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录像课拍摄技巧
摄影技巧课程录制标准和要求

摄影技巧课程录制标准和要求
目标: 在录制摄影技巧课程时,遵循以下标准和要求,以确保内容的质量和一致性。
1. 内容策划
- 课程内容应是有意义和有用的,能够满足学生的研究需求。
- 主题应该明确,并根据不同的难度级别展开。
- 每节课程应该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和结构。
2. 录制设备和环境
- 使用高质量的摄影设备,以确保图像和视频的清晰度和色彩准确度。
- 在光线充足的环境中进行录制,以获得最佳的可视效果。
- 考虑使用麦克风和录音设备,以确保声音清晰并且无杂音。
3. 录制技巧
- 摄影师应有稳定的手持技巧,以避免模糊或晃动的图像。
- 关注构图和角度选择,以提供最具吸引力和信息性的图像。
- 确保准备充足,所有应用的示范和解释都应该清晰明了。
4. 视频剪辑和后期制作
- 在剪辑录制视频时,只选择最好的镜头和片段,以确保内容的紧凑性和连贯性。
- 添加适当的文字说明,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的摄影技巧。
- 优化音频质量并去除不必要的背景噪音。
5. 测试和反馈
- 对录制好的课程进行测试,在确保内容准确性和易懂性的前提下做出必要的修改和改进。
- 欢迎学生提供反馈意见,并在需要时进行修正。
以上是摄影技巧课程录制的标准和要求。
通过这些准则,我们可以提供高质量的课程内容,帮助学生掌握摄影技巧。
浅谈课堂教学录像摄制方法与技巧

浅谈课堂教学录像摄制方法与技巧课堂教学录像摄制是一种现代的教学技术,不仅可以实现远程教学,同时也可以帮助教师录制课堂上的学习过程,实现让学生与教师之间更加有效地进行交流和互动,给学生以更加科学、更加丰富的教学内容和视觉体验。
另外,课堂教学录像摄制还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拓展学生的学习体验,并利用这些录像来监督教师的教学实践。
要实现这样的教学效果,课堂教学录像摄制必须采用正确的方法和技巧。
首先,要准备好拍摄设备,把它安放在一个合理的位置,以便拍摄到教师和学生,使课堂表演真实可信;其次,在环境准备好之后,尽可能把课堂活动安排得清晰、有条理,让摄制人员容易把握活动内容;第三,在拍摄过程中,要把握好拍摄角度,使录像的画面更加活泼,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此外,课堂录像摄制还有许多优点,比如它可以提高教师的录像制作效率。
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录像的多样性,将教学内容融合在课堂表演中,利用不同的素材和场景,为学习提供更丰富的内容;其次,录像摄制也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堂上介绍的知识,因为教师可以利用录像来展示复杂的实验技术,帮助学生理解课堂上讲授的专业知识;最后,课堂录像摄制还可以改善学生的学习状态,让学生在观看录像的过程中,更加全神贯注地进行学习,实现学习的效果。
当然,课堂教学录像摄制也有一定的不足。
比如,如果没有认真筹划,没有充分考虑学习者的特点,很容易出现课堂管理被破坏的现象,对学习者的专注性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另外,教师也要做好贴心的安全准备,以防止拍摄过程中出现意外,因为拍摄过程中现场可能会发生变化,如果出现意外,就可能使录像拍摄受到影响。
总之,课堂教学录像摄制是一项重要的教学技术,它可以有效地改善教师的教学实践,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为学习者提供更加完善的教学内容。
但是,要想获得高质量的教学效果,也必须采取一定的技巧,以保证课堂录像拍摄的质量。
