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丙烯抗静电剂

合集下载

聚丙烯工艺介绍

聚丙烯工艺介绍

四、湛江聚丙烯装置介绍(续)
丙烯聚合机理 基本过程:形成活性中心及链引发、链增长、
链转移、链终止 形成活性中心及链引发 链增长 链转移(向烷基铝、氢气、单体转移) 链终止(自动终止、与杂质反应终止)
四、湛江聚丙烯装置介绍(续)
装置构成模式:1+1+2
装置组成:
000单元:丙烯预精制
CH3 H
CH3 HC C H
H
无规立构
CH3 HC C
H
H
H
HC C
CH3 H
一、认识聚丙烯(续)
根据参加聚合的单体种类、数量可分为均聚物、无 规共聚物、抗冲(嵌段)共聚物三类。(命名规则)
均聚物 牌号表示法:字母+两数字+字母,如T30S,第一个
字母T代表该产品的熔融指数范围,两数字30表示 聚合物中添加剂的配方 ,最后一个字母S表示聚合 物的最终用途或特性。 用途:通用料
四、湛江聚丙烯装置介绍(续)
年生产能力:140,000 吨 年操作时间:8,000 小时 小时产量: 17,500kg/h 操作弹性:聚合部分60~110%,造粒部分和
颗粒输送系统70~130% 产品及产品方案:聚丙烯均聚物,产品牌号共
26个 ,用途见附表。
四、湛江聚丙烯装置介绍(续)
三、聚丙烯工艺技术介绍(续)
本体聚合工艺(续) (3)Borealis的Borstar工艺技术 :该工艺是由
Borealis公司开发的双峰聚丙烯工艺,2000年5月于 奥地利的Schwechat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套双峰聚丙烯 生产装置,生产能力为200kt/a。 特点:环管反应器在超临界状态下操作,典型温度 为80~100℃、压力5.0~6.0MPaG,丙烯进行本体 聚合;丙烯和从环管反应器出来的聚合物在流化床 气相反应器继续反应,该反应器的操作条件为80~ 90℃、压力2.5~3.5MPaG。

