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D043SD控制手册

MD043SD控制手册
MD043SD控制手册

MD043SD 4.3寸总线型TFT模块应用手册

目录

1.特点介绍 (2)

2.接口定义与安装尺寸 (3)

3.工作寄存器描述 (5)

4.工作寄存器配置说明 (6)

4.1背光控制 (6)

4.2行列地址写入 (6)

4.3行列地址增量方向 (6)

4.4读写数据通道 (6)

4.5复位和初始化 (6)

5.颜色配置说明 (7)

6.读写时序说明 (8)

6.1写行地址的时序 (8)

6.2写列地址的时序 (8)

6.3写显示数据的时序 (8)

6.4读显示数据的时序 (8)

6.5写其他命令寄存器时序 (9)

7.单片机驱动程序应用示例 (10)

7.1示例代码(8051) (10)

1.特点介绍

适用CPU:51,AVR,STM32,PIC,MSP430,DSP,ARM等。

MD043SD采用8080时序16bit并行总线接口,分辨率480×272, 显示面板16M色彩,集成8页显寸(显存用不完可当扩展内存使用)。模块内部采用CPLD+SDRAM方式驱动RGB接口显示屏,在总线接口与RGB接口之间实现转换的同时还提供了一系列实用功能,具体请参考后面的寄存器说明和Demo程序.

在工作稳定性方面本模块具备超强抗干扰能力,远远超越市场上的SSD1963驱动方案,SSD1963抗干扰差,有死机白屏的风险。

功能方面,本模块提供8页显存可以实现后台写数据,一个命令瞬间切换满屏显示数据,远远超越市场上的 RA8875驱动方案。

控制方面MD043SD省去了一般的TFT控制器所需要的烦琐的初始化代码,MD043SD 无需初始化,仅仅需要做一次复位操作就可以开始工作。最少只需要使用5个积存器指令就可以正常操作。大大简化了程序的代码量,降低了程序的调试难度和出错机率。

MD043SD的响应速度很快,能达到200ns的读写周期。最快实现13桢的满屏刷新速度,集成的8MB SDRAM对应8页显示缓冲。显示页寄存器和读写页寄存器独立设置,当前显示页和读写页可以是不同的页,方便实现后台写入后,整页快速切换。

TFT的驱动时序和电路都经过优化设计,保证色彩准确还原,显示稳定,杜绝闪烁或窜色,并提供LED背光驱动,亮度可从0(关闭)~16(全开)间调节。

2.接口定义与安装尺寸

接口定义说明:

序号 名称 说明

1 GND 电源地

2 3.3V 电源正,3.3V

3 NC 空

4 RS 数据/命令切换

5 WR 写数据时钟

6 RD 读数据时钟

7-14 DB8-DB15 高8位数据总线

15 CS 片选

16 F_CS FLASH片选(模块预留FLASH芯片W25X16,默认不贴件,做预留用途)

17 REST 复位(复位操作过程:拉低电平,持续20ms;再拉高电平,持续20ms)

18 NC 空

19 LED_A 背光控制(出厂默认背光由程序控制,0-16级可调背光亮度,不受LED_A

控制,如果需要由LED_A手动控制,在模块上的Backlight Control

处修改电阻焊盘跳线可以更改为LED_A手动控制,手动控制的时候,

LED_A接高背光亮,接低背光灭,给PWM信号可调亮度)。

20 NC 空

21-28 DB0-DB7 低8位数据总线

29 T_CLK 触摸控制器(XPT2046)时钟

30 T_CS 触摸控制器(XPT2046)片选

31 T_DIN 触摸控制器(XPT2046)的数据入(即MOSI)

32 NC 空

33 T_DO 触摸控制器(XPT2046)的数据出(即MISO)

34 T_IRQ 触摸控制器(XPT2046)数据中断(平时为高,触摸时为低)

35 SD_DO SD卡接口的MISO

36 SD_CLK SD卡接口时钟

37 SD_DIN SD卡接口的MOSI

38 SD_CS SD卡接口片选

39 NC 空

40 NC 空

电气特性:

项目 最小电压(单位V) 最大电压(单位V) 电流(单位MA) 备注 VCC(3.3V) 3.2 3.6 380 模块电源 IO(数据接口) 3.2 3.6 -- 数据口 警告:所有数据口电压不能超过3.6V.

