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杂技教案

传统文化-杂技教案
传统文化-杂技教案

第22课《杂技》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通过学习《杂技》一课,学生了解杂技的基本门类、技巧以及发展历程,知道中国著名的杂技之乡-----河北吴桥。

(二)过程与方法:

1﹑教学形式:板书表述与多媒体播放(老师讲解有关杂技的基本知识,穿插相关的视频和图片)

2﹑教学方法:引导启发法,课堂提问法,小组合作法

3﹑通过对河北吴桥的介绍,引领学生会寻找典型的事例来了解事物的办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老师讲解和观看杂技表演,学生知道杂技表演“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特点,培养学生勤奋刻苦的学习态度。

2、使学生了解杂技艺术的源远流长和独特鲜明的民族风格,并从中看到了中华民族勤劳、勇敢、智慧、乐观和不断追求超越自身与客观束缚的民族性格,感受我国传统曲艺的强大生命力,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使学生熟悉杂技表演的基本门类以及经典的节目;了解河北吴桥杂技独特的“惊、险、奇、绝”的艺术表演特征。

2、教学难点:使学生掌握杂技艺术的基本技巧以及其蕴含的鲜明的民族文化特征,明确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

三、教学过程:

(一)课题导入:

“学习新课之前我们先来回顾一下学过的《相声与口技》?同学们还记得什么是口技吗?(让学生举手回答),忘了的同学翻到课本51页,找出答案。口技就是表演者运用各种发音技巧来模仿各种声音,如风雨声、鸟鸣声等,并配合动作表演,使人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的一种表演技艺。我们知道口技是我国传统的曲艺,它还是杂技表演中的一种。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杂技艺术——第22课《杂技》。(板书题目:杂技)”

(二)课程设计:

1、什么是杂技?包括哪些表演技巧?有哪些表演节目?

“翻到课本56页——第22课《杂技》。老师有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什么是杂技? 第二个问题:杂技有哪些表演技巧?我们请一位同学读一下课本的第一段,其余的同学在这位同学朗读的同时要认真看,并找出老师所问问题的答案。找到以后请举手。”(板书:杂技的含义、技巧、节目)

“课本的的第一段还介绍了杂技的一些表演节目?哪个同学给大家读一下啊?同学们观看春晚吗?每年的春晚都会有杂技表演。今年的杂技表演名字是什么啊?(2010《试比天高》2011《高车踢碗》2012《空山竹语》2013《冰与火》2015《青花瓷》2016《直挂云帆》2017《双花争艳》2018《沙场砺兵》)”

2、杂技艺术表演的特点以及基本体系?(了解即可)

“我们刚才学习了杂技表演的技巧和节目,还提到了今年春晚的杂技与舞蹈《沙场砺兵》,下面我们就来欣赏杂技表演《沙场砺兵》(播放视频)。注意在看视频的时候,要认真看演员是如何表演杂技的。刚才在看视频的时候,有的同

学说表演的难度很大,也有的说表演者很有力气,身体很灵活。那有没有同学主动给大家分享自己看视频时的观点啊?(学生举手回答)

(老师:身体很柔软,男演员很有力气,表演的动作很惊险)大家都发表了自己的观点,最后我们一起总结杂技表演的特点:惊、险、奇、巧。”

我们了解了杂技的技巧、节目时有点乱,我们一起来给它分分类,划分一下杂技的体系。(边展示相应的图片,边提出问题并回答)首先是书中提到的顶技,哪些杂技是顶着东西进行表演的?对了,就是图片中的顶大缸。顶大缸属于力技。(按照相同的流程依次引出杂技的七个体系:力技形体技巧耍弄技巧高空节目马戏与动物戏滑稽与小丑象形与象声)

3、杂技的功能或作用:

“大家喜欢杂技表演吗,为什么?杂技表演可以丰富我们的生活,供大家娱乐。还有呢?观看杂技表演,感受中华民族文化的魅力,是不是陶冶了我们的情操,起到什么作用啊?(教育作用,热爱祖国,传承文化)我们想想杂技演员再练习杂技过程中,是不是也锻炼了身体啊?还有一些少数民族在过节时也会表演杂技,所以杂技还有民间信仰的作用。(边讲解杂技的作用,边用多媒体显示出来)

4、杂技的起源和发展历史:

“同学们知道杂技起源于什么时候吗?杂技艺术在中国已有两千年多的历

史了,历史悠久。(展示杂技图片)杂技在不同的历史朝代有不同的称呼,我们让一位同学读读56页第二段和第三段,读完后请同学们找出杂技在哪些朝代有过哪些名字?”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杂技有了很大发展,在国际比赛中获得了许多奖项,如

最高金奖的节目“柔术滚杯”(展示图片),《挂空竹》、《跳板蹬人》等。”

刚才我们讲到古代有杂技,现代也有杂技。所以杂技分为传统杂技和现代杂技。传统的杂技有哪些呢?(老师引导)口技是我国传统的曲艺吗?并且口技也是杂技,所以口技是传统的杂技表演。大家知道变脸吗?它也是传统的杂技。我们一起欣赏的杂技叫什么名字来?(学生一起回答《沙场砺兵》),那它是传统杂技呢还是现代杂技呢?我们课本上有一个现代杂技,是什么啊?对了,转毯。5、通过了解杂技之乡——河北吴桥,理解“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含义:

“虽然杂技表演难度很大,但是表演精彩,很受大家欢迎。同学们想想,我们想看精彩的杂技表演,可以从哪里观看?我们除了从电视网络上欣赏之外,还可以去杂技之乡,现场观看。大家知道杂技之乡是哪里吗?课本57页就介绍了杂技之乡——河北吴桥。(展示吴桥相关图片)(学生朗读这一段,了解杂技之乡)

谚语“上至九十九,下至才回走,吴桥耍杂技,人人有一手”说明了什么?哪个同学讲讲自己的看法啊?吴桥人杂技耍的那么好,是不是从小就练,坚持不懈,才会表演成功,表演精彩啊?有句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哪个同学举个学习生活中的例子,解释一下这句话说明的道理。(学生举例子)要想取得好的成绩、获得成功,就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奋斗。我们的学习也一样,只有平时认真学习,打好基础,才能考出好成绩。)

(三)课外拓展:

