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检疫合格证明》常见填写错误点评

《动物检疫合格证明》常见填写错误点评
《动物检疫合格证明》常见填写错误点评

门诊处方点评实例

【摘要】目的通过对门诊处方书写常见问题的分析,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水平的提高。方法对2010年2月份的门诊3000张普通处方和药师日常处方审核工作中所记录的疑义处方进行点评、统计和分析。结果有345张处方存在不合理现象,占11.5%,其中,处方书写不规范共计315张、处方用药不适宜49张、超常处方23张,分别占全部抽查处方的比率为10.5%、1.63%、0.77%。结论门诊处方问题很多,处方合格率有待提高,抗菌药物滥用严重,需加强《处方管理办法》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学习【关键词】门诊处方处方点评处方分析 The Comments and Analysis of Outpatient Prescriptions 【Abstract】Objective:To promote rational clinical drug levels by the analysis of common problems of outpatient prescription writing. Methods: analyse, statisics and comment the 3000 daily general out-patient prescriptions and pharmacists prescriptions which are produced in Febrary,2010. Results :there are 345 prescription of irrational behavior, accounting for 11.5%, among of which irregulate prescription writings are 315, inappropriate prescriptions are 49 and extraordinary prescriptions are 23。They separately rank 10.5%, 1.63% 0.77% among sample prescriptions. Conclusion: prescriptions have a lot of problems. The pass rate of prescriptions needs to be improved. Antimicrobial drugs are abused seriously. We need to enhance the learning "Prescription Management"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antibacterial drugs guiding principles". 【Key words】Outpatient prescription Prescription comment Analsis of typical prescription 处方是医生为预防和治疗疾病而给患者开写的取药凭证,是药师为患者调配和发药的依据和患者进行药物治疗和药品流向的原始记录,也是医疗活动中处方是具有法律效力重要的医疗文书,其书写质量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健康与生命安全[1]。处方点评是发现临床不合理用药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对不合理处方的剖析,及时发现问题,合理干预,将有利于提高临床医师合理用药水平。《处方管理办法》(2007)明确提出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处方点评制度,开展处方点评工作。2010年2月10日卫生部印发《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的通知[2],对医疗机构处方点评形式、内容、标准作了详尽的规定。为贯彻落实《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的规定,我们对我院2010年2月份门诊3000张普通处方根据《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进行点评和不合理处方分析。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回顾性随机抽取2010年2月份处方3000张(不包含麻醉、精神药品处方)和门诊疑义处方登记表。 1.2 点评方法 根据《药物咨询及用药安全监测系统(大通)》、《药品说明书》《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临床用药须知》,检索《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近年治疗指南或专家共识等,注重循证医药学证据,结合医院处方点评标准和细则,重点从处方书写形式审核内容、用药适宜性审核内容及超常处方三个方面逐一点评,其中任一项不规范即判定为不合格处方。填写医院《处方点评工作表》,用Excel2003软件进行数据分类汇总,根据点评结果统计处方合格率并对其中的不合格处方进行分析。 2 点评结果 2.1 处方基本指标年龄:2-67a,平均32a;药品品种种数:1-5种,平均 3.2种;抗菌药物:抗菌药物处方1050张,抗菌药物使用率35%;注射剂:注射剂处方463张,注射剂使用率15.43%;处方金额:0.2-358元,平均87元。根据WHO制定的发展中国家

死亡报告卡的填写和报告程序

死亡报告卡的填写和报告程序 一、死因监测的目的 了解居民病伤死亡水平,确定主要死因的分布及其变化趋势,以掌握居民期望寿命; 为制定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与控制对策,评估干预措施的效果提供依据等 二、工作依据 《云南省卫生监测工作方案》 《关于使用<出生医学死亡证明书>、<医学死亡证明书>和加强死因统计工作的通知》(卫统发[1992]第一号文件) 三、职责分工 1.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以上医疗单位对在本院(包括下属分院、医疗点)正常死亡的,必须开具《死亡医学证明书》并在7日内上报至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内容填写要完整、准确; 2.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包括承担公共卫生职能的医院)及时做好登记不全的《死亡医学证明书》和医院外(家中、途中等)正常死亡居民的入户调查工作,准确、完整填写《居民医学死亡证明书》,按时上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3.做好《死亡证》的存根和死亡登记册的保存管理。 四、调查对象、内容 死因调查一般宜在死后一个月内进行,间隔时间不宜太长,以免家属回忆错误或有关医院诊疗资料销毁、遗失。 1.调查对象: 具有辖区常住户籍的居民,属于登记和统计对象,无常住户籍的流动人口,属于登记对象不属于统计对象。 2.调查内容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死者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职业、婚姻状况、文化程度、身份证号码、出生日期、常住户口地址、生前工作单位、死亡时间、地点、家属姓名、地址等。 ――既往史:死者生前患过的主要疾病、发病距死亡时间间隔以及影响健康的各种因素。

――现病史:死者生前发病的主要症状、体征,包括起病缓急、病程长短、病情轻重、是否有并发症或继发症、是否后遗症,疾病的演变及治疗过程、实验室检查结果,对现病史要重点询问。 ――生活史:死者生前的饮食习惯、烟酒嗜好、家庭状况、经济收入等。 五、《死亡医学证明书》的填写 主要职业及工种按就职时间最长的职业填写,并尽可能同时填写职业和主要从事的工作,如工人中的车工、钳工、电工、纺织工、电镀工、炊事员……等; 常住户口地址应按户口簿上登记的住址填写完整,城市要填写到街道、里弄门牌或楼房、单元室,农村要填写到行政村、组等 生前工作单位是指死者在死前最后所在的、工作时间较长的那个单位 出生日期与死亡日期按照公历填写年、月、日,如按阴历的,则推迟1个月计算; 实足年龄按照周岁计算,未满1周岁按月、日计算,未满1日按小时、分钟计算。 a未满1周岁的婴儿填写实足月龄;28天以内的新生儿,填写存活天数;未满1天的新生儿,填写存活小时; b 死亡时已过生日,实足年龄 = 死亡日期–出生日期 c 死亡时未过生日,实足年龄 = 死亡日期–出生日期– 1; 可以联系的家属姓名:应填写最了解死者生前疾病和其他情况的直系亲属或者同事、邻居的姓名; 住址或工作单位:指联系人的具体住址或工作单位,如有电话号码应尽量填写,以便于联系。14岁以下的儿童要填写父、母的姓名、住址和工作单位。 按照选择式填写的项目婚姻状况、文化程度、死亡地点、死者生前上述疾病的最高诊断单位及最高诊断依据,对于这些项目,必须在列出的几种情况中与死者情况符合的一种上打勾。 注意年龄与婚姻、文化、职业逻辑关系 注意年龄、性别与疾病关系 注意疾病与诊断单位、诊断依据的关系 第1部分死因填写注意事项

