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文识字课怎样上

随文识字课怎样上
随文识字课怎样上

随文识字课怎样上?

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

愉快的暑假已经结束,新的学期即将开始,在这里我把最真挚的祝福送给大家,祝大家在新的学年里生活开心,工作愉快。在上次的业务培训会上我和大家交流了怎样解读语文教材这一问题。大家都知道备上批辅考是教学管理的五大环节,缺一不可。解读好语文教材,是备好课的关键,而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我们前面所做的工作都是为了能够上好语文课。把老师所精选的教学内容生动形象的呈现给学生。就现在语文新授课而言我觉得有三种类型,第一种是读文识字课,第二种是阅读课,第三种是作文指导课,今天我主要和大家交流的是怎样上好一节读文识字课,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随文识字课,在以后的机会里我还将和大家交流阅读课和作文课的教学流程。首先我就以为什么要上好识字课作为切入口开始我们的交流活动。

一、为什么要上好识字课

字词句篇,听说读写是语文教学所承担的八大任务,前面是基础知识,后面是基本能力。而识字又是基础中的基础。万丈高楼平地起,只有打好字词基础才能进行组句谋篇,从而形成听说读写的能力,试想如果一个连字都不认识几个的人他怎么能写出洋洋洒洒的文章呢。所以说识字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识字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低年级要注重“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培养学生的识字兴趣,让学生愿意识字,喜欢识字,逐步形成识字能力,为自主识字,大量阅读打好基础。在《语文课程标准》的总目标和阶段目标中,都明确提出了“识字与写字”的学习目标,而且对每个学段的识字都有量化的要求,例如:一二年级要求认识的字为1600-1800字,要求会写的字为800-1000,而随着年级的增加,识字数量逐步减少,从中可以看出《语文课程标准》将识字重点放到了一、二年级,并且考虑到低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设定了一个重要的指导思想----就是多识字、少写字,实行“识写分开,多认少写”,并提出认识和学会两种要求。目的是让学生尽早识字,为学生早期阅读扫清文字障碍。随着教育观念的不断更新,我们已经清楚的认识和感受到,识字教学和阅读教学是不可能完全割裂开来的,二者的融会会更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学习发展。因此诞生了一种新的课型称之为“读文识字课”

二、“读文识字”的定义及要注意的问题

在这里需要我们教师明确三个问题,第一个什么是“读文识字”。第二个是“读文识字”与传统的集中识字比较存在哪些优势,第三个是“读文识字”要注意哪些问题。

(一)什么是读文识字?

读文识字又称随文识字也叫分散识字,顾名思义就是让学生在读文的基础上进行识字,边读文边识字。读文和识字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两个重点,没有主次之分,以前低年级的语文教学识字和阅读是分开来的,而现在的低年级语文课识字和阅读是结合在一起的。它们相互依托,相互促进。从而有了一个新的教学观念就是双重点的语文教学。所以我们教师在上低年级的语文课的时候要把识字和阅读都作为教学的重点来处理。这里所说的阅读又和中高年级的阅读有着本质的区别,教师引导学生对短文的理解及体验是表层的,它的目的是为了指导学生更好的读文,而读文是为了学生能够更好的识字,识字又为读文打下基础。

(二)读文识字与集中识字的比较

北师大版语文教材改变了过去我们一直沿用的集中识字模式,以读文分散识字为主,其他识字为辅的多种识字模式相结合。传统的集中识字模式存在着以下弊端:

1、集中识字使识字脱离一定的语言环境,使学生有单调枯燥之感,很难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

2、集中识字使学习文字与阅读中运用文字脱节,也在一定程度上形成当堂识字效率高,遗忘率高的弊端。

而随文识字就巧妙地解决了以上弊端,它强调识字与阅读相结合,识字、学文并重,同步进行,不可分割。正确而有效的教学方法应该是先从文中发现生字,然后学习生字理解生字,最后把生字放回课文,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即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把课文作为一个识字的载体,由字到词,再由词到特定的语句,甚至再将语句纳入到一段文字中去理解。

“随文识字”最大的特点是“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这也是“随文识字”的精髓所在。这里所说的“文”不单单指“课文”,它指的是“一种特

殊的语言环境”。“随文识字”运用得好,字的音、形、义紧密结合,读说写紧密结合,的确能有效地提高识字的数量和质量,能有效地促进儿童语言的发展,是一种简便易行的教学方法。

随文识字与集中识字相比较有以下优点:

1、边读书,边识字,抛弃了传统识字方法的片面性与孤立性,真正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

2、识字与阅读紧密结合,有利于做到学用结合,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识记能力,并能随时受到课文中规范语言的熏陶。

3、识字与阅读结合,识字伴随着阅读的进程而展开,把所学的生字、词放在特定的语言环境和具体的一篇篇课文中来感知、理解和掌握,生字不易混淆,容易巩固,也不显得枯燥,以激趣减负为主渠道,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和欲望。

(三)随文识字应注意的两个问题

1、“随文识字”教学的一般课时安排方式:如课文篇幅较长,识字量较大,分成两课时完成的话,应依据课文内容合理的将文本分为两部分,分别进行随文识字,而不是一节识字,一节学文,识字学文两者不可分割。

2、准确把握“认识”和“学会”两种识字要求。要求认识的字,只要求认识——在本课认识,放到其他语言环境中也认识,不抄,不默,不考。要求学会的字,以往强调“四会”——会读,会写,会讲,会用;现在调整为会读,会写,了解字词在语言环境中的意思,逐步做到能在口头和书面表达中运用。教学中再也不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让学生抄、背词语注释,测试时也不要考词语解释。

三、“随文识字”教学的基本程序:1、创设情境激趣导入2、初读感知课文圈画生字3、随文识字4、巩固识字5、指导写字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有这样一句话大家都很熟悉,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这里我要套用这句话。良好的情境导入是一节课成功的一半。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利用生动的故事、谈话、谜语、游戏、图片、直观演示等方式,努力营造一种平等、民主、和谐、宽松、自由的氛围,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为目的,使学生在愉悦的情感体验下开始语文学习。要注意导入内容、形式要浅显、简洁、

有趣,教师要做到言简意赅、引人入胜。

例如在《皮皮和汪汪》一课徐影老师就利用图片来导入新课。老师先出示了两张图片,一张小狗的图片,一张小猴子的图片,然后导入: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个小朋友,你们知道它们是谁吗,知道它们的名字吗,出示“皮皮”“汪汪”指导学生读这两个名字,你们想不想知道它们之间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呢,打开书听老师读课文。

在《小露珠的梦》一课,利用动画小露珠在草叶上滚动的画面导入新课: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个小客人,想知道它是谁吗?你们看它们来了。教师播放课件,然后接着导入:小露珠还给我们带来一个它们的故事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小露珠的梦》。

再如《胖乎乎的小手》可以用游戏的形式,老师用手沾上水在黑板上按一下再有粉笔画出轮廓,然后问:哪个小朋友能像老师这样把自己的胖乎乎的小手画在黑板上呢?这么多胖乎乎的小手都能做哪些事情呢?我们来学习《胖乎乎的小手》

无论哪种导课方式都要结合课文内容来设计,不能脱离课文内容,为了创设情境而创设情境,同时导入语的设计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力求能激起学生强烈的阅读欲望,能调动学生自主学生的热情。使要我学变为我要学,这才是导入语的最高境界。

在导入课题之后,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对课题进行解题质疑。例如让学生通过课题你能提出哪些问题,或者通过课题你知道哪些?等等,这一环节并不要求节节课都有,如果课题较为能理解,或者课题有统领全篇的作用,或者对于理解课文有关键性的作用时,我们要安排这一环节。

(二)初读感知课文

在学生的阅读欲望被强烈激发起来的时候,要给学生自我释放的空间,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一年级上学期的时候要有老师的范读,随着年级的增加或者课文的难易程度等再适量减少老师的范读。

(1)教师范读。低年级的课文以童话、寓言、故事、儿歌、童谣古诗等为主,句子短,篇幅小,有故事性、趣味性,大多文质优美,朗朗上口,再配上插图,图文并茂,很能吸引儿童。因此教师的范读很关键,对学生起到引领示范作

用,一是能让学生初步感知生字的读音,对接下来的识字正音打下基础;同时教师的范读能将枯燥的文字变成有声有色的朗读,语气、语调、音量、节奏、声调等都会成为一种潜在的信息,传递给学生,感染学生,启迪心智,唤起注意,身临其境,产生丰富的情感想象,与作品中的人、物共鸣进而用心去读,真正领略语言文字的魅力,进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表现欲望;三是能让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听清字音和句子的读法。另外,对于篇幅较长的文章,教师可截取其中重点的段落进行范读,以节省教学的时间。在这里特别强调的是低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感悟能力都不强,教师的范读就非常重要。教师要用自己的范读来指导学生的朗读,给学生一个模仿的范本。当然在一年级下学期或者二年级的时候可以取消教师的整篇范读而把范读放在随文识字中对读文的指导过程之中来。

