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解质溶液习题及答案

电解质溶液习题及答案
电解质溶液习题及答案

- - -

第七章(一)电解质溶液练习题

一、判断题:

1.溶液是电中性的,正、负离子所带总电量相等,则正、负离子离子的迁移数也相等。2.离子迁移数与离子速率成正比,某正离子的运动速率一定时,其迁移数也一定。3.离子的摩尔电导率与其价态有关系。

4.电解质溶液中各离子迁移数之和为1。

5.电解池通过l F电量时,可以使1mol物质电解。

6.因离子在电场作用下可以定向移动,所以测定电解质溶液的电导率时要用直流电桥。7.无限稀电解质溶液的摩尔电导率可以看成是正、负离子无限稀摩尔电导率之和,这一规律只适用于强电解质。

8.电解质的无限稀摩尔电导率Λ∞m可以由Λm作图外推到c1/2 = 0得到。

下列关系式是否正确:

(1) Λ∞,1<Λ∞,2<Λ∞,3<Λ∞,4

(2)κ1=κ2=κ3=κ4

(3)Λ∞,1=Λ∞,2=Λ∞,3=Λ∞,4

(4)Λm,1=Λm,2=Λm,3=Λm,4

10.德拜—休克尔公式适用于强电解质。

11.对于BaCl2溶液,以下等式成立:

(1) a = γb/b0;(2) a = a+·a - ;(3) γ± = γ+·γ - 2;

(4) b = b+·b-;(5) b±3 = b+·b-2;(6) b± = 4b3。

12.若a(CaF2) = 0.5,则a(Ca2+) = 0.5 ,a(F-) = 1。

二、单选题:

1.下列溶液中哪个溶液的摩尔电导最大:

- - 总结资

(A) 0.1M KCl水溶液;(B) 0.001M HCl水溶液;

(C) 0.001M KOH水溶液;(D) 0.001M KCl水溶液。

2.对于混合电解质溶液,下列表征导电性的量中哪个不具有加和性:

(A) 电导;(B) 电导率;

(C) 摩尔电导率;(D) 极限摩尔电导。

3.在一定温度和较小的浓度情况下,增大强电解质溶液的浓度,则溶液的电导率κ与摩尔电导Λm变化为:

(A) κ增大,Λm增大;(B) κ增大,Λm减少;

(C) κ减少,Λm增大;(D) κ减少,Λm减少。

4.在一定的温度下,当电解质溶液被冲稀时,其摩尔电导变化为:

(A) 强电解质溶液与弱电解质溶液都增大;

(B) 强电解质溶液与弱电解质溶液都减少;

(C) 强电解质溶液增大,弱电解质溶液减少;

(D) 强弱电解质溶液都不变。

5.分别将CuSO4、H2SO4、HCl、NaCl从0.1mol·dm-3降低到0.01mol·dm-3,则Λm变化最大的是:

(A) CuSO4 ;(B) H2SO4 ;

(C) NaCl ;(D) HCl 。

6.影响离子极限摩尔电导率λ∞m的是:①浓度、②溶剂、③温度、④电极材料、

⑤离子电荷。

(A) ①②③;(B) ②③④;

(C) ③④⑤;(D) ②③⑤。

7.科尔劳施的电解质溶液经验公式Λ=Λ∞-Ac1/2,这规律适用于:

(A) 弱电解质溶液;(B) 强电解质稀溶液;

(C) 无限稀溶液;(D) 浓度为1mol·dm-3的溶液。

8.已知298K,?CuSO4、CuCl2、NaCl的极限摩尔电导率Λ∞分别为a、b、c(单位为S·m2·mol-1),那么Λ∞(Na2SO4)是:

(A) c+a-b;(B) 2a-b+2c;

(C) 2c-2a+b;(D) 2a-b+c。

9.已知298K时,(NH4)2SO4、NaOH、Na2SO4的Λ∝分别为3.064×10-2、2.451×10-2、

2.598×10-2 S·m2· mol-1,则NH4OH的Λ∝为:(单位S·m2·mol-1)

(A) 1.474×10-2;(B) 2.684×10-2;

(C) 2.949×10-2;(D) 5.428×10-2。

10.相同温度下,无限稀时HCl、KCl、CdCl2三种溶液,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Cl-离子的淌度相同;

(B) Cl-离子的迁移数都相同;

(C) Cl-离子的摩尔电导率都相同;

(D) Cl-离子的迁移速率不一定相同。

11.某温度下,纯水的电导率κ = 3.8×10-6 S·m-1,已知该温度下,H+、OH-的摩

尔电导率分别为3.5×10-2与2.0×10-2S·m2·mol-1,那么该水的K w是多少(单

位是mol2·dm-6):

(A) 6.9×10-8;(B) 3.0×10-14;

(C) 4.77×10-15;(D) 1.4×10-15。

12.不能用测定电解质溶液所得的电导来计算出的物理量是:

(A) 离子迁移数;(B) 难溶盐溶解度;

(C) 弱电解质电离度;(D) 电解质溶液浓度。

13.用同一电导池测定浓度为0.01和0.10mol·dm-3的同一电解质溶液的电阻,前者是后者的10倍,则两种浓度溶液的摩尔电导率之比为:

(A) 1∶1 ;(B) 2∶1 ;

(C) 5∶1 ;(D) 10∶1 。

14.有一个HCl浓度为10-3M和含KCl浓度为1.0M的混合溶液,巳知K+与H+的淌度分别为6.0 × 10-8、30.0 × 10-8 m2·s-1·V-1,那么H+与K+的迁移数关系为:(A) t(H+) > t(K+);(B) t(H+) < t(K+);

(C) t(H+) = t(K+);(D) 无法比较。

15.已知298K时,λ m(CH3COO-) = 4.09×10-3S·m2·mol-1,若在极稀的醋酸盐溶液中,在相距0.112m的两电极上施加5.60V电压,那么CH3COO-离子的迁移速率(m·s-1):(A) 4.23×10-8;(B) 2.12×10-6;

(C) 8.47×10-5;(D) 2.04×10-3。

16.离子运动速度直接影响离子的迁移数,它们的关系是:

(A) 离子运动速度越大,迁移电量越多,迁移数越大;

(B) 同种离子运动速度是一定的,故在不同电解质溶液中,其迁移数相同;

(C) 在某种电解质溶液中,离子运动速度越大,迁移数就大;

(D) 离子迁移数与离子本性无关,只决定于外电场强度。

17.LiCl的极限摩尔电导为115.03 × 10-4S·m2·mol-1,在溶液里,25℃时阴离子的迁移数外推到无限稀释时值为0.6636,则Li+离子的摩尔电导率λm(Li+)为(S·m2·mol-1):(A) 76.33×10-4;(B) 38.70×10-4;

(C) 38.70×10-2;(D) 76.33×10-2。

18.25℃时,浓度为0.1M KCl溶液中,K+离子迁移数为t(K+),Cl-离子迁移数为

t(Cl-),这时t(K+) + t(Cl-) = 1,若在此溶液中加入等体积的0.1M NaCl,

则t(K+) + t(Cl-)应为:

(A) 小于1 ;(B) 大于1 ;(C) 等于1 ;(D) 等于1/2 。

19.用界面移动法测量离子迁移数,应选用下列哪一对电解质溶液:

(A) HCl与CuSO4;(B) HCl与CdCl2;

(C) CuCl2与CuSO4;(D) H2SO4与CdCl2。

20.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电解质的无限稀摩尔电导率Λ m都可以由Λm与c1/2作图外推到c1/2 = 0得到;

(B) 德拜—休克尔公式适用于强电解质;

(C) 电解质溶液中各离子迁移数之和为1 ;

(D) 若a(CaF2) = 0.5,则a(Ca2+) = 0.5,a(F-) = 1 。

21.在25℃,0.002mol·kg-1的CaCl2溶液的离子平均活度系数(γ±)1,0.002mol·kg-1 CaSO4溶液的离子平均活度系数(γ±)2,那么:

(A) (γ±)1 < (γ±)2;(B) (γ±)1 > (γ±)2;

(C) (γ±)1 = (γ±)2;(D) 无法比较大小。

22.质量摩尔浓度为m的H3PO4溶液,离子平均活度系数为γ±,则溶液中H3PO4

的活度a B为:

(A) 47(b/b0)4γ±4;(B) 4(b/b0)γ±4;

(C) 27(b/b0)γ±4;(D) 27(b/b0)4γ±4。

23.将AgCl溶于下列电解质溶液中,在哪个电解质溶液中溶解度最大:

(A) 0.1M NaNO3;(B) 0.1M NaCl;

(C) 0.01M K2SO4;(D) 0.1M Ca(NO3)2。

24.一种2-2型电解质,其浓度为2 × 10-3mol·kg-1,在298K时,正离子的活度

系数为0.6575,该电解质的活度为:

(A) 1.73 × 10-6;(B) 2.99 × 10-9 ;

(C) 1.32 × 10-3;(D) 0.190 。

25.电解质B的水溶液,设B电离后产生ν+个正离子和ν-个负离子,

且ν = ν+ + ν-,下列各式中,不能成立的是:

(A) a± = a B;(B) a± = a B1/ν;

(C) a± = γ±(m±/m?) ;(D) a± = (a+ν+·a-ν-)1/ν。

26.下列电解质溶液中,何者离子平均活度系数最大:

(A) 0.01M NaCl ;(B) 0.01M CaCl2;

(C) 0.01M LaCl3;(D) 0.02M LaCl3。

27.浓度为1mol·kg-1的CuSO4浓度的离子强度I1,浓度为1mol·kg-1的NaCl浓度的离子强度I2,那么I1与I2的关系为:

(A) I1 = ?I2;(B) I1 = I2 ;

(C) I1 = 4I2;(D) I1 = 2I2。

28.德拜-休克尔理论导出时,未考虑的影响因素是:

(A) 强电解质在稀溶液中完全电离;

(B) 每一个离子都是溶剂化的;

(C) 每一个离子都被相反电荷的离子所包围;

(D) 离子间的静电引力导致溶液与理想行为的偏差。

29.能证明科尔劳乌施经验式(Λm = Λ∞- Ac1/2) 的理论是:

(A) 阿仑尼乌斯(Arrhenius)的电离理论;

(B) 德拜-休克尔(Debye-H?ckel)的离子互吸理论;

(C) 布耶伦(Bjerrum)的缔合理论;

(D) 昂萨格(Onsager)的电导理论。

30.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电解质溶液中各离子迁移数之和为1 ;

(B) 电解池通过l F电量时,可以使1mol物质电解;

(C) 因离子在电场作用下可定向移动,所以测定电解质溶液的电导率时要用直

流电桥;

(D) 无限稀电解质溶液的摩尔电导率可以看成是正、负离子无限稀摩尔电导率之和,

这一规律只适用于强电解质。

第九章电解质溶液练习题答案

一、判断题答案:

1.错。正、负离子离子的迁移数是不一定相等。

2.错。某离子的迁移数除了与离子的运动速率有关,还与其他离子浓度、运动速度有关,其他离子浓度增加,该离子的迁移数就减少。

3.对。

22

1

2

()2()

m m

Cu Cu

λλ

∞+∞+

=;若是基元单位的摩尔电导率与价态有关。

4.对。

,,

1

i i

i i

t t

+-

+=∑∑

5.错。电解质分子中正、负离子所带电荷不一定为1,若是(Cu2+)只能反应0.5mol。6.错。因为当直流电通过电解池时,两极将发生电极反应,电解质浓度发生变化。

电导率会发生改变。

7.错。对强电解质、弱电解质都适用。

8.错。只适用于强电解质,弱电解质不可以。

9.(1)错。同种电解质的极限摩尔电导率相同。(2) 错。浓度不同,电导率κ不同。

(3)对。同种电解质的极限摩尔电导率相同。(4) 错。浓度不同,摩尔电导率不相等。10.错,适用于强电解质的稀溶液(I<0.01),浓度较大溶液不适合。

11.(1)、(5)正确,其余是错的。

12.错。a(CaF2) = a(Ca2+)·a2(F-)。a(CaF2) =a(Ca2+) a2(F-)

不能确定a(Ca2+)=0.5 ,a (F-)=1。

二、单选题答案:

1. B;

2. C;

3. B;

4. A;

5. A;

6. D;

7. B;

8. B;

9. B;10.B;

11.C ; 12.A ; 13.A ; 14.B ; 15.B ; 16.A ; 17.B ; 18.A ; 19.B ; 20.C ; 21.B ; 22.D ; 23.D ; 24.A ; 25.A ; 26.A ; 27.C ; 28.B ; 29.D ; 30.A 。

说明:

1、浓度低的溶液摩尔电导更大,在浓度相同时H +

的摩尔电导最大;。 2、;m c

κ

Λ=,电导率具有加和性,摩尔电导率不具有加和性,这里指带基元单位电荷的溶

液,摩尔

电导率按定义是1mol 某电解质的电导率,离子数一定的,不具有加和性。

3、在一定温度和较小的浓度情况下,增大强电解质溶液的浓度,则可导电离子增多,溶液的电导率κ增大。

而对于摩尔电导Λm ,考虑1mol 电解质,由于浓度增加,离子之间的作用力增强,所以摩尔电导Λm 减小。

4、溶液浓度减小,离子之间的作用力降低了,强电解质、弱电解质的摩尔电导均增大。

5、强电解质溶液浓度减小,考虑离子强度的改变,21

2i i I b z =

∑。价态高的溶液变化显著,

所以CuSO 4的Λm 变化最大。 6、影响离子极限摩尔电导率

λ∞

m

的是离子本性(电荷)、溶剂性质与温度,与浓度无关。

7、科尔劳施的电解质溶液经验公式仅适用于强电解质稀溶液。

8、Λ∞(Na 2SO 4)=2Λ∞(NaCl)+2Λ∞(?CuSO 4)-Λ∞(CuCl 2)=2c +2a -b 。 9、Λ∞(NH 4OH)=0.5Λ∞((NH 4)2SO 4)+ Λ∞(NaOH)-0.5Λ∞(Na 2SO 4)

=(3.064/2+2.451-2.598/2)×10-2=2.684×10-2 S ·m 2· mol -1

10、相同温度下,无限稀时HCl 、KCl 、CdCl 2三种溶液,

()

m Cl λ∞

-都相同。则由

()()m Cl Cl U F

λ∞

-∞-=可知,

Cl -

离子的淌度也相同。

dE

r U

dl =,若电位梯度不同,Cl -离子的迁移速率不相同。对于迁

移数是不相同的,

()Cl 1

t t -++=,还要考虑对应阳离子的迁移速率。

11、

()()

5383

m m 6.9110mol m 6.9110mol m H OH c d κλλ----∞+∞

-=

=??=??+,

21526w 4.7710mol dm K c --==??

