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病从肝论治

合集下载

(精)瘙痒性皮肤病从肝论治

(精)瘙痒性皮肤病从肝论治

g,宣木瓜1
2 g,胡黄连9 g。水煎服,日1荆。药
敷。证属热毒蕴结,气营两燔。治宜清热凉血解毒、
轻度脂肪肝。上方去胡黄连.加山楂l

进24剂.患者临床症状消失,肝功能( 疏邪透表。方药:金银花1
mm/h.WBC 8.9×109/L,
AFP(一);肝脏B超示肝右叶第六肋问锁骨中线外
侧及第四肋间锁骨中线内侧分别可见5.2 cm×
4.8 cm、5.O cm×3.9 cm大小低回声光团,分布不
呆腹胀。恶心厌油.小便黄,查肝功能:AI。T

57U/L,7一GT 62 U/L。肝B超示中度脂肪肝。查
均匀.边界不规则而模糊,未见液平。诊为肝内感染。 在某医院住院治疗1个月.曾用头孢类,喹诺酮类抗 生素治疗.效罘欠佳,高热持续不退.肝功能亦无改
风止痒,佐以凉血除湿。处方:柴胡15 g,防风1 蝉蜕1
l 2 5 5 g,
年余,稍有搔抓.即渗血水,局部肿胀.伴有黄白带
下.西医检查霉菌(
),经抗过敏治疗,瘙痒仍不止,
检查外阴局部潮红,浸渍.轻度肥厚。诊断:湿疹。治
宜清热利湿止瘁。处方:龙胆草、生栀子、生地黄、泽
泻、黄柏、革薜、黄芩各lo g.车前子、六一散(包)各
[关键词]尹常健;感染性肝病;脂肪肝;肝硬化;乙型 肝炎相关性肾炎 [中圈分类号]R259.75
解。肝为藏血之脏.毒邪郁于血分.血热互结.因此于 方中加入牡丹皮、赤芍等清营泄热凉血之荆.以增强
[文献标识码]B
0438
解毒之力。配以龙胆草、夏枯草、败酱草、马齿苋清肝
泻火.消痈散结;柴胡、黄芩疏解少阳部热.调畅气
[文章编号]0257 358x(2001)f)7
02

中医如何运用五行理论治疗肝病

中医如何运用五行理论治疗肝病

中医如何运用五行理论治疗肝病在中医的理论体系中,五行学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五行即木、火、土、金、水,它们之间存在着相生相克的关系,并且与人体的五脏六腑相对应。

肝在五行中属木,中医运用五行理论来治疗肝病,有着独特的思路和方法。

五行相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五行相克,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这种相生相克的关系维持着人体的生理平衡。

