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校园流行语论文
关于校园流行语的研究报告范文

关于校园流行语的研究报告范文一、校园流行语的定义与分类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校园流行语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校园流行语是指在校园内广泛传播、具有一定影响力和代表性的词语或短语。
它们通常具有时代特征,能够反映出当下社会的热点问题和年轻人的心理需求。
根据流行语的形成背景和传播途径,我们可以将校园流行语大致分为以下几类:1. 网络流行语:这类流行语主要来源于网络平台,如微博、微信、抖音等。
它们的传播速度快,更新换代迅速,往往具有一定的幽默成分和娱乐性。
例如,“斗图”、“表情包”、“段子手”等。
2. 校园文化衍生词:这类流行语主要是由校园内的文化活动、社团组织和学术研究等方面衍生出来的。
它们通常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和学术性,反映了校园内的知识氛围和学术追求。
例如,“学术圈”、“创业比赛”、“实验室”等。
3. 影视剧热词:这类流行语主要是受到热门影视剧的影响,如《青春斗》、《奋斗》等。
它们的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影视作品的口碑传播和社交媒体的讨论分享。
例如,“人生赢家”、“鸡汤文”、“逆袭”等。
4. 社会热点话题:这类流行语主要是受到社会热点事件的影响,如疫情、环保、教育改革等。
它们的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新闻媒体的报道和人们的关注讨论。
例如,“宅家隔离”、“绿色出行”、“素质教育”等。
二、校园流行语的特点分析1. 时代性:校园流行语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它们往往是紧跟时代潮流的产物,能够反映出当下社会的热点问题和年轻人的心理需求。
例如,“996工作制”、“佛系青年”等。
2. 创新性:校园流行语具有很强的创新性,它们往往是由一些新的概念、词汇或表达方式组成的,能够给人们带来新鲜感和好奇心。
例如,“脱单神器”、“人设崩塌”等。
3. 互动性:校园流行语具有很强的互动性,它们往往是在人们之间的交流互动中产生的,能够满足人们在表达情感、传递信息等方面的需求。
例如,“表白墙”、“求抱抱”等。
4. 传播性:校园流行语具有很强的传播性,它们往往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传播开来,成为人们口头禅和社交话题。
社会学论文大学生使用网络流行语的心理探究及其引导

社会学论文大学生使用网络流行语的心理探究及其引导大学生使用网络流行语的心理探究及其引导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社交媒体的兴起,网络流行语成为了大学生日常交流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这些网络流行语以其独特的表达方式、鲜明的个性和幽默的风格,吸引了大量年轻人的关注和喜爱。
然而,大学生使用网络流行语的心理背后隐藏着一些深层次的原因和影响。
首先,大学生使用网络流行语可以满足他们追求归属感和认同感的心理需求。
在大学生活中,社交圈子的拓展和社会身份的建立对于个体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使用网络流行语,大学生可以与同龄人建立共同的语言符号系统,形成一种群体认同感。
这种认同感能够让他们感到自己被接纳和理解,从而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
其次,大学生使用网络流行语还可以作为一种情感宣泄的方式。
在快节奏和高压力的大学生活中,情绪的释放和情感的表达是非常重要的。
网络流行语通常以夸张、幽默的方式表达情感,能够帮助大学生化解压力和释放负面情绪。
通过使用网络流行语,大学生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得他人的共鸣和支持,从而减轻内心的负担。
然而,大学生过度依赖网络流行语也存在一些心理隐患。
首先,过度使用网络流行语可能导致大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下降。
网络流行语通常以简洁、模糊的方式表达,缺乏准确性和严谨性。
