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22年3月课程考试《基础乐理与视唱练耳》作业考核模拟-00001

华师22年3月课程考试《基础乐理与视唱练耳》作业考核试题-00001

小字组b到小字一组d1之间共包含几个半音()。

A:2

B:3

C:4

D:5

参考选项:B

在五线谱中,低音谱号又叫做()谱号。

A:F

B:C四线

C:D

D:G

参考选项:A

在五线谱中,高音谱号又叫做()谱号,

A:C

B:G

C:F

D:D

参考选项:B

表示调式类别和音高位置的是()。

A:调号

B:调性

C:调

D:调式

参考选项:B

将一个八度划分为十二个均等的部分,每个部分称为一律,合起来即为()。

A:十二平均律

B:五度相生津

C:纯律

D:十二不平均律

参考选项:A

调号相同的大小调,叫做关系大小调,也叫()。

A:曲调小调

B:曲调大调

C:和声关系大萧条

D:平行大小调

1

浅析乐理与视唱练耳的关系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bc19101939.html, 浅析乐理与视唱练耳的关系 作者:吴海华 来源:《北方音乐》2015年第02期 【摘要】乐理与视唱练耳是两门相辅相成的课程,乐理是视唱练耳的基础,视唱练耳是学习乐理的有效方式。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将两者较好地融合起来讲授,以相互促进,提高学习效果。将两者统一起来,相互渗透,相互促进。 【关键词】乐理;视唱练耳;关系;融合 乐理与视唱练耳是音乐专业重要的入门乐科。乐理就是关于音乐的理论,它介绍了有关音的性质,音乐的基本要素、音与音之问结合的基本规律,是学习音乐专业的必修课。视唱练耳是属于识谱技能训练和音乐听觉训练,通常视为一个学科。两门课程之问存在着很多的联系,它们关系密切,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相辅相成,视唱练耳的音乐实践需要乐理知识作为先导和基础,乐理知识又必须通过视唱练耳的技能训练实施完成,两者是实践与理论的结合与体现。 一、乐理是视唱练耳的基础 简单的说,“视唱”就是培养学生看到乐谱无论是简谱或者五线谱看谱即唱的技能,要掌握这种技能,需要具备一定的乐理基础,熟练掌握各种谱号,能够区别不同音高之问的相互关系,以及不同时值所代表的长短音符,熟记各种升、降记号,准确判断各种凋式、调性,视唱时要求达到音准、节奏准、并且有表现力地唱出来。“练耳”是一种听觉训练,要在同定键盘乐器上完成,钢琴弹奏出来的音进行听辨,使听觉系统产生同定的音高感念,有很好的分辨音程、和弦、节奏等能力,并且能够把听到的音或者旋律用五线谱或简谱准确的记录下来,例如,听单音,一个八度以内的和超出八度的基础音或变化音,更有意思的是听记一段乐谱,不仪仪是听记出高低音,还要准确无误把节奏、节拍、拍号、小节线、音的时值及单位拍记下来,还有听辨和弦时要一个和弦一个和弦的分辨其性质、功能等,因此必须要掌握一定的乐理知识,否则即便听出曲调也不会记录出旋律。可见,乐理是视唱练耳的基础。 此外,乐理知识还对视唱练耳具有指导作用。遇到音高不准,就要从理论的音程关系上分析指导,是广音程就要分析几度音程,有没有过桥音减少演唱技巧难度,狭小音程一般容易把握些。试想如果没有学过调、调式、调性没有掌握这方面的知识,能分析出一段旋律是什么调性吗?恐怕是连主音也找不到,也将无从分析大小凋式及民族调式,更无法领会音乐建立起来的一种音乐体系以及其中的寓意及构思。在听觉训练中,也不能只让学生听听音高记记音名,是要从音响上发音进行听觉辨别、分析、归纳,以敏锐的音乐听觉和优异的音准为保证,实际上视唱练耳一刻也不能脱离音乐理论的指导。 二、视唱练耳是学习乐理的有效方式

乐理与视唱课程教学大纲(1)

《乐理与视唱》课程教学大纲 (音像技术专业计算机音乐制作方向使用) 执笔人:郭艳芳 第一部分大纲说明 一、课程性质及教学目的和要求 基本乐理与视唱练耳课是培养音乐专业基本技能的基础课程。将基本乐理与视唱练耳整合为一门课程,其目的是通过整合、优化课程结构,建构基本乐理与视唱练耳课新的教学方法,强调在视唱练耳的训练中同时进行基本乐理的学习,在感性的经验中掌握、运用和巩固乐理知识,以视唱带动基本乐理的学习。学生通过学习,初步掌握音乐的基础理论,同时具有包括读谱、视唱、听辨、记谱以及对各类乐音构成要素以准确把握的音乐能力。 本课程的内容包括基本乐理知识、识谱、认识和理解各种和弦同时对学生进行系统的视唱训练、听音训练;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和记忆;积累音乐语汇等;要求学生必须具备视唱、听音等方面的技能。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不仅能够掌握基本的乐理知识并具有运用能力,并且同时具有包括读谱、视唱、听辨、记谱以及对音高音程、节奏节拍、速度、曲调构成、和弦结构、音阶、调式调性、转调移调、声部进行等各类乐音要素以准确把握的基本能力。学生通过学习,能够掌握两种唱名法,具有较好的视唱和听辨能力,其中主要包括五线

