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学而思-第三讲-有理数的乘除-乘方

七年级-学而思-第三讲-有理数的乘除-乘方
七年级-学而思-第三讲-有理数的乘除-乘方

第03讲有理数的乘除、乘方

考点·方法·破译

1.理解有理数的乘法法则以及运算律,能运用乘法法则准确地进行有理数的乘法运算,会利用运算律简化乘法运算.

2.掌握倒数的概念,会运用倒数的性质简化运算.

3.了解有理数除法的意义,掌握有理数的除法法则,熟练进行有理数的除法运算.

4.掌握有理数乘除法混合运算的顺序,以及四则混合运算的步骤,熟练进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5.理解有理数乘方的意义,掌握有理数乘方运算的符号法则,进一步掌握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经典·考题·赏析

"

【例1】计算

⑴11

()

24

?-

11

24

?

11

()()

24

-?-

⑷25000

?

3713 ()()(1)() 5697 -?-??-

【解法指导】掌握有理数乘法法则,正确运用法则,一是要体会并掌握乘法的符号规律,二是细心、稳妥、层次清楚,即先确定积的符号,后计算绝对值的积.

解:⑴11111 ()() 24248?-=-?=-

⑵11111

() 24248?=?=

11111 ()()() 24248 -?-=+?=

⑷250000

?= @

3713371031 ()()(1)()() 569756973 -?-??-=-???=-

【变式题组】

01.⑴(5)(6)

-?-⑵

11

()1

24

-?

(8)(3.76)(0.125)

-??-

⑷(3)(1)2(6)0(2)

-?-??-??-⑸

1111

12(2111)

42612

-?-+-

\

02.

24

(9)50

25

-?

3.

1111

(2345)()

2345

????---

04.

111 (5)323(6)3

333 -?+?+-?

【例2】已知两个有理数a、b,如果ab<0,且a+b<0,那么()

A.a>0,b<0 B.a<0,b>0

C.a、b异号D.a、b异号且负数的绝对值较大

.

【解法指导】依有理数乘法法则,异号为负,故a、b异号,又依加法法则,异号相加取绝对值较大数的符号,可得出判断.

解:由ab<0知a、b异号,又由a+b<0,可知异号两数之和为负,依加法法则得负数的绝对值较大,选D.【变式题组】

01.若a+b+c=0,且b<c<0,则下列各式中,错误的是()

A.a+b>0 B.b+c<0 C.ab+ac>0 D.a+bc>0

02.已知a+b>0,a-b<0,ab<0,则a___________0,b___________0,|a|___________|b|.

03.(山东烟台)如果a+b<0,

b

a

>

,则下列结论成立的是()

A.a>0,b>0 B.a<0,b<0 C.a>0,b<0 D.a<0,b>0《

04.(广州)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A.若ab>0,则a>0,b>0 B.若ab<0,则a<0,b<0

C.若ab=0,则a=0或b=0 D.若ab=0,则a=0且b=0【例3】计算

⑴(72)(18)

-÷-⑵

1

1(2)

3

÷-

13

()()

1025

0(7)

÷-

【解法指导】进行有理数除法运算时,若不能整除,应用法则1,先把除法转化成乘法,再确定符号,然后把绝对值相乘,要注意除法与乘法互为逆运算.若能整除,应用法则2,可直接确定符号,再把绝对值相除.

解:⑴(72)(18)72184 -÷-=÷=

1733 1(2)1()1()

3377÷-=÷-=?-=-

?

131255 ()()()() 10251036 -÷=-?=-

⑷0(7)0÷-=

【变式题组】

01.⑴(32)(8)

-÷-⑵

11

2(1)

36

÷-

1

0(2)

3

÷-

13

()(1)

78

÷-

02.⑴

1

293

3

÷?

311

()(3)(1)3

524

-?-÷-÷

53

0()

35

÷-?

;

03.113

()(10.2)(3) 245

÷-+-÷?-

【例4】(茂名)若实数a、b满足

a b

a b

+=

,则

ab

ab

=___________.

【解法指导】依绝对值意义进行分类讨论,得出a、b的取值范围,进一步代入结论得出结果.

解:当ab>0,

2(0,0)

2(0,0)

a b

a b

a b

a b

>>

?

+=?

-<<

?;

当ab<0,

a b

a b

+=

,∴ab<0,从而

ab

ab

=-1.

{

【变式题组】

01.若k是有理数,则(|k|+k)÷k的结果是()

A.正数B.0 C.负数D.非负数

02.若A.b都是非零有理数,那么

ab

a b

a b ab

++

的值是多少

03.如果

x y

x y

+=

,试比较

x

y

-

xy的大小.

【例5】已知

223

(2),1 x y

=-=-

⑴求

2008

xy的值;⑵求

3

2008

x

y的值.

【解法指导】n

a表示n个a相乘,根据乘方的符号法则,如果a为正数,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如果a是负数,

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

解:∵

223(2),1x y =-=- ⑴当2,1x y ==-时,

20082008

2(1)2xy =-= 当2,1x y =-=-时,

20082008(2)(1)2xy =-?-=- ⑵当2,1x y ==-时,33

2008200828(1)x y ==-

当2,1x y =-=-时,3320082008

(2)8(1)x y -==--

【变式题组】 01.(北京)若

2(2)0

m n m -+-=,则n

m 的值是___________.

02.已知x 、y 互为倒数,且绝对值相等,求()n n

x y --的值,这里n 是正整数.

【例6】(安徽)2007年我省为135万名农村中小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减轻了农民的负担,135万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A .×106

B .×106

C .×107

D .×107 】

【解法指导】将一个数表示为科学记数法的a×10n 的形式,其中a 的整数位数是1位.故答案选B . 【变式题组】 01.(武汉)武汉市今年约有103000名学生参加中考,103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A .×105 B .×105 C .×104 D .103×103 02.(沈阳)沈阳市计划从2008年到2012年新增林地面积253万亩,253万亩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正确的是( ) A .×105亩 B .×106亩 C .253×104亩 D .×107亩 【例7】(上海竞赛)

2222

2

222

1299110050002200500010050009999005000k k k ++???++???+-+-+-+-+

$

【解法指导】找出21005000k k -+的通项公式=22(50)50k -+

原式=2222

22222222

1299(150)50(250)50(50)50(9950)50k k ++???++???+-+-+-+-+ =2222

22222222199298[][](150)50(9950)50(250)50(9850)50++++???+-+-+-+-+ 222222222495150[](4950)50(5150)50(5050)50++-+-+-+

49222+1

++???+个

=99

【变式题组】

3333

+++=( )

2+4+6++10042+4+6++10062+4+6++10082+4+6++2006????????????

|

A .31003

B .31004

C .1334

D .11000 02.(第10届希望杯试题)已知11111111 1.2581120411101640+++++++= 求11111111

2581120411101640---+--++

的值.

