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治疗糖尿病足18例的临床疗效观察

合集下载

糖尿病足患者下肢血管介入治疗的效果评价

糖尿病足患者下肢血管介入治疗的效果评价

糖尿病足患者下肢血管介入治疗的效果评价摘要:目的:评价下肢血管介入对糖尿病严重下肢血管病变合并糖尿病足的预后情况。

方法:38例2型糖尿病伴严重下肢血管病变并有不同程度糖尿病足的患者,分为治疗前组及治疗后组,做自身对比。

观察38患者治疗前后的足部皮肤温度、皮肤颜色、足部溃疡愈合情况及经皮氧分压的变化。

结果:治疗后组临床症状、下肢动脉血管内径、溃疡愈合情况、溃疡愈合时间、经皮氧分压均明显改善。

结论:糖尿病足患者行下肢血管介入手术治疗与防护结合,可以降低患者病残率达到满意的效果。

关键词:糖尿病足下肢血管介入经皮氧分压【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03-0012-01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是糖尿病严重的并发症,糖尿病足是下肢血管病变、神经病变和感染共同作用的结果,严重者需截肢,甚至死亡。

[1]糖尿病足患者多数血糖控制不理想,糖化血红蛋白处于高水平,且合并有糖尿病肾病及眼底视网膜病变等微血管并发症,因此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发生率高,下肢截肢率较正常人高5~10倍[2]。

传统给予控制血糖、抗感染、改善血液循环、局部换药等对症支持治疗,但溃疡愈合慢,疗效不理想。

2010年8月至2011年8月,我科对38例糖尿病严重下肢血管病变合并糖尿病足的患者进行了下肢血管介入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38例中男23例,女15例;年龄37-82岁,(平均59.5岁)糖尿病病史4-20年。

下肢血管超声检查均有不同程度的节段性狭窄。

闭塞及足部病变,确诊为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合并糖尿病足。

其中足部溃疡前期6例,湿性坏疽22例,干性坏疽10例。

1.2 研究方法。

1.2.1 分组方法。

38例患者介入治疗前、后作自身对比。

1.2.2 治疗方法:38例行下肢血管造影的患者,12例行球囊扩张术,10例行球囊扩张+支架植入术。

10例血管狭窄程度小于50%,未予球囊扩张。

6例因血管狭窄程度严重或堵塞长度过长,球囊无法通过,未能行扩张术及支架植入。

膝下动脉球囊成形术及溶栓介入治疗糖尿病足的价值(附19例分析)

膝下动脉球囊成形术及溶栓介入治疗糖尿病足的价值(附19例分析)
2 Dpr et I eet n! . e t n o r nnoa , am u f i 咖 M d a Ui r ,T nn3( 0 ei l n e c vs i j 0 ai  ̄ ,P. C i R. hn a
【 b rc O j te F e l t ci l tv tnlr meto d bt o b e ob ao f I (e u nos A s at t 】 b cv:o vu c l c a e fn r no e l r i ec o yt m i tnoVA pr teu e i a a i v u o ie e ia ta n f a if t h c n i i f ca
医学影像学杂志 2 1 00年第 2 0卷笫 7期 JMe m g gV 12 o72 1 dIai o.0N . 0 0 n
膝下 动 脉 球囊 成 形 术及 溶 栓 介 入治 疗 糖尿 病 足 的价 值 ( l 例分析) 附 9
徐 锐 相 , 成 朱 甲峰 刘 , , 鑫 范海 伦 ,
w r x mi e y C A w r xr mi eoe i re f n lr a e t mo g 1 a 9 ,3 o e li s w r e ome i ne rd ee e a n d b T i l e t no e e t b fr y me v n o a e t n .A n 9 C .. 1 lw r i  ̄ ee p r r d w t a tg a e i t m %S - , f h p n tr ne v n o a r a n to s:P 1 t al n ean c tee mkn s ho oy i .Reu t : f r r a e t h lo u cu e itr e f n lt t t h d i e me me 】 w hb l Ai o ,rt a trU i a et rmb ls i h s s l A t e t n ,t eb o d s et m

