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科学神奇的水

三年级科学神奇的水
三年级科学神奇的水

神奇的水

一、教学资源开发

本课与《观察水》共同组成对水的性质的认识。这两课在逻辑上是并列关系。《观察水》医科学生对水的颜色、气味、味道等物理性质有了基本的认识,这一课教师要来领学生研究水的毛细现象、表面张力、浮力、压力等神奇现象,并了解水的这些本领在生活中应用,使学生对水的性质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

本课的五个主要活动属于并列关系,通过每一活动来引导学生认识水的现象,从而合并起来表述主体:神奇的水。

第一、会“爬”的水,是认识水(液体)的毛细现象。引导学生观察浸在

水中的纸巾的变化,认识毛细现象及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教材首先引导学生做

探究性实验,让学生认识毛细现象,在此基础上,给出了毛细现象的描述概念。最后,提供典型的事例,帮助学生理解毛细现象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并进一

步引导学生去认识生活中的毛细现象。

第二、会“团结”的水,是认识水(液体)的表面张力。教材首先安排学

生猜测一元硬币能溶纳多少滴水,然后实验,对比自己的猜测,说明这种现象

是水的表面张力。这里只要求认识现象,不探究原因。本单元首次安排了猜测

环节,它是探究的重要一步。因为,学生实验前,先“想一想”必然会调动学

生已有知识经验,借助于判断和推理,在脑海中产生多种解释模型,租金学识

的思维发展。课文安排了“放多少枚回形针,水会溢出来”实验,意在学生发

现水的表面张力,经历了从预测——实验——验证——结论的科学探究过程。

教师不要把“表面张力”的概念端出来,其实概念和名称并不重要,关键是学

生经历了发现的过程。本课实质上在引导学生探索“水的表面张力”这一现象,但并没有将“表面张力”这一概念由教师说出或直接由观察到的结论灌输给学生,而是根据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创设问题情景,通过猜想——实验观察——

自主描述——想象、体验、类比、推测——尝试解释——达成共识——兴趣延

伸这一主线,组织学生开展一系列探究活动,力求以知识为载体,将科学探究、

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机结合起来。教材列举了三个例子:水黾在水面上滑行,草叶上的露珠,球状的水滴。老师要告诉学生:水黾在水面上滑行,是因为水的表面张力的支撑,才使水黾不沉入水底。草叶上的露珠,是水的表面张力使水聚成为球形,水滴也是如此。

第三、会“喷射”的水,是感觉水的压力。教材介绍实验方法,只因学生通过亲手操作,发现高低不同小孔喷射的水流远近不同,从而感受到水位差异造成的水压差。水压大,水流喷射就远;水压小,水流喷射就近。

第四、会“托举”的水,是认识水的浮力,教材不仅利用小烧杯中的橡皮泥让学生感受到水的浮力,而且通过向小烧杯中加砝码,观察水位的变化,让学生感受水位的变化与“托举”物体的重量之间的关系,为未来揭示水的浮力等于同体积水的重量做好铺垫,而“曹冲称象”的故事正是利用浮力承载物重的史实写照。

第五、研究水能溶解物质的性质,是引导学生认识溶解现象。教材首先从学生们熟悉的糖放到水里“化了”的事实,让学生初步认识溶解现象。其次,选择典型材料——高锰酸钾做认识对象,观察可溶解物质的溶解过程,使学生全面细致的认识溶解现象。为了加强学生的问题意识,教材提出“关于溶解,你能提出哪些问题”;“找一个自己可以研究的问题,研究一下”,暗含着对学生提出问题、选择问题的训练,并与本册教材科学探究过程技能训练的主线呼应。对此部分而言,教师不必再影响溶解快慢的因素上做文章。

第六,综合以上实验,让学生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描述水的神奇之处,呼应课题。

二、本课的教学目标:

1、知道水能产生毛细现象、溶解现象,会产生表面张力,有压力和浮力,了解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会做水的毛细现象、表面张力、溶解现象的实验。

4、能够细心观察、尊重事实,尊重别人的意见。

5、喜欢研究与水有关的事情,愿意与同学分享交流。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认识水的毛细现象,溶解现象。

难点:认识水的表面张力。

四、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滴管、小杯子、红色的水和棉布条、砝码、1—2粒高锰酸钾、带刻度的大烧杯、搅拌棒水。

学生准备:窄条薄纸巾、回形针、一元硬币、大饮料瓶、钉子、胶布、橡皮泥。

五、教学过程设计(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导入

1、播放多媒体课件,内容为从高山上流下的瀑布,山间小溪。

2、谈话:在自然界中,水总是由高处往低处流,在生活中,你还见到过水的其它运动方式吗?

3、学生介绍自己所知道的有关水的其它运动方式。

[评析]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前面学生对水有了初步的认识,通过谈话导入,激发了学生对学习水的兴趣,从而调动了学生探究的欲望。

(二)引导学生认识毛细现象

1、谈话:通过同学们刚才的回答,我们就来研究一下你们刚才所说的有关水的其它运动方式。

2、学生活动

活动内容:将纸巾下端浸入水中,或是将水滴到纸巾上观察发生的现象。

活动要求:仔细观察,把看到的现象描述出来。

3、教师提问:看到什么现象?

4、学生交流汇报。

5、小组讨论、探究是什么原因使水沿着纸巾向上爬或向四周扩散。(方法:提出问题→做出猜测→寻找证据→得出结论)。

6、小结:小沿着有孔隙的材料往上“爬”或向四周扩散的现象叫做毛细现象。

7、谈话:请同学们应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见到的现象,例:墙角为什么会湿?墨水滴在桌子上要怎么做?你还能举出类似的例子吗?

[评析]首先引导学生做探究性实验,让学生回顾生活中常常看到的现象,发现水的毛细现象,提出生活中典型的事例,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毛细现象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并进一步引导学生去认识生活中的毛细现象让学生体会到自己发现得喜悦,调动他们进一步探究兴趣。

(三)引导学生探究水的神奇之二——表面张力

1、出示一枚硬币,一个杯子。提问:这是什么?用来干什么?

2、硬币、杯子,用来杯子用来装水、饮料。

3、谈话:如果要往杯子里装水,你们认为怎样才算把杯子装满呢?

4、学生回答。平了杯口,让水从杯子里溢出一点。

5、谈话:杯子能装水,你们认为硬币能装水吗?

6、学生回答,说出理由。(我认为杯子是凹进去的才能装水,而硬币是扁平的,所以不能装水。)

7、谈话:请赞成硬币能装水的同学举手,(清点人数)。

8、教师演示:现在就请同学们认真地看看,我是怎样往硬币里装水的。(出示滴管)使用时首先挤压吸管,放入水中松手,再拿出时吸管内已经有水,然后,把吸管里的水一滴一滴地滴在硬币上,这样硬币就能装水了。接下来你们又要作一个猜想,这样的一元硬币最多能装多少滴水?

9、学生猜想,(教师将学生的猜想中最多的滴数记录在黑板上)。

10、教师强调:滴管离硬币近一些,慢慢的滴,要地在中间。当滴下去的水漫出来的时候,现在的滴数减去1就是硬币能容纳的水滴数。实验时一定注意观察水在硬币表面的形状,并画在书上。

11、学生实验。

12、讨论:为什么小小硬币,却能容纳那么多的水?

13、教师小结:向水这样的液体,都具有表面尽量缩小形成弧形这种现象。

[评析]这个演示实验,不仅使课堂教学推向了高潮,而且学生的脑子里冒出了许许多多的问题,激发了学生进一步研究的欲望。

14、教师拿出装满水的杯子。现在你们还想再来做一个挑战游戏吗?来看看这个装满水的杯子,你们认为它还能往里面装东西而使水不溢出来吗?

15:生推测并说理由。

16、学生实验并讲解:把回形针放入装满水的杯子里,预测放多少回形针水会溢出来。

17、学生活动:将回形针轻轻的从杯子边沿放入。

18、学生汇报

19、师生讨论水跑哪里去了?

19、小结:师生通过实验联系生活共同总结。(水的表面有一种互相拉着的力,使其表面尽量缩小,这种力叫做水的表面张力。)

20、师生举例拓展(游戏、动画展示)

[评析]学生通过前一个实验只是看和说,而这个实验增加了“画一画”,意在加深学生思维,进一步内化“水鼓起来”这一现象,让学生对水的表面张力的理解得到了进一步巩固,加深了学生对这一知识的印象。

(四)课堂小结揭示课题

1、谈话: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水不仅能从高处往低处流,还能沿着有孔隙的材料向上“爬”或向四周扩散;另外,我们还知道水还像同学们一样,会团结在一起表面会产生一种相互拉着的力,你们说水神不神奇?

2、出示课题:神奇的水

第二课时

(五)认识水的压力

1、讲解:在每组的实验桌上还有一个塑料瓶,在瓶壁的上、中、下部位分别扎了一个孔,往瓶中倒满水,观察有什么现象。

2、学生分组实验。(此实验也可以用演示的方法。)

3、汇报实验结果。

4、讨论:以上实验结果说明什么?

5、教师小结:瓶中的水所以能从瓶壁的小孔中喷出来,是因为水有压力;喷得越远,说明压力越大。在实验中我们看到,瓶壁上的孔越往下,水喷出的越远,这说明水的压力大小与水的深度有关系,水越深压力越大。

(六)认识水的浮力

1、讲解:水除了压力外,还有浮力,接下来我们再做一个实验。

2、教师演示教材33页实验,提问:是谁把烧杯托起?加入砝码的重量和水位有什么关系?

3、小结:实验证明水中的物体受到了浮力的作用。

4、历史上,也有人做过与我们今天的实验类似的活动,那就是“曹冲称象”。你们能说出他们之间的共同之处吗?

