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骨转移怎么治疗

肿瘤骨转移怎么治疗
肿瘤骨转移怎么治疗

肿瘤骨转移怎么治疗

骨骼是癌转移的常见部位,特别是在乳腺癌、肺癌、前列腺癌、肾癌和甲状腺癌等,骨转移发生率为30%-85%不等。乳腺癌、肺癌、前列腺癌的骨转移发生率比较高,约占总骨转移的80%,转移部位以椎体、骨盆和肋骨多见,其次是股骨和肱骨。

乳腺癌中,69%病人死亡前发生骨转移,而肝、肺转移者分别为37%。骨转移占首发转移者为47%,占所有转移病变的24%。乳腺癌发生骨转移的病人中位生存时间为24个月,而肝转移者仅为3个月。

前列腺癌骨转移发生率非常高,X线片上表现为骨增生为主,CT扫描上可发现伴有溶骨性改变。像乳腺癌一样,骨转移者可得到长期生存(中位53个月)。

肺癌的发病率在上升,小细胞肺癌首次诊断时伴有较高的骨转移发生率,而鳞癌低。尸检结果所有病理类型的肺癌骨转移发生率相似。X线片上表现为溶骨性病变为主,预后差,发生转移后的中位生存期仅为几个月。

骨转移的机制

大多数骨转移发生在中轴骨的红骨髓,提示血流缓慢是其中的一个因素,它导致肿瘤细胞停留在这些部位。肿瘤和转移部位本身的生物学特性是另一重要因素,如肺转移,为肿瘤细胞不能通过狭窄的毛细血管所致。另外,由于乳腺和盆腔的血流不仅进入腔静脉,而且与椎体的血管丛相通,当胸腹部压力高时,肿瘤细胞可扩散到椎体。癌细胞到达骨转移部位后,随着癌细胞的生长,将释放转化生长因子-α、β(TGF-α、TGF-β)和表皮生长因子(EGF)等细胞因子。这些细胞因子激活破骨细胞并增生,破坏骨组织,使癌细胞在腔内生长,导致骨破坏、塌陷和骨折等。肿瘤细胞还可通过刺激肿瘤相关的免疫细胞释放破骨细胞激活因子,导致骨组织破坏吸收,如恶性黑色素瘤可产生TNF、IL-1等,激活破骨细胞。

症状

骨破坏轻度时可无症状,重度时主要表现为转移部位疼痛,甚至病理性骨折。

诊断

1.X线平片:表现为骨破坏和骨修复共存,可发现大于1cm、脱钙50%的病灶。破坏性转移病灶多见于乳腺癌、肺癌、甲状腺癌和恶性黑色素瘤等,表现为骨破坏、塌陷和骨折。增生性病变多见于前列腺癌,也可发生于乳腺癌、肺癌等,表现为骨密度增高。

2.放射性核素骨扫描(ECT):骨扫描发现多发骨转移病变多见,但乳腺癌有20%为单发病灶,且无症状。ECT的阳性检出率与病灶内的破骨细胞活性有关,当病变为纯溶骨性破坏时可能出现假阴性,而肿瘤生长非常慢者的病灶也可能不易区别。恶性黑色素瘤病人由于快速生长而产生溶骨性病灶,易出现假阴性,而且可能出现冷区。其他非肿瘤性所致溶骨性改变也可表现为假阳性。

3.CT和MRI扫描:CT扫描可显示骨破坏和软组织肿块病灶,MRI扫描诊断骨转移比CT优越。特别在早诊断骨转移方面,MRI扫描比CT、X线平片更优越。MRI对脊髓压迫的诊断很敏感。

4.其他:骨转移病人血碱性磷酸酶(ALP)、血钙等可升高。

治疗

骨转移的治疗是姑息性的,主要是消除症状,减轻疼痛,也有极少数病人可达到治愈。骨转移的治疗要根据病人的一般情况、病理类型、原发灶情况、转移病变的范围以及既往治疗情况,个体化实施治疗方案取得最佳疗效。

1.放射治疗:简称放疗,其作用原理是抑制或杀死肿瘤细胞,使瘤细胞对骨破坏停止,继之,血管纤维基质大量产生,成骨细胞活性增加而形成新骨。溶骨病变产生再钙化,一般在照射后3-6周开始,高峰在2-3月。放疗治疗骨转移疼痛的缓解率在85%以上,大约一半病人的疼痛能完全消失。50%以上的疼痛,在放疗后1-2周内显示疗效。如果治疗后6

周疼痛仍无缓解,表示疼痛缓解的机会非常小。骨转移放疗的最佳技术和剂量与分割目前尚不确定。根据临床经验,适当的大剂量分割比较好。为缓解疼痛,可开始给予15Gy-20Gy/3-4次,然后改为常规分割,或30Gy/10次,或一次性8-10Gy等等。除脊髓部位外,如果复发,根据病情可给予再次放疗。乳腺癌等放化疗敏感的病人,可给予较高的剂量,甚至达到根治量,结合化疗及内分泌治疗可达到长期生存。

