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理论力学_习题集(含答案)

(完整版)理论力学_习题集(含答案)
(完整版)理论力学_习题集(含答案)

《理论力学》课程习题集

西南科技大学成人、网络教育学院 版权所有

习题

【说明】:本课程《理论力学》(编号为06015)共有单选题,计算题,判断题, 填空题等多种试题类型,其中,本习题集中有[判断题]等试题类型未进入。

一、单选题

1. 作用在刚体上仅有二力A F 、B F ,且0+=A B F F ,则此刚体________。

⑴、一定平衡

⑵、一定不平衡 ⑶、平衡与否不能判断 2. 作用在刚体上仅有二力偶,其力偶矩矢分别为A M 、B M ,且A M +0=B M ,则此刚体________。

⑴、一定平衡 ⑵、一定不平衡 ⑶、平衡与否不能判断 3. 汇交于O 点的平面汇交力系,其平衡方程式可表示为二力矩形式。即()0=∑A i m F ,()0=∑B i

m F ,但________。 ⑴、A 、B 两点中有一点与O 点重合

⑵、点O 不在A 、B 两点的连线上

⑶、点O 应在A 、B 两点的连线上

⑷、不存在二力矩形式,∑∑==0,0Y X 是唯一的

4. 力F 在x 轴上的投影为F ,则该力在与x 轴共面的任一轴上的投影________。 ⑴、一定不等于零

⑵、不一定等于零 ⑶、一定等于零 ⑷、等于F

5. 若平面一般力系简化的结果与简化中心无关,则该力系的简化结果为________。

⑴、一合力 ⑵、平衡 ⑶、一合力偶 ⑷、一个力偶或平衡

6. 若平面力系对一点A 的主矩为零,则此力系________。

⑴、不可能合成一个力 ⑵、不可能合成一个力偶

⑶、一定平衡 ⑷、可能合成一个力偶,也可能平衡

7. 已知1F 、2F 、3F 、4F 为作用刚体上的平面共点力系,其力矢关系如图所示为平行四边形,因此可知________。

⑴、力系可合成为一个力偶 ⑵、力系可合成为一个力

⑶、力系简化为一个力和一个力偶

⑷、力系的合力为零,力系平衡

8. 已知一平衡的平面任意力系1F 、2F ……1n F ,如图,则平衡方程∑=0A m ,∑=0B m ,∑=0Y 中(y AB ⊥),有________个方程是独立的。

⑴、1

⑵、2 ⑶、3

9. 设大小相等的三个力1F 、2F 、3F 分别作用在同一平面内的A 、B 、C 三点上,若AB BC CA ==,且其力多边形如b <>图示,则该力系________。

⑴、合成为一合力 ⑵、合成为一力偶 ⑶、平衡

10. 图示作用在三角形板上的平面汇交力系,各力的作用线汇交于三角形板中心,如果各力大小均不等于零,则图示力系________。

⑴、可能平衡 ⑵、一定不平衡 ⑶、一定平衡 ⑷、不能确定

11. 图示一等边三角形板,

边长为a ,沿三边分别作用有力1F 、2F 和3F ,且321F F F ==。则此三角形板处于________状态。

⑴、平衡 ⑵、移动 ⑶、转动 ⑷、既移动又转动

12. 图示作用在三角形板上的平面汇交力系,汇交于三角形板底边中点。如果各力大小均不等于零,则图示力系________。

⑴、可能平衡 ⑵、一定不平衡 ⑶、一定平衡 ⑷、不能确定

13. 某平面任意力系向O 点简化,得到10,10==?O R N M N cm ,方向如图所示,若将该力系向A 点简化,则得到________。

⑴、100==A R N M ,

⑵、1010==?A R N M N cm ,

⑶、1020==?A R N M N cm ,

14. 曲杆重不计,其上作用一力偶矩为M 的力偶,则图()a 中B 点的反力比图()b 中的反力________。

⑴、大 ⑵、小 ⑶、相同

15. 某简支梁AB 受荷载如图

(a )、(b )、(c )所示,今分别用()()()、、N a N b N c ,表示三种情况下支座B 的反力,则它们之间的关系应为________。

⑴、()()()c N b N a N =<

⑵、()()()c N b N a N => ⑶、()()()c N b N a N >= ⑷、()()()c N b N a N <=

16. 图示结构中,静定结构有________个。

⑴、1 ⑵、2 ⑶、3 ⑷、4

17. 图示三铰刚架受力F 作用,则A 支座反力的大小为________。

⑴、12F ⑵、22F ⑶、F ⑷、F 2

18. 已知杆AB 和CD 的自重不计,且在C 处光滑接触,若作用在AB 杆上的力偶的矩为1m ,则欲使系统保持平衡,作用在CD 杆上的力偶矩2m 的转向如图示,其力矩值之比为2:1m m ________。

⑴、1 ⑵、43 ⑶、2

19. 图示结构受力P 作用,杆重不计,则A 支座约束力的大小为________。

⑴、12P ⑵、32P ⑶、33P ⑷、0

20. 悬臂桁架受到大小均为P 的三个力的作用,则杆1内力的大小为________。

⑴、P ⑵、P 2 ⑶、0 ⑷、12

P

21. 图示二桁架结构相同,受力大小也相同,但作用点不同。则二桁架中各杆的内力

________。

⑴、完全相同 ⑵、完全不同 ⑶、部分相同

22. 在图示桁架中,已知P 、a ,则杆(3)内力之大小为________。

⑴、0 ⑵、2P ⑶、22P ⑷、P 2

23. 物块重20G N =,用40P N =的力按图示方向把物块压在铅直墙上,物块与墙之间的摩擦系数43=f ,则作用在物块上的摩擦力等于________N 。 ⑴、20 ⑵、15 ⑶、0 ⑷、103

24. 已知100W kN =,80P kN =,摩擦系数0.2f =,物块将________。

⑴、向上运动 ⑵、向下运动 ⑶、静止不动

25. 重P 的均质圆柱放在V 型槽里,考虑摩擦;当圆柱上作用一力偶矩M ,圆柱处于极限平衡状态,此时接触点处的法向反力A N 与B N 的关系为________。

⑴、B A N N = ⑵、B A N N > ⑶、B A N N <

26. 重W 的物体自由地放在倾角为α的斜面上,物体与斜面间的摩擦角为m ?,若m ?α<,则物体________。

⑴、静止 ⑵、滑动 ⑶、当W 很小时能静止 ⑷、处于临界状态

27. 重W 的物体置于倾角为α的斜面上,若摩擦系数为tan f α>,则物体________。

⑴、静止不动 ⑵、向下滑动 ⑶、运动与否取决于平衡条件

28. 物A 重100kN ,物B 重25kN ,A 物与地面的摩擦系数为0.2,滑轮处摩擦不计。则物体A 与地面间的摩擦力为________kN 。

⑴、20 ⑵、16 ⑶、15 ⑷、12

29. 已知60W kN =,20T kN =,物体与地面间的静摩擦系数0.5f =,动摩擦系数'0.4f =,则物体所受的摩擦力的大小为________kN 。

