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工程经济

第四章 工程经济

2018年一级建造师《工程经济》讲义完整版

2018年一级建造师(工程经济) 2.1财务会计基础(1Z102010)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概念: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是现代会计两大基本内容。 财务会计 管理会计 范围 外部集团 内部管理 不同 类型 报告型会计 经营型会计 时态 过去时态 过去、现在和未来3个时态 目标 两者最终目标相同,工作环境相同; 管理会计及所需的许多资料来源于财务会计系统 相同 本章主要涉及的内容是财务会计。 2.1.1财务会计的职能(1Z102011)

2.1.1.1财务会计的内涵财务会计对企业已经发生的交易或信息事项,通过确认、计量和报告程序进行加工处理, 并借助于财务报表为主要内容的财务报告形式,向企业外部的利益集团提供以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这种信息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尺度,反映企业过去的资金运动或经济活动历史。 以为外部与企业有经济利害关系的投资人、债权债务人、政府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提供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经济信息为主要目标而进行的经济管理活动。 2.1.1.2财务会计的职能财务会计内涵决定了财务会计具有核算和监督两项基本职能,还包括预测、决策、评价 等职能。 职 能 核算职能 提供经济信息,具有完整性、连续性和系统性特点 监督职能 经济管理活动,具有真实性、完整性、合规性和有效性 其他职能 预测、决策、评价 【考点分析】 财务会计的基本职能;财务会计核算职能的特点;财务会计监督职能的特征。 【真题示例】

(2004-42)会计的基本职能是会计核算与会计()。 A.分析 B.管理 C.监督 D.控制 【答案】C 2018年财务会计的基本职能是()。 A.核算和预测 B.预算和决算 C.监督和决策 D.核算和监督 【答案】D 2.1.2会计核算的原则(1Z102012) 会计核算的原则包括会计核算的5个计量属性以及8个质量要求。 2.1.1.1会计要素的计量属性企业在将符合确认条件的会计要素登记入账并列报于会计报表及其附注时,应当按照规 定的会计计量属性进行计量。 历史成本 购置时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或者按照购置资产时所付出的代价的公允价值计量 重置成本 按照现在购买相同或者相似资产所需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 量 可变现净值 对外销售所能收到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扣减该资产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金额计量 现值 按照预计从其持续使用和最终处置中所产生的未来净现金流入量的折现金

工程经济学第四章习题及答案

1.某部门正在考虑有下列收入和支出的投资方案,见表,计算这项投资的净现金流量,然后求他得净现值,基准贴现率为12%。 2已知下表所列净现金流量,假定基准贴现率为10%。 计算这两个现金流量的净现值、将来值、年度等值,并计算PW(10%) /PW(10%)B,FW(10%)A/FW(10%)B,AW(10%)A/AW(10%).然后比较计算的A 结果。 3,用15000元能够建造一个任何时候均无余值的临时仓库,估计年收益为2500元,假如基准贴现率为12%,仓库能够使用8年,那么,这投资是否满意?临时仓库使用多少年则投资是满意的?

4某油井开采方案,0年投资500万元,以后每年产油净收入200元,估计可开采12年。油井在第12年未报废时需开支500万元,试计算内部收益率,并解释其经济含义。 1. NPV =-100 -10(0.8929) +40(0.7118) +60(0.6355) +30(0.5674) =-25.31(万元) 2、PW(10%)A/PW(10%)B=1.054; FW(10%)A/FW(10%)B=1.054; AW(10%)A/AW(10%)1.054 3. NPV=-15000+2500(P/A,12%,8)=-15000+2500* 4.966=-2581(元) 由于NPV<0,故该投资方案不可行。 假设使用 n年该项投资是合算的,则需要满足

-15000+2500(P/A,12%,n)>0 (P/A,12%,n)>6 查表得,(P/A,12%,11)=5.9377,(P/A,12%,12)=6.1944 内插法: (n-11)/(6-5.9377)=(12-11)/(6.1944-5.9377) n =11.24(年) 临时仓库使用11.24年该投资才满意。 4. (P/A.35%,12)=2.7792 (P/F.35%,12)=0.0237 (P/A.40%,12)=2.4559 (P/F.40%,12)=0.0176

大学工程经济学课程设计完整版自己做的

《工程经济学》课程设计成果分析 一、工程概况 某枢纽为流域梯级电站的第三级电站,以发电为主,兼顾航运任务。工程坝址以上控23/s,水库正常蓄水位1150.8m,多年平均流量121.43m制流域面积1161.47km,死水位3,工程枢纽主要建筑物有拦河坝、冲沙孔、引水隧洞、压力前亿m1110.8m,总库容1.5池、压力钢管、电站厂房和升压站等,电站装机4台、总容量110MW 多年平均发电量483MkW·h。 二、基本资料 1、基础数据 1.1投资 工程只计发电效益,其工程投资在航运和发电部门已分摊,其中建设投资的70%从银行贷款,30%为自有资金。投资情况见表1。 1.2上网电量 电站装机110(4×27.5)MW,开工后第4年开始2台机组发电,扣除上网端损 耗和其他电量损失,第5年至计算期(采用50年)末上网电量每年为483MkW·h。1.3基准收益率、贷款利率

