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生活中小难题教学设计

解决生活中小难题教学设计
解决生活中小难题教学设计

解决生活中小难题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大家一起想办法》是冀教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教材一年级下册《综合学习四》的口语交际。本单元的课文都贴近儿童情感,表现的是“亲情”、“互助”、“友善”、“爱的博大与永恒”这样的主题。教学的内容是让学生就日常学习、生活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交流,互相帮助,想办法去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明确的是:能不能解决问题并不是最重要的,而能不能让学生们都积极思考、踊跃发言、友好相待则是本课的关注点。

【设计理念】

本课教学在课型上属于“口语交际”,但是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却强调“淡化上课的意识”,将其视为“学生童年生活”的一部分,引领学生直面他们人生成长中的“真问题”并加以解决,使童年生活更加美好。学生既是生活的主人,也是学习的主人。“问题”是他们自己生活中的问题,解决问题也靠他们自己来解决。

在成长的历程中,学校、教师和家长应是学生人生的陪伴者。鉴于一年级的小学生反思生活的能力不足,学生自己不能自主地完成“发现生活中的问题”,因此,家长和教师被吸纳进来,跟孩子一起反观生活,聚焦“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如何打开学生的话匣子”,让学生有话可说,想说,爱说,构建一个多向互动、有序表达的“交际场”。另一个是适时发挥引领作用,既在表达上引领,又在人文性上引领,让学生沿着“既会交际,又会做人”的方向发展。

【学情分析】

此时的小学生已经有了半年多的小学生活经历。他们经历着从学前儿童到小学生的人生角色的重大转变,他们熟悉了学校的生活,跟老师和同学的关系也亲近起来,同时从活泼好动也开始转变为能够静下来思考问题,思维也具有了一定的方向性,对生活的积累和认识也逐渐多了起来。

从另一个方面讲,无论是在家庭生活还是在学校生活方面,或者是在社会生活中,他们都会遇到一些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这些所谓的“问题”也许并不是很严重,或者只能说是“小烦恼”“小难题”“小困惑”等等,也许学生自己并没有很清醒的认识,需要成年人引导他们加以关注和聚焦,但是对于学生自己来说却是要面对和解决的。这个“解决”虽然少不了教师和家长的参与,但是学生自己一定是不可或缺的。

再者,小学生的认识能力和生活经验毕竟有限,他们想出的办法不一定是可行的、恰当的、得体的,需要成年人加以引导。另外,他们的注意力容易分散,

说话时容易偏离话题,或者失去兴趣,需要用一定的活动方式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让学生在游戏中想、在游戏中说、在游戏中交流。

【教学目标】

1.关照学生生活实际,聚焦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有话可说,有话愿说。

2.让学生在认真倾听、关注问题、定向思考、互动交流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3.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结合,梳理学生生活中的困难或烦恼等问题,引导学生积极解决问题、更好成长。

【教学重难点】

1.确定交流的话题。

2.调动学生积极交流、有序交流、有效交流。

【课前准备】

1.为了让学生们课上有话可说,而且交流的话题能够对学生有普遍性,提

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课前制作苹果形状的“交流话题征集卡”,让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梳理自己在生活和学习上的困难或烦恼,写在上面。

2.制作一个“智慧大转盘”,将本课的主题“大家一起想办法”写在突出

位置。从“交流话题征集卡”中选出十个具有典型意义的话题,将它们用工字钉固定在转盘的不同区域内。智慧大转盘这种设计,既让交流内容“定向”,提高了针对性,又将选择的权利和机会交给学生,增加了教学活动的趣味性,使课堂具有生成性。

3.制作一棵用于粘贴“交流话题征集卡”(苹果形状)的“智慧树”。寓意为呈现交流解决问题的“成果”,启迪智慧,体验成就感。

4.学生座位采取U型围坐的方式:所有人都面向前边,能够便利地看到屏

幕上的口诀、智慧大转盘、智慧树,看到前边站立的“话题主人”以及教师。这样,就构建起了一个利于互动交流的“场”。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打开话匣子:这件事情怎么办?

师生谈话,教师提出如下两个班级生活中遇到的真实的“小问题”,让学生出主意,想办法。揭示本次口语交际的话题:大家一起想办法。

1.每天,卫生值日生都会捡到一些文具,而且这些文具还没有人来认领。这件事情怎么办?

思考角度:(1)不丢文具。(2)这些文具怎样处理恰当。

2.寒假将至,班里图书角的书该怎样处理?

思考角度:(1)便于管理。(2)发挥图书的最大效益。

【设计意图】

此环节的作用是“打开话匣子”,用的话题是学生班级生活、集体生活中的两个问题,而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则多是家庭生活、个人生活中的。两者结合,就会让交流的话题更具有丰富性,更全面。这个环节其实也是在为后面的交流“做出样子”,提供范例,让学生知道要围绕着话题来出主意、想办法。

二.智慧转盘转转转:全班一起想办法!

1.教师从课前学生们完成的“交流话题征集卡”中选取十张苹果卡片(即十个交流话题)钉在转盘上。向学生介绍“智慧大转盘”的玩法。

2.教师强化本次口语交际活动的主题:大家一起想办法。用配上动作的活动口诀贯穿活动过程:谁有困难也不怕,大家一起想办法!

3.学生运用“智慧转盘转转转”的游戏形式,确定交流话题,由“话题主人”跟全班学生互动交流,听取大家想出的办法,教师相机引导。

谈论完了某个话题,就将交流话题卡片贴到智慧树上。然后由本“话题主人”转动转盘,确定下一个话题,下一位“话题主人”走到前面跟大家互动交流。以此类推,本项学习活动进行四轮,全班交流四个话题。

本课确定的十个交流话题是:

(1)弟弟总是打扰我学习,妈妈脾气太大,总是批评我。我很害怕。

(2)外面雾霾太严重,都没办法出去玩儿,我很烦恼。

(3)爸爸爱抽烟,我很担心他的健康。

(4)我每天放学都要去练习游泳,回来还要写作业,没有玩儿的时间。

(5)妈妈总给我留很多的家庭作业,我很烦恼。

(6)爸爸妈妈总爱唠叨我,我都听烦了。

(7)爸爸妈妈总吵架,我该怎么办?

(8)我做事情总爱拖拖拉拉,没有时间观念,我该怎么办?

(9)我总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爱动手跟同学打架,因此经常被批评,我该怎么办?

(10)我写作业的时候总想着玩儿,爷爷奶奶总为这事着急。

【设计意图】

活动的方式让“口语交际课”变成了好玩的游戏;课前“交流话题征集卡”的活动体现了学生人生的真实性,体现了孩子和成人共成长的生命历程;学生自己参与确定话题,自己选择话题,自己交流话题,学生的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该环节仍然是在为学生“做出样子”,让他们学会交流;简便的“活动口诀”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强化了内容和情感等学习要求,使课堂教学在教师引导下充分生成,有序推进。

三.智慧苹果大搬家:小组一起想办法!