12、离子迁移数不能通过电导来测定,离子迁移数可以用界面移动法、希托夫法测量。

13、()L G k L A c c RAc λ=== 22m,1m,211:100.01:1:1:10.1R c c R ΛΛ?====?

14、离子迁移数与离子浓度、离子速率(淌度)、带电多少有关,虽然巳知H +

的淌度是K +

的5倍,但K +

的浓度

是H +的1000倍,因此 t (H +) < t (K +

)。

15、361

d d 4.0910 5.60

2.1210m s d d 965000.112E E r U l F l λ∞

-∞-----

?===?=??

16、 一般来说,离子运动速度越大,迁移电量越多,迁移数越大是正确的,这种越大是相对该离子运动

速度小时而言的;某种离子的迁移数不仅与运动速度有关,还与溶液中其他离子运动速度、浓度有关,

故在不同电解质溶液中,它迁移数很难相同;在某种电解质溶液中,离子运动速度大,迁移数就大却不一定,

例如14题,一个HCl 浓度为10-3M 和含KCl 浓度为1.0M 的混合溶液,虽然H +的速率是K +

的5倍,但它的

迁移数就比K +

小;离子迁移数与外电场强度无关 。 17、

()()421m m Li 138.7010S m mol t λΛ∞+∞---

=-=???

18、对于这个混合电解质溶液有:

()()()K Na Cl 1

t t t ++-++=。加入Na +

离子后,

()()K Cl 1

t t +-+<

19、界面移动法要求两种溶液有共同一种离子,而且两种溶液界面应明显。只有(B )符

合要求。 20、只有强电解质溶液的无限稀摩尔电导率Λ∞

m 可以由外推法得到。德拜—休克尔公式适用于强电解

质稀溶液。若a (CaF 2) = 0.5,则()()223

Ca F 0.5

a a a +-±==。不能确定a (Ca 2+

)=1 , a (F -

)

=1。只有(C )是正确的。

21、浓度低溶液离子平均活度系数大于浓度高的离子平均活度系数,

12()()γγ±±>。

22、4

334

344

4B 44

(3)27()()m m m m m a a a a m m m γγγ+-±

+-

±

±±??===?=?= ??? 23、溶度积

22

2

()ap m m K a m γ+-±±==?

只与温度有关。又lg 0.509z z γ±+=-强度I 越大的,

γ±越小,则溶解度m 越大。

24

lg 0.509i i z γ=-,γγγ±+-==。 ()22

22236

B 2

0.6575210 1.7310()m a a m γ--±±==?=??=? 25、B a a ν

±

=,而不是a ±

= a B

。 26、浓度小、离子离子价态低的溶液,离子平均活化系数大。选(A )。 27.浓度大、离子离子价态高的溶液,离子强度则大。

()22111

12124mol kg 2I -=

?+?=?

()22121

11111mol kg 2I -=

?+?=?

28、德拜-休克尔理论导出时,未考虑的影响因素是每一个离子都是溶剂化的。

29、是昂萨格(Onsager)的电导理论,他把德拜-休克尔理论推广到不可逆过程 。

30、电解质溶液中各离子迁移数之和为1 是正确的;电解池通过1F 电量,可使(1/z )mol 物质电解,只有1价的电解质才是1mol 。测定电解质溶液电导率时若使用交流电源以防止电

解质发生电解和电极极化。

离子独立运动定律适用于无限稀强或弱电解质溶液。

电解质溶液高考选择题

历年高考选择题分类汇编(15) 电解质溶液 1.(88全国)0.1 mol的下列氧化物,分别加入1 L0.1 mol / L NaOH溶液中,形成的溶液的pH值最小的是 A. 二氧化氮 B. 二氧化碳 C. 二氧化硫 D. 三氧化硫2.(88全国)将pH值为8的NaOH溶液与pH值为10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中氢离子浓度最接近于 A. 2×10-10 mol / L B. 1 2 (10-8+10-10) mol / L C. (10-8+10-10) mol / L D. (1×10-14-5×10-5) mol / L 3.(88全国)99 mL 0.1 mol / L盐酸和101 mL 0.05 mol / L氢氧化钡溶液相混合后,溶液的pH值为 A. 1.7 B. 10.7 C. 11 D. 11.3 4.(89全国)90℃时水的离子积K w=3.8×10-13,该温度时纯水的pH值 A.等于7 B.小于7 C.大于7 D.无法确定5.(89全国)pH值和体积都相同的醋酸和硫酸,分别跟足量的碳酸钠溶液反应,在相同条件下,放出二氧化碳气体的体积是 A.一样多 B.醋酸比硫酸多 C.硫酸比醋酸多 D.无法比较6.(89全国)在100 mL 0.1 mol / L醋酸溶液中,欲使醋酸的电离度和溶液的pH值都增大,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A 加少量1 mol / L氢氧化钠溶液B.加少量1 mol / L盐酸 C.加100 mL水 D.加热 7.(89全国)99 mL 0.5 mol / L硫酸跟101 mL 1 mol / L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溶液的pH值为 A. 0.4 B. 2 C. 12 D.13.6 8.(90全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酸式盐的溶液一定显酸性 B.只要酸与碱的物质的量浓度和体积分别相等,它们反应后的溶液就呈现中性 C.纯水呈中性是因为水中氢离子物质的量浓度和氢氧根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 D.碳酸溶液中氢离子物质的量浓度是碳酸根离子物质的量浓度的二倍 9.(90全国)把80 mL NaOH溶液加入到120 mL盐酸中,所得溶液的pH值为2.如果混合前NaOH溶液和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相同,它们的浓度是 A. 0.5 mol / L B. 0.1 mol / L C. 0.05 mol / L D. 1 mol / L 10.(90全国)将两个铂电极插入500 mL CuSO4溶液中进行电解,通电一定时间后,某一电极增重0.064 g(设电解时该电极无氢气析出,且不考虑水解和溶液体积变化)。此时溶液中氢离子浓度约为 A. 4×l0-3 mol / L B. 2×l0-3 mol / L C. 1×l0-3 mol / L D. 1×l0-7 mol / L 11.(91全国)已知一种c(H+)=1×10-3 mol/L的酸和一种c(OH-)=1×10-3mol/L 的碱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呈酸性,其原因可能是 A. 浓的强酸和稀的强碱溶液反应 B. 浓的弱酸溶液和稀的强碱溶液反应