按规定,全部投资的基准收益率采用8%,贷款利率采用6.12%,项目资本金的回报从正常发电后每年按年资本金额的8%计算。 1.4计算期 建设期为4年,第四年开始发电,生产期采用50年,所以计算期为54年。 2、投资计划及资金的筹措方式 2.1建设投资 根据国家规定和贷款条件,业主在项目建设时必须注入一定量的资本金。本项目资本金总额按固定投资的30%计算,并每年按资本金额占固定投资比例逐年投入,直到建设期末,其余资金从银行贷款。资本金不还本付息,贷款还清后,每年按资本金总额的8%取得回报。. 2.2建设期利息 贷款利息按复利计算。由于建设期内有机组投产发电,具有还贷能力,因此,若贷款利息计入固定资产价值的建设期利息,就不应计入发电成本。 2.3流动资金 流动资金按装机15元/KW估算。其中30%使用资本金,其余70%从银行贷款,贷款利率取为6.12%。流动资金随机组投产投入使用,利息计入发电成本,本金在计算期末一次回收。投资计划及资金筹措见表1。 3财务评价 3.1发电成本费用计算 1、发电成本单位(万元) 电站发电成本主要包括折旧费、修理费、保险费、职工工资及福利费、材料费、库区维护费、摊销费、利息支出和其他费用等。 期末残值=(固定资产投资+建设期利息)×5% =(172856+14016.7)×5%=9343.6350(万元) (1)折旧费=(固定资产投资+建设期利息-残值)×综合折旧率(1.9%) =(172856+14016.7-9343.6350)×1.9%=3373.0522(万元) (期末残值按5%计,计算期50年,年综合折旧率1.9%) (2)修理费=固定资产投资×修理费率(1.0%); =172856×1.0%=1728.56(万元) (3)固定资产保险费=固定资产投资×0.25%; =172856×0.25%=432.14(万元) (4)工资按职工人数乘以人均工资计算,定员编制为55人,职工年工资取15000元,职工福利费、住房基金、劳动保险按规定为工资总额的14%、10%、17%; 工资福利费=55×1.5×(1+14%+10%+17%)=116.325(万元) (5)库区维护费按厂供电量提取0.001元/(kW·h); 库区维护费=0.001×483000÷10000=48.3(万元) (6)库区移民后期扶持基金:按移民人数乘以年人均扶持基金计算,移民人数为2120人,年人均扶持基金为400元,扶持时间为10年; 从第五年到第十四年总共十年 库区移民基金=0.04×2120=84.8(万元) (7)材料费定额按装机取5元/kW, 材料费用=5÷10000×110000=55.0(万元) (8)其他费用定额取10元/kW; 其他费用=10÷10000×110000=110.0(万元)

工程经济学课后答案第四章

某建设项目建设期一年,第二年达产。预计方案投产后每年的收益如下表所示。若标准投资收益率为10%,试根据所给数据: 1.画出现金流量图; 2.在表中填上净现金流量和累计净现金流量; 3.计算pt和pt’ 4.计算财务净现值 解: (1) (2) 建设期生产期 年份0 1 2 3 4 5 6 7 8 投资(万元)2500 年收益(万元)500 1000 1500 1500 1500 1500 1500 净现金流量-2500 0 500 1000 1500 1500 1500 1500 1500 累计净现金流量-2500 -2500 -2000 -1000 500 2000 3500 5000 6500 折现值-2500 0 413.22 751.31 1024.52 931.38 846.71 769.74 699.76 累计折现值-2500 0 -2086.78 -1335.47 -310.95 620.43 1467.14 2236.8 8 2936.6 4 (3) Pt =[累计净现金流量开始出现正值的年分数]-1+上年累计净现金流量的绝对值/当年净现金流量 =4-1+1000/1500 = 3.67年 Pt’ =[累计净现金流量现值开始出现正值的年分数]-1+上年累计净现金流量现值的绝对值/当年净现金流量现值 =5-1+311/931.35 =4.33年 (4) FNPV=∑ = + - n ) 1() ( t t ic CO CI-t = -2500+413.22+751.31+1027.52+931.38+846.71+769.74+699.76 =2939.64(万元)

工程经济学大作业

工程经济学 非公共项目经济评价 题目新型重磅涤纶仿麻织物“彩格麻” 和“亚麻皱”项目评价 学院(系)经济与管理学院专业07级工程管理学号070010 学生姓名李洋宇 日期2010/7/9

目录 第一章基础数据 (2) 第二章关键参数选取 (6) 第三章项目财务评价的辅助财务报表和基本财务报表 (7) 第四章国民经济评价——辅助报表和基本报表 (13) 第五章项目财务评价 (15) 第六章国民经济评价分析 (20) 第七章收获与感想 (21)

