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手术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研究进展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肺部感染的因素及预防研究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肺部感染的因素及预防研究目的研究总结心脏瓣膜置换术后肺部感染的因素和预防措施。
方法抽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进行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211例进行研究,其中术后肺部感染23例、其他感染3例、未感染185例,比较肺部感染患者与未感染患者观察指标。
结果感染组术后比非感染组左心射血分数增加以及呼吸机使用时间长(P<0.05)。
感染组患者术后再次开胸止血、胸骨哆移和低心排综合征发生率显著高于非感染组(P<0.05)。
结论心脏瓣膜置换术后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为左心射血分数、呼吸机使用时间、再次开胸等,需要在临床治疗中避免。
标签:心脏瓣膜置换术;肺部感染;影响因素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可能发生感染并发症,肺部感染最常见[1]。
本文研究心脏瓣膜置换术后肺部感染影响因素和预防措施,选取我院23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感染患者进行研究,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1.1 基本资料抽取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进行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211例进行研究,其中术后肺部感染23例(10.90%)设为感染组、其他感染3例、未感染185例(87.68%)设为非感染组,本研究排除术后其他感染患者。
感染组男性16例、女性17例,平均年龄(45.3±0.2)岁;非感染组男性98例、女性87例,平均年龄(44.9±0.6)岁。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
1.2 方法1.2.1 手术方法所有研究对象来院接受心脏瓣膜置换术,术中静脉给药,应用头孢噻肟预防感染。
1.2.2 肺部感染确诊方法术后患者咳浓痰,术后肺部叩诊浊音和(或)听诊干湿罗音,术后X线可见胸部新发浸润、实变、空洞或胸腔积液等影像学变化、浓痰、血液或呼吸道分泌物进行微生物结果为阳性,以上条件同时符合两点可确诊为术后肺部感染。
1.3 观察指标左心射血分数、呼吸及使用时间、再次开胸止血、胸骨哆移、低心排综合征。
1.4 统计学处理本研究运用统计学分析软件SPSS 22.0对所得实验数据进行计算,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记录,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记录,采用x2检验。
胸心外科术后肺部感染的临床护理观察

胸心外科术后肺部感染的临床护理观察摘要:目的:针对胸心外科手术后肺部感染的护理策略进行分析研究。
方法:从我院胸心外科收治的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中随机选择100人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对比分析,时间在2021年5月-2022年5月之间,对全部患者均实施呼吸功能训练护理干预,对患者干预前后的肺功能恢复情况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经过有效的护理干预后,患者在一秒用力呼气容积、潮气量以及肺活量等功能指标方面,均有明显的提升(P<0.05)。
结论:采用呼吸功能康复护理干预模型,可以减少术后肺感染等并发症,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提高病人的预后。
关键词:胸心外科;术后肺部感染;临床护理;效果引言医院是一个比较密集的地方,病人比较密集,所以很容易聚集各种细菌。
由于病人本身的情况和身体状况,很容易导致医院感染,从而加重病人的病情,增加病人的医疗和护理。
术后肺部感染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医院感染,尤其是胸心外科,主要是心脏、食管、肺、大血管、纵隔等先天性或后天性脏器器官疾病,涉及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等系统,手术难度较大,手术的范围也比较大,手术时间也比较长,所以,与其他科室的疾病相比,胸心外科术后的病人更容易出现肺部感染。
