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颈椎病的影像与临床分析
X线对青年颈椎病的诊断意义

X线对青年颈椎病的诊断意义【摘要】目的探讨x线平片对青年颈椎病的诊断意义。
颈椎病属中、老年易患病,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生活环境的变化,工作效率不断提高,特别是网络计算机的应用,颈椎病正逐步向年轻化发展。
因此,应提高对青年颈椎病的认识。
方法收集了在近几年工作中的56例经临床和和x线诊断的青年颈椎病的x线平片检查,结合文献加以分析。
结果①生理曲度改变;②椎间隙改变;③骨刺;④椎间孔改变;⑤椎体滑脱;⑥双边征等几种表现。
结论x线平光对青年颈椎病的诊断检查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青年颈椎病;x线平片检查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0950-01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收集2000年04月——2007年03月经临床和x 线平片检查确诊的青年颈椎病56例,年龄25-40岁,平均35岁,男17例,女39例,男女比例1:2.3,其中长期伏案工作及长期电脑操作者占42例,约占75%,病程均在2个月至半年。
临床表现,颈部不适、僵硬、颈、肩疼痛和上肢麻木感占40例,头晕、体位性眩晕占38例,其他症状占3例,两种以上症状者占80%。
1.2 检查方法 56例中,9例只摄颈椎正侧位片,47例摄正侧位加双斜位片,5例加摄张口位,颈椎生理曲度测量方法采用borden 氏测量法。
2 x线平片结果分析①颈椎生理曲度变直或的凸23例。
②椎间隙狭窄15例。
③椎体前后缘骨质增生13例。
④小关节及勾椎关节退行性改变9例。
⑤椎间孔变小、变形17例。
⑥项韧带钙化6例。
⑦椎体滑脱4例。
⑧椎体后下缘至相对的椎板内缘距变小(小鱼12mm)11例。
⑨“双边缘”5例。
3 讨论3.1 颈椎病多见于中年以后,是由于椎间盘变性,周围骨质、小关节及软组织等产生一系列病理改变,压迫和刺激颈神经根、脊髓、椎动脉等而产生的临床症候群。
多发于颈5-6椎体间,次为颈6-7椎体和4-5椎体。
[1]颈椎的椎弓根比较短,椎间孔的前后径较小,是颈脊神经根容易受挤压的原因,横突小,横突孔内有椎动脉通过,生理曲变改变易使椎动脉扭曲受压。
对青少年颈椎病X线影像与临床表现的探讨

社 会 问题 。 因此 ,早 期准 确诊 断 、早期 治 疗 十分 目前 青少 年 出现颈 椎病 症状 并 不少 见 ,且 临床
9 8例 (84 ) 7 .% ,表 现 为下 椎 体 上关 节 突 肥 大 ,侧 前 弯 曲 。 15 例 病 人 中 , 左 侧 单 独 发 生 3 2 8例 (04 ) 3 .% ,右侧 单独 发 生 4 3例 (44%) 3. ,两 侧 都
医疗装备 2O 第 l 0 7 O期
维普资讯
巧 用 橡 皮 止 血 带 浸 泡 肠 线
的 一 种 或 几种 影 像 检 查 ,来进 行 确 诊 及 进 一 步 指 导 临床 治 疗 。
[ 关键词 ]青 少年 ;颈椎病 ;放射摄 影术
颈椎 病 ( ev a so dl i C ri l pn y s )又 被 称 作 颈椎 关 c os 节 病 、颈椎 骨 关节 炎 、颈神 经根 综合 征等 ,是 一种 常见 病 ,其发 病 以 中老 年 为多 ,近 年来 发病 年龄 逐 渐年 轻化 ,其 病程 长 ,易反 复发 病 ,临床 症 状表 现 不一 ,严 重影 响人 们 日常 生活 和正 常工作 , 已成 为
动受 限 ,少数 有 眩晕 、摔倒 ,或 一侧 面部 发热 、出