只有通过正确的方法来开展课堂教学录像摄制,才能实现高质量的教学效果。
教案的实操视频怎么拍

教案的实操视频怎么拍标题:教案的实操视频怎么拍教案的实操视频是一种有力的教学工具,能够直观地展示教师的教学过程和方法,提供给学生更加生动、具体的学习经验。
下面是一份关于如何拍摄教案实操视频的建议和指导:1. 确定拍摄内容:在开始拍摄之前,先明确教案实操视频的主题和目标。
根据教学要点和学习目标,确定需要展示的教学过程和步骤。
2. 准备教学环境:选择一个适合教学的环境,确保背景整洁、明亮,并且没有干扰教学的噪音或其他因素。
3. 使用适当的设备:选择一台高质量的摄像设备,如专业摄像机、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等。
确保设备能够拍摄清晰、稳定的视频,并且具备良好的音频录制功能。
4. 视频拍摄技巧:- 使用三脚架或稳定器:为了确保视频的稳定性,使用三脚架或稳定器可以避免手持摄像时的晃动。
- 调整合适的角度:选择一个适当的角度来拍摄教学过程,确保学生能够清晰地看到教师的动作和表情。
- 注意光线和对焦:确保教师和学生都处于良好的光线下,并且摄像设备对焦准确,以保证视频的清晰度。
- 多角度拍摄:如果条件允许,可以考虑使用多个摄像机从不同角度拍摄同一教学过程,以便提供更全面的观察和学习体验。
5. 编辑和后期制作:在拍摄完成后,使用视频编辑软件对视频进行剪辑和后期制作。
可以添加文字说明、音频解说、字幕等元素,以增强视频的教学效果。
6. 分享和使用:将制作完成的教案实操视频上传到适当的平台或教育网站,与其他教师和学生分享。
同时,可以将视频嵌入到教案中,作为教学资源的一部分,供学生反复观看和学习。
通过拍摄教案实操视频,教师能够更好地展示自己的教学过程和方法,提供给学生直观、生动的学习体验。
同时,教案实操视频也可以作为教学资源的一部分,供学生复习和巩固知识。
希望以上建议和指导能对您的教案实操视频拍摄有所帮助。
课程拍摄注意事项

课程拍摄注意事项
课程拍摄注意事项如下:
1.注意拍摄角度稳定,不要抖动,可以使用三脚架或稳定器来辅助拍摄。
2.注意光线要亮,不要昏暗,选择光线良好的位置进行拍摄,如果条件允许,可以使用灯光进行补光。
3.注意声音要清晰,不要嘈杂,选择离声源近一些的位置进行拍摄,并开启降噪功能。
4.注意背景整洁,不要凌乱,拍摄前检查背景及桌面是否整洁。
5.注意提前熟悉录制流程,与制作人员交流有关录像的注意事项。
6.注意使用多媒体授课,课件内容要清晰、美观,字体大小要合适。
7.注意教姿教态,保持讲台整洁,不要将手袋、饮料等与授课无关的东西堆放在讲台上。
1。
大学精品课教学录像拍摄技巧

建设” 。为 了配合精品课程建设所要 求的制作一 些课 堂教 学实况录像 节 目,
课 的 内容 完 整 地 摄 录 下 来 。 开 头 和 结 尾 处 的 镜 头 以 大 全 景 为 主 , 中 间 以 中景 镜 头 为 主 , 摄 教 师讲 课 、 拍 板 书 、 作 计算 机 的 镜 头 , 可 能 地拍 操 尽 好 教 师 的 近 景 和 板 书 内容 ,其 间 为 了 丰 富 课 堂 的 形 式 , 可 以穿 插 一 些 中景 和 全景 转 换 的 移 动 镜 头 。 号 机 2
教 学 过 程 中的 一 个 重 要 环 节 。 摄 像
具 体 分析 , 进行 综 合 设 计 。 下 介绍 以
我 们 在 拍 摄 某一 堂 信 息 技 术 课 实 况 录 像 时 的 机 位布 置 和 分 工情 况 。 我 们 采 用 三 机 拍 摄 ,各 机 的 机
位 如 图 l 示 。1 机 不停 地 将 一 节 所 号
的 任 务 是 不 折 不 扣 地 记 录 下 投 影 内
机 的 机 位 确 定 好 之 后 ,把 握 好 拍 摄 角度 , 择 合 适 的 景 别 , 行 正确 的 选 进
镜 头 切 换 是 精 品课 程 现 场 录 像 的 关