1.将“智慧大转盘上”剩下的六个“苹果”——“交流话题征集卡”全部

摘下,六名“话题主人”分散到六个小组,请组内同学帮助一起想办法。明确如下要求:

(1)小组同学一起跟“话题主人”聊天,帮助他想办法。

(2)“话题主人”要从同学们想的办法中选出自己满意的,准备交流。

2.全班交流:这样的办法我喜欢。

分组汇报交流成果。“话题主人”说出自己的话题以及同学们帮忙想出的、自己比较满意的办法。教师适当时机让其他同学帮助补充,并加以引导。随后将已经解决的“话题苹果卡”贴在“智慧树”上。

【设计意图】

教、扶、放结合,班级学习和小组学习相结合,体现教学层次性;增加讨论话题的数量,提高学生学习的参与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班级交流又对学生小组学习的水平和结果进行提升,让学生在学习中有所发展。

四.智慧果香飘不尽:遇到问题想办法!

1.课下将同学们制作的“交流话题征集卡片”布置在教室里的,学生们随机进行交流,互相帮助想办法。

2.教师总结提升:再次强化口诀,告诉学生,以后还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大家要积极面对,互帮互助想办法解决。

【设计意图】

让本次口语交际活动触及到全体学生,也惠及到是有学生,让所有人的问题得到关注。从封闭的课堂延伸到学生的生活,从“当下”延伸到“以后”,从本次口语交际活动延伸到生活的“常态”。这样,本次口语交际活动的生活价值就得以实现了。

教案《用除法解决问题》数学

《用除法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材23页例3 教学目标: 1.学会用除法解决有关平均分的实际问题。 2.体会问题与条件之间的内在联系,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感受除法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用除法知识解决与平均分有关的实际问题。 难点:经历解决问题的完整过程,理解各数量之间的关系。教学准备:课件、小棒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用2、6、12这三个数写两道乘法算式和两道除法算式。 2.看图写算式。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3的第一个问题。 (1)读题,理解题目意思。 (2)同桌合作摆一摆并列出算式解答。 (3)汇报,交流,怎样摆小棒,怎样列算式。 (4)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 (5)检验结果是否正确。

板书:总数÷份数=每份数 2.教学例3的第二个问题。 (1)读题,理解题目意思。 (2)列出算式解答。 (3)检验结果是否正确。 板书:总数÷每份数=份数 3.找出两道题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1)找相同点:第(1)小题已知总只数与盒数,求每盒的只数。第(2)小题已知总只数与每盒的只数,求盒数。 (2)找不同点:都是平均分,都用除法解决问题,计算时都用“三五十五”这句乘法口诀来求商。 4.小结后揭示课题。 三、巩固应用 1.完成茶叶题。 说说你打算用什么方法计算? 说检验的方法。 2.根据图意编一道乘法数学题和两道除法数学题。 3.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买哪种袜子最划算。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你有什么收获? 五、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 平均分总数÷份数=每份数 总数÷每份数=份数 东川区第四小学:xxx 20XX年4月5日

生活中的大数教学设计教学内容

生活中的大数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P26-28的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实例,体会生活中有大数,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通过数正方体等操作活动,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千、万",并了解单位间的关系。 3、通过"估一估"、"摆一摆"等活动,对大数有具体的感受,发展学生数感。 教学准备: 1、安排学生提前调查:生活中都有哪些大数。 学习方式: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 教学流程: 一、动画情境,体会大数 1、师:同学们,你们看,他是谁?(课件出示:智慧老人图片)寒假期间,智慧老人到各地去旅游,给我们寄来了四张图片,我们去看看吧! ①图中画的是什么?知道它有多高吗? ②在图中你看到了什么?(这是我国的珠穆朗玛峰,它是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有多高呢?一起读读这个数。) ③图中有什么?用肉眼能看到的星星大约有多少颗?(还有更多的星星是用肉眼不能看到的,只能借助望远镜。) ④这幅图又告诉了我们什么?谁来介绍一下。 从这些图片中你发现了什么?(同桌在感受画面的基础上讨论一下) 这几个数和我们以前学过的数有什么不同? 2、这些图片让我们了解了很多新知识。生活中还有许多这样的大数,把你知道的大数说

给同学们听一听。 3、像这些数都是生活中的大数。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感受这些生活中的大数。(出示课题) 二、探索新知,感悟大数 1、建立表象,数一数(1)教师出示一个大正方体(由1000个小正方体组成):老师有一个大 正方体,这个大正方体是由很多个小正方体组成的(出示1个小正方体),大家猜一猜这个大正方体是由有多少个小正方体搭成的呢? 学生猜 这么多,怎么数呀?你们愿不愿意数一数?到底有多少个呢?你打算怎么数?动脑筋想想,(学生独立思考) 和小组同学说一说。 师:你有什么好办法呢? 生自由说一说。(允许学生有不同的想法) (2)用你们的方法我们来数数看(课件演示) ①女生1个1个的数,数出一排有10个小正方体。 ②男生10个10个的数,数出一层有100个小正方体。 ③全班100个100个的数,数出一个大正方体中有1000个小正方体。 数到9个百时,师问:现在有几个百,接下来是几个百?10个百是多少? (生:10个一百是一千)师加以肯定:对,10个一百是一千。 (3)大家都是爱动脑筋的好孩子。通过大家的共同合作,我们知道了1个大正方体是1000个小正方体。(师演示) 那么现在这里面一共有多少个小正方体呢?(同时出示10个正方体)你想怎么数呢?同桌互 相说一说。 学生边汇报课件边演示数一数。 数到9千时,问:现在有几个千?接下来是几个千?10个一千是多少?(10个一千就是一万)

新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连除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2)

连除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材第52页例4 【教材分析】: 本课是本单元的最后一课时,教材结合对实际问题的解决有效地突出了三位数除一位数的运用在生活中的重要性,用情境导入的方法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增加了对数学的熟悉程度。 【学情分析】: 本课的学习活动是在学生掌握基础乘法的运算,通过分步骤和用多种解决问题,列出综合算式,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练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认真读题、理清条件的好习惯。 【课时安排】:本课用一课时完成教学。 【教学目标】: 1、学会用连除或乘除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并学会用两种方法解答,会列综 合算式。 2、通过分步骤和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列出综合算式,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 力和列算式的能力。 3、培养学生思维的多样性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用连除或乘除混合运算解决问题。 难点:多角度思考问题,了解每个步骤的含义,最终列出综合算式,尝试多种方法。 【教法与学法】: 教法:讲解法、引导法。 学法:讨论交流法、练习巩固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出示卡片。