电解质溶液测试题

电解质溶液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仅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1分,共5分) 1.下列物质的水溶液中,除水分子外,不存在其它分子的是 [ ] A.KF B.NaHS C.H3PO4 D.HNO3 2.对于相同体积的K2CO3溶液(浓度为M1)和(NH4)2CO3溶液(浓度为M2),若其中CO32-的物质的量浓渡相同,则它们物质的量浓度M1和M2的关系是 [ ] A.M1M2 C.M1=M2 D.M1=2M2 3.钢铁表面吸附了中性水膜发生电化腐蚀.这时①铁作正极被氧化,②铁作负极被氧化,③水膜中有气体析出.④空气中某成分气体被还原.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4.为了使纯锌与0.05mol/L、20mL稀硫酸反应速率加快,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 A.加入2mL 0.1mol/L的盐酸 B.加入2mL 0.1mol/L的硫酸铜溶液 C.加入2mL 0.1mol/L的氯化钡溶液 D.加入2mL 0.1mol/L的氨水 5.pH相同的醋酸溶液和盐酸,分别用蒸馏水稀释到原溶液的m倍和n倍,稀释后两溶液的pH仍相同,则m和n的关系量是 [ ] A.m=n B.m>n C.m

C、bO2+4H++2e =Pb2++2H2O D.PbSO4+2e =Pb+SO42- 7.下列物质的分类组合全部正确的是 [ ] 8.要使0.1mol/L CH3COOH溶液中CH3COOH的电离度和pH都减小,同时又使CH3COO-浓度增大;可加入的试剂是 [ ] A.CH3COONa晶体 B.氨水 C.1mol/L H2SO4溶液 D.1mol/L CH3COOH溶液 9.在下列情况下,溶液的pH减小的是 [ ] A. NaOH浓溶液加水稀释 B. Zn、Cu和稀H2SO4组成的原电池放电 C. 用Pt电极电解KCl的水溶液 D.FeCl3浓溶液滴入沸水中 10.FeCl3溶液与Fe(OH)3胶体共同具备的性质是 [ ] A. 分散质的微粒都可通过滤纸 B. 都比较稳定,密封一段时间也不会产生沉淀 C. 有丁达尔现象

2020高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电解质溶液

2020高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 -电解质溶液 1.(2020全国卷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在醋酸溶液的pH a =,将此溶液稀释1倍后,溶液的pH b =,则a b > B .在滴有酚酞溶液的氨水里,加入4NH Cl 至溶液恰好无色,则此时溶液的pH 7< C .31.010mol/L -?盐酸的pH 3.0=,81.010mol/L -?盐酸的pH 8.0= D .若1mL pH 1=的盐酸与100mL NaOH 溶液混合后,溶液的pH 7=则NaOH 溶液的pH 11= 【解析】A 若是稀醋酸溶液稀释则C(H +)减小,pH 增大,b >a ,故A 错误;B 酚酞的变色范围是pH= 8.0~10.0(无色→红色),现在使红色褪去,pH 不一定小于7,可能在7~8之间,故B 错误;C 常温下酸的pH 不可能大于7,只能无限的接近7;D 正确,直接代入计算可得是正确,也可用更一般的式子:设强酸pH=a ,体积为V 1;强碱的pH=b ,体积为V 2,则有10-a V 1=10-(14-b)V 210142 1-+=? b a V V ,现在V1/V2=10-2,又知a=1,所以b=11 【答案】D 【命题意图】考查弱电解质的稀释,强酸的无限稀释,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强酸与强碱的混合pH 的计算等基本概念 【点评】本题在第一轮复习至第三轮复习无时不在强调的基本问题考查就是第二册第三章的问题,这次居然没有考离子浓度大小比较,而考这些,很简单,大家都喜欢! (2020全国2)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在醋酸溶液的pH a =,将此溶液稀释1倍后,溶液的pH b =,则a b > B .在滴有酚酞溶液的氨水里,加入4NH Cl 至溶液恰好无色,则此时溶液的pH 7< C .31.010mol/L -?盐酸的pH 3.0=,81.010mol/L -?盐酸的pH 8.0=

电解质溶液习题及答案

第七章(一)电解质溶液练习题 一、判断题: 1.溶液是电中性的,正、负离子所带总电量相等,则正、负离子离子的迁移数也相等。2.离子迁移数与离子速率成正比,某正离子的运动速率一定时,其迁移数也一定。 3.离子的摩尔电导率与其价态有关系。 4.电解质溶液中各离子迁移数之和为1。 5.电解池通过l F电量时,可以使1mol物质电解。 6.因离子在电场作用下可以定向移动,所以测定电解质溶液的电导率时要用直流电桥。 7.无限稀电解质溶液的摩尔电导率可以看成是正、负离子无限稀摩尔电导率之和,这一规律只适用于强电解质。 8.电解质的无限稀摩尔电导率Λ∞ m可以由Λm作图外推到c1/2 = 0得到。 下列关系式是否正确: (1) Λ∞,1<Λ∞,2<Λ∞,3<Λ∞,4 (2)κ1=κ2=κ3=κ4 (3)Λ∞,1=Λ∞,2=Λ∞,3=Λ∞,4 (4)Λm,1=Λm,2=Λm,3=Λm,4 10.德拜—休克尔公式适用于强电解质。 11.对于BaCl2溶液,以下等式成立: (1) a = γb/b0;(2) a = a+·a - ; (3) γ± = γ+·γ - 2; (4) b = b+·b-;(5) b±3 = b+·b-2; (6) b± = 4b3。 12.若a(CaF2) = 0.5,则a(Ca2+) = 0.5 ,a(F-) = 1。 二、单选题: 1.下列溶液中哪个溶液的摩尔电导最大:

(A) 0.1M KCl水溶液;(B) 0.001M HCl水溶液; (C) 0.001M KOH水溶液;(D) 0.001M KCl水溶液。 2.对于混合电解质溶液,下列表征导电性的量中哪个不具有加和性: (A) 电导;(B) 电导率; (C) 摩尔电导率;(D) 极限摩尔电导。 3.在一定温度和较小的浓度情况下,增大强电解质溶液的浓度,则溶液的电导率κ与摩尔电导Λm变化为: (A) κ增大,Λm增大;(B) κ增大,Λm减少; (C) κ减少,Λm增大;(D) κ减少,Λm减少。 4.在一定的温度下,当电解质溶液被冲稀时,其摩尔电导变化为: (A) 强电解质溶液与弱电解质溶液都增大; (B) 强电解质溶液与弱电解质溶液都减少; (C) 强电解质溶液增大,弱电解质溶液减少; (D) 强弱电解质溶液都不变。 5.分别将CuSO4、H2SO4、HCl、NaCl从0.1mol·dm-3降低到0.01mol·dm-3,则Λm变化最大的是: (A) CuSO4 ;(B) H2SO4 ; (C) NaCl ;(D) HCl 。 6.影响离子极限摩尔电导率λ∞ m的是:①浓度、②溶剂、③温度、④电极材料、 ⑤离子电荷。 (A) ①②③;(B) ②③④; (C) ③④⑤;(D) ②③⑤。 7.科尔劳施的电解质溶液经验公式Λ=Λ∞-Ac1/2,这规律适用于: (A) 弱电解质溶液;(B) 强电解质稀溶液; (C) 无限稀溶液;(D) 浓度为1mol·dm-3的溶液。 8.已知298K,?CuSO4、CuCl2、NaCl的极限摩尔电导率Λ∞分别为a、b、c(单位为S·m2·mol-1),那么Λ∞(Na2SO4)是: (A) c+a-b;(B) 2a-b+2c; (C) 2c-2a+b; (D) 2a-b+c。 9.已知298K时,(NH4)2SO4、NaOH、Na2SO4的Λ∝分别为3.064×10-2、2.451×10-2、 2.598×10-2 S·m2· mol-1,则NH4OH的Λ∝为:(单位S·m2·mol-1) (A) 1.474×10-2;(B) 2.684×10-2; (C) 2.949×10-2;(D) 5.428×10-2。 10.相同温度下,无限稀时HCl、KCl、CdCl2三种溶液,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Cl-离子的淌度相同; (B) Cl-离子的迁移数都相同; (C) Cl-离子的摩尔电导率都相同; (D) Cl-离子的迁移速率不一定相同。 11.某温度下,纯水的电导率κ = 3.8×10-6 S·m-1,已知该温度下,H+、OH-的摩尔电导率分别为3.5×10-2与2.0×10-2S·m2·mol-1,那么该水的K w是多少(单

