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五首知识点汇总

诗词五首知识点汇总
诗词五首知识点汇总

《使至塞上》

一、赏析题

1.赏析“单车欲问边”中的“单车”两字。

解析:“单”即“孤单”之意。诗人虽奉命出使,但轻车简从、形单影只,加点词流露出诗人被排挤出朝廷的失意、郁闷之情。

2.结合加点词分析诗句“征蓬

..入胡天”中蕴含的情感。

..出汉塞,归雁

解析:诗人以“蓬”、“雁”自比,说自己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像振翅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胡天”。诗人以“飞蓬”自喻,表露出自己漂流在外的处境,暗写内心的激愤和抑郁以及漂泊无依之情。

3.描绘“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画面。

解析:在荒凉的边塞之上,烽火台燃起的那一股浓烟孤然直立。那横贯在沙漠里的黄河,缓缓流入天际,悬挂在天边的那轮落日显得格外圆。

4.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解析:①一个“孤”字写出了景物的单调,紧接一个“直”字,却又表现了它的劲拔、坚毅之美。沙漠上没有山峦林木,那横贯其间的黄河,就非用一个“长”字不能表达诗人的感觉。②落日,本来容易给人以感伤的印象,这里用一“圆”字,却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③一个“圆”字,一个“直”字,不仅准确地描绘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的深切的感受。诗人把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溶化在广阔的自然景象的描绘中。

5.分析“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中的典故及作用。

解析:①典故:“萧关逢候骑”一句援引汉代在萧关发生战事的故事;“燕然”则包含了后汉大将军窦宪燕然山勒石纪功的故事。②情感:诗人运用这两个典故,热情赞扬了边塞将士击败敌人使唐王朝的疆域得以大大扩张的丰功伟

绩。

二、理解性填空题

1. 写诗人自己轻车简从,要到西北边塞居延的诗句是:“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2.王维的《使至塞上》描写了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其中被王国维称为“千古壮观”的名句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3.表示天气晴好,无风无云,也体现出沙漠上气候特征的句子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4. 通过写景来交代行踪,暗示诗人内心激愤抑郁之情的诗句:“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5.山高路远,既言事又写景,更在叙事写景中传达出幽微难言的内心情感的句子是:“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6.《使至塞上》中以景设喻,以物自比,叙事写景,一石二鸟的句子是:“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7.经过长途跋涉,诗人终于到达,没有遇见将官,但诗歌却戛然而止,给人留下余味的诗句是:“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泊秦淮》

一、赏析题

1.“烟笼寒水月笼沙”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答:秦淮河上的秋水荡漾,如烟的水汽笼罩在秦淮河上,暮霭象轻纱般的舒卷飞翔。秋水披一身迷人的烟雾,月光映照着江边的沙岸,两岸金沙随夜色沉入溶溶的月光。描绘了一幅朦胧淡雅而又冷清愁寂的水边夜色图。

2.请从炼字角度赏析“烟笼寒水月笼沙”。

答:两个“笼”字连用,将轻烟、淡月、寒水、细纱四种景物融为一体。表现了一种空冷愁寂的情调。这是诗人用吊古伤今的情怀游览六朝金粉繁华胜地的特殊感受

3.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说说“烟笼寒水月笼沙”的作用。

答:运用互文的修辞手法,“烟”和“月”既“笼寒水”又“笼沙”,两个“笼”字连用,将轻烟、淡月、寒水、细纱四种景物融为一体。展现了一幅凄冷、迷蒙的画面,渲染出朦胧凄凉的气氛。

4.“夜泊秦淮近酒家”在全诗中的作用?

答:①交代叙事的时间和地点。②补足上句,说明景色为夜泊所见。③引起下文,说明商女所唱,是因为“近酒家”才得以听到的。(作铺垫)④结构上先写景后叙事,突出秦淮美景。

5.从炼字角度赏析“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答:“犹”,巧妙地将历史、现实和想象中的未来联系起来,同时含蓄地写出了统治者沉迷于纸醉金迷、醉生梦死、荒淫享乐生活不能自拔,表现出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忧虑。

6.从艺术手法的角度赏析“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答:①运用典故,借古伤今《后庭花》即《玉树后庭花》,是南朝后主陈叔宝所作艳曲之一,其辞轻荡,而其甚哀,后多用以称亡国之音。此处作者借陈后主因追求荒淫享乐终致亡国的历史,讽刺晚唐那些醉生梦死的统治者不从中汲取教训,表现了作者对统治者的不满和鞭挞,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无比关怀和深切忧虑。②使用曲笔,“商女不知亡国恨”实指统治者沉迷声色,不解亡国之音,依然醉生梦死的荒淫生活,委婉含蓄地表达了对统治者的不满,也表现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无比关怀和深切忧虑。

7.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对统治阶级纸醉金迷、醉生梦死、荒淫无度的生活的不满、愤怒和鞭挞,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深重忧虑。

二、理解性填空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一、赏析题

1.鉴赏“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抒写相思别离之情,两个“难“字,更显缠绵之意,次句使用借景抒情手法,以暮春衰残景物映衬别离之情,倍增哀怨。

2.鉴赏“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诗人采用比兴手法,以春蚕之丝和蜡炬之泪这两个象征性意象,来表现相思之深和对爱情的忠贞,形象贴切,含意隽永。谐音双关,丝即思,比喻为思念。泪既是蜡烛的蜡泪,又是眼泪,比喻且双关。

3.鉴赏“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晓镜”两句又推己及对方,悬揣恋人也沉浸于相思痛苦之中。“寒”字显示了相思之苦痛。由此诗意也就更加深了一层,两心如此相通,竟至体贴入微,显示了爱情的真挚和专一。

4.鉴赏“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浣溪沙》

一、赏析题

1.诗人徘徊小园香径,精心选择了哪些景物,把自然的春光和人的青春年华自然地结合在一起?

夕阳落花归燕

2.这首词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寓情于景(借景抒情);感时伤春(对春光易逝、物是人非的惋惜、伤感、惆怅)。

3.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采用对比手法,表达了词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新”与“旧”对比,“新词”与“旧亭台”的对比突出物是人非的惆怅伤感之情。

4.“夕阳西下几时回?”一句寓情于景,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由自然景物(规律)的变迁透露出对美好事物的流连,对时光易逝的怅惘,对美好事物重现的微茫希望。

5.“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是千古名句,试简析这两句词好在哪里。(提示:对比手法;情感;哲理)

对偶工整,语言含蓄;采用对比手法,“来”与“去”对比,去的是落花,来的是燕子,抒发作者对春逝花落的惋惜伤感和对旧燕归来的欣慰庆幸,表达词人对美好事物的热爱眷恋;蕴含着生活哲理:一切必然要消逝的美好事物都无法阻止其消逝,但在消逝的同时仍然有美好事物的再现,生活不会因消逝而变得一片虚无。

6.“小园香径独徘徊”中的“独”字透露出作者怎样的情感?