长期以来,大学生过多地使用网络流行语可能使他们在正式场合或学术交流中表达不清、不准确,甚至影响到他们的沟通能力和思维逻辑。
其次,过度追求网络流行语的时尚性和个性化可能导致大学生的价值观扭曲。
网络流行语往往以调侃、讽刺等方式表达,有时会涉及到不恰当的内容或价值观。
大学生在使用网络流行语时,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不盲从、不跟风,避免对错误的价值观产生误导和认同。
面对大学生使用网络流行语的心理需求和心理隐患,我们应该积极引导他们正确使用网络流行语。
首先,学校和家庭应该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教育,培养他们正确的价值观和语言表达能力。
其次,大学生应该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和文化活动,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和视野,提升综合素质。
校园流行语作文800

校园流行语作文800英文回答:As a student on campus, I've noticed that there are always new popular phrases and terms that seem to spread like wildfire among my peers. These phrases often reflect the current trends, events, or even inside jokes within our school community. For example, last semester, "on fleek" was a popular phrase that everyone was using to describe something that was on point or perfectly executed. It seemed like everyone was saying it, and soon it became a part of our everyday conversations.Another example is the term "sksksk," which originated from a viral video and has now become a popular expression of excitement or agreement among students. It's interesting how these phrases come and go, and how they can really bring us together as a community. It's like our own little language that helps us bond and connect with each other.I think the use of campus slang and popular phrases isa way for us to feel like we belong and are part of something bigger. It's a way for us to show that we are in tune with the current trends and that we are able to communicate in a way that is unique to our generation. It's also a way for us to express ourselves and ourindividuality within the larger school community.中文回答:作为校园里的一名学生,我注意到总有一些新的流行词和术语在同学们之间迅速传播开来。
大学校园流行语现象分析

大学校园流行语现象分析摘要:大学校园流行语是高校校园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其来源广泛、特征鲜明。
认真分析、充分了解和掌握大学校园流行语能给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如能更好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制定更科学合理的校规校纪、更有针对性地开展丰富有效的课外活动.关键词:大学校园、校园流行语、来源、特征、启示徜徉在大学校园,你便置身于五花八门、形形色色的流行语世界中。