高考一轮复习资料——电解质与非电解质(有答案)

高考一轮复习资料——电解质与非电解质 1、概念:1)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例:酸、碱、盐,金属氧化物等.2)非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不能导电的化合物;例:有机物,非金属氧化物等.3)易错点: 金属单质不属于化合物,因此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CO 2、SO2等虽溶于水能导电,但导电实质是H 2CO3和H2SO3,不属于电解质,H2CO3和H2SO3则是电解质.2、注意事项:①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均指化合物,单质和混合物既不属于电解质也不属于非电解质.②电解质必须是自身能 直接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的化合物.SO 2、CO2③条件:水溶液或融化状态对于电解质来说,只须满足一个条件即可,而对非电解质则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④难溶性化合物不一定就是弱电解 质.例如:BaSO 4、AgCl 难溶于水,导电性差,但由于它们的溶解度太小,测不出(或难测)其水溶液的导电性,但它们溶解的部分是完全电离的,所以他们是电解质.⑤酸、碱、盐、金属氧化物和水都是电解质(特殊:盐酸是电解质溶液);蔗糖、酒精为非电解质.【命题方向】题型二:典例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液态HCl不导电,所以HCl是非电解质B.NH3的水溶液能够导 电,所以NH 3是电解质C.液态Cl2不导电,所以Cl2是非电解质D.BaSO4溶于水的部分能够电离,所以BaSO 4是电解质分析: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和熔化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为非电解质,以此来解答.解答:A.HCl在水溶液中能导电,所以HCl 是电解质,故A错误;B.NH 3本身不能电离出离子,溶于水反应生成一水合氨电解质溶液导电,属于非电解质,故B错误;C.Cl 2是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C错误;D.BaSO4溶于水的部分能够电离,是电解质,故D正确.故选D.点评:题考查电解质与非电解质,注意二者均为化合物,特别注意电解质发生电离的为其本身,选项B为学生解答的易错点,难度不大.题型二:常见物质的考察典例2: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A.硫酸B.铜C.酒精D.蔗糖分析: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是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都不导电的化合物是非电解质,注意电解质首先必须是化合物.解答:A、硫酸在水溶液里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而使其溶液导电,所以硫酸是电解质,故A正确;B、铜是单质,它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B错误;C、酒精在水溶液里以分子存在,所以其水溶液不导电,酒精是非电解质,故C错误;D、蔗糖在水溶液里以分子存在,所以其水溶液不导电,蔗糖是非电解质,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电解质、非电解质的判断,难度不大,根据定义判断即可,注意不是电解质的物质不一定是非电解质,如单质和混合物.【解题方法点拨】掌握该考点需要注意以下几点:①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均指化合物,单质和混合物既不属于电解质也不属于非电解质.②电解质本身可能不导电,如NaCl固体,但NaCl是电解质,电解质是在水溶液后熔融状态导电即可,又如HCl 气体不导电,但溶于水后形成的盐酸能导电,HCl是电解质.③能导电的不一定是电解质,如Fe能 导电,但是单质,不属于电解质.④难溶性化合物不一定就是弱电解质.例如:BaSO 4、AgCl 难溶于水,导电性差,但由于它们的溶解度太小,测不出(或难测)其水溶液的导电性,但它们溶解的 部分是完全电离的,所以他们是电解质.⑤SO 2、CO2不是电解质. 一.选择题(共16小题) 1.下列物质属于电解质的是() A.氯化钠B.铜C.蔗糖D.乙醇 2.将下列物质按电解质、非电解质、弱电解质分类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硫酸烧碱醋酸 B.硫酸铜醋酸 C.高锰酸钾乙醇醋酸 D.磷酸二氧化碳硫酸钡 3.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 A.水银B.硝酸钾C.酒精D.蔗糖

高中化学电解质练习题和答案

高中化学电解质练习题和答案 1.下列状态的物质,既能导电又属于电解质的是( ) A.MgCl2晶体 B.NaCl溶液 C.液态氯化氢 D.熔融的KOH 2.下面关于电解质电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CaCO3在水中溶解度很小,其导电能力很弱,所以CaCO3是弱电解质 B.CaCO3在水中溶解度很小,但溶解的CaCO3全部电离,所以CaCO3是强电解质 C.氯气和氨气的水溶液导电性都很好,所以它们是强电解质 D.水难电离,纯水几乎不导电,水是非电解质 3.下列物质中,导电性能最差的是( ) A.石墨棒 B.盐酸溶液 C.熔融的氢氧化钠 D.固体氯化钾 4.下列物质的水溶液能导电,但其本身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 A.乙酸 B.酒精 C.食盐 D.氨气 5.正确书写离子方程式时,下列各项中,应使等式两边相等的是( ) ①离子数目相等②粒子总数相等③原子数目相等④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总数跟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总数相等⑤分子数目相等⑥各元素原子数目相等 A.只有①⑤ B.只有②④ C.只有③⑥ D.只有④⑥ 6.向饱和石灰水中不断通入二氧化碳,其溶液导电性的变化是( ) A.由弱变强 B.由强变弱 C.由强变弱,再变强 D.由弱变强,再变弱 7.下列各组中的离子,相互间不发生离子反应的是( ) A.Na+、Mg2+、Cl-、OH- B.H+、Ca2+、CO32-、NO3- C.Cu2+、K+、SO42-、NO3- D.Na+、HCO3-、OH-、Ca2+ 8.电解质在人体内的作用是十分广泛和十分重要的,当电解质紊乱时,人体就

要出现一系列不适症状,甚至会危及生命。为维持人体内电解质平衡,在大量出汗后应及时补充的离子是( ) A.Mg2+ B.Ca2+ C.Fe3+ D.Na+ 9.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A.稀硫酸滴在铜片上:Cu+2H+=Cu2++H2↑ B.硫酸钠与氯化钡溶液混和:SO42-+Ba2+=BaSO4↓ C.硝酸滴在石灰石上:CaCO3+2H+=Ca2++H2CO3 D.氧化铜与硫酸混和:Cu2++SO42-=CuSO4 1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NaOH溶液能导电,所以NaOH溶液是电解质 B.固体KCl不导电,但KCl是电解质 C.氯化氢的水溶液能导电,所以HCl是电解质 D.CO2的水溶液能导电,所以CO2是电解质 二、填空题 11.在下列条件下能否发生离子反应?对能发生的写出离子方程式,不能发生的说明理由 (1)CH3COONa溶液与HCl溶液混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a(OH)2的澄清溶液与Na2SO4稀溶液混和____________________ (3)Ca(OH)2的澄悬浊液与Na2SO4浓溶液混和____________________ (4)CuCl2溶液与H2SO4溶液混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1)向NaHSO4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至中性,请写出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上述溶液中继续滴加Ba(OH)2溶液,请写出此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高考电化学历年真题汇编练习版

