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析:多囊肾与肾囊肿

辨析:多囊肾与肾囊肿
辨析:多囊肾与肾囊肿

---------------------------------------------------------------最新资料推荐------------------------------------------------------

辨析:多囊肾与肾囊肿

辨析:

多囊肾与肾囊肿多囊肾和肾囊肿是囊肿性肾脏病中最常见的两种,此外还有肾髓质囊肿,获得性肾囊肿等。

多囊肾是肾脏皮质和髓质出现的无数囊肿的一种遗传性肾病,常见的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型(又叫成人型多囊肾),常见发病年龄为 40 岁以后,但从我们临床观察,由逐步前提之势,常表现为肾肿大,两侧受累程度可有明显差别,皮髓质满布大小不等的囊肿,直径 0、 1-数厘米。

约 20~50%的人伴多囊肝, 10~20%伴脑动脉病, 10%伴脾囊肿,由此可见,多囊肝也是多囊肾的一个并发症;而肾囊肿又叫单纯性肾囊肿,主要见于成年人, 50 岁以上更多见,常表现为一侧或两侧肾脏有 1 个或少数几个囊肿,直径一般 0.5 厘米,成孤立球形,多在皮质,并能改变肾外形。

单纯性肾囊肿与多囊肾有什么不同从发病机理上讲,与多囊肾不同,单纯性肾囊肿不是由先天遗传而是后天形成的。

过去曾认为它是由局部缺血造成,近年来的研究认为可能是由肾小管憩室发展而来。

随年龄增长,远端小管和集合管憩室增加,单纯性肾囊肿的发生率亦随之增加。

单纯性肾囊肿自然变化缓慢,有人曾用 B 超进行数年追踪

1 / 18

观察,发现其中只有少部分发生变化,主要是数目的增加,其次是大小的轻度增加,少数轻度缩小。

单纯性肾囊肿一般不会出现症状,常因其他目的作尿路 X 线、腹部 B 超或 CT 检查时无意被发现。

可以出现血尿和局部疼痛,也可出现肾盏梗阻和继发感染,但不会导致肾功能衰竭。

一、病因病机方面:

多囊肾是常染色体遗传病,多发肾囊肿可以是先天的(胚胎时期形成),可是创伤、炎性、肿瘤等引起。

二、家族史:

多囊肾家庭成员中有类似患者,多发肾囊肿患者家族中往往无类似患者。

三、囊内容物:

多囊肾内为尿液,多发肾囊肿内是体液(似血浆)其中含红细胞等。

四、并发症及危害:

多囊肾可出现血尿、高血压、浮肿、肾功能不全、尿毒症,多发肾囊肿一般不会出现高血压、肾功能不全等。

五、多囊肾可以控制囊体发展消除症状,多发肾囊肿控制或缩小囊体,较小者可消除。

1、尿的检查尿常规正常,若囊中压迫肾实质或合并有囊内感染,尿中可出现小量红细胞和白细胞。

---------------------------------------------------------------最新资料推荐------------------------------------------------------ 2、 B 超能了解囊肿的个数、大小、囊壁的情况。

并可与肾实质性肿块相鉴别,为首选检查方法。

典型的 B 超表现为病变区无回声,囊壁光滑,边界清楚;当囊壁显示不规则回声或有局限性回声增强时,应警惕恶性变;继发感染时囊壁增厚,病变区有细回声,囊内有出血时回声增强。

当显像提示有多个囊肿时,应与多房性囊肿,多囊肾相区别。

3、静脉肾盂造影(ivp)能显示囊肿压迫肾实质的程度,并可与肾积水相鉴别。

二、进一步检查 CT,对 B 超检查不能确定者有价值,囊肿伴出血、感染、恶变时,呈现不均质性, CT 值增加,当 CT 显示为囊肿特征时,可不必再作囊肿穿刺。

三、诊断要点 1、本病早期一般无症状,常在体检 B 超时被发现,囊肿直径>10cm 时,引起症状。

主要为腰腹部胀痛囊内感染出血时疼痛加重。

2、体查偶可在腰腹部们到囊性包块。

3、 B 超常可明确诊断,疑有恶性变时可采用进一步检查所列的方法。

4、本病应与肾癌、肾积水、肾多房性囊肿、多囊性相鉴别。

多囊肾与肾囊肿有什么区别?很多人都把多囊肾和肾囊肿混为一谈,广义的肾囊肿包括多囊肾,而狭义的肾囊肿则是指多

3 / 18

发性肾囊肿,此时的肾囊肿和多囊肾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疾病。

如果是肾囊肿,那么可以是多发也可以是单发;可以是单侧也可以是双侧。

如果是多囊肾,那么一定是多发、双侧;而且不叫囊肿而是叫囊泡。

它们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病因病机方面:

多囊肾是常染色遗传病,多发肾囊肿可以是先天的(胚胎时期形成),可是创伤、炎性、肿瘤等引起。

2、家族史:

多囊肾家庭成员中有类似患者,多发肾囊肿患者家族中往往无类似患者。

3、囊内容物:

多囊肾内为尿液,多发肾囊肿内是体液(似血浆),其中含红细胞等。

4、并发症及危害:

多囊肾可出现血尿、高血压、浮肿、肾功能不全、尿毒症,多发肾囊肿一般不会出现高血压、肾功不全等。

5、预防:

多囊肾可以控制囊体发展消除症状,多发肾囊肿控制或缩小囊体,较小者可消除在治疗上,西医对肾囊肿和多囊肾只有对症采用外科治疗,不仅不能除根而且容易导致病情复发,此时便需

---------------------------------------------------------------最新资料推荐------------------------------------------------------ 要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

可以使囊肿从根本上缩小,但相对于肾囊肿来说,多囊肾是遗传性疾病不能除根,考虑到多囊肾如果不进行治疗后期会逐渐发生纤维化,发展到肾功能不全,所以家族中一旦有一人检查患有多囊肾,其他人也应该进行检查。

近日受问题奶粉事件影响,公众加强了对肾脏的检查,从而对肾病有了新的认识。

更多的健康人被检测出患有不同类型的肾病,有肾结石、肾囊肿、多囊肾、肾积水等。

中国肾病就医网肾病专家免费咨询平台(专家门诊留言、专家免费 800 咨询热线、专家在线客服),短短几日解答了数百名患有此类肾脏病变患者的疑问。

从这些咨询的问题中,以咨询肾结石和肾囊肿的人数占绝大多数比例。

许多病人被检测出其两侧肾脏长有多个囊肿,当专家深入询问其患有的是多发性肾囊肿还是多囊肾时,许多病人都产生了相同的疑问:

肾脏多发性肾囊肿不就是多囊肾吗?难不成还是两个不同的肾病?的确,多发性肾囊肿和多囊肾是两种不同的肾病类型,但往往容易被大众误认为是同一种肾病的不同称谓。

其实,对这一观点的认识,之前就有许多的肾囊肿病

5 / 18

人问过。

上图即为中国肾病就医网肾病专家在线客服平台的一位多囊肾病人就此提出的疑问。

为什么多囊肾和双肾多发性肾囊肿是两种不同的肾病呢?首先,从肾脏囊肿形成的原因说起。

多发性肾囊肿可以是先天性的,多数是偶然体检时才被检出,因为其肾脏囊肿的存在并没有引起病人出现明显的异常症状。

此外,多发性肾囊肿也可能是创伤、炎症、肿瘤等所致。

而多囊肾是一种常染色体遗传性疾病,通常与身居来。

当自己患有多囊肾时,通过追溯其家族史,可能别的家庭成员也患有此病,如叔舅姑姨、爷奶、父母兄弟姐妹等。

其次,从肾脏囊肿内的物质判定。

多发性的肾囊肿病人,其肾脏囊内为体液,类似于血浆物质,其中含有红细胞等。

而多囊肾病人囊肿内的液体则为尿液。

最后,从肾脏囊肿发生的临床症状和治疗鉴别。

多发性肾囊肿病人无症状出现时对肾脏的损害轻微,无症状的病人即使囊肿稍偏大也可不行治疗。

此外,多发性肾囊肿病人出现异常症状表现时多见于 50 岁以上中老年人,临床多表现有腰痛、排尿异常等,但一般不会出现高血压、肾功能不全等表现。

而多囊肾病人多数在 40~50 岁间发病,少数还可在 20~30 岁

---------------------------------------------------------------最新资料推荐------------------------------------------------------ 时即出现临床表现,主要的临床则表现有腰痛、血尿、浮肿、高血压、肾功能不全,甚至发生尿毒症。

不管是多发性的肾囊肿,还是多囊肾,当病人在临床上出现了如上述的异常症状表现时,一定要接受就医诊断,如需要治疗时则应积极接受规范性的治疗方案,防止囊肿不断增大,压迫肾脏而造成肾脏病理性损伤,最终导致病情恶化性进展。

尤其是多囊肾病人,更应该将囊肿的生长趋势控制住、并有效消除其临床症状。

如何正确区别多囊肾与多发性肾囊肿?加入时间:

2008-10-8 13: 32: 06 多囊肾和多发性肾囊肿不是一种病。

因医学分科太细,病种繁多,的确相当多的人把这两种病混为一谈。

应该说区别两者并不难:

1、病因病机方面:

多囊肾是常染色遗传病,多发肾囊肿可以是先天的(胚胎时期形成),可是创伤、炎性、肿瘤等引起。

2、家族史:

多囊肾家庭成员中有类似患者,多发肾囊肿患者家族中往往无类似患者。

3、囊内容物:

7 / 18

多囊肾内为尿液,多发肾囊肿内是体液(似血浆),其中含红细胞等。

4、并发症及危害:

多囊肾可出现血尿、高血压、浮肿、肾功能不全、尿毒症,多发肾囊肿一般不会出现高血压、肾功不全等。

5、预防:

多囊肾可以控制囊体发展消除症状,多发肾囊肿控制或缩小囊体,较小者可消除。

肾囊肿是最常见的肾脏异常,任何年龄均可发生,但 2/3 以上的患者见于 50 岁以上中老年人,被认为是衰老的改变。

肾囊肿常偶然被发现,很多患者系体检查出,大多数肾囊肿不引起任何症状。

如引起腰部胀痛或尿频、尿急、尿痛、尿血等泌尿系感染时,一般囊肿均较大,直径在 5cm 以上。

肾囊肿的治疗需因人因病情而异,不可一概而论。

因为肾囊肿发展慢,在无症状时不损害肾脏,对健康无危害,且患者发现时一般年龄较大,因此对于无症状的患者,即使囊肿较大也可不行治疗,而采取定期复查肾脏 B 超;如患者腰部疼痛、排尿异常系由于肾囊肿引起,且肾囊肿直径在 5cm 以上,可采取手术治疗,但容易复发等。

多囊肾多由先天遗传或后天失养,肾气受损,络脉不和致肾囊血水内聚的内脏囊类疾病。

---------------------------------------------------------------最新资料推荐------------------------------------------------------ 多囊肾是先天性的,但早期并无任何症状,有的病人在 20-30 岁出现症状,大多数在 40-50 岁时出现症状。

根据医生的经验,症状出现的年龄越轻越不好。

多囊肾、肾积水引起的肾脏体积改变(治疗后可逐渐恢复正常)、皮质变薄、功能降低、结构紊乱等肾脏器质性病变;并可消除腰部的疼痛、畏寒、酸困、麻木、无力等症。

常见如下临床表现:

1.腰、腹局部不适或隐钝痛;

2.血尿(镜下或肉眼);

3.蛋白尿和白细胞尿;

4.高血压;

5.反复发作尿路感染;

6.肾功能损害;

7.肾脏肿大;

8.肾外表现,包括多囊肝和颅内动脉瘤等。

多囊肾是整个肾脏长满大大小小的囊肿,这些囊肿会随年龄增大而长大,这样会压迫肾脏,使肾脏的结构受到损害,减少产生尿的肾单位数目,到后来肾脏受损害到不能维持人正常的生命,这时会出现尿毒症。

多囊肾的常见症状是高血压,血尿,肾脏增大,尿路感染,囊肿有出血时会腰部疼痛,感染时会腰痛,发热,有肾积水时会腰部酸痛,合并结石时会有肾绞痛,血尿等。

早期的多囊肾主要是对症治疗,控制血压和感染,中期可行手术治疗,手术可去掉较大的囊肿,减轻对肾脏的损害,延长肾脏使用时间,晚期病人只有靠透析(如血透)来代替肾脏工作了。

9 / 18

如果透析后多囊肾经常出血,感染,应当开刀切除,如要做肾移植,也最好切除。

多囊肾的患者平时要注意不用有肾毒性的药物,多饮水防止感染和结石,防止腰部受撞击,服用有效的降血压药,这样可延长肾脏生命。

采用中医药治疗,效果理想。

过去一直采用手术治疗多囊肾该病,但手术不仅不能彻底治愈多囊肾,还给患者带来新的肉体和精神上的创伤,更重要的是手术后不久,一般为 6 个月左右,许多患者原有症状又复发,而且会逐渐较过去加重,肾功能急转直下,药物治疗相对来说无新创伤,痛苦小,患者比较愿意接受,通过用药可以消除症状,控制囊体发展或缩小囊体,稳定病情,使肾功能恢复正常或接近正常,达到临床控制之目的。

因该病是遗传病,是由基因决定的,所以,将来医学发展了,有可能从基因方面治疗本病。

一、多囊肾和肾囊肿有何区别?多囊肾与肾囊肿并不是一种病。

多囊肾和肾囊肿是囊肿性肾脏病中最常见的两种,但其发病机理不同。

多囊肾是肾脏皮质和髓质出现的无数囊肿的一种遗传性肾病,常见的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型(又叫成人型多囊肾),常见发病年龄为 40 岁以后,但从临床观察,多囊肝也是多囊肾的一个并发症;

---------------------------------------------------------------最新资料推荐------------------------------------------------------ 而肾囊肿又叫单纯性肾囊肿,主要见于成年人, 50 岁以上更多见,常表现为一侧或两侧肾脏有 1 个或少数几个囊肿,直径一般 0.5-数厘米,成孤立球形,多在皮质,并能改变肾外形。

二、如何解释单纯性肾囊肿发生的?单纯性肾囊肿的发生原因尚不完全清楚,可能与先天性肾小球、肾小管结构异常和后天感染、情志变化、劳逸失当、饮食不周等有关。

在各种外因条件的作用下,或造成肾小管基底膜力量的减弱而逐步形成憩室,或导致小管上皮细胞代谢失常而脱落并异常增生,或局部缺血以及髓质和乳头间质纤维化等均可引起小管梗阻而使囊肿发生。

三、什么是多囊肾? 多囊肾系累及双侧肾脏的先天性疾病。

其肾内布满大小不等的囊肿,有的相互间可沟通,使肾脏体积增大并压迫肾实质,使其萎缩造成功能损害,直至慢性肾功能衰竭。

临床上多数病人可有家族史、男多于女,表现各异。

四、多囊肾的分型多囊肾分为两型:

婴儿型为染色体隐性遗传,常伴其它先天畸形,多于数月内死亡;成人型为染色体显性遗传,多中年发病,常伴有肝、脾、胰、卵巢、骨等器官的多囊性病变及颅内动脉瘤。

五、单纯性肾囊肿临床表现单纯性肾囊肿常被偶然发现,大多数无症状,一般直径达 1 0cm 时才引起症状,主要表现为侧

11 / 18

腹或背部疼痛,当出现并发症时症状明显,若囊内大量出血使囊壁突然伸张,包膜受压可发生腰部绞痛,继发感染时,除疼痛加重外,可伴体温升高和全身不适,一般无血尿,偶然囊肿压迫临近肾实质可产生镜下血尿,有时会引起高血压。

囊肿巨大时,在腰腹部可出现包块。

六、成人型多囊肾遗传规律如何?成人型多囊肾临床较常见,其发病率在千分之一到二,并且占终末期肾衰的 5%-1 0%.此病遵循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规律,即 1 、男女发病几率相等; 2、父母有一方患病,子女有 50%获得囊肿基因而发病,如父母均患此病,子女发病率增加到 75%; 3、不患病的子女不携带囊肿基因,其下代(孙代)也不会发病,即不会隔代遗传.真正不发病前多无症状,当症状出现后,病情可发展很快.是中年人尿毒症常见原因之一.也是遗传性肾病最多见的疾病之一。

七、成人型多囊肾有那些临床表现?(1 )腰腹部疼痛:

为多数病人的首发症状,呈持续性或阵发性不等,劳累后加重。

(2)血尿:

常为首发症状,约半数人出现,为间歇无痛性肉眼血尿。

(3)腹部肿物:

多在双侧上腹部摸到,肿块大小不一。

(4)可以有高血压伴头晕、头痛。

---------------------------------------------------------------最新资料推荐------------------------------------------------------ (5)肾功能不全:

肾功能检查明显异常,尿比重低而固定。

(6)约 1 /4 病人有肾绞痛表现及尿频、尿急等不适。

八、肾囊肿生长的特点是什么?由于囊肿的发生发展是内外两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囊肿主要随其生长的环境变化而变化,感染肾毒物质、情志、劳累、饮食等外界因素的变化直接影响囊肿生长的速度,这样就出现了囊肿生长时快时慢的现象,即具有不同阶段生长速度不一样的特点。

九、单纯性肾囊肿临床表现单纯性肾囊肿常被偶然发现,大多数无症状,一般直径达 1 0cm 时才引起症状,主要表现为侧腹或背部疼痛,当出现并发症时症状明显,若囊内大量出血使囊壁突然伸张,包膜受压可发生腰部绞痛,继发感染时,除疼痛加重外,可伴体温升高和全身不适,一般无血尿,偶然囊肿压迫临近肾实质可产生镜下血尿,有时会引起高血压。

囊肿巨大时,在腰腹部可出现包块。

由于多囊肾具有遗传性,所以其治疗应以防护为辅,尽量延缓囊肿的生长的速度。

对于治疗应从根本上纠正大量囊液分泌的状况。

微化中药活性物质,不仅能有够有效报制囊液分泌,并能够为受损肾脏提供修复物质,从抑制引发多囊肾的根源入手,能够有效治疗多囊肾。

13 / 18

多囊肾肾囊肿 B 超检查本文点击数:

2008 年 4 月 7 日肾脏 B 超检查主要是检查肾脏的大小及形态的改变,包括内部结构的改变,肾脏 B 超检查异常时多提示出现这些病变。

最主要的是多囊肾和肾囊肿的 B 超检查。

正常肾脏形态的结果为:

双肾形态正常,肾实质回声正常,集合系统无分离,其内未见异常回声。

在鉴别肾肿块是囊性还是实质性,肾囊肿及多囊肾超声诊断准确率 100%,而且肾脏 B 超检查可发现 5 毫米以上的囊肿早于静脉尿路造影。

另外肾脏 B 超对肾盂积水的检查符合率达 90%,肾盂积水如单侧见于输尿管狭窄、结石、肿瘤及同侧输尿管病变;双侧肾盂积水则为膀胱(神经源性膀胱)或尿道梗阻所致。

下面主要从受累肾脏、肾脏大小、肾脏轮廓形态、肾实质回声及集合系统回声等方面对多囊肾、多发性肾囊肿、肾积水介绍相应的肾脏 B 超检查异常结果:

多囊肾 B 超检查异常:

一般受累肾脏为双肾,双肾增大,外表欠光滑,不显示肾实质回声,声像图显示多个大小不等,互补相通的无回声区;后方回声增强、可有边侧声影。

多发性肾囊肿 B 超检查异常:

---------------------------------------------------------------最新资料推荐------------------------------------------------------ 常为单侧肾脏受累,肾脏呈局部性增大;肾脏外部形态隆起,肾实质回声:

非囊肿区正常;集合系统回声正常或受压;声像图显示肾脏多个部位呈无回声区。

后方回声明显,边侧声影明显增强。

肾积水 B 超检查异常:

单肾或双肾受累,明显积水时肾脏增大,肾脏形态完整、光滑,中、重度肾积水时肾实质回声变薄;集合系统回声呈无回声区肾囊肿分为多囊肾和单纯性囊肿前两者预后不好; 成人型多囊肾是一种先天遗传性疾病。

由他遗传多囊肾分为婴儿型、小儿型及成人型。

如果父母一方为多囊肾患者,方式决定着多囊肾有代代遗传倾向。

其每生一个子女就有 50% 风险患多囊肾。

囊肿不但牵拉肾脏包膜引起腰部不适,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增大。

也会压迫肾脏影响肾功能。

且多见于成年人 , 单纯性的肾囊肿 , 临床上较常见。

其发生机制与肾小管的梗阻局部缺血和先天性的发育障可以分为单发囊肿和多发性囊肿,碍有关。

两者预后不同。

15 / 18

又对此病了解甚少的话类型严重水平需视患者病情发展所致阶段来进行诊断。

所以如果得知自己患肾囊肿。

这样便于患者了解自己的病情,肾病专家建议:

专业治疗肾病的医院进行全面诊断咨询。

得知病情轻重水平同时遵医嘱从生活和饮食上加以注意,严重的话配合相应的专业治疗和护理。

防止病情加重。

多囊肾和多发性肾囊肿是否是孪生兄弟?相关搜索: 多囊肾多发性肾囊肿肾囊肿 |所属栏目:

多囊肾提要:

多囊肾和多发性肾囊肿不是一种病。

因医学分科太细,病种繁多,的确相当多的医生把多囊肾和多发性肾囊肿这两种病混为一谈。

多囊肾和多发性肾囊肿不是一种病。

因医学分科太细,病种繁多,的确相当多的医生把多囊肾和多发性肾囊肿这两种病混为一谈。

下面我院专家详细介绍一下多发性肾囊肿疾病。

多囊肾系累及双侧肾脏的先天性疾病。

其肾内布满大小不等的囊肿,有的相互间可沟通,使肾脏体积增大并压迫肾实质,使其萎缩造成功能损害,直至慢性肾功能衰竭。

多囊肾分为两型:

---------------------------------------------------------------最新资料推荐------------------------------------------------------ 专家指出什么是多囊肾,婴儿型为染色体隐性遗传,常伴其它先天畸形,多于数月内死亡; 成人型为染色体显性遗传,多中年发病,常伴有肝、脾、胰、卵巢、骨等器官的多囊性病变及颅内动脉瘤。

多发肾囊肿是最常见的肾脏异常,任何年龄均可发生,大多数肾囊肿不引起任何症状。

如引起腰部胀痛或尿频、尿急、尿痛、尿血等泌尿系感染时, 一般囊肿均较大,直径在 5cm 以上。

病因病机:

多发肾囊肿可以是先天的(胚胎时期形成),可是创伤、炎性、肿瘤等引起。

家族史:

多发肾囊肿患者家族中往往无类似患者。

囊内容物:

多发肾囊肿内是体液(似血浆),其中含红细胞等。

并发症及危害:

多发肾囊肿一般不会出现高血压、肾功不全等。

预防:

多发肾囊肿控制或缩小囊体,较小者可消除. 由于本病大多数体积不大、无症状,不影响肾功能,且自然变化缓慢或者不会发生什么变化,故一般无需治疗,但应每半年至一年复查一次。

17 / 18

对直径超过 4 厘米比较大的囊肿,可考虑穿刺抽液,然后注入四环素或无水酒精行囊肿硬化治疗以防复发。

刘家兰医生讲述肾囊肿的危害和治疗方案

肾囊肿有哪些危害?如何治疗? 伴随慢性肾病越来越受到大众的重视,肾囊肿这一肾病也越来越多的被大众所熟知。肾囊肿已经成为慢性肾病中所占比例较大的一类肾脏疾病。从临床角度分析,肾囊肿分为两种。第一种是肾脏内发生单独一个充满液体的囊,发生的原因不明。这种囊肿经过数年发展,慢慢地长大,但不可能造成问题,除非囊壁上发生癌变。单纯性肾囊肿在人群中的发病比例相对较小。另一种囊肿是一种先天性的遗传性疾病,名叫多囊肾。患有多囊肾病时,病人两侧肾脏都会发生许多大小不同的囊肿。 肾囊肿有哪些症状? 单纯性的肾囊肿没有症状,只有在它变得很大,引起腰背部疼痛时,才会有症状出现。发生单一的肾囊肿时,有时你可用手指摸到腹部有一个软块。而多囊肾病偶尔会引起血尿(尿中带血),或肾盂肾炎反复发作。在大多数情况下,多囊肾病是没有症状的,除非囊肿终于取代了太多的肾组织,引发慢性肾衰竭。当此病到了引发慢性肾衰竭的地步时,症状才开始出现。 肾脏囊肿通常都是在由于某种其他原因去做检查时被发现的。许多肾脏囊肿患者并不知道他们有这种疾病。不过,严重的多囊肾疾病极为少见。在美国,约有2%的慢性肾衰竭疾病是肾囊肿所造成。 肾囊肿有哪些危害? 单纯性的肾囊肿的唯一危害就是可能发展成恶性囊肿,不过这很少发生,而多囊肾病则可能导致慢性肾衰竭,这一肾囊肿的恶化进展过程与病人对自身所患疾病的重视程度以及规范治疗与否密切相关。 肾囊肿确诊后,应该如何处理? 如果你患有单一性的肾囊肿,往往在因其他疾病进行检查时,才被发现。由于囊肿会有癌细胞的可能,所以医生会叫你接受进一步的检查——例如做超声波检查,甚至是做囊肿吸引手术(医生用针穿刺囊肿),抽出囊肿内的液体来做检查。在局部麻醉后实施肾囊肿吸引手术,患者通常无疼痛感。如果囊肿液体内的细胞检查结果一切正常,而巨囊肿也没有扩大到足以造成肾损伤或引起极度不适,通常你就不需要进一步的诊治。 医生可能是在检查你的别种疾病时,碰巧发现你患有多囊肾疾病的,但如果你知道自己家中有人患过这种疾病,你和你的家人应该去向医生咨询。为了防止在将来可能发生的问题,你应该定期做身体检查。即使在你应该去检查身体时,你觉得一切都很好,亦应坚持,因为,如果肾脏囊肿发展,可能导致恶性。你最好是在早期就有警惕,才能及时加以防止。 用“木头生蘑菇”原理解析中西医治疗肾囊肿的区别 有一位在北京工作的杭州人,她32岁,因为右肾长了个4.5*5.3cm的囊肿而到北京某医院。就诊医生给她检查,说这个肾囊肿没有办法,只能手术切掉了。 因此,她来问我中医有没有办法? 我跟她讲,我说既然能长出来,从中医的理念上看,它就能够消下去。她说这不可能,人家西医都说了,只能切除,不能消。解释无效后,我说那你自己解决吧,于是她在北京某大医院做了手