演练巩固·反馈提高

01.三个有理数相乘,积为负数,则负因数的个数为( )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1个或3个 02.两个有理数的和是负数,积也是负数,那么这两个数( )

A .互为相反数

B .其中绝对值大的数是正数,另一个是负数

C .都是负数

D .其中绝对值大的数是负数,另一个是正数 03.已知abc >0,a >0,ac <0,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b <0,c >0

B .b >0,c <0

C .b <0,c <0

D .b >0,c >0 04.若|ab|=ab ,则( )

A .ab >0

B .ab ≥0

C .a <0,b <0

D .ab <0 :

05.若a 、b 互为相反数,c 、d 互为倒数,m 的绝对值为2,则代数式a b

m cd m +-+

的值为( )

A .-3

B .1

C .±3

D .-3或1

06.若a >1

a ,则a 的取值范围( )

A .a >1

B .0<a <1

C .a >-1

D .-1<a <0或a >1

07.已知a 、b 为有理数,给出下列条件:①a +b =0;②a -b =0;③ab <0;④1

a

b =-,其中能判断a 、b 互为

相反数的个数是(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08.若ab≠0,则

a b a b

+的取值不可能为( )

A .0

B .1

C .2

D .-2

09.

1110

(2)(2)

-+-的值为()

A.-2 B.(-2)21 C.0 D.-210

10.(安徽)2010年一季度,全国城镇新增就业人数289万人,用科学记数法表示289万正确的是()A.×107 B.×106 C.×105 D.×104

11.已知4个不相等的整数a、b、c、d,它们的积abcd=9,则a+b+c+d=___________.

12.

21221

(1)(1)(1)

n n n

+-

-+-+-(n为自然数)=___________.

13.如果

2

x y

x y

+=

,试比较

x

y

-

与xy的大小.

$

14.若a、b、c为有理数且

1

a b c

a b c

++=-

,求

abc

abc

的值.

15.若a、b、c均为整数,且

321

a b c a

-+-=

.求

a c c

b b a

-+-+-

的值.

培优升级·奥赛检测"

01.已知有理数x、y、z两两不相等,则

,,

x y y z z x

y z z x x y

---

---中负数的个数是()

A.1个B.2个C.3个D.0个或2个

02.计算

12345

211,213,217,2115,2131

-=-=-=-=-=???归纳各计算结果中的个位数字规律,猜测2010

21

-

的个位数字是()

A.1 B.3 C.7 D.5

03.已知23450

ab c d e<,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abcde<0 B.ab2cd4e<0 C.ab2cde<0 D.abcd4e<0

04.若有理数x、y使得

,,,

x

x y x y xy

y

+-

这四个数中的三个数相等,则|y|-|x|的值是()

A.

1

2

-

B.0 C.

1

2D.

3

2

05.若A=

248163264

(21)(21)(21)(21)(21)(21)(21)

+++++++,则A-1996的末位数字是()

A.0 B.1 C.7 D.9

06.如果

20012002

()1,()1a b a b +=--=,则20032003a b +的值是( ) A .2 B .1 C .0 D .-1

07.已知5544332222,33,55,66a b c d ====,则a 、b 、c 、d 大小关系是( )

A .a >b >c >d

B .a >b >d >c

C .b >a >c >d

D .a >d >b >c

08.已知a 、b 、c 都不等于0,且

a b c abc

a b c abc

+++的最大值为m ,最小值为n ,则2005

()m n +=___________.

09.(第13届“华杯赛”试题)从下面每组数中各取一个数将它们相乘,那么所有这样的乘积的总和是___________.

:

第一组:1

5,3,4.25,5.75

3- 第二组:

112,315- 第三组:

5

2.25,

,412-

10.一本书的页码从1记到n ,把所有这些页码加起来,其中有一页码被错加了两次,结果得出了不正确的和2002,

这个被加错了两次的页码是多少

11.(湖北省竞赛试题)观察按下列规律排成一列数:11,12,21,13,22,31,14,23,32,41,15,24,2

3,42,51,16,…(*),在(*)中左起第m 个数记为F(m),当F(m)=1

2001时,求m 的值和这m 个数的积.

12.图中显示的填数“魔方”只填了一部分,将下列9个数:11

,,1,2,4,8,16,32,64

42填入方格中,使得所有行列

及对角线上各数相乘的积相等,求x 的值.

13.(第12届“华杯赛”试题)已知m 、n 都是正整数,并且

111111(1)(1)(1)(1)(1)(1);

2233A m m =-+-+???-+ 111111

(1)(1)(1)(1)(1)(1).

2233B n n =-+-+???-+

证明:⑴

11

,;22m n A B m n ++=

=

⑵1

26A B -=

,求m 、n 的值.

有理数的乘除法、乘方运算

【要点提示】 1、有理数乘法法则: (1)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2)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 (3)多个有理数相乘: a :只要有一个因数为0,则积为0。 b :几个不为零的数相乘,积的符号由0的个数决定,当0的个数为奇数,则积为负, 当0的个数为偶数,则积为正。 2、乘法运算律:(1)乘法交换律;(2)乘法结合律;(3)乘法分配律。 3、有理数除法法则: (1)法则: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2)符号确定: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 (3)0除以任何一个非零数,等于0;0不能作除数! 二、有理数乘方: 1、n 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做幂;用字母表示 a n a a a a 个????记作n a ,其中a 叫做底数,n 叫做指数,n a 的结果叫做幂;读法:n a 读作a 的n 次方。 2、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 【典型例题】 例1、计算:(1)()()3275-?-?-? (2)5411511654?? ???-??- ? ????? 例2、(1)五个数相乘积为负,则其中正因数有 个。 (2)四个各不相等的整数,a,b,c,d,它们的积abcd=25.那么 a+b+c+d= 例3、用简便的方法计算: (1)1135()26812-+-+×(-24) (2)9989×(-910 ) (3)-13×23-0.34×27+13×(-13)-5 7 ×(0.34) 例4、写出下列各数的倒数;3 12,,0.4,3,1,1,11423 ---- 例5、计算(1)(-24)÷(-6) (2)(-5.2)÷33 52 (3)(130 -)÷(2112 )31065- +-

