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第21届电子元件百强企业

第21届电子元件百强企业

综合排名企业名称 07年销售收入(万元) 主要产品

1 上海飞乐股份有限公司 762684 电子线束,汽车继电器,电子材料,电子专用设备

2 亨通集团有限公司 805460 电线电缆制造,各种电缆,光缆

3 广东生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426738 覆铜板制造

4 横店集团东磁有限公司 299682 磁性材料,电容器,扬声器|蜂鸣器,磁电机等

5 爱普科斯(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232448 无源电子元器件

6 瑞声声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98823 讯响器,蜂鸣器,扬声器,声响器,手机耳机

7 通光集团有限公司 361190 光纤光缆

8 永鼎集团有限公司 759364 电线电缆制造,通信电缆光缆生产,光缆

9 华伦集团 322179 生产电力电缆、通讯电,生产光缆、光纤

10 富通集团有限公司 463900 光纤预制棒,单模/多模光纤,光缆,电缆

11 浙江富春江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586977 生产光缆

12 联能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316040 线路板

13 广东风华高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93356 电子元件,电子专用设备,电子专用材料

14 中山大洋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145233 电机生产

15 东莞美维电路有限公司 138608 多层印制电路板

16 厦门宏发电声有限公司 147011 继电器

17 广州宏仁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202204 覆铜板,半固化片,多层电路板和软式覆铜板

18 上海京瓷电子有限公司 273313 片式多层瓷介电容器,通信器件

19 西安创联电气科技(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138438 电位器,电容器,混合集成电路,桨料,光缆

20 东莞生益电子有限公司 170180 生产、销售电路板

21 宁波市向阳集团有限公司 138500 扬声器配件制造

22 江苏中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148620 生产铝电解电容器铝箔

23 江苏晶石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182848 FBT,软磁磁芯,各类电子元器件

24 汕头超声印制板公司 157822 双面板,多层板,积层板(HDI),传统埋盲孔板

25 新疆众和股份有限公司 105773 电子铝箔精铝锭,精铝锭

26 浙江长城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230660 漆包铜圆线

27 浙江华达集团有限公司 214074 生产通信电缆,生产通信光缆

28 宏昌电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137860 电子级环氧树脂

29 依利安达(广州)电子有限公司 140878 多层印刷线路板

30 天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127698 软磁铁氧体磁性材料

31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61404 连接器

32 歌尔声学股份有限公司 63372 微型麦克风

33 国光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84299 扬声器,音箱

34 江苏华威世纪电子集团有限公司 60186 生产铝电解电容器

35 浙江飞虹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185795 生产通信电缆

36 南通江海电容器有限公司 116560 生产铝电解电容器

37 潮州三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59580 电阻器,瓷基体,MLCC,光纤连接器陶瓷插芯

38 厦门法拉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56417 薄膜电容器,金属化镀膜

39 北京七星华电科技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82735 HIC,电阻器,电容器,电子工业设备等