57×40= 40×25= 82×50= 39×5= 93÷3= 804÷2= 128÷8= 245÷7= 指定一名学生上台表演,其余学生练习,然后集体订正。 教师:上一课时我们了解了连乘,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解决问题,那我们今天的方法和解决技巧又是什么呢? 二、探究新知 1、教学教材第53页例4. 引导学生读出已知条件:共有60人,平均分成2队,提问:那么每队多少人?我们应该怎样计算? 学生回答:60÷2=30(人) 现在每队要平均分成3组,要求每组有多少人应该怎样列算式呢? 学生回答:30÷3=10(人) 同学们回答得非常好!那你们能不能将其合并成一个算式呢? 学生思考。 学生列出综合算式: 60÷2÷3=10(人)。 还有其他方法吗? 学生思考。 教师引导:现在总共60人没变,分成2队,每队分成3组,那么总共分成了多少组? 学生回答:60÷6=10(人) 列出综合算式:60÷(3×2)=10(人) 总结:可以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解答例4. 2、你们能验算一下吗?我们求得一组10人,那么3组呢?(3组30人) 一队3组,现在2队,总共多少人, 三、巩固练习 1、教材第53页“做一做” (1)学生独立完成,指定两名学生写在黑板上,然后集体订正。 (2)提问:我们可以运用哪两种计算方法?每个步骤的含义是什么?

勇敢面对挫折和困难 教学设计

《体育与健康》教学设计 勇敢面对挫折和困难

《勇敢面对挫折和困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以积极的态度面对挫折,学会正确面对人生中的艰难困苦。正确认识挫折,勇于挑战困难,从而形成能够经受考验的健康心理。 2.使学生了解自己的情绪,学会调节情绪的方法。 3.培养学生勇敢、顽强、不服输的意志品质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教学重点 主动发展意志品质,学会几种情绪的调节方法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PPT课件整理 (2)音频视频资料收集 教学方法 1、小组合作学习 通过课堂学习小组的相互研讨,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性。 | 2、理论联系实际 将书本知识转化成实际可操作的实践知识,提高知识的利用率。 3、通过网络搜索创建教学情境 通过网络资源中的图片,音频等资料的播放,创造情境教学,建立学生情景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教学思路 本教学过程中,通过建立学习小组,提高学生的学习参与性。通过网络资源创设教学情景,提高学生的求知欲。通过联系实际,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可操作

行为。 首先,通过一首励志歌曲,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创建学习情境,提高学生学习热情,引起学生学习兴趣,揭示课题,通过残疾人战胜困难的图片和视频的成功事例,引出意志的概念、作用及良好意志品质的表现特点,结合自己实际做出判断,通过网络资源,使学生了解体育明星成功的事例,引导学生认识到良好的意志品质是战胜挫折和困难有利保障,在教授学生用积极乐观的情绪应对困难和挫折时,采用创设情境与学生积极思考以及老师正确引导三结合的方式,使学生能够将学到的知识进行表达和运用。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带着问题欣赏音乐视频,如:是哪一首歌?记住自己最喜欢的一句。 2、回答提问,了解《阳光总在风雨》歌词的寓意。 3、人生路上,不会总是一帆风顺的,难免会有一些挫折,我们需要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4、展示课题《勇敢面对挫折和困难》 二、良好的意志品质是战胜困难的保障 1、出示陈州登上嵩山之巅呐喊及手倒立的图片,发表想法:图片中的人物是怎样做的?他是谁?是怎样的一个人/?通过视频认识陈州。提问:他的什么精神值的你学习? 2、小组交流,学生代表回答,通过师生对话引导出意志品质。 3、了解意志的概念、作用及良好意志品质的表现特点,出示图片,结合陈州的事例来理解掌握意志的含义,作用小组讨论后,巩固掌握。 4、针对良好意志品质的表现,运用师说生选的方法辨别识记。

生活中的大数教学设计说明

生活中的大数教学设计 教学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P26-28的教学容。 教学目标: 1、通过实例,体会生活中有大数,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通过数正方体等操作活动,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千、万",并了解单位间的关系。 3、通过"估一估"、"摆一摆"等活动,对大数有具体的感受,发展学生数感。 教学准备: 1、安排学生提前调查:生活中都有哪些大数。 学习方式: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 教学流程: 一、动画情境,体会大数 1、师:同学们,你们看,他是谁?(课件出示:智慧老人图片)寒假期间,智慧老人到各地去旅游,给我们寄来了四图片,我们去看看吧! ①图中画的是什么?知道它有多高吗? ②在图中你看到了什么?(这是我国的珠穆朗玛峰,它是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有多高呢?一起读读这个数。) ③图中有什么?用肉眼能看到的星星大约有多少颗?(还有更多的星星是用肉眼不能看到的,只能借助望远镜。) ④这幅图又告诉了我们什么?谁来介绍一下。 从这些图片中你发现了什么?(同桌在感受画面的基础上讨论一下) 这几个数和我们以前学过的数有什么不同? 2、这些图片让我们了解了很多新知识。生活中还有许多这样的大数,把你知道的大数说

给同学们听一听。 3、像这些数都是生活中的大数。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感受这些生活中的大数。(出示课题) 二、探索新知,感悟大数 1、建立表象,数一数(1)教师出示一个大正方体(由1000个小正方体组成):老师有一个大 正方体,这个大正方体是由很多个小正方体组成的(出示1个小正方体),大家猜一猜这个大正方体是由有多少个小正方体搭成的呢? 学生猜 这么多,怎么数呀?你们愿不愿意数一数?到底有多少个呢?你打算怎么数?动脑筋想想,(学生独立思考) 和小组同学说一说。 师:你有什么好办法呢? 生自由说一说。(允许学生有不同的想法) (2)用你们的方法我们来数数看(课件演示) ①女生1个1个的数,数出一排有10个小正方体。 ②男生10个10个的数,数出一层有100个小正方体。 ③全班100个100个的数,数出一个大正方体中有1000个小正方体。 数到9个百时,师问:现在有几个百,接下来是几个百?10个百是多少? (生:10个一百是一千)师加以肯定:对,10个一百是一千。 (3)大家都是爱动脑筋的好孩子。通过大家的共同合作,我们知道了1个大正方体是1000个小正方体。(师演示) 那么现在这里面一共有多少个小正方体呢?(同时出示10个正方体)你想怎么数呢?同桌互 相说一说。 学生边汇报课件边演示数一数。 数到9千时,问:现在有几个千?接下来是几个千?10个一千是多少?(10个一千就是一万)