当肝脏出现问题时,往往会影响到五行的平衡。

从五行相生的角度来看,如果肝木虚弱,可能会影响到心(火)的功能。

因为肝藏血,心主血,肝血不足可能导致心血亏虚。

此时,治疗肝病不仅要养肝,还可能需要补心血,以增强相生之力,促进肝的恢复。

中医常用的方剂如四物汤,既可以养血补肝,又能通过养血来养心。

在五行相克的关系中,木克土,如果肝气郁结或肝火过旺,就可能会克制脾土,导致脾胃功能失调。

患者可能会出现食欲不振、腹胀、腹泻等症状。

治疗时,一方面要疏肝理气、清泻肝火,另一方面要健脾和胃。

常用的药物有柴胡、白芍、枳实等疏肝之品,以及白术、茯苓、山药等健脾之药。

中医还会根据季节的变化来调整治疗肝病的策略。

春季属木,与肝相应,是肝气升发的季节。

此时,如果患有肝病,应顺应肝气升发的特点,采用疏肝、柔肝等方法进行调理。

但如果肝气升发太过,出现头晕、头痛、急躁易怒等症状,则需要平肝潜阳。

在诊断肝病时,中医会通过望、闻、问、切四诊来收集患者的症状和体征。

望诊方面,观察患者的面色、神态、舌苔等。

如果患者面色发青,或者舌边尖红,可能提示有肝郁气滞或肝火上炎的情况。

闻诊中,听患者的声音、呼吸等,如患者声音高亢、急躁,也可能与肝火有关。

问诊时,详细询问患者的情绪、饮食、睡眠、二便等情况。

比如,患者经常情绪抑郁、胸胁胀痛,可能是肝气郁结;若口苦、咽干、目眩,则可能是肝胆有热。

切诊主要是通过触摸脉象,弦脉往往提示肝病。

针对不同的肝病类型,中医的治疗方法也有所不同。

肝郁气滞型肝病,患者常表现为情绪抑郁、胸胁胀痛、嗳气等。

胡兰贵运用逍狗归芪汤治疗肝郁血虚型尪痹

胡兰贵运用逍狗归芪汤治疗肝郁血虚型尪痹

3 4 0 2・
光明 中医2 0 1 6年 1 2月 第 3 1卷 第 2 3期
C J G M C M D e c e mb e r 2 0 1 6 . V o l 3 1 . 2 3
胡 兰 贵 运 用 逍 狗 归 芪 汤 治 疗 肝 郁 血 虚 型 旭 痹
张昭 夫 胡 兰贵 杨红艳 摘要: 赶痹与现代医学中类风湿性关节炎相应, 是属于世界范围内的疑难病。由于病程长, 致残率高, 极大的影响到了患者的
现, 临证 需 多 采 用 一 元 论 去 综 合 分 析 病 机 , 突 出 主 要
症状 , 但是在 疾病 后期 , 症状 错综 复杂 , 在 性 质 上 会 相互矛 盾 , 此 时 一 定 要 将 脉 作 为 决 定 根 本 病 机 的
关 键 。 2 临 床 经 验
临床 中肝郁 血 虚 型旭痹 的 患者多 见小 关节 对 称性 肿胀 、 疼痛 、 晨僵 , 甚 至变 形 , 严 重 影 响生 活 质 量 ; 本 病
病情 与气 候 的改变 相 关 , 并 且 以情 绪 异 常 和脉 弦 细 为
主要 特点 。胡 教授 认 为此 时运用 逍 狗归 芪汤加 减 治疗 本病 是具 有较 大优 势 的 , 尤 其 是 在 延 缓 病情 和 缓解 疼 痛方 面 。
逍狗 归芪 汤是 指逍 遥散 、 当归补 血 汤 、 小 建 中 汤 的
疗肝郁血虚 型旭 痹经验。
关键词: 胡兰贵; 旭痹; 肝郁血虚; 逍狗归芪汤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3 — 8 9 1 4 . 2 01 6. 2 3 . 01 1 文章编号 : 1 0 0 3 — 8 91 4( 2 0 1 6) 一 2 3 — 3 4 0 2 — 0 2

从肝论治黄褐斑的临床体悟

从肝论治黄褐斑的临床体悟
曰 :“气血冲和,百病不生,一有佛郁 , 诸病上焉”。此类黄
黄褐斑在中医里属于“蝴蝶斑、面尘、黧黑斑”范畴, 褐斑主要呈黄褐色,多分布于颧、鼻、唇周,为肝的疏泄功 如《灵枢 . 经脉》[2] 中“肝足厥阴之脉……是动则病…… 能失常,疏泄不及而致气机瘀滞所致,常表现为情志抑郁, 面尘脱色。”陈实功在《外科正宗》[3] 中云 :“黧黑斑,起初 胸胁或少腹胀满窜痛,善太息,或见咽部异物感,或有胁下
结,血行瘀阻,或肝疏泄失常,津液输布代谢障碍,或肝郁 有痛经。舌质暗有瘀斑 , 脉弦涩。治以疏肝为主 , 活血化
化火,灼伤阴血,均可使皮肤得不到气血津液的濡养,而生 成黄褐班。如《医宗金鉴 . 卷六十三》[5] 云:“黧黑斑……
由忧思抑郁,血弱不华,火燥结滞而生于面上,妇女多有 之。”“黧黑如尘久始暗,原于忧思恼怒成。”《外科大成》[6] 记载“黧黑斑……多生女子,疑事不决所致”。《普济方》[7]
纳呆,胸协痞满,肢体困倦乏力,情绪抑郁或烦躁,舌体淡 液,则小便黄、大便干,肝火上扰心神,则烦躁易怒,夜寐不
胖边有齿痕,苔白腻,脉细弱或濡。治宜疏肝健脾为主,辅 安,同时热郁久灼伤血分,面部失于荣养,形成黄褐斑,治
以理气化湿以祛斑。
以清肝泻火,理气活血祛瘀,遂以丹栀逍遥散为基础方加
瘀为要。 2.3 肝郁化火型,宜清肝泻火
清代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 . 郁》[4] 云 :“郁则气滞、 气滞久必化热 , 热郁则津液耗而不流 , 升降之机失度 , 初 伤气分 , 久延血分”。此证可伴有口苦心烦,暴躁易怒的特
直接指出:“面尘脱色,是主肝。”
点,女子月经色红,易先期,舌苔薄黄,脉弦 , 治以清肝为
可能与黄褐斑的发生有密切相关。现代医学多采用维生 了有力依据。
素制剂、褪黑剂及激光等多种治疗手段,但对于黄褐斑仍 2 从肝论治黄褐斑分型及治疗原则