一、基本资料 1、项目背景 华东地区某纺织公司针对目前市场上低档纺织品销路不畅、价格疲软的状况,组织技术开发人员研制开发出新产品――重磅涤纶仿麻织物“彩格麻”和“亚麻皱”。 2、产品市场 彩格麻采用涤纶低弹丝和涤纶低弹色丝为原料加工而成,仿麻效果强烈,弹性好,透气凉爽,是夏季女装、T恤的理想面料,经市场预测,含税价为18元/米。 亚麻皱采用新一代涤纶花式丝为原料,经后整理具有强烈的仿麻效果,悬重性好,是秋季服装的理想面料,经市场预测,含税价为29元/米。 3、生产能力 产品适销后,市场反映良好。经市场调研,确定该项目基准设计生产能力为:年产彩格麻160万米、亚麻皱190万米。 每位学员设计生产能力方案为:(1)学号后两位小于50,按基准设计生产能力×(1+学号后两位%)计算;(2)学号后两位大于50,按基准设计生产能力×(1+(学号后两位-50)%)计算; 4、技术方案 项目生产工艺流程如下: →径向:络筒→倍捻→定形→分条整径 原料→→织造→检验→计量→打卷→入库 →纬向:络筒→倍捻→定形→倒筒 5、固定资产投资 根据生产工艺流程,项目需投资48台剑杆织机及30台套其他配套设备,经过设备选型及与供给厂商谈判,设备购置及安装配套费用合计为2038万元。 项目拟新建厂房3000米2,原材料成品库800米2,采用单层砖混结构,当地造价为750元/米2。项目拟征地20亩(为一般农田),当地土地使用费为10万元/亩。 项目选址在该市经济开发区内,水、路、空交通便利。项目需新增500KVA,电力增容费35万元,项目供水、供电、供气均有保证。 6、劳动定员及人工费用 项目需新增各类管理人员、生产人员、营销人员185人,年平均工资为32000元/人,职工福利费按工资总额的14%计提。管理人员、生产人员、营销人员的比例为5%,85%,10%. 7、原辅材料、燃料动力供应及消耗 原辅材料、燃料动力供应完全可立足本地解决。

工程经济学 课后习题

第一章绪论 1、工程经济活动的要素有哪些?P2 工程经济活动一般涉及四大要素:活动主体、活动目标、实施活动的环境以及活动的效果 活动主体是指:垫付活动资本、承担活动风险、享受活动收益的个人或组织。 活动目标:人类一切工程经济活动都有明确的目标,都是为了直接或是间接地满足人类自身的需要,而且不同活动主体目标的性质和数量等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政府、企业、个人。。。) 实施活动的环境:双重环境:自然环境---提供客观物质基础 经济环境---显示活动成果的价值 活动的效果:活动实施后对活动主体目标产生的影响。(效果是多方面的) 2、为什么要科学地预见工程经济活动的效果? 工程项目一般具有体积庞大、结构复杂、个体性强的特点,因此其生产过程是一个周期长、环节多、耗资大的过程。在不同的建设阶段,工程估价的要求也不相同,如果能够充分掌握市场变动信息,科学估算工程价格,科学预测目标,考虑工程项目是否能实现既定目标,是否值得去做。为了有目的的开展各种工程经济活动,就必须对活动的效果进行慎重的估计和评价。 3、提高工程经济学的经济效果有何积极意义? 科学预见工程经济活动的可能效果,针对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变动因素提前主动做出反应,以求目标效益最大化。 4、工程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包含哪些内容? (1).工程经济学分析的目的是提高工程经济活动的经济效果; (2).技术与经济之间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3).工程经济分析的重点是科学预见活动的结果; (4).工程经济分析是对工程经济活动的系统评价; (5).满足可比条件是技术方案比较的前提。 5、为什么要对工程技术方案进行系统评价? 因为不同利益主体追求的目标存在差异,因此,对同一工程经济活动进行工程经济评价的立场不同,出发点不同,评价指标不同,因而评价的结论有可能不同。因此,为了防

工程经济学课程设计审批稿

工程经济学课程设计 YKK standardization office【 YKK5AB- YKK08- YKK2C- YKK18】

《工程经济学》? 课 程 设 计 设计题目:某机械钢配件生产项目经济评价 学号: 学生姓名: 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 学院: 《工程经济课程设计》任务书 工程管理2012级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 1.将《工程经济学》课程的内容融会贯通,将理论用于实际。

工程经济是一门研究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应用性学科。要将《工程经济》课程的知识做到融会贯通,提高各种技术经济分析方法的应用能力,还必须经过一定的实践环节,课程设计正好能够达到这一目的。加深学生对该课程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使之在理论分析、设计、计算、查阅资料以及计算机应用能力等方面得到初步训练。能进行一般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和经济评价;能策划或领导价值工程方法在企业的新产品开发、降低成本活动等方面的开展和应用。 2.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 课程设计的题目,是从企业的调研中收集的案例,另一部分将是对现有的产品进行改进的设计,由学生创造或设计新的方案。通过课程设计可以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 二、课程设计进度安排 本课程设计分为布置任务、实地调查、分析设计、编写报告、答辩等环节,总时间为1周,进度安排如下: 1.布置任务(确定课题、分组、明确任务及要求等)0.5天 2.实地调查(收集数据、资料)2天 3.分析设计(完成各类报表编制、指标计算、分析、方案设计)6天 4.编写课程设计报告 1.5天 三、课程设计报告(包括设计工作量和报告质量要求等) (一)设计工作量 1.课程设计的准备 主要按下列步骤和方法进行:了解课程设计的意义、目的、要求,查阅有关资料,选定课程设计题目,明确课程设计的任务,拟定详细的工作计划。 2.课程设计的实施 广泛查阅资料,展开调查研究,分析现有产品,改进产品的方案设计,可行性研究的各项内容分析,数据计算,完成各类表格填制,有关图纸的绘制。 3.课程设计报告的撰写 根据课程设计的实施过程,撰写课程设计报告的初稿,与老师同学交流,找出存在的问题,做进一步的修改完善,形成课程设计报告的定稿。 (二)课程设计报告的内容要求 课程设计报告(说明书)是对调查分析资料、设计方案及评价结论等进行整理、归纳和汇总后,所形成的书面材料。 课程设计报告的主体内容至少应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基本资料及基本数据