中医治疗单纯性肾囊肿患者的临床分析

中医治疗单纯性肾囊肿患者的临床分析 发表时间:2018-10-30T14:48:19.843Z 来源:《世界复合医学》2018年第08期作者:张云竹 [导读] 活血消囊方治疗单纯性肾囊肿疗效较好且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36 摘要:目的:了解单纯性肾囊肿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中医治疗对单纯性肾囊肿的作用大小。方法:采用自拟活血消囊方的中医方式对我院78例单纯性肾囊肿患者进行治疗,观察中医治疗的效果。基本方采用桃仁、红花、川芎、桂枝、皂角刺、王不留行、生地、赤芍、炮甲片等组成。结果:治愈19例,好转58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8.7%。治疗过程中未见明显副作用。结论:活血消囊方治疗单纯性肾囊肿疗效较好且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中医治疗;单纯性肾囊肿;临床分析 Clinical analysi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treating patients with simple renal cyst Abstract: 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clinical features of patients with simple renal cysts and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medical treatment on simple renal cysts. Methods: 78 patients with simple renal cysts in our hospital were treated with self-made blood-supplying capsules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 The basic formula consists of peach kernel, safflower, Chuanxiong, Guizhi, saponin, Wang Wuliu, Shengdi, Chishao, and cannon. Results: 19 case was cured, 58 cases were improved, 1 case was ineffective, and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98.7%. No significant side effects were observed during the treatment. Conclusion: Huoxue Xiaopi Recipe is effective and safe in the treatment of simple renal cysts, which is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Key words: 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 simple renal cyst; clinical analysis 单纯性肾囊肿在肾囊性疾病中最常见,多为单侧单发,少有单侧多发,双侧发生则少见。本病多见于成年人。单纯性肾囊肿一般疗效较佳,除非囊肿很大,一般不影响肾功能,故趋向于非手术治疗,但如囊壁有癌变或同时并发肾癌,则应及早手术。单纯性肾囊肿常于成年时期发病,一般无临床症状,不影响肾功能,偶尔由于出现血尿而就诊,绝大多数患者是在做B超或CT检查时偶然发现,尿液检查正常,血尿罕见,但肾囊肿可引起腹痛及发现腹部包块、高血压等,如囊肿破入肾盂肾盏系统,可有血尿,囊肿亦可导致肾盂、肾盏梗阻症状。在治疗上,主要的治疗方法是西医的常规操作:单纯性肾囊肿多无症状,对肾脏功能和周围组织影响不大,一般不需治疗,只要每半年到1年随诊。当继发感染时,鉴于抗生素能穿透囊壁,进入囊腔,可首先采用抗生素治疗和超声引导下穿刺引流。失败无效时再考虑开放手术。若证实囊肿有癌变或伴发肾癌,应尽早手术治疗。如果囊肿直径较大,超过5cm或产生周围组织压迫症状、引起尿路梗阻,则需要行囊液抽吸术并囊内注射硬化剂。常用的硬化剂有无水酒精和氟聚硅醇,后者比前者安全。当上述处理无效,症状或囊肿感染明显时,可行囊肿去除术或肾部分切除术。如因囊肿导致患肾严重感染,肾功能已严重受损而对侧肾功能正常时,可作肾切除术。类似的办法虽然能快速切除囊肿,但对身体影响较大且容易复发,因此探讨西医上对于单纯性肾囊肿的治疗方法。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2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78例单纯性肾囊肿为对象进行研究,其中男性41例,女性37例;年龄28~60岁;病程3个月到8年,平均1.8年;包括14例囊肿穿刺后复发者。全组中有70例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腰痛腰酸、血尿等症状, 8例无自觉症状,于体检时发现。舌红苔黄,脉滑数。 1.2方法 本组病例将全部采用中药活血消囊方加味治疗,组成方: 桃仁12g、红花10g、川芎12g、桂枝6g、皂角刺10g、王不留行10g、生地 15g、赤区10g、瞿麦25g、炮甲片10g。肾虚腰酸明显加川断15g、杜仲15g;气虚加黄芪30g、白术10g;阴虚内热明显用知母10g、黄柏10g;脾肾阳虚型加用熟附子12g、吴茱萸6g、去生地、赤芍; 湿热下注加用瞿麦40g、大黄8g、滑石15g;见有血尿加用大小蓟各15g、白茅根30g。通过使用中医疗法观察患者的单纯性肾囊肿的治疗效果。除了全部使用中医治疗的方式外,还通过一些辅助检测方法进行相关判断,辅助检查: B型超声波显示肾实质内出现1个或多个圆形液性暗区,壁薄光滑1. 5~ 8. 2cm 大小不等,如囊肿内出血,则见液性暗区有细光点。 1.3诊断标准 治愈: 自觉症状消失, B超检查未见囊肿,随访半年无复发。好转: 症状消失, B型超声显示囊肿较前缩小。无效: 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及B超检查无变化。 1.4典型案例 患者男,56岁,初诊于2001年6月,自诉腰酸,小便频数,淋漓不尽,口苦且干,口干不欲饮水,舌苔黄腻,脉滑数。B超示:左肾囊肿4.3×3.8cm,据脉症活血消囊方加味治疗,加用瞿麦40g、黄柏10g、知母9g、滑石15g水煎服,早晚各1次,7剂后腰酸缓解,效不更方,连服1月,复查B超左肾囊肿1.5×2.3cm,无任何自觉症状,随访至今病况稳定。 2.结果 本组病例服药15~200剂,临床治愈19例,好转58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8.7%。治疗过程中未见明显副作用。活血消囊方治疗单纯性肾囊 肿疗效较好且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3.讨论 单纯性肾囊肿至今病机不明,近来认为是肾小管憩室发展而来,西医一般行囊肿穿刺注入硬化剂或手术切除,因有各种并发症且难以避免

肾囊肿

肾囊肿是常见的肾脏良性病变,多为单侧和单发,可发病于任何年龄,多见于成年人。文献报道,40岁以下发病率为20%,60岁以上为33%,男女比例为 1.88∶1[1]。临床上单纯性肾囊肿,直径小于4 cm无明显临床症状,如腰痛、血尿、高血压者无需处理,可定期随访,每3~6个月复查B超。直径大于4 cm,出现腰痛、血尿、高血压、尿路梗阻、感染及怀疑恶变倾向时就需尽早手术治疗[2]。传统采用开放性肾囊肿去顶减压术和肾囊肿穿刺注入硬化剂治疗。开放性肾囊肿去顶减压术手术疗效肯定,但是手术时间长、创伤大、并发症多、病人耐受性差,且术后恢复慢。经皮穿刺肾囊肿吸取囊液后注入硬化剂是一种微创的治疗方法,创伤小、操作简单、费用低,但受囊肿位置的限制,对于肾上极和中极腹侧囊肿穿刺困难且易引起出血、腹内脏器损伤、气胸、剧烈疼痛、硬化剂外溢或进入集合系统等并发症。更重要的是术后易复发,KELLOGG等[3]研究显示复发率高达44%。 近年来,随着腹腔镜技术在泌尿外科领域的广泛应用[4],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减压术成为治疗肾囊肿的主要方法,该手术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康复快及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并且术后基本无复发或仅个别复发,被认为是治疗肾囊肿的理想术式[5 7]。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减压术包括经腹腔和后腹腔两种入路,两种方法各有优缺点。经腹腔途径解剖清楚、视野清晰,建立手术腔隙省时安全,手术视野开阔,可以同时处理双侧肾囊肿。但易损伤腹腔脏器,左侧易损伤脾、胰腺,右侧易损伤下腔静脉。并且对肾背侧囊肿显露困难,对腹腔有手术史、外伤史、感染史的病人,经腹腔途径手术往往受到限制。经后腹腔途径手术创伤更小、恢复更快,并且克服了经腹腔途径的缺点,其适应证更广。缺点是手术操作空间较小、解剖标志不清、不能同时处理双侧肾囊肿、易损伤腹膜,同时对手术者的操作技术要求较高。有研究显示,上述两种手术途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恢复、住院时间等方面无明显差异[8 9]。本文结果与上述研究结果一致。两种手术途径的选择主要根据囊肿的位置,囊肿位于肾脏腹侧时经腹腔途径有优势,囊肿位于肾脏外侧或背侧时经后腹腔有优势。由于肾脏位于后腹膜间隙,综合考虑两种途径的优缺点,目前认为经后腹腔途径更具有优势,本组病例经腹腔途径者26例,经后腹腔者113例同样可以说明这个问题。 本组139例病人均行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减压术,手术均获成功,无中转开放者,无发生严重手术并发症者,疗效满意。在临床实践中我们有如下体会。①严格把握手术指征,肾囊肿直径大于4 cm,伴有临床症状如腰痛、发热、血尿、高血压、反复尿路感染或疑有恶变者可行手术治疗。②把握手术禁忌证,有下列情况者不行手术:囊肿直径小于4 cm,无症状且无肾功能损害;患有严重心肺疾病不能耐受手术者;凝血功能障碍者;有急性腹膜炎症状者;肾囊肿存在感染或局部粘连较重者。③术前完善检查,根据泌尿系B超、CT、静脉泌尿系造影等检查确定肾囊肿的位置、大小、数目及与周围血管、肾集合系统之间的关系,