《生活中的小窍门》课程教案

《生活中的小窍门》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活动内容: 生活中的小窍门 活动背景: 生活中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难题,一个简单又实用的小窍门,就能轻松解决生活中的烦恼,给人们带来便利,如何基于生活中的难题,探寻解决方法是五年级学生感兴趣的话题。鉴于本班学生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较为欠缺,旨通过这次实践活动,结合具体的探究活动,贯穿过程与方法的指导,让学生经历收集资料、整理资料的基本过程,学会运用资料解决问题,使学生的收集资料、整理资料、采访、观察、实验等能力得到提高,培养敏感的信息意识和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活动目标: 1、通过搜集生活中的小窍门知识,了解收集资料、整理资料的过程,掌握一些简单的收集资料、整理资料的基本方法。 2、通过网上搜索、查找书籍、访谈等方式,了解生活中的小窍门,并会利用实验法进行辩证真伪。 3、通过梳理活动中的困惑,使采访、整理资料等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4、通过搜集生活中的小窍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初步培养从事探究活动的正确态度,发展探究问题的初步能力,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良好的个性品质。

活动准备: 教师准备:实验工具和材料、收集有关小窍门的资料、课件。 学生准备:通过各种渠道收集有关生活中小窍门的资料。活动对象: 五年级学生 活动课时: 6课时 活动过程: 第1课时 第一阶段:创设情境,确定主题。 一、活动目标 1、通过演示衣服去油渍,明白小窍门的好处,激发探究生活小窍门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通过创设情境、交流讨论等方式,确定活动主题,为活动的考察探究提供了方向性。 二、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景,确定主题 1、创设演示衣服去油渍情境,让学生明白小窍门的好处,激发探究小窍门的兴趣。 2、全班学生交流生活中的小难题和所知道的小窍门,确定本次综合实践活动主题为《生活中的小窍门》。

《解决问题:连除》教学设计

《用连除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第100页例2和“做一做”,练习二十三第10-12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用连除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2、通过解决具体问题,让学生获得一些用除法计算解决问题的活动经验,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 重点:培养学生收集、分析信息的水平,并学会用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的方法。 难点:找出中间问题,用数学语言叙述解决问题的思路。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有30人参加团体操表演,6人围成一圈,__________? 师:你能补充问题吗? 生补充后,让其列式,师:为什么除法计算? 二、新课研究 1.创造情景,引出问题 师出示团体操图片 师:观察图片,你从中知道了那些数学信息? 让学生同桌互相说一说,再指名说。 师:谁能提出问题? 生:每个小圈多少人? 2.探讨解决方法 师:你们会解决这个问题吗? 师:人数的总量是多少?能够怎样求出每个小圈有多少人?能一步求出来吗?需要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每一步用什么方法,为什么? 小组讨论 指名汇报,评价 鼓励准确的想法和不同的想法。

板书:1)先求每个大圈有多少人? 2)先求一共有多少个小圈? 60÷2=30 30÷5=6 5×2=10 60÷10=6 3.列式解决 独立列式,指名板演,说解题思路,评价 师:还有不同的列式吗? 60÷2÷5=6(人) 60÷(2×5)=6人 板书:1)先求每个大圈有多少人? 2)先求一共有多少个小圈? 60÷2=30 30÷5=6 5×2=10 60÷10=6 这两种都准确,师强调列综合算式。 4.反馈练习 第100页做一做 先让生认真审题,同桌说先算什么? 指名板演,指名评价。 三、巩固练习练习二十三10-11题和对比练习 1、10题先让生认真审题说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 师:总量是多少,求什么,怎么解决? 独立列式,指名板演,说解题思路,评价。 2、对比练习 3、11题生独立审题,独立解决。 指名板演,说解题思路,评价 四、课堂总结(略)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勇敢面对挫折和困难--教学设计

《体育与健康》教学设计 《勇敢面对挫折和困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使同学能够正确看待成长中的挫折与困难 能力目标: 1、掌握积极面对挫折与困难的方式。 2了解并学习运用一些面对挫折时自我调节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面对挫折与困难采取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2、寻找有效战胜挫折与困难的方法,养成勇于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品质 重点难点:正确对待和面对成长中的挫折与困难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PPT课件整理 (2)音频视频资料收集 教学方法 1、小组合作学习 通过课堂学习小组的相互研讨,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性。 | 2、理论联系实际 将书本知识转化成实际可操作的实践知识,提高知识的利用率。 3、通过网络搜索创建教学情境 通过网络资源中的图片,视频等资料的播放,创造情境教学,建立学生情景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教学思路 本教学过程中,通过建立学习小组,提高学生的学习参与性。通过网络资源创设教学情景,提高学生的求知欲。通过联系实际,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可操作行为。 1、首先,小组讨论 2、思考:成长中同学们遇到的挫折与困难,自己是怎样应对的。引起学生学习 兴趣,创建学习情境,提高学生学习热情,引起学生学习兴趣,揭示课题. 3、然后通过观看视频的感触,让学生体会学习乔丹与刘伟的什么品质。战胜困 难的图片和视频的成功事例,引出意志的概念、作用及良好意志品质的表现特点,结合自己实际做出判断,使学生了解体育明星成功的事例,引导学生认识到良好的意志品质是战胜挫折和困难有利保障,在教授学生用积极乐观的情绪应对困难和挫折时,采用创设情境与学生积极思考以及老师正确引导三结合的方式,使学生能够将学到的知识进行表达和运用。 教学过程 小组讨论 思考: 1、小组交流,成长中同学们遇到的挫折与困难,自己是怎样应对的。 学生代表回答,通过师生对话引导出意志品质。 2、观看视频的感触,学习乔丹与刘伟的什么品质。小组发言 3、了解意志的概念、作用及良好意志品质的表现特点,出示图片,结合视频材料来理解掌握意志的含义,作用小组讨论后,巩固掌握。 4、针对良好意志品质的表现,运用师说生选的方法辨别识记。 教学过渡: 以上我们了解了意志品质的作用、表现特征并掌握了磨炼良好意志品质的方法,希望同学们要记住“良好的意志品质是战胜困难的保障”,了解情绪的概念及调节不良情绪的方法 1、认识情绪的含义,了解情绪的分类,出示图片,做出判断。 2、教学过渡: A、情绪产生于人们心理需要是否得到满足。

北师大新课标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三 生活中的大数 数一数(二)》优质课教学设计_2

生活中的大数的教学设计 1、课前调查:生活中有哪些大数? 2、学具:豆豆 3、多媒体课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体验生活中的大数,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 2、学生在自主探索中理解新的计数单位“千”、“万”,并了解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3、通过教学情景,使学生对一千和一万有具体感受。 4、让学生理解并熟记万以内数位顺序。 过程与方法培养孩子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过程和结果的水平。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数学活动,进一步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教学要点、重点 1、体验生活中的大数,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 2、学生在自主探索中理解新的计数单位“千”、“万”,并了解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3、通过教学情景,使学生对一千和一万有具体感受。 4、让学生理解并熟记万以内数位顺序。 难点:理解万以内的数位顺序。 兴趣点:大数贴近生活,与生活密切联系