青少年颈椎病的影像学表现(附81例分析)

一 . 2 N5 0 O刚 1 2 0
论 著
青少年 颈椎病 的影像学表现 ( 8 例分析) 附 1
税永平
( 四川 省射 洪县 中 医院
四川射 洪 69 0 ) 2 20
【 摘要 l 目的 分析 青少年 颈椎 病的 影像 学特征 , 探讨 其 发病 原 因与临床特 点 。 法 回顾 分析8 例3 岁以下 临床诊 断为 颈椎 病且 方 l 0 影像 学有 异常 的青 少年 患者 的病 因 、 及 影像 学 资料 。 临床 结果 发现 多数 为非骨 软骨 性改 变 , 以颈椎 曲度 异常 最 多( o %)结论 即 1o 。 颈椎生理 曲度 的改 变是 青少年 颈椎 病 的主 要影像 学特 征 。 【 关键 词 】 少年 颈椎 病 影像 学 生理 曲度 青 【 图分 类 号 J 6 中 R 8 【 献 标识 码 】 文 A I 章标 号 】 0 4 0 4 ( 0 )9a一0 1 — 2 文 1 7 — 7 22 1 0 () 0 4 0 0
p te t c i i a a i gi a a. e u t Fo d t a mo t n0 —c r na i o s o e c a g s t a i , b o ma C r i a c r a ur a i n s. l n c l nd ma ng d t R s ls un h t s n a t g n u b n h n e , h t s a n r l e v c l u v t e
[ y Ke Wo ds Ad l se s; r c Cu v t e ma r 】 oe c nt Ce via; r a ur i ge; a n r Le r e
颈椎病是指颈椎 间盘退 行性改变及其继发性椎 间关节退 行性改变
颈椎病临床X线表现(附70例分析)

颈椎病临床X线表现(附70例分析)【摘要】目的探讨颈椎病的诊断方法。
方法对70例颈椎病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分析。
结果颈椎病的X线表现主要是生理曲度改变(变直或反曲);椎间盘突出;小关节及钩椎关节退变增生,致侧隐窝及椎间孔、横突孔变窄;椎体前缘及后缘骨质增生。
结论硬膜囊、神经根、椎动脉受压及交感神经受压、刺激,产生一系列的临床症状,形成颈椎病。
平片仍是诊断颈椎病的基础和首选。
【关键词】颈椎病;X线表现;诊断椎病是由于颈椎间盘变性后,导致椎体周围骨质增生,压迫神经根、脊髓或影响椎动脉供血,引起一系列临床证候群。
为中老年常见病,近年有年轻化趋势[1]。
故对该病X线影像正确分析,作出正确诊断是很有必要的。
现收集我院2003~2006年70例颈椎病患者X线影像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70例,男50例,女20例;年龄30~80岁,40岁以下8例。
70例均有四肢麻木无力,伴颈项酸胀不适、眩晕、行走困难或不能行走,肢体感觉障碍,局部肌肉萎缩,甚至截瘫,病程长短不一,最短45 d,最长18年。
1.2X线表现70例均有颈椎正侧位片,57例并有左右前斜位片,31例行脊髓造影检查和手术。
确诊椎弓根型24例,脊髓型17例,混合型29例。
所见如下:①生理曲度改变:观察60例,曲度稍直20例,较直31例,发生率为85%;②椎间隙变窄:观察56例,不同程度变窄43例,发生率为77%;③椎体前后缘骨质增生:以后缘增生更有意义,共42例,占60%;④椎间孔狭窄:共35例,占50%;⑤椎体不稳:共40例,占57%;倾角<45°56例,占80%,说明小倾角是颈椎病的潜在因素;⑥钩椎关节增生:共64例,占91%,故临床疑诊颈椎病者,常规正位片观察及测量各椎钩突关节有重要意义;⑦韧带钙化:共28例,占40%;⑧脊髓造影表现:造影剂完全中断似截断状及局限前缘有弧形压迹改变者24例,手术均为椎间盘脱出,且造影定位与手术所见一致。
