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训诂与训诂学

第一章  训诂与训诂学
第一章  训诂与训诂学

第一章训诂与训诂学

一、什么是训诂

“训诂”这一名称自产生以来便没有过统一的认识。

目前为止,学术界对“训诂”二字之涵义尚无一致的解释。关于各家之言,在此我们暂不作讨论。解放之前,有的大学单就“训诂”二字的解释就花费几个月的时间,这其实是没有必要的。要想对“训诂”二字作一个相对客观的解释,最为有效地办法就是在众多纷繁复杂的说法中,择取最恰当、最容易被读者所接受的一种说法,并加以交代即可。

比较之下,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以及清代学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二书对“训诂”二字的解释,是比较客观、恰当而且容易被读者所理解的。

(一)许慎、段玉裁对“训”、“诂”的解释

1、对于“训”。

《说文解字·言部》:“训,说教也。从言,川声。”段玉裁注云:“说教者,说释而教之,必顺其理。引伸之,凡训皆曰顺。”说教,就是教训、训导的意思,即通过解说以达到教化的目的,引申之也可理解为开导、通晓之义。既然要开导、通晓,则要顺着事物的具体形貌来解说,才能使人明白,在这一点上,段玉裁“说教者,说释而教之,必顺其理。引伸之,凡训皆曰顺”的说法是很有道理的。从语源上考证,从“川”的字,多有穿行、疏导、和顺的意思,如和顺叫“顺”,驯服叫做“驯”,周行而无阻碍叫做“巡”,水流畅通无阻碍叫做“”(即“汩”,gǔ);另,“灾”字,古作“葘”,这个字中间的“”,像川流受阻不通不顺,所以就成了灾害。“训”与上述这些字是同源关系。除此之外,古书体裁中专门有一种叫“训”,如《淮南子》一书,其中每篇篇名之后都有一个“训”字,如“原道训”、“天文训”、“时训”、“精

神训”、“齐俗训”、“兵略训”、“人间训”,等等,即用“训”的方法解说事理,这有利于我们加深对“训”的理解。

2、对于“诂”。

《说文解字·言部》:“诂,训故言也。从言,古声。”段玉裁注云:“故言者,旧言也,十口所识前言也。训者,说教也。训故言者,说释故言以教人,是谓之诂。……训诂者,训释其故言也。”段氏认为,诂,是解释古代词语的意思。可见,许慎《说文解字》和段玉裁注都将“诂”理解为动词,是“解释古代词语”的意思。不过,除此以外,“诂”还可以是名词,是“古语”之意。诂,可以单独使用,如《尚书》有《大小夏侯解诂》,《周礼》有《周官解诂》,等等。

(二)“训诂”二字连用的最早用例

“训诂”二字连用,最早见于《汉书》及《公羊传》何休注。如《汉书·艺文志》中有“汉兴,鲁申公为《诗训故》”(“训故”即“训诂”,“故”、“诂”为古今字)的话。又《公羊传·定公元年》:“主人习其读而问其传。”何休注云:“读谓经,传谓训诂。”这两个例子当中的“训诂”,“训”和“诂”(故)在字面意义上似乎没有什么差别,大约是“同意复合”的关系。因此,“训”就是“诂”(故),“诂”(故)就是“训”,笼统地说,“训诂”就是“解释字义或词义”的意思。

(三)对“训诂”涵义的其它具有代表性的解释

不过,对于“训诂”的涵义,学术界还有这样的解释:训就是解释疏通,诂(故)就是古代的语言,“训诂”就是解释疏通古代的语言,“训”和“诂”之间是动宾关系。换句话说,将古代的话加以解释,使之明白通晓,就是训诂,如近现代学者中的齐佩瑢、陆宗达、胡朴安等先生,对“训诂”的理解便如此,如齐佩瑢先生在《训诂学概论》(中华书局,1984年;2005年重印)中说:“‘故’(诂)为故旧,古字古言的古音古义谓之故(诂),顺释疏解之便谓之训诂。”

孰是孰非,大家可以不必太过于深入追究,我们之所以罗列二说,只是想给大家多提供一个思考问题的视角。

二、什么是训诂学

(一)古代学者对于“训诂学”的认识

1、汉代至明代

自从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训诂始终是经学的附庸,仅为解读经书服务。所以,历代留给我们的,仅仅是大量的依附于各种文献中的训诂材料,人们对训诂的认识始终没有上升到一个专门的、系统的和理论的阶段。

2、清代

清代乾隆、嘉庆以后,陆陆续续有一些学者开始探讨训诂的体例和方法,并将零碎的训诂材料概括为富有指导意义的条理,初步建立起了一个训诂学的轮廓。到晚清时期,训诂逐渐脱离了经学的附庸,因而陆续出现了一些阐述训诂理论和方法的专著,至此,训诂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二)现代学者对于“训诂学”的认识(综合黄侃、陆宗达、郭在贻、方一新、赵振铎、黄灵庚等人的看法):从理论上讲,训诂学的核心有两个(黄灵庚先生的观点):一是建立时地观念;二是探究训诂的方法与规律。

1、建立时地观念

时地观念,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历史观念(即“时”)和方言差异(即“地”)。清代陈澧有一段话,说的其实就是时地观念的重要性:“诂者,古也。古今异言,通之使人知之也。盖时有古今,犹地有东西,有南北,相隔远,则言语不通矣。地远则有翻译,时远则有训诂。有翻译,则使邻国如乡邻,有训诂则使古今如旦暮。所谓通之也,训诂之功大矣哉!”这个认识在今天看起来还有重要的意义。古人虽然在训诂实践上早已认识到语言有古今之分,可是总没有能够从理论上加以探讨,实在没有办法,就牵强附会,“叶xi

é音说”(按:“叶音”之说,始于南北朝,当时,学者按那个时候的语音读《诗经》,发现多不押韵、不符合韵律,便以为某些字需临时改变其读音,称为“叶xié韵”。这种风气,到宋代而大盛。直至明代,陈第始建立“时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更革,音有转移”的历史语言观,认为读古音就能谐韵,而不应随意改读。陈第《毛诗古音考序》)就是一个显著的例子,如《诗经·召南·甘棠》第一章:“誰謂雀無角,何以穿我屋?誰謂女無家,何以速我獄?”第二章:“誰謂鼠無牙,何以穿我墉?誰謂女無家,何以速我訟?”其中,“家”与“屋”、“狱”、“墉”、“讼”等字上古本韵部相同或相近,彼此之间可以互为押韵,但是,到了宋代,这几个字之间韵部已经有了较为明显的差异,于是朱熹在遇到“家”要与“屋”、“狱”押韵的情况(即第一章),就把“家”改读为“谷”,而在遇到“家”要与“墉”、“讼”押韵的情况(即第二章),就把“家”改读为“工”,这显然是不科学的。随着历史的进程,语言在不断地发展变化。时代变了,语言必然要发生变化。训诂学不仅要承认语言的变化,而且要掌握变化的规律,以期指导训诂中的实际问题。例如《愚公移山》中有这么一句话:“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杂然”二字,许多注释本注释云:“杂然,纷纷。”言外之意,“杂然”乃是“七嘴八舌”之意,有杂乱的意味。这个解释不太确切。《说文·衣部》:“杂,五采相合也。从衣,集声。”所谓“五采相合”,是说五种彩色协调配合起来,《文心雕龙·情采》:“五色杂而成黼黼(fǔ fǔ,绣有华美花纹的礼服),五音比而成韶夏。”其中的“杂”,用的就是本义。在这个本义的基础上,引申为“集合、齐同”之义,后来才进一步引申出“纷乱”的意义。“杂然相许”,是说齐声答应,杂,是“齐同”的意思。这个意义现在已经消失了,只剩下“纷乱”的

意义。所以,用现在的“纷乱”的意义去解释《愚公移山》中“杂然相许”的“杂”,就犯了“以今律古”的毛病。

2、探究训诂的方法与规律

对于“探究训诂的方法与规律”,黄侃先生说过一段非常精彩的话。他说:“训诂者,用语言解释语言之谓。若以此地之语释彼地之语,或以今时之语释昔时之语,虽属训诂之所有事,而非构成之原理。真正之训诂学,即以语言解释语言,初无时地之限域。且论其法式,明其义例,以求语言文字之系统与根源是也。”这段话最精彩的地方,就在于“论其法式,明其义例”八个字。法式,即方法,训诂学要研究训诂实践过程中的各种方法,并且加以系统化、条理化;义例,即规律,训诂学就是要从前人的注疏中进行分析、归纳,从而总结出规律性的东西来,然后应用到训诂实践中去,例如,前代学者已根据前人的注疏,总结出许多行之有效的训诂条例,如“以形索义”、“因声求义”、“右文说”、“据文证义”,等等,这些都是非常珍贵的遗产,对于今天的训诂实践与训诂学理论的构建,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广义的训诂学和狭义的训诂学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训诂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训诂学,习惯上称为“小学”,包括音韵学、文字学和狭义的训诂学。音韵学研究汉语语音的结构及其演变的规律,重点在字音,历代的韵书是音韵学研究的主要成果。文字学研究汉字的形体结构及其演变,重点在字形,历代的字书是研究文字学的主要成果,《说文解字》即是其中最杰出的代表作。狭义的训诂学,相当于后来的“词汇学”,重点研究古书中的字、词、句的意义。

△特别说明:音韵学、文字学及狭义的训诂学的分类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从内容上看,三者往往相互渗透,例如,韵书中除了字音之外,一般还对字形和字义作解释,字书中