介入治疗与单纯保守治疗糖尿病足的疗效比较

介入治疗与单纯保守治疗糖尿病足的疗效比较

扩张促进血管重塑, 从而恢复下肢血供 , 目 是 前治疗 糖尿病 足较先进 的方 法 。本 研究应用 介入 治疗糖 尿 病足, 近期取得了良 好的临床疗效 , 降低了患者的截 肢率 , 现报 道如下 。
背动脉等造影 。在介入治疗 中, 对于血管闭塞或狭 窄超过 5 % 的病 变 , 用 支 架置 入 或 球 囊 扩张 , 0 采 对 下肢节段性狭窄患者使用( 直径 2— m) 4m 血管球 囊 进行 扩 张 , 于严 重 狭窄者 使 用支 架或 膨胀 支架 对 ( 动脉 以下不主 张置人 支架 ) 胭 。术 后 常 规 予 抗
肝 肾功 能均 正常 , 除有 出血倾 向患者 。 排 12 方法 . 两组 患 者 均予 控 制 血 糖 ( 腹 血糖 ≤ 空
7 0 m lL 餐后 2 h血 糖 ≤ 1. mo L 、 压 . mo , / 00m l ) 血 /
部感染 、 溃疡和( ) 或 深层组织的破坏 , 是糖尿病 的 严 重 并 发 症 之 一 , 是 非 创 伤 性 截 肢 的 主 要 原 也 因… 。糖 尿病 足病 传 统 治 疗 方 法 包 括 控 制 血 糖 、
[ 关键 词 ]糖尿病足; 对比研究; 治疗结果
[ 中图分 类 号 ]R8.9 15. 572;1 83 6
[ 文献标 识码 ]B
[ 文章 编 号 ]10— 0(020- 2- 002 721)3 37 2 7 0 0
糖尿 病 足是 指 发 生 于 糖 尿病 患者 的与 下 肢 远 端神 经异 常 和不 同 程 度 的 周 围血 管 病 变 相 关 的 足
袁立平
( 邯郸市第一医院 内科 , 河北 邯郸 0 6 0 ) 5 0 1
[ 摘 要 ]目的: 探讨介入治疗和单纯保守治疗糖尿病足的近远期疗效。方法: 7 3 例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为

介入治疗老年糖尿病足的疗效及对血清IL-6、IL-12水平的影响

介入治疗老年糖尿病足的疗效及对血清IL-6、IL-12水平的影响

介入治疗老年糖尿病足的疗效及对血清IL-6、IL-12水平的影响王志强(湘南学院医学影像系,湖南郴州423000)〔关键词〕糖尿病足;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周围动脉阻塞性疾病;白细胞介素(IL )-6;IL-12〔中图分类号〕R58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9202(2012)23-5274-02;doi :10.3969/j.issn.1005-9202.2012.23.088第一作者:王志强(1970-),男,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影像学研究。

糖尿病足是老年糖尿病患者慢性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糖尿病人截肢残废的主要原因,近年来人们发现患者在发病过程中,血清中白细胞介素(IL )-6和IL-12的表达升高,并对疾病进展有明显促进作用〔1〕。

介入治疗常用的技术是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 ),PTA 技术相对外科手术具有创伤小、疗效好的优点,如果采用中西结合的介入方式,并用复方丹参液灌注,可减少血栓的形成。

本研究观察PTA 联合复方丹参液灌注对糖尿病足老年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对相关指标的影响。

1材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确诊为糖尿病足的80例患者,其中男50例,女30例,年龄60 79(平均68.2)岁。

病程7 20年。

依患者的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40例,男26例,女14例,年龄60 78(平均68.1)岁;对照组40例,男24例,女16例,年龄60 79(平均68.3)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

1.2治疗方法观察组均行动脉造影,同时进行PTA 再血管化,手术中应用复方丹参液进行灌注治疗。

即局麻下采用Seldinger 技术对患肢的对侧股动脉进行穿刺,插管并造影,明确狭窄部位后,选择性插管到动脉狭窄部位,充盈球囊并有效地扩张狭窄的动脉部分,观察管腔扩张程度〔2〕。

