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设计参考资料

典型设计参考资料
典型设计参考资料

本次初步设计正文用宋体四号,1.5倍行距。编码按照:第六章 6.1 6.1.1类推。以下典型设计仅供参考,周五下午排好版审定初稿。

一、涝池设计

1、设计原则

涝池布设在沟头、路旁和田间地头等地段,以拦水保护道路和农田设施为主要作用,一般要距沟头、沟边10米以上或选择在村庄、道路等宜形成径流的低洼地,修筑涝池5处,以集蓄径流、防止道路冲刷或沟头前进,同时解决畜禽饮水及小片园地灌溉用水。

2、池场工程

涝池一般以圆形为主,也可根据地形设施为方形和多边形,由于其主要起拦水护冲作用,一般不用防渗处理。

3、设计容积

涝池设计容积在100——200立方米,顶宽大于1米,安全超高大于0.5米,内坡比1:1.5,外坡比1:1。

4、涝池断面设计(见附图)

①设计为土质涝池;

②形状与大小依据具体地形设计,深度一般为 m,容积100~200m3;

③岸埂顶宽1~2m,迎水坡1:1~1:1.5,外坡1:1。

蓄水计算公式V=3/5πR2H

式中V——蓄水容积(m3),根据当地涝池建设情况取200m3;

H——有效水深(m),为了安全期间,设计涝池水深为2m,超过0.5m。

R——圆的半径(m),按照蓄水量推算的半径为7.5m。

5、放线与施工

①依据来水量及地形条件,确定涝池形状、规格及进出口,在实定放样作为施工参考;

②施工采用挖掘机开挖,挖出的土料堆放在池周,每层堆放厚度不超过30cm,然后用推土机碾压夯实,人工配合整修边埂及池底;

③铺垫粘土,人工夯实,池底用10~15cm粘土做防渗层。(详见附图)进行防渗处理。

6、涝池的管理

①每年暴雨期制定专人巡视,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防止渗漏垮塌或直接冲毁;

②每年清淤一次,确保有足够的容积。

7、设置位置及工程量

根据实地勘察,项目区确定涝池数量为座,布设在项目区的1 条流域中,依据上述公式计算的工程量见表1—1,设计图见各流域设计报告。

表1—1项目区涝池建设规模及工程量统计表

二、沟头防护设计

对于正处在发展阶段的支沟,沟头溯源侵蚀强烈,为控制其发展,在这些沟的沟头处沿沟边各设一道防护埂,共设 m。

1、设计原则

沟头防护工程一般布设在侵蚀剧烈的侵蚀沟前,其顶宽不小于0.5米,土埂内坡不大于45度,外坡不大于70度。沿埂长方向每5米加一土档,土档与主埂等高;主埂每5米设一非常排水口,最大过水深0.2米。

2、沟头防护断面设计(见附图)

计划新修建沟头防护处,其中:2011年实施处 (村2处,村4处);2012年实施2处 (村1处,村1处)。

3、来水量计算

来水量按下式计算:

W=10KRF

式中:W—来水量,m3;

K—迳流系数;(0.512)

R—10年一遇6h最大降雨量,85.4 mm;

F—沟头以上集水面积,hm2。

4、围埂断面设计

因项目区设计洪水量不大,采用蓄水式围埂,计算公式如下:

i

H L

HB L V 2}2{2==

式中:V ——围埂蓄水量,m 3

; L ——围埂长度,m ; B ——回水长度,m ; H ——埂内蓄水深,m ; i ——地面比降,%。 5、截水沟与阻水埂设计

截水沟为梯形断面,为全开挖断面,具体断面尺寸根据沟头以上的来水量计算确定,必须满足一次性降雨汇集迳流能够全拦全蓄,弃土置于截水沟与沟头之间,分层夯筑形成阻水埂,阻水埂为土质梯形断面,围埂高1.0m ,顶宽1.0m ,内外坡比1∶1,围埂距沟头距离约为沟深的1/2左右,详见附图5-。

三、水窖工程设计

1、窖址选择与水窖布设数量

在干旱、半干旱的黄土丘陵沟壑区,水窖工程是一项有效利用天然雨水,增加经济林果灌溉面积,补充解决当地经济林果生长期缺水的一项辅助措施。根据项目区各流域实地勘测和当地群众的生活需要,设计在项目区内新修水窖804眼。窖址选择在有足够地表径流来源,地质条件较好,无裂缝的场院、村旁、路旁。一般距沟头、沟边20m 以上,

距大树根l0m以上的地方均可修建。

2、水窖类型与设计标准

本次实施方案以《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小型蓄排引水工程》为依据,水窖类型选为当地常见的拱顶拱底圆柱形水窖,包括窖体、沉淀池、进水管、拦污栅、窖台、窖盖、输水管等部分组成,单窖容量为30m3,防洪安全标准按20年一遇6小时最大暴雨。

3、水窖设计结果

项目区及各流域水窖设计指标及结构尺寸详见流域设计附图,项目区及各流域水窖规模及工程量见表6—16。

表6—16项目区水窖规模及工程量统计表

①蓄水设施设计:蓄水设施布设应根据地形、地质状况和用途确定其结构与容积。其结构形式采用圆柱形窖,防渗材料为150#砼,壁厚4~5cm,底板厚15cm。在窖洞的内壁基础上向下挖一个梯形蓄水池的土膜,在土膜上处理防渗。其中:梯形土膜(土坑)尺寸,土坑尺寸为上口3 m (宽)×4.2 m (长),下口(池底)尺寸2.6 m (宽)×3.8 m (长),高4m。在此基础上沿宽中轴线(上口宽处)向外挖一宽0.7m,长1.8m (含半圆形),高4m的竖井,与梯形土坑贯通。土膜防渗处理:(1)对梯形池内壁进行找平处理,消除棱角,修成半径R=0.2m的半圆;(2)

对内壁进行1-3次的渣泥涂抹找平处理,厚度不超过3cm,(3)在渣泥找平的基础上进行M10砂浆抹面处理,要求进行3次抹面,厚度为2cm;在砂浆抹面的窖壁上,均匀的刷1层防水胶。(详见砼蓄水窖示意图)。

②沉淀池及引水渠设计:集雨引水渠宜作成“U”型断面,采用l50#砼衬砌,厚4cm,口宽20—30cm,深为30~40cm,也可用砖砌、石砌暗管或无毒PVC塑管引水,所有蓄水设施进口必须设沉淀池,沉淀池的大小和结构尺寸由引水量和含泥量而定,一般要求池长1.2m,宽0.6m,深1.0m,采用150#砼砌护或砖砌护,进水管口必须设置拦污网过滤悬浮物。

③其它工程

预制或购买C20砼窖护眼1个,窖盖1个,窖护眼尺寸为1.2m (长) ×0.8 m (宽) ×0.08 m (高),内配钢筋。窖洞口用M2。5砂浆砌砖封口,墙厚为一二砖墙。以上不清楚的见施工图。

④集流场

集流场布置在的庄前、房后、场旁有集水条件的汇流处,尽量靠近水窖的沉淀池,型式一般为长方形,特殊情况也可根据地形确定,面积120m2。集流场坡面比降应控制i=1/400-1/100之间,整体式C15G现浇砼,尺寸为6 m (宽)×20 m (长) ×(厚)0.06m,在浇筑中预留伸缩缝,横向间距1m,纵向间距1.2m。施工前要对场区进行平整,清除草皮,夯实基础。见附图。

四、封禁治理典型设计

1、建设条件

实践证明,在降水量大于300mm的地区,植被在不受外界干扰破坏的条件下是完全可以自我恢复的,项目区多年平均降雨量511mm,完全满足了生态修复所需降水的条件。因此在沟选择自然条件较好,人为活动干扰相对较少的沟道实行封禁治理面积 hm2,以提高林草覆盖率。

2、技术要求

基本要求:在生态修复治理中,应将封山封坡育林育草与人工造林种草统一规划,统一实施;生态修复必需在按要求实施几年后,林草植被得到恢复,林草覆盖度65%以上,林间有70%以上的地被物。

组织措施:在生态修复范围四周,采用简易设施和标志明确封育范围,如用铁丝网围拦、生物围拦等,防止人畜随意进入;成立管护组织、固定专人看管;根据国家、省、市、县(区)的有关法规,制定管护乡规民约,促进封育治理顺利实施。