颈椎病诊断

椎间盘突出、硬膜囊前后受压
MRI、CT椎间盘突出
脊髓异常信号
颈椎间盘突出脊髓受压时,MRI可见受累颈髓弯曲、变形 ,向后移位,其内出现斑点状异常信号,提示脊髓水肿、 囊性变等。
瘢痕组织与椎间盘不易区分,CT、MRI增强扫描可鉴别
瘢痕组织明显强化 其内包绕的神经根呈边界清楚的低信号结构 突出的椎间盘或残留的椎间盘多数不强化 在延迟扫描时出现弥漫的强化或环形强化
3 观察邻近节段退变(ASD)
• 脊柱部分节段融合术后,可增加邻近未融合节段的应力,加速 其退变过程,出现ASD 。颈椎ASD 已成为颈椎病融合内固定术 后一个潜在的长期并发症,部分患者甚至不得不再次手术。
• 颈椎间盘突出症:突出的髓核刺激或压迫神经根或脊髓, 症状和体征的波动性较大,正规的非手术治疗有效。
• 颈椎间盘脱出症:髓核穿过破裂的后纵韧带进入椎管内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突然出现较重的神经根及脊髓症状。早期行非手术治疗可 缓解,无效则行前路椎间盘摘除加固定融合术。
三、骨源性颈椎病期
增生的骨赘、骨化的后纵韧带等刺激或压迫脊髓及神经根、 交感神经、椎动脉所致。椎管矢状径的大小对疾病的发生发展有 重要意义。 • 中央型——脊髓前方受压,以运动障碍为主 • 侧后型——压迫脊髓侧方及神经根 • 钩椎关节型——可刺激或压迫神经根或椎动脉 • 食管压迫型——椎体前方骨赘压迫食管,导致梗阻或吞咽困难
(2)纤维环改变:纤维环撕裂T2WI呈高信号。 (3)终板改变:终板退变分为三型
Ⅰ型 终板内裂隙形成、邻近骨髓内富含血管的纤维 组织形成。T1WI为低信号,T2WI为高信号。
X线诊断在青年型颈椎病中的应用论文

X线诊断在青年型颈椎病中的应用【摘要】目的:分析青年型颈椎病的x线征象特点。
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35岁以下经临床和x线诊断为颈椎病的青年患者,对其颈椎正、侧、左斜、右斜x线片进行分析。
结果:颈椎曲度改变占92%,椎体轻度骨质增生占59%,椎间孔改变占16%,椎间隙改变占12%。
颈部韧带钙化占4.8%。
结论:颈椎生理曲度异常是青年型颈椎病的主要征象特点。
x线平片对青年型颈椎病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颈椎病;青年型;x线诊断【中图分类号】r8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8-0294-01颈椎病为常见的脊柱退行性疾病,好发于中老年,颈椎病的发病与长期伏案工作、学习、使用电脑以及不良的生活习惯有关。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及电脑的普及应用,本病逐渐趋于低龄化。
笔者收集到年龄35岁以下颈椎病患者80例,对其进行了x线分析,总结得出青年型颈椎病x线特点,目的是提高对青年型颈椎病x线征象的认识,使临床医生对此种病例诊断治疗更加重视。
1 临床资料与检查方法1.1 一般资料本文在2011年3月~2012年4月间共收集80例在我院经x线检查确诊的青年颈椎病患者,其中男性42例,女性38例,年龄均在35岁以下。
全部病例均有神经血管压迫症状, 其中颈肩部疼痛39 例, 上肢麻木活动无力19例, 头晕头痛恶心20例, 吞咽不适2 例, 表现2 种以上症状者30例。
1.2 方法所有患者均行x 线摄正位, 标准侧位片及双斜位片,部分加拍过伸过屈位片。
2 结果x 线平片表现为椎体轻度骨质增生占59%( 包括椎体边缘骨质增生、钩椎关节骨质增生) , 生理曲度改变92%( 包括生理曲度变直66例、成角或反弓11生理前凸减小3例) ,椎间孔改变占16%,椎间隙改变占12%,颈部韧带钙化占4.8%。