除了字形之外,一般还对字音和字义有所解释,只是在某一个方面有所侧重而已。因此,音韵学、文字学是研究古代文献语言所必须具备的常识,学习和研究训诂学,离不开对音韵学和文字学的了解和掌握。换句话说,训诂学离不开音韵学和文字学,学习训诂学,必须贯通文字、音韵之学,加以综合运用,才能达到训诂的目的。除此之外,训诂学还与语法学、校勘学、修辞学等密切相关,对此,我们将在接下来的课程中一一讲解。

△训诂学的涵义:

理综上所述,训诂学就是研究训诂的学问,它是汉语言文字学的一个分支,其任务是对零散的、感性的训诂现象作理论上的归纳和总结,揭示其规律、阐述其义例,总结其方法和手段,用以指导训诂实践。

三、训诂学与其他相关学科之间的关系

前面说过,训诂学是语言文字学的一个分支,因此,它和语言文字学的其它分支学科音韵学、文字学、语法学、修辞学等必然有着密切的关系。除此之外,训诂学还和古典文献学中的版本学、目录学、校勘学等有着密切的关系。总之,训诂学需要综合运用这些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来进行研究。下面,我们就训诂学和各相关学科的关系作一个简要地论述。

(一)训诂学和音韵学

训诂学的目的是研究如何正确解释古书中语言,而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是词的存在方式,因此,训诂学和音韵学自然是密不可分的。明代方以智说:“欲通古义,先通古音。”清代戴震说:“故训音声,相为表里。”这些认识是很客观的。因此,训诂学离不开音韵学常识的帮助,例如,诸葛亮《出师表》:“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又李白《蜀道难》:“蚕丛及鱼凫,开国

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这两个例子中,“尔来”的“尔”是指示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那”,这是因为“尔”、“那”在古代声母相同,“尔”的声母本为[n](?你?为形声字,从?尔?得声,可证),后来才发生了转化,这样一来,便做到了“知其然而知其所以然”。总的说来,训诂学和音韵学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破除假借。

古书多假借,许慎在《说文解字叙》中说:“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这里,许慎说的是造字假借,是指语言中某些词有音无字,借用同音字来表示,如“汝”,本来是一条河流名,借作第二人称代词。还有一种是用字假借,一般称之为通假,是指本来有这个字而不用,却借用另一个同音或音近的字来表示,如借“蚤”表示“早”、借“罷”表示“疲”、借“害”表示“曷”,等等。严格的说,造字假借和用字假借不同,但习惯上也把后者称之为假借。

然而,不论是哪一种假借,其特点都像许慎所说的那样“依声托事”,必须从声音上寻找线索,否则就会产生错误。例如:

《庄子·至乐》:“支离叔与滑介叔观于冥伯之丘,……俄而柳生其左肘,其意蹶蹶(júe,蹶蹶,惊动貌)然恶之。”句中的“柳”字,清代以前的人大都按字面意义来理解,如唐成玄应《庄子疏》:“柳者,易生之木,木者,棺椁之象,此是将死之征也。”直接将“柳”解释为“杨柳”。唐代诗人王维《老将行》诗中则有“昔时飞箭无全目,今日垂杨生左肘”一句。直到清代郭庆藩才从音韵学的角度解决了这一难题,其在《庄子集释》解释说:“《说文》:‘瘤,肿也。’……瘤之生于身,假借者也。……柳、瘤字,一声之转。”郭氏的说法无疑是正确的:“柳”、“瘤”都属于来母幽部,读音非常接近,仅有声调上的差异,所以借“柳”来表示“瘤”。

《谷梁传·隐公五年》:“苞bāo人民,殴牛马,曰侵。斩树木,坏宫室,曰伐。”范宁注“苞”为“制”,不确。王引之认为,这里的“苞”应该是“俘”的假借字,两者古音相近(古无轻唇音f),“俘”意为“取”。(王引之《经义述闻〃春秋榖梁传》)又,《尔雅》:“俘,取也。”贾逵《国语》注:“伐国取人曰俘。”亦可证。

《诗经·邶风·柏舟》:“耿耿不寐,如有隐忧。”毛传:“隐,痛也。”按《说文》:“殷,痛也。”毛传训“隐”为“痛”,即以“隐”为“殷”的假借字。

不过,学习研究音韵学并非训诂学的目的,训诂学研究、分析语音,只是想掌握并运用古今语音变化的规律,最终为解释词义提供一种有效的途径。清人提出的“因声求义”、“以声音通训诂”,等等,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2.探词源。

训诂学中所谓“声训”,其主要目的之一就是以声音作为线索来探索词语的来源。突出的例子是东汉刘熙的《释名》,刘熙撰写此书,就是要把事物之所以命名为某某的缘由告诉人们,也就是要探求语源。许慎的《说文解字》,今天学术界公认,此书乃是从字形的角度解释字义的辞书,但是,据黄侃先生统计,《说文解字》中的“声训”(即从读音的角度解释字义)占了很大的比例,举几个例子:

黍,禾属而粘者,以大暑而种,故谓之黍。(黍部)

韭,菜名,一种而久者,故谓之韭。(韭部)

婚,妇家也。礼,娶妇以昏时,妇人阴也,故曰婚。(女部)、

姻,壻家也。女之所因,故曰姻。(女部)

以上《说文解字》中的例子,有些不一定正确,但能够从一个侧面说明声韵对于训诂学的重要性。下面再举一个以声音为线索准确探求语源的例子:

“句”(gōu)在古书中是“弯曲”的意思,而用来悬挂或者探取东西的工具叫“钩”(其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弯曲);弯曲的木头叫“枸”,车轭(è,牛马拉物件时驾在脖子上的器具,形状弯曲)叫軥(qú);捕鱼使用的竹篓,形状弯曲的叫“笱(ɡǒu)”;驼背的人脊梁弯曲叫“痀”(gōu,“痀偻”后写作“佝偻”),肉晒干了以后弯曲起来的叫“朐”(q ú)等等,这些词表示的意义都和“弯曲”有关,为什么呢?因为从古音上看,它们之间的读音很相近,都是从“句”得声的。

(二)训诂学和文字学

语音是词的存在形式,文字则是词的书写形式。文字学是研究文字的起源、发展、性质、体系以及文字的音、形、义之间的关系的学科。汉字表意的特点,决定了文字学和训诂学之间的密切关系。因此,训诂学上诞生了一种通过汉字形体构造来解释字义的方法,叫做“形训”。例如:《说文·自部》:“自,鼻也。象鼻形。”自,甲骨文写作,象人的鼻子,正好印证了许慎的说法是十分正确的。正因为如此,由“自”组成的汉字,常和鼻子或鼻子的功能有关联,如“臭”、“息”等。又如:

左手,甲骨文写作,右手写作,和左右手的形状非常相似;(秉)字,乃取用手拿禾之义,左边是禾苗的形状,

右边是右手的形状;(得)字,乃取用手握贝之义,左边是贝壳的形状(古代曾以贝壳作为货币),右边是右手的形

状;(獲)字,乃取用手执鸟之义,左边是鸟的形状,右

边是右手的形状;(服)字,乃取用手揪人之义,左边是下跪屈服的人形,右边是右手的形状。

再如,《季氏将伐颛臾》:“危而不持,顛而不扶,則將焉用彼相矣?”其中“相”,一般解释为“攙扶、辅助瞎子的人”,这当然没错,但是,为什么可以这么解释呢?这就需

要从字形结构上加以分析。对此,目前学术界主要有两个说法:其一,“相”,其本义是“以目视木”,即用眼睛观察树桩留下的年轮,以辨别南北方向,一般面南的一方年轮较疏,面北的一方年轮较密,古人借此辨别行走的方向。瞎子没有视力,不能辨别方向,故需要有人搀扶,“相”就可引伸来指搀扶瞎子的人;其二,“相”,从木、从目,并非表示眼睛看树木的意思,“木”,只是表示替代目视的功能,这相当于盲人手中的那根木棒,所以“相”字从木、从目,盲者是靠手中的木棒来辨别方向的,所以可以引申为“辅助”,又引申为“审视”。这两种说法,相比之下,我们认为第一种更有说服力。

另如,《诗经》中有很多“不”字用在形容词的前头,《毛传》认为是语助词,无义,如“不盈,盈也”,“不难,难也”,“不多,多也”,“不宁,宁也”,等等。戴震《毛郑诗考证》根据石刻材料,知道“不”字其实是“丕”字,《尚书·立政》篇中的“丕丕基”,汉代石刻作“不不基”,这是字形笔画变化所致,故两字容易混淆,上述《诗经》中的“不盈、不难、不多、不宁”实为“丕盈、丕难、丕多、丕宁”,《说文》:“丕,大也”,这个解释比毛传更加确切。

另外,训诂学和文字学的分支——俗文字学也有着密切的关系。不了解俗文字,阅读六朝以来的经卷就会很困难,如西晋竺法护《生经》卷二《佛说舅甥经》:“守者连昔饥渴,见酒宗,共酤饮。”其中,“见酒宗”三字实在不好理解。其实,“宗”是“宍”的误写,因两者字形相近,誊写的人或录入的人搞错了,因此,“酒宗”即“酒宍”,而“宍”是“肉”的俗字。“酒宍”就是“酒肉”。(如果对汉语俗文字学感兴趣,可参看张涌泉《汉语俗字研究》)