(七)认识溶解现象

1、谈话:小时候你们经常吃药时,妈妈常常做一杯糖水给你喝,本来无色无味的水,为什么变得甜甜的?

2、学生汇报。

3、小结:向方糖这样,在水中慢慢消失,而水变甜的现象叫做溶解。

4、提问并布置实验:物质是怎么溶解在水里的呢?请同学们将高锰酸钾颗粒放入水中,仔细观察高锰酸钾颗粒是怎样溶解在水中的。

5、学生观察。

6、提问:还有哪些物质也能溶解在水里呢?

7、讨论:关于溶解,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8、布置作业:回家选择一个自己能研究的问题研究。

(八)全面总结水的性质

1、谈话:经过两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水的许多性质,现在请你们用一段文字或一段话来概括水的特点。

2、学生分组讨论后,自己独立完成任务。

3、教师评价学生的“作品”。

六、教学片断赏析

师:看,现在我的手中拿着什么,一是硬币,二是杯子,通常我们会用杯子做什么?

生:用它来装水。

生:用它装饮料。

师:如果要往杯子里装水,你们认为怎样才算把杯子装满呢?

生:平了杯口。

生:让水从杯子里溢出一点。

(教师演示把杯子装满水。)

师:杯子能装水,你们认为硬币能装水吗?

生:能。

生:不能。

师:你能说说不能的理由吗?

生:我认为杯子是凹进去的才能装水,而硬币是扁平的,所以不能装水。

师:请赞成硬币能装水的同学举手,(清点人数)现在就请同学们认真地看看,我是怎样往硬币里装水的。(出示自制滴管)这是一支我们平常喝果汁、牛奶时,使用的塑料吸管,但它的一端我们用透明胶缠住了。使用时首先挤压吸管,放入水中松手,再拿出时吸管内已经有水,然后,把吸管里的水一滴一滴地滴在硬币上,这样硬币就能装水了。接下来你们又要作一个猜想,这样的一元硬币最多能装多少滴水?

生:五滴。

生:最多八滴。

生:十滴以下,五滴以上。

(教师将学生的猜想中最多的滴数记录在黑板上。)

[评析]“怎样才算把杯子装满”为下面将开展的实验作了铺垫。教师的示范进一步激起学生的好奇心,此时,并没有几位学生相信硬币能装水,迫不及待地想看看老师怎样在扁平的硬币上装水。老师只是做了一下示范,学生看得聚精会神的,一下子就把学生完全吸引到课堂内,并对“硬币装水”产生浓厚的兴趣。

师:请同学们打开黄色的信封,利用里面的材料,尝试着往一元钱硬币上装水,看看最多能装多少滴水,同时要注意观察水在硬币上的现象,看谁有新发现。注意小组成员要分工合作,让每个同学都有参与的机会。小组进行硬币装水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一开始学生们在做这个实验时,并不能完全的分工合作,大家都只顾及参与,有一些小组在硬币上装15滴水时就溢出来了,但看见别的小组装得更多时,他们就很自觉地重新做起实验来,心中只想着自己地小组能往硬币上最多装多

少滴水,也就你一滴,我一滴,小心翼翼轮流地往硬币上滴水。) 师:谁来说说你们组的硬币装了多少水?

生:3 3滴。

生:2 5滴。

生:2 3滴。

生:4 0滴。

师:我们原来猜测最多能装1 0滴,现在通过实验最少的都能装2 3滴,最多的装了4 0滴。看到这些数据你们有什么样感觉呢?这数据又说明了什么?

生:猜想与事实相差太大了,同时也说明硬币不但能装水,而且能装很多滴水。

师:你们在做实验时还有什么发现吗?

生:我发现硬币上的水是鼓鼓的,还会动,在硬币上转来转去的。

生:我发现硬币要装满水时,水在硬币上摇摇晃晃的,好像总是不会掉出来,继续装时,水还会往硬币外面凸出来一点。

生:我把水滴在硬币上时,水好像有放大功能,把硬币上的字放大了。

(板书:水面是鼓鼓的、摇摇晃晃、不会掉出来、能把字放大。)

师:你们的发现真多,描述得也比较恰当。能放大字说明硬币上的水像一个小放大镜,那么你们觉得在硬币上的水面应是什么样的? (教师在黑板上画曲面和非曲面,供学生选择。)

生:我想应是曲面的,与放大镜一样。

师:从正面和侧面进行再一次观察。

生:边缘有一点弯。

[评析]在这个环节中,教师有意识地将教学重点放在了学生的仔细观察与

描述上而不是简单地停留在数水的滴数上。仔细地观察,在观察的基础上基于对观察事实的描述是很重要的,是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学生的发言从不同的侧面反映出水的这种特性,这得益于教师的有效引导。

师:现在你们还想再来做一个挑战游戏吗?来看看这个装满水的杯子,你们认为它还能往里面装东西而使水不溢出来吗?

生:不能。

师:往杯里面放一个物体,水会从杯里溢出来吗?为什么?

生:会溢出来,因为这个物体会占据杯子里面的空间,水没地方去,就溢出来。

[评析]这是学生已有的知识,明确这一点有利于后面探究“该溢出来的水到哪里去了?”

师:好,那我们就换用回形针放入杯中,水会溢出来吗?

生:不会。

师:让我们再次猜测下要放多少枚回形针,才能使水溢出来。

生:20枚左右。

生:20枚以上,45枚以下。

生:30枚以上,45枚以下。

生:15枚。

(教师将学生的猜测结果写在黑板上。)

师:我们比一比哪一个小组能放的回形针最多,而使水不溢出来。比赛就要公平,那么我们首先要做什么?

生:我们大家都把杯子装满水。

师:请同学们打开白色的信封,利用里面的材料,比一比,并将水面的样

子画出来。

[评析]前一个实验只是看和说,而这个实验增加了“画一画”,意在加深学生思维,进一步内化“水鼓起来”这一现象。

(学生活动、观察。有了上个活动的经验,学生们已经学会了怎样更好地观察与合作,他们把精力完全的投入到活动中了,许多小组将老师为他们预备的回型针全部放进水杯中,发现了水在杯口遥遥晃晃的,仍不能使水溢出,学生还是不甘心,把上一个活动用的两个硬币也放进去了,还跑到讲台前拿了多余的回型针继续实验。)

师:现在你们有什么新发现?

生:我把所有的回形针放入杯子中,加上两个硬币,水晃来晃去地,鼓鼓的,但没有溢出来。

生:我们放了8 4枚回形针加两个硬币,放回形针时,水面成波浪形,之后不动时,又变得鼓鼓的。

生:我们放了1 l 2枚回形针还加两个硬币,水面好鼓,放了很多回形针水还没溢出来,水好神奇。

师:你们真棒!水真神奇!这么多的回形针都要占据杯子的空间,水又没有溢出来。那么,水跑到那里去了?

(小组讨论再汇报。)

生:回形针很细很光滑很小,所以不会有太大的空间。

生:也许还没有满,还能装,但最终还会流出来的。

生:回形针里有缝隙,吸水的。

生:不对,回形针没有缝隙,我折断后看过,不会吸水的。

生:我想杯子里的水一部分往上排了一点,有一部分水变成了水蒸气,跑

到空气中了。

生:水跑到了杯子的上面,所以就鼓了起来。

生:我也认为水跑到杯口上面了,开始时杯子已经满了,但没有溢出来。为什么会这样?

师:你的意思是水满而不溢吗?

生:对。

[评析]针对“水跑到哪去了”进行讨论,这是基于实验事实上的推测和推想,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并有争论,他们互相倾听,思维相互碰撞,由此而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师:问题提得真好!是的,开始时我们已经将杯子装满了水,回形针要占据杯子里空间,而水就往上排,水被挤到杯口上面了。问题是为什么水满而不溢?同学们,能大胆地猜想一下它的原因吗?

生:硬币和杯口都是很光滑的,所以水不会溢出来。

生:因为空气的原因,天气冷,水面就结了一层冰,我们看不见。

生:和大气压有关,是空气包住了水,所以水流不出来。

[评析]:学生限于知识与经验,他们的猜想虽然远离目标,但同样是运用了已有知识进行想象与分析的思维过程,很多真实的科学探究一开始往往并不能直接接近目标,看似盲目,实则是一种积累。学生在这种开放过程中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

师:其实水是由很多很多看不见的水微粒组成的。先让我们一起做一个游戏,游戏中的每一位同学就像每一个水微粒,之后再来讨论吧!要仔细观察!(游戏:几位同学排成一个弧形队形,尽量保持身体不动,教师推动其中一位学生,学生就离开队形。反复推动几位学生;然后让队中的学生按原队形互相手挽手

站好。教师再重复前面的动作,这时学生不容易脱离队形。)

师:游戏中你们有什么感觉?