抚育管理:结合生态修复,在残林、疏林中进行补植、平茬复壮、修枝间伐,择优选育,促进林木生长,加快植被恢复;定期检查林草恢复情况,加强病虫害防治;建立封山育林技术挡案,除记载有关基本情况外,着重记载封育效果、植被演替,林木生长、野生动物繁衍变化情况。

3、设计标准

①围栏布局

生态修复工程应在生态修复区充分利用现有地形的悬崖、陡坡、

围墙等屏障,结合人工围栏,对封育区周边实行封闭。重点突出在村庄附近、道路岔口、补植和植被覆盖率在0.3—0.5之间的林草地,建设刺丝网围栏16km,以防止人畜随意进入;距离村庄、道路较远的地方可建设刺槐生物围栏20km。根据生态修复情况采取必要的抚育、人工补植补种措施,并在生态修复的进口处设立宣传牌和标志碑。

②围栏设计

在距离村庄、道路相对较远,但牲畜容易进入的地带,建设刺槐生物围栏20km,确定株距为0.5m,每穴2株。共栽植刺槐万株。

③工程刺丝围栏设计

考虑到围栏封育的长期性和围栏的坚固性,设计工程刺丝围栏16km,选择水泥立柱+镀锌钢丝封育效果较好。

1)围栏网上下边纬线为直径2.8mm的高强度镀锌钢丝,中间5条纬线为2.5mm的高强度镀锌钢丝,纬线间距从上到下依次为20cm、20cm、20cm、10cm、10cm、10cm。经线用20#低碳镀锌钢丝,间距100cm。刺丝在最上边纬线上方5cm处,为带刺的镀锌钢丝(见围栏设计图)。

2)立柱:规格为10×10×200cm,内配4根直径为12mm的钢筋,每隔20cm用钢丝固定一圈(见围栏立柱设计图)。水泥标号425#。混凝土比为水泥:沙子:石子=1:2:4,石子直径小于2cm。预制过程中,按围栏网纬线间距设置绑结扣。安装间距8—20m,埋深70cm;地形起伏较大时,应适当缩短间距,转角处应并列两根立柱进行加固。

3)封禁标志碑设计:砖砌结构,浆砌石基础,砂浆抹面。规格268×24×236cm,(见封禁标志碑典型设计图)。设置在村庄、路

旁等醒目位置,共配置2个。

4)宣传牌设计:采用4.5cm等边角钢框架,1.5mm铁皮牌面(双面),3寸加厚钢管立柱,规格300×200cm(见封禁宣传牌典型设计图),两面涂油漆防锈层并书写封禁区各项管护制度,设置在进入封禁区的路旁、路口等较醒目的位置,共设置3个。

④围栏封育工程量

通过在地形图上实际量算,确定封育地块的围栏长度,按5—8米的间距设一立柱;每条较大支流或沟口设一座封禁标志牌,每个行政村至少刷写2条封禁标语。(围栏、宣传牌、标志碑结构设计详见典型设计图)

表5—6 封育工程量表

五、人工种草设计

根据项目措施总体布局,人工种草草种选择位为紫花苜蓿。主要栽培技术包括整地、播种期、播种量、播种方式、收获、利用途径等。人工种草设计典型设计见表3-5。

表2-2 人工种草设计表

沟共新增人工种草面积 hm 2。

六、经果林典型设计

㈠ 苹果栽植典型设计(造林典型设计ZL03)

1、立地类型号:缓坡地或梯田

2、造林图式:

剖面图

平面图

3、栽种植密度及需苗量

4、栽植技术措施

㈡仁用杏栽植典型设计(造林典型设计ZL04)

1、立地类型号:荒坡

2、造林图式:

平面图

3、栽植密度及需苗量

4、栽植技术措施

七、水保林典型设计

1、典型设计原则和依据

1.1设计原则

1)适地适树,因地制宜,立足发挥各种立地条件的土地生产力;

2)从实际出发,坚持适地适树,对位配置,选择适宜的乡土树种和经过多年栽培适应性较强的驯化树种,提高造林成活率;

3)以土地利用结构调整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核心,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兼顾为原则;

4)坚持高标准、高起点,发挥自然地理优势,合理布局,规模营造,注重质量。

1.2设计依据

结合当地立地条件类型,按《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一荒地治理技术》(GB/T16453.2—1996)确定的技术标准进行设计。整地工程防御标准,按10年一遇3一6h最大雨量设计。

2、整地工程设计

整地时间:秋季、春季。

设计标准:按10年一遇3—6小时最大雨量设计。

整地方式:为减少对原生植被的破坏,可采用局部整地的方式,地形破碎的地段,采用鱼鳞坑整地;在地形比较完整、植被稀疏的荒坡地,采用水平阶整地。

1)鱼鳞坑整地:鱼鳞坑规格为1m×0.6m×0.6m,密度1.5m×2.0m。

2)水平阶整地:阶面宽1.0m,阶间距2.0m,外置土埂,埂高0.3m,阶面内每隔2.0m设挡水土埂,后坎坡度1:0.75。

3)大型果树坑。在比较平整的梯田或川地布设经济林,采用大型果树坑整地,规格为1m×0.8m×0.8m,密度3.0m×4.0m。

3、林种设计

根据不同的地貌类型和不同用途设计林种。

1)坡面防护林。根据荒坡所在的位置、坡面坡度与水土流失特点,分别在丘陵、山地坡面的上部、中部和下部,与农地、牧地成带状或快状相间;在地多人少的地方,整个坡面全部造林。

2)沟壑防冲林。在沟头、沟坡和沟底,与沟壑治理措施中的沟头防护、谷坊、淤地坝紧密结合。

3)经济林。在离村庄住户较近的地方,服从项目措施总体布局原则,布设经济林,形成庭院经济。

4、林型设计

1.4.1纯林

1)乔木纯林。用于立地条件较好的地方,且树种生物学特性要求为纯林,主要用作经济林和坡面防护林。

2)灌木纯林。用于项目区水土流失严重,立地条件较差的地方。

1.4.2混交林

1)混交类型。主要设计针叶树种与阔叶树种混交、乔木与灌木混交两种类型。

2)混交方式。主要设计为株间混交和行间混交两种方式,株间混交用于乔木与灌木混交类型,行间混交用于针叶树种与阔叶树种混交、乔木与灌木混交两种类型。

5 树种设计

根据适地适树,因地制宜,选择适宜乡土树种的原则,选择生物学特性、生态学特性与项目区地貌类型、水分条件、土壤条件相适应的树种。水保林树种选择见表3-3。

表3-3 适生树(草)种生物学特性及营造技术一览表

所选树种苗木及规格见表3-4。

表3-4 选树种苗木及规格表

6不同类型水保林典型设计

根据林种、林型、树种选择设计标准,水保林典型设计有5种类型,见典型设计图。

6.1刺槐林典型设计(造林典型设计01)

1、立地类型号:荒坡

2、造林图式:

平 面 图

3、栽植密度及需苗量

4、种植技术措施

八、土谷坊

选择沟道比降小,沟道下切剧烈发展的支毛沟布设土谷坊,用以巩固并抬高沟床,制止沟底下切,同时稳定沟床沟坡,防止沟岸扩张。

1、设计原则

①在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的支毛沟布设,根据集流面积,合理确定谷坊间距和高度及谷坊数量。

②合理选定谷坊地址,以“就地取材,因地制宜”为原则,做到修筑牢固安全,用工节省,拦蓄效益明显。

2、工程设计

①谷坊的位置要选择在沟底平直,地基坚硬,谷口狭窄,上游有较平坦宽阔的库容的地方。修筑土谷坊道。土谷坊高3m。

②谷坊间距按下式计算:

L=H/(i-i o)

式中:L一谷坊间距,m;

H一谷坊底到溢水口高度,m;

i一沟床比降,%;

i o一谷坊淤满后比降,%。(采用0.8—1.5%)

土谷坊溢水口采用矩形断面:顶宽0.9m,高0.3m。

3、土谷坊设计标准

①土谷坊坝体断面尺寸,应根据谷坊所在位置的地形条件,参照下表。

谷坊断面尺寸参照下表:

②土谷坊的溢洪道设在土坝一侧的坚实土层上,上下两座谷坊的溢洪道口尽可能左右交错布设。

4、土谷坊施工

①定线:根据规划测定的谷坊位置,按设计的谷坊尺寸,在地面划出坝基轮廓线。

②清基:将轮廓线以内的浮土、草皮、乱石全部清除。

③挖结合槽:沿坝轴线中心,从沟底至两岸沟坡开挖结合槽,宽深各0.5~1.0m。

④填土夯实:填土前先将坚实土层挖松3~5cm,以利结合。每层填土厚0.25~0.3m,夯实一次,将夯实土层刨松3~5cm,再上新土夯实,要求干容重1.4一1.5t/m3。分层填筑至设计坝高。

⑤开挖溢洪口,并用草皮护坡。

九、道路设计

1、设计标准

按照坡脚与坡顶、村庄与田间要有道路惯通的建设要求,在项目建设中,我们规划设计了通往田间的农路和田间道路。设计路面宽为4——6米,比降不超过15%。道路两旁修筑排水沟,边坡填方部位不陡于1:0.5,挖方部位不陡于1:0.3,坎高超过3米时需设马道,在坡度较大的地方,采用“S”形盘绕而上,减小路面最大比降。

2、道路断面设计(见附图)

规划道路条 km

(道路按照原文设计)

(完整版)12级复合材料结构设计参考资料

复合材料结构设计参考资料复合材料与工程 考试形式 笔试闭卷 考试时间和地点 时间:2015年6月25日14:00--15:40 地点:材料学院A107 题型与分数分布 一.名词解释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计算题

一、绪论 1.复合材料: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具有不同的化学或物理性质的组分材料组成的一种与组分材料性质不同的新材料,且各组分材料之间具有明显的界面。 一相为连续相,称为基体;起连接增强体、传递载荷、分散载荷的作用。 一相为分散相,称为增强体(增强相)或功能体。是以独立的形态分布在整个连续相中的,两相之间存在着相界面。(分散相可以是增强纤维,也可以是颗粒状或弥散的填料) 主要起承受载荷的作用,赋予复合材料以一定的物理、化学功能。 2.复合材料分类: A按基体材料分:树脂基的复合材料、金属基复合材料、无机非金属复合材料 B按分散相形态分:连续纤维增强、纤维织物增强、片状材料增强、短纤维增强、颗粒增强C按增强体材料种类分类:玻璃纤维、碳纤维、有机纤维、金属纤维、陶瓷纤维。 D按用途分类:结构复合材料:利用复合材料的各种良好力学性能用于制造结构的材料。 功能复合材料:指具有除力学性能以外其他物理性能的复合材料 3.复合材料的结构层次: 三次结构:纤维缠绕压力容器,即平常所说的制品结构(a) 二次结构:从容器壁上切取的壳元即是由若干具有不同纤 维方向的单层材料按一定顺序叠合而成的层合 板(b) 一次结构:层合板的一个个铺层,是层合板的基本单元(c) 二、单层板的宏观力学分析 1.单层板的正轴刚度 正向:也就是说应力方向与坐标方向一致方向为正向,相反为负向。 正面:截面外法线方向与坐标轴方向一致的面,否则为负面。 σ1和σ2——表示正应力分量:拉伸为正,压缩为负,也就是使整 个单层板产生拉伸时的应力为正应力,而使单层板产生压缩时的应 力为负应力。 τ12——表示剪应力分量:其中正面正向为正;负面负向也为正。 A.力学实验 a.纵向单轴试验: 纵向泊松比v1是单层板由于纵向单轴应力σ1而引起的横向线应变ε2(1)与纵向线应变ε1(1)的比值。(ε2(1)表示的是这个应变是由纵向应力σ1引起的) b.横向单轴试验

设计说明书编写参考大纲

设计说明书编写参考大纲 论文摘要(中英文) 第1章综合说明 1.1 概况 1.2 建设目的和依据 1.3 建设的条件 1.4 建设的规模及综合利用效益 1.4.1 建设规模 1.4.2 综合利用效益 1.5 工程特性表 第2章设计基本资料 2.1流域概况 2.2气候特性 2.2.1气温 2.2.2降雨量 2.2.3风速及吹程 2.3水文特性 2.3.1年日常径流 2.3.2洪峰流量 2.4工程地质 2.4.1库区工程地质 2.4.2坝址工程地质 2.5建筑材料 2.6经济资料 第3章设计条件和设计依据 3.1 设计任务 3.2 设计依据 第4章洪水调节计算 4.1洪水调节演算 4.1.1洪水调节演算原理 4.1.2洪水调洪演算方法 4.2 洪水标准分析 4.3 泄水建筑物的型式选择 4.4 调洪演算及泄水建筑物尺寸(堰顶高程/孔口尺寸)的确定 4.4.1 调洪演算方法(高切林法)

4.4.2 洪水过程线的模拟 4.4.3 计算公式 4.4.4 计算结果 4.4.5 方案比选 4.5坝顶高程的确定 4.5.1 工程等别及建筑物级别和洪水标准的确定 4.5.2 波浪要素计算 4.5.3 挡墙顶高程的确定 4.6 泄水建筑物的设计 第5章主要建筑物型式选择及枢纽布置 5.1 枢纽等别及组成建筑物级别 5.2 坝型选择 5.2.1 定性分析 5.2.2 定量分析 5.3 泄水建筑物型式选择 5.4 水电站建筑物 5.5枢纽方案的综合比较 5.5.1挡水建筑物——堆石坝 5.5.2泄水建筑物——正槽溢洪道 5.5.3水电站建筑物 第6章第一主要建筑物设计 6.1.1 L型挡墙顶高程及坝顶高程、宽度 6.1.2 坝体分区 6.1.3 L型防浪墙设计 6.2 堆石料设计 6.2.1堆石料基本特性参数 6.2.2主、次堆石料设计 6.2.3防护层、垫层、过渡层材料设计 6.3 复合土工膜设计 6.3.1复合土工膜的选型和分区 6.3.2复合土工膜强度校核 6.4 大坝稳定分析 6.4.1 计算原理及方法 6.4.2 坝坡稳定分析 6.4.3 坝坡面复合土工膜的稳定分析 6.5 副坝设计 6.5.1 副坝的型式选择

室内设计参考文献摘要

参考文献: 1 梁思成全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2 郑曙阳绿色设计之路——室内设计面向未来的唯一选择建筑创作第十期2002 3 郑曙阳室内设计资料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 4 韩冬青建筑形态建构方式的比较和探索新建筑第三期,1994 8 张世礼中国现代室内设计研究散记中国室内第三期,2001 潘谷西主编.中国建筑史参考图.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同济大学建筑系编. 同济大学学生建筑设计作业选2000-2001.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大师系列》丛书编辑部编著. 《大师系列》. 中国电力出版社,2005 〔美〕M.萨利赫·乌丁著.美国建筑画.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 王晓俊编著.风景园林设计.江苏: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美〕弗郎西斯·D.K.钦著邹德侬方千里译.建筑:形式·空间和秩序.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7 〔美〕M.萨利赫·乌丁著张永刚陆卫东译.建筑设计数字化.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陈文斌章金良主编.建筑工程制图.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6 韩中杰编著.手绘表现图.福建: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李明许谦编著.群星记录.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吴卫著.钢笔建筑室内环境技法与表现.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

社,2004 陈红卫著.陈红卫手绘表现.福建: 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孙佳成编著.室内环境设计与手绘表现技法.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郑曙旸著.室内设计.吉林:吉林美术出版社,1997 罗玲玲主编.建筑设计创造能力开发教程.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朱会平主编.家具与室内设计.黑龙江: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刘芳苗阳编著.建筑空间设计.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3 .郑曙旸著.室内设计.吉林:吉林美术出版社,1997 吴卫著.钢笔建筑室内环境技法与表现.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孙佳成编著.室内环境设计与手绘表现技法.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美〕弗郎西斯·D.K.钦著邹德侬方千里译.建筑:形式·空间和秩序.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7 朱会平主编.家具与室内设计.黑龙江: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参考模板 - 软件详细设计规格说明书

