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中的人的因素

安全生产中的人的因素
安全生产中的人的因素

安全生产中的人的因素

构成生产安全事故的要素大体有人、机和物三类。下面浅析安全生产事故中“人”的因素。

生产安全事故统计表明,在生产中因人为因素造成的事故占了极大的比重。人为因素大致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员工的管理

“管理”简而言之就是“管”人“理”事。

“管”涉及范围很广:建立安全监察机构,制定各种法规;定期开展安全活动(如安全月、夏季百日安全竞赛活动),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指导;定期召开安全工作会议,定期下发安全指导文件,交流经验,提出问题,确定一段时期内安全工作的重点等等。从公司安全管理角度来讲,设立公司安全机构,在分场设立专职或兼职的安全员分级管理;明确各级领导直至每个员工的岗位安全职责;加强每天巡回检查,消除隐患;定期对职工进行安全培训等等,是“管”不可缺少的部分。

就“理”而言,理事需要“精明”地“理”:精打细算、精益求精、明明白白。“精打细算”要从生产的统筹安排上着手,分清轻重缓急,确定阶段性的理事重点和难点,扎实有序推进;“精益求精”要从生产中的“老问题、小地方”上着手,从生产中耗费物力、精力和财力多的设备或操作着手,从生产中有重大安全隐患的地方着手,向技改要安全,向技改要效益;“明明白白”要从员工理事的“质”

和“量”上进行公开、公平和公正地监督,赏罚分明,敢于担当,想方设法实行工作量化考核,把当班纪律好的和差的区分开来,把工作积极主动的和马虎懒散的区分开来,把业务技能高的和低的区分开来,把工作量大的和工作量小的区分开来,弘扬正气,变“要员工做事”为“员工要做事”,变“做好做坏一个样”为“做好做坏大不一样”。

“管”和“理”是相辅相成的,“管好人”能够促进“理好事”,“理好事”同样有利于“管好人”,而“管好了人、理好了事”就能确保生产安全。反之,如果“管人”时管得不到位或“理事”时理得不仔细、不公正,那么在生产中就会埋下安全隐患,出安全事故的概率自然也就高了。

■1999年6月28日,牡丹江第二发电厂室外电缆沟发生电缆着火,将电缆沟内部分电缆烧损,造成220kV失灵保护电缆芯线短路,保护出口动作将220kV甲、乙母线上的全部元件及运行中的3台机组全部跳闸,致使发电厂与系统解列,1l0kV系统失去外来电源,最终导致全厂停电事故。

事故分析认为该厂电缆沟内一条220kV动力直流电缆存在着机械损伤或质量缺陷,运行中发生绝缘击穿,短路拉弧引起着火是起因,而事故扩大的直接原因是管理不到位:一是该厂电缆布置混乱,没有分层布置,且没有采取分段阻燃或涂刷防火涂料,导致电缆着火事故的扩大,烧损控制电缆,保护动作使全厂停电;二是该厂5号机组厂用VB段的电缆沟与室外电缆沟交界处封堵不严,室外电缆沟电缆着

火的烟气在风的吹动下窜人VB段母线室,造成室内开关柜内元件严重污染,绝缘大大降低,甚至丧失,大部分需要更换或清洗,造成了对电气设备的二次危害。

人们常说,一个企业一两年不出安全事故应该得益于侥幸,三五年不出安全事故应该得益于企业的安全管理,常年不出安全事故应该得益于企业的安全文化。由此可见,安全管理任重而道远。

(二)员工的违章

违章按其表现形式大体可分为过错、有章不循和胡作乱为三类。

1、过错——

按错了电钮,拉错了闸刀;用错了焊条,上错了垫片;阀装反,线接错;供热压力高时该关减温减压电动门却误关了旁边的排汽电动门;停机时该操作#4机电位器却错误操作旁边盘上的#3机电位器;断煤时该按振荡器按钮却误按了旁边的主汽电动门关闭按钮等等都

属于“错”的范畴。■1986年4月,佳木斯发电厂7号机组起动并网后,在投入1号冷油器时由于运行人员误操作,即误将冷油器油侧出口门关死,造成了机组轴承烧损事故的发生。这就是“错”的实例。导致出错的原因大致有以下三个方面:

(1)主观上:或麻痹大意,或急躁慌张,或判断失误等等。

(2)客观上:易出错误的地方,一般都有某种相似处。一组并排相同的按钮,一排几何形状相同的阀门,一排颜色形状相同的开关柜,外观相近的材料、药品等等,在标记、符号、颜色不辨清的情况下,

操作时往往容易出错。一般电厂发生过的典型的误操作事例大体上符合这种情况。

(3)人们在相互联系时,使用语言不准确容易出错:比如在电话里讲地方话的员工和讲普通话的员工进行工作联系时要注意,地方话和普通话有时候音近字不同,一“音”相近,语意或许正好相反,又比如在紧急情况下进行工作联系时也应特别注意;在使用手势联系时,手势错误或者不清,也是出错的一个原因。■某单位进行吊装作业时,负责传递信号的两个人,忽然争吵起来,吵着吵着其中一个人作了一个类似向上的手势,远处开卷扬机的人看见了,误认为是启动信号,于是就立即开动了卷扬机,结果把一个正在处理故障的员工的手指压断了。

2、有章不循——

■1989年6月1日19: 35,抚顺电厂23号锅炉粉仓粉位到零,在锅炉点火时,锅炉分场主任违章指挥作业,在煤粉仓温度83t和火源没有消除的情况下,决定强行向煤粉仓送粉,并在送粉前开吸潮管通风,促成了爆炸条件的成立,导致煤粉仓发生爆炸事故。同时,在爆炸时防爆门未破,人孔门鼓开,煤粉火焰喷出并充满44号段输煤间,气浪将南北隔墙冲倒、西墙移位,并将正在进行送粉操作的2人烧成重伤。这是典型的“违”的实例。下面主要分析一下违章的原因:

(1)图省事、怕麻烦。设备停电时不按程序进行,该开票的不开票,该主动联系的不主动联系,该上绝缘隔板的地方不上绝缘隔板,人为留

下许多隐患。开机前不作周密细致的检查,准备工作不扎实,升温、升压、升速,不按规定步骤进行。另外,在正常生产中,不进行巡回检查,甚至在岗位上睡觉,或者“串岗”、“脱岗”,以至于生产中的隐患不能及时发现。检修登高作业时,为了省事,不搭脚手架,随便在高空的管道上爬来爬去;在高处清理物品时,随手往下扔等等。■1995年6月,沈海热电厂发生2号200MW机组高压转子弯曲事故。其事故原因一是高压内缸上、下壁温度测点损坏,起动中无法监视高压内缸上、下壁温度变化;二是冲转前,机侧主蒸汽温度只有200/220℃,暖管时间短,而在主蒸汽压力 1.6MPa下对应的饱和温度为204℃,过热度只有16℃,导致汽轮机进水,高压内缸上、下缸温差增大,从而造成了高压转子弯曲事故。

(2)抢修作业、检修临近下班时间、操作临近就餐时间等等忙着赶时间。设备还未停电,就开始检修工作;明知容器内部温度尚高、压力尚存,明知设备内尚存可燃易爆气体,不采取严密的措施,就开始冒险作业;或者是对周围情况心中无数,就盲目抢修;启停、隔离操作时简化手续抢时间。

(3)把日常生活中的习惯带到工作上。很多工厂一个平时吸烟的问题,一个在生产场所戴安全帽问题,都成了老大难。再如长辫不盘在工作帽内、穿背心、高跟鞋上班等等。殊不知,安全帽可挡住飞来横祸,安全带牵挂着你的平安,而长辫子被转动的机器绞住拉脱头皮,不治丧命的事故也时有发生。