工作寄存器描述

表2:寄存器列表

CS RS DATA[15:0] WR RD 功能

0 0 0x0001 0 × 地址指向背光亮度寄存器

0 1 0 – 16 0 × 背光亮度值(默认:0)

0 0 0x0002 0 × 地址指向起始行地址寄存器

0 1 0 – 271 0 × 写入9位的起始行地址

0 0 0x0003 0 × 地址指向起始列地址寄存器

0 1 0 – 479 0 × 写入10位的起始列地址

0 0 0x0006 0 × 地址指向结束行地址寄存器

0 1 0 – 271 0 × 写入9位的结束行地址

0 0 0x0007 0 × 地址指向结束列地址寄存器

0 1 0 – 479 0 × 写入10位的结束列地址

0 0 0x0004 0 × 显示页寄存器

0 1 0 – 7 0 × 写入(设置)被显示页的页地址(上电

默认为第0页)

0 0 0x0005 0 × 读写页寄存器

0 1 0 – 7 0 × 写入(设置)当前读写页的页地址(上

电默认为第0页)

0 0 0x000B 0 × 休眠状态寄存器

0 1 0x0000–0x0001 0 × 0x0001-进入休眠

(进入休眠后只要任意发一条读写命

令,即可退出休眠状态。)

0 0 0x000F 0 × 地址指向数据通道

0 1 0x0000– 0xFFFF 0 × 向控制板写入数据

0 1 0xXXXX 1 0 读出控制板RAM数据

1 × × × × 不选通

3.工作寄存器配置说明

5.1背光控制

背光由300Hz PWM信号驱动,能量转换效率高,无闪烁效应。当背光寄存器设置为0时,背光关闭。背光寄存器上电复位值为0,为避免上电时显示花屏,可在

上电时先清屏,再打开背光。背光值最大为16(0x10),写入值大于16时会被忽略。

5.2行列地址写入

行列地址所对应的RAM地址由控制板内部运算得到,用户程序不需要计算行列与RAM地址的对应关系,直接输入坐标地址即可。

5.3行列地址增量方向

连续写入时,列地址自动加1。加到设定的最大列以后将循环到下一行起始位置。

5.4读写数据通道

在读写显示数据时,要保证工作寄存器的值设为0x0F,选择指向数据通道;

读写显示数据时工作寄存器不能被修改为其他值,否则读写入不会成功。

5.5复位和初始化

REST引脚控制复位。复位操作过程:拉低电平,持续5ms以上(推荐20ms);

再拉高电平,持续5ms以上(推荐20ms),之后方可接受数据写入。

4. 颜色配置说明

表3:颜色对应表

65k 色 R4 R3 R2 R1 R0 G5 G4 G3 D15 D14 D13 D12 D11 D10 D9 D8 G2 G1 G0 B4 B3 B2 B1 B0

D7

D6

D5

D4

D3

D2

D1

D0

表4:颜色对应表续

颜色灰度 R4、R3、R2 G5、G4、G3 B4、B3、B2 最黑 000 000 000 亮蓝 000 000 111 亮绿 000 111 000 亮青 000 111 111 亮红 111 000 000 亮紫 111 000 111 亮黄 111 111 000 基 本 颜 色

亮白 111 111 111 最黑 000 000 000 较暗 000 000 001 … … … … 较亮 000 000 110 蓝 色 灰 度 最亮 000 000 111 最黑 000 000 000 较暗 000 001 000 … … … … 较亮 000 110 000 绿 色 灰 度 最亮 000 111 000 最黑 000 000 000 较暗 001 000 000 … … … … 较亮 110 000 000 红 色 灰 度 最亮

111

000

000

5.读写时序说明

7.1写行地址的时序

7.2写列地址的时序

7.3写显示数据的时序

7.4读显示数据的时序

7.5写其他命令寄存器时序 方法和写行列地址相同

6.单片机驱动程序应用示例

7.1示例代码(8051)

//设置起始地址与结束地址

void Address_set(unsigned int x1,unsigned int y1,unsigned int x2,unsigned int y2)

{

LCD_WR_REG(0x02);//开始y

LCD_WR_DATA(y1);

LCD_WR_REG(0x03);//开始x

LCD_WR_DATA(x1);

LCD_WR_REG(0x06);//结束y

LCD_WR_DATA(y2);

LCD_WR_REG(0x07);//结束x

LCD_WR_DATA(x2);

LCD_WR_REG(0x0f);

}

void Lcd_Init(void)

{

LCD_RD=1;

LCD_WR=1;

LCD_REST=0;

delayms(20); //此处保证要有5ms以上才能保证复位稳定,推荐20ms

LCD_REST=1;

delayms(20); //此处保证要有5ms以上才能保证复位稳定,推荐20ms

LCD_CS =0; //打开片选使能

LCD_WR_REG(0x01); //打开背光

LCD_WR_DATA(16);

}

//清屏函数

//Color:要清屏的填充色

void LCD_Clear(u16 Color)

{

u8 VH,VL;

u16 i,j;