40 江苏宝骊集团 114404 微特电机,叉车

41 成都宏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51029 电容器,电阻器,陶瓷材料等

42 欧姆龙电子部件(深圳)有限公司 112043 继电器

43 浙江天乐集团有限公司 123429 生产扬声器零配件

44 深圳市得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71948 连接器

45 和林电子(深圳)有限公司 89474 生产手机零配件,各类连接器

46 苏州福田金属有限公司 94686 电解铜箔

47 深圳市宇阳科技进展有限公司 60175 片式多层陶瓷电容器

48 宁波科宁达工业有限公司 58645 钕铁硼永磁生产

49 贵州航天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33842 继电器,连接器

50 杭州富生电器有限公司 79750 生产微电机

51 安徽铜峰电子集团有限公司 86840 电容器,电容器用膜,晶体器

52 金龙机电有限公司 40195 微电机生产

53 大连太平洋多层线路板有限公司 59869 生产线路板

54 台州雅晶电子有限公司 43807 石英晶体谐振器

55 益阳资江电子元件有限公司 39430 铝电解电容器

56 江门市粉末冶金厂有限公司 40254 磁性材料制造

57 信华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41481 手机背光源组立,继电器,片式电感

58 潍坊共达电讯有限公司 26071 驻极体传声器

59 北京松下电子部品有限公司 64786 电子调谐器,调制解调器,压控振荡器,微型扬声器

60 横店集团浙江英洛华电声有限公司 35082 扬声器

61 中国振华(集团)新云电子元器件有限责任公司 28538 电解电容器

62 南京金宁电子集团有限公司 53346 磁性材料,电感器件,线圈,变压器等

63 张家港华捷电子有限公司 34860 接插件

64 北京吉乐电子集团有限公司 58823 偏转线圈,音圈

65 浙江凯文磁钢有限公司 25041 铁氧体永磁元件

66 天津六0九电缆有限公司 48212 电线电缆,光缆

67 合兴集团有限公司 39403 连接器

68 浙江新嘉联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34346 受话器,微型扬声器

69 宁波汇港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30212 继电器生产

70 深圳市特发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50158 铝电解电容器,光缆

71 宝安区沙井新岱电子厂 36981 单面、双面印制电路板

72 唐山晶源裕丰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23116 谐振器,振荡器,滤波器

73 深圳美凯电子有限公司 24384 开关电源|稳压器变压器,电感线圈,电源滤波器

74 四川华丰企业集团有限公司 32193 电接插元件

75 浙江五峰电子有限公司 30186 薄膜电容器

76 浙江万马天屹通信线缆有限公司 35458 同轴电缆生产

77 江苏江佳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24829 陶瓷滤波器,陶瓷谐振器,金属氧化膜电阻

78 浙江英洛华磁业有限公司 39393 钕铁硼磁钢

79 深圳顺络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15904 片式电感器件,敏感电阻等

80 浙江东晶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19244 瓷介管状电容器,晶体谐振器,表面贴装石英晶体

81 宁波天波港联电子有限公司 23000 继电器制造

82 宁波福特继电器有限公司 30157 继电器制造

83 扬州升达集团 23684 铝电解电容器,薄膜电容器,化成箔

84 太阳神(珠海)电子有限公司 18946 刷卡磁头,线圈

85 四川九洲线缆有限责任公司 30207 电线电缆

86 宁波碧彩实业有限公司 24487 微波炉用高压电容器,薄膜电容器

87 朗诗德电气有限公司 23121 管座生产,线缆,家用电器

88 沈阳兴华航空电器有限责任公司 21747 航空电连接器,工业电连接器

89 南京依利安达电子有限公司 13793 制造印刷电路板

90 深圳盛凌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21945 电子元器件,连接器,线缆组件

91 杭州日月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15664 电位器组件,插塞插孔,BP 机用马达等

92 浙江正原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17923 压电陶瓷滤波器

93 浙江嘉康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15802 压电陶瓷器件

94 江苏银羊电子有限公司 21867 电子回扫变压器

95 肇庆华锋电子铝箔股份有限公司 13556 LF\LP\LD\LB\LH系列铝箔

96 合肥华耀田村电气有限公司 20229 电抗器,电源变压器,滤波电感器,R型高频变压器

97 常州祥明电机有限公司 17087 微特电机

98 深圳市豪恩电声科技有限公司 16300 麦克风

99 深圳市海光电子|激光器件有限公司 18773 电子变压器

100 中电科技德清华莹电子有限公司 15240 声表面波滤波器

2022年长三角百强、制造业百强、服务业百强企业发展报告

2022年长三角百强、制造业百强、 服务业百强企业发展报告 2021年,世界经济复苏乏力,海外新冠肺炎疫情持续不退,国内疫情呈现多点散发,企业发展环境面临深刻复杂的变化。长三角三省一市百强企业面对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在各省市党委、政府领导下,克服困难,逆势而上,积极推进企业发展,取得了经营业绩稳步增长、综合实力继续提高的发展成果。本报告根据安徽省企业联合会、安徽省企业家联合会、上海市企业联合会、上海市企业家协会、江苏省企业联合会、江苏省企业家协会、浙江省企业联合会和浙江省企业家协会联合发布的2022 长三角企业100强、2022长三角制造业企业100强和2022长三角服务业企业100强(以下分别简称:长三角百强、制造业百强、服务业百强)的经营业绩,对它们的经营运行状况进行描述和分析,以资有关方面参考。 从整体上看,长三角百强主要经营指标同比(本报告同比除特别标明外,均按照各百强企业榜上榜企业的2021年年报记录的2021年和2020年经营数据进行比较)都呈现增长态势。 一、长三角百强主要经营指标继续增长 2021年,长三角百强营业收入、净利润、资产总额、所