说一说:每年的春节晚会上,都安排有精彩的杂技表演,和小伙伴们交流你记忆中印象最深的杂技节目是那一个。

中国传统文化《弟子规》全文及注释

《弟子规》全文 第一章入则孝 第二章出则悌 第三章谨 第四章信 第五章泛爱众 第六章亲仁 第七章余力学文

《弟子规》 〈总叙〉原文: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入则孝〉原文: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 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 〈出则悌〉原文: 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骑下马乘下车过犹待百步余 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近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 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 〈谨〉原文: 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年方少勿饮酒饮酒醉最为丑 步从容立端正揖深圆拜恭敬勿践阈勿跛倚勿箕踞勿摇髀缓揭帘勿有声宽转弯勿触棱执虚器如执盈入虚室如有人事勿忙忙多错勿畏难勿轻略斗闹场绝勿近邪僻事绝勿问将入门问孰存将上堂声必扬人问谁对以名吾与我不分明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借人物及时还后有急借不难 〈信〉原文: 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奸巧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 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事非宜勿轻诺苟轻诺进退错凡道字重且舒勿急疾勿模糊彼说长此说短不关己莫闲管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砺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闻过怒闻誉乐损友来益友却闻誉恐闻过欣直谅士渐相亲无心非名为错有心非名为恶过能改归于无倘掩饰增一辜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案

第5课时 《官无常贵,民无终贱》教案 教材来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教学主题:知书识礼 课时安排:1课时第一课时 授课对象:五年级学生 设计者:曹坤丽黄店镇打车李小学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墨子及《墨子》的思想。 (2)掌握文中的出现的常用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能翻译课文。 二、能力目标 (1)学习墨子散文从不同方面层层推进进行说理的方法。 (2)学习本文用事例和比喻说理的方法。 三、情感目标 理解墨子“尚贤事能”的思想并思考其对现实的指导意义。 教学重点: 1、重点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 2、理解“尚贤事能”的思想及对现实的指导意义。 3、把握墨氏议论文的特点。 教学方法:诵读、归纳、探究 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 教学准备:让学生准备写反思日记所需的笔记本。 教学过程: 一、经典回放。 1、读《墨子》选文。 2、学生谈感受。 二、出示译文。 1、注释: (1)列德:以德行安排位置。 (2)农与工肆之人:指指农夫、工匠和商人。 (3)断予之令:给予其决断的权利。 2、学生与原文对照,反复读译文。 所以古时圣王为政,任德尊贤,即使是从事农业或手工、经商的人,有能力的就选拔他,给他高爵,给他厚禄,给他任务,给他权力。即是说,如果爵位不高,民众对他就不会敬重;俸禄不厚,民众对他就不信任;如果权力不大,民众对他就不畏惧。拿这三种东西给贤人,并不是对贤人予以赏赐,而是要把事情办成。所以在这时,根据德行任官,根据官职授权,根据功劳定赏。衡量各人功劳而分予禄位,所以做官的不会永远富贵,而民众不会永远贫贱。有能力的就举用他,没有能力的就罢黜他。举公义,避私怨,说的即这个意思。。 三、温馨点击。 介绍《尚贤》及《墨子》。 四、活动广角。 1、背诵《尚贤上》选段。

“了解传统节日 弘扬传统文化”主题班会教案主题班会教案

“了解传统节日弘扬传统文化”主题班会教案主题班会教案 一、班会目标: 1、通过观察生活、查阅资料,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由来、习俗等相关知识,引导学生做生活得有心人,善于发现生活中蕴涵的随处可见的传统文化。 2、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的浓厚兴趣和深切的热爱,让学生学会和家人一起快乐地过传统节日,增进与家人的情感。 二、班会准备: 调查收集有关资料。 三、班会过程: 主持人上场: 男1、中国的传统文化就像是一座巨大的宝库,而传统节日就犹如其中闪烁的明珠。 女1、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生活中的传统文化,走进我们的传统节日吧! 男1、六年五班“了解传统节日弘扬民族文化”主题班会(合)现在开始! 女1、请班长宣布班会目的: 班会目的:大家都知道,中国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我国的传统节日,无一不是从远古发展而来,从这些流传至今的节日风俗里,还可以清晰地看到古代人民社会生活得精彩画

面,但是,在生活节奏不断加快,信息技术不断发达的今天,人们忙着工作,几乎慢慢地忽略了这些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节日,就算知道今天是这个节日,却不知道这个节日是干什么或纪念什么的。例如重阳节,腊八节等传统节日已无人问津,而同学们早早地准备圣诞礼物时,我们,华夏儿女,龙的传人,炎黄子孙,是否该重新拾起那些“压箱底”的传统了呢?为了帮助同学们了解更多的传统节日,我们召开这次班会!主题是了解传统节日,弘扬传统文化。相信在召开这次班会之后,班里一定会掀起经久不衰的“回归传统”的热潮! 男1:同学们,我们刚刚度过了一个团圆美满的传统节日,那就是—— 女1:合(中秋节)。 女1:是的,除此之外,我国还有哪些传统节日呢? 生: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七夕节、重阳节、腊八节。 男1:按照时间的先后,每年我们迎来的第一个传统节日,也就是最隆重的是农历正月初一——春节,(一个同学走上台挂上春节的灯笼) 女1:接着是热热闹闹的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挂灯笼) 男1:春风春雨迎来——清明节。 女1:纪念屈原便有了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 男1:牛郎织女银河鹊桥会,古老的乞巧节如今已与时尚接轨,演变成了浪漫的七夕情人节。 女1:团团圆圆,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 男1:秋高气爽,登高远望,尊老敬老,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

从《弟子规》中领悟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

从《弟子规》中领悟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摘要】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重点在于青少年, 对经典文献的阅读是提升青少年人文素养的重要手段。而作为经典中的基础《弟子规》教导我们为人处世的规范,规整我们的行为,对青少年人性的培养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儒家思想;教育 中国民族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它的精华不仅在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熏陶和培育了一代又一代的英雄豪杰,创下了无数辉煌的史诗,产生了一家又一家的文化思想;而且在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传统文化教育是提升青少年人文素养的重要手段。 一.现代人学习传统文化的意义 (一).传统文化的内容 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内容丰富,从整体上理解和宏观上把握,中国传统文化可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注重整体精神,强调为社会、民族、国家的爱国主义思想;推崇仁爱原则,倡扬厚德载物和人际和谐;重视人生价值,强调个人在家庭人伦以及社会关系中的义务;追求精神境界,向往理想人格等。 (二).传统文化的学习应该从小抓起 人的思想从他一生下来便被外界的教育不断开启,渐渐发展成为一株会思想的芦苇。当传统文化的学习不断加深,渐渐的内化为人的思想和素养时,便会在生活中渐渐的赋予他们一定的观念、情感和性格,而好的性格和情商将会对他们的行为方式和价值取向将起到重要的支配作用和决定作用,从而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生活的更加有追求,有憧憬。 (三)传统文化的现状 中国是一个有着几千年文明,有优秀传统文化的国度,是文明之邦,礼仪之邦。我们的传统文化是有生命力的,是有凝聚力的,也是能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然而在很多年以前,我们的国人似乎忽略了对儿童传统文化的培养,对他们精神层面的教育。 孔子作为我国历史上最杰出的思想家、教育家,对我国的传统文化的形成作出了无可替代的贡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在大会上毫无忌讳的说,人类要想在