生:当我们手挽手站成一个圆圈被推时,我们不易被推出去,两边的朋友可以拉住我,我们之间有力的作用。一个一个单独站着时,我们一下子被推出去了。

生:我们被推出去时,被两边同学挽着的两只手有拉力的感觉。

生:我知道了水是有力量的。

师: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感谢几位同学的精彩表演。再让我们来欣赏一组画面。(课件播放动画:硬币上的水分子不断增加,手牵着手,都有往里收缩的趋势,始终保持弧型。)

生:我明白了。

[评析]教师没有用机械的说教来告诉学生结论,而是创设情景引导学生感受和体验,让学生在活动中想象、类比、判断、分析,从而自悟。

师:现在,你们能试着解释一下,水面为什么是鼓鼓的,为什么水满而不溢?互相说一说。

生:因为水是慢慢滴下去的,才会越来越鼓的。

生:水是慢慢滴的,水微粒手牵着手,在液面上,拉的很紧,形成了像塑料膜一样的薄膜。

生:我是这样理解的,分为三个层次,刚才老师不是要我们做游戏吗!每一个水分子就相当于每一个小朋友一样,手拉着手,就绷得很紧,水不容易流出,水分子越多所需空间越多,就不断的鼓起来,需要拉力也越大,当拉力不够时,水还是会流出来的;因为都是O型,O型的物体框住了水;水表面好像有一种弹性的薄膜,把水给固定起来了,水可以坚持不漏。

生:原来水微粒之间也是有力量的,他们相互拉住,使每个水微粒都不容易跑出去。

[评析]经过游戏与动画展示,每一个学生的心中都默默形成了自己的关于这种现象的解释,在激烈的讨论与交流中,产生水这种神奇现象的原因已经深深的吸引了他们,他们尝试着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着这现象产生的原因。在科学课中,引导孩子们用自已的语言描述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对所观察到的现象尝试着进行解释、进行推测是非常有必要的,在这个过程中,让他们互相倾听、互相质疑、互相评价,接受别人的意见,坚持自己的观点,科学素养的培养就蕴含其中。

师:有位同学说到了“水分子”,很专业。水分子与我们刚才说的水微粒是一个意思。同学们都发表了自己的意见,都能尝试着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和解释它,说的都很有道理。你们说的归纳起来应该是说水微粒之间有力量,有拉力,才会出现这种现象是吗?像水这样的神奇现象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是很常见的。(出示课件,播放图片:荷叶上的晶莹剔透水珠、草尖上的露珠、雨后花瓣上的水珠…)想想在我们生活中,你在哪里还发现类似于这样的现象?

生:下雨时,滴在雨衣、雨伞的水珠。

生:水滴在地上或桌子上的都有可能是这样的。

生:毛毛雨落在头发上的是圆的。

生:我们使用的胶水在滴落的过程中和落在纸上时都是圆圆的。

生:滴在鼻子上的水,也是水珠。

师:时间过得真快!我们一起通过猜想、实验、思考、游戏等,发现了水满而不溢的神奇现象!并且推测出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你们能将这两个实验做给爸爸妈妈看看,让他们也看看这神奇的水,问问他们这是怎么一回事,或者去

查找资料,看看书上有没有答案,制成资料卡片,在下一节课让我们一起分享大家的资料卡片吧!

[评析]教师始终没有把“表面张力”的概念端出来,其实概念的名称并不重要,关键是学生经历了发现的过程。学生带着兴趣查找资料,在爸妈面前表现自己的技能会让他们体验成功。

七、课后反思

本课实质上在引导学生探索“神奇的水”。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并没有将水的各种特性,由教师说出或直接由观察到结论的灌输给学生。而是根据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创设问题情景,通过猜想――实验观察――自主描述――想象、体验、类比、推测――尝试解释――达成共识――兴趣延伸这一主线,组织学生开展一系列探究活动,力求以知识为载体,将科学探究、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机结合起来,呈现如下特点。

一是活动过程逻辑简明,充分让学生自己动手和思考。顺着孩子们的好奇心,通过一个个的活动发现问题,尤其通过硬币装水和纸杯水满而不溢这两个实验,逐步增加难度。使学生始终围绕一个目标进行观察探究,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向“水鼓起来”这个现象。教学环节紧凑、严密,教师没有过多的话,而是将时间与空间给留给学生.通过游戏和课件创设问题情景,给学生参与体验、动脑思考,继而联想、推测的思维空间,让他们去自主观察和发现。正是有了这催生的土壤。才有了学生思维的萌发,才有了学生“我明白了”的惊呼,才有了众多学生的精彩回答。实际上孩子们已经对水的这个性质作出了接近科学概念的回答,只是没有给这个现象取一个如“表面张力”,的名字而已。更重要的是这是他们的自主发现,孩子们经历了一个较深入的探究的过程。

二是教师有意识地注重学生对现象的事实性描述。描述是证据,解释是观

点。基于对观察的事实性的描述是解释的基础,是科学探究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在教师积极的引导下,孩子们充分调动他们原有的经验与知识对被观察对象进行了客观的、生动形象的描述,这为进一步进行自主解释提供了“原料”。虽然学生表达叙述不是很完整,但他们已经意识到水的表面有“拉力”,并且还想到“拉力”不够时,水不会一直“鼓”下去,“拉力”不够时,水就会流走。孩子们的这些鲜活思想的涌现得益于教师在活动中创设情景,帮助学生架起了抽象概念与具体经验间的桥梁。

三是注意引导孩子们利用自己的而不是教师的话对自己的观点进行解释和推测,达成共识.形成较为理性的、符合事实的结论。较好地处理了“过程与结果”的关系。

四是有意识地将学生的探究引向生活,使学生能通过自己的实验和信息收集等课外的探究活动丰富对科学知识的理解,激发兴趣,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整节课真实、自然、随情、随境,给孩子们一片探究的天地,还科学课一个真实。

八、参考资料

[毛细现象]

浸润和不浸润在洁净的玻璃板上放一滴水银,它能够滚来滚去而不附着在玻璃板上.把一块洁净的玻璃板浸入水银里再取出来,玻璃上也不附着水银.这种液体不附着在固体表面上的现象叫做不浸润.对玻璃来说,水银是不浸润液体.

在洁净的玻璃上放一滴水,它会附着在玻璃板上形成薄层.把一块洁净的玻璃片浸入水中再取出来,玻璃的表面会沾上一层水.这种液体附着在固体表面上的现象叫做浸润.对玻璃来说,水是浸润液体.

同一种液体,对一种固体来说是浸润的,对另一种固体来说可能是不浸润的.水能浸润玻璃,但不能浸润石蜡.水银不能浸润玻璃,但能浸润锌.

把浸润液体装在容器里,例如把水装在玻璃烧杯里,由于水浸润玻璃,器壁附近的液面向上弯曲(图1甲),把不浸润液体装在容器里,例如把水银装在玻璃管里,由于水银不浸润玻璃,器壁附近的液面向下弯曲(图1乙).在内径较小的容器里,这种现象更显著,液面形成凹形或凸形的弯月面.

毛细现象把几根内径不同的细玻璃管插入水中,可以看到,管内的水面比容器里的水面高,管子的内径越小,里面的水面越高.把这些细玻璃管插入水银中,发生的现象正好相反,管子里的水银面比容器里的水银面低,管子的内径越小,里面的水银面越低.

浸润液体在细管里升高的现象和不浸润液体在细管里降低的现象,叫做毛细现象.能够产生明显毛细现象的管叫做毛细管.

液体为什么能在毛细管内上升或下降呢?我们已经知道,液体表面类似张紧的橡皮膜,如果液面是弯曲的,它就有变平的趋势.因此凹液面对下面的液体施以拉力,凸液面对下面的液体施以压力.浸润液体在毛细管中的液面是凹形的,它对下面的液体施加拉力,使液体沿着管壁上升,当向上的拉力跟管内液柱所受的重力相等时,管内的液体停止上升,达到平衡.同样的分析也可以解释不浸润液体在毛细管内下降的现象.

在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有许多毛细现象的例子.植物茎内的导管就是植物体内的极细的毛细管,它能把土壤里的水分吸上来.砖块吸水、毛巾吸汗、粉笔吸墨水都是常见的毛细现象.在这些物体中有许多细小的孔道,起着毛细管的作用.

有些情况下毛细现象是有害的.例如,建筑房屋的时候,在砸实的地基中毛细管又多又细,它们会把土壤中的水分引上来,使得室内潮湿.建房时在地基上面铺油毡,就是为了防止毛细现象造成的潮湿.

水沿毛细管上升的现象,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很大.土壤里有很多毛细管,地下的水分经常沿着这些毛细管上升到地面上来.如果要保存地下的水分,就应当锄松地面的土壤,破坏土壤表层的毛细管,以减少水分的蒸发.

[表面张力系数]

促使液体表面收缩的力叫做表面张力。即液体表面相邻两部分之间,单位长度内互相牵引的力。如液面被长度为L的直线分成两部分,这两部分之间的相互拉力F是垂直于直线L,并与表面相切。

比例系数σ就是液体的表面张力系数,它表示液体表面相邻两部分间单位长度的相互牵引力。

如果液体表面积增大ΔS,液体表面自由能增加ΔE,则表面张力系数σ等于增加单位表面积时,外力所需作的功,也可用下式表示(见图2) 这说明,表面张力系数σ在数值上等于增加单位表面积时所增加的表面能,在等温条件下能转变为机械能的表面内能部分,在热力学中称为表面自由能。从能的角度看,表面张力系数σ就是增加单位表面时所增加的表面自由能。液体表面张力系数的性质表现为:1.液体不同表面张力系数不同。例如,密度小的,容易蒸发的液体表面张力系数小,如液氢和液氦;已熔化的金属表面张力系数则很大;2.表面张力系数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近似地为一线性关系;3.表面张力系数的大小还与相邻物质的化学性质有关;4.表面张力系数还与杂质有关,加入杂质可促使液体表面张力系数增大或减小。一般说来醇、酸、醛、酮等有机物质大都是表面活性物质,比水的表面张力系数小得多。例如,在钢液结晶时,加入少量的硼,就是为了促使液态金属加快结晶的速度。

[浮力产生的原因]

浮力是由于液体或气体对物体向上、向下的压力差产生的。在液体内,不同深度处的压强不同。物体上、下面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不同,物体下部受到液体向上的压强较大,压力也较大,可以证明,浮力等于物体所受液体向上、向下的压力之差。