(4)遗忘和大意。■1991年上海高桥电厂一台50MW机组在正常停机的过程中,忘记先关闭工业抽汽热网电动隔离门,逆止门联锁保护也未投入,而机组打闸后逆止门又未能关闭,致使热网蒸汽倒流进入汽轮机,引起机组严重超速,造成了轴系断裂事故。

3、胡作乱为——

(1)自以为是。对单位采用的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或新设备自己还未掌握其安全技术特性就乱操作;或因未认真进行交接班,对上个班的系统、设备运行情况不甚了解,且不进行细致检查就自以为是地进行操作;或对自己曾经熟悉的设备不分析其目前状况就想当然地操作,或是设备某些重要缺陷未消除而强行启停等等。■1999年阜新电厂发生200MW机组轴系断裂事故。运行人员在主油泵轴与汽轮机主轴间齿型联轴器失效、机组转速失去控制,并在无任何转速监视手段的情况下再次起动,从而引发了轴系断裂事故。

(2)不遵循规程。■通辽发电厂发生1号汽轮机严重损坏事故。1987年9月,通辽发电厂1号200MW机组在运行时出现轴向位移突然增大,保护动作使机组跳闸。在未查明原因的情况下,人为地解除了轴向位移保护,又两次强行起动,结果导致设备严重损坏和事故扩大。■1981年清河发电厂发生7号机组(200MW)除氧器爆炸事故。1981年1月11日,7号机组正常运行负荷200MW,在除氧器水位低的情况下,补充大量低温水,运行人员违反规程采用2.4MPa压力的二段抽汽加热(要求负荷大于150MW采用三段抽汽),当停止大量补水后,未关闭汽源,造成了除氧器超压,安全门虽然动作,但排汽量小于进汽

量,压力继续升高,致使除氧器爆炸。事故造成设备和厂房严重损坏,并造成9人死亡,5人受伤。

(三)员工的知识和技能

1、对生产中使用的各种物质组成、性质缺乏认识。■1993年9月,浑江发电厂发生5号200MW汽轮发电机组漏氢着火事故。其事故原因是检修工人对石棉垫和胶皮垫的差异性能认识不足。在机组大修时,将密封油冷油器滤网端盖的石棉垫更换为胶皮垫,机组投入运行后,胶皮垫在压力、温度和腐蚀介质的作用下损坏,致使密封油系统发生泄漏,密封油压下降,虽然直流油泵联起也不能满足发电机氢压的要求,最终导致氢气从发电机端盖外漏,被励磁机自冷风扇吸进滑环处,引起氢气着火,

2、对生产时必须掌握的安全常识、专业知识缺少了解。如高空作业安全带不扣牢、安全帽不佩戴等等。大家都知道,企业管理人员对专业知识掌握的深度和操作工人技术熟练程度,直接影响生产的稳定,影响对事故的分析判断和处理。■1996年石景山热电厂发生4

号670t/h锅炉超温、超压事故。1996年3月13日00:29,4号机组由于直流控制电源总熔丝熔断,造成直流操作电源消失,4号机组跳闸,汽轮机主汽门关闭。因“机跳炉”联锁未投入运行,机组甩负荷后燃料没有联动切断。运行人员在事故处理过程中,尤其当手动开启脉冲安全门锅炉压力不降时(四个主蒸汽系统的安全门拒动),没有按规程果断切断制粉系统,致使锅炉承压部件严重超温、超压(最高主蒸汽压力达21.3MPa、主蒸汽温度达576℃,而额定过热器出口压

力为13.7MPa、汽包压力为15.88MPa、主蒸汽温度为540℃)。因此,公司各专业扎实进行技术问答、运行分析和事故预想将有助于各岗位专业知识、生产技能的巩固和提高。

3、对生产现场的周围环境缺乏了解。比如检修时你工作范围内有没有缺盖板的井、坑、孔、洞、沟?你的头顶上有无敞开的“升降口、大小孔洞”等有可能掉落意外物件的“天窗”?你所依靠的“楼梯和平台”的架杆牢固不牢固?合不合规范?你要启动的那台电机上确定已联系好无人在工作?你要开关的这个阀门,确定对生产或检修工作没什么影响……,如果对诸如此类的情况不甚了解,那就千万别急着动手。

4、对生产中的操作常犯经验主义错误。犯经验主义错误的人往往按印象办事,对事物的认识不够全面:如只注意大的,忽略小的,而事故偏偏就出在细枝末节上;如只注意难的,忽略容易的,而事故往往发生在某些常见的事情上;如只注意开头,忽略收尾,而事故偏偏就出在快要竣工的时刻等等。■1999年7月21日,石景山热电厂发生带地线合隔离开关造成全厂停电的重大事故。7月21日,在2212—5断路器检修工作结束后,发现2212—5断路器电动合切不灵。在处理该问题的过程中,由于继电保护工作人员在没有搞清现场电气设备接线和有关安全措施的情况下,没有认真核对图纸及现场设备,仅凭印象认为闭锁2212—5操作回路的触点在2212—4断路器合闸接触器上,并在无人监护的情况下,随意操作,擅自合上2212—4断路器操

作小开关,改变了现场的安全措施。又随意将接触器捅到合闸位置,从而导致了带地线合隔离开关造成全厂停电重大事故的发生。

5、对生产玩忽职守,人为造成或扩大事故。■1983年6月,清河发电厂发生7号汽轮机转子弯曲事故。其事故原因是由于在停炉操作尚未全部结束,而锅炉正在补水过程中,运行人员工作不负责任,将锅炉补水变成了满水打压,使低温蒸汽进入汽缸,在上、下缸温差增大,汽缸、隔板套变形,动静部分间隙变小的情况下,仍按照正常工况起动,结果造成了高压转子发生永久性弯曲事故。而且在起动过程中,机组发生剧烈振动后,运行人员在没有查明原因的情况下,又两次强行起动,加重了设备的损坏程度。

(四)员工的素质

1、思想素质

指挥者的官僚主义、独断专行、违章指挥和操作者的不负责任、擅离职守、违章操作,不是直接酿成事故,便是播下了事故的种子。一旦出了事故,又想尽办法隐瞒事故真相,或知情不报,或弄虚作假。这些都是从业人员思想素质不高的表现。■如某化工厂领导,不听工人劝阻,强行把一个常压的碳铵结晶器,改为在七个压力下使用。加压时法兰漏气,顶盖变形鼓起,于是强令把顶盖焊死,并在顶盖上加一根槽钢补强,工人不敢操作,工段长和一名副班长亲自开车,结果,在爆炸声中两人同归于尽。

2、身体素质

(1)身体疲劳。身体疲劳时大脑处于抑制状态,指挥失调,不是出错,就是力不从心,此时勉强工作最易出事。■如某厂有个青年工人夜八时下班后到未婚妻家叫上女朋友上街置办结婚用具,一直忙到晚上九时。休息了两个小时又上夜班,由于过度疲劳,上班十分钟以后,掉到原矿翻板机中,接着滚落到破碎机里被活活绞死!