⑴、25 ⑵、20 ⑶、17.3 ⑷、0

30. 物块重5kN ,与水平面间的摩擦角为035=m φ,今用与铅垂线成060角的力P 推动

物块,若5P kN =,则物块将________。

⑴、不动 ⑵、滑动 ⑶、处于临界状态 ⑷、滑动于否无法确定

31. 重Q 半径为R 的均质圆轮受力P 作用,静止于水平地面上,若静滑动摩擦系数为f ,动滑动摩擦系数为f '。滚动摩阻系数为δ,则圆轮受到的摩擦力和滚阻力偶为________。

⑴、F fQ =,Q M δ=

⑵、F P =,Q M δ= ⑶、'F f Q =,M PR = ⑷、F P =,M PR =

32. 空间力偶矩是________。

⑴、代数量 ⑵、滑动矢量 ⑶、定位矢量 ⑷、自由矢量 33. 图示空间平行力系,力线平行于OZ 轴,则此力系相互独立的平衡方程为________。 ⑴、()()()0, 0, 0x y z m F m F m F ===∑∑∑ ⑵、

∑=0X ,∑=0Y ,和()0x m F =∑ ⑶、∑=0Z ,()0x m F =∑,和()0z

m F =∑

34. 已知一正方体,各边长a ,沿对角线BH 作用一个力F ,则该力对OG 轴的矩的大小为________。

⑴、22Fa ⑵、66Fa ⑶、63Fa ⑷、2Fa

35. 在正立方体的前侧面沿AB 方向作用一力F ,则该力________。

⑴、对X 、Y 、Z 轴之矩全等

⑵、对三轴之矩全不等 ⑶、对X 、Y 轴之矩相等 ⑷、对Y 、Z 之矩相等

36. 正方体受两个力偶作用,该两力偶矩矢等值、方向,即12M M =-v v ,但不共线,则正

方体________。

⑴、平衡 ⑵、不平衡 ⑶、因条件不足,难以判断是否平衡

37. 图示一正方体,边长为a ,力P 沿EC 作用。则该力Z 轴的矩为Z m =

________。 ⑴、Pa ⑵、Pa - ⑶、2Pa ⑷、2Pa -

38. 边长为2a 的均质正方形薄板,截去四分之一后悬挂在A 点,今欲使BC 边保持水平,则点A 距右端的距离x =________。

⑴、a ⑵、3

2a ⑶、5

2a ⑷、5

6

a

39.重为W,边长为a的均质正方形薄板与一重为1

2

W的均质三角形薄板焊接成一梯形

板,在A点悬挂。今欲使底边BC保持水平,则边长L=________。

⑴、1

2

a⑵、a⑶、2a⑷、3a

40.均质梯形薄板ABCDE,在A处用细绳悬挂。今欲使AB边保持水平,则需在正方形ABCD的中心挖去一个半径为________的圆形薄板。

3 2a

π

1

2

a

π

1

3

a

π

2

3

a

π

41. 圆柱铰链和固定铰链支座上约束反力的数量为________个。

⑴、1 ⑵、2 ⑶、3

⑶、<3 42. 三力平衡汇交原理是指________。

⑴、共面不平行的三个力相互平衡必汇交于一点

⑵、共面三力如果平衡,必汇交于一点

⑶、若三力汇交于一点,则该三力必相互平衡 43. 作用在一个刚体上只有两个力A F 、B F ,且A B F F =-,则该二力可能是________。

⑴、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或一对平衡力

⑵、一对平衡力或一个力偶 ⑶、一对平衡力或一个力和一个力偶 ⑷、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或一个力偶 44. 若考虑力对物体的两种作用效应,力是________矢量。

⑴、滑动 ⑵、自由 ⑶、定位

45.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

⑴、等值 ⑵、反向 ⑶、共线 ⑷、等值、反向、共线 46. 在利用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求合力时,合力位于________。

⑴、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上

⑵、通过汇交点的对角线上

⑶、通过汇交点且离开汇交点的对角线上

⑷、通过汇交点且指向汇交点的对角线上

47. 作用在同一刚体上的两个力使物体处于平衡的充分必要条件是________。

⑴、等值 ⑵、反向 ⑶、共线 ⑷、等值、反向、共线 48. 理论力学静力学中,主要研究物体的________。

⑴、外效应和内效应 ⑵、外效应

⑶、内效应 ⑷、运动效应和变形效应

49. 约束反力的方向总是________于运动的方向。

⑴、平行 ⑵、垂直

⑶、平行或垂直

50.在图示平面机构中,系统的自由度为________。

⑴、1⑵、2⑶、3⑷、4

51.在图示平面机构中,系统的自由度为________。

⑴、4⑵、3⑶、2⑷、1

52.在图示平面机构中,系统的自由度为________。

⑴、1⑵、2⑶、3⑷、4

53.在图示平面机构中,系统的自由度为________。

⑴、4⑵、3⑶、2⑷、1

54.建立虚位移之间的关系,通常用________。

⑴、几何法⑵、变分法⑶、几何法、变分法等

55.约束可以分为________。

⑴、几何约束⑵、运动约束⑶、几何约束和运动约束

56.约束可以分为________。

⑴、双面约束和单面约束⑵、单面约束⑶、双面约束

57.虚位移与时间________。

⑴、有关⑵、无关⑶、有时有关,有时无关

二、计算题

58. 不计自重的直杆AB 与直角折杆CD 在B 处光滑铰接,受力如图,求A 、C 、D 处的反力。

59. 平面力系,集中力作用点均在箭头处,坐标如图,长度单位mm ,力的单位kN ,求此力系合成的最终结果。

60. 图示结构不计自重,cm OA AB B O 6061===,m kN M .11=,

求平衡时O 、1O 处的约束力及2M 。

61. 图示结构不计自重,C 处铰接,平衡时求A 、C 、D 铰处的约束力。

62. 已知:kN Q 40=,kN W 50=,kN P 20=。不计摩擦,试求平衡时A 轮对地面的压力及θ角。

63. 已知:重量为N P 201=,N P 102=的A 、B 两小轮,长40L cm =的无重刚杆相铰接,且可在045=β的光滑斜面上滚动。试求平衡时的距离x 值。

64. 作ADC 、BC 受力图,并求A 支座约束反力。

65. 简支梁AB 的支承和受力如图,已知:02/q kN m =,力偶矩2.M kN m =,梁的跨度6L m =,030=θ。若不计梁的自重,试求A 、B 支座的反力。

66. 均质杆AB 长2L ,

重P ,能绕水平轴A 转动,用同样长,同样重的均质杆ED 支撑住,ED 杆能绕通过其中点C 的水平轴转动。AC L =,在ED 的D 端挂一重物Q ,且2Q P =。不计摩擦。试求此系统平衡时φ的大小。

67. 梁AB 、BC 及曲杆CD 自重不计,B 、

C 、

D 处为光滑铰链,已知:20P N =,10.M N m = ,10/q N m =,0.5a m =,求铰支座D 及固定端A 处的约束反力。

68. 试求图示构件的支座反力。

()a 、已知:P ,R ;

()b 、已知:M ,a ;