七年级(上)数学有理数的乘除法乘方科学计数综合练习题(附答案)

七年级(上)数学有理数的乘除法乘方科学计数综合练习题 一、单选题 1.若四个有理数相乘,积为负数,则负因数的个数是( ) A.1 B.2 C.3 D.1或3 2.李双、李见是一对爱学习、进取心强的姐妹,学完第二章《有理数》后,李双对李见说:“a 为最小的正整数,b 是最大的负整数,c 是绝对值最小的数,d 是倒数等于自身的有理数,你说a b c d -+-等于多少?”李见脱口答出正确答案,聪明的你知道答案是多少吗?( ) A.1 B.3 C.1或3 D.2或-1 3.计算:411010.5810.454??-?-+=-+- ??? ,这个运算应用了( ) A.加法结合律 B.乘法结合律 C.乘法交换律 D.乘法分配律 4.下列各数属于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是( ) A.541.510? B.40.41310? C.41210-? D.37.1610-? 5.观察下列等式:1234533,39,327,381,3243=====,673729,32187, ==,解答下列问题:234201833333+++++的末位数字是( ) A.2 B.1 C.3 D.7 6.若22(3)a =-,则a 等于( ) A.-3 B.3 C.9 D.±3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①任何数乘0,其积为0; ②任何数乘1,积等于这个数本身; ③0除以任何一个数,商为0; ④任何一个数除以-1,商为这个数的相反数. A.2个 B.3个 C.4个 D.1个 8.两个互为相反数的有理数相除,商为( ) A.正数 B.负数 C.不存在 D.负数或不存在 9.对于两个数,M=2008×20092009,N=2009×20082008.则( ) A.M=N B.M>N C.M<,,且||||a b <,那么,a b a b --, ,的大小关系是( ) A.b a b a <-<-< B.b b a a <-<-< C.b a a b <-<<- D.a b b a -<-<< 12.如图是一个计算程序,若输入a 的值为-1,则输出的结果应为( )

初一-有理数的乘除法、乘方运算-练习题

有理数的乘除法、乘方运算 练习题 一、有理数的乘除法 1、有理数乘法法则: (1)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2)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 — (3)多个有理数相乘: a :只要有一个因数为0,则积为0。 b :几个不为零的数相乘,积的符号由0的个数决定,当0的个数为奇数,则积为负, 当0的个数为偶数,则积为正。 2、乘法运算律:(1)乘法交换律;(2)乘法结合律;(3)乘法分配律。 3、有理数除法法则: (1)法则: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2)符号确定: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 ~ (3)0除以任何一个非零数,等于0;0不能作除数! 二、有理数乘方: 1、n 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做幂;用字母表示 a n a a a a 个????记作n a ,其中a 叫做底数,n 叫做指数,n a 的结果叫做幂;读法:n a 读作a 的n 次方。 2、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 。 练习题 一、选择题: 1、一个有理数和它的相反数之积( ) A .符号必为正 B .符号必为负 C .一定不大于零 D .一定不小于零 2、若0ab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a ,b 之和大于0 B .a ,b 之和小于0 C .,a b m 同号 D .无法确定 !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两个有理数的乘积一定大于每一个因数。 B .若一个数的绝对值等于它本身,这个数一定是正数。 C .有理数的乘法就是求几个加数的和的运算。 D .两个连续自然数的积一定是一个偶数。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有理数的乘除乘方运算(含答案)

有理数的运算(乘、除、乘方) 教学目的: 1、理解有理数的乘法法则;掌握异号两数的乘除运算的规律; 2、会进行有理数的乘法、除法、乘方的运算,能灵活运用运算律进行简化运算。 教学重点: 1、有理数的乘法、除法法则; 2、熟练的进行有理数乘法、除法、乘方运算。 教学难点: 若干个有理数相乘,积的符号的确定,乘方的符号确定。 有理数的乘法 有理数的乘法法则: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例1:计算(1) )3()5(-?- (2) 4)7(?- (3) )10 9()35(-?- 例题目的:掌握有理数的乘法法则。 有理数乘法法则的推广: (1)几个不等于0的数相乘,积的符号由负因数的个数决定。 当负数的个数为奇数时,积为负,当负因数为偶数个时,积为正。 (2)几个数相乘,有一个因数为0,积为0。 例2:(1) )4()3 7 (21-?-? (2) )25 3()5.2()94(32 1- ?-?-? 例题目的:会算两个以上有理数的乘法,并能判定积的符号。 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 在有理数运算中,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以及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仍然成立。 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用式子表示为a·b =b·a 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不变.

用式子表示成(a·b)·c =a·(b·c) 乘法分配律:一个数同两个数的和相乘,等于把这个数分别同这两个数相乘. 用字母表示成:a(b +c)=a·b +a·c 例3:计算:(1) 25.18)5.4(??- (2) )]2 3()3[()2(-+-?- (3) )8(16 15 71 -? 例题目的:掌握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 有理数的除法 法则1:两个有理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向负,并把绝对值相除。0除以任何非0的数都得0。 倒数与负倒数的概念: 乘积为1的两个有理数互为倒数,即若a , b 互为倒数,则1=ab ; 乘积为1-的两个有理数互为负倒数,即若b a ,互为负倒数,则1-=?b a 法则2: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即a ÷b )0(1 ≠?=b b a 例4:1. 求下列各数的倒数,负倒数。 (1)2- (2) 4 3 (3)2.0- (4)3 22 2. 计算:(1))7 624(-÷)6(- (2))512215 (--÷3 23 (3) 5-÷223-÷3 (4))43(-÷85÷)5 3(- 例题目的:掌握有理数的除法法则,理解倒数与负倒数的概念。 练习1:小明在计算(-6)÷( 12+1 3 )时,想到了一个简便方法,计算如下:

(完整版)有理数的加减乘除及乘方(含答案)

有理数的加减乘除及乘方 (1)(1)3×(-5)÷[(3)2+2×(5)]; ---(2)一14一(1—0.5)××[4一(一2)3];13 (3)4-(-4)+(-3); (4);)6(30)4 3 ()4(2-÷+-?-(5)(+3)+(-5) -4-(-2); (6)2×(-)×÷;51611135 4(7)(+-)÷(-); 61312 1181(8) ÷.432)3(--2014)1(7 16-+

(9) ;1)12 1()3(182+-?-÷-(10) ;)421(2127331-÷?? ? ??+-(11) [1-(1-0.5×)]×[-10+];13 2(3)-(12) (-3)×(-)÷(-1);5614 (13);)6(30)4 3 ()4(2-÷+-?-(14) -24+[(-4)2-(1-32)×2]; (15) 8 93+---)((16) 13(1)(48)64 -+?-

参考答案 解:(1)原式=(一1)×(一5)÷〔9+(一10) 〕= 一5 ; (2)原式= 一1一××〔4一(一8)〕= 一 1一×12= 一3.121316 (3)原式=4+4-3=5 ;(4)原式=16 =-12+(-5)=-17. )5()43 (-+-?(5)(+3)+(-5)-4-(-2) =3-5-4+2 =-4 (6)2 ×(-)×÷51611135 4=-×××5116111345=-8 1(7)(+-)÷(-) 61312118 1=-27-16×+1 167=-3-6+9 =0 (8)÷ 432)3(--2014)1(716-+=(+-)×(-18)61312 1=(+-)×(-18)61312 1=-27-7+1 =-33 (9)11 18((192 =-?-?-+原式 11 =-+ . 0= (10)原式=132()(42)3721 -+?-=132(42)(42)(42)3721 ?--?-+?-14184 =-+-.0=(11)原式=[1-(1- )]×(-10+9)=×(-1)=-.161616 (12)原式=-(3×)=-2.5465′

有理数的加减乘除及乘方(含答案)

有理数的加减乘除及乘方 (1)(-1)3×(-5)÷[(-3)2 +2×(-5)]; (2)一14一(1—0.5)×13 ×[4一(一2)3]; (3)4-(-4)+(-3); (4))6(30)43 ()4(2-÷+-?-; (5)(+3)+(-5) -4-(-2); (6)251×(-61 )×113÷54 ; (7)(61+31-21)÷(-181 ); (8) 432)3(--÷2014 )1(716-+.

(9) 1)121()3(182+-?-÷-; (10) )421(2127331-÷??? ??+-; (11) [1-(1-0.5× 13)]×[-10+2(3)]; (12) (-3)×(- 56)÷(-114); (13))6(30)43()4(2-÷+-?-; (14) -24+[(-4)2-(1-32)×2]; (15) 893+---)( (16) 13(1)(48)64 -+?-

参考答案 解:(1)原式=(一1)×(一5)÷〔9+(一10) 〕= 一5 ; (2)原式= 一1一12×13×〔4一(一8)〕= 一 1一16 ×12= 一3. (3)原式=4+4-3=5 ; (4)原式=16)5()43 (-+-? =-12+(-5)=-17. (5)(+3)+(-5)-4-(-2) =3-5-4+2 =-4 (6)251×(-61)×113÷5 4 =-511×61×113×4 5 =-8 1 (7)(61+31-21)÷(-18 1) =-27-16×16 7+1 =-3-6+9 =0 (8)432)3(--÷ 2014)1(716-+ =(61+31-2 1)×(-18) =(61+31-2 1)×(-18) =-27-7+1 =-33 (9)11 18()()192 =-?-?-+原式 11=-+ 0=. (10)原式=132()(42)3721 -+?- =132(42)(42)(42)3721 ?--?-+?- 14184=-+- 0=. (11)原式=[1-(1- 16)]×(-10+9)=16×(-1)=-16 . (12)原式=-(3×5465)=-2.

有理数乘除法乘方

七年级数学上册《有理数的乘除法》同步练习题 一、填空题 1.两个非零有理数相乘,同号得_____,异号得_____. 2.零与任意负数的乘积得_____. 3.计算: (1)(-4)×15×(-5 3 )=_____ (2)(-54)×21×74×(-8 35 )=_____ 4.两数相除同号_____,异号_____. 5.一个数的倒数是它本身,这个数是_____. 6.非零有理数与其倒数的相反数的乘积为_____. 7.几个不等于0的数相乘,积的符号由______的个数决定. 8.自然数中,若两数之和为奇数,则这两个数_____. 9.若两个自然数之积为偶数,则这两个数_____. 10.若一个数的绝对值等于3,则这个数为______. 11.如果a >0,b >0,c <0,d <0,则: a ·b ·c ·d ____0 b a +d c ____0 c a +d b ____0 (填写“>”或“<”号) 12.某学习小组,共有四名同学,在一次考试中所得分数为83.5、82、81.5、73,则这四名同学的平均分为_____,最低分比平均分低了______分. 二、选择题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几个有理数相乘,当因数有奇数个时,积为负 B .几个有理数相乘,当正因数有奇数个时,积为负 C .几个有理数相乘,当积为负数时,负因数有奇数个 D .几个有理数相乘,当负因数有偶数个时,积为负 14.如果两数之和等于零,且这两个数之积为负数,那么这两个数只能是 [ ]

A .两个互为相反数的数 B .符号不同的两个数 C .不为零的两个互为相反数的数 D .不是正数的两个数 15.如果一个数的绝对值与这个数的商等于-1,则这个数是 [ ] A .正数 B .负数 C .非正 D .非负 1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正数的倒数是正数 B .负数的倒数是负数 C .任何一个有理数a 的倒数等于 a 1 D .乘积为-1的两个有理数互为负倒数 17.如果abcd <0,a +b =0,cd >0,那么这四个数中负因数的个数至少有 [ ] A .4个 B .3个 C .2个 D .1个 18.如果两个有理数a 、b 互为相反数,则a 、b 一定满足的关系为 [ ] A .a ·b =1 B .a ·b =-1 C .a +b =0 D .a -b =0 19.设a 、b 、c 为三个有理数,下列等式成立的是 [ ] A .a (b +c )=ab +c B .(a +b )·c =a +b ·c C .(a -b )·c =ac +bc D .(a -b )·c =ac -bc 三、解答题 20.计算:[4 32×(-145)+(-0.4)÷(-254)]×15 1 21.某班举办数学知识比赛,共分五个小组,其中四个小组的成绩如表所示,请问 (1)这四个小组的总平均分比全班的平均分高还是低?为什么?