2.放射性核素治疗:应用锶-89(89Sr)、铼-186(186Re-HEDP)、钐-153(153Sm)静脉注射到体内,这些放射性核素在肿瘤部位高浓度地积聚,通过内放射治疗骨转移。有报道疼痛缓解率为60%左右,副作用主要为骨髓抑制(白细胞和血小板下降)。甲状腺癌细胞对碘-131(131I)有很高的摄取率,利用此特点,甲状腺癌伴有骨转移(及其他部位转移)应用131I 内放射治疗,应用前提是无甲状腺组织残留。有报道在碘浓集好的肿瘤,约25%的病人可生存10-15年,否则,仅为8%,无15年生存。

3.双磷酸盐类:通过降低破骨细胞的活性降低骨破坏的程度。第一代:帕米磷酸二钠(博宁、麦宁等);第二代:伊班磷酸钠(艾本、佳诺顺、邦罗立等);第三代:唑来磷酸(择泰、天晴依泰、艾瑞宁等)。研究表明在乳腺癌和恶性黑色素瘤长期给予时,可明显减少骨转移和因骨转移引起的骨破坏。

恶性肿瘤骨转移该如何治疗

恶性肿瘤骨转移该如何治疗? 全网发布:2011-06-23 21:36?发表者:陈小兵?4378人已访问 骨是恶性肿瘤远处转移的好发部位之一。恶性肿瘤细胞转移至骨组织时,引起骨破坏和一系列的症状,最后导致病人生活质量的严重下降。转移性骨肿瘤出现骨痛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1)肿瘤细胞介导的化学物质刺激或细胞浸润,蔓延至骨膜或者扩散至神经组织而致持续性骨痛。(2)肿瘤的机械性压迫引起骨组织变薄所致;大的转移灶,骨皮质张力增加,引起骨痛。(3)骨转移癌灶部位炎症反应,炎症介质可激活和致敏关节感觉,从而招致疼痛加剧。在骨转移的治疗上要有以下认识:①恶性肿瘤病人出现骨转移是常见的现象;②骨转移产生的疼痛需要立即治疗;③单纯骨转移的病人生存期要长于内脏转移的病人;④骨转移病人症状的出现,要比肺转移及肝转移早,症状亦较之严重。 治疗上强调综合治疗,下面五种手段联合运用,环环相扣,相得益彰: (一) 药物治疗 疼痛的药物治疗应采取个体化按时给药的原则。给药途径有口服、通过皮肤、直肠、持续的皮下、静脉内注射和髓内注射方式。可合并使用抗抑郁药、皮质类固醇和抗惊厥药加强止痛疗效。根据原发肿瘤的生物学特征,可采用不同的化疗方案及激素治疗,如对乳腺癌、小细胞肺癌、恶性淋巴瘤、前列腺癌等所发生的骨转移,采用针对原发病灶治疗敏感的化疗方案,对骨转移灶也能起到治疗作用,而对激素类药物治疗有效的肿瘤,如乳腺癌、前列腺癌等应用内分泌治疗对骨转移灶也会有一定的疗效。双膦酸盐类药物如帕米膦酸二钠、唑来膦酸等是破骨细胞的强力抑制剂,抑制破骨细胞的活性并诱导破骨细胞凋亡,抑制破骨细胞及肿瘤细胞释放疼痛递质。孙辉等报道应用该类药物治疗骨转移瘤疼痛均达到80%以上的有效率。高钙血症会影响10%~40%的癌症患者。高钙血症的常见并发症状为厌食、恶心、呕吐和多尿、脱水以及便秘等。神志模糊也是常见的症状,可以发展到行动迟缓和昏迷。二膦酸盐治疗是抗高钙血症的主要治疗手段,能够使70%~100%恶性高钙血症患者的血浆钙离子浓

核素骨显像在肿瘤骨转移随访中的临床意义(一)