聚丙烯塑料

聚丙烯塑料

聚丙烯塑料摘要:聚丙烯,也被称为聚丙烯,是塑料聚合物的化学名称,丙烯。

这是用在许多不同的设置,无论在工业和消费品。

它可以作为一个结构塑料和纤维。

关键词:规,间规,应用1 作用聚丙烯通常用于食品容器,特别是那些需要洗碗机。

相比其他许多塑料聚丙烯的熔点很高,在320°F(160°C),这意味着用热水洗盘子时不会引起翘曲聚丙烯餐具。

与此相反,聚乙烯,另一个流行的塑料容器,它具有较低的熔点。

聚丙烯也添加染料很容易,是经常被用来作为地毯需要坚固耐用的纤维,如地毯的一个发现在游泳池或铺路的迷你高尔夫球场。

不同于尼龙,它也经常被用来作为坚固的地毯纤维,聚丙烯不吸收水分,使其成为理想的使用,它会不断地受到水分。

1.1历史的聚丙烯丙烯聚合的第一朱利奥纳塔和他的同事在3月1954结晶的全同立构聚合物。

这一开创性的发现导致了等规聚丙烯的大型商业生产从1957起间规聚丙烯进行朱利奥纳塔和他的同事首次合成。

2 化学和物理特性大多数商业聚丙烯的全同立构和具有低密度聚乙烯的结晶度之间的一个中间水平(LDPE)和高密度聚乙烯(HDPE);它的杨氏模量也中间。

聚丙烯通常是艰难的,灵活的,尤其是当共聚的乙烯。

这使聚丙烯作为工程塑料材料,如ABS竞争。

聚丙烯是合理的经济,并可以是透明无色,但不那么容易做成透明的聚苯乙烯,聚丙烯,或某些其他塑料。

它往往是不透明的或着色用颜料。

聚丙烯具有良好的抗疲劳。

聚丙烯熔融出现作为一个范围,所以熔点是通过寻找一个差示扫描量热分析图的最高温度的确定。

完美的等规聚丙烯具有171°C熔点(340°F)。

商业的等规聚丙烯的熔点,范围从160到166°C(320至331°F),这取决于材料和结晶无规。

间规聚丙烯的结晶度为30%的C 130°熔点(266°F)。

熔体流动速率(MFR)、熔体流动指数(MFI)是一个衡量的聚丙烯的分子量。

聚丙烯及其改性材料简介

聚丙烯及其改性材料简介

目录一聚丙烯........................................... 错误!未定义书签。

聚丙烯的性能................................... 错误!未定义书签。

(1)优点.................................... 错误!未定义书签。

(2)缺点.................................... 错误!未定义书签。

聚丙烯链的立体结构............................. 错误!未定义书签。

聚丙烯的晶体结构...............................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聚丙烯改性.......................................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聚丙烯填充与增强改性新材料....................... 错误!未定义书签。

聚丙烯填充改性性能特点及发展趋势............... 错误!未定义书签。

常用填充材料................................... 错误!未定义书签。

1、碳酸钙.................................... 错误!未定义书签。

2、滑石粉.................................... 错误!未定义书签。

3、高岭土.................................... 错误!未定义书签。

聚丙烯的增强改性............................... 错误!未定义书签。

聚丙烯填充与增强改性新材料..................... 错误!未定义书签。

1、碳酸钙与滑石粉填充改性聚丙烯.............. 错误!未定义书签。

2、玻璃微珠改性聚丙烯新材料.................. 错误!未定义书签。

抗静电剂P和抗静电剂SN的应用性能及用量

抗静电剂P和抗静电剂SN的应用性能及用量

抗静电剂P和抗静电剂SN的应用性能及用量溶解性:易溶于水及有机溶剂,具有一定的吸湿性质量标准:棕黄色黏稠膏状物;pH=8~9;,w 6.5%~8.5%应用性能:本品用作塑料制品的抗静电剂。

在纺织工业中作涤纶、丙纶等合成纤维纺丝用的油剂组分之一,可起润滑作用及增强纤维的抗静电性能。

用量:普通为总油剂量15%~10%生产办法:先将C8~C12加入搪瓷或搪玻璃搅拌反应釜,加热熔融后,再在搅拌下冷却至40℃以下,徐徐加入,控制温度在40℃以下。

加完后,升温至(55±2)℃ ,搅拌下保温反应3~3.5h,然后再升温至70℃,投入举行中和,至PH=7~8,待搅拌匀称后,趁热出料包装,即得成品。

2.抗静电剂SN 通用名:抗静电剂SN 化学名:十八烷基二甲基羟乙基季铵硝酸盐英文名:anstatic agent SN 分子式:C22H48N2O4 相对分子质量:404.62 外观:棕红色油状黏稠液体溶解性:在室温下易溶于水,以及、丁醇、苯、等有机溶剂。

50℃时可溶于、等。

对稀酸和稀碱稳定质量标准:棕红色油状黏稠液体或膏状物;pH=6~8;季铵盐,w60%±5%应用性能:本品用作塑料制品的抗静电剂,可作为、聚乙烯薄膜及塑料制品的静电消退剂。

也用作锦纶、涤纶、氯纶等合成纤维在纺丝、织造时的静电消退剂,具有优良的抗静电效果。

此外还可用作聚丙烯腈的染色均染剂。

本品可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混用,但不宜与阴离子表面活化剂混用。

用量:普通为纤维总质量的0.2%~0.5%,普通推举用量为塑料质量的0.5%~2%生产办法:在不锈钢反应釜内,先投入溶剂,再加入搅拌溶解。

徐徐加入,控制温度不得超过40℃,加完后,保持45~55℃下反应,向来搅拌到釜内不再产生烟雾为止。

然后密闭反应釜,渐渐升温至80℃左右,抽真空除去空气,再通,置换尽空气后,开头通入,釜内压力控制在0.3MPa 以下,反应温度90~110℃。

加完后,再继续搅拌反应1h。

抗静电剂

抗静电剂

抗静电剂抗静电剂英文名称是Antistatic agent,简称ASA。

由于聚合物的体积电阻率一般高达1010~1020Ω·cm,易积蓄静电而发生危险,而抗静电剂多系表面活性剂,可使塑料表面亲合水分,离子型表面活性剂还有导电作用,因而可以使静电及时泄漏。