刘家兰医生告诉我们:如何治疗肾囊肿

中医怎么治疗肾囊肿 中医怎么治疗肾囊肿?在了解这个问题前,我们先了解一下肾囊肿对患者的危害: 1、肾脏肿大:患有肾囊肿的肾可比正常的肾脏大出5—6倍,两侧可有明显差别。肾脏肿大早期需影像学检查才能发现,严重者腹部触诊即能发现。 2、腰腹部不适,疼痛:随着肾囊肿的逐渐增大,肾包膜张力增加或牵引肾蒂血管神经引起的。 3、引起肾绞痛:肾囊肿增大后,如突然出现剧疼常为囊内出血或继发感染,合并结石或出血后血块堵塞输尿管可引起肾绞痛。 4、蛋白尿:20~40岁病人中20%~40%有轻度持续性蛋白尿,24小时尿蛋白定量一般在1g以下。 5、高血压:是本病早期的常见表现,并直接影响预后。据报道,无氮质血症的病人近60%发生高血压;肾功能正常的病人中,合并高血压时肾脏明显大于血压正常者。 6、肾功能损害:一般肾囊肿在30岁之前很少发生慢性肾功能衰竭,至59岁时约有半数病人已丧失肾功能而替代治疗。 那么,中医是怎么治疗肾囊肿的呢?北京东城中医院肾病诊疗中心的肾病专家介绍说:中医治疗肾囊肿,主要遵循以下原则: 1、扶正固本: 多囊肾早期无显然临床症状,或时有腰部不适,或家族中有多囊肾病人,早期偏肾阳虚者补肾壮阳,偏肾阴虚者滋阴补肾。 2、活血化淤: 由于水湿瘀积肾内,可阻碍气机,导致气滞血瘀,气血水互结为患,故治疗时应留意活血化瘀。 3、标本兼顾: 多囊肾发展至后期,肾用先司,浊毒内停而成关格重症,故有湿浊者应利湿化浊;有水气者,应利水行气。 中医怎么治疗肾囊肿?中医特色疗法——“基因活肾逆转法”是选用青藏高原稀有草菌类活性因子,运用现代中医科学通过肠道吸收进入肾脏组织细胞,诱导肾基因,修复缺损的基因,同时依据肾囊肿病理改变特点,利用中药活血化瘀的特性,作用于肾脏微循环,改善囊壁四周供氧状况,软化囊壁,增加通透性,使囊内液通过增加的血液循环而被带走,囊液减少,囊肿自然减小。同时,通过药物活性物质,作用于囊壁内层分泌细胞,修复其正常功能,阻断其异常分泌,使囊内液不在分泌,囊肿从根本上逐渐减小。 “基因活肾逆转法”采用稀有植物菌中的特效成分——活性物质进入受损肾脏组织中,可激活受损组织细胞内的基因并促使其合成,加速其复制并加速受损组织内细胞合成,完善了对受损肾组织的修复及重建机制,加速其重建功能的发挥,促使肾囊肿时受损肾脏结构的改善,加速受损肾功能的恢复。“基因活肾逆转法打破了传统对中医治疗疾病起效缓慢的看法,此疗法为临床快速治疗肾囊肿、肾功能损伤奠定了牢固的治疗基础,并取得很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肾囊肿患者做什么运动比较好

肾囊肿患者做什么运动比较好 肾囊肿是比较常见的肾病,容易发生在老年人身上,这个时候的老人身体本身就不是很好,一旦患上肾囊肿,给身体产生的影响将会更加严重。为了更好的进行治疗,在接受专业性的技术进行医治之外,平时适当的进行身体方面的锻炼,也可以获得不错的效果。那么,肾囊肿患者做什么运动比较好?下面咱们就来详细了解下吧。 其实,对于肾囊肿患者应根据具体的病情情况来制定,一般患者在30岁以前没有什么大的防碍,此时大多数患者的囊肿虽然已经有轻微的互压,但囊肿之间相互压力还不是特别大,作一些安全性比较高的运动还是可以的,但不能参与一些碰闯性的运动,如打篮球类。 平时一些轻柔性的锻炼不会影响到肾脏。40岁左右的患者,此时一般囊肿已经产生相当大的压力,剧烈运动往往会带来囊肿破裂,因此在工作和生活中更要注意,避免碰闯肾部,特别是家庭妇女,在照看幼儿时避免幼儿调皮踢到肾区部位。在临

床上对于曾经出现过血尿的患者来讲,平时的活动更要注意安全,因为此时囊肿更加容易破裂,为了避免血尿再次产生,平时尽量作些弯腰角度小,颠簸轻的运动,平时坐也尽量座些与膝盖差不多高的坐位。晨练以散步或小跑为主。 预防方法: 1、肝肾囊肿大多是先天性的,也有单发的,也可多发的, 有时肝、肾囊肿同时存在,一般说肝肾囊肿对人体健康没有多大影响。 2、过大的肝肾囊肿。对脏器其本身或周围的器官可形成压 迫症状或有炎症,可用针吸治疗或手术减压治疗,炎症时要用抗菌药物治疗。 3、不形成压迫的肝、肾囊肿可以不予治疗,亦无有效治疗 措施。

4、掌纹诊断肝、肾囊肿十分可靠,一般不必做更多的检查。 5、可以正常工作和生活,较大的肝、肾囊肿,则应注意避免局部外伤。 6、肝、肾囊肿一般发展缓慢,不会癌变,预后良好。 运动能够改善肾囊肿患者的情况,所以肾囊肿患者做什么运动比较好是很多患者都比较关心的事情。肾囊肿并不是不能治好的,只是需要很长的时间,正规的治疗技术获得的效果非常理想,结合正确的运动方式,能够帮助患者尽快的恢复。

百度百科多囊肾

多囊肾(polycystic kidney)又名Potter(Ⅰ)综合征、Perlmann综合征、先天性肾囊肿瘤病、囊胞肾、双侧肾发育不全综合征、多囊肾、肾脏良性多房性囊瘤、多囊病。我国1941年朱宪彝首先报道,本征临床并不少见。多囊肾有两种类型,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型(婴儿型)多囊肾,发病于婴儿期,临床较罕见;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型(成年型)多囊肾,常于青中年时期被发现,也可在任何年龄发病。 多囊肾是肾脏的皮质和髓质出现多个囊肿的一种遗传性肾脏疾病。其发病具有家族聚集性男女均可发病。按遗传方式分为二型:(1)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型,此型一般到成年才出现症状;(2)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型,一般在婴儿即表现明显。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型多囊肾临床常见,约占终末期肾脏病的5%-10%。临床表现主要有肾脏肿大、血尿、蛋白尿、高血压,晚期可发生肾功能衰竭。 本病目前治疗主要是积极控制高血压等并发症和防治感染,保护肾功能,延缓尿毒症到来。出现尿毒症时可作透析治疗和肾移植。多囊肾是遗传性疾病。根据遗传学特点,分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ADPKD)和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多囊肾(AR PKD)两类。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常见。ADPKD 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其特点为具有家族聚集性,男女均可发病,两性受累机会相等,连续几代均可出现患者。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又称成人型多囊肾,是常见的多囊肾病。由于对本病的认识日益深入,预后明显改善。ARPKD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父母几乎都无同样病史。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多囊肾又称婴儿型多囊肾,为多囊肾中少见类型。常于出生后不久死亡,只有极少数较轻类型,可存活至儿童时代甚至成人。ADPKD 常见于成年时出现症状。囊肿在出生时即已存在,随时间推移逐渐长大,抑或在成年时发生和发展尚未完全阐明。但大多数患者的病变可能在胎儿时期即已存在。绝大多数为双肾异常。两侧病变程度不一致。其特征是:全肾布满大小不等的囊肿,直径由刚能分辨至数厘米不等。乳头和锥体常难以辨认。肾盂肾盏明显变形。囊内有尿样液体,出血或感染时呈不同外观。囊肿呈进行性长大,可能与细胞增殖的相关过程、细胞分泌功能的改变以及囊肿周围组织受损有关。ARPKD囊肿上皮细胞经培养后显示了与ADPKD不相同的性质:ADPKD囊液中有内毒素或Gram阴性细菌,而ARPKD囊液中则无。 病因 90%ADPKD患者的异常基因位于16号染色体的短臂,称为ADPKD1基因,基因产物尚不清楚。该区域的许多编码基因已被阐明并被克隆,可望在不久的将来,ADPKD1可被确认 。另有10%不到患者的异常基因位于4号染色体的短臂,称为ADPKD2基因,其编码产物也不清楚。两组在起病、高血压出现以及进入肾功能衰竭期的年龄有所不同。本症确切病因尚不清楚。尽管大多在成人以后才出现症状,但在胎儿期即开始形成。囊肿起源于肾小管,其液体性质随起源部位不同而不同,起源于近端小管,囊肿液内成分如Na+、K+、

肾囊肿(专业知识值得参考借鉴)