(2)老弱病残者。身体素质的差异导致其做普通人同样的工作时有较高的出错概率。

企业中人的因素

企业中人的因素 下面的话已成为老生常谈,即工业已拥有为人类的物质利益而利用自然科学和技术的基本方法,而我们现在必须学习如何利用社会科学来使人的组织变得真正有效。 现在的社会科学在一定程度上处于30年代物理学对原子能认识的水平,我们知道,过去关于人的本性的假设是不恰当的,而且在许多方面是不正确的,我们越来越确信,在适当的条件下,人在组织环境中可以发挥出难以想象的创造性能量。 我们还能告诉工业管理部门如何以简单的、经济的方式去应用这类新知识。我们知道,为了发现如何在工业人力组织方面应用这种日益增长的知识,管理部门还需要进行长年的探索和花费极大的发展研究以及伴之以大量的创造性想象。 一种新的管理理论 我们需要一种对人进行管理的不同的理论。这种理论的基础是关于人性和人类动机的更恰当的假设,我愿冒昧地提出这种理论的要点,如果同意的话,我们把它称为“Y理论。” (1)管理部门要为经济目的而安排生产企业的各项要素,如货币、物质、设备、人员。 (2)人们并非天生对组织需要采取消极或抵制态度,他们所以这样,是由于在组织中的经验所致。 (3)激励、发展的潜力、承担责任的能力、为组织目标而奉献的意愿,所有这些都现存于人们的身上,而不是管理部门赋予的,管理部门的责任在于使人们有可能认识到并自己去发展人的这些特性。 (4)管理部门的极为重要的任务是安排合适的组织条件和动作方法,使得人们能够通过使自己的努力符合组织的目标而最好的实现自己的目标。 这主要是一个创造机会、发挥潜力、排除障碍、鼓励成长、提供指导的过程。这就是德鲁克所说的“目标管理”。它与所谓的“控制管理”正好相反。它并不象X理论的‘温和“做法那样具有放弃管理、缺乏领导、降低标准或其他常出现的特点。 迈向正确方向的步骤 让我们记住,理论的应用总是缓慢的,进步通常是微小的、一步步取得的。同Y理论完全一致的某些革新思想目前已有一些成功的应用。 (1)分权和授权 这些措施使人免受传统组织过严的控制,使他们有一定程度的自由来指挥自己的活动,承担责任,而且很重要的是去满足他们的自我需要。在这方面,组织结构扁平的希尔斯公司提供了一个有趣的范例。它迫使人们实行“目标管理”,因为它扩大了向每一位经理报告工作的人数,直到该经理无法用传统方式来指挥和控制他们为止。 (2)工作扩大化

浅谈煤矿安全生产中人的因素(最新版)

浅谈煤矿安全生产中人的因素 (最新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enterprise production management. The object is the state management and control of all people, objects and environments in production.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228

浅谈煤矿安全生产中人的因素(最新版) 大家都知道,近期煤矿安全事故频发,重特大事故不断,国家和社会高度重视煤炭行业安全问题。这里想就煤矿安全生产中人的因素,谈谈自已的一些看法。 一、人是煤矿安全事故最关键的因素。 从理论上分析,发生事故的原因主要有4类因素。一是人的因素,包括人的知识、技能、意识、观念、态度、道德、伦理、情感等。据统计,各类事故中人为因素造成的约占70%以上。二是技术因素,包括工艺、设备、监测、应急系统等。三是环境因素,包括自然环境、人工环境、综合环境等。四是管理因素,包括体制、法制建设、管理措施等。不难看出,人是安全生产中最关键的因素。 近期连续发生的大平、陈家山、孙家湾矿难也允分证明了这一

点。这些矿都是年产100万吨以上的现代化矿井,无论安全装备还是安全资金投入都可以说是国内一流的。然而,瓦斯爆炸事故却还是频频发生,当中央电视台记者采访陈家湾煤矿矿难时,几位井下工人却说,为了防止瓦斯超限监控系统报警而影响多出煤,一些人竟将瓦斯探头用塑料包住不让报警。试想,在一场战斗中,士兵手中拿的都是先进武器,但就是不瞄准敌人射击,乱放空枪,或根本也不开枪,这样的士兵能打胜仗吗? 因此,只有牢牢抓住“人”这个最关键的因素,才能根本扭转煤矿安全生产的被动局面。 二、如何发挥人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作用。 1、首先,加强全体从业人员安全培训教育。 人的行为是受意识支配的,在煤矿安全生产过程中人的安全意识如何,人的安全知识多少,人的安全防范能力高低,直接决定其安全行为,直接影响安全效果,对安全生产起决定性的作用。在煤矿安全工作中必须首先加强对所有从业人员的安全培训教育,不断强化人的安全意识。提高人们的安全文化素质,增强防范意识,才

企业管理中为什么要引入激励

序言 人力资源是现代企业的战略性资源,也是企业发展的最关键的因素,而激励是人力资源的重要内容。企业要吸引优秀人才的加入,要激励自己的员工更加努力地工作,更好地发挥创造力,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就需要灵活有效地运用激励理论,以各激励的科学与否,直接关系到人力资源运用的好坏。很多企业都有人才外流现象,留不住人才已经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有效的激励正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 一、企业管理中为什么要引入激励 其二,激励可以挖掘人的潜力,提高人力资源质量。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威廉·詹姆士研究发现,在缺乏激励的环境中,人的潜力只能发挥出20%一30%,如果受到充分的激励,他们的能力可发挥80%一90%,由此可见,旨在调动人的积极性的激励是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的基本途径和重要手段。企业每个员工的潜力都是巨大的,其潜在的绩效也是巨大的。因此,企业需要运用激励机制,最大程度地挖掘员工的潜力,提高人力资源的效益,才能在整体上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二、激励理论在企业管理中的运用 在企业管理工作中,把企业目标变成每个员工自己的需要,把集体利益与满足员工个人需要巧妙地结合起来,使他们积极自愿地工作,这是企业管理和管理者一项重要任务。正确地运用激励理论,可以有效地帮助管理者通过激发员工的动机,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从而完成管理工作的各项任务,研究激励理论最终目的也是服务于社会实践,在企业管理及各种管理中得到具体应用,并在实践中加以丰富和发展。要在企业管理工作中正确地运用激励理论对员工进行激励,服务于企业管理,一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 其一、企业管理者需要深入地了解员工的心理需求和人格类型。鉴于人的动机是由需要引起的,对于管理者来讲,首先要准确的了解员工的需求,例如,政治上进步的需求、发挥才能需求、尊重和荣誉的需求等。管理者可以根据种种不同

《安全管理》之影响航空运输安全的三大人为因素

影响航空运输安全的三大人为因素 随着飞机的出现,交通运输的模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航空运输以方便、快捷的优势吸引着大量的旅客。世界间的距离随之“缩短”,朝发夕至已成为不争的事实,然而航空安全一直是困扰着人们选择出行的一大难题。在航空运输发展的初期,由于科学技术较为落后,因飞机本身的机械故障而引发的飞行事故居高不下,占据主要原因。近几十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新材料的大量使用,飞机已是高新科技的代表作,自身的安全系数不断提高,由于人为因素而造成的航空事故比例大大增加。据统计数字显示近七成事故由人为原因导致,成为制约航空安全的最大障碍。这一现象已引起业内专家的高度重视,于是逐渐探索出通过加强机组资源管理,从而有效降低人为因素的不安全隐患,达到提高航空安全水平的目的。 航空安全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人、机、环境三大环节,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运行环境的不断完善,人为因素已成为制约航空安全水平的首要环节。 影响航空安全的三大基本人为因素 一、技术因素: 众所周知,航空器是诸多尖端科技的综合产物,以高速安全的特点帮助人类实现了许多梦想、缩短了世界各点之间的距离、加强相互之间的联系、加速了社会文明的发展。在享受这些便捷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意识到它的复杂性和挑战性,航空人员是不同于一般群体的特殊人员,航空器的特点决定了他们必须具备高度的专业素质和精湛的驾驶技术,不但要全面了解相关学科的专业知识还要对航空器的工作原理谙熟于胸,不但要熟知各个系统还要在出现异常时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但要能够熟练操纵飞机做各种机动而且还要能够从容应对特殊情况的发生,发扬人的聪明才智发挥飞机的最大性能从而确保航空安全。 从我国培养飞行人员模式的变化即可看出对从业人员要求的不断提高,中国民航飞行学院是培养飞行员的摇篮,其前身仅为一般的技术专科学校,随着民航的不