传统文化教案全

第一单元经典驿站 1《诗经》 1-1硕鼠(《诗经.魏风》) 教学目标: 1、背诵硕鼠,借助译文理解古文含义。 2、了解《诗经》的大体内容,读背其他相关的反映人民生活和不满情绪的诗歌。 3、完成成长阶梯,让学生学有所得。 课前准备:相关的《诗经》的资料以及与本课有关的《诗经》中的作品。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浏览本册教材的编排,让学生对国学启蒙这门课程的性质有认识,能喜欢本门课程。 二、学习《硕鼠》。 1、学生自读《硕鼠》,能读通句子,读准字音。 2、教师范读,引导学生体会文章包含的感情。 3、学生读译文,体会文章的含义。 4、再读文章,读出文章包含的感情。 5、理解文意:重点理解以下字词句子: “硕”是大、肥的意思,直呼奴隶主剥削阶级为贪婪可憎的大老鼠、肥老鼠,不但形象地刻划了剥削者的丑恶面目,而且让人联想到“老鼠”之所以“硕”大的原因,正是贪婪、剥削的程度太大了,从而激起对剥削者的憎恨。 从“无食我黍”“我麦”到“我苗”,反映了奴隶们捍卫劳动成果的正义要求,同时也说明了奴隶主的贪得无厌,奴隶们被剥削的深重,举凡一切劳动果实,都被奴隶主所吞没。从“三岁贯汝,莫我肯顾”、“肯德”到“肯劳”,揭露了奴隶主忘恩负义的本性。奴隶们长年的劳动,用自己的血汗养活了奴隶主,而奴隶主却没有丝毫的同情和怜悯,残忍无情,得寸进尺,剥削的程度愈来愈强。 “贯”,侍奉。汝,指奴隶主。“三岁”言其时间之长久,并非确指。“莫我肯顾”,一点也不肯感念我们。从“逝将去汝,适彼乐土”、“乐国”到“乐郊”,则集中表现了奴隶们对自由和幸福的向往,他们幻想着能找到一块理想的国土,摆脱奴隶主的压榨和剥削。“逝”,同誓,表示坚决之意。“适”,到也。“爰得我所”,犹言“乃得到了我们安居的处所”。“直”与

中国当代杂技艺术的发展特点与趋势分析

中国当代杂技艺术的发展特点与趋势分析 发表时间:2016-10-25T15:34:39.933Z 来源:《文化研究》2016年6月作者:毛丹 [导读] 杂技是各种技艺表演的总和,以高、难、险、奇而和谐的技能为特征。 江西省杂技团 330009 摘要:杂技是各种技艺表演的总和,以高、难、险、奇而和谐的技能为特征。杂技艺术在我国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珍贵的优秀文化遗产,中国的杂技之乡也是拥有众多,例如,山东的聊城、天津的武清、河北的沧州吴桥等。中国的杂技在各个时代都有着与之时代相符合的的艺术及文化特点,这与我国的社会及经济发展,人们的生活、生产都有着密切联系。文章对中国当代杂技艺术的发展特点及趋势进行详细的分析及探讨。 关键词:杂技;特点;发展趋势 杂技是我国古老的艺术文化之一,其传承已有两千多年,深受广大老百姓的喜爱,已经成为各大文艺晚会经常表演的节目。随着当代多元化文化及高科技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的杂技也吸取了多种优点及一身,呈现出焕然一新的面容,促进我国杂技艺术朝着现代化、多元化、科技化方向发展。 1、中国当代杂技艺术的发展特点 1.1艺术本身的发展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是中国杂技艺术发展极其关键的时代,世界杂技艺术对它产生了正面作用。从这以后,中国一改以往单调浅显、角逐性高、花招性强的杂耍方式,杂技从事者逐渐把工作重心转移到提升技艺上来,并且尝试将众多技艺融为一体。当代中国杂技艺术延续在创意、技巧、编排、道具、表演、音乐、舞美、服装、灯光等本体方面开发,坚持体能开发与道具应用并进,技术难度与技巧设计共荣,杂技耍弄与戏曲表演互益,传统杂技与现代马戏同辉的原则,在创作方面思维开放,种类繁多,内容精湛,风格各异;在市场方面,观演形式多样化以及审美品位提升将杂技艺术推向新的繁荣;在艺术方面,更融入深层的文化底蕴,彰显鲜明的民族文化特色。 1.2艺术创作的发展 21世纪人们已然步入到信息时代,人们对艺术审美以及视觉体验的追求越来越高,传统杂技艺术表演过程中的简易道具或者舞台布景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欣赏水平,因此在现代杂技的创作过程中要充分地融入高科技与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加强杂技技术的舞台效果。在进行杂技编排创作过程中要改变传统的杂耍表演形式,通过故事情节、情感内涵以及表演氛围等形式带入表演,运用舞台布景、灯光明暗等设置加强杂技表演的主题,从而提高杂技表演的高雅优美的艺术性。在进行杂技作品创作过程中充分借鉴其他艺术的表现形式,开拓杂技创作的表现形式,提高杂技技术的多元化特征。杂技技术具有“杂”的本质特征,因此在进行创作过程中在保留自身特色的基础上充分的融入多种艺术形式的优点,提高杂技作品的内涵与品质。杂技创作中的多元化的基本意义在于要适应市场经济需要,提高自身的经济效率。现代杂技技术表演过程中充分的借鉴了歌舞剧、戏剧以及其它演艺元素,加强了杂技艺术的表演形式。 1.3艺术传播和发展 在杂技传承方面,首先是理论的传承,这几年有我国各界杂技专家教育与中国杂技家协会联合创办的“杂技编导大专班”专业课教材与早前的《中国杂技概论》、《中国杂技史》完成了杂技艺术一史一论的基本理论框架,弥补了历来杂技理论发展的空洞,丰富了杂技艺术的文化成果。其次是教育传承,由过往的天桥艺术走向如今的学院教学及国际交流会,杂技教育开始步入专业化、规范化、科学化、国际化道路。再次就是杂技的区域化传播,中国的杂技之乡有多个,像山东的聊城、、安徽的广德、天津的武清、河北的沧州吴桥、肃宁、霸州等,杂技艺术在这些地区早已扎根,也有着区域性集中发展的趋势。最后是文化的传播,中国当代杂技艺术已内化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一部分。 2、中国当代杂技艺术的发展趋势 2.1建立科学且系统化的杂技体系 杂技创作中创新力的缺乏使得杂技艺术越来越难以满足现代人的审美需求,简单地追求技术上的复杂也难以掩饰杂技创作中创新力的缺乏。在现代杂技体系之中,智力和知识是杂技创新的基础,人们根据事物发展的因果关系、连续性原理以及数量统计方法,运用各种理论工具来预测杂技艺术的发展方向和趋势。科学系统的训练方式极大地推动了各项体育事业的发展,以形体动作艺术领域为例,目前电脑技术被广泛应用在形体动作艺术领域。比如,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美国著名舞蹈家爱德华?多姆贝罗尔就已经采用这种方法设计舞蹈动作。利用清晰地屏幕图像,将舞段拆开再随意组合,让演员观看动作的细分过程,掌握动作的要领。运用电脑技术,通过屏幕向观众展示杂技的各种创新,演员能够很好地获得来自观众的反馈,从而进行选择和调整,以不断完善现代杂技创新工作。 2.2着力推进杂技艺术的理论建设 重视对国内外杂技著作及其他见诸于文字的研究成果的推介、翻译、引进、输出等交流工作,创建被业内普遍接受、取得共识的完整的专门理论话语体系(含翻译)。在保持传统杂技术语的生动性、民族化、生活化的基础上,彻底改变专业术语使用上的一义多用和多义一用的无序状态,改变专业术语以口语、土语、俚语及感性经验为主体的芜杂繁复的话语方式,提倡一般性书面语表述方式,进而建立起以科学性、系统性、规范性、学理性为主要特征的,便于与其他人文学科交流的专业话语体系。这需要从我们这一代即开始着手来做,扎扎实实地、科学有效地当做基础来做。目前,有志于杂技研究、翻译以及演出形式以外的杂技文化建设的人士还不多。从工作机制上讲,我国至今还没有一个专门的杂技研究机构,甚至没有一个专业杂技研究人员编制。这种落后现状长时期得不到改变,将导致专业的杂技翻译作品奇缺,极大地制约当代中国杂技的发展繁荣。 2.3完善和改进杂技人才队伍的培养方式 健全并改善杂技专业人员、团队的培养方法当前我国还未设立专门培训杂技技艺的高等学校,这表明我国在这方面体制不合理。因此,国家可以投资设立专门培训职业杂技技艺的高等学校,提高杂技艺术从业人员的素质,让我国逐渐步入艺术性杂技制作、高阶层杂技表演等行列。在这个过程中,杂技技艺从业者需要做的是:一、学习杂技技艺相关理论,二、进行外国语言训练,三、了解当代社会的杂