(2)学生初读课文。教师范读后,让学生初读课文,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借助汉语拼音读课文的同时,利用已有的识字方法有效地进行识字,进而把课文读通读顺。孩子初读课文,不是让他随便读两遍,应该是有层次性的,一遍要有一遍的提高,一遍要有一遍新的认识。只有这样的初读才是实实在在的。我以为可以分成以下几个层次:1、自读感知,是学生第一次接触课文,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了解了课文的大致内容,标注自己无法解决的生字。可以请教同学也可以请教老师。这一环节特别要注意给孩子充分的阅读时间,让学生把课文读完。

2、再读圈画会认字,再读一是解决学生对自读感知过程中遇见不会读或者读不准的字、词、句、段等,进行有针对性的朗读学习。二是圈画生字栏中要求会认的生字。然后给学生小组合作自学生字的时间

3、试读反馈,能反映出学生读的怎么样,好让老师对症下药,使学生有新的提高。要求教师指名读课文,可以是分句指名读,也可以分自然段指名读,根据班级及课文难易程度而定。对于学生读错的字或者读不好的句子要指导学生反复朗读,教师可以进行示范朗读让学生模仿

4、反复练读,放在学生朗读比较困难的句子或段落上来。

以上的4个初读的层次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依据学生实情及课文的难易进行适当的增删。

在学生初读课文的同时,应同步进行以下两个任务:

○1圈画生字。强调边读边圈画,这也是随文识字特定的呈现方式。例如要求会写的用圆圈,要求会认的用横线,找出生字,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在圈画生

字时要连同词语一起圈画,借助拼音随词多读几遍,读准字音,再把词语所在的句子读通、读顺,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

○2自主识字、小组合作。

在学生第二次初读圈画完会认字之后给学生一定时间让它们利用拼音来初步试读这些会认字的读音,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及合作学习的意识。然后教师利用过渡语“我们同学真了不起,刚才自己认识了那么多的生字,现在它们都在课文中你们谁能认识它们”导入到第三遍的初读上来。

(三)随文识字。

这个环节是随文识字教学的重点。

当学生把课文读通顺和对生字有了初步认识以后,要让学生了解课文内容,对于每段课文出现的生字进行回顾与识记。在识记生字的基础上读通读懂每一句,每一段,了解课文的意思,进行简单的理解与感悟,再回到课文的朗读上来。

首先教师通过过渡语过渡到某一段课文的教学上来,这种过渡语尽量利用课文中的语言。然后让学生自读这一段,指名读这一段纠正错误的读法,接着教师提问:这一段出现了哪些生字,生汇报后教师板书生字,要有拼音。指导学生识记字形。记忆字形是低年级识字教学的难点,我们可采用结构记忆法、笔画笔顺记忆法、联想记忆法、字谜记忆法、直观记忆法等。最好的方式,是让学生自我讨论,自我发现。即老师先不必去讲,使学生自觉运用旧知识字,尊重他们自己的记忆方式,教师根据学生的情况再进行恰当的方法引导,老师教给学生一些识字的策略和方法,如:加一加、减一减,熟字带生字,形近字,谜语,个性化记字法等,形式要多样化、趣味化、简单化、儿童化、游戏化、生活化、大众化,尽量贴近学生身边的人、事、物,并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切忌对字形分析的繁琐,教师常常认为不分析字形孩子记不住,其实大部分字不分析字形,孩子凭自己的智慧也能记住的,一节课有十几个生字,每个字都分析,显然要占据大量的时间,那么就挤掉了学文的时间了。教师在教学时,心中要有数,也就是哪些字需要分析字形,哪些字不需要分析字形,要有个充分的把握,把重点放在难记的字上。另外,不要过于拓展识字,例如要求孩子记住字形,还要求理解字义,一字多辩,甚至会造句说话,这样做拔高了识字的要求,使孩子的识字负担加重了。可以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发挥集体智慧。

在学生充分识字的基础上,教师让学生把这些生字放回课文中来,回到课文的朗读与理解中来。指导学生读好句子或段落,巩固新学会的生字。同时对课文中出现的有会认字的不容易理解的词语进行理解,对重点句子进行感悟。理解感悟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指导朗读。教师一定要明确这一点。理解的东西不要太深。要符合学生的实际。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要重点引导学生结合语言环境或生活实践理解生字新词。要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如,根据文字的结构特点,帮助学生理解。借助字典,帮助学生理解。借助直观的事物,帮助学生理解。联系生活,帮助学生理解。特别是联系上下文帮助学生理解,引领学生在情境中识字,建立字、词、句、段的联系,形成整体。达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有些字义或词义比较浅显,学生若表述不清具体含义也无妨,能会意即可。难理解的、重点的字要细致处理,细读字所在的词,所在的句,甚至是所在的段落。让学生联系上下文猜测揣摩自主理解字义,可以组内讨论,然后组长汇报全班交流,把字义弄透。语文一直强调多读文,读中感悟,教学时要做到字词句相结合,先将句子读通顺,再到词语、生字。通过各种方式的读,感悟文章的思想内涵和生字在文中的意思。我们还可以通过对生字的扩词、扩句来达到真正意义上的理解。虽然本环节字义是重点,但不可忽视字音的巩固和字形的感知,注意音形义的联系。

(四)巩固识字。

根据记忆的规律,是由模糊到精确再模糊再精确这样的一个曲线的过程,而且这一过程要经历多个反复呈现的过程。学生记住字音,理解字义后,再读文,读出自己的独特感受,以此巩固识字。无论采用何种手段辅助识字,但根据遗忘曲线的规律只要生字换个呈现方式,甚至换个颜色,换个地方,孩子都容易出错。而且一二年级的学生虽然有了一定的识字经验和识字能力,但因年龄小和面对大量的识字任务,也不一定就能完全接受。所以,巩固练习这一环节必不可少。

巩固练习可以有多种方式,例如多种方式的再读课文,各种形式的习题练习等。例如开小火车读字词卡、摘果子(把生字写在果子上谁读出来就送给谁)找朋友、小动物送信等。要把枯燥的巩固识字的过程放在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游戏中进行,激发孩子们巩固识字的热情。在玩中学。增强识字效率。大家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孩子们喜欢了才能乐于主动接受。

在这里需要强调的是,词卡要有除了课文中出现的词以外的常用词的扩词,也就是把生字换不同的语言环境,反复强化印象。同进扩词的目的也是于加深对字意的无意识理解,提高学生使用新学生字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

巩固练习应有以下特点:

(1)方式要活泼新颖、形式要丰富多变,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避免使用单一、枯燥、机械的训练方式。

(2)要简洁高效,层次分明。针对学生的差异,采用形式、类型、难易不同的方式进行。

(3)由浅入深,遵循学生认知规律。

(五)指导书写。

新课程标准把写字作为一项目标在每一学段单提出来,足以说明写字教学的重要性。虽然当今时代有了电脑等写字工具,但手写仍然有着它存在的价值,写一手规范漂亮的字成为学生必备的语文能力之一。指导书写的过程决不是教师在黑板上范写一个那么简单。要有以下环节:

1、教师指导读生字,分析字形。

2、让学生仔细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指导学生在田字格中描写。

4、提问写这个字的时候你想提醒同学些什么,就是让学生抓住字的主笔。

5、教师范写,学生书空。

6、学生仿写,要求少写,一般写三个。

7、作品展示与评价。要学生优秀的写字作业进行展示,引导学生说出哪里写得好。

在指导写字中,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根据要写的字的量与字形的结构特点,进行指导,不必面面俱到。

(2)边写边记忆字形,并要注意体现学生的个性化,教师的识字观点不要强加给学生,力求指导写字记忆的原生态。

(3)教师的书写要正确,避免出现错误的笔画、笔顺、偏旁部首,并引领学生书空。“书空”是指读字音、念笔顺、说结构、念词语的同时用手指在空中或书桌伴以空写,从而以达到“识字音、正笔顺、记字形、明字义”之目的。适

时在书空又是对用笔写生字的补充,针对先快后慢的遗忘规律安排必要的书空练习又可减少学生过多的抄写生字之负担。让孩子们动眼、动心、动口、动手对知识加以练习巩固。例如:教学“天”字,拼读音节“ t--i--ān----tiān ”,“横,横,撇,捺”组成“天”(一笔一笔领读),天空的天,白天的天。蓝蓝的天空白云飘。