谱三升三降的视谱能力和简谱视谱能力,旋律、音程与和弦的听辨和记谱能力,复杂节奏的感知和表达能力,以及音乐的记忆及感知能力,两种谱式的记写和转译能力等。其课程学习内容的各种知识点和听、唱、写等实际能力,是在教学活动中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共同建成良好的音乐感知力和记忆力。 二、课程的学时 本课程的课内学时数为147学时,每周3学时。学习时间为三学期。 本课程主要教学内容安排及学时分配:

乐理与视唱练耳课程教学大纲

《乐理与视唱练耳》课程教学大纲 总学时数:136学时(其中讲授120学时,习作讨论8学时,其它实践8学时) 后续课程:和声学 一、课程的地位、性质和任务 《乐理与视唱练耳》是高等师范院校音乐学(师范类)基础课程必修课。通过教学,指导学生全面研究学习音乐基本理论,对学生进行视唱技能、音乐听觉及音乐素质的全面训练。通过乐理视唱练耳的学习,使音乐学习的各个相关方面相关联而最终综合成为一个完整的整体,学生建立起最终的音乐概念之间的联系,并具备一定的师范教学能力,使之成长为符合新时代要求的音乐教师。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1、通过基本乐理的教学,使学生熟练掌握音乐表现的各种基本要素,理论知识经常联系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乐理应用能力,为和声、作品分析、复调、歌曲写作等其他各门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通过对学生进行系统的视唱练耳训练,提高学生的“音乐感知力”和“音乐鉴赏力”。 3、学习中不但加强音乐知识和技能训练,同时要加强学生的“师能”培养训练。

绪论 教学要求: 通过学习了解该课程的内容和研究方法。 教学内容: 1、课程的内容和性质。 2、课程学习的主要任务。 3、课程学习方法。 第一章音的高度与记谱法 教学要求: 学生掌握音的性质、音级、音名、唱名、记谱法(谱号、谱表、变音)等相关理论知识,了解泛音和和各种律制,掌握高音谱表简单音符和简单节奏的视唱。 教学内容: 乐理: 1、音的产生、类别、性质。 2、乐音体系、音列、音级、基本音级、音名、唱名。 3、记谱法、谱号、谱表、音的分组、音域、音区。 4、变音与记号、自然与变化半(全)音、等音。 5、泛音、国际标准音、音律、五度相生律、纯律、十二平均律。 视唱练耳: 1、高音谱表(G谱表)、C自然大调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及休止符。 2、高音谱表(G谱表)、a自然小调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及休止符。 3、2/ 4、3/4、4/4拍子。 4、简单节奏模唱及听写。 第二章音的长短与记谱法 教学要求: 掌握增长音值的记号和低音谱表简单音符和简单节奏的视唱。 教学内容: 乐理: 1、音符。 2、休止符。

《中外音乐基础知识》《乐理》《视唱练耳》考试大纲

2012年武汉音乐学院普通本科《中外音乐基础知识》考试大纲 编辑:沙漏来源:武汉音乐学院时间:2011-11-30 14:54 一、音乐作品欣赏与介绍 (一)中国 1、歌曲 《义勇军进行曲》※、《松花江上》※、《歌唱祖国》、《我们走在大路上》、《祝酒歌》、《在希望的田野上》※、《春天的故事》、《赞歌》、《酒歌》(藏族)、《玛依拉》、《跳月歌》、《天作》(选自民族交响组歌《诗经五首》)、《唐诗三首》、抒情诗《水调歌头》、《黄水谣》(选自《黄河大合唱》)、《怒吼吧!黄河》(选自《黄河大合唱》)※、长征组歌《红军不怕远征难》※、《满怀深情望北京》(影片《创业》插曲)、《我爱你,中国》(影片《海外赤子》插曲)、《枉凝眉》、《老忠叔敲钟报警》(选自电影《地道战》)、《胡笳吟》(古琴弦歌合唱套曲节选)、《嘎达梅林》、《平水号子》(选自《川江船夫号子》)※、《赶牲灵》、《赶马调》、《茉莉花》(江苏)※、《天乌乌》、《小白菜》※、《沂蒙山小调》※、《四海》、《我的金色阿勒泰》、《五月蝉虫唱得好》、《祖国颂》※、《长城谣》※、歌剧《白毛女》※、舞剧《红色娘子军》选曲※、《谁不说俺家乡好》(选自故事片《红日》)、《大闹天宫》(动画片《大闹天宫》配乐)、《重整河山待后生》、《沁园春·雪》※、《红色娘子军连歌》、《铁蹄下的歌女》、《渔阳鼙鼓动地来》(选自清唱剧《长恨歌》)、《吐鲁番的葡萄熟了》※、《牧歌》、《思念》、《天堂》、《黄孩子》、《让世界充满爱》、《教我如何不想他》※、《嘉陵江上》※、《同一首歌》※、《上去高山望平川》※ 2、戏曲与曲艺 《老爹爹清晨起前去出首》(选自京剧《打渔杀家》)※、《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选自京剧《铡美案》)※、《祖国的大建设一日千里》(选自豫剧《朝阳沟》)、《满工对唱》(选自黄梅戏《天仙配》)、《甘洒热血写春秋》(选自京剧《智取威虎山》)、《刘大哥讲话理太偏》(选自豫剧《花木兰》)※、《丑末寅初》(京韵大鼓)※、《新木兰辞》(苏州弹词)※、《蝶恋花·答李淑一》(评弹)、《联络员身负着千斤重担》(选自京剧《沙家浜》)、《十八相送》(选自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做人要做这样的人》(选自京剧《红灯记》)、《祖国的好山河寸土不让》(选自京剧《沙家浜》)、《宝玉哭灵》(选自越剧《红楼梦》)、《巧儿我自幼儿许配赵家》(选自评剧《刘巧儿》)、《清粼粼的水来蓝盈盈的天》(选自歌剧《小二黑结婚》)、《没有眼泪,没有悲伤》(选自歌剧《洪湖赤卫队》※、《绣红旗》(选自歌剧《江姐》)、《紫藤花》(选自歌剧《伤逝》、《反弹琵琶》(选自舞剧《丝路花雨》)、《快乐的女战士》(选自舞剧《红色娘子军》)、《斗笠舞及军民集体舞》(选自舞剧《红色娘子军》)、《山在虚无缥缈间》(选自清唱剧《长恨歌》)、歌剧《白毛女》※、《黄河大合唱》※ 3、器乐 《江河水》※、《流水》※、《十面埋伏》※、《百鸟朝凤》※、《春江花月夜》※、《梅花三弄》、《十二木卡姆》选曲※、《喜洋洋》、《孔雀东南飞》(古筝协奏曲)、《琵琶行》(琵琶小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小提琴协奏曲)、《瑶族舞曲》(管弦乐)、《彝族舞曲》、《荫中鸟》、《空山鸟语》)、《顶嘴》、《涛声》(选自组曲《东山魁夷画意》)、《观花山壁画有感》(高胡、钢琴与打击乐)、《蜜蜂过江》(选自交响音诗《纳西一奇》第二乐章)、《嘎达梅林》(交响诗)※、《百年沧