(三)训诂学与词汇学

严格的说,词汇学并不属于中国传统语言学的范围,而是

一个舶来品,如今已成为现代语言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词汇学不太讲究词的意义,而偏重于词汇内部的组合结构形式,并将其归结为合成式、偏正式、主谓式、动宾式、补充式等类型。表面上看,词汇学与词义解释不相干,训诂学可以抛开词汇学不管,其实不然。例如《陈涉世家》:“陈涉少时,尝与人庸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庸者笑而应曰:‘若为庸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其中,“燕雀安知鸿鹄之志”这句话,非常普通,似乎根本不必在意。果真如此吗?我们先看司马贞《索隐》的解释:“按鸿鹄一鸟,如凤凰然,非说鸿雁与黄鹄也。”殷孟伦通过这个解释,认为,“燕雀”、“鸿鹄”这两个词语是对文,结构相同,“鸿鹄”是偏正结构,是一只鸟而非两只,其中,“鸿”是大的意思;由此推断,则“燕雀”也应是偏正结构,也是一只鸟,而不是两只,“燕”与“鸿”相反为义,“鸿”是大的意思,“燕”是“小”的意思,“燕雀”即“小雀”。这么说,似乎还有些牵强,不足以令人信服。不过,殷孟伦先生还有补充说明,他说:“燕麦即小麦……《尔雅·释草》:‘蘥yuè雀麦。’郭注:‘即燕麦也。’按郭注知雀麦即燕麦者……盖古义相传这样,雀之言小也,所以‘燕’‘雀’同有‘小’义。由此可见,说‘鸿鹄’是一鸟,燕雀亦是一鸟,寻其语义,一同得于‘大’义,一同得于‘小’义。”(殷孟伦,《有关古汉语词义辨析的问题》,《中华文史论丛增刊〃语言文字研究专辑》上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435页)这个例子说明,词汇结构的分析对训诂是有帮助的,由此可见词汇学与训诂学之间的关系。

(四)训诂学与语法学

语法学是研究语言结构规律的科学,训诂学研究离不开语法学的帮助。近代学者杨树达先生曾经说过:“治国学者必

明训诂、通文法。……盖明训诂而不通文法,其训诂之学必不精。”可见语法学之于训诂学的重要性。

王力先生对于训诂与语法的关系很重视,在《新训诂学》一文中,他说:“语义学不能不兼顾到它与语音或语法的关系。关于语音和语义的关系,前人已经注意到……至于语法和语义的关系,向来很少有人注意到。”为了说明训诂和语法的关系,王力先生还举过一个例子:

《孟子·滕文公》:“且许子何不为陶冶,舍皆取诸宫中而用之。”这一句中,“舍”字不好理解,章太炎在《新方言》中认为,“舍”即后来的“啥”,啥皆取诸宫中而用之,犹言何物皆取之于宫中而用之也。对此,王力先生指出,“何物皆取之于宫中而用之”一类的句子不符合上古汉语语法,“什么都……”只是近代语法的产物,唐宋以前,这种语法结构是没有的。

又如:《战国策·齐策四》:“居有顷,倚柱弹剑歌曰:‘长铗归来乎,食无鱼!’”不少选本都把“归来”解释为“回来”,对于其中的“来”则没有专门的解释。其实这个“来”是一个虚词,它常常用在句子的末尾,刘淇《助字辨略》、王引之《经传释词》都曾提到它,还举有先秦文献的例子。他们举的例子有:《庄子〃人间世》:?虽然,若必有以也,常以语我来!?《孟子〃离娄上》:?盍归乎来!?当然,先秦时期“来”用作虚词的例子不止这些,下面这个例子中的“来”也是这种用法。《礼记〃檀弓下》:?齐大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虚词“来”后代也还在使用,而且它不仅局限于句子的末尾,如晋代陶渊明有一篇《归去来辞》,开头两句是:?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里面的“来”就是助词。唐诗中“来”也有用作语助词的例子,如李白《行路难》:?行路难,归去来!?

再如《墨子·非乐上》:“启乃淫溢康乐,野于饮食。”《左

传·昭公十九年》:“其一二父兄惧队宗主,私族于谋,而立长亲。”又《左传·昭公十九年》:“谚所谓‘室于怒,市于色’者,楚之谓矣。”以上各例中,“野于饮食”即“饮食于野”,“私族于谋”即“谋于私族”,“室于怒,市于色”即”怒于室,色于市”。这种“倒句”很可能是远古汉语语法的残留,不明所以,就会不知所云。

又如“大名冠小名”,是古代汉语语法中一个较为特殊的现象,这一点,清代学者已发现,如王引之说:“《礼记﹒月令》:‘(立夏)行春令,则蝗虫为败。’引之谨案:‘蝗虫’皆当为‘虫蝗’,亦犹《礼》言‘草茅’,《传》言‘鸟乌’,《荀子》言‘禽犊’,今人言‘虫蚁’耳。”俞樾则明确提出了“大名冠小名”的构词条例,他说:“古人之文,则有举大名而合之于小名,使二字成文者。如《礼记》言鱼鮪wěi,鱼其大名,鮪wěi其小名也;《左传》言鸟乌,鸟其大名,乌其小名也;《孟子》言草芥,草其大名,芥其小名也;《荀子》言禽犊,禽其大名,犊其小名也。皆其例也。”

(五)训诂学与修辞学

除了文字和语法之外,修辞学也和训诂学有着密切的关系。

比如“互文”,这是一种修辞现象,指的是上下相对的两句或同一句的前后两个部分参互见义,以使行文简洁而富有变化。古文中互文的现象比较多,不明其例就会导致理解错误。例如“互文”:

柳宗元《捕蛇者说》:“殚其地之出,竭其地之入。”这两句是互文,就是把田里的出产和家里的收入都用完了,不一定要把这两句逐句分开来解释。又《捕蛇者说》:“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huī,横行、骚扰)乎南北。”这两句也是互文,不是说悍吏来乡,只在东边西边吆喝叫骂,只在南边北边冲撞骚扰,而是吵得四面八方(即东南西北)

都不安宁。又,白居易《琵琶行》:?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这句也是互文,意思是:浔阳江上送客,主人和客人一起下了马,一起下了船。如果照字面意思理解,主人下了马,客人在船上,又怎么能够举杯共饮呢?又,杜牧《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暮宿秦淮近酒家。?以前有人把第一句翻译为“烟笼着寒水月笼着沙”,从字面上讲是通了,但是这句诗所包含的意义却没有说明白,因为烟只笼着水,月只笼着沙,从道理上说不过去,如果把它们说成是互文,意思就准确多了。又《汉书〃货殖传》:?頫有拾,卬有取。?“頫”、“卬”互文,“拾”、“取”互文,是说俯仰皆有所拾取。

再如“对文”,这也是一种修辞现象,指意义相反或关联的词句相对成文,对文对于辨析词义和考订文字有一定的作用,如《庄子〃山木篇》:?庄周游于雕陵之樊,睹一异鹊自南方来者,翼广七寸,目大运寸,感周之颡而集于栗林。?其中“目大运寸”之“运寸”,晋司马彪曰:“运寸,可回一寸也。”对此,王念孙说:“按司马(彪)以‘运’为‘运转’之‘运’,非也。‘运寸’与‘广七尺’相对为文,‘广’为横而‘运’为纵也。‘目大运寸’,犹言目大径寸耳。《越语》:‘句践之地广运百里’,韦注曰:‘东西曰广,南北为运。’是‘运’为纵也。”就是说,王念孙首先注意到“运寸”与“广七尺”为对文,由此推断“运”、“广”相对为义,“运”是“纵”的意思,指的是眼睛的直径,然后才与《越语》韦昭注相印证。又《诗经〃小雅〃正月》:“哿(ɡě,欢乐)矣富人,哀此惸(qiónɡ,孤独无依的人)獨。”《毛传》训“哿”为“可”,意义不甚明确。王念孙由“哿”、“哀”对文的角度考察,认为“哿”通“嘉”,当训“欢乐”。

(六)训诂学与版本学

训诂学和版本学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一般来说,版本如

果不可靠,所谓的训诂就无从说起;反过来说,如果版本比较可靠,就会对训诂研究打好坚实的基础。

古代就有因版本不好而闹笑话的故事。南朝时有一个叫王翼的权贵,有一次在收到别人馈赠的羊肉后,写了一封感谢信,其中有一句是“损惠蹲鴟(chī,猫头鹰的一种)”,使当时的人们非常吃惊,因为“损惠”是客套话,等于说“承蒙赠送”,而以“蹲鴟”指代羊肉是闻所未闻的。原来,晋左思《蜀都赋》刘逵注里有“蹲鴟,大芋也,其形类蹲鴟”的解释,而王翼家所藏的写本把“芋”误作“羊”,于是羊肉就成了芋头,贻笑大方。南宋时有个考官,从《周易》里出了个题目“乾为金,坤又为金,何也”来考考生,受到了考生的质疑。原来,《周易》中的这句话原来为“乾为金,坤为釜(fǔ)”,而考官所依据的版本不好,将“釜”字上的两点丢掉了,考官据以命题,闹了大笑话。

(七)训诂学与校勘学

古籍多讹误,只有建立在文字准确无误基础之上的训诂才是可信的,这就需要进行校勘,而古籍校勘又需要一定的训诂学知识,因此,训诂学和校勘学是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校勘的起源很早,据《吕氏春秋·察传》记载,子夏经过卫国,听人读史书说“晋人三豕过河”,纠正说,“非也,是己亥也。夫‘己’与‘三’相近,‘豕’与‘亥’相似。”到晋国后一问,果然是“晋师己亥涉河也。”葛洪《抱朴子内篇·遐览》引言语说:“書三寫,魚成魯,虛成虎。”也反映了古籍屡经传抄后舛误迭出的事情。汉代经师注释古籍,常常附带着进行校勘,如郑玄《毛诗笺》、《三礼注》等,这种精神,后代学者继承了下来,如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书证》中有一条专门辨“媚”、“媢(mào,嫉妒)”形近而误的条目:

太史公论英布曰:?祸之兴自爱姬,生于妬(dù,同妒)