VH=Color>>8;

VL=Color;

Address_set(0,0,LCD_W-1,LCD_H-1);

for(i=0;i

{

for (j=0;j

{

LCD_WR_DATA8(VH,VL);

}

}

}

如果不使用多页显存功能,可以像使用一般的TFT控制器一样不用理会操作显存页相关的积存器,上电默认是操作页为第0页,显示页也为第0页。如果要使用多页显存,增加以下2个函数来设置页即可:

void WritePage(unsigned char index)//设置当前操作页,上电默认为0

{

LCD_WR_REG(0x05);

LCD_WR_DATA(index);

}

void ShowPage(unsigned char index)//设置当前显示页,上电默认为0

{

LCD_WR_REG(0x04);

LCD_WR_DATA(index);

}

企业内部控制手册

《企业内部控制手册》 项目说明书

一、项目的目的 按照财政部等五部委联合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配套指引的要求,制定上市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内部控制手册,建立、健全并执行行之有效的公司内部控制体系,确保公司的持续健康发展。 为了进一步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内部控制,公司各级管理部门从保护经济资源的安全完整出发,确保经济信息的正确可靠,协调经济行为、控制经济活动,利用××内部因分工而产生的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关系,形成的一系列具有控制职能的方法、措施、程序,并予以规范化、系统化,使之组成一个严密的、完整的、有效的、以财务控制为核心、以风险控制为导向的内部控制体系。 二、内部控制的组织形式 内部控制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及内部各职能部门共同参与并承担相应的职责。按照现有上市公司的要求,未来××组织形式中应包括(含建议成份): (1)董事会 董事会对内部控制的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负责,定期召开董事会议,商讨内部控制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并作出决策。内部控制建立与实施对企业组织架构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加大了董事会及其全体董事的责任,具体包括:科学选择经理层并对其实施有效监督;清晰了解企业内部控制的范围;就企业的最大风险承受度形成一致意见;及时知悉企业重大的风险以及经理层是否恰当地予以应对。 (2)审计委员会

审计委员会是董事会下设的专业委员会。内部控制建立与实施对审计委员会的人员构成、议事规则、报告机制等均有重要影响,要求审计委员会负责人及其成员必须具备相应的独立性、良好的职业操守和专业胜任能力。审计委员会在内部控制中的职责一般包括:审查企业内部控制的设计;监督内部控制有效实施;领导开展内部控制自我评价;与中介机构就内部控制审计和其他相关事宜进行沟通协调等。 (3)监事会 监事会对董事会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进行监督。监事会监督不同于审计委员会对经理层的监督,是一种层次更高、独立性更高的再监督。监事会主席及其成员应当定期参加董事会及其审计委员会召开的涉及内部控制的会议,如对董事会及其审计委员会有关内部控制的决策持有异议,或认为董事会和经理层成员存在舞弊行为,还可提议召开独立的监事会议。 (4)经理层 经理层负责组织领导企业内部控制的日常运行。经理作为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最高执行者,在内部控制建设过程中尤其承担着重要责任,包括:贯彻董事会及其审计委员会对内部控制的决策意见;为其他高级管理人员提供内部控制方面的领导和指引;定期与采购、生产、营销、财务、人事等主要职能部门和业务单元的负责人进行会谈,对他们控制风险的措施及效果进行督导和核查等。 (5)内部控制部门 企业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可以根据需要成立专门的内部控制工

中国移动集团公司内部控制手册与业务流程(doc 23)

中国移动股有限公司内部控制手册 业务流程

目录 业务流程

1资本性支出业务流程 1.1招标及合同管理业务流程 一、业务流程范围 1 所涉及的业务范围 选择设计单位、承建商、供应商和监理公司;签订合同并对合同的执行和存档进行管理;组织采购;对购入物资的数量、质量和单价金额进行检验并对相关资产项目,以及应付账款进行记录;监督工程建设的实施并适时进行验收;向供应商支付货款。 2 所涉及的部门范围 财务部门、法律事务部门、审计部门、纪检监察部门、网络规划部门、建设部门、采购部门以及其他有资本性支出需求的部门 二、目标 1 设备采购及项目招标行为规范、过程公开、竞争公平、裁决公正, 符合公司管理制度、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国际惯例的要求。 三、风险 1 未遵守合同条款要求,未遵循有关法律法规,导致合同索赔、项目 停滞或政府处罚。