孤寂伤感

二、理解性填空

1.朱自清在散文《匆匆》中写道:“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本词中也有表达这类似感慨的词句,这两句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2.词中构成“新”与“旧”对比的词句是:“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3.词中“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一句已具有广泛的社会意义,社会人生中无法言喻的无奈,都可以用此语感叹一番。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一.赏析题

1.“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起句以问句开头的妙处?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语出李白的《把酒问月》中“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从问的语气上看,苏轼的语气更关切,更迫切。起句奇崛异常,用一问句把读者引入时间、空间这一带有哲理意味的广阔世界。苏轼将青天作为朋友,把酒相问,显示了豪放的性格与不凡的气魄。词人的提问,似乎是在追溯明月的起源、宇宙的伊始,又好像是在赞叹中秋的美景、造化的巧妙。其中蕴涵了词人对明月的赞美和向往之情。

2.“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中诗人想知道的到底是什么?

“不知”二句承前设疑,引导读者对宇宙人生这一类大问题进行思考。“天上宫阙”承“明月”,“今夕是何年”承“几时有”,继续设疑,也将对明月的赞美向往之情推进了一层。设问、思考而又不得其解,于是又产生了“我欲乘风归去”的遐想。词人至此突发奇想,打算回到“天上”老家,一探这时空千古奥秘。苏轼生平自视甚高,以“谪仙”自居,所以他当然能御风回家,看看人间“今夕”又是天上的何年?仙境是否胜过人间?表面上是赞美月夜;也含有对当今朝廷情况的惦念。

3.“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一句中显示诗人感情起伏的词语是什么?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我欲”“又恐”“不胜”诗人从幻想上天写起,最后又回到热爱人间的感情上来,我本来是神仙境界中来的,现在想随风回到天上神仙住的‘琼楼玉宇’中去,但是又怕经受不住天上的寒冷”。这几句也是指政治遭遇而言,想回到朝廷中去,但是又怕党争激烈,难以容身。反映了作者因政治上的失意而对现实不满,想逃避现实,但又不能决绝的矛盾心理。

4.“起舞弄清影”中的“弄”字用得好在哪里?

“弄”字,匠心独运,是该词意韵幽深的“诗眼”。起舞,本应是一个欢快愉悦的活动,多为人们开怀时的一种陶醉之态,而清影则是一种凄凉的意绪,一种清冷的寂寞,二者通过一个“弄”字,形成鲜明的对照。苏轼微醺薄醉,意态痴迷,举目四顾,孤零旷寂,对着冷月清辉,词人只能与自己相随的身影共舞,影随人动,意绪翩翩,心似阴影,愈舞愈沉……一种无可奈何的心绪也从心底油然而生。我们可以从中管窥到词人的迷惘和孤独,感受词人内心深处郁结已久的惆怅,从而为下片的抒情和最后对天下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祝愿作了感情的铺垫。

5.“何似在人间”一句反映了诗人什么样的心态?

既然天上回不去,还不如在人间好,写出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并决心面对现实。与其飞往高寒的月宫,还不如留在人间,在月光下起舞,最起码还可以与自己清影为伴。从“我欲”到“又恐”至“何似”的心理转折开阖中,展示了苏轼情感的波澜起伏。他终于从幻觉回到现实,在出世与入世的矛盾纠葛中,入世思想最终占了上风。“何似在人间”是毫无疑问的肯定,雄健的笔力显示了情感的强烈。

6.简析“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一句中加点词的表达的效果。

“转”和“低”准确生动地描绘了月亮的移动,暗示夜已深沉。月光转过朱红的楼阁,低低地穿过雕花的门窗,照着屋里失眠的人。“无眠”准确地表现了离别之人因不能团圆而难以放眠的情景。这里既指自己怀念弟弟的深情,又泛指那些中秋佳节因不能与亲人团圆以至难以入眠的一切离人。

7.“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中“何事”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

明月您总不该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老是在人们离别的时候才圆呢?相形之下,更加重了离人的愁苦。这是埋怨明月故意与人为难,给人增添忧愁,无理

的语气进一步衬托出词人思念胞弟的手足深情,又含蓄地表示了对于不幸的离人们的同情。表达了不能和亲人团聚的惆怅(或:抑郁、悲伤、痛苦之情;或:希望和亲人团聚的愿望)。

8.结合生活实际,具体谈谈你对“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的理解。

答:世界上不可能有永远圆满的事情,人生有欢聚,也必然有离别;正与月亮有圆时,也总有缺时一样,原本是自然的规律。句流露出了词人悟透人生的洒脱和旷达的性格,也是对人生无奈的一种感叹。同时蕴含了人生的哲理:人生没有永远的圆满,有欢聚,也有别离,但只要心存美好,就会减少缺憾,增加快乐。

9.“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中表达的情感是什么?

“但愿人长久”,是要突破时间的局限;“千里共婵娟”,是要打通空间的阻隔。让对于明月的共同的爱把彼此分离的人结合在一起。写出了积极乐观的美好境界。一方面是对兄弟不能团聚的安慰,对亲人的美好祝愿;同时也是对自己政治遭遇的安慰,表达了乐观旷达的情怀。

二、理解性填空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诗词五首知识点归纳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诗词五首 知识点归纳 诗词五首 1.《饮酒》作者是陶渊明,东晋著名诗人,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又字号五柳先生,他是田园诗派的开创者,诗风平淡自然,极受后人推崇。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前两句写诗人虽身居闹市,却不受世俗烦扰,表达了诗人陶醉于自然、恬淡愉悦的心情。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设问) 这两句承上两句,自问自答,言语之间饱含自豪和自足。心远指的是心志高远,有此心境遂能免于“车马喧”,其地得以自偏。这里表现出诗人对超凡脱俗境界的追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以客观景物衬托出诗人闲适的心情。“悠然、见”用得很妙,“悠然”形象地写出了诗人远离世俗后心灵的自得、闲适、恬淡;“见”写出了诗人看到南山美景时的随意与自然,体现了作者心灵的自和惬意。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紧承上句,写南山暮景。渲染了隐居之所的宁静和诗人悠然的心境。诗人从飞鸟晨出夕还的景象,悟出了返璞归真的人生真谛。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真意指的是自然之趣和人生真谛。这两句是全诗的总结,点明主旨:这种生活让人体会到人生的真正意义,但无法用语言表达,只能用心灵去感受。(言有尽而意无穷) 本诗主旨通过对田园生活中自然景色的

描述,表现了作者厌倦官场、归隐自洁、超脱世俗的人生追求。 2.《春望》作者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这是一首五言律诗。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破“写出国都长安沦陷城池残破,处处是断壁残垣的破败景象,使人触目惊心。“草木深”表面上写的是山河依旧,草木蔓生的情景,实际上是写草茂人稀、荒凉萧条、物是人非的社会状况;“深”字写出令人满目凄然之景。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此联向来有两种解释:一种诗人触景生情,花鸟本为娱人之物但因感时恨别,却使诗人见了反而坠泪惊心;另一种解释以花、鸟为“感”“恨”的主体,认为诗中所写是诗人移情于物的结果。这向种解释实质上有相通处,都表达了诗人感时伤世的感情。前四句统在题目的“望”字中,诗人视线远及近,视野山河到草木,再到花鸟,感情隐而显,弱到强,逐层推进。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抵万金”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来形容家书的珍贵,表达了诗人对妻子儿女的强烈思念。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面对沦陷的山河,一位满头自发的老人因焦虑忧愁不停地挠头叹息。老人昔日那长长的头发如今纷纷断落已经短得无法梳髻插簪。含义:这一细节是写实,含蓄而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忧国思家的情怀。本诗中“望”字包含两层意思:一方面是看到了“国破山河在”的惨景,另一方面是渴望战争尽决结束,期盼亲人团聚,国泰民安。诗文充分