附录D:图书管理系统软件设计规格说明书 图书管理系统 软件详细设计规格说明书 1.引言 1.1编写目的 软件设计的任务是将软件需求变换成为软件的具体设计方案。概要设计根据软件需求导出软件的体系结构;详细设计给出软件模块的内部过程描述。该文档是设计结果的详细描述,也是程序员编写程序的功能依据。 1.2项目背景 开发软件名称:图书管理系统。 项目开发者:××学院计算机科学系“图书管理系统”开发小组: ×××(×号,组长),×××(×号),…… 用户单位:××学院 1.3 定义 图书管理系统对于现代图书馆而言,是能否发挥其教学科研的作用的至关重要技术平台。对于读者和图书管理员来说,是能否方便快速获取信息的关键。所以,图书管理系统应该能够为用户提供充足的信息和快捷方便的操作手段。 1.4 参考资料 ?钱乐秋等,《软件工程》,青还大学出版社; ?张害藩,《软件工程导论》(第四版),清华大学出版社; ?王珊等,《数据库原理及设计》,清华大学出版社; ?赵池龙等,《软件工程实践教程》,电子工业出版社。 2.详细设计 2.1软件结构块层次图

图书管理系统 书籍管理读者管理借阅管理 书籍信息 管理出版社管理 书籍类别 管理注销管理读者类别 管理 读者信息 管理 还书管理借书管理 续借管理 过期罚款 管理 图书丢失 管理 2.2 模块详细设计 此处给出各用例的程序实现流程图,也可用下面的描述显示表述 (注,建议用程序流程图) 借书管理: A.输入读者编号; 提示超期未还的借阅记录; B.输入图书编号; If 选择“确定” then If 读者状态无效或改书“已”注销或已借书数>=可借书数then 给出相应提示; Else 添加一条借书记录; “图书信息表”中“现有库存量”-1; “读者信息表”中“已借书数量”+1; 提示执行情况; Endif 清空读者、图书编号等输入数据; Endif If 选择“重新输入”then 清空读者、图书编号等输入数据; Endif If 选择“退出”then 返回上一级界面; Endif 返回A.等待输入下一条;

设计参考资料及素材资料收集、管理及使用办法

设计参考资料、素材资料收集、管理及使用办法 设计资料是作为每个设计工作者最为宝贵的财富和灵感来源,为了更多的收集、更新资料以及有效地保护和利用资源更好的避免资料的丢失,故拟定以下设计参考资料、素材资料收集、管理及使用办法: (一)、资料的收集 资料的收集由所有员工在工作及生活中共同采集,并将所收资料分为以下五类: 1、文本型: 收集方法:键盘输入、扫描印刷品、从网络电子资源中获取。 一般可以采用复制粘贴的方法获取,网页也可以直接用,还可收藏网页。 2、图形图像: 收集方法:一、从素材光盘中寻找;二、从教学资源库中查找;三、在网上查找;四、从电子书籍中获取;五、从画报、画册中扫描;六、从课件中抓取;七、直接在相应的图像处理软件中创作出自己想要的图形图像。 一般可以采用复制粘贴的方法获取,网页也可以直接用,还可收藏网页。 3、音频: 收集方法:一、从专业的音效素材光盘或mp3素材光盘中获取背景音乐和效果音乐;二、从资源库查找;三、在网上查找;四、从CD、VCD中获取;五、从现有的录音带中获取;六、从课件中获取;七、进行原创。 一般可以采用复制粘贴的方法获取,网页也可以直接用;“保存网页”的方法保存下来。自己录制。 4、视频: 收集方法:从资源库、电子书籍课件及录像片、VCD、DVD片中获取从网上也能找到视频文件,也可自己录制。 一般可以采用复制粘贴的方法获取,网页也可以直接用;“保存网页”的方法保存下来。5、动画: 收集方法:从资源库、电子书籍课件及录像片、VCD、DVD片中获取从网上也能找到,或自己制作。 一般可以采用复制粘贴的方法获取,网页也可以直接用;“保存网页”的方法保。 (二)、资料的管理 资料的管理由行政部统一监督执行,做好文件的目录整理及文件分类,公司的每一位员工都有保护资料的义务。 1、档案工作由公司总经理统一领导,行政部负责统一接收、整理、分类、目录整理、保管。 2、资料整理方法:A、接收:由行政部负责接收所有设计参考及素材资料;B、整理:根据分 类和成立时间进行资料整理;C、分类:按照资料的各种类别进行分类(如:按行业划分、平面设计、空间设计等);D、目录整理:根据分类进行资料整理录入,方便日后的资料查询;E、保管:区分不同价值确定保管期限:永久、长期、短期。 3、设计部定期时间进行收集、整理,并编制相应的资料目录资料汇总于总经理处,再由行 政部统一添加分类保存并更新目录。

软件体系结构设计说明书

软件体系结构设计说明书 1.文档简介 [本节主要是描述软件体系结构设计说明书的目的、范围、相关术语、参考资料和本文档的摘要性介绍。软件体系结构设计属于高层设计文档,是符合现代软件工程要求的概要设计。] 1.1 目的 [软件体系结构设计说明书,将从设计的角度对系统进行综合的描述,使用不同的视图来描述其不同方面。在本小节中,将对该文档的结构进行简要的说明,明确该文档针对的读者群,指导他们正确的地使用该文档。] 1.2 范围 [说明该文档所涉及的内容范围,以及将影响的内容。] 1.3 定义、首字母缩写词和缩略语 [与其它文档一样,该文档也需要将本文档中所涉及的所有术语、缩略语进行详细的定义。还有一种可简明的做法,就是维护在一个项目词汇表中,这样就可以避免在每个文档中都重复很多内容。] 1.4参考资料 [在这一小节中,应完整地列出该文档引用的所有文档。对于每个引用的文档都应该给出标题、标识号、日期以及来源,为阅读者查找这些文档提供足够详细的信息。] 1.5 概述 [在本小节中,主要是说明软件体系结构设计说明书各个部分所包含的主要内容,就像一个文章摘要一样。同时也应该对文档的组织方式进行解释。]

2. 体系结构表示方式 [本节说明软件体系结构在当前系统中的作用及其表示方式。它将列举其所必需的用例视图、逻辑视图、进程视图、部署视图或实施视图,并分别说明这些视图包含哪些类型的模型元素。] 3. 软件体系结构的目标和约束 [本节说明对软件体系结构具有某种重要影响的软件需求和用户目标,例如,系统安全性、保密性、第三方组件的使用、可移植性、发布和重新使用。它还要记录可能适用的特殊约束:设计与实施策略、开发工具、团队结构、时间表、遗留系统等。] 4.用例视图 [本节使用用例分析技术所生成的系统用例模型,描述其中的一些用例或场景。在该模型中纳入用例或场景,应该是系统中最重要、最核心的功能部分。] [另外,在本节中还应该选择一个主要的用例,对其进行描述与解释,以帮助读者了解软件的实际工作方式,解释不同的设计模型元素如何帮助系统实现。] 5. 逻辑视图 [逻辑视图主要是反映系统本质的问题领域类模型,在逻辑视图中将列出组成系统的子系统、包。而对每个子系统、包分解成为一个个类,并说明这些关键的实体类的职责、关系、操作、属性。这也是OO思想的体现,以类、类与类之间的协作、包、包与包之间的协作模型来表达系统的逻辑组织结构。]

