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小学科学试卷分析 小学科学期末试卷分析三篇汇总

2020年小学科学试卷分析 小学科学期末试卷分析三篇汇总
2020年小学科学试卷分析 小学科学期末试卷分析三篇汇总

试卷分析是教学环节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它可以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情况,好的试卷可以准确的反映出学生得学习情况。下面是为大家带来的小学科学试卷分析小学科学期末试卷分析,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小学科学试卷分析小学科学期末试卷分析1

一、试题及检测成绩分析

本次科学测试试题共设计填空、选择、连线、实验、简答、拓展延伸六种类型,内容涵盖了四年级上册教材中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集中体现了“关注科学概念、贴近学生生活、突出科学能力、体验探究过程、导向课堂教学”的基本精神。试题力图贴近时代、贴近学生生活实际,采用文字、图表等多种方式呈现,重视了基础知识,尤其突出对重点内容的考查,同时借用改错或填表形式关注了科学思想方法和动手实践能力的考查。本套试题比较客观全面地检查了不同层面学生对已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实验探究的能力水平。从各班抽样的试卷分析来看,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比较准确,科学概念的理解比较到位,但实验操作和简答部分问题比较多,反映出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差,实验教学还比较薄弱,学生动手能力不强。

二、试卷答题情况分析

第一大类为填空题,设计了大约15小题,均为15分,学生基本得分在1分左右,主要考查的是科学教材中最直接、最需要掌握的基本概念,覆盖面较广,对学生而言,难度不大。从答题情况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比较好。部分四年级学生把涉及到的“热胀冷缩”与“压缩空气”的填空题没有答对。

第二大类为选择题,为8个小题,满分8分,学生基本得分在6分左右。选择题失分的主要原因是教学中缺少科学的类比和推理思维训练,加之对自然现象的分析不够,基础知识的灵活应用不到位,学生盲目作出判断的较多。

第三大类为简答题,分值在8分,共两个小题,相当一部分学生只得了几分,甚至有些学生得了零分。分析造成的原因主要有学生审题不当,缺乏审题能力;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没有对学生进行灵活的思维训练和有效的语言描述与交流;学生缺乏思维训练,解题时思维混乱,前后不一,自相矛盾。

第四大类为连线题,分值在5分,学生得分基本在5分左右,失分很少。主要考查了学生对基本概念的掌握情况。

第五大类为实验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实验数据、结果的分析,实验材料与实验现象之间的联系判断,实验及其科学设计的水平和能力,由于试题设计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相应的难度,学生得分都不高。说明平时教学中许多实验教师只是讲一讲或者演示一下,没有按照教材的设计要求组织学生进行模拟实验,教材的功能价值没有得到有效的发挥,造成学生的认识不够准确、全面。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的实验教学中组织好学生观察操作分析实验现象,

引导学生亲力亲为实验操作过程。此外,在平时的实验教学中教师还要关注实验的方法,更要让学生养成细致、认真的态度和习惯。

第六类为拓展延伸题,分值是5分。由于学生没有接触过这种类型的试题,所以得分很低,很大一部分学生是零分。

综合分析来看,本次测试较好地反映了四年级小学科学教学的实际,体现了任课教师专业素质的不平衡、实验条件的差异、领导的重视程度等主客观因素对科学教学的影响。

三、加强科学课教学的措施及建议

潜心研读《科学课程标准》和教材。要吃透课标精神,准确把握新的教学理念,用以指导教学实践。要吃透教材,准确把握教材中的每一个活动,抓住教学的关键,突出教与学的重点,切实落实教学目标。

要十分重视基础知识的落实,尤其是要重视科学概念的教学。本次考试难度有所提高,但还是以基础题为主。从学生答题情况看,部分学生还存在着基础知识不扎实的问题,对一些科学概念、科学原理不能理解、不能把握,不能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注意重视科学概念的教学,明确把握科学概念的形成过程。

努力探索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不是简单地通过教师的讲解、讲授或者让学生“读”、“听”、“记”、“看”就可以实现的。也许对于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的`学习,用这样的方法还是比较有效的。但是对于规律性知识、方法性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往往需要通过学生在参与科学探究活动中体验与感悟。因此,在课堂上,教师的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和促进者。在教学过程中要安排各种相关的情景与有意义的科学探究活动,让学生参与其中,亲历过程,自主地、充分地开展活动。引导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对学生科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学习过程,要关注科学学习水平,也要关注在科学探究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使学生在获得对科学概念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都得到健康的发展。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探究知识、增长智慧、增强才干、学会创新的重要途径。

加强实验探究教学,培养学生探究能力。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因此,我们要加强实验探究教学,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从本次考试结果分析,学生的基本实验操作、科学探究能力以及解决简单问题等能力还是比较弱的。从学生答题情况可以看出,学生对于要求通过实际操作、动手实验、课后观察、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得分率都不高。所以,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一方面要重视实验基本操作规范的教学,养成科学的态度,掌握科学的方法;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勇于探索,敢于质疑,以形成良好的理性思维品质。我们一定要让学生走进实验室,亲自动手做实验,体验实验的乐趣,养成勤于动手、乐于探索的良好习惯,在实践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和思维能力。

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实验现象观察与描述的训练。从本次检测考试学生答题情况来看,学生对实验操作过程中的现象描述前后不一,思维混乱,表述不清。由此,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对学生进行语言表述与交流的训练,提高学生的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

小学科学试卷分析小学科学期末试卷分析2

一、总体情况

本次检测应考人数39人,参加考试人数38人。优秀人数17人,优秀率47%;及格人数37人,及格率85%,最高分95分,最低分32分,平均分为73分。

二、命题评价

总体来看命题题量适度,难易适中,基本覆盖到所有应该掌握的知识点,同时突出了实验教学的内容,符合新课改的精神。

本套试题考试时限为6分钟,满分1分,共分为五大题。第一题,想一想,填一填,相信你最棒,目的在于考察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本大题有6小题18空,每空2分,共36分;第二题,众里寻它我能行,要求学生准确把握所学内容,正确剔除那些似是而非的答案,做出自己的选择,本大题有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第三题,火眼金睛判对错,目的是考察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和判断能力,共1小题,每题2分,共2分;第四题,连一连,找朋友,目的在于考查学生对知识的归纳判断能力,8分;第五题,我问你答,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对书本上所涉及的知识加以正确的理解,重点考察学生的知识掌握与语言表述能力,共8分;第六题,我是小小实验家,要求学生设计一个实验方案,验证是否多数植物的生长都需要充足的阳光,旨在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分值为6分。

三、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本次学生答题情况总体尚可,大多数学生能正确理解出题者的意图,从而做出自己的答案,但也有个别题答题情况整体上不是很好。现将学生的具体答题情况进行简要剖析

第一题,想一想,填一填,即传统的填空题,满分36分,学生一般得分在3分以上,是本次测试中答题情况最好的一题。答错率较高的是第1小题和第2小题第1小题“雨露滋润禾苗壮,万物生长靠太阳说明()、()、()等因素对植物的生长有影响”,第2小题“种子萌发必须具备()、()、()等外界条件”----题并不难,而且平时的作业上也有,但学生照样出错,说明复习巩固环节急需加强。