安全管理中人的因素

安全管理中人的因素 公路水运工程安全事故的发生并非偶然的,有着诸多方面的原因,其中人的因素不容忽视。但其中我认为主要可以分为两个层次:首先是管理层次。作为一个路桥企业的管理层,对安全事故都是有着深刻教训的。桥梁施工过程中危险因素很多,危险源也很多,这些年国家也出台了不少有关这方面的法律法规,有力的扼制了工地群死群伤等恶性事故的发生,但是并未从根本上使安全形势得到好转。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企业的管理层必须在工期进度和安全生产之间作出艰难的选择。以桥梁施工为主的单位,往往每一项工作都存在风险,按照现代安全管理的理念,必须在安全处于可控之后才能进入下一道工序。可是这是要花大量时间的,有时占到我们正式工作的三分之一。虽然大家都清楚,安全生产是所有工作的前提,但有时在巨大的工期压力之下不得不选择进度。这时安全隐患也就如影随行,安全事故的发生也就不可避免了。 安全生产的第二层次应该是操作层。作为一个大型企业,随着社会化的进程,企业规模日益壮大,管理层和劳务层也逐渐分离,实际操作者都是农民工弟兄。他们流汗甚至也流血。但不容置疑的是农民工素质参差不齐,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只是关注能不能及时足额拿到钞票,至于安全,他们考虑是很少的。其实,我们国家这些年相继出台不少保障农民工权益的法律法规。作为一个大型企业,也有着一套完整的安全管理的办法和手段。一个农民工从入场到上岗是要履行很多手续的。但我们不得不承认,实际工作中仍存在着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现象。

这是我们作为一名管理者的一个失败,因为我们没有让操作层牢固树立安全意识,没有使他们真正做到我要安全。这是管理层长期要面对的一个问题。当然可以肯定说,我要安全、人人要安全的局面迟早会到来。 其实安全问题还有很多的层次,还有很多的因素,但归根结底,还是人的问题,只要管理层和操作层都真正认识到安全对于人的生命有多么重要的时候,才能杜绝说起来什么都要,做起来什么都不要情况的出现,才能使得安全生产不会成为一句空话。

浅析安全生产事故中人的因素

××××有限公司××年××季度安全宣传资料 浅析安全生产事故中人的因素 构成生产安全事故的要素大体有人、机和物三类。下面浅析安全生产事故中“人”的因素。 生产安全事故统计表明,在生产中因人为因素造成的事故占了极大的比重。人为因素大致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员工的管理 “管理”简而言之就是“管”人“理”事。 “管”涉及范围很广:建立安全监察机构,制定各种法规;定期开展安全活动(如安全月、夏季百日安全竞赛活动),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指导;定期召开安全工作会议,定期下发安全指导文件,交流经验,提出问题,确定一段时期内安全工作的重点等等。从公司安全管理角度来讲,设立公司安全机构,在分场设立专职或兼职的安全员分级管理;明确各级领导直至每个员工的岗位安全职责;加强每天巡回检查,消除隐患;定期对职工进行安全培训等等,是“管”不可缺少的部分。 就“理”而言,理事需要“精明”地“理”:精打细算、精益求精、明明白白。“精打细算”要从生产的统筹安排上着手,分清轻重缓急,确定阶段性的理事重点和难点,扎实有序推进;“精益求精”要从生产中的“老问题、小地方”上着手,从生产中耗费物力、精力和财力多的设备或操作着手,从生产中有重大安全隐患的地方着手,向技改要安全,向技改要效益;“明明白白”要从员工理事的“质”和“量”上进行公开、公平和公正地监督,赏罚分明,敢于担当,想方设法实行工作量化考核,把当班纪律好的和差的区分开来,把工作积极主动的和马虎懒散的区分开来,把业务技能高的和低的区分开来,把工作量大的和工作量小的区分开来,弘扬正气,变“要员工做事”为“员工要做事”,变“做好做坏一个样”为“做好做坏大不一样”。 “管”和“理”是相辅相成的,“管好人”能够促进“理好事”,“理好事”同样有利于“管好人”,而“管好了人、理好了事”就能确保生产安全。反之,如果“管人”时管得不到位或“理事”时理得不仔细、不公正,那么在生产中就会埋下安全隐患,出安全事故的概率自然也就高了。 ■1999年6月28日,牡丹江第二发电厂室外电缆沟发生电缆着火,将电缆沟内部分电缆烧损,造成220kV失灵保护电缆芯线短路,保护出口动作将220kV甲、乙母线上的全部元件及运行中的3台机组全部跳闸,致使发电厂与系统解列,1l0kV系统失去外来电源,最终导致全厂停电事故。 事故分析认为该厂电缆沟内一条220kV动力直流电缆存在着机械损伤或质量缺陷,运行中发生绝缘击穿,短路拉弧引起着火是起因,而事故扩大的直接原因是管理不到位:一是该厂电缆布置混乱,没有分层布置,且没有采取分段阻燃或涂刷防火涂料,导致电缆着火事故的扩大,烧损控制电缆,保护动作使全厂停电;二是该厂5号机组厂用VB段的电缆沟与室外电缆沟交界处封堵不严,室外电缆沟电缆着火的烟气在风的吹动下窜人VB段母线室,造成室内开关柜内元件严重污染,绝缘大大降低,甚至丧失,大部分需要更换或清洗,造成了对电气设备的二次危害。

人为因素与航空安全

人为因素与航空安全 __浅谈影响航空安全的三大人为因素 随着飞机的出现,交通运输的模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航空运输以方便、快捷的优势吸引着大量的旅客。世界间的距离随之“缩短”,朝发夕至已成为不争的事实,然而航空安全一直是困扰着人们选择出行的一大难题。在航空运输发展的初期,由于科学技术较为落后,因飞机本身的机械故障而引发的飞行事故居高不下,占据主要原因。近几十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新材料的大量使用,飞机已是高新科技的代表作,自身的安全系数不断提高,由于人为因素而造成的航空事故比例大大增加。据统计数字显示近七成事故由人为原因导致,成为制约航空安全的最大障碍。这一现象已引起业内专家的高度重视,于是逐渐探索出通过加强机组资源管理,从而有效降低人为因素的不安全隐患,达到提高航空安全水平的目的。 航空安全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人、机、环境三大环节,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运行环境的不断完善,人为因素已成为制约航空安全水平的首要环节。 影响航空安全的三大基本人为因素 一、技术因素: 众所周知,航空器是诸多尖端科技的综合产物,以高速安全的特点帮助人类实现了许多梦想、缩短了世界各点之间的距离、加强相互之间的联系、加速了社会文明的发展。在享受这些便捷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意识到它的复杂性和挑战性,航空人员是不同于一般群体的特殊人员,航空器的特点决定了他们必须具备高度的专业素质和精湛的驾驶技术,不但要全面了解相关学科的专业知识还要对航空器的工作原理谙熟于胸,不但要熟知各个系统还要在出现异常时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但要能够熟练操纵飞机做各种机动而且还要能够从容应对特殊情况的发生,发扬人的聪明才智发挥飞机的最大性能从而确保航空安全。 从我国培养飞行人员模式的变化即可看出对从业人员要求的不断提高,中国民航飞行学院是培养飞行员的摇篮,其前身仅为一般的技术专科学校,随着民航的不断发展逐渐升格成一所综合性本科学院,所培养的人才从单一的航空器”司机”到今天的高素质综合型人才除传授综合性的专业知识以外更加注重再学习能力的培养以适应航空技术的不断更新与发展,并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高新技术的不断涌现,从而有效合理的利用和再创造,为营造良好的人机环境、够建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航空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从飞行员的后期培训来看,近年来增加了新雇员培训、公司运行政策培训、应急训练和定期复训等,培训体系已向系统化、职业化发展。教学模式也从师傅带徒弟的经验型转变到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综合型,侧重于传授技术而不是简单的技巧,所有这些改变都为今后的航空安全储备人才,有利于从根本上改善人为因素这一重大环节。 二、法规因素 航空法规是从事航空运输的行为规范,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从初始飞行学员到成熟的机长要经历许多法规制度的培训,其中包括《飞行基本规则》《民航法》