有者权益、纳税总额、研发费用和员工人数等企业经营指标保持增长,其中,营业收入、纳税总额、研发费用增速较快,资产有所增长,净利润、员工人数增速较缓(详见表1.0)。长三角百强企业入围门槛达到679亿元,比上年的585亿元增加94亿元。 (一)营业收入增长较快经营规模继续扩大 长三角百强2021年的营业收入总额达到189498.3亿元,增加28201.5亿元,增长率17.48%;平均每家企业营业收入规模达到1895.0亿元。超千亿元级营收企业66家,比上年增加9家。其中,有6家企业营业收入超过5000亿元;有60家企业营业收入在1000亿元~5000亿元之间,其余企业营业收入低于1000亿元。 营业收入排名前五名的企业是: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宝武)9722.6亿元、阿里巴巴(中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阿里巴巴)8364.1亿元、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汽集团)7798.5 亿元、恒力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恒力集团)7323.4亿元、绿地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绿地集团)5442.9亿元。这5家公司营业收入庞大,合计达到38651.4亿元,占长三角百强企业的比重达到20.40%,平均增长率达到20.37%,明显高于长三角百强企业的平均增长率。其中,营业收入增长率超过长三角百强平均值的有中国宝武(增长率

2022年第21届电子元件百强企业

第21届电子元件百强企业 综合排名企业名称 07年销售收入(万元) 主要产品 1 上海飞乐股份有限公司 762684 电子线束,汽车继电器,电子材料,电子专用设备 2 亨通集团有限公司 805460 电线电缆制造,各种电缆,光缆 3 广东生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426738 覆铜板制造 4 横店集团东磁有限公司 299682 磁性材料,电容器,扬声器|蜂鸣器,磁电机等 5 爱普科斯(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232448 无源电子元器件 6 瑞声声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98823 讯响器,蜂鸣器,扬声器,声响器,手机耳机 7 通光集团有限公司 361190 光纤光缆 8 永鼎集团有限公司 759364 电线电缆制造,通信电缆光缆生产,光缆 9 华伦集团 322179 生产电力电缆、通讯电,生产光缆、光纤 10 富通集团有限公司 463900 光纤预制棒,单模/多模光纤,光缆,电缆 11 浙江富春江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586977 生产光缆 12 联能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316040 线路板 13 广东风华高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93356 电子元件,电子专用设备,电子专用材料

14 中山大洋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145233 电机生产 15 东莞美维电路有限公司 138608 多层印制电路板 16 厦门宏发电声有限公司 147011 继电器 17 广州宏仁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202204 覆铜板,半固化片,多层电路板和软式覆铜板 18 上海京瓷电子有限公司 273313 片式多层瓷介电容器,通信器件 19 西安创联电气科技(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138438 电位器,电容器,混合集成电路,桨料,光缆 20 东莞生益电子有限公司 170180 生产、销售电路板 21 宁波市向阳集团有限公司 138500 扬声器配件制造 22 江苏中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148620 生产铝电解电容器铝箔 23 江苏晶石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182848 FBT,软磁磁芯,各类电子元器件 24 汕头超声印制板公司 157822 双面板,多层板,积层板(HDI),传统埋盲孔板 25 新疆众和股份有限公司 105773 电子铝箔精铝锭,精铝锭 26 浙江长城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230660 漆包铜圆线 27 浙江华达集团有限公司 214074 生产通信电缆,生产通信光缆 28 宏昌电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137860 电子级环氧树脂 29 依利安达(广州)电子有限公司 140878 多层印刷线路板 30 天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127698 软磁铁氧体磁性材料 31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61404 连接器

数字化经济发展发言材料三篇

数字化经济发展发言材料三篇 数字化经济发展发言材料三篇突出数字化改革引领,打造数字经济体制机制创新先导区。为企业提供数字化赋能,为经济治理提供数字化手段,构建良好的平台经济生态圈。。以下是职场为大家整理的数字化经济发展发言材料资料,提供参考,欢迎你的阅读。 数字化经济发展发言材料一 xx省委、省政府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努力推进数字经济的创新发展。 系统谋划,整体推进。2022年率先提出大力发展以互联网为重点的信息经济,2022年提出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2022年深入实施以新技术、新制造、新基建、新业态、新治理为重要特征的数字经济“一号工程”2.0版。同年,浙江省数字经济增加值达到30218亿元,总量规模位居全国第四位。 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双联动,打造数字产业化发展引领区。组织实施人工智能、5G、集成电路、软件等产业提升行动,数字产业规模和能级不断提升。全力推进之江实验室等一批高能级的创新平台建设。组织实施数字经济千亿投资工程,