车辆工程研究生专业实力排名表

B+:(20个)西南交通大学(四川成都)(④421材料力学或424机械原理)上海交通大学(④809 机械原理与设计或815 控制理论基础) 华中科技大学(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1037号)机械设计基础,电子技术基础合肥工业大学 浙江大学(④832机械设计基础 或831理论力学 或833传热学 或839控制理论 或408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含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网络) 华南理工大学(801 材料力学812 汽车理论)广州市 西北工业大学(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或)西安 824计算机辅助制造(或) 845电路基础(或) 851微机原理及其应用(或) 863机械加工工艺学(或)

878机械设计(工业设计考生也可选)) 武汉理工大学(841机械原理、844汽车理论基础、848自动控制原理(选一)) 北京科技大学(材料力学C或850电工技术) 长安大学(汽车理论) 燕山大学(④815理论力学或817材料力学)河北省的秦皇岛市 哈尔滨工业大学(机械设计和机械原理) 江苏大学(理论力学、828电工技术、805机械设计选一 ) 中南大学(机械设计)湖南长沙市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④931自动控制原理综合或934机械电子工程综合或951材料力学或892理论力学) 山东大学(机械设计基础) 天津大学(415汽车理论与汽车设计或486工程力学(理力材力)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工电子学815理论力学) 中国农业大学((理力或材力)或833电子技术) 南京理工大学(机械原理或[423]电子技术基础) B等:(22个)大连交通大学、重庆交通大学、福州大学、山东理工大学、兰州交通大学,集美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南昌大学,辽宁工业大学、黑龙江工程学院、淮阴工学院、西华大学、沈阳理工大学、河北工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青岛理工大学,浙江师范大学、山东科技大学、重庆工学院、长沙理工大学、河南科技大学、湖北汽车工业学院 C等(27个):安徽工程科技学院、武汉科技大学、浙江科技学院、辽宁科技大学、山东建筑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天津工程师范学院、广西工学院、安徽工业大学、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南京工程学院、攀枝花学院、重庆工学院、西南林学院、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西南大学、华南热带农业大学、福建工程学院、重庆工学院、上海师范大学、沈阳工业大学、山东交通学院、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吉林农业大学、河北师范大学、福建农林大学、广西大学、南京林业大学、 车辆工程国家重点学科/博士点/硕士点

华南农业大学-物理学简明教程课后习题答案

1 -1 质点作曲线运动,在时刻t 质点的位矢为r ,速度为v ,速率为v ,t 至(t +Δt )时间内的位移为Δr , 路程为Δs , 位矢大小的变化量为Δr ( 或称Δ|r |),平均速度为v ,平均速率为v . (1) 根据上述情况,则必有( ) (A) |Δr |= Δs = Δr (B) |Δr |≠ Δs ≠ Δr ,当Δt →0 时有|d r |= d s ≠ d r (C) |Δr |≠ Δr ≠ Δs ,当Δt →0 时有|d r |= d r ≠ d s (D) |Δr |≠ Δs ≠ Δr ,当Δt →0 时有|d r |= d r = d s (2) 根据上述情况,则必有( ) (A) |v |= v ,|v |= v (B) |v |≠v ,|v |≠ v (C) |v |= v ,|v |≠ v (D) |v |≠v ,|v |= v 分析与解 (1) 质点在t 至(t +Δt )时间内沿曲线从P 点运动到P′点,各量关系如图所示, 其中路程Δs =PP′, 位移大小|Δr |=PP ′,而Δr =|r |-|r |表示质点位矢大小的变化量,三个量的物理含义不同,在曲线运动中大小也不相等(注:在直线运动中有相等的可能).但当Δt →0 时,点P ′无限趋近P 点,则有|d r |=d s ,但却不等于d r .故选(B). (2) 由于|Δr |≠Δs ,故t s t ΔΔΔΔ≠r ,即|v |≠v . 但由于|d r |=d s ,故t s t d d d d =r ,即|v |=v .由此可见,应选(C). 1 -2 一运动质点在某瞬时位于位矢r (x,y )的端点处,对其速度的大小有四种意见,即

昆明理工大学理论力学第一章答案

第一章 静力学公理和物体的受力分析 一、是非判断题 1.1.1 在任何情况下,体内任意两点距离保持不变的物体称为刚体。 ( ∨ ) 1.1.2 物体在两个力作用下平衡的必要与充分条件是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沿同一直线。 ( × ) 1.1.3 加减平衡力系公理不但适用于刚体,而且也适用于变形体。 ( × ) 1.1.4 力的可传性只适用于刚体,不适用于变形体。 ( ∨ ) 1.1.5 两点受力的构件都是二力杆。 ( × ) 1.1.6 只要作用于刚体上的三个力汇交于一点,该刚体一定平衡。 ( × ) 1.1.7 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只适用于刚体。 ( × ) 1.1.8 凡矢量都可以应用平行四边形法则合成。 ( ∨ ) 1.1.9 只要物体平衡,都能应用加减平衡力系公理。 ( × ) 1.1.10 凡是平衡力系,它的作用效果都等于零。 ( × ) 1.1.11 合力总是比分力大。 ( × ) 1.1.12 只要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同,则它们对物体的作用效果相同。 ( × ) 1.1.13 若物体相对于地面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则物体处于平衡。 ( ∨ ) 1.1.14 当软绳受两个等值反向的压力时,可以平衡。 ( × ) 1.1.15 静力学公理中,二力平衡公理和加减平衡力系公理适用于刚体。 ( ∨ ) 1.1.16 静力学公理中,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公理和力的平行四边形公理适用于任何物体。 ( ∨ ) 1.1.17 凡是两端用铰链连接的直杆都是二力杆。 ( × ) 1.1.18 如图所示三铰拱,受力F ,F 1作用,其中F 作用于铰C 的销子上,则AC 、BC 构件都不是二力构件。 ( × ) 二、填空题 1.2.1 力对物体的作用效应一般分为 外 效应和 内 效应。 1.2.2 对非自由体的运动所预加的限制条件称为 约束 ;约束力的方向总是与约束所能阻止的物体的运动趋势的方向 相反 ;约束力由 主动 力引起,且随 主动 力的改变而改变。

2014年华南农业大学理论力学模拟卷

1 A C 判断题(正确的划√,错误的划×。请将答案写在答题框内。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 用解析法求平面汇交力系的平衡问题时,所建立的坐标系 x ,y 轴一定要相互垂直。( ) 2. 点作曲线运动时,其加速度的大小等于速度的大小对时间的导数。( ) 3. 当质点系的动量守恒,各质点的动量不一定守恒。。( ) 4. 无论牵连运动为何种运动,点的速度合成定理a e r v v v =+都成立。( ) 5. 若刚体运动时,其上两点的轨迹相同,则该刚体一定作平动。( ) 二、选择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框内。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 将大小为100N 的力F 沿x 、y 方向分解,若F 在x 轴上的投影为86.6 N ,而沿x 方向的分力的大小为115.47 N ,则F 在y 轴上的投影为 。 A. 0; B. 50N ; C. 70.7N ; D. 86.6N ; E. 100N 。 2. 下列静力学公理中,不只适用于刚体的是( )。 (A )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 (B )加减平衡力学原理; (C )二力平衡条件; (D )力的可传性。 3. 平行轴定理的表达式正确的是:( ) (A). 2zc z J J md =+ (B). 2z zc J J md =- (C). 2 z zc J J md =+ (D). 以上都不对. 4. 如图所示,均质杆AB 直立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当它从铅直位置无初速度地倒下时,其中质心C 的运动轨迹是( )。 (A )直线 (B )圆 (C )椭圆 (D )曲线