学前教育乐理与视唱练耳教学指导大纲万丹

学前教育乐理与视唱练耳教学指导大纲万丹 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乐理、视唱练耳课程教学大纲Musictheoryandear-training 学时数:48适用专业:学前教育(专科) 学分数:3执笔人:万丹 编写日期:2017年6 月 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 基本乐理与视唱练耳是培养音乐专业基本技能的基础课程,将基本乐理和视唱练耳整合为一门课程,其目的是经过整合、优化课程结构,建构基本乐理与视唱练耳新的教学方法,强调在视唱练耳的训练中同时进行基本乐理的学习,在感性的经验中掌握、运用和巩固乐理知识,以视唱带动基本乐理的学习。学生通过学习,初步掌握音乐的基础理论,同时具有包括读谱、视唱、听辨、记谱以及对各类乐音构成要素以准确把握的音乐能力。 本课程的内容包括基本乐理知识、识谱、认识和理解各种和弦,同时对学生进行系统的视唱训练,听音训练;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和记忆;积累音乐词汇等;要求学生必须具备视唱、听音等方面的技能。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不仅能够掌握基本乐理知识并具有运用能力,并且同时具有包括读谱、视唱、听辨、记谱以及对音高音程、节奏节拍、速度、曲调构成、和弦结构、音阶、调式调性、转调移调、声部进行等各类乐音要素以准确把握的基本能力。学生通过学习,能够掌握两种唱名法,具有较好的视唱和听辨能力,其中主要包括五线谱一升一降的视谱能力和简谱视谱能力,旋律、音程和和弦的听辨能力,复杂节奏的感知和表达能力,以及音乐的记忆及感知能力,两种谱式的记写和转译能力等。 二、课程教学环节的基本要求 课堂讲授:

本课程以课堂讲授和练习为主,把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根据学生实际应用的需要,培养良好的听记能力,熟练掌握音乐基础知识。教学方法主要以讲授法、练习法为主,以钢琴为主要教具练习视唱,同时以五线谱本作为课堂习题,增加学生的理解,将薄弱部分及时处理。 作业方面: 《基本乐理》作业以书面为主,以达到掌握音的分组、和弦的构造与转位,正确辨别民族调式和西洋调式为目的。 《视唱》掌握C调、F调、G调的首调和固定调视唱,同时辅以少量简谱视唱。 考试环节: 本课程的考核方式分为现场抽唱和笔试,现场抽唱主要考查学生的音准及节奏的视唱水平,了解学生对各类调视唱的熟练程度。笔试在题型上采取以主观试题为主,客观试题为辅的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分析能力,重点考查学生掌握基本乐理的程度。《基本乐理》:闭卷书面的形式。内容:音的分组装饰音和弦的构造与转位调式。(笔试)《视唱》:单人抽唱所学的所有旋律,要求音准节奏准确,听记单音、(单人抽唱)期末成绩以期末考试为主,并适当参考平时成绩进行评分。 三、课程的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 第一讲音的高度与记谱法(8课时) 教学内容:1、音乐绪论,音的产生与类别、音的性质,乐音体系、音列、音级。 2、基本音级、音名、唱名,记谱法、谱号、谱表。 3、音的分组音域、音区,变音及变音记号,自然半音、全音、与变化半音、全音。 4、等音、国际标准音。