入选全国电子信息和电子元件百强企业分别为16家、19家,均在全国位居第二位。 构建新智造体系,打造全国产业数字化转型标杆区,推进产业、服务业、农业数字化转型。聚焦“415”先进制造业集群和十大标志性产业链,推进智能化技术改造。实施“三农”工作“369”行动,全省创建数字农业工厂163个。 运用数字技术推动城市管理手段、模式和理念的创新。全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浙里办”注册用户达到5500万。全省服务办件一网通办率超过了80%。全面推行信用+执法监管,掌上执法率达到了90.6%。 突出数字化改革引领,打造数字经济体制机制创新先导区。为企业提供数字化赋能,为经济治理提供数字化手段,构建良好的平台经济生态圈。 深化数字经济区域协同发展。率先开展5G基站建设一键式集成改革,截至去年年底建成交付5G基站6.26万个,累计建成各类数据中心193个,加快推进IPv6规模部署和应用实践。 数字化经济发展发言材料二 xx省委、省政府把数字福建作为一项重大战略工程持续推进。xx省数字经济增加值达20222亿元,比上年增长16.1%,占全省GDP比重达45.7%,

百望云荣登“2022年中国新经济独角兽百强榜”,企业发展持续向好

百望云荣登“2022年中国新经济独角兽百强榜”,企业发展持续向好 中国最优秀的创业公司,都分布在哪些城市? 中国最前沿的商业模式,都覆盖了哪些行业? 中国最聪明的钱,都投向了哪些企业? 以上问题,您或许可以从“2022年中国新经济独角兽百强榜”中寻找答案。 近日,全球知名的新经济产业第三方数据挖掘和分析机构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发布了《2022年中国新经济独角兽百强榜暨标杆企业研究报告》。 百望云作为企业数字服务领域的代表,因“长期致力以数据驱动业务创新,通过构建线上化、自动化、智能化的企业商业社交网络,为用

户提供‘智采、智链、智票、智税、智数’五大领域SaaS产品和服务,帮助企业降本增效,助力产业数字化变革”,荣登“2022年中国新经济独角兽百强榜”。 报告显示,“2022年中国新经济独角兽100强榜单”中,京沪粤三地企业合计占比分别达到75.0%,抖音集团、蚂蚁集团、微众银行、京东科技、菜鸟网络、小红书、货拉拉等名企位列榜单前十。值得注意的是,前十超半数选择百望云为战略合作伙伴,为企业及其平台用户提供数字化转型升级服务,为构建中国新经济贡献力量。 企业服务SaaS市场规模扩张明显 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独角兽企业的高速发展是多方因素共同促进的结果。

依据《报告》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数字经济总体规模达到45.5万亿元,2024年将达68.3亿元。数字化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如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车联网、平台经济等融合型新产业新模式新形态出现,使新经济产业发展更加多元化,推动新经济发展;与此同时,中国企业发展的政策体系、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发展环境的不断优化,促进众多企业呈现又快又好的发展态势,一大批隐形冠军和独角兽企业脱颖而出,逐步成为中国经济未来20年的强大支柱和发展风向标。 那这些支柱和风向标企业主要分布在哪些行业领域? 依据iiMedia Research数据显示,2022中国新经济独角兽企业TOP100排行前三的行业为企业服务、汽车交通和先进制造,得益于数字经济迅猛发展,各类崭新的商业模式被挖掘,企业服务往精细化和个性化方向发展,催生了更多的企业服务独角兽企业;而随着企业的商业模式不断变化,SaaS企业的业务体系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推动着企业服务SaaS行业的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2022中国电器电子产品生产者责任延伸实施情况年度报告