概念任何物体都带有本身的静电荷,这种电荷可以是负电荷也可以是正电荷,静电荷的聚集使到生活或者工业生产受到影响甚至危害,将聚集的有害电荷导引/消除使其不对生产/生活造成不便或危害的化学品称为抗静电剂。

英文:Antistatic agent, ASA结构特征抗静电剂一般都具有表面活性剂的特征,结构上极性基团和非极性基团兼而有之。

常用的极性基团(即亲水基)有:羧酸、磺酸、硫酸、磷酸的阴离子,胺盐、季铵盐的阳离子,以及-OH、-O-等基团,常用的非极性基团(即亲油基或疏水基)有:烷基、烷芳基等,从而形成了纤维工业常用的五种基本类型的ASA,即胺的衍生物,季铵盐,硫酸酯、磷酸酯以及聚乙二醇的衍生物。

ASA 当涂层用时,疏水基团吸附于材料表面,最外层形成一层ASA 的分子层;当采用共聚方法形成双组分纤维时,外部的ASA 分子层受到破坏,内部的ASA 便可以渗透到材料表面;材料表面有一个平滑的ASA 分子层,表面摩擦系数的降低使静电产生几率减少,但外用ASA 耐洗牢度不好,可考虑用反应性化合物与纤维在高温下形成共价键结合[11]。

抗静电机理外用ASA 一般以水、醇或其它有机溶剂作为溶剂或分散剂,进行涂覆疏水基团附着于材料表面,向外排列的亲水基团吸收环境中的微量水分,因为水是高介电常数的液体而形成导电层,并且纤维中所含的微量电解质也一定程度地降低表面电阻;用于织物的ASA 多为饱和长碳链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因纤维表面呈负电性而容易被吸附形成湿气膜,这样材料摩擦间隙的介电常数也明显提高;如果ASA 为离子化合物时,本身便具有离子导电作用[12]。

内用ASA 在聚合物中分布是不均匀的,当添加到一定数量时,复合材料的表面会形成一层亲水基团向外排列的膜,同时内部的ASA 能向表面渗透以补充膜层的缺损;因此ASA 与聚合物的相容程度便形成了矛盾的两方面,相容性好会使向外表渗透速度放慢,难以及时补充表层ASA 损失,反之又会使材料过早地丧失抗静电性能。

抗静电剂

抗静电剂

云清牌油品抗静电剂(770300)一产品介绍本油品抗静电剂是防止燃料油在运输或装卸等过程中产生静电的产品。

由于燃油的快速流动,会导致大量的静电电荷聚积,从而产生不安全因素。

通过加入抗静电剂,把大量的电荷通过接地方式进行释放。

本抗静电剂广泛应用于石脑油、柴油、汽油、重油等轻质油品和重质燃油。

使油品的抗静电性达到安全指标,从而抗拒静电带来的重大安全隐患。

二性能指标项目技术指标实验方法外观黄色至琥珀色液体目测密度15℃,kg/l <1.0 GB/T1884闪点(闭口)℃>20 GB/T261 -83(91)倾点℃<-30 GB-T3535-1983粘度(20℃,cst)<200 GB/T265溶解性溶于石脑油、汽油、柴油、煤油实测三作用机理油品抗静电剂是由多种高分子有机化合物缩聚后溶于芳烃溶剂的有机聚合物,极易溶于燃料油中。

油品在加氢处理中,除去了自然导电特性,使其导电性急剧降低。

将抗静电剂直接加入燃料油中,即能迅速提高燃油的导电率,,使电荷能够通过接地释放到大地中。

当柴油需要与汽油换装时,或装卸油时加入一定量的抗静电剂,会使油品的导电率提高,以免油品造成火灾和爆炸。

本抗静电剂添加量小,操作简单,成本低廉,效果明显,能有效的提高油品的导电率,且不会影响油品的性质。

四主要功能1、易溶于燃油中,适应于石脑油、汽油、柴油、重柴油、煤油等。

;2、加剂量小,反应快,能够迅速提高燃油的导电率;3、本品能和其他常用的油品添加剂兼容,不影响其性能指标。

五使用方法1、添加量:推荐加剂量一般为1ppm~10ppm;2、直接加入油品中。

也可以稀释加入;3、炼油厂和石油销售公司用计量泵通过静态混合器注入成品罐中;4、在油罐车运输时,在装油时先把抗静电剂按一定的比列加入油车中,然后再装油;5、由于第一次加抗静电剂时,容器会进行吸附,应适当增加添加量。

