀,并有粘性或脓性分泌物。舌淡,苔白,脉细弱。 ;.. . 3、既往史: 4、查体: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专科情况描述: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辅助检查:5 入院诊断:中医诊断:鼻渊 ④②③①胆腑郁热证肺经风热证脾胃湿热证—肺脾气虚证西医诊断:、

鼻窦炎诊疗指南

临床指南 一个或多个鼻旁窦发生炎症称为鼻窦炎,其是一种在人群中发病率较高的疾病。自美国变态反应、哮喘和免疫学会(AAAAI)于1998年首次发布鼻窦炎诊疗指南以来,相关临床诊疗技术又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因此,AAAAI于2005年12月发布了指南的更新版本[JAllergy Clin Immunol 2005, 116(6 Suppl): S13]。 1 定义及分类 鼻窦炎可分为急性、亚急性、慢性和复发性鼻窦炎4种。急性鼻窦炎病程<4周,主要表现为持续上呼吸道感染症状。亚急性鼻窦炎的病程为4~8周,表现为持续存在的轻至中度鼻窦炎症状。慢性鼻窦炎的病程>8周,此外,在排除急性发作后,仍有影像学证据表明鼻窦炎症持续>4周,也可考虑为慢性鼻窦炎。复发性鼻窦炎是指每年鼻窦炎急性发作≥3次。 近来有人怀疑依靠症状诊断慢性鼻窦炎的可靠程度。研究发现,在有明确慢性鼻窦炎病史的患者中,>50%患者的CT扫描结果正常。因此很有必要重新评估慢性鼻窦炎的定义和诊断标准。慢性鼻窦炎可分为感染性和增生性,慢性感染性鼻窦炎可能因厌氧菌感染所致,增生性鼻窦炎则常与鼻息肉、哮喘和阿司匹林不耐受相关。 2 鼻窦炎病因 确定鼻窦感染致病菌的最佳方法(金标准)为上颌窦吸引及引流物的分离、培养,但仍需对这种方法的准确性和特异性进行深入验证。 急性鼻窦炎最常见的致病菌为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和卡他莫拉菌;慢性鼻窦炎致病菌则常为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和厌氧菌。感染在慢性鼻窦炎发病过程中的作用尚不明确,因为培养结果可能仅反应了细菌的定居,而非感染。小儿慢性鼻窦炎的致病菌主要包括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和溶血性链球菌。 与社区获得性鼻窦炎不同,院内感染性鼻窦炎的病原菌多为革兰阴性肠杆菌,如铜绿假单胞菌、克雷伯菌、奇异变型杆菌、拟杆菌和革兰阳性球菌(链球菌或葡萄球菌)等。 3 诊断 在做出鼻窦炎诊断前,医师应首先对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影像学和(或)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当患者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持续10~14天时,应考虑为急性细菌性鼻窦炎。成年患者的突出表现为鼻充血、脓性鼻溢液、颜面部和牙痛、鼻后溢液、头痛和咳嗽。