设计说明参考文献

设计说明 摘要:本套设计是以******的一间套房,提出的一套设计。本套设计采用简约风格,把设计简化到它的本质——功能性实用性。地面选用高档羊毛地毯,电视背景墙选用黑色烤漆玻璃和木质贴面综合运用,提升现代感。在色彩上,大体的颜色当然是洁白明亮,客厅配合烤漆玻璃和饰面板的背景墙装饰给人清新雅致的感觉。 关键词:简约;理智;清新雅致;舒适 1 设计概况 本套设计是******的一间套房,距市区较远,不过交通便利。由于在市区外,在这里买房装修的人们收入水平,开销等较闹市区有些许差距,就要求在设计的时候,豪华,高档次之,主要是在满足其功能的基础上,增加些许层次。引入主题设计概念——现在简约的单身公寓。除了满足在家生活的功能,又能给人家的感觉。 2 设计理念 此房的是一套单身公寓,面积不大,五六十平米,根据业主的需要,设计成现代简约的风格。现代简约是现代家装比较流行的设计趋势。简约不等于简单。 在居室设计中,白色是不变的主题,它无色彩倾向,却又吸纳众色,单纯中蕴涵着丰富。而不同使用功能的家具以其他装饰手法在白色环境中出现,它们之间互相协调,突出的是整体效果,而非个体形象,都具有相同的优雅与审美取向,给人一种视觉上的高品位的圣洁之美。运用人体工效学、室内设计原理、室内色彩设计原理、材料学、光学原理、建筑装饰施工工艺为原理,加具采用清混结合的方式。注重色、光、影的相互结合,营造了一个现代简约、温馨的室内空间[1]。在色彩方面运用了冷暖色的结合方式,而颜色正是体现温馨的重要因素。如紫色、红色、黑色用的过多会使人产生浮躁的感觉;明亮的灯光和柔和的背景能带来更多温馨的感觉照明能带来更多温馨的感觉;本设计通过颜色的搭配与灯光的照明加之个性化的设计,创造了一个温馨、简约、舒适的现代式室内空间环境[2]。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这套单身公寓虽然面积不大,不过涵盖了卫生间、厨房、卧室、客厅、阳台五个功能区!居室设计中必须也是放在首位的就是功能需要,即满足人们日常家居行为的需要。因为居室面积比较小,更要求合理的设置功能部件的尺寸位置,以符合人体功效,达到舒适的感觉。 3 设计说明 简约而不简单。在色彩上,大体的颜色当然是洁白明亮,客厅配合烤漆玻璃和饰面板的背景墙装饰,给人清新雅致的感觉;餐厅背景墙配合深色一些的花纹壁纸以及酒柜,跟

设计基础复习参考资料汇总

1.设计艺术 设计“design”语义是“通过行为而达到某种状态,形成某种计划”是一个思维过程和一定程式、图式的创造过程,设计艺术是实用艺术,它以艺术设计的要求和要素,它以艺术的表现方式呈现不同的艺术形态,其本质是实用与审美的结合。2.包豪斯 包豪斯为德语“建筑之家”的音译,是世界上第一所培养设计师、建筑师、工艺技师和画家的新型设计学院,由德国工业联盟的主要成员沃尔特·格罗皮乌斯创立于1919年,是一所建筑和实用艺术设计与工业生产相结合的学校。 3.艺术鉴赏 艺术鉴赏也就是感受、鉴识、理解和评判艺术的过程,人们在鉴赏中的思维活动和感情活动一般都从具体设计作品中的感受出发,实现由感性阶段到理性阶段的认识飞跃。 4.CI设计 将企业的经营理念与精神文化运用整体传达系统(特别是视觉传达系统)传达给企业内部与公众,并使其对企业产生一致的认同感或价值观,从而形成良好的企业形象和促销产品的设计系统。它主要包含三个部分:理念识别MI、行为识别BI、视觉识别VI. MI:理念识别 指确立企业自己的经营理念,企业对目前和将来一定时期的经营目标、经营思想、经营方式和营销状态进行总体规划和界定。BI:行为识别, 包括对内的组织管理和教育,对外的公共关系、促销活动、资助社会性的文化活动等。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活动将企业理念的精神实质推展到企业内部的每一个角落,汇集起员工的巨大精神力量。 VI:视觉识别,VI:以标志、标准字、标准色为核心展开的完整的、系统的视觉表达体系。在CI设计中,视觉识别设计最具传播力和感染力,最容易被公众接受,具有重要意义。 1.简述设计、艺术、技术三者的关系? 设计、艺术和技术三者的关系是紧密相连的。设计与艺术始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20世纪出,“Design”的概念开始引入中国。受日本的影响,“Design”被译为“图案”“美术工艺”“工艺美术”等。当时所谓的“图案”,包括平面的纹饰和立体的设计图样、模型在内。与图案一样,“工艺美术”一词最初也表示“Design”的。 技术与艺术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技术往往是一种方式、过程和手段;艺术则既可以是方式、过程和手段,又可以是艺术品、艺术现象。两者不但属性不同,其目的和存在方式也不同。从艺术的发展及其本质来看,艺术与技术又是不可分的。技术是艺术不可分离的属性,或说艺术是技术存在的最高形态。千百年来,技术成为艺术存在的基础,艺术也在技术中成长起来。正是这种技术化和艺术化的高度整合和统一,使得设计在今天日趋艺术化。 2.艺术欣赏与设计艺术鉴赏有什么特点? 艺术欣赏是一种纯粹的审美活动,而设计艺术鉴赏则是实用性与审美性的有机统一。(2分) 艺术欣赏的特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形象性特点:艺术形象是艺术反映社会生活的特殊形式。任何艺术品的形象都是具体的、感性的,也都是体现着一定的思想感情,都是客观因素与主观因素的有机统一,也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3分) 2主体性的特点:由于美感既有共同性,又有差异性,既有社会功利性,又有个人直觉性,因而美感具有千差万别的个性特征。(3分) 3 审美性的特点:从艺术生产的角度来看,任何艺术作品都必须具有以下两个条件:其一,它必须是人类艺术生产的产品;其二,它必须具有审美价值,即审美性。正是这两点,使艺术品和其他一切非艺术品区分开来。(3分) 设计艺术鉴赏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 设计艺术是人与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具有广泛与密切联系的一种艺术形式。它是通过视觉形象和对一定物质材料进行加工完成的艺术,功能性是其首要的特点。(3分) 2 设计艺术与社会生产力有直接联系,它的发展标志着一定时期社会生产发展、科学技术进步和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3分) 3 设计艺术作品中,有些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它们融实用性与观赏性于一体,具有物质与精神双重属性。整体说来,实用性是其主要方面,美化是在实用的基础上进行的。实用与美观相统一,是设计艺术追求的标准。 3.设计艺术美的特点有哪些? 功能美:功能美是物的结构、材料、技术所表现的符合目的性和符合规律性的功能的统一。

包装设计毕业设计说明书 参考

毕业设计说明书 课题名称:有间药铺中药材包装设计 学生姓名章爽爽 学号1 所在学院设计与艺术学院 专业造型设计 班级造型1112 指导教师沈露 起讫时间: 2013年11 月25 日~ 2014年 1 月17 日

一、课题介绍 有间药铺中药材包装设计 中国传统元素是中药材包装设计中的重要要素,体现着中药材的悠久历史文化。虽然现在的中药材包装中有不少运用了传统元素,但都缺乏新意。本课题是通过对中国传统元素的收集和了解以及中药材包装设计的市场调查,把握包装设计原则。结合中国传统书法元素,与中药材的文化内涵吻合。让消费者感受包装带来的视觉和精神上的享受。 传统书法文字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中医药是中华民族传承五千年的瑰宝,中医药业是国家大力培育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中医药国际化是迟早的事,建立一个有特色的中药品牌形象能促进中医药文化的传播。 而印章与书法息息相关,它是一种雕刻和书法融合的艺术,是和中国书法、绘画密不可分的艺术样式。由于印章独具特色,所以在古玩鉴赏领域古玩市场中占有较为重要的地位。所以在包装上运用传统书法和印章的形式,除了能充分体现中药材的文化特色,还能吸引更多消费群。 二、设计过程 1、设计调研 在市场调研中分析现有药材包装及各种相关的资料,总结出以下结论。 (1)虽然现在的中药材包装中有不少运用了传统元素,但其设计缺乏新意。 (2)有中国韵味但缺少特色,体现不出中药材的悠久历史文化。 (3)过于普通不能吸引跟多的消费群。 所以,此次要做的中药材的包装设计既要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又要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使中药材包装回归自然特色,树立个性。体现出中药材传统、质朴的品牌形象。 2、设计定位 通过设计后的有间药铺的包装所传达的印象: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参考文献部分字体格式要求模板