四、相关会计科目 无 五、流程概述 (一) 招标流程 1 编制招标文件 当按规定需要采用招标方式确定物资供应商、施工单位、设计单位或者监理单位时,由采购部门/建设部门会同相关部门及单位负责制作技术规范书和商务规范书,并合并形成招标文件。如果委托招标代理机构完成招标过程的,编制商务规范书和合并形成招标文件的工作由招标方组织招标代理机构完成。招标文件完成后由法律事务部门对相关法律文件的合法合规性进行审核,然后上交采购部门/项目管理部门/建设单位负责人或其授权人审批。上述相关部门或者单位审批后,按照项目金额和性质的不同,由相应的权限机构或其授权人员进行审阅。 如属于土建项目,则按规定必须由相关政府部门进行公开招标,相关流程不在此流程中规定。 对达到招标标准,但不采用招标方式的项目审批按照项目金额和性质的不同,由相应的权限机构进行审批。 2 组织招标 采用自行招标方式的项目,招标单位应该在招标工作开始以前取得 自行招标资格,否则应委托招标公司完成招标工作,被委托招标的 招标公司应具有相应的资质证明。

企业内部控制细则手册

企业内部控制细则手册 Last revised by LE LE in 2021

Xxxxx股份有限公司 内 部 控 制 制 度 河南国研投资有限公司 二 0 年月

目录

第一章内部控制的基础 第一节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XX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强化企业管理,健全自我约束机制,促进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和完善,保障公司经营战略目标的实现,根据《公司法》、《会计法》、《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和其他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内部控制是指经理层及所有员工共同实施的,为了保证各项经济活动的效率和效果,确保财务报告的可靠性,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防范、规避经营风险,防止欺诈和舞弊,确保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等而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具有控制职能的业务操作程序、管理方法与控制措施的总称。 第三条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应当达到以下目标: (一)建立和完善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内部组织结构,形成科学的决策、执行和监督机制,逐步实现权责明确、管理科学。 (二)保证国家法律、公司内部规章制度及公司经营方针的贯彻落实。 (三)建立健全全面预算制度,形成覆盖公司所有部门、所有业务、所有人员的预算控制机制。 (四)保证所有业务活动均按照适当的授权进行,促使公司的经营管理活动协调、有序、高效运行。 (五)保证对资产的记录和接触、处理均经过适当的授权,确保资产的安全和完整并有效发挥作用,防止毁损、浪费、盗窃并降低减值损失。 (六)保证所有的经济事项真实、完整地反映,使会计报告的编制符合《会计法》和《企业会计准则》等有关规定。 (七)防止、发现和纠正错误与舞弊,保证帐面资产与实物资产核对相符。

内部控制手册

一、前言 1 编制《内部控制手册》背景 为规范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股 份公司”)管理,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 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 以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满足国内外资本市场对 上市公司监管要求,股份公司特制定《内部控制手 册》,作为建立、执行、评价及验证内部控制依据。 完整内部控制体系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是约束、规 范企业管理行为准则,是减少风险重大措施。实施内 部控制可以及时发现和纠正各种错弊及不法行为,有 利于保证资产安全、完整,保证经营成果与财务状况 真实、可靠。其必要性表现为: 一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实现经 营机制转换,加强企业管理,提高企业经营业绩,改 善企业财务状况。 二是贯彻我国有关法律法规,遵循美国《萨班斯-奥 克斯利法案》等国内外资本市场监管需求,提高会计 信息质量。

三是积极参与竞争、努力降低风险。随着市场竞争日 趋激烈和信息技术高度发展,以及全球经济一体化进 程加速,股份公司所面临风险也逐渐加大。建立健全 有效内部控制制度,是防范风险、提高经营管理效率 和效果重要措施。 四是建立统一规范内部控制制度,使股份公司各项规 章制度成为系统性、可操作性和包容性很强内部管理 制度,更为有效地体现股份公司管理理念。 2 《内部控制手册》遵循基本原则 2.1 合规性原则 合规性是指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必须符合国家法律、 法规和政策;符合股份公司上市地(上海、香港、 纽约、伦敦)证券监管机构有关上市公司法律、法 规和要求。 2.2 全面性与系统性原则 《内部控制手册》涉及股份公司经营活动各个方面, 其内部监督和控制贯穿于经营管理活动全过程并涉 及全体员工。股份公司每一个员工既是内部控制主 体,又是内部控制客体;既要对其负责作业实施控

内部控制手册

一、前言 1 编制《部控制手册》的背景 为规中国石油化工股份(以下简称“股份公司”)的 管理,贯彻《中华人民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国证 券法》、《中华人民国会计法》以及其他有关法律、 法规,满足国外资本市场对上市公司的监管要求, 股份公司特制定《部控制手册》,作为建立、执行、 评价及验证部控制的依据。 完整的部控制体系和完善的部控制制度,是约束、规 企业管理行为的准则,是减少风险的重大措施。实施 部控制可以及时发现和纠正各种错弊及不法行为,有 利于保证资产安全、完整,保证经营成果与财务状况 真实、可靠。其必要性表现为: 一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实现经 营机制的转换,加强企业管理,提高企业经营业绩, 改善企业财务状况。 二是贯彻我国有关法律法规,遵循美国《萨班斯-奥 克斯利法案》等国外资本市场监管需求,提高会计信 息质量。