第二题,众里寻它我能行(判断题),满分18分,学生一般得分在7---1分左右,究其原因,一是在平时的练习与测试中没有涉及到多项选择题,所以几乎所有学生将本题当成了单选题来做,因而造成失分。二是学生对所学知识似是而非,在考试时只能乱选一气。当然也有一小部分学生由于马虎大意,从而造成了明显的失误。如第5小题的“土壤渗水能力排列”,“土壤渗水能力”是分组实验内容,学生对三种土壤的渗水能力知道得很清楚,但就是没有充分读题,忽略了“由低到高”,因而造成错选。

只要学生稍加注意就能做出正确的判断。这说明学生的灵活应用能力应强化训练。此外,第1小题的答错率也较高。“自然界只要有动物和植物,人类就能繁衍生息”,本题涉及的是微生物的作用,正确答案应该为“错误”,但相当多的学生却判断为“正确”,同样说明学生的应变能力欠缺。

第三题,火眼金睛判对错,(选择题)。本题满分为2分,大部分学生得分在14分以上,差错主要出在第5小题上,此外第3、第6小题也有部分学生答错。第5小题“土豆、萝卜都吃它们的根”应该是错的,因为土豆属于茎,而这在《根和茎》一课中已经说得很详细,但学生却将它忽略了,因而造成误判。第3小题“半夏是一种喜阴植物”课本上没有,老师对这方面知识也知之不详,所以造成知识点的疏漏。第6小题“肉食动物在十分饥饿时,也会吃植物,如香甜的水果”应该是正确的,在学习《动物的食物》一课时也曾引导学生做过讨论,但还是有一部分学生答错了。

第四题,连一连,找朋友,(简答题)。本题总分12分,学生答题情况较好,没有出现太大的问题。

第六题,我是小小实验家,要求学生设计一个实验方案,验证是否多数植物的生长都需要充足的阳光。本题分值为6分,学生的得分率却最低,相当多的学生只得了1、2分,而且还有一些学生没有得分。究其原因,一是平时老师对实验教学重视的程度不够,实验操作不够规范;二是学生的读题能力不强,本来是要求验证植物的生长与阳光的关系,可相当多的学生设计成了种子发芽实验,还有的误把它当成了植物向光性实验。由此可以看出,自主实验教学应进一步强化,使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真正得到加强。

四、教学建议

1、抓住双基,抓住教材重点,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强化实验教学,引领学生通过各种手段、各种途径进行实验探究,真正把知识学活、学透。

3、知识的复习巩固环节应引起足够的重视,使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掌握更牢固。

4、对学生适当进行考试技巧训练,使他们在答题时能够发挥出正常的水平。

小学科学试卷分析小学科学期末试卷分析3

这次期中试题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和课程标准的要求,注重了基础知识的考核和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全面考察了学生的观察、判断、记忆、和创造等能力,充分体现了科学学科的实用价值。总体来说,这次考试能够客观地反映出了实际水平,为了更清晰地认识成绩与不足,现对三年级三班科学试卷作如下分析。

一、试题情况

本次试题主要有这些类型的题目填空题、判断题、连线题、简答题。所出题型含盖了本学期期中考试前的所学内容,范围广泛、坡度平缓,无偏题怪题。

二、学生得分分析

科学试卷分析

科学试卷分析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学科试卷分析 一年级 一、考试总体情况 本次考试试卷以新科学课程标准为命题依据,可以看出学生的知识积累和临场发挥水平是可以的,他们自身具有的知识结构合理,能够掌握科学课的教学任务。试题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增加灵活性,考出了学生的真实成绩和水平,增强了他们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和信心。为广大教师的教学工作起到了导向作用。 二、试题情况分析 1、试题的基本结构 本卷试题分五部分:判对错、找动物、连连看、圈不同、会分类,另加五分卷面分。 2、试题的特点 本试题既有对基础知识的考查,又有拓展型题目,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和科学素质的考查。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判对错、圈一圈、分类等题目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找动物,主要让学生进行充分的设计和想象,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了他们的发散思维能力,提高了学生用科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完全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状况,体现了试题的开放性,难易程度适中。 三、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从学生的做题情况来看,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较好,具有了一定的创造能力,能够依据自己所学知识去解决一些科学问题,并

另外,还要多进行课外的拓展学习,进行相关联的引申,便于把教学教活。 2、优化教材,用教材教,加强方法指导。加强“科学与生活联系”指导,给学生提供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与方法策略。 3、寻求优化课堂教学的方法与策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水平,注重每位学生的发展与进步,注重后进生的转化。 4、引导学生将生活中的科学现象与科学学习相联系,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5、加强日常实验探究的开展,充分调动学生的动脑动手能力,让学生将知识内化吸收,而不是单纯地死记硬背。 薛向伟 2018年1月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试卷及答案教案

小学三上科学试卷 一、我会填空。(26分) 1.一片完整的树叶一般由、两部分构成。2.蚂蚁的身体分成、、三部分,头上有对触角,胸部有对足。 3.蜗牛是用爬行的,金鱼是用呼吸的。 4、人们常用金属做水壶、锅等炊具,是因为它的______ 好。5.我知道生活中常见的、、等都是液体。 二、我会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写在题中的横线上。)(30分)1.下面的不属于水生植物。 A.水葫芦 B.浮萍 C.狗尾草 2.通过观察,我们发现植物的叶片上有。 A.叶纹 B.叶线 C.叶脉 3.像狗尾草一样的茎叫。 A.木质茎 B.草质茎 C.直立茎 4.蚂蚁会分泌一种引导后面的蚂蚁走相同的路线。 A.黏液 B.唾液 C.信息素 5.观察完蜗牛后,我们应该。 A.把蜗牛放回家 B.把蜗牛随便扔掉 C.把蜗牛踩死6.下列物体中,硬度最大的是:。 A.木条 B.塑料尺 C.铁钉 7.液体体积的单位是。 A.千克 B.公斤 C.毫升 8.炎热的夏天我们常穿的衣服。 A.黑色、厚实 B.浅色、透气性好 C.黑色、吸水性差9.下列物体中可回收利用的是。 A.易拉罐 B.口香糖 C.苹果核 10.是用一种特殊的黏土制造,经过烧制而成的材料。 A.金属 B.陶瓷 C.塑料 三、判断。(在正确说法前的括号内画“√”,错的画“×”。)(20分)()1.植物不能运动,所以是没有生命的。 ()2.观察活动中,我们要保持动物栖息地的原貌,保护它们的生存环境。