揭开人为因素的面纱浅析安全管理中的人为因素

揭开人为因素的面纱浅析安全管理中的人为因 素 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揭开“人为因素的面纱”——浅析安全管理中的人为因素社会的变革总是日新月异。但是,民航人在安全生产中孜孜不倦追求的最高目标却始终没变,那就是“安全第一”。并为此进行了不懈努力:从组织结构到规章制度;从宣传教育到员工精神;从企业文化到质量体系认证……在这么多繁杂的工作中无一不浸透着管理者对安全生产的重视。但令人揪心的是,仍不时有安全隐患、甚至安全事故出现。如“6月10日、12日、23日、29日、30日接连出现各类安全飞行事故、事故症候和不安全事件多起,虽然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但难免让人胆战心惊”。(1)据有关部门对民航系统的历次安全隐患、事故症候及安全事故分析,得出的结论是二分“天灾”,八分“人祸”。安全生产中的人为因素已引起了各级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 一、揭开“人为因素的面纱” 要解开“人祸”之谜,首先就要对人进行研究。如同这次抗击SARS疫情一样,病毒的传播固然要切断(各种不安全的行为),但更重要的是要找到产生SARS的原因(引起错误的根源)。只有通过清除“根源”的方法来解决因人引起的不安全的行为,才能达到理想效果。如果在处理事故时,重视对事故现象进行总结、重视开展轰轰烈烈的大检查、重视对责任人的处理,而忽视或没有那么重视对人为因素的根源进行反思和解决。那么,这就可能成为下次事故的隐患。如此一来,安全管理,就很难讲是有效的了。 (一)、行为主体及主观方面

笔者认为,剖析人为因素首先应从以下方面进行考察: 1、行为人实施行为时是否具有责任能力?如果没有又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应如何防范?(2) 2、行为人的主观上是否有过错?如果有过错,那么是直接故意(3)?、是间接故意(4)?、是疏忽大意(5)?还是过于自信的过失(6)?。上述行为的根源何在?如何防范? 3、行为人的行为是否属于意外事件(7)?或者是不可抗力?如果属于意外事件,其发生的根源是什么?如何避免? 4、行为人的行为是否属于紧急避险?如果行为人的行为是出于迫不得已,为了保全更大的合法利益,那就不能追究行为人。(8)由此,人们不难看出,在安全隐患、事故症候及安全事故中导致当事人的行为是复杂多变的。如果只在事后简单地处理当事人,而没有询根问源,那么安全隐患,甚至安全事故是避免不了的,只不过发生的时间不能确定而已。所以“揭开人为因素的面纱”,探求其实质寻找对策,是民航管理者在安全管理中不能忽视的一个重大课题。 (二)、由“X理论”到“需要理论” 笔者在日常的观察中,收集到这样一些案例: 例一:某单位因故暂时减少了干部职工的部分收入,随着时间的推移,干部职工的不满情绪与日俱增,工作不安心。新的管理者为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想方设法将减少的收入补齐并有所增加。结果和管理者的设想并不一致,收入增加后,干部群众只是高兴了一阵子,收入的增加并没产生预期的激励作用,只是减少了大家的不满……

医院管理中的组织行为学原理

医院管理中的组织行为学原理 一、医院管理中的激励问题 激励就是调动积极性,激发职工或部属的工作动机。就医院管理而言,就是要弄清在什么条件下,医务人员愿意接受重大的责任,愿意奉献出自己的潜力。一般说来,一个人的工作情况可以用下式来反映: 工作绩效=f(能力×激励) 从式中可见,对某个特定个体而言,其能力是相对稳定的,因此决定工作绩效的主要因素是激励水平。国外有研究表明:计时工资制职工,只要发挥他们能力的20-30%,就可持久工作。而如果予以充分的激励,职工的能力可发挥至80-90%,这将能提高3-4倍的工作效率。显然,激励方法很重要,而它的促发因素是需要。 (一)需要与医院管理 管理者所需解决的最大问题是调动人的积极性,而人的积极性是以合理需要得以满足为基础的。 1.需要的无限性与竞争性需要是指个体因缺乏某种东西而产生的一种主观状态,是客观需求的反映。需要与欲望有相似之处,医院管理者在接受需要概念时,要进一步研究如何满足职工的需要。需要的无限性是需要的特性之一。需要的第二个特性是竞争性,意指个体的需要虽然是无止境的,但在特定的时期内,在诸多需要中,必有一种最重要的迫切希望解决的需要,即优势需要。与优势需要相比,其他需要居次。故决定人的行为的往往是优势需要。 因此,对某个特定个体而言,只要把握住他的优势需要,创造条件予以满足,医院管理中的激励问题的核心就抓住了。对某个特定部门乃至医院而言,取工反映最强烈和普遍的需要即是整个群体的优势需要。相对而言,医院管理只要把握住群体的优势需要,创造条件给予满足,并将满足过程与工作效率挂钩,整个群体的工作热情就会随之高涨,医院管理工作也就易见成效。 2.需要分析法要了解职工的真实需要并非易事,鉴于管理者与职工的地位差异,职工认为最重要的,管理者可能会认为是次要的乃至不重要的。例如:国内有研究发现医院职工认为个人问题受同情,帮助和合理解决是最重要的,因而好的领导应是能关心体谅职工的领导。然而许多职工却认为得不到这一关心与体谅。 因此,了解职工真实需要,只有在管理者真正认识到重视职工对提高管理效率有正向作用时,方能借助于心理技巧去获得。技巧有:(1)访谈法:这一方法只有在职工确信你具有为他们着想的信念后,才比较容易收集职工优势需要。(2)调查法:这一方法简单易行,基本步骤是选用简单问卷请职工将现阶段迫切希望解决的问题罗列出来,可根据不同的专题单设,如职工个人问题、工作环境问题、改善管理问题等。可分为开放式问题和封闭式问题两类。一般而言,开放式问题为主的收集方法,应放在管理者急职工所急形象树立以后施用,否则职工出于对留下笔迹有无副作用的担忧,将制约职工真实想法的流露程度。当然,如管理者坚持使用的话,也可由管理者和职工均信任的第三方承担。封闭式问题为调查表列出有关专项调查的一系列问题,请职工以打勾画圈回答,职工对此戒心较少,但存在所列问题能否覆盖职工所思的缺陷,这类方式往往是用于确立管理者形象和增加其威信的过程,通过这类方式可缩短上下级之间的心理差异。