本文主要探讨了胸部手术后肺部感染的护理措施和护理措施。
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从我院胸心外科收治的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中随机选择100人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对比分析,时间在2021年5月-2022年5月之间,这些患者中男女患者的比例为68:32,平均年龄在47岁之间,其中,有25人为食管占位患者、19人为贲门占位患者、21人为胸腔积液患者、15人为肺大泡患者,20人为肺癌患者。
其中,有12名患者出现有肺部感染等不良反应。
1.2护理方法1.2.1术前护理(1)应对引起肺部感染的原因进行调查、分析,并据此制订相应的护理措施。
研究发现,肥胖、吸烟、慢性肺部疾病史、手术治疗等都是导致肺部感染的主要原因。
对肥胖病人,要制定科学合理的饮食方案,避免暴饮暴食,从而达到控制体重的目的;对吸烟者,要主动与病人进行交流,劝告病人戒烟;对自身有慢性肺病的患者,要做好心理疏导,并用祛痰、止痛、消炎等消炎药,以减轻患者肺功能;对于手术病人,应加强术后呼吸道的护理,并对病人进行有效的咳嗽咳痰、雾化吸入、机械辅助排痰等措施,以促进肺功能的恢复。
心脏外科重症监护患者肺部感染原因探讨(1)

心脏外科重症监护患者肺部感染原因探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摘要:目的对引发心脏外科重症监护患者肺部感染的有关因素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确定护理方案。
方法选取心脏术后肺部感染的患者132例,对相关的易感因素进行回归性分析,并分析护理方法。
结果 132例调查样本中出现肺部感染病例9例,呼吸机支持时间与体外循环转流时间过长等方面的因素都可以造成患者发生肺部感染。
结论护理人员对造成患者产生术后肺部感染的有关因素进行深入的调查与分析,有针对性地制定护理方法,能够有效降低患者肺部感染的发生率,改善患者手术治疗预后,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关键词:护理措施肺部感染心脏手术心脏手术指的是患者在体外循环以及全麻状态下对胸腔部位实施的大型创伤性外科治疗,这种治疗方法会对患者肺部功能性和机械性造成重大的影响,部分患者在完成手术治疗后可能出现肺部感染症状,进行影响患者呼吸功能。
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对引发患者出现肺部感染的各项因素进行深入的研究与分析,根据研究结果有针对性地制定护理方案,降低患者出现肺部感染的概率,提高护理质量,巩固手术治疗效果。
本次实验选取心脏术后肺部感染的患者132例,对所有患者的一般资料与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制定专门的护理干预对策,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次实验所选取的132例实验样本中包含71例女性患者以及61例男性患者,年龄最大70岁,年龄最小35岁,平均年龄53.1±3.2岁,全部实验样本均在体外循环以及全身麻醉的状态下进行手术治疗,排除严重肝肾疾病以及凝血功能障碍患者。
1.2术后肺部感染诊断标准实验室检查、各项生命体征以及临床症状符合以下几下方面的指标即可确定患者患有肺部感染疾病:第一,对患者痰液进行培养,出现病原菌;第二,为患者提供X线检查,并确定存在肺部炎性病变;第三,患者存在咳痰以及咳嗽等症状;第四,叩诊有浊音或听诊有啰音;第五,患儿血白细胞指标在 10.0×109/L 以上;第六,患者体温在38℃以上。
术后肺部感染预防在心胸外科手术中的研究与实践

术后肺部感染预防在心胸外科手术中的研究与实践标题:术后肺部感染预防在心胸外科手术中的研究与实践摘要:术后肺部感染是心胸外科手术中常见的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康复和预后。
本研究旨在探讨术后肺部感染的预防策略,提出一种创新的预防方法,并评估其效果。
我们通过回顾性研究和相关数据分析,总结了心胸外科手术中术后肺部感染的风险因素,并提出了一种综合预防方案,包括术前准备、术中操作技巧和术后护理。
最后,我们对这种预防方法进行了评估,并得出结论和讨论。
该研究对心胸外科手术中术后肺部感染的预防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1. 研究问题及背景:术后肺部感染是心胸外科手术中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且病死率较高。
如何有效预防术后肺部感染成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
本研究旨在探讨术后肺部感染的预防策略,找到适用于心胸外科手术的创新预防方法。