()3.用同一种材料可以制成不同形状的物体。 ()4.科学课本的封面是用一种复合纸制成的。 ()5.通常情况下,下列物体的吸水性从强到弱依次排列为:纸、木头、金属。 ()6.在科学观察中,我们经常用品尝的方法去鉴别未知物质。()7.空气看不见摸不着,所以不可能有重量。 ()8.我们这里的水很多,因此浪费一点也没有关系。 ()9.砖和陶瓷都是黏土烧制而成的,所以它们的硬度也一样。()10.用量筒测量水的体积时,眼睛的视线要和水面对齐。四、我会连线。(请选择恰当的方法测试材料的特性。)(10分) 材料的软硬用电路检测器检测 材料的吸水性放入水中观察 材料是否导电把材料弯折 材料的沉浮用铁钉在材料上划 材料的柔韧性在上面滴水 五、发现与思考。(14分) 1.整理我们观察的结果:请在下列维恩图中填写蚂蚁和金鱼有哪些相同点与不同点?(8分) 蚂蚁金鱼 2.水会流动,空气会不会流动?我们用什么方法可以证明空气会流动呢?(6分) 方法一: 方法二: 方法三

(完整)五年级科学试卷分析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小学五年级科学试卷分析报告 一、整体情况分析 这次科学试卷共有五大题,题型覆盖本册4个单元的知识点,份量适中,难易适当,是一份比较合理的试卷。从学生平时考试的成绩看,这份试卷让他们考,平均分可以达到75分左右,但是碍于学生对待本次质量检测的过度紧张心理反应,很多孩子考不了高分,导致段平均分只有68左右。当然其中有部分是因为教师本身对知识点复习的不到位以及学生对一些概念掌握的不够透彻和深入。大致考试情况如下: 1.各班平均分不太高,班级与班级之间差异不大。 2.各班优秀率不高,而且高分不多。 3.班级中不及格的人数较少。 二、试题结构及特点 1.试题内容好,题型全面广泛,整份试卷分为判断题、选择题、填空题、简答和连线题、实验和探究题,既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又考查学生灵活运用能力;实验和探究题是考察学生的分析、设计和探究能力,因此这份试卷基础中含有灵活,灵活中又考察基础,试题出得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2.教育的目的在于面对全体学生,面向学生的每一方面,该份试卷试题难易程度适合全体学生。但是其中个别题目比较生,比如简答题中的第2小题,考查的是河道中岩石分布的规律和原因。个别同学

失分严重。第五大题科学实践题,大多数同学都没有做对,也许是平时实验做得不够,个别同学根本看不懂表格,不会做记录。 原因分析: 1.复习时间较少。因为是期末将至,各科教师均加大复习力度,学生负担突然加大。大部分孩子把复习的侧重点放在了语文和数学上面,平时很少顾及科学的复习。大部分对科学的复习只是在课堂上进行。 2.部分学生平时态度不端正,对科学不重视。班级中优秀的学生上课十分积极,但是后进生把科学当游戏课,上科学课的习惯不是很好好。导致上课不认真,知识没掌握。虽然优秀生上课积极认真,但是粗心大意的很多,经常在考试的时候出现落做题目,错看题目。尽管每次都强调,但还是避免不了这个问题。这次三个班级很多优秀生就因为粗心而失去了很多分数。 3.科学课让学生记和写的太少,学生虽然会讲了,但是却不会写。有些题目甚至做过很多次的还是记不住。 4.学生对知识点的活用能力不足,很多知识点都是靠死记硬背,结果遇到稍微转换提问方式的题型就出错了。 三、存在的问题 1.填空题失分较多。 大部分学生失分在第2、3、4小题,学生平时掌握的不够好。考试内容是在考试复习题范围之内的。但是对于部分知识点,老师强调得还是不够。

小学期末科学试卷分析报告

小学期末科学试卷分析报告 每个老师的教学方法都有所不同,有的老师的教学十分搞笑,有的老师的教学枯燥无味。如果我们想要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我们就就应把自己的课给讲好。昨日小编搜集整理了一篇小学期末科学试卷分析报告,这篇小学期末科学试卷分析报告写得很有道理,各位也能够好好地阅读借鉴一下。 一、试卷分析: 本次小学科学期末考试的试题共有五个大题,既注重了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又考查了学生的探究潜力;减少了死记硬背的试题,增加了对所学基础知识的实际应用。本次考试题型丰富,便于学生解答,贴合五年级学生的特点。将本学期学的知识点分别穿插在这些题型当中,检测的资料比较全面,到位。 从题的形式上来看,灵活多样。如:填空,将枯燥的问答变成简单的填字,学生比较感兴趣,有利于记忆的调动,搞笑。选取题,占得分数较多,但是有答案可选,降低了难度。使学生能够权衡做答。但是,其中的题也不白给。如:2、3、6、7题充分考察了学生的认真性。作图题,标出太阳系中的八大行星,只有认真分析才能做对,充分体现了灵活性与认真性的完美组合。还有填空也是这样,十分灵活轻巧。 二、学生答卷总体状况 透过本次检测,学生的总体发挥挺好,能够将本学期的知识点尽数掌握,综合运用力较强。说明学生在科学概念、科学兴趣以及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科学潜力方面都有长足的进步,大部分的学生在近半年的学习中,无论是知识水平还是潜力的提高,都是可喜的。 三、具体分析 第一题,我会填空。主要从教材的基本知识点出发来考察学生的掌握状况,该题有四分之一的学生出错,出错主要是在第2小题:共同构成生命世界。 第二题,我会决定。主要考察教材中易混淆的知识点,全班有一半的学生出错,出错在第1、5、6、7小题,这些题在讲课和复习中不止一次说过,尤其是第3小题:假设不必须非得有依据;第6小题:蜡烛燃烧是形态的变化,没有产生新物质,我觉得一是由于审题不细心而导致出错,二是有的学生活学活用的潜力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第三题我会选取。有4人出错,在第1小题:太阳系中最大的行星是(),概念弄混了,其实还是上课时听讲不注意造成的。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期末测试卷(含答案)