徐蓉工程经济讲义

全国一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辅导资料 建设工程经济 同济大学 徐蓉 二OO 九年7月 1Z101000 工程经济 1Z101010 资金的时间价值 1Z101011 掌握利息的计算 ·资金时间价值的概念 及 影响因素P2 ·利息与利率的概念 利息I=还本付息总额F-本金P 利率:单位时间内所得利息额与原借贷金额之比 %100?= P I i t

利率高低有以下因素决定:1、社会平均利润率2、金融市场上借贷资本的供求情况3、风险越大,利率越高4、通货膨胀5、借出资本的期限长短 ★利息的计算 1、单利 单i P I t ?= P4 2、复利 1-t F i I t ?= 复利本利和 (1)n t F P i =?+ 本金越大,利率越高、即席周期越多时,两者差距就越大。 1Z101012 掌握现金流量图的绘制 一、 现金流量的概念 (CO )t 表示现金流量 (CI )t 表示现金流出 (CI-CO )t 表示净现金流量 ★二、现金流量图的绘制P6

★需注意的几点: 1.0、1、2……n表示时间点,0表示第一年的期初,其它时间点表示该年末(或下一年初),如2表示第二年末或第三年初。 2.箭头的方向表示现金流入或流出,向上为流入,向下为流出。 3.箭头的长短表示现金流量的多少。 例:某企业投资一项目,第1年初投入100万元,第2年末投入50万元,第3年初投入20万元,第3年末收入40万元,第4~10年每年收入50万元,第11年初收入10万元。请画出现金流量图。 1Z101013掌握等值的计算 ★注意点: 1.现值P是0点,即第1期初 2.P比A早一期,A与F重合于n点 3.等额A从1—n点,表示每期的期末

工程管理-第四章 工程经济

第四章工程经济 考情分析 本章为重点章节,主要介绍了工程中经济评价的内容、方法及运用等。本章内容繁多,理论性强,学习难度较大,很多地方需要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 从历年考试来看,本章分值众多,属于“拉差距”的章节。预计2020年的分值为20分左右。 【知识框架】 第一节资金的时间价值及其计算 【知识点一】现金流量和资金时间价值 一、现金流量 现金流量图可以反映现金流量的三要素:大小(资金数额)、方向(资金流入或流出)和作用点(资金流入或流出的时间点)。 现金流量图的绘制规则: 1.横轴表示时间轴,0表示时间序列的起点;n表示时间序列的终点。轴上每一间隔表示一个时间单

位(计息周期)。整个横轴表示系统的寿命周期。 2.与横轴相连的垂直箭线表示不同时点的现金流入或流出; 3.垂直箭线的长度要能适当体现各时点现金流量的大小,并在各箭线上方(或下方)注明其现金流量数值; 4.垂直箭线与时间轴的交点为现金流量发生的时点(作用点)。 【例题·多选题】关于现金流量图绘制规则的说法,正确的有()。 A.横轴为时间轴,整个横轴表示经济系统寿命期 B.横轴的起点表示时间序列第一期期末 C.横轴上每一间隔代表一个计息周期 D.与横轴相连的垂直箭线代表现金流量 E.垂直箭线的长短应体现各时点现金流量的大小 『正确答案』ACDE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现金流量和资金时间价值。现金流量图的绘制规则如下:(1)横轴为时间轴,0表示时间序列的起点,n表示时间序列的终点。轴上每一间隔表示一个时间单位(计息周期),一般可取年、半年、季或月等。整个横轴表示的是所考察的经济系统的寿命周期。(2)与横轴相连的垂直箭线代表不同时点的现金流入或现金流出。在横轴上方的箭线表示现金流入;在横轴下方的箭线表示现金流出。(3)垂直箭线的长度要能适当体现各时点现金流量的大小,并在各箭线上方(或下方)注明其现金流量的数值。(4)垂直箭线与时间轴的交点为现金流量发生的时点(作用点)。 二、资金时间价值 (一)含义 资金的价值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动,增值的这部分资金就是原有资金的时间价值,资金的价值是时间的函数。 【例】银行存款,多出来的利息就是该部分资金在某一段时间的资金时间价值。 (二)利率与利息 1.用利息作为衡量资金时间价值的绝对尺度。 在工程经济分析中,利息被看作是资金的一种机会成本。是指占用资金所付出的代价或者是放弃现期消费所得到的补偿。 2.用利率作为衡量资金时间价值的相对尺度。 【例题·多选题】以下关于利息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占用资金所付出的代价 B.放弃使用资金所得到的补偿 C.表示资金时间价值的一种相对尺度 D.资金的一种机会成本 E.投资者的一种收益 『正确答案』ABDE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现金流量和资金时间价值。在工程经济分析中,利息常常被看成是资金的一种机会成本。这是因为,如果债权人放弃资金的使用权利,也就放弃了现期消费的权利。而牺牲现期消费又是为了能在将来得到更多的消费。从投资者角度看,利息体现为对放弃现期消费的损失所做的必要补偿。为此,债务人就要为占用债权人的资金付出一定的代价。在工程经济分析中,利息是指占用资金所付的代价或者是放弃现期消费所得的补偿。选项B,通常,用利息作为衡量资金