参考文献 [1] 编者. 书名 [M ]. ****译. 第二版. 出版城市: 出版社名称, 出版时间: 参考页码. [2] 主要责任者. 文献题名 [J ]. 刊名, 年, 卷(期): 起页码-止页码. [3] 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 析出文献题名 [C ]//原文献主要责任者(任选). 原文献题名. 出版地: 出版者, 出版年. 起页码-止页码. [4] 主要责任者. 文献题名 [N ]. 报纸名, 出版日期(版次). [5] 标准编号, 标准名称 [S ]. [6] 专利所有者. 专利题名 [P ]. 专利国别: 专利号, 出版日期. [7] 主要责任者. 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 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电子文献的出处或可获得地址. [8] 主要责任人. 文献题目名:原件日期 [B]. 收藏地: 收藏单位(收藏号): 起止页码. [9] 著者. 题(篇)[R ]. 出版地: 出版者, 出版年. 起页码-止页码. [10] 著者. 题(篇)[D ]. 出版地: 出版年. 起页码-止页码. [11] 主要责任者. 文献题名 [Z ]. 出版地: 出版者, 出版年. 特别提醒: ? 建议用NoteExpress1.4.1.100软件(https://www.360docs.net/doc/bb3362236.html,)采用相同的文献输出格式编排。 ? 文中引用的所有参考文献都必须是在期刊、论文集、专著、标准等正式发表的论文。必须按正 文中出现顺序列写所有的参考文献。文献总数量超过20篇,且至少有3~8篇英文文献。除英文以外的其他文字的参考文献需译为英文并在该文献的后面加“in …”以说明原文字。 ? 在作者超过3个时,用缩写,如“张叁, 李四, 王五, 等.”、“Zhang S, Li S, Wang W, et al.” ? 对于期刊论文、会议论文、档案类参考文献必须写出起止页码。 ? 对于专著类文献,必须给出参考页码,引用了几次写几次页码,且按顺序书写。设专著 共引用了三次,第一次引用是第34~37页,第二次引用是第67页,第三次引用是90~100,…,则页码为:34-37, 67, 90-100. 不满足此要求者不容许进入评阅和答辩环节。 ? 文献类别绝对不能丢,如[P]、[J]、[M]等。 ? 对于第一版专著,省略其版本信息。 ? 要特别注意标点符号,不能用中文符号,标点后加一空格。 国际、国家标准 专利 网上数据库用[DB/OL] 网上电子公告用[EB/OL] 光盘图书用 [M/CD] 网上期刊用 [J/OL] 档案 其它类别 报纸 专著 期刊 A4,纵向,页面设置上30mm ,下30mm ,左33mm ,右25mm ,页眉25mm 、页脚20mm 全文汉字用宋体(有特殊要求的地方另有说明),英文、数字、符号字体为Times New Roman 。 小四加粗,固定 行距20磅,左 对齐,段前18 磅,段后12磅, 位于页首。 五号字,固定行 距20磅,悬挂缩 进,左对齐。英 文文献要求和中 文文献相同。[7] 后空两格。按引 用文献的先后顺 序依次列写 会议论文 报告 学位论文

(整理)典型设计参考资料.

本次初步设计正文用宋体四号,1.5倍行距。编码按照:第六章 6.1 6.1.1类推。以下典型设计仅供参考,周五下午排好版审定初稿。 一、涝池设计 1、设计原则 涝池布设在沟头、路旁和田间地头等地段,以拦水保护道路和农田设施为主要作用,一般要距沟头、沟边10米以上或选择在村庄、道路等宜形成径流的低洼地,修筑涝池5处,以集蓄径流、防止道路冲刷或沟头前进,同时解决畜禽饮水及小片园地灌溉用水。 2、池场工程 涝池一般以圆形为主,也可根据地形设施为方形和多边形,由于其主要起拦水护冲作用,一般不用防渗处理。 3、设计容积 涝池设计容积在100——200立方米,顶宽大于1米,安全超高大于0.5米,内坡比1:1.5,外坡比1:1。 4、涝池断面设计(见附图) ①设计为土质涝池; ②形状与大小依据具体地形设计,深度一般为 m,容积100~200m3; ③岸埂顶宽1~2m,迎水坡1:1~1:1.5,外坡1:1。 蓄水计算公式V=3/5πR2H

式中V——蓄水容积(m3),根据当地涝池建设情况取200m3; H——有效水深(m),为了安全期间,设计涝池水深为2m,超过0.5m。 R——圆的半径(m),按照蓄水量推算的半径为7.5m。 5、放线与施工 ①依据来水量及地形条件,确定涝池形状、规格及进出口,在实定放样作为施工参考; ②施工采用挖掘机开挖,挖出的土料堆放在池周,每层堆放厚度不超过30cm,然后用推土机碾压夯实,人工配合整修边埂及池底; ③铺垫粘土,人工夯实,池底用10~15cm粘土做防渗层。(详见附图)进行防渗处理。 6、涝池的管理 ①每年暴雨期制定专人巡视,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防止渗漏垮塌或直接冲毁; ②每年清淤一次,确保有足够的容积。 7、设置位置及工程量 根据实地勘察,项目区确定涝池数量为座,布设在项目区的1 条流域中,依据上述公式计算的工程量见表1—1,设计图见各流域设计报告。 表1—1项目区涝池建设规模及工程量统计表

设计说明书范文

设计说明书范文 1 2020年4月19日

logo设计说明 首先,应该先从设计标志的设计思路说起;其次,从标志所象征的意义入手;再次,对图案的描述;最后,要说明该标志及其机构的文化是否吻合。 标志设计说明: 一、设计定位 1、视觉效果:科技、绿色环保、追求、稳定、形象。 2、设计语汇:科技化、国际化、图文化、装饰性。 二、设计主题: “高科技、绿色自然” 三、构成诠释: 1、标志以科技为概念,以绿色为基础,以联想为依据,以充分展示“捷盛化工”以科技绿色服务生活的理念。 2、本标志构成中以圆,五边形基本要素,易联想到分子、原子的结构构成,符合企业的行业特征;五角形内是“j”的变形为一只向上的飞鸟。以此昭示企业的文化与事业发展,可谓:形神合一,无往不利。 3、本标志以绿、天蓝、橙为主色。外圆结构用绿色,代表自然、健康、稳重;五边形用红黄渐变,象征太阳的光芒,代表希 2 2020年4月19日

望、活力、力量、团结;变形的“j”用天蓝色,代表科技、发展、进取。 4、本标志可延伸性理解度很广,是一个易辩,易读、易记的良好代言形象。 5、该标志图文化,不但是当国际设计艺术风格,亦是当代企业的时代风范展示,以简捷明快的图形化语言与社会大众沟通,使企业信息得以快速传递,并形成品牌信息文化的沉淀。 平面设计说明: 1.设计依据和基础资料 (1)摘述选址报告、用地范围及对外协议(如征地的初步协议书)等以及设计任务书中与本专业有关的内容; (2)设计采用的指标和标准; (3)有关部门对本工程的规划许可条件、红线及用地范围、建筑物高度、建筑容积率、绿化系数、周围环境、空间处理、交通组织、环境保护、文物保护、分期建设等要求。 2.场地概述 (1)说明场地周围环境、市政基础设施配套、供应情况、与当地能源、水电、交通、公共服务设施的相互关系; (2)概述场地地形起伏,丘川、塘等状况(位置、流向、水深、最高最低标高、总坡向、最大坡度和一般坡度等); 3 2020年4月19日