尽管上述症状均无特异性,但持续存在的脓性鼻溢液和颜面疼痛提示可能存在细菌感染。儿童急性细菌性鼻窦炎症状与上述表现相似。其余少见症状包括发热、恶心、抑郁、疲劳、口臭和咽喉疼痛。慢性鼻窦炎的症状与急性鼻窦炎类似,但表现可能更不典型。 当病史提示鼻窦炎时,应从详细的面部检查开始对患者实施体检。急性鼻窦炎可表现为受累部位的肿胀、触痛,当眼眶受累时,偶可出现复视和眼球突出。因部分牙根位于上颌窦的基底部,鼻窦炎偶尔也可表现为牙痛。应对鼻黏膜及其分泌物的性质进行检查,感染性鼻炎和鼻窦炎时鼻黏膜红肿,而过敏性鼻炎时鼻甲苍白。中鼻道存在脓性分泌物强烈提示细菌性鼻窦炎,但如不用血管收缩药解除鼻黏膜充血是很难看到分泌物的,因此,不能以脓性分泌物的缺失排除鼻窦感染的可能。鼻窦黏膜的迁延性炎性改变可引发鼻息肉,重症持续性哮喘和非激素抗炎药不耐受往往也与鼻息肉相关。 超声检查可安全、快速地对上颌窦和额窦进行无创评估,但有研究发现,与鼻窦炎诊断金标准——放射学检查相比,超声检查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差,因此,仅适用于孕妇等不宜接受放射检查的患者。 鼻窦炎诊疗指南 美国变态反应、哮喘和免疫学会(AAAAI) 继续医学教育 第21卷第20期33

慢性鼻窦炎医案解析

慢性鼻窦炎医案解析 全网发布:2011-06-23 20:35 发表者:李凡成10095人已访问 一、概述 本病就是鼻窦粘膜得慢性化脓性炎症,多继发于急性鼻窦炎。以鼻塞、脓涕、嗅觉障碍,或伴头痛等为主要临床特点。 中医称为慢鼻渊。慢性化脓性鼻窦炎有实有虚,实证多属肝胆或肺胃郁热熏蒸,虚证则多属肺脾肾虚,驱邪不力,以致正虚邪滞,寒、热、湿浊滞留鼻窍。 二、妙法绝招解析 1、六淫内郁,邪壅鼻窍(张梦农验案) (1)病历摘要:万某,男,30岁。鼻塞不闻香臭,涕出如脓,色黄气腥,头痛以巅顶为剧,经年不愈。脉弦滑,舌苔薄白。处以加味辛夷散:辛夷、藁本、黄芪、菊花、苦丁茶、防风、川芎、羌活、独活、僵蚕、升麻、薄荷、甘草、荆芥各30g,苍耳子、蔓荆子各60g,细辛5g。上方研末,每次服10g,临睡前以滚开水冲泡,取汗服;药渣于次日临睡前再冲泡1次。1剂未完,病已痊愈。(《临证会要》第24页) (2)妙法解析:本例患者病机从风寒湿热内郁,肺失宣降,邪滞鼻窍认识。方中羌活、独活、藁本、防风、川芎、荆芥、细辛辛温宣散,疏风通窍,使邪从表解;菊花、苦丁茶、僵蚕、蔓荆子、升麻、薄荷、甘草苦辛凉散,疏风散邪,清利头目;黄芪益气固表以扶正;辛夷、苍耳子通窍除涕。全方合用,共奏疏风通窍,化浊除涕,清利头目之功。 2、肺经郁热,邪滞鼻窍 刘康平验案 (1)病历摘要:杨某,女,24岁。反复流腥臭黄浊涕3年余,每遇感冒时鼻塞流涕发作,多次反复,以致双鼻常年流涕不断,量时多时少,始则无臭,渐而发出腥臭气味,尤以感冒时黄稠鼻涕更多,腥臭气味更浓。西医治疗未效。诊见鼻塞流黄浊涕,气味腥臭,头重而痛。查见鼻甲粘膜暗红,增厚粗糙,表面光滑, 双上颌窦区压痛,照片示双上颌窦密度增高。舌淡红苔薄黄,脉细滑。处方:芦根30g,薏苡仁、冬瓜仁各15g,苍耳子、辛夷、路路通、桃仁各10g。上方连服12剂而愈。(刘康平,《浙江中医杂志》1993;5:213) (2)妙法解析:本例患者病机当属肺经郁热熏蒸,痰浊久滞鼻窍。以千金苇经汤合苍耳子散加减。