三年级下册科学月考卷 一、填空题。(20分) 1.物体常见的运动方式有 、 、 、 、 等。 2.在相同的距离内,物体运动所用的时间越 ,说明物体的运动速度越 。 3. 蚕蛾身体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头上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具有这种身体结构的动物是________。 4.蚕卵里孵出的_______是蚕生命周期的开始,蚕生长发育到一定阶段就会变成蛹,从蛹里出来的______交配产卵, 的死亡是蚕生命的结束。 5.从蚁蚕到吐丝结茧,蚕共蜕皮 次,蛹期蜕皮 次。 6.上半月,人们看到的月亮亮面面积逐渐变_______,直到满月,亮面在右侧;下半月,人们看到的月亮亮面面积逐渐变________,直到朔月,亮面在左侧。(填“大”或“小”) 6.阳光下物体影子的长短随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太阳位置最高时影子最_______。影子的方向总是和太阳的方向_______。 二、判断题。(下面对的打√”错的打“ד)(9分) 1.给自行车车轴加润滑油和滚珠轴承都是为了增大摩擦力。 ( ) 2.太阳和月球的实际大小并不一样。 ( ) 3.有了共同的起点和终点,才可以用计时的方法比较小球运动的快慢。 ( ) 4.通过观察地球仪我们可以发现,地球上的海洋彼此相连,陆地被分制成大小不同的陆地块。 ( ) 5.可以使用放大镜来观察蚕的幼虫。 ( ) 6.太阳给我们带来光明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温度。 ( ) 7. 所有动物都必须通过雌、雄交配,才会繁殖出新后代。 ( ) 8. “过山车”做好后,我们可以用小球代替小车观察它。 ( ) 9. 鸡蛋不轻易被捏破与它的形状是椭圆状无关。 ( ) 10. 地球处于宇宙的中心静止不动,而太阳、月亮等天体围绕地球运动,所以就有了白天和黑夜的更替。 ( ) 三、选择题。(10分) 1.小明制作的“过山车”只有直线轨道,没有曲线轨道,则他的“过山车”( )设计要求。 A.符合 B.不符合 C 不确能是否符合 2.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A.蚕孵化需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B.在饲养的过程中,要经常清理蚕的粪便和吃剩的残叶,以此保持小蚕房间的清洁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五年级科学期中试卷分析 一、试题结构及特点 整个试卷各部分比例适当,由:填空题;判断题;选择题;连线题;分析题、作图题、实验题组成。题型丰富,便于学生解答,符合五年级学生的特点。将本学期学的知识点分别穿插在这些题型当中,检测的内容比较全面到位。试 题既要做到了不偏、不难、不怪,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增加灵活性,考出 了学生的真实成绩和水平,增强了他们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和信心。为广大 教师的教学工作起到了导向作用。 二、试卷分析 参考人 27 及格率96.43% 优秀率82.14% 均分82.81 数 从分析的数据来看,成绩不是十分理想的。可以看出学生的知识积累和临 场发挥水平是一般的,他们自身具有的知识结构还是合理的,能够完成科学课 的学习任务。 三、问题归纳 五年级学生的学习严重缺乏生活经验。在课堂学习中,他们只注重知识的 获取,而忽视了知识的来源渠道,学生在生活实际中没有去关注身边的一些事 情和现象,课堂上得到的知识很容易混淆,比如:不少学生把凸透镜和凸镜的 作用混淆,答题时张冠李戴。学生动手能力还是比较差,在做作图题时,不能 用做出清晰准确的图来说明科学问题,而有些同学在设计制作能看见身后景物 的潜望镜时,虽然能做对图,但表现出画图不认真。 反思我在教学这些知识点时没有真正在帮助学生理解、把握知识的本质内涵,以至于出现不同的理解,导致许多学生答题出错,平时对学生画图也满意 严格要求,导致学生比较随意。 四、应对举措

1.教师在重视探究教学的过程中,要抓好基础知识与技能的培养与习得。在教学中,一定要一课一得,将课中的知识点进行强化,逐一过关。另外,还要多进行课外的拓展学习,进行相关联的引申,便于把教学教活。 2.重视科学概念的教学。利用概念图让学生建立科学概念(科学事实)之间的联系性,提高科学概念的理解力。 3.教师要加强“科学与生活联系”指导,给学生提供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与方法策略。 4.寻求优化课堂教学的方法与策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水平。

科学试卷分析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学科试卷分析 一年级 一、考试总体情况 本次考试试卷以新科学课程标准为命题依据,可以看出学生的知识积累和临场发挥水平是可以的,他们自身具有的知识结构合理,能够掌握科学课的教学任务。试题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增加灵活性,考出了学生的真实成绩和水平,增强了他们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和信心。为广大教师的教学工作起到了导向作用。 二、试题情况分析 1、试题的基本结构 本卷试题分五部分:判对错、找动物、连连看、圈不同、会分类,另加五分卷面分。 2、试题的特点 本试题既有对基础知识的考查,又有拓展型题目,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和科学素质的考查。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判对错、圈一圈、分类等题目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找动物,主要让学生进行充分的设计和想象,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了他们的发散思维能力,提高了学生用科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完全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状况,体现了试题的开放性,难易程度适中。 三、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从学生的做题情况来看,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较好,具有了一定的创造能力,能够依据自己所学知识去解决一些科学问题,并

有自己的独特见解。还能够理论联系生活实际,将科学知识充分运用到实际的生活中去,取得了“学以致用”的良好效果。但也存在以下问题: (1)很多学生做题时不能认真审题,比较贪玩,念题时个别学生没有认真听题,不能用心检查题目,想当然去做题,并且在答完卷后不能认真检验校对,这需要教师对学生日常学习和做题习惯进行培养。(2)学生在找动物题时,不是很明白题意,并且在写发现地点时学生的拼音错误百出,一方面说明学生审题不够认真,另一方面说明学生对某些知识掌握还不是很牢固,对一些生活中的现象了解不够透彻,只是含糊其词。 (3)一年级学生刚入学半年,学生的辨别能力不强,表现在分类题上,有一些模棱两可的题目,学生在分类时出现错误,说明学生对基础知识没有真正掌握,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还有等于提高。 四、答卷中的典型错误 第二大题找动物学生理解不透彻,动物和发现地点书写不准确,学生答的不太理想,有一部分学生理解了,但表达的不太清楚,以致失分。第四大题圈不同,圈一圈把眼睛位置不同的动物圈出来,学生不能日常生活引用到课本中。基础部分,学生由于不认真不同程度的错了不同的题。 五、今后改进教学的措施 1、在重视探究教学的过程中,要抓好基础知识与技能的培养。在教学中,一定要一课一得,将课中的知识点进行强化,逐一过关。

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

洛阳市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小学三年级科学(大象版)试卷 姓名:得分: 一、我会填空。(每空2分,共26分) 1、“白云淡,蓝天高,菊花开,落叶飘”,这句话说的是_____的景色。 2、人的五官是指___、鼻、___、___、___。 3、空气的温度叫___,常用的温度单位是“____”,用符号 “___”表示。 4、果实的共同特征是里面都由_____和_____组成。 5、蚂蚁是群居的昆虫,它们喜欢甜味,用___进行交流。 6、猫走路没有声音是因为猫爪上有厚厚的_____。 7、鲁班发现有一种草叶子的边缘长者许多小齿,并且会把手划破,受此启发发明___。 二、慧眼巧分辨。(每题2分,共计20分) 1、下面是昆虫的是:() A、蚯蚓 B、蜗牛 C、蜈蚣 D、蜻蜓 2、下列四位朋友中,不能参加过是大会的是:() A、西瓜 B、葡萄 C、土豆 D、辣椒 3、以下动物不喜欢夜间活动的是:()