《安全管理学》主要知识点

《安全管理学》主要知识点(课堂教学的重点) 第一章 1、安全的定义? 安全的基本定义:顾名思义,“无危则安,无缺则全”,即安全意味着没有危险且尽善尽美。不同角度有不同定义: ①安全是指客观事物的危险程度能够为人们普通接受的状态。 ②安全是指没有引起死亡、伤害、职业病或财产、设备的损坏或环境危害的条件。 ③安全是指不因人、机、媒介的相互作用而导致系统损失、人员伤害、任务受影响或造成时间的损失。 2、安全问题的重要性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①经济损失大。事故时安全问题最主要的表现形式,无论是企业、家庭还是整个人类社会,事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都是相当巨大的,有些甚至是无法弥补的。(可举例说明) ②社会影响大。事故的发生会对社会造成不良影响。因事故的发生而造成的家庭破裂、企业解体等类悲剧数不胜数;由于事故的发生也曾使一些企业的信誉、经济效益等遭受损伤,有些甚至引起社会的不稳定,使国家在世界上的声誉下降。 ③影响周期长。事故发生所造成的影响绝非短期内就能消除,往往会在人们心头留下长期的抹不去的烙印,使相关人员心理上的阴影难以拂去。(可举例说明) 3、“职业安全卫生”的英文全称? Occupational Safety & Health 4、safety 和security 的区别? 前者是保护的意思,主要是指职业安全、意外伤害、家庭安全等安全问题,即大多为安全科学工作者所关注的领域; 后者是保卫的意思,主要涉及国家安全、刑事犯罪、防抢防盗等安全问题。 5、安全性和可靠性的关系? 可靠性是指系统在规定的条件下,在使用期间内实现规定性能的可能程度。安全性是系

统在可接受的最小事故损失条件下发挥其功能的一种品质。 区别:可靠性是针对系统的功能而言,可靠性的技术核心是失效分析;安全性是针对系统损失而言,安全技术的核心是危险分析。危险与损失有关,而失效仅是某一项目的某些功能的丧失,可能不会造成损失。所以失效不等于危险,可靠不等于安全,可靠性与安全性不能等同。 联系:失效与故障有时也会造成损失,甚至导致发生灾难性事故,这时失效或故障就成为了危险了。也就是说,当故障或失效的发生会导致事故时,提高系统的可靠性会同时提高系统的安全性。所以系统的安全性与可靠性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在进行系统安全性分析的同时,也需要应用可靠性的数据,某些安全性分析方法也源于可靠性分析。 6、什么是系统安全? 在系统寿命期间的所有阶段,以使用效能、时间和成本为约束条件,应用工程和管理的原理、准则和技术,使系统获得最佳的安全性。 7、什么是管理? 为实现预定目标而组织和使用人力、物力、财力等各种物质资源的过程。 8、现代安全管理中最为重要的因素是什么? 人的因素,具体包括人的安全责任意识、安全操作技能和应急处置能力。 9、什么是系统原理?什么是整分合原理?什么是人本原理?什么是弹性原理? 系统原理:系统原理是指人们在从事管理工作时,运用系统的观点、理论和方法对管理活动进行充分的系统分析,以达到安全管理的优化目标,即从系统论的角度来认识和处理企业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整分合原理:现代高效率的管理必须在整体规划下明确分工,在分工基础上进行有效的综合。 人本原理:在管理活动中必须把人的因素放在首位,体现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 弹性原理:是指管理是在系统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千变万化的形势下进行的,管理必须要有很强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才能有效地实现动态管理。 10、什么是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以安全为目的,进行有关决策、计划、组织和控制方面的活动。

安全管理知识点

1.安全含义 安全是指在生产活动过程中,能将人或物的损失控制在可接受的水平的状态。 2.事故的含义 事故是指在生产活动过程中发生的一个或一系列非计划的(即意外的)、可导致人员伤亡、设备损坏、财产损失以及环境危害的事件。 3.安全生产的含义 安全生产是指在社会生产活动中,通过人、机、物料、环境的和谐运作,使生产过程中潜在的各种事故风险和伤害因素始终处于有效控制状态,切实保护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4.安全生产的重要意义 (1)安全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政治意义 (2)安全生产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3)安全生产具有极为重要的经济意义 5.特大事故报告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1)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单位; (2)事故的简要经过、伤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的初步估计; (3)事故发生原因的初步判断; (4)事故发生后采取的措施及事故控制情况。 6.安全生产的基本方针与原则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 7.安全检查 (1)内容:查制度、查纪律、查现场、查管理、查措施、查隐患 (2)种类:经常性、专项性、定期性、季节性和临时性安全检查五大类。(3)基本方法:自检自查、交叉检查、抽查、辅助检查等。 8.道路运输安全生产管理,什么是“三关一监督”? 严把运输经营者市场准入关、严把营运车辆技术状况关、严把营运驾驶员从业资格关、搞好汽车客运站安全监督。 9.铁路安全运输概述 这一定义涵盖了三个问题:即对象、范围和目的。 (1)安全生产的对象有人和设备等一切不安全因素,其中人是第一位的。消除危害人身安全健康的一切不良因素,保障职工的安全和健康、舒适地工作,称之为人身安全;消除设备损坏、产品和其他财产的一切危险因素,保证生产正常进行,称之为设备安全。 (2)安全生产的范围包括各行各业的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国家、企业在生产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诗词五首》课时练习题 附加答案

诗词五首 第一课时 课时训练 阅读《饮酒》,完成1、2题。 1.下列对《饮酒》一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中写飞鸟具有象征意义,用飞鸟飞向天空喻指自己出仕。 B.诗中表现农村的恬美宁静和作者悠然自得的生活。 C.诗中形象地表现了田园的优美和静穆,与诗人的心境契合。 D.“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两句是全诗的总结,意即这里有隐居生活的真正乐趣,作者想说却不知怎样表达。 2.“问君何能尔”一句中的“尔”指代。(用诗中句子回答)阅读《春望》,完成3—5题。 3.下列对这首诗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首联的“国破”指国家残破,“草木深”中的“深”字则以春草的茂盛暗写战后长安城的荒凉。 B.花、鸟本是春天最常见、最美好的景物,诗人却因“感时”“恨别”而见花落泪、闻鸟惊心。颔联融情于景,读来令人无限感伤。 C.尾联运用细节描写,写尽诗人在国破离乱之际的愁苦焦虑。 D.全诗表现了作者热爱大自然, 保家卫国的感情。 4.诗题是《春望》,那么诗人“望”到了哪些春景? 5.请赏析“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这个名句的妙处。 阅读《雁门太守行》,完成6、7题。 6. 第三、四句分别从、两个角度把激战中的边塞风光写得很壮美,创造出一种的气氛。 7.对这首诗内容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第一句“黑云”比喻敌人大军压城的气势,第二句“金鳞”比喻铠甲在太阳