三是积极参与竞争、努力降低风险。随着市场竞争日 趋激烈和信息技术高度发展,以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 进程加速,股份公司所面临的风险也逐渐加大。建立 健全有效的部控制制度,是防风险、提高经营管理效 率和效果的重要措施。 四是建立统一规的部控制制度,使股份公司各项规章 制度成为系统性、可操作性和包容性很强的部管理制 度,更为有效地体现股份公司管理理念。 2 《部控制手册》遵循的基本原则 2.1 合规性原则 合规性是指企业部控制制度必须符合国家的法律、 法规和政策;符合股份公司上市地(、、纽约、伦敦) 证券监管机构有关上市公司的法律、法规和要求。 2.2 全面性与系统性原则 《部控制手册》涉及股份公司经营活动的各个方面, 其部监督和控制贯穿于经营管理活动的全过程并涉 及全体员工。股份公司的每一个员工既是部控制的 主体,又是部控制的客体;既要对其负责的作业实 施控制,又要受到其他人员或制度的监督与制约。

内控手册说明书

上市公司 《企业内部控制手册》 项目说明书 北京

一、项目的目的 按照财政部等五部委联合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配套指引的要求,制定上市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内部控制手册,建立、健全并执行行之有效的公司内部控制体系,确保公司的持续健康发展。 为了进一步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内部控制,公司各级管理部门从保护经济资源的安全完整出发,确保经济信息的正确可靠,协调经济行为、控制经济活动,利用××内部因分工而产生的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关系,形成的一系列具有控制职能的方法、措施、程序,并予以规范化、系统化,使之组成一个严密的、完整的、有效的、以财务控制为核心、以风险控制为导向的内部控制体系。 二、内部控制的组织形式 内部控制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及内部各职能部门共同参与并承担相应的职责。按照现有上市公司的要求,未来××组织形式中应包括(含建议成份): (1)董事会 董事会对内部控制的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负责,定期召开董事会议,商讨内部控制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并作出决策。内部控制建立与实施对企业组织架构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加大了董事会及其全体董事的责任,具体包括:科学选择经理层并对其实施有效监督;清晰了解企业内部控制的范围;就企业的最大风险承受度形成一致意见;及时知悉企业重大的风险以及经理层是否恰当地予以应对。 (2)审计委员会

审计委员会是董事会下设的专业委员会。内部控制建立与实施对审计委员会的人员构成、议事规则、报告机制等均有重要影响,要求审计委员会负责人及其成员必须具备相应的独立性、良好的职业操守和专业胜任能力。审计委员会在内部控制中的职责一般包括:审查企业内部控制的设计;监督内部控制有效实施;领导开展内部控制自我评价;与中介机构就内部控制审计和其他相关事宜进行沟通协调等。 (3)监事会 监事会对董事会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进行监督。监事会监督不同于审计委员会对经理层的监督,是一种层次更高、独立性更高的再监督。监事会主席及其成员应当定期参加董事会及其审计委员会召开的涉及内部控制的会议,如对董事会及其审计委员会有关内部控制的决策持有异议,或认为董事会和经理层成员存在舞弊行为,还可提议召开独立的监事会议。 (4)经理层 经理层负责组织领导企业内部控制的日常运行。经理作为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最高执行者,在内部控制建设过程中尤其承担着重要责任,包括:贯彻董事会及其审计委员会对内部控制的决策意见;为其他高级管理人员提供内部控制方面的领导和指引;定期与采购、生产、营销、财务、人事等主要职能部门和业务单元的负责人进行会谈,对他们控制风险的措施及效果进行督导和核查等。 (5)内部控制部门 企业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可以根据需要成立专门的内部控制工

《企业内部控制流程手册》

《企业内部控制流程手册》 企业内部控制流程手册 1 目录 第1章企业资金与授权批准控 制 ................................................................. .................................... 1(1(1 资金支付业务流 程 ..................................................................... ...................... 1(1(2 资金授权审批流 程 ..................................................................... ...................... 1(2 现金和银行存款控 制 ..................................................................... ................................ 1(2(1 借出款项审批流 程 ..................................................................... ...................... 1(2(2 银行账户核对流 程 ..................................................................... ......................