2 5. 均质等边直角弯杆OAB 的质量共为2 m ,以角速度ω绕O 轴转动,则弯杆对O 轴的动量矩的大小为( )。 (A) L O = 23 ml 2ω; (B) L O = 43 ml 2ω; (C) L O = 53 ml 2ω; (D) L O = 73 ml 2ω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4分,共12分) 1. 曲杆ABC 在图示平面内可绕A 轴转动,已知某瞬时B 点的加速度为B a =5 m/s ,则求该瞬时曲杆的角速度ω= ;角加速度α= 。 2. 如图所示,均质杆AB 的质量为m ,长度为l ,放在铅直平面内,杆的一端A 靠在墙壁,另一端B 沿地面运动。已知当杆对水平面的夹角60??=时,B 端的速度为v ,则杆AB 在该瞬时的动能T 的大小为 ;动量P 的大小为 。 3.曲柄OA 以匀角速度转动,当系统运动到图示位置 (OA //O 1B ,AB ⊥OA )时,有A v B v ,A a B a ,AB ω 0, AB α 0。(填写①或②) ①等于; ②不等于。 四、作图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1. 试画出下图中系统整体和各物体的受力图。

201011理论力学期中试卷A

,考试作弊将带来严重后果! 华南理工大学《理论力学》期中试卷A (2010年11月) 判断题(下列各题,你认为正确的,请在题末的括号打“√”,错的打“×”, 每题2分,10题共20分) 1.某平面力系的力多边形自行封闭,则该力系必为平衡力系。 ( ) 2.一个力可以分解成一个力和一个力偶,反之一个力和一个力偶也能合成 ( ) 3.在自然坐标系中,如果速度v =常数,则加速度a =0。 ( ) 4.刚体上各点均作圆周运动,则刚体必作定轴转动。 ( ) 5.作用于刚体上的三个相互平衡的力,必在同一平面内。 ( ) 6.一空间力系,若各力作用线与某一固定直线相交,则其独立的平衡方程最多有5个。 ( ) 7. 力在平面上的投影与力在轴上的投影均为代数量。 ( ) 8. 平面运动刚体上任一垂直于某个固定平面的直线始终作平动。 ( ) 9. 点作曲线运动,若其法向加速度越来越大,则该点的速度大小变化不能确定。 ( ) 10. 加速度t d v d 的大小为t v d d 。 ( ) 二、填空题(请将简要答案填入划线内。每题5分,8题共40分。) 如图2.1所示,两直角杆AC 、CB 铰接于C ,D 处受水平力P 作用,则支座 A 、 B 处的约束力与x 轴的夹角α、β分别为α= ,β= 。 题2.1图 题2.2图 如图2.2均质正方形薄板重W ,置于铅垂面内,薄板与地面间的静摩擦因数5.0s =f ,在A 处作用一力F ,若使薄板静止不动,则力F 的最大值应为______。 如图2.3,边长为a =1 m 的立方体,受力如图所示。将该力系向O 点简化的

主矢为_____主矩为_____。 题2.3图 题2.4图 4. 如图2.4一重为W ,边长为a 的均质正方形薄板与一重为2/W 的均质三角形薄板焊接成梯形板,在A 点悬挂。今若使底边BC 保持水平,则边长=l ________。 5.在图2.5所示平面机构中,弯杆ABC 以匀角速度1ω绕轴A 转动,而圆盘D 又以匀角速度2ω绕轴D 相对于杆ABC 转动,图示瞬时AD 连线水平,ED 连线铅垂。若取ABC 为动坐标系,E 为动点,则此时E 点的牵连速度的大小为 ,牵连加速度的大小为 ,科氏加速度的大小为 。(请在图上标出它们的方向) 题2.5图 题2.6图 6.图2.6一斜抛物体,初速为0v ,抛射角为?。已知其轨迹方程为?cos 0t v x =, 2/sin 20gt t v y -=?。则t =0时的切向加速度τa =__,法向加速度 n a =__,曲率 半径ρ=___。 7. 图2.7半径为r 的圆盘,以匀角速度ω沿直线作纯滚动,则其速度瞬心的加速度的大小等于 ;方向 。(请在图上标出方向) 题2.8图 8A 点的加速度2s /cm 30=A a ,方向如图 2.8。则B 点为 2s /cm ,方向与直线OB 成 角。 三、简算题(每题5分,4题共20分) 1. 如图所示的正六面体,三边长分别为4、4、23cm ,沿对角线AB 方向作用一力F ,设力KN F 40=,求此力对三坐标轴之矩。 m 3m 3m 4 0 3A B A a O

华南农业大学2010物理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华南农业大学期末考试试卷(A 卷) 学年第一学期 考试科目: 物理化学 考试类型:(闭卷) 考试时间: 120 分钟 学号 姓名 年级专业 一.选择题:(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10×2分) ( )1.对于理想气体,下列关系中哪个是不正确的? A . 0=??? ????T V U B . 0=???? ????T p U C . 0=??? ????V T U D . 0=???? ????T p H ( )2.已知放热反应 H 2 (g) + 2 1 O 2 (g) === H 2O (g) 的△r H m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 △r H m 是H 2 (g)的燃烧焓 B . △r H m 与反应的△r U m 数值不等 C . △r H m 是H 2O (g)的生成焓 D . △r H m 是负值 ( )3.已知下列反应的平衡常数 H 2 (g) + S (s) === H 2S (g) K 1θ S (s) +O 2 (g) === SO 2 (g) K 2θ 则反应H 2 (g) +SO 2 (g) === O 2 (g) + H 2S (g) 的平衡常数为: A . K 2θ/K 1θ B . K 1θ-K 2θ C . K 1θ·K 2θ D . K 1θ/K 2θ

( )4.已知反应N2O4 (g) === 2NO2 (g)是吸热反应,反应达平衡时,欲使平衡向右移动以获得更多的NO 2 ,应采取的措施是: A . 升高温度 B . 缩短反应时间 C . 降低温度 D . 延长反应时间 ( )5.沸点升高说明在溶剂中加入非挥发性溶质后,该溶剂的化学势比加入溶质前: A . 升高 B . 降低 C . 相等 D . 不一定 ( )6.在273K,封闭的热力学系统,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 . G>A B . G0 B . ΔS=0 C . ΔS<0 D . 不一定 ( )9.当实际气体温度低于波义耳温度时,只要压力不太大,则有: A . PV < nRT B . PV > nRT C . PV = nRT D . PV →0 ( )10.由A ,B二组分形成具有最大正偏差液态混合物时,其恒沸点混合 物的组成为x B =0.45.当对组成为x B =0.35的A ,B混合物进行精馏时,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塔顶产物为B,釜底残液为恒沸点混合物 B . 塔顶产物为A,釜底残液为恒沸点混合物 C . 塔顶产物为恒沸点混合物,釜底残液为B D . 塔顶产物为恒沸点混合物,釜底残液为A