漂浮于流体表面或浸没于流体之中的物体,受到各方向流体静压力的向上合力。其大小等于被物体排开流体的重力。例如石块的重力大于其同体积水的重量,则下沉到水底。木料或船体的重力等于其浸入水中部分所排开的水重,所以浮于水面。气球的重量比它同体积空气的重力小,即浮力大于重力,所以会上升。这种浸在水中或空气中,受到水或空气将物体向上托的力叫“浮力”。例如,从井里提一桶水,在未离开水面之前比离开水面之后要轻些,这是因为桶受到水的浮力。不仅是水,例如酒精、煤油或水银等所有的液体,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都有浮力。

产生浮力的原因,可用浸没在液体内的正立方体的物体来分析。该物体系全浸之物体,受到四面八方液体的压力,而且是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的。所以这个正立方体的前后、左右、上下六个面都受到液体的压力。因为作用在左右两个侧面上的力由于两侧面相对应,而且面积大小相等,又处于液体中相同的深度,所以两侧面上受到的压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两力彼此平衡。同理,作用在前后两个侧面上的压力也彼此平衡。但是上下两个面因为在液体中的深度不相同,所以受到的压强也不相等。上面的压强小,下面受到的压强大,下面受到向上的压力大于上面受到的向下的压力。液体对物体这个压力差,就是液体对物体的浮力。这个力等于被物体所排开的液体的重量。当一个浮体的顶部界面接触不到液体时,则只有作用在底部界面向上的压力才会产生浮力。至于一个位于容器底面上的物体,并和容器底面密切接触,那它就只能受到向下作用于物体表面的液体压力下,所以这个物体不受浮力作用,这种现象并不多,因为只要其间有一层很薄的液膜,就能传递压强,底面就有向上的压力,物体上下表面有了压力差,物体就会受到浮力。

[浮力较严密的定义]

物体浸在静止的流体(液体,气体)中,四面八方为流体所包围,处于静止状态时,受到的四面八方的压力的合力,称为浮力。

这样定义的浮力完全满足阿基米德定律:物体受到的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流体的重力的大小。

气体的密度为ρ1,液体的密度为ρ2,三个物体的体积都是V,其中物体B排开的气体体积是V1,排开的液体体积是V2。

根据阿基米德定律,物体A受到的浮力为:F A=ρ1gV

物体B受到的浮力为:F B=ρ1gV1+ρ2gV2

其中第一项往往可以忽略(下面的例题1中忽略了这一项);物体C受到的浮力为:F C=ρ2gV

对浮力的定义还需要作一点补充:在静止的气体和液体中,四面八方为液体和气体包围的物体发生平动时,受到的周围液体和气体施加的作用力的合力可以分成两部分,一部分竖直向上,大小等于排开的液体和固体的重力的大小,这部分称为浮力,另一部分一般跟速度方向相反,称为媒质阻力(介质阻力)。

[曹冲称象]

有一次,吴国孙权送给曹操一只大象,曹操十分高兴。大象运到许昌那天,曹操带领文武百官和小儿子曹冲,一同去看。

曹操的人都没有见过大象。这大象又高又大,光说腿就有大殿的柱子那么粗,人走近去比一比,还够不到它的肚子。

曹操对大家说:“这只大象真是大,可是到底有多重呢?你们哪个有办法称它一称?” 嘿!这么大个家伙,可怎么称呢!大臣们纷纷议论开了。

三年级科学上册 认识水和空气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认识水和空气 教学目标 1.能选择正确的方法,观察水和空气;能正确选择和使用工具,测量水温和气温;初步常识对实验结果的预测;能用事实证明空气及其重量的存在;能用语言、文字、画图等方式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 2.参与科学探究活动;愿意与同学交流和合作。 3.了解水和空气的物理性质。 教学重点: 能选择正确的方法,观察水和空气;能正确选择和使用工具,测量水温和气温。 教学难点: 初步尝试对实验结果的预测;能用事实证明空气及其重量的存在;能用语言、文字、画图等方式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 教学过程设计 一、引新 二、认识水和空气 1.观察水,感受水的颜色、气味、味道等,再利用瓶子、盘子、滴管等赶金滴水、装水,观察水的流动性。 2.测量水温 师:(出示两杯冒热气的水)如果要判别这两杯水,哪杯水温度高,有什么方法? 生:(讨论)(可以凭眼观察) 师:如果这里又有两杯水都不冒热气,那可以用什么方法来判别哪标水温高呢? 生:(讨论、试验) 师:(小结)刚才同学们通过运用感觉器官来判别水温的高低,这办法不错,但以后要注意,只有在先知道物体的温度不是很高的情况下,才能用手去感觉物体温度的高低。如果是加热过的油,从外表看不出它温度很高,随便用手摸,就会出事故的。 师:刚才经过讨论,我们知道用手能感觉出温度的高低。但是,这方法是否很可靠呢?(出示三盆水:泠水、温水、热水)请一同学上来,用两只手分别放进冷、热水中,请同学说说两只手对两盆水温度高低的感觉。过了一会儿请这同学将两只手同时放入中间一只水盆中,然后让他说说对这盆水温度高低的感觉。 师:同一盆水,这两只手对它温度的高低的感觉,为什么会有不同呢?说明手对温度的感觉是否可靠? 生:(讨论) 师:(小结)通过刚才的实验,使我们知道了,人的手有时可以判别物体的高低,但有时也不可靠,要精确知道物体的温度必须用温度表来测量。师:(出示温度表)这是温度表,我们先来观察一下它的构造,温度表可以分成几个部分? 生:观察桌上的温度表并讨论。 师:(小结)一般我们把温度表分成封闭的玻璃管和管内的水银两部分,玻璃管的下端是球形的玻璃泡,管上还有刻度。 认识温度表上的刻度及表示温度的读法。 师:谁知道水沸腾时的温度是多少?正确的读法是怎样的?应该怎样写呢? 生“读100摄氏度? 写100℃(板书)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 科学《神奇的水》教案

神奇的水 新城学校赖小艳 教学内容: 《神奇的水》是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 3 课,本课与《观察水》共同组成对水的认识。在《观察水》一课,学生已对水的颜色、气味、味道等性质有了初步的认识。本节课,老师要带领学生研究水的毛细现象和表面张力两种神奇现象,并了解水的这些本领在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对水的性质有更多的认识。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知道水能够产生毛细现象、表面张力现象。 2.了解毛细现象、表面张力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 1.能够在观察、实验中发现水的其他性质。 2.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如语言、文字、图画)描述水的其他性质。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能够细心观察,尊重事实,尊重别人的意见。 2.喜欢研究与水有关的事情,愿意与同学分享交流。 教学重点:水能够产生表面张力、毛细现象的性质。 教学难点:注意观察与操作的细致;尊重实验过程数据的真实性。 教学准备: 1.记录单两份、实验用品硬币、墨水、滴管、烧杯、培养皿、载玻片(玻璃板)、粉笔、回行针、海绵一块。 教学过程: 一、认识“团结”的水——水的表面张力现象 1.实验演示,揭示探究问题 谈话导入:同学们平时你看到的水是什么样的呀? (1)猜一猜:回形针呢?(出示幻灯片回形针)你猜猜它能浮

在水面上吗?(生回答不可以) (2)动手放一放:把发给同学们的的别针分别放入水里试一试(发现都沉在水底) (3)教师演示:老师可以让这个回形针浮在水面上呢,请看,教师边解说边做实验:弯折其中一枚会形成成90°直角,把另一枚完好的回形针放在上面轻轻的把回形针放入水中然后轻轻(强调轻轻)的移开弯折过的回形针,看,它浮在水面上了,用另一种回形针也做一做。 (4)请几位学生们演示。 (5)哇,原本沉在水底的回形针竟然可以浮在水面上,多么神奇啊!(板书课题:神奇的水) 2.说一说:是什么神奇的力量让原本沉下去的回形针浮在水的表面呢?其实呀,是“水的表面张力”(板书)同学们想不想来研究研究到底什么是“水的表面张力呢”? 3.动手实验:硬币装水 (1)教师出示一枚硬币,和一个瓶盖,请问这两个哪一个能装水呢?今天我就用硬币来装水,你们说能不能? (2)演示用滴管给硬币滴水:胶头滴管的使用。为了使硬币能装水,我们需要认识一种实验器具——滴管(出示图)。特别注意:使用完的胶头滴管一定要归位。 (3)如果我在硬币上滴水,你们猜滴多少滴,水不会溢出来?大家猜测的都不同,那就让我们动手来做一做,不过首先我们得来学习一下滴管的使用方法。(学生借助铅笔先练习滴管取水和吸水)(4)指名读实验注意事项,师强调:小组内的同学要分工合作,一位同学负责滴水,其他同学分别数数、记录及观察侧面水的形状。 (5)学生开始实验,教师巡视。