课 桌 的 高 低 等 ,也 都 是 我 们 在 确 定 摄像机机位时必须考虑的因素。 从拍 摄 对 象 来 看 ,多 媒 体 教 室 的课 堂 教 学 的重 要 镜 头有 教 师 镜头 、 学 生 听 课 镜 头 、学 生 讨 论 回答 问题 的镜 头 、 板 板 书 的 内容 、 影 屏 幕 黑 投 上 的 内容 等 。 不 同专 业 , 至 不 同 而 甚 班 级 的 学 生 课 堂 表 现 不 尽 相 同 ;不
教学录像课摄制中的注意事项

教学录像课摄制中的注意事项一、课堂录像中对授课教师的要求:1、着装要得体,忌穿纯黑、白、红。
2、语言流畅不随意(要按教学设计中的所有环节教学,不可随意添加、删除)。
3、不戴首饰化淡妆(太多的饰品会让人感到授课教师不够自重,浓妆艳摸与教师身份也不相符)。
4、避免无故乱走动,要有一定的节奏感。
(摄像机镜头若随教师遥来恍去,观众会感到很不自在,摄像师也太累)(建议教师在授课时前后走动不要超过学生课桌数的一半、左右走动也要有节奏)。
5、媒体使用要规范,课前准备细调整,课件中的人或事要符合时宜。
比如建筑物不能旋转出场,可左右滑进滑出等等。
6、书写板书勿遮挡定好区域长方形(授课教师要有固定的授课区域,提问区域,辅导范围等)。
7、教态要稳重自然大方,提出问题要给学生留有一定的思考时间(也给摄像师留有一定的准备时间)。
8、避免投影光线照在脸上(投影光线照在授课教师脸上脸上,在摄像机镜头中很不美观)。
9、教师在课上的每一句话,每一个举动都要让电视观众知道教师要干什么,在干什么。
10、课前要把教室的教学环境,多媒体音量调试好,随身带的耳麦音量要适中,特别注意讲话不要吹到话筒。
二、摄像师注意:摄像师在录制过程中要专心(关闭手机等),要把本机位所要展示的主体人物用不同的景别表现出来,并且要到位、得体。
避免走神,丢镜头画面,更不要长时间大景别不跟不进,一贯到底。
1、一台摄像机录制时一般机位设在光线较强一侧教室的中后部,要兼顾教师、学生及上课要表达的方方面面内容。
2、两台摄像机录制时一般机位设在光线较强一侧教室的前后各一台。
3、三台摄像机录制时一台设在教室的正后面(要隐藏拍摄),主要摄录授课教师,讲台两侧各一台(或教室中间一台作为流动机,录学生活动),摄录学生回答问题等。
4、摄像画幅中全景不宜过多,各种画幅都要有。
切忌一个画幅一贯到底。
跟随教师讲课时一般用中景,表现教师精彩讲解时用特写。
等等。
5、避免在同一画面中有多媒体画面又有板书又有教师讲课(这样教师的表情根本表现不出来)。
如何录制优质录像课

一、前期准备
1、课件制作需注意的两点 2、拍摄环境的熟悉 3、拍摄人员、教师和学生的沟通 4、教师和学生的着装 5、学生位置的调整 6、学校各部门的配合
1、课件制作需注意的两点 (1)使用清晰的字体,首选宋体和黑体; (2)选用黑色、深蓝等暗色背景,文字用白色、
浅黄等对比突出的亮色;
2、拍摄环境的熟悉
(1)检查拍摄场地的设施、设备等
教室面积大小和方位走向、光线强弱、桌椅布 置、墙壁整洁与否、窗帘有无、电源位置以及地 面是否适合摄像机移动等。
(2)机位的选择和声音的采集
课堂实录通常采用双机位拍摄,一台主要拍 摄学生,一般安放在教室前方内侧;一台摄像机 主要拍摄教师,一般安放在教室后方中间。
(1)景别的运用
景别--指画面中主体的范围和视觉距离的变化 , 可分为远景--全景--中景--近景和特写等。
景别划分--运用电视镜头表现手段,根据内容 的需要,确定画面中主体的远近和大小。
(2)镜头的运动
常用的镜头运动主要有推、拉、摇、移和跟等。
2、教师应注意的问题
(1)语言要求
声音洪亮、口齿清楚和条理清晰,语言生活 形象,语调变换自然;启发性的语言,语气要充 满调动性;结论性的语言,语气要肯定。
(2)站位
学生发言时,教师站位要稍作调整,避免遮 挡学生。
观察实验变化时,教师站位也要稍作调整, 突出拍摄主体。
(3)师生互动环节的把控
师生互动环节,学生参与面广,积极性高,课堂 气氛十分活跃。教师要注意对课堂的把控,避免出 现学生过于自由、乱作一团而造成课堂秩序失控。
三、后期制作
1、编辑软件的选择 2、光盘制作 3、视频格式转换
1、编辑软件的选择
浅谈课堂教学录像摄制方法与技巧