2. 研究方案和方法:2.1 回顾性研究:我们回顾了近5年内心胸外科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了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相关风险因素以及目前的预防措施。
2.2 数据收集和分析:我们收集了患者的基本情况、手术相关的指标以及术后感染发生与否的数据,并进行统计学分析,评估不同因素对术后肺部感染的影响。
2.3 综合预防方案:根据回顾性研究的结果,结合现有的预防方法,我们提出了一种综合的预防方案,包括术前准备、术中操作技巧和术后护理。
3. 数据分析和结果呈现:根据数据分析结果,我们发现术前准备、术中操作技巧以及术后护理均与术后肺部感染有关。
综合预防方案涉及患者的全方位管理,包括减轻疾病负荷、保持呼吸道通畅、术中采用低创伤技术、术后早期康复等。
4. 结论与讨论:通过本研究,我们提出了一种创新的术后肺部感染预防方案,并在临床实践中进行了试验。
结果表明,该方案在降低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方面具有一定的效果,有助于改善患者康复和预后。
然而,该方案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需要进一步优化和完善。
我们建议进一步开展大规模随机对照试验,以明确其效果和推广价值。
降低心脏术后肺部感染率﹣护理专案课件

效果评估方法
对比分析法
将实施护理专案前后的肺部感染率进行对比,评估护理专案的效 果。
统计数据分析
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了解肺部感染率的分布和变化趋势。
患者满意度调查
通过调查问卷了解患者对护理专案的满意度和认可度。
实施效果分析
数据分析显示,实施护理专案 后,肺部感染率明显降低,患 者满意度提高。
降低心脏术后肺部感染率﹣ 护理专案课件
汇报人: 2023-12-22
目录
• 引言 • 心脏术后肺部感染的原因 • 降低心脏术后肺部感染的策略 • 案例分享与效果评估 • 未来展望与持续改进
01
引言
肺部感染的背景和重要性
肺部感染是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特别是在心脏手术后,由于患者的免疫系统 受到手术和药物的抑制,更容易发生肺部感染。
加强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提高患者 对肺部感染的认识和自我管理能力。
促进跨学科合作,整合医疗资源,共 同应对肺部感染的挑战。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肺部感染不仅延长了患者的住院时间,增加了医疗费用,还可能对患者的生命安全 构成威胁。
因此,降低心脏术后肺部感染率是护理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
心脏术后肺部感染的挑战
01
02
03
04
心脏手术患者通常年龄较大, 身体虚弱,容易发生肺部感染
。
手术过程中的气管插管和机械 通气等操作可能损伤呼吸道黏
膜,增加感染的风险。
生活习惯
长期吸烟、酗酒等不良习 惯影响肺部健康。
手术因素
手术时间
手术时间过长,增加感染 风险。
术中操作
手术过程中,气管插管、 机械通气等操作可能损伤 呼吸道黏膜。
术后伤口护理
心胸外科术后肺部感染的防治现状

心胸外科术后肺部感染的防治现状手术后肺部感染是常见的医院感染,已日益受到重视。
尤其是心胸外科手术患者,术后发生肺部感染的机会较其他手术多。
这也是心胸外科病人术后最主要的死亡原因。
现就蒙(中)西医防治心胸外科术后肺部感染的现状进行概述。
标签:术后肺部感染;防治;现状手术后肺部感染是常见的医院感染,已日益受到重视。
尤其是心胸外科收治对象包括肺、食管、纵隔及心脏、大血管等脏器的先天性和后天性疾病,涉及人体呼吸、循环重要生理功能,手术范围及难度大,手术时间长。
所以肺部感染的发生较其他手术为多,有资料报道约占3.5%。
尽管现代外科技术和治疗方法有了很大进步和发展,手术后肺部感染仍是威胁患者生命的主要原因。
近年来蒙(中)西医防治手术后肺部感染的研究较多,现就心胸外科术后肺部感染防治现状概述如下。
1、现代医学防治肺部感染1.1一般(药物)防治1.1.1用药时机由于外科手术部位和创伤程度不同,因此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时间和剂量应根据不同药物半衰期及病原菌流行病学资料、致病菌敏感模式和患者病情而定。
而预防用药应指感染发生前给予抗菌药物并使药物释放到手术部位,以保证药物在靶组织有足够的浓度。
大多数外科预防用药在手术切口前0.5-1h是预防用药最理想的给药时机,因为这样能够确保在这潜在感染期靶组织有足够的药物浓度。
1.1.2常见病原菌心脏外科手术后伤口感染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最常见。
胸外科手术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肺炎球菌和革兰阴性杆菌较常见。