患病椎体多发生在c4、c5、c6椎体;受累的椎间盘以c5~6多见。
3 讨论颈椎病的病理基础是椎间盘及骨骼的退行性改变。
青少年颈椎病40例MRI分析

颈椎 失稳 6例 , 骨质增 生 3例 , 项韧带钙化 2例 。结论
【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青少年 ; 颈椎 病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1 — 0 8 0 0 . 2 0 1 3 . 1 1 . 0 4 6 【 中图分类号】 R8 1 6 . 8 【 文献标 志码 】 A
1 . 1 一般资料
本组 4 0 例患者中男 2 7 起的临床症候群 。 长期以来, 普遍认为是 能维持椎体稳 定性 , 颈椎活动时剪应力
例 ,女 l 3例 ; 年 龄 l 4~ 2 8岁 ,平 均 中老年 人 的常见病 , 以 X线 检查椎 间隙和 增加, 促使椎体移位甚至滑脱, MR J 矢状 ( 2 0 . 8 + 1 . 6 ) 岁 ;病 程 1 5 d至 5年 ,平 均 相 应小关 节的狭 窄及 各部位 骨质增 生等 退 位易于显示。青少年平 时活动较多 , 加 ( 1 . 7 - 4 - 0 . 6 ) 年 。职 业 主 要 为 电脑 前 工 作 文 行性改变为主要的诊断依据。 近年, 从I } 缶 床 上生活学习上的不 良姿势 , 很容易使颈 秘人员、 医生、 学生、 教师 和 机 关 干 部 。 就 诊病例 统计分析, 青 少年 患颈椎病 的人 不 部肌 肉、 韧带疲劳损伤 , 造成椎体小关节
年 1 月至 2 0 1 2 年 l 2 月经临床确诊、 有较 椎 体滑 移 4例 ,滑 脱 1 例 ,阶梯 状 错位 l 中的椎动脉被牵拉扭曲产生头晕、 头昏等椎 完整资料及病变较典型的 4 0 例青少年颈 例。 颈椎骨质增生 3 例, 项韧带钙化 2例。 动脉供血不足症状,影响青少年正常的学 椎病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 对其 MR I 征
王文义—青年型颈椎病诊断及手法治疗

李墨林按摩疗法的学术特点
• 以指代针,点按经穴,重视预备手法
准备手法
指针
治疗手法
相应手法
26
李墨林按摩疗法的学术特点
• 施术前要查明病理明确诊断
查明病理,明确诊断
推
拿
治
熟悉掌握各种手法的不同作用
疗
前
贯彻辨证施治的原则
进行手法治疗
27
李墨林按摩手法操作步骤及功效
指压
弹拨
牵引
正骨
准备手法
治疗手法
1、经穴点按法:
治疗步骤
点按“肩井”穴
顶按两侧“凤池”穴
治疗步骤
• 治疗手法 Treatment techniques
2、相对挤捏法:
①
②
③
④
⑤
治疗步骤
• 治疗手法 Treatment techniques
3、拔伸牵引法:
手指力量要由轻柔而继续加重,即所谓“柔中有刚,刚中有柔”
28
李墨林按摩手法操作步骤及功效
手法功效
指压
舒筋活络、宣通气血、麻醉止痛
弹拨(挤按) 减轻或解除肌肉痉挛
牵引
拉开关节间隙 、疏通狭窄
正骨
整复脱位
29
五、手法治疗步骤
治疗步骤—准备手法
• 准备手法preparatory techniques
特定时期
推拿名家—李墨林
尚天裕
吴咸中
1954年毛泽东同志指出 “重视中医,学习中医,对中医加以研究整理并发扬光大, 这将是我们祖国对全人类贡献中的伟大事业之一。” 并特别强调:“今后最重要的是首先要西医学中医,而不是中医学西 医”。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的成功报告和中西医结合治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年颈椎病的影像与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青年颈椎病的影像及临床资料,以提出颈部预防保健建议。方法