媚,以至灭国。?又《汉书〃外戚传》亦云:?成结宠妾妬媚之诛。?此二?媚?并当做?媢?,?媢?亦妬也,义见《礼记》、《三苍》。

颜之推校勘的出发点是“媢”也是“妒”义,“妒媢”同义连言,“妒媢”就是嫉妒,作“妒媚”则与文意不合。今本《史记》卷九《黥布列传》“太史公曰”一段话已作“妒媢”,但《汉书》卷九十七下《外戚传下·孝成赵皇后传》仍作“妒媚”。

又如《五灯会元》卷十二《文公杨亿居士》:“及由秘书监出守汝州,首谒广慧。慧接见,公便问:‘布鼔当轩击,谁是知音者?’慧曰:‘来风深辨。’公曰:‘恁么则禅客相逢秖弹指也。’慧曰:‘君子可入。’公应‘喏喏’。”其中“君子可入”应是“君子可八”之误。古“八”与“分”同字,清黄生《字诂·汃》:“八,古分字。”又林义光《文源》:“八、分双声对转,实本同字。”均可证。“分”有“辨别、区别”义,因此,“君子可八”的“八”很有可能也是此义。今闽语区福州、仙游、福清、永泰、漳州、龙岩等地“八”可作“分辨、认识”解,如“八啦”,意为“懂了”,“八惜”,意为“懂得爱惜”,对此,文献中也有过记录,如翁国梁《闽北方言述》云:“认识曰八。”然则“可八”即“了然可辨”之义,“君子可八”,言外之意是说,既然是“君子”,就应当了然可辨,而不必再问,如《槐安国语》卷二:“敢问诸人:此两种禅和此两个步骤,一个如瓠子曲,一个似冬瓜直,点检看来,君子可八。”

☆“训诂学与校勘学的关系”实践(研究生):

仔细阅读吕蒙、毛远明《释“悬米”》(《中国语文》,2011年第3期)、刘传鸿《也释“悬米”》(《中国语文》,2012年第1期),要求理清两篇文章的脉络(思路、逻辑、论点、

论据、方法等,提前布置,然后请学生讲解)并作出相应评判:吕、刘二文,相比之下,谁的论点论据跟可靠、更有说服力?为什么?(请学生讲解,然后再由教师总结)以此进一步深入体会训诂与校勘的关系。

按:相比之下,刘传鸿的《也释?悬米?》更有道理(当然,从文章的逻辑和简练程度来讲,吕蒙、毛远明一文更优,刘传鸿一文显啰嗦,逻辑亦不十分清晰,须细细阅读方能理出脉络),但是,吕蒙、毛远明的《释?悬米?》有开创之功,这一点,无论如何都是无法否认的。换句话讲,如果没有吕蒙和毛远明的《释?悬米?》一文,刘传鸿大概不可能写出这样的文章。学问学问,开创最重要,所谓后出转精,是站在别人已有成果的基础上所得的。因此,如果讲功劳,吕蒙、毛远明的功劳更大。另:从二文可感想,学术有时是无定论的,即便是名家的文章,有时亦不一定正确,亦可提出不同意见,关键是要坐得住冷板凳,勤于思索,敢于挑战。

中学语文教学应多点“训诂学”

中学语文教学应多点“训诂学” 训诂学是从语言的角度研究古代文献,目的是为了帮助人们阅读古典文献。训诂学通常只局限于有关专家和学者的学术研究当中。我认为,训诂学的一些知识也可以运用于中学教学实践。因为我发现,在教学中适当地运用训诂学知识,同样可以有效地提高中学语文的教学效果。 1.可以加深学生对古汉语常用字的理解 训诂学通常只是围绕语义转圈圈,如果把它运用于古诗文教学,可以加深学生对古汉语常用字的理解。例如,苏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幼时记趣》中有这样一句:“昂首观之,项为之强。”除了讲解“之”的用法外,我还把“项”字作为重点讲解的对象。我告诉学生,“页”作汉字的形旁,其本义往往和“头”有关。比如在《说文解字》(下文简称《说文》)中对“页”为偏旁的字有这样的解释:“顾”,环视也;“颈”,头茎也;“硕”,头大也……我问学生:“长时间抬头观看飞舞于空中的蚊子,身体哪个部位比较容易僵硬?”学生不假思索地说:“脖子。”将文中的“项”解释为“脖子”似乎并不完全正确,在我的引导下,学生明白了应理解为“头后”才更合适。为了让学生加深理解,我还举了成语“望其项背”作例子,把“项”和“背”结合起来,学生一下子就领悟了“头后”的含义。通过细节描写,原文形象地把儿童那种天真可爱的天性展现了出来。对每一个字有了深刻的领悟,学生对文中所表现的“趣”也才有了更深的理解。同样,古诗《过故人庄》中有一句“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学生对其中的“就”解释为“靠近”觉得很难理解。我便用训诂学的方法,从“就”的本义入手。《说文》中“就”的本义是“到高处去”。后由本义逐渐衍生出了“靠近、走近、趋向”等意思,比如“各就各位”“就位”等中的“就”。接着我同样用训诂学的方法,从本义出发介绍了“就”的几个同义词,比如“即”“傍”,它们都有“靠近”的意思。为了加深学生的印象,我扩展出“立即”“即位”“依山傍水”“傍晚”甚至“傍大款”等词语。围绕一个知识点,不断用生活中的一些常用字词加以强化,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课内知识的理解,而且也激发出了他们学习古汉语的兴趣。 2.有助于学生对现代汉语的学习 训诂学知识不仅在古诗文教学中有用武之地,在现代汉语的词语学习中同样能起到很好的作用。比如,要辨析“试图”和“企图”这两个词语,学生查字典后虽然知道二者的感情色彩不同,但却不知道为什么有褒贬之分。于是我用训诂学的方法,从“企”和“试”的字形入手来解释二者的区别。《说文》的解释是:“企”,举蹱也,从人从止;而“试”是“用”的意思。通俗点说,“企图”就好比一个人踮起脚跟去做某件事,这把一个人削尖脑袋往前钻的形象刻画了出来,那种贬义的感情色彩自然就体现出来了。运用训诂学的方法,很容易就能形象生动地找出了“企图”和“试图”的区别。 3.有利于学生树立良好的价值观念 训诂学从汉字的形音义入手解释语义问题,在注解汉字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渗透着经学家的哲学思想及价值观。比如经学家通过声训的手段解释儒家对于“礼”和“义”的理解,《说文》中的解释:“礼”,履也;“义”,己之威仪也。清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中说:“义”通“谊”;谊者,人所宜也。这些解释反映了儒家积极的实践观以及“和”的核心思想。中学阶段是学生形成价值观的重要阶段,运用训诂学的知识让他们学习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对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是很

训诂学复习试题及答案

《训诂学》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将答案写在题后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0分) 1、以下着作,兼注音义的是() A、《尔雅》 B、《经传释词》 C、《经典释文》 D、《释名》 2、解释正文,同时解释前人注释的训诂术语是() A、疏 B、笺 C、音义 D、释文 3、柳宗元《捕蛇者说》:“苛政猛于虎也”,句中“政”指() A、统治 B赋税 C政治制度 D统治者 4、对原文的误字误读进行更正的术语是() A、之言 B、当为 C、读若 D、析言 5、训诂学史上,“浑言”、“析言”两个术语开始使用于() A、东汉 B、唐代 C、宋代 D、清代 6、提示同义词间内在联系及区别的术语是() A、读若 B、谓 C、如字 D析言 7、“盗,逃也”。释义的方式是() A、互训 B、直训 C、义界 D、推因 8、《陈情表》:“而今刘氏,日薄西山,气息淹淹。”句中“薄”的读音是() A、bá B、bà C、báo D、pā 9、“肥,多肉也”释义的方式是 A、互训 B、推因 C、摹写 D、义界 10、“百丈山怀海禅师始立天下禅林规式,谓之清规。”“清规”指() A、佛寺所定的规则和戒律 B、满清规矩 C、清真规矩 D、繁琐、不合理的成规 11、下列词语,属于佛教词汇的是() A、庄严 B、庄重 C、严肃 D、威严

12、《上林赋》:“仁频并闾”仁频即槟郎。句中“仁频”来自() A、朝鲜语 B、日语 C、爪哇语 D、马来西亚语 13、下列着作郭璞作注的是() A、《诗经》 B、《论语正义》 C、《孝经正义》 D、《尔雅正义》 14、孔颖达撰《五经正义》,包括《尚书正义》、《毛诗正义》、《礼记正义》、《春秋左传正义》和() A、《周易正义》 B、《论语正义》 C、《孝经正义》 D、《尔雅正义》 15、《孟子正义》的着者是() A、陈奂 B、马瑞尘 C、刘宝楠 D、焦循 16、汉朝人注释经籍鉴定了训诂学的基础,代表人物有() A、毛晋 B、郑玄 C、孔颖达 D、邢岗 17、训诂学发展的中落期在 A、先秦 B、两汉 C、魏至唐 D、宋至明 18、《诗经·南周·桃夭》:“之子于归,宜其室家。”“归”指() A、出嫁 B、回家 C、偿还 D、行礼 19、古籍在刻印、传抄过程中出现的失落字现象称为() A、衍文 B、脱文 C、讹文 D、倒文 20、利用他书来校勘本书的校勘法叫做() A、对校法 B、他校法 C、文物校书法 D、理校法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列出的五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将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少选、错选、多选均不得分;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章炳麟《国故论衡》认为,“训诂”包含() A、通论 B、驸经 C、绪论 D、略例 E、概说 2、训诂的方法包括 A、据文证义 B、依境别义 C、因声求义 D、以形索义 E、析词审义 3、萧统的《文选》在唐代主要的注体有() A、李善注 B、五臣注 C、郭璞注 D、范宁注 E、孔颖达注