【2018最新】数学分析学习指导书-word范文 (11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数学分析学习指导书 篇一:数学分析学习指导(Ⅲ)(未含附录) 数学分析课程简要学习指导书 数学分析(Ⅲ) 课程学习简要指导书 (配套教材:《数学分析》华东师大数学系编) 王石安编 华南农业大学理学院应用数学系 二○一二年八月 1 □ 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数学分析是应用数学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它是一系列后继课程如微分方程,微分几何,复变函数,实变函数,泛函分析,概率论以及相关课程如普通物理,理论力学等不可缺少的基础。学习这门课程的基本内容与方法对于培养学生的 分析思维能力、学生的基本功与良好素质、培养学生掌握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的思想方法以及实际工作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其主要任务是通过教学与 练习,要求学生掌握数学分析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和运算技能, 并获得运用这些知识的能力。 □ 课程的内容和基本要求 本课程学习数学分析(Ⅲ)的基本知识,包括反常积分、多元函数的极限和连 续性、多元函数微分学、隐函数定理及其应用、曲线积分、重积分及曲面积分 等基本内容。 在教学上要求学生能掌握四个基本方面,即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 基本技巧。在教学基本要求上分为三个档次,即熟练掌握、掌握和理解。

熟练掌握--基本概念明确,能联系几何与物理的直观背景,并能从正反两方面进行理解;基本理论较扎实,具有较好的推理论证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基本方法较熟练,具备较好的运算和解决应用问题的能力,并能较灵活地运用基本技巧。 掌握--对基本概念一般只要求能从正面理解;对基本理论一般要求能应用和了解如何证明;对基本方法一般要求能掌握运用,但不要求很熟练和技巧性。 理解--对基本理论只要求能应用,不要求掌握证明方法;对基本方法一般要求会做,不要求灵活技巧。 □ 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的要求 通过理论教学,使学生熟悉数学分析的研究内容,该学科解决问题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具备较高的理论水平和计算能力。 □ 学习材料 1、基本教材 《数学分析》(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辅导教材 (1)《数学分析》(面向课程教材)上、下册,陈纪修、於崇华、金路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数学分析课程简要学习指导书 (2)中国科技大学编《数学分析》(上、中、下册) 3、参考书籍 《数学分析习题集》(吉米多维(苏)著) 4、授课课件 teacher1411238@https://www.360docs.net/doc/bb11007974.html,。 □ 学习方法 从课堂启发式教学-> 个人自学,以学生本身为主,教师引导为辅。与学时安排 3 学习内容 □ 数学分析(Ⅲ)

华南理工理论力学静力学与动力学习题主观题

第一章 静力学基础 一. 填空题 1.理论力学的任务是研究物体作 机械运动 的规律 2.平衡是指 (相对于地球)静止或作匀速直线运动 . 3.力是物体之间 相互的机械 作用,这种作用使物体的 运动 或 形状 发生改变。 4.刚体是受力作用而 不变形 的物体。 5.刚体受到两个力作用而平衡的充分必要条件是 此两力等值、反向、共线 。 6.对刚体而言,力的三要素是大小、方向、作用线。 7.对刚体而言,力是 物体位移 矢量。 第二章 平面汇交力系与平面力偶系 一、填空题 1.平面汇交力系平衡的几何条件是 力多边形自行封闭 。 2.同一平面内两力偶的等效条件是 。 3.研究平面汇交力系时, 采用两种方法, 即 几何法 和 解析法 。 4.一个力F 在某轴上的分力是 量、投影是 量。 5.力偶使刚体转动的效果与 矩心位置 无关,完全由 力偶矩 决定。 6.力偶可在作用平面内任意 移动 ,也可向平行平面 移动 。 三、计算题 1.不计杆重,求图示结构中AB 、AC 两杆所受的力。 C A B

第三章 平面任意力系 一、填空题 1.平面任意力系平衡的充要条件为:该力系的主矢 和 主矩 同时为零。 2.平面平行力系独立的平衡方程有 3 个,可解 3 个未知量的问题。 3.作用在刚体上A 点的力,F 可以等效平移到刚体上任意点B ,但必须附加一个力偶,此 附加力偶的矩等于 。 4.平面任意力系向一点简化,需要将力系中的各力 简化 到作用面内选定的一点上,该点称为 简化中心 。 三、计算题 1.求图示简支梁A 、B 处的约束力。 )(2/7, )(2/9), (4↓=↑=→=qa qa qa F F F B Ay AX

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理论力学》工程力学班试题A答案

昆明理工大学2007~2008学年第一学期《理 论力学》期末考试试卷(A 卷)答案 1. 是非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1、×'; 2、×; 3、√; 4、×; 5、×; 6、×; 7、√; 8、√; 9、√;10、√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12分) ACD;AAA;C;C; 三、填空题 (本题共13分) 1. (本题6分) 图(a )的 ω = 0 ,α =R a /; 图(b ) 的ω =R a /cos θ, α =R a /sin θ; 图(c ) 的ω =R a /,α = 0 。 2. (本题4分) L 2m ω(1分); ωω2 2 2224652322131mL L m L m mL = ??? ????????? ????? ??+??? ??+(1分); 画出方向(共2分) 3. (本题2分) PL/2 4. (本题2分) 5 四、计算题 1. (本题10分)如图4.1所示横梁,F 1= F 2= F 3=F 用虚位移原理求解系统B 和D 处反力。 解:(1)把B 点约束力视作为主动力。设给系统虚位移如图(图2分)。系统虚功方程为: 021=---δ?δδδM y F y F y F F E B B (2分) ==>56 7111M F F B += (1分) (2)把D 点约束力视作为主动力。设给系统虚位移如图(图2分)。系统虚功方程为: 032=++G F D D y F y F y F δδδ (2分) ==>F F B 28 27= (1分)

2. (本题15分) 3. 弯成直角的曲杆OAB 以角速度ω= 常数绕O 点作逆时针转动。在曲杆的AB 段装有滑筒C , 滑筒与在滑道内运动的铅直杆DC 铰接于C ,O 点与DC 位于同一铅垂线上。设曲杆的OA 段长为r ,求当φ=30°时DC 杆的速度和加速度。 (解):如图,在点O 建立参考基和曲杆连体基1e e 和。 对于曲杆OAB ,CD 杆上的C 点为动点。 C 点的速度为:r C e C e tC C v v v v ++=ω11 见图2 由于曲杆作定轴转动,01=e tC v r OC v C ωωω33 221= ?= 利用几何关系: ωωr tg v v e C C 3 2301= = 所求即CD 杆的绝对速度,方向向上。 同时可以求得:ωr v v v C C r C 3 4230cos /=== 下面进行加速度分析 由动点加速度:C e C e C e tC r C C a a a a a a ++++=αω 由于曲杆作匀角速度定轴转动,有: 0,0 ==e C e tC a a α 因此,C e C r C C a a a a ++=ω,如图3所示。 其中, 2 2 33 2ωωωr OC a e C == 2 3 82ωωr v a r C C = = 将加速度在科氏加速度方向上投影,有: 图3 30cos 30cos e C C C a a a ω-= 可得: 2 2 2 39 1033 233 23 8ωω ω r r r a C = - ? = 所求即杆CD 的加速度,方向向上。 解:(1)OA 杆做刚体定轴转动。 ()s m OA v A /4.03.060 240.ππω=??= = (3 分) (2)AB 杆做刚体平面运动。 由于刚体CB 做平动,因此,B v 与C v 同向,