对192例颈部平片异常的影像及临床症状、查体资料分析发病常见原因。结果 颈
椎曲度改变160例,伴发颈椎轻微骨质增生30例;颈部酸胀、疲劳、或者活动
时有异响121例;颈部不适伴有头晕者15例;伴有上肢麻木者9例。结论 青年
型颈椎病在长时间保持一种不良颈部姿势者常见,有颈部不适应、高发职业者,
应及时检查或平时多加注意颈部保健,采取积极措施可减少颈椎病发生以及避免
进一步加重。
标签:青年颈椎病;颈椎曲度;颈椎病治疗
颈椎病是颈椎退行性骨关节病的简称,指颈椎间盘、椎体、关节突关节、韧
带、肌肉等组织的原发性或继发性退行性变,致使其相邻的神经根、血管等组织
受到压迫、刺激,而引起相应的临床症状和体征。青年颈椎病主要是指无明显退
行性变如骨质增生、严重的椎间盘突出等器质性改变的颈椎病。随着经济社会的
发展,生活、工作节奏的加快,中青年颈椎病者有逐渐增多的趋势[1],本文主
要分析中青年颈椎病的影像、临床表现以及相关预防治疗措施,以提出预防保健
的建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搜集我院体检中心15~45岁健康体检者颈椎异常X线片192
例,以及体格检查信息,分析颈椎病的诱因、临床症状及影像表现。
1.2 方法 X线摄片,使用万东DX-1000型DR摄取颈椎正侧位或侧位片,
采取立位或坐位时,要求受检者颈部放松,防止过度前屈或后仰造成假阳性出现,
以听鼻线垂直于探测板为准。中心线对准C4椎体即甲状软骨平面,投照距离1.0
m,摄取标准颈部正侧位或侧位片。
2 结果
影像学分析:曲度改变标准采用Borden法,192例体检者颈椎曲度改变160
例,其中包扩曲度变小92例,变直57例,曲度后突8例,呈S状弯曲3例;伴
发轻微颈椎骨质增生30例。临床症状及体征:颈部酸胀、疲劳、或者活动示有
异响121例;颈部不适伴头晕者15例;伴有颈肩部、上肢麻木者9例,经CT
或MRI证实为椎间盘突出造成的神经根压迫所致。本组颈椎病患者中,在长时
间保持一种颈部姿势的人群中发病率较高,包扩电脑操作人员、司机、教师、学
生等发病比例较一般人群相对要高。
3 讨论
根据临床症状和体征分为四型:神经根型、脊髓型、椎动脉型、交感神经型。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中青年颈椎病患者有明显增加的趋势。正常颈椎存在自然
前屈曲度,颈椎生理曲度的意义在于增加其对抗纵向压力以支持头部抬起时重量
的能力、减缓下肢撞击力对头部的作用。青年颈椎病主要改变是颈椎曲度改变,
由于颈部解剖结构复杂,很多重要的神经血管走行,颈椎生理曲度改变会引起周
围组织结构一系列改变,引起多种临床症状。
3.1 颈椎病的病因 颈椎病的相关因素主要有创伤、劳损、炎症等因素[2],
慢性劳损是最常见原因,主要见于需要长时间非正常体位工作人群,如低头、仰
头、颈部倾斜体位等。青少年中则以过长时间的学习、上网、看电视等是常见原
因,尤其是一些不良的坐卧习惯。青少年的颈椎间盘提前出现退变多是继发于其
他因素。长时间不良习惯首先会造成生理曲度改变,从而导致相应神经、肌肉、
韧带紧张度改变以及颈椎间盘及椎间关节退变,而致脊髓、神经、血管的形态或
生理变化就会表现相应的临床症状。曲度改变长时间得不到改善就容易引起椎间
盘退变、突出、椎体增生、韧带骨化等改变,久而久之出现严重颈椎病症状。
3.2 颈椎病的临床表现 青年颈椎病主要表现为颈背部肌肉酸痛、活动受限、
头晕等,通过适当治疗或加强休息、改良姿势等症状可迅速缓解,生理曲度可改