同时术中采用复方丹参液灌注,术后进行血糖控制、感染控制及相应的抗凝治疗,对于局部进行清创处理。

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即饮食控制、胰岛素、口服降糖药、抗生素及马来酸桂哌齐特的治疗,足部溃疡用生理盐水清洁溃烂面。

患上糖尿病足,做介入手术有用吗

患上糖尿病足,做介入手术有用吗

患上糖尿病足,做介入手术有用吗
梁晓聪
【期刊名称】《科学之友》
【年(卷),期】2024()1
【摘要】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困扰,也给医生的治疗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糖尿病足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介入手术是其中的一种治疗方法。

那么,患上糖尿病足做介入手术有用吗?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许多糖尿病患者和医生,本文将对此展开讨论。

【总页数】2页(P66-67)
【作者】梁晓聪
【作者单位】广东省中医院介入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8
【相关文献】
1.糖尿病足患者介入手术中实施舒适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
2.血管外科糖尿病足介入治疗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3.通塞脉胶囊联合介入手术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研究
4.DSA下介入手术治疗对糖尿病足患者溃疡复发率及疼痛程度的影响
5.DSA下介入手术治疗糖尿病足效果观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糖尿病足经皮血管内介入治疗的观察及护理

糖尿病足经皮血管内介入治疗的观察及护理
架 置入 术 。
3 3 2 并 发 症 观 察 糖 尿 病 足 血 管 病 变 范 围 广 , 变 多 , .. 病 累 及 数 支 动 脉 , 呈 阶 段 性 分 布 _ 。介 入后 常 见 的 并 发 征 有 : 并 3 ] 血 栓 脱 落 、 刺 部位 血 肿 、 穿 支架 错 位 等 。应 密 切 观 察 患 肢 足 背 动 脉 波动变化及有无肢体 肿胀 、 出血 及 血 管 再 通 后 又 栓 塞 的迹 象 。 本 组 6例 无 并 发 症 发 生 。 3 3 3 药 物 护 理 术 中 、 后 需 用 肝 素 抗 凝 , .. 术 以减 少 栓 塞 发 生 率 。应 密 切 观 察 有 无 出 血 倾 向 , 鼻 、 龈 有 无 异 常 出 血 , 如 牙 有 无 血 便 、 尿 等 。 如 有 异 常 及 时 汇 报 医 生处 理 。 血 334 排 便护理 ..
331 一般 护理 ..

病室 的温度保持在 2 ~2 2 6℃ , 度 5 湿 O
6 。手 术 后 绝 对 卧 床 休 息 2 O 4小 时 , 侧 下 肢 制 动 , g 术 1k
沙袋压迫穿刺部位 8 时 , 带加压包扎 2~4 小 绷 4 8小 时 。对 于 放 置 支 架 患 者 限制 活 动 1 , 周 防止 支 架 脱 落 。患 足 防 寒 保 暖 。
9 ~ 10 。具 有 创 伤 小 、 病 死 率 、 致 残 率 等 优 点 口 。 5 0 低 低 ]
我院 20 0 7年 1 ~2 0 月 0 8年 8月 对 6例 糖 尿 病 足 患 者 行 经 皮
血 管 内 介 入 治 疗 , 得 了良 好 的 效 果 。现 将 观 察 及 护 理 总 结 取 报道如下 。 1 资 料 与 方 法