(4)教师的板书生字要规范美观,给学生以美的熏陶、美的感受,感受汉字形体美。

(5)指导书写时要培养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6)过去对低年级孩子写字的要求偏于知识性,要求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笔顺规则、间架结构和常用的偏旁部首;现简化为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即可,更重视写字的学习过程,要求“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间架结构则只须“注意”。这样改革是试图降低难度,适当减轻低年级孩子的负担。

另外提倡学生用普通铅笔进行书写,少用或不用自动笔书写。

四、克服缺点,优化随文识字:

针对随文识字“忽略汉字本身的构字规律和科学系统,对识字的难点字形的理解、认知、记忆缺乏科学性”的问题,要注意在学习之后,分析字形,指导写字。

针对其“不能成批识字,影响识字效率”的特点,我们可定期对所学汉字进行归纳,如多音字、形近字、同音字、同偏旁字、同义词、反义词的归纳等等,引导孩子学会定期归纳复习,提高识字效率。

另外,应鼓励学生多种途径识记生字,从课外汲取更丰富的识字源泉,在生活中捕捉锻炼的机会,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识字习惯。

五、以《胖乎乎的小手》为例谈谈怎样进行具体操作

综上所述,随文识字问题的关键在于教师要认清识字与阅读能力、表达能力之间的辩证关系。识字的目的是为了阅读和写作,它为阅读和表达能力的培养提供条件,而通过阅读和说话造句、写作等练习又巩固了识字。明确了这一点,

就能使我们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既贯彻识字为重点,把课文的阅读和口头、书面表达的练习服从于一个重点——识字,使学生所学的字词在讲读课文和各种口头、书面的练习中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同时,又不忘记识字的目的,在阅读和口头、书面练习的过程中,积极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的字词,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和口头、书面语言表达能力。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双重点的课堂教学理念”

以上就是随文识字教学的一般课堂教学模式,但教学有法,却无定法,贵在得法。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依据教材特点、学生实情对个别环节进行侧重安排,灵活处理,达到教学的最优化。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设计更合理更科学的教学模式来进行读文识字课堂教学。

由于个人水平有限,可能为大家讲解的不是那么透彻,观点可能并不深刻,恳请与会的领导、老师给予指正与完善,以更好的提升低年级学生随文识字效率。谢谢大家。

胖乎乎的小手

第一环节:复习

复习对本节课有关的旧知,促进新旧知识的迁移,为学习新知做好准备。(这一环节根据需要安排)

一、复习音节:

pàng shuō bāng jīng

二复习学过的字或词

小手爸爸一双鞋(对于加下划线的字可以让学生说说组成,也可以组个词,书空一下)

导入语:孩子们,老师这里有一些卡片想考考大家,谁能读出来?(重点的让全班同学齐读,并多读)

第二环节: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导入语:看来大家对以前学得知识掌握的都很好。哪个小

朋友更聪明能把自己的小手画在黑板上呢?(指名画)真聪

明,黑板上的真是一只胖乎乎的小手。

pàng hūhū

(师板书:胖乎乎的小手)哪个小朋友能读给大家听?

指名读课题,师教会认字“胖”、“乎”。师解题质疑:想想看,

你那双胖乎乎的小手平时都会做些什么呢?(生汇报自己的

手能做什么)多么能干的胖乎乎的小手啊,云云画了一幅

画,画的也是一双胖乎乎的小手,你们想知道她的小手能做

些什么吗?打开书13课,听老师读课文,边听边用手指着,

注意每个字的读音。

第三环节:初读课文

一、师范读课文,生边听边用手指着每个字。

二、师领读。过渡语:想不想跟老师一起来读读?

三、生试读。边读边标出自然段。

四、生再读圈画生字。师导入语:课文中藏了很多

的生字宝宝,我们要把它找出来圈出来并把带这个

字的词也圈出来。

五、小组合作自主识字。师过渡语:以小组为单位

来认一认这些字宝宝都是谁?

六、哪个小朋友愿意把课文读给大家听?

第四个环节:随文识字

第一段:

一、过渡语:云云画了一幅画,画了什么呢,谁愿意把书上

的句子读给大家听?指名读第一段。谁还能读?

二、在这段中有两个字宝宝是刚才在题目中我们学到的,谁

能认出来是哪两个?胖、乎

三、指导记忆字形:胖字怎样才能记住它呢,谁来想个好办

法?能给它找个朋友吗?乎字怎么记住的?课文中说云云画

了一双什么样的小手?(胖乎乎)再读读,谁能读给大家

听?

四、再读第一段:看胖乎乎的小手回到课文里了,还会读

吗?谁能把第一段再来读读。大家一起来读读。

第二段:

一、过渡语:云云画的这双胖乎乎的小手帮妈妈做过什么呢?自己来读读第二段.

二、指名读第二段:谁能读给大家听?

三、理解课文:谁能说说这双小手帮妈妈做过什么呢?谁再来读读?

四、学习生字:这一段中藏了几个字宝宝,我们找一找。师板书:拿、起、说、这、帮、洗,板书生字要带拼音

在这些字中你认识哪个,当小老师教教大家。能说说你是怎么记住这个字的吗?我们一起把这些字读一读。

五、回读第二段:这些字宝宝真淘气,一下子就跑到课文中来了,谁能把第二段读一读?

六、导入第三段:这双小手真能干啊,它还会帮助谁做些什么呢?

第三段和第四段同上.

多能干的一双小手啊,想一想这双小手还会帮谁做

过什么事情呢?想想看帮老师做过什么。张老师拿

起画说:这双小手,帮我()爷爷拿起

画说:这双小用,帮我()小明拿

起画说:

这双小手,帮我()说的真好,这双小

手做了这么多事情,真是一双()的小手啊。

我们再来把课文连起来读读,回想一下这双小手都

帮谁做过什么。指名分段读课文

第五个环节:巩固识字

师过渡语:大家学得真好,刚才我们认识的字宝宝

太淘气了,都跑到老师的卡片上来了,你们还认识

吗?

胖乎乎、拿起、说话、这里、帮助(助加拼音)洗

手、报纸、姥姥、眼睛、双手、爸爸、

识字游戏:师:云云家苹果树上的苹果成熟了,我

们也用自己的那双胖乎乎的小手来帮云云摘果子。

只要读出果子上的生字就行。师出示一棵苹果树,

上面挂着许多红苹果,苹果上有生字。

师:哪个小朋友来帮云云摘果子?

第六个环节:指导写字

师出示会写字:这节课有四个字宝宝要求我们会写,看看都是谁?手、爸、报、双

一、谁能带领大家把这四个字读一读?

二、看看“手”有几笔,第四笔是什么?拿起笔,在书上的田字格中描一描,你

想提醒大家写这个字的时候要注意哪一笔?

三、想不想和老师一起写一个,伸出手和老师一起书空,边书空边说笔顺。

四、老师在田字格中写一个。边写边强调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五、生练习写,要求在田字格中写三个。

六、评价学生写字。可以老师评,也可以学生间评。

第七环节:课堂总结

师提问:谁来说说这节课我们都学到了什

么?

结束语:云云的这双小手真勤劳,我们小朋

友也要做个勤劳的孩子,用自己的一双小手

帮助爸爸、妈妈、和其他人做自己能做的事

情。

浅谈如何上好文言文课

浅谈如何上好文言文课 作者:贾旺成 文言文教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始终是一个难点。由于文言文距离我们的生活较遥远,且语言大多简约、精深,学生读起来觉得艰涩难懂,学生要理解和掌握文言文也就有一定的难度。学生往往发出“学古文难,难于上青天”的慨叹,甚至产生厌学情绪。许多老师和学生都花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但往往收效甚微。因此,文言文教学教什么,怎样教,如何减轻学生心中对文言文的恐惧感,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是每位语文教师要思考的问题。我结合自己近十年的教学经验,谈一下自己粗浅的看法。 一、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直接动力。在文言文教学中,挖掘教材中新颖有趣的教学内容就显得尤为重要。它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探究,促进学生的求知欲。如教《岳阳楼记》一文时,我充分利用多媒体等电化教学设备,为学生展示一幅幅迷人的自然风光图,并配以优美的音乐,给图画配上精当的解说,通过视觉和听觉的巧妙配合,把学生带入如诗如画的风景中,学生大都表现得热情高涨。甚至有些学生未等老师说完,就急切地向老师发问:“老师,这是什么地方啊?太美了!”这时,老师顺势出示学习的课题《岳阳楼记》,并用富有激情的语言鼓励大家:“同学们,让我们一同登上岳阳楼,与范仲淹一起领略这美好的景象吧!”至此,学生学习的兴趣浓了,学习的效果也就不言而喻了。 二、引领学生朗读,感知课文内容 声情并茂地诵读,是一种感染。诵读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语感是从吟诵中来积累的,素养是从吟诵中培养的,倾听教师吟诵,有助于学生形成初略的情感体验。比如,教师的诵读可以带着学生沉浸在白居易的《琵琶行》“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的美妙意境之中,教师的诵读可以让学生准确地理解苏轼的《赤壁赋》“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的快意和“哀吾生之须臾”的悲苦。由此可见,教师优美的诵读可以激发了学生对文言美的欣赏和追求。 读可分为大声齐读、小组读、个人朗读、分角色读等。在这个环节教学中,教师要着重引导学生解决怎样正确停顿,如何突出重音,该用什么样的语气和掌握哪些节奏等。让学生在不断的诵读中,感知课文内容,窥知文章的情感,为进一步抓住作者的写作意图起了很好的作用。 三、强化参与意识,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 我们在文言文教学中可以采取让学生讲,让学生问的形式。让学生讲,可以提前分配任务,让主讲的同学充分备课,其它同学除了充分预习做好配合以外,还要准备质疑的问题。这样,学生与学生的交流可以更直接更热烈,也更易达到我们预期的目标。让学生问,可以在预习课后,小组互问互答,老师补充;也可以每节课留几分钟的质疑时间。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和探索精神,达到学生养成自学意识和独立学习能力的最高境界;又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求知欲。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明天要远足