华南农业大学大学物理A静电场与稳恒磁场课堂测试题

静电场与稳恒磁场课堂测试题(每题1分) 1.四条相互平行的载流直导线,电流强度均为I ,如图放置。 正方形的边长为 2a .则正方形中心的磁感强度o B 为( ) (A) 02I a μπ; (B) ; (C) 0; (D) 0I a μπ 。 图1 2.同一束电力线穿过大小不等的两个平面1和2, 如图2所示,则两个平面的电通量Φ和场强E 关系是( ) (A) 12Φ>Φ,12E E =; (B) 12Φ<Φ,12E E =; (C)12Φ=Φ,12E E >; (D) 12Φ=Φ,12E E =。 3.某电场的电力线分布如图3所示,一负电荷从A 点移至B 点,则正确的说法为:( ) (A )电场强度的大小B A E E <; (B )电势B A V V <; (C )电势能PB PA E E <; (D )电场力作的功0>W 。 4.在静电场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带正电荷的导体其电势一定是正值; (B )等势面上各点的场强一定相等; (C )场强为零处电势也一定为零; (D )场强相等处电势不一定相等。 5.将一带负电的物体M 靠近一不带电的导体N ,在N 的左端感应出正电荷,右端感应出负电荷。若将导体N 的左端接地(如图4所示),则:( ) (A )N 上的负电荷入地 ; (B )N 上的正电荷入地 ; (C )N 上的所有电荷入地; (D )N 上的所有感应电荷入地。 图 2 2 1 M

6.如图5所示的电场,点电荷0q 从D 点沿弧形路径 DCO 到达O 点,则电场力所做的功 =W 。 7.如图6所示,无限长载流直导线过圆电流的中心且垂直圆电流平面,电流强度均为I , 圆电流平面半径为R ,则长直导线对圆电流的作用力=F 8.一带电粒子,垂直射入均匀磁场,如果粒子质量增大到2倍,入射速度增大到2倍,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增大到4倍,则通过粒子运动轨道包围范围内的磁通量增大到原来的 倍。9.在均匀磁场中,有两个平面线圈,其面积21A A =,通有电流212I I =,它们所受到的最大磁力矩之比21:M M 等于 10. 设空间电势的表达式为2 (,,)U x y z x yz =+,则空间电场强度等于 答案 q -0 D I

昆明理工大学理论力学第一章答案

第一章 静力学公理与物体的受力分析 一、就是非判断题 1.1.1 在任何情况下,体内任意两点距离保持不变的物体称为刚体。 ( ∨ ) 1.1.2 物体在两个力作用下平衡的必要与充分条件就是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沿同一直线。 ( × ) 1.1.3 加减平衡力系公理不但适用于刚体,而且也适用于变形体。 ( × ) 1.1.4 力的可传性只适用于刚体,不适用于变形体。 ( ∨ ) 1.1.5 两点受力的构件都就是二力杆。 ( × ) 1.1.6 只要作用于刚体上的三个力汇交于一点,该刚体一定平衡。 ( × ) 1.1.7 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只适用于刚体。 ( × ) 1.1.8 凡矢量都可以应用平行四边形法则合成。 ( ∨ ) 1.1.9 只要物体平衡,都能应用加减平衡力系公理。 ( × ) 1.1.10 凡就是平衡力系,它的作用效果都等于零。 ( × ) 1.1.11 合力总就是比分力大。 ( × ) 1.1.12 只要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同,则它们对物体的作用效果相同。 ( × ) 1.1.13 若物体相对于地面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则物体处于平衡。 ( ∨ ) 1.1.14 当软绳受两个等值反向的压力时,可以平衡。 ( × ) 1.1.15 静力学公理中,二力平衡公理与加减平衡力系公理适用于刚体。 ( ∨ ) 1.1.16 静力学公理中,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公理与力的平行四边形公理适用于任何物体。 ( ∨ ) 1.1.17 凡就是两端用铰链连接的直杆都就是二力杆。 ( × ) 1.1.18 如图1、1所示三铰拱,受力F ,F 1作用,其中F 作用于铰C 的销子上,则AC 、BC 构件都不就是二力构件。 ( × ) 二、填空题 1.2.1 力对物体的作用效应一般分为 外 效应与 内 效应。 1.2.2 对非自由体的运动所预加的限制条件称为 约束 ;约束力的方向总就是与约束所能阻止的物体的运动趋势的方向 相反 ;约束力由 主动 力引起,且随 主动 力的改变而改变。 1.2.3 如图1、2所示三铰拱架中,若将作用于构件AC 上的力偶M 搬移到构件BC 上,则A 、

盘点最适合男生的十大专业

盘点最适合男生的十大专业 在如今男女平等的社会里,男生能学会的专业,女生也一定能学会。但是,“能学会”并不一定就“适合”,不同性别的考生在学习过程和未来就业方面确实有一定的差异,甚至有些专业还是非男生莫属。不信,请看下列十大专业。 NO.1 采矿工程 适合指数:★★★★★ 专业解密 看到这个专业名称,许多考生和家长眼前就会发黑:翻山越岭找铁矿,钻洞下窑挖煤炭;不在荒郊,就在野外;不是寒冷,就是高温。现在的考生都是娇生惯养长大的,哪能受得了这个罪呀! 与在写字楼里的白领阶层相比,地矿行业的工作条件确实比较艰苦,但是在世界形势变化日新月异的今天,采矿工程充分利用自动控制、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等先进的科学技术,极大地促进了采矿工程理论研究和技术应用的发展,使这些传统的“老黑难”专业的就业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前的勘探需要背个小帆布包拿个小铁锤翻山越岭去采矿,现在则是地球卫星定位系统勘测和自动绘图;以前采矿挖煤需要肩扛手刨,现在则是电脑控制机械操作。尤其是被企业视为“手心里的宝儿”的大学本科毕业生,实际上真正在“前线锻炼”的机会并不多。 采矿工程的任务是从地面开凿一系列井巷通达地壳中的矿床,然后用现代化的打眼爆破技术把含有矿物的矿石崩落下来,或用化学方法直接把有用矿物分离出来,并把它们运送到地面各用户。同时,采矿工程又是一个系统的学科,地质学、考古学、科学技术史,无一不在采矿工程专业方面渗透,对采矿工程专业研究具有理论上和事实上的借鉴意义。 据中国矿业大学招生与就业处统计,近几年来,该校采矿工程专业本科应届毕业生签约率一直是100%,位居全校各专业之首。每年该专业学生一进入大四,一些用人单位的领导就会亲顾“茅庐”现场蹲点揽才,为毕业生现场解答各种问题。虽然很多学生张口就问钱问待遇,用人单位还是乐此不疲地介绍单位的福利和优惠条件。由于人才日渐紧俏,一些用人单位便把眼睛盯上了大二、大三的学生,提前到学生宿舍“挨门挨户”游说。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的相关专业,有一个班离毕业还有2年时间,就被东南某省的地矿勘测局“指腹为婚”。 一滴水可以影射太阳的光辉,该专业全国的就业趋势由此可见一斑。 主要课程 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矿山地质与工程地质、采矿学、电工与电子技术、采矿机械、固体矿床开采、岩土力学、矿井通风与安全、岩土测试技术等。 就业目标 工程技术人员:在煤矿、金属矿场、石油和天然气的开采、宝石的开采、矿务局、矿山管理处、特殊地下工程建设公司(隧道、蓄水坝等)、采矿设备配件供应公司、矿山测量工程所等作技术工作。公务员:在国土规划、环保和河道管理等与城市基础有关的政府机关工作。 院校推荐 一本院校:中国矿业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东北大学、重庆大学、中南大学、太原理工大学、武汉理工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新疆大学、贵州大学等。 二本院校:山东科技大学、河北工程大学、湖南科技大学、广东工业大学、西安科技大学、江西理工大学、昆明理工大学、华北科技学院、黑龙江科技学院等。 三本院校:山东科技大学泰山科技学院、河北理工大学轻工学院、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等。 NO.2 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 适合指数:★★★★☆ 专业解密