1.1.3抗菌药物的应用张春生等对接受心内直视手术的689例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预防应用不同种类的抗菌药物后发生手术部位感染的频率由高至低的顺序为:头孢唑啉、青霉素、甲硝唑、头孢呋腭、头孢三秦、哌拉西林、头孢他啶、头孢哌酮、头孢噻腭、头孢哌酮/舒巴坦、环丙沙星、氧氟沙星等,而且术前lh给药至术后4d停药手术部位感染率远低于其他给药方法。
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治疗心脏术后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观察

『 关键 词1纤维 支气 管镜 肺泡 灌 洗治 疗 ; 心脏 手术 ; 肺部 感 染 ; 临床 观察
『 中图分类 号】 6 R5 3
【 献标 识码】 文 A
t amet R sl r t n. eut Sg icn fce c n et a e ce c f td ru eeb t r h nta f o t l ru e s④ inf a t f in yad t tl f in yo u ygop w r et a t nr o p i ei h o i s et h oc og <00 ) ②ifc o o t l as( .1 ; ne t ncnr y P<O 1,e gho optl ty( i od . )ln t f si a P<00 ) f td ru ees alr h nta fte O h as .5 o u ygo pw r m l a t s et h o h
21 0 2年 4月第 9卷第 1 0期
・
临床 研 究 ・
纤维支气 管镜肺泡灌洗治 脏术后并发肺部感染 疗心 患者 的临床观察
赖 军华 廖 碧
5 5 0 4 05 广 西 医科大 学第 四附属 医 院重症 医 学科 , 西柳 州 广
f 要】目的 探讨 纤 维 支气 管镜 肺 泡灌 洗 治疗 心 脏术 后并 发 肺 部 感染 的临 床效 果 。 方 法 对 我 院 的 4 例 心 脏 术后 摘 1 合 并 肺 部感 染 的患 者进 行 回顾 性 分析 , 其 随 机分 为 对 照组 ( 1 ) 将 2 例 和研 究组 (0例 ) 分 别 给予 常 规 内科 治 疗 和 支 2 ,
小儿心脏外科术后合并肺部感染的分析与护理

小儿心脏外科术后合并肺部感染的分析与护理发布时间:2022-12-30T03:14:44.829Z 来源:《护理前沿》2022年27期作者:姚春媛[导读] 小儿心脏病通常在全身麻醉下经胸入路行手术治疗姚春媛山西省儿童医院心胸外科山西太原 030025摘要:小儿心脏病通常在全身麻醉下经胸入路行手术治疗。
由于儿科患者年龄小、抵抗力弱,术后易发生肺部感染等并发症。
本文回顾性分析了120例在我院住院并接受心脏手术的小儿患者的病例资料,分析探讨了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和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建议,为今后心脏手术患儿肺部感染的预防和护理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小儿心脏;术后肺部感染;护理研究 1一般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从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选择在我院接受心脏手术的先心病住院患儿,共纳入120名,男女比例为,54/66,患儿平均年龄为(7.24±2.26)月。
诊断标准:①临床症状:体温38℃以上,咳嗽、咳痰;临床征象:听诊肺部罗音或叩击音混浊;②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10.0×109/L,痰培养发现致病菌;③ X线或DR胸部检查:肺部炎症改变。
如果满足上述任何三项,则确定肺部感染。
本研究仅限于单纯性先心病患儿。
排除标准:脑、肝、肾等重要器官严重损伤和功能障碍的患儿,排除凝血障碍和既往肺炎病史。
本次研究经我院医学委员会审查批准。
1.2方法 1.2.1术前护理(1)术前检查测量患儿的身高和体重可以初步了解患儿的生长发育情况,也可以用于计算心脏手术期间的体外循环灌注流量、液体体积和药物剂量;检查血常规、血型、尿便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心肌酶及输血相关检查(如乙型肝炎两半、梅毒抗体、HIV抗体等);做胸部X 线片、心脏彩超、心电图检查,有的根据临床实际,需要做CT或心导管检查等。
(2)术前状态的调整①呼吸道感染的预防和治疗。
患有左向右分流先天性心脏病的患儿因肺充血而容易发生呼吸道感染,因此需要更加小心地喂养和护理,尤其是在气候变化的情况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影响 因素 2 . 1 内在 因素
连续性 , 口腔 内的病原 菌可 以进 人下 呼吸道 , 引起肺 部感染 。
研究显示 , 从术后肺部 感染 患者 支气管 肺泡 灌洗 液 中分 离得 到的病原菌 主要 为金黄色葡萄球 菌 、 铜 绿假单胞菌 、 格 兰阴性
术 后肺 部 感染 的发 生 延长 了患者 的住 院