各种惯用语、仿拟语、创新词、打油诗、网络用语、影视作品经典台词层出不穷,这些鲜活的、生动的、亲切的语言会迅速将你感染,很快你会溶入其中。
高校是文化的主要集散地,大学生年轻而富有朝气、喜欢新奇、崇尚个性。
在他们当中流行的语言无疑来源十分广泛。
概括起来,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一、影视媒体。
近年来比较流行的影视台词有:1.“曾经有一份真挚的爱摆在我的面前, 但是我没有珍惜, 直到失去的时候才后悔莫及, 尘世间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此..。
”(周星驰主演的《大话西游》里面的经典台词,之所以在高校流行多年经久不衰,是因为每位学子都会从中多多少少想到自己的感情经历)2.“小白,你好白哟”(小白是日本动画片《蜡笔小新》里的一条小狗,而这里别有意义,当同学之间互相这样“攻击”对方时,其实意为“你好白痴啊。
”)3.“黎叔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来自于冯小刚贺岁片《天下无贼》。
如你想看书时朋友老缠着你聊天,效果很好。
4..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也比较流行如“超女”。
恶搞”、“忽悠”、“做人要厚道”、“实说实说”、“素质,请注意你的素质”等等。
二、网络。
高校网的普及,使网络已成了大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于是一些网络用语也在校园大行其道。
校园里常用的网络流行词有:“神马都是浮云”(意为什么都是过眼烟雨)、”“美眉”(漂亮妹妹)、“顶”(支持)、“汗”(被吓倒)、“东东”(东西)、“菜鸟”(上网新手)、“亚历山大”(压力很大)。
三、各地方言。
大学校园的学子们来自全国不同省市,一些有特色、有代表性、能引起学生共鸣或产生微妙的情感体验的方言词语便流行起来。
校园流行语作文(通用31篇)

校园流行语作文(通用31篇)校园流行语作文篇1不知什么时候,校园里刮起一股“旋风”——流行语。
“你可真是精英呀——精神病苍蝇。
”这一流行语时时回荡在校园上空。
一次,王赢考试得了第一名,同学们都向她投去赞赏的目光。
不知是谁突然冒出一句:“你真是精英呀——精神病苍蝇。
”气的王赢脸色苍白,双眼发直。
“‘他是飞行员中的精英。
’这句话中的精英一词指的是什么。
"上课时老师一本正经地问。
开小差的杨朔脱口而出:"指精神病苍蝇。
"顿时全班哄堂大笑,老师严厉地批评了杨朔。
这句流行语也因此风波而夭折了。
不久,校园里又刮起了"才怪"风。
同学们在赞美别人之后再加上"才怪"二字,有时真叫哭笑不得。
你瞧,一句"你长的真帅--才怪。
"使对方刚绽放的笑脸又立刻"凋谢"了。
我也被人耍过一回,尴尬死了!"祁一呀!有件事我不想告诉你,可又不得不告诉你。
""什么事呀?你快说!"只见张浩颖一副很为难的样子:"老师叫你去办公室,你,这次没完成家庭作业。
"怎么会呢?昨天我做完作业可是检查了又检查呀!我慢吞吞的走进办公室,对老师说:"老师你找我?"这时,只见老师一脸茫然:"我叫过你?"我突然醒悟过来,呀!我被张浩颖耍了,当我怒气冲冲的走出办公室,只见张浩颖早已"恭候"在门外,眯着眼对我说:"对不起,刚才忘了说"才怪"了。
"真让我哭笑不得。
"流行语"在班里来了有去,去了有来,它虽然也给我们带来一些不愉快,但更多的却是欢乐。
总之,它已经成为我们校园生活的一部分。
校园流行语作文篇2真不知道什么时候,校园里铺天盖地地刮进一阵“旋风”——流行语,流行哪些语言呢?走,一起去看看吧!“你问我,我问谁?”——生活中我们总会碰到问题,你会怎么办呢?这还用说吗?不懂就问呗!但是,你在问别人时,他却说了这么一句话:“你问我,我问谁?”你听了,一定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吧!一天,李新(我们班赫赫有名的皮大王,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上课不认真听,理所当然,什么都不懂,于是他只好硬着头皮,环游世界一般地绕着教室,问着这道题目。
校园流行语 作文

校园流行语作文校园流行语。
作为一个在校园里生活了多年的学生,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校园流行语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校园流行语是我们学生在日常交流中的一种特殊表达方式,它们既能让我们更加融入校园文化,又能够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一些我最喜欢的校园流行语,并探讨它们对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影响。