《明天要远足》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认识1个偏旁“目”。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学习重、难点: 1.会认本课11个生字 2.会写“同”和“才”。 课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生字词卡片。(教师) 2.预习课文,拼读生字,自主朗读课文。(学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看图导入,揭示课题 1.大家看这幅画上的小朋友在做什么?(睡觉)那她睡着了吗?看下面这幅图,根据预习情况说说小朋友为什么睡不着。 (因为她明天要去旅行,她很高兴,很兴奋,也很激动……)2.今天我们来学习儿歌《明天要远足》。 师板书课文题目,生齐读课文题目。 学习“明”字:后鼻音,音节是míng,左右结构;用加一加的

方法识记:日+月=明。或者结合字义巧记:日月同辉——明。可以组词:明天。 ②引导学生理解“远足”。师问:“足”是什么意思?(脚)“远足”呢?(比较远的徒步旅行) 3.读了课文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预设:生1:小作者要去哪儿? 生2:他去远方干什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范读课文,请同学们认真听,注意听准字音。 2.同学们喜欢这首小儿歌吗?请试着轻声读一读。 提出读文要求:(1)读准字音,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把这首儿歌读通顺。 (3)小组合作用笔圈出本课需要认识的生字,然后再读两遍。 三、细读课文,随文识字 1.读文识字。 (1)指名读第一小节。思考:远足的前一夜,小作者怎么了?(睡不着) 课件出示“睡”字,介绍目字旁。当“目”字放在字的左边时,就变成了目字旁。带目字旁的字,通常都和眼睛有关。因为睡觉的时候要闭上眼睛,“睡”和眼睛有关,所以是目字旁。 (2)小作者睡不着觉,首先想到了什么?(大海) 认读“海”字,引导学生运用字谜记字法识记:每天都有水。

随文识字案例

乌鸦喝水 孙玉萍 随课文识字的特点是让课文的生字的出现和讲解都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这样,学生对生字生词就容易理解,容易接受,也容易记忆。 课文《乌鸦喝水》里有“喝、渴、找、怎、旁、许、办、法、高、升”等生字。我一边讲故事,一边随着故事情节出现生字。课题里的“乌”和“喝”两个生字在出示课题时进行教学。一年级的小学生会把乌鸦认作喜鹊,为些我特意准备了一只乌鸦标本,让学生看清乌鸦的毛全身是黑的,连眼睛也看不出,所以“乌”字与“鸟”不同,“乌”字上半部里面没有一点。乌鸦口渴了想喝水,所以“渴”字是三点水旁;喝水要用口,所以“喝”字是口字旁。学生懂得“渴”和“喝”的字形区别,就能牢固地记住,不易混淆。“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我们找东西,都要用手,所以“找”字是提手旁。“乌鸦看见一个瓶子,瓶子里有水”,我事先准备了一个小口高颈的瓶子,里面放了大半瓶水,又怕学生看不清水在瓶子里的高度,便在水里掺了红墨水(或蓝墨水)。这里我拿着乌鸦标本作演示,表示乌鸦喝不着小口高颈瓶子里的水。因为瓶子里的水不多,乌鸦喝不着水,怎么办呢?出示“怎么”这个生词并进行教学。这时乌鸦开动了脑筋,它看到旁边有许多小石子(小石子是我课前捡来作教具的),它想出办法来了。“旁边”和“办法”这两个生词,意思都容易理解,不需要多加解释,只要对字形稍加指点就可以了。对“办”字我还作了这样的强调:“想办法,要动脑筋,要用力气,用力气就会出汗,所以‘边’字旁边的两

点千万不能丢。”讲到乌鸦把小石子一个一个地放到瓶子里,瓶子里的水渐渐“升高”,水升高了,乌鸦就喝着水了。 就这样,教师边讲边问,学生边听故事边答问题,边认识生字,兴趣盎然,一点儿也不感到枯燥,更不增加学生的负担。 小学低段的教学重点是识字教学,于是识字方法成为多年来教学一线教师和专家们探索的重要方向。面对一个陌生的世界,文字成为我们解读各种现象的密码和途径,对世界充满认知好奇心的小学生,天然地对汉字充满浓厚的兴趣。在教学中,引领学生的认知兴趣,探索适合低段学生心理特点的识字方法也就成为我的教学工作支撑点。随文识字是公认的较好的识字法,它遵循着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字不离段、段不离篇的循序渐进的认知序列,也是在教学中最常使用的。随文识字较好地和阅读教学结合起来,识字和阅读并重,在阅读中识字,一举两得。以下是我在平时教学中常采用的方法,并借鉴了专家的经验,来提高学生的识字质量,培养学生的识字能。

浅谈文言文教学中的方法指导

浅谈文言文教学中的方法指导 七年级上学期一次语言测试的文言文阅读中有这样一道题目:“上中学后,你才开始学古文,你看到这个题目(文言文),你认为应该怎样才能学好它,请说说看,与同学分享。”看到这个题目,我当即想到了韩愈的“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是的,教师的职责就是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传授知识,解决疑惑,这固然是对的,但我想: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教师的职责不只限于“传道授业解惑”,更要交给他们学习的方法和技巧,因此在进行教学时要注重传授给学生方法和技巧。在这里,我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在文言文教学中的收获,也就是文言文教学重在指导。 一、指导学生熟读文言文。 古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只有反复熟读课文,才能领会文章的主旨。毕竟文言文跟现代文有很大的差距。因此,熟读,是学习文言文所必须要做的事情。熟读文言文应在两个方面指导:一是读准字音,要读准字音,必须要充分利用字典或词典解决问题,教师还要提醒学生两个方面的问题,一、1、破读,前人又叫“读破”、“破音”,它是改变字音的通常读法来表示不同词性和意义的一种读法。如:燕山胡骑鸣啾啾《木兰诗》(骑,音jì一人一马的全称)。2、通假异读。字词通假,产生的异读,通哪一字,就读哪一个字的读音。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说”通“悦”,读yuè)。二、断句,

即读好句子中的停顿,断句的原则主要基于以下三个方面,语法结构、朗读结构、重音的强调,也可以说主要从朗读和节奏上读断。如:“前人之述/备矣”就是一个主谓结构的句子。“民/不以/封疆之界”这就是一个主谓宾构的句子。“予/独爱/莲出淤泥/而不染”这个句子,除主谓宾断读外,还应将“而”这个转折连词强调出来。一般情况下,“之”字是结构助词“的”时候,不与前后断开,如是状语后置就要特殊对待,当然,文言文的断言没有一个绝对的固定格式,在阅读中还要训练学生的语感,使学生在感情的同时,较准把握断句。 总之,指导学生在感情的同时,为疏通文意打好基础,因为字音的识读和读好停顿都与理解字音和句意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一步扎实好了,理解疏通课文大意就容易多了。 二、学生正确理解词义 词义教学是文言文教学的重点所在,因为正确理解词义是阅读文言文的第一步工作。不明白词义,就不能准确理解文言文,甚至无法进行阅读,因此,我们要指导学生理解词义,根据具体语境理解文言文实词的含义。了解常见文言文虚词的用法。根据具体语境理解文言文实词的含义。 文言文实词的使用比较灵活,或通假,或一词多义,或词性活用,或古今异义等。学习时,我们应根据具体的语境来准确理解其含义。 《醉翁亭记》中的“云归而岩穴螟”和“太守归而宾客从也”两句都有“归”字,按一般意应为“回去”,讲太守回去好理解,讲云回去就不好理解了,显然,“云归”的“归”应取另一义,释为“归