作业要求①基本要求:体验生活中的大数,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 ②较高要求:准确感受“千、万”的具体含义 ③个性探究:让学生理解并熟记万以内数位顺序。 【教学过程】 (一)感受生活中的大数 1、谈话:理解图中的地点吗?你喜欢这所学校吗?为什么呀?那你对这个美丽可爱的学校了解多少呢?知道吗?例如:共有多少名老师?占地面积多大?…… 今天老师就先做一次解说员!(课件显示)听了刚才的介绍,你有什么发现吗?老师也找到了一些生活中的大数,想看吗?(显示:四幅图)读了这些说明,你有什么感受?把收集的资料先和同桌说一说,然后再说给大家听!(指名上台说,并即时评价) 2、揭示课题:原来生活中有这么多大数!那我们今天就一起来研究和探讨《生活中的大数》!(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从生活出发,选择孩子熟悉的生活场景——校园引入新课,使孩子对数学有着更多的亲切感,以学生提出有很多比100大的数为引线,先展示老师提供的资料,再交流学生自己收集的资料,引出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大数,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有数学。)(二)、理解计数单位 1、数豆子(建立个、十、百的单位概念) 先数10个:你是怎么数的(板书:一个一个地数(个) 十个一是10(十))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用连乘解决问题》教学设计(1)

《用连乘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99页例1及练习二十三部分习题。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进一步从具体的情境中提出数学问题,寻找有用的数学信息,分析数量关系,列出算式并最终寻找解决问题 的方法。 技能目标: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用连乘解决问题,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情感目标:感受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体验成功的快乐。【教学重点】学会寻找有用的数学信息,分析数量关系,解决问题。【教学难点】分析数量关系,寻找中间问题。 【教具准备】自制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整理信息 1.师:六一儿童节马上到了,学校准备举行团体操比赛,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好吗?他们做的怎么样?(整齐)除了这些,你还发现哪些数学信息?(课件出示)(学生一边说是一边板书)

2.指名学生回答。 预设:有3个方阵,每个方阵有8行,每行10人。 3.师:根据信息,你能提什么数学问题? 预设:3个方阵共多少人?(大家同意吗) 指名学生回答。 4、完善板书。 师:现在谁能把这些信息和问题连起来完整地说一说? 预设:每个方阵有8行,每行10人。3个方阵一共有多少人?(齐读课题) 师:为了让同学们更清楚、更容易明白图意,老师将每个同学变成一个小圆点。 (在媒体上将人变成小圆点) 二、合作交流,训练思维 1、小组合作探究。 师:每个方阵有8行,每行10人。3个方阵一共有多少人?(问:这道题要解决什么问题?求3个方阵一共有多少人?) 师:求3个方阵一共有多少人?(要求3个方阵一共有多少人?因

为一个方阵的人数不知道,我们不能直接求出3个方阵的人数?求3个方阵一共有多少人?必须要知道一个方阵有人数,才能求出3个方阵一共人数?)大家都知道不能一步解决这个问题,那么解决这个问题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学生思考2分钟) 2.老师相信你们可能都会解决这个问题,先不要急着列式,老师想知道你们在分析和解决这个问题时,你是怎样想的?(请你们指着点子图和同位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3、把你的列式写在练习纸上。(看谁的方法多) 4、把你做好的式子四人小组交流 2、小组汇报交流。 ①叫一位学生先在黑板上板书并解法,指着点子图来汇报。(学生汇报完—师及时出课件演示—再叫学生说---同位说。) 预设: 第一种方法:因为一个方阵有8行,每行有10人,我就用8×10=80,先求一个方阵有多少人,再乘3个方阵,就求出3个方阵一共有多少人?

《战胜困难》教学设计

遇到困难的时候 教学目标: 1、通过一系列活动,使学生理解困难,不怕困难,中从获得较深的情感体验,并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 2、生活有自信,有勇于克服困难的勇气。 3、树立生活中的榜样,并努力向榜样学习。 4、掌握向各种困难挑战的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游戏材料。 活动过程: 一、魔术导入新课 刚才在变魔术的过程中一些同学遇到了小小的困难,没有变成功,觉得很难过。其实不成功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谁都会在自己的生活中遇到困难的。重要的是我们要弄清楚自己为什么没有成功。在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因该怎样去面对它,解决它,战胜它,这才是最重要的。 师:下面这节课我们就通过游戏和活动的方式一起走进我们今天的课题——遇到困难的时候。生齐读课题 二、七嘴八舌话困难 师:同学们在你平时的学习、生活中你都遇到过哪些困难? 小结:同学们小小的年纪就遇到这么多的困难。看来,困难就像影子一样,总是围绕在我们的左右。这不,我们的朋友毛毛,他这两天也遇到困难了。我们一起去看看他好不好?(师播放毛毛学骑童车的录

像) 三、设身处地谈困难 1.师:毛毛这两天在学骑车,可是练习了几天之后,仍然掌握不好平衡。于是,他就不想再练了。我们作为毛毛的朋友,一起劝劝他好不好? 2.拓展讨论 师:同学们,如果毛毛没有听同学们的劝告放弃了又会是什么样的结果呢? 3.小结 师:同学们,看来,我们对待困难不同的选择就会有不同的结果。那你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遇到困难的时候都是怎么做的? 四、经验交流议困难 1.小组讨论交流 师:下面选择一件你遇到的给你印象比较深刻的困难跟小组的同学说一说你当时是怎样想的,又是怎样做的,最后的结果怎样?听清楚了吗?开始吧。 2.全班交流 3.师小结:通过刚才的交流老师发现,同学们在遇到困难的时候都会一直坚持下去不放弃,面对困难你们个个都是好样的。 过度:其实,在我们的周围有许多坚持不懈,战胜困难的故事。 五、面对困难我不怕 1. 小组交流

【二年级数学】教学设计:第三单元生活中的大数

第三单元:生活中的大数 第一课时数一数(一)