浅谈新时期影响安全生产的“五大”因素(新版)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浅谈新时期影响安全生产的“五 大”因素(新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浅谈新时期影响安全生产的“五大”因素 (新版) 安全生产工作是一切工作的保证,它涉及到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车辆交通安全更是如此,驾驶员稍有不慎就会酿成大祸。随着治黄事业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新科技的应用,施工队伍的扩展,安全生产形势仍不容乐观。从黄河系统近几年来看,工程建设、机械事故有抬头趋势,交通事故屡有发生,这些都说明安全生产工作还存在一定问题,不能任其发展,不能用老眼光、老办法对待,否则安全生产工作将会出现新的盲区,人民生命财产就要受到威胁。俗话说事出有因,找出影响安全生产的主要原因,做针对性的工作,采取切实可行的安全防范措施,定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何做好新时期安全生产工作,我认为必须从影响安全生产的五大因素来考虑。

一、人的因素 1、人的安全意识 一个人的安全意识强不强,关键是看具体操作者的安全意识强不强,安全意识越高越强,安全系数越大,发生安全责任事故的几率越小。我局严格坚持安全与生产“五同时”,制作永久警示牌,悬挂安全横幅,张贴标语等,局领导及安全专干还深入施工现场给职工讲解安全的重要性,讲明安全就是效益,安全就是发展,安全就是自身利益的道理,来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 2、人的安全技能 必要的安全技能是防止各类事故发生的根基和后盾,没有任何安全技能的人,不发生安全事故是偶然的,发生事故是必然的。因此,提高全员安全技能,做到“三不伤害”即不伤自己,不伤害别人,不被别人伤害。在安全生产工作中,我局领导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积极开展“全国安全生产月”和“交通安全百日竞赛”等活动,不断地提高全员职工的安全意识、安全技能和操作技能,促进安全管理再上新台阶。

如何塑造企业文化企业管理中人的因素

如何塑造企业文化\企业管理中人的因素 如何塑造企业文化 一、什么是企业文化? 企业管理文化,或称组织文化(Corporate Culture或Organizational Culture), 是一个组织由其价值观、信念、仪式、符号、处事方式等组成的其特有的文化形象。 广义上说,文化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而 企业文化则是企业在生产经营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为全体员工所认同并遵守的、带有本 组织特点的使命、愿景、宗旨、精神、价值观和经营理念,以及这些理念在生产经营实践、管理制度、员工行为方式与企业对外形象的体现的总和。它与文教、科研、军事等组织的 文化性质是不同的。 企业文化存在于每一个企业之中,企业从一开始设立(诞生),无论是小企业和大企业,就有了文化;小企业文化建设问题的关键点到不在于文化的有无,而是文化是否成熟。"文"是慢慢积累的意思,所以企业文化是无法一蹴而就的,而应该从小企业就开始建设。 每一个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不管规模大小,都必有其独特的文化雏形,这些雏形刚开 始可能是来自创业者的某种直觉,它是用来指导和约束员工的成文或不成文的条例和规范,并有意识或无意识对企业员工进行灌输,使之融入企业管理行为中,自觉自愿地遵守所形 成的约束激励机制,久而久之,就逐渐形成企业自己独特的价值观、道德观,从而形成一 种企业凝聚力,使之推动企业高速发展,达到企业文化之真正内涵。所以企业文化是企业 在工作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共同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它是企业做事的方式,无论企业规模 的大小,凡是企业都有企业文化。因此小企业也肯定存在企业文化的塑造问题,只不过因 企业规模和发展阶段不同,企业文化塑造的力度和角度不同。 一般而言,企业文化建设要经过几个阶段,首先是自发形成阶段,其次是塑造阶段、 培育阶段、巩固阶段和创新阶段,最后又回到培育和巩固阶段。自发形成阶段一般时间较长,因为这段时间一般是企业的创业时期,大部分企业家只顾着赚钱,忽略了文化建设的 重要性。所以,如果企业一开始就高瞻远瞩,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塑造一种强势和个性的 企业文化,那文化自发形成的阶段就会大大缩短,从而促进企业的快速健康发展。这就是 为什么有的企业不仅能够生存下去,而且能够成为卓越公司,而有的企业却只是昙花一现 的最好理由。 有文化的企业未必都成功,但没有文化的企业注定不会成功。因为好的企业文化可以 造就团结、有战斗力、智慧的集体;而且,现代商品中的文化含量、文化附加值越来越高,由文化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就越来越高。 二、企业管理中人的因素 人(有用、适用、可信赖的人)是企业和股东最宝贵的财富

人为因素与航空法规(题库)

目录 一、判断题 (2) 二、单选题 (3) 三、多选题 (30) 四、简答题 (33) 五、填空题 (65)

一、判断题 1、非惩罚性的环境是自愿性报告系统的关键,这句话对吗? 【答案】对 2、只要符合了民用航空规章就可以避免所有航空风险? 【答案】错误 3、人是会出错的,这种理论正确吗? 【答案】正确 4、人为因素是分别研究人、硬件、软件、环境的科学。这句话正确吗? 【答案】错误 5、人为因素各要素同等重要。这句话正确吗? 【答案】错误 6、人机工程学属于人为因素范畴吗? 【答案】正确 7、按照墨菲(MURPHY)定律,如果存在一种错误做法,这种错误做法迟早发生一次的概率是1吗? 【答案】正确 8、人与人不同,有的人会出错,有的人则不出错,这种说法正确吗? 【答案】错误 9、因为人是会出错的,所以人为差错是不能控制的。这种说法正确吗? 【答案】错误 10、维修中人为差错不可能完全避免,这种说法正确吗? 【答案】正确 11、人都会出错,但是,有的出的多,有的出的少,这种说法正确吗? 【答案】正确 12、维修工作中,如果出的是同一类型差错,那么,发生差错的原因也应该是相同的。这种说法正确吗? 【答案】错误

13、如果发生差错的类型相同,导致的后果也必然相同。这种说法正确吗? 【答案】错误 14、按照墨菲(MURPHY)定律,如果存在一种错误做法,这种错误做法一次也不发生的概率是0吗? 【答案】正确 15、人为因素研究的范畴限于人与他人、团队和组织? 【答案】错误 二、单选题 题例:19991998的末位数字是()。 A.1 B.3 C.7 D.9 【答案】A 1、国际民航组织在下述哪一附件中规定航空维修执照持有人应具有与其职责相关的人为因素知识? A.附件1—人员执照的颁发; B.附件2—空中规则; C.附件8—航空器的适航性; D.附件13—航空器事故和事故征候调查 【答案】A 2、在下述哪一部中国民用航空规章中规定相关维修人员要经过人为因素知识的培训? https://www.360docs.net/doc/bb5255519.html,AR-66; https://www.360docs.net/doc/bb5255519.html,AR-147; https://www.360docs.net/doc/bb5255519.html,AR-145; https://www.360docs.net/doc/bb5255519.html,AR-121 【答案】C 3、国际民航组织在附件13中规定自愿性报告系统必须是: A.公平处罚; B.不处罚; C.不公开; D.不处罚,对资料来源提供保护。 【答案】D