华为内部控制手册

第一部分导言 一、本手册编制说明 深圳市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成立于一九八八年,现有员工5000多人,其中85%以上员工拥有大学学历,60%以上员工为硕士、博士、高级技术管理人员。公司目前主要产品有:大容量数字交换机、商业网、智能网、用户接入网、SDH(同步数字系列产品)光传输系统、无线接入系统、图象多媒体通讯、宽带通讯、高频开关电源、监控工程、集成电路等。 为适应本公司高速发展的需要、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先后引入与运用了MRPⅡ(Manufacturing Resource Planning)的管理模式和ISO900质量管理与质量保证体系。 随着本公司内、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内部会计控制在管理中的作用更显重要。以保护公司财产、检查公司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提高经营效率,推动公司坚持执行既定的经营管理方针为目标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以下简称“本制度”)的制定也就成为了必然。 1.制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原理 为了使控制工作发挥有效的作用,在制定本制度时遵循了以下一些基本的原理。 1-1 组织适宜性原理 组织适宜性原理:若一个组织结构的设计越是明确、完整和完善,所设计的控制系统越是符合组织机构中的职责和职务的要求,就越有助于纠正脱离计划的偏差。控制反映组织结构的类型。组织结构是对组织内各个成员担任什么职务的一种规

定,也是明确执行计划和纠正偏差职责的依据。 1-2 控制关键点原理 控制关键点原理:为了进行有效的控制,需要特别注意在根据各种计划来衡量工作成效时有关键意义的因素(关键点)。 我们要求一个主管人员将注意力集中于计划执行中的一些主要影响因素上,而不应随时注意计划执行情况的每一个细节。因为控制住了关键点,也就控制住了全局。. 1-3 例外原理 例外原理:主管人员应注意一些重要的例外偏差,也就是把控制的主要注意力集中在那些超出一般情况的特别好或特别坏的情况,从而实现高效率的控制。 例外原理必须与控制关键点原理相结合,即应把注意力集中在关键点的例外情况上。 1-4 控制趋势原理 控制趋势原理:控制全局的主管人员应着重注意现状所预示的趋势,而不是现状本身。 控制变化的趋势比仅仅改善现状重要得多。趋势是多种复杂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是在一段较长的时期内逐渐形成的,并对管理工作成效起着长期的制约作用。趋势往往容易被现象所掩盖,它不易觉察,也不易控制和扭转。不能当趋势可以明显的描绘成一条曲线,或是可以描述为某种数学模型时再进行控制,关键在于从现状中揭示倾向,特别是在趋势刚显露苗头时就进行控制。 1-5 反映计划要求原理 反映计划要求原理:控制是实现计划的保证,控制的目的之一是为了实现计划,计划越是明确、全面、完整,所设计的控制系统越是能反映这样的计划,则控制工作也就越有效。 每一项计划和每一种工作都各有其特点,对于其控制标准的确定,控制关键点和主要参数的选择所需信息的种类和收集的方式,评定工作成效的方法等,都必须根据不同计划的特殊要求和具体情况来确定。 2.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类型的选择 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分为以下不同类型: 2-1 反馈控制 反馈控制是指根据某项工作的实际业绩与标准进行比较,确定偏差,分析造成.偏差的原因,采取措施纠正偏差,从而达到控制的目的。反馈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 输入 计量

公司内控手册

**公司内控手册 2014年4月

目录 第一部分:总论 (3) 一、目的、意义及原则 (3) 二、编制依据 (3) 三、使用范围 (3) 四、使用指南 (3) 五、维护及更新 (4) 第二部分:内部环境 (5) 一、组织框架 (5) 二、人力资源 (7) 三、企业文化及社会责任 (7) 第三部分:风险评估与控制活动 (9) 一、风险类别 (9) 二、风险评估 (9) 三、风险应对与控制的措施 (10) (一)外部风险应对措施 (10) (二)内部风险控制措施 (11) 四、具体业务风险与控制 (14) (一)、组织架构 (14) (二)、发展战略 (16) (三)、全面预算 (19) (四)、人力资源 (22) (五)、研究开发 (24) (六)、合同管理 (27) (七)、工程项目 (29) (八)、采购管理 (32) (九)、销售业务 (35) (十)、资金管理 (38) (十一)、资产管理 (42) (十二)、担保业务 (44) (十三)、财务报告 (47) (十四)、信息系统 (49) 第四部分:信息传递与沟通 (51) 一、对外信息沟通 (51) 二、内部信息传递 (54) 第五部分:内部控制实施与监督 (56) 一、内部审计委员会职责与权限 (56) 二、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 (56)