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介入治疗糖尿病足疗效分析

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介入治疗糖尿病足疗效分析
改 善 。本组 患者 患肢 均 有 不 同程 度 的冷 、 感 , 凉 其 中 1级 0条 , 2级 4条 , 3级 1 0条 , 4级 6条 。( ) 3
2 结 果
患者 均 被 随访 1~Leabharlann 个 月 , 均 3个 月 。在 有 平
间歇 性跛 行 : 按正 常速 度 6 7 m/ n行走 , : 0~ 0 mi 0级
冷感 ; 3级 : 累肢 体 有 明显 凉 、 感 , 采 用 局部 受 冷 需
鞘 管 , 鞘 管 置 入 5 C ba导 管 至胭 动 脉 , 导 管 经 F or 经 将 干细胞 悬 液灌 注 至 动 脉 内 , 毕 退 出导 管 , 除 术 拔
鞘 管 , 刺 点加压 包 扎 。 穿
保 温措 施 , 状才 能 得到 一 定缓 解 ; : 累 肢体 症 4级 受 有 明显 凉 、 感 , 用局 部 保 温 措 施 症 状 亦 无 明显 冷 采
行走 I5 0 无 疼 痛 ; > 0 m, 1级 : 走 4 0~ 9 m, 疼 行 0 49 有
作者单位 :2 70江苏省兴化市人民医院介入放射科 ( 250 陆文彬
刘 霆 傅聿 明 )
静息 痛 8条下 肢 中 , 部疼 痛 消失 3条 , 足 明显 改 善 2条 , 善 3条 , 改 缓解 率 为 10 。 同时伴有 肢 体麻 0%
新 生侧 支 血 管 ;+1级 : 许 新 生 侧 支 血 管 ;+2 少
展 了 自体外 周血 干 细胞 ( B C 移植 治疗 糖尿 病下 PS) 肢 血管病 变 的 临床 研究 , 将 l 患 者 临床 研 究 现 0例
资料报 告如 下 。
1 临床 资 料
1 1 一 般资 料 . 1 0例均 为 内分 泌 科 住 院患 者 , 男

介入治疗糖尿病足临床疗效观察

介入治疗糖尿病足临床疗效观察
s c u u r p i sd lt t nt e a y o i b t o t a c l sp o ru i ai h r p n d a ei f o .M e h d T tl 2 p t n swi ib t o t r ii e n o2 g o p .On a o c to s oa ai t t d a ei fo ed vd d i t r u s 7 e h c we e f t m e ev d it r e t a n y tmai te t n ,t e o n . h l o l c s , o e r c ie n e v nin la d s mpo t r a me t h t e r u n y h d s mp o t r ame t T e bo d su o e h o c c
果甚微 , D 致 F的发展 加剧 , 容 易 出现 坏疽 ; 大 很 澳 利亚 的足病 调查 报告显 示 ,0 的 D 3% F患 者会 因下 肢 缺血坏 死截肢 ,5 的坏 疽患者 6个月 内将 面 临 2% 死亡 J 。为 了早 预 防 、 治疗 , 探 讨 更 有 效 的治 早 并 疗方 法 , 本科 20 0 5年起 开 展 了 D F的介 入 治疗 , 取 12 治疗 方 法 两组 患 者 均予 以糖 尿 病 治 疗 知 .
【 yw rs Ieetntr y i ecotD ) A k — r h mi e(B) Ke od 】 nr no e p Da t o F tv i h a b if ( nl ba i dxA I e cu n 糖 尿病 足 ( F 是 糖 尿 病 一种 危 害 性 大 、 残 D ) 致

24 ・ 2
浙江临床 医学 2 0 0 9年 3月第 1 卷第 3期 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介入治疗糖尿病足18例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糖尿病足的有效性。

方法选取本科2011年5月~2014年5月糖尿病足住院患者46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一组18例予以介入加常规药物治疗,另一组28例仅予以常规药物治疗,检测两组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踝肱指数、足背动脉搏动、皮肤温度、表浅感觉、破溃处的愈合情况等。

结果介入治疗组有效率94.4%,对照组6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介入治疗糖尿病足的有效性高,能显著改善糖尿病足的症状和预后,明显优于常规药物治疗,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标签:介入治疗;糖尿病足;糖尿病;临床疗效
糖尿病足(diabetic foot,DF)是指发生于糖尿病患者,是各种不同程度的下肢远端血管病变及局部神经病变相关的足部感染、溃疡形成和(或)深部组织的破坏[1]。

病变累及从皮肤到骨与关节的各层组织,严重者可发生局部或全足坏疽,需要截肢,甚至危及生命。

糖尿病患者因足病而造成截肢者比非糖尿病者高5~10倍,糖尿病足是引起糖尿病患者肢体残废的主要原因,严重地威胁着糖尿病患者的健康[2]。

为了早预防、早治疗,并探讨更有效的治疗方法,本科从2011年起针对糖尿病足患者开展了介入治疗,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46例患者均为在本科2011年5月~2014年5月的住院患者,符合2型糖尿病的WHO诊断标准,经过初筛,DF诊断成立。