下反射的闪光。 B.第四句中,“燕脂”“紫”都是形容战场血迹,包含着当时战况严峻的象征意义。 C. 第六句中,“寒声”指战鼓的声音低沉重浊,“不起”指战士们在这样沉重的鼓声中斗志难振。 D.第七、八句意思是战士们为了报答君王平日里对自己的重视,决心奋战沙场,为君王献身。 课时训练答案 1.A 2.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3.D (这首《春望》围绕“望”字展开,通过描写战乱后长安城破败荒芜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感情) 4.草、木、花、鸟。 5.在战火连绵不断的日子里,消息隔绝。作者用“抵万金”来形容家书的珍贵,表达了对妻子儿女的强烈思念,能激起人强烈的共鸣。 6.听觉视觉苍凉悲壮 7.C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知识点汇总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知识点汇总 1、法的最基本属性是统治阶级的意志,不是共同意志; 2、社会主义法以国家意志形式体现了工人阶级领导下的广大人民的意志; 3、居住在我国的外国人,在某些问题上适用于他本国的法律; 4、《安全生产法》2002年6月29日公布,2002年11月1日起生效; 5、法具有国家强制性; 6、安全生产执法基本原则:合法、公正、公开,联合执法,惩戒与教育相结合,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7、在同一类问题上,特殊法优于一般法; 8、部门规章由国务院有关部委制定; 9、地方性法规由省人大及常委会制定; 10、《安全生产法》基本原则:人身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社会监督、综合治理; 11、《安全生产法》立法目的:加强管理、防止事故、保障安全、促进发展; 12、《安全生产法》调整范围:除香港、澳门外,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单位; 13、《安全生产法》排除适用:已发现的,特殊法中未做出规定的问题; 14、“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我国安全生产管理的方针; 15、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 16、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主要领导责任的决策人; 17、工会: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18、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安全生产工作实施综合监督管理; 19、安全生产技术服务机构依照执业标准; 20、安全资金投入应以法律、行政法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规定; 21、高危行业(无论有多少从业人员)应当设置安全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 22、300人以上的非高危行业应当设置安全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 23、300人以下的非高危行业应当配备专职或兼职的安全管理人员,或委

诗歌鉴赏谋篇布局 之某诗句的作用知识点与训练题

一、复习目标: 从诗歌的谋篇布局入手,整体理解诗歌内容,掌握结构类题目的解题策略。 二、考纲解读: 本考点属于高考《考试大纲》的“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内容。结构技巧的考查,多数以考查诗句的作用为主。 三、知识梳理: (一)篇章结构总括 古诗词通常的结构形式是先写景叙事后议论抒情,写景叙事为议论抒情作铺垫,而观点态度、思想感情也在写景叙事的基础上阐发。 诗歌的结构是为诗歌的内容和情感服务的,主要分为三种类型: 1.先景后情先情后景以景结情 2.重章叠句铺垫照应过渡 3.开篇点题卒章显志以小见大 (二)结构技巧的常用术语:统领全篇、开门见山、线索、抑扬、层层深入、铺垫、照应、重章叠句、承上启下(过渡)、以景结情、卒章显志。 ①铺垫,即以前面一系列非主要情节做后面主要情节的准备或高潮到来前的气氛酝酿。 山行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前三句是宾,第四句是主,前三句是为第四句描绘背景、创造气氛起铺垫和烘托作用的。另外,在写景抒情诗中,我们也可以说,诗歌中的写景是为抒情作铺垫。 ②照应,包括首尾照应和照应文题两种,照应要答出“什么”和“什么”相照应(景还是情)。其中,首尾照应,即开头与结尾的照应,这样照应使诗歌在结构上有浑然一体之感,能更加突出主题,起到良好的表达效果。 赋得暮雨送李胄 韦应物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首联两句写黄昏时分诗人伫立在细雨蒙蒙的江边,这里点明了诗题中的“暮雨”,又照应了诗题中的“送”字…… ③重章叠句指上下句或者上下段用相同的结构形式反复咏唱的一种表情达意的方法。作用在于加深印象,渲染气氛,深化诗的主体,增强诗的音乐性和节奏感,使感情得到尽情的抒发。如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上片写的是年轻时候无所事事,无病呻吟的“闲愁”,下片写的是而今关怀国事报国无门的“哀愁”。上下两片采用了重章叠句的结构形式,在反复咏唱中,既使语言具有音乐美,又在内容上形成鲜明对比。 ④考查句子的作用,要注意句子在诗歌中的位置。首句考虑的答题角度有:内容上写了什么,点明什么,渲染气氛,奠定全诗的感情基调;结构上:总领全诗,为下文的什么作铺垫。中间句的作用在结构上考虑承上启下,承接上文的什么,引起下文的什么或为下文的什么作铺垫。结尾句在结构上考虑照应,如果是写景的句子,考虑以景结情,如果是议论的句子考虑卒章显志。在具体回答问题时综合考虑内容与结构上的作用。 如承上启下: 柳梢青·送卢梅坡 刘过 泛菊①杯深,吹梅②角远,同在京城,聚散匆匆,云边孤雁,水上浮萍。 教人怎不伤情?觉几度、魂飞梦惊。后夜相思,尘随马去,月逐舟行。 [注]①泛菊:饮菊花酒。②吹梅:吹奏《梅花落》。 “聚散匆匆”一句,在内容上强调二人相聚之短暂、相别之仓促。结构上,在写聚、散的内容之间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⑤以景结情是诗歌在议论或抒情的过程中,戛然而止,转为写景,以景代情作结,这种写法能使诗歌收到“此时无情胜有情”的效果,使诗歌形象含蓄、耐人咀嚼,让读者感到意犹未尽。 从军行七首(其二) 王昌龄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高高秋月照长城”既是写景,又是抒情。诗人轻轻宕开一笔,以景结情。仿佛在军中置酒饮乐的场面之后,忽然出现一个月照长城的莽莽苍苍的景象:古老雄伟的长城绵亘起伏,秋月高照,景象壮阔而悲凉。更加深了诗人的思想感情,给读者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 ⑥卒章显志是诗人往往在诗歌的结尾表达自己的心志或情怀。 例一:《梦游天姥吟留别》“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句,表达诗人要自由自在,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心志。 例二:《行路难》“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表达实现理想的豁达。