核素骨显像在肿瘤骨转移随访中的临床意义(一) 作者:刘秀千,杨健,苏敏,肖亚景 【关键词】骨显像 〔关键词〕骨显像;骨转移;放射性核素 〔摘要〕目的:探讨核素骨显像在肿瘤骨转移随访中的临床意义。材料与方法:对97例肿瘤患者静脉注射99TcmMDP925MBq~1110MBq行271人次SPECT全身骨显像,观察转移瘤在全身骨骼的放射性分布情况并对结果分析。结果:在接受2次~9次骨显像随访的恶性肿瘤患者中,最终发现49例骨转移瘤,占50.5%。第1次、2次、3次被确诊为骨转移瘤分别为23例(23.7%);16例(16.5%);7例(7.2%);第4次~6次被确诊骨转移瘤各有1例(1.03%)。结论:肿瘤病人核素骨显像的定期随访,对骨转移的早期发现、治疗方案的选择、治疗效果的评估有重要意义。ClinicalValueofRadionuclideBoneImagingInFollowupofSkeletalMetastasesinPatientswithCarcinom a Abstract:ObjectiveToinvestigatetheclinicalsignificanceofradionuclideboneimaginginfollowupofskeletalmeta stasesinpatientswithcarcinoma.Methods97patientswithcarcinomawereinjectedintravenously99Tc mMDP925~1110MBqandperformedatotalof271timesofthewholebodyimagingtoobserveandanalyzeradiodistri butionofwholebodyinskeletalmetastasestumor.ResultsUnderreceived29timesbonescintigraphyinf ollowup,49(50.2%)patientsweredetectedmetastasestumorinbone.Inthefirst,second,andthirdbone scintigraphy,the23(23.7%),the16(16.5%),andthe7(7.2%)patientswasdiagnosedwithskeletalmetastasestumor.In46times,everypatient( 1.03%)wasdiagnosedrespectively.ConclusionRegularexaminationofradionuclideboneimaginghasimporta ntsignificancestofindearlyskeletalmetastasis,selectplanoftreatment,andevaluateresponsetotherap yinpatientswithcarcinoma. Keywords:Boneimaging;Skeletalmetastasis;Radionuclide 首选放射性核素显像判断恶性肿瘤有否骨转移早已在临床上达成共识。它对早期发现骨转移瘤、病灶定位、疾病分期、治疗方案选择及疗效评估有重要的临床价值。但对于将其作为肿瘤病人的常规随访手段之一,临床上应用的还不尽人意。本文对97例有完整随访资料的恶性肿瘤患者的全身骨显像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1996年7月至2005年4月在我院住院或门诊检查、进行放、化疗或肿瘤综合治疗、有完整随访资料的肿瘤患者97例,男47例,女50例。年龄20岁~86岁,平均年龄(59±9.2)岁,平均病程(5±3.8)a。其中乳腺癌30例、肺癌21例、鼻咽癌8例、前列腺癌8例、消化道肿瘤6例、甲状腺癌5例及其他恶性肿瘤(包括肾癌、膀胱癌、女性生殖系癌、胸腺瘤、肾上腺皮质癌、嗜酸性肉芽肿等19例)。共行核素骨显像271人次,其中2次者57例,3次者25例,4次者6例,5次者4例,6次者1例,7次者3例,9次者1例。随访显像间隔时间为3个月~12个月。 1.2仪器与方法 采用美国ADAC公司EPICSPECT,配低能高分辨型准直器。患者静脉注射骨显像剂99TcmMDP(亚甲基二膦酸盐)925MBq~1110MBq,饮水500ml~1000ml,2.5h~3h排尽小便,疼痛剧烈者给止痛剂,绷带固定行前位和后位全身骨显像。对病灶定位有疑问者加做局部显像或断层显像。

恶性肿瘤骨转移的临床诊疗

恶性肿瘤骨转移的临床诊疗 恶性肿瘤骨转移的临床诊疗 2010年12月02日 自1980年代以来,姑息疗法已经成为一个独立的教育项目。中国姑息治疗的发展开始于1990年代早期。在过去的18年中,我们目睹了姑息治疗越来越多的资源分配,姑息疗法学术地位的建立,以及越来越多地关注并意识到姑息治疗在社会上的普遍需要。因此中国的医生提出了关于恶性肿瘤骨转移及骨相关并发症临床诊断与治疗的一些原则。为了与全世界分享我们的经验,经过了两年的准备,姑息治疗领域最高水平的专家联合撰写了这份关于恶性肿瘤骨转移及骨相关并发症临床诊断与治疗的共识。该综述不仅包括了世界上的进展,还提供了第一手的临床资料,特别是关于TCM与西医学结合的经验。我们希望这篇共识的发表能为姑息疗法在这一领域的发展做出贡献,从而使广大患者受益。(孙燕) 恶性肿瘤骨转移及骨相关疾病临床诊疗专家共识 恶性肿瘤骨转移的临床诊疗 概况 在晚期恶性肿瘤中骨组织是转移的常见部位。不断改善的恶性肿瘤治疗方法能有效延长生存时间,同时也增加了骨组织转移及骨骼系统并发症的发生率。在乳腺癌、肺癌、前列腺癌、胃癌、肾癌、甲状腺癌、子宫颈癌、骨和软组织癌等癌症患者中均常出现恶性骨转移。进行性恶性肿瘤骨转移的发生率为:乳腺癌65%-75%前列腺癌65%-75%鼻咽癌67%-75%肺癌30%-40%甲状腺癌60%黑色素瘤14%-45%肝癌13%-41%肾癌20%-25%结肠和直肠癌1%-7%胃癌13%及其它头颈部肿瘤25%[1-3]。70%-958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可能发展出骨相关疾病。 骨转移的确切机制目前还不清楚。当恶性肿瘤细胞转移至骨组织,会引发RANK/RANK系统失衡。目前这一现象被认为是骨组织破坏和转移的主要机制。恶性肿瘤细胞迁移至骨组织,释放溶骨介质,刺激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增生。激活的破骨