有理数的乘除乘方运算

有理数的乘除乘方 填空: 3×2= ; (-3)×2= ; 3×(-2)= ; (-3)×(-2)= 。 入 门 测 试 (1)3×(-5)= , (-5)×3= ; (2)[(-3)×5] ×2= , (-3)×(5×2)= ; (3)30×(21—3 2+0.4)=30× = , 30×21+30×(—3 2)+30×0.4=15—20+ = 。 1、 经历探索有理数乘除法法则和运算律的过程,发展观察、归纳、猜测、验证等能力. 2,能运用法则进行简单的有理数乘法和除法运算. 计算经过10次分裂后一个细胞能分裂成多少个细胞? 有理数乘法法则: 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任何数与零相乘,都得零。 注意:求两个有理数相乘的积,应该先确定积的符号,再确定积中除符号以外的绝对值。 除法的法则: 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 零除以任何一个不为零的数,都得零。 几个不等于0的数相乘除,积的符号由负数的个数决定, 当负数有奇数个时,积或商为负;当负数有偶数个时,积或商为正。几个数相乘,有一个因数为0,积就为0。

正数的任何次方都是正数,负数的偶数次的幂是正数, 负数的奇数次的幂是负数. a > 0, b > 0或a < 0,b < 0,都有ab > 0, a b > 0; a > 0, b < 0或a < 0,b > 0,都有ab < 0, b a < 0; 基础演练 2×3×(-4)×(-5)= ;2×(-3)×(-4)×(-5)= ; 2×3×5÷(-6)= ;(-2)×(-3)×(-5)÷(-6)= . (—6)÷(—2)= ,(—6)×(— 2 1 )= ; 8÷(—2)= , 8×(— 2 1 )= 。 (1)(-2)10的底数是_______,指数是________,读作_________ (2)(-3)12表示______个_______相乘,读作_________, (3)( 1/3)8的指数是________,底数是________读作_______, (4)3.65的指数是_________,底数是________,读作_______,x m表示____个_____相乘,指数是______,底数是_______,读作_________. 把下列各式写成乘方的形式: (1)6×6×6; (2)2.1×2.1; (3)(-3)(-3)(-3)(-3); (4) 2 1 2 1 2 1 2 1 2 1 ? ? ? ?.

有理数的乘除法乘方及科学记数法测试题及答案

有理数的乘除法乘方及科 学记数法测试题及答案 Revised by BLUE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2,2020.

华东师大版七年级数学练习卷(四)班级______姓名_______座号____ 一、填空题:(每题 2 分,共 24 分) 1、(-3)×(+2)的结果的符号是____。 2、3÷(-2)=3×(____) 3、-的倒数是_______。 4、化简:=_____。 5、(-2)·(-2)·(-2)·(-2)写成乘方的形式为___________。 6、(-3)2 的底数是_____,指数是_____。 7、地球半径大约是 6370 千米,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______米。 8、计算-32-1=_____。 9、计算:(--+)×12=_____。 10、若 a、b 互为倒数,则 2-3ab=_____。 11、已知+(y+3)2=0,则 y x=_____。 12、如果 N=×105,那么 N 是一个_____位整数。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18分) 1、下列各式中,计算正确的是() A、(-3)×(-2)=-6 B、0×(-1)=1 C、(-)÷=-2 D、(-4)÷=-2 2、(-3)2表示( ) A、2 个-3 的积 B、-3与 2 的积 C、2 个-3 的和 D、3 个-2 的积 3、一个数和它的相反数之积是() A、负数 B、正数 C、零 D、零或负数 4、用科学记录法表示 3080000,正确的是()

A、308×104 B、×105 C、×106 D、×1065、下列各组数中相等的是() A、23和 32 B、-32与 (-3)2 C、-23和 (-2)3 D、-32和326、-22,(-1)2,(-1)3的大小顺序是() A、-22<(-1)2<(-1)3 B、-22<(-1)3<(-1)2 C、(-1)3<(-1)2<-22 D、(-1)2<(-1)3<-22 三、计算:(每题 4 分,共 24 分) 1、×(-1) 2、 3、(-4)÷(-12)×4、4×(-2)3-(-3)25、(-3)×(+2)÷(-3) 6、 四、用简便方法计算:(每题5分,共15分) 1、71×(-8)

有理数乘除法与乘方

有理数乘除法与乘方 教学内容:有理数乘除法和乘方 教学目标:1、掌握有理数乘除法及混合运算 2、锻炼学员全面思考问题的水平 3、学习有理数乘方 教学重难点:1、使用运算律实行简便计算 2、乘方的使用 教学步骤: 二、作业点评(提前定正过作业的积分奖励,鼓励所有学员提前作业订正。) 三、新知导入 1、有理数乘除法 [知识点] 有理数乘法法则:奇负偶正,先选符号再计算 有理数除法法则: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一个数的倒数,确定符号再计算 [练习] (1)计算 (-221)?(+331) (-12.5) ?(+76)?(-4) (-27) ÷(-33 1) (2)1±赋值问题 桌面上有七个杯口朝上的玻璃杯,每次任意翻转4个玻璃杯,问能否经过有限次翻转使七个杯口全部朝下? 2、有理数乘方 [知识点] n 个a 相乘表示n a ,a 为底数,n 为指数 负数的奇数次幂为负,偶数次幂为正;正数的任何次幂为正;0的任何正整数数次幂为0;a 的任何偶次幂为非负数,即0≥a 平方等于他本身的数只有0和1,立方等于他本身的有0,1± 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偶次幂相等,奇次幂互为相反数 n a n b =n ab )( n a m a =n m a + m n a )( =mn a [练习] (1)找出指数和底数,并计算 3)3(- 20160 20151- 42- 2)4(- 20030- (2) 2012) 125.0(-?20138 (2)若n a 2=5,求2n a 6+1的值

