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学)6淋巴器官和淋巴细胞运输

合集下载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淋巴系统:免疫循环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淋巴系统:免疫循环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淋巴系统:免疫循环在我们神奇的身体内,有一个复杂而精妙的物质运输网络,其中淋巴系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淋巴系统不仅参与了体内物质的运输,更在免疫防御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形成了独特的免疫循环。

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淋巴系统的构成。

淋巴系统由淋巴管、淋巴器官和淋巴组织组成。

淋巴管就像是一条条蜿蜒的小溪流,它们遍布全身,收集和运输组织液。

组织液中含有各种营养物质、代谢废物以及细胞产生的分泌物等。

当组织液进入淋巴管后,就变成了淋巴液。

淋巴液在淋巴管中缓慢流动,而推动淋巴液流动的动力主要来自于淋巴管周围肌肉的收缩、呼吸运动以及相邻动脉的搏动。

在淋巴管的行程中,还分布着许多淋巴结。

淋巴结就像是一个个小小的检查站,对淋巴液进行过滤和净化。

说到淋巴器官,胸腺、脾脏和骨髓是其中的重要成员。

胸腺是 T 淋巴细胞发育和成熟的场所。

T 淋巴细胞在免疫反应中起着关键的调节和攻击作用。

脾脏则像是一个大型的过滤器,能够清除血液中的病原体、衰老的红细胞和血小板等。

骨髓不仅是造血器官,也是各类免疫细胞的发源地。

淋巴组织广泛分布于身体的各个部位,比如消化道、呼吸道黏膜固有层中的淋巴小结。

这些淋巴组织时刻监控着外界入侵的病原体。

那么,淋巴系统是如何参与免疫循环的呢?当病原体侵入人体时,首先会被附近的淋巴组织所察觉。

这些淋巴组织会迅速启动免疫反应,激活免疫细胞。

免疫细胞包括淋巴细胞、巨噬细胞等。

淋巴细胞又分为 T 淋巴细胞和 B 淋巴细胞。

B 淋巴细胞在受到抗原刺激后,会迅速增殖分化为浆细胞。

浆细胞能够产生特异性的抗体,这些抗体就像是精确制导的导弹,能够与病原体结合,使其失去活性或者被其他免疫细胞清除。

T 淋巴细胞则分为不同的亚群,发挥着不同的功能。

辅助性 T 细胞能够帮助 B 细胞和其他免疫细胞更好地发挥作用;细胞毒性 T 细胞则能够直接杀伤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

巨噬细胞就像是身体内的“清道夫”,它们能够吞噬和消化病原体,并将病原体的抗原信息提呈给 T 淋巴细胞,从而启动更加有效的免疫反应。

淋巴系统知识点总结

淋巴系统知识点总结

淋巴系统知识点总结淋巴系统是人体内非常重要的一个系统,它包括淋巴管、淋巴器官和淋巴组织等多个部分,不仅在免疫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还在维持体内液体平衡、营养吸收、废物排泄等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

本文将对淋巴系统的相关知识进行总结,希望能够为读者对淋巴系统的理解提供帮助。

一、淋巴系统的组成1. 淋巴管淋巴管是淋巴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它们负责将淋巴液从组织中收集,最终运输至心脏。

淋巴管的结构类似于血管,但是它们没有血管那样密集的分布,而是分布在全身各个部位。

2. 淋巴器官淋巴器官包括脾脏、扁桃体、腺体和淋巴结等,它们在免疫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脾脏是最大的淋巴器官,它负责过滤血液和储存血细胞;扁桃体在口腔和鼻咽部负责抵御细菌和病毒的侵袭;腺体分布在全身各个部位,负责产生淋巴细胞和抗体;淋巴结则是淋巴系统中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它们位于淋巴管的路径上,起着过滤淋巴液和产生淋巴细胞的作用。