肿瘤骨转移怎么治疗

肿瘤骨转移怎么治疗 骨骼是癌转移的常见部位,特别是在乳腺癌、肺癌、前列腺癌、肾癌和甲状腺癌等,骨转移发生率为30%-85%不等。乳腺癌、肺癌、前列腺癌的骨转移发生率比较高,约占总骨转移的80%,转移部位以椎体、骨盆和肋骨多见,其次是股骨和肱骨。 乳腺癌中,69%病人死亡前发生骨转移,而肝、肺转移者分别为37%。骨转移占首发转移者为47%,占所有转移病变的24%。乳腺癌发生骨转移的病人中位生存时间为24个月,而肝转移者仅为3个月。 前列腺癌骨转移发生率非常高,X线片上表现为骨增生为主,CT扫描上可发现伴有溶骨性改变。像乳腺癌一样,骨转移者可得到长期生存(中位53个月)。 肺癌的发病率在上升,小细胞肺癌首次诊断时伴有较高的骨转移发生率,而鳞癌低。尸检结果所有病理类型的肺癌骨转移发生率相似。X线片上表现为溶骨性病变为主,预后差,发生转移后的中位生存期仅为几个月。 骨转移的机制 大多数骨转移发生在中轴骨的红骨髓,提示血流缓慢是其中的一个因素,它导致肿瘤细胞停留在这些部位。肿瘤和转移部位本身的生物学特性是另一重要因素,如肺转移,为肿瘤细胞不能通过狭窄的毛细血管所致。另外,由于乳腺和盆腔的血流不仅进入腔静脉,而且与椎体的血管丛相通,当胸腹部压力高时,肿瘤细胞可扩散到椎体。癌细胞到达骨转移部位后,随着癌细胞的生长,将释放转化生长因子-α、β(TGF-α、TGF-β)和表皮生长因子(EGF)等细胞因子。这些细胞因子激活破骨细胞并增生,破坏骨组织,使癌细胞在腔内生长,导致骨破坏、塌陷和骨折等。肿瘤细胞还可通过刺激肿瘤相关的免疫细胞释放破骨细胞激活因子,导致骨组织破坏吸收,如恶性黑色素瘤可产生TNF、IL-1等,激活破骨细胞。 症状 骨破坏轻度时可无症状,重度时主要表现为转移部位疼痛,甚至病理性骨折。 诊断 1.X线平片:表现为骨破坏和骨修复共存,可发现大于1cm、脱钙50%的病灶。破坏性转移病灶多见于乳腺癌、肺癌、甲状腺癌和恶性黑色素瘤等,表现为骨破坏、塌陷和骨折。增生性病变多见于前列腺癌,也可发生于乳腺癌、肺癌等,表现为骨密度增高。 2.放射性核素骨扫描(ECT):骨扫描发现多发骨转移病变多见,但乳腺癌有20%为单发病灶,且无症状。ECT的阳性检出率与病灶内的破骨细胞活性有关,当病变为纯溶骨性破坏时可能出现假阴性,而肿瘤生长非常慢者的病灶也可能不易区别。恶性黑色素瘤病人由于快速生长而产生溶骨性病灶,易出现假阴性,而且可能出现冷区。其他非肿瘤性所致溶骨性改变也可表现为假阳性。 3.CT和MRI扫描:CT扫描可显示骨破坏和软组织肿块病灶,MRI扫描诊断骨转移比CT优越。特别在早诊断骨转移方面,MRI扫描比CT、X线平片更优越。MRI对脊髓压迫的诊断很敏感。 4.其他:骨转移病人血碱性磷酸酶(ALP)、血钙等可升高。 治疗 骨转移的治疗是姑息性的,主要是消除症状,减轻疼痛,也有极少数病人可达到治愈。骨转移的治疗要根据病人的一般情况、病理类型、原发灶情况、转移病变的范围以及既往治疗情况,个体化实施治疗方案取得最佳疗效。 1.放射治疗:简称放疗,其作用原理是抑制或杀死肿瘤细胞,使瘤细胞对骨破坏停止,继之,血管纤维基质大量产生,成骨细胞活性增加而形成新骨。溶骨病变产生再钙化,一般在照射后3-6周开始,高峰在2-3月。放疗治疗骨转移疼痛的缓解率在85%以上,大约一半病人的疼痛能完全消失。50%以上的疼痛,在放疗后1-2周内显示疗效。如果治疗后6