工程经济学题库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绪论 一、单项选择题 1.()是指土木建筑或其他生产、制造部门用比较大而复杂的设备来进行的工作。 A.技术 B.工程技术 C.工程项目 D.工程 2.工程经济学是以()为主体,以()为核心,研究如何有效利用资源、提高经济效益的科学。 A.工程,经济系统 B.工程,技术系统 C.工程项目,技术—经济系统 D.工程项目,经济系统 3.投资所费是指()。 A.投资活动中支出的货币资金 B.工程项目建造和购置中支出的货币资金 C.在资金支出的背后,投资品、施工力量以及其他物质产品的消费 D.投资活动中的消耗和占用 4.投资花费中所指的投资活动的占用是指()的占用。 A.资金 B.资源 C.技术 D.物质条件 5.()的研究对象是工程项目技术经济分析的最一般方法。 A.工程经济学 B.工程经济分析 C.技术经济学 D.投资项目评估学 6.()是指通过投资活动所取得的有用成果。 A.投资产出 B.投资成果 C.投资所费 D.投资所得 二、多项选择题 1.工程项目的有效性是指要同时具备()条件。 A.技术的先进性 B.技术上的可行性 C.技术的可操作性 D.经济上的合理性 E.理论的科学性 2.工程经济学研究各种工程技术方案的经济效益,是指研究各种技术在使用过程中()。 A.使最少的产出建立在最大的投入情况下 B.如何以最小的投入获得预期产出 C.如何以等量的投入获得最大产出 D.如何用最少的供给满足最大的需求 E.如何用最低的寿命周期成本实现产品、作业以及服务的必要功能 3.下列关于投资所费与投资所得正确的论述是()。 A.投资所费是指投资活动中的消耗和占用 B.投资中的物流与资金流都是投资活动中的消耗 C.投资所得是指通过投资活动所取得的成果 D.资源的占用也是投资所费 E.投资活动中的资金流是最主要的消耗 4.下列关于工程经济学说法错误的是()。 A.工程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只是做理论研究 B.工程经济学是以具体的工程项目为主体 C.工程经济学侧重于方法论研究 D.工程经济学是西方经济学的组成部分,是其基础 E.静态和动态分析相结合是工程经济学的分析方法的一个特点

建筑工程经济学课程标准

《建筑工程经济学》教学大纲 (Engineering Economics) 适用专业:工程造价专业课程编号: 前修课程:经济学、建筑材料、房屋建筑学学分:总学时:32 一、课程性质、目的与要求 课程性质:专业核心课 课程目的:本课程是工程造价专业的专业核心课。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工程经济分析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以及经济效益评价的基本方法,财务分析和国民经济分析的基本理论,能够以市场为前提,经济为目标,技术为手段,对多种技术实践活动进行经济效益分析,做出科学合理的评价。 教学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①掌握工程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②能够运用工程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能,研究、分析和评价各种技术实践活动(如投资方案的经济评价,设备更新的经济分析,价值工程分析等),为决策层选择能够获得满意的经济效益的技术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二、教学内容理论总学时:28学时第一章:工程经济学概论 2学时 基本要求: 1、明确技术与经济的关系。 2、掌握技术经济分析的可比性原理(满足需要、时间上、劳动耗费、价格上的可比性)。 3、了解工程经济学研究的对象和范围。 4、掌握工程经济评价原则。 5、机会成本的概念并能举例说明其含义。 重点:工程经济评价原则。机会成本的确定。 难点:机会成本的确定。 第二章:资金时间价值 4学时 基本要求:

1、掌握现金流量的概念。能正确地画出流量图。 2、熟练掌握利息公式并能灵活运用这些公式。(均匀梯度系列公式不作要求) 3、掌握名义利率、有效利率的概念。能对离散式复利进行计算。 4、掌握等值地含义,能熟练进行各种等值的计算。 5、会查系数表。 6、掌握直线内插法。 重点:现金流量图的绘制,利率的确定,利息公式的灵活运用,各种等值的计算 难点:利率的确定,各种等值的计算。 第三章:工程经济分析的基本要素 4学时 基本要求: 1、熟悉工程项目投资及构成。 2、会计算营业收入和营业税金及附加。 3、了解工程项目运营期成本费用。 4、了解利润的构成及分配。 5、折旧的概念。折旧的计算方法 6、企业的收入、利润和所得税的核算。 7、现金流量的概念。利润和现金流量的区别和联系 重点:工程项目投资及构成,各种类型的折旧计算方法,工程项目的税前、税后现金流量的确定。难点:各指标的计算方法。 第四章:工程项目经济效果评价指标 4学时 基本要求: 1、熟练掌握独立方案各种评价方法。投资回收期(投资效果系数)、净现值、将来值、年度等值、 内部收益率法。 2、了解独立方案各种评价方法的优缺点、适用范围及有关方法之间的关系。 3、会画净现值函数曲线,掌握常规投资净现值函数曲线的特点。 4、掌握基准贴现率(基准收益率)的含义。 5、掌握内部收益率的概念,内部收益率的经济含义及内部收益率的计算。 6、会计算项目、方案的动态投资回收期。 重点:方案的评价指标,各指标的计算方法。 难点:通过指标计算对方案进行评判。

工程经济学课程设计讲义全

目录 前言 (4) 第一章工程基本资料 (5) 1.1 工程概述 (5) 1.2工程基本资料 (5) 1.2.1灌溉规模和投产过程 (5) 1.2.2投资估算及国民经济投资调整资料 (6) 1.2.3 计算期、折现率、税率等 (8) 1.2.4 其他资料 (8) 第二章国民经济评价费用调整计算 (11) 2.1 国民经济评价固定资产投资调整计算 (11) 2.1.1 材料投资调整计算 (11) 1.1.3 国民经济评价征地机会成本费用投资调整计算 (12) 2.1.3 征地费用(水库淹没补偿)投资调整计算 (13) 2.1.4 国民经济评价固定资产投资调整计算 (14) 2.2国民经济评价年运行费投资调整计算 (16) 2.2.1 运行期初期年运行费投资计算 (16) 2.2.2 正常运行期年运行费投资调整计算 (17) 2.3国民经济评价流动资金投资调整计算表 (18) 2.4国民经济评价年效益费用计算 (18) 2.4.1 运行期初期年效益费用计算 (19) 2.4.2 正常运行期年效益费用计算 (20)