四川大学训诂学

训诂学为传统小学之一。 小学分为三部分:训诂(尔雅、广雅、方言)、字书(说文解字、玉篇)、韵书(切韵、广韵) 汉书.艺文志出现“小学”,隋书经籍志始以有关文字、训诂、音韵著作的研究称为小学。 第一章概说 一、训诂与训诂学 说文·言部:训,说教也。段玉裁注:说教者,说释而教之。诂,调诂者也。段玉裁注:调故言者,说释故言以教人。 或称故。训诂、训故、故训、诂训 E.g:鲁故、左氏传训故、周官训诂 训诂就是用易知易懂的语言来解释古代难知难懂的文献语言 训诂学就是研究训诂理论、方法、规律的学问 二、训诂的起因 形、音、义既皆有变通,于是求本字、本音、本义之说起也 1、时间变化 E.g: 尚书史记 下民其咨(叹息),有能俾乂下民其忧,有能治者 佥曰:“于,繇哉!”皆曰:“繇可!” 庶绩咸熙众功皆兴 钦若昊天,克谓以孝敬顺昊天,能和以孝 2、地域的变化 异名同实 E.g:尔雅·释天:载,岁也。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年,唐虞曰载 同名异实 E.g:尹文子·大道下:璞:璞玉或鼠肉 三、为什么有训诂学 1、语言的原因 1)古语 E.g:为长者折枝(《孟子》):汉代作按摩,宋代作折草木之枝 奇名:美,非常 2)方俗语 E.g:五日为期,六日不詹(《诗经》):至 绿荷包饭趁虚人:岭南谓村市为虚 3)译语 E.g:站(《广韵》):中国原称驿,后借蒙古语纥逻敦肥水泉好:突厥语,青草地 4)代语 E.g:三五明月满,四五蟾兔缺巽坎难与期:巽即水,其义为风雨 5)双关语 E.g:维南有箕 6)成语典故 E.g:匪狎竹马之朋,卓有乘羊(支谦)之誉 龙女心亲献,蛇王口自倾。护鸽人却活,黄雀义犹轻。 两方(东西)——四方——八方(八卦)——十方(印度又加上下方位) 7)语法 ①词法问题 E.g:朱雀桥边野草花 下者飘转沈塘坳 ②句法问题 E.g:野于饮食(墨子) 私族于谋(方传) 室于怒,市于色 ③虚词问题 E.g:终风且暴(诗经):虚词,既 岁月易得,别来行复四年:虚词 2、语言外的原因 1)文字上的原因 ①古字 E.g:“现”古作“见”:军无见粮、见龙在田 “飞”古作“翡”:飞龙在天 ②通假字 E.g:庄公寤生:通“啎”,逆,倒者 ③讹误字 E.g:又从而招之:为之误,通络,缚 ④避讳字

第一节 训诂与训诂学

第一节训诂与训诂学 一、什么是训诂 1.“训”、“诂”、“训诂”之由来 1)《尔雅》是我国现存的最早的一部词典,也是我国最早的训诂学专著,一向被认为是“训诂之鼻祖”。 前三篇篇名叫《释诂》《释言》《释训》。“训”和“诂”就是来自于这里。 ?《释言》和《释诂》属于一类,以词释词。 ?《释训》是对文献语言的具体含义进行形象的描绘。用较多的文字来解释,达到疏 通文意的目的。它包括对词的具体含义和色彩的说明,对句子结构的分析,对修辞手法的阐释以及对古人思想观点和情感心理的发掘,内容十分丰富。 ?由《尔雅》得出: “训”和“诂”一开始都是单音词,且都是名词。 2)汉代的《毛诗诂训传》。 ?《毛诗故训传》是汉代毛亨为《诗经》作的注解。30卷。这是古人最早的训诂实践 成果。是现存最早的完整的《诗经》注本,全书以解释字义为主,其章句解释大抵取自先秦群籍,保存了许多古义。东汉末年,郑玄为之作《笺》,唐代孔颖达又进一步疏解《毛传》、《郑笺》而作《毛诗正义》,遂使《毛传》在经学研究领域地位不断提高。 ?“训”“诂”二字在《尔雅》中是分开的,两字连用在一起且成为一个术语,最早见于 汉代的《毛诗诂训传》。 ?诂训或训诂从意义上看:训是解释疏通,诂是解释古代语言,意义基本相同,都有 注释、解说义。 ?从结构看,训、诂都是是动词,是并列结构,不可误认为是动宾结构。 2、前人对“训诂”的解释 ?1)唐·孔颖达: “诂者,古也。古今异言,通之使人知也。训者,道也,道物之形貌以告人也。……诂训者,通古今之异辞,辨物之形貌,则解释之义尽于此。” 诂和训是当时解释语言的两个不同的法则: ?(一) “诂”是解释“异言”的。所谓“异言”,就是同一事物因时代不同或地域不同而有不

浙江1月自考训诂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浙江省2018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训诂学试题 课程代码:00819 一、解释下列训诂术语(每题3分,共15分) 1.形训 2.互训 3.犹 4.读曰 5.当为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我国的传统语言学(旧称小学)大体上包括三个部分,即: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2.所谓义疏,也是一种传注形式,其名源于六朝佛家的解释佛典,以后泛指__________。 3.学习和研究训诂学,应该采取正确的态度,它要求实事求是、无征不信。具体说来,应注 意如下三点:一曰__________;二曰__________;三曰__________。 4.谓和谓之不同:使用谓之时,被释的词放在谓之的__________;使用谓时,被释的词放在 谓的__________。 5.《一切经音义》有两种,一种的编者是__________,凡__________卷;另一种的编者是 __________,凡__________卷。 6.王念孙、王引之,世称高邮王氏父子,称他们的四部主要著作为高邮王氏四种,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读破又称破字或易字,这个术语包含两个意思:其一是指用__________来改读古书中的 __________。其二是指改变一个字原来的读音以表示意义的转变。 8.训诂的中心内容是释词,因此所谓__________,主要就是释词的方法。 三、辨识下列各题解释的正误(判断下列各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的打“╳”。 每小题2分,共10分) 1.诸将微闻其计,以告项羽。( ) 微闻:略略听到。 2.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 ) 保:依恃,凭仗。 3.察笃夭隐,孤寡存只。( ) 1

训诂学试题(1)汇总

训诂学试题 一、解释下列训诂术语(每题3分,共15分) 1.形训——是以形说义的方法,即通过对字的形体结构的分析来寻求解释词义的释词方法。 2.互训——即以意义相同之字,相互训释。 3.犹——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等于说”,一般用于以同义词或近义词作释。 4.读曰——又称“读为”“破字”,即用本字本义来说明假借字。 5.当为——校勘术语,用以直接指明正字以纠正误字。也称“当作”。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我国的传统语言学(旧称小学)大体上包括三个部分,即_音韵学_、_文字学_、_训诂学_。 2.所谓义疏,也是一种传注形式,其名源于六朝佛家的解释佛典,以后泛指_正义_。 3.学习和研究训诂学,应该采取正确的态度,它要求实事求是、无征不信。具体说来,应注意如下三点:一曰务平实,忌好奇;二曰重证据,戒臆断;三曰宁阙疑,勿强解。 4.谓和谓之不同:使用谓之时,被释的词放在谓之的后面;使用谓时,被释的词放在谓的前面。 5.《一切经音义》有两种,一种的编者是释玄应,凡二十五卷;另一种的编者是释慧琳,凡一百卷。 6.王念孙、王引之,世称高邮王氏父子,称他们的四部主要著作为高邮王氏四种,即:《读书杂志》、《广雅疏证》、《经义述闻》、《经传释词》。 7.读破又称破字或易字,这个术语包含两个意思:其一是指用本字来改读古书中的假借字。其二是指改变一个字原来的读音以表示意义的转变。 8.训诂的中心内容是释词,因此所谓训诂的方法,主要就是释词的方法。 三、辨识下列各题解释的正误(判断下列各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的打“╳”。每小题2分,共10分) 1.诸将微闻其计,以告项羽。( ╳ ) 微闻:略略听到。 2.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 √ ) 保:依恃,凭仗。 3.察笃夭隐,孤寡存只。( √ ) 笃:察。 4.杯觞引满从衣湿,墙壁书多任手顽。( ╳ ) 从:随着。 5.牧童向日眠春草,渔父隈岩避晚风。(╳ ) 隈:躲在。 五、写出下列训诂学家的主要著作(每小题1分,共8分) 1.郝懿行:《易说》《书况》 2.刘熙:释名、孟子注 3.张揖:广雅、埤仓、古今字诂 4.颜师古:匡谬正俗、急就章注、汉书注、五经正义 5.郭璞:尔雅注 6.服虔:春秋左氏传行谊、春秋汉义驳 7.邢昺:论语正义尔雅义疏孝经正义 8.桂馥:说文解字义证 六、写出下列著作的作者及主要内容(每题4分,共12分) 1.周礼正义——书名,八十六卷,二百余万字,