⑵计算机演示:第一步:一个一个地数,数到10; 第二步:十个十个地数,数到100; 第三步:一百个一百个地数,一百、二百、三百……九百,数到一千。(同学跟着计算机数) 师:谁能把同学们说的进行整理,先怎么数,再怎么数,最后怎么数。 生:先一个一个地数,数到10;再十个十个地数,数到100;最后一百个一百个地数,数到一千。),数到10个; 再十个十个地数(出示),数到100; 最后一百个一百个数(出示), 2个一百是多少?3个一百呢?5个一百?9个一百?数到10 个一百就是多少?(出示)。 10个一百是一千。(板书:10个一百是一千) 2.师:接下来可以怎样数? 生:一千一千地数。 计算机演示:一千一千地数,一千、二千、三千……九千,数到一万。(学生一起数) 师:一千一千地数,有几个一千就是几千,数到10个一千就是多少? 生:10个一千就是一万。(板书:10个一千是一万) 师:以前我们可以一个一个地数或十个十个地数,今天我们又可以怎样数? 生:一百一百地数、一千一千地数和一万一万地数。 3师:老师有几幅图,你能不能很快说出图中有多少个小木块? ① 师:介绍一下你怎么数地这么快? 生1:第一幅图有100个小木块,第二幅图有20个小木块,第三幅图有5个小木块,一共是125个小木块。 生2:先看1个一百,再看2个十,最后有5个一,一共是125个小木块。 ②

师:我只看到3个十? 生:最后的12个小木块里有1个十,就是4个十,所以是142个小木块。 ③ 师:一百在哪了? 生:10个十就是100,所以是105个小木块。 ④ (三)应用新知 师:刚才我们看到的几幅图都是按照千、百、十、个摆好的,所以同学们很快就知道有多少个小木块。你们每个小组都有一盆豆子,你能不能很快说出有多少粒豆子? 生:不能。 师:你们数一数,再摆一摆,不仅你们知道有多少个,还要让大家也能很快看出一共有多少粒豆子。活动要求:老师为每个小组准备两种塑料袋,大一些的你看看装多少粒豆子比较适合,小一些的你看看装多少粒豆子比较适合;发挥两种塑料袋的作用数一数、摆一摆。 小组活动(略) 小组汇报 师:汇报你们小组一共有多少个豆子,怎么摆的? 组1:我们组有963个豆子。有9个百,6个十,3个一。 组2:我们组有972个豆子。有9个百,7个十,2个一。 组3:我们组有954个豆子。有9个百,5个十,4个一。 组4:我们组有990个豆子。有9个百,9个十。 组5:我们组有1012个豆子。有10个百,1个十,2个一。组6:我们组有988个豆子。有9个百,6个十,8个一。 组7:我们组有995个豆子。有9个百,9个十,6个一。 组8:我们组有933个豆子。有9个百,3个十,3个一。 组9:我们组有910个豆子。有9个百,1个十。 组10:我们组有989个豆子。有9个百,8个十,9个一。

生活中的难题作文

生活中的难题作文 生活中的难题作文(一) 生活中我们一定会遇到许许多多,大大小小的问题,有的成了为难住你的难题,有的则被自己轻松解决。但无论怎样,难题都会有解决他的方法。 遇到难题时,首先要独立思考,要是想不到的话,可以向书本请教。书上要是没有的话,再向家长或者老师请教。 今天,我写作业时遇到了一个难题,上面说:如果学校的男生和女生一样多,放学后,甲说:“学校里最早出来的两个学生都是男生的可能性大。”乙说:“学校里最早出来的两个学生中一个是男生,一个是女生的可能性大。”你认为他们谁说的对,说明理由。看完后,我觉得乙说的对,因为题目中告诉男生和女生同样多。后来,我又想,这道题不会这么简单。于是,我又去问爸爸妈妈。 爸爸说:“甲说的可能性大,因为男生跑得快。” 妈妈说:“甲和乙说的结果都有可能。” 经过我们讨论,我们觉得爸爸说的有道理。 这件事让我懂得了一个道理,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学习中,遇到任何的问题和难题,我们都用应该秉承着不耻下问的心态虚心请教学习,这样难题自燃就不再是难题。 生活中的难题作文(二)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难题。像我们这样年幼无知的孩子缺少生活经验,遇到的问题也就更多。当遇到问题时,我会很冷静,开动脑筋,积极地想办法,直到真正把问题解决了为止。 记得小时侯,我和妈妈去买东西,看到了自己喜欢的东西就想买。妈妈把挑好的东西拿到交款台前,售货员阿姨根据商品价格,跟妈妈结完帐,我们就可以把东西拿走了。这样的事情我经历了很多很多次,但是真的让我自己去买,我还真没有这个胆量。为什么呢?我左思右想弄不明白。原来,自己年龄小不会算帐,又不爱说话,不敢跟售货员交谈。 上学后,妈妈认为我已经识文断字了,就试着让我独自去买东西。妈妈说:“潇潇已经是小学生了,应该能帮大人跑跑腿,干点力所能及的事情了”。但是,我人还没有出门口,心里就直打鼓,扭扭捏捏地回过头来对妈妈说:“还是你跟我一起去吧”。 这样的事情又经历了好几次,妈妈总是鼓励我说:“买东西其实挺简单的,挑好东

解决生活中的难题

一解决生活中得难题 您有墨水滴到衣服上得经历吗?您又就是怎么解决得呢?现在我教您一个小窍门不吧! 我们上三年级了,就要用钢笔写字,所以干净得衣服上总会出现一些小蓝点儿。“唉,怎样才能洗干净墨水啊!”您听,妈妈有开始苦恼了,一边说一边用“洗洁精”使劲地搓着衣服,瞧到妈妈苦恼得样子,我笑了起来。这时候,就要去请教我得“好帮手”电脑了,电脑飞快地转动着它得大脑,帮我想出了几个号办法。我瞧准了一个,就开始实验。

我走到妈妈跟前,神秘地对她说:“我来帮您吧!”不料妈妈却讥讽我说:“小心别把衣洗坏了哦!" 我去厨房拿几粒蒸熟得米,慢慢地在衣服上搓,慢慢地,衣服上得小蓝点消失了,再用清水洗干净就好了。瞧见我把衣服洗得这么干净,妈妈得嘴变成了“O”形,我走过去说“怎么样?"妈妈对我竖起了大拇指. 这就就是我得小窍门,神奇吧!您不妨也可以试一试哦!、 二生活中得难题 生活中我们一定会遇到许许多多,大大小小得问题,有得成了难住

您得难题,有得则被自己轻松解决。但无论怎样,难题都会有解决它得方法. 遇到难题时,首先要独立思考,要就是想不到得话,可以向书本请教。书上要就是没有得话,再向家长或者老师请教. 今天,我写作业时遇到了一个难题,上面说:如果学校得男生与女生一样多,放学后,甲说:“学校里最早出来得两个学生都就是男生得可能性大。”乙说:“学校里最早出来得两个学生中一个就是男生,一个就是女生得可能性大。”您认为她们谁说得对,