最新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 9 明天要远足 教案

第七单元儿童生活 春天里,杨柳拂堤,草长莺飞,孩子们争相奔走,放飞风筝;夏天里,树茂荫浓,日烈暑重,孩子们爬树捉蝉,争寻萤火虫;秋天里,稻翻金浪,风送凉爽,孩子们在草垛间躲猫猫,不亦乐乎;冬天里,蜡梅吐蕊,冰封雪飘,孩子们堆起雪人,打起雪仗……。不分四季,不论日夜,孩子们总能找到无穷无尽的乐趣,感受到童年生活的无限美好。 儿童的生活总是充满趣味。明天要远足,孩子兴奋难入眠;成长有矛盾,既想小而受爱护,又盼大而能自立;海边来嬉戏,送条彩色项链给自己,再送条金色项链给大海……。儿童的生活多姿多彩,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拥有美好的童年。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联系学生的实际,理解课文内容。课文展示了儿童真实的内心世界,能唤起学生的共鸣。教学中,要注意从学生的经验世界入手,调动 他们的情感, 结合生活实例,加深体验和感受。本单元的另一个教学重点是“的”字词语的合理搭配。在第四单元初次学习“的”字词语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学习词语的搭配,让学生从中体会到合理的搭配可以使语言表达更加具体、生动。 分类内容课时教学要点 课文 明天要远足 2 认识11个生字,会写4个字;正确、 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即将远足的快乐、期 盼之情。 大还是小 2 认识11个生字,会写3个字;正确、 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我”自相矛盾的内 心世界。 项链 2 认识11个生字,会写4个字;正确、 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知道大海 的项链是什么。 识字加油站读好轻声字,认识5个生字;了解目字

9明天要远足 文本分析: 本课是一首现代诗。作者通过把“睡不着”和“明天要远足”两件事巧妙联系在一起,使文章内在的艺术张力一下子就展现出来了。全诗共3节,3节诗中作者都用了同一个感叹词“唉”,3次重复,一次次加重了情感的力度,所有的兴奋、激动、盼望……尽在“唉”声中。作品没有正面写远足,却让人实实在在感受到一个孩子对远足的向往和期盼。 教学目标: 1.认识“睡、那”等11个生字和目字旁、京字头2个偏旁;会写“才、明”等4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注意句子语气的变化。 3.联系生活实际,结合插图,注意句子语气的变化;联系生活实际,感受即将远足的快乐、期盼之情。 教学重点: 1.正确朗读课文,注意句子语气的变化。 2.联系生活实际,感受即将远足的快乐、期盼之情。 教学难点: 会写“同、学”等字。 课时安排:2课时

语文单元整体识字教案

语文单元整体识字教案 【篇一:第一单元整体识字可教案】 春的发现 ---第一单元整体识字 学习目标: 通过自读、齐读、开火车读等多种形式,初步认识第一单元的47个生字。能在词语里读准音,记住形,会正确书写“烧、浇”两个字。任务评价: 采用交流性、表现性评价 通过自读、齐读、开火车读等形式完成识字任务,通过练写、全班展评、再练写完成写字任务。 学习流程: 一、图片导入 出示图片,这是哪个季节的景色?春天是个美丽的季节。今天我们要坐上旅游大巴到野外去欣赏春天美丽的景色。 二、学情调查,出示课题 要想坐上旅游大巴就要有这样一张车票,请你用○圈出自己已经认识的生字。 希望今天的旅游你能有一些收获。(板书课题) 三、出示学习目标 通过自读、齐读、开火车读等多种形式,初步认识第八单元的55个生字。能在词语里读准音,记住形,会正确书写“纷、经”两个字。 四、文中识字 1、《找春天》 首先让我们一起来到田野,去寻找春天。(指名读词语) 齐读,男女生读。 2、《笋芽儿》 笋芽儿钻出了地面,看到了什么景色?(指名读句子) 自由读,分组读。 3、《小鹿的玫瑰花》 小鹿在门前的花坛里栽了一丛玫瑰。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指名读句子) 自由读,同桌互读,指名读 4、《古诗两首》

古人也喜欢春天的景色,写下了许多描写春景的古诗。 出示古诗,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五、词中识字 1、我们今天的旅程也结束了,在这次旅行中已经认识了很多的生字。出示词语指名读,开火车读。 2、形近字对比读 细心的孩子一定发现了这几个字很像,我们把它们叫做形近字。齐读,指名读。 你是怎么记住和区分它们的,(指名交流识字方法) 像这样的形近字还有很多,分组读,同桌互相交流识字方法。 六、书写指导 1、认读 还有一些字也很像,可是它们却不是形近字,出示“烧、浇”认读, 你有什么发现?(右半部相同,都是尧)你还知道哪些带有尧的字? 2、观察、范写 出示田字格中的生字,学生观察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老师范写 3、练写、展评 学生练写,全班展评,再练写。 七、再查学情、总结 再次拿出这张车票,看看哪些生字是你原来不认识,现在认识了? 如果还有哪些不认识也没关系,我们在以后课文的学习中还会和它 们再见面的。 板书设计 春的发现 烧浇 单元《整体识字》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整体识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对识字有兴趣,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在具体语境中,读准本组生 字字音。 2.掌握识记生字的方法,提高识字能力,培养识字兴趣。 3.归类识字体现“偏旁的表义功能”,引导学生发现其特点,进而识记。 【教学重难点】 1.掌握识记生字的方法,提高识字能力,培养识字兴趣。

课堂教学亮点与规范的随文识字教学流程

随文识字的优越性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对每个学段的识字有量化的要求,一、二年级的重点是识字写字。“多认少写,认写分开”。目的是让学生尽早识字,为学生早期阅读扫清文字障碍。识字写字是阅读写作的基础,同时阅读文本又是识字与巩固识字的过程。经过我们这么长时间的研究,我们的随文识字课堂模式凸显,收效明显。形成了以下一些课堂教学亮点与规范的随文识字教学流程。 一教学流程简便,容易实施。 1.初读文,读准字音 低年级的课文,大多文质优美,朗朗上口,我们觉得教师的美读示范很有必要,既能让学生初步感知生字的读音,又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范读后,学生初读文,圈画生字,借助拼音随词多读几遍,读准字音,再把词语所在的句子读通、读顺,字不离词,词不离句。 2.细读文,理解字义 低年级几乎每课识字量都比较大,而且一篇课文除识字外,还承载着其他的内容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在处理识字时要有所侧重。有些字义或词义比较浅显,学生若表述不清具体含义也无妨,能会意即可。难理解的、重点的字要细致处理,细读字所在的词,所在的句,甚至是所在的段落。让学生联系上下文猜测揣摩自主理解字义,然后组内讨论,最后组长汇报全班交流,把字义弄透。语文一直强调多读文,读中感悟。通过各种的读,感悟文章的主题思想。如果重点的字词没有理解,文章表达的情感怎么能感受得深刻呢? 3.再读文,巩固识字 学生记住字音,理解字义后,再读文,读出自己的独特感受,巩固识字。我教过几年低段,他们识字时,无论我采用何种手段辅助识字,只要生字换个环境,甚至换个颜色,孩子都容易出错,让孩子们扎实记忆的办法就是反复再现。不厌其烦的反复读。学新字时,旧字也读读。孩子们每天都与这些字见面,自然就认识了。一二年级的学生虽然有了一定的识字经验和识字能力,但再读文,随文巩固字的音、形、义是必要的环节。 4.换环境,牢固掌握