安全管理相关知识点讲义

安全管理相关知识点 典型题型:以安全管理为主线的综合案例 主要知识点包括: (1)需要单独编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或组织专家论证的危险性较大的工程 (2)安全检查评分表及现场安全状况的判定 (3)分析事故原因、责任 (4)判断事故的类型、等级 (5)危险性较大工程的安全控制要点 (6)现场管理要点(包括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消防、临时用电、临时用水) 特点:改错题、判断题、措施题 学习方法建议: 安全管理的案例可总结为二个典型模式: 【背景资料】 1.某工程(脚手架、模板、吊装、基坑支护、洞口、临边、高空作业、机具、用电工程等)某事故发生(如高空坠落、物体打击、坍塌、机械伤害、触电、环境污染等)。 2.现场安全大检查,发现现场管理混乱,存在诸多安全隐患。 【问题及解题思路】 (一)判定事故类型、等级(P287~P288) 建筑业伤亡事故最常见为五大事故:高处坠落、物体打击、机械伤害、触电、坍塌。 国务院《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第三条把伤亡事故分为: (1)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中毒,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2)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3)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4)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说明:以上包括本数,以下不包括本数 (二)分析事故原因、责任(参考答题模板) (三)事故处理程序(参考答题模板) (1)抢救伤员; (2)保护现场;

初二重点语文知识点归纳人教版

初二重点语文知识点归纳人教版 归纳重点知识点有助于我们提高语文成绩,在初二下册的语文课本中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点呢?下面是由本人为大家整理的初二重点语文知识点归纳人教版,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初二重点语文知识点归纳人教版(一) 云南的歌会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迤yǐ西糯nuò米酬和hè 忌讳huì 即物起兴xìng 龙吟风哕huì 柞zuò木林 点拨:"和"是多音字,应结合语境正确读音。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pì) 譬喻(xī)熹微(chún) 淳朴蹲(jù) 踞 3.解释下列词语。 (1)引经据典:引用经典中的语句或故事。 (2)生面别开:另外开展新的局面。 (3)即物起兴:开头先咏他物起兴抒情。起兴,指先言他物以触发联想,诱发文思。 (4)若无其事:好像没有那么回事似的,形容不动声色或漠不关心。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1.最有意思的是云雀,时常从面前不远草丛中起飞,一面扶摇盘旋而上,一面不住唱歌,向碧蓝天空中钻去,仿佛要一直钻透蓝空。 2.小时候常听老太婆口头语,"十年难逢金满斗",意思是盛会难逢,参加后才知道原来如此。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云南的歌会》选自《沈从文散文选》,原文标题是"记忆中的云南跑马节",作者沈从文是现代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称谓)。 初二重点语文知识点归纳人教版(二) 吆喝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招徕lái 铁铉x uàn 囿饽yòu bō 饽钹bō 荸荠bí qí 秫秸shú jiē 2.解释下列词语。 (1)隔阂:彼此情意不通,思想有距离。 (2)随机应变:跟着情况的变化,掌握时机,灵活应付。 (3)合辙押韵:这里指押韵。 (4)油嘴滑舌:形容说话油滑。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1.叫卖实际上就是一种口头广告,所以也得变着法儿吸引顾客。 2.听过相声《卖布头》或《改行》的,都不免会佩服当年那些叫卖者的本事。得气力足,嗓子脆,口齿伶俐,咬字清楚,还要会现编词儿,脑子快,能随机应变。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萧乾,作家、记者、翻译家。《吆喝》选自《北京城杂忆》。 初二重点语文知识点归纳人教版(三) 诗五首

最新精选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30 诗词五首语文版知识点练习第九篇

最新精选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30 诗词五首语文版知识点练习第九篇 第1题【单选题】 选出下面对《观刈麦》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意思是力气用尽了,热得不知怎么办才好,只是叹惜夏天实在太长 了。形象地写出了劳动人民抢割时的辛苦景象。 B、“贫妇人”“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是因为“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形象揭露出官府对贫苦农民 的残酷剥削。 C、“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看到农民劳作的情景,想到自己舒适的生活,作者感到万分惭愧,内 心不能平静,这是作者对农民生活同情和关心的反映。 D、这是一首叙事诗,着墨不多,但却把割麦者和拾麦者夏收时那种辛勤劳碌而又万分痛苦的生活情 景和内心感受,描绘得真切生动,历历如画,带有强烈的讽喻色彩。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对《己亥杂诗》这首诗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 A、头两句抒发作者辞官离京时的无限感慨,表现了诗人抛弃离愁后的兴奋心情。 B、后两句以落花化成肥料滋养鲜花生长之事比喻自己即使落魄不得重用,也愿为国效力。 C、“落红”一句,从字面上理解:花成泥,成为滋养万物的春泥;从内涵上理解,表达了一种奉献精 神。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下列对诗歌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首联写个人的仕途经历和抗敌历程,突出生平的艰辛,命运的多舛。 B、“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将国家局势与个人命运交织在一起,沉痛述说国破家亡的痛 苦。 C、文中通过“惶恐”“零丁”两个词语,写出兵败被俘后内心的忧叹。 D、尾联自问自答,想到自己难逃一死,充满悲愤无奈,只有以“丹心”表明自己对国家的忠诚。【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对《己亥杂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浩荡离愁白日料,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A、这首诗是诗人辞官归乡路上根据见闻感受写的组诗中的一首。 B、首句极力渲染了诗人辞别京师返乡时无边的离愁别绪。 C、“落红”即落花,诗人以“落红”自喻,咏物抒情。 D、诗人含蓄地表达了对社会、对生活的厌倦之情。 【答案】: 【解析】: 第5题【填空题】

安全管理学知识点总结_最新版

绝密★启用前 安全管理学知识点总结 This article contains a large number of test questions, through the exercise of test questions, to enhance the goal of academic performance. 海量题库模拟真考 Huge of Questions, Simulation Test

安全管理学知识点总结 温馨提示:该题库汇集大量内部真题、解析,并根据题型进行分类,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既可以作为考试练习、突击备考使用,也可以在适当整理后当真题试卷使用。 本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编辑和打印使用。 一填空题 (1)安全学基本原理:责任原理、系统原理、人本原理、强制原理、预防原理(第二章) (2)安全管理方法(5个):安全管理计划方法、安全决策方法、安全管理组织方法、安全激励方法、安全管理控制方法(第四章) (3)《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轻伤、重伤、死亡(192)(第十_大规程”:《工厂安全卫生规程》、《建筑安装工程安全技术规程》和《工人职员伤亡事故报告规程》 (6)“三同时”:“三同时”制度是指一切新建、改建、扩建的基本建设项目(工程)、技术改造项目(工程)、引进的建设项目, 其职业安全卫生设施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 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7)事故调查4P技术——事故现场勘察工作是一种信息处理技术。由于其主要关注四个方面的信息, 即人(People)、部件(Part)、位置(Position)和文件(Paper), 简称为4P技术。 (8)新职工三级安全教育:指企业新职工上岗前必须进行的厂级、车间级、班组级安全教育