中班科学活动:神奇地水

中班科学活动 活动名称:《奇妙的水》执教人:黄婷 (一)活动目标: 1、通过不同的水的变化,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的的兴趣并萌发初步的探索 欲望。 2、在幼儿实验的过程中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3、乐意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所看到的现象并愿意和同伴交流。 (二)活动准备:两杯红色的水,一杯透明的水,白糖。小勺(此材料幼儿人手 一份) (三)活动流程: 1、看一看,想一想谈话导题:“小朋友看看,老师手里有什么?请小朋友 想一想,如果老师把手里的红色的水倒在透明的水里,会有什么现象呢?”(教师把事先调好的红色的饱和的糖水倒在透明的水里,请幼儿仔细观察有什么现 象?为了让幼儿观察方便,在透明杯子的后面衬上一张白纸。幼儿可以看见红色的水沉到了透明的水底,成了两层,非常好看。) 2、试一试:导语:“小朋友,那么你们想做这样好看的水吗?现在请你们 用桌上的水来试一试,看看你们能不能做出这样奇妙的水来。”(教师给幼儿分别提供一杯透明的水和一杯红色的水,请幼儿倒一倒,看看能不能倒出两层的水来。) 3、说一说:导语:小朋友,你们好看的水做出来了吗?和老师做的水一样 吗?(教师请幼儿大胆说出自己实验的方法和结果)导语:“小朋友知道为什么你们的水不能象老师的一样好看吗?请小朋友看一看老师的红水和小朋友的红 色的水有什么不一样的。”请幼儿仔细观察:小朋友的水很稀。老师的水很浓, 象是蜂蜜一样,粘粘的。告诉幼儿:“因为老师在水里加了好多好多的糖,这么多的糖在水里化了,水就变重了。而重的东西是要沉底的,所以红色的水会在下面,透明的水就变成了两层。” 4.做一做:请小朋友用自己桌上的东西(一杯红色的水和白糖,一杯透明的水)制作奇妙的水。教师指导幼儿将白糖用小勺盛到透明的杯子里,要强调白糖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10流动的水》word教案(3)

流动的水 教学设计思想: 本课从指导学生欣赏并比较动、静状态的水入手,通过创景激疑——引发猜想——设计实验——合作探究——交流分享——引导小结——拓展应用实现教学目标。在设计实验、操作及记录时让学生选择自己想研究的问题和喜欢的方式,给学生个性发展的空间。汇报交流时引导学生相互评价,提高表达、倾听能力。拓展应用的环节,谈到流水力量的应用时,先让学生讲自己的想法,激活其思维,再联系生活实际进行讲解。 教学目标: 一、科学探究目标 1.感受流水与静水的不同。 2.学会按照说明制作小水轮模型。 3.能对小水轮如何转得快做出猜测,并用实验证明。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能与小组内其他同学分工合作制作小水轮。 2.会用文学的语言描述自然界中水体的美丽。 三、科学知识目标 能举例说明流水有力量。 四、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目标 能说出水的力量在日常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实例及给人类带来的好处和危害。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通过多种方式让学生感受到流水有力量及探究如何让小水轮转得快。 难点:尝试设计实验证明猜想,对对比实验的方法有初步了解。 教学方法: 教师引导探究与学生活动相结合的互动教学法。 教学媒体: 多媒体教学 材料与用具: 塑料片、水轮模板、剪刀、吸管、透明胶带、竹竿、水槽、烧杯。

课时建议: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课 教师:同学们,我们在讲水与生命一课时通过观察总结出水是什么样的物体呀? 学生:水是无色、无味、透明、流动、没有固定形状的液体。 教师:同学们回答得很好,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水其中的一个特性——流动性。 (二)新课教学 ◆活动1:感受流水和静水 教师:大家翻开书P37,看看下面几幅图中的水,你能说出他们有什么不同吗? 学生观察并回答。(第一幅图水平如镜,其它三幅图中的水奔腾咆哮。) 教师:同学们回答得很好,大家记不记得“水滴石穿”的故事呀,小小的一滴水,长期滴在石头上,能将坚硬的石头穿透,这说明了什么呀? 学生回答。(水蕴藏着巨大的力量) 教师:大家想一想,在日常生活中,你有没有感受到过水流的力量呀?谁来举个例子? 学生讨论并回答。 教师:那么大家想不想亲身感受一下这种力量呀? 学生回答。(想) 教师:大家根据生活经验,四人一组,来设计感受静水和流水的实验方案,并记录下来。 学生思考设计方案,教师巡回指导。 教师:下面,老师把其中在课堂上可行的实验方案写在黑板上,大家根据实验内容进行活动。 实验内容: ①水槽、烧杯各一个。水槽内盛有水。 ②将手放在水面上,感受静水,然后用手搅动水,感受流动水的力量。 ③按照P38活动1中第二幅插图的样子,用烧杯盛水倒在手上,看看你有什么感受? ④控制烧杯的高低和水量,反复体验流水的力量。 ⑤将实验结果记录下来。 学生进行实验,教师巡回指导并鼓励学生利用现有的材料模拟海浪、瀑布的状态体验流水的力量。教师:大家已经感受到流水的力量了,那么大家想一想,在实际生活中,我们都在那些地方应用到

三年级上 科学 水和空气

第四单元水和空气 单元分析 单元教材分析: “水和空气”单元共7课。 第1课,提供机会展示学生有关水的初始想法,形成有关水的知识网状图。通过让学生借助感官识别水和其他物质,初步学习对周围物质进行分类。这些活动,不仅可以了解学生的原有认知水平,而且还可以让学生对水、空气和其他物质进行初步比较,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第2课和第3课,让学生对水和其他液体进行有意义的对比研究。学生将从多个侧面(颜色、气味、黏度、密度、表面张力等)认识到水和其他液体的不同之处,同时对它们的相同点进行概括提升,比如液体具有流动性和不能保持固定形状。 第4课,让学生解决一个常见问题——比较水的多少。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将明白液体的多少可以用多种不同方式和工具进行比较,但标准工具的产生是十分必要的。因为不同测量工具在测量时,测量结果会产生较大的差异,即使用同一种工具,测量单位不同,操作方法不同,也会带来较大的差异,无法进行比较。在这一节课中,学生也会认识到,液体的体积在测量过程中是不会改变的。 从第5课开始,学生探究的主题转向空气。在空气内容的第1课,需要学生用证据证明空气确实存在,并且在实证的基础上,让学生把水和空气进行初步的对比,这将是一个十分有趣的活动。 在第6课和第7课中,学生将探究空气作为一种物质的基本属性——能占据空间和有重量。这将是学生关于水和空气概念发展的一次提升,也将深化前面一系列探究水的各种属性的活动。这两节课开展的仍是水和空气的比较活动,不过比较的重心已从性质的差异转向相同特征的抽象。 在第7课中,将让学生对本单元的学习进行一次反思,对石头、水和空气进行对比,实际上是让学生对固体、液体、气体的基本特征进行对比。这是一次评价的机会,可以观察到学生在单元学习后在科学概念方面的发展变化。 单元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物质分为固态、液态和气态。固体有固定的形状和一定的体积;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但有一定的体积;气体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 2.水是地球上一种重要的物质,它有许多的用途;水和其他液体比较,在颜色、气味、黏性、流动性等方面存在差异。 3.空气确实存在于我们周围,能被我们的感官感知;空气能占据空间,空气有重量。 4.量筒是一种标准工具,可以测量液体的体积多少。 过程与方法 1.对液体、固体和气体进行系统的比较观察。 2.识别并通过观察比较认识水、空气和其他液体的特征。

三年级上册《神奇的水》科学教案

三年级上册《神奇的水》科学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通过观察与实验,理解水的毛细现象和表面张力,获得对水的初步认识。 过程与方法: 通过动手实验、认真观察来获取知识与相关信息,并知道如何运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 了解水的特征,知道要怎样利用水的特征为生活服务。 教学准备: 1、实验用品细纸条、有颜色的水等。 2、学生分组实验用品。 教学活动建议:本课与共同组成对水的性质的认识。这两课在逻辑上是并列的关系。一课学生已对水的颜色、气味、味道等物理性质有了基本的认识,这一课,教师要带领学生研究水的毛细现象、表面张力、浮力、压力等神奇现象,并了解水的这些本领在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对水的性质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教学中,教师要注重从学生的生活现象入手,让学生学着提出问题,并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做探究性实验,搞清其中的道理。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引入: 上节课我们通过对水的观察,发现水是一种无色无味的透明液体,初步认识了它的基本特征,水是一种神奇的物质,让我们通过动手来认识它的神奇。今天我们来学习。 一、会“爬”的水。 师:水会运动吗?水怎样运动?下面请大家看几个小实验。教师演示实验: (1)剪一条薄纸巾,把下部插入有颜色的水中。大家看到了什么? (2)剪开花的花茎,一半插在红色水中,一半插在蓝色水中。你看到了什么? (3)滴一滴墨水在面板上,用粉笔把它吸干,你又发现了什么? 讨论:这是一种什么现象?你在生活在还在哪里看到这些现象? 小结:水沿着有孔隙的材料往上爬的现象,叫做毛细现象。 二、会“团结”的水。 师:我们是一个团结的集体,大家团结友爱,一起学习,一起劳动,生活过得很快乐。那么水和水之间会不会团结

最新科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

《科学》三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通过两年多的科学学习,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求知欲和参与科学活动的愿望明显增强,学生的观察与描述能力有了明显的发展,在进行观察、记录、实验、交流等一系列活动时,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也得到培养。受年龄的限制,学生的思维依旧处于形象思维阶段,抽象概括和语言表达能力仍然比较弱,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仍然非常重要。教师还要注重观察、记录方法的示范和引导,注重提供语言表达的范例。 学生已能初步控制自己的情感和行为,但还有不稳定的现象,自制力还不强,意志力较差,遇事很容易冲动,活动的自觉性和持久性都比较差,且常与兴趣密切相关。另外,他们精力旺盛、活泼好动,具有好奇、好动等特点,在活动过程中需要通过不断巡视来关注学生的观察体验进展,用学生喜欢的形式来促进学生更好地开展观察、体验等活动。 二、教材分析 1.整体情况 三年级下册教科书由“物体的运动”“动物的一生”和“太阳、地球和月球”三个单元组成。每个单元各有8个教学内容,共计24个教学内容。完成一个单元的教学需10课时左右,预计一学期共需30课时。 本册的三个单元虽然属于不同的领域,但都强调学生建构科学模型。例如,“物体的运动”单元引导学生建构机械运动中质点的模型,“动物的一生”单元引导学生建构动物生命周期的模型,“太阳、地球和月球”单元引导学生建构日地月的天体模型……这些科学模型的建立,有利于学生用科学的观点系统地认识世界。 特别要注意的是,修订后的教科书采用科学概念和科学探究双螺旋协同发展的编写理念模型,表现为“大单元”的组织形式和“四个板块”的呈现方式。其中大单元的组织形式,是为了体现科学概念的连贯性和综合性,挖掘科学探究中