无私奉献浅谈文言文的复习方法及答题技巧

词·清平乐 禁庭春昼,莺羽披新绣。 百草巧求花下斗,只赌珠玑满斗。 日晚却理残妆,御前闲舞霓裳。谁道腰肢窈窕,折旋笑得君王。 浅谈文言文的复习方法及答题技巧 洞口一中:周头玉 一、“课”前的话 有笔者撰文指出:“《考试说明》对古代诗文的考查提出了三个层级的能力要求,可是在高考命题的操作层面,‘鉴赏评价’专属‘古诗词鉴赏’考查,文言文阅读一直没有体现对该项能力的考查。这样,文言文阅读的考查目的就仅限于‘读懂’,即会解释词语、会翻译句子、能熟练掌握文言文词汇与句式,进而弄懂文章写了什么,作者说了什么,所写人物干了什么。面对文言文,学生的全部使命似乎就是破译密码,掌握信息,做一个正确无误的传声筒,做一个精通技术的熟练工,做一个默不作声的旁观者,既无权指瑕,亦无法喝彩。”这些句子传达了一个这样的信息:文言文命题比较死板,缺乏生机与活力。而这恰好成为我们复习的突破口,成为拉近与城里学生差距的关键点。抓住了这不菲的22分,我们的学生在语文这一块上就不会处于劣势! 那么,该如何着手呢? 第一,去枯燥,激兴趣。由于难懂,学生感觉不到学习文言文的乐趣,如果在复习过程中只是简单地要求学生记、背,那势必只能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怎么办?“味摩洁之诗,诗中有画。”关键在于一“味”字,我们要教会学生去品味,品出文字所蕴含的无限生趣,咂摸出作者的喜怒哀乐。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对文言文感兴趣,有了兴趣,何愁之有? 第二,不忘“本”,重积累。第一轮复习一定要重视课本中的每一篇古诗文,每一个注解,让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做更深层次的理解和分析,培养语感,积累一定数量的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为快速而准确地阅读文段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三,找规律,寻技巧。夯实了基础之后,就得培养学生灵活运用、巧妙判别的能力,让学生从繁复的文言现象中找寻到运用的规律,掌握一定的答题技巧,让做题趋于理性化,而不只是“跟着感觉走”。 第四,勤练习,树信心。“反复是学习之母”,适时适量的训练会打破学生为难的心理,增强他们的自信力。 二、基本知识点 《考试说明》对本考点的要求是“能阅读浅易的文言文”,具体要求包括以下七个方面: 1.理解,能力层级B。

(完整版)一堂真实有效的识字课

一堂真实有效的识字课 ——评王丹老师执教的《石榴笑了》 城关回小马玉霞 低年级的识字量非常大,而识字教学本身又是枯燥无味的。上周听了我校王丹老师一节一年级《石榴笑了》第一课时的识字教学,下面是对这节课的评价: 一、教学目标明确。这是一节识字课,在教学中,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围绕节课的教学目标,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让学生通过多种渠道进行识字。 二、教学思路清晰,教学过程完整。 本课是一首儿童喜欢的文章,教师在第一环节中采用联系实际方式,从学生的喜好出发,带学生进入学习内容,激发兴趣,为识字教学打下情感铺垫。第二个环节中,是整节课的重点。教师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先让学生自学课文,让学生有一个整体感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接着利用多媒体出示图片,让学生说出图意,并从中引出生字。让学生图文对照,自读词语。这样,让学生通过图理解词语的意思突破难点,还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让学生在快乐的情境中不知不觉地学习了新知识。在分析字形时,教者提出识字方法。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合作的去分析字形,教师给予适当总结。这样能培养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了自学能力。在学习词语时,教者通过举例的方式指导学生如何正确使用动作词,同时出示巩固练习,这样不仅能检测学生对动作词掌握情况,还让学生积累许多课外词语。在第三个巩固练习的环节中,教师采用了捉迷藏,扩词,认读词语卡片这三种方式进行教学,在捉迷藏的活动中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了学生的积

游戏,这一活动,能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课堂气氛。除此以外,教师还用课文的词语偏了一首儿歌,儿歌读起来朗朗上口,学生特别感兴趣,再一次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巩固生字。 三、教师的教态自然大方。 王丹老师的整堂课始终用微笑和学生亲密接触,使学生在很融洽的学习氛围中上完这节课。 四、朗读形式多样化。 在整节课中,不管是学习生字还是学习词语,教师都采取多种方式进行朗读,如小组读、自由读、齐读、指名读等,让学生对朗读产生兴趣,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掌握。

浅谈如何创建高效的文言文课堂

浅谈如何创建高效的文言文课堂 文言文不仅是传承历史文明的载体,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然而初中文言文教学却一直是许多教师的难题,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痛苦。我们常常看到,很多教师在文言文教学的备课中虽查阅了很多的资料,标记了文言实词、虚词的注解,在课堂上又极其费力的将这些自己的所学让学生记录下来,其现象是:教师滔滔不绝,学生昏昏欲睡,学习效果不佳。那么,如何对文言文进行有效教学,进而使学生对学习文言文产生浓厚兴趣呢。以下是笔者在文言文教学中的一些有效尝试。 一、有效点评——诵读文言文 1.初读——扫除生字 语文教育学中读说听写,读是放在第一位的,文言文教学自然也不能例外。文言文教学中有很多生僻晦涩的字,要求学生课前利用工具书能够将生字难字的正确读音标注出来,而最有效的预习检测就是有声朗读,通过有声朗读,一些生字将更加引人注目。学生通过读准生字,了解其含义,便能更好更全面的了解课文。 2.再读——理解文章 第二遍要求学生能够读准字音,在停顿恰当、语气适中的朗读之后学生进行互评。在这一阶段的朗读中很多学生很有自信的去读,在互评中会得到更多的肯定。同时,要求学生的点评必须有理有据,而在这些理由的阐释中就更加加深了他们对文章的理解以及朗读的高层次的感悟。 3.三读——自主发挥 这一阶段的朗读是在前两次朗读的基础上,学生自主发挥会有一种挑战心理,认为一定要读好,语气把握,节奏快慢,文章感情拿捏一定要准,这样才不致落后,才能获得师生的好评。因此增加了参与的乐趣,朗读效果自然会有所提升,而学生也在朗读与互评中感受到了学习的快乐。 有效的点评不同层次朗读的设计,是为了让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去主动的体味文章的内容,感悟文章所表达的情感。为下一步文言文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利用游戏机制——自学文言文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最好的学习动力是对所学材料有内在的兴趣,而最能激发学生兴趣的莫过于游戏。以游戏的方式进行文言文的教学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教《桃花源记》这篇文章的时候,我就充分利用游戏机制。我把学生分成四大组,在规定的时间要求学生以四人小组的方式合作学习,能过借助

整体识字课教案

《整体识字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诵读”,单元整体认识语文课本上本单元会认的生字。 2.通过观察、指导,掌握课文中要求会写的生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冬天到了,北风吹起来了,梅花盛开,雪花飘舞……你听,新年的脚步越来越近了。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冬的世界,走进第七单元,领略冬天的美丽。请和老师一起本书课题:第七单元整体识字。 二、自主识字我能行: 师:首先,我们进入第一个环节:自主识字我能行。请同学们拿出识字卡,读一读,全认识就在自评全对后面的括号里画对号。 (学生自主识字,并自评。) 师:全认的同学你们真棒!没有全认的同学也不要难过,相信经过这节课的努力学习,你一定能全部认识的,加油! 三、师生快乐对对碰: 师:下面让我们进入第二个环节:师生快乐对对碰。 1.第一个挑战:诵读26课诗句,认读生字词 师:请大家接受我的都一个挑战!(出示:26课《古诗两首》的诗句)请认真听我读,我在哪儿停顿了,你也要和我一样。我读黑字,

大家读红字。 (师生承接读、指名读、齐读) 师:(出示26课生字词)我们开火车读一读。小火车小火车开起来,请这列火车开起来。列车员读一遍,大家跟读两遍。 (学生开火车读生字词。) 师:大家顺利地通过了第一个挑战,请听老师送给大家的热烈掌声(播放掌声音效)。 2.第二个挑战:朗读27课,认读生字词 师:我也想和大家读一读课文,让我们师生承接读27课《冬爷爷的图画》吧。我读一个自然段,大家读一个自然段。 (师生承接读27课《冬爷爷的图画》。) 师: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并思考一个问题:冬爷爷的画儿是怎么画出来的?课文的哪一个自然段写出来了?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学生交流,并齐读) 师:你真是一个用心读书的孩子,大家为他鼓鼓掌!(出示26课生字词)下面我们来认读生字词,请每组的3号来读,读对了,大家跟读两遍。 (每组的3号同学读,大家跟读) 师:大家表现的真好!伸出小手夸夸自己吧! 3.第三个挑战:读一读28课的几个句子 师:相信大家一定能通过第三个挑战!(出示28课的几个句子)