处方点评常见问题

1、给药频次不合理 多数β-内酰胺类等时间依赖型抗菌药物,通常在药物浓度达到对细菌MIC的4-5倍时,杀菌速率达到饱和状态,药物浓度继续增高时,其杀菌活性并无明显改变,但杀菌活性与药物浓度MIC时间的长短有关,血液或组织内药物浓度低于MIC值时,细菌迅速重新生长繁殖。因此合理、科学的应用时间依赖性抗菌药物,关键在于优化细菌暴露于药物的时间,用药后24h内有50%~60%的时间体内血药浓度超过致病菌MIC时才能保证良好疗效,临床上常需每日多次给药才能达到目的(半衰期较长的头孢曲松除外)。若把时间依赖型抗菌药物一天的剂量集中一次给予患者,影响了药物作用的发挥,使药物浓度长期维持于亚致死量,这样既不能杀死细菌,反而会诱导耐药菌的产生,同时,如此大剂量用药,很可能导致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在实际操作中,如果分次静脉给药有困难,可第1次用全日量的1/3~1/2静滴后,余下剂量分2~3次(间隔6~8h)肌肉注射或口服给药,亦可静滴数日后改为口服给药。 2、口服抗菌药物处方外用 (1)甲硝唑片阴道给药:甲硝唑片属口服制剂,适宜在胃液环境(PH值1.3~1.8)崩解、释放后被吸收。阴道PH值4.5~5.5,甲硝唑不适宜阴道PH值环境给药。口服制剂和阴道用制剂的质量标准也不同,阴道给药制剂对细菌数、霉菌数、酵母菌素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限制标准比口服制剂高,甲硝唑片是不适宜阴道给药的。 3、第三代头孢菌素在门诊广泛应用 门诊患者感染大部分较轻,使用非限制性药物即可达到治疗目

的。根据抗菌药物临床指导原则,第3代头孢菌素规定为限制性使用药品。随着第3代头孢菌素应用的日趋广泛,由难辨性羧状芽孢杆菌过度生长所致的伪膜性肠炎的发生率呈递增趋势。近年多有长时间应用本类药物使体内正常菌群发生改变,引起耐药菌株大量繁殖,导致二重感染,如伪膜性肠炎、念珠菌感染等。应严格掌握第3代头孢菌素的适应症,合理选择药物及用药的剂量和方法,防止滥用、过量应用。浪费药物资源,增加医疗费用负担。使医疗机构和医生信誉受损。 4、慢性糜烂性胃炎给予抗菌药物 临床诊断为慢性糜烂性胃炎,给予阿奇霉素软胶囊和阿莫西林胶囊口服。分析:(1).诊断没有明确HP是否阳性。虽HP感染是慢性胃炎的主要病因,但在开始根除HP的治疗前,是否应该先做HP检测?本院已开展C13尿素呼气试验,其灵敏度和特异性均达95%以上,非侵入、无创伤,可安全应用于孕妇儿童等特殊人群,建议选用。(2).根除HP感染的首选治疗方案:PPI+克拉霉素+阿莫西林/甲硝唑(近年研究表明,PPI+克拉霉素+甲硝唑组合略优于PPI+克拉霉素+阿莫西林组合)。 6、口腔感染 口腔感染主要为口腔正常菌群(最常见的菌群是甲型链球菌和厌氧链球菌)和某些致病菌(如厌氧菌、草绿色链球菌)的混合感染,牙周脓肿80%以上是由厌氧菌引起,以局部治疗为主,重度牙周脓肿可用甲硝唑+阿莫西林治疗。 7、上感、支气管炎使用抗菌药物 上感无抗菌药物使用指针;急性支气管炎以病毒感染多见,多数

死因链填写实例及答案

第一部分死亡医学证明书死因填写练习 1、某患者19岁,1年前诊断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2日前突然头部剧痛、呕吐、偏瘫,头 颅CT扫描发现高密度出血影,诊断脑出血。 Ⅰ. (a)、偏瘫 (b)、脑出血 (c)、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Ⅱ. 根本死因: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总原则 2、某女性患者,妊娠36周因突然抽搐昏迷入院,有妊娠高血压病史。诊断产前子痫。 Ⅰ. (a)、产前子痫 (b)、妊娠高血压 (c)、 Ⅱ. 根本死因:妊娠子痫 规则D 3、某女,26岁,妊娠27周分娩,产后大量出血,3日后失血性休克死亡。 Ⅰ. (a)、失血性休克 (b)、产后出血 (c)、 Ⅱ. 早产 根本死因:产后出血 总原则 4、某男性患者,16岁,2年前诊断癫痫,1小时前在马路上突然倒地、四肢抽搐与面包车 相撞,失血性休克死亡。 Ⅰ. (a)、失血性休克死亡 (b)、在马路上与面包车相撞 (c)、癫痫大发作 Ⅱ. 根本死因:癫痫大发作 注释1 5、某患者,8月前诊断胰头癌,本次因胆道梗阻、消化道出血入院,失血性休克死亡。 Ⅰ. (a)、失血性休克 (b)、消化道出血 (c)、胆道梗阻 (d)胰头癌 Ⅱ. 根本死因:胰头癌 总原则