视唱练耳

【校本教材】 《视唱练耳》 ——高考音乐强化训练 教 学 纲 要 华山中学唐栋天

《视唱练耳》教学纲要 视唱练耳是一门以发展和提高学生的音乐听觉能力和音乐表现能力为目的的音乐专业基础课程,是音乐院校、艺术院校、师范院校音乐系各专业入学考试必考的科目之一。 课程性质:校本教材总学时:144课时 开设学校:晋城三中理论学时:144课时 纲要执笔:时彬编写时间:2009年2月 使用范围:在校的音乐特长生使用 一、课程说明 1、课程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的识读和视唱多种五线谱表能力、音乐听觉能力、多声思维能力和一定的音乐分析能力。 (2)掌握正确的音准、节奏,具有基本的情感表达能力。 (3)能视谱即唱和听记一般歌曲、器乐曲的片段。 (4)能听辨和分析一般音乐作品的调式、调性、节拍、节奏、音程、和弦等要素;另外还应掌握与上述各项教学相关的音乐基础理论知识。为进一步从事专业学习、艺术实践和今后的音乐教学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2、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1)技术性和思想性结合。既要注意技术训练的要求,又要注意培养健康的艺术趣味。 (2)理论与实际结合。以音准、节奏的训练为重点,配合基本乐理学习,在牢固掌握视唱练耳技能技巧的同时,熟练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 (3)固定调和首调两种唱名法同时学习,争取做到可随意转换。 (4)教学方法应灵活多样,富于启发性,要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5)教学过程中要强调多用“听觉”,注意“内在听觉”和“音乐记忆力”的培养。

(6)坚持按指挥图示画拍视唱。加强节拍、节奏感的培养,对乐曲应先进行分析,难点部分要重点练习。二声部视唱要求在唱一声部的同时,倾听另一声部,声音要和谐。 3、课程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难点:视唱的首调唱名与固定调的音准、二声部视唱、综合听觉分析。 重点:自然音程、和弦的构唱训练;带变化音的、复杂的节奏与音调视唱、转调视唱;练耳部分——双音、和弦的听记、单声部旋律、综合听觉分析。 二、课堂教学时数及课后作业题

2015年星海单考 乐理 练耳试题与答案(3)

2015年星海音乐学院单考乐理试题(3) 【考试时长:70分钟】 【全国乐理视唱练耳交流群〒10420622】 【第1题】下列和弦中,减减七和弦有()。 A. 1个 B. 4个 C. 2个 D. 3个 【第2题】该和弦属于()。 A. b b和声小调中的副三和弦 B. A自然大调的正三和弦 C. G和声大调中的稳定和弦 D. g自然小调中的正三和弦 【第3题】d角调式的羽音是()。 A. b B B. F C. B D. G 【第4题】音阶属于()。 A. C和声大调 B. c雅乐商调式 C. c燕乐商调式 D. c和声小调 【第5题】该和弦在大调中的正确解决是()。

A. B. C. D. 【第6题】该音程在b A和声大调中解决正确的是()。 A. B. C. D. 【第7题】与该和弦不是等和弦的是()。 A. B. C. D. 【第8题】 该半音阶片段属于()。 A. g小调 B. b A大调 C. A大调 D. d小调

【第9题】与b b角调式调号相同的是()。 A. b G大调 B. D大调 C. b C大调 D. F大调 【第10题】 音程的转位是()。 A. 纯十二度 B. 增四度 C. 减四度 D. 纯四度【第11题】音组可属于()。 A. g自然小调 B. b G和声大调 C. b B自然大调 D. b e和声小调【第12题】“中板”是()。 A. Larghet B. Largo C. Moderato D. Lento 【第13题】旋律的调式调性为()。 A. #F清乐角调式 B. F燕乐羽调式 C. #F雅乐角调式 D. F清乐角调式【第14题】下列属于复拍子的是()。 A. 4/4 B. 3/4 C. 7/8 D. 5/8 【第15题】下列属于增三和弦第二转位的是()。 A. B. C. D. 【第16题】下列选项中属于等音的是()。

学前教育乐理与视唱的教材答案

学前教育乐理与视唱的教材答案 1.因果关系的比较研究属于() A.情报研究b、调查研究C.实验研究d、行动研究 2.人类有史以来最后一种婚姻家庭形式就是() A.血缘家庭 B.普那路亚家庭 C.对偶家庭 D.一夫一妻制家庭 3.我国家庭规模的发展变化状况呈现核心化趋势和() A.多极化趋势 B.小型化趋势 C.多元化趋势 D.联合化趋势 4.以下选项属家庭的历史功能的就是() A.生育功能 B.性生活功能 C.生产功能 D.抚养赡养功能 5.人们对教育的比较稳定的价值标准和重新认识就是() A.教育手段 B.教育方法 C.教育观念 D.教育原则 6.支配着幼儿教育儿童家长对儿童展开教育的目标、方向、手段、犯罪行为及方式方法的 是学前儿童家长的() A.教育观 B.人才观 C.儿童观 D.价值观 7.中国有句俗话“儿子是自己的好”,这反映了家庭教育是一种() A非正规教育B.充满著亲情的教育C.平衡的持久性教育D.无所不在的教育 8.在家庭中,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称为() A.亲子关系 B.道德关系 C.母子关系 D.情感关系 9.在进行家庭教育时,采取平等的态度对待孩子,尊重爱护孩子,鼓励孩子独立和树立个人特质,这种家长教养方式是() A.民主权威型 B.绝对权威型 C.娇惯溺爱型 D.忽略冷漠型 10.鲍尔特温将家长对子女的教养方式概括为专制型、溺爱型、放任型和民主型四类,他划分的依据是() A.父母教养犯罪行为与儿童个性的有关研究 B.家长的人格特点 C.家长教养方式的基本向度 D.拒绝接受-婉拒