首先,我想介绍的是“佛系”。
这个词最早是源自日本,后来被中国的年轻人所接受并广泛使用。
在校园里,“佛系”通常用来形容一种超然的态度,即不太在乎外界的评价和压力,随遇而安,随心而动。
在我们这个快节奏的社会里,很多人都感到压力山大,而“佛系”这个词的出现,恰好给了我们一个放松自己的方式。
我们可以在考试前不焦虑,可以在生活中不追求完美,可以在面对困难时保持乐观的心态。
这种态度,让我们更加从容地面对生活的挑战,也让我们更加享受生活的美好。
其次,我想说的是“996”。
这个词最早是用来形容一种工作制度,即每天早九点上班,晚九点下班,一周工作六天。
在校园里,这个词被用来形容一种拼搏的精神,即不怕吃苦,不怕加班,只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和目标。
很多学生在追求自己的梦想时,都会采取“996”精神,不断努力,不断奋斗。
这种精神,让我们更加有动力去追求自己的目标,也让我们更加坚定地走向成功的道路。
最后,我想谈的是“咸鱼翻身”。
这个词最早是用来形容一种生活状态,即原本无所作为的人,突然有所作为,有所成就。
在校园里,“咸鱼翻身”通常用来形容那些原本平庸的学生,突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或者取得了一些重大的成就。
这种现象在校园里时有发生,它告诉我们,只要我们肯努力,肯坚持,就一定能够取得成功。
这种信念,让我们更加有动力去追求自己的梦想,也让我们更加相信自己的能力。
总的来说,校园流行语是我们学生在日常交流中的一种特殊表达方式,它们既能让我们更加融入校园文化,又能够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它们不仅丰富了我们的语言,也影响了我们的生活。
它们让我们更加从容地面对生活的挑战,也让我们更加有动力去追求自己的梦想。
论大学校园流行语与校园流行文化

论大学校园流行语与校园流行文化摘要:大学生是当代青年群体中一个特殊的群体,有着该群体自身独有的文化、价值观以及生活方式。
本文从“大学校园流行语”这一切入点着手,对大学校园流行语的来源、特点作以分析,以期从中找出该群体某些异于其他群体的特征,有助于人们更好地了解校园文化,以及当代大学生特有的生活状态和文化价值取向。
关键词:大学生校园流行语校园文化所谓流行语,是指发源于地域方言和社会方言,在使用中被广大社会成员接受并广为流传的,受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及人们心理活动等因素的影响,在一定时期内较为集中使用的,表达独特含义的词或话语。
大学校园流行语则是指由大学生创造,或源于其他人创造,在大学校园中广泛流行的词、短语、句子或特定的句子模式。
它涉及到当代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层面,如人生意义、生活方式、爱情、友情、就业、消费、时尚等,具有很强的时代性,且传播面广,反映着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及文化心态。
一、大学校园流行语的来源大学校园流行语的来源非常广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外来词语成为大学校园流行语(1)音译词:如“秀”是英文“show”的音译,指“表演”,“脱口秀”(talkshow),“模仿秀”等,后来指“故意表现”、“虚情假意地做给别人看”的意思。
“酷”是从英文“cool”音译过来的,本意是“冷”,起源与美国,20世纪50年代,cool 爵士乐以冷峻的、反主流的、标新立异的思想和与众不同的形象、行为成为时尚,cool一词后来扩大到赞美一切美好的人和事物。
“cool”一词传入中国后,立即成为大学校园流行语中最火爆的一个,因为它很符合青年人那种另类的、爱走极端的心理特征。
(2)字母词:由于对外开放和外语(主要是英语)教育的普及,大学生们的外语水平普遍提高,外语字母词在大学校园也越来越走俏。
“I服了you”、“小case”、“who怕who”、“PK一下”等,这些词是由英文字母加上有关的汉语语法成分构成。
论流行网络用语议论文作文(通用9篇)

论流行网络用语议论文作文(通用9篇)相信大家都写过作文吧,特别是占有重要地位的议论文,议论文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表达自己的观点和主张的文章体裁。