设计基础复习参考资料

1.设计艺术 设计“ design ”语义是“通过行为而达到某种状态,形成某种计划”是一个思维过程和一定程式、图式的创造过程,设计艺术是实用艺术,它以艺术设计的要求和要素,它以艺术的表现方式呈现不同的艺术形态,其本质是实用与审美的结合。 2?包豪斯 包豪斯为德语“建筑之家”的音译,是世界上第一所培养设计师、建筑师、工艺技师和画家的新型设计学院,由德国工业联 盟的主要成员沃尔特?格罗皮乌斯创立于1919年,是一所建筑和实用艺术设计与工业生产相结合的学校。 3?艺术鉴赏 艺术鉴赏也就是感受、鉴识、理解和评判艺术的过程,人们在鉴赏中的思维活动和感情活动一般都从具体设计作品中的感受出发,实现由感性阶段到理性阶段的认识飞跃。 4.CI设计 将企业的经营理念与精神文化运用整体传达系统(特别是视觉传达系统)传达给企业内部与公众,并使其对企业产生一致的 认同感或价值观,从而形成良好的企业形象和促销产品的设计系统。它主要包含三个部分:理念识别Ml、行为识别BI、视 觉识别VI. Ml:理念识别 指确立企业自己的经营理念,企业对目前和将来一定时期的经营目标、经营思想、经营方式和营销状态进行总体规划和界定。 BI :行为识别, 包括对内的组织管理和教育,对外的公共关系、促销活动、资助社会性的文化活动等。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活动将企业理念的精神实质推展到企业内部的每一个角落,汇集起员工的巨大精神力量。 VI :视觉识别,VI :以标志、标准字、标准色为核心展开的完整的、系统的视觉表达体系。在CI设计中,视觉识别设计最具 传播力和感染力,最容易被公众接受,具有重要意义。 1.简述设计、艺术、技术三者的关系? 设计、艺术和技术三者的关系是紧密相连的。设计与艺术始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20世纪出,“ Design”的概念开始引入 中国。受日本的影响,“ Design”被译为“图案”美术工艺”’工艺美术”等。当时所谓的“图案”,包括平面的纹饰和立体的设计图样、模型在内。与图案一样,“工艺美术”一词最初也表示“Design ”的。 技术与艺术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技术往往是一种方式、过程和手段;艺术则既可以是方式、过程和手段,又可以是艺术品、艺术现象。两者不但属性不同,其目的和存在方式也不同。从艺术的发展及其本质来看,艺术与技术又是不可分的。技术是艺术不可分离的属性,或说艺术是技术存在的最高形态。千百年来,技术成为艺术存在的基础,艺术也在技术中成长起来。 正是这种技术化和艺术化的高度整合和统一,使得设计在今天日趋艺术化。 2?艺术欣赏与设计艺术鉴赏有什么特点? 艺术欣赏是一种纯粹的审美活动,而设计艺术鉴赏则是实用性与审美性的有机统一。(2分) 艺术欣赏的特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形象性特点:艺术形象是艺术反映社会生活的特殊形式。任何艺术品的形象都是具体的、感性的,也都是体现着一定的思 想感情,都是客观因素与主观因素的有机统一,也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3分) 2主体性的特点:由于美感既有共同性,又有差异性,既有社会功利性,又有个人直觉性,因而美感具有千差万别的个性特征。(3分)3审美性的特点:从艺术生产的角度来看,任何艺术作品都必须具有以下两个条件:其一,它必须是人类艺术生产的产品; 其二,它必须具有审美价值,即审美性。正是这两点,使艺术品和其他一切非艺术品区分开来。(3分) 设计艺术鉴赏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设计艺术是人与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具有广泛与密切联系的一种艺术形式。它是通过视觉形象和对一定物质材料进行加工完成的艺术,功能性是其首要的特点。(3分) 2设计艺术与社会生产力有直接联系,它的发展标志着一定时期社会生产发展、科学技术进步和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 (3分) 3设计艺术作品中,有些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它们融实用性与观赏性于一体,具有物质与精神双重属性。整体说来,实用性是其主要方面,美化是在实用的基础上进行的。实用与美观相统一,是设计艺术追求的标准。 3?设计艺术美的特点有哪些? 功能美:功能美是物的结构、材料、技术所表现的符合目的性和符合规律性的功能的统一。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第三章作业及参考资料

第三章 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习题及作业 一、思考题 1、 试述少筋梁、适筋梁和超筋梁的破坏特征,在设计中如何控制梁的破坏形态。 2、 什么是有效截面高度、相对受压区高度、界限相对受压区高度、最小配筋率和最大配筋 率? 3、 梁的截面高度、截面宽度与哪些因素有关,设计中通常如何选取? 4、 梁中共有几种钢筋,其作用分别是什么? 5、 受弯构件计算中采用了几个基本假定,这些基本假定是什么?如何理解? 6、 单筋矩形截面梁的计算方法是什么?对矩形截面受弯构件而言,为提高其受弯承载力, 可采取的措施有多少种?其中最有效的是哪种? 7、 何时采用双筋截面梁?双筋截面梁的计算方法是什么?双筋截面梁有少筋或超筋问题 吗?如何在设计中进行控制? 8、 T 形截面形成的原因?如何计算T 形截面最小配筋率,为什么? 9、 T 形截面的计算方法是什么?工程中何时采用T 形截面进行计算? 10、翼缘在受拉区的T 形截面对承载力有无影响?工程中还有无应用价值?若有价值何时采用? 二、作业题 1、某办公楼一钢筋混凝土简支梁,梁的计算跨度m l 2.50 ,承受均布线荷载,其中可变荷载标准值为8m kN /,永久荷载标准值为9.5m kN /(不包括梁的自重),拟采用C30混凝土和HRB335级钢筋,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环境类别为一类。钢筋混凝土容重为25m kN /3。试设计该构件所需的纵向钢筋面积,并选配钢筋。 2、某办公楼一矩形截面简支梁,截面尺寸为200X450mm 2 ,计算跨度4.5m ,承受均布荷载设计值为79kN/m (含自重)。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环境类别为一类。混凝土强度等级C30,钢筋采用HRB500级。A 、试设计该梁?B 、若该梁已经配有HRB500级受压钢筋3 20,受拉钢 筋需要多少? 3、已知梁截面尺寸为b ×h =250×500mm ,混凝土强度等级C30,纵向钢筋级别为HRB335,受压区配有216钢筋,受拉区配有625钢筋,试求该梁能够承受的极限弯矩是多少? 4、一T 形截面梁,截面尺寸如图,混凝土强度等级C30,钢筋级别为HRB400,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环境类别为一类。试按以下三种弯矩设计值M ,分别设计纵向受拉钢筋面积。 (1)M=300kNm(a s =40mm) (2)M=500kNm(a s =65mm) (1)M=600kNm(a s =65mm)

毕业设计作品设计说明书撰写说明及要求

附件一 毕业设计作品(产品)设计说明书 撰写说明及要求 在作品(产品)设计和实现过程中,每个工作流都产生了相关文档,如需求工作流有需求规格说明书,分析设计工作流有设计说明书,实现工作流有详细的源码,测试工作流产生了测试报告。将这些文档进行整理,就形成了作品(产品)设计说明书,设计说明书应按学院规定的结构、格式排版编写。 一、设计说明书的结构设定 设计说明书由前置部分、主体部分和后置部分三大部分组成。前置部分由封面、摘要、关键词和目录四部分组成,主体部分由绪论、正文、结论三大部分组成,后置部分由参考文献、致谢和附录三大部分组成。 (一)前置部分 1、封面。封面是毕业设计的门面,提供毕业设计说明书的相应信息。要求使用统一封面,封面样式附后,封面上的所有有关信息填写准确、完整、清晰。 2、摘要。摘要是毕业设计说明书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一般应说明毕业设计的工作目的、实验方法、结果和最终结论等,而重点是结果和结论。摘要中一般不用图、表、化学结构式、计算机程序,也不用非公知公用的符号、术语和非法定的计量单位。

摘要页置于中文题名页后,中文摘要一般为200~300汉字左右,摘要应包括关键词。 3、关键词。关键词是为了文献标引工作而从毕业设计说明书中选取出来用以表示全文主题内容的单词或术语。一般选取3-5个词作为关键词,关键词位于摘要下方,另起一行,左对齐,关键词间用分号分隔,最后一个词后不打标点符号,如有可能,尽量用《汉语主题词表》等词表提供的规范词。 4、目录。目录即毕业设计说明书的提纲,由毕业设计说明书的章、节、小节、参考文献、致谢等的序号、名称和页码组成。另起一页排在摘要页之后,章、节、小节分别按相应要求标出。 (二)主体部分 1、绪论(或引言)。绪论简要说明设计工作的目的、范围、相关领域的前人工作和知识空白、理论基础和分析、设计方法、设计思路、预期结果和意义等。绪论应言简意赅,不要与摘要雷同,不要成为摘要的注释。一般教科书中有的知识,在绪论中不必赘述。 2、正文。正文是设计说明书的核心部分,占主要篇幅,可以包括:调查对象、实验和观测方法、仪器设备、材料原料、实验和观测结果、计算方法和编程原理、数据资料、经过加工整理的图表、形成的观点、导出的结论、完成的设计等。 毕业设计说明书必须实事求是,客观真切,准确完备,合乎逻辑,层次分明,简练可读。设计中引用他人的观点、结果及图表与数据必须注明出处,在参考文献中一并列出。