说明理由.瞧完后,我觉得乙说得对,因为题目中告诉男生与女生同样多.后来,我又想,这道题不会这么简单。于就是,我又去问爸爸妈妈. 爸爸说:“甲说得可能性大,因为男生跑得快。” 妈妈说:“甲与乙说得结果都有可能。” 经过我们讨论,我们觉得爸爸说得有道理。 这件事让我懂得了一个道理,无论就是在生活中还就是学习中,遇到任何得问题与难题,我们都用应该秉承着不耻下问得心态,虚心请教学

生活中的大数(教案)

《生活中的大数(数一数)》教案(多媒体) 一教学目标 1、联系生活实际,体会生活中的大数,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激发学习教学的兴趣。 2、通过“说一说”、“数一数”等活动,对大数有具体的感受,发展数感。 3、通过活动,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千”“万”,并了解单位之间的关系。 二教学重点 1、感受大数,发展数感,体验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千”“万”。 三教学课时:一课时 四教学用具 教具:CAI课件 学具:每人准备100粒黄豆、10根火柴棒 五教学过程: 1、情境导入: 师:小朋友们,让我们一起畅游世界,进入科技之门,看看美丽而奇妙的世界!(播放CAI:出示图片) 师:看了之后,你们从图上知道哪些信息呢? 生:……(板书:生活中的大数) 2、认识计数单位“百”“千”“万” (1)说一说 ①由学生说出在准备100根火柴时,他是怎么数的?学生一起数,一个一个地数, 数到10。(出示CAI,板书:10个一是一十) ②每人都有10根火柴棒,指几名学生收集火柴棒,并说出用什么方法得到的? ③由学生说出准备100粒黄豆,是怎么数的,有什么简便的方法? (2)数一数(课件显示:积木图) ①学生先思考、讨论 ②教师指导(CAI:出示一排10个小正方体),每10个一排,共10排(学生一起数)。 10个10排是100。(板书:10个十是一百) ③每100个是一层,一层层地数,数到900,10个百是多少?(出示课件)。10个百 是1000。(板书:10个一百是一千) ④现在由学生收集1000粒黄豆,并说出用什么方法? (3)出示10个这样由1000个小正方体组成的正方体(课件显示)。学生们数,数到9000时,10个一千是多少? 10个一千是10000。(板书:10个一千是一万) 3、巩固练习: (1)笑笑带来的问题——一本书有100页,10本书有多少页?(师示范:又叠上10本书) (2)淘气带来的问题——我校大约有一千名学生,像这样的10所学校大约有多少学生? (出示课件:天安门广场周年庆典情境) 六、课堂小结: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这么多大数,你们有什么收获呢? 生:…… 师:好,现在可以把你们课前收集的关于大数的资料和小组同学门交流一下。

(完整版)解决问题(归一问题)教学设计

解决问题(一)”教学设计 宁武县实验小学付建国 【设计理念】计算与解决问题的结合,其学习过程的作用是双向的、是相互的。在学习小数除法计算之后,学习解决问题,既体会小数除法的应用,有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由于学生所学的新知与已有俺还是经验联系较为密切,应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再在交流的过程中相互启发,引导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注重解决问题策略的指导,注重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32 页例11、“做一做”,第34 页第 1 到 4 题。 【学情与教材分析】在教材中,强调数量关系的分析,并引导学生用量的关系来描述解题思路。另外教材呈现了两种不同的解题思路,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并参与到解决问题的过程。做一做也是用两部计算解决问题的题目,但也可以用到小数乘法,知识的综合性更强。教材也是通过学生的对话强调从量的角度来分析数量关系,呈现了两种方法。因此,理解小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是本课的重点,老师应逐步引导学生理清数量关系:弄清题意,找出题中数据(包含隐形数据)整理和分析数据,找到数据间的联系,用量的关系来描述解题思路,从而找到解题方法。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多向思维,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但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不要求每个同学一下都掌握多种解题方法,这样会给学生造成不必要的负担 【教学目标】1.学会有序地分析题意,理解连除应用题的数量关系。2.学会解 答小数连除的实际问题。 3.通过学习,让学生懂得解决问题的多样化,体会小数除法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 理解小数连除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加强数量关系的分析,用量的关系来描述解题思路。

最新山美版小学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遇到困难的时候》教学设计精编版

2020年山美版小学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遇到困难的时候》教学设计精编版

《遇到困难的时候》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双基目标: 1、知道学习中会有各种困难。 2、懂得遭到困难不退缩,能积极想办法克服困难。 能力目标: 1、了解并学会解决问题的几种方法。 2、树立克服困难的正确态度。 道德情感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分析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取得成功的乐趣,初步形成积极上进的生活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理解困难,不怕困难,中从获得较深的情感体验,并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掌握向各种困难挑战的方法。 三、教学准备:课件、实物展示、游戏材料等。 四、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讨论法 五、课时安排:一课时 六、活动过程: (一)、游戏引入:出示课件:在一分钟内,用“筷子”把在水里的“豆子”夹起来,然后放入塑料杯里。看哪个小组的同学“豆子”夹得最多就获得冠军。

让学生评价游戏,讨论遇到困难怎么办? 师:在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那么当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该怎么办呢?这节课老师就带领同学们一起去克服困难,战胜困难,做战胜困难的小勇士,好不好? 师生板书课题。 (二)探索活动: 活动一:说一说生活中的困难。 通过重现生活中的学习情境,体现出遇到的困难。 教师:请同学们打开记忆的闸门,回想一下,在生活中,你曾经遇到过哪些困难呢? (学生谈,教师简要记录典型事例,学习上的如:不认识字难题不会做练习弹琴练习毛笔字……运动中如:学跳绳老是拌到绳 子学跳舞压腿疼跑步摔跤……生活上如:独处怕黑生病吃药打针……) 教师:看来小朋友们在家里 ,在学校,都遇到了不少困难。想想我们在班集体活动中又遇到过哪些困难? 通过重现生活中的学习情境,体现出遇到的困难。课件出示在班集体活动中遇到过哪些困难 教师:我知道小朋友们都喜欢看电视,那你们从电视、电脑上或者爸爸妈妈口中知道我们的国家遇到过哪些困难? (学生讲述从电视或其它渠道了解到的国家的困难) 活动二: 评一评,毛毛应该怎么做?。

生活中的数字教案

生活中的数字教案 Last revised by LE LE in 2021

生活中的数字目标: 1、幼儿通过寻找生活中的数字,知道数字的重要性和数字在生活中给我们带来的方便。 2、培养幼儿初步的购买意识,知道如何购物,并将所学加减法运用到购物当中。 3、幼儿通过购物游戏,进一步培养良好的购买意识,学会将所学的数学知识运用到游戏中,感受到游戏的快乐。 4、让幼儿知道购物时应该遵守秩序,文明购物,并逐步培养起正确的消费观。 准备: 1、课件(电话、钟表、公交车、红绿灯、电影院等) 2、商品图片 3、超市图片 4、自制游戏所需的钱及开超市所用的商品 过程: 一、小朋友与老师做手指游戏 1、老师:请小朋友将小手拿出来与老师做个手指游戏:一间房、两块糖、三把雨伞、四支枪、五副眼镜、六碗汤、七只小兔、八头象加上九朵小红花十个娃娃喜洋洋