那么议论文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论流行网络用语议论文作文,欢迎大家分享。
论流行网络用语议论文作文篇1近几年来,网络流行语正以不可抵挡之势席卷而来。
从年流行的“神马都是浮云”,“蒜你狠”,到年的“正能量”。
这些网络流行语正冲击着我们的汉字文化区域。
面对这些,大多数人选择了接受并苯还承担着传播的角色,但仍有少部分人坚持着规范汉字的原则。
网络让世界变成一个村,在文化传播与信息交流上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网络让你的“天涯若比邻”的梦得以完成,但是,你确定作好准备了吗?当网络游戏让你迷失心智时;当电脑辐射危害你的健康时。
面对这些,你真的做好准备了吗?面对日益上涨的物价,网络流行语反映了人们的不满与无奈。
前些日子,网上流行了一句:“古时候,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现如今,物价容易把人抛,薄了烧饼,小了蛋糕。
”这一极具调侃色彩的话语,在网络上一窜而红,成为广大网民对物价上涨的新的诠释。
这幽默的语言中,反映的是广大网民对物价的不满与无奈。
除此之外,还有前几年流行的“蒜你狠”、“糖高宗”等,恢谐地运用一语双关,极度表示对物价上涨的不满和恐慌。
网络流行语通常是与现下流行的事物挂钩的。
前不久的“神马都是浮云”则是根据现在人们压力过大,所衍生出来的一类流行体,用东北幽默的语言特点将其形象的描绘了出来。
我们不否定,网民们运用汉字来进行一系列对情感的宣泄。
但是这样一窜而红的网络用语真的好吗?前不久,曾有学校明确指出,在作文里不得出现网络流行语,如“神马”、“给力”在这里我们先不说他们的做法是否正确,但是仍可反映规范汉字的重要性。
我们无法阻止网络流行语渗透我们的日常生活,但我们必需规范汉字,汉字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智慧的结晶,藏着中华民族伟大的精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校园流行语论文摘要:语言形象生动是写作文的一个重要因素,但如果学生在作文中运用大量网络语言,使得文章语法逻辑杂乱,随意性强、错别字较多,语言啰嗦且没有实际意义,这会严重干扰阅读,让人不知所云。
因此,在使用网络语言时,我们要怀有审慎的态度。
流行语是指“在一定时期、一定社会群体内被人们普遍使用的话语形式。
一般为口语,带有一定的方言性,是一定时期内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及人们心理活动等因素的综合产物,并在传媒的推动下盛行的词、短语、句子或特定的句子模式。
”[1]在流传较广的是Player Killing,原指在游戏中高等级玩家随意杀害低等级玩家的行为,后引申发展为“对决”等含义。
浙江农林大学举办的“十佳歌手”、“非常新生”、“闪亮新主播”等比赛都运用了“PK”赛制,选手通过“PK”决出胜负。
2.1.3大学生在贴吧、论坛以及私人空间、微博等使用网络语言来抒发情感随着电视剧《后宫甄嬛传》的热播,剧中的台词也因其“古色古香”、包含古诗风韵而被广大网友效仿,并被称为甄嬛体,不少观众张口便是“本宫”,描述事物也喜用“极好”、“真真”等词,瞬间,“甄嬛体”红遍网络。
大学生们也在各种公共以及私人空间运用“甄嬛体”。
例如《学外语版》:方才察觉自己未来的英语水平再提升空间极是微小,私心想着下一步得大力提高一下汉语能力,从而定可中外兼修,方不负恩泽,对于学贯中西想必也是极好的!大学生通过这些网络流行语来表达对现实生活的看法,抒发自己的情感。
2.1.4大学生通过网络流行语来进行自我定位在大学校园内“高富帅”、“白富美”、“屌丝”、“矮矬穷”等词广为流传。
大学生们也通过这些流行语对自己进行定位。
大家常常用“高富帅”来形容周围那些又高又帅又有钱的男生,这些男生往往对女生有很强的吸引力。
而“白富美”也是众多男生追求的对象,这些女生往往皮肤好、家境良好、相貌出众,有足够的吸引力。
而“屌丝”则是指那些集自卑、辛酸、自嘲、恶搞于一身的人。
2.2网络语言在大学校园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使用2.2.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用网络语言活跃课堂气氛课堂对于学生而言是个相对比较严肃的地方,因此,课堂有时显得沉闷和压抑。
为了活跃课堂气氛,很多大学教师现在开始尝试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引用网络语言,这使得整个教学过程变得更加生动形象,更具感染力。