6、某患者,12年前患有Ⅱ型糖尿病,1月前因足部并发感染入院,肺部感染,呼吸衰竭死亡 Ⅰ. (a)、呼吸衰竭 (b)、肺部感染 (c)、Ⅱ型糖尿病合并足部感染 Ⅱ. 根本死因:Ⅱ型糖尿病合并足部感染 总原则 7、某患者,10小时前在公路上被卡车撞伤入院v89.2?,诊断脾脏破裂s36.0,因失血性休克t78.4死亡。 Ⅰ. (a)、失血性休克 (b)、脾脏破裂 (c)、行人在公路上被卡车撞伤 Ⅱ. 根本死因:行人在公路上被卡车撞伤 总原则 8、某患者,食用在山上自采的蘑菇后,以急性腹痛入院,伴有黄疸,肝脏衰竭,昏迷死亡,诊断毒覃中毒t62,x59。 Ⅰ. (a)、昏迷 (b)、肝脏衰竭 (c)、毒覃意外中毒 Ⅱ. 根本死因:毒覃意外中毒(X49,T62) 总原则 9、某患者,患静脉曲张i83.9,20年,4年前诊断血栓性脉管炎i77.6,本次因肺栓塞死亡。 Ⅰ. (a)、肺栓塞 (b)、血栓性脉管炎 (c)、静脉曲张 Ⅱ. 根本死因:静脉曲张 总原则 10、某患者,糖尿病20年,高血压12年,1天前突发急性心梗死亡 Ⅰ. (a)、急性心梗 (b)、高血压 (c)、糖尿病 Ⅱ. 根本死因:糖尿病 总原则、注释2 11、某患者在工地施工时不慎从高处坠落,颅内出血死亡(溺水t75,w74.9、一氧化碳中毒农药等自杀、他杀、意外等应区别)。

合同审查的十大要点合同审查要素

合同审查的十大要点合同审查要素 合同审查是律师特别是公司法律顾问的常规任务之一。合同审查的过程,其实是法律知识与经营业务知识的碰撞与融合,合同审查最大的忌讳是埋头审查书面合同文件,不顾其他。拿到一份送审合同,我一般是按如下三步进行—— 第一步形式审查 (一)将合同文件本身分为三部分: 开头(合同名称、编号、双方当事人和鉴于条款) 正文(第一条至最后一条) 签署部分(即双方签字盖章和签署时间) 形式审查就是看一看一份合同是否具备这三部分,这三部分是否完整,是否有前后矛盾的地方。常见的错误有:当事人名称不一致、不完全、错误或矛盾,合同名称与实质内容不符、时间签署前后不一样,地址、法定代表人错误等。

(二)形式审查还要看是否附有对方营业执照、其他证书、法定代表人 __明书、委托书等相关材料。看相关文件之间内容是否有矛盾之处。 第二步实质审查 主要是对合同正文的审查,这是合同最关键的内容,包括: 一、合同条款是否完备、合法; 二、合同内容是否公平,是否严重损害集团公司利益; 三、条款内容是否清楚,是否存在重大遗漏或严重隐患、陷阱。 合同条款是否完备的审查标准,以买卖合同为例 1、双方名称或姓名和住所列明当事人的全称、地址、电话、开户银行及帐号。 2、标的动产应标明名称、型号、规格、品种、等级、花色等;不易确定的无形财产、劳务、工作成果等描述要准确、明白;不动产应注明名称和座落地点。

3、数量数量要清楚、准确,计量单位、方法和工具符合国家或者行业规定。 4、质量国家有强制性标准的,要明确标准代号全称。可能有多种适用标准的,要在合同中明确适用哪一种,并明确质量检验的方法、责任期限和条件、质量异议期限和条件等。 5、价款或报酬合同明确规定价款或报酬数额、计算标准、结算方式和程序。 6、履约期限、地点或方式履行期限要具体明确,地点应冠以省、市、县名称,交付标的物方式、劳务提供方式和结算方式应具体、清楚。 7、违约责任应明确规定违约责任,赔偿金数额或具体计算方法。 8、解决争议的方法选择诉讼或者仲裁其中之一作为争议解决方法,不要出现既由法院管辖又由仲裁机构裁决,也不要出现“由法院管辖或者仲裁机构仲裁”的条款。约定通过诉讼解决的,还可以约定管辖法院;约定由仲裁机构裁决的,应写明具体仲裁机构名称。

处方点评工作总结

处方点评工作小结 为规范我院处方点评工作,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保障医疗安全,根据《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处方管理办法》等相关制度,我院处方点评工作小组对2016年9、10、11、12月处方各随机抽取100张进行点评。旨在规范处方管理,规范抗菌药物临床合理使用,提高我院临床药物治疗水平。 一、点评方式:每月随机抽取100张处方进行点评,点评内容包括不合格处方、抗生素使用处方和注射剂使用处方。其中不合格处方具体点评,包括不规范处方、用药不适宜处方和超常处方。 二、点评结果: 1、2016年9、10、11、12月合格处方率、抗生素使用处方率和注射剂使用率如下图: 月份合格处方率抗生素使用处方率注射剂使用率9月85% 78% 56% 10月83% 75% 50% 11月84% 73% 47% 12月87% 65% 43% 2、2016年9、10、11、12月不合格处方总数,其中不规范处方、用药不适宜处方和超常处方如下图:

月份不合格处方总数不规范处方用药不适宜处方超常处方9月15 10 2 3 10月17 10 2 5 11月16 11 1 4 12月13 8 1 4 三、点评结果分析: 1、不合格处方分析:出现不规范处主要问题是药房电脑系统录入药品名不规范,另外是医生开具处方不规范和药房人员审阅处方后未及时签名;用药不适宜处方主要问题是医生对患者有诊断,但未针对用药或不用药,另外出现个别重复用药情况;超常处方主要问题是医生未对患者有诊断而进行用药。 2、抗生素使用处方分析:总体上,抗菌药物处方数占总处方数的比例每月在逐渐下降,抗生素使用比例未能有效控制的主要原因是基层卫生院药品品种少和辅助治疗方法缺乏,医生针对用药的治疗选择较少,另外医生对预防感染而使用抗生素、患者对抗生素认识缺乏而主动选择使用抗生素等情况。 3、注射剂使用处方分析:总体上,注射剂使用处方数占总处方数的比例每月在逐渐下降,注射剂使用比例未能有效控制的主要原因是患者对注射剂认识缺乏,认为打点滴是治愈疾病比较好的选择而主动选择使用注射剂的情况,另外存在在缺乏有效实验室检查的情况,医生使用抗生素注射剂更能有效控制感染而使用注射剂。