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知识点总结

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 知识点总结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经典资料,WORD文档,可编辑修改】【经典考试资料,答案附后,看后必过,WORD文档,可修改】 2015年《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知识点总结 1.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要求?管理P38 2.特种作业人员的教育培训?管理P40 3.非矿山企业强检的设备?管理P46 4.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场内机动车辆)管理P67 5.安全生产评价的分类?(选择题)管理P71 6.必须掌握 (一)、依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识别危险因素分为20类。管理P77 1.物体打击(不属于专业类别的) 2.车辆伤害(有车都属于车辆伤害,车辆发生故事,违章驾驶) 3.机械伤害(机械设备零部件) 4.起重伤害(安全附件,人的因素) 5.触电(接地不良,安全防护不当) 6.淹溺(有水) 7.灼烫(高温物质) 8.火灾(易燃固体气体) 9.高处坠落 10.坍塌(建筑上,高炉)11.冒顶片帮 12.透水 13.放炮 14.火药爆炸(矿山)15. 瓦斯爆炸16.锅炉爆炸(安全附件失灵超压)17. 容器爆炸(带压容器超压)18.其他爆炸 19.中毒和窒息(有毒)20.其他伤害 考点:危险因素;事故类型;引发的原因? 类型案例题:P18案例16 P20 案例17 P25 案例21 P26 案例22 (二)、生产过程中的危险和有害因素人为6大类(旧的):主要看物理性、化学性危险和有害因素即可(不作重点考试内容)管理p75 7.重大危险源的辩识 1.依据国标管理98 2.依据两种物质计算公式管理P232 3. 管理98页倒二行依据指导意见包括危险物质(化学品),压力管道,锅炉,压力容器,尾矿库 8.重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包括的内容?P128 (1)、预防,(2)、准备,(3)、响应,4、恢复 1)应急响应的步骤:管理P140 1.救人优先 2.以单位为主 3.统一指挥 4.资源统一支配,信息统一发布 5.分级负责,分级响应 2)应急指挥的步骤: 1.初始评估 2.确认紧急状态 3.建立现场工作区域 4.确定重点保护区域和应急行动的优先原则, 5.指挥和协调现场开展救援 6.合理调配使用应急资源 9.应急救援的基本任务?管理P125

语文版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诗五首知识点梳理

语文版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诗五首 《杂诗》王维 1、解题:诗中的抒情主人公在他乡异地偶然遇到来自故土的旧友,自然唤起强烈的思乡之情。全诗以白描手法,于平淡无奇中简洁而形象地抒发了游子思乡之情 2、课文分析: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①连用两个“故乡”看似重复,实则形神毕现地表达了游子的欣喜之情。 ②“应知”一词生动地表现了“我”急于了解故乡风物人情的殷切思念。 ③短短十个字,把“我”在特定情境下的感情、心理、神态等刻画得栩栩如生。 ④“故乡事”应该包括很多很多事,为什么“我”唯独眷恋着“绮窗前”的寒梅呢? 答:一般来说,人的思乡之情往往是和那些跟自己关系密切的事物相联系的。可以这样设想,“绮窗前”的寒梅与“我”在家乡时的生活息息相关。它使“我”想起家人的亲情和友人的温馨。诗人通过“寒梅”这个意象,将抽象的感情具体化了。 3、思想感情:表达了作者对故乡深切的思念之情,以及作者对高洁人格的执着追求。 《夜雨寄北》李商隐 1、解题:这是作者羁旅巴蜀时寄给友人的一封信。 2、课文分析: ①君问归期未有期:句中包含着一问一答,表现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②巴山夜雨涨秋池:借景抒情,写处境与感受。夜雨池涨,烘托了秋思。景中透情,委婉清新。以“巴山”指明地点,以“夜”“秋”点名时间,以“雨”指出环境。 ③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a写未来的欢聚。紧扣“夜雨”,由怀念转而写希望。描绘诗人自己对未来的希望与设想。 B这两句描绘了怎样的情景?(明确:面对巴山的凄风苦雨,想象到什么时候才能还乡,同友人对坐灯下促膝长谈,共剪烛花,那时再回想如今的寂寞难耐和孤苦心境,定是苦中有乐,忆苦思甜。) ④朗读前两句,要融入作者的思亲之情,读后两句,要读出作者心中的希翼。 3、思想感情:表达了游子羁旅巴山的孤寂和思乡之情以及对美好相逢的期待。 淮上与友人别【唐】郑谷 【注释】①淮(huái):扬州。②离亭:驿亭。亭 是古代路旁供人休息的地方,人们常在此送别,所以称为“离亭“。③杨花:柳絮。④风笛:风中传来的笛声。⑤杨柳:“柳”与“留”谐音,表示挽留之意 1、课文分析: (1)一、二两句即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结合。点出别离。 三、四两句,从江头景色收转到离亭别宴,正面抒写握别时情景 (2)“愁杀”二字将友人的依依惜别的思绪写到极致。 (3)想象一下“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借景抒情)的画面:扬子江头的渡口,杨柳青青,晚风中,柳丝轻拂,杨花飘荡。岸边停泊着待发的小船,友人即将渡江南去。