这样的形式也更加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大大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时常会用同音字或音近字代替某个汉字,比如用“果酱”来代指“过奖”,用“稀饭”代指“喜欢”。
有时也会用一些转变词意的词汇,如“耐看——耐着性子看”等。
在大发感慨时还会时不时来上一句:“神马都是浮云”、“这太给力了”等等。
如此一来,课堂的气氛就变得很轻松很和谐了,这也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
2.2.2学生在回答问题时使用网络语言增添说服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网络语言,相对的学生在回答问题也会使用网络语言。
学生是接触、传播网络语言的主要群体,因此使用网络语言的频率远高于教师。
学生在回答教师的提问或表达自己的观点时引用网络语言使自己的观点表达更形象、更具说服力。
有些比较有个性的学生会直接引用当下比较流行的网络语言表达自己的主张。
比如:“我和我的小伙伴们都惊呆了”、“打败你的不是天真是无鞋”等。
这些创造性网络语言的使用不仅开拓了学生的思维,也课堂教学增添了无限乐趣。
2.2.3网络语言活跃了课堂氛围,使得教学相长如今的大学生,追求个性,蔑视传统,对网络语言的运用更是带到了课堂上。
有时候师生交流时恰当应景地加入一两个网络语言,便起到了锦上添花的效果。
使得整个教学过程更加生动形象,更具有感染力,也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使课堂气氛变得很活跃。
于老师而言也是同样道理,在课堂上使用网络语言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气氛,更能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减少代沟,增加亲和力,使教学相长,使整个教学过程更具有现实意义。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会明显提高。
3 网络语言对大学校园流行语的影响网络语言是大学校园流行语的主要来源,网络语言对大学校园流行语的影响也就更为深入。
大学校园流行语的特点也受网络语言的影响,两者之间存在很多相似之处。
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3.1多样性网络语言的形式多种多样,包括字母的缩略化、文字的谐音和转义、使用符号、数字化等。
受网络语言的影响,大学校园流行语也表现出多样性的特点。
有的为单个的词或短语,有的为句子,有的编成民谣,有的用英文表达或英汉夹杂,有的则以数字形式出现。
以词或者短语形式出现的校园流行语占了绝大多数。
如:枪手、中枪、给力、高富帅、白富美、屌丝等等等。
以句子形式出现的多为套用、仿用名言、网络流行语等。
如“金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xxx,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等等。
3.2新奇性具有革命意义的创新性是网络语言最大的特点。
网络是一个在推崇个性、追求独特方面走得有点极端的世界,它为网民们提供了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最自由的空间,因此网络语言具有新奇性的特点。
因此,深受其影响的大学校园流行语也具有新奇性的特点。
一是旧词赋新用。
如,“天才”是“天生的蠢材”的意思;“蛋白质”指“笨蛋+白痴+神经质”;“可爱”则是“可怜没人爱”的意思;二是使用创造新词语。
比“灌水”指一个人随便乱发文章。
网虫”指痴迷的“网络爱好者”。
还有像“网站、网址、网龄”等等。
“网”作为常用的词根被广泛运用,可以说是天下尽在一“网”中。
3.3简明性网络语言一般用字非常简洁。
寥寥几个英文字母、阿拉伯数字就可将意思表达清楚。
网络语言用最简洁的“形”来巧设言语交际的跨度,缩短信息交际的宝贵时间。
在实时聊天时,网民们经常利用缩写或者一些符号来加快语速。
相对地,大学校园流行语也具有简明性的特点。
字母词的使用频率在校园内更高,学生们受自身知识和网络语言的影响,喜欢运用字母词来表达意思。
如GG(男孩)、MM(女孩)、CET(英语四级)、BT(变态)、TMD(他妈的)等。
缩略语的大量运用也体现了校园流行语简洁的特点。
比如:学工办(学生工作办公室)、大英部(大学英语教学部)、研究生(烟酒不离身的学生)、特困生(特别喜欢睡觉的学生)、外院(外国语学院)、毛概(毛泽东思想概论)等。