2017死亡证明书填写培训测试题及答案

2017年《死亡医学证明(推断)书》填写培训试题答案 科室姓名:分数: 一、判断题。(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若正确请在括号内划“√”,否则划“X”。每题5分,共55分) 1、每份《死亡医学证明(推断)书》均有编号,证书作废了需在废证登记表上登记。(√) 2、凡填报意外损伤、中毒死亡,死亡医学证明书上应进一步报告意外事故的外部原因。(√) 3、发病至死亡之间大概的时间间隔应尽量填写,如询问不清,可以不填写。(√) 4、死亡原因的部份I应按顺序填写直接死因,每行只能填写一种死因。(√) 5、医生在填写死亡证明书时可以用英文或英文缩写来填写医学专业疾病名称。( X ) 6、可持有效身份证件向原签发单位申请补发两次。补发〈死亡证〉时,需在第一联及补发联“医 疗卫生机构盖章”栏注明“补发”及补发时间。(只能补发一次 X ) 7、未经救治或死因不明,由诊治医生对知情人询问死者生前有关情况并简要填写调查记录。(√) 8、《死亡医学证明(推断)书》应用黑色或蓝黑色钢笔书写(或者黑色碳素笔),不得用圆珠笔、 红笔或者非黑色的碳素笔书写。(√) 9、发生对死亡原因有怀疑(他杀、自杀)的,可以向警务部门反映,由警务部门协助确定死亡原 因。(√) 10、对肿瘤致死者应明确报告肿瘤的原发部位及形态学情况。(√) 11、死亡医学证明书上的根本死亡原因及ICD编码由临床医生填写。(由网报专员填写 X ) 3、患儿,女,3小时,早产后2小时逐渐出现呼吸困难急促、青紫,伴呼气性呻吟、吸气性三凹 征并进行性加重,1小时前出现肺出血抢救无效死亡。请填写死因链。 I (a)新生儿肺出血 1小时 (b)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2小时 Ⅱ. 早产儿 3小时

处方点评会议记录

处方点评会议记录 根据我院制定的《处方点评制度》,我院于2017年5月16日召开了处方点评会议。 地点:医院会议室 参加人员:院长、医教科科长、各临床科室主任、药房主任、院办公室主任; 主持人:董均先院长 内容: 一、由药房提供2017年1月-2017年5月处方共13份,各参会人员每人复印件一份,分别对每一份处方作出点评。 二、总结13份处方出现的问题分别如下: 1、书写字迹不清晰,难以辨认; 2、临床诊断与处方药物不相符合; 3、开具处方格式欠规范; 4、某些药物使用商品名; 5、对药物未书写剂量,用法不合理; 6、有代签名处方存在; 7、一次性耗材和药物混合开具。 三、整改措施 要求各临床科室在科室会议上认真学习《处方管

理办法》、《处方点评制度》、《抗菌药物的临床运用与指导原则》,传达此次会议内容,对常见开具处方出现的问题进行整改,如以后再出现类似问题由药房收集上缴给医药科,给予相应的处罚。 3、通过活动,使学生养成博览群书的好习惯。 B比率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不能测算出各因素的影响程度。√ C采用约当产量比例法,分配原材料费用与分配加工费用所用的完工率都是一致的。X C采用直接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时,应考虑各辅助生产车间之间相互提供产品或劳务的情况。错 C产品的实际生产成本包括废品损失和停工损失。√ C成本报表是对外报告的会计报表。× C成本分析的首要程序是发现问题、分析原因。× C成本会计的对象是指成本核算。×

C成本计算的辅助方法一般应与基本方法结合使用而不单独使用。√ C成本计算方法中的最基本的方法是分步法。X D当车间生产多种产品时,“废品损失”、“停工损失”的借方余额,月末均直接记入该产品的产品成本中。× D定额法是为了简化成本计算而采用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 F“废品损失”账户月末没有余额。√ F废品损失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发现和入库后发现的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和可修复废品的修复费用。X F分步法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各步骤之间要进行成本结转。(√) G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不大的产品,可不计算月末在产品成本。错 G工资费用就是成本项目。(×) G归集在基本生产车间的制造费用最后均应分配计入产品成本中。对 J计算计时工资费用,应以考勤记录中的工作时间记录为依据。(√) J简化的分批法就是不计算在产品成本的分批法。(×) J简化分批法是不分批计算在产品成本的方法。对 J加班加点工资既可能是直接计人费用,又可能是间接计人费用。√ J接生产工艺过程的特点,工业企业的生产可分为大量生产、成批生产和单件生产三种,X K可修复废品是指技术上可以修复使用的废品。错 K可修复废品是指经过修理可以使用,而不管修复费用在经济上是否合算的废品。X P品种法只适用于大量大批的单步骤生产的企业。× Q企业的制造费用一定要通过“制造费用”科目核算。X Q企业职工的医药费、医务部门、职工浴室等部门职工的工资,均应通过“应付工资”科目核算。X S生产车间耗用的材料,全部计入“直接材料”成本项目。X S适应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采用适当的成本计算方法,是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 W完工产品费用等于月初在产品费用加本月生产费用减月末在产品费用。对 Y“预提费用”可能出现借方余额,其性质属于资产,实际上是待摊费用。对 Y引起资产和负债同时减少的支出是费用性支出。X Y以应付票据去偿付购买材料的费用,是成本性支出。X Y原材料分工序一次投入与原材料在每道工序陆续投入,其完工率的计算方法是完全一致的。X Y运用连环替代法进行分析,即使随意改变各构成因素的替换顺序,各因素的影响结果加总后仍等于指标的总差异,因此更换各因索替换顺序,不会影响分析的结果。(×) Z在产品品种规格繁多的情况下,应该采用分类法计算产品成本。对 Z直接生产费用就是直接计人费用。X Z逐步结转分步法也称为计列半成品分步法。√ A按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制造费用,“制造费用”账户月末(可能有月末余额/可能有借方余额/可能有贷方余额/可能无月末余额)。 A按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制造费用的方法适用于(季节性生产企业)