华南理工大学至学年第一学期理论力学期末考试测试试题

华南理工大学2001至2002学年第一学期理论力学期末考试试题

————————————————————————————————作者:————————————————————————————————日期: 2

华南理工大学2001至2002学年第一学期理论力学期末考试试题 华 南 理 工 大 学 理 论 力 学 期 终 考 试 卷 (工科) ======================================================== 考试日期:2002年 1 月 A 卷 院(系): 2000级 考试时间:150分钟 班级: 姓名: 学号: --------------------------------------------------------------------- 题 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 分 得 分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请将答案的序号填入划线内) 1. 三力平衡定理是--------------------。 ① 共面不平行的三个力互相平衡必汇交于一点; ② 共面三力若平衡,必汇交于一点; ③ 三力汇交于一点,则这三个力必互相平衡。 2. 空间任意力系向某一定点O 简化,若主矢0≠'R ,主矩00≠M ,则此力系简化的最后结果--------------------。 ① 可能是一个力偶,也可能是一个力; ② 一定是一个力; ③ 可能是一个力,也可能是力螺旋; ④ 一定是力螺旋。 3. 如图所示,=P 60kM ,T F =20kN ,A , B 间的 静摩擦因数s f =0.5,动摩擦因数f =0.4,则物块A 所受的摩擦力F 的大小为-----------------------。 ① 25 kN ;② 20 kN ;③ 310kN ;④ 0 4. 点作匀变速曲线运动是指 ------------------。 ① 点的加速度大小a =常量; ② 点的加速度a =常矢量; ③ 点的切向加速度大小τa =常量; ④ 点的法向加速度大小n a =常量。 T F P A B ο 30

华南农业大学大学物理B复习资料试题

谢谢戴老师分享的一手资料,答案在最后。这些是小题范围,考 试的大题多为老师在课本上划得重点习题 目 录 流体力学 (2) 一、选择题 (2) 二、填空题 (3) 三、判断题 (5) 热学 (6) 一、选择题 (6) 二、填空题 (11) 三、判断题 (14) 静电场 (15) 一、选择题 (15) 二、填空题 (17) 三、判断题 (17) 稳恒磁场 (18) 一、选择题 (18) 二、填空题 (21) 三、判断题 (22) 振动和波动 (23) 一、选择题 (23) 二、填空题 (26) 三、判断题 (27) 波动光学 (27) 一、选择题 (27) 二、填空题 (30) 三、判断题 (31) 物理常数:1231038.1--??=K J k ,1131.8--??=mol K J R ,2/8.9s m g =,电子电量为 C 19106.1-?,真空介电常数2212010858/Nm C .ε-?=,真空磁导率 270104--??=A N πμ,18103-??=s m c 。693.02ln =。

流体力学 一、选择题 1.静止流体内部A ,B 两点,高度分别为A h ,B h ,则两点之间的压强关系为 (A )当A B h h >时,A B P P >; (B )当A B h h > 时,A B P P <; (C )A B P P =; (D )不能确定。 2.一个厚度很薄的圆形肥皂泡,半径为R ,肥皂液的表面张力系数为γ;泡内外都是空气, 则泡内外的压强差是 (A )R γ4; (B )R 2γ; (C )R γ2; (D )R 32γ。 3.如图,半径为R 的球形液膜,内外膜半径近似相等,液体的表面张力系数为γ,设A , B , C 三点压强分别为A P ,B P ,C P ,则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A )4C A P P R γ-= ; (B )4C B P P R γ-=; (C )4A C P P R γ-=; (D )2B A P P R γ-=-。 4.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凸形液膜内外压强差为R P P 2γ=-外内; (B )判断层流与湍流的雷诺数的组合为ηρDv ; (C )在圆形水平管道中最大流速m v 与平均流速v 之间的关系为m v v 2=; (D )表面张力系数γ的大小与温度无关。 5.为测量一种未知液体的表面张力系数,用金属丝弯成一个框,它的一个边cm L 5=可以 滑动。把框浸入待测液体中取出,竖起来,当在边L 中间下坠一砝码g P 5.2=时,恰好可 拉断液膜,则该液体的表面张力系数是 (A )m N /15.0; (B )m N /245.0; (C )m N /35.0; (D )m N /05.0。 6.下列哪个因素与毛细管内液面的上升高度无关:

华南农业大学物理实验水表面张力的测量

实验3-3液体表面张力系数的测量 液体表面张力是表征液体物理性质的一个重要参量。测量液体表面张力系数常用的方法之一是拉脱法,该方法的特点是:用称量仪器直接测量液体表面张力,测量方法直观、概念清晰。由于用此方法液体表面张力大约在321.010~1.010--??N/m 之间,因此需要有一种量程范围小、灵敏度高、而且稳定性好的测力仪器,硅压阻式力敏传感器测定仪正能满足测量需要,它不仅灵敏度高、稳定性好,而且可以用数字信号显示,便于计算机实时测量。 一、实验原理: 1、液体表面张力系数: 液体的表面,由于表层内分子力的作用,存在着一定张力,称为表面张力,正是这种表面张力的存在使液体的表面犹如张紧的弹性模,有收缩的趋势。设想在液面上有一条直线,表面张力就表现为直线两旁的液面以一定的拉力f 相互作用。f 存在于表面层,方向恒与直线垂直,大小与直线的长度L 成正比,即: f L α= 比例系数α称为一条的表面张力系数,单位N/m 。它的大小与液体的成分、纯度以及温度有关(温度升高时,α值减小)。 2、拉脱法测量液体表面张力系数: 测量一个已知长度的金属片从待测液体表面脱离时需要的力,从而求得表面张力系数的实验方法称为拉脱法。 若金属片为环状时,考虑一级近似,可以认为脱离力(即:表面张力)为表面张力系数乘以脱离表面的周长。即: 12()f D D απ=?+