3、有理数混合运算 [知识点] 先乘方,再乘除,最后加减 同级运算从左到右的顺序实行 如有括号先做括号里的运算,按小括号、中括号大括号依次实行 [练习] (1)计算 15÷( 51-31) 2÷3?3 1-|-2|?3)2(- 101)1(-+2)3(-?|-95|-34÷3)2(- 54?(-135)-53÷(-513)-135?(-15 3) (2)设a ,b ,c 是非零有理数,且a +b +c =0,求 ||||||||abc abc c c b b a a +++的值 (3)已知a 和b 互为相反数,c 和d 互为倒数,x 的绝对值为5,求|x |-(a +b +cd )x +cd b a + (4) 一列数1a ,2a ,3a ,4a ……n a ,其中1a =-1,2a =111a -,3a =211a -,……n a =111--n a ,则1a +2a +3a +4a +……+2014a =( )

有理数的加减乘除及乘方(含答案)

有理数的加减乘除及乘方 (1)(-1)3×(-5)÷[(-3)2 +2×(-5)]; (2)一14一(1—0.5)×13 ×[4一(一2)3]; (3)4-(-4)+(-3); (4))6(30)4 3 ()4(2-÷+-?-; (5)(+3)+(-5) -4-(-2); (6)2 51×(-61)×113÷54; (7)( 61+31-21)÷(-181); (8) 432)3(--÷ 2014)1(7 16-+.

(9) 1)12 1 ()3(182+-?-÷-; (10) )421(2127331-÷??? ??+-; (11) [1-(1-0.5× 13)]×[-10+2(3)-]; (12) (-3)×(- 56)÷(-114); (13))6(30)4 3 ()4(2-÷+-?-; (14) -24+[(-4)2-(1-32)×2]; (15) 893+---)( (16) 13(1)(48)64 -+?-

参考答案 解:(1)原式=(一1)×(一5)÷〔9+(一10) 〕= 一5 ; (2)原式= 一1一12×13×〔4一(一8)〕= 一 1一16 ×12= 一3. (3)原式=4+4-3=5 ; (4)原式=16)5()43 (-+-? =-12+(-5)=-17. (5)(+3)+(-5)-4-(-2) =3-5-4+2 =-4 (6)2 51×(-61)×113÷5 4 =-511×61×113×4 5 =-8 1 (7)(61+31-21)÷(-18 1) =-27-16×167+1 =-3-6+9 =0 (8)432)3(--÷ 2014)1(716-+ =(61+31-2 1)×(-18) =(61+31-2 1)×(-18) =-27-7+1 =-33 (9)11 18()()19 2 =-?-?-+原式 11=-+ 0=. (10)原式=132()(42)3721 -+?- =132(42)(42)(42)3721 ?--?-+?- 14184=-+- 0=. (11)原式=[1-(1-16)]×(-10+9)=16×(-1)=-16 . (12)原式=-(3×5465′)=-2.

有理数的乘除法和乘方同步教学讲义

有理数的乘除法和乘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掌握有理数乘除法运算法则和计算题; 2.掌握有理数乘方运算法则和计算题. 1.乘法运算法则: (1)两数相乘,同号为_____,异号为_____,并把绝对值相乘。 (2)任何数字同0相乘,都得0。 (3)几个不等于0的数字相乘,积的符号由负因数的个数决定。当负因数有______个数时,积为负;当负因数有______个数时,积为正。 (4)几个数相乘,有一个因数为0时,积为0. 2.除法运算法则: (1)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注意:____没有倒数) (2)两数相除,同号为正,异号为负,并把绝对值相除。 (3)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都等于0。 (4)0在任何条件下都不能做______。 3.乘方 求n 个相同因数乘积的运算叫做乘方。 1.有理数乘法 【例1】113223????-?- ? ?????. 【解析】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再根据乘法法则,同号两数相乘结果为正即可求出结果。 【答案】原式=(- 27)×(-37) =6 49 【例2】38(4)24???-?-- ???

【解析】根据有理数乘法法则和运算顺序即可算出结果。 【答案】原式=24-2=22 练习1.384??-? ??? 练习2.12(6)3?? -?- ??? 练习3.38(4)(2)4 -?-?- 练习4. 38(4)(2)4???-?-?- ???. 2.有理数的除法(除法没有分配律) 【例3】 (1)601)315141 (÷+-;(2))3 15141(601+-÷. 【解析】第(2)题属于易错题,因为除法没有分配律,只有乘法才有分配律,而一些学生往往因不看清题目而错误地运用运算规律。 【答案】解:(1)解法一:236060 2360)602060126015(601)315141(=?=?+-=÷+- 解法二:601)315141(÷+-2360316051604160)315141(=?+?-?=?+-= (显然,解法二中运用了乘法分配律后计算方法很简单。) (2)错解:)315141(601+-÷30 1316015160141601=÷+÷-÷= (出错的原因在于:除法没有分配律,从而是不能运用的) 正确解法一: )315141(601+-÷=2316023601)602060126015(601=÷=+-÷ 正确解法二: ∵601)315141(÷+- 23603 16051604160)315141(=?+?-?=?+-= ∴根据倒数的定义有:)3 15141(601+-÷=231 练习5. )425()3 27261(-÷+- 练习6.]5 1)31(71[1051---÷. 练习7. )5(]24)436183(2411[-÷?-+-; 练习8. )4 11(113)2131(215-÷?-?- 3.有理数乘方运算 【例4】 下列计算中,正确的是( ) A. 01022..=- B. ()--=242

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练习

有理数的加法 1、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符号,并用 较大的绝对 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 (3)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2、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 (1)加法交换律:a +b =b +a ; (2)加法结合律:(a +b )+c =a +(b +c )。 1.如果规定存款为正,取款为负,请根据李明同学的存取款情况填空: ①一月份先存入10元,后又存入30元,两次合计存人 元,就是 (+10)+(+30)= ②三月份先存人25元,后取出10元,两次合计存人 元,就是 (+25)+(-10)= 2.计算: (1)?? ? ??-+??? ??-3121; (2)(—2.2)+3.8; (3)314+(—561 ); (4)(—5 6 1 )+0; (5)(+251 )+(—2.2); (6)(— 15 2 )+(+0.8); (7)(—6)+8+(—4)+12; (8)3 1 73312741++??? ??-+ (9)0.36+(—7.4)+0.3+(—0.6)+0.64; (10)9+(—7)+10+(—3)+(—9);