_傅青主女科_从肝论治妇科疾病特色探讨_张玲

_傅青主女科_从肝论治妇科疾病特色探讨_张玲

基金项目:山西省卫生厅中医管理局“十五”规划重大基础研究项目课题(晋卫中医2005第5号)作者简介:张玲,女,1971年10月生,主治医师,山西省中医药研究院(太原 030012)。

《傅青主女科》从肝论治妇科疾病特色探讨张 玲关键词:傅山;傅青主女科;治肝法;妇科疾病中图分类号:R 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156(2007)03-0045-02 傅山,字青主,山西太原阳曲人。

生活于明万历三十五年至清康熙二十三年(公元1607-1684年)间,是我国明末清初的著名医学家。

《傅青主女科》(简称《女科》)是其代表著作。

他的立论和用方与其他医家多有不同。

在妇科病的辨治上独树一帜。

现就《女科》从肝论治特色探讨如下。

1 疏肝解郁法1.1 青带:傅青主认为,“肝之性既违,则肝之气必逆,气欲上升,而湿欲下降,两相牵制,以停住于中焦之间,而走于带脉。

”治法宜疏肝解郁,清热利湿。

方用加减逍遥散。

方中用逍遥散疏肝解郁;茵陈、栀子清热利湿。

郁解湿热清,则青带去。

1.2 郁结血崩:傅山认为,以“盖肝之性急,气结则其急更甚,更急则血不能藏。

故崩不免也。

”肝气的正常疏泄,对于保证肝藏血极为重要。

所以不仅要开郁而且要平肝。

因为仅开郁而不知平肝,则肝气大开,肝火更炽,而血不能止。

方用平肝开郁止血汤。

方中柴胡疏肝解郁;白芍平肝;丹皮、生地、当归等清热止血。

标本同治,郁结解而血崩止。

1.3 经水先后无定期:傅山认为,“人以为气血之虚也,谁知是肝气之郁结乎!夫经水出诸肾,而肝为肾之子,肝郁则肾郁矣;肾郁而气必不宣,前后之或断或续。

”故其治疗疏肝之郁以求治本。

方用定经汤。

方中用柴胡、白芍、荆芥穗疏肝解郁;当归、熟地、山药等补肝肾之精,使肝肾之气舒而精通,肝肾之精旺而水利,则经来如常。

1.4 年未老经水断:傅山认为,此为心肝脾之气郁。

气郁使肾气不宣,经水不行。

他认为,虽肾水充足之本原不在于心肝脾,但肾水的化生确与心肝脾有关。

贾跃进从肝论治不寐经验

贾跃进从肝论治不寐经验

型不寐具体表现 为 在 肝 郁 症 状 的 基 础 上 出 现 口 干 苦,
清热养血.因其 脾 虚,栀 子 减 量;肝 郁 易 致 脾 虚 不 运,
喜凉饮,头面油 腻,大 便 不 畅,苔 黄 腻 等 症 状. 贾 师 常
故投以较大量白术、茯苓以防木旺乘土,同时使气血生
选柴 芩 温 胆 汤,其 中 小 柴 胡 汤 和 解 少 阳,运 转 枢 机,兼
体表现有入睡困难,烘热汗出,急躁易怒,舌红脉 弦 等.
不成形,小便正常,舌有齿痕,脉沉弦.既往史:
2016 年
贾师临证 常 投 丹 栀 逍 遥 散 加 减,其 指 征 为 患 者 年 龄 较
行子宫切除术.西医诊断:失眠障碍.中医诊断:不寐,
大,起病较缓,兼见气 血 不 足 之 症.丹 栀 逍 遥 散 可 疏 肝
肝郁化火证.治疗予以丹栀逍遥散加减.组成:牡丹皮
健脾,清热养血,另常与香附、合欢皮、玫瑰花、首乌藤等
12g,栀子8g,当归10g,白芍15g,麸炒白术20g,茯苓
配合使用,加强其疏肝安神之功,若脾胃虚弱较著则易
栀子为知母,加大白术、茯苓等药物剂量,以麦芽佐之.