第三章工程国民经济评价 (21) 3.1国民经济评价效益费用流量计算 (21) 3.2经济净现值ENPV计算 (23) 3.3经济内部收益率计算EIRR................. 错误!未定义书签。 3.4经济效益费用比EBCR........................ 错误!未定义书签。 3.5敏感性分析 (25) 第四章财务评价分析 (32) 4.1财务评价基本资料 (32) 4.2财务评价固定资产投资建设期分年投资计算 (32) 4.3财务效益计算表 (32) 4.4 财务评价现金流量计算 (33) 4.5 财务净现值计算 (37) 结语 (37) 参考文献 (38) 附表1 (39) 附表2 (40) 附表3 (42) 附表4 (44) 附表5 (46) 附表6 (47) 附表7 (49) 附表8 (51)

工程经济学课程设计报告书

工程经济学课程设计 某某某纺织公司新型重磅涤纶仿麻织物 “彩格麻”和“亚麻绉”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班级: 专业:工程管理 : 指导老师:

目录 一.项目投资估算及资金投资使用计划 1.1项目投资估算 1.1.1投资估算编制依据 1.1.2价格依据 1.1.3固定资产投资估算 1.1.4流动资金估算 1.1.5项目建设总投资估算 1.2 资金筹措使用计划安排 二.项目财务评价 2.1项目成本费用估算 2.1.1 原材料 2.1.2 燃料及动力费估算 2.1.3 固定资产投资估算 2.1.4 折旧费估算 2.1.5 摊销费估算 2.1.6 修理费估算 2.1.7 财务费用估算 2.1.8 其他费用估算 2.1.9 总成本费用估算 2.2 项目产品销售收入和销售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 2.2.1 销售收入估算 2.2.2 营业税金及附加估算 2.2.3 增值税估算 2.3 项目利润分配估算 2.4 项目财务评价指标估算 2.5 项目盈亏平衡分析 2.6 项目敏感性分析 2.6 项目财务评价结论

项目名称:新型重磅涤纶仿麻织物“彩格麻”和“亚麻绉”项目 项目基准生产方案:生产彩格麻90万米,生产亚麻绉110万米 计算生产方案:基准生产方案产量×(1-15%), 即生产彩格麻90×(1-15%)=76.5万米, 生产亚麻绉110×(1-15%)=93.5万米 一、项目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使用计划 1.1 项目投资估算 1.1.1 投资估算编制依据 本项目的工程量根据提供的资料计算,不足部分参照同类资料测算,建筑及安装工程按有关规定执行。 1.1.2 价格依据 设备价格及设备安装按与厂方协商记取; 材料价格按资料提供; 产品价格为市场预测价; 提取预备费用率10%计提,其中涨价预备费为6%,基本预备费4%; 土地使用费为4万/亩,本项目用地20亩,故土地使用费为80万元,建设费按当地造价计算。 1.1.3 固定资产投资估算 建筑工程费用估算为(3000+800)×750=285万元 设备购置及安装工程估算为2038万元; 其他费用估算为347.3万元; 其中,供电贴费估算为35万元,土地使用费为20×4=80万元,预备费用(285+2038)×10%=232.3万元。 综合以上几项,根据项目实际情况估算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即建筑工程费、设备购置和安装以及其他费用之和)为2670.3万元。 1.1.4 流动资金估算 根据分项详细估算,可估算出项目需流动资金368.2万元(达产期) 流动资金计算过程中用到的公式: 1、每年周转次数= 360÷最低周转天数 2、这类流动资产的最低需要量是: 流动资产=对应的年成本费用÷最低周转次数 3、现金=(年工资及福利费+年其他费用)÷最低周转次数 4、流动资产对应的赖以周转的成本费用: (1)应收账款对应于年经营成本 (2)存货 ①外购原材料、燃料对应于年外购原材料、燃料费 ②在产品对应于年外购原材料、燃料费及动力费+年工资及福利费+年维修费+年 其他制造费 ③产成品对应于年经营成本(课本定义)或是年经营成本减掉其他营业费(三本参数规定)。 (3)现金对应于年工资及福利费+年其他费用,应用以上几个公式在结合总成本费用表就可得出此项目需要的流动资金数目。详细情况见附表6。