训古学各章主要内容

一、训诂工作与训诂材料 1.训诂名称的由来 “训”和“诂”两个字连用,最早见于汉代毛亨的《毛诗诂训传》唐代的训诂学家孔颖达在《诗经·周南·关雎》的疏中对“训”和“诂”分别作了解释。他说:“诂者,古也。古今异言,通之使人知也。训者,道也。道物之貌以告人也。”孔颖达的意思是说,诂和训,是解释语言的两个不同的法则:(一)“诂”是解释“异言”的。所谓“异言”,就是同一事物因时代不同或地域不同而有不同的称呼。因时代不同而产生的异言,也就是古语。因地域不同而产生的异言,也就是方言。对因时而异的古语,用当时的今语去解释;对因地而异的方言,用当时的标准语(雅言)去解释,这就是“诂”。(二)“训”是道形貌的。所谓“道形貌,就是对文献语言的具体的含义,进行形象的描绘、说明。 对于训诂二字的理解,马瑞辰有《毛诗诂训传名义考》;黄侃说,“诂”就是“故”,“本来”的意思,“训”就是“顺”,“引申”的意思。 2.训诂工作 (1)注释工作。用易知易懂的语言来解释古代难知难懂的文献语言,总体上可以分为两大类,即文意训释和词义训释。 (2)纂集工作。一种有目的的字、词、义的类聚工作。 (3)考证工作。考释和证明的合称,考释是指找出已经作出的训释的原始依据;证明是提出有力的证据。 3.训诂材料 (1)随文释义的注释材料。前人所称的“传、说、解、诠、疏、证、微、诂、注、义证、正义”等,都是随文注释的名称。 (2)纂集类训诂专书。例如《尔雅》、《说文解字》、《释名》、《方言》等。 (3)考证材料。清代一些大家的考证专书有顾炎武的《日知录》、王念孙和王引之父子的《读书杂志》与《经义述闻》、钱大昕的《十驾斋养新录》等。也有的直接以“考”命名,如钱大昕的《二十二史考异》、赵翼的《亥余丛考》、沈家本的《历代刑法考》等。 二、训诂体例与训诂原理 1.训诂体例,指训诂工作中所运用的训诂体式和条例。 2.训诂原理,指从训诂工作和训诂材料中总结出的文献词义理论。 三、训诂学 1.内容和范围 训诂和训诂学虽密不可分,又不是一回事,前者是用语言解释语言的工作和材料,后者是研究语言意义的理论科学。黄侃辨析:“训诂者,用语言解释语言之谓。若以此地之语释彼地之语,或以今时之

2018年自考《训诂学》试题及答案

2018年自考《训诂学》试题及答案 填空题 □“训”和“诂”两个字连用,最早见于汉代毛亨所作的《毛诗诂训传》。 □孔颖达认为:“诂者,古也。古今异言,通之使人知也。训者,道也。道物之貌以告人也。”“诂”是解释“异言”的,“训”是“道形貌”的。 □《毛诗诂训传名义考》的作者是马瑞辰。 □黄侃先生认为:诂就是故,本来的意思。解释词的本义。训就是顺,引申的意思,解释词的引申义。训诂是用语言来解释语言,包括词的本义和引申义。□训诂工作是以扫除古代文献中语言文字障碍为实用目的的一种工具性的专 门工作。 □训诂工作主要有三种:注释工作、纂集工作、考证工作。 □训诂材料包括:随文释义的注释材料,跟注释工作相对应;纂集类训诂专书,跟纂集工作相对应;考证材料,与考证工作相对应的材料。 □前人所称的“传”、“说”、“解”、“诠”、“疏”、“证”、“微”、“诂”、“注”、“义证”、“正义”等,都是随文注释的名称。 □纂集类训诂专书有:依物类分篇汇集同训词的《尔雅》;依照据形说义原则用部首统帅文字的《说文解字》;专门纂集声训以明语源的《释名》;沟通方言词与标准语音义的《方言》等。 □考证专书包括:孔颖达《五经正义》;顾炎武《日知录》;王念孙、王引之《读书杂志》与和《经义述闻》;钱大昕《二十二史考异》与《十驾斋养新录》;赵翼《陔余丛考》;沈家本《历代刑法考》;李慈铭《越慢堂日记》; □训诂体例指训诂工作中所运用的训诂体式和条例。它包括对训诂现象的科学解释,对训诂方法科学依据的理论说明和从程序上加以分解,对文献词义的存在形式、运动规律、特点性质的科学论述。 □黄侃说:“训诂者,用语言解释语言之谓。若以此地之语释彼地之语,或以今时之语释昔时之语,虽属训诂之所有事,而非构成之原理。真正之训诂学,即以语言解释语言,初无时地之限域,且论其法式,明其义例,以求语言文字之系统与根源是也。” □训诂是用语言解释语言的材料,训诂学是研究语言意义的理论。 □训诂学三个时期是:早期训诂学、晚期训诂学、现代训诂学。 □文字学、音韵学和训诂学(字的形、音、义)古代合称“小学”。 □训诂学在具体实践中所面临的两大任务是:应用训诂学和理论训诂学。 □应用训诂学侧重于实际应用,主要是解读和注释古代文献。 □理论训诂学侧重于理论探讨,如词和义之间的关系等。□应用训诂学和理论训诂学二者的关系是:理论探讨以实际应用为目的,实际应用以理论探讨为指导。 □训诂的产生期在先秦两汉;训诂的深入与扩展期在魏晋隋唐;训诂的更新与变革期在宋元明;训诂实践的兴盛与训诂理论的探讨期在清代;训诂学科学理论的创建期在近现代。 □训诂的萌芽期在先秦,训诂工作的系统化期在两汉。 □训诂发展的标志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再度注释的出现、训诂范围的扩大、集注、集解的出现与字书、韵书、义书的分立。 □再度注释的代表是孔颖达奉敕所作的《五经正义》。 □郭璞注《尔雅》和《方言》。

训诂学资料

训诂学 总论 1、从新注、旧注、方俗词解三方面例析了一些些语言现象的训释问题。 一是新注错了,影响了对文艺论述的正确理解; 二是旧注错了,影响了对古代历史事实、政治思想、哲学思想的正确了解; 三是常用语的本义不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自觉地驾驭语言。 2、训诂学的任务主要有三项: 一是“释古今这异言。”用当代的话去解释古代词语。 二是“通方俗之殊语。”用通语释方言。 三是“ 道物之貌以告人也”说明事物的形貌让人了解。 3、训诂学的根本任务: 一是加强对训诂学史和训诂学方法论的研究,实现训诂学自身的建设与发展 二是总结训诂实践的经验,提高训诂工作水平,促进古文教学这、古籍整理和词典编纂等等。 4、解释语义的专著可以分为三类: 一是总释群书语义。 二是专释一书语义。 三是解释部分词语。 5、训诂学从客观现实出以,至少要注意三点: 一是以今释古、以易释难。 二是以已知释未知。 三是为“今世”服务。 6、训诂的内容有 一是解释字词二是解释文句三是分析篇章 四是分析表达方式五是分析时空关系 7、训诂实践形式有 一是解释语义的专著 二是音义兼注的专著 三是注释书 四是形音义合解的专著 8、在坚持训诂的现实原则时,应注意的问题有

一是要注意以今释古,以易释难 二是要注意以已知释未知 三是要注意为“今世”服务 100、训诂的原则有 一解释古语要懂得语义的历史演变情况,所以说,从事训诂必须有发展的观点二语言是社会现象,语义和语言其他诸要素一样,是约定俗成的 三对于前人训诂,我们既要尊重,又不能盲从。 9、训诂学的用途有 一用来指导古代作品的阅读与教学 二用来指导古籍的整理工作 三用来指导字典辞书的编篡工作 四用来帮助历史学、医学等学科的研究工作。 10、训诂学关于“互文”作用 一用互文说明上下文有互相交错的情况 二用互文就必须把上下文合起来理解,意思才完整 三用互文就合有关的词语互相辉映、暗示从而使意义表达得更全面 四用互文可收到意义全面而行文简洁的效果 五用互文说明上下文有互相补充的情况。 11、词义的引申的类型有 一理性的引申二形比的引申三礼俗的引申 12、词义的理性的引申包括 一因果的引申二时空的引申 三反正的引申四虚实的引申 13、词的感情色彩变化的社会因素包括 一政治观点的进步二艺术思想的变化 三科学技术的发达 14、词的感情色彩变化的语言因素包括 一词义的变迁二修辞手法的影响 三上下文的感染 15《尔雅》中解释百科名词的大类有

古代汉语专题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

《古代汉语专题》(基础汉字学教程)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提示 作业一:(涉及绪论、第一章内容) 一、填空 1、公元100年,著名学者许慎完成了《说文解字》,此书是汉字学的奠基之作,它的面世,标志着汉字学的创建。 2、所谓“字原”,有两个不同的概念,一个是从文字产生的时间顺序上说的,“字原”就是最初产生的字,它们是派生出其它字的字,因此,又被称为“字母”、“母字”。今人或称之为“初文”。一个是从文字构成的逻辑顺序说的,“字原”就是构成整字的基本部件,有了这些基本构件,才能构成整字,因此,被称为“字原”,今人或称其为“字素”、“汉字构件”。 3、古文字,指小篆以前的文字,具体包括甲骨文、金文、陶文、大篆、小篆,还包括秦汉时期的简帛文字。 古文字学是以古文字为研究对象的汉字学分支。 4、汉字改革从甲午战争之后研制拼音文字开始,代表人物和著作主要有卢戆章《一目了然初阶》、王照《官话合声字母》、劳乃宣《增订合声简字谱》、《重订合声简字谱》。 5、关于汉字的来源主要有以下说法汉字神授说;汉字西来说;汉字自源说。 6、汉字主要来源于原始绘画。 7、汉字产生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创制期,约在距今10000年至5500年前后,这个时期的汉字属于当时华夏文字的一种。一是汉字体系形成阶段,约在距今5500年至4000年前后,这一时期的文字是商代文字的直接源头。 8、商代文字指的是公元前1600---前1046年间商代使用的文字。按其载体分有甲骨文、金文、陶文。 9、商代文字的主要特征是殷商文字的形体保留着明显的图画特征;表意方式属于象形表意。 10、周代代表性文字是金文。 11、简帛文字指书写在简牍与缣帛上面的文字。 12、秦文字,指秦统一后的文字;小篆是秦朝制定的标准文字,它是在大篆的基础上改进的文字。 主要特点是小篆保留了大篆“引书”的基本特点,安排疏密均匀,但单字所用的笔画要比大篆省减得多。小篆的象形程度进一步降低,符号性进一步增强。字形结构开始统一化、定型化,规整化,在同一处写的文字,大小完全一致,字的外形呈长方形,汉字的方块型特征基本形成。 13、今文字属于符号表意文字;主要特点是形体已经与它所表示的那个词所代表的事物形象脱离了关系,而仅仅作为该意义的符号而存在。 14、今文字的发展主要是字体的变化。 15、今文字字体的种类有主要是隶书和楷书,另外还有两种辅助性字体:草书和行书。 16、隶书是在篆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字体,其特点是把篆书圆转绵长的线条变成平直方正的笔画。 17、秦代的官方标准文字是小篆;汉代官方标准文字是隶书。 18、东汉隶书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形体益加方正,笔画更为匀称,且增加了波势和挑法。即运笔时横、捺等笔画有如波浪起伏之状,某些笔画在收笔时,作向上挑起状。 19、和隶书相比,楷书的不同之处主要在笔势方面。楷书取消了波势挑法,变