2、问:小朋友们在刚才的手指游戏中我们都发现了哪些数字宝宝呢(1、2、 3、 4、 5、 6、 7、 8、 9、10) :小朋友们说的都非常对,那小朋友们想一想还在什么地方发现有数字宝宝呢(电话、手机、数学课、书本、电梯等等),:小朋友啊发现的真仔细,那跟老师一起来看一下图片吧! 二、出示课件 1、小朋友都知道这是什么吗(电话、座机) :对了这是电话,电话上有我们发现的数字宝宝,那请问小朋友们,你们知不知道由数字组成的紧急电话呢(119、110、120):对小朋友们说的都对,那你们知道它们都有什么作用啊(119火警,110警匪、120急救)这些数字可不能乱拨啊!小朋友们把这些紧急电话记得这么清楚,那有哪些小朋友能记住自己家人的电话呢请两名小朋友说说。 小结:电话号码啊起到了联系的作用,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方便。 :来我们一起来看下一幅图吧,这是什么啊(钟表)那小朋友看一下钟表上是不是也有数字啊你们知道这些数字代表什么啊(时间) 小结:钟表上的数字时刻提醒我们要有时间观念,要有序安排一日的生活。

用加、减法解决生活中问题的整理和复习

教学目的: 1、创设情境,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整理和复习,使学生比较系统地了解加、减法在生活中的应用。 2、明白加法:把数合起来;减法:(1)从总数里去掉;(2)求()比()多几或少几? 3、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用恰当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正确的看图方法和审题方法 教学过程: 一、猜数游戏: 师:我们来玩个猜数游戏好吗?我左手拿7个珠子,右手拿6个珠子,合起来有几个珠子?你是怎样猜的? 预算;我是用加法算的:7+6=13 师:真棒!你懂得用加法解决问题。如果我一共有16颗珠子,左手有9颗,那我右手有几颗? 预算:我是用减法算的:16-9=7,右手有7颗。 二、揭题: 师:真棒!其实生活中还有很多的问题可以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的!今天我们就来整理一下我们生活中的加减法问题。 三、收集生活素材,梳理加减法知识。 1、梳理加法知识: 师:课前老师让同学收集了一些加减法问题,请把你的收集到的加法问题跟同位读一读。 汇报:全班读出自己的加法题目;集体判断是否加法问题。 设疑:其实像这样的题目我们都能用加法解决,想想这些题目的问题都有什么共同的特点?预算:(1)表示把数合起来(2)表示求总数(3)求原来的部分 小结:对表示把数合起来我们可以用加法解决。(板书) 2、梳理减法知识 师:那你在生活中又找到哪些减法问题呢? 预设:提有关求剩下的问题 师:对表示求剩下的,要从总数里去掉的(板书),我们说这是减法1谁提的问题跟他类似?找3个同学找出自己类似的题读一读。 师要求其它同学把自己跟这个同学提的问题差不多画出来,小组里读一读。 师问:有没有减法问题跟这个问题提法不同的? 预设:提有关()比()少几和多几的问题 师:对求()比()少几和多几的问题,就是求相差多少,这是减法第2种(板书)。其它学生找出自己的求相差多少的问题,同位读,再全班读。 师设疑:通过整理,我们知道什么时候用加法?什么时候用减法呢 预设:把数合起来我们可以用加法解决;从总数里去掉的,用减法;求()比()少几和多几的问题,就是求相差多少,这也是减法。 四、练习巩固 1、激发兴趣:看谁来了?(喜洋洋)喜洋洋带了很多礼物来,想要吗?那就来夺星行动吧。 2、一星题:(见练习纸1) 学生独立完成,请学生说列式的原因。展示错例,找出错因。 提醒做题时要注意什么?学生说原因。 3、二星题:(见练习纸2)

分数除法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第三单元 分数除法 解决问题 (1)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掌握“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的解答方法,能熟练地列方程解答这类应用题。 2、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探索问题解决的能力和分析、推理和判断等思维能力,提高解答应 用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弄清单位“1”的量,会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 分数除法应用题的特点及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出示复习题: 根据测定,成人体内的水分约占体重的32,而儿童体内的水分约占体重的5 4,六年级学生小明的体重为35千克,他体内的水分有多少千克? 2、让学生观察题目,看看题目中所给的三个条件是否都用得上,并说说为什么。 3、选择解决问题所需的条件,确定出单位“1”,并引导学生说出数量关系式。 小明的体重×5 4=体内水分的重量 4、指名口头列式计算。 二、新授 1、教学例1的第一个问题:小明的体重是多少千克? (1)读题、理解题意,并画出线段图来表示题意: (2)引导学生结合线段图理解题意,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式,并写出等量关系式。 (3(4数量关系式,将未知的单位“1”设为χ,列方程来解决问题)

(5)启发学生应用算术解来解答应用题。(根据数量关系式:小明的体重×5 4=体内水分的重量,反过来,体内水分的重量÷ 5 4=小明的体重) 2、解决第二个问题:小明的体重是爸爸的157,爸爸的体重是多少千克? (1)启发学生找到分率句,确定单位“1”。 (2)让学生选择一种自己喜爱的解法进行计算,独立解决第二个问题。 (3)指名说说自己是怎样理解题意的,并与其他同学交流自己的解题思路。(出示线段图) 15(千克) χ=35÷ 15 7 χ=75 3、巩固练习:P38“做一做”(学生先独立审题完成,然后全班再一起分析题意、评讲) 三、练习 1、练习十第1—3题。(先分析数量关系式,然后确定单位“1”,最后再进行解答。第二题 注意引导学生发现250ml 的鲜牛奶是多余条件) 2、练习十第6题(引导学生先求出单位“1”——爸爸妈妈两人的工资和1500+1000,再 根据数量关系式进行计算) 四、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分数应用题中“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我们知道了,如果分率句中的单位“1”是未知的话,可以用方程或除法进行解答。 教学追记: 本堂课我设计了“题目——线段图——等量关系式——解决问题”这样四个环节来教学例题的第(1)个问题,本是很清晰的一个教学思路,意在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的同时教给他们此类问题的解决方法。但由于教学时,我对线段图环节的教学引导不足,没有充分发挥线段图的作用,有些流于形式,因此学生在等量关系的推导上就未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