3.用简便方法计算下列各题: (1))12 7()65()411()310(-++-+ (2) 75.9)219()29()5.0(+-++- (3))5 39()518()23()52()21(++++-+- (4))4.2()6.0()2.1()8(-+-+-+- (5))3 7(75.0)27()43()34()5.3(-++++-+-+- 3、用算式表示:温度由—5℃上升8℃后所达到的温度. 4、有5筐菜,以每筐50千克为准,超过的千克数记为正,不足记为负,称重记录如下: +3,-6,-4,+2,-1,总计超过或不足多少千克?5筐蔬菜的总重量是多少千克? 5. 已知04512=-+-b a ,计算下题: (1)a 的相反数与b 的倒数的和;(2)a 的绝对值与b 的绝对值的和。

有理数的乘、除、乘方、混合运算习题

有理数的乘法、除法、乘方练习 一、有理数的乘法运算法则: (一)没有0因数相乘的情况下:1、由负因数的个数确定符号 ----------+???奇数(如1,3,5,)个负因数,积为“—”偶数(如2,4,6, )个负因数,积为“”,可省略,再把绝对值相乘---------- (二)有一个以上的0因数相乘,积为0 (三)适用的运算律: 1.2.()3.()a b b a a b c a b c a b c d a b a c a d ?=??? ??=???? ?+-=?+?-?? (四)策略:在有理数的乘、除中,碰到小数就 ,碰到带分数就 练习:1、(–4)×(–9)= 2、(–52)×81 = 3、(–253)×13 5= 4、(–12)×2.45×0×9×100 5、10.12512(16)(2)2 -??-?- 6、(-6)×(-4)-(-5)×10 7、(0.7- 103-254+ 0.03)×(-100) 8、(–11)×52+(–11)×95 3 二、有理数的倒数: (一)定义:如 ,则称a 与b 互为倒数;其中一个是另一个的倒数。 (二)几种情况下的倒数: 1、整数:2的倒数是 ;12-的倒数是 ;0没有倒数 发现:①互为倒数的两数必然 ;②把整数的分母看成 ,然后分子与分母 2、分数:12的倒数是 ;23 -的倒数是 ; 112的倒数是 ;223-的倒数是 ; 发现:求倒数时,碰到带分数,必须化为 3、小数:0.25的倒数是 ; 1.125-的倒数是 ;

发现:求倒数时,碰到小数,必须化为 , 练习:求下列各数的倒数: 4.25-是 235 是 1.14-是 三、有理数的除法法则:(a b a b ÷=?的 )即看到除法,就转化为 练习: 1、(-18)÷(-9) 2、-3÷(-3 1) 3、0÷(–105) 4、(-2)÷(-1.5)×(-3) 5、 -0.2÷(-151)×(-26 1) 6、[65÷(-21-31)+281]÷(-181) 四、乘方:(一)在n a 中,a 称为 ;n 称为 ;n a 称为 。 (二)几个不同表达式的意义 1、n a = ; 4、()n a b = ; 2、()n a -= ; 5、n a b = ; 3、n a -= ; 6、n a b -= ; (三)、负数的奇次幂是___ __,负数的偶次幂是 _ ____。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 , 0的任何正整数次幂都是 ,1的任何正整数次幂都是 。 练习:1、42-()的意义是_______ _,结果是____; 42-的意义是___________ ,结果是___。 2、下列各组数中,其值相等的是( ) A. 23和32 B. 32-()和32- C. 23-和23-() D. 232-?()和232-?() 3、计算:①23-= ;②2 23?= ;③223=(-) ;④223-= 4、若212)||02 x y ++-=(,则2011()xy =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章1.5.1.2有理数加减乘除乘方混合运算

§1.5.1有理数加减乘除乘方混合运算 班级 姓名 小组 【学习目标】 1.掌握有理数混合运算的法则; 2.能熟练地进行有理数加、减、乘、除、乘方的混合运算; 3.能合理使用所学的运算律简化运算。 【预习检测】 一、知识储备: 在 这个式子中, (1)存在着哪几种运算? (2)你认为这道题应按怎样的顺序计算? 二、问题导学:(阅读课本P 43,回答下列问题) (1)有理数加、减、乘、除、乘方混合运算时,应注意以下的运算顺序: 答:先算 _____,再算 _____,最后算 ______; 同级别运算,按 顺序进行; 有括号,先做括号内的运算,按 _____, ____, ______依次进行; (2) 注意符合运算律的,可以优先使用____________进行简便计算。 (3)请按照混合运算顺序求下列式子的值: 三、自主反馈: 提高准确迅速的运算能力是本节课的最终目的,了解了运算顺序的你,尝试一下挑战吧? (10分钟内完成下面4道题,对一道题可以涂抹一颗星,你能得几颗星呢?计时开始吧! (1) )7 8(875.3-?÷-☆ (2)43)21(3)5(-?--☆ (3)45113)2131(511÷?-? ☆ (4) ]2)33()4[(2224?+--+-☆ 第1章 ())2()3(]2)4[()3(2223-÷--+-?-+-())2()3(]2)4[()3(2223-÷--+-?-+-

亲爱的同学,你得到4颗星了吗?如果得到了,老师祝贺你,这节课的内容你基本掌握了。如果没有,也别懊恼,老师猜测你是不是把()35-,42-,()10 1-算错了呢,这几个乘方的答案是多少是计算最容易出错的地方,再仔细回味下吧? =-3)3( =-21 =-2)3( =-2)1( =-2)4( =-24 相信同学们会牢记吃一堑长一智的教训 再做几个题巩固一下吧! 【夯实积累】 )3(4)2(817)1(-?+-÷- 9 11)325.0(321)2(÷-?- (3)2 223943??? ??-?÷- (4)4)2(2)1(310÷-+?- (5) 543)2 1()2(32+--+-?- (6)6)6131(232312008?-+÷?- 【合作探究】 已知122= 224= 328= 4216=。。。。。。 那么=-2 =-4 =-8 =-16 =-32 观察下面三行数: -2 4 -8 16 -32 64 …… 第一行数按什么规律排列? 0 6 -6 18 -30 66 …… 第二,三行数与第一行数分别有什么关系? -1 2 -4 8 -16 32 …… 取每行数的第10个数,计算这三个数的和? 【归纳小结】 1. 有理数加、减、乘、除、乘方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 有理数加、减、乘、除、乘方混合运算时要注意一些什么问题?