30g,香附 10g,柴胡 10g,合欢皮 20g,远志 10g,麸炒
压抑等;躯 体 症 状 多,如 胸 胁 苦 满,头、少 腹、乳 房 或 全
20g,龙骨 30g(先煎),服法同前.2019 年 10 月 24 日
卫运行失常,致 阴 阳 不 交 而 为 枢 机 不 利 型 不 寐.该 型
身胀 痛 等;自 觉 症 状 多,如 不 思 饮 食,对 温 度 变 化 敏 感
骨以重镇安神、敛汗,首乌藤以养心安神.三诊时诸症
悉除,故守上方巩固疗效.
CH
I

从肝论治女性失眠

从肝论治女性失眠

从肝论治女性失眠标签:失眠;女性;辨证论治;肝失眠,临床以不易入睡,睡后易醒,醒后不能再寐,时寐时醒,或彻夜不寐为其证候特点,并常伴有日间精神不振,反应迟钝,体倦乏力,甚则心烦懊,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及工作、学习和生活。

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失眠人群也逐步扩大。

笔者现主要根据女性生理特点,探讨从肝论治女性失眠。

1 肝生理功能与睡眠关系1.1 肝主藏血“肝藏血”,是指肝具有贮藏血液和调节血量的功能。

唐·王冰注《素问》说:“肝藏血,心行之,人动则血运行诸经,人静则血归于肝脏。

何者?肝主血海故也。

”而张璐还提出肝不仅藏血,而且能够生血,《张氏医通》说:“气不耗,归精于肾而为精。

精不泄,归精于肝而化诸血。

”《灵枢·本神》曰:“肝藏血,血舍魂。

”魂和神一样,都是以血为其物质基础的,心由于主血,故藏神;肝藏血,故藏魂。

《血证论》云:“肝藏魂,人寤则魂游于目,寐则返于肝。

”可见,肝与睡眠具有密切的关系,这主要是因为肝藏血的功能。

肝本身储藏一定量的血液,故魂才有所居;肝脏通过调节血量,将多余的血液上输于心,则心有所养,神有所居,如此人才有正常的睡眠。

此外,“肝体阴而用阳”,肝主藏血是肝主疏泄功能的物质基础,而肝主疏泄是肝主藏血功能的体现,只有肝的藏血功能正常,疏泄功能才能正常发挥,否则肝的疏泄功能会受到影响。

1.2 肝主疏泄《灵枢·口问》云:“阳气尽,阴气盛,则目瞑;阴气尽,而阳气盛,则寤矣。

”正常的睡眠与阴阳的动态平衡密切相关。

关于失眠病机,正如《温病条辨》所言“阳入于阴则寐,阳出于阴则寤”,说明各种原因所致阳不入阴是失眠之病机。

生理情况下,脏腑阴阳的相互顺接以气血平和为基础,并依赖气机之升降运动来实现,这也是”肝主疏泄”功能的一个体现。

肝主疏泄,调畅全身的气机及血液运行。

肝疏泄功能正常,则气的升降出入有序,脾胃气机调畅,运化自如,气血和调,阴阳平衡,才能使人的心境平和,神魂安定。

从肝论治消渴(糖尿病)的理论探讨

从肝论治消渴(糖尿病)的理论探讨

从肝论治消渴(糖尿病)的理论探讨从肝论治消渴(糖尿病)的理论探讨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1999年第4期第5卷作者:王智明魏子孝单位:王智明(湖北省襄樊市中医院襄樊441000);魏子孝指导(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北京100091)关键词:消渴病;肝;理论探讨糖尿病是内分泌代谢疾病,是多因子病,属中医“消渴”范畴。