中国传统文化学习心得体会94475

中国传统文化学习心得体会 在今年的专业课培训中,通过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课程,使我受益良多,给我的心灵带来了很大的震撼,让我对传统文化有了一个新的认识。过去我一直认为文化是一种飘渺虚无的东西,但是学习后我了解到文化其实就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生活创造形成的产物,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是我们祖先留下的宝贵智慧结晶,其中许多思想精华、处世原则和哲理睿智至今仍是我们做人做事所遵循的标准。本次学习不仅让我从思想认识上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深刻的了解,还为我今后的教学工作提供了有益的思考和借鉴,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我们要积极发扬传统美德,让仁爱、孝悌重回我们心中,将忠诚、守信应用于我们的一言一行,这样我们的社会才会更加安定和谐,我们的国家才能更加兴旺发达。 一、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提高思想觉悟认识 以前,在生活学习中仅仅了解过《弟子规》《论语》中的篇章,其余国学书籍看之甚少。但是通过这段时间学习认识,抓紧对《道德经》、《论语》、《弟子规》等,使我对修身、处事、接物等行为有了新的认识:一是对“孝”的认识。其实“孝”对我们这代人来说,孝敬父母是不难的,只限于物质上给父母买东西和给点钱,但格局不高,不能做到从精神上关心。缺少一份大爱,做不到“泛爱众”,也没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胸怀。更重要的是我们的子女,他们对“孝”有着严重的缺失,导致了他们的骄纵和不负责任,没有了最起码的道德。所以,我们在做好孝敬父母的同时,还必须让子女知道这也是他们必须具有的品质,让他们承担自己该做的一切,把“孝”这种美德传承下去,这样才会从小爱上升到大爱,成为一个对家庭、对社会有用的人。二是从“谨信”做起。《弟子规》作为日常生活的行为守则,无论从“列典籍、有定处”,还是“房屋清、墙壁净”等等,都告诫我们做每件事都要仅仅有条。我以前在工作中计划不周全,想到哪就做到哪,毫无头绪,所以工作效率不是很高,但是通过学了《弟子规》,我就开始对教学工作、科研工作进行规划,工作效率有了很大地提高。三是讲诚信。老子说:信言不美,美言不信,所以在日常工作学习中,不

传统文化教案 (3)

《中国传统文化》教案 绪论 一、传统的价值 传统不等于陈腐、老朽。传统文化包含着很多有价值的,也一直被人们继承的东西,比如语言、文字。 没有传统就没有任何一种文明。任何一种文明都是经过长期的积淀、传承才形成的。任何文明、文化都是传统的。 没有继承就没有发展。发展总是在继承的基础上的,如生物的发展进化有遗传,有变异。如果每一代人都从头开始,现在就还是原始社会。 人类文明中存在着具有永恒价值、值得人们长久珍视的东西。 事实上,没有一个民族、国家不珍视其传统文化。 二、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 中华文明的同化力:从黄河流域扩展到黑龙江流域、珠江流域。 延续力:源远流长,历经几千年不曾中断,这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 凝聚力:自古以来,中华儿女对祖国的热爱;海外华人对中华文明的认同、执着。 影响力:中华文明对周围地区,对世界的影响。“儒家文明圈”;欧洲的哲学家、科学家、政治家等对中华文明的高度评价。 三、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 准确而深刻地认识我们民族自身;以理性的态度和务实的精神继承优良传统、摒弃陋习。 思考题 1、传统具有什么价值? 2、当代生活中的传统文化。 3、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具有什么意义? 一传统文化的涵义 一、文化的涵义