本文极具参考价值,如若有用请打赏支持我们!不胜感激! 肾囊肿(专业知识值得参考借鉴) 一概述肾囊肿是成年人肾脏最常见的一种结构异常,可以为单侧或双侧,一个或多个,直径一般2cm左右,也有直径达10cm的囊肿,多发于男性。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生率越来越高,单纯肾囊肿一般没有症状,只有当囊肿压迫引起血管闭塞或尿路梗阻时可出现相应表现,有可能对肾功能产生影响。当囊肿超过5cm,应进行相应的治疗,包括囊液抽吸术并囊内注射硬化剂或行手术治疗。我们通常见到的肾脏囊肿中,大多数是单纯肾囊肿,而遗传性肾脏囊肿性疾病所占比例相对较小。小于20岁者几乎没有单纯性肾囊肿,如果小于20岁的个体出现囊肿,要高度怀疑肾脏先天发育问题或遗传性肾脏囊肿性疾病。随着年龄的增长,肾囊肿的发生率越来越高,30~40岁间单纯肾囊肿的发生率为10%左右,到80岁时,单纯性肾囊肿的发生率达到50%以上。单纯肾囊肿多发于男性。二病因单纯肾囊肿不是先天性或遗传性肾脏病,而是后天形成的。一般认为,单纯肾囊肿来源于肾小管憩室。随着年龄的增长,肾小管憩室越来越多,到90岁时,每条集合管憩室数可达三个,因此可以解释单纯肾囊肿发病率随年龄增长的趋势。囊肿可以为单侧或双侧,可以为一个或多个。一般位于皮质深层或髓质,直径一般2cm左右,也有直径达10cm的囊肿。显微镜下囊壁被单层扁平上皮覆盖。囊肿内容物与血浆滤出液类似,囊液更新率高达每天20次之多。 三临床表现单纯肾囊肿一般没有症状,但是当囊肿压迫引起血管闭塞或尿路梗阻时可出现相应表现。本病常因其他疾病做尿路影像学检查时发现,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健康体检包括了腹部B型超声检查,单纯肾囊肿的检出率增高。 原来一直认为单纯性囊肿并不影响肾功能。但对肾脏CT检查的图像分析显示,经年龄,性别,原发肾脏病等校正后,有肾囊肿的患者比无肾囊肿的患者有较高的血肌酐水平,而且囊肿数量越多,血肌酐水平越高。这一结果提示,单纯肾囊肿可能会对肾功能产生影响。 四检查单纯肾囊肿的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例如B型超声检查或CT检查。 五诊断单纯肾囊肿的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 六鉴别诊断肾脏实质发现囊肿需要和以下疾病鉴别:①肾脏实体肿瘤坏死液化;②在肾囊肿基础上发生癌变,这种情况极其罕见;③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 七治疗由于单纯性肾囊肿多无症状,对肾功能和周围组织影响不大,因此不需治疗,只要6个月到1年随诊。如果囊肿直径较大,超过5cm或产生周围组织压迫症状,引起尿路梗阻,则需要行囊

多发性肾囊肿

多发性肾囊肿 多发性肾囊肿如果不及时治疗会对身体产生什么影响,对我们又什么危害,选择合适的多发性肾囊肿治疗方法就要同肾病医生进行很好的勾通,下面具体看看多发性肾囊肿严重吗。 一、肾囊肿会给患者带来不适的症状单一囊肿没有症状,只有在它变得很大,引起腰背部疼痛时,才会有症状出现。发生单一囊肿时,有时你可用手指摸到腹部有一个软块。多囊肾病偶尔会引起血尿(尿中带血),或肾盂肾炎反复发作。在大多数情况下,多囊肾病是没有症状的,除非囊肿终于取代了太多的肾组织,引发慢性肾衰竭。当此病到了引发慢性肾衰竭的地步时,症状才开始出现。肾脏囊肿通常都是在由于某种其他原因去做检查时被发现的。许多肾脏囊肿患者并不知道他们有这种疾病。不过,严重的多囊肾疾病极为少见。在美国,约有2%的慢性肾衰竭疾病是肾囊肿所造成。

二、肾囊肿的危害最大的是造成肾衰竭尿毒症肾囊肿会给身体带来很多危险,最明显的危害是单一肾囊肿的唯一危害就是可能发展成恶性囊肿,不过这很少发生,多囊肾病可能导 致慢性肾衰竭,但这种情形也同样罕见如 果你患有单一性肾囊肿,往往在因其他疾 病进行检查时,才被发现。由于囊肿会有 癌细胞的可能。 以上就是多发性肾囊肿严重吗的介绍,希 望广大肾囊肿患者提高警惕,肾囊肿作为 一种顽固性疾病,治疗肾囊肿应该抱着持 之以恒的心态接受治疗,千万不能有一蹴 而就的想法。如果患了病,请不要有太多 的心里负担,保持良好的心情,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才是维护健康之根本。 一般临床上对于囊肿的治疗有三种:手术、穿刺、保守治疗,但是多囊肿不建议手术治疗,因为具有一定的创伤性,且容易复发,指标不治本。而中成药物前期控制效果明显,远期不佳,所以建议采用中医内病外治的保守治疗方法可以从根本上控制囊肿增大并逐步会吸收。肾.囊消.肿.方中药外用就可为肾脏囊肿提供修复物质,抑制囊液分泌,使肾脏囊肿逐渐缩小,直至达到理想状态。

肾囊肿的中医辨证治疗方法

肾囊肿的中医辨证治疗方法 肾囊肿的中医治疗一、辨证论治: 1.湿热蕴肾证:肾囊肿中医治疗肢体浮肿,小便不利,灼热刺痛。色黄或红,腰背胀痛,口腻纳呆,渴不欲饮,身胀困重,舌红,苔黄腻,脉濡数。清热化湿。代表方:四苓散、八正散、小蓟饮子加减。 2.脾肾阳虚水停证:肾囊肿中医治疗浮肿明显,面色苍白,畏寒肢冷,腰腿酸软,神疲乏力,纳呆或便溏,肾囊肿中医治疗小便短少或清长,少腹可荆及水囊样包块,舌嫩淡胖,苔白滑,脉沉细,或沉迟无力,肾囊肿中医治疗温补脾肾,利水消肿。代表方:附子理中汤合真武汤加减。 3.肾虚血瘀水聚证:肾囊肿中医治疗肢体浮肿,小便短少,腰膝酸软,耳鸣,口唇色暗,眼眶发黑,指甲紫暗,腰胀痛或刺痛,小腹包块有压痛,舌淡暗,脉细涩。肾囊肿中医治疗补肾利水,活血化瘀。代表方:肾囊肿中医治疗右归饮合少腹逐瘀汤,五苓散加减。 4.肾虚火旺证:肾囊肿中医治疗小便短赤带血,头晕耳鸣,神疲,颧红潮热,口干咽燥,肾囊肿中医治疗腰膝酸软,舌质红,脉细数。滋阴降火,凉血止血。代表方:知柏地黄汤合小蓟饮子加减。 肾囊肿的中医治疗二、针刺治疗: 肾囊肿中医治疗肝俞、脾俞、肾俞、志宝、飞扬、太溪;膻中、鸠尾、中脘、肩俞、气海、复溜、三阴交。肾囊肿中医治疗每次3~4穴,依据证之虚实而采用补泻手法,肾囊肿中医治疗留针20~30分钟,或用灸法,2组穴位交替进行。 1、热敷方剂:吴茱萸50克、小茴香100克、干姜50克、丁香50克、肉桂50克、黄芪50克、附子50克、补骨脂50克、樟脑10克、赤茯苓50克、甘草50克、桂枝50克。上药研末,每天取100克,用酒侵泡后,装在药物短裤里,治疗时穿上,再把热疗短裤穿在外面,通电治疗40-70分钟左右,一天使用1-3次。 2、口服方剂:丹参10克、片姜黄10克、虫草100克、黄芪50克、肉桂50克、党参50克、补骨脂50克、熟地50克、当归50克、川芎50克、肉苁蓉50克、茯苓50克、甘草10克。上药研末作成蜜丸,每日口服3次,每次50克。 3、药茶方剂:山芋肉100克、枸杞100克、黄芪200克、干姜50克、大枣50克、当归100克、熟地100克、陈皮100克、甘草50克。全天饮此茶,不饮别的水。饮人各异,对症

肾囊肿吃什么药

肾囊肿吃什么药 *导读:得了肾囊肿吃什么药呢?这是一个肾囊肿患者很关 心的问题。因为肾囊肿早期症状不明显,很多患者想治疗,又觉得不值得去医院治疗,就寻找一些简便的口服药治疗。肾囊肾是一类在肾脏组织中出现液性囊肿的病,多数是因肾小管病变所至。…… 得了肾囊肿吃什么药呢?这是一个肾囊肿患者很关心的问题。因为肾囊肿早期症状不明显,很多患者想治疗,又觉得不值得去医院治疗,就寻找一些简便的口服药治疗。肾囊肾是一类在肾脏组织中出现液性囊肿的病,多数是因肾小管病变所至。对于肾囊肿的治疗,目前可以肯定的说,没有什么特效的口服西药治疗,中药也多是根据脉、症变化来开出的一些药物,来达到缓解并发症,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囊肿的生长。因此说,肾囊肿在治疗上,西医也就是手术治疗,而中医药在保守治疗上有一定的优势。 肾囊肿吃什么药?肾囊中缺乏有效的口服药物治疗,原因之一在于,西药中无法找到针对性的消除囊肿或促囊液消失的药物。中医治疗也只能是从整体上进行判断用药。另外,口服药物也受药物吸及药物传送的影响。很明显口服吃下药物后要经过胃肠道分解、吸收,再经过血液运输,而到达肾脏,发挥作用。肾脏本身受囊肿的压迫而影响着血液的运行,所以口服药物作用就大大折扣,发挥不了作用,也就相当于“没有”药物一样。

肾囊肿吃什么药?单纯性肾囊肿在发展到一定大小后可采 用手术穿刺治疗,吸出囊液,但只能针对性消除单个大囊肿,而不适合于消除多发性肾囊肿。因此,我们不建议患者以口服药物的形式治疗肾囊肿,而在微化中药治疗肾脏病的过程中也发现,为通过血液循环,而经过后背把药物直接渗透到肾脏发挥作用,确实大大加强了治疗的作用。肾囊肿患者吃什么药,要根据实据病情而定,如果早期囊肿很小,可多口服一些有药,但要找一个专业的医师开药,如果病情较重了,囊肿较大,可采用手术或保守治疗,因肾囊肿患者肾脏内血液流通不好,建议采用外用治疗,也可采用微化中药渗透治疗。