有理数乘除法及乘方经典例题和课后练习

一、有理数乘法 1. 有理数乘法法则 (1)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2)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 例1: (1)(—3)X 9(2)(-12)X(-2)(3) 3 591 654 (4) 56 4 1(5)(-2012)X(+ 8)X 0X(- 5 4 0.5 )X( - 1999) 2、倒数 (1) 定义:乘积为1的两个有理数数互为倒数。倒数不能独立存在。 1 (2) 若a^0,则a的倒数是匚,0没有倒数; a 若a、b互为倒数,则ab=1; 倒数为本身的数是土 1.(一个数的倒数与原数的符号是一致的). 例2:倒数是3的数是 ____ ; a+b (a+b M 0)的倒数是. 例3: a与b互为相反数,x与y互为倒数,c的绝对值等于2,求a|b +xy- 1 c. 3、有理数乘法法则的推广 (1)几个不等于0的数相乘,积的符号由负因数的个数决定?当负因数有奇数

个时,积为负;当负因数有偶数个时,积为正?再把绝对值相乘.(2)几个有理

数相乘,有一个因数为0,积就为0. 注意:进行有理数乘法运算时先定符号后定值; 第一个因数是负数时,可省略括 号. 例如:判断下列算式积的符号并计算结果:(1)3 X (-5) X (-2) ;(2)3 X (-5) X (-2) X (-4); (3) -3 X (-5) X (-2) X (-4) X (-3) X (-6) ; (4)(-2) X (-3) X 0X (-4); 4、有理数的乘法运算律 小学学习的乘法运算律(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都适用于有理数乘法.计算 下列式子比较可以说明: (1) 5 X (-6) ,(-6) X 5;(2)[ 3X (-4) ]X (-5) ,3X[ (-4) X (-5) ];(3)5 X[ 3+(-7)], 5X 3+5X (-7) 1 1 6 + 1 2 ) X (-24) ⑶ 5 X (- 11 )-(-6) X (- 11 )-1 1 72 二、有理数的除法 有理数的除法法则:(1)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即 a 十 例 4.(1)4 X (- 0.17) X( -25) ⑵( 1 36

有理数加减乘除乘方混合运算

1,先乘方,再乘除,最后加减:2,同级运算,从左到右进行; 3,如有括号,先做括号内的运算,按小括号、中括号、大括号依次进行。 1、12411 ()()()23523+-++-+- 2、4 (81)( 2.25)()169 -÷-?-÷ 3、11(22)3(11)+--?- 4、3 1(12)()15(1)45 +?--?- 例1:2232[3()2]23-?-?-- 例2: 33102(4)8 -÷-- (1))]2 1)2 1 [(122 --÷ (2)12 1 )]3()2[(2 ?-?- (3))6(]32)5.0[(2 2 -?-- (4)23533||()14714 - ?-÷ (1)—22—(—2)2—23+(—2)3 (2)、2 2 2 3 1 16(1)(3)(1)(3)22 -?---÷-?-

(3)1997 11(1)(10.5)()312----?÷- (4)33514 (1)(8)(3)[(2)5]217 ---?+-÷-+ (5)-10 + 8÷(-2 )2 -(-4 )×(-3 ) (6)-49 + 2×(-3 )2 + (-6 )÷(-9 1) (7)-14 + ( 1-0.5 )×31×[2×(-3)2] (8)(-2)2-2×[(-21)2-3×43 ]÷5 1. (9))8()4()6(52-÷---? (10)0)13 2 ()4 3 (2 ?+-+- (11)6)12()4365127(÷-?+- (12)22)4()5(25.0)4()8 5 (-?-?--?- (13))23 2 32(21)2 1(2 --?+- (14)[][] 332)2(3)5(6)7(4-÷--+÷-?- (15) 6-(-12)÷2 )2(- (16)(-48)÷ 8 -(-5)÷2 )2 1(-

有理数的加减乘除及乘方运算

有理数的加减乘除及乘方运算 学生姓名年级初一学科数学 授课教师日期时段 核心内容有理数的四则运算以及乘方运算课型一对一/一对N 教学目标1、掌握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减法法则,乘法法则,除法法则; 2、灵活运用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 3、正确理解乘方的意义,掌握乘方的符号规律; 4、注意混合运算的顺序。 重、难点 1、有理数的符号问题; 2、有理数的四则运算法则的应用与准确度问题; 3、正确理解乘方的底 数、指数的概念,并合理运算。 课首沟通 1、了解学生最近对所学的内容的掌握程度以及遇到的困难并进行解决。 2、对以前学生计算出现的典型错误再次强调。 3、了解学生的作业的完成情况。 知识导图 课首小测 1、下列运算中,正确的是()

【参考答案】D 2、如果两个数的和是负数,那么() A.这两个数都是负数 B.这两个数中,一个为负数,一个为零 C.一个数为正数,一个数为负数,并且负数的绝对值大于正数的绝对值 D.以上三种情形都有可能存在 【参考答案】D 3、把-1+(-2)-(+3)去括号后的结果是( ) A.-1+2+3 B.-1-1+3 C.-1-2-3 D.-1+2-3 【参考答案】C 4、若家用电冰箱冷藏室的温度是2℃,冷冻室的温度是-6℃,则冷藏室与冷冻室的温度相差() A.3℃ B.4℃ C.8℃ D.12℃ 【参考答案】C 5、如果两个有理数的积小于零,和大于零,那么这两个有理数() A 、符号相反 B 、符号相反,绝对值相等 C 、符号相反,且负数的绝对值较大 D 、符号相反,且正数的绝对值较大 【参考答案】D 【解析】两个有理数之积小于零,说明两数一正一负,其和大于零,说明正数的绝对值较大。 6、绝对值不大于4的所有整数的积等于() A 、24 B 、36 C 、-36 D 、0 【参考答案】D 7、下列各组的两个数中,运算后结果相等的是() A 、2 332和 B 、()3 333--和C 、()2 222--和 D 、323233 -?? ? ??-和 【参考答案】B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