2009-2013年高考化学试题分类解析汇编:电化学基础 2009年高考化学试题 1.(09广东理科基础?25)钢铁生锈过程发生如下反应: ①2Fe +O 2+2H 2O =2Fe(OH)2; ②4Fe(OH)2+O 2+2H 2O =4Fe(OH)3; ③2Fe(OH)3=Fe 2O 3+3H 2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①、②中电子转移数目相等 B .反应①中氧化剂是氧气和水 C .与铜质水龙头连接处的钢质水管不易发生腐蚀 D .钢铁在潮湿的空气中不能发生电化学腐蚀 2.(09安徽卷?12)Cu 2O 是一种半导体材料,基于绿色化学理念设计的制取。Cu 2O 的电解池示意图如下,点解总反应:2Cu +H 2O Cu 2O +H 2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石墨电极上产生氢气 B .铜电极发生还原反应 C .铜电极接直流电源的负极 D .当有0.1mol 电子转移时,有0.1molCu 2O 生成。 2.(09江苏卷?12)以葡萄糖为燃料的微生物燃料电池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关于该电池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该电池能够在高温下工作 B .电池的负极反应为: C 6H 12O 6+6H 2O -24e - =6CO 2↑+24H + C .放电过程中,+ H 从正极区向负极区迁移 D .在电池反应中,每消耗1mol 氧气,理论上能生成标准状况下CO 2气体22.4 6 L 3.(09浙江卷?12)市场上经常见到的标记为Li —ion 的电池称为“锂离子电池”。它的负极材料是金属锂和碳的复合材料(碳作为金属锂的载体),电解质为一种能传导Li + 的高分子材料。这种锂离子电池的电池反应为: Li +2Li 0.35NiO 2 2Li 0.85NiO 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放电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Li ? e -=Li + B .充电时,Li 0.85NiO 2既发生氧化反应又发生还原反应 C .该电池不能用水溶液作为电解质 D .放电过程中Li + 向负极移动 4.(09广东理科基础?34)下列有关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手机上用的锂离子电池属于二次电池 B .铜锌原电池工作时,电子沿外电路从铜电极流向锌电极 C .甲醇燃料电池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D .锌锰干电池中,锌电极是负极 5.(09福建卷?11) 控制适合的条件,将反应2Fe 3+ +2I - 2Fe 2+ +I 2设计成如右图所示的原电池。下列判断不 正确的是 A .反应开始时,乙中石墨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 B .反应开始时,甲中石墨电极上Fe 3+ 被还原 C .电流计读数为零时,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D .电流计读数为零后,在甲中溶入FeCl 2固定,乙中石墨电极为负极 6.(09广东化学?10)出土的锡青铜(铜锡合金)文物常有Cu 2(OH)3Cl 覆盖在其表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锡青铜的熔点比纯铜高 B .在自然环境中,锡青铜中的锡对铜起保护作用 C .锡青铜文物在潮湿环境中的腐蚀比干燥环境中快 放电 充电

电解质部分高考题

五年水溶液全国卷一试题 <2013>11.已知Ksp(AgCl) = 1.56×10 -10,Ksp(AgBr) = 7.7×10-13,Ksp(Ag 2CrO 4) = 9.0×10-12。某溶液中含有Cl -、Br - 和CrO 42-,浓度均为0.010 mol·L -1,向该溶液中逐滴加入0.010 mol·L -1 的AgNO 3溶液时,三种阴离子产生沉淀的先后顺序为 A .Cl -、Br -、CrO 42- B .CrO 42-、Br -、Cl - C .Br -、Cl -、CrO 42- D .Br -、CrO 42- 、Cl - <2014>11.溴酸银(AgBrO 3)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溴酸银的溶解是放热过程 B .温度升高时溴酸银溶解速度加快 C .60℃时溴酸银的sp K 约等于4 610-? D .若硝酸钾中含有少量溴酸银,可用重结晶方法提纯 27. (1)H 3PO 2是一元中强酸,写出其电离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NaH 2PO 2为___________(填“正盐”或“酸式盐”),其溶液显_______(填“弱酸性”、“中性”或“弱碱性”)。 <2015>13.浓度均为0.10mol/L 、体积均为V 0的MOH 和ROH 溶液,分别加水稀释至体积V ,pH 随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MOH 的碱性强于ROH 的碱性 B .ROH 的电离程度:b 点大于a 点 C .若两溶液无限稀释,则它们的c(OH -)相等 D .当=2时,若两溶液同时升高温度,则c(M +)/c(R +)增大 26.草酸(乙二酸)存在于自然界的植物中,其K 1=5.4×10-2,K 2=5.4×10-5。 (3)设计实验证明: ①草酸的酸性比碳酸的强______。 ②草酸为二元酸______。 28.(2)上述浓缩液中含有I -、Cl -等离子,取一定量的浓缩液,向其中滴加AgNO 3溶液, 当AgCl 开始沉淀时,溶液中) ()(--Cl c I c 为:_____________,已知K sp (AgCl )=1.8×10-10, K sp (AgI )=8.5×10-17。 <2016>10.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长颈漏斗分离出乙酸与乙醇反应的产物 B.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铜粉与稀硝酸反应产生的NO C.配制氯化铁溶液时,将氯化铁溶解在较浓的盐酸中再加水稀释 D.将Cl 2与HCl 混合气体通过饱和食盐水可得到纯净的Cl 2 12.298K 时,在20.0mL 0.10mol 1L -?氨水中滴入0.10mol 1 L -?的盐酸,溶液的pH 与所加盐酸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已知0.10mol 1L -?氨水的电离度为1.32%,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高考真题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高考真题 1.正误判断,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0.1 molAgCl和0.1 molAgI混合加入1 L水中,所得溶液中c(Cl-)=c(I-)()(重庆理综) (2)将0.1 mol·L-1 MgSO4溶液滴入NaOH溶液至不再有沉淀产生,再滴加0.1 mol·L-1 CuSO4溶液,现象是先有白色沉淀生成,后变为浅蓝色沉淀,所以Cu(OH)2的溶度积比Mg(OH)2的小()(全国卷Ⅰ,10D) (3)Mg(OH)2固体在溶液中存在平衡:Mg(OH)2(s)Mg2+(aq)+2OH-(aq),该固体可溶于NH4Cl溶液()(天津理综,3D) (4)向AgCl悬浊液中加入NaI溶液时出现黄色沉淀,则K sp(AgCl)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高考题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 1.在BaSO4饱和溶液中,加入Na2SO4(s),达平衡时( ) A.c(Ba2+)>c(SO2-4),c(Ba2+)·c(SO2-4)=K sp(BaSO4) B.c(Ba2+)=c(SO2-4)=[K sp(BaSO4)]1/2 C.c(Ba2+)

当氢氧化物开始沉淀时,下列哪一种离子所需溶液的pH最小( ) A.Fe3+B.Cr3+ C.Zn2+D.Mg2+ 已知:25°C,AgCl的Ksp=1.8x10-10