中医现已突破了传统的三消分治及以肾为中心脏腑的论治框架,提出了许多新论。

笔者认为从肝论治消渴更能提高疗效,经研究而提出“以肝为中心调控脏腑气血津液”辨治消渴之论,以供同道参考。

1 以肝为中心辨治消渴的生理病理基础1.1 肝的生理与脏腑气血的关系肝主疏泄,调畅气机,助脏腑气化,疏泄情志,藏血,调节气血津液的代谢。

肝在结构上与他脏相连,肝脉上肺,挟胃连心,在功能上还具有他脏的部分功能。

《血证论》说:“木之性主于疏泄,食气入胃,全赖肝木之气以疏泄之,则水谷乃化。

”说明肝具有脾胃的部分功能。

《内经》中“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绝”,说明肝具有肾的部分功能,此外肝肾同源,助肺主治节等都说明肝与其他脏腑组织关系密切。

清.周学海《读医随笔》说:“凡脏腑十二经之气化,皆必藉肝胆之气化以鼓舞之……。

”可见肝为气化之本。

1.2 肝的病理与脏腑气血津液的关系肝病广泛,古人云:“肝为万病之贼。

”如肝火、肝风、肝阳等。

肝病极易影响他脏:如肝郁伤脾,肝火刑金,肝郁血瘀等。

反之,其他脏腑病变也可影响及肝。

如戴元礼《证治要决.伤食门》说:“人之饮食由咽而入肝,由肝而入脾,由脾而入胃,过食伤肝……。

”综上所述,肝在生理功能及组织结构上与其他脏腑组织气血津液密切相联;肝为气化之本,在病理上对其他脏腑组织气血津液有广泛的影响;“肝为万病之贼”,而消渴病就是一个涉及全身各脏腑组织的疾病。

因此,“以肝为中心调控脏腑气血津液”论治消渴,有其病理生理基础。

2 以肝为中心辨治消渴病因病机研究2.1 从肝论治消渴病源流2.1.1 源出于《内经》《灵枢.本脏》说:“肝脆则善病消瘅易伤”,即言消渴与肝相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辑版word
亚健康与肝脏的关系
亚健康状态与疲劳、精神情志异常和睡眠障碍是其最突出的症状,而中医肝脏与这
些症状都有密切联系。
肝脏现眼睛的关系?

肝开窍于目:《灵枢·脉度篇》日:“肝通气于目,肝和则目能辨五色点。”如肝
血不足,则有视物模糊、夜盲等;如肝火上炎,则目赤肿痛等。
眼睛经常发花、眼角干涩、看不清东西,除了视力下降引起的问题,也可是肝脏
功能衰弱的先兆。肝和眼睛有密切关系,养肝保护眼睛,肝养好了,眼睛自然好
使!
肝脏与便秘的关系?
肝主疏泄:肝脏有疏通、畅达、宣泄的功能,
如肝气郁抑,气机不畅,则气滞血淤,

对大肠传送糟粕的运动有着较大的影响,容易引起便秘。
肝脏与睡眠的关系?
《类证治裁·不寐》谓:“阴气自静而之动,则寐;不寐者,病在阳不交阴也。”
《医林改错》中说:“夜不安者,将卧则起……此血府血瘀也”,“血瘀日久,血
不行则心失所养,亦致失眠。”中医认为血是睡眠等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血虚
血瘀都可引起失眠,而血虚血瘀均与肝有关,很多失眠是由肝气不足或肝阳上亢
等肝脏的问题引起的,因此,调理肝脏对治疗失眠尤其重要。
肝脏与头发的关系?
中医五脏学说认为:肝主疏泄、肝主藏血,具有调畅全身气机和血液的运行作用。
因肝主藏血、肾主藏精,“精血本同源”故肝血不足发何生矣!所以头发、指甲的
健康也不能轻忽,它们跟肝脏的新陈代谢、人体的时间记录都有绝对关系,是反
编辑版word

应肝脏化学系统的重要指标,肝脏化学一乱掉,体质就会跟着乱,事实上皮肤病、
疲劳、免疫系统衰弱等问题产生,都跟肝脏化学有关。
肝脏与疲劳的关系?