一级建造师《建设工程经济》高分策略讲义

一级建造师《建设工程经济》经典高分策略讲义 概述 一级建造师考试分为四科:《建设工程经济》、《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建设工程法规及相关知识》和《建造师专业知识与实务》。一级建造师考试由国家统一命题,统一组织考试。考试实行滚动管理,二年内通过。 资金时间价值的概念 1Z101010 资金的时间价值 重点资金时间价值的计算 1掌握资金时间价值的概念 2掌握现金流量的概念与现金流量图的绘制 3重点掌握等值的计算 4熟悉名义利率和有效利率的计算。 1Z101011掌握利息的计算 一、资金时间价值的概念 资金是运动的价值,资金的价值是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的,是时间的函数,随时间的推移而增值,其增值的这部分资金就是原有资金的时间价值。 其实质是资金作为生产要素,在扩大再生产及其资金流通过程中,资金随时间的变化而产生增值。 影响资金时间价值的因素主要有: 1. 资金的使用时间。 2. 资金数量的大小 3. 资金投入和回收的特点 4. 资金周转的速度 利息与利率的概念 二、利息与利率的概念 利息就是资金时间价值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通常用利息额的多少作为衡量资金时间价值的绝对尺度, 用利率作为衡量资金时间价值的相对尺度。 ( 一) 利息 在借贷过程中, 债务人支付给债权人超过原借贷金额的部分就是利息。 从本质上看利息是由贷款发生利润的一种再分配。 在工程经济研究中,利息常常被看成是资金的一种机会成本。 ( 二) 利率 利率就是在单位时间内所得利息额与原借贷金额之比, 通常用百分数表示。 用于表示计算利息的时间单位称为计息周期 利率的高低由以下因素决定。 1.首先取决于社会平均利润率。在通常情况下,平均利润率是利率的最高界限。 2.取决于借贷资本的供求情况。 3.借出资本的风险。 4.通货膨胀。 5. 借出资本的期限长短。 ( 三) 利息的计算 1. 单利

工程经济学(第三版)第三章——课后答案

工程经济学(第三版)第三章 ——课后答案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1.设备原值价值为60000元,使用年限为8年,试用双倍余额 递减法计算各年的折旧额。 解: 年折旧率=×100%=×100%=25% 第一年折旧费=60000×25%=15000(元),其余值为45000(元) 第二年折旧费=4500025%=11250(元),其余值为33750(元) 第三年折旧费=33750×25%=8438(元),其余值为25312(元) 第四年折旧费=25312×25%=6328(元),其余值为18984(元) 第五年折旧费=18984×25%=4746(元),其余值为14238(元) 第六年折旧费=14238×25%=3560(元),其余值为10678(元) 第七、八年折旧费=(10678-2000)×=4339(元) 2.某种设备的原值为万元,预计净残值为万元,折旧年限确定为7年,试采用年数总和法计算各年的折旧额。 解: 第一年折旧费=()××100%=(万元) 第二年折旧费=()××100%=(万元)

第三年折旧费=()××100%=(万元) 第四年折旧费=()××100%=(万元) 第五年折旧费=()××100%=(万元) 第六年折旧费=()××100%=(万元) 第七年折旧费=()××100%=(万元) 3.某公司以5000万元建造一栋商业大楼,其中90%形成固定资产。假定这座建筑的折旧期为40年(残值为零)。试分别采取以下方法计算第10年的折旧费及第10年末该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1)年数总和法;(2)双倍余额递减法。 解: (1)年数总和法: 第10年折旧费=5000×90%×=(万元) 第10年末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4500-[4500× +4500×+4500×+4500×+4500×+4500× +4500×+4500×+4500×+4500×]=4500- (220+214+209+203+198+192+187+181+176+170)4500-1950=2550(万元) (2)双倍余额递减法:

工程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工程经济学概论 1.什么是工程经济学,其研究的对象与内容是什么? 2.什么是技术?什么是经济?两者间的关系如何?工程经济学为什么十分注意技术与经济的关系? 3.为什么在工程经济分析时要强调可比条件?应注意哪些可比条件? 4.从技术与经济互相促进又相互制约两方面各举一个实例说明。 1.解答: 工程经济学是运用工程学和经济学有关知识相互交融而形成的工程经济分析原理和方法,能够完成工程项目预定目标的各种可行技术方案的技术经济论证、比较、计算和评价,优选出技术上先进、经济上有利的方案,从而为实现正确的投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的一门应用性经济学科。 工程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工程项目技术经济分析的最一般方法,即研究采用何种方法、建立何种方法体系,才能正确估价工程项目的有效性,才能寻求到技术与经济的最佳结合点。工程经济分析的对象是具体的工程项目,不仅指固定资产建造和购置活动中的具有独立设计方案,能够独立发挥功能的工程整体,更包括投入一定资源的计划、规划和方案并可以进行分析和评价的独立单位。 工程经济学的基本内容为如何通过正确的投资决策使工程活动收到尽可能好的经济与社会效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研究工程技术实践的经济效益,寻求提高经济效益的途径与方法。 (2)研究如何最有效地利用技术和资源,促进经济增长的规律。 (3)研究工程技术发展与经济发展的相互推动、最佳结合的规律及实现方法。 2.解答: 技术是在科学的基础上将其利用来改造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手段。在经济学中,经济是指从有限的资源中获得最大的利益。 关系:在人类社会进行物质生产活动中,经济和技术不可分割,两者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经济发展是技术进步的动力和方向,而技术进步是推动经济发展、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条件和手段,经济发展离不开技术进步。 工程经济学是一门应用性经济类学科,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以最小的投入获得预期产出或者说以等量的投入获得最大产出是工程经济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工程经济学十分注意技术与经济的关系。 3.解答: 因为工程经济分析的实质是对可实现某一预定目标的多种工程技术方案进行比较,从中选出最优方案。要比较就必须监理共同的比较基础和条件。但是各个工程、项目方案总是在一系列技术经济因素上存在着差异,就在方案比较之前,首先考虑方案之间是否可比,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合理可靠的分析结果,因此在工程经济分析时要强调可比条件。 工程项目进行经济效益比较时应注意研究技术方案经济比较的原则条件,分析各可行技术方案之间可比与不可比的因素,探讨不可比向可比转化的规律及处理办法,以提高工程经济分析工作的科学性,应遵循四个可比原则: (1)满足需要的可比原则;(2)消耗费用的可比条件;(3)价格指标的可比原则;(4)时间的可比原则。 4.解答: 相互促进: 科学技术是经济增长的先导,对经济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而经济的发展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例如新产品、新工艺的研制及其商品化,不断提高着人们认识自然与改造自然的能力,并成为创造社会财富的武器与手段;经济实力越强,投入新产品、新工艺的研制及其商品化过程中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数量就越大,并为研发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提出新的研究课题和更高的要求。 相互制约:

《工程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教学内容

《工程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正文: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是工程造价专业和工程监理专业课程中的一门学科基础课。它是专业课的基础,并在许多工程技术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对投资项目实施过程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对投资决策、项目管理在实现工程项目经济效益最大化方面的重要性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在介绍正确进行投资决策的可行性研究的基础上,帮助学生重点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如何提高项目管理水平和实现项目经济效益最大化等问题,使他们真正成为掌握有关技术、经济及管理理论与方法的复合型人才。 由于课程属于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密切相关的边缘学科,并与生产建设、经济发展有着直接联系的应用性学科,因此要求同学们运用系统分析、定性分析与定量相结合等方法,注意理论联系实际,熟悉掌握相关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二、教学内容、重、难点及学时分配 第一章工程经济学绪论 了解工程经济学课程的地位、作用、学习方法等。 掌握工程经济学的基本概念、作用、研究对象与方法,以及与相关学科的联系与区别。 重点:工程经济学的基本概念、研究对象与方法。 难点:工程经济学研究方法。 第二章工程经济分析要素 了解投资的概念,能正确理解工程经济分析中的要素。 掌握工程经济学经济分析要素的基本概念、作用、研究对象与方法,以及与相关学科的联系与区别。 第三章资金时间价值 了解现金流量的和现金流量图的绘制;了解资金时间价值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掌握一次支付型和多次支付型资金等值的计算;掌握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的区别与计算。

重点:一次支付型和多次支付型资金等值的计算;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的区别与计算。 难点: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的区别与计算。 第四章工程项目单方案的经济评价 了解经济效益的概念和投资项目经济效益的指标体系内容。掌握投资项目经济效益的评价原则,项目经济效益评价的静动态投资回收期和投资收益效率和外部收益率等评价指标的概念计算,并能针对实际工程进行方案的比选。 重点:项目经济效益评价的净现值、净现值指数、将来值、净年值、费用现值、费用年值。 难点:内部收益效率和外部收益效率等评价指标的概念及计算。 第五章工程项目多方案经济评价 运用项目经济效益评价的净现值、净现值指数、将来值、净年值、内部收益率来进行多方案的经济评价。 重点:多方案的类型及比选方法。 难点:多方案的比选方法。 第六章不确定性分析 了解不确定性分析的不确定性和风险产生的原因及相关的计算方法,概念分析和模拟仿真计算方法。掌握不确定性分析中盈亏平衡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敏感性分析的计算方法。 重点:不确定性分析中盈亏平衡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敏感性分析的计算方法。 难点:不确定性分析中盈亏平衡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敏感性分析的计算方法。第七章工程建设项目资金筹措 理解融资决策及其方法,掌握融资决策主要三种方式理解工程项目的投资风险与融资风险、风险分析与防范。掌握投资与融资风险决策方法。 重点:融资的方式方法和融资方案分析。 难点:融资方案的分析。 第八章工程项目的财务评价 了解项目寿命周期的阶段划分和内容,熟悉可行性研究的定义和程序。掌

工程经济学(第三版)第三章-课后答案

1.设备原值价值为60000元,使用年限为8年,试用双倍余额 递减法计算各年的折旧额。 解: 年折旧率=×100%=×100%=25% 第一年折旧费=60000×25%=15000(元),其余值为45000(元)第二年折旧费=4500025%=11250(元),其余值为33750(元) 第三年折旧费=33750×25%=8438(元),其余值为25312(元)第四年折旧费=25312×25%=6328(元),其余值为18984(元)第五年折旧费=18984×25%=4746(元),其余值为14238(元)第六年折旧费=14238×25%=3560(元),其余值为10678(元)第七、八年折旧费=(10678-2000)×=4339(元) 2.某种设备的原值为2.4万元,预计净残值为0.2万元,折旧年限确定为7年,试采用年数总和法计算各年的折旧额。解: 第一年折旧费=(2.4-0.2)××100%=0.55(万元) 第二年折旧费=(2.4-0.2)××100%=0.47(万元) 第三年折旧费=(2.4-0.2)××100%=0.39(万

元) 第四年折旧费=(2.4-0.2)××100%=0.31(万元) 第五年折旧费=(2.4-0.2)××100%=0.24(万元) 第六年折旧费=(2.4-0.2)××100%=0.16(万元) 第七年折旧费=(2.4-0.2)××100%=0.08(万元) 3.某公司以5000万元建造一栋商业大楼,其中90%形成固定资产。假定这座建筑的折旧期为40年(残值为零)。试分别采取以下方法计算第10年的折旧费及第10年末该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1)年数总和法;(2)双倍余额递减法。 解: (1)年数总和法: 第10年折旧费=5000×90%×=170.12(万元) 第10年末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4500-[4500× +4500×+45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