小学低年级随文识字教学

小学低年级随文识字教学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2、自读课文,音准句顺 3、集中认读全部生字词【这只是初读,一般可以不要求所有学生都能读准每一个生字词,即不追求一步到位,因为后面的教学中还有大量的时间用于认读生字词,所以时间上要加以严格控制】 4、轮读课文,随段纠错,随机认读巩固难读的字词 5、精读课文 ①用教师提问、看图谈话、学生朗读指定段等手法引出相关段落【也可以在这一过程中先随机认读部分生字词,然后再引出相关段落。可以按文章顺序教,也可以变序教】 ②相关段落的教学 段落精读过程的几种切入手法: 第一:读段落中关键的生字词,并以这些词为教学的支撑点设问,引导学生理解文章内容,以学词带动学句学段; 第二:由情节性提问入手,找到相关句子、词语,学词学句; 第三:由看图切入,找到相关句子、词语,学词学句; 第四:借助评价学生的朗读,找到相关句子、词语,学词学句,即“以读导读”。 6、巩固识字 7、练习 【表面看,这一模式与苏教版常模有些相似,但其实有质的不同。苏教版教学常模属于“识字+朗读感悟”模式,识字阶段追求字音一步到位,但这不是主要问题,因为你追求让学生读准所有生字词这没有什么错,主要问题是其朗读感悟环节采用的是与中高年段一样的模式,在整个精读阶段几乎没有识字教学,于是识字写字这一低年段的教学重点难以得到落实,更何况识字教学的任务并不仅仅局限于“读准字音”。在教师的潜意识里总这样认为:前面已经读好生字词了,精读阶段只要让学生理解课文、读好课文就可以了。所以改革的关键是我们如何在精读阶段进一步巩固字音,借助字理和语言环境教学字义,引导学生学会运用词语等。低年段的阅读教学,从本质上说属于识字教学,文本主要是为识字提供一个环境,所以其教学过程中识字活动要反复出现。这是每一个低年级教师应有的认识】 低年级随文识字教学常模二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2、自读课文,音准句顺 3、轮读课文,随段认读本段的全部生字词【或只随段纠错,或随机认读难读的字词,但不刻意安排认读生字词。注意,这里的处理手法影响到进入段落精读阶段的处理手法】

如何上好文言文课

如何上好文言文课 文言文是语文的渊源,是中国文学的瑰宝,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源泉。目前,文言文教学的低效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传统的“字字落实,句句清楚”的串讲模式,先让学生读通,逐字逐句逐篇翻译,分析主题和写法,虽有可取性,但篇篇如是,单调重复,导致课堂气氛沉闷、压抑,缺乏生机活力,久而久之,学生生厌,教师压抑,以至于学生不喜欢文言文,读不懂文言文。 如何让学生爱上文言文呢?首要的是还这些古老的文字以鲜活的生命,来打动读者。我们可以用一个比喻来说明:好比经冬的草,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片枯黄与衰败,可并不曾死亡,相反,却有着极强的生命力。只要经过春雨的滋润,经过和煦的春风和温暖的春阳之后,它便马上蓬蓬勃勃起来,郁郁葱葱成一片片醉人的翠绿。文言文也是如此。那么,如何让文言文教学焕发新的活力呢?如何寻找滋润文言文教学的那一夜春雨、一缕春风、一片春阳呢? 充分备好课 每个老师都会上课,但要上好一堂课是不容易的,这就需要认真的备课。 1、备教材。即教师在对教材熟悉的基础上来理解作者文本、教材文本和读者文本。要明白作者创作这一篇文章是要告诉我们什么,即作者的写作目的。站在作者立场来想问题、预设问题。教学这一篇文章我们要让学生理解什么、学会什么?即教学的重难点。站在教材本身来疏理自己教学的思路,确定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学生(读者)预习或学习了这一篇文章,会想到什么、收获什么,即学生的反馈情况。站在学生(读者)立场来思考问题。做到以上三个角度就解决了“教什么,怎样教”的问题,那么,备课基本到位。 2、备自己。即教师在授课之前自己的准备,很多时候我们的备课往往停留在备教材上,却忽略了自己,以致课堂教学思路不清、重难点不突出、冷场等情况。备自己,要求我们在备教材的同时思考怎样来引导学生、怎样过渡、用怎样的方式与学生交流,怎样才能突显课堂的重难点等,备好自己,便可从容地走上讲台。 实现高效课堂 第一、文言课的导入,一定要富于变化 老师要精心设计导入,让学生一开始就有足够的兴趣来学习。导入的方式有很多,许多老师虽然都知道,但一旦运用到实际中就显得单调,只是用现实或几个与课文有关的问题来导入。因为这两种导入方法信手拈来,不需花太多的时间来思考。虽然导入可能和课文的重点没有太大关系,但一个好的导入却决定了学生对本堂课的学习态度。因此,老师应该重视导入,根据每堂文言课的特点,采用成语导入,讲故事导入,全班讨论导入,动手实际操作导入和古今异同导入等方法,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使他们自觉地投入到学习中来。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明天要远足》教学反思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明天要远足》教学反思 《明天要远足》是一首充满童趣、表现童真的儿童诗。诗歌文字简练,立足生活,生动形象地描写了小主人公因“明天”要去远足,控制不住内心的喜悦而睡不着觉的情景。 1、随文识字的教学方法比较适用于本课教学。因为本课是一首只有3个小节的诗歌,而且生字大多集中在第一小节中,采取随文识字的方法,既降低了识字的难度,同时也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掌握了不同方式的识字方法,如,“‘睡’和眼睛有关,所以是目字旁”“每天都有水就是‘海’”“日+月=明”,等等。这既激发了学生的识字兴趣,同时也为学生以后自主识字打下了基础 2、通过谈话,以学生感兴趣的郊游导入新课,引起学生共鸣,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恰当地揭示并理解课文题目,使学生自然地理解了“远足”的含义,可以说是润物无声。而且通过设置问题——“读了课文题目,你想知道什么”激发起学生探究的兴趣。 3、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循序渐进地感知课文内容——先通过教师范读课文,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初步感知;再通过自己试读,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最后通过划分小节完成对课文的初读。 4、识字是小学阶段非常重要的教学目标,特别是小学一年级,必须每堂课扎扎实实地指导。本环节教学的最大的特点就是融把握文本、朗读指导、识字于一体,通过朗读第一小节,顺势引出7个生字,

运用多种方法进行识记,并相机进行朗读训练,识字教学和朗读感悟相结合,提高了教学效果。课时结束时,对课文内容进行了简单的总结,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了本节课的内容,然后通过设疑“小作者还想到了什么”,激发起学生对下节课继续学习探究的兴趣。第2、3小节的生字比较少,仅仅5个,所以这两个小节的教学重点放在感悟文章内容上。通过引导学生想象“那地方的云”是什么样的,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并抓住“唉”“到底”“才”等字词使学生充分感悟小作者的心情,培养朗读能力。 5、《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第一学段要关注学生写好基本笔画、基本结构和基本字,书写规范、端正、整洁。所以在写字指导上要从细微的笔画、结构入手,提高学生的书写质量,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一年级学生比较喜欢表现自己,让他们回家给父母读一读课文,既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也锻炼了阅读能力。 总之,本课的教学设计以学生为本,寓教于乐,努力创造和谐、愉快的教学氛围。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引导学生体会小主人公远足前无比激动、无限期待的心理,从而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并采用随文识字的方法,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充分实现以读促识、读中感悟、读识结合的教学情境。在识字的过程中教给学生多种识字方法,如,数笔画识字法、情境识字法、字谜识字法等,以此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为以后能够自主识字打下基础。

二下第六单元整体识字课(孙文峰)

课题第六单元整体识字课课型整体识字课设计人孙文峰指导教师审批人陈晓玲学习内容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整体识字 学习目标1、引导学生将生字、生词运用到说话中。创造多次与生字见面的机会。坚持读中认字,字不离词,词不离句。 2、选择偏旁部首或结构有代表性的字分析其间架结构。 学习重点1、学会运用多种识字方法识记字形。 2、学会观察,正确、端正地书写生字,纠正不正确的写字姿势。 学习难点能读准句子,辨别生字。 导学方法点拨指导法、评价激励法 学前准备班班通 学习过程 一、谈话导入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第六单元的生字。 二、在句子中认字。 1、出示句子: 戴嵩浓墨涂抹画《斗牛图》,被牧童指出错误把应该夹在后腿中间的牛尾巴画成了翘起来驱赶牛蝇的样子,戴嵩很惭愧,拱手向牧童请教。 男孩贪玩扔石子,不小心把老奶奶家的玻璃砸碎了,他认识到错误后,写下便条把自己攒的7美元钱放在信箱里还给老奶奶并真诚地道歉。 三个妈妈有三个儿子。一个儿子最会翻跟头,一个儿子用好嗓子唱着动听的歌,另一个儿子什么也没做,只是默默接过来妈妈手里拎着的沉甸甸的水桶。 小兵爸爸生了病,常年买药不富裕。虽然喜欢小汽车但却不要妈妈买。 2、练读句子。 自读,同桌合作读。指名读句,师评价指正。男女生赛读。 3、出示单个生字,自读,开火车读。 4、对于难记的生字,交流识字方法。 5、同桌互相认读。