考试答案

试题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5分) 1、ICD-10的中文全称是: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第十次修订本。 2、根本死亡原因的定义:(a) 直接导致死亡的一系列病态事件中最早的那个疾病或损伤,或者 (b) 造成致命损伤的那个事故或暴力的情况 3、总原则:当证明书上列入不止一个情况时,应选择单独列在第Ⅰ部分最低一行占用线上的那个 情况,只要它能够引起列在其上的所有情况。 二.填空(每题5分,共10分;每空只能填1个答案) 1. 死亡医学证明书的第Ⅰ部分要求:把1记入第一行(a)行,把3记入最后一行。 [选择答案:1. 直接导致死亡原因,2. 最严重的疾病,3. 导致引起上述疾病的根本情况] 2. 第Ⅰ部分 a), b), c) 各行死因之间1,每行只能填写3。 [选择答案:1. 应具有顺序关系,2. 可以没有顺序关系,3. 一个死因,4. 多个死因] 三.判断题(对打√,错打×)(每题10分,共10分) 1、在死亡医学证明书的第Ⅰ部分至少应填写一个直接导致死亡的原因。(√) 2、最终确定的根本死亡原因不一定是第Ⅰ部分中最低一行报告的疾病或情况。(√) 四、选择题(每题4分,共8分) 1. 在证明书报告超过一个顺序时选择“第一顺序的根”作为根本死因是选择规则中的( B) A.总原则 B.规则1 C.规则2 D.规则3 2. 在死亡医学证明书中根据注释1的要求对疾病建立联系是使用了修饰规则中的(C) A.规则A B.规则B C.规则C D.规则D 五、填写死因链(每题3,共15分) 1、某男性患者,16岁,2年前诊断癫痫,1小时前在马路上突然倒地、四肢抽搐与面包 车相撞,失血性休克死亡。 Ⅰ(a) 失血性休克死亡 1小时 (b) 在马路上突然倒地与面包车相撞 1小时 (c) 癫痫 2年 Ⅱ 2、某患者,糖尿病20年,高血压12年,1天前突发急性心梗死亡 Ⅰ(a) 急性心梗 1天Ⅰ(a) 急性心梗 1天 (b) 高血压 12年(b) 高血压 12年 (c) (c)糖尿病 20年 Ⅱ:糖尿病 20年Ⅱ:

病历书写常见问题及改进措施总1

病历书写常见问题及改进措施 各临床科室: 近期医疗质控办对我院病历书写情况进行了总结,目前我院病历书写质量比以前有较大提高,格式已能达到要求,但个别人由于责任心差、技术素质低等,仍在其病历上留有不足,现将今年一季度病历书写中存在的问题总结如下,请有关人员在以后的病历书写工作中加以改进。 1.病历书写基本要求方面:病历文书字迹潦草、难认,个别医师签字难辨,医学术语 使用不当,病历中仍存在刀刮涂改现象,影响病历的真实性。病历中必须有上级医师签字的地方未签字,如、病例讨论记录、,各种知情同意书中的谈话医师签9/字,手术记录的主刀签字,上级医师查房记录等。查运行病历时发现病历书写不及时。 2.首页:项目有空白不填现象,如身份证、联系电话多数空白,联系人关系填写错误, 地址不能详细到村,门诊诊断与住院证不符,确诊日期与病程不符,出院诊断填写不全,损伤、中毒的外部因素填写不详细,院内感染不填写。 3.出院记录;诊疗经过内容简单,如:“完善入院检查,明确诊断,予手术治疗”,出 院诊断有漏填现象,出院医嘱内容太简单不具体,未写明出院带药药名、用量、用法、疗程、总量及用药过程中需注意事项,对需要复诊的病人不写随诊期限,个别出院后二、三月回院随访指导病人功能、康复训练等的计划没有注明,缺病情转归分析。 4.入院记录:病史过于简单,逻辑性不强,起病及诊治时间顺序不连贯,不能详细描 述发病后诊疗经过及结果,有的不描述与鉴别诊断有关的阳性或阴性资料,既往史、个人史、婚育史、家族史书写不全。体格检查只注意阳性体征的描述,遗漏有鉴别诊断意义的阴性体征,重要的阴性体征忽略不描述较多见,个别病例检查不全面、不仔细,漏查项目仍存在,该查的病理征不查,专科检查书写内容太简单,查体不准确,记录有缺陷。辅助检查不全,院外的辅助检查不标明时间和单位,该查的不查。诊断方面主次不分,顺序颠倒,有的诊断不全、不规范,诊断简写现象存在。 标点符号错误比较多见,如无逗号、句号,一小黑点到底,逗号和句号、顿号和逗号混淆,使意义表达不淸或错误,引用药名和病名不用引号等。 5.首程:未在8小时内完成。辨病辩证依据及西医诊断依据不够充分,个别的诊断依 据甚至不能导致第一诊断,鉴别诊断内容不确切,依据不充分,有的无鉴别诊断或写“无需鉴别”,诊疗计划不全面,达不到诊疗规范要求,主要的诊疗措施未述及,如清创缝合等。使用中药未写明煎服法。 6.病程记录:记录不规范,没按病历的要求书写,病程记录內容空洞,似记流水帳, 缺乏对疾病的分析见解和逻辑性,病程记录未及时书写或书写不全面,住院医师查房记录次数偏少,內容简单,无自己分析的意见。不能动态地反映疾病演变过程。 不能及时全面的记录病情变化,如体温达39度,病程无记录,各种重要的指标变化没有治疗计划和动态观察记录,如血压、血糖、尿酸等,各种重要检查项目及病理报告结果未记录,也无分析记录。医嘱的修改或新下医嘱未记录,或只记录未阐述理由。各种检查或治疗手段未阐述执行的理由,有的已执行但未记录过程或处理结果,以及检查结果对诊断及治疗的影响和改变。医嘱在随病情治疗变化中的改变,病程记录中无具体记述,个别会诊病程中不记录会诊意见,无结论或处理执行情况,个别会诊单中请会诊部分空白。重要的病情变化或治疗措施未记录,对病情变化缺