个性及其在管理中的作用

个性及其在管理中的作用 【摘要】个性是决定每个人心理和行为的普遍性和差异性的那些特征和倾向的比较稳定的有机组合。组织中每个人的个性都是不一样的,这就要求管理者根据每个人的个性特点来实施管理。 【关键词】个性管理作用心理 一、个性的基本理论 个性是指个体身上特有的、经常、稳定地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的总体轮廓。个性既包括一个人的身体特点,也包含其心理特点,反映出个体观察、思考、行动和感情等方面的总体倾向。个性是能解释人们行为的内在“因素”,包括了气质和个体的人际策略。 个性的特点:独特性、稳定性、整体性、倾向性1。 独特性:指每个人的个性是独一无二的,但是这种独特性并不等同于个体的差异性,个性的独特性是共性和差异性的综合体导致的。 稳定性:个性是指一个人一个人身上经常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点,只有那些在不同情境中表现出来的一贯的、持续的、比较固定的心理特点才能称为个性,但是这种稳定性是相对的,随着环境、个体年龄的增长及知识水平和修养水平的变化、家庭等因素的变化,个体的个性必然会发生一些变化,其中个性中的不同部分的稳定性不同,例如能力及性格较易变化,气质则较难变化。 整体性:个性不是一个孤立的心理特点,而是由一组相对稳定的心理特点所组成,他们分为两个部分但是又是一个整体,他们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依存,任何一种心理特征也只有在个性的整体中才具有其确定的意义。 倾向性:指人对社会环境的态度、行为的积极性特征,主要表现在心理活动对客观事物的选择性、对事物的不同态度以及行为方式上,是人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系统,具体包括需要、动机、态度、兴趣、理想、信念、价值等。 关于个性的管理心理学研究是以个性特质理论为最初的基础,特征理论和社会认知理论被视为当代个性心理学的两个主要理论思路。特征理论强调个性特征的稳定性和跨越情景的一致性,相对地忽视情景的直接影响。研究者认为,在个性理论结构中既应包括动机因素,还应考虑情景的影响。所以,个性理论的另外一个方向是试图将个性的认知成分和情景因素结合起来考虑,提出诸如个性的认知—情感理论。 个性的特质理论认为,个性特质是所有人共有的,但每一种特质因人而异,造成了人与人之间的性格差异。情绪稳定性、活动性、支配性、内倾性、外倾性和社交性等,都被认为是重要的个性特质。Cattell(1945)曾采用聚类分析法,将171个特质形容词合并成35种特质群类,称为表层特质;并进一步对这35个表层特质进行因素分析,得出了16个根源特质,属于个性结构的内层,以表面特质为中介。例如,“大胆、独立、坚韧”等个性特质可以在个体身上直接表现出来,都是表层特质,但它们的共同根源特质是“自主性”。Catteell还认为,根源特质各自独立,相关极小,并且普遍地存在于各种不同年龄和不同环境人的身上,决定了个体之间个性的差异。 Eysenck则把个性看作是某些特质的组织,从而把特质和类型统一起来。他认为,个性类型是由特质之间必要的联系所构成,类型是观察到特质的集合体。在对个性进行广泛的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个性的层次模型,如图4-2,把人的行为分成:类型、特质、习惯性反应和特殊性反应等四个水平。他们的特点分别是: ●特殊性反应水平是个体在特定情景下作出的反应。 ●习惯性反应水平是个体在同样的环境中可以导致再次发生的特定的反应,如果生活情景重新出现,个体会以相似的方式反应。

安全生产中“人”和“物”的作用和影响

安全生产中“人”和“物”的作用和影响 安全与不安全是相对的概念。如果把安全描述为平静、正常、没有事故,那么,发生了事故一定是不安全的。因此,事故与安全生产也就是相对的事件了。“有不安全的思想和行为,就会有不安全的隐患,就可能演绎出安全事故”。探求事故成因,人、物和环境因素的作用,是事故的根本原因。从对人和管理两方面去探讨事故,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都是酿成事故的直接原因。 一、人的安全心理分析 安全心理分析是指导生产过程中,为确保安全,对事故的原因进行的心理活动分析。它包括心理定势,即心理的准备状态。一旦客观条件破坏了人的心理定势就极易产生懊丧的心情,使行为表现异常,不顾安全;环境与心理因素,环境影响心理形成不舒适或不能忍受感觉,从而导致事故;社会心理因素,包括人际关系、家事、业余活动需要等;情景气氛因素。 人出现一次不安全行为,不一定就会发生事故,造成伤害,然而出现事故必然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引发的,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违章不一定出事,出事一定违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盲目自信,迷信自己的技术和经验,忽视工作的动态性和不确定性; 2、认为问题不大,图省事,麻痹大意的思想往往是最大的安全隐患;

3、没有预感到危险,盲目作业,对于安全培训过程中的再三强调置之不理,粗干、蛮干,从而导致事故; 4、受情绪影响,未考虑到危险; 5、认为作业太简单不会出问题; 6、有依赖思想,包括对于安全器械和管理机制的依赖,如安全卡控制度、各种防护设备等,对于安全用器的老化与工作动态性的忽视以及安全管理方式的相对落后都是导致现场安全事故发生的重要因素。 二、物的安全状态分析 人机系统把生产过程中发挥一定作用的机械、物料、生产对象以及其他生产要素统称为物。物都具有不同形式、性质的能量,有出现能量意外释放,引发事故的可能性。由于物的能量可能释放引发事故的状态,称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如果从发生事故的角度,也可把物的不安全状态看作为,曾引起或可能引起事故的物的状态。 在生产过程中,物的不安全状态极易出现。所有的物的不安全状态,都与人的不安全行为或人的操作、管理失误有关。往往在物的不安全状态背后,隐藏着人的不安全行为或人为失误。物的不安全状态既反映了物的自身特性,又反映了人的素质和人的决策水平。 物的不安全状态的运动轨迹,一旦与人的不安全行为的运动轨迹交叉,就是发生事故的时间与空间。所以,物的不安全状态是发生事故的直接原因。因此,正确判断物的具体不安全状态,控制其发展,对预防、消除事故有直接的现实意义。

浅析航空安全中人为因素的影响与治理

浅析航空安全中人为因素的影响与治理 1 影响航空安全的人为因素 1.1 什么是影响航空安全的人为因素 与航空安全相关的人为因素中的“人”表示参加航空企业运营活动的员工,当前包含机组人员、地面后勤员工、机场工作者、空中交通管理者等。航空安全中的人为因素是因为人为问题导致的安全事故,当前人为因素中最关键的构成是机组人员,由于他们是控制航空器的主要人群。其次是:空管、地面后勤工作者、机场员工、塔台指挥者等。部分人为因素也许是人和航空器,和相关航空机器设施,在宏观环境中彼此影响产生的。其中无法确定的条件成为航空安全事故出现的主要原因。 1.2 空管人员与地面保障人员对航空安全的影响 空管人员和航空器的安全格外关键,由于空管的核心任务是管理航空器运行,从起飞之前到降落,空管在整个过程中负责指挥航空器的飞行或为飞行采集相关信息,比如航线情报研究内容、天气详情等。空管服务水平的高低甚至会影响整个航空器的正常运行。航空器在结束飞行以后,也要全面查看航空器内部零件,进行相应的维护和修理,确保飞行器继续安全运行,应对外部环境的变化。所以地面保障人员成为飞行器安全性检验的重要关卡,不容忽视。 2 航空安全中人为因素的治理 2.1 避免航空安全人为因素的影响 (1)在航空飞行器制造时期,采用的所有材料都要达到相关标准,各类工艺、操作环节、原始信息要符合现实要求,保证实验信息的精准性,全面达到飞行器的实际应用标准。 (2)严格要求员工行为,在航空运输时期,尤其是在飞行与及其维修活动中也要按照规章制度工作,严格要求职员自觉遵守行业制度,在某些时期也要强制要求他们。不断提高标准,加强管理力度,