核素骨显像诊断恶性肿瘤骨转移的应用价值

过度疲劳未给予纠正,应用催产素而未达到有效宫缩。枕后位、枕横位和产程异常,试产时间不足,未严密观察产程,及时进行转化治疗,即以头盆不称手术。因此,加强孕期合理膳食指导,应用妊娠图监测胎儿发育,避免胎儿过大。同时经充分试产后再诊断头盆不称,将可减少一部分剖宫产。 当前社会因素对剖宫产的影响值得重视,本资料社会因素在剖宫产指征中呈逐年增加趋势,2003年已占剖宫产指征的23159%。这一方面有来自医务人员对剖宫产指征的掌握存在误区,随意放宽剖宫产指征。近年来产科医疗纠纷逐年增高给医生带来了困扰,对医生的剖宫产决策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这是当今剖宫产率越来越高的重要原因之一。另一方了面很多孕产妇及家属对剖宫产的认识存在极大的局限性,认为剖宫产优于阴道分娩,部分产妇不能忍受分娩阵痛而不愿试产,不论有无指征而强烈要求手术。因此,应采取多渠道,多种形式对孕妇及其家属进行有关正确认识剖宫产的健康教育,尽可能减少社会因素剖宫产术。 综上所述,剖宫产上升的主要原因是胎儿窘迫,头盆不称和社会因素的比例增高,如果能按要求严格掌握这3项指征,则剖宫产率将会明显下降。 312 剖宫产率上升与围产儿病死率的关系 通过10年间剖宫产病例的回顾性分析,剖宫产率与围生儿病死率之间有复杂的关系。在1994~2003年之间,剖宫产率从10185%升高到32180%,围生儿病死率在14184‰~18156‰之间浮动,显然,围生儿病死率并不随剖宫产率的增高而显著下降。剖宫产手术在高危妊娠处理中确实起了一定的作用,但过高的剖宫产率不但不能进一步降低围生儿病死率,反而使新生儿呼吸系统并发症的发病率提高[4]。剖宫产儿未经产道挤压,使肺液潴留,肺部并发症高于阴道分娩儿,因此,应合理掌握剖宫产指征,通过加强围生期保健,提高产科及新生儿医学质量,降低新生儿窒息率和围生儿病死率。 313 正确掌握剖宫产指征 首先,要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加强产时保健,提高助产技术质量,减少产伤,根据孕产妇及胎儿的需求进行全面的生理、心理、精神和体力的支持,提供高质量的服务,改变产时服务模式,加强孕产妇及胎儿在产程中的监护,及早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其次,医务人员也应提高责任感,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最大限度地发挥剖宫产处理高危妊娠的作用。以科学的态度来选择分娩方式,而不是怕负责而选择剖宫产。 降低剖宫产率及围生儿病死率不但要提高产前检查和产前教育普及率,而且要提高其有效率,不断加强产前保健工作。有效的分娩陪伴和分娩镇痛将帮助产妇建立阴道分娩的信心,减少因产痛而带来的各种心理生理问题。总之,掌握剖宫产指征,合理地控制剖宫产率及围生儿病死率是一项艰难的过程,需要全社会都来关心这一问题,它将对两代人的健康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许 薇1贯彻爱母措施前后剖宫产率的变化[J]1淮海医学,2000, 18(14):185 2 张海萍1剖宫产率增高的有关因素临床分析[J]1黑龙江医药, 2000,23(6):55~56 3 杨雪峰,程金华,封金灵,等1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14年变化趋势[J]1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2,18(1):45~46 4 王文王秀1剖宫产综合征的形成与防治[J]1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0,16(5):276~277 核素骨显像诊断恶性肿瘤骨转移的应用价值 广西百色市人民医院 (百色533000) 梁绍奖 黄茂政 【摘要】 目的 对恶性肿瘤患者进行核素骨显像,以观察骨转移的发生率及转移部位。方法 256例恶性肿瘤患者静脉注射显像剂90m Tc2MDP后3~4h时行前后及后前位全身骨显像。结果 256例恶性肿瘤患者有125例出现骨转移,阳性率4818%,转移部位以中轴骨多见,骨转移以多发性为主,多发病灶者占7912%。结论 核素骨显像可早期诊断骨转移,对临床分期、选择治疗方案及预后评估均有重要的临床参考价值。 【关键词】 核素骨显像;恶性肿瘤;骨转移 【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32952(2005)0520682202 核素骨显像作为一种直观准确、可靠的无创伤性检查方法,可灵敏地观察到骨代谢变化和早期诊断骨转移[1]。我院于1998年8月至2003年2月进行全身骨显像256例,其中确诊骨转移125例(4818%),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111 临床资料 256例恶性肿瘤的原发灶均经过病理确诊,其中男193例,女63例。鼻咽癌59例,肺癌48例,乳腺癌63例,前列腺癌18例,其他恶性肿瘤68例。年龄12~84岁,平均48岁。 112 显像方法 静脉注射90m Tc2MDP555~740MBq后,饮水约500~800ml,3~4h后进行全身骨显像,采集图像前排尽膀胱尿液,以免影响对骨盆观察。仪器采用Technicare Omega500,配以低能高分辨准直器,做前后及后前位两个体位的全身骨显像,必要时加作局部骨显像。 113 结果判断 由2位经验丰富的专业医师共同阅片,对多发性、散在、无规则分布的放射性浓聚灶者,结合病史、临床症 286A nthology of Medicine,Oct12005,V ol124,No15