合同审批中常见问题

合同审批中常见问题: 1、签约时应请注意我方主体名称是否准确,尤其是相类似的公司名称不要混淆;并且,如深圳市网兴科技有限公司,经常会少写“市”。 2、签约前应确认对方是否具备独立签约资格,如果是内设部门、分支机构等,就需要视具体情况加以甄别,以确定是否需要补充其他授权文件等。 3、合同中的签约日期、签约人、合同编号等内容应填写完整。 4、线上合同审批中,如合同以附件形式上传,合同中内容及相关信息,例如签约方名称、日期、金额等必须与系统上信息一致。 5、合同中请尽量不要直接复制粘贴商务谈判中的缩略语,以免法务同事理解业务部门的真实意图时出现偏差。如不确定表述方式,建议可以使用口语来描述,由法务同事调整成合同语言。 6、合同中要尽可能为新浪争取利益,但也相对请注意合同权利义务的对等性。 7、合同中要有对价,对价是合同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8、合同金额不要出现计算错误,大小写请注意一致。 9、起草补充协议时,请注意将原协议签署时间及日期、合同编号作明确表述,并说明修订之处,补充协议与原协议共同构成完整协议。 10、使用模板起草合同时,请确认合同中的“甲方”、“乙方”不要弄混,合同日期不要忘记修订。 11、合同中的引用,包括原合同名称、条款、上下文的缩写等,请保持一致。 12、内容合作协议模板主要应该关注:①对方的内容与授权的合法性及相关文件的审查; ②合同终止后内容的处理方式(下线还是保留)。 13、数字作品合作协议是与作品授权书同时出现的,请注意二者的一致性。同时,此类合同的补充协议较多,应请注意补充协议的下列细节与主协议的协调:①授权范围;②授权期限。 14、无线业务多为多方主体的合同,请避免出现各种笔误,如将五方描述成六方;抬头处与盖章处表述不一致等。 15、如果选择仲裁作为纠纷解决手段,仲裁委员会须唯一确定,且其所在地点须与选定的仲裁地点不矛盾,仲裁规则也必须确定唯一;同时,在表述“北京仲裁委员会”时,不应称呼为“北京市仲裁委员会”,也不应称呼为“北京的仲裁委员会”。 16、如果选择法院作为纠纷解决手段,尽量争取以公司所在地法院为管辖法院,或者折中选择“有管辖权的法院”;同时,注意约定的管辖法院的级别:在约定时注意不要搞错法院的级别,一般合同案件均由基层法院进行管辖,如海淀法院。 17、请注意合同的文本格式问题,不要在合同中出现空白页,空行,间距不一致,页码错误,不写条款序号,或者序号混乱等。 18、合同前后的主体要保持一致,例如合同正文抬头写微梦创科,落款却写成新浪网技术。 19、最终打印版合同,应当是清洁版,将修订标记去除。 20、初次与我方签约的合作方,需提供其最新年检过的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等资质文件。 21、若合同中涉及较复杂的费用或者分成条款,请先邮件给财务同事,经财务部门的同事确认过后,再发送给法务走合同审核流程。 22、合同中关于诉讼纠纷争议管辖地的约定,原则上应明确为“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或我方所在地法院。如对方坚持修改,可以改为“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请尽量避免管辖法院直接约定为对方所在地法院,尤其是对方所在地不在北京的情况下。

门诊处方常见问题的处方点评

门诊处方常见问题的处方点评 发表时间:2018-01-26T10:21:49.653Z 来源:《心理医生》2018年1期作者:许丽琼 [导读] 医生需要掌握好药物的禁忌与适应证,避免重复用药,减少药物相互作用对疾病的影响,从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让患者能够尽早康复。 (福建省漳州市朝阳医院福建漳州 363000) 【摘要】目的:通过调查我院2016年1月—12月的3954张处方,归纳出门诊处方常见的问题,从而提高门诊用药的合理性。方法:以《处方管理办法》和药品说明书作为依据,对我院的门诊处方进行点评。结果:不合理用药主要包括适应症不适宜和遴选药物不适宜,其中遴选药物不适宜占1.92%(76)。结论:医生在开药方的时候没有结合诊断结果,经常出现不适宜处方的情况,也没有注重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因此门诊开具处方时应注意用药的合理性,医疗机构要加大对医生用药的培训力度,向他们宣传合理用药的重要性。 【关键词】门诊处方;常见问题;处方点评 【中图分类号】R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01-0353-02 处方是医生为了预防和治疗疾病开给患者的取药凭条,也是药师配药的参考依据,更是患者治疗的原始依据,它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医疗文书[1]。其书写质量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健康,《处方管理办法》规定:医疗机构需要建立处方点评制度,对处方进行评价后需要填入表中记录下来,从而对处方进行动态监测,对开出不合理处方的医师进行通报和处罚,如果能够通过干预挽救的要及时予以干预,以防引起医疗纠纷[2]。为了提高处方质量,医院必须对处方加强管理,督促医生合理用药。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1月—12月的3954张处方,其中联合用药不适宜的处方28张,遴选药品不适宜处方76张。 1.2 方法 参照《医院处方点评规范》和药品说明书对处方进行点评,并采用分类方法进行统计。 2.结果 2.1 联合用药不适宜的处方 门诊中联合用药不适宜的比较普遍,如表1中有28例处方存在联合用药不适宜情况,例如,胃舒平片+西咪替丁片会增加不良反应,医生没必要同时使用。抗胆碱药消旋山莨菪碱+多潘立酮同时使用会导致药效减弱,见表1。 表1 联合用药情况 2.讨论 医院开具的药方中有很多不合理的情况,具体如下:(1)重复用药增加了用药风险,其中抗菌类药物和补益类药物滥用的比例较大,而且这类药物容易引起不良反应。尤其是中药注射剂,因为药物本身成分复杂,生产工艺不太稳定,如果没有合理使用就会增加用药风险[3]。因此,临床医生需要遵循分型辩证用药原则,按照患者情况合理用药。PPI的适应证被广泛应用,所以这些药物的安全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关于骨质疏松、自身免疫病、过敏、泌尿、消化和内分泌等均有文献报道。处方中还出现了重复使用同类药物的情况,这样既会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还会提高不良反应发生率。因此,医院要加强宣传,指导医生合理用药,并采取细化管理手段规范医生的用药行为。