3. 淋巴组织淋巴组织广泛分布在全身各个部位,它包括淋巴窦、淋巴滤泡和淋巴细胞等。

淋巴窦是淋巴组织中的一个重要结构,它是淋巴细胞和抗体产生的场所;淋巴滤泡则是淋巴组织的另一部分,它包含大量的淋巴细胞和抗体,是淋巴系统中对抗病原体的主要场所;淋巴细胞是淋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负责产生免疫应答和抵御病原体的入侵。

二、淋巴系统的功能1. 免疫功能淋巴系统在免疫系统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它通过淋巴器官和淋巴组织产生淋巴细胞和抗体,起着抵御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等病原体的作用。

当人体遇到外来的病原体时,淋巴系统会迅速启动并产生相应的免疫应答,保护人体不受感染。

2. 液体平衡淋巴系统还在维持体内液体平衡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当血液中的液体和营养物质渗透到组织间隙时,淋巴管会将这些物质收集起来,并将其运输至心脏。

这样一来,淋巴系统就能够帮助维持人体内的液体平衡和循环。

3. 营养吸收淋巴系统还在人体的消化系统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免疫学课件-淋巴系统》

《免疫学课件-淋巴系统》
淋巴结
淋巴结是淋巴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 清除废弃物来维护体内的平衡。
淋巴循环
1
收集
淋巴管从身体各个部位无序收集淋巴液,呈现出无序的状况。
2
汇入
淋巴管将无序的淋巴液汇入淋巴结,形式化、有序化的叫淋巴循环。
3
提炼
淋巴液中的有害细菌和病毒被淋巴结中的白细胞吞噬,保证身体的免疫反应能力。
4
回归
淋巴液被过滤后,返回到循环系统,淋巴细胞和养分通过淋巴到达全身各个角落。
2 自身免疫性疾病
包括风湿性关节炎、硬皮 病、肌无力、天疱疮等。 身体免疫细胞攻击和破坏 自身组织,导致炎症。
3 淋巴细胞增生性疾病
白血病、恶性淋巴瘤等。 由于某些原因,身体中的 淋巴细胞异常增生,而导 致疾病。
淋巴系统的保养
健康饮食
适量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 和矿物质的食品,如鸡肉、鸡 蛋、牛奶、鱼类、蔬菜水果等。
免疫学课件-淋巴系统
淋巴系统是我们身体的一道保护屏障。了解身体如何利用它来保持健康。
淋巴组织
脾脏
在淋巴系统中,脾脏是一个重要的“兵工厂”,产 生和储存大量免疫细胞。
骨髓
骨髓是产生血细胞的地方,也是淋巴细胞的来 源。
扁桃体
扁桃体是淋巴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帮助身 体产生抗体并从细菌和病毒中保护身体。
淋巴系统的抗体反应淋Fra bibliotek细胞淋巴细胞是身体中的主要免疫细 胞。它们可以识别并攻击入侵体 内的细菌和病毒。
抗体分子
抗体分子可以与病毒、细菌等外 来物质相结合,防止它们进一步 伤害身体。
巨噬细胞
巨噬细胞是一种有“大胃口”的免 疫细胞,能够吞噬入侵体内的病 原体。
淋巴系统与疾病

免疫学名词解释

免疫学名词解释

免疫学名词解释1、免疫(Immunity):免疫是指机体识别和清除一切抗原异物以保持自身稳定的生理反应,如果免疫系统失调,免疫反应过强、过弱或对自身成分发生免疫应答都将对机体造成损害。

2、免疫防御(immunologic defense):免疫防御指防止外界病原体入侵和清除已入侵病原体及有害的生物性分子,此功能就是机体的抗感染免疫。

但异常情况下,免疫反应过强可引起超敏反应,而免疫功能过低则表现为易受感染或免疫缺陷病等。

3、免疫自稳:(immune homeostasis):免疫自稳指机体对自身成分的耐受,对自身衰老和损伤细胞的清除,阻止外来异物入侵并通过免疫调节达到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的功能。