晚期肿瘤骨转移的中医药治疗

晚期肿瘤骨转移的中医药治疗 发表者:刘胜 据文献报告, 在美国每年诊断新的癌症患者超过百万, 其中约50%的患者最终发生骨转移, 发生于骨转移的部位以中轴骨及下肢为多, 尤其髋关节区域, 原发癌易发生骨转移的肿瘤依次为乳癌(73.1 %) 、肺癌(32.5 %)、肾癌(24 %)、直肠癌(13 %)、胰腺癌(13 %)、胃癌(10.9 %)、结肠癌(9.3 %),卵巢癌(9 %),其他常见的骨转移原发癌还有前列腺癌。发生于脊柱的骨转移癌最多,其次为骨盆和下肢长骨,膝、肘关节以远较少见。骨转移可分为溶骨性、成骨性、混合性三种类型。一般说来,乳腺癌和肺癌的转移以溶骨性转移为主,前列腺癌则以成骨性转移为主。骨转移癌最主要症状是持续性疼痛,并持续加重,常使患者难以忍受,骨肿坚硬,如针扎锥刺,并且可以引起活动障碍、病理性骨折及截瘫等,严重影响了病人的生活质量。 而骨转移癌的疼痛很容易让人误认为是简单的腰腿痛,如果您是经常腰腿痛的患者,必须提高警惕,当出现无法耐受的异常疼痛症状时,一定要及时去医院检查,以免延误治疗而造成严重后果。临床上治疗骨转移癌通常采用化疗、放疗、骨吸收抑制剂及麻醉镇痛剂,这一方面阻止癌细胞对骨质的破坏,而另一方面缓解患者的疼痛,但是由于多种原因,治疗效果仍不理想。 中医将骨转移癌归属于“骨瘤”、“骨蚀”等,其病机为本虚标实,正气虚为其本,痰瘀邪毒互结为其标,故治以温肾壮骨止痛,散结解毒,扶正祛邪,标本兼治。针对不同的人、不同的情况,中医中药的治疗发挥着非常大的作用,在化疗期间,配合中药,可以明显增加骨密度、控制骨的病变和改善疼痛,起到减毒增效的作用。我们治疗56例乳腺癌术后骨转移病人,观察其服用中药与不服用中药的治疗效果对比,发现服用中药的病人情况明显好转,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在机体免疫能力、减轻血液学毒性以及升高白细胞方面疗效显著。 对于乳腺癌骨转移的骨痛病人应注意: 1、乳腺癌骨转移患者宜食海带、海藻、紫菜、牡蛎、芦笋、鲜猕猴桃等具有化痰软坚散结功能的食物。 2、放疗时,乳腺癌骨转移患者的饮食宜食用甘凉滋润之品,如杏仁霜、枇杷、梨、乌梅、香蕉、莲藕、胡萝卜、海蜇等。 3、乳腺癌骨转移患者进行化疗时,易出现消化道反应和骨髓抑制现象,可食和胃降逆、益气养血之品,如鲜姜汁、甘蔗汁、鲜果汁、陈皮、番茄、粳米、灵芝、黑木耳、葵花籽、辽宁刺参等。 4、乳腺癌骨转移患者应少食肥肉、乳酪、奶油等,忌食辛辣之品,如辣椒、胡椒、大蒜、蒜苔、大葱、洋葱、芥末、韭菜,及老南瓜等,以免助火生痰。带子的虾不要吃;大闸蟹的膏少吃;牛奶、豆浆可以少量饮用,但不建议长期饮用。上海龙华医院乳腺科刘胜 5、水果的摄入上,建议一天一个品种、一个水果就可以,吃的太多,可能影响脂肪代谢; 6、好心情比什么都重要;

恶性肿瘤骨转移该如何治疗

恶性肿瘤骨转移该如何 治疗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恶性肿瘤骨转移该如何治疗 全网发布:2011-06-23 21:36?发表者:?4378人已访问 骨是恶性肿瘤远处转移的好发部位之一。恶性肿瘤细胞转移至骨组织时,引起骨破坏和一系列的症状,最后导致病人生活质量的严重下降。转移性骨肿瘤出现骨痛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1)肿瘤细胞介导的化学物质刺激或细胞浸润,蔓延至骨膜或者扩散至神经组织而致持续性骨痛。(2)肿瘤的机械性压迫引起骨组织变薄所致;大的转移灶,骨皮质张力增加,引起骨痛。(3)骨转移癌灶部位炎症反应,炎症介质可激活和致敏关节感觉,从而招致疼痛加剧。在骨转移的治疗上要有以下认识:①恶性肿瘤病人出现骨转移是常见的现象;②骨转移产生的疼痛需要立即治疗;③单纯骨转移的病人生存期要长于内脏转移的病人;④骨转移病人症状的出现,要比肺转移及肝转移早,症状亦较之严重。 治疗上强调综合治疗,下面五种手段联合运用,环环相扣,相得益彰: (一) 药物治疗 疼痛的药物治疗应采取个体化按时给药的原则。给药途径有口服、通过皮肤、直肠、持续的皮下、静脉内注射和髓内注射方式。可合并使用抗药、皮质类固醇和抗惊厥药加强止痛疗效。根据原发肿瘤的生物学特征,可采用不同的化疗方案及激素治疗,如对乳腺癌、小细胞、恶性淋巴瘤、前列腺癌等所发生的骨转移,采用针对原发病灶治疗敏感的化疗方案,对骨转移灶也能起到治疗作用,而对激素类药物治疗有效的肿瘤,如乳腺癌、前列腺癌等应用内分泌治疗对骨转移灶也会有一定的疗效。双膦酸盐类药物如帕米膦酸二钠、唑来膦酸等是破骨细胞的强力抑制剂,抑制破骨细胞的活性并诱导破骨细胞凋亡,抑制破骨细胞及肿瘤细胞释放疼痛递质。孙辉等报道应用该类药物治疗骨转移瘤疼痛均达到80%以上的有效率。高钙血症会影响10%~40%的癌症患者。高钙血症的常见并发症状为厌食、恶