治疗肾囊肿药物

治疗肾囊肿药物 治疗肾囊肿药物?大多数肾囊肿都是先天性的,与遗传有关。临床上,肾囊肿通常无症状,许多肾囊肿患者都是在体检或因为其它疾病而做影像学检查时偶然发现。 由此可见,想要判定肾囊肿的具体情形,比较可靠的方法就是通过检查来确认。如X线造影、CT检查、肾脏B型超声检查、放射性核素扫描等等。对肾囊肿患者的泌尿系统进行X线造影,可见到肾盂、肾盏受压变形,但边缘光滑,无破坏。 须注意的是,肾囊肿不是肿瘤,但极易与肿瘤混淆,因此鉴别工作十分重要。而B型超声检查和CT检查很容易将肾囊肿和肾实质性肿瘤区别开来,因此是十分理想的检查方法。具体的鉴别方法是对肾实质性断层进行造影或肾动脉进行造影。 对肾实质断层造影时,若是肾囊肿,则囊肿部位影像浅;若是肿瘤,则肿瘤部位影像深。 对肾动脉造影时,若是肾囊肿,则囊肿部位血管稀疏,无造影剂浓聚;若是肿瘤,则因肿瘤血管丰富而有造影剂浓聚的现象。 对肾囊肿进行判断后,若是囊肿进展缓慢,患者无自觉症状或压迫梗阻等病变,那么就不须外科治疗干预,亦不需口服药物,只需半年或一年定期接受一次检查即可;但若是

存在腰腹疼痛不适症状或心理压力大,囊肿直径大于4cm或近期体积明显增大,囊肿产生压迫、肾积水症状或继发出血、感染、破裂等病变,以及怀疑有癌变等情形,则应该及时接受用药治疗。 那么,治疗肾囊肿药物有哪些呢?现阶段我国治疗肾囊肿药物以传统的水煎汤剂为主。 1、治疗肾囊肿药物:肾囊.消.肿.方 将方中的饮片及药粉包一起置于砂锅内,加入清水浸泡5分钟,然后用大火煎至汤汁沸腾,再以小火煎煮30分钟。去渣取汁,分3次服用。每日1付。 2、治疗肾囊肿药物:八正散 滑石15克,车前子12克,栀子9克,大黄9克,木通9克,瞿麦9克,扁蓄9克,甘草梢6克。将上述全部药材置于锅中,再加灯芯2克,以水浸泡后文火煎至沸腾服用。每日1剂。 3、治疗肾囊肿药物:五苓散 泽泻20克,白术12克,茯苓12克,去皮猪苓12克,去皮桂枝8克。将上述药材全部置于锅中,加水浸泡,然后以文火煎煮至沸腾后服用。 4、治疗肾囊肿药物:少腹逐瘀汤 当归9克,蒲黄9克,炒五灵脂6克,没药(研)6克,川芎6克,赤芍6克,延胡索3克,官桂3克,炒干姜0.6

肾囊肿超声诊断

肾囊肿超声诊断 发表时间:2012-12-04T13:06:29.00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30期供稿作者:熊庆业 [导读] 目的讨论肾囊肿超声诊断。方法对患者进行超声检查并进行诊断。结论肾内显示圆形或椭圆形无回声区,壁薄而光滑,是超声诊断肾囊肿的佐证。 熊庆业(河北省康保县中医院 076650) 【中图分类号】R4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30-0207-02 【摘要】目的讨论肾囊肿超声诊断。方法对患者进行超声检查并进行诊断。结论肾内显示圆形或椭圆形无回声区,壁薄而光滑,是超声诊断肾囊肿的佐证。超声显像可对绝大多数肾囊肿作出准确的诊断。由于囊肿可发生在肾实质的任何部位,根据囊肿的部位、数量、大小、形态等声像图特征,应对囊肿再进一步分类,以便相互鉴别或与肾内其他疾病进行鉴别诊断。 【关键词】肾囊肿超声诊断 【病理和临床概要】 肾囊肿临床较为多见,尤其多见于中老年,小儿少见。可能与老年肾脏退形性变有关。囊肿多发生于肾实质或近表面处,逐渐长大并向外突出,不与肾盂或肾盏相通。未受累的肾组织仍可正常。肾囊肿的种类很多,常为多发性,大小不一,囊壁薄而光滑。仅见1个囊肿者,称孤立性肾囊肿,孤立性肾囊肿如果无出血或感染等合并症,又称单纯性肾囊肿。若见2个以上囊肿,则称多发性肾囊肿。囊肿内有分隔,形成互不相通的小房者称多房性肾囊肿。囊肿内出血者,称为出血性囊肿;合并感染者称感染性囊肿;囊肿内含有大量胆固醇结晶者称含胆固醇结晶型肾囊肿;与肾盂肾盏相沟通的囊肿(即肾盏憩室)称为肾盂源囊肿。 此外,还有肾髓质的集合管扩张形成无数小囊者,称为肾髓质囊肿,又称海绵肾。由于这些肾囊肿的病理类型不同,所以囊肿的结构有一定的差别。 肾囊肿较小时,多无症状。囊肿较大时,可引起相应的压迫症状等。如患侧腰腹部不适和胀痛,活动及劳累后加重,或可于患侧腰腹部触及肿块,也可继发肾性高血压等,发生血尿者少见。 【超声表现】 1.孤立性肾囊肿肾内显示单个圆形或椭圆形无回声区,壁薄光滑,后壁回声增强并逐渐内收,较大囊肿两侧深部可有侧边声影。囊肿较大向内生长者,可压迫肾窦使其变形,向外突出的包膜下囊肿可压迫相邻脏器。 2.多发性肾囊肿单侧或双侧肾内可见散在分布的多个大小不等的无回声区,囊肿较多时互相重叠挤压、变形。残存的肾实质回声正常。囊肿向内生长者,可压迫肾窦使其移位或变形,但与肾盂、肾盏不相通。囊肿往外发展者,肾被膜局部隆突。 3.多房性肾囊肿在肾内无回声区内可见多条线状分隔回声。分隔也可能不完整,各房间可以相通或互不相通。 4.出血性肾囊肿囊肿内部回声可因出血时间不同而有较大差别。囊内未形成凝血块者,无回声区内可见散在或密集分布的点状低回声。震动局部腹壁时,实时观察可见囊内有点状回声浮动。囊内有凝血块形成者,无回声区内可见回声高低不均的絮状或片状回声。若囊内有多次出血,血凝块机化时,应注意与肾肿瘤鉴别。 5.感染性肾囊肿可因感染的严重程度和囊肿内所含感染性内容物的形状而有很大差别。囊壁可有轻度增厚,囊肿无回声区内出现密集分布的细点状回声。若感染轻微,声像图与单纯肾囊肿雷同。囊肿感染较重者,襄内易形成脓栓或有脱落组织碎片,呈片状或块状高回声,并可见随体位改变而有移动。 6.肾盂旁囊肿病理名称为肾窦内的淋巴管囊肿,临床上将凸入肾窦生长的肾囊肿也称为肾盂旁囊肿。声像图表现肾窦高回声区内显示圆形或椭圆形无回声区,较大的囊肿可压迫肾窦并使其变形。 7.钙乳性肾囊肿囊肿多较小,直径1 cm左右,无回声区内有沉积样点状强回声或附于囊壁,可伴明显声影或声尾。改变体位时,沉积样强回声可向重力方向移动,附于囊壁的强回声则无明显位移。 8.肾盂源性囊肿位于肾盏周边的肾盏憩室,与肾盏相通。声像图表现为紧贴肾窦的圆形或椭圆形无回声区,直径多为1~2 cm,因囊肿内长期尿液残留,较易继发微小的结石。仔细观察囊肿内侧缘,有时可与其局部见到细小的管状结构与肾盏相同。对此须注意与凸入肾窦的单纯性肾囊肿鉴别。如果与肾盏相通,并有潜在性小腔隙,X线肾盂造影可显示,常规超声显像较为不易。 9.肾髓质囊肿(海绵肾) 为一种先天性疾病,以集合管广泛囊状扩张为主要特征。无数个囊腔甚小,呈海绵状,内部有无数个微小结石,形成大量界面。声像图显示为围绕肾窦呈放射状排列的轮廓较大的肾锥体,呈高回声团,酷似血管瘤。若囊内结石较大,其后方可伴有声影。 10.含胆固醇结晶肾囊肿囊内漂浮有大量胆固醇结晶体,声像图显示囊肿无回声区内有较多的细小点状高回声漂浮,变动体位时观察更为清晰。 【诊断与鉴别诊断】 肾内显示圆形或椭圆形无回声区,壁薄而光滑,是超声诊断肾囊肿的佐证。超声显像可对绝大多数肾囊肿作出准确的诊断。由于囊肿可发生在肾实质的任何部位,根据囊肿的部位、数量、大小、形态等声像图特征,应对囊肿再进一步分类,以便相互鉴别或与肾内其他疾病进行鉴别诊断。 1.多发性肾囊肿与多囊肾两者的鉴别较为容易:①多发性肾囊肿肾脏多为局限性肿大,而多囊肾则呈普遍性增大。②多发性肾囊肿无回声区呈散在分布,肉眼观察囊肿可计数,而且可为单侧肾;多囊肾之无回声区呈弥漫分布,多为双侧性,而且常合并多囊肝。③多发性肾囊肿可显示囊肿以外的正常肾实质低回声,而多囊肾多难以显示正常肾实质,或仅可与局部显示小部分肾实质。 2.囊性肾癌与肾囊肿囊性肾癌临床少见。声像图表现为囊壁厚薄不均,内侧面欠光滑,局部有乳头状突起,囊内有多个分隔或透声较差,甚至类似实质性或不均质性回声,对此需与出血性或感染性肾囊肿鉴别。超声导向穿刺细胞学检查或注入造影剂观察囊壁形态,对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3.右肾囊肿与肝囊肿较大的右肾囊肿向外突出,肝脏受压形成弧形压迹时,可能被误认为肝囊肿。深呼吸时,动态观察肝脏、肾脏与囊肿的相对移动。若囊肿与肝(或肾)无相对移动,说明为肝(或肾)囊肿。此外,囊肿贴近肾窦或肾窦受压是肾囊肿的声像图特征。 4.肾囊肿与肾包虫囊肿单纯性囊肿型肾包虫囊肿与肾囊肿较难鉴别,如同时合并肝包虫囊肿,或囊肿内显示子囊回声,则考虑为肾