4、免疫监视(immunologic surveillance):免疫监视是指监督机体内环境出现的突变细胞及早期肿瘤,并予以清除。

若此功能失调,体内突变细胞失控,可导致肿瘤发生,若病毒感染不能及时被清除,而出现病毒持续性感染状态。

5、淋巴细胞归巢(lymphocyte homing ):成熟淋巴细胞离开中枢淋巴器官后,经血液循环趋向性迁移并定居在外周淋巴器官或组织的特定区域,称为淋巴细胞归巢。

6、淋巴细胞再循环(lymphocyte recirculation):定居在外周淋巴器官的淋巴细胞,可由输出淋巴管经淋巴干、胸导管或右淋巴导管进入血液循环,淋巴细胞随血液循环到达外周免疫器官后,可穿越HEV,并重新分布于全身淋巴器官和组织。

淋巴细胞在血液、淋巴液、淋巴器官或组织间反复循环的过程称为淋巴细胞再循环。

7、抗原(Antigen,Ag):是一类能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并能与相应的免疫应答产物在体内或体外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物质。

2 免疫原性(Immunogenicity):是指抗原能刺激特定的免疫细胞(克隆),使之活化、增殖、分化,产生免疫效应物质(抗体和致敏淋巴细胞)的特性.免疫反应性(Immunoreactivity);也称抗原性(Antigenicity):是指抗原与相应的免疫效应物质(抗体或/和致敏淋巴细胞),在体内体外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特性. 8、半抗原(hapten):仅有免疫反应性而无免疫原性的物质。

06 淋巴细胞

06 淋巴细胞



CTL杀伤机制: 分泌穿孔素,颗粒酶等直接杀伤靶细胞 通过Fas/FasL途径介导靶细胞凋亡 分泌TNF等发挥杀伤效应
3.Th0,Th1 和 Th2 细胞
Enhance Inhibit
IL-12 IFNg Th0 IL-4 IL-10 IL-12 IFNg Th2 IL-4 IL-10
阳性和阴性选择的意义

通过阳性和阴性选择,T细胞获得自身MHC 限制性和自身免疫耐受,成为具有免疫功 能的成熟T细胞,迁出胸腺,进入外周免疫 器官,定居于淋巴结的副皮质区、脾白髓 淋巴鞘和外周血中。
二、T淋巴细胞表面分子
TCRab, gd
细胞因子受体 病毒受体 丝裂原受体 MHC抗原 分化抗原
机体免疫记忆功能,并参与再次免疫应答, 表达CD45RO
5.调节性T细胞:具有免疫抑制作用的CD4+T细胞
(regulatory T cell, Treg或Tr) 天然调节性T细胞:CD4+CD25+Tr,抑制CD4+或CD8+T细
胞的活化增殖,并抑制初始T细胞和记忆性T细胞功能。
诱导型调节性T细胞:抗原诱导下生成
Th2 细胞:分泌IL-4、5、6、10,促进体液 免疫应答 诱导B细胞分化成浆细胞并产生抗体,趋化 B细胞、嗜酸粒细胞、嗜碱粒细胞等。


Th1 细胞和Th2 细胞间存在相互制约和调节 的复杂关系。 Th1 细胞和Th2 细胞失衡(偏移)导致某 些疾病的发生。
改变局部微环境中细胞因子的组成,可能 成为对某些疾病进行干预的有效手段。
(三) 阴性选择阶段 (negative selection)
经阳性选择的T细胞与髓质DC和巨噬细胞提呈的自身 肽/MHC复合物高亲和力结合,则发生凋亡。 阴性选择是去除自身反应性T细胞,实现自身免疫耐 受的关键步骤之一