2022中国电器电子产品生产者责任延伸实施情况年度报 告 2022中国电器电子产品生产者责任延伸实施情况年度报 告 2022年是中国电器电子产品生产者责任延伸实施的第一年,电器电子产品生产企业全面履行社会责任、推动绿色环保生产成为行业的共识,为提升企业形象、增加消费者信任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本报告将对2022年电器电子产品生产者 责任延伸实施情况进行总结和评估。 一、推动绿色环保生产迈出实质性步伐 在2022年,中国电器电子产品生产企业加强了对生产过程中 的环境保护工作。企业普遍使用先进的绿色、环保技术和设备,减少了VOCs、废气排放和噪音污染。同时,广泛采用节能技术,降低了产品的能耗水平。通过这些努力,企业成功推动了绿色环保生产,为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做出了积极贡献。 二、加强责任延伸,推动产品可持续循环利用 在2022年,中国电器电子产品生产企业进一步加强了责任延 伸工作,在产品研发、设计、制造等环节中,注重产品材料的可再生性和可回收性,设计更加符合可持续循环利用的要求。同时,加大了对产品的回收和再利用的力度,通过建立完善的回收体系,有效地减少了废弃电子产品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三、加强质量控制,提高产品安全性和可靠性 中国电器电子产品生产企业积极响应国家质量监督部门的号召,加强了产品质量控制和监管。企业加大了对原材料和生产过程的质量监控,确保了产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同时,加强了对

产品的售后服务,保障了消费者权益,提高了产品的品质和用户体验。 四、加强行业合作,推动产业协同发展 在2022年,中国电器电子产品生产企业进一步加强了行业间 的合作,推动了产业的协同发展。企业加强了信息沟通和资源共享,推动了行业间的经验交流和技术创新,共同推动了产品的升级和改进。同时,企业加强了与电商平台的合作,通过线上线下的联动,促进了产品的销售和市场拓展。 五、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消费者认知和参与度 中国电器电子产品生产企业在2022年加大了对电器电子产品 生产者责任延伸实施情况的宣传力度,提高了消费者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认知和理解。企业通过多种渠道宣传企业在环境保护、质量控制和可持续循环利用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和努力,引导消费者参与到责任延伸的行动中来。 结语 2022年中国电器电子产品生产者责任延伸实施情况取得了显 著成绩,企业们在环保生产、责任延伸、质量控制、行业合作和宣传等方面做出了积极的努力。然而,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这只是责任延伸工作的起点,未来还需要继续加大力度,形成持续的工作机制,进一步推进电器电子产品生产的绿色、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相信在各方共同努力下,中国电器电子产品行业将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综上所述,2022年中国电器电子产品生产企业在责任延 伸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通过加强环保生产、推动质量控制、深化责任延伸、促进行业合作和加大宣传力度,企业们为推动电器电子产品的绿色、环保和可持续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然

2023年中国电子元器件行业市场现状及投资态势分析报告(智研咨询)

2023年中国电子元器件行业市场现状及投资态势分析报告(智研咨询) 内容概况:随着近年来我国消费电子、汽车电子、工业电子等多个行业的高速发展以及新能源汽车、物联网、新能源等新兴领域的兴起,我国电子元器件的需求不断增加,带动行业迅速发展。同时,随着国内电子信息行业不断转型升级,其对电子元器件要求也将不断提高,我国电子元器件行业将逐渐从低成本优势向高端产品优势转变。核心技术水平高、创新能力强的电子元器件企业将在未来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进一步提高行业集中度,推动我国由生产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据资料显示,2022年我国电子元器件行业市场规模约为22954亿元,同比增长3.9%。 关键词:电子元器件行业发展趋势电子元器件行业市场规模电子元器件行业重点企业 一、概述

电子元器件是指用于电子电路中的电子元件和电子器件的统称,是电子电路中的基本元素,用于实现特定的电学特性或功能。其中,电子元件是指在工厂生产加工时不改变分子成分的成品,如电阻器、电容器、电感器等。因为它本身不产生电子,它对电压、电流无控制和变换作用,所以又称无源器件;电子器件是指在工厂生产加工时改变了分子结构的成品,例如晶体管、电子管、集成电路等。因为它本身能产生电子,对电压、电流有控制、变换作用(放大、开关、整流、检波、振荡和调制等),所以又称有源器件。 二、行业政策

近年来,为了促进电子元器件行业的发展,国家有关部门陆续发布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如2021年发布的《中国电子元器件行业“十四五”发展规划》指出,建立健全电子元器件产业发展协调机制,加强协同配合和统筹推进,积极推动解决产业发展中重大事项和重点工作。加强央地合作,指导各地统筹规划基础电子元器件重点项目布局,适时推进主体集中和区域集聚。做好重点领域监测分析和跟踪研究,加强与现行相关政策衔接,有序推进各项行动。 三、产业链