A、公鸡 B、猫 C、蝙蝠 D、猫头鹰 4、下面哪种方法是读气温计的正确方法?() 5、同一棵树上的树叶被风吹落时,()叶片会落得慢一些。 A、大的 B、中等的 C、小的 6、下列人类活动中对土壤不会造成破坏的是()。 A、喷洒农药 B、砍伐森林 C、施用有机肥 7、青蛙过冬的方式是:() A、冬眠 B、迁徙 C、换毛 D、备粮 8、下面哪个因素不影响自转旋翼的下降速度?() A、翅膀大小 B、下落高度 C、翅膀形状 D、自身重量 9、小明同学在观察裁员土壤时,不可能发现的物质是()。 A 、小虫 B 、沙子 C 、蚊子 D 、枯树叶 10、用眼睛、鼻子、舌头辨别物体时的顺序,依次为()。 A、先看后闻再尝 B、先看后尝再闻 C、先尝后看再闻 三、我当小法官。对的打“√”,错的打“×”(每题2分,共计20分) 1、在每组对比试验中只能有一个不同条件。()

2019年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试卷分析

2019年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试卷分析 一、试题情况分析 本次考试的试题主要有以下题型:判断、填空、选择、连线和实验题。所出题型涵盖了本学期所学内容,题型较为全面、范围广泛,同时侧重双基。 本套试题考试,共分为四大题。第一题判断题,目的是考察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和判断能力,每小题2分,共20分;第二题,填空,目的在于考察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每空1分,共10分;第三题,选择题,要求学生准确把握所学内容,正确剔除那些似是而非的答案,做出自己的选择,每小题2分,共20分;第四题,要求学生准确把握所学内容,每一连1分,共6分;第五题,实验题,考察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设计实验的能力。分值为44分。 二、基本情况 本年级五(2)班22人参加考试,合格率达100%,优秀率18.2%,最高分89分,最低分63分,平均分76.6。 三、具体情况分析: (1)判断题 本题学生答题情况不错,该题出现错误较少,问题大多数出现在第2、3、6小题。第2小题“做对比试验,试验组和对照组往往只有一个条件不同()”,正确答案为对的,有许多同学误选了错误,原因这是上课不注意听讲,可能学生对于掌握的知识不牢固。第3小题问只要没有自然灾害,就不会有动植物没绝()。学生很多都选择对,原因学生掌握知识还是不牢固,跟生活联系不到,没考虑到人类行为。第6小题保护一种生物,也就是保护了许多种生物,答案是对的,还有部分学生选择错的,还是知识掌握不扎实。 (2)填空 本题学生得分率不高,失分较多的是第2、3、6小题,说明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非常的不牢固,似是而非,不能用学过的知识应用到生活并且能够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 (3)选择题 本题学生的得分率较高,分值一般在18-20分左右。出现偏差较多的是第2、10小题,说明此类涉及生活实践和实验的问题没有引起老师的足够重视,因而造成学生失分。 (4)实验题 四、对今后教学的反思和建议: 1.尽量多指导学生进行实验设计、操作实验,强化实验教学,引领学生通过各种手段、各种途径进行实验探究,真正把知识学活、学透。 2.学时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能用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做到学以致用。在教学中,教师积极的调动学生积极地将所学的知识应用的自己的生活中去,改善自己的生活,体验学习科学及应用科学的兴趣。 3.通过学生考试答题中出现的有些错误,可以窥见到学生的平时学习水平及知识掌握程度、学习方式、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表达能力等方面存在很大差距,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加以重视,面向全体,因材施教。 附送:

最新小学科学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最新小学科学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一、试卷命题基本情况: ⒈试卷的覆盖率高 ⒉试卷具有基础性: 试卷能尽可能反映出学生最基础的学习情况,试卷通过各种试题的形式让学生通过对知识的再忆与再现,或者对试题进行辨析能反映学生所学知识的情况,如填空题、判断题、选择题与实验探究题,这些题型基本都能反映学生平时所学习的基础知识掌握与否,而且题量与比分都占有较大的比例,所以通过本试卷的检测能考查出学生基础知识所掌握的情况. ⒊试卷具有灵活性: 试卷的题型保持原来传统题型,试卷共分为五个题型,分别为填空、判断、选择、问答和设计题.但试题非常灵活,无论是填空题还是其它的题都具有较好的灵活性. ⒋试卷具有综合性 试卷的综合包括它的知识综合与技能的综合,知识的综合体现在试卷的题目型上,如对知识的再现,体现在填空、判断题上,能力的综合是我们科学考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设计题,这就体现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性. 二、学生考试情况分析 从优秀率与及格率来分析:这两个指标都具有提高的空间,优秀率主要试题具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影响了优秀率的提高,及格率通过努力还可以提高一些个百分点,达到 97.36%也属正常. 三、试卷具体分析 1、填空题分值较高,考查的是学生对知识的综合掌握,部分学生答的不好. 2、判断题考查学生对基本理论的掌握情况,多数学生对概念不清楚,答错的一定是不会的,答对的也可能是蒙的. 3、选择题失分不多,考试内容是在考试复习题范围之内的. 4、观察与实验题得分出现了两极分化.有部分学生审题不清.由于描述不清,造成失分.

5、回答问题得分中等.在课堂上讲到过,复习时训练过. 四、存在的问题 教材中的实验部分由于条件所限没有做,或者做得不是很成功,因此,学生对实验有些陌生.致使考试中学生对这部分内容很模糊,造成失分. 五、努力方向通过以上试卷的分析,在今后的教学中会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⒈认真钻研教材 课前能认真备课,认真地阅读教材,仔细地阅读教参,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掌握每一课教材的教学内容和科学的概念,了解教材的重点与难点. ⒉做好每一次的实验 科学教学与其它学科最大的差别就是本学科有实验活动,实验是综合性的,它能让学生从认识器材、猜测、实验设计、实验操作、得出结论等一个系统地活动,如果学生能从中学到方法,并能独立或者与同学合作完成,他的科学素养会得到很好的发展. ⒊千万别遗漏教学的知识点 从本次考试中能反应出教师在教学对某一知识点的遗漏,存在把教学中的重点知识淡化,造成学生科学知识的缺省. ⒋认真地阅读教参 科学由于它的知识面比较广阔,新教材提倡对小学生的科学教学的知识面是“要一英里宽”,对知识的学习是“一英里深”,意思对科学内容涉及要少一些,对知识的学习有深一些.我今后会对科学知识多钻研. 5.加强实验开出率 我今后会多让学生动手操作,加大学生对科学的猜测、假释、实验设计、实验操作,现象观察,实验结论等各方向能力的培养,真正培养学生科学素养. 6.促进后进生的转化 科学考试中能看到还有相当一部份的后进生,对于后进学生的提高我们应该加以高度的重视我今后在平时教学中会对他们多加关注,对他们多引导、多启发、多提问,特别是实验设计与实验操作中应该对他们多作指导,作业中发现问题时应该及时帮助他们解决,