第六章山东师范大学—— 淋巴器官与淋巴运输ppt课件

第六章山东师范大学—— 淋巴器官与淋巴运输ppt课件
中枢免疫器官包括骨髓、胸腺和禽类特有的腔上
囊。它们是免疫细胞发生、分化和成熟的场所,对外
周免疫器官的发育也有促进作用。
4
一、骨髓(bone marrow)
5
骨髓功能的发挥与其微环境有密切关系。骨髓微环境指造 血细胞周围的微血管系统、末梢神经、网状细胞、基质细胞以 及它们所表达的表面分子和所泌的细胞因子。这些微环境组分 是介导造血干细胞黏附、分化发育、参与淋巴细胞迁移和成熟 的必需条件。
野是暗的。
21
二、高内皮小静脉(HEV)
HEV结构示意图
由高内皮细胞组成的毛细血管后微静脉,称为高内皮小静脉(high endothelial venule,HEV),在此区域高柱状血管内皮细胞的连接不十 分紧密,淋巴细胞可以从它们之间的缝隙穿出,是淋巴细胞由血液循环 系统进入二级淋巴器官的主要通道。
6
骨髓的功能
各类免疫细胞发生的场所
B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
再次体液免疫应答中抗体产生的主要场所
7
二、腔上囊(bursa of fabricius)
8
三、胸腺(Thymus)
9
1. 胸腺的结构和细胞组成
10
胸腺皮质(cortex)
胸腺的结构 胸腺髓质(medulla)
胸腺细胞(Thymocyte) 抚育细胞(Nurse cells) 胸腺的细胞组成
如黏附分子及其配体、细胞因子及其受体、抗原肽-MHC分子复合物与
TCR的结合而发挥相互作用。
细胞外基质也是胸腺微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们可促进上皮细胞
与胸腺细胞接触,并参与胸腺细胞在胸腺内移行和成熟。
12
2 . 胸腺的功能
•诱导胸腺细胞分化成熟
•诱导胸腺细胞对自身抗原形成免疫耐受

免疫学概览第七章-二级淋巴器官和淋巴细胞的转运

免疫学概览第七章-二级淋巴器官和淋巴细胞的转运

淋巴结
“淋巴过滤器”,拦截感染组织的抗原 相对集中有序的环境:抗原、APCs、T细胞、B细胞 激活的中心:原初T细胞的激活、原初B细胞的激活 效应细胞:有经验的T细胞和B细胞在淋巴结循环过程中
被再次刺激,成熟为效应细胞 ①B细胞产生抗体,②Th细 胞提供细胞因子,③CTLs能杀伤感染细胞。
原初T细胞:表面有“全球通行证”的细胞黏附因子混合物,可被运输 至任何一个二级淋巴细胞
如淋巴结通行证:L-选凝素;肠区的通行证:整合素α4β7
有经验的T细胞:“限制性通行证”,取决于在何处激活
如在派尔集合淋巴结激活,T细胞表达高水平整合素α4β7和低水平的L-选凝素, 更倾向于返回派尔集合淋巴结

二级淋巴器官的解剖特征 ①淋巴滤泡:所有二级淋巴器官共同解剖特征
初始淋巴滤泡 B细胞 滤泡树突细胞
区别
FDC 滤泡树突状细胞
DCs 树突状细胞
起源 胚胎发育而来
骨髓中产生
功能
将抗原展示给B细 通过MHC将抗原

提呈给T细胞
FDC将抗原展示给B细胞的工作机制
感染初期,补体蛋白与入侵者结合——经补体调理的抗原 进入二级淋巴器官——FDC结合被补体调理过的抗原
皮肤刺伤引起感染:淋巴结 污染的食物:小肠内的派尔集合淋巴结 血源性病原体:脾脏 呼吸道感染:扁桃体
不同二级淋巴器官的不同细胞因子
淋巴结产生Th1细胞、分泌IgG的B细胞:预防细菌入侵 派尔集合淋巴结产生Th2细胞、分泌IgA的B细胞:抵抗肠道
入侵者
T细胞与B细胞的“约会”
通过二级淋巴器官各自区域的“预选”
有经验的T细胞:“战斗通行证”,离开血液进入炎症组织,提供细胞 因子,促使CTL器官所有范围的通行证