11.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目的决定着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方向和() A.规格 B.效果 C.未来 D.期望 12.美国学者布卢姆认为儿童智力发展最快的时期是() A.4岁前- B.4-8岁 C.8-17岁 D.17岁后 13.胎教的内容主要是指音乐、胎儿体操和() A.游戏 B.言语 C.运动 D.散步 14.乳婴儿家庭教育内容主要有基本的动作技巧、睡和() A.玩 B.喝 C.看电视 D.听音乐 15.家庭教育的主要工作是培养儿童的() A.个性 B.自学能力 C.基本习惯 D.语言能力 16.学前儿童所表现出的行为不合乎家长所认定的社会行为属于() A.非希望犯罪行为 B.驳斥犯罪行为 C.引导犯罪行为 D.沮丧犯罪行为 17.通过操作增强物来影响并改变行为的技术被称为() A.古典条件反射 B.加强理论 C.犯罪行为发生改变技术 D.格式塔 18.沟通分析作为心理治疗理论最近几年被用来改善() A.亲子关系 B.亲子人与自然 C.亲子合作 D.亲子冷漠 19.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指导的主要对象是() A.家长 B.幼儿 C.民众 D.幼儿教师 20.家庭教育指导的形式提倡() A.单一性 B.多样性 C.封闭性 D.客观性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l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举的五个对备选项中至少存有两个就是合乎题目建议的,恳请将其代码核对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挑选、空格符或未选均无分。 21.依据经验总结的科学水平可以将其分为()

乐理视唱练耳

1、《乐理视唱练耳》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课程性质:必修课 课程名称:学前数学 课程适用专业: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层次:高职高专学时:36学时(两学年) 一、学前乐理视唱练耳课程介绍 本课程分为乐理、视唱和练耳三部分;编写原则兼顾综合性、实效性和循序渐进性。 第一部分乐理,共八章。主要内容“音”、“音高”、“音值”、“节奏、节拍”、“装饰音、常用记号”、“音程”、“和弦”以及“调的知识”,以五线谱为主,兼顾简谱,并在各章附有复习题及练习题。 第二部分视唱,共五章。主要内容为“基本节拍与节奏”、“特殊节拍与节奏”、“调式与调性训练”、“临时变化音及近关系转调”及“歌曲视唱”,视唱分五线谱(采用首调唱名法)和简谱,考虑到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所具有的音乐基础以及该专业各种层次对内容的不同要求,所选编的视唱内容范围较为宽泛,以备选用。在歌曲视唱一章中,为突出学前教育的专业特点,选编的歌曲以少儿歌曲为主,以使学生进一步加强对该专业的了解和认识。 第三部分练耳,共三章。因考虑到学前教育专业对本部分知识的要求,只对有关“节奏训练”、“旋律音程与旋律训练”和“和声音程与和弦训练”等基础知识作了简单的介绍,并附有简单的练习。 希望通过本教材的学习,学生能掌握必要的乐理知识和视唱的知

识与技能,初步具备听觉训练的一般知识,使学生的音乐素养得以提高。。 2、教学方法: 讲授法、多媒体课件、讨论法、演示法、实践练习等 3、课程学习目标和要求 (1)使学生初步掌握从事幼儿教育工作所必需的乐理视唱练耳基本理论知识以及开展幼儿园音乐教育的教学方法等 (2)初步掌握运用乐理视唱练耳知识发展幼儿数学能力 (3)培养热爱幼儿,对幼儿教育工作有浓厚兴趣,进而树立热爱幼儿教育专业和专业思想,培养其职业素养 4、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 二、课程内容 第一部分乐理 第一章音 第一节音的产生 第二节音的特性 第三节记谱法 第二章音高 第一节乐音体系音列音级 第二节音名唱名音的分组 第三节变音记号调号 第四节半音全音变化音等音

中国音乐学院基本乐科一级试卷(共3套)及教程内容提纲

中国音乐学院基本乐科一级试卷(共3套) 及教程内容提纲 . 中国音乐学院基本乐科第一级笔试模拟试卷(第一套) 选择题:(请把正确的选项填入括号内,每题四分) 【练耳部分】 1、请听辨出所弹奏的两个音,哪一个音更低?() A、第一个音 B、第二个音 2、请听辨出所弹奏的两个音,哪一个音更高?() A、第一个音 B、第二个音 3、请听辨出所弹奏的两个音,哪一个音是si?(给标准音)( A、第一个音 B、第二个音 4、请听辨出所弹奏的两个音,哪一个音是sol?(给标准音)( A、第一个音 B、第二个音 5、请听辨出所弹奏的两个音,哪一个音更长?() A、第一个音 B、第二个音 6、请听辨出所弹奏的旋律一共有几个小节?