14.若在0.1 mol·L-1硫酸铜溶液入过量H2S气体,使Cu2+完全沉淀为CuS,此时溶液中的H+浓度是________mol·L-1。

17.工业上向氨化的CaSO4悬浊液入适量CO2,可制取(NH4)2SO4,其流程如图K26-3所示,已知CaSO4的K sp=2.4×10-4,请回答有关问题: 图K26-3 (1)向甲入过量CO2________(填“是”或“否”)有利于CaCO3和(NH4)2SO4的生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直接蒸干滤液得到的(NH4)2SO4主要含有的杂质是________(填含量最多的一种)。 (3)生成1 mol (NH4)2SO4消耗的氨气( ) a.等于2 mol b.大于2 mol c.无法确定 (4)写出上述流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一种物质________。

高考复习,电解质溶液,分类汇编

高考复习电解质溶液分类汇编(2011—2013) 5、下列有关电解质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在蒸馏水中滴加浓H2SO4,K W 不变 B 、CaCO 3难溶于稀硫酸,也难溶于醋酸 C 、在Na 2S 稀溶液中,c(H +)=c(OH -)-2c(H 2S)-c(HS -) D 、NaCl 溶液和CH 3COONH 4溶液均显中性,两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 【解析】该题考查电解质溶液的基本知识。A 选项在蒸馏水中滴加浓H 2SO 4,放出热量,溶液温度升高,K W 变大,错误。B 选项CaCO 3难溶于稀硫酸,但能难溶于醋酸,错误。C 选项时溶液中的质子守恒,正确。D 选项CH 3COONH 4双水解,促进水的电离,水的电离程度增大,错误。 答案:C 12、右图表示溶液中c(H +)和c(OH -)的关系,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两条曲线间任意点均有c(H +)×c(OH -)=Kw B.M 区域内任意点均有c(H +)<c(OH -) C.图中T 1<T 2 D.XZ 线上任意点均有pH =7 19.部分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如下表: 】AD A.2CN -+H 2O+CO 2→2HCN+CO 32- B.2HCOOH+CO 32-→2HCOO -+H 2O+CO 2↑ C.中和等体积、等pH 的HCOOH 和HCN 消耗NaOH 的量前者小于后者 D.等体积、等浓度的HCOONa 和NaCN 溶液中所含离子总数前者小于后者 12.25℃时,用浓度为0.1000 mol·L -1的NaOH 溶液滴定20.00 mL 浓度均为0.1000 mol·L -1的三种酸HX 、HY 、HZ 滴定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相同温度下,同浓度的三种酸溶液的 导电能力顺序:HZ <HY <HX B .根据滴定曲线,可得K a (HY)≈10-5 C .将上述HX 、HY 溶液等体积混合后, 用NaOH 溶液滴定至HX 恰好完全反应时: c (X -)>c (Y -)>c (OH -)>c (H +) D .HY 与HZ 混合,达到平衡时:c (H +)=(HY)(HY)(Y ) a K c c +c (Z -)+c (OH -)

常考点高考题——电解质类型

常考点高考题——电解质类型 高考点拔 该题型包括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强弱电解质是电离平稳的两大基础物质,反映电解质强弱的咨询题贯穿了整个过程:溶液的导电性,电离平稳、溶液的酸碱性和pH、盐类水解。要从本质上去认识强电离和弱电离,解题中要抓住强弱电解质的同与不同的规律。 实战演练 1.以下物质中最难电离出H+ 的是( B )A. CH3COOH B. C2H5OH C. H2O D. C6H5OH 2.以下物质的水 2.溶液能导电,但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D ) A. CH3CH2COOH B. Cl2 C. NH4HCO3 D. SO2 3.100 mL 6 mol / L H2SO4跟过量的锌粉反应,在一定温度下,为了减缓反应进行的速率,但又不阻碍生成氢气的总量,可向反应物中加入适量的( BC ) A. 碳酸钠(固体) B. 水 C. 硫酸钾溶液 D. 硫酸铵(固体) 4.一定量的盐酸跟过量的铁粉反应时,为了减缓反应速率,且不阻碍生成氢气的总量,可向盐酸中加入适量的( BD ) A. NaOH(s) B. H2O C. NH4Cl(s) D. CH3COONa(s)(94MCE) 5.100 mL浓度为2 mol / L的盐酸跟过量的锌片反应,为加快反应速率,又不阻碍生成氢气的总量,可采纳的方法是( B ) A.加入适量的6 mol / L的盐酸 B.加入数滴氯化铜溶液(00春京) C.加入适量蒸馏水 D.加入适量的氯化钠溶液 6.取pH值均等于2的盐酸和醋酸各100 mL分不稀释2倍后,再分不加入0.03 g锌粉,在相同条件下充分反应,有关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BC ) A.醋酸与锌反应放出氢气多 B.盐酸和醋酸分不与锌反应放出的氢气一样多 C.醋酸与锌反应速率大 D.盐酸和醋酸分不与锌反应的速率一样大 7.在甲烧杯中放入盐酸,乙烧杯中放入醋酸,两种溶液的体积和pH都相等,向两烧杯中同时加入质量不等的锌粒,反应终止后得到等量的氢气。以下讲法正确的选项是(AC ) A.甲烧杯中放入锌的质量比乙烧杯中放入锌的质量大 B.甲烧杯中的酸过量 C.两烧杯中参加反应的锌等量 D.反应开始后乙烧杯中的c(H+〕始终比甲烧杯中的c(H+)小 8.甲酸的以下性质中,能够证明它是弱电解质的是( AD )

电解质溶液高考专题练习

高三化学《电解质溶液》高考专练 1.(2013·广东理综·12)50℃时,下列各溶液中,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pH=4的醋酸中:c(H+)=4.0mol·L-1 B. 饱和小苏打溶液中:c(Na+)= c(HCO 3 -) C.饱和食盐水中:c(Na+)+ c(H+)= c(Cl-)+c(OH-) D. pH=12的纯碱溶液中:c(OH-)=1.0×10-2mol·L-1 2.(2013·上海化学·19)部分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如下表: 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A.2 CN- + H 2O + CO 2 → 2HCN + CO 3 2- B.2 HCOOH + CO 32-→ 2HCOO- + H 2 O + CO 2 ↑ C.中和等体积、等pH的HCOOH和HCN消耗NaOH的量前者小于后者 D.等体积、等浓度的HCOONa和NaCN溶液中所含离子总数前者小于后者 3.(2013·四川理综化学·5)室温下,将一元酸HA的溶液和KOH溶液等体积混合(忽略体积变化),实验数据如下表: ... A.实验①反应后的溶液中:c(K+)>c(A-)>c(OH-)>c(H+) B.实验①反应后的溶液中:c(OH-)=c(K+)-c(A-)= ·L—1 C.实验②反应后的溶液中:c(A-)+c(HA)>0.1mol·L-1 D.实验②反应后的溶液中:c(K+)=c(A-)>c(OH-) =c(H+) 4、(2013·天津化学·5)下列有关电解质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蒸馏水中滴加浓H 2SO 4 ,K W 不变 B、CaCO 3 难溶于稀硫酸,也难溶于醋酸 C、在Na 2S稀溶液中,c(H+) = c(OH-) - 2c(H 2 S) - c(HS-) D、NaCl溶液和CH 3COONH 4 溶液均显中性,两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 5.(2013·安徽理综·13)已知NaHSO 3溶液显酸性,溶液中存在以下平衡: K W 1X10-9