六储运、包装及注意事项1、200L铁桶包装,每桶净重190kg,可按用户需要包装。

抗静电剂在纺织印染行业中的运用

抗静电剂在纺织印染行业中的运用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服装的款式、色彩及面料的品质有了更高的要求。

目前在纺织领域中,静电是比较常见的现象,也一直困扰着大家。

人们在穿、脱衣服及行走时会产生静电对人体造成危害、合成纤维、纱线或织物在加工或使用过程中由于摩擦而产生的静电对加工工序的造成影响。

为了防止和解决静电产生,纺织助剂抗静电剂应运而生。

今天就和大家分享有关抗静电剂在纺织印染领域的应用知识。

★应用要求:抗静电剂不可影响织物原有的风格,不存在再沾污等问题。

对其他树脂有良好的相容性,不影响树脂整理的效果。

并且在与其他助剂拼用时相互不影响。

不降低染色织物的各项牢度,有较好的手感。

无泡沫或低泡性,并且不会腐蚀加工机械。

无臭味、对人体皮肤无刺激、无伤害。

1、抗静电剂在涤纶织物上的应用抗静电剂的分子结构中含有吸湿性聚氧乙烯基团和反应性基团,它的抗静电性能由聚醚的亲水性产生,耐洗性则由它的相对高分子质量与反应性基团产生。

聚酯链段与涤纶分子结构同,热处理后形成共晶,结成长链,也使耐洗性大大提高,且分子链段越长,分子质量越大,耐洗性越好。

用非离子抗静电剂对涤纶织物进行整理的最佳工艺:浸扎法。

抗静电剂用量大概50 g/L左右,180-190 C焙烘30s。

整理织物在相对湿度大于40%时的抗静电效果显著,具有较好的耐洗性能,对织物的白度及色变影响较小。

2、抗静电剂在腈纶上的应用因为聚丙烯睛纤维所固有的疏水性和绝缘性,所以静电现象严重,大大限制了腈纶在更多领域的应用。

腈纶纤维的整理工艺浸渍法:室温浸渍15~20min (浴比1: 10) - +脱水- +烘干(100C)→定形( 180~190C X 30sec)。

浸轧法:抗静电剂10-40 g/L。

二浸二轧工作液(轧余率70~80%)- +烘干(100"C)- +定形(180~190C X 30sec)。

3、抗静电剂在羊毛纤维上的应用在后整理柔软过程中加入适量的抗静电剂,即可获得具有一定抗静电性能的毛精纺面料。

2023年塑料抗静电剂行业市场前景分析

2023年塑料抗静电剂行业市场前景分析

2023年塑料抗静电剂行业市场前景分析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科技进步的不断提升,塑料抗静电剂行业得以迅速发展。

在塑料制品的生产过程中,静电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塑料产业高效生产的主要因素之一。

而塑料抗静电剂就是为了解决静电问题而存在的,能有效防止塑料制品在生产过程中因静电而产生的各种缺陷。

据市场研究公司统计,2019年全球塑料抗静电剂市场规模超过50亿美元,预计到2027年将达到70亿美元。

从具体市场情况来看,亚太地区是全球最大的塑料抗静电剂消费地区,预计到2027年,该地区的市场规模将达到30亿美元以上。

此外,欧洲和北美地区的市场也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

随着计算机和电子产品的广泛应用,以及人们对家居装饰、汽车、服装等个性化需求的不断提升,塑料抗静电剂的应用领域也不断扩大和深化。

未来,随着新型材料科技的不断发展,塑料抗静电剂将成为推进材料科技创新的重要载体之一,有望在包装、印刷、电子、家具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在塑料抗静电剂行业中,目前较为知名的企业主要有美国布卡内尔、德国克鲁伯、日本三菱化学、美国多佛、德国巴斯夫等。

他们通过创新和优化产品线,不断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性能,赢得了广泛的市场认可和良好的口碑。