() A、三个小节 B、四个小节 8、请听辨出所弹奏的旋律中,第几小节有休止? A、第二小节 B、第一小节 ) ) . ( 10、请听辨出所弹奏的两个音,哪一个音更短?( A、第一个音 B、第二个音 12、请听辨出所弹奏的旋律是几个小节? A、四个 B、八个 12、请听辨出所弹奏的两个音,哪一个音是 A、第一个音 B、第二个音 13、请听辨出所弹奏的两个音,哪个音是 A、第一个音 B、第二个音 (弹尺度音, ) ) (弹标准音,)

) 14、请听辨出所弹奏的节奏型是哪个?() A、B、 )15、请听辨出所弹奏的两个音,哪一个音更低?( A、第一个音 B、第二个音 A、第一个音 B、末了一个音 ( ) 17、请听辨出所弹奏的节奏型是切分照旧附点?( A、切分 B、附点 ) . 18、请听辨出所弹奏的旋律片段中哪一个音的时值最长?() 19、请听辨出所弹奏的旋律中,第几个音最高? A、第二个 B、第七个 20、请听辨出所弹奏的两个音,哪个音是一拍?() A、第一个音 B、第二个音 21、请听辨出所弹奏的几个音,哪两个音的时值等长?( A、第二个和第三个 B、第一个和第三个

《乐理视唱》教学及考试大纲

《乐理视唱》教学大纲 一、课程名称:乐理视唱 二、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三、课程教学目的:基本乐理是基础理论课,是踏进音乐殿堂的入门课程。使学生能较系统、熟练地掌握和运用所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获得知识、技能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 四、课程教学原则与教学方法: 1、教师要善于营造宽松、交流的教学氛围,避免单纯讲授、灌输式教学。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的、探索式的及合作交流式的学习,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及分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贯彻精讲多练的原则,采取讲述与演示结合,理论与音响结合的方法。特别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自身资源,使学习的过程变为参与、表现及锻炼相结合的过程。 3、在教学过程,结合音乐作品的分析、欣赏与体验,使学生从感性到理性逐步理解音乐语言和音乐表现手段的作用。 4、贯彻循序渐进、深入浅出的原则。 五、课程总学时:本课程安排在第一学年第二学期,第二学年第一学期,总教学时数72学时。 六、课程教学内容要点及建议学时分配 1、建议学时分配

2、课程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 第一学期内容(共36学时) 第一讲为什么要学习基本乐理 第二讲音及音名 第三讲音律 第四讲记谱法 第五讲记谱法中的常用标号 第六讲乐谱的正确写法 第七讲节奏节拍与各种拍子 第八讲各种拍子的音值组合法 第九讲节奏中的强弱关系 第十讲节奏节拍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第十一讲音乐的速度、分类及其标志第十二讲音程的名称、分类及其标志第十三讲怎样识别和构成音程 第十四讲三和弦与七和弦 第十五讲原位和弦与转位和弦

第十六讲怎样识别和构成和弦 第二学期内容(36学时) 第十七讲调及调的五度循环 第十八讲大调式与小调式 第十九讲五声调式与七声调式 第二十讲如何确定调与调式 第二十一讲调式的多样性及其表现作用 第二十二讲调式中的音程 第二十三讲不协和音程的解决 第二十四讲音程的表现作用 第二十五讲调式中的和弦 第二十六讲和弦的实际应用 第二十七讲调式变音 第二十八讲半音音节 第二十九讲调关系 第三十讲转调 第三十一讲怎样识别转调和调式变音 第三十二讲移调 第三十三讲移调的实际应用 第三十四讲装饰音 七、实践学习环节要求 1、需要示范的谱例,应更多地让学生参与范唱范畴,提高学生的表

《视唱练耳》课程标准

《视唱练耳》课程标准 开设学期:1、2、3 总学时:180课时(12学分) 编制人: 审核人: 一、课程定位 (一)课程性质 视唱练耳是一门技能型专业基础必修课程。是音乐表演专业学生的重要课程之一,为专业表演起到必要的辅助作用。以班级授课为主。 (二)课程作用 通过学习,能够系统地掌握音准、节拍、节奏,提高听觉能力、识谱能力以及对音乐作品的理解能力;培养和建立正确的音乐感和良好的音乐记忆力,积累和丰富音乐语汇。为器乐演奏、声乐演唱、和音乐创作提供了重要保障;同时为和声学、歌曲写作等理论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理念与设计思路 (一)课程理念 本课程始终坚持以“学以致用”为理念,采用分级式教学,从而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需求,为教学的顺利进行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设计思路 本课程设计思路是通过视唱与听记相结合的方式,培养和建立正确的音乐感觉和良好的音乐记忆力,并适当渗透具有代表性的山西民歌的视唱训练等,为艺术实践打下必备的基础。 三、课程目标 (一)素质目标 学生应掌握基本乐理、以及对各个音乐表现要素的熟练掌握,如速度、力度、音色、风格、结构以及织体等,从而在实践过程中能够运用所学技能对自身专业的提高起到必要的素质基础。提高学生对本土地域特色音乐文化的艺术修养。