广义文化的涵义: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或者简单地说,人类的一切创造。 广义文化的分类: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 狭义文化的涵义:仅指精神文化。毛泽东的解释: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的政治、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表现。当人们将文化与政治、经济等相提并论时,这个文化是狭义文化。 二、传统文化的涵义 世代相传的、具有民族或地方特色的文化样式和观念。民族或地方的文化一定是传统的,传统文化一定是民族的或地方的。 举例中国传统文化:语言、文字、文具(毛笔)、餐具(筷子)、乐器、兵器、建筑、国画、民乐、象棋、书法、武术、节日、农历、京剧和各地戏剧、曲艺、中医中药、中餐、各种风俗习惯等。 传统文化和古代文化的区别。古代的和仿古的。 思考题 1、传统文化的涵义。 2、当代生活中的传统文化。 3、传统文化和古代文化的区别。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伦理型特征 一、伦理道德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和最大特色 伦理道德的含义: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行为规范。 中西文化的对比:“德性文化”与“智性文化”。举例:中国古代神话、希腊神话和罗马神话。 二、伦理道德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普遍表现 哲学:“天命有德”“天命无常,唯德是辅” 史学:“寓褒贬、别善恶” 文学:“文以载道” 教育:“教之道,德为先”“首孝悌,次见闻” 政治:政治伦理化,伦理政治化。将君臣关系等同于父子关系。 三、中外学者的论述

小学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主题班会教案

小学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主题班会教案 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主题班会 一、活动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让学生了解祖国的灿烂文化,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活动中相互分工,相互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通过展示有关传统文化资料,旨在引起学习传统文化的浓烈兴趣,领略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和保护祖国传统文化的意识,从而激发对伟大祖国的挚爱之情。 二、活动准备: 1、了解有关民族传统文化,了解传统文化中丰富的内容。 2、图片,实物(中国结等),文字资料。 3、黑板中间写“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标题。 三、活动人员:XX班全体师生。 四、活动过程: (一)活动的步骤: 1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丰富内涵。 2展示中华传统文化多彩的内容。 3培养爱国情感。 (二)活动的具体过程 1、宣布主题:

老师:“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2、活动开始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了一件礼物,你知道这是什么吗?(出示中国结) 全班答:中国结。 那你能说说你所了解的关于中国结的资料吗? 学生A:……学生B……学生C…… 主持人甲:谢谢大家。 主持人乙:看完老师的展示,我知道大家也准备了很多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资料。请看李然等同学的展示。 李然:我们几个给大家带来的是几首古代的诗词。 (诗词背诵) 是啊。同学们,看了这么多,你最喜欢谁的展示呢? 学生A:……学生B:……学生C:…… 请大家谈谈自己的打算吧。(学生交流、汇报) 主持人甲:请班主任老师给大家做总结。 班主任总结: 今天的主题班会开得很成功,我在同学们的展示中呀,看到了祖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同学们也通过自己搜集资料对我们的传统文化有所了解,老师为你们感到骄傲,感到自豪。 作为新世纪的主人,我们要继承和弘扬优秀的文化传统。 3、主持人宣布活动结束: “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主题班会到此结束。 老师讲过传统节日的习俗

优秀传统文化教案.doc

1、《笠翁韵》(一) 教学目的: 1、喜典文章,感受中秀文化的精髓,熟成奠定基。 2、初步掌握典的方法,能用普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 3、基本了解内容,提高文素养。 重点与点 教学重点:学理解“天——地,雨——,大——空” 教学点:理解内容,能有奏有韵味地朗。 一、入 今天我要学《笠翁韵》。作者是清代文人李。 知道《笠翁韵》作何解?“翁”就是李自称。“笠”就是下雨天穿的蓑衣。“ 韵”就是古代人子,押韵。二、范、《笠翁韵》 老先范一遍文,同学真听。 下面同学伸出右手的食指开始指。老一句,你 一句,并用手指跟着朗的奏移,朗到哪个字手 指就停在哪个字上,点符号跳去不指。听明白了?同 学,跟我念。 三、 1、第一段 解第一段 重点点:山花海 穹下响高舂青春 2、学生一起文意。 三、朗一、二冬 1、分(分两,每一章,行小比) 2、老上句,学生下句。“天——地,雨——,大——空??” 3、多种形式朗,来争取当堂背。 四、后拓展:

1、利用课余时间熟读。 2、收集对联。 2、《笠翁对韵》(节选二) 教学目的: 1、喜欢经典文章,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为熟读 成诵奠定基础。 2、初步掌握经典诵读的方法,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 地诵读。 3、基本了解诵读内容,提高语文素养。 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学习理解“暮鼓对晨钟,吹竹对弹丝”教 学难点:理解诵读内容,能有节奏有韵味地朗读。 一、导入 今天我们要学习《笠翁对韵》(节选二)。作者是清代文人李渔。 二、范读、带读《笠翁对韵》(节选二) 老师先范读一遍课文,请同学们认真听。 下面请同学们伸出右手的食指开始指读。老师读一句,你们 齐读一句,并用手指跟着朗读的节奏移动,朗读到哪个字手 指就停在哪个字上,标点符号跳过去不指。听明白了吗?同 学们,跟我念。 三、释读 1、师读第一段 讲解第一段 重点点拨: 1、暮鼓对晨钟,吹竹对弹丝. 河、汉:奇:偶:吹竹:弹丝: 2、学生一起说文意。 三、朗读一东、二冬 1、分组读(分两组,每组读一章,进行小组比赛) 2、老师说上句,学生对下句。 3、多种形式朗读,来争取当堂课背诵。

《诵读经典-弘扬传统文化》主题班会教案

《诵读经典,弘扬传统文化》主题班会教案 临洮县站滩乡站滩小学夏林峰 【活动主题】 诵读经典弘扬传统文化 【活动目标】 1.通过诵读经典,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2.加强师生的语言规范意识和推普的参与意识,在全校形成公共场合、课堂教学中说普通话的风气。 【活动准备】 古诗词朗诵 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一、开场词 经典使人生变得厚重与深刻,诵读使我们获得心灵的开发与启迪。 我们的祖国历史悠久,我们的文化博大精深,在漫漫的历史星河中,闪耀着无数颗璀璨的星星。 这儿有诸子百家,有四书五经,有唐诗宋词……这儿有老子庄子,有孔子孟子,有杜甫李白…… 这儿闪烁着先人们的无上智慧,这儿呢喃着前辈们的悠悠情怀。今天,让我们走进悠远的古代,探求幽幽的情怀。 今天,让我们与圣贤为友,与诗词作伴;今天,让我们尽情歌诵,尽情吟唱。

二、诵读经典 1.《迢迢牵牛星》 2.《春江花月夜》(配乐) 3.《陋室铭》《爱莲说》 4.苏轼的《水调歌头》 5.(师)刚才咱们欣赏了这么美的诗词,老师也想参与到你们中间,咱们开展一个竞赛好不好咱们四个组,每组要说一个我限定内容的诗句,看看哪一组说的最多最好。 第一个题目由第一组说:谁能说出含有春夏秋冬字眼的诗来。 第二个题目由第二组说:谁能说出含有动植物字眼的诗来。 第三个题目由第三组说:谁能说出含有亲情意思的诗来。 第四个题目由第四组说:谁能说出含有离别意思的诗来。 三、结束语 琴声淡去,余音袅袅,诗词吟罢,口留清香。 这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这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食粮。 子孙代代无穷已,诵完经书唱诗词。 美好的人生是文采人生,美好的人生是诗意人生,让我们的人生多一些文采,让我们的人生多一些诗意吧!