方中芦根清热生津;薏苡仁、冬瓜仁化痰除涕;苍耳子、辛夷通窍除涕;路路通通络,桃仁活血,以助通窍除涕。全方合用,共奏清热化痰,通利鼻窍之功。 徐福刚案 (1)病历摘要:李某,男,35岁。鼻流黄涕,间断性头痛3年,近期发作两月。西医诊为鼻窦炎。口服千柏鼻炎片、消炎止痛片及滴鼻药治疗半月未效。现症前额及眉棱骨处胀痛,晨起痛重,午后减轻,嗅觉迟钝,鼻塞,涕黄绿有臭味,稠浊量多,舌边尖红,苔微黄,脉滑数。治以千金苇茎汤加减:桔梗、桃仁各10g,甘草15g,芦根20g,薏苡仁30g,冬瓜仁15g。上方连服15剂而愈。(徐福刚,《吉林中医药》1988;3:30) (2)妙法解析:本例患者病机从肺经郁热,痰浊壅滞鼻窍认识。方中甘草、芦根清热解毒生津;桔梗升提化浊除涕;桃仁活血,以肋排脓祛涕;薏苡仁、冬瓜利湿化浊而排脓祛涕。全方合用,共奏清热解毒,排脓祛涕之功。 刘强验案 (1)病历摘要:李某,女,38岁。患慢性鼻窦炎20余年,伴头痛。屡治未效。证见头昏头痛,鼻塞不闻香臭,时流浊涕,胸闷食少,大便略干。舌红胖,苔黄腻,脉弦滑。证属肺热痰壅,治以葶苈大枣泻肺汤加减:葶苈子30g,瓜蒌60g,半夏10g,黄芩、桑白皮各15g,地龙10g,连翘30g,钩藤30g。上方连服10 剂而愈、(刘强,《吉林中医药》1988;3:32) (2)妙法解析:本例患者病机从肺热痰壅认识。方中葶苈子、黄芩、桑白皮、瓜蒌、连翘清热泻肺;半夏辛散,化浊除涕;地龙活血通络;钩藤平肝止头痛。全方合用,共奏清热泻肺,活血通络,化痰除涕之功。 徐静验案 (1)病历摘要:郭某,女,35岁。经常鼻塞,流脓涕多,头昏痛感,嗅觉减退,病程10余年。反复发作,此次发作已1个月余,经治未愈。查见双鼻中下甲红肿,前组窦区压痛。舌红,苔薄,脉平。证属肺经郁热,清窍失利。治以清肺泻热,通利鼻窍:桑叶、菊花、苍耳子、葛根、鱼腥草各10g,白芷、辛夷、桔梗各6g,薄荷5g,芦根30g,甘草3g。上方连服10剂而愈。(徐静,《中医函授通讯》1992;4:45) (2)妙法解析:此例患者当属慢性化脓性鼻窦炎呈亚急性发作。病机从肺经郁热,清窍失利认识。治以清肺泻热,通利鼻窍。方中桑叶、葛根、薄荷辛凉宣散祛邪;菊花、鱼腥草、芦根、甘草清肺解毒祛邪;桔梗升提排脓,助苍耳子、白芷、辛夷通窍除涕。 3、肝胆郁热,熏蒸鼻窍 谭敬书验案 (1)病历摘要:邹某某,男,15岁。诉鼻塞,流涕年余,近半月加重,涕黄浊量多,前额眉棱骨处疼痛较重,纳可,二便调。检查见双中鼻甲水肿变性,中鼻道有脓(+++),脉弦缓。根据鼻为肺窍,眉棱属肝胆,从肺与胆经郁热论治,治拟清热化浊,通经止痛,仿小柴胡汤加减。处方:鱼腥草、生黄芪各20g,黄芩、当归尾各15g,龙胆草、藿香、苍耳子、法夏、苍术、甘草各10g,川乌6g,5剂;外用麻黄、桂枝、苍术、乌梅各10g,黄芩15g,细辛5g,麻油煎炸去渣,滴鼻,日3-4次。二诊:头痛止,中鼻甲仍肿胀,右中鼻脓性分泌物(+),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缓。药中病机,处方:原方去川乌,加白芷、桃仁、木通各10g, 鼻内点药同前。连服20剂,鼻渊病愈,未再发。(李凡成,《新中医》1990;9:7-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