免疫学第三章淋巴器官

免疫学第三章淋巴器官

髓索——B细胞分布区
髓窦——位于髓索之间,充满淋巴液,
窦内有很多吞噬细胞,可清除流经淋巴窦的细菌和其
他异物
23

巴输入淋巴管

HEVBiblioteka 结 深皮质区构输入淋巴管
初级淋巴滤泡
浅皮质区
髓索 髓窦
动脉 静脉
输出淋巴管 次级淋巴滤泡 被膜
24
2 淋巴结的功能
第一章
(1) 滤过清除异物
(2)成熟T、B细胞 定居场所:
15
1 骨髓的结构 第三章
• 位于骨髓腔内 红骨髓:具有活跃的造血功能,由造血 组织和血窦构成。 黄骨髓
16
2 骨髓的功能
第三章
(1)各类血细胞和免疫细胞发生的场所
骨有分髓化造多为血能不干干细同细胞血胞细(胞he的m能at力op,髓o所i样e以t干ic细又s胞称te之m为ce多ll能,H淋造S巴C血干)干细具胞 细胞。
4
一 胸腺(thymus)
第三章
胸腺为T细胞分化提供微环境,影 响胸腺内T细胞的分化、增殖和选 择性发育。
5
1、胸腺的发生: 第三章
• 胸腺是胚胎发生最早的淋巴组织。
无脊椎动物没有胸腺 脊椎动物园口类形成原始的胸腺 两栖类均有发育良好的胸腺 爬行类胸腺由鳃囊背部突起衍生而成
6
第三章
鸡的胸腺分为七对伸向颈前方,而鸭,鹅有五对胸腺 马驹,牛犊或仔猪的胸腺可延伸到颈部直至甲状腺
13
淋巴样祖细胞 经血
第三章
法氏囊 囊激素诱导
囊依赖性淋巴细胞 (简称B细胞 )
淋巴和血液循环 非胸腺依赖区(外周淋巴器官)
参与体液免疫
14
三、骨髓(Bone marro第w)三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直到出生后几个月,IgG才会产生。 – 母亲血液的IgG能通过胎盘进入胎儿血液,因此
新生儿可以从母体那里获得这种“被动免疫” 而克服不能产生IgG的情况; – 另一种类型的被动免疫——从母乳中获取IgA抗 体
– 她们所产生的大多数针对这些病原体的抗体对 婴儿是没有用的
思考 题
• 1, 二级淋巴器官的功能是什么? • 2, 列表说明抗原、B细胞和T细胞是如何进入和离开我们所讨
6.1.2 高内皮小静脉
• 除了脾脏以外,所有二级淋巴器官的第二个解 剖学特点是普遍具有高内皮小静脉(HEV)
• HEV之所以如此重要,是因为它们是B细胞和T 细胞从血液进入这些二级淋巴器官的大门
• 衬于血管内壁的大多数内皮细胞像重叠的瓦片 一样紧紧地粘在紧邻它们的细胞上,以防止血 细胞损失而进入组织
• 通过实验已经发现一种特殊类型的细胞因 子——趋化因子(化学趋化细胞因子的简称)
• APC和淋巴细胞在它们发育的不同阶段表达 不同组合的受体,不同组合的受体与趋化 因子蛋白家族的不同成员相匹配。
6.1.3.2 派尔结
M细胞
• 收集的抗原能被引流自派尔结的淋巴液携 带至淋巴结
• 对运输的抗原有相当的选择性
• 所有二级淋巴器官都有一个共同的解剖学 特点——均含有淋巴滤泡
• 淋巴滤泡的初始形态是“初始淋巴滤泡”— —嵌入在富含B细胞的二级淋巴器官中滤泡 树突状细胞(FDC)的松散网络
• 淋巴滤泡实际上是位于B细胞海洋中的滤泡 树突状细胞岛屿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在感染的早期,补体蛋白结合入侵者后,某些 补体调理过的抗原将通过淋巴或血液进入二级 淋巴器官。