浅谈课堂教学录像摄制方法与技巧
课堂教学录像的摄制是一种比较先进的教学方式,它可以有效地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习者的学习体验,并为学习者提供学习资源。
课堂教学录像的摄制也对教师有许多好处:首先,录像可以帮助教师备课,以及让教师能够有更多的精力去完善课堂上的教学内容。
其次,录像可以让教师更好地掌控和管理课堂,从而提升教学水平。
最后,录像可以让教师客观的把握教学中的情况,做出更好的调整,提升课堂的教学效果。
然而,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录像摄制时,还需要遵守一定的技巧,以使学习者获得更多的收获。
首先,要做好设备准备,确保设备在拍摄时稳定部署,可以拍摄到必要的角度和内容,并确保设备完好无损。
其次,要熟悉录像编辑软件,不断提高自己的技术。
最后,要注重视觉效果,把握好图像拍摄的细节,尽量体现出课堂上的真实状态,让观众能够直观的看到课堂气氛。
此外,在录像拍摄过程中,还要注意一些关键问题,尤其是审美方面的问题。
首先,在拍摄时,要保证画面的稳定、清晰,不能出现抖动或模糊现象;另外,要尽量避免出现干扰因素,如噪音、杂物,以及课堂上的学生不断动来动去。
最后,课堂教学录像拍摄还需要加强安全意识,确保录像及拍摄内容的质量和安全性,不能录制和拍摄不相关的内容;同时,在拍摄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隐私,在拍摄或传播课堂录像时,避免公开学生的相关信息,并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防止课堂教学录像被不当传播
或篡改。
综上所述,课堂教学录像摄制不仅可以帮助教师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也可以让学习者更好地享受课堂学习的乐趣,但是在拍摄时也需要遵守一定的技术规范,注重审美要求,并且要加强安全意识,确保课堂教学录像的质量和安全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录像课拍摄技巧一、机位和景别的选择一个多媒体教室的硬件一般由计算机系统、视频展台、视频投影系统(各类信号源,投影仪,投影屏幕)、音响系统、供电照明系统、教师控制台、黑(白)板、窗帘等构成,而硬件的布置现在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往往一个学校一个样,黑(白)板、控制台、投影屏幕的布置方式也有多种。
显而易见,上述设施的布置方式直接影响了摄像机机位的确定。
巧外,如教室的照明、墙壁的颜色、课桌的高低等,也都是我们在确定摄像机机位时必须考虑的因素。
从拍摄对象来看,多媒体教室的课堂教学的重要镜头有教师镜头、学生听课镜头、学生讨论回答问题的镜头、黑板板书的内容、投影屏幕上的内容等。
而不同专业,甚至不同班级的学生课堂表现也不尽相同;不同类型的课,学生的参与程度也不一样。
这些也都是我们在定机位时需要考虑的因素。
从拍摄条件来看,有双机拍摄和多机拍摄的区别。
课程现场实况录像是从视听两个方面为网上学习者提供优质的教学服务,是课程现场录像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摄像机的机位确定好之后,把握好拍摄角度,选择合适的景别,进行正确的镜头切换是课程现场录像的关键之一。
我们需要根据不同的授课内容和特点合理地选择摄像角度和镜头景别。
精品课程教学中的行为以语言讲述为主,主要是教师讲学生听,学生的学习方式是接受式学习,因此画面应以教师为中心,根据教学内容变化,采用近景或特写镜头相结合的方式,适当穿插学生凝神听讲的大场景或特写镜头。
我们要充分考虑到拍摄对象的多样性和客观环境的复杂性,根据具体场景具体分析,进行综合设计。
以下介绍我们在拍摄某一堂信息技术课实况录像时的机位布置和分工情况。
我们采用三机拍摄。
1号机不停地将一节课的内容完整地摄录下来。