Logo设计参考资料

Logo设计参考资料 中文名称:长方圆装饰 任务内容 一、标志风格: A、标志风格:时尚动感,有独特鲜明的识别性; B、色彩要求:LOGO色彩的色系采用复色型; C、字体要求:设计字体,体现出易读感、亲切感、美感,具有强烈的眼球冲击力; D、标志重点要求:要给人的最大感受是漂亮、亲和,同时要保持线条流畅、时尚感强; E、能反映企业基本经营性质; F、视觉设计必须容易辨认,记忆,符合美感,赏心悦目,能被绝大多数人接受并能引起他们的好感。 G、一旦竞标成功, 请竞标人把中标作品的PSD设计底稿、实际应用分辨率的图片和图形、LOGO完整的可编辑的矢量图形源文件(表明标准色值、注明各部分比例、尺寸); H、请中标者中标后附带设计一个简单的名片。 感谢支持! 二、知识产权说明 A、所设计的作品为原创,为第一次发布,未侵犯他人的著作权,如有侵犯他人著作权,由设计者承担所有法律责任; B、中标的设计作品,我方支付设计制作费,即拥有该作品的知识产权,包括著作权,使用权 和发布权等,有权对设计作品进行修改,组合和应用; C、设计作品一经采用,所有权、修改权和使用权均归我方所有,设计者不得再在其他任何地方使用该设计作品。 D、征集结果公布后,未采用的作品即可自行处理。 E、参加此任务者被视为同意以上5点。 联系QQ:4695536 单位简介

长方圆装饰是室内装修设计、预算、施工、装饰及服务于一体的专业化装饰工程机构。长方圆装饰坚持严把质量关,认真创作好每一项装饰作品。全市上门洽谈,免费预算,造价合理,欢迎来电咨询。 我们以其低成本运作策略和诚信,务实的经营理念赢得了客户的认可。全市上门量房洽谈,免费预算,免费出平面设计。公司拥有一支具有多年装饰工程经验的设计和施工群体,通过与客户的深度沟通及不断交流,对每一细微布局的精心策划、精雕细琢、为客户营造出具有现代品味的居住空间。 长方圆装饰针对武汉装潢修缮消费市场的问题及缺失,应用装潢修缮整合技术施工团队的成功经验,及对市场创新改革的经营气势,整合了装修管理经验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决心要成为武汉消费者最信赖最满意的装潢修缮服务团队。 长方圆装饰服务团队将本着不断提升客户满意度、服务质保及质量保修为企业服务宗旨,提供客户相关房屋装修维修所有的服务项目,满足业主消费者的所有相关需求。 自创立起,本公司就本着“精心设计、价格公开、真材实料、尽善尽美”的原则,精心服务于每一位长方圆装饰的客户,用真诚给他们创造了一个个美丽温馨的家。针对客户比较关注的保修服务,长方圆装饰专门成立了“饰后服务中心”,承诺“质保两年,终身服务”,受到了新老客户的普遍一致好评。

(完整版)土木工程毕业设计参考资料 基础设计

第九章基础设计 9.1概述 基础是高层建筑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F11,P164]。在整个工程中,基础部分的工程量大、造价高、工期长,同时,由于基础承托着上部结构的全部重量和外部作用力,又属于地下隐蔽工程,其设计和施工质量直接关系着建筑物的安危,一旦出事补救并非容易[F13,P2]。因此,应当充分认识到基础设计的重要性。 基础设计应满足以下要求:[F11,P187][F27,P511] ⒈基础的型式、构造和尺寸应能适应上部结构的需要,符合使用要求; ⒉基底压力不超过地基承载力或桩基承载力,基础总沉降量和差异沉降量应控制在允许值范围内; ⒊要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耐久性。 9.1.1基础选型 基础结构的型式很多[F13,P1],选择哪一种基础型式,应根据建筑物的性质、上部结构的特点及荷载大小、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施工条件、场地和环境等因素综合考虑、认真比较,不可机器套用。概括地说,要在保证安全和使用的前提下尽量选择施工周期较短及经济的方案。[F14,P326]地基-基础-上部结构是一个相互作用的整体,因此基础设计一定要考虑它们三者共同工作和相互制约的内在关系。当上部结构的刚度和整体性较差、地基软弱、不均匀时,基础刚度应适当加强;而上部结构刚度和整体性较好,地基较均匀,也不特别软弱时,基础的刚度要求可适当放宽。[F14,P326] 目前我国高层建筑常用的基础型式主要有筏板基础、箱形基础和桩基础。

筏板基础适用于上部结构荷载较大、地基较好、无地下室或地下室使用空间要求灵活的房屋。箱形基础刚度大,整体性好,适用于软弱地基上的荷载大、对不均匀沉降或防水要求较高的情况。当基底以下持力层有足够的承载力[F13,P210],并且地基沉降计算范围内土层的压缩性较低[F13,P76],易满足沉降计算要求时,宜优先选用浅基础。当地基土质较差,采用上述各类基础仍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或不经济时,宜采用桩基础。表9-1[F21,P265]列出了我国部分高层建筑的基础型式。 我国部分高层建筑基础现状表表9-1

软件详细设计说明书编写提示

软件详细设计说明书编写提示 1 引言 1.1 编写目的:阐明编写详细设计说明书的目的,指明读者对象。 1.2 项目背景:应包括项目的来源和主管部门等。 1.3 定义:列出本文档中所用到的专门术语的定义和缩写词的愿意。 1.4 参考资料: ●列出有关资料的作者、标题、编号、发表日期、出版单位或资料来源 ●项目经核准的计划任务书、合同或上级机关的批文;项目开发计划;需求规格说明书;概要设计说明书;测试计划(初稿);用户操作手册 ●文档所引用的资料、软件开发的标准或规范。 2 总体设计 2.1 需求概述 2.2 软件结构:如给出软件系统的结构图。 3 程序描述 3.1 逐个模块给出以下说明: ●功能 ●性能 ●输入项目 ●输出项目 3.2 算法:模块所选用的算法。 3.3 程序逻辑:详细描述模块实现的算法,可采用:标准流程图;PDL语言;N-S 图;判定表等描述算法的图表。 3.4 接口 ●存储分配 ●限制条件 3.5测试要点:给出测试模块的主要测试要求。 1 概述 1.1 系统简述 对系统要完成什么,所面向的用户以及系统运行的环境的简短描述,这部分主要来源于需求说明书的开始部分。 1.2 软件设计目标 这部分论述整个系统的设计目标,明确地说明哪些功能是系统决定实现而哪些时不准备实现的。同时,对于非功能性的需求例如性能、可用性等,亦需提及。需求规格说明书对于这部分的内容来说是很重要的参考,看看其中明确了的功能性以及非功能性的需求。

这部分必须说清楚设计的全貌如何,务必使读者看后知道将实现的系统有什么特点和功能。在随后的文档部分,将解释设计是怎么来实现这些的。 1.3 参考资料 列出本文档中所引用的参考资料。(至少要引用需求规格说明书) 1.4 修订版本记录 列出本文档修改的历史纪录。必须指明修改的内容、日期以及修改人。 2 术语表 对本文档中所使用的各种术语进行说明。如果一些术语在需求规格说明书中已经说明过了,此处不用再重复,可以指引读者参考需求说明。 3 用例 此处要求系统用用例图表述(UML),对每个用例(正常处理的情况)要有中文叙述。 4 设计概述 4.1 简述 这部分要求突出整个设计所采用的方法(是面向对象设计还是结构化设计)、系统的体系结构(例如客户/服务器结构)以及使用到的相应技术和工具(例如OMT、Rose) 4.2 系统结构设计 这部分要求提供高层系统结构的描述,使用方框图来显示主要的组件及组件间的交互。最好是把逻辑结构同物理结构分离,对前者进行描述。别忘了说明图中用到的俗语和符号。 4.2.1 顶层系统结构 4.2.2 子系统1结构 4.2.3 子系统2结构 4.3 系统界面 各种提供给用户的界面以及外部系统在此处要予以说明。如果在需求规格说明书中已经对用户界面有了叙述,此处不用再重复,可以指引读者参考需求说明。如果系统提供了对其它系统的接口,比如说从其它软件系统导入/导出数据,必须在此说明。 4.4 约束和假定 描述系统设计中最主要的约束,这些是由客户强制要求并在需求说明书写明的。说明系统是如何来适应这些约束的。 另外如果本系统跟其它外部系统交互或者依赖其它外部系统提供一些功能辅助,那么系统可能还受到其它的约束。这种情况下,要求清楚地描述与本系统有交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