辨析:多囊肾与肾囊肿

---------------------------------------------------------------最新资料推荐------------------------------------------------------ 辨析:多囊肾与肾囊肿 辨析: 多囊肾与肾囊肿多囊肾和肾囊肿是囊肿性肾脏病中最常见的两种,此外还有肾髓质囊肿,获得性肾囊肿等。 多囊肾是肾脏皮质和髓质出现的无数囊肿的一种遗传性肾病,常见的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型(又叫成人型多囊肾),常见发病年龄为 40 岁以后,但从我们临床观察,由逐步前提之势,常表现为肾肿大,两侧受累程度可有明显差别,皮髓质满布大小不等的囊肿,直径 0、 1-数厘米。 约 20~50%的人伴多囊肝, 10~20%伴脑动脉病, 10%伴脾囊肿,由此可见,多囊肝也是多囊肾的一个并发症;而肾囊肿又叫单纯性肾囊肿,主要见于成年人, 50 岁以上更多见,常表现为一侧或两侧肾脏有 1 个或少数几个囊肿,直径一般 0.5 厘米,成孤立球形,多在皮质,并能改变肾外形。 单纯性肾囊肿与多囊肾有什么不同从发病机理上讲,与多囊肾不同,单纯性肾囊肿不是由先天遗传而是后天形成的。 过去曾认为它是由局部缺血造成,近年来的研究认为可能是由肾小管憩室发展而来。 随年龄增长,远端小管和集合管憩室增加,单纯性肾囊肿的发生率亦随之增加。 单纯性肾囊肿自然变化缓慢,有人曾用 B 超进行数年追踪 1 / 18

观察,发现其中只有少部分发生变化,主要是数目的增加,其次是大小的轻度增加,少数轻度缩小。 单纯性肾囊肿一般不会出现症状,常因其他目的作尿路 X 线、腹部 B 超或 CT 检查时无意被发现。 可以出现血尿和局部疼痛,也可出现肾盏梗阻和继发感染,但不会导致肾功能衰竭。 一、病因病机方面: 多囊肾是常染色体遗传病,多发肾囊肿可以是先天的(胚胎时期形成),可是创伤、炎性、肿瘤等引起。 二、家族史: 多囊肾家庭成员中有类似患者,多发肾囊肿患者家族中往往无类似患者。 三、囊内容物: 多囊肾内为尿液,多发肾囊肿内是体液(似血浆)其中含红细胞等。 四、并发症及危害: 多囊肾可出现血尿、高血压、浮肿、肾功能不全、尿毒症,多发肾囊肿一般不会出现高血压、肾功能不全等。 五、多囊肾可以控制囊体发展消除症状,多发肾囊肿控制或缩小囊体,较小者可消除。 1、尿的检查尿常规正常,若囊中压迫肾实质或合并有囊内感染,尿中可出现小量红细胞和白细胞。

半枝莲治肾囊肿的偏方

半枝莲治肾囊肿的偏方 文章目录*一、半枝莲治肾囊肿的偏方*二、治疗肾囊肿的方法*三、肾囊肿护理方法 半枝莲治肾囊肿的偏方肾囊肿是成年人肾脏最常见的一种结构异常,可以为单侧或双侧,一个或多个,直径一般2cm左右,也有直径达10cm的囊肿,多发于男性。下面小编为你详细介绍半枝莲治肾囊肿的偏方。 1、半枝莲治肾囊肿的偏方 半枝莲100克,加水3公斤,用砂锅煎至2公斤,每日一剂,分三次喝完,喝4--5天见效,连喝一个月治愈。 2、临床总结出有效的偏方治疗肾囊肿 第一、白茅根50g,煎水服,每日一次。 第二、车前子、泽泻各30g,煎水服,每日一次。 第三、黄芪、莲肉各15~30g,赤小豆30g,砂仁3~6g,葱白1茎,生姜3片,鲤鱼1条,药鱼同煮,不放盐,吃鱼喝汤,可消肿利尿。 3、偏方对肾囊肿有效吗 有些散在民间的偏方对肾囊肿确有一定的治疗作用。然而既名偏方,治病则必有所偏,而中医治病是讲究辨证论治的。每个人的证候不同,治法与方药也不相同,偏方的药物却是固定不变的,不能适合各种证候的需要,倘若随便服用,则可能会起反作用。所

以,治疗肾囊肿的偏方也需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千万不要随便 服用所谓保密的偏方。 治疗肾囊肿的方法1、手术切除: 采取手术方法,切除囊肿壁的肾外部分并引流。这种治疗方 法被证实疗效颇佳。但是这个治疗方法适用于,保守治疗后无效 果的患者,而且需要根据患者自身的情况,来决定是否能采取手 术治疗。它的优点是治疗彻底,但损伤大,恢复慢且费用较高。 2、穿刺疗法: 对于4cm大小的肾囊肿患者,可实行穿针刺疗法,从皮肤刺 入囊肿,吸出囊液,暂时性减轻疼痛。这么做虽然避免了开刀之苦,但穿刺后病情易反复发作,对患者造成了极大的损害。而且腰部 会遗留较长的手术疤痕,囊肿在手术半年后还会继续增大。肾穿 刺优点是治疗简单,不用太痛苦且费用较低,任何部位的囊肿除 肾盂旁囊肿外,都可治疗,缺点就是易复发。 3、西医疗法: 西医治疗方法见效快优势突出,但具有一定的副作用伤害, 一般不建议患者,长期使用西医治疗方法。 4、中医治疗: 中医治疗方法大多注重扶正固本,理气活血,标本兼顾。中医的治疗方法大多见效比较慢,但是效果稳定,副作用少,不宜复发。

多囊肾

多囊肾 多囊肾病(polycystic kidney disease,PKD)是一种常见的遗传性肾脏病,主要表现为双侧肾脏出现多个大小不一的囊肿,囊肿进行性增大,最终破坏肾脏结构和功能,导致终末期肾功能衰竭。 根据遗传方式不同,可分为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autosomal dominant polycystic kidney disease,ADPKD)和常染色隐性多囊肾病(autosomal recessive polycystic kidney disease,ARPKD)。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型多囊肾,发病于婴儿期,临床较罕见;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型多囊肾,常于青中年时期被发现,也可在任何年龄发病。 ADPKD是一种最常见的单基因遗传性肾病,发病率1/1000~1/4000,发病年龄多在30~50岁,故既往又称之为“成人型多囊肾病”,实际上该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甚至胎儿,故“成人型”这一术语并不准确,现已废用。ADPKD除累及肾脏外,还可伴有肝囊肿、胰腺囊肿、颅内动脉瘤、心脏瓣膜异常等,因此,它也是一种系统性疾病。目前已经明确引起多囊肾病的突变基因主要有PKD1HE PKD2两种。60岁以上患者将有50%将发展至终末期肾衰竭,占终末期肾衰竭病因的5~10%。 ARPKD是一种隐性遗传性肾病,一般在婴儿期即有明显表现,因此过去称为“婴儿型多囊肾病”,少部分发生于儿童或青少年。发病率约1/1万~1/4万,常伴有肝脏受累,表现为肝囊肿。目前已发现其发病与PKHD1基因有关。ARPKD患儿中,50%在出生后数小时至数天内死于呼吸衰竭或肾衰竭,存活至成人者主要特征是肾集合管纺锤形扩张,进展至肾衰竭,同时伴有肝内胆管扩张、先天性肝纤维化,临床表现为门脉高压症。由于ARPKD是一种少见病,多发生于儿童,故本文仅介绍ADPKD。 发病原因 本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按其遗传规律,代代发病,男女患病几率均等。父母一方患病,子女发病几率50%。但约有40%的患者无家族一传十,可能为患者自身基因突变所致。 目前已知ADPKD突变基因有两个,按照发现前后分别命名为PKD1和PKD2。PKD1位于第16染色体短壁(16p13.3),基因长度52kb,有46个外显子,mRNA为14kb。PKD2位于第4染色体长臂(4q22~23),基因长度68kb,有15个外显子,mRNA约2.9kb。第3个基因(PKD3)可能存在,但尚未在染色体上定位和克隆。PKD1和PKD2的蛋白表达产物分别成为多囊蛋白1和多囊蛋白2。迄今报道的PKD1和PKD2基因突变形式分别为81中和41种,包括错义突变、无义突变、剪切错误、缺失、插入和重复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