(二)知识目标 1、要求学生系统地掌握视唱中音准、节奏、等音乐表现要素。 2、要求学生系统地掌握听记中单音、音程、和弦、节奏、旋律等各项训练内容。 (三)能力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应达到三升三降的乐谱视唱要求,并能掌握旋律音程、和声音程、和弦、基本二拍与三拍的节奏、一升一降的旋律听辨及听记能力。 2、通过教学,提高学生感受音乐、理解音乐的能力。 3、通过教学,能够将音乐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演唱、演奏中,提高学生的视唱、视奏能力,以及准确表达艺术作品的演绎能力。 四、课程内容

乐理与视唱练耳课程教学大纲

乐理与视唱练耳课程教学大纲 一、教学大纲说明 (一)课程的地位、作用和任务 基本乐理是一门音乐专业的基础课、必修课,是敲开音乐之门的第一把钥匙。是音乐理论科目中第一门系统讲授音乐理论基础知识的课程。无论是学习作曲、音乐学、演唱、演奏、音乐教育或者是舞蹈专业所不可缺少的一门课程。总之,凡学音乐或与音乐有关的专业,都必须学习基本乐理。 视唱练耳可以有效地帮助提升学生的识谱能力以及听觉系统对音乐的敏感度。 (二)课程教学的目的和要求 乐理是第一门音乐理论基础知识的课程,为以后的其它专业学习奠定基础; 视唱即看谱会唱旋律,通过唱来分析调性、调式、乐句、结构等音乐要素; 练耳即训练音乐听觉,其中包括音高、节奏、音程、和弦、旋律等音乐要素。 (三)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 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和奥尔夫教学法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说、唱、动、听、写、创等方式进行学习和练习,并采用小组合作表演的手段进行作业表演. (四)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 要学好其它专业(学习作曲、音乐学、演唱、演奏、音乐教育或者是舞蹈专业)必须学好基本乐理。 先修课程:基础乐理、视唱练耳。 后续课程:声乐、钢琴。

(五)教材与教学参考书 基本教材:《乐理与视唱练耳》,周娜,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参考教材:《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与实践出版社》,李坦娜 2011.9 二、课程的教学内容、重点和难点 教学内容: (一)乐理 1.乐音体系; 2.音程; 3.和弦; 4.节奏与节拍 重点:了解各个知识点的基本概念。 难点:能解各类题型。 教学内容: (二)视唱 1.认识五线谱和简谱 2.能唱准节奏和基本音音高 重点:视谱(五线谱)演唱。 难点:节奏和音高的把握。 教学内容: (三)练耳 1.节奏 2.单音 3.音程 4.和弦 5.旋律 重难点:能听记以上内容。

《乐理与视唱练耳》课程教学大纲

《乐理与视唱练耳》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信息 二、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目标: 1、在熟练掌握音乐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理解与感受音乐。 2、明确乐理知识中概念性知识、易混淆知识、重难点逐一击破。 3、将乐理知识与钢琴课程学习紧密结合,理论联系实际,为钢琴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4、通过对乐理基础知识的掌握,训练学生音准、节奏、情感的把握。将视唱能力贯穿于儿歌演唱中。 5、在学习过程中,注意作为新时期幼儿教育工作者的优秀素质的培养,塑造自身的双重能力的意识。

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表

三、教学内容与预期学习成效

四、教学目标达成度评价 以上教学目标均通过课堂技能训练、课堂练习、课后作业、课堂提问、随堂考核进行考评。 五、成绩评定 课程成绩包括3个部分,分别为平时出勤、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具体要求及成绩评定方法如下: 1.平时出勤。平时出勤采用“只扣分,不加分”的方法计算成绩,无故旷课一次,将在总评成绩中扣除2分。无故缺勤5次者,取消本门课程的考核资格。 2.平时考试。平时考试采用评委老师现场打分。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30%。 3.期末考试。期末考试采用评委老师现场打分。期末成绩占总成绩的70%。 六、课程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 建议教材 [1]《基本乐理》廖洪立李亚伟主编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15 06. [2]《视唱练耳》李亚伟廖洪立主编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15 08. 2. 主要参考书 [1] 《基本乐理教程》郭英编著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05. [2] 《基本乐理与音乐常识》俞子正郑世连主编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09.