山东省一年级传统文化教案《弟子规》(一)

《弟子规》(一) 教学目的:让小朋友了解为什么要学习《弟子规》?弟子规的大概内容是什么? 教学内容:学习《弟子规》的总序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教学重点;有余力,则学文 复习内容:上堂课的内容:中国人、中国心,中国的礼节——鞠躬,会表达自己的感情和需要。 讲解题目:《弟子规》——先介绍原文的出处。原名:训蒙文。顾名思义;教训启蒙幼童的文章。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内容采用《论语》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悌……等文字编写而成,后改叫《弟子规》。是启蒙学生、教育子弟,在家、出外接人待物应有的礼仪与规范。特别讲求家庭生活方面的教育。 教学方法:老师念一句,小朋友重复一句。也可老师念上句,小朋友念下句。 根据小朋友的接受能力确定学习时间,需要念几遍。 讲解内容: 弟子规——是(古代)小朋友必须要学习的内容。古人云:学有学业、退有居业。弟子规就是教育小朋友学习以外应该做到的事情。 圣人训——圣人是指古代有很高成就的人。比如:孔子、孟子等。我们一般人叫凡人、俗人,智慧不高就不能称为圣人。 训:可以做为准则的话。指圣人对我们的教诲。 首孝悌——首:首要、头,这里指第一件事,就是要孝顺父母。举例;父母生养我们、辛苦劳作,供给我们衣食住行。我们首先要孝敬他们。 悌:代表顺从兄长。兄弟姐妹友好相处也就等于孝顺了父母。 次谨信——次:次要、二,这里指第二件事。首先你做到了孝、悌,其次就要做到谨和信。谨:谨慎。做事要慎重小心。比如走路要遵守交通信号,做人也要按着准则去做。不能任意随便去做事。做事还要讲诚信。不能欺骗别人,讲信用。从小培养良好的品德,长大就不会染上不良的言行习惯。 泛爱众——泛:广泛。不是指单纯的情爱。人与人之间要有爱,更要爱世间一切众生、花草树木,小动物、小昆虫等。做人要有一颗仁爱之心。 而亲仁——仁:指同情友爱,仁慈之心。我们要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向他们学习,使自己也能成为一个具有仁爱之心的人。

中国传统文化地心得体会3篇

中国传统文化的心得体会 3 篇 传统文化的大众化、国际化和现代意识传播是提升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下面是 中国传统文化的心得体会,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篇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心得体会 中华传统文化是文明的结晶,通过学习中华传统文化,感想、体会颇深。 一是认识上的转变。在以前的学习和工作中从没有真正接触过国学方面的知识,只 知道是儒家学问,还有些封建思想意识,认为学这些也没有多大的用处,与自己的工作关 系不大。然而,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认识有了新的转变。我认为,国学博大精深、历史 悠久,几千年来一直是中国人安居乐业,安身立命之文化根基,也一直是中华文化 的精神脊梁。中国之所以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文化延绵五千年而没有中断的国家,正是因为有 如此深厚的国学文化作为支柱,这种文化一直贯穿于我们每个人的成长历程。 学国学是当今很热门的一个词儿,是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反思和正视。其概念广泛、内 涵丰富、分类多样,把我们祖辈们的经历、体验、方法以及感悟都融入在这些文字中,为我 们后人所一一品读,并领悟其中的奥妙。他们把这些经典留给我们,自然是希望我们代代相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开篇二是学习的重要。人的一生是从学习开始的,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即提出了以学习为乐事,反映了孔子一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注重修养,严格要求自 己的主张。一个人在生命的历程中,有很多不可知的部分,但是知识可以增长才干,知 识可以改变命运。因此,我感到爱学习是一种快乐,想学习是一种幸福,求知若渴是一 种喜悦。学习新知识,温习旧知识是一件让我们感觉愉悦的事情,学习能使我们提高素 质、增长才干。所以我们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 三是努力践行。孔子在《论语》这部书中,教给我们很多处世的方法,做人的规矩。这些道理看起来很普素,这些办法有时候在原则中透着一些变通。只要我们认真去学习、去思考、去感悟,就会明白其中的许多道理。在为人处世就知道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班会教案word文档良心出品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班会 一年级1班 活动目标: 1、让学生了解祖国的灿烂文化,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2、通过展示有关传统文化资料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内容,旨在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诚信教育等,做一个文明、有礼的好学生。 3、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和保护祖国传统文化的意识,从而激发对伟大祖国的挚爱之情。 活动准备: 1、了解有关民族传统文化,了解传统文化中丰富的内容。 2、课件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从古到今,中华民族创造了许多让炎黄子孙引以自豪的奇迹。从古到今,华夏大地涌现出了许许多多的艺术瑰宝。中国书法、篆刻印章、京戏脸谱、水墨山水画,让我们看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另外我国有各种各样的传统节日,各种礼仪和习俗。 二、提出问题:同学们在你们的理解中,中华传统文化有哪些内容呢? 1、学生谈自己的看法 2、课件出示,简单介绍中国的传统文化。 书法文化思想著作诗词文化铸造文化绘画作品雕刻文化建筑文化民俗 传统美德文化. 教师在介绍传统美德时注意区分两个“恭”的区别第一个是“恭敬”第二个是“谦恭”。 3、归纳中国传统文化的几方面内容。 (1)传承千年的传统美德: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忠孝勇恭廉(2)各种形式的文化艺术:古文、诗、词、曲、赋、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书法、对联、灯谜、酒令、歇后语等; (3)传统节日:正月初一春节(农历新年)、正月十五元宵节、四月五日清明节、五月五日端午节、七月七日七夕节、八月十五中秋节、腊月三十除夕以及各种民俗等。 4、提出问题我们应该如何学习传统文化,具体又应该学什么? 5、教师:孔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曾子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然而,在这所讲道义背后,在一桩桩英雄事迹之中,始终有一个传承千年的精神内容存在,这便是—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一个在民族适应环境,改造世界的长期发展历程中,表现出来的优秀思想、高尚品格和坚定志向。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 6、教师揭示: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外在表现形式。中华传统文化的精