《训诂学基础》期末试题A卷附答案

《训诂学基础》期末试题A卷附答案 试题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5分) 1.?训?和?诂?两个字连用,最早见于( ) A. 《毛诗诂训传》 B. 《毛诗诂训传名义考》 C. 《说文解字》 D. 《尔雅》 2.魏晋隋唐时期是() A. 训诂的产生期 B. 训诂的深入与扩展期 C. 训诂的更新与变革期 D. 训诂实践的兴盛与训诂理论的探讨期 3.《说文解字注》的作者是() A. 许慎 B. 梅膺祚 C. 段玉裁 D. 戴震 4.《墨子间诂》属于() A. 传注 B. 章句 C. 义疏 D. 集解 5.《释名》的作者是() A. 许慎 B. 段玉裁 C. 刘熙 D. 黄侃 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三种不同性质的训释是:、、。 2.训诂考证的三种方法:、、。 3.黄侃先生认为:诂就是,本来的意思。解释词的。训就是,引申的意思,解释词的。训诂是用语言来解释语言,包括词的。 4.声训的作用主要有两个:、。 5.从训诂的体式来看,专门解释古书正文的叫,既解释古书的正文,又解释前人的传住的一般叫。 三、名词解释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乾嘉学派: 2.《经籍纂诂》: 3.以形说义: 4.义训:

5.同源词: 增字足义: 四、说明下列各例属何种训诂方式(每小题1分,共10分) 1、宫谓之室,室谓之宫。(《尔雅·释宫》) 2、党、晓、哲,知也。楚谓之党,或曰晓;齐宋之间谓之哲。(《方言》) 3、二足以羽谓之禽,四足而毛谓之兽。(《尔雅·释鸟》) 4、邑外曰郊,郊外曰野。(《诗政训传》) 5、天,颠也。(《说文解字》) 6、福者,备也;备者,备百顺之名也,无所不顺之谓备。(《礼记》) 7、采,采取也,从木从爪。(《说文解字》) 8、庸也者,用也;用也者,通也者,得也。(《庄子·齐物论》) 9、乱,治也。(《尔雅·释诂》) 10、黑与青谓之黻,五色备课之绣。(《诗政训传》) 五、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义界的实质、原则是什么?它的局限性是什么? 2.通释语义与随文释义的区别是什么? 3.解释?望文生训?的含义,并说明产生这一训诂弊病的主要原因。

浅论训诂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bd6475281.html, 浅论训诂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何娟 来源:《新课程·中学》2018年第10期 摘要:训诂学是我国传统语言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研究的主要对象是古代的字义和词义。字词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基本内容。训诂学对中学语文文言文字词的教学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训诂学;中学语文;文言文;字词 训诂学是我国传统语言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研究的主要对象是古代字词的意义。王力先生曾经说过:“学习古汉语最重要的是词汇问题。”而要准确理解词义,关键在训诂。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初中文言文教学是以字词的翻译为重点,虽然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书里也有大部分字词的意思。但是语文教师如果仅仅依照教学参考资料的东西去讲课可能讲不透。而训诂学可以在这方面发挥其特有的功用。 一、运用训诂学知识,能帮助我们正确解释词义 正确解释古代词义是训诂学的核心任务,在文言文教学实践中,恰当地运用训诂学知识对课文中某些词语给予讲解,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字词的准确含义。 例如,初中语文《曹刿论战》中“齐师败绩”的“败绩”,书上的注释都是说是溃败、大败的意思。为什么这么翻译呢?这个可以用训诂学知识来解。古代“败绩”也写作“败迹”。“败”是坏的意思,而“迹”是车辙的痕迹,战车坏了,车辙痕迹乱了,战争中兵车垮了就是最大的败仗,所以称它“败绩”。 二、运用训诂学知识,能帮助我们解决没有注释的疑难问题 汉语的大量词汇是随着时代的变化不断发展的,它们有古义和今义两种。而注释者往往把注意力放在生僻的字词上面,忽略了那些古今异义的词语,这就容易使学生望文生义。教师如果懂得训诂的基本常识,就可以求得正确的答案,从而在教学中弥补注者的疏漏。 如,旧版初中语文第五册《隆中对》:“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汉室可兴矣。”“保其岩阻”一句,注云:“岩阻,险阻,指形势险要的地方。”这里只注 了“岩阻”,而未注“保”字,大概以为“保”就是“保守”,此义习惯闻见,因而无需乎注释的吧!其实,这里首先应该加注的正是“保”字,郭在贻释“保”为“恃”,即依恃、凭仗之义,指出是一种“积极的措施”。郭氏还引证了古书中训“保”为“恃”的书证达八条之多,从而使训“保”为“恃”的结论不仅于文甚确,而且于古有证。 三、运用训诂学知识,能帮助我们发现和纠正注释的错误

历史系史学概论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这个命题包含三层意思:一是研究历史总是研究者现时 现刻的思想活动;二是历史研究是由现时生活需要激发起来的;三是历史是按 现时人的兴趣和价值取向来思考和理解的。这个命题含有明显的历史相对主义 的消极成分,但也含有一定的合理因素,那就是确认了一个事实:历史认识的 起点,来源于研究者感受到的现实需要。 列举从古自今史考的名著:司马光《通鉴考异》、顾炎武《日知录》、赵翼《廿二史札记》、钱大昕《廿二史考异》、王鸣盛《十七史商榷》、章学诚《文史通义》、崔述《考信录》 列举20世纪历史学概论性著作:曹佐熙《史学通论》、李则纲《史学通论》、周容《史学通论》、杨鸿烈《史学通论》、李大钊《史学要论》、朱希祖《中国史学通论》、蒋祖怡《史学纂要》。 列举史学方法著作: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姚永朴《历史研究法》、浮田和民《史学原论》、梁启超《新史学》 马克思史学的东西:翦伯赞《中国史纲》、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吕振羽《简明中国通史》 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 列举出列举出五部查阅资料的工具书:唐代欧阳洵《艺文类聚》、北宋李昉、李穆《太平御览》、三国魏文帝时刘劭、王象等《皇览》、明解缙《永乐大典》、,清纪昀《四库全书总目》、宋代李昉﹑扈蒙﹑李穆《太平广记》、北宋李昉﹑徐铉﹑宋白及苏易《文苑英华》、清朝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唐初的虞世南《北堂书钞》 名解历史观:历史观又称“社会历史观”。人们对社会历史的根本观点、总的看法,是世界观的组成部分。世界观与历史观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历史观 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这是哲学基本问题在社会历史 领域的延伸。阶级史观(革命史观) 又称阶级斗争史观,从阶级的视角去研究历史,研究各个历史阶层中不同主导的阶级和各个阶级的发展状况对所在历史时 期的影响、文明史文明史观认为,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 唯物史观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综合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 关系对生产力,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巨大的反作用。全球史观(整体史观)、(近)现代化史观、英雄史观、正统史观、个人历史观等。 历史比较研究法:历史比较研究法是对历史上同类事件、人物和现象进行比较 和对照,并分析其异同及缘由,从而寻求历史规律的一种方法。遵循“可比性 原则”——拿来作比较的事物,其材料必须是同类的,同一范畴的,采用同一 标准的,处理方法也是相同的。从历史事实出发进行比较。明确比较研究的主 题,确定比较对象。深入比较,找出异同。广泛验证,揭示规律。这样就有助 于克服史学研究的片面性、狭隘性,可以起到“间接实验法”的作用结论鲜明, 有说服力有助于开拓视野,启发思路,发现新问题。比较方法不是唯一的,也 不是万能的,结论会有不完全性或或然性,结论还带有很大的揣测性,容易产 生牵强附会。

训诂学要籍名家序选注

训诂学要籍名家序选注

●张岱年最喜爱的书: 《周易大传》、《孟子》、《庄子》、《史记》、《通鉴》、《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自然辩证法》、《哲学笔记》、《西方哲学史》(罗素)、《邓小平文选》。 ●季羡林最喜爱的书: 《史记》、《世说新语》、陶渊明的诗、李白的诗、杜甫的诗、南唐后主李煜的词、苏轼的诗文词、纳兰性德的词、《儒林外史》、《红楼梦》。 ●张世英最喜爱的十本书: 《理想国》、《精神现象学》(黑格尔)、《哈姆雷特》、《少年维特之烦恼》、《海德格尔诗学文集》、《》、《唐诗三百首》、《红楼梦》、《古文观止》、《中国哲学史》(冯友兰)。 ●饶鑫贤推荐书目: 《三字经》、《古代汉语》、《中国古代史讲座》、《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胡绳)、《中国历史要籍序论文选注》(雷敢)、《中国哲学简史》(冯友兰)、《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瞿同祖)、《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毛泽东)、《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周密推荐书目: 《共产党宣言》、《自然辩证法》、《家庭、私有制和国家起源》、《实践论》、《矛盾论》、《论人民民主专政》、《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国通史》(范文澜)、《中国史稿》(郭沫若)。 ●陈仲庚介绍几本基础和人格心理学入门书: 《心理学导论》(希尔加德)、《西方心理学史大纲》(唐钺)、《心理学方法学》(周谦)、《人格心理学》(陈仲庚、张雨新)、《人格心理学》(伯格)、《精神分析引论》(弗洛伊德)、《人格导论》(米谢尔)、《人格的生物学基础》(艾森克)。 ●汤一介最喜爱的书: 《论语》、《庄子》、《陶渊明集》、《绞刑架下的报告》、《生死》。 ●邵津我最喜爱的书: 《冷战后国际关系》(宫少朋)、《全球化时代的国际安全》(王逸舟)、《国际法》(邵津)、《案例与资料》(M.Dixon&R.McCorquodele)、《千首唐人绝句》(富寿荪)、《徐志摩经典》、《名曲的诞生》(崔光宙)、《朱光潜美学文学论文选