么? • 7, 为什么原初T细胞不能进入组织?又是什么阻止他们进入阻
止?
– 当成千上万的Th细胞通过二级淋巴器官的T细胞区 时,只有少部分(即那些同源抗原位于T细胞区的 APC展示的)细胞会被激活。
– 大量B细胞进入二级淋巴器官的B细胞区,寻找由 FDC展示的同源抗原,只有少部分会找到能被其受 体识别的抗原,余下的大部分将继续行进。
Th细胞是怎样获得再刺激呢?
• 激活的B细胞就具备了作为APC发挥作用并 再刺激已“耗尽汽油”的辅助T细胞的所有 条件
• 在淋巴滤泡中,Th细胞和B细胞共舞,在那 里Th细胞提供了激活B细胞所需的共刺激 (CD40L),而B细胞则为T细胞“再充电” 提供了提呈的抗原和必需的共刺激(B7)。
6.1.5 淋巴细胞运输
• 在人体中,大约每天有5000亿个淋巴细胞 从血液流经各种二级淋巴器官,然后又流 回血液,进行周而复始的循环;
• 滤泡树突状细胞捕获调理过的抗原,并将 其以一种有助于激活B细胞的构象形式“介 绍”给B细胞,那些受体与其同源抗原交联 而挂于这些滤泡树突“树”的B细胞会在淋 巴滤泡中停留一会儿,并且在那里增殖以 建立其数量群。
• 这种现象一旦发生,“滤泡”就开始增长 并形成B细胞发育中心,像这样一个活性淋 巴滤泡被称为一个“二级淋巴滤泡”或者 “生发中心”。
抗原时相同类型的二级淋巴器官。 • 通过限制性通行证装备激活的T细胞,造物主可以确保这些细胞
将回到它们最有可能遇到其同源抗原的地方——派尔结、淋巴 结或扁桃体。 • 有经验的T细胞携带着指导它们离开感染部位血液的额外通行证 (黏附分子)
6.1.6 母亲为什么要亲吻婴儿
• 新生儿的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
• 与之相比,大多数二级淋巴器官中从毛细血管 床(毛细血管后微静脉)收集血液的血管内壁 被特殊内皮相比所衬,这些特殊的内皮细胞形 状更像柱状而非瓦片状。
6.1.3 漫游二级淋巴器官
• 淋巴结 • 派尔结 • 脾脏
• 特别注意“管道”。 • 器官是如何铺设管道的将对其如何行使功
能有重要影响。
6.1.3.1 淋巴结
抗原如何进入淋巴结
• 当驻扎再组织外周的树突状细胞被战斗细 胞因子刺激时,它们通过淋巴液离开组织 并携带从战场所获得的抗原进入二级淋巴 器官,这是抗原进入淋巴结的一种方式—— 作为“货物”装载于APC
• 被补体或抗体调理过的抗原能被淋巴液携 带到淋巴结,在那里,调理过的抗原能够 被FDC捕获,并展示给B细胞
• B细胞生发中心增殖时,变得很“脆弱”。 除非它们获得适当的救援相互,否则它们 将自杀(通过凋亡而死亡)
• 幸运的是,二级淋巴器官T细胞区内已被激 活的辅助T细胞迁移至淋巴滤泡以解救这些 B细胞
• 被激活的Th细胞表达高水平的CD40L蛋白, 该蛋白能与B细胞表面的CD40蛋白结合。当 一个其受体被抗原交联的B细胞接受到这种 共刺激信号时,它就暂时从凋亡状态中解 救出来,并继续增殖。
– 仅运输那些能与M细胞表面分子结合的抗原 – 避免了因无关的食物抗原而激活免疫系统,从
而使派尔结着重对付那些潜在的病原体。