同时,随着全球经济的逐步恢复和投资者信心的增强,越来越多的企业和投资者将加入到塑料抗静电剂行业竞争中,市场竞争将进一步加剧。

总体来看,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塑料抗静电剂行业将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拥有较高技术水平、质量可靠的优质产品制造企业将成为市场的领导者,同时在市场营销、提高服务水平方面的创新措施也将是重要的竞争优势。

同时,从生态、环保、可持续等角度出发,加快研究和开发更为环保、可循环的塑料抗静电剂将是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聚丙烯抗静电剂的研究 摘要:综述了聚丙烯材料添加抗抗静电剂的原因,对静电剂的种类进行了描述。着重说明了国内聚丙烯抗静电剂的研究进展,特别是对离子型抗静电剂、非离子型抗静电剂、高分子永久型抗静电剂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最后介绍了聚丙烯抗静电剂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以及今后的发展趋势。 关键字:聚丙烯 抗静电剂 离子型 非离子型 高分子永久型 正文:PP 是五大通用塑料之一, 其原料来源丰富、价格便宜、易于加工成型、产品综合性能优良, 因此用途非常广泛,现已成为通用树脂中发展较快的品种。尽管PP 具有很高的机械强度、优良的耐热性较好的抗腐蚀性和电绝缘性,突出的刚性和耐弯曲性,但其也存在一些不足。PP的高绝缘性(体积电阻率达10^16 ~10^18cm)使其极易产生、积累静电, 这大大限制了其应用领域。防止静电的方法, 一是尽量控制静电的发生;二是尽快将其漏泄掉。因此,聚合物抗静电的方法可以采用添加导电填料、与导电高分子材料共混、添加抗静电剂等。 一.按化学组成分类 就化学组成而言, 抗静电剂可分为表面活性剂型、高分子永久型和复合型三个类型。 1.1 表面活性剂型抗静电剂 表面活性剂型抗静电剂可分为离子型、非离子型两个类型。 (1) 离子型抗静电剂 离子型抗静电剂的分子中含有亲水基团和亲油基团。亲水基团具有电离特性, 依据亲水基离子的带电性质, 离子型抗静电剂一般分为阳离子型、阴离子型和两性型抗静电剂。 阳离子型抗静电剂包括季铵盐类化合物、各种铵盐类化合物、烷基咪唑啉类化合物、季磷盐类和季硫盐类化合物等, 其中季铵盐类化合物最为常见。它们的共同特征是对高分子材料的附着力较强, 多数情况下用作涂敷型抗静电剂使用, 有时也可作为混炼型抗静电剂使用, 主要适用于聚氯乙烯、苯乙烯类聚合物等极性树脂, 非常适用于硬质透明制品, 但它也有热稳定性而且对热敏性树脂的热稳定性有不良影响等缺点, 所以在选择抗静电剂时务必注意。 阴离子型抗静电剂主要是烷基磺酸盐、磷酸盐类 化合物, 它们的市场用量较小。工业化品种以烷基磺酸盐居多。阴离子型抗静电剂在聚氯乙烯等高聚物中具有较好的效果, 尤其用于聚氯乙烯时可兼作外润滑油, 在某种情况下可为热稳定体系产生协同效果, 不会出现类似阳离子强酸根季铵盐损害热稳定性的影响, 但如添加量过大时应适当调整热稳定体系以免导致不良效果 。 两性型抗静电剂的分子内同时含有阳离子和阴离子化合物包括季铵内盐、两性烷基咪唑啉盐和烷基氨基酸等。它们的突出特点是在一定条件下既可起到阳离子作用又可起到阴离子作用。在实际应用中可分别与阳离子型抗静电剂和阴离子型抗静电剂配合使用。两性型抗静电剂对高分子材料的附着力较强但是热稳定性较差 。 (2) 非离子型抗静电剂 与离子型抗静电剂不同, 非离子型抗静电剂不具有电离性, 所以无法通过自身导电来泄漏电荷, 其抗静电效果明显不及离子型抗静电剂, 但是非离子型抗静电剂热稳定性优异, 一般不对高聚物产生有害影响, 多数产品无毒或低毒, 因此构成了混炼型抗静电剂的主流。据统计非离子型抗静电剂约占世界塑料用抗静电剂总量的60% 以上。 