最新10月浙江自考训诂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浙江省2018年10月自学考试训诂学试题 课程代码:00819 一、解释下列训诂术语(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貌 2.递训 3.谓之 4.读破 5.联绵词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空1分,共20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1.《读书杂志》是清代训诂学家________的代表作。 2.宋人________认为,汉字类在左,义在右,字从某声即具某义。这个观点被人称之为________。 3.明________著《骈雅》七卷,所收词头都是________的,其中有一些是冷僻词,有一些是不见于高文大 典的俗语词。 4.按照这样的解释,我们对训诂这一术语便能得到如下的印象:训就是________,诂(故)就是________。 5.对《说文解字》的研究,在清代达到了空前兴盛的局面。清代《说文》注家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人成就最卓著,通常称他们为《说文》四大家;四家中,________的成就又首屈一指。 6.《尔雅》的前三篇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训诂的条例有三:一曰________,二曰________,三曰________。 8.近人________的________一书,从语言学的角度对唐宋元明诗词曲中的特殊词语作了较为系统的考释研 究。 三、辨识下列各题解释的正误(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判断下列各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的打“×”。 1.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 ) 俭:俭朴。 2.感物愿及时,每恨靡所挥。( ) 挥:挥酒。 3.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 唧唧:叹息声。 4.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 落英:坠落的(桃)花。

中学语文教学学术论文参考文献范例

https://www.360docs.net/doc/bd6475281.html, 中学语文教学学术论文参考文献 一、中学语文教学学术论文期刊参考文献 [1].语文教育类学术期刊的“京派”和“海派”——《中学语文教学》与《语文学习》的比较研究. 《出版发行研究》.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2年4期.王希文. [2].浅析多媒体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中国电力教育》.2011年8期.吴婧婧. [3].话三十功名谋明日辉煌——纪念《中学语文教学》《语文导报》30周年暨"春蕾杯"征文10周年座谈会纪要. 《中学语文教学》.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2010年2期.懿文. [4].中学语文教学期待有魅力的大师. 《考试周刊》.2012年80期.张耀奇. [5].信息技术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与思考. 《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3年6期.杨永芳. [6].自主合作学习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速读(下旬)》.2014年5期.郝明. [7].论语文教学刊物在语文教学改革中的作用——以《中学语文教学》《咸宁学院学报》.2007年4期.李海林.钟峰华. [8].浅谈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国学教育. 《语数外学习(高中语文教学)》.2014年3期.陈静. [9].中学语文教学应多点“训诂学”. 《基础教育研究》.2012年15期.姜羽. [10].儒家教育思想对当代中学语文教学的启示.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2014年2期.梁天保. 二、中学语文教学学术论文参考文献学位论文类

https://www.360docs.net/doc/bd6475281.html, [1].嬗变与演进:新时期中学语文教学期刊研究——以《中学语文教学》、《语文学习》为参照. 作者:张聪敏.课程与教学论(语文教育学)浙江师范大学2011(学位年度) [2].从学术论坛到中学讲台——谈孙绍振教授的微观分析法. 作者:伊灵.学科教学·语文福建师范大学2005(学位年度) [3].建构独树一帜的语文教材体系——北师大版初中语文实验教材探析.被引次数:5 作者:吴加芬.学科教学·语文福建师范大学2005(学位年度) [4].中学语文教学课例研究的研究.被引次数:2 作者:董创文.课程与教学论·语文江西师范大学2009(学位年度) [5].读经问题及中小学读经现象研究.被引次数:9 作者:雷雨.学科教学·语文广西师范大学2006(学位年度) [6].中学语文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博学. 作者:杨果霖.学科教学(语文)四川师范大学2012(学位年度) [7].探究性学习与中学语文教学. 作者:毛海英.语文教学扬州大学2009(学位年度) [8].中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温州乡土文化资源的实践与研究. 作者:赵世安.学科教学(语文)浙江师范大学2011(学位年度) [9].建国以来语文教学中《项链》主题解读的衍变研究. 作者:李冬雪.学科教学(语文)沈阳师范大学2015(学位年度) [10]北京中学语文教学的地域文化特色. 作者:张彦哲.学科教学(语文)北京师范大学2010(学位年度) 三、中学语文教学学术论文专著参考文献 [1]对中学语文教学“人文性”的再思考. 魏宏亮,2008北京市区县科研人员首届(2008)学术年会 [2]浅谈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探究性学习. 张青霞,2007全国主体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第九届学术年会

1月自考训诂学自考试题

2011年1月自考训诂学自考试题 浙江省2011年1月自考 训诂学试题 课程代码:00819 一、解释下列训诂术语(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连语 2.读如 3.推原 4.之为言 5.音训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空1分,共20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1.辨析古书异例是训诂学的内容之一,古书异例包括倒文、______、______、变文等。 2.训诂学的作用,大体上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指导语文教学,二、______,三、______。 3.《尔雅?释诂》:“初、哉、首、基、肇、祖、元、胎、俶、落、权舆,始也。”这属于训诂方式中的______。 4.析言又称______、______,浑言又称通言、统言、散文、

散言,训诂中用这两个术语来说明______的通别。 5.学习研究训诂所应掌握的基本观点是______、______和唯物的观点。 6.继张相《______》之后,对俗语词研究作出较大贡献的,应首推蒋礼鸿先生的《______》。 7.隋唐时期汇集群书音义的专书,最著者为唐初______的《经典释文》。 8.清代汇释虚词的工具书,有______的《助字辨略》和王引之的______。 9.清代研究《尔雅》的主要著作有______的《尔雅正义》和______的《尔雅义疏》。 10.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对一个字的解释,大体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三项。 三、辨识下列各题解释的正误(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判断下列各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的打“”。1.乐府诗《妇病行》:“行当折摇,思复念之。”( ) 复:又。 2.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日三四里。少益耆食,和于身。( ) 益:副词,更加。

古书注解和训诂学常识

通论:古书的注解、训诂学常识 一、古书的注解 古书注解的发展 1.注解古书的工作开始于汉代。著名的注解家有:毛亨、孔安国、马融、郑玄等。 2.唐人除了为先秦经书做注疏工作外,也为汉以下的其他古书做注解,如《史记》、《文选》。 3.宋代朱熹不受汉代学者的束缚,直接从正义入手。 4.清代学者的贡献 (1)为古书作注解和考证工作:陈奂《诗毛氏传疏》、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刘宝楠《论语正义》、焦循《孟子正义》、王先谦《庄子集解》、郭庆藩《庄子集释》。 (2)古籍校勘的工作 (3)以读书札记的形式,对古书的词句诠释和文字校订提出自己的看法:王念孙《读书杂志》,王引之《经义述闻》,俞樾《古书疑义举例》等等。 注解的任务 1、注明出典。如李善《文选》注。 2、划分段落,诠释大意。 3、阐明哲学思想。如郭象注和成玄英疏《庄子》。 传、笺、疏 “传”指阐明经义。如《毛诗故训传》。 “笺”有补充与订正毛传的意思,一方面对毛传简略隐晦的地方加以阐明,另一方面把不同于毛传的意见提出,使可识别。郑玄《六艺论》:“注诗宗毛为主,毛义若隐,略更表明。如有不同,即下己意,使可识别也。” 作者不仅解释正文,还给前人的注解作注解,这种注解一般叫做“疏”,也叫“正义”。 《十三经》及其注疏者 集注:把前代各家的注选集在一起,再加上自己的注解,成为集注或集解。 注解常见的四种情况 A、释词。 B、串讲。把一句或几句连串起来讲解。在串讲中附带注释了词义。 C、释词并串解。前两种方式的同时使用。 D、通释全章大意。 常见训诂术语 1.释义的术语 曰、为、谓之:被释词放于其后。不仅用来释义,还用来分别同义词或近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 《论语·学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郑玄注:“同门曰朋,同志曰友。” 《尔雅·释天》:“谷不熟为饑,蔬不熟为馑。” 《尔雅·释器》:“骨谓之切,象谓之磋,玉谓之琢,石谓之 谓:格式是“甲谓乙也”。被释词放于其前。往往以具体释抽象,或以一般释特殊。 《论语·为政》:“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孔安国注:“政谓法教。” 《论语·子罕》:“后生可畏。”何晏注:“后生谓少年。” 《离骚》:“恐美人之迟暮。”王逸注:“美人谓怀王也。” 貌:一般用于动词或形容词后。被释词往往是表示某种性质或状态的形容词。 《论语·阳货》:“夫子莞尔而笑。”何晏注:“莞尔,小笑貌。” 《离骚》:“纷吾既有此内美兮。”王逸注:“纷,盛貌。” 犹:格式是“甲犹乙也。”释者与被释者往往是同义或近义的关系。《说文》:“讎,犹应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