2023年电子元器件行业分析报告及未来五至十年行业发展报告

电子元器件行业分析报告及未来五至十年行业发展报告

目录 序言 (4) 一、电子元器件企业战略目标 (4) 二、电子元器件行业政策环境 (5) (一)、政策持续利好电子元器件行业发展 (5) (二)、电子元器件行业政策体系日趋完善 (5) (三)、一级市场火热,国内专利不断攀升 (6) (四)、宏观环境下电子元器件行业定位 (6) (五)、“十三五”期间电子元器件业绩显著 (7) 三、电子元器件行业政策背景 (7) (一)、政策将会持续利好电子元器件行业发展 (7) (二)、电子元器件行业政策体系日趋完善 (8) (三)、电子元器件行业一级市场火热,国内专利不断攀升 (8) (四)、宏观经济背景下电子元器件行业的定位 (9) 四、2023-2028年电子元器件业市场运行趋势及存在问题分析 (10) (一)、2023-2028年电子元器件业市场运行动态分析 (10) (二)、现阶段电子元器件业存在的问题 (10) (三)、现阶段电子元器件业存在的问题 (11) (四)、规范电子元器件业的发展 (12) 五、电子元器件行业(2023-2028)发展趋势预测 (13) (一)、电子元器件行业当下面临的机会和挑战 (13) (二)、电子元器件行业经营理念快速转变的意义 (14) (三)、整合电子元器件行业的技术服务 (14) (四)、迅速转变电子元器件企业的增长动力 (15) 六、电子元器件行业存在的问题分析 (15) (一)、基础工作薄弱 (15) (二)、地方认识不足,激励作用有限 (15) (三)、产业结构调整进展缓慢 (16) (四)、技术相对落后 (16) (五)、隐私安全问题 (16) (六)、与用户的互动需不断增强 (17) (七)、管理效率低 (18) (八)、盈利点单一 (18) (九)、过于依赖政府,缺乏主观能动性 (19) (十)、法律风险 (19) (十一)、供给不足,产业化程度较低 (19) (十二)、人才问题 (20) (十三)、产品质量问题 (20) 七、关于“十四五”电子元器件业发展战略规划的建议 (21) (一)、电子元器件业“十四五”战略规划简介 (21) 1、电子元器件业的社会化 (21) 2、大规模的电子元器件业 (22) (二)、“十四五”期间电子元器件业的市场应用方向 (22)

上海市应急管理局关于核准2022年第1批工贸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二级企业的通告

上海市应急管理局关于核准2022年第1批工贸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二级企业的通告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上海市应急管理局 •【公布日期】2022.01.26 •【字号】沪应急通〔2022〕1号 •【施行日期】2022.01.26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标准化 正文 上海市应急管理局关于核准2022年第1批工贸行业安全生产 标准化二级企业的通告 沪应急通〔2022〕1号根据应急管理部《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定级办法》(应急〔2021〕83号)等文件规定,上海市应急管理局核准下列196家单位为2022年第1批工贸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二级企业。现将企业名单通告如下。 一、建材行业(1家) 1.上海浦砾珐住宅工业有限公司 二、机械行业(107家) 2.埃迈诺冠气动器材(上海)有限公司 3.爱文思控制系统工程(上海)有限公司 4.安波福中央电气(上海)有限公司 5.邦飞利传动设备(上海)有限公司 6.宝华海恩斯压缩机(上海)有限公司 7.超捷紧固系统(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8.达功(上海)电脑有限公司 9.东芝电梯(中国)有限公司 10.法雷奥汽车内部控制(上海)有限公司 11.法麦凯尼柯机械(上海)有限公司 12.富通集团(上海)电线有限公司 13.豪威半导体(上海)有限责任公司 14.好利旺机械(上海)有限公司 15.赫科玛电缆(上海)有限公司 16.华域汽车车身零件(上海)有限公司 17.华域汽车电动系统有限公司 18.纪和机械(上海)有限公司 19.捷普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20.精英模具(上海)有限公司 21.空气化工产品系统(上海)有限公司 22.美建建筑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23.美卡诺元器件(上海)有限公司 24.欧曼普电信设备(上海)有限公司 25.日立电梯(上海)有限公司 26.日沛电脑配件(上海)有限公司 27.日荣半导体(上海)有限公司 28.日泰(上海)汽车标准件有限公司 29.上海安浦鸣志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30.上海奥林汽车安全系统有限公司 31.上海奥林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2023年全球及中国CMP设备行业重点企业市场竞争格局分析及未来市场发展趋势研究预测