时间 , 增加 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研究显 示 _ 5 j , 未 发生术 后肺部
感染 的心脏手术患者 I C U住 院时间为 3 d ( 中位数 ) , 而发生术
后肺部感 染的患者 I C U住 院时间为 2 5 . 5 d 。术后 肺部感 染也
后肺 部感染 的影 响因素并采取有效 的干预措 施预 防术 后肺部 感 染的发生具有重 要的临床意义 。现将心脏 手术 患者术后 肺 部感 染的发病现状 、 影响 因素 及干预措施做综述如 下。
在心脏手术后更 易发生肺部感染 。基 础疾病还会影 响心脏手 术患者 的预 后。T a ma y o 等 的研 究显示 , 术 前有慢性 肾功 能 衰竭或糖 尿病的心脏手术患者住 院期 间死亡率 高于无并发基
肠 杆菌 , 这 与从 口腔牙 菌斑 中分 离得到 的致病 菌种类 基本 一
致 ] 。
2 . 2 外 在 因 素
感染 的患者平均年龄高 于未发生术后 肺部感 染者 。随 着年龄 的增加 , 身体各 器官 功能 衰退 , 免疫 功能 降低 , 抵御 外部病 菌
侵袭 的能力 变差 , 因而 高龄患 者在 心脏 术后 更容 易发 生肺 部 感染 。 2 . 1 . 2 基础疾病 : 接受心脏手术 的患者若同时并 发其他基 础
Hale Waihona Puke 2 . 1 . 1 年龄 : 患者的年 龄与术 后肺 部感 染 密切 相关 , 高 龄患 者更容易发生 术后肺部感染 。H o r t a l 等 的研究表 明 , 年龄 >
7 0岁是术后肺 部感 染 的危 险 因素 ( O R=3 . 1 , 9 5 % C I : 2 . 0— 4 . 6 , P <0 . 0 0 1 ) 。A l l o u等 口 的研究 显示 , 心脏术 后发生肺 部
吉林医学 2 0 1 6年 1 1月第 3 7卷 第 1 1期
・
2 8 1 l・
・
综 述
・
心 脏 手 术 患 者 术 后 肺 部 感 染 的研 究 进 展
李 丽, 马育璇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 医院 , 广东 广州 5 1 0 0 8 0 )
[ 关键 词 ] 心脏 手术 ; 术后 肺部感染 ; 综述 术后肺部感染 是 心脏手 术 患者 常见 的术后 感染 , 术后 肺
2 . 2 . 1 体外循环 时间 : 体外循 环过 程对肺 造成 损伤 , 体外 循
环时间影响术后肺部感染 的发 生。H o r t a l 等 的研 究表 明 , 术 后 发生肺部感染 的患者体 外循环 时间平 均为 1 3 7 . 8 (4 - 5 3 . 6 ) 分钟 , 未发 生肺 部感 染的患者体外时间平均为 1 1 1 . 0 ( - 4 4 2 . 4 ) 分 钟。韩冬 等 的研 究表 明 , 体 外循 环时 间 >1 2 0 m i n是 心 脏 术 后 肺 部 感 染 的 危 险 因素 ( O R=6 . 3 2 , 9 5 % C I : 2 . 5 1— 1 6 . 3 2 , P <0 . 0 5 ) 。体外循环过程 中血液 与硅胶管 接触 、 术 中
疾病 , 术 后肺部感 染发 生率 高 。T o p a l 等 的研 究表 明, 心 脏
术后发生肺部 感染 的患者有 7 6 . 2 %有 C O P D病 史 , C O P D是 术 后肺部感染 的危险 因素 ( O R= 2 0 . 6 1 , 9 5 % C l : 3 . 3 2—1 1 8 . 2 , P = 0 . 0 ( 3 1 ) 。C O P D患者术前 肺功能较差 , 并处于慢性感染性疾
础疾病者 。慢性 肾功能衰竭及糖尿病影 响各个 系统 和器官 的
功能, 患者在基础疾病 和手术创 伤的双重 打击 下预后较差。
1 发 病 现 状
2 . 1 . 3 口腔卫生状况 : 口腔卫 生状况也是术后肺部 感染 的重
肺 部感 染 是 心 脏手 术 患 者 常见 的术 后 感染 , 发 病率 在
部感 染的发生延长 患者的住 院时 间并 对疾病 预后产 生不 良的 病 的稳 定期 , 而心脏手术作 为开胸手术进一 步影响肺 功能 , 免 疫 系统也受 手术 创伤 的影响 , 防御功 能降低 , 因此 C O P D患者
影 响 。了解心脏手 术 患者术 后肺 部 感染 的发病 现状 , 明确术
3 .1% ~ 1 3% _ l - 4 3 。
要影响 因素 。燕玲 等 的研 究表明 , 术前 牙菌斑指数较 高 , 口 腔卫生状况较 差 的患者 , 心脏 术后 肺部感 染发 生率 高。 口腔 中广泛存在着 细菌 , 牙齿 、 舌面、 颊部 、 上颚、 牙 龈沟 都有 细菌
的分布 。黏 附于牙齿 表面 的牙菌 斑也是 重要 的细菌 来源 , 每 1 mm 的牙菌斑 中至少有 1 0 个细菌 , 细菌 种类则 高达 3 0 0种
对疾 病的预后带来不利 影响 。未发生 术后肺 部感染 的患者住
院期 间死亡率为 2 . 0 % ~2 . 3 %, 发生 术后 肺部 感染 的患 者住 院期 间死亡率为 3 5 . O % ~ 4 9 . 2 %。 。 。 。
之多 ” 。定植 在牙菌斑 中 的细 菌可 以脱 落进 入 口腔 。在 口 腔卫生状况 良好 的情况下 , 口腔菌群 之间相互 约束 , 不会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