第一部分:总论 一、目的、意义及原则 编制和实施《内部控制手册》(以下简称《手册》),是为了遵循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满足资本市场对公众公司内部控制监管的要求,进一步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和法人治理结构,确保公司各项工作规范有序进行,最大化减少风险,提高公司经营管理水平,保障公司战略的实施。 本《手册》编写遵循以下原则: 1、全面性原则内部控制贯彻公司决策、执行和监督的全过程,覆盖公司各项业务和事项; 2、重要性原则在涵盖公司各项业务流程基础上,关注重要业务事项和高风险领域; 3、制衡性原则在治理结构、机构设制及权责分配、业务流程方面形成相互制约、相互监督,同时兼顾运营效率; 4、适应性原则与公司业务规模、业务范围、竞争状况和风险水平相适应,并随情况的变化加以调整; 5、成本效益原则权衡成本与收益,以适当成本实现有效控制; 二、编制依据 1、《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配套指引; 2、《非上市公众公司监督管理办法》及指引; 3、《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及配套法规; 4、《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 三、使用范围 本《手册》所规定的内部控制适用于公司所有部门和人员,以及所有业务和管理活动,各部门应按涉及自身活动的具体规定执行。 四、使用指南 本手册包括五个部分,即总论、内部环境、风险评估及控制活动、信息与传

手册公司信息系统内控手册信息部

第十八号信息系统 第一章信息系统的开发管理 一、业务目标 确保信息系统的建设过程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的要求。 合理规划企业信息系统建设,促进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 严格控制信息系统项目实施过程,保证系统建设质量。 二、业务风险 信息系统的建设与运行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监管机构的要求,可能使企业遭受外部处罚。 信息系统发展缺少合理的规划或者落实不到位,无法确保企业全面战略目标的实现。三、业务范围 该子流程主要描述了XXXXXXX股份有限公司信息系统管理的相关工作流程,主要包括:项目立项审批,项目合同签订,项目实施管理,项目验收管理等。 四、业务流程描述 1、项目立项 公司各单位按照企业信息化建设规划,根据本单位业务管理需要,在每年12月31日前提出企业信息化应用系统建设项目申请,编制应用系统项目申报材料,提交对口业务部门和信息中心。项目申报材料的具体要求请参考《XXXXXXX信息化应用系统需求管理制度》。信息中心按照《XXXXXXX信息化建设管理制度》规定的职责分工,将需求方案分送各相关业务部门进行业务审核。信息中心负责项目申报材料的技术审核。 业务需求牵头部门、信息中心按照分工完成业务审核和技术审核后,报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审定。 信息中心负责将审核项目进行汇总,对重大项目组织专家论证,编制年度项目计划,经信息化办公室审核,报信息化领导小组审批。 信息中心根据信息化领导小组审定的年度项目计划,按照部门预算管理要求,汇总编制年度公司信息化经费预算及建设项目经费预算,报分管副总、总经理审批,并将批复结果以书面形式通知集团内相关单位。 未经信息化领导小组批准的建设项目,不得自行筹集经费建设。 2、项目实施过程管理

企业内部控制规范手册

企业内部控制规范手册

目录 第1章企业内部控制规范——资金............................................................................................. 1.1 岗位责任与授权批准制度............................................................................................. 1.1.1 资金岗位责任制度........................................................................................... 1.1.2 关键岗位轮换制度........................................................................................... 1.2 现金和银行存款管控制度............................................................................................. 1.2.1 企业现金管理办法........................................................................................... 1.2.2 现金集中收付制度........................................................................................... 1.3 票据及有关印章管理办法............................................................................................. 1.3.1 企业票据管理办法........................................................................................... 1.3.2 企业印章管理办法........................................................................................... 1.4 资金管理的相关文件资料............................................................................................. 1.4.1 银行对账单....................................................................................................... 1.4.2 资金支付申请................................................................................................... 第2章企业内部控制规范——采购............................................................................................. 2.1 岗位责任与授权批准制度............................................................................................. 2.1.1 采购岗位责任制度........................................................................................... 2.1.2 采购授权审批制度........................................................................................... 2.2 请购与审批管控办法..................................................................................................... 2.2.1 采购申请管理办法........................................................................................... 2.2.2 采购预算管理办法........................................................................................... 2.3 采购与验收管控规范..................................................................................................... 2.3.1 采购管理制度................................................................................................... 2.3.2 验收管理制度................................................................................................... 2.4 采购付款管控制度......................................................................................................... 2.4.1 预付账款及定金审批制度............................................................................... 2.4.2 采购物品退货管理办法................................................................................... 2.5 采购管理的相关文件资料............................................................................................. 2.5.1 请购单............................................................................................................... 2.5.2 采购订单........................................................................................................... 第3章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存货............................................................................................. 3.1 岗位责任及授权批准制度............................................................................................. 3.1.1 存货业务岗位责任制度................................................................................... 3.1.2 存货业务授权批准制度................................................................................... 3.2 存货请购与采购规范..................................................................................................... 3.2.1 存货采购申请审批制度................................................................................... 3.2.2 存货预算编制管理细则................................................................................... 3.3 验收与保管管控规范..................................................................................................... 3.3.1 存货入库验收管理制度................................................................................... 3.3.2 企业存货保管管理制度................................................................................... 3.4 领用发出与盘点规范..................................................................................................... 3.4.1 存货领用发出管理制度...................................................................................