非离子型抗静电剂主要包括脂肪酸多元醇酯、脂肪酸、脂肪醇和烷基酚的环氧乙烷加合物、烷醇酰胺、烷醇胺、磷酸酯类等, 其中应用最广的是脂肪酸多元醇酯、烷醇胺和烷醇酰胺类化合物。 1.2 高分子永久型抗静电剂 高分子永久型抗静电剂按抗静电机理分为亲水性高分子抗静电剂和本征型导电高分子抗静电剂。 (1) 亲水性高分子抗静电剂 亲水性高聚物作为抗静电剂使用是20 世纪80 年代后期抗静电剂领域开发研究的重大进展。所谓亲水性高分子聚合物是指分子内含有聚环氧乙烷、聚季铵盐结构等导电性单元的高分子聚合物。不同于传统的表面活性剂型抗静电剂, 亲水性高分子聚合物与基础树脂是不相容的, 普通共混方法不可能得到满意的结果, 因此利用聚合物合金化技术是保证改性制品具有优异抗静电性、耐热性、抗冲击性的技术关键, 其重点是提高亲水性高聚物在树脂中的分散程度和状态,因为它在母体中形成/ 芯- 壳0 结构, 并以此为通路 泄露静电荷。 亲水性高聚物抗静电剂大致包括如下六种类型: 甲氧基聚乙醇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 超高分子量聚乙二醇; 环氧氯丙烷/ 环氧乙共聚物; 含季铵盐的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 聚乙二醇共聚类聚酰胺;聚乙二醇共聚物类聚酯。 (2) 本征型导电高分子抗静电剂 导电高分子指的是具有共轭P键长链结构的高分子经过化学或电化学掺杂( 氧化、还原) 后形成的材料。即从共轭P键链上迁出或迁入电子, 从而形成自由基离子( 单极化子) 或双离子( 双极化子) ,为了保持电中性, 在共轭P键高分子主链周围需要一个带有相反电荷的离子与其配对, 即对离子。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 载流子( 自由电子或者空穴) 沿着共轭P键移动, 从而实现电子的传递, 达到消除静电荷的目的. 因此, 导电高分子结构中除了具有高分子主链特征之外, 还含有对阴离子( p 型掺杂) 或对阳离子( n 型掺杂)。 导电高分子材料除了具有高分子的丰富结构、可加工、密度小等特点之外, 还具有金属( 高电导率)和半导体性质, 因此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商业价值。导电高分子自上个世纪70 年代末被发现以来一直是人们研究的热点, 由于它的重要性, 三位发现者Heeger 、MacDiamond 和Shirakawa 共同分享了2000 年度的诺贝尔化学奖。 目前导电高分子理论及应用研究较多的有聚乙炔、聚噻吩、聚吡咯、聚苯胺等以及它们的衍生物。 1.3 复合型抗静电剂 复合型抗静电剂是抗静电剂的新品种, 它是利用各组分之间的协同效应原理开发出来的。单一使用某种抗静电剂往往存在某种缺陷, 在某些抗静电要求较高的场所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例如阴离子型抗静电剂的抗静电效果好, 但是它同聚丙烯的相容性较差, 易导致其机械性能下降; 而非离子型抗静电剂热稳定性好, 也不会导致塑料老化, 但是抗静电效果较差, 要达到与离子型抗静电剂相同的效果, 其添加量是离子型的两倍。 复合型抗静电剂可有效避免单一抗静电剂的弊端, 达到更好的抗静电效果, 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二.聚丙烯抗静电剂的研究进展 国内聚内烯静电剂的研究进展 2.1离子型抗静电剂研究进展 鲍治宇等研究了阳离子抗静电剂一甲基乙醇基18酰胺丙基硝酸盐对PP的抗静电性能,经过大量实验,找出了抗静电剂含量与PP表面电阻之间的关系,经过优化设计确定了理想的配方和工艺条件,研制出了满足特殊用途目符合工程要求的抗静电阻燃PP,其所制得PP的体积电阻率和表面电阻率分别达到1.5*10^-11Ω·m和2.7*10^-6Ω;张洪波等合成了一种阳离子型抗静电剂一棕榈酸酯季铵盐,并测定了其结构和抗静电性能,用不同质量分数的抗静电剂溶液处理纤维,结果发现随抗静电剂溶液中抗静电剂质量分数的增加,试样的抗静电性能增强。