开头和结尾处的镜头以大全景为主,中间以中景镜头为主,拍摄教师讲课、板书、操作计算机的镜头,尽可能地拍好教师的近景和板书内容,其间为了丰富课堂的形式,可以穿插一些中景和全景转换的移动镜头。
2号机的任务是不折不扣地记录下投影内容,一般不必变换景别;对部分教学重点难点也可以运用近景或特写镜头,进行重新构图。
3号机作为机动摄像机,在多媒体教室的左右两侧移动,主要以学生在课堂上表现的镜头为主,拍摄学生听课、回答问题、记笔记等内容,因此可以中景为主,穿插一些近景、特写,通过左右摇的镜头来反映全班学生上课的精神面貌。
另外,大学课堂主要以教师讲授为主,不需要太多的学生听课、思考问题、回答问题等镜头,而3号机通过摇镜头,可拍摄到学生的正、侧面镜头。
这样,三台摄像机机位确定,分工明确,可以各司其职了。
摄像机的位置确定以后,我们需要根据多媒体教室的环境情况来确定摄像机的工作状态,先要调整摄像机的口平衡(W?BAL) o调整口平衡是拍摄的必要条件,因为人眼观看白色的物体,在不同光线条件下都是白色的,但摄像机却有可能曲于光源色温不同,记录后呈浅蓝或橙色,为确保拍摄对象质感自然真实,需要根据现场光线调整摄像机的口平衡。
二、光线处理在多媒体教室中,为避免显示屏产生眩光,也为了有较好的投影效果,我们通常会用窗帘将窗户遮严,将投影屏幕前的灯关掉,只黑远离投影屏幕的灯光和投影仪本身的亮度照明。
这样,整个教室光线就较暗,光线色温也不正常。
此外,低亮度下拍摄还会带来投影内容曝光过度和教师曝光不足的矛盾。
如果我们以投影内容的曝光要求为基准进行曝光,教师的面部就会比较暗;如果以教师面部的曝光要求为基准进行曝光,投影内容就会过亮其至无法看清画面。
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主要有以下4种:1.把讣算机信号直接接入切换台多媒体网络教室中的投影内容大多是教师用计算机输出的信号,我们可以使用带视频输出的显卡或其他转换器,实现讣算机信号直接接入切换台。
为保证过渡自然,我们要选好切入点和切出点,并采用淡入、淡出、混合等特技进行切换。
2.后期补拍和编辑在第一次拍摄时,以教师面部的曝光要求为基准进行曝光,多机位进行切换实录;随后对有投影出现的细节补拍,用插入编辑的方法进行修改。
这个环节同样要选好编辑点,使过渡自然、顺畅。
这种方法在拍摄学生回答教师的课程提问时也经常用到。
3.区域布光法对教师活动较为频繁的区域应给予较强的布光,而对投影区给予较暗的布光或不布光。
最好使用聚光灯,而不要用散光灯,以避免影响投影区域的光线。
有条件的可以使用追光。
4.改善投影仪质量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地选用高亮度、高分辨率的投影仪,这样就可以在较亮的环境下拍摄,从根本上解决教师曝光不足和投影内容曝光过度的矛盾。
三、避免屏幕闪烁在多媒体网络教室环境下拍摄课堂教学实况时容易出现三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拍摄投影屏幕上的内容上载到网上时不够清晰,影响网上精品课的教学效果。
这个问题主要是教师在设讣课件时要考虑到屏幕是口色的,在选择屏幕颜色的背景和教学信息内容的颜色时要选择对比度大的颜色,如蓝底白字。
笫二个容易出现的问题是由于屏幕是白色的,表面不平整也可造成局部反光。
反光斑不但破坏了画面的构图,同时将拍摄记录下来的学习内容上载到网上看不清楚,而且在拍摄时还会使摄像管留下灼伤。
一般常用下述方法避免反光:在摄像之前改变摄像机的机位,避开屏幕的反光斑点,另外移动灯位,改变灯光在屏幕上的入射角,使反光斑点移至画面外。
笫三个在屏幕上容易岀现的问题是投影屏幕闪烁和出现条纹的问题。
我们平时感觉羡微的闪烁条纹在摄像机面询会暴露无遗,尤其是中近景和特写景头,会达到使观看者难以承受的地步,这直接影响了整体效果,加重了观看者的视力疲劳。