弱电解质的电离测试题及答案

弱电解质的电离测试题及 答案 Revised by Jack on December 14,2020

弱电解质的电离练习一 1、下列物质是电解质的是() A、硫酸溶液 B、食盐 C、酒精 D、铜 2、下列电离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NH 3·H 2 O == NH 4 ++OH- B、NaHCO 3 == Na++HCO 3 - C、H 2S ≒ 2H++S2- D、KClO 3 == K++Cl-+3O2- 3、下物质分类组合正确的是() A B C D 强电解质:HBr FeCl3 H3PO4 Ca(OH)2 弱电解质:HF HCOOH BaSO4 HI 非电解质:CCl4 Cu H2O C2H5OH 4、下列叙述中,能说明某化合物一定是弱电解质的是:() A、该化合物水溶液不导电; B、该化合物饱和溶液导电能力较弱 C、.该化合物在熔融时不导电; D、该化合物溶于水中发生电离,溶质离子浓度小于溶质分子浓度 5、关于强弱电解质的导电性的正确说法是() A、由离子浓度决定; B、没有本质区别; C、强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强,弱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弱;

D、导电性强的溶液里自由移动的离子数目一定比导电性弱的溶液里自由移 动的离子数多 6、某固体化合物A不导电,但熔化或溶于水都能完全电离,下列关于A的说法 中正确的是() A、A为非电解质 B、A是强电解质 C、A是分子晶体 D、A为弱电解质 7、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可用H=+OH-=H 2 O表示的有() A、盐酸和氨水反应 B、稀硝酸和氢氧化钾溶液反应 C、碳酸氢钠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D、硫酸溶液和氢氧化钡溶液反应 8、在KHSO 4 的稀溶液和熔融状态下都存在的离子是() A、H+ B、HSO 4- C、SO 4 2- D、K+ 弱电解质的电离练习二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强酸、强碱都是强电解质; B、可溶性碱都是强电解质; C、不溶于水的化合物都是弱电解质或非电解质; D、能导电的物质都是电解质 2、在水溶液或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叫电解质;在不能 导电的化合物叫非电解质。电解质可分为和。在水溶液中能称为强电解质,和绝大多数盐属于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称为弱电解质,弱酸、弱碱属于。

2012年高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电解质溶液

2012年高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电解质溶液 1.[2012·江苏化学卷10]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CaCO3(s)=CaO(s)+CO2(g)室温下不能自发进行,说明该反应的△H<0 B.镀铜铁制品镀层受损后,铁制品比受损前更容易生锈 C.N2(g)+3H2(g)2NH3(g)△H<0,其他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反应速率V(H2)和氢气的平衡转化率均增大 D.水的离子积常数Kw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说明水的电离是放热反应 B 解析:本题是化学反应与热效应、电化学等的简单综合题,着力考查学生对熵变、焓变,水解反应、原电池电解池、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等方面的能力。 A.分解反应一般是常识吸热反应,熵变、焓变都大于零,仅在高温下自发。内容来源于《选修四》P34-P36中化学方向的判断。 B.铁比铜活泼,组成的原电池中铁为负极,更易被氧化。 C.据平衡移动原理,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平衡转化率减小。 D.水的离子积常数Kw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说明水的电离是吸热反应,越热越电离,水的离子积常数Kw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2.[2012·江苏化学卷13]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D 解析:本题属于常规实验与基本实验考查范畴。 A.向两份蛋白质溶液中分别滴加饱和NaCl 溶液和CuSO 4溶液,虽然实验现象均有固体析出,但一是盐析,一是变性;一是可逆变化,一是不可逆变化。 B.向溶液中先滴加稀硝酸,再滴加Ba(NO 3)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就得出溶液X 中一定含有SO 42-是不合理的,若溶液中有SO 32-也出现白色沉淀。 C.向一定浓度的Na 2SiO 3溶液中通入适量CO 2气体,出现白色沉淀,结论应为H 2CO 3的酸性比H 2SiO 3强。 D.向浓度均为0.1 mol ·L -1NaCl 和NaI 混合溶液中滴加少量AgNO 3溶液,出现黄色沉淀,说明沉淀向着溶解度更小的方向转化,结论应该是Ksp(AgCl) >Ksp(AgI)。 【备考提示】常见物质的制备、分离提纯、除杂和离子检验等都是学生必备的基本实验技能,我们要在教学中不断强化,反复训练,形成能力。 3. [2012·江苏化学卷15]25℃,有c(CH 3COOH)+c(CH 3COO -)=0.1 mol ·L -1的一组醋酸和醋酸钠混合溶液,溶液中c(CH 3COOH)、c(CH 3COO -)与pH 值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离子浓度关系叙 述正确的是 A.pH =5.5溶液中: c(CH 3COOH)>c(CH 3COO -)>c(H +)>c(OH -) B.W 点表示溶液中: c(Na +)+c(H +)=c(CH 3COO -)+c(OH -)

(完整word版)高二化学同步练习题:3-1-1电解质、强弱电解质

3-1-1电解质、强弱电解质 一、选择题(每小题有1个或2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事实可以证明NH3是非电解质的是() A.NH3是气体 B.NH3水溶液显碱性 C.液氨和氨水中NH3均不能电离出离子 D.液氨不导电 【答案】 C 2.把0.05mol NaOH晶体分别加入到100mL下列液体中,溶液导电性变化较大的是() A.自来水 B.0.5mol/L盐酸 C.0.5mol/L H2SO4D.0.5mol/L氨水 【答案】AD 3.下列物质是强电解质的是() A.碳酸钡B.石墨 C.浓H2SO4D.HIO 【答案】 A 4.下表中物质的分类组合不.正确的是() 【解析】B项中H2SO4和CaCO3均为强电解质。 【答案】 B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解质的电离是在通电的条件下进行的 B.因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能够导电的化合物是电解质

C.电解质电离的条件是溶于水或受热熔化 D.强电解质能够电离,弱电解质不能电离 【解析】电离的条件是水溶液中或加热熔融,A错,C对。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是电解质,B错。强弱电解质的区别在于电离程度,D 错。 【答案】 C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由强极性键形成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强电解质 B.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一定比弱电解质溶液强 C.NaCl溶液在通电的条件下电离成钠离子和氯离子 D.NaCl晶体中不存在离子 【解析】判断电解质强弱的依据是看其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能否完全电离,而不是依据其中存在的化学键类型,如HF中存在强极性键,但它却是弱电解质,故选项A正确。导电能力的大小与溶液中自由移动离子浓度的大小及离子所带电荷的多少有关,而与电解质的强弱没有必然的关系。当然在浓度相等及离子所带电荷相同的情况下,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比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强,故选项B错误。电解质电离的条件是电解质溶于水或受热熔化,而不是通电,故选项C错误。氯化钠晶体中存在Na+和Cl-,但不能自由移动,选项D错误。 【答案】 A 7.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①将BaSO4放入水中不能导电,所以BaSO4是非电解质②氨溶于水得到的溶液氨水能导电,所以氨水是电解质③固态共价化合物不导电,熔融态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