死因及根本死因实例练习(1)

死亡医学证明书死因填写练习 一、死因链填写练习34题 二、根本死因确定练习78题

死亡医学证明书死因填写练习 1.某患者19岁,1年前诊断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2日前突然头部剧痛、呕吐、 偏瘫,头颅CT扫描发现高密度出血影,诊断脑出血。 Ⅰ. (a)、偏瘫 (b)、脑出血 (c)、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根本死因: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总原则) 2、某女性患者,妊娠36周因突然抽搐昏迷入院,有妊娠高血压病史。诊断产前子痫。 Ⅰ. (a)、产前子痫 (b)、妊娠高血压 根本死因:妊娠子痫(规则D) 3、某女,26岁,妊娠27周分娩,产后大量出血,3日后失血性休克死亡。 Ⅰ. (a)、失血性休克 (b)、产后出血 Ⅱ. 早产 根本死因:产后出血(总原则) 4、某男性患者,16岁,2年前诊断癫痫,1小时前在马路上突然倒地、四肢抽 搐与面包车相撞,失血性休克死亡。 Ⅰ. (a)、失血性休克 (b)、在马路上与面包车相撞 (c)、癫痫大发作 根本死因:癫痫大发作(注释1) 5、某患者,8月前诊断胰头癌,本次因胆道梗阻、消化道出血入院,失血性休克死亡。 Ⅰ. (a)、失血性休克 (b)、消化道出血 (c)、胆道梗阻 (d)、胰头癌 根本死因:胰头癌(总原则) 6、某患者,12年前患有Ⅱ型糖尿病,1月前因足部并发感染入院,肺部感染,呼吸衰竭死亡 Ⅰ. (a)、呼吸衰竭 (b)、肺部感染 (c)、Ⅱ型糖尿病合并足部感染 根本死因:Ⅱ型糖尿病合并足部感染(总原则) 7、某患者,10小时前在公路上被卡车撞伤(v03)入院,诊断脾脏破裂(s36.0),因失血性休克(t78.4)死亡。 Ⅰ. (a)、失血性休克 (b)、脾脏破裂 (c)、行人在公路上被卡车撞伤 根本死因:行人在公路上被卡车撞伤(总原则)

合同法常见问题

合同法常见问题 1、合同应包括哪些主要条款? 答:我国合同法在第12条明文规定的主要有:①当事人的名称或者姓名和住所; ②标的;③质量和数量;④价款或酬金;⑤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⑥违约责任; ⑦解决争议的方法。 2、买卖合同有哪些主要内容? 答:除去上述合同应包括的主要内容之外,《合同法》第131条规定:"买卖合同的内容除依照本法第12条的规定以外,还可以包括包装方式、检验标准和方法、结算方式、合同使用的文字及其效力等条款。" 3、与别人签订合同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答:一,对方的主体资格合格不合格。不合格导致的结果:一是无效;二是效力待定。二,双方约定的标的物必须合法。三,内容要合法。双方当事人权利、义务体现为不能够有恶意串通的情况、不能违法社会公德的情况、不能欺诈、胁迫对方等的规定。 4、签订合同的主体需要满足什么要求? 答:如果当事人是自然人,需要时年满18周岁的完全行为能力人,或者是16-18周岁并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作为生活主要来源的人。 如果是法人,除去注意其工商登记材料外,还需要注意是否满足特定经营的资格,如烟草公司可以进行烟草的交易,建筑公司有资质等级,医药公司能生产什么药都是有规定的,不满足此类规定是不准许签订特定合同的。 5、双方当事人签订合同之后,如果(1)仅仅有双方法定代表人的签字,没有公司公章,那么这个合同是否有效?(2)仅仅有双方公章没有法定代表人签字,这个合同是否有效?(3)双方加盖的公章属实,一方法定代表人的签字是伪造,这个合同是否有效? 答:前两个问题,都是有效的,因为签字和盖章是选其一。至于第三个问题加盖双方公章,且都属实,合同应该已经生效了,就是不知道哪个法定代理人是出于什么目的来伪造,如果符合法定的合同无效的要件,则此合同是无效的,且为自始无效。 6、口头协议具有的法律效力是不是需要第三者的证词,录音是否有效? 答:口头协议是君子协定,不发生争议不需要第三人,如果发生争议就需要其他证据进行佐证,录音是最为常用的。录音也是民事诉讼法规定的证据的种类一种。 7、借款合同没有采用书面形式是否合法?