得表面张力系数: 12() f D D απ=+ 其中,f 为拉脱力;D 1、D 2分别为圆环的外径和内径;а为液体表面张力系数。 3、力敏传感器测量拉力的原理: 硅压阻力敏传感器由弹性梁和贴在梁上的传感器芯片组成,其中芯片由4个硅扩散电阻集成一个非平衡电桥。当外界压力作用于金属梁时,电桥失去平衡,产生输出信号,输出电压与所加外力成线性关系,即: U K F =? 其中,K 为力敏传感器的灵敏度(mV/N ),其大小与输入的工作电压有关;F 为所加的外力;U 为输出的电压。 1.底座及调节螺丝 2.升降调节螺母 3.培养皿 4.金属片状圆环 5.硅压阻式力敏传感器及金属外壳 6.数字电压表 图2 液体表面张力测量装置 对于本实验装置,工作原理如下: (1)液膜被拉断前: cos F mg f θ=+

理论力学(静力学) ·平时作业2019秋华南理工大学网络教育答案

作业题 一、选择题 1. 正立方体的顶角上作用着六个大小相等的力(如图所示),此力系向任一点简化 的结果是( A )。 (A )主矢等于零,主矩不等于零; (B )主矢不等于零,主矩也不等于零; (C )主矢不等于零,主矩等于零; (D )主矢等于零,主矩也等于零。 2.置于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在沿水平方向的拉力作用下,仍处于静止,则物体所 受静摩擦力的大小( B )。 (A )与压力成正比 (B )等于水平拉力 (C )小于滑动摩擦力 (D )在物体上叠放另一物体,该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减小 3.点的速度合成定理r e a v v v +=的适用条件是( B )。 (A )牵连运动只能是平动; (B )牵连运动为平动和转动都适用; (C )牵连运动只能是转动; (D )牵连运动只能是直线平动。 4.设质点的动量为p ,受到的冲量为I ,则( B )。 (A )动量和冲量都是瞬时量 (B )动量和冲量的方向一定相 同 (C )动量是瞬时量 (D )冲量是瞬时量 5. 动量相等的甲、乙两车,刹车后沿两条水平路面滑行.若两车质量之比 m 1:m 2=1:2,路面对两车的阻力相同,则两车滑行时间之比为( A )。 (A )1:1 (B )1:2 (C )2:1 (D )1:4 6.一个物体是否被看作刚体,取决于( B )。 (A )变形是否微小

(B )变形不起决定因素 (C )物体是否坚硬 (D )是否研究物体的变形 7.一空间力系,各力的作用线都平行于某一固定平面,且该力系平衡,则该力 系的独立的平衡方程数为 ( A )。 (A )5个 (B )3个 (C )4个 (D )6个 8.已知雨点相对地面铅直下落的速度为A v ,火车沿水平直轨运动的速度为B v , 则雨点相对于火车的速度r v 的大小为( C )。 (A )B A v v v +=r ; (B )B A v v v -=r ; (C )22r B A v v v +=; (D )22r B A v v v -=。 9. 动量相等的甲、乙两车,刹车后沿两条水平路面滑行.若两车质量之比 m 1:m 2=1:2, 路面对两车的阻力相同,则两车滑行时间之比为( A )。 (A )1:1 (B )1:2 (C )2:1 (D )1:4 10.在点的合成运动中,牵连运动是指 ( C )。 (A )动系相对于定系的运动 (B )动点相对于定系的运动 (C )定系相对于动系的运动 (D )牵连点相对于动系的运动 二、判断题 1.力在坐标轴上的投影及力在平面上的投影均为代数量均为矢量。 ( 错 ) 2. 在研究物体机械运动时,物体的变形对所研究问题没有影响,或影响甚微, 此时物体可视为刚体。 ( 错) 3. 若转动刚体受到的所有外力对转轴之矩恒等于零,则刚体对转轴的动量矩一 定保持不变。

学期华南农业大学大学物理A试卷考试用

华南农业大学期末考试试卷(A 卷) 2013~2014 学年第1学期 考试科目: 大学物理A 考试类型:(闭卷)考试 考试时间: 120 分钟 学号 姓名 年级专业 物理常数:2 /8.9s m g =,1231038.1--??=K J k ,1131.8--??=mol K J R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4小题,15个空,每空2分,共30分) 1. 一质点作直线运动,它的运动方程是2ct bt x +=,方程中b 、c 是常数,此质 点的速度为=v ? _________ i ?。 2. 一质点沿半径为R 的圆周按规律202 1 bt t v S -=运动,0v 、b 都是常数,求t 时 刻质点的法向加速度大小=n a _____________,切向加速度大小=τa _______。 3. 一质量为m 的质点拴在细绳的一端,绳的另一端固定,此质点在粗糙水平面上作半径为r 的圆周运动。设质点初速率是0v ,当它运动一周时,其速率变为 2/0v ,则摩擦力所作的功W = 。 4. 若力F ?为保守力,则其沿闭合路径l 所做的功=?=?l l d F W ? ? 。 5. 半径相同且质量相同的薄圆环和薄圆盘,转动轴为垂直于圆环/圆盘且过其圆心的几何轴,哪个的转动惯量更大? 。

6. 从本质上来说,连续性原理体现了不可压缩的流体在流动中__________守恒。 7. 欲用内径为1cm的细水管将地面上内径为2cm的粗水管中的水引到5m高的楼上。已知粗水管中的水流速为4s m/,若忽略水的黏滞性,楼上细水管出口处的流速= m/。 v s 8. 已知简谐振动m =。当0 T2 =t时,m =,s A12 .0 .0 x06 =,此时,质点沿x 轴正向运动,该质点的振动方程= x m。 9. 一个容器内贮有氧气,其压强5 =?,温度为27℃,则单位体积内的分子 1.01310 P Pa 数n=3 m-。 10. 两个相同的刚性容器,一个盛有氢气,一个盛有氦气(均视为刚性分子理想气体)。开始时它们的压强和温度都相同,现将3J热量传给氦气,使之升高到一定的温度。若使氢气也升高同样的温度,则应向氢气传递热量为J。 11. 静电场环路定理表明静电场是_____________场。 12. 正电荷q均匀地分布在半径为R的细圆环上,则在环心处的电势= V。 13. 一束自然光垂直穿过两个偏振片,两个偏振片偏振化方向成45°角,已知通过此两偏振片后的光强为I,则入射自然光的强度为___________。 14. 用平行单色光垂直照射在单缝上产生夫琅禾费衍射。若接收屏上点P处为第二级暗纹,则相应的单缝波振面可分成的半波带数目为个。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2分,共36分。请将答案填写在下面的表 ...........格中,写在其它地方没有得分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