安全管理学重要知识点总结整理

安全管理学总结 第一章概论 本章学习重点是第二节、第三节。重点掌握:1、管理的基本原理2、安全管理的重要作用本章学习的难点内容是第三节;难点是安全管理科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及其在安全科学体系中的任务 (1)安全的定义及概念 1. 安全的定义(任选一个) 安全是指客观事物的危险程度能够为人们普遍接受的状态。 安全是指没有引起死亡、伤害、职业病或财产、设备的损坏或损失或环境危害的条件。 2. 安全对于人类的重要作用(安全体现三个方面):经济损失大;社会影响大;影响周期长 3. 职业安全卫生、安全生产与劳动保护 ①职业安全卫生:职业安全卫生通常是指影响作业场所内员工、临时工、合同工、外来人员和其他人员安全与健康的条件和因素。 ②安全生产:安全生产是指在生产过程中消除或控制危险及有害因素,保障人身安全健康、设备完好无损及生产顺利进行。安全生产包括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 ③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二者从概念上看是有所不同的,但在内容上有所交叉:安全生产是从企业的角度出发,强调在发展生产的同时必须保证企业员工的安全、健康和企业的财产不受损失。劳动保护是站在政府的立场上,强调为劳动者提供人身安全与身心健康的保障、属于劳动者权益的范畴。(简述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的异同点) 4. 安全、安全性与系统安全 ①安全:保护,主要指职业安全、意外伤害、家庭安全等安全问题(安全科学工作者所关注的领域);Security:保卫,主要涉及国家安全、刑事犯罪、防抢防盗等安全问题。 ②安全性:安全性是系统在可接受的最小事故损失条件下发挥其功能的一种品质。 ③系统安全:在系统寿命周期的所有阶段,以使用效能、时间和成 本为约束条件,应用工程和管理的原理、准则和技术,使 系统获得最佳的安全性。 5. 系统可靠,是否一定安全?系统的可靠性与安全性之间的辩证关系可靠性是指系统在规定的条件下,在使用期限内实现规定性能的可能程度。可靠性技术的核心是失效分析,安全性技术的核心是危险分析。可靠性与安全性不能等同,系统可靠不一定安全。 (2)管理科学及基本概念 6. 管理的定义:是为实现预定目标而组织和使用人力、物力、财力等各种物质资源的过程。 7. 管理的基本原理:系统原理、人本原理、弹性原理 ①系统原理----系统分析内容包括(选择):①系统界定;②系统要素;③系统结构;④系统功能;⑤系统联系;⑥系统目标;⑦系统变革。 ---系统原理的基本原则:(1)整分合原则(整体把握,科学分解,组织综合这就是整分合原则的主要含义)(2)反馈原则(正反馈、负反馈)(3)封闭原则(4)动态相关性原则 ②人本原理---人本原理的基本原则:1、能级原则2、动力原则3、激励原则 ----动力原则基本动力有三类:物质动力,以适当的物质利益刺激人的行为动机;精神动力,运用理想、信念、鼓励等精神力量刺激人的行为动机;信息动力则通过信息的获取与交流产生奋起直追或领先他人的动机。 激励原则中人发挥其积极性的动力主要来自三个方面:内在动力,指人本身具有的奋斗精神;外在压力,指外部施加于人的某种力量;吸引力,指那些能够使人产生兴趣和爱好的某种力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语文第24课 诗词五首 《饮酒(其五)》知识点 同步练习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 第24课诗词五首《饮酒(其五)》知识点+同步练习 一、作者简介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晚年更名潜,别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东晋杰出诗人、辞赋家、散文家,“田园诗派之鼻祖”。陶渊明诗文感情真挚,朴素自然,清高耿介,洒脱恬淡,影响了很多文人的思想和创作。 二、故事背景 这首诗大约作于诗人归田后的第十二年,即公元四一七年,正值东晋灭亡前夕。作者感慨甚多,借饮酒来抒情写志。 三、理解诗义 【注释】 何能尔:为什么能这样。尔:如此、这样。 车马喧:指世俗交往的喧扰。 悠然:自得的样子。 结庐:建造住宅,这里指居住的意思。 见:看见(读jiàn),动词。 日夕:傍晚。相与:相交,结伴。 相与还:结伴而归。 南山:泛指山峰,一说指庐山。 【译文】 居住在人世间,却没有车马的喧嚣。问我为何能如此,只要心志高远,自然就会觉得所处地方僻静了。 在东篱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间,那远处的南山映入眼帘。山中的气息与傍晚的景色十分好,有飞鸟,结着伴儿归来。这里面蕴含着人生的真正意义,想要辨识,却不知怎样表达。 四、古诗赏析 这首诗的意境可分为两层,前四句为一层,写诗人摆脱世俗烦恼后的感受。后六句为一层,写南山的美好晚景和诗人从中获得的无限乐趣。表现了诗人热爱田园生活的真情和高洁人格。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诗起首作者言自己虽然居住在人世间,但并无世俗的交往来打扰。陶渊明早岁满怀建功立业的理想,几度出仕正是为了要实现匡时济世的抱负。但官场风波险恶,世俗伪诈污蚀,整个社会腐败黑暗,于是便选择了洁身自好、守道固穷的道路,隐居田园,躬耕自资。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中的“心远”是远离官场,更进一步说,是远离尘俗,超凡脱俗。排斥了社会公认的价值尺度,探询作者在什么地方建立人生的基点,这就牵涉到陶渊明的哲学思想。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悠然”写出了作者那种恬淡闲适、对生活无所求的心境。“采菊”这一动作不是一般的动作,它包含着诗人超脱尘世,热爱自然的情趣。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这两句是景物描写。这时我们隐隐可知诗人不光在勉励自己“还”,含蓄寄托了与山林为伍的情意,还在规劝其他人;两句虽是写景,实是抒情悟理。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诗末两句,诗人言自己的从大自然的美景中领悟到了人生的意趣,表露了纯洁自然的恬淡心情。所谓“忘言”,实是说恬美安闲的田园生活才是自己真正的人生,而这种人生的乐趣,只能意会,不可言传,也无需叙说。这充分体现了诗人安贫乐贱、励志守节的高尚品德。 五、课文主题 《饮酒》(其五)通过对隐居生活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安贫乐道、不慕名利的高尚节操,表现了诗人从自然景物中寻得乐趣之后的恬淡心情。

2019-2020年语文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21 诗词五首知识点练习第三十九篇

2019-2020年语文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21 诗词五首知识点练习第三十九 篇 第1题【单选题】 下列对诗歌主旨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春望》抒发了安史之乱时期,诗人感时伤怀、忧国思家的痛苦心情。 B、《泊秦淮》批判了秦淮歌女不关心国家前途,只顾卖唱逗笑的无耻生活。 C、《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通过风雨把现实和梦境联系起来,表达了诗人愿为收复失地、统一祖国 而献身的强烈愿望。 D、《过零丁洋》中作者慨叹抗元事业的失败,表达了宁死不屈的坚定决心。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对《春望》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诗的抒情主人公是作者自己。作者看到的是战乱中的春景,一片苍凉,感伤国事,见花落泪, 闻鸟而惊心。 B、本诗的抒情主人公是作者的妻子,在这战乱连绵的日子,期盼外出游览的丈夫早写信来。簪,妇 女束发的首饰。 C、作者所经历的这场战乱,是指唐代的藩镇割据。 D、“烽火连三月”,意指战争接连打了三个月,入侵者是吐蕃人。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选出下面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 A、珍羞(xiū)金樽(zūn)宗悫(kè) B、投著(zhù)塘坳(ào)大庇(bǐ) C、突兀(wù)瀚海(hàn)挂罥(juàn) D、风掣(chè)狐裘(qiú)岑参(cēn)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对“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两句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两句诗写春望所见。一个“破”字,视野从城到山河,触目惊心;一个“深”字,视野从满城到花 鸟,满目凄然。诗人的感情由隐而显,由弱而强,步步推进。 B、这两句诗对仗工巧,圆熟自然,诗意变化。“国破”对“城春”,两意相反,“国破”的残垣断壁同富 有生机的“城春”对举,对照强烈。 C、诗意变化的又一例为“国破”与“山河在”。前写国都沦陷,城池残破,后写山河依旧,意思相 反;“城春”与“草木深”前写明媚春景,后叙荒芜之状,前后相悖,这种诗意的变化,突出了山河 破败的景象。 D、这两句诗以写景为主。句中的“国”、“山河”、“城”、“草木”都是诗人亲眼所见的景物。 【答案】: 【解析】: 第5题【填空题】 《渡荆门送别》是诗人出蜀至荆门时所作,首联______,颔联、颈联写景,尾联抒情,含蓄地抒发了______之情。 【答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4课诗词五首知识点复习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4课诗词五首知识点复习新人教版1.文学常识 陶渊明:东晋诗人,又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又自号“五柳先生”。他被后人称为“田园诗人”。作品有《归园田居》《桃花源记》《饮酒》《五柳先生传》等。 杜甫:字子美,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自称少陵野老。被后世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代表作有《登高》《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春望》《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以及“三吏”“三别”等。 李贺:字长吉,世称李长吉、鬼才、诗鬼等,与李白、李商隐三人并称唐代“三李”。李贺是中唐浪漫主义诗人的代表,代表作有《雁门太守行》。 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晚唐著名诗人。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著有《樊川文集》。 李清照:宋代女词人,号易安居士。婉约派代表词人,代表作有《一剪梅》《声声慢》《醉花阴》。 2.思想主旨 《饮酒》:通过对田园生活中自然景物的描写,表现了诗人远离世俗、悠然自得的心境,反映出他超脱世俗的人生追求和不与统治阶级同流合污的高洁人格。 《春望》:通过描写安史之乱中长安的荒凉景象,抒发了作者触景伤怀、忧国思家的感情。 《雁门太守行》:诗人以色彩斑斓的词语描绘悲壮的战争风云,构成了奇特的意境,歌颂了守边将士浴血奋战、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赤壁》:这首咏史抒怀诗,借对赤壁之战的评述来抒发诗人的自负感慨,吐露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抑郁不平,也告诫统治者不要寄希望于偶然的侥幸。《渔家傲》:词人把真实的生活感受融入梦境,以梦游的方式,以人神对话为内容,实现了梦幻与生活、历史与现实的有机结合,充分显示了作者性情中豪放不羁的一面。 3.重点问题 赏析“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这两句是诗人心与自然的会意与亲近。“采菊东篱下”本是写实,因为陶渊明爱菊,寄予菊花以高洁的情致,菊花几乎成了陶渊明的化身。“东篱”则象征了远离尘俗、洁身自好的品格。而“南山”在现实里和陶渊明的精神上都显然