首师大版 三年级科学 流动的水

一、教学课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在操作小水轮实验过程中,初步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科学习惯,适时向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形成小组合作意识。 能力目标: 通过实验,初步掌握对比实验的特点,并应用对比实验验证猜想。 知识目标: 知道影响小水轮转动快慢的因素有:水位高低、水流量大小等因素。 二、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 本课是小学科学教材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人与水的第二课,教材要求让学生了解流动的水是有力量的,学生通过小水轮探索怎样使小水轮转动得快的秘密,这也是本课教学中的重难点。 2、学生情况: 三年级的同学刚接触科学学科不久,热情很高,他们通过半个学期的学习,初步掌握了一些用感官和借助工具去观察的方法,并用于实验,但对于本课涉及到的对比实验,本次还是第一次教学,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在教师的引导下,初步体会严谨的实验过程。 3、教学方式与手段: 4、技术准备: (1)课件:课件内含一些操作的要点以及重点知识的提示。 (2)分组及演示材料:小水轮两个,奶盒3个,抹布一块,500ml的一整杯水。 5、教学重点:研究水轮转动快慢的影响因素 6、教学难点:操作体会对比实验 教学之前用百度在网上搜索“流动的水、水车、水的危害”等的相关教学材料,找了很多教案和材料作参考,了解到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确定课堂教学形式和方法。然后根据课堂教学需要,利用百度搜索关于水资源利用的图片,课堂放给学生观看,加深印象。用百度视频网上搜索下载了洪水对人类的伤害以及人类对水资源的利用——水坝,培养学生节约用水,爱惜水资源的情感。 三、教学方法 本节课以探究学习方式为主要的教学方式,用比赛的形式引出学生想要探究的问题,怎样能使小水轮转动的更快,在学生充满好奇心的情形下进行初步的实验,之后汇报中规范对比实验的操作要点,强调比赛要公平,那么做实验也要公平才能准确。从而让学生初步认识到对比试验中的相同条件和不同条件。同时,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_水和空气111(最新整理)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水和空气知识点第四单元水和空气 1.物质分为固态、液态和气态。 液体:没有固定形状、能占据空间、不易被压缩、能流动、有重量。 固体:有固定形状、能占据空间、不易被压缩、不能流动、有重量。 气体:没有固定形状、能占据空间、易被压缩、能流动、有重量。 2.科学家都是按照提出问题、作出猜测、寻找证据、得出结论的步骤工作的 3.认识物体常用的方法有:用眼睛看、用鼻子闻、用舌头尝、用手摸等。 4.对不了解的物体,为了安全起见,千万不能随便闻,更不能随便尝 5.如何寻找问题的答案: 1.到图书馆或上网查资料。 2.自己通过观察和实验找答案。 6.我们要不断地从(爱)提问到(会)提问。 7.爱提问是人类好奇性的一种表现,也是科学探究活动的(起点)。 8.自制信息卡就是一种(记录)和(呈现信息)的好形式。 9. 法国科学家(法布尔)写了《昆虫记》这部不朽的传世之作 10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做实验证明空气是有重量的

11.英国牧师普里斯特利发现了氧气 12.1772年,苏格兰医生和化学家卢瑟福发现了氮气 液体量筒 1.液体具有一定的体积,液体的体积是可以(测量)的。 2.量筒是一个有刻度的玻璃筒,专门用来(测量液体)的多少,也就是测量液体的体积。 4.液体体积的单位是(毫升)。 5.使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时,需要注意以下两点: (1)量筒必须放(平稳)。 (2)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然后读出液体的体积数。 6.液体都会流动,流动的速度与液体的黏度有关,黏度越大,流动速度越慢。 7.液体和固体的不同点是: ①固体不会流动。液体会流动。 ②固体有固定的形状。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 ③固体不会形成滴状。液体会形成滴状。 ④固体不一定有黏度。(有的固体有黏度,有的固体没有黏度。) 液体都有黏度。(有的液体黏度小,有的液体黏度大。)

三年级科学《神奇的水》教案

三年级科学《神奇的水》教案 授课人:郭金锭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与实验,理解水的毛细现象和表面张力,获得对 水的初步认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动手实验、认真观察来获取知识与相关信息,并知道 如何运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水的特征,知道要怎样利用水的特征为生活服务。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是以学生动手实验为基础,引导学生辨识水的特征,了解水的毛细现象与表面张力现象。难点是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做好实验,从实践中引出真理。 三、教学准备: 1.实验用品细纸条、有颜色的水等。 2.学生分组实验用品。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引入: 上节课我们通过对水的观察,发现水是一种无色无味的透明液体,初步认识了它的基本特征,水是一种神奇的物质,让我们通过动手来认识它的神奇。今天我们来学习《神奇的水》。 (一)会“爬”的水。 师:水会运动吗?水怎样运动?下面请大家看几个小实验。教师演示实验:(1)剪一条薄纸巾,把下部插入有颜色的水中。大家看到了什么?

(2)剪开花的花茎,一半插在红色水中,一半插在蓝色水中。你看到了什么? (3)滴一滴墨水在面板上,用粉笔把它吸干,你又发现了什么?讨论:这是一种什么现象?你在生活在还在哪里看到这些现象?小结:水沿着有孔隙的材料往上爬的现象,叫做毛细现象。、 (二)会“团结”的水。 师:我们是一个团结的集体,大家团结友爱,一起学习,一起劳动,生活过得很快乐。那么水和水之间会不会团结呢?(1)猜一猜:一元的硬币能容纳多少滴水?先把猜测的结果记录下来,再亲自动手做一做。学生分小组实验。将一枚一元的硬币放在桌面上,然后用吸管往硬币上滴水,看看一元的硬币究竟能装几滴水。 滴完后观察:现在的水是什么形状的?为什么水面鼓得像个小馒头一样? (2)把曲别针轻轻放入装满水的杯子里,预测放多少枚曲别针水会溢出来。再试一试,看看预测得对不对。 教师演示实验,学生观察记录。 为什么杯子里的水已经满了,还能再装下几枚曲别针,装入曲别针后,杯面上的水为什么会鼓出来但是又不会流下来? 师小结:水具有使其表面尽量缩小的力,这就叫做水的表面张力。你见过生活中水的表面张力现象吗?请你来给同学们说一说。 (三)课堂小结今天我们认识了水的神奇,通过实验和观察我们知道了水可以沿着有孔隙的材料往上爬的现象叫做毛细现象,此外水还有表面张力。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四)作业:把你的研究并总结出的水的特点写在活动记录上。

最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 1、植物新生命的开始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外部特征各不相同;种子有自己特殊的结构,在适宜的条件下可以萌发生长成一株植物。 过程与方法:用感官和放大镜观察种子的外部形态特征;根据植物生长的已有知识,预测植物种子的内部结构。 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发关注植物生长变化的兴趣。 【教学重点】:引领学生产生问题并积极思考,能用适宜的方式将自己的认识清楚地表达出来,并能想办法证明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 【教学难点】:观察各种植物的种子。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猫给小猫哺乳的图片、鸡妈妈带小鸡吃食的图片、向日葵小苗的图片、各种植物的种子(向日葵、花生、四季豆、南瓜、小麦、玉米、绿豆等)、白纸、放大镜。(学生准备)各种植物的种子、白纸、放大镜。 【教学过程】: 一、听听说说 1、师:小猫是谁生下来的?小鸡是怎么来的呢?向日葵小苗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2、生:思考后,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3、师:(出示图片)验证学生说出的答案。 4、师:植物的一生都要经历出生、成长、繁殖、衰老直至死亡的过程,它的一生发生了哪些变化呢? 二、想想画画 1、师:用图画和文字将植物一生的生长变化过程画下来和写下来。 2、生:在P2页“我知道的植物生长过程”的画板里画图。 3、师:展示学生画的作品。 4、师:指名学生说说自己画的作品的意义。 5、师:有些植物可以用根、茎、叶繁殖后代,但是,我们熟悉的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它们新的生命的。 三、观察种子 1、师:每个人把自己带来的白纸放到桌面上,将带来的植物的种子放到白纸上,观察植物的种子,

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流动的水名师教案冀教版

最新资料推荐 流动的水 【教学目的】 过程与方法: 1. 学会用多种感官认识水、并能在观察中发现水的性质。 2. 能用语言、文字描述观察流动水与静水的区别。 3. 认识水有力量。 知识与技能: 1. 了解水的好处与危害。 2. 做个小水轮,从中认识水有力量。 3. 了解水的表面张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在探究过程中,能够细心观察,尊重事实,尊重别人的意见。 2. 喜欢研究与水有关的事情,愿意与同学交流看法。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学生准备:纸巾(或手纸)、硬币、白纸、水杯、调料袋、塑料瓶盖。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生命离不开水,那么为什么生命离不开水呢?这普普通通的水究竟有什么神奇的地方呢?让我们通过实验,揭开它的奥秘吧! 2.揭题。 二、自主学习:1.观察水,描述水。 (1)请学生用自己的感官和桌面上的仪器或身边的可利用的物体,观察一杯水,你对这杯水有什么新的发现。我们比一比,哪一组发现的水的奥秘多,把你们的发现用文字或图画记录下来,也可以用你喜欢的方式记录下来。 (2)学生分组活动。 (3)教师鼓励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研究:杯中的水是什么样的?当水被溅出、洒出有什么现象?水滴在别的物体 上,会发生什么现象?当越 最新资料推荐 来越多的小水滴聚成大水滴时,水形成的圈发生了什么现象?几滴水从空气中落下时,呈现什么形 状?……学生活动时,教师不能做旁观者,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积极参与到学生们的研究活动中去,成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