6.1.3.3 脾脏
6.1.4 二级淋巴器官的合理性
• 每一个二级淋巴器官都是战略性地被安置 来阻拦从不同途径进入身体的入侵者。
– 如果皮肤被刺破进而引起组织感染,在引流这 些组织的淋巴结中就产生了免疫反应。
• 这些细胞并不只是四周游荡,它们遵循一 个小心谨慎被配合运输的模式,以期最大 限度地增加其遇到入侵者的机会;
• 原初淋巴细胞和有经验的淋巴细胞的运输 模式是不同的。
原初T细胞的运输
• T细胞来源于骨髓,并在胸腺中受训,当它们从胸腺中出来时, 原初T细胞表面有作为“世界范围的通行证”的细胞黏附分子的 混合物,因而可以被运输至任一个二级淋巴器官。
• 在二级淋巴器官中,原初T细胞穿过T细胞区内抗原提呈细胞富 含区,如果在那里没有遇到被展示的同源抗原,它们就直接 (如在脾脏)或者通过淋巴再次进入血液,继续循环,每12至 24小时完成一次循环周期。
• 激活T细胞表达的细胞黏附分子取决于这些T细胞在何处被激活。 • 当激活的T细胞再循环时,它们通常离开血液并再次进入与遇到
获得性免疫系统产生抗体的4个必备条件
• APC提呈抗原给T细胞; • Th细胞身体识别被提呈的抗原; • FDC展示调理过的抗原; • B细胞受体识别抗原。
在淋巴结内,APC和淋巴细胞怎样知 道应该去哪里的?
• 淋巴结是一个高度组织化的地方,那里有 包含APC、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的特殊区 域。
论过的每一个二级淋巴器官如淋巴结、脾脏和派尔结? • 3, 在二级淋巴器官的T细胞区中,激活的树突状细胞和Th细胞
相互作用,在此跳舞期间发生了什么? • 4, 在二级淋巴器官的淋巴滤泡中,B细胞和Th细胞相互作用,
在此跳舞期间发生了什么? • 5, 原初T细胞在所有二级淋巴器官中循环的优势是什么? • 6, 让激活的T细胞选择性地在二级淋巴器官中循环的优势是什
– 如果你除了被污染的食物,小肠内的派尔结就 产生免疫反应。
– 如果你被血源性病原体侵犯,你的脾脏过滤它 们并启动免疫反应,
– 如果入侵者通过呼吸道侵入,另一套包括扁桃 体在内的二级淋巴器官就在那里保护你。
“约会酒吧”
• 在二级淋巴器官中,T细胞、B细胞和APC“混在 一起”。
• 二级淋巴器官被“分隔”,原初B细胞和原初T 细胞有各自独立的领域。
• 定居在这些器官的滤泡树突状细胞在其表面具 有能结合补体片段的受体,因而滤泡树突状细 胞能结合并保留调理过得抗原。
• 在战斗后期,当抗体已产生时,抗体调理过的 入侵者也能被滤泡树突状细胞捕获,因为这些 细胞有结合抗体分子恒定区的受体,通过捕获 大量抗原并紧紧地将它们抓在一起,滤泡树突 状细胞以交联B细胞受体的方式提呈抗原。
6.1 二级淋巴器官和淋巴细胞运输
• 免疫系统的“地理学” • 免疫系统防御入侵者有3个阶段:
– 危险物的识别 – 针对入侵者的合适武器的产生 – 武器的运输(到攻击位点)
• 获得性免疫应答的识别阶段发生在所谓的 “二级淋巴器官”,包括淋巴结、脾脏和 黏膜相关的淋巴组织(MALT)。
6.1.1 淋巴滤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