其中男30例,女16例;年龄(69.5±17.5)岁,糖尿病病程7~16年,DF病程1~6个月。

DF按Wagner分级。

46例患者中,介入治疗组18例,其中0级(无溃疡,但存在高危因素)0例、Ⅰ级(浅表溃疡)3例、Ⅱ级(深部溃疡但无脓肿形成及骨受累)6例、Ⅲ级(深部溃疡如蜂窝组织炎或脓肿形成有骨受累)5例、Ⅳ级(局部坏疽)4例,合并高血压者12例,合并高脂血症者8例;对照组28例,其中0级0例、Ⅰ级6例、Ⅱ级7例、Ⅲ级10例、Ⅳ级5例,合并高血压者16例,合并高脂血症者11例。

入院后测次晨空腹血糖,介入治疗组(16.0±3.6)mmol/L,对照组(15.5±3.0)mmol/L。

两组患者肝肾功能均正常,营养状况可,无贫血及低蛋白血症。

1.2方法介入治疗组在控制血糖、降压、降脂、抗血小板、抗凝、活血化瘀、扩血管、抗感染、营养神经、局部换药的治疗基础上,均予双下肢动脉CTA检查进行术前评估,明确双下肢动脉病变的程度和范围,选择穿刺入路。

其中经对侧股动脉逆行性穿刺16例,经同侧股动脉顺行性穿刺2例。

对髂股动脉严重狭窄者在使用高压球囊扩张后置入EV3金属支架;对膝关节以下动脉节段性狭窄患者使用直径2~3mm,长度10~15cm的高压血管球囊,压力7 ~10kpa,扩张60s。

术后继续给予控制血糖、降压、降脂、抗血小板、抗凝、活血化瘀、扩血管、抗感染、营养神经、局部换药等治疗。

对照组主要在控制血糖、降压、降脂的基础上进行抗血小板、抗凝、活血化瘀、扩血管、抗感染、营养神经、局部
换药等综合治疗。

1.3疗效评定按Wagner分级进行疗效评定,治疗后比治疗前下降2级为显著疗效,下降1级为有效,病变无改善或继续恶化为无效。

同时,注意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踝肱指数、足背动脉搏动、皮肤温度、表浅感覺等情况。

1.4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用(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的两两组间t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及临床症状改善比较在空腹血糖、踝肱指数、足背动脉搏动、皮肤温度、表浅感觉等各个方面,治疗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2.2破溃处的愈合治疗组在足部溃疡愈合时间上明显优于对照组。

3 讨论
糖尿病足血管病变的特点是范围广,病变多累及双侧数支动脉,并呈节段性分布,常用踝肱指数(ankle-brachial index,ABI)来反映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程度,原理是外周动脉狭窄达到临界水平并导致狭窄远端灌注压的降低程度大致与严重程度呈正比,正常人踝部收缩压应≧臂部收缩压,ABI正常值范围为1.0~1.4。

如今ABI<0.9已被确定为下肢外周动脉血管疾病的诊断标准,ABI<0.5表明严重狭窄,ABI<0.3提示发生坏疽的可能,治疗组中患者ABI的好转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提示介入加常规药物治疗相比于单纯常规药物治疗更能明显的改善足部的血供情况[3]。

血管内介入治疗是将放射影像学和治疗学结合在一起的学科,对治疗糖尿病大血管病变引起的肢端坏疽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支架植入或球囊扩张后能迅速、有效地改善血液循环,并能在较长的时间保持血管通畅,皮肤和各层组织的缺血得到改善,更有利于溃疡的愈合。

参考文献:
[1]廖二元.内分泌代谢病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1396-1406.
[2]宁光.内分泌学高级教程[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2:361-369.
[3]王玉珍,许樟荣.第一届国际糖尿病血管疾病会议纪要[J].中华糖尿病杂志,2005,4(2):152-153.编辑/哈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