处方点评的内容

处方点评的内容 处方点评的内容应围绕用药的合理性而进行,包括用药的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适当性四大基本原则。将临床常见的不合理用药按这四大原则进行归类,主要分为以下几个类别: 1、点评是否有用药指征 用药有指征是指选择使用药物的适应症要与患者疾病的诊断、临床表现以及预防用药的目的相符合(不包括科研用药),它是临床用药所遵循的基本原则之一。 没有用药指征而盲目使用药物的情况在临床上多见(尤以抗菌药物最为严重)。一般来说,由于门诊处方的疾病诊断信息大多不全,而且手写门诊病历一般由患者自己保管,因此,此项多用于点评住院用药医嘱或具有完整可查阅的门诊电子病历的电子处方。而对于点评门诊手写处方,则需要结合门诊病历、处方以及当场咨询医生和患者的情况而进行。 2、点评药物选用是否恰当 药物选用恰当是指选用的药物要根据患者所患疾病、患者的自身综合情况以及药物的特征等综合因素选择最适合患者个体的针对性强的药物。选择的药物既能有效解决或缓解患者的疾病,又能将副作用和药物不良反应降低到最小。 选用药物不当,是指患者虽然具有某适应症,但医生在选用药物时忽略了药物潜在的不良反应以及患者的年龄、特殊生理期及其他疾病史等因素,而选用了不适合患者个体情况的药物。 3、点评药物用法用量是否正确 正确的用法用量是指药物使用的剂量、给药次数、给药途径、给药浓度和疗程既能达到应有的疗效,又能避免发生不必要的不良反应。 给药剂量不正确是指每次或每天剂量不正确,剂量过大或过小。 给药次数不正确是指两次用药的时间间隔不正确,使用频率过低或过高。 给药途径不正确是指由于选择的用药方式达不到用药的目的或加大了用药风险的发生,其中最突出的是过度使用静脉给药的现象。 给药疗程不正确是指一个疗程的用药时段过长或不足。 给药浓度不正确是指液体制剂没有按规定的浓度配制给药或静脉滴速不正确。 4、点评联合用药是否恰当 联合用药是指在疾病的治疗过程中,只用一种药物治疗难以奏效,而需同时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以达到提高疗效、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发生以及控制多种疾病的目的。联合用药的指征主要有:①单用一种药物不能很好地控制疾病,为了增强药物的疗效而联合应用具有协同作用的药物;②为了减轻药物的不良反应或克服耐药性而需采用联合用药的方法达到目的。 不恰当的联合用药主要有三方面:一是没有联合用药指征。二是没有明显协同作用的药物无意义多联使用,包括作用机制、功效以及受体相同的同一类别活性成分的不同制剂同时使用;中成药具有处方相近、功能主治相同的不同制剂同时使用等。三是联合用药出现配伍禁忌(体外)或相互作用拮抗(体内),使得疗效降低或不良反应增加,有些甚至出现毒性反应等。 5、点评是否重复用药 重复用药是指相同活性成分的不同药物制剂同时使用,主要表现有四方面:一是相同活性成分的复方制剂与单方药物同时使用;二是不同科别的医生在给同一患者诊治时开出同一成分的药物同时使用;三是成分相同但商品名不同的药物在同一处方中同时使用;四是含西药组分的中成药与相同西药组分的药物同时使用。 6、点评出现药物不良反应而未及时处理者 药品不良反应是指合格的药品在正常的用法、用量情况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有害反

死因链实例

常见死因链及根本死因确定(乡镇培训) 一、传染病 1. Ⅰ. (a)、上消化道出血(K92.2 ) 1日 (b)、肝硬化(K74.1) 1年 (c)、慢乙肝(B18.1) 10年 Ⅱ.糖尿病10年(E11.9) 根本死因:慢性乙肝(B18.1) 确定规则:总原则 2. Ⅰ. (a)、感染性休克(A41.9 ) 2日 (b)、艾滋病(B24)3月 根本死因:艾滋病(B24) 确定规则:总原则 注:常见艾滋病造成传染病、恶性肿瘤、感染等,艾滋病作为根本死因。 二、肿瘤系统 3 Ⅰ. (a)、肝性脑病1个月(K72.9) (b)、.原发性肝癌1个月(C22.9) Ⅱ.肝硬化(K74.1) 根本死因:原发性肝癌 总原则+注释2 4. Ⅰ. (a)、转移性肺癌(C78.0 ) 6月 (b)、食道癌(C15.9 )2年 根本死因:食道癌(C15.9 ) 确定规则:总原则 5.Ⅰ. (a)、癌症全身广泛转移(骨、肾)(C79.8)3月 (b)、肺癌(C25.9) 1年 Ⅱ. 冠心病、结核 根本死因:肝癌(C25.9) 确定规则:总原则 6. Ⅰ. (a)、上消化道出血(K92.2)2天 (b)、肝癌(C22.9) 5月 Ⅱ. 糖尿病 根本死因:肝癌(C22.9) 确定规则:总原则 7. Ⅰ. (a)、肺内感染(J98.4)5日 (b)、急性白血病(C95.0) 4月 根本死因:急性白血病(C95.0) 确定规则:总原则 8.

Ⅰ. (a)、恶液质(R64) (b)、肺转移癌(C78.0) (c)、胃癌晚期(C16.9) 根本死因:胃癌(C16.9) 总原则 三、内分泌疾病 9. Ⅰ. (a)、2型糖尿病酮症(E11.1)4天 (b)、2型糖尿病(E11.9) 20年 Ⅱ. 高血压 根本死因:2型糖尿病酮症(E11.1) 确定规则:总原则+规则D 10. Ⅰ. (a)、尿毒症(18.9) 2月 (b)、糖尿病肾病(N08.3)1年 (c)、二型糖尿病(E11.9) 18年 Ⅱ. 甲亢 根本死因:二型糖尿病伴肾病(E11.2) 确定规则:总原则+规则D 11. Ⅰ. (a)、急性心梗(I21.9) 1天 (b)、二型糖尿病(E11.9) 20年 根本死因:二型糖尿病伴循环系统并发症(E11.5) 确定规则:总原则+注释2 四、精神和神经障碍 12. Ⅰ. (a)、坠积性肺炎(J18.2)7日 (b)、多发褥疮(L89) 1年 (c)、老年痴呆(F03)3年 Ⅱ. 高血压 根本死因:老年痴呆(F03) 确定规则:总原则 注:另阿尔茨海默病(比较常见的老年痴呆)(G30.9) 五、神经系统疾病 13. Ⅰ. (a)、重症肺炎(J18.9)3天 (b)、帕金森病(G20) 20年 Ⅱ. 糖尿病、高血压 根本死因:帕金森病(G20) 确定规则:总原则 14. Ⅰ. (a)、窒息(R09.0)0.5小时 (b)、癫痫(G41.9 ) 6年 根本死因:癫痫(G41.9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