四、拓展识字。 自读选读课文《一次有趣的观察》,提示大家:初读文章时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把字多读几遍,拿不准的可以请同桌或老师帮忙。再读文章时边读边用笔画出喜欢的好词好句,和同桌交流朗读画的词句。 五、指导写字。 1、出示要指导的字: 抹、挤、拱、批、报、拾、拎、评、决、价、钱、购、玻、璃、破、碎、滑、继、续、骄、桶、停、胳、膊、聪 封 傲 兄、呆、商、晃、荡 甸 2、自读上面的字,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发现这些字前三行都是左右结构。但前两行的字都是左窄右宽,第三行字左右同宽。第四行的字是左中右结构,第五行的字都是上下结构,第六行的字是半包围结构,写的时候要注意每一部分要写均匀。 3、写这些字时你想给大家提醒些什么? “碎”字书写时右边的“卒”要注意最后一笔的竖一定要写的短一些,千万不能写太长。 “购”字右边的撇折点千万别写成点。 “傲”字写的时候要注意每一部分要写均匀,反文旁的横要出头。 “商”字里边是八张口。 4、范写购、碎、膊、商 5、生书空,并在本子上练写。 6、教师巡视提醒坐姿、握笔及字体。 7、同桌互评,挑代表在全班展评、激励。

一年级语文随文识字教学流程

一年级语文随文识字教学流程 (与拼音教学同步的阅读识字教学) 随文识字顺应了孩子的识字心理的四个阶段:初步感知阶段——具体细化阶段——巩固写字阶段——拓展应用阶段。依据这四个阶段,课堂教学时可安排如下步骤:1.初读课文,找出生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初步感知阶段)。 (1)复习有关生字的音节(特别是平翘舌音和易混音节)。 (2)让学生借助拼音读课文,边读边画出要学的生字。 (3)教师出示音节的识字卡片,让学生练习读准字音,同时感知字形。 (4)去掉拼音,再让学生认读生字,进一步感知字形。 (5)通读课文,能读通读顺。 2.精读课文,结合语言环境,理解字义(具体细化阶段)。 当学生把课文读通顺以后,要让学生了解课文内容,读懂每句话的意思,这时,要引导学生结合语言环境或生活实践理解生字新词。此教学环节应注意的问题: (1)注意区分学会和会认两类字。教师要重点引导学生在语言环境中理解应学会的字,而对会认的字不要做过高的要求,只是感悟就可以,换个环境也认识就达到要求。 (2)要求学会的字,不仅要理解在本句中的含义,也可扩展延伸,如借字组词,扩展造句等。 (3)这个环节,理解字义是重点,因此,要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如根据文字的结构特点,或借助字典、或借助直观的事物、或联系生活、或联系上下文帮助学生理解。 (4)注意音形义的联系。虽然本环节字义是重点,但不可忽视字音的巩固和字形的感知,为下一步分析字形奠定基础。 3.读讲之后,分析字形,指导写字(巩固写字阶段)。 记忆字形是低年级教学的难点,因此,教学方法要灵活,如结构记忆法、笔画笔顺记忆法、联想记忆法、字谜记忆法、直观记忆法等。最好的方式,是让学生自我讨论,学生自己发现的要比教师教的效果好得多。写字教学要认认真真地指导,扎扎实实地训练。低年级还没有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所以,教师必须加强指导。可以这样进行:先让学生读一读田字格里的生字,要让学生注意观察生字的结构,想一想笔顺,数一数笔画,特别注意笔画在田字格里的位置,然后让学生说一说怎么写。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纠正、讲解、范写。此教

二下第八单元整体识字课(孙文峰)

课题二下第八单元整体识字课课型整体识字课设计人孙文峰指导教师审批人陈晓玲学习内容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整体识字 学习目标1、引导学生将生字、生词运用到说话中。创造多次与生字见面的机会。坚持读中认字,字不离词,词不离句。 2、选择偏旁部首或结构有代表性的字分析其间架结构。 学习重点1、学会运用多种识字方法识记字形。 2、学会观察,正确、端正地书写生字,纠正不正确的写字姿势。 学习难点能读准句子,辨别生字。 导学方法点拨指导法、评价激励法 学前准备班班通 学习过程 一、谈话导入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第八单元的生字。 二、出示词语。 撒花碧玉仰头傻笑距离小组清楚张衡汉朝爱迪生检查急性阑尾炎一溜烟斥责委屈亮堂堂恍然大悟恐龙人类庞大躲避耐不住枯萎死亡哺乳偷吃谜语或者书籍品德一段话外婆屏幕型号污染销售预定系紧自读小老师领读男女赛读齐读 三、在句子中认字。 1、出示句子: 张衡仰脸看星空,珍珠撒在碧玉盘。抬头仔细数星星,每组距离都相同, 妈妈得了急性阑尾炎,爱迪生溜出家门找伙伴,商量办法救妈妈,不顾斥责和委屈,拿来镜子亮堂堂。 庞大恐龙已灭绝,原因众多耐人寻。一说避不过寒冷,二说植物枯萎没食吃,三说哺乳动物偷吃蛋,四说传染病流行,五说气温下降孵不出小恐龙……种种谜团解不开,留待未来寻答案。 阿德乘坐新型飞船去旅游,拨通电话与外婆聊天后,想在销售中心预定一辆无

污染的太阳能汽车,结果还没系好安全带,梦就醒了。 2、练读句子。 自读,同桌合作读。指名读句,师评价指正。小组赛读。 3、出示单个生字,自读,开火车读。 4、对于难记的生字,交流识字方法。 5、同桌互相认读。 四、指导写字。 1、出示要指导的字: 讨、冰、膀、组、珍、珠、钻、研、睡、距、油、检、谜、传 欺、鸭、鹅、 耐、数 蛋、壳、负、离、查、责、炎、夸、奖、染、类、寒 灰、厌、翅、勺 团 斗、玉、斥、亡、肉、严 2、自读上面的字,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发现这些字第一行、第二行都是左右结构。但第一行的字都是左窄右宽,第二行字左右两边一样宽。第三行的字是左宽右窄。第四行字都是上下结构,第五行的字都是半包围结构。第六行的字是全包围结构,第七行都是独体字。 3、写这些字时你想给大家提醒些什么? “壳”字书写时要注意上面的士的第二个横一定要比第一个横短,奖字下边不能多写一点。“染”字右边的九是横折弯钩,不要写成横折提。 4、范写睡、壳、染、斥。 5、生书空,并在本子上练写。 6、教师巡视提醒坐姿、握笔及字体。 7、同桌互评,挑代表在全班展评、激励。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明天要远足》教案

9 明天要远足 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2.会认“目”1个偏旁。 3.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语气的跌宕起伏。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通过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初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小朋友们,秋天的时候,我们与家人、老师、同学经常会进行什么活动?(郊游、登山……)如果明天你要去郊游,你的心情会怎样?你会想些什么呢? 2.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首儿歌《明天要远足》。 师板书课文题目,生齐读课文题目。 ①学习“明”字:后鼻音,音节是míng,左右结构;用加一加的方法识记:日+月=明。或者结合字义巧记:日月同辉——明。可以组词:明天。 ②引导学生理解“远足”。师问:“足”是什么意思?(脚)“远足”呢?(比较远的徒步旅行) 3.读了课文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预设:生1:小作者要去哪儿? 生2:他去远方干什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请同学们认真听,注意听准字音。 2.同学们喜欢这首小儿歌吗?请试着轻声读一读。 提出读文要求:(1)读准字音,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把这首儿歌读通顺。

(3)用笔圈出本课需要认识的生字。 3.指名读文,其他同学想一想:这首儿歌有几小节?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教师引导学生明确这首儿歌有3个小节。主要内容是一个小朋友明天要远足,今天夜里翻过来翻过去,睡不着觉了。) 4.她都想到了什么? (完成活动设计卡,小组内交流。) 三、细读课文,随文识字 1.读文识字。 (1)指名读第一小节。思考:远足的前一夜,小作者怎么了?(睡不着) 课件出示“睡”字,介绍目字旁。当“目”字放在字的左边时,就变成了目字旁。带目字旁的字,通常都和眼睛有关。因为睡觉的时候要闭上眼睛,“睡”和眼睛有关,所以是目字旁。 (2)小作者睡不着觉,首先想到了什么?(大海) 认读“海”字,引导学生运用字谜记字法识记:每天都有水。 (3)小作者想的是什么地方的海呢?“那地方”指的是什么地方? 认读“那”字,组词:那里;“那”的反义词是“这”。 (4)在小作者的心里,那地方的海怎么样?(颜色很多) 你们想去看看大海吗?(课件出示大海的图片) 你们知道大海都有什么颜色吗?(蓝色、黑色、绿色) 教师边出示课件边解释大海颜色的变化。 (5)小作者是听谁说的大海有很多种颜色?(老师) 识记“老”字。 你能用“老师”说一句话吗? (6)小作者对老师的话持什么态度?(怀疑、不相信……)你是从哪个词看出来的? 预设: (生:真的)学习“真”字,强调里边有三横。 (生:从问句可以看出)学习“吗”字,它表示疑问。 (7)指导朗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