企业内部控制实施细则手册(最全)

《企业内部控制实施细则手册》目录 第1章资金内部控制实施细则 1.1 资金管理目标 1.1.1 资金业务目标 1.1.2 资金财务目标 1.2 资金业务风险 1.2.1 资金运营风险 1.2.2 资金财务风险 1.3 资金管理业务流程 1.3.1 现金管理业务流程 1.3.2 银行存款管理业务流程 1.4 资金管理业务相关办法、规范、制度 1.4.1 现金管理办法 1.4.2 银行存款制度 第2章采购内部控制实施细则 2.1 采购管理目标

2.1.1 采购业务目标 2.1.2 采购财务目标 2.2 采购业务风险 2.2.1 采购经营风险 2.2.2 采购财务风险 2.3 采购管理业务流程 2.3.1 请购与审批控制流程 2.3.2 采购与验收控制流程 2.4 采购管理业务流程相关细则、办法、规定、制度2.4.1 采购授权与审批制度 2.4.2 采购与验收控制细则 第3章存货内部控制实施细则 3.1 存货管理目标 3.1.1 存货业务目标 3.1.2 存货财务目标 3.2 存货业务风险 3.2.1 存货管控风险

3.2.2 存货财务风险 3.3 存货管理业务流程 3.3.1 请购与采购控制流程 3.3.2 验收与保管控制流程 3.4 存货业务流程相关细则、办法、制度3.4.1 验收与保管制度 3.4.2 领用与发放办法 第4章销售内部控制实施细则 4.1 销售管理目标 4.1.1 销售业务目标 4.1.2 销售财务目标 4.2 销售业务风险 4.2.1 销售经营风险 4.2.2 销售财务风险 4.3 销售管理业务流程 4.3.1 销售业务流程 4.3.2 发货业务流程

集团公司内部控制手册

中国**集团有限公司 内部控制手册 (2013 年 9 月版)
二零一三年九月

目 录
第一章 总则................................................................................................................................... 2 一、编制《内部控制手册》目的、依据 ............................................................................... 2 二、 《内部控制手册》的适用范围 ......................................................................................... 2 三、内部控制基本原则 ........................................................................................................... 2 四、内部控制手册的更新 ....................................................................................................... 2 第二章 公司组织架构................................................................................................................... 3 一、公司组织机构职责 ........................................................................................................... 3 二、总经理办公会工作流程 ................................................................................................... 4 三、投资决策委员会与风险控制委员会工作流程 ............................................................... 5 第三章 业务决策管理流程 ........................................................................................................... 9 一、股权投资类业务决策管理流程 ....................................................................................... 9 二、固定收益类业务决策管理流程 ..................................................................................... 13 三、权益类投资业务决策管理流程 ..................................................................................... 16 四、保理、代理票据、发票融资业务决策与操作流程 ..................................................... 20 五、产权交易代理业务决策与操作流程 ............................................................................. 24 第四章 全面风险管理................................................................................................................. 26 一、项目风险审查管理流程 ................................................................................................. 26 二、风险事件调查与处置工作流程 ..................................................................................... 28 第五章 合同管理......................................................................................................................... 30 第六章 资金管理......................................................................................................................... 33 一、资金收付管理流程 ......................................................................................................... 33 二、费用报销管理流程 ......................................................................................................... 34 第七章 全面预算管理................................................................................................................. 37 一、财务预算管理流程 ......................................................................................................... 37 二、费用预算管理流程 ......................................................................................................... 38 三、经济活动分析协调会管理 ............................................................................................. 40 四、对所属公司的财务管理 ................................................................................................. 40 第八章 固定资产管理流程 ......................................................................................................... 42 第九章 内部审计管理................................................................................................................. 44 第十章 员工招(选)聘管理 ..................................................................................................... 46 第十一章 其他日常管理流程 ..................................................................................................... 49 一、印信管理流程................................................................................................................. 49 二、档案管理流程................................................................................................................. 52 三、规章制度管理流程 ......................................................................................................... 54 四、信息管理流程................................................................................................................. 56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