善。
3.3 颈椎病的影像表现 最先出现影像学表现是生理曲度改变,包括曲度变
小、变直甚至后突,曲度改变是早期诊断青年颈椎病的重要客观指标。在拍摄颈
椎平片时自然状态非常重要,以听鼻线垂直于探测板为准,否则可造成颈椎生理
曲度异常的假性征象[3]。颈椎曲度测量方法本文均采用椎体后缘切线法。必要
时可拍摄功能位,在颈椎过伸、过屈检查中可提高功能性脊髓撞击的检出率[4]。
3.4 颈椎病预防及治疗 中青年颈椎病发病率增高应引起重视,应做到及早
诊断,正确治疗和预防,减少对健康的危害。发现颈椎曲度改变,及时注意调整
姿势或多做颈部保健可使曲度改善,反之可能造成不可逆的曲度改变及椎间盘突
出等。在日常保健中应注意: ①保持颈部正确姿势,避免长时间处于一种体位。
②进行颈背部锻炼,增强肌肉韧度,从而有利于颈段脊柱的稳定性。③及早彻底
治疗颈肩部软组织炎症、损伤等。
当出现颈部不适时,尽量停止不良姿势,间歇做颈部肌肉放松运动,枕头垫
在枕背部可改善颈部不适,在季节交替、天气变化时也应做好颈部保护,如避免
冷风直接吹颈部,冬季适当做颈部保温等等。当出现颈椎曲度改变以及较严重的
颈部不适时可采用一些推拿、理疗等措施。
采用放松手法和定点拔伸正骨手法可松解颈肩背部僵硬的肌肉,伸展挛缩的
肌组织,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促进炎症吸收。然后使用定点正骨复位,有效纠
正解剖位置异常,重建组织与脊柱力学平衡,使病变节段前后柱应力分布得以重
新分配,减少前柱压应力,改善或恢复颈椎生理曲度。使头颅重力距减小,相应
降低颈椎伸肌群的持续收缩,降低颈椎负荷,巩固颈椎外源性稳定[5]。有报道[6],
瑜伽对颈部保健有较好作用,其有缩颈转肩姿势、颈椎俯仰、肩旋转式功法。通
过颈肩部各肌肉群在动作方向中的深度静力拉伸,增加颈肩部的活动范围,提高
颈肩部的柔韧性。另外,坚持”颈部保健操”锻炼对于改善颈部早期症状,预防颈
椎病效果良好[7]。
总之,青年颈椎病发病率虽然在增高,但只要引起重视,做到早预防、早诊
断,积极、正确治疗,可以尽可能的避免或减少此病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参考文献:
[1] 任龙喜,何玉宝,郭函,等. 颈部疼痛程度与颈椎曲度相关性的临床观
察[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11,21(9):750-753.
[2] 蔡欽林.提高颈椎病的诊疗水平[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1993,3(2): 49.
[3] 北京协和医院.放射科诊疗常规[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61-69.
[4] 王淑丽,蔡跃增.动态影像学检查在颈椎病诊疗中的应用[J].国际医学放
射学杂志,2011,34(6):546-549,575.
[5] 孙武权,谢贤斐,王佳勤,等.脊柱微调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与
颈椎曲度变化观察[J]. 中华中医药杂志(原中国医药学报),2010,25(9):
1526-1528.
[6] 朱海艳.瑜伽运动对青年颈椎病的防治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
科学版),9(4):42-44.
[7] 孙海燕,杨巧玉,陈斌,等.”颈部保健操”预防颈椎病的临床应用.中国中
医骨伤科杂志,2011,19(5):4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