(4)学生分组汇报交流。要求学生从多角度描述水是什么样的物体。 (5)教师肯定学生的发现,可将重点词语板书,并强调我们是用多种感官和多种方法认识水的性质。2.辨认水。 (1)师出示六杯液体,请学生找出哪一杯是水。教师介绍辨认方法:“一看、二闻、三尝” 。不认识的物体不能随便尝,以防中毒。 ①鉴别六种液体,需要的仪器、“药品”比较多,为了避免浪费,全班可分几个大组。 ②一定要让每组学生汇报自己的方法,让学生在比较中找出最简捷、科学的方法。 (2)分组活动。 (3)汇报、交流。 3.认识水的力量。 4.认识毛细现象。 (1)师演示实验:窄纸巾的下部插入带色的水中,先猜猜会发生什么现象?再试试结果怎样? (2)学生分组实验。 (3)汇报交流。 (4)生活中还看到过哪些水往上爬的现象? (5)师生共同小结:科学上把不沿着缝隙往上爬的现象叫做“毛细现象”。5.认识水的表面张力。 刚才实验我们发现水往高处爬的奇妙现象,其实水还有更神奇的地方,不信,大家试试。 (1)师演示实验:往硬币上滴水,大家共同数一数,直到水溢出时,一共可以滴多少滴水?再从多个角度去观察水面,你能发现什么? (2)学生分组实验。注意引导学生观察水溢出硬币前,水的表面呈什么形状。 (3)汇报交流。 (4)师生讨论。得出“水的表面张力”的概念。理解“张力”的意思。 (5)书图中的实验。 6)学生共同研究这些问题。 最新资料推荐 三、课后作业: 找找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与水有关的?它对人们的生活有益,还是有害? 教学后记:

最新幼儿园大班科学课教案:神奇的水

幼儿园大班科学课教案:神奇的水 教材分析 教材本身来源于幼儿生活,或贴近幼儿生活,是幼儿所熟悉所关注的周围事物。此活动鼓励孩子大胆实践,敢于尝试新办法。在此基础上,注重了语言表达能力,创新思维能力以及团结协作能力等方面的渗透和培养。 学情分析 大班孩子已经能够有意识地关注自己身边的周围事物,而且对身边发生的事物产生了探究欲望,也有了一定的主见。他们善于观察和思考,还能产生一些与别人不一样的想法。因此,在此活动中,让孩子动手操作,仔细观察,鼓励孩子想出与别人不一样的方法,再把自己的想法做法说出来与大家分享。教师力求通过设置一定的情景,为他们提供一些蕴含教育目标的适合他们的材料,让孩子自主参与,积极探索,通过体验过程,交流经验达到教育目标。鼓励孩子从多种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尝试用多种办法解决问题。 教法 本次活动采取了谈话法、游戏教学法、情景教学法、实验法等方法进行教学。 学法 本次活动引导幼儿采取观察、实验、探究等方法进行学习。 设计思路 本次活动的设计注重培养幼儿创新意识和努力探究问题的能力。鼓励孩子大胆想象,勇于探索,用不同办法解决问题 活动目标: 1、了解水的基本特征是无色,无味、透明的 2、乐于参与科学实验,体验科学实验与合作的乐趣 3、能通过实验发现水的其它特征。 活动重点:了解水无色、无味、透明的特征(突破策略:使幼儿通过比较、观察的方法来发现水的基本特征) 活动难点:通过实验发现水的其它特征(突破策略:教师提供实验材料,引导幼儿分区玩水,同时教师对幼儿进行指导,在让幼儿自己进行总结)

活动准备: 两半瓶水(盖上粘有颜料)、四大杯水、一杯黑醋、方糖若干、凹槽管、泡沫、石头 活动过程: *激趣导入――魔法变变变 ·幼儿观察水,师将准备好的有颜料的水瓶拿出来用力摇晃使水变色 询问: 1,老师手中是什么? 2,水现在变成了什么颜色?神奇吗? *认识水 ·师拿出一杯醋和一杯水供幼儿观察,并询问幼儿其不同之处(请幼儿来闻一闻,尝一尝) ·幼儿总结:水是无色,无味、透明的 *玩水体验,找出水的其他特征 ·幼儿分组入实验区进行实验 实验一区:幼儿用槽管进行实验 实验二区:幼儿用方糖进行实验 实验三区:幼儿用泡沫纸和石头进行实验 ·请幼儿总结玩水中发现的水的其他特征 幼儿一:发现水可以流动 幼儿二:发现水可以溶解糖 幼儿三:发现水有浮力 *生活中的水

湘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

湘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 第一单元 1.( 1831 )年;(达尔文)登上(“贝格尔”)号军舰;开始了漫长而艰苦的环球考察. 2.经过( 5 )年的环球考查;达尔文积累了大量的资料. 3.(达尔文)经过(20多年)研究;于(1859年11月)写成了科学巨著(《物种起 源》);提出了(生物进化论). 4.不要忘了带上纸和笔;随时记录自己的(发现)或(问题). 5、观察的基本方法:看、摸、闻、听、尝 . 顺口溜:眼耳鼻舌手;人人身上有;帮我认东西;是我好朋友. 6、观察的基本过程:观察、记录、提出问题(初步猜想、解释). 7、达尔文寻宝的过程:认真观察----了解记录----采集标本----整理资料----分析研究. 8、指南车诞生于西汉初期;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它总会指向南方 . 9、我们把宝贝分为动物、植物和其他物品三类. 第二单元 1、李时珍;明代医学家和药学家;经27年著成《本草纲目》;该书是我国药物学的宝 贵遗产;对中医药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2、李时珍认识了上千种植物;在《本草纲目》里还给植物进行了分类. 3、世界上单朵最大的花是霸王花. 4、自然界中的动物种类很多;大约有150万种. 5、蚯蚓适宜生活在阴暗、潮湿的地方. 第三单元土壤 土壤是指地球陆地表面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分为(砂质土、黏质土、壤土)三类. 砂质土:含砂较多.颗粒大;渗水快;保水性差;透气性好.

黏质土:含黏土较多.颗粒小;渗水慢;保水性好;透气性差. 壤土:含砂和黏土的量差不多.颗粒居中;渗水居中;保水性居中;透气性居中. 鉴别土壤的方法(手捏法)土壤散开不能成团的是砂质土;能捏成团抛到地上也不会散开的是黏质土.能捏成团抛到地上会散开的是壤土. 早在(宋代);我国就有了无土栽培的尝试.无土栽培是指不用土壤栽培蔬菜等作物;而是直接给作物提供营养液. 我国古代早已认识到(土壤)是可以改良的;不同的(土壤)要采用不同的改良措施.在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就使用(肥料)来改良土壤.他们把野草割来(焚烧)或是(用水沤)让它腐烂后变成肥料;改良土壤. 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但是;在许多地方它正受到人为的破坏. 2000多年前;我们春秋战国时期的著作(管子)中描述了不同土壤的颜色、黏度、含砂量等特性;还记录了各种土壤在不同地区所适宜种植的植物. 证明土壤是否有空气;最简单的方法是把土壤放进水中;看有没有气泡冒出来. 土壤成分有:小石子、泥土、沙、腐烂物、水等. 分离土壤的方法:沉淀法、筛选法、挑拣法. 第四单元水 水是一种(无色)(无味)(透明)的液体;有一定的(体积)但无固定的(形状). 早在公元前1世纪;中国就出现了水磨.这一发明对长时间从事(碾米)劳动的人们来说;上一个大大节省劳力的装置.(说明了流动的水有力量) 食盐、高锰酸钾、胶水、洗发液、肥皂、醋、酒精、小苏打都能溶解在水中;沙、面粉、食用油不能溶解在水中.加快溶解的方法:切碎(弄得小些)、加温、搅拌 地球上的咸水约占(97%)淡水约占(3%).如果把地球的总水量平均分成100份;海水大约占97份;在不足3份的淡水中;冰又占去了2份;可利用的淡水还不到1份. (水)把大自然装扮得更加美丽.(水)使大自然变得生机勃勃. 地球可供利用的(淡水)是非常有限的;我们要(节约用水). 物体在水中有的(浮);有的(沉);物体在水中受到水向上托的力;这就是水的(浮力)作用.