杂技的含义和种类

杂技的含义 中国杂技是历史悠久的传统表演艺术之一。广义的杂技是各种超常技艺的统称,古代又称为“杂伎”、“杂技乐”。在原始艺术综合发展的阶段,它与乐舞不分,成为当时文化的主导。在汉代(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的百戏、唐代(公元618~907年)的宫廷中,它与乐舞一样,大展华彩、辉煌鼎盛。宋元(公元10~14世纪)以后,随着古典舞受轻视,杂技也沦落江湖,被视为下九流。但一些前朝绝招妙活,依然代代相承,而且精益求精。中国杂技艺术在清末民初,流传海外,饮誉欧美。 :“在新石器时期原始部落氏族盛会中表演的十字形猎具, 技第一个节目叫《飞去来器》。从第一个杂技节目的诞生,距今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古老的杂技艺术,以它独特的表现方式,再现了中华民族勤劳、勇敢、向上的优秀思想品格。所以,应该自豪地说,中国人创造了杂技,杂技让国人和世人为之震惊。因为有了杂技,人类超越自我的生存理念得以升华。 杂技的种类 顶技是杂技艺术中的一项技艺科目。演员用头,额或鼻顶棍棒,或用口衔棍棒,在棍棒顶端置灯、瓶、缸、桌、碗,蛋等光滑易碎或笨重的物件,以显示演员掌握物体重心平衡的技艺。复杂的有在一根棍棒上摆列几层玻璃杯,灯盏,鸡蛋等等。有的演员并同时表演手技或吹奏乐器。 马戏原为古代一种技艺。唐宋(7~13世纪)时,马戏专指驯马和马术表演,相当流行。现在马戏成为各种驯兽乃至杂技表演的统称。表演形式大都为马术以及演员指挥经过驯练的各种动物,表演各种技巧动作,并穿插杂技和丑角的表演。一般在广场或特建的马戏场,大型篷帐中演出。 吊子杂技节目。于高空梁柱悬挂两根绳子或铁索,下端系横杠,形似秋千,名为“吊子”。演员在吊子上荡前荡后,做出双足倒钩,凌空旋转等动作。吊子节目花样繁多,有“头顶吊子”,“空中坐椅”等。也有相对悬挂两副以上吊子的,由两个以上演员表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养成文明礼仪习惯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养成文明礼仪习惯 我国自古有“东方礼仪之邦”美誉,礼仪一直被当作人生的基础课程,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也是文明礼仪发展史。孔子曾说过:“不学礼,无以立”。人在社会中生活,必须学会讲究礼仪,才能立足于社会。文明礼仪要注重平时,从小培养,形成良好习惯。有句老话:“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小学阶段是进行文明礼仪教育的最关键的时期。我校的基于传统文化的礼仪教育正是通过中国传统文化对小学生进行礼仪教育,来加快促进学生健全人格、全面健康成长,影响学生的一生一世。在学校的“学校现代公民教育的实践研究”之“基于传统文化的礼仪教育行动研究”子课题研究带动下,作为班主任,我的具体做法是: 一、积累传统礼仪文化,渗透文明礼仪教育之根本。 从诵读《三字经》《弟子规》《论语》等国学经典入手,渗透文明礼仪之根本教育。 《三字经》《弟子规》孩子们虽然在一、二年级时已经背诵过了,但是当时是否理解了呢?却不得而知。现在重新复习诵读,五年级的孩子很快就理解了其中的含义。在此基础上让孩子们每周诵读五条《论语》,他们就能轻松,愉快地完成任务。在诵读的过程中,他们惊奇地发现:原来《三字经》《弟子规》里的很多内容大多都来自于《论语》。比如:《论语》中的“有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与?”与《弟子规》中的“弟子规,众人训,守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都讲到了“孝悌”是做人的根本。就这样,他们一边背诵,一边联系旧知,熟记了诵读的内容,加深了理解,渗透了做人的根本——仁、义、礼、智、信。在诵读这些国学经典中传承了我国文明礼仪的文化,明白了许多做人的根本。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促进文明礼仪行为习惯养成。

主题队会教案: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志

主题队会教案: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志 Teaching plan of theme team meeting: carrying forward Chines e traditional culture 编订:JinTai College

主题队会教案: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志 前言: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本教案根据教学设计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活动目的: 通过展示有关传统文化资料,让学生了解祖国的灿烂文化,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并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和保护祖国传统文化的意识。 活动人员:六年二班全体师生。 一、中队长报告人数 二、全体起立,出旗 三、全体队员唱《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 四、活动过程 (一)宣布主题:

主持人甲:从古到今,中华民族创造了许多让炎黄子孙引以自豪的奇迹。 主持人乙:从古到今,华夏大地涌现出了许许多多的艺术瑰宝。 主甲:中国书法、篆刻印章、京戏脸谱、水墨山水,让我们看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 主乙:秦砖汉瓦、万里长城、中国瓷器、园林建筑,让我们感受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主甲:另外我国有各种各样的传统节日,各种礼仪和习俗…… 主乙:每个地方还有自己的民族特色。 主甲:同学们,你们想了解一下中国的传统文化吗? 甲、乙主持人:六(2)中队“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主题队会现在开始!今天我们将以“志”字为主要内容来了解中华传统文化。 (二)了解“志”的涵义

《弟子规》与传统文化教育

《弟子规》与传统文化教育 百川爱心的目的: 1.资助困难学生 2.传统文化宣传——让大家的获得幸福人生 一.为什么要认识传统文化,学习传统文化 国学是经典,传统文化来源于国学。 把国学经典落实在自己生活中,就是传统文化。传统文化分: 儒——孔孟之道——人际关系学 儒:学人人需要学的知识,做人人需要的人。《弟子规》是儒家学说的根基,来源于《论语》,改编自《小学》。也就是人们的基本行为规范。 现代社会不需要人材,需要人! 没有品德只有才能的人——危险品 只有享乐,败金,自私自利 学过传统文化《弟子规》的孩子,有三个特点:1.记忆力好心底清净没有社会污染一心向学2.很懂礼貌懂得孝亲尊师待人接物很有分寸3.成绩好 为什么老师先学? 由老师来传承