前列腺癌晚期发生骨转移怎么治疗.

前列腺癌晚期发生骨转移怎么治疗 前列腺癌是男性泌尿生殖系统肿瘤中最重要的一种,是人类特有的疾病,其他哺乳动物自发倾向极为罕见。前列腺癌是男性癌症死因的第二位,仅次于肺癌。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国民饮食结构的改变,可以预见,前列腺癌发病率将进一步增高,有可能成为21世纪我国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因此,前列腺癌已成为研究的重点和热点之一。前列腺癌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对50岁以上有下尿路症状的男性每年应进行直肠指检和前列腺特异抗原检查,对于有前列腺癌家族史的男性人群,应该从45岁开始进行每年1次的相关检查以监测前列腺癌。袁希福专家建议前列腺癌症状早知道,有利于及时发现病情,及时治疗。 前列腺癌在临床上一般可以分为四期。而前列腺癌发展到晚期的症状是什么呢?袁希福专家说,主要是出现骨转移。 骨转移是前列腺癌晚期的主要表现,前列腺癌是最易发生骨转移的恶性肿瘤,超过80%的前列腺癌患者会发生骨转移。骨转移病灶可见于髂骨、椎体、肋骨、颅骨和长骨近端等,大多发生在骨骼中轴线血运丰富的部位。 目前临床上普遍接受的有效早期发现前列腺癌的方法是直肠指诊检查加血清PSA浓度测定。直肠指诊可发现前列腺癌的硬结区,认真仔细的直肠指诊对前列腺癌的早期诊断和分期都有重要意义。 前列腺癌骨转移是怎么回事? 骨转移是前列腺癌晚期的主要表现,前列腺癌是最易发生骨转移的恶性肿瘤,超过80%的前列腺癌患者会发生骨转移。 骨转移病灶可见于髂骨、椎体、肋骨、颅骨和长骨近端等,大多发生在骨骼中轴线血运丰富的部位。最常见的也是最早的前列腺癌骨转移临床表现是骨骼的疼痛。持续的钝痛,常常影响患者的食欲及日常的生活节奏,以致病人日渐消瘦,痛苦不堪。其次,由于骨头一点一点地被肿瘤细胞“吃掉”,转移的骨骼很容易发生病理性骨折。如果肿瘤细胞侵犯了病人脊柱椎体的话,那么椎体塌陷将引起

肺癌骨转移属于癌症几期

肺癌骨转移属于癌症几期? 肺癌骨转移属于癌症几期?焦作中海中医肿瘤医院张中海主任指出,一般来说,肺癌骨转移的情况是归属于肺癌末期,病人生存時间一般为很多年,病况比较轻的病人可生存5-十年。肺癌末期的病人一般病症是基本医治全是失效,这时病人的概率处在环节。病人会反复咳嗽、发烫、稳定的钻痛样胸口痛,查验时候发觉有很多胸腔积水或心包积液。另外因为恶性肿瘤内毒素和耗费的缘故,病人会并有感柒、痛疼引发的食欲不佳等情况也可主要表现恶液质。 肺癌骨转移的情况的病症,一开始迁移时,一般病人都还没主要表现出一切病症。这时,骨转移的情况症状与肿瘤转移的部位、总数相关。来到迁移末期,会由于迁移人体骨骼的位置不一样,症状表现也会不一样。例如肺癌肋巴骨迁移造成的胸口痛,多主要表现为胸骨位置局限性的、有确立压疼点的痛疼。而脊神经迁移则会造成后后背中间或变病位置痛疼。而症状相对而言较为轻的是四肢或躯体的骨转移的情况,这类迁移总是造成该位置的局限痛疼。 许多情况下骨转移的情况并不是立即威协肺癌病人性命的缘故,骨转移的情况造成肺癌病人病况加剧的根本原因是肿瘤转移到病人人体载重骨,例如颈椎骨、腰椎、椎间盘等位置。当肺癌迁移到这类位置时,则可导致病人偏瘫的严重危害。 肺癌骨转移的情况的病人,提议在病况都还没那麼比较严重时,前去正规的医院接纳医治。一般查验有大约几类,放射性同位素骨扫描(ECT)查验、X线检查、CT检查、MRI查验等。病人能够接纳的医治大概有:西医方面医治、化学治疗、肿瘤放疗、微生物免疫疗法、靶向药物治疗、用药治疗、中药治疗等方式。提议病人不必擅自医治、服药,那样不仅不可以对该病症开展合理的医治,还很