科学试卷分析参考

一、试题情况分析 本次考试的试题主要有以下题型:判断、选择、看图识别和实验题。所出题型涵盖了本学期所学内容,试题结构合理、题型全面、题量适中,范围广泛,同时侧重双基,体现了知识与技能相统一,过程与方法相联系的新课标要求。 本套试题考试,共分为四大题。第一题判断题,目的是考察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和判断能力,每小题1分,共10分;第二题,选择题,要求学生准确把握所学内容,正确剔除那些似是而非的答案,做出自己的选择,每小题1分,共10分;第三题,看图写仪器名称,要求学生列出的实验仪器进行识别,重点考察学生实验识别能力,每小题2分,共10分;第四题,实验题,考察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设计实验的能力。分值为20分。 二、基本情况 本年级2个班,分别是44人参加考试,一班合格率达90.1%,优秀率81.8%,最高分,47分。二班及格率是90.1%,优秀率是72.7%,最高分是48分. 三、具体情况分析: (1)判断题 本题学生得分率也较高,失分较多的是第4、7、10小题,说明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不牢固,似是而非,不能用学过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2)选择题 本题学生答题情况不错,该题出现错误较少, 问题大多数出现在第2、7、9小题。第2小题“关于下列说法正确的()”,正确答案为A,有许多同学误选了C,原因可能出在掌握的知识不牢固,不能够清楚的分辨说法的正确与否。第7小题是学生结合实际的生活经验和所学知识进行解决的问题,问:家里最好采用什么方法净化水,许多学生选择沉淀。看来学生的应用知识能力和生活经验有待提高。第9小题“下列植物,我们吃的哪些是根。学生的错误太多,还是知识掌握不扎实。” (3)看图识别题 试卷上出现的一些仪器学生基本上都见过,除了显微镜学校没有,学生没有见过实物,其它的实验器材学生都用过。因此学生掌握的还是不错的。基本上学生都能够识别给出的实验器材的名称。我想这和平时的学习过程中,积极的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有一定的关系。 四、对今后教学的反思和建议: 1.继续加强学习习惯培养,调动学生探究的兴趣。在教学中积极的组织引导学生进行动脑思考,动手实践,小组合作,探究周围世界的知识,激发学生对于我们生活中的现象及事物的兴趣,并且能够积极的进行探

三年级上册科学试题期末试卷(含答案) 教科版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试卷附答案(考试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姓名得分 一、判断(正确的在括号里打“√”,错误的在括号内打“×”,每题2分,共50分)。 1、空气有一定的体积但是没有重量。(×) 2、一瓶香水放在讲台上全班同学都可以闻到这说明空气是可以流动的。(√) 3、当轮胎充满空气后,就再也打不进去空气了。(×) 4、量筒是用来测量液体体积的仪器。(√) 5、5毫升的水大约有一小勺。(√) 6、塑料不易分解,会造成严重污染,所以使用完后我们要把它烧掉。(×) 7、在科学观察中,不了解的物体,我们不能随便闻或尝。(√) 8、并不是所有的材料都有用处。(×) 9、冰、雪、露、雾都是水的存在方式。(√) 10、我们可以通过折、撕、揉、摸、闻对纸进行细致的观察。(√) 11、观察就是用眼睛看。(×) 12、有些物体在受力变形后不易折断,我们就可以判断这种物体的柔韧性好。(√) 13、一棵狗尾草只有一粒果实。(×) 14、所有的材料都有韧性。(√) 15、所有的植物都要落叶。(√) 16、只要树叶老化死亡了,树也就要死吗亡了。(×) 17、植物的生命周期有的很长有的很短,悬殊很大。(√) 18、蜗牛在玻璃上爬行会很容易滑下来。(×) 19、树的器官一般包括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个部分。(√) 20、水生植物就是全部浸没在水中的植物。(×) 21、水能流动,空气也能流动。(√) 22、蜗牛和金鱼没有任何相同的地方。(×) 23、纸张不同,其吸水性、柔韧性也是不同的。(√) 24、刚落下的叶还是有生命的,直到它完全腐烂了,叶子的生命才结束。(×)

25、我们自己造的纸出现厚薄不一的现象,可能是因为纤维分布不均匀、压制不够造成的。(√) 二、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空2分,计50分)。 26、莲属于( B )。 A、陆生植物 B、水生植物 27、将玻璃瓶中的空气抽出一半后,瓶中还有( A )。 A、一瓶空气 B、半瓶空气 28、液体流动得快慢与液体的(A)有关。 A、黏(nián)度 B、重量 29、用植物的枝条可以编制篮子,说明它有一定的( B )。 A、硬度 B、柔韧性 30、判断叶子的生命是否结束了的标准是(B )。 A、叶子发黄了 B、叶子掉落了 31、一般情况下,同一株植物的叶子越硬,说明( A )。 A、它的生长时间越长 B、它的生长时间越短 32、蚯蚓的环带靠近(A )。 A、头部 B、尾部 C、不能确定 33、右图量筒所指示的液体体积是(C )。 A、120升 B、110升 C、110毫升 34、卫生间一般都铺瓷砖而不用木地板,其原因是( A )。 A、瓷砖的瓷面防水性能好 B、瓷砖便宜 C、瓷砖比木地板干净 35、我们用鼻子可以判断出水是( C ) A、无色 B、透明 C、无味 36、属于木头和铁的共同特征的是( B )。 A、容易让水浸透 B、都是固体 C、容易加工 37、下列材料中硬度最小的是( B )。 A、木头 B、纸 C、金属 D、塑料

五年级常识试卷分析

《五年级常识》期末试卷分析 2011~2012年第一学期 五年级常识分为科学和品德与社会两个部分。 一、科学部分。 (一)基本情况分析: 本次科学试题共有三大题:选择、连线、科学探究。既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又注重学生科学技能的考查,较全面,系统性强。本次考试有()人参加,平均分为。。。及格率。。。%,优秀率。。。%。 (二)问题分析: 1. 基础知识部分:选择、连线为基础知识,正确率较高,说明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较牢固。这些知识基本是通过背诵就能记牢的东西,即使有少数学生出现错误,也可以短期内弥补。需要老师加强对后进生的辅导,提高对知识的掌握度。 》 2. 科学探究部分:这一部分比较贴近生活,正确率稍低。说明学生联系生活或科学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不高。在今后的教学中药注重生活与科学的联系,将知识渗透于生活,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改进措施: 1. 加强和重视差生的辅导,并与家长取得联系,请求家长配合,对差生适量加强练习,使之不断巩固。 2. 重视学习习惯培养,尤其是学习品社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 加强综合社会实践活动,从生活出发引导学生多观察、动脑,积累生活经验,充分认识到品社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品德与社会部分 (一)基本情况分析: 本次品德与社会测试共有三大题:判断、连线、综合。既考查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又考查了学生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问题的能力。充分体现了品德与社会在生活的应用。 ( (二)问题分析: 1. 基础知识部分:共8个小题,每题2分,计16分。此题考查学生的判断能力,从试卷答题情况来看,他们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正确率高,错的较多的是第6、7小题。 2.综合部分:这一题与实际生活相联系的题,考察学生对社会活动、社会关系等方面的理解和反思,对生活中出现的问题的思考和解决能力的测验,目的是检测学生的基础知识及实际的综合能力,得分率较低。主要是由于有些学生语言表达不清楚,处理问题方式欠妥,以及个别学生出现空题现象,这些应该是我们在以后的教学中需要弥补的。 (三)改进措施: 1、加强和重视差生的辅导,并与家长取得联系,请求家长配合,对差生适量加强练习,使之不断巩固。 2、重视学习习惯培养,尤其是学习品社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学期期末试卷分析