2023年全球及中国CMP设备行业重点企业市场竞争格局分析及未来 市场发展趋势研究预测 1、行业竞争格局分析:全球CMP设备市场主要由美国应用材料和日本荏原占据,处于高度垄断状态。根据中金企信数据,上述两家制造商的CMP设备全球市场占有率超过90%,尤其在14nm以下先进制程工艺产线上使用的CMP设备主要由美国应用材料和日本荏原两家国际巨头提供。中国大陆2022年CMP设备市场规模达6.66亿美元,但绝大部分高端CMP设备仍然依赖于进口,主要由美国应用材料和日本荏原两家提供。国内从事CMP设备业务的主要企业有北京晶亦精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及华海清科,其中公司是国产8英寸CMP设备的主要供应商,所生产的8英寸CMP设备已广泛应用于中芯国际、境内客户A、世界先进、联华电子等境内外先进集成电路制造商的规模化产线中。 中金企信国际咨询权威公布《2023版全球及中国CMP设备市场深度调研及投资可行性预测咨询报告》 2、行业主要企业:

(1)国际主要竞争对手分析: 1)美国应用材料:美国应用材料成立于1967年,系美国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股票代码:AMAT.O),主要从事半导体设备的研发、生产、销售及服务,主要产品包括原子层沉积设备、化学薄膜沉积设备、电化学沉积设备、物理薄膜沉积设备、刻蚀设备、快速热处理设备、离子注入机、化学机械抛光设备等。美国应用材料是全球最大的半导体设备供应商之一。2022财年,美国应用材料实现营业收入257.85亿美元,净利润65.25亿美元。 2)日本荏原:日本荏原成立于1912年,系日本东京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股票代码:6361.T),主要从事以泵等旋转机械为中心的开发活动,可具体分为三个部分:流体机械和系统;环境工程和精密机械,其精密机械产品包括干式真空泵,化学机械抛光系统;电镀系统和气体减排系统。日本荏原是日本和中国台湾的CMP设备最大供应商。2022财年,日本荏原实现营业收入51.19亿美元,净利润3.80亿美元。 (2)国内主要竞争对手概况目前,国内从事CMP设备制造业务的主要企业有公司及华海清科,除前述两家公司外,下文还列示了其余国内半导体设备行业主要企业: 1)华海清科:华海清科(股票代码:688120.SH)成立于2013年,主要从事半导体专用设备的研发、生产、销售及技术服务,主要产品为12英寸CMP设备、减薄设备、供液系统、晶圆再生、关键耗材与维保服务。华海清科是一家拥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的半导体

中国连接器市场分析报告-行业深度分析与发展趋势分析

2020年中国连接器市场分析报告行业深度分析与发展趋势分析

提示:据报道消息称,8月下旬,中国电子元件行业协会公布了2020年(第33届)中国电子元件百强企业名单。其中上榜的连接器企业增至20家,2019年主营收入达到了1092.05亿元,相比上届增长315.14亿元;此外,上一届百强营业总收入为5191亿元,本届电子元件百强营业总收入为5899亿元,增长的708亿元中极大一部分来源于连接器企业的收入增长,可见我国连接器行业正在高速发展。 据报道消息称,8月下旬,中国电子元件行业协会公布了2020年(第33届)中国电子元件百强企业名单。其中上榜的连接器企业增至20家,2019年主营收入达到了1092.05亿元,相比上届增长315.14亿元;此外,上一届百强营业总收入为5191亿元,本届电子元件百强营业总收入为5899亿元,增长的708亿元中极大一部分来源于连接器企业的收入增长,可见我国连接器行业正在高速发展。 据悉,近年来进入电子元件百强的连接器企业数量逐年增多,排名逐年上升,进入百强的连接器相关企业已经从2017年的15家上升到了今年的20家。同时,现今电子元件前二十强中连接器企业的数量稳定在4家,立讯精密、信维通信、中航光电、长盈精密4家企业已连续两年进入前二十强。 2019年与2020年中国电子元件百强榜单中上榜的连接器相关企业对比