唑来膦酸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临床应用新进展_赖婷

唑来膦酸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临床应用新进展 赖婷 周国防 【摘要】 唑来膦酸属于第三代双膦酸盐,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临床疗效确切,应用前景广泛。唑来膦酸在体外可抑制破骨细胞活动,诱导破骨细胞调亡;还可以抑制由肿瘤释放的多种刺激因子引起的破骨细胞活动增强和骨钙释放;缓解实体瘤患者骨转移引起骨痛,起效迅速,效果明显。 【关键词】双膦酸盐;唑来膦酸;恶性肿瘤骨转移 A093 恶性肿瘤骨转移是晚期恶性肿瘤最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并多见于乳腺癌、前列腺癌、肺癌、多发性骨髓瘤等肿瘤。恶性肿瘤骨转移的主要机制在于红骨髓的血供非常丰富,有利于肿瘤细胞到达局部,肿瘤细胞继而产生粘附分子,使其与骨小梁和骨基质相结合,肿瘤细胞进一步产生血管生成因子改善自身血供,并产生骨吸收因子促使破骨细胞的活化,引起骨吸收[1] 。唑来膦酸(Zoledronic Acid) 是新一代双膦酸盐类药物, 临床前研究显示唑来膦酸抑制破骨细胞活性非常强,临床应用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引起的骨痛、骨折等骨相关事件,并能迅速缓解肿瘤性高钙血症,使用安全方便。 1.药代动力学 [2] 1. 1 分布 64名癌症或骨转移患者静脉滴注单剂量或多剂量(28天4次)2、4、8或16 mg,滴注时间5或15分钟,滴注后血浆中唑来膦酸浓度的降低符合三相消除过程,滴注完毕迅速从峰浓度值下降,24小时后血药浓度不到Cmax的1%。最初两相的半衰期t1/2α为0.24小时,t1/2β为1.87小时,唑来膦酸最终清除相的时间较长,在滴注后的2-28天内在血浆中仍保持很低的浓度,最终清除半衰期t1/2γ为146小时,在给药剂量2 mg-16 mg范围内,血浆中药物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0-24 h)与给药剂量呈正比。在3相中唑来膦酸的蓄积率均较低,其中2、3相相对于第1相的平均AUC0-24 h值比率分别为1.13±0.30和1.16±0.36。体内及体外试验表明唑来膦酸与人血细胞的亲和率低;与人血浆蛋白结合率大约为22%,结合率与浓度无关。 1.2 代谢体外试验表明唑来膦酸对人P450酶无抑制作用,唑来膦酸在体内不经过生物转化,主要以原形经肾脏排泄。 1.3 排泄 64名患者在给予唑来膦酸24小时内尿液中平均回收率为39±16%,给药后第2日尿液中仅发现痕迹量的药物,给药0-24小时内尿液中累积排泄百分比率与药物的浓度无关,0-24小时内尿液中的药物回收未达到平衡,推测药物先与骨结合,再缓慢释放进入全身循环,从而出现所观察到的血浆中长期含有很低浓度药物的现象。给药后0-24小时内唑来膦酸的肾脏清除率为3.7± 2.0 L/h,唑来膦酸的清除率与剂量无关而取决于肌酸酐清除率。在一项研究中,将癌症及骨转移患者给予4 mg唑来膦酸的滴注时间从5分钟(n=5)延长至15分钟(n=7),结果滴完时唑来膦酸的浓度同比降低了34%([平均值±SD]403±118ng/mL vs 264±86ng/mL),AUC总值升高了10%(378±116ng x h/mL vs 420±218ng x h/ mL),AUC值的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 2 药理毒理[2] 2.1 药理作用唑来膦酸的药理作用主要是抑制骨吸收,其作用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可能与多方面作用有关。唑来膦酸在体外可抑制破骨细胞活动,诱导破骨细胞调亡,还可通过与骨的结合阻断破骨细胞对矿化骨和软骨的吸收。此外,唑来膦酸还能抑制由肿瘤释放的多种刺激因子引起的破骨细胞活动增强和骨钙释放。 2.2 毒理研究 2.2.1 遗传毒性本品Ames细菌回复突变试验、中国仓鼠卵巢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中国仓鼠基因突变试验和大鼠微核试验结果均为阴性。 2.2.2 生殖毒性雌性大鼠从交配前15天至怀孕期结束皮下注射本品0.01、0.03或0.1 mg/kg/日(AUC为人静脉注射 作者单位:扬子江药业集团市场部(22532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