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 三年级科学学科试卷及试题分析 一、试题分析: (一)试题质量分析: 1、题型比例分析: 题型填空题判断题选择题列举题实验题比例16% 24% 24% 24% 12% 由以上可知。考试的题型均为常规性的题目。主要考查了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同时又设计了一些生活当中实际性的题目,既注重了基础知识与能力考查的有机结合,又注重了生活与科学学科的有机结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 2、试题的难易程度: 从本试卷的难易程度来看,难易程度比例合适,适合于各个层次的同学,使每一个同学都有所收获。并且题型广范,注重考查了学生各种方面的能力。题目清晰,间隔适当。激发了学生做题的兴趣。总之本试卷从各方面都是一套比较好试卷。 3、知识点覆盖与课程标准对应分析: 《新课程标准》指出:科学学科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让他们从生活中汲取知识,积极参加科学探索和社会实践,用多种方式表达自己的设想,并能将所学知识充分运用到实际的生活中去。 4、试题与新课改的对应分析: 三年级科学以培养学生兴趣,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为主,全面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能将学习兴趣和欲望进行长期保持,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

惯。 本试题全面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实旨,题目及内容都比较新颖,既注重了理论知识的学习掌握,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全面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试题质量评价: 本套试卷题目的设计完全符合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试题观。从题型、内容、分值的设计上,还是从基础知识的体现上,都是经过深思的。 (三)、对今后命题的建议: 1、题目的考查应加强科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2、可以涉及一些拓展性的科学题目。 3、在试题中,应注重学生各方面的评价。如书写质量的评价等。 二、试卷分析: (一)、成绩分析: 参考人数总分平均分及格人数及格率优秀率最高分最低分 155人10858 70.06 117人75.5 % 19.35% 97 15 (二)、学生答卷反映出来的问题分析: 第一题填空题。这一题考查的均为基础知识,得分率较高。第二题是判断题。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较扎实,所以本题得分率较高,只有个别同学出现错误。个别学生掌握不太扎实。此题第8小题出错较多,很多同学不能认识到胶水是固体液体的混合物。第三题选择题。出错的主要原因是学生在选择过程中出现了漏选现象,导致失分较为严重。主要出现在3、4小题。第4小题大多数同学只选了固体与固体混合,而漏选了液体和水,出错主要原因在于学生知

2019教科版科学三上期末试卷

实验小学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 三年级科学学科期末考核试卷 (考试时间:40分钟满分:50分)班级:______姓名:_________等第:_____ 一、我会填空(20分,每空2分) 1、因为空气可以被___________(“压缩”或“拉伸”),所以我们能往篮球里打很多空气。 2、风向是指风___________的方向。我们一般用___________个方位来描述。 3、在自然界,水是以三种状态存在的,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水的三态变化是由温度变化引起的。 4、______________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单位是____________。 5、热空气会___________,冷空气会___________。(填“上升”或“下降”) 二、我会选择(10分,每题2分) 1、下面的天气符号中,()表示阴天。A.B.C. 2、水结成冰后,体积会()。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3、鱼儿能在水中呼吸,说明水中溶解了一些( )。 A.氧气 B.一氧化碳 C.二氧化碳 4、下列三个数据中,表示温度最低的是( )。 A.3℃ B.17℃ C.-8℃ 5、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我们常叫作( )。 A.天气表 B.气温表 C.天气日历 三、我会判断(10分,每题2分) 1、水蒸气的微粒很小,用肉眼无法看见。() 2、降水量的单位是毫升。() 3、在进行天气记录时,遇到周末和假期,应停止观察() 4、水在任何温度下都可以沸腾。() 5、测量水温时,为了看得清楚,应该把温度计拿出水面。() 四、我会连线(8分,每题1分) 测量气温雨量器湿手变干加快溶解 测量风速气温计勺子搅拌水的蒸发 测量风向风杯式风速表空气流动空气占据空间 测量降水量风向标纸团没湿风的成因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五年级科学期末测试试卷分析为了落实凌源市教育局的工作精神,加强科学学科的教学方法,了解所教学科的教学质量,端正考风,严肃考纪,促进良好的学风形成,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心,努力完成教学本职工作,实现有效课堂,打造高效课堂。因此,在本学期考试结束后,特对本学科试卷进行如下分析: 一、具体成绩如下: 本班实际人数25人,应试人数25人,平均分为,及格率为 76% ,具体分数段分配如下图: 二、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一共有25人,其中有男生 14人,女生 11人。本次期末考试的试题都来源于书上的重点知识,上课时反复强调,但是科学成绩不是很理想,及格率偏低,主要在于学生平时在科学学科上花费的时间少,不重视科学。但是本学校学生在上

课时能够积极回答问题,踊跃参加小组讨论,积极思考。期末复习时,如果认真备考,端正考试态度,成绩会有所提高。 三、答题情况分析: 第一题:填空,主要考察学生对于书上黑体字概念的背诵,得分在19—25分之间,几乎没有学生获得满分。 第二题:判断,这道题学生的得分率最高。 第三题:选择,得分率较高,考察学生的基础知识。 第四题:实践探究,实验题,考察书上的实验,第二题得分率较低。 第五题:简答,学生在回答第一题影子长短和太阳高度的关系这道题时,得分率最高。对于第三题电磁铁在生活中的应用时,几乎没有学生得到满分。学生回答的是磁铁在生活中的应用,答非所问。 四、存在的问题: 试卷方面所反应出的问题在于: (1)、学生不认真读题,不按要求作答,答非所问。 (2)、学生在考试答题时不懂得变通,死记硬背。学生对知识点的活用能力不足,很多知识点都是靠死记硬背,结果遇到稍微转换提问方式的题型就出错了 (3)个别学生字迹不工整。 教学方面所反应出的问题在于: (1)复习时间较少。因为是期末将至,各科教师均加大复习力

小学科学期中试卷分析

一年级科学期中试卷分析 一、总体情况 本次考试试卷以《九年制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为命题依据,试题不偏、不难、不怪,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增加灵活性,考出了学生的真实成绩和水平,增强了他们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和信心。为广大教师的教学工作起到了正确导向作用,更好地促进科学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试题特点 本试卷共4个大题:第一题,填空。填空10分,第二题选择10分第二题判断10分,;第四题,科学知识20分。试题紧贴教材内容并能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题量不大,难易适中,既覆盖广,又能把握重点。其中简答题让学生把记忆再现,并促进学生记忆和理解的有机结合,有助于巩固课堂知识,把几个单元的知识重点做了汇总。科学分类题突破教材,给予学生广阔的自由发挥空间,体现引导学生把课堂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达到学以致用的新理念。同时把死板的说教变成活生生的生活知识,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激发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热情。 三、存在问题 (1)教师的知识结构存在某些问题。平时我们说:“站得高,看得远。”现在的《科学》教学内容非常丰富,涉及到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学科方面的知识,对老师的要求非常高。 (2)教师对课程标准钻研不够,对教材理解不深。新教材的选材、章节的编排都力求贴近学生的生活、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从考试的失分点可以看出,与这类知识相关