确保职员养成积极的工作习惯。 2.2 强化航空运营的空中管制 空中交通管制活动的正常进行,重点是避免人为因素对航空安全产生负面影响。要妥善处理人为因素产生的消极作用,重点是从空中交通管制员工的思想教育角度着手,必须深入到制度层面,创建成熟且完善的规章制度,根据现实工作要求完成任务。要求空中交通管制员工全面了解个人工作的重要作用,激发职员的工作积极性,引导他们将工作质量当做重点,养成积极的习惯,只有如此才可以妥善处理人为因素造成的负面作用。对空中交通管制员工的思想教育活动进行监管,从多个角度着手,确保安全思想和工作全面融合起来。为进一步避免人为因素的出现,要格外关注工作程序以及环节的改善与优化。在真实管制活动中也要制定成熟的标准和规则,为空中交通管制活动的正常进行奠定良好的基础。空中交通管制的重点是提升综合管理能力,且从技术角度上積累丰富的实践经验,只有如此才可以妥善处理人为问题。 2.3 培养团队意识与完善奖惩制度 在航空系统中,空中交通管制是整个系统的关键构成方面,要持续强化不同团队之间的互动和沟通,重视不同团队的合作,在培育管制员工的时候,也要激发他们的团队观念,只有如此才可以妥善处理因人为因素造成的安全事件。空中交通管制员工的专业化培育也要遵守有关规章制度,在日常管制工作中也要避免因人为因素而导致的安全事件。目前国内航班量持续增加,在当前的宏观环境中,管制任务量不断增加,在任务数量和难度不断提高的时候,我们也要提高空中交通管制员工的职业素养,要按时为空中交通管制员工提供专业的知识培训,确保该群体的职业素养不断提高,提升他们的综合实力。另外在进行培训的时候不能只关注理论内容,此外也要重视现场运作和模拟机相关复训内容,针对培训结果进行相应的整理和反馈,不断提高员工应对突发问题的能力,确保空中交通管制活动更加安全和稳定。 为全面刺激空中交通管制员工的工作自主性,我们也要制定成熟

浅谈管理中的“人本”问题

浅谈管理中的“人本”问题 [摘要]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人们民主意识的增强,任何组织中的人的“社会人”特征都越来越明显,主要体现在激励他们的因素越来越偏向于精神因素,而物质因素所能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小。基于这种现状,人本管理应运而生。本文详细分析了人本管理产生的背景,分析了西方管理学界的人本管理特点,解析了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的人本管理特点,还给出了实施人本管理的基本途径。期望本文能为后来的人本管理研究人员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管理;人本;人本管理;社会人 一、引言 二十世纪初,泰罗提出的科学管理理论把人们引向了追求工作任务高效完成的以事为中心的管理模式。尽管科学管理理论对现代企业生产效率的显著提高和生产力水平的提升功不可没,然而,随着社会民主的发展,作为管理者和管理对象的人已经不再仅仅符合泰罗提出的“经济人”假设,他们工作的目的除了满足物质方面的经济需求外,还有社会归属、人际交往、个人情感等社会化需求,即他们更加符合梅奥教授提出的“社会人”假设。 社会人假设认为,人不是孤立而存在的,而是作为一个群体中的一员而存在,是有所归属的“社会人”,属于社会存在。每个人都有社会需求,人际关系的和谐与组织给个体带来的归属感比物质报酬更能对人产生激励作用。“社会人”不但会有物质方面的经济需求,也会在生活和工作中渴望得到友谊、安全、尊重和归属等社会需求。因此,基于“社会人”假定而开辟的管理理念就被称为人本管理,这是现代管理实践的新方向,也是管理理论研究的新命题。 随着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梅奥教授提出人际关系学说以来,西方管理学界已经将视线逐渐从以事为中心的科学管理转向了以人为中心的人本管理。因为管理学家们已经意识到了,把人当作机器式地去人性化管理在现代民主社会中越来越行不通,而尊重人、重视人、看重人的能力的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模式反而越来越能在现代社会中凑效和发挥作用。 我国管理理论和实践研究起步较晚,在我国管理实践活动中,一直以来以事为中心的管理模式更为普遍,而很少有领导者和管理者会重视人本管理。重物轻人的管理方式在我国各行各业和各类机构、组织中均司空见惯。尽管近年来在向欧美国家学习管理理论和管理方式的潮流中,我国管理学家们也常常将“人本管

企业安全生产中突发事故的产生原因.docx

企业安全生产中突发事故的产生原因 在企业的生产中,任何人都不愿意发生工伤事故,包括管理人员和操作工人。但是,事故往往在违背人们意志的情况下频频发生,有的企业,在其设备、场地、环境、物流等本质安全状态下,仍然有事故发生。究其原因,是人的问题。通过发生事故的五大因素,人、机、料、法、环来分析,最大的不安全因素是“人”,机器、材料、方法、环境是靠“人”去操作,选择、运用和改造。尽管通过安全性评价,解决了或者说消除了物和环境的不安全因素,但是,在生产活动中,人们不保持它,仍然会改变,由安全状态为不安全状态,出现违反人的意愿的情况和现象。 无论管理人员或操作工人,安全常识欠缺,技术水平低下,自我防范意识淡薄,不良习惯操作,精神状态疲倦等,都是“人”这个不安全因素产生事故的根源。因此解决了人的问题,也就解决了安全生产的根本问题。要解决人的问题,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强化教育 教育应分对象和层次。所谓对象,即分领导管理层和操作工人群体。所谓层次,即不同的对象应该掌握了解安全知识和常识的深度和范围。作为领导管理层,其掌握的安全知识应该比生产工人广泛,应该了解国家和企业的安全方针、法规和制度,应该具备有发现、制止工人违章现象和事故隐患的能力,同时应具备组织对隐患整改的意识和水平。特别是领导者应该深刻地意识到,为了顺利进行有效的生产,如同需

要生产管理一样,也需要安全管理,“管生产必须管安全”不是一句空话。管理管理,不但要管,更重要的是理,理顺安全与生产的关系。安全二字,不能只停留在会议上、标语口号上,更重要的是落实在领导者的行动上。从厂长,车间主任,班组长及一般管理人员,只要在生产现场,就应该负有发现隐患,制止违章,整改隐患的责任,深刻地意识到安全与提高生产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对生产工人,重要的是通过教育、培训,提高技术水平和本工种岗位的安全操作知识,进行规范作业,自觉遵守工艺守则和安全操作规程。在群体作业中,服从指挥。在特种作业中,应该了解其危险性,做到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不被别人伤害。同时对工人要讲明,不能图一时的方便、一时的懒惰去违章作业。发生事故最大的受害者,不是企业,而是本人。通过对各个层次职工的强化教育,安全生产的观念和安全知识深入到每个人心中,就能创造一个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就能抵制管理层的违章指挥和减少操作者的违章作业,从而减少人为因素造成的工伤事故。国家有关部门制定的新职工进厂三级教育,特种作业人员培(复)训教育,中层以上干部教育,班组长教育,安员教育,换岗、复工教育,都是行之有效的安全教育方式。通过这些教育,使安全知识和安全意识在全体职工的行为中得以强化,形成一个人人讲安全,人人抓安全,人人管安全的局面,使安全管理覆盖到整个生产管理的全过程中去。 二、强化检查与考核 在一个企业中,由于各人处的位置不同,岗位不同,所以对安全生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