连接器,是指用于各类电气设备和设备之间、仪器和仪器之间实现电气信号或光信号和器件,近年来,得益于下游5G和新能源汽车、消费电子等行业的快速发展,我国连接器市场需求急剧增长,带动市场规模逐年扩大。数据显示,预计到2020年我国连接

智研咨询发布—2023年中国电力电子元器件行业产业链全景分析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智研咨询发布—2023年中国电力电子元器件行业产业链全景分析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内容概况:对于当今我国工业发展来说,电力电子器件的应用和发展是极为必要的,因为我国的很多工厂和技术设备都与电力电子器件有着密切的联系。为了能够在最大范围内加快生产的速度和工作的效率,国内相关企业建设脚步加速,2022年我国电力电子元器件制造行业规模以上企业1989家,同比增长 5.57%。2022年行业总产值为3152.56亿元,同比增长7.32%。 关键词:电力电子元器件市场规模、电力电子元器件发展背景 一、行业概况 电力电子元器件制造是指用于电能变换和控制(从而实现运动控制)的电子产品的制造。电力电子元器件主要作为电力设备中的大功率电子器件的功率转换和控制。目前,

电力电子器件已广泛应用于机械行业、冶金业、电力系统等一系列领域中去。并扩展到汽车、家用电器、医疗设备和照明等各个生活领域中。随着技术的不断更新,它作为信息产业与传统产业之间的桥梁。 近年来,为了推动电力电子元器件行业健康快速发展,国家相关部门不断加大对电力电子元器件行业的扶持力度。2015年5月,备受关注的《中国制造2025规划纲要》出台,将电力装备作为大力推动的重点领域之一。纲要提出要突破大功率电力电子器件、高温超导材料等关键元器件和材料的制造及应用技术,形成产业化能力。国家出台的一系列产业政策为我国电力电子领域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充分的保障,推动了我国电力电子领域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以IGBT、MOSFET为代表的新型电力电子器件,无论技术工艺还是国内的销售情况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电力电子元器件制造行业的上游是有色金属、钢材、塑料等行业。有色金属、钢材、塑料等是电力电子元器件的主要原材料,其价格波动对行业利润水平有重要影响。电力电子元器件行业的下游用户主要包括电力工业、消费电子、通信业、汽车电子等领域。

中国薄膜电容器行业投资分析、市场运行态势研究报告——智研咨询发布(2023版)

中国薄膜电容器行业投资分析、市场运行态势研究报告——智研咨询发布(2023版) 内容概述:薄膜电容器在光伏设备中渗透率已将近100%,每1GW新能源装机容量需要2000万元价值的薄膜电容器,高品质的薄膜电容器市场发展前景乐观。根据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薄膜电容器行业产量约为786.8亿只、需求量约为983.4亿只、均价约为0.155元/只。 关键字:中国薄膜电容器行业市场规模、供需情况、均价走势 一、薄膜电容器概述 薄膜电容器是以金属箔当电极,将其和聚乙酯,聚丙烯,聚苯乙烯或聚碳酸酯等塑料薄膜,从两端重叠后,卷绕成圆筒状的构造之电容器。而依塑料薄膜的种类又被分别称为聚乙酯电容(又称Mylar电容),聚丙烯电容(又称PP电容),聚苯乙烯电容

(又称PS电容)和聚碳酸电容。 膜电容器是以金属箔或金属化膜作为电极,以有机塑料薄膜作为介质,通过卷绕方式制作成的电容器。按照电容器内部电极的形成分类,可分为箔电极型和蒸镀电极型;按照加工方法分类,可分为积层型和卷绕型;按照薄膜介质的材料分类,主要包括PP、PET、PPS等。 二、政策 薄膜电容器属于电子元件及电子专用材料制造行业,是电子信息产业的基础支撑产业,应用领域涉及面广,是国家优先发展的重点领域。为了推动行业的深度发展,国家及相关部门相继出台了多项优惠政策,为我国电子元件及电子专用材料制造行业的发展

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三、产业链 薄膜电容器行业产业链上游为原材料,主要为电极箔、合成树脂、电解液等组成;产业链中游为薄膜电容器;产业链下游为照明、新能源汽车、光伏、风电、智能电网等。

从应用领域来看,光伏、风电、家电、新能源汽车及照明是薄膜电容器的主要应用领域,分别占比20.78%、17.57%、15.00%、9.04%、5.10%。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