的题目,失分较多,得分率不高。科学探究内容是教材中必需教学的重要内容,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科学探究方法也是新教材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而部分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对这些内容理解不够,拿着新教材,教的是老教材上的知识点,只关注“双基”的落实而忽视了其它目标的形成与培养。 (3)部分学生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的学生卷面涂改严重,不够清洁,有的学生审题不够细心…… 四、教学建议: ^ 1.提高对《科学》教学的重视程度。加强对科学教师的培训和管理,又要加强对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为教学提供丰富的观察和实验材料,为上好科学课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 2.教师要自觉学习新的教育理论,深入钻研“课程标准”、吃透教材,不断充实自己,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并努力把新的课改精神、教学理念转化为教育教学行为。 3.教学中在抓好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要更加关注对学生进行科学思维方式、科学精神、科学行为等方面的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018-2019下学期

四年级下学期科学试卷分析

四年级下学期科学试卷分析 一、总体情况 本次考试试卷,试题不偏、不难、不怪,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增加灵活性,考出了学生的真实成绩和水平,增强了他们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和信心。为我们的教学工作起到了正确导向作用,更好地促进了科学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试题特点 本试卷共五个大题,满分为30分。题型有填空、判断、选择以及问答等,从不同角度对学生的科学素养等进行了较全面的检测。 试题紧贴教材内容并能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题量不大,难易适中,既覆盖广,又能把握重点。其中简答题让学生把记忆再现,并促进学生记忆和理解的有机结合,有助于巩固课堂知识,把几个单元的知识重点做了汇总。最后一题突破教材,给予学生广阔的自由发挥空间,体现引导学生把课堂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达到学以致用的新理念。同时把死板的说教变成活生生的生活知识,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激发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热情。 三、抽样分析情况 为了更好的了解学生答卷情况和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我们对全县小学四年级科学试卷随机抽样50份做一分析。 1、随机抽样表 2、学生成绩统计表 3、试卷分项分析 四、学生答题情况 1、填空题的考察,学生得分率较高,存在问题是错字较多,平时只是注重了知识的记忆,而疏忽了写字这方面的要求,由于在学生的心目中,科学始终是副课,重视程度不够,认为学与不学一个样。

2、判断题的考察得分率最高,在93%左右,说明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最好。 3、选择题的考察要求学生对知识点记忆清楚牢固,不要混淆,学生对此掌握较好。 4、动脑筋想办法题,学生得分率较低。题目是当我们发现干柴、柴油、液化气、电线着火时分别用什么方法灭火。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的灵活性太差,所学的知识过于死板。 5、简答题的考察,学生的掌握也比较好。1、怎样使湿衣服干得快?2、常见的防止生锈的方法有哪些?(最少三种)由于联系生活实际比较紧密,学生得分率也比较高。 五、存在问题 1、平时我们说:“站得高,看得远。”现在的《科学》教学内容非常丰富,涉及到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学科方面的知识,对老师的要求非常高。而作为兼职的科学老师,我觉得自己的知识面不够丰富,有时候也不能正确的引导学生。 2、平时对课程标准钻研不够,对教材理解不深。 新教材的选材、章节的编排都力求贴近学生的生活、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从考试的失分点可以看出,与这类知识相关的题目,失分较多,得分率不高。科学探究 内容是教材中必需教学的重要内容,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科学探究方法也是新教材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而我在平时的教学中对这些内容理解不够,拿着新教材,不只从何入手来教学,只关注“双基”的落实而忽视了其它目标的形成与培养。 3、部分学生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的学生卷面涂改严重,不够清洁,有的学生审题不够细心…… 六、努力方向

三上科学期末测试题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期末测试题 一、填空题。 1.观察就是_________看,观察可以让我们获得_________的信息。2.植物的叶由_________、_________组成。 3.植物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都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 4.蜗牛的触角有2对,_________触角的顶部有眼睛。蜗牛是靠_________来呼吸的。 5. 空气是一种没有_________、没有_________、没有_________、_________的气体。 6.塑料是一种从___________中提取出来的人工材料。它___________分解,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应尽可能_________利用。 7.水是一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透明的液体。 8.人们___________空气,地球上的生物____________空气。 9.蚂蚁的身体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头上长有_________,胸部有_________只脚。 10.金鱼身上有_________,它可以帮助金鱼游泳。 二、判断题。(在题后的括号内对的打“√”,错的打“×”) 1.把观察到的信息及时简要地记下来,是科学学习重要的方法。() 2.动物、植物和人类都离不开空气,但水中的鱼不需要空气。() 3.蚂蚁和蝗虫的身体相差很大,没有相同点。() 4.蜗牛会在爬行中留下黏液痕迹。() 5.蚂蚁在行进过程中会分泌一种“信息素”,引导后面的蚂蚁走相同的路线。() 6. 观察任何一种液体都可以用嘴去尝。 ( ) 7. 液体都会形成滴状。 ( ) 8.在水中,大的物体下沉,小的物体上浮。() 9.金属饮料罐的成型利用了金属的柔韧性。() 10.有时空气会占据空间,有时又不占据空间。()三、单选题。(请将所有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写在题中的括号内) 1.下列材料中韧性最好的是()。 A.金属 B.塑料 C.纸 D.木头 2.下列( )是描述水特性的。 A. 没有颜色 B. 粘稠 C.有淡淡的香味 3.树叶秋天会落下()。 A.说明它不会衰老和死亡 B.树叶也是有生命的,也会衰老和死亡 C.可能不会衰老和死亡 4.我们用手分别触摸一下水和食用油,我们会发现()。 A.水和食用油都比较黏手 B.水和食用油都不黏手 C.水不黏手,食用油黏手 5.空气( )。 A.有重量 B.没重量 C.有时有,有时没有 6.下列属于水生植物的是()。 A.狗尾草 B.车前草 C.浮萍 7.下列几种纸按其吸水能力由强到弱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报纸→卫生纸→牛皮纸 B.旧书纸→新书纸 8.下列物体中,只有()组全都会沉入水底。 A.装满空气并密封好的玻璃瓶、装满货物的大轮船 B.鲜葫萝卜、大米 C.马铃薯、空花的白萝卜 9.黏土烧制成砖或陶瓷后,其性质()。 A.发生了变化 B.没有发生变化,但是黏土变得很干很干10.要比较两杯体积非常接近的水的多少,比较好的方法是()。A.用同一个小杯分别量两杯水 B.用自己画上刻度的小杯分别量两杯水 C.用量筒分别量两杯水 四、看看谁的“金点子”多 桌上有粗细、高矮各不相同的三个瓶子,里面分别装有一些水。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