但其质量分数由0. 2%增至0. 5%时,抗静电性能变化显著,而由0. 5%继续增至0. 8%时,变化已很小。这可以解释为,溶液较稀时,抗静电剂质量分数的增加可使吸附量增大,但接近饱和吸附时,抗静电剂质量分数的进一步增加对抗静电性能影响很小;丁运生等将一种咪唑基离子液体通过熔融共混的方法添加到PP中,研究了咪吟基离子液体对PP抗静电性能、耐擦洗性能和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咪唑基离子液体在显著提高PP的抗静电性能和耐擦洗性能的同时,材料的冲击强度虽略有下降,但拉仲强度提高。当咪唑基离子液体添加量(质量分数)为1. 0 %时,表面电阻率明显下降,与纯PP制品相比,表面电阻率下降了8个数量级,可以达到10^7Ω。但随着添加量的增加,材料表面电阻率的变化并不明显,但都在10^8Ω以下。 2.2非离子型抗静电剂研究进展 郭群等研究了以硬脂酸甘油单酯( GMS) 作为丙纶内加抗静电剂的抗静电效果, 将GMS 与添加剂A 复配后, 加入PP 中进行共混纺丝, 熔体的流变性能良好, 能以2 200~2 800 m/ min 的速度纺制1.11dtex 的细旦抗静电聚丙烯纤维, 纺丝温度230~240℃, 添加量(质量分数) 为0.5 %~0.75 %时, 其纤维的体积比电阻为10^7~10^8Ω·cm , 经过20 次洗涤之后仍保持在10^8~10^9Ω·cm; 丁运生等将非离子型抗静电剂HKD-151 和非离子复合型抗静电剂HKD-520 , 通过共混复合的方法制备出具有抗静电性能的聚丙烯, 考察了抗静电剂的添加量, 抗静电剂与PP的混合方式及冷却方式对抗静电PP 表面电阻的影响并探讨了抗静电剂在聚合物中的抗静电机理。结果表明, 抗静电剂HKD-151 与HKD-520 的质量比为1∶1 ,且其用量分别为PP 质量的1.5 %时, PP 的抗静电性能较好, 与高搅混合方式相比, 冷辊混合有助于抗静电PP 性能的提高且骤冷优于逐渐冷却; 李红等研究了改性鱼油反应中提高单甘酯质量分数的影响因素, 并考察了改性鱼油作为抗静电剂在PP 中的抗静电效果。结果表明, 鱼油改性反应中的最佳反应条件为: 鱼油、甘油、催化剂KOH 的投料体积比为1∶0.4∶0.1 , 回流时间3 h , 在最佳反应条件下, 改性鱼油混合物中单甘酯的质量分数可达38 %~40 %; 将改性鱼油加入PP 后, 可降低PP 的体积电阻率和表面电阻率, 且PP 的拉伸强度变化不大, 冲击强度略有提高, 因而改性鱼油可作为PP 的抗静电剂使用。 2.3 高分子永久型抗静电剂研究进展 董秀洁等以聚酯聚醚为原料合成了一种高分子永久型抗静电剂并采用超小微粒添加技术将其加入PP 等塑料中, 通过挤压制成各种抗静电塑料制品,取得了较好的抗静电效果且原料全部实现国产化; 丁运生、唐海欧等利用天然植物油脂油酸和聚乙二醇反应, 合成了一种“绿色”可降解的高分子永久型抗静电剂—油酸聚乙二醇酯, 将其与PP 熔融共混并对共混物的抗静电性能进行了测试。实验结果表明油酸聚乙二醇酯可提高PP 的抗静电能力, 添加量为0.2~1.0 份时, PP 表面电阻率可小于108Ω , 重均摩尔质量为4 000 g/ mol 的油酸聚乙二醇酯的最佳添加量为0.2 份, 共混物表面电阻率为1.91 ×106 Ω;吴 全才采用水溶液聚合方法合成了聚2 - 甲基丙烯酰氧乙基氯化铵( PDMMC) 高分子抗静电剂, 研究了单体质量浓度、引发剂用量、体系pH 值等因素对聚合的影响, 并对该高分子抗静电剂在丙纶地毯短纤维上应用的抗静电性能进行了实验室评价。结果发现,PDMMC高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