明仁天皇名字:明明德,懂仁爱的意思 去年大地震后,以国礼请中国儒释道大德,请教如何用中国传统文化恢复日本经济。 70年代75位诺贝尔得奖主发表联合申明: 人类如何生存于21世纪?只有回到2500年前学习孔孟之道。 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断代已经有100多年。 家庭和谐,子女教育,人生困惑。。。传统文化甚至是《弟子规》里都有解答。所以老师先学,是让老师门先受益。只有老师受益,才能影响到孩子们。 我们的传统文化不是谁发明的。而是我们的祖先发现的。发现了天地自然万物运行的正常规律。而后告诉我们后代子孙人如何适应自然,和谐生存之道。 二.怎么把《弟子规》落实在学校教育生活中《弟子规》是用来教导孩子如何待人接物,应对礼仪等好习惯。 1.掌握正确的读诵方法 误区:把《弟子规》当成管理工具。来压制孩子。要求孩子们背诵。背诵只能是让孩子“长浮华,成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班会教案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班会教案 一、活动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让学生了解祖国的灿烂文化,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2、通过展示有关传统文化资料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内容,旨在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诚信教育等,做一个文明、有礼的好学生。 3、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和保护祖国传统文化的意识,从而激发对伟大祖国的挚爱之情。 二、活动准备: 1、了解有关民族传统文化,了解传统文化中丰富的内容。 2、图片,文字资料。 三、活动人员:全校师生。 四、活动过程: 1、宣布主题:“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队会现在开始! 2、活动开始: 同学们从古到今,中华民族创造了许多让炎黄子孙引以自豪的奇迹。从古到今,华夏大地涌现出了许许多多的艺术瑰宝。中国书法、

篆刻印章、京戏脸谱、水墨山水画,让我们看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另外我国有各种各样的传统节日,各种礼仪和习俗…… 然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内容是倡导:“富强、民主、文明……”?这24字可以大致概括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意。 3、同学们,我们怎样才能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呢?下面我们来看看……(爱国篇、诚信篇、友善篇)。同学们,从今天起,我们倡议: (1)遵守纪律,文明有礼不破坏校纪、班规,热爱我们的国家。 (2)团结友爱,帮助有需要的同学。 (3)努力学习,积极上进,争取长大以后为国家做贡献。 (4)班干部起好带头榜样作用,认真工作,管理班级;值日的同学认真完成值日任务。 每个人都承担起自己的人物,这就是爱。在家爱家,在学校爱学校,在班级爱班级,这样,我们都可以做到爱国。 教师总结:也许我们每个人的力量都是都很小,但每个人都拿出一点点爱,汇合起来,就是大大的爱。在班集体中,老师期待大家每个人都发挥自己的长处,贡献出自己的一点点力量,那样我们的班级就有大大的力量。大家知道,我们伟大的祖国拥有数千年的传统文化,五彩缤纷的文学遗产,让我们领会了博大的情怀,感悟精深的文化。作为新世纪的主人,我们不仅要继承和弘扬优秀的文化传统,而且要谱写更新更美的篇章。

关于中国传统文化演讲稿五篇

关于中国传统文化演讲稿五篇 导读:本文是关于关于中国传统文化演讲稿五篇,希望能帮助到您! 中国传统文化演讲稿篇一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这朗朗上口的经典诗文《弟子规》一直被我们全市的中小学生诵在口里,记在心间。 在一遍遍诵读中我们潜移默化地知礼仪、懂道理、亲师友、孝父母、爱读书、讲诚信……《弟子规》就像阳光温暖着我们因被爱得太多而日渐冷漠的心灵;《弟子规》就像灯塔指引着我们被电视、网络迷惑了的宝贵的理想;《弟子规》就像甘泉滋润着我们小树一样飞快成长的身心。我们在每一段,每一句中汲取着中华传统文化的营养。今天我要演讲的题目就是我感受最深的一方面------诵经典《弟子规》做守信好少年。 故事中就有许多让我们深受启发的,其中《曾子杀猪》的故事最为典型。曾子,又叫曾参,春秋时期鲁国人,是孔子的弟子。曾子深受孔子的教导,不但学问高,而且为人非常诚实,从不欺骗别人,甚至是对于自己的孩子也是说到做到。有一次,曾子的妻子要上街,儿子哭闹着要跟去,妻子就哄他说:“你在家等我,回来给你杀猪炖肉吃”。孩子信以为真。妻子回来,见曾子正磨刀霍霍准备杀猪,赶忙阻拦说;“你怎么,你真的要杀猪给他吃?我原是哄他的”。曾子认真地说:“对小孩子怎么能欺骗呢?我们的一言一行对孩子都有影响,我们说了不算数,孩子以后就不会听我们的话了”。他果真把猪杀了。曾子言传身教以身作则,为后世传颂。

古人一诺千金,言而有信为我们做了榜样,而现代的人也因为同样诚实守信告诉我们投机取巧的后果。一个士兵,非常不善于长跑,所以在一次部队的越野赛中很快就远落人后,一个人孤零零地跑着。转过了几道弯,遇到了一个岔路口,一条路,标明是军官跑的;另一条路,标明是士兵跑的小径。他停顿了一下,虽然对做军官连越野赛都有便宜可沾感到不满,但是仍然朝着士兵的小径跑去。没想到过了半个小时后到达终点,却是名列第一。他感到不可思议,自己从来没有取得过名次不说,连前50名也没有跑过。但是,主持赛跑的军官笑着恭喜他取得了比赛的胜利。过了几个钟头后,大批人马到了,他们跑得筋疲力尽,看见他赢得了胜利,也觉得奇怪。但是突然大家醒悟过来,在岔路口诚实守信,是多么重要。 两个小故事,一个大道理,就是要告诉我们少年儿童从小养成诚实守信的好习惯,生活和学习中要遵守时间,与同学朋友交往时要真诚友爱,答应父母老师的事要努力做到,对待自己也要实事求是。墨子说过“言不信者,行不果。”只有我们言而有信才能取得学业的进步和未来的成功。所以我希望同学们和我一起时时诵读《弟子规》,事事践行《弟子规》,争做新时代的守信好少年。 中国传统文化演讲稿篇二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 我是来自***。今天,我要演讲的主题是:弘中化传统文化,展名校学子风采。 浩瀚苍穹,蔚蓝天空,孕育了华夏五千年古老璀璨的历史与文明。“路漫漫其修远矣,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激励着多少中华儿女立志成才,报效祖国。“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的教诲激励和成就了多少中华伟丈夫,民族大英雄。还有岳飞精忠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