安全管理学知识要点

1、事故统计与分析P38 它是以大量的伤亡事故资料为基础,应用数理统计的原理和方法、从宏观上探索伤亡事故发生原因及规律的过程。 2、事故 事故是人们生产、生活的活动过程中,突然发生的、违反人的意志的、迫使活动暂时或永久性停止,可能造成人员伤害,财产损失或环境污染的意外事件。 3、海因里希法则 美国人海因里希调查了55万多起伤害事故后发现,涉及同一工人的330件相似的意外事件中,有300起未产生伤害,29件产生轻、微伤,1次产生死亡,故也称300:29:1法则。 4、本质安全技术 所谓本质安全技术,是指不是从外部采取附加的安全装置和设备,而是依靠自身的安全设计,进行本质方面的改善,即使发生故障或误操作,设备和系统仍能保证安全。 5、隔离 隔离是采用物理分离、护板和栅栏等将已识别的危险同人员和设备隔开,以防止危险或将危险降低到最低水平,并控制危险的影响。隔离是最常用的一种安全技术措施。 6、三同时 建设项目中职业安全与卫生技术措施和设施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习惯上称之为“三同时”。 7、三不放过 事故原因分析不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和群众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没制定出防范措施不放过。 8、一遵二反三落实 教育职工遵守劳动纪律;反对违章指挥、违章作业;监督与协助企业行政部门落实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监督与协助企业行政部门落实预防伤亡事故的各种措施,组织落实人人为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做一件好事活动。 9、安全目标管理 安全目标管理是企业确定在一定时期内应该实现的安全生产总目标,分解展开,落实措施,严格考核,通过组织内部自我控制达到安全生产目的的一种安全管理方法。 10、化学事故 由危险化学品所导致的火灾、爆炸、中毒和窒息事故可称为化学事故。 具体说来,由危险化学品引起的火灾、爆炸通常导致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同时泄漏的危险化学品或火灾、爆炸的产物对大气、水源、土壤等造成污染,污染物经口、皮肤进入体内导致群体中毒、窒息甚至死亡,此类事故称之为化学事故。 11、重大危险源辨识中的“单元” 12、重大危险源辨识中的“临界量” 一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同属于一个工厂的且边缘距离小于500m的几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称为单元。该特定量称为临界量,它是国家法律、法规、标准规定的一种或一类特定危险物质的数量。 13、国家监察P194 国家监察是指政府部门的劳动安全监督机构,按照国务院赋予的权力所进行的安全监察活动,其监察具有法律的权威性和特殊的行政法律地位。 14、行业管理P197 行业安全管理是对行业所属企业贯彻执行同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规和标准,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宏观控制,以提高整个行业的安全管理和技术装备水平,控制和防止伤亡事故的发生,保障职工安全健康和生产任务顺利进行。 15、安全法规 安全法规是保护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有关法令、规程、条例规定等法律文件的总称,又称劳动保护法规。 16、安全生产责任制 所谓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就是各级领导应对本单位事故预防工作所负的总的领导责任,以及各级工程技术人员、职能科室和生产工人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对事故预防工作应负的责任。 17、系统安全 在系统寿命周期的所有阶段,以使用效能、时间和成本为约束条件,应用工程和管理的原理、准则和技术,使系统获得最佳的安全性。 18、整分合原理 现代高效率的管理必须在整体规划下明确分工,在分工基础上进行有效的综合,这就是是整分合原理。 19、能级原则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课《古诗三首》知识点+检测卷含答案

知识点 一、我会认 鸳yuān(海鸳)海鸳是信天翁的别称。鸯yāng(鸳鸯)惠huì(恩惠) 崇chóng(崇尚)豚tún(海豚) 减jiǎn(减少) 二、我会写 融(融化)(融合)(融通) 燕(燕子)(乳燕)(燕窝) 鸳(鸳鸯)(海鸳)(鸳凤) 鸯(鸳鸯)(鸯锦)(鸯龟) 惠(恩惠)(实惠)(优惠) 崇(崇尚)(崇高)(崇拜) 芦(芦苇)(芦柑)(芦荟) 芽(发芽)(豆芽)(麦芽) 梅(梅花)(杨梅)(腊梅) 溪(小溪)(溪水)(溪谷) 泛(广泛)(泛滥)(泛应) 减(减少)(加减)(减肥)

三、易错的字 融:左下里面是“点、撇、横、竖”;崇:上下结构,下面是“宗”。 四、多音字 行xíng(行走)háng(银行) 得dé(得到)děi(我得) 地dì(地球)de(高兴地) 五、形近字 芽(芦芽)牙(牙齿) 庐(庐山) 六、近义词 融—溶暖—热满—遍 欲—想尽—完添—增 七、反义词 迟—早香—臭暖—冷外—里(内)短—长晴—阴减—加晚—早 八、诗意

《绝句》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意思:春天来了,在明媚的阳光映照下,山河无比秀丽。春风中飘散着花草的芳香。溪边泥土湿软,小燕子翩翩地飞来飞去,衔泥筑巢。暖和的沙子上睡着成双成对的鸳鸯。 《惠崇春江晚景》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诗意: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回暖。河滩上已经长满了蒌蒿,芦笋也开始抽芽了,而这恰是河豚从大海回归,将要逆江而上产卵的季节。 《三衢道中》 诗意:梅子黄透了的时候,天天都是晴和的好天气,(我)乘小船到小溪的尽头,再改走山路继续前行。山路上苍翠的树投下的树荫,与来的时候一样浓密,深林中传来几声黄鹂的欢鸣声,比来时更增添了些许幽趣。 九、课文主旨 《绝句》是诗人杜甫的作品,描绘了春日的草堂周围生机盎然的春色。这首五言绝句,格调高远,意境清新,勾勒出一幅春天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