《素问·六节藏象论》曰:“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其华在爪,其充在筋”。
说明筋的功能受肝的调节。其实肝尚可通过脏腑气血等多个途径,影响疲劳感的
产生和调节疲劳程度的轻重。肝失疏泄必然导致气血运行失常,脏腑、筋脉失养,
从而产生疲劳。同时,肝病及他脏也能引起疲劳等症状。

肝与脾的关系?
根据中医治未病的理论思想,提出“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
肝与脾主要是疏泄与运化,生血与藏血的关系。脾的运化有赖于肝气的调达,
而肝的疏泄、藏血,又需脾胃化生精微来供养。若脾失健运,生血乏源,可致肝
血不足,若肝气郁结,疏泄失职,影响脾胃升降,运化失司,引起消化功能下降,
食欲不振,可致“肝脾不和”;若脾胃湿热,上蒸肝胆,使肝胆疏泄不利,可以
引起黄疸。由此可见肝病可传脾,脾病可及肝,它们是互相影响的。
肝与心的关系?
心主神志、心主血脉,肝主疏泄,二者关系密切。《明医杂著·医论》曰:“肝气
通则心气和,肝气滞则心气乏。”肝气郁滞是肝失疏泄的后果,肝气郁滞可导致
心气乏,即肝可对心的功能产生多方面影响。心主血脉,心是血液运行的动力,
一方面,肝藏血有助于心主血;另一方面,肝的疏泄作用可以促进气血运行,也
是心主血脉的重要保障,若肝郁气滞,血行瘀阻也可导致心不行血而出现疲劳。
从而引起心脏病、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疾病。
编辑版word

肝与肾的关系?
《临证指南医案》中说:“盖肝主筋,肝伤则四肢不为人用,肾藏精,精血相
生,精虚则不能灌溉诸末,血虚则不能营养筋骨。”阐述了肝肾在痿证发病中的
重要作用,痿证的早期主要表现也是疲劳,说明疲劳与肾有关。若耗伤肝气、肾
气,从而容易引起骨质疏松、糖尿病、肾衰竭、不孕不育等疾病,严重的还会影
响下一代。
肝病及肺
《医碥·五脏生克》说:“气有降则有升,无降则无升,纯降则无升。何则?浊
阴从肺右降,则胸中旷若太虚,无有窒塞,清阳则以从肝左升,是谓有降有升。”
气的生成要依赖肺的呼吸运动来完成,而肺要保持正常的呼吸,则又依赖气机的
调畅。肝可调畅气机,肝失疏泄无疑会对肺的主气功能产生影响,进而导致疲劳。
出现干咳或咳嗽、咳痰血等木火刑金的症状,还易导致牛皮癣等各种皮肤病。
肝与胆的关系?
《素问·灵兰秘典论》说:“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胆者,中正之官,决
断出焉。”
《类经·藏象类》说:“胆附于肝,相为表里。肝气虽强,非胆不断。肝胆相济,
勇敢乃成。”主要表现在同司疏泄、共主勇怯等方面。同司疏泄:肝主疏泄,分
泌胆汁;胆附于肝,藏泄胆汁。两者协调合作,使胆汁疏利到肠道,以帮助脾胃
消化食物。肝气疏泄正常,促进胆汁的分泌和排泄,而胆汁排泄无阻,又有利于
肝气疏泄功能的正常发挥。

肝脏需要血液来滋养
现代医学则更为看重肝脏与健康乃至生命的关系,医学专家将肝脏誉为人体内的“化工
编辑版word

厂”,三餐吃下的营养物质都须经过它的代谢处理,将其转变成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脂
类和糖原,供给全身器官需要。如果肝脏出了问题,将累及全身甚至威胁生命。

晚上9点到凌晨3点是养肝护胆的最佳时间,肝脏能享受到更多的血液浇灌,加

上身体处于休息状态,肝脏的负担最轻,故高品质的睡眠护肝功效显着。反之,
睡眠质量差,尤其睡眠障碍,容易累及肝功能。子时(晚上11点到凌晨1点),
这4个小时也是骨髓造血的时间,流经肝脏的血液最多,有利于肝功能修复。换
言之,你要把握好午睡与夜间睡眠,尤其是夜间睡眠,最好晚10点前上床,保
证11点左右睡熟,为肝功能的修复作好铺垫。

(此文档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文档可自行编辑修改内容,
供参考,感谢您的配合和支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