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显示器的场频和摄像机的电子快门速度不一致,所以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如何使二者的频率达到一致或成整数倍。
如果用PAL制式的摄像机,可将显示卡的场频调到100Hz;如果用NTSC制式的摄像机,则可将显示卡的场频调到60Hz或120 Hzo有的摄像机有电子快门锁定功能,如把电子快门固定到 l/60s,则我们只要把学生用计算机的显示刷新率全部调整到60Hz就可以了。
在实际制作过程中,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在多媒体网络教室拍摄的特殊性,根据实际情况多方面综合考虑,才能制作出比较好的教学节U来。
课堂教学片的拍摄技巧发布:2008-10-13 11:13丨作者:李燕临王玉丨来源:本站原创丨查看: 834次LI前,运用数码摄像机拍摄课堂教学录像已广泛地应用于教学研究、师资培训、远程教学等方面。
课堂教学录像不仅要客观反映课堂教学的过程,还要能充分表现教学者的教学思想和教学艺术。
摄制者只有把握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正确利用拍摄技巧,才能摄制出优秀的课堂教学录像。
下面,谈谈如何拍好课堂教学录像。
一、课堂教学拍摄的现实价值1(运用数码摄像机拍摄课堂教学,能对课堂教学进行客观、生动、详尽的记录。
可从多视角解读教学过程,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2(能够产生一批有价值的教学案例,为提升学校的教育科研水平提供生动形象的电子教材。
3(为教学录像资料的网络共享、检索、归类、应用开辟渠道。
4(为知识传授、技能训练、扩大教学规模等提供录像资源。
二、课堂教学拍摄的技巧一般来说,一个多媒体演示教室的硬件一般由台下学生座位,台上多媒体计算机、视频投影系统(各类信号源+投影仪+投影屏幕)、音响系统、供电照明系统、教师控制台、黑(白)板、窗帘等构成。
一部好的课堂实录应该是拍摄人员与授课教师、学生共同努力的结果。
摄制人员应事先和教师沟通,了解教学内容、课堂教学中师生的活动过程,在此基础上进行拍摄。
1 (机位选择多媒体教室里硬件的布置、教室的照明、墙壁的颜色、桌椅的高低等都是我们确定机位要考虑的因素。
另外,不同类型的课,参与的学生对象也是我们在定机位时需要考虑的因素。
一般拍摄时建议采用3台数码摄像机进行拍摄,相对单机拍摄,多机拍摄更能反映出课堂教学的实标情况。
摄像机具体摆放位置如图所示。
具体操作是:1号机不停地将一节课的内容完整地摄录下来。
开头和结尾处镜头以大全景为主,中间以中景镜头为主拍摄教师讲课、板书、操作计算机等重点、要点,尽可能地拍好教师近景和板书内容。
2号机的任务是完整地记录下投影内容,除对部分教学重点难点运用近景或特写镜头需进行重新构图外,一般不变换景别。
3号机以近景、特写为主,兼顾中景,主要通过摇、推镜头拍摄学生听课、思考问题、回答问题等场景。
3台数码摄像机分工明确,各司其职。
2(景别运用课堂教学录像的景别一般可分为远景、全景、中景、近景和特写5种。
远景:是各类景别中表现空间范围最大的一种,适用于较大场景的拍摄,用于介绍环境。
全景:主要用于事物全貌的介绍或展示,如课堂的环境、学生的活动、教师的教态等,强调的是课堂的氛围、情景,揭示事物互相之间的关系。
一般在课堂录像的开头、结尾及中间环节都会用到。
中景:画面中展示的除了被摄主体外,还有与主体有关的周圉环境,环境和背景因素起着辅助作用。
如用中景拍摄学生回答问题时的情景,不但可以表现回答问题的学生的表情和神态,同时还可显示邻座学生的反应(如表情、动作等)。
近景:主要用来表现人物面部表情的动作和变化等,可给人交流感。
如学生回答问题、朗读、做作业、做实验;老师讲课、写板书、演示等。
这是课堂录像中最常用的一种景别。
特写:是对事物细小部位的放大,能给人以较强烈的视觉冲击。
如拍摄板书内容、实验现象、师生的面部表情、神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