科学神奇的水教案

科学神奇的水教案 《神奇的水》教学设计 桥头一小李春杰教学目标: 1、会用多种感官和身边的物品认识水。会用语言和文字描述观察到的现象与结果。 2、能区分什么是假设,什么是事实,会进行猜测并通过做实验验证。知道水能产生毛细现象,了解毛细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 3、通过细心观察、比较实验现象,发现水面形状的变化,了解水的表面张力。 4、在探究过程中能细心观察、尊重事实,尊重他人意见,愿与同学交流看法。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探究感知水的毛细现象和表面张力。 难点:会进行恰如其分的猜测,并实验验证。 教学准备: 分组实验材料:纸巾、红墨水、硬币、滴管、报纸、玻璃片、木筷子、塑料筷子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课 谈话:上节课,我们认识了生命离不开水,也观察了水。(板书:水)不仅水的作用很重要,它还有许多神奇的地方。这节课,我们一起探究水的神奇之处。(板书:神奇的水) 谈话:?俗语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现在,我们做个实验,看水往哪里流?(为了方便大家观察和探究我用的是红墨水。) 二、探究过程 探究一:会爬的水 1、如果把卷成卷的纸巾下部插入水中,猜猜看会发生什么现象? (1)学生猜测。 (2)引导学生动手实验,分工合作,并做好实验记录。 (3)汇报交流:各组汇报,教育学生要学会倾听。 ?预测纸巾会湿变红,经过实验发现水会沿着纸巾自动向上升。? 2、扩展思维:提问学生,除了纸巾以外,还有哪些物体也能是水自动向上升? (1)学生思考、讨论、汇报。 (2)学生继续用其它物体实验,也发现一些物体能使水自动向上升,还有一些物体不能使水自动上升。 (3)?对于这些现象,能提出什么问题?? (4)学生提问题,老师帮助学生筛选问题。如?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大 家仔细观察这些物体,他们有什么共同点,小组讨论一下。?

科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全

一、植物 ⒈我看到了什么 一、教材简析: 教材先安排一棵相对静止的大树,当学生观察这张图片,他们所能说出的内容是极其有限的。然后在一棵真正的大树前他们所看到远远要比书本上看图片要多的多。运用感知和科学方法对大树进行观察,让学生经历一次科学观察,体验真正的科学观察活动。 二、教学背景: 本课内容既是植物单元的起始部分,也是整个科学课的起始部分,相当于一个初步接触科学观察的学生,经历一次怎样用观察的方法学习科学的过程。三年级的学生,对什么是真正的观察,还没有明确的认识,他们对观察手段的认识,主要集中在“用眼睛看”这一点上,许多学生不认为闻、听、尝、摸等手段也是观察方法。当我们在课堂上,要求学生用各种观察方法去观察一棵大树的时候,学生会体会到,科学课上的观察必须是全身感官都要参与的观察,从而丰富学生的观察手段。 三、教学设计:

⒉校园的树木 一、教材简析: 本课是在让学生了解科学观察重要性的基础上,要求学生用观察的方法来具 体认识一棵树,并做好较为详细的观察记录,对一棵树和进行有序的描述。 教材设计了两个活动:意识到校园观察一棵树,做好详细的的描述记录;另 一个是分析比较各组的观察记录,找出不同树木的相同与不同,指向树木座位生命体的特征。

二、教学背景: 学生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明白了观察的重要性,初步懂得了观察需要各种感官共同参与、需要运用观察工具。本课将带领学生带着一个任务去观察校园里的树木,从整体到局部的观察,最后汇集成一篇观察日记。在观察的过程中,能够用简图的方式进行记录。 三、教学设计:

⒊大树和小草 一、教材简析: 《大树和小草》一课在“植物”单元中处在承上启下的过渡位置,教材由“认识周围一些常见的小草”“比较大树与小草的相同和不同”“利用维恩图比较结果”三个活动组成,在活动中是先从单一的小草入手,让同学了解小草的特点,并用简图等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描述,更进一步了解小草的知识,然后安排了大树和小草的比较,主要比较三个方面:茎的比较、果实的比较、叶的比较。大树和小草的形态特征区别非常明显,生在比较过程中能够很容易体会到两个个体之间的巨大区别,从而建立起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概念的建立。在此基础上再用列举法给出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的概念。最后用一个维恩图把学生观察比较的结果进行梳理形成比较明确的概念,并显示出这些概念之间的关系,从而清晰的显示出大树和小草的异同,达到了教学目的。 二、教学背景: 学生一般对高大的树木有较深的印象,而对路旁的小草关注不多,大多数学生甚至叫不出一种小草的名字。其次,他们的心理和生理水平还不可能从事较为独立、完整的科学探究,所以师让学生利用各种感官进行细微的观察、比较、逻辑思考进行探究活动。当然还需要教师的特别方法,如用表格归纳法、画维恩图法等,以促进学生的多方面发展。

三年级科学上册 神奇的水 1教案 苏教版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神奇的水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与实验,理解水的毛细现象和表面张力,获得对水的初步认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动手实验、认真观察来获取知识与相关信息,并知道如何运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水的特征,知道要怎样利用水的特征为生活服务。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是以学生动手实验为基础,引导学生辨识水的特征,了解水的毛细现象与表面张力现象。 难点是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做好实验,从实践中引出真理。 三、教学准备: 1.实验用品细纸条、有颜色的水等。 2.学生分组实验用品。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引入: 上节课我们通过对水的观察,发现水是一种无色无味的透明液体,初步认识了它的基本特征,水是一种神奇的物质,让我们通过动手来认识它的神奇。今天我们来学习《神奇的水》。 (一)会“爬”的水。 师:水会运动吗?水怎样运动?下面请大家看几个小实验。教师演示实验: (1)剪一条薄纸巾,把下部插入有颜色的水中。大家看到了什么? (2)剪开花的花茎,一半插在红色水中,一半插在蓝色水中。你看到了什么? (3)滴一滴墨水在面板上,用粉笔把它吸干,你又发现了什么? 讨论:这是一种什么现象?你在生活在还在哪里看到这些现象? 小结:水沿着有孔隙的材料往上爬的现象,叫做毛细现象。 (二)会“团结”的水。 师:我们是一个团结的集体,大家团结友爱,一起学习,一起劳动,生活过得很快乐。那么水和水之间会不会团结呢?

(1)猜一猜:一元的硬币能容纳多少滴水?先把猜测的结果记录下来,再亲自动手做一做。 学生分小组实验。将一枚一元的硬币放在桌面上,然后用吸管往硬币上滴水,看看一元的硬币究竟能装几滴水。 滴完后观察:现在的水是什么形状的?为什么水面鼓得像个小馒头一样? (2)把曲别针轻轻放入装满水的杯子里,预测放多少枚曲别针水会溢出来。再试一试,看看预测得对不对。 教师演示实验,学生观察记录。 为什么杯子里的水已经满了,还能再装下几枚曲别针,装入曲别针后,杯面上的水为什么会鼓出来但是又不会流下来? 师小结:水具有使其表面尽量缩小的力,这就叫做水的表面张力。 你见过生活中水的表面张力现象吗?请你来给同学们说一说。 (三)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水的神奇,通过实验和观察我们知道了水可以沿着有孔隙的材料往上爬的现象叫做毛细现象,此外水还有表面张力。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第二课时 导课: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神奇的水的两个神奇的地方,就是水会自己向上爬,水还会象人一样团结在一起,今天我们继续来认识水的神奇。 (一)会喷射的水。 实验: 用钉子在瓶上从上向下把3个一样大小的孔,观察水流有什么不同? 出示图片:清洁工人用巨大的水龙头来冲洗海岸。 通过实验和图片观察,你发现了水的神奇之处在哪里? 加压后,水可以从孔隙中喷射出来。 (二)会“托举”的水。 实验: 拿一个玻璃杯装半杯水,然后不断往里面丢东西,看看水可以托举起哪些东西,而又有什么东西水托不动,沉下去了? 出示图片:万吨巨轮在水面上。为什么轮船和装载的货物那么重,大海里的水也可以托得动它? 小结:水有浮力。物体放入水中所受的浮力大于自身的重力,则物体就可以浮起来,如果小于自身的重力,则就会沉下去。

科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集全册

科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一、植物 ⒈我看到了什么 一、教材简析: 教材先安排一棵相对静止的大树,当学生观察这张图片,他们所能说出的内容是极其有限的。然后在一棵真正的大树前他们所看到远远要比书本上看图片要多的多。运用感知和科学方法对大树进行观察,让学生经历一次科学观察,体验真正的科学观察活动。 二、教学背景: 本课内容既是植物单元的起始部分,也是整个科学课的起始部分,相当于一个初步接触科学观察的学生,经历一次怎样用观察的方法学习科学的过程。三年级的学生,对什么是真正的观察,还没有明确的认识,他们对观察手段的认识,主要集中在“用眼睛看”这一点上,许多学生不认为闻、听、尝、摸等手段也是观察方法。当我们在课堂上,要求学生用各种观察方法去观察一棵大树的时候,学生会体会到,科学课上的观察必须是全身感官都要参与的观察,从而丰富学生的观察手段。 三、教学设计:

⒉校园的树木 一、教材简析: 本课是在让学生了解科学观察重要性的基础上,要求学生用观察的方法来具 体认识一棵树,并做好较为详细的观察记录,对一棵树和进行有序的描述。 教材设计了两个活动:意识到校园观察一棵树,做好详细的的描述记录;另 一个是分析比较各组的观察记录,找出不同树木的相同与不同,指向树木座位生命体的特征。 二、教学背景: 学生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明白了观察的重要性,初步懂得了观察 需要各种感官共同参与、需要运用观察工具。本课将带领学生带着一个任务去观察校园里的树木,从整体到局部的观察,最后汇集成一篇观察日记。在观察的过程中,能够用简图的方式进行记录。 三、教学设计:

⒊大树和小草 一、教材简析: 《大树和小草》一课在“植物”单元中处在承上启下的过渡位置,教材由“认识周围一些常见的小草”“比较大树与小草的相同和不同”“利用维恩图比较结果”三个活动组成,在活动中是先从单一的小草入手,让同学了解小草的特点,并用简图等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描述,更进一步了解小草的知识,然后安排了大树和小草的比较,主要比较三个方面:茎的比较、果实的比较、叶的比较。大树和小草的形态特征区别非常明显,生在比较过程中能够很容易体会到两个个体之间的巨大区别,从而建立起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概念 的建立。在此基础上再用列举法给出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的概念。最后用一个维恩图把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