3.4诙谐性诙谐性是网络语言吸引人主动使用并进行传播的又一大特点。
网民的相对年轻化使网络语言充满活力,网民们苦心构思许多生动有趣且反主流、叛逆的网络语言,营造轻松幽默的阅读氛围。
大学生是接触和创造网络语言的一个重要主体,因此在大学校园之中使用的流行语也就兼有网络语言幽默诙谐的特点。
如“菌男”、“霉女”是指相貌丑陋的男女。
这两个词一方面与“俊男、美女”谐音,反其义而用之;另一方面“菌”“霉”能立刻使人想到过期、变质的食物,都具有很强的反讽效果,充分体现了网络语言诙谐性的特点。
又如,你真是个“天才”,貌似是赞扬,其实它的意思是:你是个天生的蠢才,创造者认为利用“反语”表达本意,更能增强话语幽默讽刺的意味。
3.5时效性网络上新兴词语层出不穷,网络流行语是网络语言的典型代表,是指那些在网络上由网民们约定俗成并广为流传的语言表达方式。
时效性、趣味性、普及性是网络流行语的主要特征。
所谓时效性,是指许多网络语言都是源于特定的网络事件而迅速走红,“很黄很暴力”既是出自于北京某校学生在接受央视采访时的一句话,也是对“艳照门”中阿娇“很傻很天真”的调侃。
校园流行语的一大特性就是时效性。
校园流行语不像语言中固有的词汇意义那么稳定。
这些新词汇或新词意只是在一段时间内比较流行,具有一定的流行周期。
例如从2011年的“伤不起”、“hold住”,到2012年很火的“正能量”、“元芳,你怎么看”,再到2013年“女汉子”、“土豪”都说明大学校园流行语具有很强的时效性。
字就可将意思表达清楚。
网络语言用最简洁的“形”来巧设言语交际的跨度,缩短信息交际的宝贵时间。
在实时聊天时,网民们经常利用缩写或者一些符号来加快语速。
相对地,大学校园流行语也具有简明性的特点。
字母词的使用频率在校园内更高,学生们受自身知识和网络语言的影响,喜欢运用字母词来表达意思。
如GG(男孩)、MM(女孩)、CET(英语四级)、BT(变态)、TMD(他妈的)等。
缩略语的大量运用也体现了校园流行语简洁的特点。
比如:学工办(学生工作办公室)、大英部(大学英语教学部)、研究生(烟酒不离身的学生)、特困生(特别喜欢睡觉的学生)、外院(外国语学院)、毛概(毛泽东思想概论)等。
3.4诙谐性诙谐性是网络语言吸引人主动使用并进行传播的又一大特点。
网民的相对年轻化使网络语言充满活力,网民们苦心构思许多生动有趣且反主流、叛逆的网络语言,营造轻松幽默的阅读氛围。
大学生是接触和创造网络语言的一个重要主体,因此在大学校园之中使用的流行语也就兼有网络语言幽默诙谐的特点。
如“菌男”、“霉女”是指相貌丑陋的男女。
这两个词一方面与“俊男、美女”谐音,反其义而用之;另一方面“菌”“霉”能立刻使人想到过期、变质的食物,都具有很强的反讽效果,充分体现了网络语言诙谐性的特点。
又如,你真是个“天才”,貌似是赞扬,其实它的意思是:你是个天生的蠢才,创造者认为利用“反语”表达本意,更能增强话语幽默讽刺的意味。
3.5时效性网络上新兴词语层出不穷,网络流行语是网络语言的典型代表,是指那些在网络上由网民们约定俗成并广为流传的语言表达方式。
时效性、趣味性、普及性是网络流行语的主要特征。
所谓时效性,是指许多网络语言都是源于特定的网络事件而迅速走红,“很黄很暴力”既是出自于北京某校学生在接受央视采访时的一句话,也是对“艳照门”中阿娇“很傻很天真”的调侃。
校园流行语的一大特性就是时效性。
校园流行语不像语言中固有的词汇意义那么稳定。
这些新词汇或新词意只是在一段时间内比较流行,具有一定的流行周期。
例如从2011年的“伤不起”、“hold住”,到2012年很火的“正能量”、“元芳,你怎么看”,再到2013年“女汉子”、“土豪”都说明大学校园流行语具有很强的时效性。
3.6粗俗性在网络中,网民的身份是隐蔽的,可以扮演任意的角色,说话时也可以随心所欲。
有些人为了发泄自己对现实的不满或者是满足自己的低级趣味,往往在说话时显得肆无忌惮。
在网络语言不断追求个性、不断创新的洪流中,语言的粗俗化成为了满足一帮人低级趣味的工具。
深受网络语言影响的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难免也会使用这些粗俗的网络语言。
这使得大学校园流行语中也充斥着许多粗俗、轻佻的语言,像“TMD(他妈的)、WBD(王八蛋)、P(屁)、NQS(你去死)、SHIET(狗屎)”等等。
4 网络语言对校园流行语影响的启示 4.1网络语言的使用反应了大学生追求自我、张扬个性的一面在我国的网民群体里,绝大多数是以大学生为代表的青少年,他们蔑视传统,崇尚创新,追求另类,张扬个性,这是网络语言产生的根源之一; 而将网络语言在网络之外使用,就成为他们自认为个性、时尚的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