《乐理与视唱练耳》教学大纲

《乐理与视唱练耳》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地位、性质和任务 《乐理与视唱练耳》是中等职业学校幼儿教育专业必修课。通过教学,指导学生全面研究学习音乐基本理论,对学生进行视唱技能、音乐听觉及音乐素质的全面训练。通过乐理视唱练耳的学习,使音乐学习的各个相关方面相关联而最终综合成为一个完整的整体,学生建立起最终的音乐概念之间的联系,并具备一定的学前教学能力,使之成长为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幼儿教师。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1、通过基本乐理的教学,使学生熟练掌握音乐表现的各种基本要素,理论知识经常联系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乐理应用能力,为和声、作品分析、、歌曲表达等及为其他各门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通过对学生进行系统的视唱练耳训练,提高学生的“音乐感知力”和“音乐鉴赏力”。 3、学习中不但加强音乐知识和技能训练,同时要加强学生的“师能”培养训练。三、本教材共分16个单元,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音乐》及欣赏每周4课时;第二部分乐理、视唱练耳,每周2课时。共授220课时左右,两年完成 四、教学内容: 第一单元 教学要求: 学生掌握音的性质、音级、音名、唱名、记谱法(谱号、谱表、变音)等相关理论知识,了解泛音和和各种律制,掌握高音谱表简单音符和简单节奏的视唱。教学内容: 乐理:

1、音的产生、五线谙 2、音名与唱名 3、音的分组 4、半音与全音 5、基本音级与音级结构 视唱练耳: 1、自然大、小调音阶 2、听觉训练:大小二度音程 3、节奏训练(模仿) 1 第二单元 教学要求: 掌握增长音值的记号和低音谱表简单音符和简单节奏的视唱。 教学内容: 乐理: 1、音符。 2、休止符。 3、音符与休止符的写法 视唱练耳: 1、视唱:全音符及二、四、八分音符的组合 2、听觉训练:大、小三度音程 3、节奏训练(模仿) 第三单元 教学要求:

《视唱练耳》课程教学大纲

《视唱练耳》课程教学大纲 一、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视唱练耳 英文名称:Solfeggio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基础课,本科 总学时:64 学分:4 理论学时:64 实验学时: 实践学时:指导自学学时: 适用专业:音乐学(音乐治疗)适用层次:本科 先修课程:基本乐理 承担院部:人文学院学科组:音乐学 二、课程介绍 (一)课程目标及地位 课程概述包括如下内容: 1.该课程设置的主要目的 该课程对唱、奏等专业技能表现有基础性作用,也对理论课程素质的培养有辅助作用。通过视唱练耳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掌握和了解视唱练耳的基本概念和理论,能运用视唱练耳知识更好的反作用于声乐、钢琴课程、以达到节奏准确、改善乐感的目的。并能在就业工作中能简单的听记旋律,整理乐谱,准确演唱专业曲目。有效地指导学生的学习活动,从而达到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目的。 2.该课程在整个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 该课程是音乐治疗必修专业基础课程之一,集技术与理论于一体,培养发展学生分析和视谱能力、综合感知力、记忆力、表现力与审美力,同时积累丰富的音乐语汇,是学习其他专业技能与理论课程的桥梁,是专业核心课程之一。 3.该课程在专业学习目标中的作用以及该课程与前后课程的联系。 本课程在第一学期开设,在巩固深化本课程的同时,与《钢琴》、《声乐》、《基本乐理》等其他专业课程的学习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并为后续开色的《合唱指挥》、《即兴伴奏》、《歌曲

写作》、《打击乐》等其他相关音乐理论课程与技能课程打下基础。 4.该课程教学目标 知识:准确辨认、掌握谱表、调性分句、音值组合等基本理论。 能力:以培养发展音乐听觉能力为中心,系统培养学生应用听觉来分析识别、处理音乐信息的能力。 素质:逐渐培养学生正确理解与准确表达音乐的音响。 (二)教学基本要求 课程教学所需达到的要求以及学生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所要达到的知识和能力水平。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达到的知识水平和应具备的能力,从课程的角度进行总括性描述,分思想道德与职业素质目标、知识目标与技能目标撰写。 音乐治疗专业学生通过学习本课程掌握基本视唱能力、听记能力,能看谱对音乐治疗来访者做简单视唱,对来访者所需歌曲做基本听记。是这门课程的基础作用。通过良好的音乐素养展现也给与来访者良好的信任感,以促进治疗师和来访者建立信任感。 知识目标主要是引导学生,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启发学生积极参与唱与听的活动中。本课程主要用讲授法、启发法、练习法。 技能目标是音乐治疗学生通过视唱练耳课程的学习掌握 1)专业能力:通过视唱、听记和听觉分析这三个环节的基础训练,使学生能够系统地发展和提高对音乐的敏锐反映能力、分辨能力、记忆能力及快速读谱、准确演唱的视唱能力,以便准确、充分、深刻表现音乐作品的内涵,达到提高音乐修养的目的,为专业学习与成才打好基础。2)方法能力:视唱练耳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从事音乐实践活动的能力,为音乐实践服务。将音乐情感的培养与视唱练耳的教学相联系,能够取到良好的效果,也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音乐综合能力。 (三)课程的重点和难点 本课程的讲授一般安排在第一、二学期,本课程重点是对调性整体把握及重点音程关系的把握。练耳在于对易混节奏、旋律的听辨。掌握基本的五线谱视唱能力和听记能力;培养学生看谱视唱听记的能力;难点是掌握听记技巧。内容章节之间及内部安排遵循由简到繁,注重前后比较、衔接、易混、易错音高与节奏等的交叉重复。 (四)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 《视唱练耳》教学以集体授课教学法为主,在教学中要多开展互动式的教学活动。在加强基础训练的同时,采用多种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学会视唱练耳的基础内容,如果自学拓展自己的学习能力。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共同教学目标,完成共同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策略、方式与手段。根据音乐治疗专业需求,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